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戰火下的記憶,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讀《美麗與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個人史》

$
0
0
一百年前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國家形式的轉變、革命運動、女權興起與美國勢力崛起,深刻影響了之後的世界。儘管,一戰被視為歷史中重大的悲劇,但身在其中的人往往未能理解戰爭的災難性全貌。彼得.英格朗(Peter Englund)的《美麗與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個人史》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個人生命史。

1918 年 11 月,歐洲各國決定停止戰爭,終結這場常達四年,人們統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混亂期。「大戰」之名並非毫無根據,除了戰場遼闊,參戰人數也相當驚人,交戰雙方投入七千萬兵力參戰,將近半數的士兵傷亡,如果再加上在戰爭中受到波及的平民大眾,將遠超過此數字。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交戰雙方。黃色為中立國。 圖片來源:https://goo.gl/W5Hkzj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交戰雙方。黃色為中立國。

長久以來,戰爭的原因及其帶來的影響,一直是各領域史家關注的焦點,但要好好解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因並不容易,因為牽涉範圍甚廣,每個國家皆有不同的發展背景,但我們還是有一些可依循的脈絡。

一戰前夕的歐洲雖然極為繁榮,各國之間檯面上也大致保持和平狀態,但檯面下彼此之間的關係其實相當緊繃。民族主義高漲、海外領地的衝突,或是國家經濟戰略地位的競爭等各種因素,層層交疊於歐洲大陸。像是英、法兩國一直對新興的德意志帝國保有警覺心,對英國而言,他們擔憂德國在各方面的迅速成長,很有可能會取代英國的地位;對法國而言,德國的威脅更為直接,畢竟在 1871 時,首都巴黎就輕易落入普魯士(德國前身)軍隊手中。

更危險的是,各歐洲大國的統治集團,甚至是大多數民眾並不畏懼開啟一場戰爭。

19 世紀歐洲的經驗告訴他們,戰爭如果不是時間短暫,就是僅侷限於有限範圍內,對日常生活不會有太大的破壞。開戰前的歐洲外交局勢,早已充斥各式各樣的外交算計,各種結盟條約或軍事協定,都讓每一個主要國家難以迅速抽身。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不久,歐洲各國才真正意識到,工業生產技術的進步也將戰爭規模擴大到原先難以想像的程度。進步的資訊與物流條件,使得大量兵力得以迅速投入戰場,並配備工廠大量生產的槍械彈藥。

然而,戰後歐洲經此重創,生產力與消費力大幅衰退,更向美國欠下大筆負債,雖曾看到經濟復甦的曙光,卻被後來的經濟大恐慌所掩蓋,上個世紀的繁榮宛如過往雲煙。

幾乎在戰爭中完全被摧毀的法國市鎮沃德旺當盧(Vaux-devant-Damloup)。 圖片來源:https://goo.gl/GWYOT8

幾乎在戰爭中完全被摧毀的法國市鎮沃德旺當盧(Vaux-devant-Damloup)

本文所要引介的彼得‧英格朗(Peter Englund)的《美麗與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戰個人史》(以下簡稱《美麗與哀愁》),將我們所熟知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例如戰況的慘烈、物資極度缺乏、後方民眾的不滿,或是俄國大革命的爆發等,編織在十多位主角所留下的日記或家書當中。英格朗就像導演,根據實際戰況進程,適時將每一個人的經驗引導出來,放棄以宏觀視野重現大戰,反而是將焦點縮小至以個人為單位,透過他們的眼睛看看當年的大戰。

科戴(Michel Corday)。 圖片來源:https://goo.gl/9OzgOm

科戴(Michel Corday)。

英格朗觀察的對象跨越雙方陣營,有一般平民,也有親上戰場的士兵,因為身處其中,他們的故事能給予讀者的衝擊,絕對不下於任何一份嚴謹的學術成果。1914 年 7 月戰爭爆發,不久後法國也參戰,當時一位名為科戴(Michel Corday)的法國官員痛苦地看著戰爭蔓延,他在 10 月 25 日的日記寫下:

由戰爭的爆發所引起的每個念頭與事件,都像是一道痛苦而致命的打擊,粉碎了我內心的深切信念:亦即對於人類持續不斷進步,不停邁向更大幅祉的信念。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事情竟然會發生。我是說,我的信念徹底破滅了。自從我懂得思考以來,就一直懷抱著和平繁榮的理想,但戰爭的爆發卻將我從這場美夢中驚醒了過來。

當然還是有許多人歡天喜地迎接戰爭到來,甚至急忙從軍,深怕戰爭會在他們上戰場前就已結束,年輕的英國士兵波拉德(Alfred Pollard)便是如此。他在 1917 年回想:

戰爭剛爆發時)我當時還是個孩子,以充滿希望的樂觀態度看待人生,並且把戰爭視為一場有趣的冒險。我看見被我們炮火擊斃的德軍屍體,不禁對那些英年早逝的士兵深感憐憫。

但在經歷過各大小戰役後,波拉德也逐步喪失對生命的關懷,變成一個沒有情緒的機器。他繼續寫道:

現在,我已是個男人,對於戰爭在短期內結束已經不抱希望。我看著一條滿是屍體的壕溝,卻一點感覺都沒有。我不覺得憐憫,也不對自己可能會加入他們的行列感到恐懼,也不對殺害他們的兇手感到憤怒。我完全無動於衷。我只是個機器,盡力完成我受到指派的工作。

這些芸芸眾生的故事,使我們可以更進一步體認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僅是歐洲三大帝國的瓦解,或一連串會戰的名稱,還有無數的悲劇,甚至是不明所以的鬧劇。

每個人眼中所看到的大戰當然不盡相同,但都同樣真實。

法國遊戲廠商育碧蒙彼利埃(Ubisoft Montpellier)曾在 2014 年時,發行以一戰為背景的遊戲《英勇之心:偉大戰爭》(Valiant Hearts: The Great War)。這是以小人物為主角的遊戲,玩家扮演一位來自鄉村的法國士兵,歷經各種危難後,才終於找到在戰前被驅離的德國女婿。兩人雖因戰爭分為敵對陣營,仍不斷照顧彼此,只為了在戰場上生存。這款遊戲不讓玩家扮演英雄角色,協助自己的國家贏得大戰;而是以平凡人物的視野,說出一般大眾在這場戰爭中想奮力抵抗的無力感。

《英勇之心:偉大戰爭》(Valiant Hearts: The Great War)遊戲封面。 版權所屬:Ubisoft Montpellier / Ubisoft 圖片來源:https://goo.gl/ZOGlfo

《英勇之心:偉大戰爭》遊戲封面。
版權所屬:Ubisoft Montpellier / Ubisoft

遊戲結局相當沉重,在 Youtube 搜尋 Valiant Hearts ending 可看到許多玩家痛哭的影片,所幸遊戲公司仍留下一小段可讓人稍感欣慰的發展。人物故事雖為虛構,《英勇之心:偉大戰爭》卻比任何一部學術著作,更能重現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氛圍,可說是近幾年來相當不凡的傑作。

《美麗與哀愁》如同《英勇之心:偉大戰爭》,不僅希望讀者認識,更能「感受」何謂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拓另一個觀看視野。不過值得特別強調,這並不代表《美麗與哀愁》的呈現方式更值得推崇。想完整瞭解這場大戰的讀者,其實難以在這本書中獲得完整資訊。

然而,任何一本歷史性作品都像瞎子,努力探索名為歷史的大象;不同敘事角度未必有所衝突,反而是具備相輔相成的關係。本書試圖在知性與感性之間尋找合適的平衡點,用不同於許多史書的角度,向眾人述說百年前的那場大戰,以及受人忽略的個人生命史。

《美麗與哀愁》的末頁,放上希特勒在《我的奮鬥》中留下的文句,寫的是他在醫院聽到戰爭結果的錯愕,認為他所熱愛的德國就此任由英、法宰制。他說:

我的仇恨在那些夜裡不斷增長,痛恨那些造成此一惡果的罪魁禍首。…我決定成為政治人物。

如同許多人所知,大戰後的英、法出於畏懼、擔憂與忌妒,對德國施加相當嚴厲的制裁,營造了希特勒崛起的空間,不久後再啟另一場世界大戰。如果人們真的有從上一次大戰學習到教訓,也學的不夠快、不夠多。

我們可以慶幸,甚至帶點自豪的心態想想,二戰之後人類世界從未發生過可與此相比的大戰。比起過去,我們更有能力抽離那段混亂局勢,從而冷靜看待當年的大戰。

當初引發戰爭的人事物早已是過往雲煙,但過去的記憶依然重要,即時未曾明示更美好的世界,至少能提醒我們別走上同樣道路。回顧百年前的那場大戰,那些曾參與其中之人所留下的記憶,無論在何時都具有彌足珍貴的價值。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