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司馬遼太郎紀念專輯】「於人世中得生,就在於成大事本身」──談《龍馬行》七、八冊

$
0
0
作者:李彥勳(臺大物理所研究生)

故事來到龍馬遊說各藩,以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共同援助成立聯合商社,達成倒幕之目的。龍馬心中相當清楚,要幹一番大事,最重要的還是得有錢才行,是極為務實的想法,

而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龍馬另一個更為務實的想法。

龍馬並不打算以辯論說理的方式來遊說各藩,司馬先生後面補充:「龍馬一向不太相信辯論說理的效果。靠辯論說理使人屈服通常效果僅限於辯論當下。」又,「龍馬個性卻似乎意外地不在乎辯贏或辯輸。這位現實主義者反而知道自己若辯贏,將損及對方顏面而對自己懷恨在心,實際上往往適得其反。」

這可從兩方面來說。

第一,對於辯論給雙方造成的傷害,即便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有類似情形。對於主張不同的兩人,在一方辯贏時,另一方通常也不會真的接受對方的思想,只是暫時找不出論點來反駁對方,如此地討論乍看之下告一段落,其實並未達成任何效果。筆者認為,孟子的「予豈好辯哉?」便是如此,自然在境界上就低了孔子一截。

第二,《龍馬行》裡頭,其實注入了許多道家無為的色彩。龍馬學刀時,便有無想劍的境界,前文引用西鄉的話來呼應「無欲則剛」。龍馬在遊說各藩時,心中想的是「利」,而非輸贏。去除對於輸贏的執著而能無所欲求,純粹以實際的利害關係來論述。戰國時代的蘇秦和張儀,也是憑藉利害關係來遊說諸侯,而非從辯論輸贏的角度,不是嗎?

不過龍馬與二者又有不同之處,龍馬甚至沒有打算在倒幕、成立新政府後取得官位及榮華富貴的意思,有的只是一片至誠,為日本打拼的心意。

坂本竜馬 (1835 – 1867) (Source: wikipedia)

坂本竜馬 (1835 – 1867)
(Source: wikipedia)

薩長同盟後,武力倒幕的方針漸趨明顯,龍馬卻尚覺沒有把握,尤其自己的家鄉土佐藩藩主山內容堂不太可能出兵援助,因此龍馬想出了空前絕後的策略──大政奉還。

一如其名,德川幕府需將政權交還京都天皇,自貶為諸侯,從此神權及治權合一。但大政奉還案還有個問題,京都未掌權已有數百年歷史,突然掌權必然青黃不接,於是龍馬提出了船中八策。船中八策可視為維新政府建立的準則,也是日本現代化的先鋒。

但大政奉還畢竟有些癡人說夢,德川幕府統治日本三百年,即便搖搖欲墜,也不至於輕易交出政權,當時其他人皆如是說。不過大政奉還在龍馬心目中其實在倒幕或佐幕派內都可以成立,司馬先生解釋如下:

龍馬的大政奉還案其實含有某種戲法般的性質。無論對討幕派或佐幕派都能權宜解釋,讓他們理解。好比後藤象二郎理解的是「不僅是為德川家著想,也是為天朝好」,是一種統合矛盾的方案。由此點看來,這對陷於勤王或佐幕矛盾的山內容堂而言實為絕佳方案。

一旦德川慶喜不接受大政奉還,薩長兩藩和土佐便有出兵上京的理由,集結三藩討幕便能師出有名,反之,便能避免生靈塗炭的討幕之戰。龍馬提出如此兩面顧慮周全的方案,在當時想必超乎所有人的想像了。但或許也有些太過鋒芒畢露了。

大政奉還的德川慶喜。 (Source: wikipedia)

大政奉還的德川慶喜。
(Source: wikipedia)

來到故事末段,德川慶喜終於接受,德川幕府的統治時代正式畫下句點。

司馬先生寫道:「龍馬所說的話及此時光景,都成了在場的中島作太郎及陸奧陽之助醫生無法忘懷的記憶。他們日後把這段話轉述給旁人聽,於是龍馬當時的話就以舊式文言文持續傳頌著。因此,還是將龍馬的低語以文言文描述較為自然吧。」

「大樹公(將軍)今日內心不知作何想。好個決斷呀。好個決斷呀。余誓為此公捨命。」

他顫抖著聲音道。龍馬看來似乎是因自己內心的感激而無法撐住身體。

可說再無如他此時之感動那般複雜卻又單純之物了。

而讀至此時,也不禁為之動容!龍馬一生的辛苦奔波在此刻終於有了代價,若不是如此嘔心瀝血、苦心孤詣,又怎會有如此激動的反應?

而後司馬先生對於慶喜的敘述,也非常值得品嘗:

日本因慶喜的自我犧牲得救了,龍馬定是如此認為。慶喜竟做出如此犧牲,龍馬覺得簡直是奇蹟。慶喜內心的痛楚,除此企劃者龍馬之外,再無任何人能理解。

如今,在日本史的這個特點上,龍馬和慶喜只是兩位同志。慶喜此時恐怕還沒聽過坂本龍馬這位草莽英雄的名字吧,龍馬也不知慶喜是何長相,卻僅靠他們兩人的合作而扭轉了歷史。龍馬企劃,慶喜裁斷。以龍馬之立場而言,除對慶喜的自我犧牲覺得感動,或許也以企劃者身分,一如藝術家完成藝術作品般深感欣慰吧。況且此欣慰之情還建立在慶喜的犧牲之上。正因如此,龍馬關心並同情慶喜內心的想法,終於連「誓為此公捨命」的話都說出口了。

邨田丹陵畫《大政奉還圖》 (Source: wikipedia)

邨田丹陵畫《大政奉還圖》
(Source: wikipedia)

坂本龍馬隻手帶領著日本成為現代化富強的國家,完全改變了歷史的走向,完成如此大業後卻出乎眾人意料地急流勇退,更顯出他的格局之大,根本不在一般人的認知範圍。筆者讀完全書,想像著另外一種歷史,若龍馬未遭人刺殺,這個世界會變得如何?

沒有龍馬參與新政府的明治維新已將日本變成世界強權之一,而後擊敗俄國甚至侵略中國。若明治維新後,日本還有著坂本龍馬這樣的人,那會是何等光景啊?

或許歷史認為此人如此功績已經足夠,因而將其生命收回也不一定。而且在死前,以刀術聞名江戶,卻連刀都不帶在身邊的坂本龍馬必定也只是心想:「這是天意」!

忍不住還是要節錄司馬先生的話:

人終得一死。

龍馬也一定會死。死因為何與這本小說之主題也無任何關聯。筆者在構思此小說時,是希望著眼於完成大事業的人所具備的條件,卻在一位名叫坂本龍馬,鄉下出生,既無身分地位也無學問,有的只是一片「志」的年輕人身上找到了。

司馬先生大概希望能與《史記》最後一篇〈太史公自序〉一句「俟後世聖人君子」相互呼應吧,期待《龍馬行》能將坂本龍馬的「志」一代一代傳承下去,自強不息。

同為列強侵略,受到極大震撼的中國,也在日本明治維新如火如荼進行時有了重大的轉變,知識分子紛紛站出來想方設法變法圖強,朝廷方面腳步雖慢,卻也成立許多現代化機構,學習西方新知。

只是不禁令人疑問:同樣受到內憂外患的壓力,被迫吸收並效法西方,為何中國未能有如明治維新那樣程度的變革呢?中國歷史悠久,幅員廣闊,絕對不缺像坂本龍馬這樣的人才。即便沒有龍馬的格局,至少也有西鄉隆盛、桂小五郎等人的智慧和意志。這也許是讀者在閱讀《龍馬行》時可以思考的問題。

戲劇之所以迷人,在於能使人感人所感。《龍馬行》的確就像齣戲,這齣戲的角色多如繁星,劇情盤根錯節,卻在作者的適當調度下,配上後設手法的隨寫,使各個角色得以完整發揮,與讀者互動並使其隨之起伏。

閱讀歷史時,人物就是人物,並不會主動與讀者互動,當然也就有了距離。但《龍馬行》既是部小說,傳記小說,坂本龍馬便不再只是個歷史人物,他在讀者心中便有血有肉。小說的手法或許容易因加入了作者的想像而有失偏頗,但歷史何嘗又不是如此呢?

而歷史之所以迷人,則在於可以此為借鏡,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言:「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維新史是日本近代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已在日本被編為教科書內容。《龍馬行》大約可說是日本近代史中的「後」近代史吧,藉由司馬先生之手,讀者可以看見日本對於維新史及維新後的自我檢討,這才是這部小說真正難能可貴之處,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本專輯為「說書 Speaking of Books」和遠流出版社共同合作的專題。
BN850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