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力軒(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恆春有三寶,也有三害 造訪墾丁是多數台灣人共同的旅遊經驗,墾丁不僅吸引眾多人潮,也容納了各種不同的觀光型態,包括追尋候鳥的生態旅遊,家庭式的海濱度假,或是搖滾樂與狂歡。很多遊客也都聽過恆春三寶,也就是港口茶、瓊麻和洋蔥三個在地特產。然而比較少外人知道,卻在地方上廣為流傳的是恆春三害的說法,指的是三軍聯訓中心、核三廠以及國家公園。 其中三軍聯訓中心演習造成不便甚至生命危險,核三廠帶來廢水汙染以及威脅,都比較容易理解。走進墾丁可以很輕易看見恆春居民訴求畫出國家公園甚至廢除國家公園的抗議布條。 為何為地方帶來龐大觀光收益的國家公園,也被歸類為三害之一? 要理解這個問題,就要從墾丁觀光空間的外來性格談起。墾丁以國家公園為中心多樣的觀光型態,與在地國家公園作為三害之一的說法,反應出全球化世界中,在地社區與外來力量的緊張的關係。各種不同的外來思維與想像,不斷加諸在墾丁這個台灣地理邊緣的「國境之南」,促成了墾丁觀光空間的形成與流變,對思考台灣觀光空間的演變具有重要的啟發。 在台灣發現大溪地—墾丁森林遊樂區的由來 墾丁最早形成的大型觀光景點,是林務局在台灣林業失去國際競爭力,於1969年設立的墾丁森林遊樂區。然而這個墾丁自然觀光的代表性景點,其實起源一點都不自然。 墾丁森林遊樂區的前身是由植物及人類學家田代安定在1905年所創立的恆春熱帶植物殖育場。這個機構的設立的構想主要來自於模仿其他帝國的熱帶殖民經驗。當時包括英國在阿薩姆與斐濟,以及法國在大溪地等殖民地都設立了以收集熱帶地區植物,還有提供殖民母國發展熱帶栽培業為目的的大型熱帶植物園,而在熱帶植物和熱帶栽培上取得相當的成果。作為後進帝國的植物學家,田代安定的計畫便是仿照其他帝國的經驗,在氣候與前述植物園相似的恆春設置熱帶植物園,發展經濟作物進而擴充殖民地的財源,並扮演了日本帝國南進農業試驗場的角色。 海濱度假 vs. 生態保育 國家公園成為恆春三害,與1970年代兩個互相矛盾的規劃有很大的關係。如同文化社會學家John Urry所指出,海濱度假的觀光型態的出現,是西方觀光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在台灣最重要的體現就是墾丁水上活動以及海濱度假的發展。 1972年墾丁海水浴場啟用,開始吸引大批國內觀光客,觀光主管單位更進一步計畫利用墾丁吸引外國人觀光以賺取外匯,一方面將墾丁規劃為台灣第一個國家風景特定區,另一方面也委託國外機構進行國際的規畫。在原始計畫包括在海濱地區建立大型旅館,以及規劃建立具中國民族風的人工設施,包括故宮分院以及古典風中式庭園等以吸引外國觀光客。雖然多數計畫都無疾而終,卻留下幾個重要遺產,包括位在小灣的凱薩、福華等大型觀光旅館,以及外在青蛙石邊由漢寶德設計,傳統閩南風格建築的救國團墾丁青年活動中心。 然而,在觀光主管機構積極吸引外國人觀光的同時,內政部也基於生態保育的潮流,在1982年成立墾丁國家公園,將恆春半島大部分地區劃入禁建與限制開發範圍,使得自然活動、而非大型中國風建設成為觀光規劃的基調。然而由於海濱大型度假旅館在國家公園設立前就已確立,導致人潮湧向墾丁街上,與國家公園所揭櫫的生態保育目標背道而馳,形成了自相矛盾的規劃,在地恆春三害的說法也因此而起。 在墾丁發現波西米亞 2008年以墾丁為背景的電影《海角七號》,不僅將墾丁的觀光推向新的高峰,也突出了墾丁的新意象—國境之南的音樂聖地,這與春天吶喊(以下簡稱春吶)的發展有很密切的關係。春吶起源自兩個一起玩樂團的外國人,由於喜愛墾丁的自然環境,將墾丁和樂團所嚮往不受拘束的波希米亞生活方式連結在一起,而在墾丁舉辦春吶。一開始春吶參加成員多半是創辦人所熟識的地下樂團,舞台也相當簡陋。隨著年輕獨立音樂樂迷的流傳與討論,春吶開始被視為同好聚集的朝聖活動,並在地下樂團圈內颳起一陣旋風,在2000年前後參與的團數增加到近百團,而一些已在流行樂界建立名聲的樂團也開始參與春吶,使得春吶在樂迷間地位更為確立,甚至也吸引國外樂手共襄盛舉,墾丁透過與音樂的連結產生新的觀光模式。 隨著參與人數的增加以及傳媒的報導,以春吶為名的活動越來越多,脫離早期地下樂團波西米亞式的追求,加入了大量流行音樂以及歐美3s(Sun、Sea、Sex)海灘文化的元素,使得異國情調餐廳、地中海風格民宿以及販售異國飾品的「墾丁大街」成為觀光發展主力,改變了墾丁的觀光型態也產生重大改變。 台26線的國界 墾丁觀光發展看似多樣豐富,但卻隱然形成一條台26線的國界,一邊是國家、資本、音樂工作者與觀光客所形成的觀光空間,充斥著觀光設施、大型觀光旅館、各種party與水上活動,不斷受到各種世界潮流的牽引,產生新的觀光型態。另一邊則是傳統恆春居民的生活空間,雖然也受到一定經濟利益,但在空間形成過程中卻不太有發言權,同時面對各種國家管制以及觀光客所帶來噪音交通問題的困擾。近年來隨著開放中國觀光客以及其他措施,觀光產業在台灣的發展重新浮上檯面。各種觀光規劃的合理性備受質疑,觀光客行動與在地居民的衝突屢見不鮮。從台灣最早發展、觀光客數量也最多的墾丁經驗來看,這些問題都不陌生。 墾丁長期「一邊一國」的發展模式,不僅居民與政府常形成尖銳的敵對關係,在地豐富的族群組成、歷史,以及文化活動也都被排除在觀光發展之外。台灣觀光的永續發展,得從打破台26線的國界開始,重建跨國觀光想像與在地社區的關係。 (附註:這裡所指的是以廣義的墾丁地區,而不侷限在屏東縣恆春鎮墾丁里的行政區範圍。) 本文原刊登於「自由評論網─超A評論」 更多故事: 穿越者注意!千萬不要當唐太宗的哥哥!(下) 2015-02-05 17:00:24 1 【台語原來是這樣】電話要用「打」的,還是用「叫」的? 2015-06-12 18:34:09 1 鬼剃頭、「髪切り」、剪辮案:關於頭髮的政治、醫學與超自然事件 2014-10-25 09:28:23 1 【故事‧臺北EP2】標本化的剝皮寮歷史街區 2015-10-06 12:23:11 1 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六)1908年.鐵路縱貫線開通 2015-08-01 09:00:34 1 【歷史小說連載】鄭森:大明命脈的危局──小舟品茗(二) 2015-02-16 22:00:08 1 KANO:超越歷史的框架而和解? 2015-01-24 15:09:33 1 被遺忘的年代──1960 年代的阿富汗照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