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抗戰勝利」七十週年,到底是誰的勝利?

$
0
0
為了七十年前的戰爭之中到底誰是誰,台灣社會最近陷入了巨大的爭議之中。說是巨大,其實也有點誇大其詞,因為大多數的人其實也不太關心這種白頭宮女話當年的事情。 當時的中國戰場,還是同時存在著好幾個政府,親日的政權方面,東北有長春的滿洲國、南京有汪精衛的中華民國(咦,名字重複了)、華北也有好幾個自治政府。這些政府的官員,各自有著不同的歷史情感。滿洲國的溥儀想要利用日本人來推翻民國、恢復滿清。南京這邊的故事也很精彩,《色.戒》當中的梁朝偉,辦公室後面掛著一張孫文像,令人印象特別深刻。當時汪精衛也自認是孫文的真正傳人,日本人是他把被竊取的政權從蔣介石手中奪回的利用工具。 這種與侵略者合作的邏輯不只發生在中國,在東南亞的印尼,蘇卡諾將軍與日本人合作,想趕走荷蘭殖民者。在印度,也有日軍和當地革命政權合作,對抗英國殖民者的情況。而抗日的,也有好幾個政府,最重要的就是受到國際承認的重慶中華民國政府,以及延安的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到延安去也是經歷了一段不堪的歷史,在抵達延安之前,中共中央經歷了一段「長征」。 說是「長征」,其實更淺白一點說,就是長距離的撤退與潰敗。 在和日本人打仗之前,蔣介石已經宣布要「安內攘外」,「剿匪」成為軍隊的主要任務,剿匪不僅僅是軍事圍剿,更是經濟封鎖、社會動員,對共產黨採取堅壁清野的戰法,而中共內部也因為政治鬥爭,而敗相漸露,1935年時,共產黨已經瀕臨崩潰。 眼見著蔣介石鐵了心要剿滅共產黨,不管天王老子怎麼勸都沒用。毛澤東想盡了辦法都沒法應付,只好鬧出了1936年底的西安事件。西安事件的事主張學良那時因為丟失了東北,暫時帶了部隊屯住在西北地區,伺機想要打回東北。問題老蔣堅決不讓他行動,考量有二:第一,蔣介石認為抗日還沒準備好;第二,還沒準備好的原因正是因為中共還沒剿滅。 中國內部到底要抗日還是要剿共,當時還爭議不休。當時的民族主義青年大多已經被日本欺負得受不了,要求「合作抗日」的聲音很大,但蔣介石始終不願意改變安內攘外的順序。現在如果以國民黨的角度回頭看,蔣介石的考量無疑是正確的,但因為西安事變終究發生了,歷史因此改寫,兩黨發表了「共赴國難宣言」,決定聯手抗日。 既然要合作,首要任務就是把共軍改番為國軍。今天的八路軍、新四軍兩個番號,都是當時國民政府給予共軍的番號。但是兩邊畢竟打了快十年的仗,關係很「矮油 」(編案,台語「礙虐」音,彆扭、尷尬的意思),也導致後來發生了兩軍激烈衝突的「新四軍事件」,共軍戰敗。事後,擅長政治公關的周恩來發表了一段「相煎何太急」的談話,希望能夠再一次挑起輿論的民族主義情緒,壓制蔣軍的行動。這個行動,也使得蔣介石被迫出面回應「精誠團結、共赴國難」,此時蔣介石心裡應該氣得七竅生煙。 新四軍事件證明了,即使大敵當前,國共兩黨仍然衝突不斷,合作抗日只是表面,是演給國人看的,雙方的關係仍然是競爭。國民黨不放棄任何剿滅共軍的機會,而共產黨也不放棄任何發展壯大的機會。 問題是,這樣的競爭關係之下,共軍到底有沒有在抗日? 其實無論是國民黨或共產黨,對日戰爭打的都不順利,但戰爭的時候為了鼓舞士氣,經常需要一些加油添醋的宣傳,來鼓舞士氣。這種狀況不只發生在中國,也同樣發生在日本。戰爭結束的玉音放送前不久,日軍的「大本營」還在播放空襲擊落敵機戰果,過沒幾個小時居然日本就宣布投降,很多人當然無法接受。 例如中共最愛拿來講的平型關大捷,其實是1937年太原會戰中的一場小戰鬥,林彪指揮的共軍共四千人,成功伏擊了日軍板桓師團的一支運輸部隊,日軍戰鬥部隊其實大概才一百多人,但這仗打了十幾個小時,共軍死傷達到四百多人,硬要說勝利,其實不太光彩。這場小型戰鬥,並沒有影響到太原會戰的結果,日軍還是成功的完成了會戰的戰術目標,越過長城,逼近太原。整個會戰中的一場小勝利,被講成天花亂墜的「平型關大捷」,其實也是一場不實宣傳。 不過這種吹牛戰績的工作,國民黨當然也幹了不少。 在戰爭中,為了鼓舞民心,這種不實宣傳情有可原,但是戰爭結束已經七十年,誰抗日已經可以算是歷史研究的議題,大家還要為了誰抗日而爭執不休,實在有點莫名其妙。事實上,國共兩黨在抗日的同時,也都花了很多心思在抗對方,戰爭甫一結束,共產黨部隊兼程趕往東北,而蔣介石則嚴令日軍沒有認明車輪牌,絕對不許對日軍佔領區內任何武裝勢力投降。 可以說國共內戰這一仗,從1930年代一直打到國民黨逃到台灣,從來都沒有停止過。但是到了2005年連戰第一次訪中,卻嘎然中止,2015年連戰甚至還跑到對岸去看閱兵。這點,應該是真的讓在台灣大肆慶祝「抗戰勝利七十週年」的國民黨政府都沒辦法接受的事情。 不過大多數的台灣人,對抗戰勝利或者誰領導抗戰,實在很難有感情。 畢竟當時的台灣,是「被抗戰」的一方,可是作為一個殖民地居民,又不被殖民母國所認同接受。戰時徘徊在到底要當什麼人之間掙扎,戰後又面臨了不知道自己戰勝還是戰敗的窘境,歷史之神開了台灣一個玩笑,讓台灣複雜糾結的認同問題,至今都解不開。 本文原刊登於「自由評論網─李拓梓專欄:政治的日常」 更多故事: 轉型正義:民主化的西班牙這麼做,臺灣可以如何借鏡?(一) 2014-10-20 08:16:28 1 【三國蜘蛛網】白痴與天才:孔融之死 2015-05-11 09:19:58 1 一位日本阿嬤的臺灣鄉愁──對阿里山的回憶 2014-11-22 16:10:31 1 【鬼的歷史】讓我們來下地獄之一:有眼不識泰山 2015-08-23 09:55:37 1 【臺灣吧EP7】榖物換肥料,造福了誰?──二次大戰後的台灣農民 2015-05-09 13:42:07 1 【冷知識週刊】第二十三號:食物的靈魂在哪裡? 2015-07-18 17:31:35 1 《宮前町九十番地》 2013-07-06 12:21:03 1 《刺客教條》的原型──讓皇帝與蘇丹顫慄的阿薩辛(Assassins) 2014-11-08 21:28:29 1 【鬼的歷史】殭屍史(二):殭屍=不插電的生化除濕機? 2015-08-16 19:07:02 1 […]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