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煲小說.褒小說】愛妳愛到吃了妳!讀倉狩聰《蟹膏》中的愛戀依附

$
0
0
你會愛上誰,跟你媽媽小時候怎麼對你有關,你相信嗎?這個月,讓我們來讀讀倉狩聰《蟹膏》,理解孩子對母親的依戀,如何轉為成人戀愛的SOP…甚至,愛妳愛到吃了妳… 2013年以〈蟹膏〉榮獲第20屆「日本恐怖小說大賞」優秀賞的倉狩聰,行文間七年級生的青年心境與動植物擬人化的可愛設定裡,卻不是青春昂揚的生活之趣,反而滿佈愛戀情色的哀傷,人性摹繪間,錯雜的妖異恐怖更叫讀者膽寒,無怪乎宮部美幸與高橋克彥深讚之。台灣皇冠出版的《蟹膏》則收錄有〈蟹膏〉與〈百合的火葬〉情節各異的二則中篇小說。 〈蟹膏〉講說一位20出頭遊手好閒的啃老小魯,終日無所事事、無所感的無趣生活裡,卻因海濱處撿拾到一隻斷了第二節肢腳的螃蟹而大起波瀾。這隻神奇的螃蟹不僅有著少女的聲音、喜歡讀報看電視,還懂得以縮放身軀來隱藏自己的蹤跡,唯一麻煩處便是特別喜歡吃肉。為了「供養」這樣的肉食螃蟹,小魯哥開始稍加勤奮的工作,然而某次與所屬派遣團隊內年長女友的口角,一時失手殺人,慌亂中他將螃蟹帶來「毀屍滅跡」,不料卻從此開啟牠難以魘足的「食肉」心魔,並四處捕獵活人為食,漸感情勢無法控制的小魯,雖然捨不得卻也只能在半夜燒煮了滾水,然而正躊躇間,察覺他意圖的螃蟹竟主動一躍而進,最終成為小魯細細吸啜的盤中飧、胃中物,永遠的結合在一起。 〈百合的火葬〉則以某青年的「父後N日」間,突然有一神秘女子來訪,不由分說便開始照料其衣食三餐,並於後院種植起彷彿會如人聲喧嘩的百合花。初始因正值喪父期,又對她懷想有幼年失蹤母親的戀慕,便默許她住下,然而一次親戚(他初戀)向他託要一株百合以療癒喪女悲痛的契機,百合花竟以恐怖的增生蔓延開來,並四處吸取人們苦難悲傷的記憶為食,驚覺異狀的青年於是砍斫並火葬妖異的百合叢,女人也在暗夜中,攜帶著斷去根部的花朵,乘坐上沒有終點的電車離去。 乍讀一則為情人互動的隱喻,一則為母子孺慕情感的流轉,情節各異卻共同指向「愛戀依附」的關係,或說是,早期幼兒情感經驗將影響成人伴侶模式的發展(小時候跟媽媽怎麼互動,長大戀愛時的相處模式就是那樣),這要先由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開始說起。 依附理論 依附理論濫觴於1953年英國精神分析工作者約翰.鮑比(John Bowlby),他觀察並歸結出「所謂的依附行為(或依戀)很有可能是生物在演化過程中,為求自保與避免被獵食者傷害而衍生」(在情感與生存上尋覓『安全感』的本能);承繼的學生瑪麗.愛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後續以系列實驗—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測驗,完善了依附理論的概念,後來更由此發展出「嬰幼兒依附行為『影響』(不自覺重現為)成人愛戀模式」的詮釋,伴侶關係系統治療與EFT情緒治療等註[1]。另外哈利.哈洛(Harry Harlow)1957至1963年殘忍的恆河猴實驗,亦映證了「幼時依附關係對成人伴侶及撫育下一代的重大影響」[2]。 瑪麗.愛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陌生情境測驗(Strange Situation),主要以二至十八個月的嬰兒為實驗對象,分別設計有「母親暫離與返回安撫」,中間錯雜「嬰幼兒獨處與陌生人現身」的情境與親子互動方式,判定依附型態共有三種,經後人補足為四—安全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抗拒型依附(矛盾型)(Resistant-attachment),逃避型依附(Avoidant-attachment),與混亂型依附(Disorganized attachment)。其中關鍵在於主照料者(往往以母親居多)對嬰兒傳遞需求的訊息能否正確接收並給予適當回應,與反應多寡較無相關。 安全型依附是最被期待但卻極難被實現的類型(跟走在路上被雷打到一樣困難),因主照料者(母親)能敏感且適時回應嬰兒需求,故獲得充分安全感的嬰兒,能在母親身邊放心自由的向外探索或與外人互動,母親的暫離雖可能會導致其難過哭泣,但一旦母親返回,卻能很快的靠攏並尋求安撫,較能適應與照料者分離並向外探索,故而對形成自我認同、社會化發展或情緒管理極有助益。 抗拒型(或矛盾型)依附表現有點像是「欲拒還迎」,因主照料者的照顧能力差,難以理解並適時滿足嬰兒需求,行為上的不一致又造就嬰兒混亂,是故即便母親就在咫尺,向外探索或與外人互動仍會深陷焦慮不安。對母親的暫離感到沮喪,但返回時卻陷入「既想跟母親親近卻滿是憤怒,面臨安撫關注卻因不安而抗拒」的矛盾。 逃避型依附大抵便是種「行星自轉」的概念,繞行中必與其他星球保持間距,否則軌道互疊就意味著碰撞毀滅,不自覺地會與他人拉開距離。因主照料者耐性不足、拒絕身體撫觸、常以負面情緒行為回應,或因不甚敏感而間接漠視嬰兒的種種需求,是故嬰幼兒對母親往返,甚至陌生人現身皆較無反應(可能緩慢回應或迴避),兩者無太大差別。不太俱有強烈的情緒或向外探索的動機,成長過程中顯見的表徵便是對一切無感、個性孤僻(或膽小畏縮),難以融入群體,最後成為冷漠的大人,《蟹膏》中的青年們便歸屬此類。(記得媽媽常說你小時候好乖,不吵不鬧,誰來都給抱,安安靜靜坐在角落不吵媽媽的回憶嗎) 混亂型依附彷彿走在大峽谷的天空步道上,空中透明玻璃懸掛式的觀景走廊,在其上者有種膽戰心驚、隨時會掉下去的恐慌,並對危險安全的分際感到混亂,為所有依附中最不安全之分類,部分見於受虐兒,因主照料者不穩定的情緒行為,使嬰幼兒處於恐懼又不知該如何回應的狀態,只好依據情境狀況來反抗迴避,對母親暫離或返回,是要靠近還是逃離只覺困惑茫然,沒有一致性的統合回應。且因初生嬰幼兒其實沒有「自我」的概念,往往須藉助主照料者來理解自我並進行建構(母親此時的作用就像一面鏡子),但此類嬰幼兒是從彷彿破碎之鏡的混沌中望見自己,故而自我的建立也破碎不全。 愛是生,愛是死與戀母情結 《蟹膏》二則小說裡的啃老小魯與喪父青年,幾乎便可說是逃避型依附的代表。平淡無聊的生活日常,既沒有朋友也沒什麼特殊交際、興趣或活動。前者閒居在家,父母也不作表示,客客氣氣就像保持距離的陌生人,後者除對死去花心父親感到不滿、懷念早年失蹤的母親外,兩者渾渾噩噩、彷彿行屍走肉的呆板生活裡,唯有餵養與吃食為一大盛事。 所謂「食色性也」人之所欲,然而字裡行間滿是情慾與食,卻毫無「生而為人的慾望」,這不是很奇怪嗎?特別是那未知來處,偶然闖入青年生活的螃蟹與女人,對其「情慾深深」的遐想裡,卻無任一實際「性行為」的摹繪(當然啦人跟螃蟹是有點困難)。不過彼此愛戀依附的過程卻全然圍繞著「食物」打轉—「為螃蟹備食、隔著魚箱投擲肉塊,演變到帶出門獵捕活人為食」、「為其『料理三餐』的女人睡在一旁,敞開極為年輕的『乳房』」等,彷彿是逃避型依附型嬰幼兒母子互動的場景。 根據心理分析學派創始掌門人佛洛伊德(Freud)「性心理發展」的觀點,他認為嬰幼兒與成人一般,皆具有強烈性慾,由此解釋嬰幼兒與母親間的各式親密,如吸吮乳頭、擁抱或親吻等,或有可能可被視為最初的性經驗。但是這位「以性驅力來解釋兒童性心理發展」,並總是慣性地將一切原因歸諸於性的精神分析家,這卻是他最為他人詬病處,且往往囿限於「異性組合」──男孩對母親(戀母),女孩對父親(戀父)所衍生出的相對情結,這倒可不必。應該是說嬰幼兒處於「自己」為中心,他人必為其馬首是瞻的狀態(「自我」的概念要等一歲多才發展出來),而主照料者(母親)是供給食物、攸關生存的對象,也是需索各種情感慾望的來源,只是性慾也包含在內,不過隨著漸漸長大,他/她便會將此投射,轉移至未來成為他妻子/她丈夫的戀人身上,並套用早年情感經驗的互動模式來與伴侶相處,與性別並無特定相關。 所以〈蟹膏〉像是情人相處的種種與〈百合的火葬〉母子間的孺慕,模式其實正是「逃避型依附者」,母子互動影響伴侶相處概念的一脈相承──拒絕身體撫觸,而於一種間隔外進行餵養的情境(隔著魚箱投擲肉塊;女人睡在一旁卻不擁抱、不理睬哭鬧幼兒最後離家出走)。肇源嬰幼兒各種需求可能是因母親的不敏感、無耐性而空窗,最後內建而使成人伴侶的相處模式也顯貧乏單調(只有供養取食)。或許青年對人生一切無感冷漠,卻相當執著於「食」,恐怕也是因「食」是其幼年所唯一習得用以確認親密的方式,而情感與生存上多樣需被滿足的慾望被簡化歸一,最終便導致僅餘「食」為溝通示愛管道,人生其他卻顯空白的悲劇。 另外〈蟹膏〉中螃蟹主動躍入滾水,自願成為情人腹中物;〈百合的火葬〉,母親為子株百合奮不顧身,但卻參與青年火葬百合的舉動,並攜帶斷去根部的百合離去,這在母愛或戀愛中的生生死死,究竟何解?或許可由知名諮商師許皓宜《如果,愛能不寂寞》中得到詮解。 《如果,愛能不寂寞》此書以「失愛」為題,佐附心理學來開解失愛眾生的執著悲苦,其中曾提及在心理學上,有時會將失戀時愛人離去的心碎痛苦,比擬為幼兒斷奶或與母親分離的悲傷,因為那正是人們第一次感受到與親密關係人「斷裂分離」的情感經驗(特別是在那以「食」與「母」為天的嬰幼兒時期)。她並引用心理學家克萊麗莎.平蔻拉.埃思戴絲(Clarissa Pinkola Estes)講述「『生,而死,而生』與愛情變化七階段」的〈骷髏女人〉,來探討愛與生死的關聯。 〈骷髏女人〉大意是說一名為求溫飽的漁夫於釣魚時,誤釣上一具女人骷髏(天阿悲劇了),驚嚇中落荒而逃的他,卻忘了自己正托曳著女人,到家後,對一路被他磕磕碰碰的女人慘狀,心生憐憫而善加照顧,最後骷髏女人挖出漁夫的心來打鼓,有血有肉的活了過來。故事裡由邂逅對象(寶物)始,但愛本一體兩面,激發出的火花更難以預料,故可能也有人令人驚懼的黑暗(死亡)特質,所以彼此將歷經追逐躲藏,過後才由同情轉為相互信任的勇氣,攜手共享過去未來。雖然獻出真心成為彼此歸屬,使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卻也是一種各自完整獨立的存在。這樣相契的靈魂伴侶,相處就像待在母親身旁(安全型),可自由向外探索的心安,並且信任專屬自己可供休憩的避風港一直存在,生命便由這樣生死起伏的愛中得到飽足。 《蟹膏》中的青年,起初都包容了對方的黑暗特質(螃蟹吃食人肉的興趣;女人種植妖異百合的恐怖),但很遺憾的是,最終卻仍無法交托出自己的真心,為怕被吞噬被拒絕,於是先下手為強。〈蟹膏〉中與父母關係不見親暱的疏離,〈百合的火葬〉裡,幼年遭棄的創傷時時如鯁在喉。童年沒被善加回應及親情驟斷的驚嚇,導致成人過程裡的種種艱難,渴望愛卻不知如何愛,最後顢頇而悲劇地於無意識裡「重蹈覆轍」,以重現幼年唯一習得的慘烈,去回應任何靠近他的人。 是故,前者也只能混雜著悔恨與淚,將「螃蟹」情人吞入腹內,由「食與供食」間去感受彼此共生的愛戀依附;也無怪乎幼年即遭母所棄的後者,邂逅初戀,對約會慶典結束深感不捨時,初戀會怪異地回以「慶典就是因為結束才快樂,人就是因為會死才美」。畢竟,青年們對愛感受最為強烈的魔術時刻,便是母親或情人離去,那失愛而自己彷彿就要死去的瞬間。 最後,愛到深處無怨尤,愛妳愛到吃了妳的情愛隱喻,及伴侶跟母親藏有隱性關聯者,也讓人想到岩井俊二《華萊士人魚》。此書以自成一格的生物理論與研究實驗,科學式辯證中並列對人魚傳說的追尋,尤以「深海鮟鱇魚的生殖情狀」套入人魚的歡愛交媾(黏合),去喻指愛情間,生命共同體的愛戀依附與共生生[3]。然而男女主角一見鍾情的浪漫,卻於事後慘然發現,這不過是彼此「尋母」過程中的微末插曲。驀然回首的燈火闌珊處,映照出的,正是母親深長的倒影… 誰說戀愛只是兩人之間的事?!或許下次戀愛前,讀者可要好好詢問自己的阿母,在牙牙學語的模糊時光,究竟發生了什麼…..   [1] 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由1953年英國精神分析工作者約翰.鮑比(John Bowlby)率先提出,主要根據身當住院醫師眼見女病童與父母分離二週內行為心理變化的觀察;而後學生瑪麗.愛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以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測驗完整了依附理論對人際關係模式的影響,亦即初生嬰兒將依據主照料者平日對待嬰兒的態度,產生出與照料者不同類型的依附模式,具充足安全感的嬰兒,能在未來成人的人格發展與人際關係裡有健康互動,若依附關係不穩定或照料者未能俱足安全感,則未來人格與關係的鍵結,將容易遭遇困難與破碎。後續如米蘭.耶柯維奇與凱伊.耶柯維奇 (Milan Yerkovich&Kay Yerkovich)《我們如何愛》(How We Love)便效法此概念,藉由識別成人五種愛的互動模式──迴避型、取悅型、猶豫型、控制型、受害型,去追索童年創傷情境如何養成成年人格反應模式,並對各型組合配對提出解決方案,來引導伴侶理解對方的內在小孩,而達到協調婚姻衝突的效果。另外蘇珊.強森(Sue Johnson)《抱緊我:扭轉夫妻關係的七種對話》(Hold Me Tight:Seven Conversations for Lifetime of Love)也獨樹一幟地以「成人依附理論」與「情緒治療」落實為夫妻情緒取向的婚姻諮商──以「情緒取向療法」(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簡稱EFT)替代往常「童年創傷的追索」、「溝通技巧的增進」與「常見歧異衝突的協調」等做為婚姻治療中的關注要點,以此理解夫妻彼此情緒阻難的關鍵。 [2] 哈利.哈洛(Harry Harlow)曾以兩組對照觀察初生即被強制帶離母猴的恆河小猴,在面臨「鐵線製卻附奶水的鋼鐵媽媽」與「柔軟絨布製的布偶媽媽」時,顯示小猴平時會緊抱布偶媽媽遠甚鋼鐵媽媽,唯有飢餓時才會尋訪後者,以此證明依附關係不囿限於飢餓本能而更尋求愛的溫暖撫慰。並且即便設計機關驚嚇傷害,小猴仍奮不顧身想索求代理母親的懷抱。這種失去親生母親照料、匱乏愛的成長過程,使其喪失融入團體的能力甚至自主性行為,哈洛最後用強暴架(rape rack)以交配姿強制固定這些自閉抑鬱的母猴,再放入經驗豐富的公猴,強迫懷孕生子。沒有經過情感撫育的母猴又被逼殘酷交配生子,根本無能有情感能力對待後代,多數表顯現冷漠、疏離、虐待甚至攻擊幼猴至死,映證幼年的不穩定依附,將對個體成長造就情感傷害,並影響未來人際與各式關係的經營互動等。 [3] […]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