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補充了尼德蘭七省聯合共和國的「獨立」問題,在這一回則要補充兩點。首先是瑞士在近代早期歐洲史的角色,其次則是為什麼尼德蘭想建立「共和國」。 這回要檢視的,是《故事‧臺灣》的這段話: 《西發里亞條約》讓荷蘭、瑞士等國家得以獨立,也讓原先的海上霸主西班牙沒落,讓「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的神聖羅馬帝國變得名存實亡,可說深深地影響了現代世界的樣貌。 這段話告訴我們,一個條約,讓兩個國家獨立,讓一個國家沒落,且影響了我們今日世界的樣貌。 姑且不論這裡的「樣貌」是什麼意思(從文意看來,或許是指國家疆界?),按照往例,在開始這次的補充前,要先有段小小說明。 * * * * 歷史書寫的視野是回顧式的,史家無可避免地站在當代,試圖重建歷史。 重建歷史的方式有許多種,一種常見的方式,是解釋過往事件發生的原因。解釋,為當代提供了理解歷史的方便之門。藉由解釋,我們似乎更容易理解甚至串連,與我們時空相異的世界裡所發生的種種。 《故事‧臺灣》敘述裡,有許多解釋的段落。它解釋了尼德蘭為什麼要「獨立」,也解釋了「讓」荷蘭與瑞士「獨立」的原因。這系列補充的第一回,也針對尼德蘭地區的起義,提供了與《故事》原文不同的解釋(在此也感謝《故事‧臺灣》修改原文)。 然而這種解釋,也會有些問題。 歷史學家多數相信,大部分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無法簡單歸納,甚至,許多歷史事件之所以發生,只是偶然。試圖為事件找出原因,有時反而是在扭曲歷史,逼迫歷史以成就自己對歷史的想像。 我們在閱讀一段歷史解釋時,也因此必須注意,我們正在閱讀的解釋,是否過分簡化了歷史,更甚者,是否曲解了歷史。 * * * * 這次的故事,從1799年開始。 這一年,歐洲各國的政治,仍舊隨著法蘭西的革命動盪。這一年的年底,拿破崙開始臨時執政。 這一年,愛丁堡出版了一本《瑞士史概觀》(A General View of the History of Switzerland)。《瑞士史》的作者說,他想為英國人提供一部瑞士歷史的導論,並由此解釋一樁發人深省的歷史事件──1798年的瑞士革命。 1798年,《瑞士史》作者所說的瑞士革命,瓦解了瑞士原有的聯邦制度,試圖在瑞士地區建立一套有中央政府的政治體制,其名為赫爾為蒂共和國(Helvetic Republic,赫爾為蒂是瑞士地區的別名)。 《瑞士史》的作者說,透過瑞士的歷史,我們或許更能明白,為何瑞士會推翻其既有的,讓瑞士人感到幸福的聯邦政體。作者也說,他將懷抱著另一位十八世紀著名史學家的精神,解釋瑞士聯邦政體衰亡的原因。 對十八世紀的歐洲人而言,瑞士聯邦政體的瓦解,是件震撼人心新聞,畢竟,自十六世紀開始,瑞士的聯邦政體便是不少歐洲自治市鎮嚮往的體制。十六世紀的歐洲,甚至有著這樣的片語「轉向瑞士」(turn to Swiss)。 歷史學家說,這個片語有兩種涵義,第一是直接加入聯邦,成為瑞士聯邦中諸多省份的一員,第二則是效法瑞士,成立一個以自治市鎮與省份組成的聯邦,以抵禦不同帝國的威脅。 在近代早期歐洲,瑞士的「興起」(如果可以理解為瑞士令歐洲市鎮嚮往的過程)和「獨立」(如果可以理解為瑞士地區擁用有自治權),與瑞士聯邦的歷史更有關聯。而1648年的《西發里亞條約》,並不會「讓」瑞士興起(獨立)。 值得一題的是,瑞士聯邦的瓦解,不只是歷史上又一次的政體衰亡,它表示當下的現實環境,不再適合曾經的政治理想。瑞士聯邦的瓦解,也因此象徵歐洲政治想像的轉折。正如近年來學者所強調的,十八世紀末瑞士地區的歷史,足以為我們理解現代歐洲的國家與政治想像,提供重要線索。 * * * * 常見的瑞士史論述,往往將瑞士聯邦的起源,回溯到十三世紀末十四世紀初,由阿爾卑斯山中部三個省份共同組成,以對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聯盟。這種論述的基礎,是建立在1291年,由烏里(Uri)、史維茨(Schwyz)和恩特瓦爾登(Unterwalden)三省簽議的《聯邦憲章》(Federal Charter)。 當時阿爾卑斯山上的省份,多歸屬於日耳曼地區諸侯的統治下,這個地區在十三、十四世紀的發展,也因此是日耳曼地區政治問題的一環。而阿爾卑斯山的省份之所以組成聯邦,則與十三世紀後半,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者息息相關。 魯道夫一世參與了幾場戰事,並成功地拓建了哈布斯堡家族的領土,擴張的同時,他也樂見某些原本就屬於哈布斯堡治下的省份與城鎮,組成以守衛地方和平為目的的聯盟,其中最具成效的同盟,即出現於阿爾卑斯山北部的省份。 魯道夫一世在1291年逝世,接續他成為日耳曼國王的,是拿騷的伯爵阿道夫(Adolf, Count of Nassau)。 阿道夫在1298年辭世,即位的,是魯道夫的長子,艾爾布雷特一世(Albrecht I)。與父親相反,艾爾布雷特並不樂見家族在阿爾卑斯山區的領地,自己組成地方防衛聯盟,也因此多次嘗試要以武力解散盟邦。 艾爾布雷特的舉止,對當時阿爾卑斯山省份的居民而言,無疑是試圖要破壞地方安定、重興戰火。阿爾卑斯山區的省份與哈布斯堡家族矛盾漸升,而阿爾布雷特也因其行為,於1308年遇刺身亡。 傳統瑞士史的敘事認為,1291年的《憲章》,是哈布斯堡治下的阿爾卑斯山省份,為了抵禦非哈布斯堡家族出生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而創立。然而,正如這段故事所展現的,阿爾卑斯山的地方自衛聯盟,在此之前便已存在。近年來史家也認為,瑞士聯邦的雛形,是自十四世紀開始,一連串的盟邦交錯而成。 * * * * 阿爾卑斯山上的省份,為了維持區域和平安定,往往彼此結成盟邦,一個城鎮可能同時加入數個聯盟。這樣的現象,隨著十四世紀,日耳曼地區諸侯的相互爭伐,阿爾卑斯山區成為諸侯競奪權力的關建地域,而更加強化。 其中一個著名的例子,發生在1314年。當時,哈布斯堡家族於選舉中失勢,日耳曼地區的治權歸於維特斯巴赫家族的路易(也就是後來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路易四世)。 敗選的哈布斯堡家族,於1315年,由奧地利伯爵里奧帕德領軍,以鞏固哈布斯堡家族於阿爾卑斯山的統治為名,進入阿爾卑斯山區。 1315年的戰事過後,阿爾卑斯山區的省份重新締造盟約,也確立以烏里、史維茨和恩特瓦爾登三省為核心的自衛聯盟(Eidgenossenschaft,字義為聯邦,這也是史家以這三省的聯盟,做為瑞士聯邦原型的原因)。 戰事過後,皇帝路易也正式確立三個省份的自治權(Reichsfreiheit,其主要意義為神聖羅馬帝國治下的城鎮或個人,享有法律特權,直屬於皇帝,不受在地貴族治理)。 除了這三個省份以外,阿爾卑斯山上的其他市鎮,如蘇黎世(Zurich)、勃恩(Berne,編按:又譯為伯恩)、盧森(Lucerne)等市鎮與省份,也都各自組成聯盟。儘管到了十五世紀,多數城鎮都加入了以烏里等三省為核心的聯盟,但這些城鎮彼此也都保持著各自大大小小的聯盟關係。 * * * * 那時候,史學家所謂的瑞士聯邦,是指以烏里三省為核心的Eidenossenschaft(或舊瑞士聯邦,Old Swis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