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的文革時代
發生於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的文化大革命,堪稱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大浩劫。在那個瘋狂的年代,每個人都被捲入群體運動的浪潮中,輪流扮演著批鬥者與被批鬥者的角色;除了被尊奉為神明般的「毛主席」外,任何人要進行任何事,都得奉「毛主席」之命,「以毛之名」大幅摧殘個人自由,「以毛之名」剷除自我獨特意識,「以毛之名」大舉毀損舊器皿、舊古蹟與舊封建,「以毛之名」;帶領全中國集體墜入不可測的罪惡深淵。
詭譎的是,在文革於一九七六年嘎然而止後,像一陣狂風暴雨橫掃而過,卻彷彿甚麼也不曾發生,原先參與過文革運動的人很快地就在各個場域噤聲,沒有多少人願意提起自己過去在文革時期所扮演的角色,特別是那些迄今仍活躍於政壇上的關鍵領導。
而隨著八零年代中國的改革開放,「和諧社會」逐漸走向現代化,那些歷經文革運動的人,做過甚麼?說過甚麼?對大眾來說似乎已越來越遠,越來越難以考究。事過境遷,那個夢魘般的文革幽靈似乎已逐漸為人所淡忘。
歷史也許不曾遺忘,只是緩慢
與「天安門事件」的性質不同,文革在今日的中國已不是什麼絕對碰不得的政治禁忌。然而,一旦論述偏離官方所能容忍的版本,或說是情節內容「涉及敏感」,仍會遭受來自各方的壓力,甚至直接被打入「政治黑名單」。除了官方這種似有若無、沒有標準、讓人無所適從的打壓持續影響著論述研究外,對一般大眾而言,光是單純接觸,想進一步了解或蒐集關於文革的資料,也都顯得困難重重。
對於這樣一個影響層面極廣的人類歷史事件,史料竟然會是如此貧乏,集體情感記憶竟然是如此蒼白,這真是種可怕的漏遺。
也許是來不及回想過去的悲愴,新的仰望卻早已經壓過昨日的噩夢。歷史也許不曾被遺忘,只是來不及記錄!
今年(2016)已是文化大革命的五十週年,或許該要填補這段歷史缺憾的時候到了。
探究文革歷史,瞭解現代中國發展演變的軌跡,進而從中找到人類歷史演繹,或可免、或不可免的人性宿命,其中的光榮與晦暗、鬥爭與和平的交互發展,最終落幕的這一場文革大戲,已不純然是中國,甚或可說是全人類所必須共同面對的歷史課題!
面對中國,台灣必須認識文革
對海峽對岸的臺灣讀者來說,由於地理與政治上之隔閡,可供研究使用的文革資料更形匱乏,往往也只能透過片面不全的傳播報導及媒體資料,勉強拼湊出當年文革的面貌。
也許會有讀者感到困惑:「臺灣土地上的人民為什麼要認識中國文化大革命?」
一個最重要的理由,便是文化大革命無論以其規模或歷史的重要性來看,皆屬於人類歷史中一段難以抹滅的記憶。這樣一個涉及千萬人生命的歷史事件,當中悲歡離合與人情冷暖的故事,已足夠讓臺灣讀者,從中找到對中國政治結構的認識與對底層人心曲折往返的理解。
除了共通的人性關懷,認識文革亦有務實的因素。其中一個便是臺灣讀者若理解文革後,便能對極權政體所可能產生的集體失序,多存有一分警惕,並對臺灣現存的民主自由和人權保障,更增添一份珍惜。此外,隨著中國近年快速崛起,中南海所謂「習李體制」的領導班子益形鞏固,且對臺灣的態度也愈發重要,然而無論是習近平還是李克強,這些中國當前的領導階層,皆是在文革風暴中成長的世代,例如習近平便曾因為「知青」的身分,而在文革中下鄉勞改。
文革的記憶想必烙印在這些人心中,若不能理解文革,或許我們也難以理解今日中共檯面上這些人物的性格或決策行為模式。
秀威深耕文革書籍出版
秀威資訊自二○○二年起便開始陸續推出文革相關書籍,迄今也已過了十四個年頭。
而在文革五十週年的今日,秀威已經出版了超過 150 部文革相關書籍,寫作範圍廣泛,主題多元豐富,其中包括文革時期當事人的回憶錄或紀實文學、後人依據文革歷史而書寫之小說、散文與詩集,乃至於專家學者所編撰之研究論文與史料彙編等等。涵蓋面向之廣,蒐羅數量之多,罕有能及者。
秀威資訊不計代價的保留這份人類歷史資產,對於其中所呈現的多元面貌,我們並不妄加評斷,而僅是予以系統性的整理與保存,希望透過客觀出版的方式,讓後世有志於探討的人士,能有機會接觸到文革歷史的第一手史料,找回當年那些人真實的情感與記憶。
文革系列書籍簡介
在秀威出版的150多部文革相關書籍中,可依照內容分為以下幾類:
【焦點事件】、【焦點人物】、【焦點群體】、【藝文創作】、【文革反思】
以上這些類別彼此互涉,可以交相呼應。
在接下來的三個月中,我們每週都會依上述類別刊登兩篇與文革相關的話題文章,透過精選與節錄相關書籍,讓讀者對文革有更直接、更多元的理解管道。
其中,【焦點事件】會帶讀者認識幾個文革時期重大的事件,例如「《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事件」、「反右鬥爭」、「上山下鄉」或「平反文革」等;【焦點人物】將介紹那些在文革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例如「四人幫」、林彪等人;【焦點群體】則是藉由為數龐大的文革當事人之回憶錄,或後世所撰寫之紀實文學,勾勒文革時期不同身分的相異文革經歷,例如紅衛兵、黑五類、知青等等;而在【藝文創作】這個類別中,讀者將有機會接觸到根據文革背景撰寫而成的文藝作品,包括紀實文學或中長篇小說,以及文革時期的電影與樣板戲;而在最後的【文革反思】類別中,我們會介紹一些關於文革的反思,並探討文革與中國民主化運動的關係。
本文引自「作家生活誌」:【文革五十週年專題】走過文革的死蔭幽谷,中國是否仍能找回日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