我的朋友曾經因為美國影集《The Knick》裡的場景,驚訝地說不出話來,不知道劇中情況是否是真實的,不禁詢問了我對於劇情相關意見。
影集的男主角克里夫歐文(Clive Owen)在替產婦做剖腹手術時,不斷要求自己在 100 秒鐘內能夠完成工作,結果在一陣慌亂中,因為無法在助手幫忙下控制出血的情況,讓患者死在手術檯上。
在查了該影集的背景之後,我特別向朋友打了電話,告訴他這些都是真的,並非是導演譁眾取寵的手法,而且是實事求是後,所拍出相當接近「史實」的醫學影集,電話那頭的朋友聽了只有苦笑,因為他看了相關的網路報導所得到的結論跟我說的一樣。
《The Knick》在臺灣翻成「紐約醫情」,背景是二十世紀初紐約的「尼克博客(Knickerbocker)」,由當年以《性.謊言.錄影帶》成名的金獎導演史蒂芬.索德柏(Steven Soderbergh)所指導。
《The Knick》是他宣布不再拍攝電影之後,轉戰電視的第一部作品,結果就因細心鋪陳當年的場景,描述了太多寫實的外科手術場面,讓不少觀眾覺得血腥、甚至作噁,才一問世就引發熱烈的討論,成為大眾注目的焦點。
據索德柏所言,他只是進行詳實的醫學研究,盡可能取得歷史資料,希望藉此凸顯百年前醫療困境,希望觀眾能珍惜現在的醫療資源。
二十世紀初期的醫療環境是什麼樣子呢?
當時,麻醉技術還不夠熟練,也沒有高頻電刀讓外科醫師在手術中防止出血,抗生素甚至還沒有被發明、侖琴才剛因 X 光拿到諾貝爾物理獎,在那個外科醫師可以依靠的工具有限的年代,外科醫師們不得不要求自己在手術中儘量求快,以避免過長的手術時間造成「出血過多」及「術後感染」,導至患者的死亡。
男主角克里夫歐文所扮演的外科醫師約翰.柴可瑞(John Thackery),據說是以現代外科醫學之父威廉.霍斯德(William Halsted)作為藍本。看到柴可瑞醫師所遇到的窘境,要逼迫自己能成為一位「快刀手」的劇情,讓身為一個心臟外科醫師的我相當有感觸。
因為即便現今麻醉技術已進步不少,各種防止出血與精細的工具也有所增加,但是心臟外科手術仍不能避免要求「beat the clock」,要和時間賽跑,而且要越快越好,以免在手術中使用過久的「心肺機」,造成病患術後併發症,諸如出血、中風、腸胃道出血、洗腎,或甚至是死亡的風險增加。
如果看了《The Knick》就會讓你感到震撼的話,沒有乙醚來全身麻醉的十九世紀,當時的外科醫師看起來應該更瘋狂吧?
以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著名外科醫師羅伯.林斯頓(Robert Liston)來說,根據二十世紀著名的醫學史作者,同時也是位醫師的理查.高登(Richard Gordon)替林斯頓所著的傳記,林斯頓被描述成一位有「瘋狂快刀」的外科醫師。
他曾經替一位腳已經壞疽的患者做截肢手術,在過程中不小心也傷了助手,結果術後沒有多久助手及病患都接連死去;另外他更在手術中由於揮刀動作過大,不小心劃破了一位在手術檯旁觀眾的衣服,造成他的皮膚被劃開,這位旁觀者因為很「入戲」,最後是過度驚嚇而跌倒喪命。
你可能會覺得這些故事有些誇張,但若能深入了解實情就不會感到驚訝。在那個缺乏麻醉的時代下,病患往往在喝了威士忌之後就被綁在手術檯上,當手術刀劃下的當下,幾乎大半的患者會被嚇醒,於是外科醫師得在病患的哀號聲中儘快完成手術。
林斯頓的紀錄到底有多快呢?據高登的紀錄,他大概 90 秒就可以完成截肢手術;曾經有一次截肢手術花了 2 分半鐘,但那次他也一併切掉了患者的睪丸;更誇張的是,在一次手術中他只花了 4 分鐘就將患者 45 磅重的睪丸腫瘤切除乾淨,而且在術後叫病患用推車將這個腫瘤一起帶走。
高登的生花妙筆很容易讓讀者誤解林斯頓是位很隨便的外科醫師,事實其實正好相反,他是位手腳俐落且善於創新的好醫生,他發明的很多醫療器具至今仍在使用。
林斯頓在 16 歲時去讀了解剖學校,畢業後沒有多久就通過英國的「皇家外科醫師學會(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的認證成為外科醫師,由於他的技術不錯,在愛丁堡醫學院謀得工作,只不過他沒有做到什麼重要的事情,只能替教授盜了五年的屍體,以供解剖課的使用。
後來他終於在愛丁堡皇家醫院擔任外科醫師,但卻只能當某些教授及醫師的「影子刀手」,而且辛苦了幾年之後還因為技術太好而被趕出醫院。他曾寫信向皇家外科醫師學會求助,但流言蜚語使得他四處碰壁,只能當個私人醫師,直接去患者家裡手術。
因為林斯頓的技術精練,他終於在「倫敦大學醫院(University College Hospital)」謀得職位,累積長年的經驗後做了很多成功的手術,他替很多外科醫生不敢碰的患者開刀,而且兢兢業業於患者的治療與照顧,林斯頓死後甚至被提議要立下塑像以茲紀念。
儘管我們會對林斯頓傳記中的故事感到好笑與害怕,就如同今天我們看《The Knick》時的反應,但我必須說,在林斯頓、柴可瑞醫師所處的時代,與其說這些醫生們的行為是「冷血」與「無情」,倒不如說是他們是努力希望替患者尋找機會,誠如和他們處在相同世代的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這位公認的護理師始祖以她敏銳的觀察寫到:
「有太多手術的危險直接和手術時間長短成正比,外科醫師的成功和他們的速度成正比!」
因此當你在看到林斯頓那個時代的外科醫師不洗醫師服時,不要覺得太奇怪,因為上面沾的患者血愈多,表示那名外科醫生所動過的手術數量愈多。但反面過來看,就算外科手術成功,患者也可能因感染醫師袍上的細菌而死。
看完上面的故事,希望讀者們也能如「紐約醫情」的導演索德柏的願望一樣,大家能珍惜現有的醫療資源。至於我只能力求自己可以增進技術,讓手術做得又快又好,套用汪精衛的詩所說:「慷慨赴醫院,從容放心頭,引刀成一快,不負外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