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麗玲
孤懸於台北城市邊緣的社子島,是淡水河與基隆河交會後流經台北盆地的最後一個地點,擁有獨特的歷史風華、地景人文,卻因一場颱風,遭到政策性禁建、限建,從此身世坎坷。
她雖與台北鬧區僅一線相隔,行政區劃分上也屬於台北市,命運卻大不同,數十年來,台北市快速發展,但社子島彷彿成了化外之區,洪荒孤立,多數台北人或許聽說過她,卻感覺陌生,對社子島的印象,就如媒體陳述般,往往停留在落後、淹水、房舍老舊、景象凋蔽、交通不便、欠缺公共建設、違章工廠特別多等負面觀感。
走過從前,發現社子島的前半生
認真說來,在老一輩記憶中,只聽說過有葫蘆島,而目前媒體報導或一般民眾所認知、定義的「社子島」,只能說是葫蘆島的一部分――位屬基隆河與淡水河交匯處沖積沙洲的葫蘆頂部至葫蘆腰處――狀似鳥頭(有人形容是鴨頭)的部位,而今人們所稱的社子地區,雖是葫蘆島上的聚落之一,位置並不在一般媒體所稱的「社子島」內。
「社子島」名稱是怎麼來的呢?這就得先追探葫蘆島的源起了。
翻開歷史扉頁,一般認為最早應可推到清代。當時的台北盆地,仍是一片荒莽,在漢人未入墾前,主要是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人活躍其間,族人多以漁獵維生,僅有少數火耕。康熙三四年(一六九五),發生一場大地震,台北盆地部分地區陷落,形成「康熙台北湖」。據說,凱達格蘭族人為了躲避水患,曾紛紛遷徙到附近(士林、天母一帶)的高地居住。
雖然清初有「渡台三禁」政策,但因生活困苦,與台灣隔海相鄰的福建、廣東一帶漢人,仍前仆後繼地偷渡黑水溝(台灣海峽),歷經凶險,大量湧入台灣。
隨著漢人入台墾拓、伐木熬樟腦,使得河川遭到侵蝕,陷落不深的台北湖也因為湖積作用,地盤漸漸隆升,而基隆河與淡水河終端交匯處,也浮起一片沙洲……於是又有族人陸續回來此區漁獵遊耕。
同治年間的《淡水廳志‧淡水廳分圖》中,這片沙洲已明顯浮現出來,而且,原本是兩個島,中間還隔著水道,隨著泥沙淤積,兩個沙洲島才漸漸銜接在一起,因為狀似葫蘆,人們就將之取名為葫蘆島(葫蘆的腰身處,即昔日的水道)――也就是「社子島」的前身。
這張康熙中晚期繪製的《康熙台灣輿圖》雖然沒有描繪出這口大湖,但從此圖基隆河北岸一帶,平埔族部落標示的相對較詳盡,盆地中央地帶則不甚了了,從這點判斷,似乎也反映了這次大地震造成的後果。
此圖兩河交會處和 1654 年給爾得辜(SimonKeerdekoe)繪製的地圖一樣,也沒有社子島的身影。
凱達格蘭族麻少翁社的故地
社子地區文史工作者宋旭曜說:
自有文獻記載以來,這裡就是屬於凱達格蘭族麻少翁社的社地。也就是說,島上最早的主人,是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清朝時,這座葫蘆狀的沙洲島已形成社子莊聚落,隨著漢人逐漸移入,凱達格蘭族人或因故他遷、或與漢人通婚融合,只留下『社子』這個由『番社』轉譯而來的地名,現在媒體或一般人所稱的社子島,其實只是社子島的一部分。
若從天空往下看,廣義的社子島(或說葫蘆島),應是位於台北盆地底部西北側,島的東北邊為基隆河下游,島的西側則為淡水河,隔著番仔溝(在興建高速公路重慶北路交流道時,被填封起來)與大龍峒、大稻埕(即現今之大同區)為鄰。
古早以前,大龍峒與大稻埕屬漢人居住的大浪泵社,而過了番仔溝,即是社子麻少翁社的番仔區。
兩河文化 歲月靜好
人類文明常源起於河流,年年氾濫的尼羅河,帶給土壤豐富養分,孕育了古埃及文明;而被喻為聖河的恆河,則造就了印度文明的歷史輝煌。被台北盆地內兩條河川──淡水河與基隆河環繞的社子島,也在時間的長流裡,曾經建立了人類與大自然融合、與水共生的美好生活。
社子島福安里里長李賜福說:
古早時代,這裡的居民若要出門,或是遇到拜拜鬧熱、嫁娶請客,不管是蘆洲那邊的親戚過來,還是阮這邊的人過去,攏嘛是坐船……
社子島菜農蔡阿伯說:
在社子吊橋還沒蓋好以前,農民種菜收成以後,就用船運出去,到附近的市場販賣。農民靠天吃飯,雖然辛苦,但是經濟還算不錯,台北市外圍地方的人都還在喝茶枝泡的茶,阮們這裡已經是泡茶葉了!
日治時期,日本人有計劃地將台北城建設為台灣政治經濟中心,積極建設,吸納許多外來人口移入。而都市化的過程中,盆地內部各聚落原有的農地逐漸消失,糧食需求量卻不斷增加,無法自給自足,必須由外圍郊區補給。隔著番仔溝與台北相鄰的社子島就成了重要的供應區。這也是社子島進入農業時期的開始。
據瞭解,當時(一九三○年代)葫蘆、後港地區大部分居民以種稻維生,沿基隆河岸地區的社子、永平、倫等、福安、富安、中洲等地區則多以旱作為主,農田與農田間,就以水錦仔(九重葛)為界。
河岸北側,種了很多木麻黃阻擋東北季風;而部分後港地區(基隆河和大部分淡水河沿岸)的居民則仍以漁撈及船運維生。
島上所生產的稻米、番薯、甘蔗、蔬菜等,主要是供應台北市,尤以不耐遠程搬運的蔬菜、花卉等農作物為大宗。
日治時代以前,社子島居民對外大都以船為主要的交通工具,各聚落都有自己的渡船頭。不過,當年船來船往熱鬧景象,在附近河域逐年污染、淤積,加上長期禁建、堤防蓋起來後,漸漸消失,即連當地耆老也只能用模糊印象指出部分渡船頭的大概位置。
社子島民王寶娟說:
從家族老照片裡可看到,當時河邊不只有小船、菜船,還常會有大船入港,看過紅頭船和三支帆的過洋船。
社子島菜農陳阿萬說:
以前種菜都是用水肥,種出來的菜,又漂亮又安全,自家水肥不夠用,還要花錢去買。
大屯山系猶如霞光潑墨中的禪者,沉著靜立,守護著這片由淡水河與基隆河沖積而成的沙洲。
水肥往事
化學肥料、農藥施用還未普遍時,社子島蔬菜灌溉用的水肥,大多是靠專運水肥的水肥車,到台北縣市收購人、豬的排洩物,農民們也會在自己的田地間、厝外設置糞坑儲存水肥。
當時,台北市環保清潔隊及水肥處第一隊,曾在社子島上設分隊,利用淡水河的河運,收集台北市區的水肥,供應社子島「蔬菜專業區」農業使用。
據說,那時候公車路線終於要開進社子島了(早年公車只開到延平北路七段頭),設立公車站牌時,當地人覺得「水肥隊」名稱不雅,就取名為「臨江園」,延用至今。
社子島上,水來說故事
雙河沖積、孕生的社子島,地勢低窪,有些地方甚至海拔等於或低於海平面。早期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勢較高的淡水河沿岸,以及一小段的基隆河沿岸,中央區域偏東一直延伸到基隆河岸,則是地勢相對低窪處。
據當地人回憶,每到漲潮時間,許多地方就會「自然」淹水、或積水,小朋友們放學時,常得脫下鞋子拎在手上,踩過積水、泥濘地走回家。而夏季午后,常忽然下起氣勢滂沱的西北雨,為了安全,區內的學校也從善如流,提早放學,讓孩子們能避開風雨。
坤天亭創基耆老やス阿伯說;
九段(指延平北路九段)附近,以前主要是種芋田,像古早人講ㄟ:「初一、十五,吃道(中餐時分)才貼肚。」中午十二點會準時淹水,若初一、十五大潮,船可以直開到岸邊,民眾不必脫鞋就能上船;但若是退潮時間,例如下午兩、三點,潮水漸漸退去後,地面就變成沼澤了,就得脫下鞋子,赤腳踩著爛泥巴才能走到碼頭去搭船。
水,在這裡豐沛、不虞匱乏。先民不為水爭,學會與水共生。每天潮汐變化,水來水去,並不構成生活的威脅,反而滋潤著當地獨特的庶民文化。
本文收錄於遠足文化之《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 社子島是台北市最後一塊未開發的處女地。 這裡沒有高樓, 到處可見的是鐵皮屋工廠和資源回收場, 過去社子島背負大台北地區防洪的重責大任, 長達半世紀都限建, 磚房壞了不能拆掉重建, 只能在屋頂以鐵皮加蓋的方式拉皮整修。 整個社子島生活機能很差, 甚至沒有超商、大型商店, 更別提診所、銀行、郵局, 居民不明白, 明明有繳稅, 卻活得像二等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