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盈君(台大歷史所碩士) 2009年暑假,臺北歷史博物館曾展出一批來自陝西漢陽陵博物館的文物,其中有不少沒穿衣服的西漢彩俑。這群光溜溜的「裸俑」,引起了不少目光。為什麼這些陶俑一絲不掛呢?相比之下,距離漢代不遠的秦朝兵馬俑,卻總是穿戴整齊、雄壯威武,沒聽說有「裸體」的阿兵哥。 事實上,這些陶俑們並非原本就赤身裸體。考古學家早已從部分陶俑的身上,找到殘存的鎧甲碎片與絲織品,證實他們的衣服是因為腐朽而消失。也就是說,這批光著身子的陶俑,就像裸體的芭比娃娃一樣,原本有穿戴真材實料的皮革鎧甲或絲綢。 這批陶俑的主人是誰呢?要在墓葬中為陶俑穿上華麗的衣服,可是所費不貲。這批陶俑的主人,正是中國歷史上促成「文景之治」的漢景帝。他的兒子漢武帝,則是將漢帝國帶向盛世頂端的推手。因此,景帝陵寢中的陪葬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漢帝國的光輝,陶俑們消失的衣服,也隱藏著寶貴訊息,讓我們可以一瞥漢代的穿衣文化。 消失的衣服長什麼樣子? 陶俑們消失的衣服,究竟長什麼模樣?他們光裸的身軀,其實留下不少線索,反映當時人的衣服樣式。仔細觀察這些一絲不掛的裸俑,他們的身形都相當瘦長,呈現了特定的體態。研究者指出,這樣的身形特徵,其實是為了穿下特定樣式的衣服,即當時流行的「深衣」。 「深衣」是一種衣服形式的名稱,它興起於春秋戰國時期,並成為兩漢時期通行的服裝樣式。如果看過林心如主演的《美人心計》,肯定會對劇中華麗的服飾留下深刻印象。林心如飾演的正是景帝的母親、著名的竇太后,劇中不論男角或女角,其服裝多多少少可以看出「深衣」的影子。 簡單來說,深衣是利用一大片布料,不斷纏繞身體的服裝樣式。乍聽之下,它與日本的和服似乎異曲同工,但其實不然。在春秋戰國以前,流行的服裝是上下兩截,也就是上面一件衣服,下面一件裳(裙子)。後來為了節省縫製衣服的時間與方便穿衣,有人開始將「上衣下裳」連在一起,中間開口,左半邊的衣料較長,以便向右纏繞。穿戴時領口相交,將衣服右半邊的布料壓在身體最底層,然後將左半邊一大片延伸的部分,向右反覆纏繞身體,使身體得以完全被覆蓋、包緊。這就是深衣。 穿上這種衣服所造成的視覺效果,會看到胸前有來自左邊一大片的布料,斜斜地蓋在右邊身體的上方,這就叫「右衽」。衣服開口向右,很可能是配合大多數人是右撇子的習慣,方便用右手拿取、藏匿物品在胸前。孔子曾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正說明這種右衽形式的穿衣文化有長遠的傳統,並被作為「華夏」與「夷狄」的區分標誌。另外,由於反覆纏繞,深衣襯托出的身形既嚴密又深長,因此「被體深邃」常被用來形容這種服裝。漢景帝的陶俑們的瘦長身軀,正是為了穿上這種緊密的深衣而設計的。 穿衣時尚,深衣的變化 深衣流行於漢代各個階層,無論是文人、武士,還是官吏、平民,都以它為日常服裝,甚至做為禮服。身份越高的人,利用衣衽彎曲纏繞身體的次數越多。由於他們的衣衽底邊是三角形,纏繞起來,特別能突顯彎曲的線條,因此他們所穿的深衣款式,又被稱為「曲裾袍」。但一般人為了節省布料與日常行動方便,還有一種不講究纏繞,且衣衽底端為直邊的「直裾袍」。這種「直裾袍」在西漢中後期逐漸取代「曲裾袍」成為主流,但上衣下裳相連的「深衣」形制並未改變。 但古人也愛美,在遵守包覆身體的原則下,深衣也發展出許多不盡相同的風格。深衣主要是利用衣身、衣袖、下襬等做變化,呈現不同的風采。戰國時期以來,深衣的主流形式是衣襬長到拂地、腳不露在外面,但北方特別喜歡細窄的衣袖,上衣較緊,下襬較寬,以呈現穿衣者飄逸的身段。南方則流行袖子肥大、下垂,但袖口收窄,可收納各種小東西在袖子裡面的深衣。也有人會將深衣的衣領穿得較鬆,打造俏麗感。 雖然漢代最流行的是衣身寬鬆、袖子上下一樣粗、下襬不拂地的「直裾袍」,但戰國以來流行的各種深衣樣式,仍可見於漢代社會。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帛畫中,象徵軑侯夫人的貴婦,就身穿一件衣身寬鬆、衣袖肥大、下襬拂地的深衣,顯示漢代上層貴族婦女穿著的衣服,有許多複雜的變化。 另外,馬王堆漢墓軑侯夫人的衣服上,還繡滿許多美麗繁複的花紋。這不僅呈現漢朝絲綢工藝技術的精湛,也透露當時人若要穿出時尚、穿出風格,還會利用刺繡技術織就各種明暗變化的幾何、花草、動物或雲霧圖形,並搭配絲、紗、綢、錦、綺或絹等不同質料,展現不同層次。 馬王堆漢墓的刺繡花紋 長壽繡絹:上面繡滿了翻卷的流雲,流雲的頂端可看到露出頭的、象徵長壽的龍圖案(左) 繡滿乘雲紋的綺(中) 由雲、花草、變形鳥紋組成循環圖案的綺(右) 穿深衣的生活哲學 衣服不只反映時尚觀,也與當時的日常生活有所關連。漢代人裹上層層包覆的深衣,就像日本人穿和服一樣,有許多相應的生活哲學。穿過和服的女性,大概很能體會和服束縛身軀,且處處要配合衣服來行動的不自由感。《禮記》在論述以深衣制為背景的生活習慣時,也提到許多與衣服有關的原則,例如不管天氣再怎麼炎熱,也不可以袒露胸膛,或者除非要涉水,不然不能隨意把下襬拉起來。 我們無法確定漢代人落實了幾分經典中的記載,但回到漢景帝的陶俑,我們可以看到深衣對坐姿禮儀的影響。漢景帝的陶俑裡,有一些原本就雕刻有穿衣服的陶俑,其中有幾個在臺北展出時,被稱為「正襟危坐」的「跽坐俑」。 「跽坐」就是「跪坐」。漢代人跪坐的習俗,固然與家具尚未發展出高腳椅有關。但當時人將「兩腿伸直的坐著」視為相當不禮貌的坐姿,實與深衣底下的風光有關。漢代人的褲子尚未發展成熟,當時的褲子,充其量就是左右腿各綁一條褲筒,就像套袖套一樣,然後再用一塊布遮住或纏繞腰部和大腿,僅此而已。當然,當時也不流行穿內褲。 因此,穿深衣時不僅起身走路要小心,即使是坐下來也要注意不能兩腿開開,以免走光。這種衣服形制帶來的限制與生活哲學,在和服上也看得到。二十世紀初,日本曾經檢討幾場在百貨公司所發生的大型火災,發現逃生不及的罹難者,常常是穿著和服的婦女。因為穿和服無法大步走路,危急時刻跑步也必須拉高裙襬,才能方便行動。加上當時不流行穿內褲,這些婦女在逃生時,為了顧及顏面,多半不願從高樓躍下或攀爬建築物。因此喪命的例子,不勝枚舉。 一般平民為了勞作,大多都是粗布麻衣。窮到無法負擔布的人,他們穿的深衣通常布料較少或非常短,「短褐穿結」就是用來形容無法擁有深衣華服的窮人。西漢末年王莽的妻子曾被形容「衣不曳地,布蔽膝」,以塑造王莽儉約的形象。王莽可說是善用「人要衣裝」的道理,來博得時人的好印象。另外,由於深衣的形式可以有許多變化,不同情況或身分者所穿的深衣,也透露不同訊息。貴族穿的深衣通常較為複雜。在參與國家事務時所穿的深衣,往往有特別的顏色規定。皇帝服裝基本上是黑色與紅色,官員們則都穿黑色。太后與皇后多穿藍色,各級貴婦則是淺藍色。 結語 漢代人和我們一樣,都愛美愛打扮。除了衣服,他們還有許許多多的服飾配件,如鞋子、腰帶、冠帽,以及不同樣式的髮型,都值得一一細究。漢代和今天一樣,人的衣裝、配件不僅是妝點外表的物品,也與身份、階級、權力、財富和生活方式息息相關。面對衣著,無論是錦袍綢緞、粗布麻衣,甚至是「國王的新衣」,不同的觀看方式,可以訴說不同的故事。 參考資料 中國國家博物館編,《文物秦漢史》,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上海:上海書店,2011。 尚秉和,歷代風俗事物考,北京:中國書店,2001。 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傅舉有、陳松長等編,《馬王堆漢墓文物》,長沙:湖南出版社,1992年。 漢陽陵博物苑編,《漢陽陵博物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趙超,《華夏衣冠五千年》,臺北:中華書局,1993年。 賴素鈴等編,《微笑彩俑俑──漢景帝的地下王國特展導覽手冊》,台北:聯合報系出版,2009年。 更多故事: 【歷史小說連載】鄭森:大明命脈的危局──海上砲陣(一) 2015-02-09 06:00:29 1 【魔幻拉美】攸關生死的球賽 2015-11-09 04:37:47 1 文明的豐美,是由無用累積而成:告別功利主義的哲學宣言 2015-11-12 09:00:43 1 【三國蜘蛛網】他和他的風花雪月 2015-10-25 22:47:17 1 回到倫敦喝一頓:英國酒館的歷史(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