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御風
處女選戰
今日臺灣,從總統到小學的班長,通通都是「一人一票」選出來,在這個習慣投票的國家,大家是否知道,臺灣人第一次投票選出民意代表是什麼時候呢?
其實距離並不遙遠,剛好距今80年。1935年11月22日上午8點,這場破天荒的選戰揭幕,選的是各市市會(當時有9市)議會及各街庄的協議會員,就相當於今日的直轄市議員及其他地區的縣市鄉鎮議員。這場當時稱為「處女選戰」的投票,雖然是臺灣人爭取許久而來,但並不是人人都有投票權,而是充滿限制,只有男性、25歲以上,並獨立生計,繳納一定稅額者才具有投票權。這使得能投票的人數並不多,且日人大於台人。以市會議員來說,日人選民總數為26,479,佔9市25歲以上日人的60.9%;台人選民總數為24,578,佔9市25歲以上台人的19.7%,總數日人居然還大於台人。
種種限制是為了降低臺灣人的投票人數,讓在臺灣較少數的日本人能佔得上風,臺灣總督府也害怕萬一有哪個議會真被「反對派」掌有過半數席次,就很難施政,於是規定選舉產生議員僅佔一半,另外一半由總督府指派,讓「過半數」完全不可能發生。
除了這些綁手綁腳的限制外,這次投票也跟現在差別甚大,選舉點不像現在每里都有,全臺僅有292個,要花很多時間才能走到投票所。到了投票所,要出示「入場券」(投票通知單)跟印章才能入場,走進投票所,也不是在印有眾多候選人名字的投票單上蓋章,而是要拿起筆,寫下候選人的姓名,如果寫錯了,可是會被列為廢票。
儘管如此,「第一次」總是讓人期待,選戰當天,臺北市不到5點半就有人在投票所外等待,選舉會場外(規定要遠離200公尺以上)則豎立著各候選人的看板,候選人跟助選員拚命跟要來投票的民眾拉票,熱烈氣氛與今日相同,而全臺投票率更高達九成以上(市會議員92%、街庄協議員97%),這種今日難得一見的高投票率,也反映了臺灣民眾對這次「處女選戰」的期待。開票時也是如同今日,有許多民眾在旁關心,基隆市甚至發生工作人員與民眾衝突,最後民眾被趕出會場的插曲。
這次的選舉也出現了臺灣首次的「做票」與「買票」,基隆市的候選人千䆴直哉,因其為鐵路主管(基隆機車庫主任),他先去蒐集180張「入場券」發給下屬去投票。另一個是高雄市的陳天道,他的助選員向選民允諾,如果陳天道當選,可幫其減戶稅,兩者在東窗事發後均被撤銷資格。
80年前的這場選舉,開啟了臺灣的民主,也看到許多與今日相似的身影,80年來,我們就用一張又一張的選票打造了臺灣社會,也從充滿限制,變成生活的一部份,這一張張的選票,也是臺灣歷史的縮影。
選舉史小百科──1936年的州協議員選舉
臺灣的選舉初體驗其實分成兩階段,第一階段是市會議員及街庄協議會員,到了隔年(1936年),則要選出每一州的州協議會員,由於臺灣當時僅劃分五州,因此這些州會議員地位相當崇高。但這次的選舉並不像1935年,由當地合格男性選民,而是由新當選的市會議員及街庄協議員投票選出,這被稱為「間接選舉」,而州會議員同樣是民選及官派各半,政府的力量依舊操縱著議會。
噤口的獅子
1946年初的選舉,最後一個階段是臺灣省參議員。這個代表臺灣民意的最高殿堂,是由各縣市參議員於1946年4月15日選出,原本依據省參議員組織條例規定,是每一縣市選出一位省參議員,但臺灣的縣市人口相差太大,如臺北市與澎湖縣,都只選出一名,相當不公平。因此最後根據人口增加員額,共計13名,加上原有八縣九市各1名,共計30名。
這次的選舉方式,是用無記名單記投票選舉,原規定需得到選舉人過半數才當選,但後來有許多縣市可以當選兩席以上,使得規定又顯混亂,後經內政部解釋,才改成當選一席者需過半、二席以上者不用。可看出戰後初次選舉的跌跌撞撞,許多制度都還沒有思考完善。儘管如此,一如縣市參議員,台籍菁英參選意願仍相當高,為了競爭這30個名額,全台申請參加競選的候選人高達1,180人,甚至是投票者(各縣市523名參議員)總和的2.26倍,這是臺灣選舉史上空前絕後的紀錄,也看到大家的踴躍,許多臺灣名人都投入選舉。
以高雄市為例,雖然有15人登記參選,但真正有實力者僅4位,其中包括日治時期曾因對抗日本政府下獄的郭國基,以及高雄兩大家族:陳家的陳啟川、陳啟清及林家的林迦,競爭之激烈,在選前主持會議的高雄市長連謀提醒陳家兩兄弟不要鷸蚌相爭時,立即被郭國基警告他不要干涉選舉,投票結果第一輪無人過半,直到第二輪郭國基才脫穎而出。
最後30位省參議員中,除了像郭國基這種在臺灣的抗日大將外,尚有許多赴中國加入抗日行列回台的「半山」,如李萬居、黃朝琴,也有臺灣的大家族,如基隆顏家顏欽賢、霧峰林家林獻堂均當選,可說是匯集當時臺灣的一流人才,而選風也很乾淨,財力雄厚者不見得就能夠當選,每位投票者都很慎重投下神聖的一票。但可惜的是,省參議會一開幕即爆發議長選舉的爭議;在二二八事變中,來自臺北市的省議員王添燈不幸遇難,還有部分省議員,如郭國基列名通緝,使得日後的省參議會也如同其他縣市參議會,變成一隻「噤口的獅子」,對政治由熱情轉為恐懼,許多省參議員卸任後亦不再從政,讓臺灣政治發展出現一道極大斷層。
選舉史小百科──省參議會議長事件:林獻堂與黃朝琴
臺灣省參議會的成立,某個程度也實現了臺灣人在日治時期極力爭取的「臺灣議會」,由臺灣人決定臺灣自己的事務,因此備受臺人關注。而在日治時期帶領臺灣爭取民主的霧峰林家林獻堂眼見自己理想已達成,也就積極參選,大家都知道,他當選省參議員並不是最後的目標,成為首任臺灣省參議會的議長才符合被稱為「臺灣議會之父」的林獻堂意願。
臺灣省參議會在1946年5月1日成立,當天下午推選正副議長,當時有意問鼎議長寶座者,除林獻堂之外,尚有從重慶回來,精通國內外政局的黃朝琴。原本大家認為以林獻堂對臺灣民主的貢獻,可以說穩操勝券,但在選舉前,林獻堂卻發表退選宣言,使得黃朝琴當選。這個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結果,造成輿論譁然,認為黃朝琴因與政府關係較好,才迫使林獻堂退選。在輿論攻擊下,黃朝琴於5月10日發表辭職演說,表示從未壓迫林獻堂,也不願再當議長,林獻堂連忙於隔日發言,表示他身體不堪耐勞才退選,黃朝琴相當適任,這才結束這場紛爭,黃朝琴繼續擔任議長。
根據日後諸多回憶錄,實際上這場議長選舉,確實是經過一番幕後折衝,才讓林獻堂放棄,改由與政府關係較好的黃朝琴擔任議長。林獻堂經此事,加上二二八事件,以及三七五減租對林家的打擊,使得他在擔任完這屆省參議員後,就以治病之名赴日不歸,一生抗日者,卻客死於日本,這也是一種歷史的弔詭。
本文摘自好讀出版之《臺灣選舉史》 華人世界最民主國家──Taiwan 選舉是為了實現主權在民所設計的制度 自日治時期實行選舉以來 台灣的選舉歷史已經長達80年 對台灣的選舉歷史,你知道多少呢? 《台灣選舉史》,帶你一次搞懂台灣選舉! 各大選戰串成的台灣故事,搭配珍貴歷史照片。 最好讀、最易懂的台灣選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