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竣宇(臺大歷史學系研究生) 「如果要我在眾多日本學者研究臺灣史的著作中,只選擇一本推薦,我會推薦的是近藤正己教授的《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臺大歷史學系吳密察教授在10月14日晚上於誠品書店臺大店的講座上這麼說。這場講座的主題是:「臺灣近代史研究的新水平──談近藤正己《總力戰與臺灣》」,為臺大出版中心主辦「總力戰與臺灣」系列講座的第一場。 吳密察老師首先說,1960年代的日本社會,由於美日簽署安保條約,引發了一連串反安保鬥爭,並帶起了洶湧的反帝國主義學運浪潮。近藤正己教授出生於1949年,他是在這樣的時代氣氛下長大的。而後,近藤進入信州大學就讀,接受田中宏教授的教導。田中宏的研究專長為日本殖民統治下朝鮮人的戶籍、法律地位問題,近藤受其影響,立下了要去日本前殖民地學習的志向,本來打算前往韓國留學,但是因為金大中事件,日韓交流暫時中止,於是只好轉而前往臺灣,於1976至1981年在臺大歷史研究所學習臺灣史。 然而,臺灣當時少有學者從事臺灣史的研究,幸而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其前身為臺灣總督府圖書館,現名為國立臺灣圖書館)館藏的文獻已經逐漸開放,於是近藤花了很多時間瀏覽、閱讀臺大圖書館與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的文獻上。但當年這些文獻尚未完全整理,近藤花了很大的精力去釐清資料的脈絡與架構。那是臺灣尚未解嚴的年代,近藤的父母曾經因為替他攜帶日文書籍來臺,在機場遭軍警阻滯,近藤也因此領略了戒嚴時期臺灣的社會氣氛。在臺期間,近藤結識了他的妻子,她是一位臺灣人,從事日治時期臺灣文學的研究,後來兩人相偕回到日本筑波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吳老師說,筑波大學的前身是東京教育大學,學運熱潮過後,於1973年遷至東京周邊的茨城縣筑波市,更名筑波大學。這所大學的學術傳統是強調不同學門的連結,以及人文社會學科跨領域的研究取向,例如:歷史學與民俗學研究的結合。近藤進入筑波大學的的歷史‧人類學研究科修習博士課程,拜在研究日本近代史的大濱徹也教授門下,他在博士課程修了後就直接獲得擔任教職的機會,後來再取得筑波大學文學博士學位。 《總力戰與臺灣》的日文版早在1996年就已出版,但在出版後僅僅有劉進慶、波形昭一、蔡慧玉三位學者寫過書評。吳密察老師指出,這本書書評的數量不多,是由於該書所處理1931至1945年的這段臺灣歷史,乃是一片前人未曾深入的叢林,極少學者曾涉足此一領域,因而讓這本書成為一本「幾乎沒人能寫書評的書」。 吳老師說明他推薦本書的兩大原因。第一,近藤在這本書幾乎處理了1931年至1945年臺灣史所有的重大主題,並且提出了具有說服力的看法,本書等同於日本統治臺灣最後十五年的一部通史。第二,本書全面性地掌握此時期的重大史料。 在近藤正己教授所使用的史料中,最特別的是日本的軍部檔案,早在1980年代,他已經將軍部檔案關於臺灣的部分全部瀏覽過,並且整理出這些檔案的架構;當年還很少人使用的《臺灣日日新報》,以及在中國大陸出版發行的《大公報》、《中央日報》等報刊史料也納入他的處理範圍之中;此外,吳新榮日記、戶籍資料、田野調查的口述採訪及墓碑等等材料,在本書中也都沒放過。之所以會去進行田野訪調,是因為近藤希望能夠將視線從文字文獻所記載的統治者、上層階級、日本人為主的世界,轉移到被統治者、一般民眾、臺灣人的庶民生活之中。 吳老師解釋《總力戰與臺灣》的另一個難得之處在於,它處理了臺灣軍與臺灣總督府的關係。近藤處理的時段是1931-1945年,符合鶴見俊輔提出的「十五年戰爭」時期,鶴見認為,日本在此一時期進入了持續性的戰爭狀態,政黨政治停頓,文官政府的權力下降,軍部勢力抬頭,並脫離政府的約束,成為影響政治決策的重要力量。1931年是日本史轉折的一年,東亞的政治、軍事格局丕變,各地情勢都趨向嚴峻。該年,臺灣民眾黨被總督府當局勒令解散,在中國大陸發生了九一八事變,滿州國也於同年成立。日本政府和軍部之間的關係,成為重要的議題。 近藤熟習日本近代史的發展,來到臺灣後,自然會思索殖民地臺灣的政軍關係。1918年後,臺灣總督不再擁有駐臺軍隊的調度權,在制度上另外增設臺灣軍司令一職,文武開始分途。但是,臺灣軍並未停止對政局的干涉。例如,在1930年的霧社事件後,由於臺灣軍的強烈抵制,總督石塚英藏最後因而倉皇下台。 藉由梳理臺灣軍在臺灣政局扮演的角色,本書展現了1930年代臺灣的變化。首先,總督府為了因應戰爭體制,動員殖民地的「人心」與「人命」,提升了對臺灣社會的干涉與控管程度,這其中多有配合軍方的意圖。1930年代開展的社會教化運動,加強了推廣日語普及、涵養國民情操、鼓勵愛國精神等同化性質的工作。其次,近藤追索了使臺灣軍勢力抬頭的「朱諾號事件」。1935年,荷蘭船朱諾號因避風駛入馬公港停泊,被海軍當作間諜船隻拘押,但是司法單位最後並未採納此項罪名,將其輕判處理,軍方對此大加撻伐,總督府不得不低頭道歉。臺灣軍的力量壓過行政與司法單位,就此成為制度性的常態。 接著,吳老師闡釋本書書名的意義。本書的副標題是「日本殖民地的崩潰」,在首章就開宗明義地告訴我們,日本殖民地的崩潰並非發生於1945年8月15日。在1944年年底,日本開始對殖民地臺灣的青年徵兵,並賦予臺灣人民參政權,臺灣人在法律身分上取得了與日本國民同樣的權利與義務,「外地」就此編入了「內地」之中,「殖民地」特殊地位已然消失。 吳老師解釋本書上下部主題稍顯分離的原因。近藤堅持,除了觀察日本殖民者的作為以外,也要將臺灣人的抗日行動納入視野之中,才能構成完整的歷史圖景。而當時的抗日活動,已經移往中國大陸,在大陸進行反帝國主義活動的臺灣人,便成為本書第二部的主題。時隔二十年,與此相關的著作大量出版,所能見的史料已是近藤撰寫時的幾乎是十倍之多。但早在1980、90年代,近藤就已經基本上展現和分析了這些在中國大陸活動的臺灣人行動及主張,是相當難能可貴的。 吳密察老師最後再度強調,後人的研究必須要站在近藤建立的基礎之上來進行。如果在日本學者研究臺灣史的眾多著作中,只選擇一本推薦,他推薦的就是近藤正己的《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 更多故事: 【冷知識週刊】第十四號:當智利遇上波蜜──1879年,屬於南美洲的那場「太平洋戰爭」 2015-05-09 19:59:57 1 戰火中的日常:臺灣人如何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上) 2015-08-30 12:49:27 1 閱讀如何拯救一座衰落的小鎮?海伊書鎮,一個文化創意產業的真實傳奇(2/3) 2015-05-11 09:25:48 1 【韓國人入門】建國神話:壇君開國 2015-07-19 17:15:00 1 慾望的文化:繩縛歷史探源(一) 2014-09-08 12:03:44 1 【歷史知識考掘學】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新發現的早期羅馬華麗建築群 2014-10-27 08:01:14 1 【說書】植物獵人還是商業間諜?改變中英茶葉貿易史的探險家羅伯.福鈞(Robert Fortune) 2014-08-31 09:30:14 1 【絲路控】撒馬爾罕的金桃──影響世界的粟特人(上) 2014-12-07 14:53:11 1 一切盡在「掌握」之中:握壽司的小歷史 2015-03-03 13:53:26 1 【麻瓜的語言故事】當朝鮮人遇見漢字──「吏讀」的誕生 2015-04-15 18:44:08 […]
↧
【人文現場】「幾乎沒人能寫書評的書」──談近藤正己《總力戰與臺灣》
↧
【說書】寫實、詭譎與美感的交織──《病玫瑰:354幀影響現代醫療的疾病繪畫》
作者:高愷謙(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 在照相機還沒發明或攝影技術尚未成熟的時代,醫者與解剖學家該如何「留住」眼前甫完成的人體解剖樣貌?醫學教科書又該怎樣「再現」各種疾病在患者身上的症狀,方便醫學知識的傳播?動手繪畫與刻版印刷大概是最好的辦法了。 這類醫學繪畫與插圖在過去的西方醫學史中,特別是文藝復興以降,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來臺灣書肆裡西方醫學史的中譯著作之出版相當蓬勃:例如英國著名史家羅伊‧波特(Roy Porter)的《醫學簡史》與《劍橋插圖醫學史》,以及克爾‧瓦丁頓(Keir Waddington)的《歐洲醫療五百年》,和皮寇弗(Clifford A. Pickover)的《醫學之書》。因此想對西方醫學從古至今的發展過程或史學研究成果擁有概括性的了解,可謂比以前容易許多。 不過,對於在知識教學與傳播上扮演重要角色的醫學繪畫與插圖,中文出版市場中還未見有專門介紹之著作。而理查‧巴奈特(Richard Barnett)《病玫瑰》(The Sick Rose: Disease and The Art of Medical Illustration)其中譯本的問世恰可補足這塊需求。 身兼詩人與廣播主持人的多才學者理查‧巴奈特[1]在本書中輯錄了大量彩色圖像,包括揭示臟腑、血管與肌肉的屍體解剖圖,患者身體的病灶繪畫(諸如皮疹、膿瘡、腫瘤),各式醫療器具與藥物,以及當時與疾病相關的各種漫畫、插圖,並將這些圖像依疾病來分類說明:全書除了導言外,共分成皮膚病、痲瘋、天花、結核、霍亂、癌症、心臟病、梅毒、寄生蟲以及痛風等十個子題。文末並附有詳盡的延伸閱讀書目,以及值得參訪的館藏地點,供好學之士進一步探索。 這些圖像出版的時間點大多集中在1790年代到1910年代這一百多年間。這段時間西方醫學開始以各種形式和當時社會對話:科技演進、工業發展、都市生活、機械化戰爭,以及深刻的帝國主義陰影。 早期醫學史講授與研究的主題往往集中於醫學知識與技術的進步、思想的轉變或偉大醫者的傳記等,籠罩著進步史觀的色彩。然而近二、三十年以來學界開始強調應將醫學放進社會史的脈絡中考察,並關注當時的社會風氣、政經情勢、法律制度面向等如何與醫學互動,乃至於形塑醫學機構、醫療政策與技術的發展方向。 本書亦重視這種醫學社會史(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的討論取向:舉例來說,書中提到1860年代後期,由於參與克里米亞戰爭的士兵罹患性病的比率偏高,引起社會大眾重視。英國政府因而通過一系列的《傳染病防治法》(Contagious Diseases Acts)。然而根據此法,警察有權逮捕與查驗在軍營入口或紮營城鎮一定距離內發現的任何女性。如果檢測後具性病徵兆,女子可能被送往性病醫院,面臨長達一年的禁閉。 事實上,同時期的歐洲男性藝術家不約而同幾乎都將梅毒威脅予以性別化:把梅毒描繪成妖艷、充滿誘惑而又致命的女子。毫無疑問,《傳染病防治法》實施後旋即遭社會大眾與醫學界的撻伐。女權主義領導人巴特勒(Josephine Butler)抨擊當局既默許賣淫,又將性病歸咎於娼妓的雙重標準。《傳染病防治法》最後終於在1886年走入歷史(本書頁186)。 透過這樣一系列有關疾病的圖像與敘述,作者巴奈特帶領讀者,具體而微地認識了在巴黎醫學(臨床醫學)崛起的年代,病理解剖、醫院臨床觀察、理學檢查、統計圖表的使用等一連串新作法如何開始引導現代醫學發展,以及疾病和醫學如何介入人群的生活。 令人好奇的是,這些栩栩如生的醫學圖像(特別是解剖圖像)究竟是如何製造出來的? 原來這牽涉到一系列產業的密切配合,互相合作:包括醫師或解剖學家、繪圖師、雕刻師以及印刷師。以解剖學家杭特(William Hunter)的《人類妊娠子宮解剖圖集》(Anatomy of the Human Gravid Uterus Exhibited in Figures)為例:杭特負責解剖以及為每張圖像撰寫文字;以林斯代克(Jan van Riemsdyck)為首的繪圖師則負責繪畫。然後由十六個雕刻師切割雕版,最後再交給位於伯明罕(Birmingham)的印刷師巴斯克維爾(John Baskerville)印刷,才算竣工(本書頁32)。 然而需進一步追問的是,這樣藉由筆觸「再現」的圖像,是否足夠客觀而真實呢?其實早在1885年,藝術家兼解剖學講師安德森(William Anderson)就主張應採用具客觀眼睛的相機來取代人類技藝的不精確。不過,當時的攝影技術畢竟還難以忠實地反映現實,所謂「靈異照片」所在多有。退一步來說,觀者的眼睛也需適度的引導,例如陰影與紋理的運用,才能凸顯出圖像最重要的部分。因此人為的介入勢屬必然。 換個角度來看,正由於圖像中存在著人為介入,使得史學家得以施展其拳腳:圖像除了反映相關的醫學知識以外,其實還隱含若干思想、審美觀與價值觀。圖像研究於藝術史的學術脈絡中原本就有悠久傳統,近來歷史學界也愈來愈重視圖像作為一種史料,具體作法包括把圖像內容當作文字史料的補充說明,或是注意圖像所表現出文字史料所缺乏的若干特徵:包括色彩、構圖、部局與變形。例如學者韓依薇(Larissa Heinrich)就以曾和美國醫師伯駕(Peter Parker)合作的畫家林華(關喬昌)關於腫瘤的醫學繪畫(出現於本書頁158-161)為例,透過分析病患的面部表情,治療前後構圖背景的轉換,以及伯駕的醫學報告,指出林華的繪畫建構了一個病態化的中國(例如民眾對疼痛麻木、因迷信而拒絕截肢與死後解剖等),並暗示唯有醫學傳教士才能幫助中國走向現代化。[2] 本書的圖像絕大部分均來自英國倫敦的惠康圖書館(Wellcome Library)。惠康圖書館隸屬於惠康醫學史研究中心(Wellcome Institute for the […]
↧
↧
機器人史前史──江戶時代的機關人偶與機械設計書
文/小崎熊 譯/黃薇嬪 協力/北里大學名譽教授 立川昭二 江戶時代(1603~1867年),「和時計(日本鐘)」、「機關人偶」等當時的尖端科技,廣為民所好奇、憧憬及接納。 「機關」這個詞在當時寫成絡操、唐操、機巧、機關、關捩、關鍵、巧機等各式各樣的漢字,這也代表民眾普遍對這個東西深感興趣。 而「機關裝置」這門學問,在江戶時代首次由「機關半藏」集結成「書」的形式出版,書名就叫做《機巧圖彙》。 鎖國時期帶來的和平促成機械技術進步 18世紀後期,歐洲有了以蒸汽機做為生產動力的工業革命,機械技術因此急速發展。同一時期的日本正是江戶時代。鎖國(1633~1854年)限制了與外國的往來,因此沒能夠受到工業革命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來說,也可以解釋成日本的機械技術是因為鎖國而延遲了發展。 但是,江戶時代的機械技術在鎖國之下,仍然自行發展出不同於歐洲工業化的「機關技術」。以西方傳來的時鐘構造為基礎,日本製造出和時計(日本鐘)、機關人偶,這些發明深深扎根於承平時期的日本百姓生活與樂趣之中。 其原因之一被認為是機關技術的公開。原本機械技術存在於只傳弟子、不傳外人的「祕笈」。這項習俗被1796年出版的全套三冊技術書給打破,技術成了公開的知識。這本書就是「機關半藏」所寫的《機巧圖彙》。 萬能科技人「機關半藏」 「機關半藏」本名細川半藏賴直,他是江戶時代的萬能科技人,擅長天文學、曆法學、儒學、發明、技術等各式各樣領域的學問。1750年左右,他以現在的高知縣南國市的鄉紳之子身分誕生,學習儒學與天文學的同時,也從父親那兒學到工藝技術等,從小就發揮他的聰明才智。另外也憑著自學練就機關裝置的技術。 半藏在1791年將鄉紳的位子讓給兒子繼承,並將自己的決心──「如果我沒能夠聞名天下,就再也不會回鄉」──刻在村邊的橋柱上之後,便啟程前往江戶。 他在江戶研究天文曆法學;幕府為了進行改曆,從全國各地招募優秀的天文曆法學家,而他也是其中之一。他致力於打造「寬政曆」。但是半藏在完成的前一年,也就是1796年便過世。 前面簡單介紹了半藏的足跡,事實上關於半藏的資料幾乎沒有留下。他的生平、功績有許多不明之處,死亡原因也據說是遭人怨恨而下毒殺害,不過這點也無法確定。 然而,他的其中一項功績以具體的形式流傳下來了,也就是半藏在江戶撰寫的機械設計書《機巧圖彙》。 機械技術入門書是日本成為技術大國的土壤!? 半藏以簡單明瞭的方式公開密傳的技術,不難想像當時的機械工匠會出現什麼樣的反彈。但是,《機巧圖彙》裡記載著半藏「期待後人從中能掌握住新發明、新發現的契機」,也可從中窺見他的為人。 半藏雖然沒能來得及見到這本書問世,不過後來的技術士多以這本《機巧圖彙》當做入門書,打造出許多獨創的機關裝置。技術日漸普及,也促使更多工匠繼續發展。一般認為這也是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能夠有彈性的因應接二連三來自海外的先進技術的原因之一。 換個角度想,如果說半藏的期望與《機巧圖彙》就是日本能夠有今日成長、成為「技術大國」、「機器人先進國家」的基礎,也絕非言過其實。 《機巧圖彙》裡提到了什麼內容? 細川半藏撰寫的《機巧圖彙》影響了許多技術士,全書共分為首卷、上卷、下卷三冊,各冊的內容分別是:首卷是掛鐘、櫓鐘等日本鐘的設計圖;上、下兩卷則是包括「奉茶童子」在內的9種機關人偶製作方式。 書中的圖示包括整體圖、平面圖、分解組合步驟,十分詳細。如此仔細的機械工學書不僅在這個時代的日本,在當時的世界上也找不到任何一本,可說相當稀有。 關於材料的部分,列的都是用鯨鬚做發條等在當時容易找到的材料。而且從利用沙子和水銀、拉高磁鐵動力源物體的機關裝置等,也能夠看見半藏原創的點子。 當時應該也有人可以超越半藏的技術能力,但是他將技術歸納整理成為人人都能輕鬆看懂的形式,這是莫大的功勞。後來的偉大機關師大野弁吉(1801~1870年)、田中久重(1799~1881年)也被認為是學習自《機巧圖彙》,因此這本書被稱為是機關裝置經典也不為過。另外,到了現代,也有人把《機巧圖彙》當教科書,製作並重現書中內容,證明這本書的精確性。 影片說明:重現《機巧圖彙》上卷最後介紹的「連動翻身」人偶。兩尊人偶抱著灌入水銀的棒子,轉動著下階梯。兩尊人偶身上綁著線,能夠讓來到上方的人偶在半空中翻身。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出版《大人的科學:迷你奉茶童子》 http://books.gushi.tw/post/129159202484/迷你童子 更多故事: 「慷慨號叛變事件」──在英國海軍上演的報告班長瘋狂版 2015-08-02 09:36:13 1 【神聖羅馬帝國的王位爭奪戰】(二)東西羅馬的完美結合? 2015-06-30 16:42:32 1 1930年的公民課──日治臺灣的一場模擬選舉 2014-11-26 09:10:05 1 【台語原來是這樣】如何用台語形容一個人很窮? 2015-08-03 19:00:54 1 重回1920年代的臺灣,大家一起變裝遊行 2014-10-17 20:00:57 1 是日本帝國的野心,還是亞洲人的覺醒?──「大東亞共榮圈」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上) 2015-06-19 09:00:17 1 惡男的日本現代史:「說教強盜」和他的時代 2015-07-07 11:42:47 […]
↧
比賽與認同:香港民族的足球「運動」
文:劉觀城 於剛過去的6月,香港人對香港足球的熱情暴漲。中國隊一張挑釁性的海報,激起了不少港人支持香港隊的心,令三場香港隊的主場門票均告售罄。香港人觀看的再不是別國的隊伍,而是自己地方的球隊。可能很多人對香港隊的認識就只有在2009年東亞運奪金和它最近的強勢,但是在這個曾經的「遠東足球王國」,足球歷史已逾百年。這篇文章將透過梳理香港足球的歷史脈絡,探討香港人主體性的建立,以及足球與香港民族的關係,並說明如何透過足球深化公民教育。 最先的他者:洋人 足球運動中的對手是確立自己身分認同過程中的「他者」。現代足球源於英國,足球也很快傳入香港這個英國殖民地。起初只有洋人才會踢足球,香港足球會於1886年創立,是香港第一個洋人足球會;香港第一個華人足球會──南華足球會則於1910年創立。當時大清國勢衰落,華人屢屢受壓於洋人,因而產生被欺負的感覺。因此,為了在運動賽場上擊倒心目中的他者──洋人,一班香港本地的華人便成立了足球隊。 有了洋人這個他者後,香港足球隊的身分識別很快浮現。在1918年開始,南華參加甲組聯賽,並於1923-24年的球季奪得聯賽冠軍。之後,洋人球隊對華人球隊都是輸多贏少,華人球隊的獨特和優越感亦逐漸從中建立。 足球明星與國族主義 雖然香港球會的實力漸增,但是球員並未因代表香港隊出賽而凝聚身分認同,因為最頂尖的球員不是為香港隊效力,而是為「中華民國」隊作賽,實力稍遜的球員才會代表香港。從1954到1971年間,已經退守台灣的中華民國,其足球隊當中大多是香港足球員。這隊以「中華民國」名義參賽的「香港隊」戰績十分輝煌,曾兩度奪得亞運足球金牌,更打入過奧運決賽週,實力在亞洲可說是首屈一指。那麼,這隊球員的身分認同究竟如何?對於球員選擇中華民國隊的原因,從球員口中可窺知一二:部分球員因為所屬球會背後是親台實力而選擇代表民國,或因為代表民國能有機會參加奧運決賽週,並有更好待遇,而非中華民族情操驅使。 至於一般香港人的反應,則實在難以判斷。若只根據親台報章的報導,香港人都支持球隊為中華民國爭光;可是報章的報導難以如實反應市民的真實感覺。其實通常中華民國隊裡二十多人中只有數名球員是台灣人,其餘球員都是香港居民,或根本全隊都是香港人;正選上陣的球員更大多屬香港人。當時香港人熱烈支持本地聯賽足球,例如對比去季香港足球聯賽的平均入場人數只有約一千,1951年南華對巴士的大戰,卻吸引超過三萬名球迷到只能容納一萬五千人的球場。 我們不能夠知道市民對中華民國隊的感覺,只能肯定球迷對本地聯賽的熱情。因此,可以推斷縱使在「中華民國」的旗號下,香港市民真正與足球運動建立了情感聯繫的關鍵,是表現出色的香港球星。 真正香港隊的主體意識高漲 上文提到的中華民國隊,隨著國際社會漸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在1971年後就沒有香港人代表。1974年後「中華民國」隊更被逐出亞洲足協,從此退出一線球隊的行列。在七十年代前雖然也有正式的香港隊,但是香港的頂尖球星不是代表此香港隊的。自七十年代中起,正式的香港隊終於由香港的一線球星組成,引起香港人對球隊高漲的熱情,「香港人撐香港隊」的意識暗地裏種在球迷的心裏。 香港對中國(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場經典賽事是1975年的亞洲盃外圍賽。兩方在該場爭奪小組首名出線的資格,比賽中香港以0:1見負。事後,右派報章均報導香港人在主場熱烈為香港隊打氣,並指球迷不滿踢法粗野的中國隊,左派報章則沒有特別指球迷為香港或中國隊打氣。對比於1959年亞洲盃外圍賽前有報章指香港不應贏中華民國隊,是次香港對中國已經沒有如此描述。 香港球迷對香港隊的熱情緊接著在香港對北韓賽事窺見,該場比賽香港隊曾在加時下半場領先,後來才負2:3;從報章的報導可見,香港球迷為港隊熱烈打氣,更有「香港進軍德黑蘭」的字樣。在1977年和1986年世界盃外圍賽作客勝新加坡及中國後,香港隊回港時均有大量球迷接待,更有橫額寫著「香港隊亞洲最好波」,及到現時「香港隊勁揪」仍為香港球迷的頭號口號。這兩場作客比賽歷史性地從電視機直播,讓每一戶香港人都彷彿能與香港隊共同經歷賽事。 對比起六十年代,港人對香港隊的激情於七十年代中起到八十年代達到巔峰,香港人也明確的支持香港隊,而非以往的中華民國隊。香港人在足球方面的認同,從一開始簡單的種族華洋二元對立,到確立香港球星的亞洲地位,再演進到確確實實有「香港人」的強烈身分。 港足殞落與中華民族運動情意結崛起 可是,在九十年代開始,香港足球慢慢走下坡,從此不再是亞洲的足球王國。2012年11月,香港隊的世界排名更從90年代的歷史高位第90位跌至第172位。香港足球殞落的原因與足總政策和多種因素有關,在此不會探討。隨著香港球隊的實力下降,香港人對香港足球的熱情也消退得所剩無幾。加上世界球賽轉播的出現,港人自然會轉看更精彩的外地球賽。在主權移交前,親中派及民主派皆鼓吹「民主回歸」,香港人對中華民族的身分認同因而增加,甚至可以在運動方面看到。運動對牽動情緒和身份認同有很大的作用,不少香港人會在奧運會為中國隊打氣,並會為中國隊勝出跨欄、跳水、乒乓球等項而高興,甚至比留意香港隊更多。 根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的資料,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年時,港人的「中國人」認同為1997年以來最高。體育和民眾情緒關係密切,例如韓國人會為足球賽中擊敗日本而高興,英格蘭對上蘇格蘭時,球迷的氣氛更是壁壘分明。「香港人」這身份認同在近數十年沒有體育運動之連結下不增反減,相反地,中華民族主義的「中國人」認同,卻隨著主流媒體不斷宣揚中國隊的佳績而上升。 港足與香港人身分重生 不過,在今年6月,中國隊一張寫着「這支球隊的人,有黑皮膚,有黃皮膚,有白皮膚/這麼有層次的球隊,得防着點!」的海報,嘲諷香港隊內有不同膚色的球員,引起軒然大波,更激發香港人支持香港隊的情緒。這張海報為香港民族的內涵提供了想像,一語道破香港民族的意義──公民民族社會。 香港隊有黑皮膚的人,有白皮膚的人,有中國出身的人,也有香港出身的人,但他們都是香港隊的一份子。放諸整個香港民族來看,香港人不是由種族界定,不同種族的人都可以是香港人;香港人是由公民性去建立。就如香港隊的入籍球員願意等待7年,並服從香港隊的訓練,就可以成為香港隊一員。球迷在香港對不丹的比賽中,無論是香港土生土長的球員,還是入籍球員入球,一樣會歡呼,為香港球員的身分自豪。球員跟球迷的連結不是單純的種族關 係,否則華人球迷在「白皮膚」球員入球時就不會慶祝;全場不同種族的人都為香港隊喝采,是由香港人的公民性所連結,而非種族觀點。 以足球運動建立香港實力 香港是位於帝國邊陲的小地方,難以透過硬實力來建立勢力和認同,只有文化與體育等軟實力能建立香港的主體性。就如韓國一樣,其硬實力不及中國和日本,遑論在世界舞台上的實力。因此,韓國藉由軟實力,透過輸出韓國文化和體育項目的實力(跆拳道和足球),成為世界上廣為人知的國家之一,使韓國人的身分在世界舞台上確立。 近年香港足球實力雖不如上世紀般強,但是令人驚喜的戰績也不時出現。香港代表隊方面,在2009年的東亞運動會,香港在全場逾三萬名觀眾前爆冷擊敗亞洲足球強國日本,首次在國際綜合運動會足球項目奪得金牌。香港的聯賽球隊在亞洲球會賽事的成績同樣不錯,於2009年的亞洲足協盃,香港球隊南華在四強於主場逾三萬七千名球迷打氣下,僅負科威特競技0:1;去年香港球隊傑志同樣晉身亞協四強,在旺角大球場全場爆滿下,兩回合僅以2:3見負。今年更是史上首次有兩間香港球會打入亞協盃八強賽事。 全職業的香港超級聯賽於去年正式成立,不少球會加緊宣傳,增添媲美澳洲球會的佈置;頂級的球會也各有長遠的計劃和遠大的目標,例如傑志的足球訓練中心已經開始使用,為香港足球提供更好的訓練場地;東方體育會更希望在五年內上市,並訂下4年內奪亞協盃冠軍和7年內贏得亞洲聯賽冠軍盃(亞洲球會的最高榮耀)的目標!足總更希望在2017年能建成大型的將軍澳足球訓練中心,提升香港的足球配套。加上球迷最近的熱情,相信香港足球在未來必定會繼續進步。香港在足球領域上有望成為大國。 回歸本土支持港足 近日一套香港留學生的紀錄片《尋找張子岱》,以尋回香港人遺忘的球星為敘事,讓香港人知道香港以往的足球英雄。張子岱為歷來第一位效力歐洲頂級聯賽球會的華人球員,曾在英甲(當時的英格蘭頂級聯賽)球隊黑池上陣,但香港人現在竟不知道這段歷史,實為足球歷史傳承不佳之故。 香港人要增加自己的民族認同,需要「自己的波自己撐」,不再只留意外地足球,然後重視本地球壇培育。要令香港足球進步,最基本的當然是香港人的支持。支持香港足球,最基本就是入場觀看香港的足球比賽,甚或透過關注本地球壇,提出令香港足球進步的方法。足球總會若有球迷的施壓,才會更絃易轍。 政策方面,政府應為球員培訓,並訂立長遠規劃。現時香港缺乏足球訓練場地,球會或港隊往往在質素欠佳的球場訓練,更被限制訓練時間。於此,香港政府應儘快興建大型的足球訓練場地,並配合良好的青訓系統,培育足球人才。比利時是以青訓和政策令足球實力大幅提升的最佳例子,憑著優良的政策,比利時的世界排名由2007年的第七十一位到近期的第二位,更出產了夏薩特和高圖爾斯等球星。回到香港,青訓計劃可以與學校合作,鼓勵學校讓學生參與足球運動,一改香港教育制度「重成績,輕體育」的方針。 另一方面,政府也應該改善足球場的質素。香港大球場於2013年外隊訪港時,本應是草地的地方變成一片泥地,草地質素惡劣令香港蒙羞國際。旺角大球場更於翻新時設計失誤,浪費空間,令容納人數減少。可以確定的是,沒有良好的場地,香港足球員受傷的風險也會增加,因此政府應立即改善所有足球場地,並研究興建符合成本效益和國際標準的足球場。 再者,政府和足總亦要加強打擊假波,令球壇不至被金錢操控。於2014年一場球賽後,廉政公署人員帶走17名球員調查,疑是有人踢假波;2011年亦有香港年輕球員受認識的中共黨員指使,欲收買隊友操控賽果。其實不只是球壇,貪污在香港任何領域都是不能容忍的,廉潔是香港的核心價值之一,杜絕假波,方能使香港球壇在公平競爭下進步。香港人若支持香港足球,讓曾經引以為傲的足球不至消失,進而抵擋中國元素入侵,香港便能免於變成沒有價值和文化的孤城。 從1986年的5.19之役到2008年的東亞運奪金,香港隊屢創佳績。在此引用李峻嶸博士於《足球王國》開首的一句:「對某些人來說,足球可能只是一個22人追逐皮球的遊戲;但對足球迷來說,球場上發生的事當然不是無意義的追逐。」對我來說,足球就是追逐夢想的遊戲;即使未來陰霾歿港,香港人也要懷著夢想,創造奇蹟。 本文刊登於香港大學學生會學《學苑》2015年八月號〈香港新民族運動〉 更多故事: 《故鄉-灣生的回家故事》前導影片 2014-08-30 22:07:37 1 【國父「們」的故事】同盟會篇: 三二九,昨日黃花(四) 2015-05-01 13:05:55 1 「波波醫師」與臺灣人對海外習醫的超時代執著 2014-09-03 10:37:32 1 【深夜食堂】漢堡的前世今生 2015-05-09 08:00:47 1 「臺灣獨立了!把槍交出來!」──1970年2月8日.被遺忘的泰源事件 2015-02-08 08:56:34 1 […]
↧
一個普通日本兵的生命史,能夠告訴我們什麼?
作者:小熊英二(慶應義塾大學總合政策學部教授) 致各地通過本書而有幸得以結識的諸位: 當各位聽到「日本兵」一詞,不知道腦海中會浮現出何種意象?就像亞洲各地人們共有的印象一般,他們是一群盛氣凌人、既殘忍又好色的人? 我並不打算否認,也不會說事實並非如此。只要是人,多少就會帶有威權跋扈、殘忍、好色的層面。日本兵也是人,他們自然也會帶有這些側面。而且把人們放到戰爭或殖民地統治的結構下,會更強烈地觸發人性中的這些層面。我個人認為,這種事情,與所謂的「民族」、「人種」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不過,斷定人類的時候,光靠這個層面,似乎有欠公允,也稱不上是正確的認知。在戰場上雖然是殘忍的士兵,但在家鄉卻可能是一位慈祥的父親。單看任何一個表面,都無法正確理解一個人。 因此,為了正確理解人類,只看戰爭時期,資訊絕對不夠充分。對於日本,或者日本人,也是同樣的道理。他們前往各種戰場之前,究竟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思考些什麼事情?如何離開故鄉,來到戰場?而戰爭結束回到日本後,他們又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如果不包含各種層面來看,就無法進行正確的理解。 我這本書中撰寫的是出生於1925年、我的父親的生活史。戰爭之前,他在小商店工作,接受徵兵後被送往滿洲,之後遭蘇聯拘留於戰俘營,在西伯利亞度過三年遭強制勞動的日子。回到日本後,在不斷更換工作之間,還染上了結核病,一直過著在底層掙扎的生活。在此之後,他開了一家小商店,也有了自己的家庭。我所寫的,就是極其平凡、一介小人物的生活。 而藉由這本書,我希望讀者們可以從中讀到兩件事情。 其一,希望不要把我父親想成一位特殊的人。他在人生晚期,曾與滿洲朝鮮族的舊日本兵共同對日本政府發起了訴訟。聽到這段故事時,有些人會說,「像這種有良心的人,真的是非常特別的人吧」。可是,因為我是他的兒子,所以我自己知道我父親並非一位聖人。 人類的社會,不可能由一小部份「好人」與大多數「壞人」組成。只要是人,無論是誰,都有好的一面與壞的一面。只看好的一面把便對方當聖人來對待,或者只看壞的一面就把對方當壞人來對待,其結果是一樣的,都算不上正確的認知。 我父親所採取的行動,潛在性地,是所有人都可能採取的行動。比起讚揚一個人的行動,更重要的是把這種可能性擴散到更多人身上。如果把我父親當成一個特殊的人物,因而把他與其他大部分的人們區分開來,便會妨礙這種可能性的擴散。 另一點希望讀者能夠注意到的,便是對社會背景的分析。這本書與其他的傳記不同,針對當時的經濟、社會狀況、法律與政策、外交關係等等,對父親的人生軌跡造成了何等影響,皆有進行分析。畢竟我是一位歷史學者,也是社會學者,因此即便是撰寫自己父親的傳記,也一樣留心以公平的態度進行分析。 為什麼必須進行這樣的分析?先前我說過,人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一般而言,當人們處於戰爭或殖民地統治等壞的情況下時,也就容易引出人性醜惡的一面。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才能維持人性美好的一面,個人的努力將會非常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其實是如何才能創出一個讓更多人都能發揚人性善良面的情境。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就必須思考如何才能免除戰爭或殖民地統治,消解貧困與不平等的狀況,因此,分析是絕對必要的。 這本書,並非只是單純記錄下我父親體驗過的「戰爭」與「生活」。所謂的「戰爭」與「生活」,是由政策、外交、制度、物價、所得、社會狀況等要素,集結構成的結果。為了刻劃這些情況,在父親不同的人生時期,國家施行了什麼樣的政策與制度,又對人民生活與經濟造成了何種影響,其結果是否帶來苦難、貧困與相互不信任等苦果,在書中都帶著分析的角度來撰寫。接著,在各種情況下,父親如何努力改進自己人生,可能受惠於哪些政策或制度,也都進行了側寫分析。在這些側面上,本書不僅只是說明過去的歷史,相信也能給當下社會帶來一定省思。 最後,我想稍微說明自己尊敬父親的哪一點。此書的撰寫,是透過對父親進行長期訪談作業後,以訪談為基礎而寫成的。在聽過父親的大量說明後,我覺得最佩服的,是他對他者抱持的想像力,是他冷靜觀察後仍帶有的同理心。 例如,當我訪談他最痛苦的時期,也就是西伯利亞戰俘營的體驗時,當時在飢寒交迫下,他的朋友不斷死亡,他也一度處於瀕死的狀態。但當他說明這些經歷時,我父親卻未曾出口罵俄國人,說出他們宛如惡魔一般之類的話語。相反的,他卻談起當時蘇聯社會處於如何貧困的狀態,既缺乏民主化,又到處充滿著不義的狀況。父親說,正是因為這些前提,所以才影響到了他們這些戰俘的境遇。對我父親而言,俄國人與自己一樣,都只不過是惡劣制度與政策下的受害者罷了。 我的父親並沒有顯赫的學歷。不過即便擁有學歷或具備知識的人,也不見得能有如我父親般的見解。有知識的人,可能就會誇耀自己的偉大,或者使用知識只是為了責罵他人愚蠢,指摘他人是惡魔。父親當時對俄國人會有如上的看法,靠的便是他特有的,對他者的想像力。父親擁有這種想像力,這份能對他人將心比心的特點,是我非常尊敬的部份。 而這種同理心的想像力,正是當下這個世界最需要的。當下的世界,因為國家不同、文化或宗教不同、出身地不同、學歷不同、經濟狀態不同等等因素,人們被不斷地切割區隔。如果我們想要突破這些區隔,想要創造出一個更美好的世界,需要的便是這種對他者的想像力。接著為了拓展這種想像力的可能性,更重要的就是必須讓知識與分析派上用場。我透過本書想傳達的事情之一,就是希望透過描述類似父親這樣的人物,向讀者展示這種想像力的可能性。 我們都是人類。即便國籍不同、言語不同、階級不同,但同樣都是人。如果能喚起大家注意這個理所當然的前提,而讓本書對大家有所助益,那筆者將深感榮幸。 小熊英二 二○一五年七月 本文收錄於聯經出版《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後生命史》。 更多故事: 荷蘭王國憲法200週年(上):從共和國走向君主國的崎嶇旅程 2015-03-10 21:39:03 1 豈止反黒箱:台港洗腦歷史教育、政治宰制及中國史觀 2015-06-10 00:16:42 1 這款的代誌,學校攏無提──1945年5月31日,臺北大空襲 2015-05-29 11:58:21 1 自由值多少?紀錄片揭露冷戰時期德國與羅馬尼亞的人口交易 2014-06-23 01:18:07 1 西瓜引發了戰爭──美國與新格拉納達的意外衝突 2015-03-23 09:05:16 1 大師也頭痛的體育課──清華大學的體育傳統 2014-10-18 10:11:42 1 當皇太后成為影中人─慈禧攝影集1903-1904 (四) 2015-03-05 19:58:47 1 海洋之子鄭成功(三) 2014-08-29 21:00:14 […]
↧
↧
1592,壬辰之戰:一場中日韓三國之間的大戰
聽說推甄歷史系的時候,老師如果問你看過哪些書,想都不要想,大聲說《萬曆十五年》就對了。當然,江湖傳言永遠就只是傳言,奉勸各位看官一句話:大家還是醒醒吧。 然而,因為這本書的影響真是太大了,一般讀者對明朝的印象不外乎是肥胖倦勤的萬曆皇帝(1563-1620),還有那個腐敗而又沒效率的中央政府。 明朝是一個甚麼樣的時代?我想答案可以很多元,端看你從甚麼角度看它,以下我們要談論的是一段明朝的故事,同時也是與韓國、日本共同分享的過去。且讓第一位嘉賓上場,他是明朝最紅的小說家(沒有之一),他的書你沒讀過也聽過,他叫馮夢龍(1574-1646),最著名的作品是白話小說《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合稱「三言」。 《警世通言》其中一篇〈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開頭有這麼一番話: 自永樂爺(明成祖)九傳至於萬曆爺(明神宗),此乃我朝第十一代的天了。這位天子,聰明神武,德福兼全,十歲登基,在位四十八年,削平了三處寇亂。那三處? 日本關白平秀吉,西夏承恩,播州楊應龍。 平秀吉侵犯朝鮮,承恩、楊應龍是土官謀叛,先後削平。遠夷莫不畏服,爭來朝貢。真個是:一人有慶民安樂,四海無虞國太平。話中單表萬曆二十年間,日本國關白作亂,侵犯朝鮮。朝鮮國王上表告急,天朝發兵泛海往救。 看看這故事的開頭,馮夢龍筆下的萬曆皇帝英明神武,絕非我等想像中步履顢頇的胖小哥。更重要的是,萬曆皇帝出兵平定了三處動亂,首列第一的就是「日本侵略朝鮮」,其次是兩個邊境叛亂。從馮夢龍的評價來說,萬曆統治的明朝是人人有飯吃,人人有功練,可以這麼說,那是個平民百姓充滿自信的時代,因為明朝為朝鮮擊退了日本,保衛了一個國家。 出於各種原因,人們稱呼這場戰爭的名字各不相同,有人說這叫作「萬曆朝鮮之役」,因為明朝出兵平定動亂;有人稱它「壬辰倭亂」,畢竟那年是壬辰年(1592),倭人來犯;最後,一個不奉中國正朔的國家,用自己的年號命名,所以是「文祿‧慶長之役」。 不論如何,這發生於壬辰年的戰爭,姑且就稱作「壬辰之戰」吧! 在這蔓延七年的時光中,形形色色的面孔充斥其間,有為國奔走的朝鮮使者,有提兵起師的明朝將領,也有夢想一統中國的日本大名。今天我們將把目光聚焦在那些渡過鴨綠江,為他國作戰的明軍將領。他們扭轉了戰爭的結果,也改變了那個時代的國際關係。 戰爭的開始,一切是那麼的快速而出人意料。雖然早在一年前,明朝、朝鮮官方各自得到情資,顯示日本豐臣秀吉(1537-1598)在統一日本後,即將出兵,目標是統一中國。(「吾欲假道貴國,超越山海,直入於明,使其四百州盡化我俗,以施王政於億萬斯年,是秀吉宿志也。」) 但是朝堂上的大人物們,每天忙著我們不知道的事情,繼續醉生夢死,所以事情吵了一年,新聞就過去了。 1592年,歲在壬辰,秀吉先生年初已經擬定了徵兵計畫,約28萬人(包含補給人員、後備軍),打造「火繩槍」,磨利武士刀,準備殺過來了。 同時的明朝、朝鮮完全沒有準備,歌照唱,舞照跳。(關於日軍的配置點我) 同年4月13日下午5點,日軍小西行長(1558-1600)、宗義智(1568-1615)率領的第一軍團登陸釜山。隔日起,日軍除了在釜山遭遇到有規模的抵抗,此後就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只花了20天就打下朝鮮首都漢城(今天的首爾),意思是說他們行軍的速度是每天20公里。 最後,除了平壤一帶、全羅道部分地區,全部落入日軍手裡,他們還順手抓了朝鮮王子。 話說有情報的人跑得比較快,戰爭開打不久,王子他爸朝鮮國王李昖(1552-1608,宣祖)跑啊跑的就飛奔平壤。 道理很簡單,既然打不過人家,那就「搬救兵」吧! 朝鮮自開國以來,奉明朝正朔,也就是跟著明朝混,既然被欺負了,按照分層負責制,當然是找總部派人處理。當時總公司董事長就是萬曆皇帝,他雖然很久沒露臉了(不上朝),但挺重視子公司的糾紛,於是一手拍板定案,總公司出人出力(士兵、火器),還支付一切差旅費(軍隊不靠朝鮮補給),請所有好手到子公司幫忙。 經過七年的苦戰,在總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日軍全面退出朝鮮,結果只有一個,就是「明朝‧朝鮮」贏了,而主要的戰役都是明朝的將軍打的。他們是來自總公司的職員,也是朝鮮的英雄。 必須提的人太多,所以我們聊聊幾個重要的,例如楊鎬(?-1629),我第一次聽這個名字還以為是朝鮮人。楊先生來自河南,戰爭剛開始時,他被任命為「總管朝鮮分部事務主任」(經略朝鮮)。 根據朝鮮人《宋經略書》的記載,楊鎬非常廉潔,絲毫不取,如果明軍有甚麼騷擾朝鮮百姓的事情,他絕對秉公處理。在他離開朝鮮時,就好像封麥演唱會一樣,所有人堵得大街水洩不通,邊哭邊喊「你不要走」。(及其還也,都城士民、老少、男婦俱號哭於郊外,攀轅不忍捨。──按:粗體為史料原文,下同。) 一支好的軍隊,上有好長官督察軍紀,運籌帷幄,協調糧草;下要有投入戰爭的良將,帶領勇者,決勝沙場。有位值得一提的,叫做李如松(1549-1598)。 李如松,遼東鐵嶺衛人,他們家基本上從小練的是拳法、兵法、劍法,偶爾上戰場看老爸示範一下,一個標準的武人世家。這就好比強者我朋友從小喝高粱對水,長大真的威力驚人。李如松一家都是著名的將軍,鎮守北疆,防禦明朝的大患「蒙古」。 李如松拿到「徵集令」後,也是跑啊跑啊的,帶著當時中國最精銳的遼東兵,飛奔朝鮮。李先生不愧是名將,我想找他不好的紀錄還真難找,根據朝鮮文獻《龍灣聞見錄》的說法,他也是一位軍紀嚴明的長官(行李蕭然,其所經過,秋毫不犯),而且善於打仗!到底多厲害?當他於1592年抵達朝鮮時,當時平壤已經丟掉了,朝鮮國王都想到遼東住,你說情況有多慘。 李如松收復平壤的時間很快,大概是兩小時(辰時接戰,巳初陷城),他除了倚靠戰術外,更依賴明朝作為當時的火器大國,帶來最先進的火炮技術。(例如佛狼器、虎蹲砲、滅虜砲)因此,朝鮮方面有太多史料提及明朝靠火器打敗日軍,簡單一句話,拳頭大的人就是贏家。(大砲勝小砲,多砲勝少砲) 如此說來,明朝不惜血本,為朝鮮打跑了敵人,用當時常用的一句話來說:「使其無國而有國」,明朝曾經出於正義,使一個國家從無到有。按照著名歷史學家李光濤的計算,明朝出兵16萬人次,花費了1700萬兩百銀,代價不低。時至今日,這樣一件比徵文比賽有意義的故事,格外令筆者注意。就好比萬曆皇帝的生命故事不應該只是「肥胖」、「不上朝」,明朝的歷史也不僅僅只需用「腐敗」、「黑暗」、「專制」來解釋。 後人對歷史的學習,不是直接聆聽萬曆皇帝分享自己的故事,也不是請教李如松的所見所聞。我們經由一代一代的傳續,慢慢了解,也慢慢繼承「過去」。明朝在朝鮮的故事看來正面,但對於討厭明朝的人來說,或許是個不舒服的橋段。 李光濤曾經注意到一個奇特的現象,明朝文獻對於壬辰倭亂的著墨很少,清朝修的《明史》對於1592年踏上朝鮮戰場的明朝將軍,有的稍微提一下,更多的是消失了。 消失的程度,有時超乎你想像。清朝官方公布的「一本就通明朝史」──《明紀綱目》,完全沒有交代這場戰爭,就像是被遺忘一樣。戰爭不被人們記憶,也就不存在,或者說:不重要了。 (《明史綱目管窺》詳細解釋理由:「譏當時之無人也。是役興,糜爛人民數十萬,軍餉不計其數,國用大匱,以至開礦、增稅、加賦,民不聊生,變亂蜂起,皆由此也。故《綱目》即削朝鮮請援,又不書救朝鮮,……,所以(譏)刺其(明朝)不能自治而搖其本也。」) 儘管如此,有人仍記得他們。朝鮮國王李昖先生在戰爭結束後,建立了「武烈祠」、「宣武祠」,祭祀楊鎬、李如松等重要將領。他親自寫了「再造藩邦」的匾額,高掛其上。 這樣作的理由很簡單,根據《朝鮮王朝實錄》的記載,戰後李昖幾次明白說道: 「我們能打贏都是靠明朝幫忙,有的將領只會撿尾刀,有的其實打得很普通,還好而已。」 (今此平賊之事,專由天兵,我國將士不過或隨天兵之後,或幸得零賊之頭而已,未嘗馘一賊首,陷一賊陣。其中如李(舜臣)、元(均)二將海上之鏖,權慄幸州之捷,差強表表) 朝鮮官員覺得他太客氣了,他還特別申明:「我說話最老實了,不喜歡不要聽啊!」(非天兵之力,倭賊豈退乎?恢復疆土,皆天兵之功,我國人無所為,此予據實而言也。) 清朝既然不喜歡這段歷史,拋棄了書寫他的權力,那朝鮮、日本在戰後的數百年,各自從不同的角度詮釋這段歷史,實在是很合理的發展。現在有人質疑「明軍」到底扮演甚麼樣的角色:主力?輔助?不存在?也有日本史料判斷明軍慘敗,日本退兵給你面子而已。 (日本史料《征韓偉略》認為:「自壬辰以來七年間,明喪師數十萬,縻餉數百萬,明與朝鮮迄無勝算,至秀吉薨始得免焉。」) 不管結果你喜不喜歡,當你讀完這篇文章,李如松又活了一次,重新進入我們的腦袋裡。 聽說「每個人一生中都有成名15分鐘的機會」,在你閱讀的這15分鐘裡,屬於那些遠赴朝鮮,用生命換來和平的勇士們,就又被記住了一次。 【參考研究】 李光濤,《朝鮮壬辰倭禍史料》,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 李光濤,《朝鮮壬辰倭禍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2。 孫衛國,《大明旗號與小中華意識──朝鮮王朝尊周思明問題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崔官,《壬辰倭亂:四百年前的朝鮮戰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8。 更多故事: 【每週一畫】人物群像寫實風格,李石樵《田家樂》 2014-12-05 20:58:44 1 革命家與詩人的葬身之地──墳墓裡的東南亞故事之新加坡篇 2015-01-27 23:13:55 […]
↧
1964年9月20日,台灣人民自救宣言
以前用鉛字塊細心檢字、排版、印刷的那個時代,在想像中是一個很浪漫的畫面,一切這麼的溫柔靜好。想不到吧!排版的「活字」特性,卻在51年前的9月20日間接爆發一件「以不法手段圖謀推翻政府」的大事。 「我們要迎上人民覺醒的世界潮流,摧毀共產黨的非法政權,為建設民主自由,合理繁榮的社會而團結奮鬥。」 謝聰敏拿回剛剛請檢字師傅排完的《反共宣言》字版,又拿出幾個另處私下購買的鉛字塊,將「共產黨」三個字替換成「蔣介石」。其它幾個關鍵字也換一換,整篇7000多字的《反共宣言》變成了《台灣人民自救宣言》。這是他與彭明敏、魏廷朝三人草擬的文宣,希望推動建國制憲、以新會員國身分加入聯合國等訴求。 在沒有私人電腦與印表機的從前,印刷任何東西都需要經過印刷廠,又有檢字、排版、印刷好幾個人經手,基本上所有內容中的秘密都是藏不住的。 原本大家以為自己檢字重排偷換關鍵字的計畫萬無一失,加上後來又送去另一家老闆不識字、逢中秋節沒有其他員工上班的小印刷廠付印,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吧!然而在他們租了三輪車把萬份文宣載運到小旅館堆放後,便衣稍晚便破門,手裡拿著這份《台灣人民自救宣言》問道:「這是你們三個寫的嗎?」然後隨即帶走了彭明敏、謝聰敏、魏廷朝三人。 他們完全低估了中華民國的特務系統。 三人被分送不同單位詢問,除了國際聲望已經極高的彭明敏之外,謝聰敏、魏廷朝都遭到暴力刑求。雖然後來因為彭明敏被捕,引發國際學界高度重視,並在各大外媒上發文關切,彭明敏被特赦、其他兩人也刑期減半,但是仍然遭到情報人員24小時的監控軟禁。 美國、加拿大等好多大學寄來聘書,但是已經被「特赦」的彭明敏出境證卻永遠辦不下來。在輾轉透過日本友人的來回傳話,得到瑞典當局的政治庇護承諾後,彭明敏展開了21年的逃亡。 借護照、改護照、學易容化妝,經過香港曼谷哥本哈根等地的複雜轉機,彭明敏終於來到了瑞典,開始了「無國籍人士」的自由生活。他寫了一封信給他的辯護律師說,我自由了,但不知道會不會連累你,不過還是請你幫我轉告蔣總統,用這種方式對付台灣人是沒用的。 1970年1月,日本台獨聯盟首先發佈了彭明敏逃亡成功的消息。 這份《台灣人民自救宣言》在當時的台灣無法傳播,然而在海外已經大大風行。一開始將這份宣言翻譯成英文的的那位美國女士將標題譯為《台灣獨立宣言》,也造成了後來有些其它語言的譯本也以《獨立宣言》為名。 據說當時人在美國的蔡同榮先生利用聖誕節郵務繁忙的時刻,趁亂寄出了兩千多張夾帶了這份宣言的聖誕卡回台灣,幾經波折,《台灣人民自救宣言》總算又回到台灣本土、台灣人的手上。 彭明敏先生逃亡前一晚留給兩個幼子的信: 「欲離開的暗瞑,予我擱親一咧,阿爸的心肝寶貝。 伏佇桌頂來寫這張批,嘛只好恬恬來講再會。 有一工你會大漢,你會瞭解, 佇這個社會,需要有人敢說真心話。 阿爸因為按呢才不得已,離開你,和心愛的土地。」 1978年,美國正式與中華民國斷交。彭明敏在海外組成國會遊說團,運用人脈四處奔走,催生了《台灣關係法》,直接跳過中華民國的名義串連美國與台灣。一直到今天,仍然保護了台灣的外交與國防。 1988年李登輝就任後陸續取消海外黑名單,彭明敏在1992年返抵桃園機場,又回到了他22年來流亡生涯中心心念念的台灣。 第一次民選總統選舉在1996年3月舉行,彭明敏代表民進黨披掛上陣,然而選舉過程並不順利,也沒有得到當時由施明德擔任黨主席的民進黨完全的支持。敗選後隔年,他離開了民進黨。 彭明敏 謝聰敏 魏廷朝《台灣人民自救宣言》全文:http://bit.ly/1QGfDpl(這內容寫在50年前,根本先知) 更多故事: 連橫為何會被櫟社開除? 2015-01-14 13:14:41 1 誰與魔鬼打交道:十七世紀美洲大陸,一起女巫審判引發的風暴(2/3) 2015-03-05 16:29:08 1 「臺灣獨立了!把槍交出來!」──1970年2月8日.被遺忘的泰源事件 2015-02-08 08:56:34 1 我為什麼寫《躍動的青春:日治臺灣的學生生活》 2015-01-24 14:31:38 1 什麼是真理?什麼是科學?──實驗室的歷史與其他 2014-11-24 18:28:19 1 【國父「們」的故事】 ─ 同盟會篇:革命就靠孫大砲 2014-12-12 07:00:51 1 【冷知識週刊】第十八號:沒有菸抽的坦克人 2015-06-06 19:46:18 1 […]
↧
【冷知識週刊】第三十一號:少林功夫加唱歌跳舞?中國風的音樂是從哪來的
這個世紀初,華語歌壇開始流行起所謂的「中國風」。以國樂器作為伴奏,並且搭配典雅歌詞的創作大為興盛。當然,周杰倫和方文山並不是率先透過「中國風」賺進大把鈔票的音樂人。在西方,許多歌手或作曲家都曾經在音樂中,展現對東方世界的好奇。 像是下面這首相當有名的歌曲,就是告訴你「少林功夫加唱歌跳舞」真的有搞頭! 這是Carl Douglas非常經典的《Kung Fu Fighting》。這首由老外演唱的「中國風」歌曲,除了在歌詞中傳達「少林功夫好耶~」之外,在西元1974年可是當時最熱門的迪斯可金曲。至於在近年,電影《功夫熊貓》、甚至是周星馳的《功夫》當中,也都曾經使用這首歌曲作為主題曲或是配樂。然而說穿了,這首歌之所以帶有「中國風」,只是因為裡面不斷地反覆「東方小樂句(Oriental riff)」。 所謂的「東方小樂句」,就是在《Kung Fu Fighting》裡面一直出現的「Re Re Re Re Do Do La La Do」這段旋律。回想一下,你一定不只在這首歌當中聽過這段旋律,因為它已經出現在流行文化當中,各種代表「東方」的橋段當中。不論戲劇、歌曲,甚至卡通動畫,只要出現這段「東方小樂句」,不用練詠春拳、不用搬青花瓷,直接能夠讓人聯想到中國。到底,這九個音有什麼魔力?它又是從哪來的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這九個音(其實只有三個)雖然正好符合了中國的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Mi-So-La-Do-Re),然而,最早寫下「東方小樂句」的,並不是中國人。目前對這段旋律最早的紀載,來自於1847年的一齣美國雜耍劇《阿拉丁神燈與大中國奇觀(The Grand Chinese Spectacle of Aladdin or The Wonderful Lamp)》。 阿拉丁?是的,你沒有看錯。這齣看起來像是張飛打岳飛的劇名,倒不是重點;而是裡面的一段「阿拉丁快步舞」中,就出現了類似「東方小樂句」的旋律。雖然,也沒有證據能證明這齣戲劇的配樂者──Thomas Comer,就是寫下「東方小樂句」的創始者,不過,這個年代正好恰逢美國加州的掏金熱。在大量中國移民湧入美國的狀況下,配樂家開始思考如何透過簡單的旋律,就能在演出中直接點出中國人的特色。結果,「東方小樂句」就成了配樂市場上的最愛。 早期的卡通中,若是碰到對於中國的描寫,幾乎都會出現「東方小樂句」。(請聽影片0:40處) 然而,三人成虎加上以訛傳訛,讓許多西方人相信「東方小樂句」真的源自於東方。就連鼎鼎大名的美國指揮家伯恩斯坦,也曾經在西元1957年的音樂會演講當中,稱呼這段旋律為「古老的中國音樂」。(請聽影片7:00處) 而除了戲劇配樂之外,「東方小樂句」甚至也出現在正規的音樂創作當中,用來作為中國人的描述。例如英國作曲家柯特比相當有名的《波斯市場》,音樂中,美麗的波斯公主遊行喧鬧嘈雜的波斯市場,隊伍中除了隨從和雜耍演出之外,還有來自東方的使節。只可惜SHE改編的《波斯貓》並沒有保留這樣的特色。(請聽影片3:42處) 結果說了半天,「東方小樂句」和東方一點關係都沒有。這段旋律只是西方世界對於中國音樂的想像,有時更被延伸使用,拿來描述日本、泰國等東方國度。因此,就曾經有人表示: 這九個音,只是西方人對於中國音樂的滑稽模仿。(It’s just a caricature of how Westerners think Chinese music should sound.) 相同的例子,還有由美國政治家兼音樂家的Sol Bloom在1893年的芝加哥世博期間,而寫下的《開羅大道的貧窮村姑》。由於這首歌曲開頭的旋律很像阿拉伯的吹蛇人音樂,因此後來也常被當作卡通或戲劇的配樂,成為著名的「阿拉伯旋律」。 你可能會覺得,位在埃及的開羅和阿拉伯的地理位置差的實在有點遠了,不過這段音樂乍聽之下,竟然如此的「理所當然」。 當這類旋律被轉化為聽覺上的符號,它代表的是時代和文化中的差異和想像。你還能用耳朵,發現其他類似的例子嗎?我是#Mr. Friday,【冷知識週刊】,我們下週見! 參考資料: The Musical Cliché […]
↧
大歷史中的小人物:一位朝鮮愛國者眼中的壬辰之戰
上一篇:1592,壬辰之戰:一場中日韓三國之間的大戰 誰是戰爭的贏家?或許歷史學家可以客觀地分析,告訴你哪個國家贏了,他們獲得甚麼;警醒你戰敗國的痛苦,他們失去甚麼。但是如果我們走得離戰場更近一點,不論哪一方,都是徹底的輸家。他們都離開了原本寧靜的生活,勝敗雙方都必須承受戰爭的結果。 朝鮮官方在倭亂後,出版了《續三綱行實圖》,算是一種倫理道德的指導手冊。書中提及一位朝鮮女性「崔氏」的故事,她在戰前與一位韓先生訂婚。1592年,戰爭開打時他們尚未成婚,於是他們許下諾言,等韓先生從戰場回來,就結為夫妻。老梗的開頭有老梗的結尾,最終韓先生戰死沙場,崔小姐守節終身不再嫁人。這是戰爭的小故事,同時也是貫徹崔小姐一輩子的生命故事。戰爭是多麼龐大,身處其中的人們顯得格外渺小。 除了前文提及的明朝軍隊外,直接身受其害的當然是朝鮮人。像韓先生那樣離開家庭,捲入戰爭的朝鮮人不可勝數,他們都是被時代犧牲掉的人,雖然那換來和平。今天的主角出於幸或不幸,他在戰爭過程中有離奇的遭遇,然而與他的同胞一樣,他們都希望回家。 1597年,歲在丁酉,那年魯認(1566-1622)31歲,這是他投入戰爭的第5年。五年前,豐臣秀吉起兵攻打朝鮮,他聽從父親的安排,跟隨朝鮮名將權慄(1537-1599),一路上出謀劃策,頗有成績。1597年雖然是開打以來第5年,戰況卻沒有穩定下來的趨勢,這一年豐臣秀吉(1537-1598)大量增援從釜山上岸,沒有人知道這一切何時會結束。 根據魯認自己寫的日記,當時他聽說李如松(1549-1598)的副將楊元(?-1598)在全羅道的南原城被日軍包圍,於是隻身一人騎著馬想過去偵探敵情。從事後的資料來判斷,這是極為愚蠢的行為,因為包圍的日軍有56000人,但城內的明朝、朝鮮聯軍只有4000人,而且當他出發的時候,戰爭已經結束了。然而,又有誰能知道:前面有甚麼等著我們。 果不其然,魯認很快在南原城附近遭遇日軍,他們剛打下南原城不久。雙方一遭遇,話說魯認5年來也不是吃素的,在一陣纏鬥後,他被打下馬來、刺傷,接著是不省人事的昏迷。當他睜開眼時,隱約記得自己被帶上船,後來被安置在一個房間。就這樣,他成為日軍的俘虜,離開了朝鮮戰場,現在的他在「薩摩」(今天的九州)。 他回憶自己一路上的所見所聞,只記得屍橫遍野,無數朝鮮人被關在薩摩,當真是人間煉獄。 積屍如山,流血成川,慘焉不忍見。至則我國年少男女被俘者,皆良家士族,而不知幾千萬計於是 魯認被關在俘虜營的初期,每天都期盼日軍給他來個痛快,畢竟他不懂日文,又身處交戰國,估計沒有半件好事。不過好歹他在朝鮮讀過書(進士及第),會寫漢字、賦詩在日本可是很被人看得起的,因此他漸漸有較多的自由,也結識了一些愛好中華文化的日本人。 魯認透過寫詩、與日本人交流中國學術,慢慢賺到一些小錢。他以這些資本招攬了幾個日本人(主要是會韓文的日本人,稱為「舌倭」),請這些人調查日本的各種情報,還以此為基礎畫了一張地圖,日日夜夜期盼復仇雪恥。 一個有準備的人,等的是機會來敲門。魯認在薩摩待了18個月,雖然薩摩的老闆島津義弘(1535-1619)對他挺不錯的,也有不少日本貴人向他求詩,但他從來就沒準備要待這裡。他的目標只有一個,回家,然後趕跑日本人。 機會來了。有一天,他聽說明朝派來了幾個官員,魯認趁著沒人的時候靠近明朝使臣的居所。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他很幸運地見到幾位官員,他們的名字是陳屏山、李源登。魯認一見到明朝人就好像自己人一樣,表明自己想要「逃跑」的想法,懇求他們帶自己回中國,然後他再回朝鮮。 願與同舟而得到中華父母之國,以圖弊邦雪復之便 陳李二人馬上一口答應,畢竟有這麼一個熟悉日本情況的朝鮮人,情報都可以揀現成的,這趟刺探敵情看來已經成功達陣了。於是,多虧魯認的不放棄,讓自己成為「有用的人」,加上時運亨通,搭上順風車,看來回去是沒問題。 如果你覺得故事這麼簡單,那就低估了編劇的能力。(誤)魯認、陳李二人的主意是想得很輕鬆,實行起來很困難。陳李計畫讓魯認上船,然後一起回去,但是薩摩藩管理船隻往來非常謹慎,一律「團進團出」。在港口,島津家的士兵有數百人拿著鳥銃、武士刀巡邏,每艘船都會「驗明正身」才能離開。就像陳屏山說的:「我們還是丟包你好了。」(倭必搜船,勢難同渡) 方法是人想的,再嚴密的監獄,都有辦法越獄。 魯認突圍的辦法很簡單,他找了幾個同為俘虜的同胞,使出金錢攻勢,希望他們能夠划船載他偷渡出海,然後在海上等「通過檢查」踏上歸途的明船。不得不說,這招還蠻高的,不過島津家只會防守港口,其他出海口都不管也真是大意。在約定好的那一天,魯認一行划著小船,船上準備了不少乾糧、三桶清水,一副長期抗戰的樣子,就這麼偷偷出海,飄在海上等著明船的到來。 等待的時間特別長,1599年3月15日的深夜,魯認在海上漂阿漂,然後他看到一艘大船緩緩開來,我想他有流下眼淚。在魯認爬上船後,他感動地說:「謝謝你們,我會把你們的牌位供在家裡!」 從此可得生還則當為林公與二足下建立生祠 雖然這番話鬼月聽來怪怪的,但還是頗感人的異國友情。 魯認安然抵達福建後,在當地引起不小的騷動。對於明朝官方來說,他們期待魯認在日本蒐集的情報;對明朝的讀書人來說,這不只是一個外國人,而且是曾經親歷戰場的勇士,魯認象徵著明朝援助朝鮮的功績。每天都有很多明朝士人登門拜訪,請求他賦詩和韻,明朝官員甚至直接塞了白銀給他,頗有「恭喜你越獄成功」的味道。 但這些都不是魯認要的,就好像崔溥整天抱怨,沒有回家就全身不舒服一樣。魯認的期盼很簡單,他想回家,回到屬於他的地方。 尤其是戰爭正持續著,雖然1599年戰爭已步入尾聲。他將所有關於日本的資訊都如實報告,在武夷書院短暫停留後,一路北上,進京面聖。魯認像是戰爭的英雄,他是歷劫歸來的朝鮮人、明朝的盟友,他代表著這個戰爭屬於「明帝國‧朝鮮」兩國的合作。沿路的贈賞與肯定都有其歷史意義,但對於當事人而言,卻又可能像是過眼雲煙。 魯認在北京光榮地接受萬曆皇帝的詔書,表彰他傑出的事蹟。萬曆皇帝甚至賞賜了他一批馬,令他速速回家。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他騎著馬回家的心情想必又緊張又快樂,畢竟他奉明朝皇帝諭令返家,極其光榮。但是,當他走到家門時,才發現雙親已逝,沒有甚麼比這個更令人哀痛。當英雄返鄉,如果沒有人分享榮耀,終究是時代的悲劇。 魯先生的故事當然沒有終結,之後他帶兵攻打唐浦的日軍,戰功不小,不過這已無法彌補他生命的裂痕。有時候人生像是禍福相依,萬曆皇帝送給他的寶馬固然值得驕傲,卻也可能是引禍上身的麻煩。一位朝鮮高官想要買那批馬,可想而知魯認拒絕了,因為馬不是馬,是他的回憶。於是他在朝廷上受到攻擊,即使他在戰爭時期成績很好,但現實是殘酷的,他接受調職處分,人生的最後老死於家鄉。 壬辰之戰濃縮了無數人的生命故事,但小人物的故事不是戰爭的全部,有時候我們著眼於沙場上的名將,看著遠離戰場的謀臣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忘了戰場上的人們,每個人都背負著自己與家庭的命運。人在絕境也要努力求生,即使再大的成功也可能換來空虛。這都不是人的錯,是戰爭的錯,是時代的錯,我想這個故事最大的意義,是我們都應努力避免再次犯錯,即使這看來多麼簡單。 ※本文所有的內容都出自魯認的日記,如果你/妳對此感到興趣,請參閱:魯認,《錦溪先生文集》,首爾:景仁文化社,1997。 更多故事: 轉型正義:民主化的西班牙這麼做,臺灣可以如何借鏡?(二) 2015-03-02 12:13:24 1 從「死刑專家」到「救命醫生」:一個十六世紀歐洲劊子手的人生故事 2014-11-05 14:23:34 1 公主、太后與婚外情──北魏皇室的家暴案 2015-04-09 19:32:15 1 【臺灣吧EP6】火燒島上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2015-04-09 12:09:59 1 湖南人的獨立制憲: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由省頒發的憲法 2015-05-29 17:14:09 1 【數位人文實驗室】時間軸工具 2014-08-31 08:06:10 1 每個時代都是資訊時代──18世紀巴黎的新聞與媒體(一) […]
↧
↧
會飛的人頭──馬來西亞妖獸考
普通人的大作【三國蜘蛛網】朱桓將軍撞鬼實錄——落頭民傳奇中提到: “費信在《星槎勝覽》中提到的蟲落族,是位於佔城(現今越南中部),那邊的飛頭可是會「夜飛食人糞尖」……馬來西亞也有關於蟲落族的傳說。他們稱之為「Penanggalan」” 讀到這裡,原本在研究生電腦室里油燈枯盡的我,頓時眼前一亮… 因為這個怪談其實早在六百年以前就在流傳了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握拳吼 咳咳…失態失態~ 嗯,上面說到的費信,他在三保國家遠洋貿易集團里擔任通譯的學弟同事馬歡,在他著名的旅行日誌《瀛涯勝覽》(1451年成書)的《滿剌加國》部里,有過這樣的記述: (滿剌加)其海邊水內常有龜龍傷人,其龍高三、四尺,四足,滿身鱗甲皆刺排生,龍頭嘹牙,遇人則嚙。山出黑虎,比中國黃虎略小,其毛黑色,亦有暗色花紋。黃虎亦有。內有虎為人入市混人而行,自有識者擒而殺之。如占城屍頭蠻,此處亦有。 滿剌加:占城尸頭蠻…我。也。有。哦。 巴厘島:那個……(遞出DVD (香港邵氏80年代拍的「爪哇飛頭蠻」(Leyak)主題的驚悚獵奇cult片《Mystics In Bali》,老實説音效還蠻恐怖的,但英語配音聽下來就…) 看來由古至今,從華南到占婆到滿剌加到東印度群島到全世界,到處都是飛來飛去的人頭啦啦啦啦啦~ (圖片出處) 回到滿剌加!很粗略的說,滿剌加就是今天馬來西亞的馬六甲(Melaka/Malacca),在15世紀馬歡的時代,滿剌加作為明朝遠洋艦隊的補給基地和東南亞香料貿易的集散地,還是東南亞伊斯蘭教傳播的中心,直到1511年被葡萄牙人一舉攻下馬六甲城,整個王朝才驟然分崩離析。而全盛時期的馬六甲王朝勢力範圍大致如下: (圖片出處) 馬歡的鬼故事到底是源自滿剌加版圖的哪個角落呢?這點現在大概很難知道了;但撇開GPS精準定位的問題,根據馬歡的説法,在這個當年名為滿剌加的地域里,除了尸頭蠻,還有兩種妖獸! 其一,龜龍。 讓我們再複習一下馬歡先生的名言: 海邊水內常有龜龍傷人,其龍高三、四尺,四足,滿身鱗甲皆刺排生,龍頭嘹牙,遇人則嚙。 在《瀛涯勝覽》之後的其他明朝文獻中,龜龍有時也抄作龍龜: 滿剌加龜龍/龍龜成長想象圖(圖片出處) 但比起龜龍龍龜,最厲害的別名始終是日本東北大學收藏、日本抄繪版的利瑪竇《坤輿萬國全圖》的注解…. “滿剌加地常有飛龍繞樹,龍身不過四五尺,人常射之。” 《坤輿萬國全圖》局部(圖片出處) 滿剌加飛龍復原想象圖: 這究竟是怎麽回事難道大木博士不用出來面對嗎?! (圖片出處) 嘛….龜龍也好飛龍也好,如果真要解釋的話,其實就是版本傳抄的問題。 根據已故南洋研究泰斗許云樵先生的校對,《瀛涯勝覽》傳世有4個版本,其中一個不作龜龍,而是“鼍龍”。如果這一説法可信,則所謂龜龍飛龍,其實就是… 妙蛙花鱷魚啦。 馬六甲海峽兩岸有綿延的沼澤紅樹林,在這些鹹淡水交匯的河口處,是鱷魚的樂土。時至海岸線過度開發污染的今日,還偶有河岸邊鱷魚出沒的新聞哦。 (圖片出處) 其二,虎人。 馬歡有云: 山出黑虎,比中國黃虎略小,其毛黑色,亦有暗色花紋。黃虎亦有。內有虎為人入市混人而行,自有識者擒而殺之。 讀到這裏就不得不佩服馬通譯的田野調查功力。首先所謂滿剌加的黃虎,高達八成即是馬來亞虎(馬來俗名:Harimau Belang),是目前僅存2-300頭的高度瀕危物種,主要存活在泰國南部和馬來半島内陸叢林裏。 馬來西亞國徽裏的馬來亞虎(圖片出處)順帶一提,右側那棵樹就是馬六甲樹(Pokok Melaka,即餘甘子),相傳是滿剌加國名的由來。 再說黑虎,其實就是黑豹!巧妙的是,作爲豹類隱性基因的顯化案例,黑豹在世界其他地方一般是很罕見的,唯獨在馬來半島叢林里不知爲何特別多,是被稱爲Harimau Kumbang的特殊存在。 “其毛黑色,亦有暗色花紋。”(圖片出處) 好,科普時間結束,接下來…虎人登場了! 以下是推薦搭配服用的與滿剌加虎人雖未盡雷同但也相去不遠的霹靂貓OP 「有虎為人,入市混人而行,自有識者擒而殺之。」短短不到20字,馬歡對於“虎人”的描述,仍提供了讀者很多足以引申想象的細節:首先,「虎人」是由虎化人而成;它會混入市集的人群中,如果被能人識破了,就會被抓起來殺掉! 在馬來民間傳説中,和馬歡記述的「虎人」貌似相關的是「虎鬼」(馬來文:Hantu Belian)。Belian一詞本有「巫醫」的涵義,而虎鬼就有點像是巫醫召喚來助力的「使魔」吧。 Hantu Belian,有時也會以鳥的形態出現(圖片出處) 此外,「虎鬼附身」也被認爲是造成一個人「着魔」(馬來文:Amok)——突然陷入無差別殺人的精神癲狂狀態,至死方休——的超自然肇因。既然如此,如果今天有誰被虎鬼附身而Amok(「化虎爲人」)走進了市集里,當然要立刻揪出來「擒而殺之」了! 換句話說,除了滿剌加鬼故事寫手外,馬歡搞不好也是全世界最早記述Amok行爲的人呢! 後記: 或許是因爲馬歡的旅行日志原創風行的關係,後來明朝許多文人寫到滿剌加典故的時候,往往都把《瀛涯勝覽》的内容原文照抄,如果抄漏抄錯幾個字,就會出現LP比鷄腿鼍龍變龜龍的情況。 雖然天下文章一大抄,但也有少數有良心有溫度的阿宅文人學者在馬歡的鬼故事基礎上進行二次創作,例如明末的何喬遠在《名山藏》中記道: […]
↧
【人文現場】超越時代的研究典範:近藤正己的《總力戰與臺灣》
文╱蔡竣宇(臺大歷史學系研究生) 「從臺灣史研究軌跡看近藤正己的《總力戰與臺灣》」講座於10月28日晚間於誠品書店臺大店三樓藝文空間舉行,由臺大歷史學系吳密察教授主持,臺師大臺灣史研究所蔡錦堂教授主講。本次講座是「總力戰與臺灣」系列講座的第二場,近藤正己教授的《總力戰與臺灣》中譯本於2014年10月由臺大出版中心出版。 主持人吳密察老師首先說明邀請蔡錦堂老師來評介《總力戰與臺灣》的原因,近藤正己撰寫本書的源起,來自於他學習日本近代史的背景,而蔡錦堂老師正是國內少數研究日本近代史的專家;而且蔡錦堂教授與近藤正己教授同出身於筑波大學的大濱徹也教授門下,與近藤教授是同門師兄弟,由他來評介本書,是最適當的人選。 蔡老師回憶起他和近藤教授是在1983年一起進入筑波大學攻讀博士,在大濱徹也教授的指導下,撰寫以殖民時期的臺灣為主題的博士論文,也同時於1990年畢業。在1980年代,大多數人還維持手寫的寫作方式時,近藤就已經開始使用電子文字處理器。蔡老師指出,正如同近藤超前時代的寫作工具,本書也突破了當時的研究水準,以彼時史料發掘的狀況來看,近藤教授所獲致的成果是非常不容易的。 蔡老師回顧,1960年代後逐漸開展的臺灣史研究,早期多以制度史與抗日運動史的角度切入。制度史研究盛行的原因,是由於日本殖民官僚機構留下的大量檔案,仍然有待學者爬梳整理;在抗日運動史方面的研究,則有黃昭堂、許世楷、張炎憲等人為其先驅。而近藤處理的日本殖民統治末期戰爭體制課題,此前尚無人問津。 近藤為何選擇此一研究課題?蔡老師解釋,在日文版的《總力戰與臺灣》跋文中,近藤曾寫到,他在1970年代末來到臺灣留學時,在此感受到與日本極為不同的政治高壓氣氛;於臺灣各處遊歷時,他不但遇見退伍後改賣燒餅油條的國民黨老兵,也見過曾派往南方戰線的臺籍日本兵,甚至結識了曾在中日戰爭時期前往中國大陸活動的抗日臺灣革命家。原來在這座島嶼上,竟然匯集了這麼多擁有不同生命際遇的人群,年輕的近藤感動於這樣複雜而深邃的歷史經驗,於是就決定投入對臺灣殖民地統治與戰爭體制課題的研究之中。 蔡老師相當推崇近藤對史料的蒐集與運用。在1980年代初,許多史料都尚未開放使用,像是藏在臺灣省文獻會的臺灣總督府檔案,近藤就無緣一覽;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所藏的史料,如今許多部分已經數位化,對研究者來說殊為便利,可是當年卻得前往位於八德路的館舍,且必須要有相關學者的推薦函才能進入閱覽,並且未經妥善整理,可以想見當年近藤在這些檔案中摸索、抄錄的艱難,但也就在其辛勞的蒐集與整理中,近藤建立起了本書龐大的、堅實的史料基礎。 接著,蔡老師說明本書的幾項貢獻。首先,本書的最大貢獻在於,近藤掌握了一般人難以觸及的軍方檔案。在近藤蒐集的史料中,取得難度最高的就屬與臺灣軍相關的史料,一方面也是因為他處理戰爭體制的課題而不得不然。尤為難得的是,近藤給予這些材料適切的解讀與安排,建立起此一時期臺灣政治軍事史的大的框架,突破了以總督府視角切入問題的局限,使後來的研究者可以立於此基礎上,展開在各領域較細部的研究。 其次,近藤描繪了一幅全景的歷史圖像,他對總力戰的解析,不囿於物資、人力的動員機制,而展現了整體全面的視野。對同化、社會教化、改姓名、寺廟整理、產業等諸多議題,皆能有廣泛而深入的討論。第三,近藤深入地探討原住民改姓名的現象,成果頗豐。他使用當時的戶政資料,給予恰當的解讀與分析,比方說,以還原日式姓名日文發音的方式,展示原住民選擇日本姓名的趨向,這是純粹從漢字上無法觀察到的。第四,近藤在相對較早的年代,就已將皇民化運動的主要特質勾勒出來,是為其卓越的貢獻。 然而,蔡老師指出,經過學界將近二十年的討論,對於近藤書中所描繪的皇民化運動,仍有幾點需要澄清:一、皇民化運動和皇民奉公運動是兩個不同時間、不同性質的運動;二、皇民化運動並非由總督府以政治力強制推動;三、皇民化政策與皇民化運動在層次上有所區隔。蔡老師強調,儘管有這些需要被修正的面向,但是如果以之後學術研究的成果,來批評1996年初版的本書,顯然是不公允的。 蔡老師提到,近藤習慣以較長遠、廣角的視野來處理問題,這樣的寫作方式,雖然能對歷史有較為整體的認識,卻有不能聚焦於主題的問題;例如在本書的章節架構上,第二部探討的內容,並未扣緊「總力戰」的主題,屬於另外的研究課題,與第一部不能密合成一部結構完整的專書;而各章的課題也較為分散,不如將其視為各自獨立的論文,則閱讀起來會更有收穫。 最後,蔡老師大力推介本書,高度肯定本書成書的價值。雖然因為出版較早,存在著一些需要被修正的看法,但是閱讀本書,無疑可以帶給我們足夠的啟發和刺激,進一步去對臺灣史作出更深入的探索。對於歷史的想像力,不正是歷史著作最大的魅力所在嗎? 更多故事: 【冷知識週刊】第十九號:迪士尼卡通與旅鼠被自殺的真相 2015-06-14 17:45:03 1 【認識古埃及系列之三】第一中間期(2150-2040 B.C.) 2015-03-16 12:36:27 1 飲料的文化交流:日本的咖啡文化 2014-12-02 19:31:59 1 飲食的文化交流:日式燒肉的誕生 2015-05-26 10:25:07 1 土耳其、維也納、與卡布其諾的誕生──咖啡裡的世界史(下) 2015-03-04 17:30:54 1 【柘榴君創作集】異人街頭快照 2015-05-14 13:58:52 1 【說書】《從帝國廢墟中崛起》與《歷史的反叛》:亞洲的現代經驗 2014-09-19 01:23:27 1 【冷知識週刊】第十八號:沒有菸抽的坦克人 2015-06-06 19:46:18 1 【韓國人入門】建國神話:壇君開國 2015-07-19 17:15:00 1 湖南人的獨立制憲: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由省頒發的憲法 2015-05-29 17:14:09 1
↧
樟腦王國的黃金年代:日本時代臺灣的山林與貿易
2015年春天,我到擎天崗踏青,一如往常地跟著規劃的步道走到了金包里大路門口,結果無意中在大門門口左邊發現一座基石,正面刻著「大正十一年六月建置」、背面是「造林地第十九號」、側面是「專賣局」。 看到這座基石,我當下就知道這個造林地指的是「樟樹造林」,因為這是專賣局唯一負責過的造林業務。對於一個正在研究臺灣近代樟樹造林史的我,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大正十一年,在樟樹造林史上是一個甚麼樣的時代?臺灣樟樹造林造到了甚麼樣的程度?還有,為甚麼要在這種綠草如茵,一看就感覺非樟樹生存的地帶造林? 這些問題立即在我的腦海中一湧而出。若要了解這一切,必須回到曾有樟腦王國之稱的臺灣的那個年代說起,因此就讓我話說從頭吧! 眾所周知,日治時期的臺灣樟腦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海外貿易產品,不僅稱霸了整個海外的樟腦市場,也是挹注臺灣財政的金雞母之一。為了掌握此產品的販賣權,1899年臺灣總督府實施臺灣樟腦專賣制度。只是,在實施前,臺灣總督府早已派人調查過臺灣的樟樹狀況,根據當時人的調查結果,只有一個字:慘。 臺灣樟樹蘊藏豐富,清代早已有人砍伐樟樹。當時人技術不純熟,對於樟樹老實不客氣地濫砍濫伐,地面上也都是未利用完全的枝幹。所幸的是,這些情況大多集中於中低海拔地帶,較高海拔地區還有很多樟樹存活。意識到這種情況,也同時了解到樟樹是維持臺灣天然樟腦貿易的根本,1900年開始,臺灣總督府正式推動臺灣近代史上的第一次造林:樟樹造林。 樟樹造林由當時殖產局統籌,並交派各地方廳負責作業。只是一開始情況並不如預期,最主要原因是殖民政府對於臺灣環境不熟悉,加上作業者沒有具備專業的種樹知識,所以從1900年到1906年之間,造林情況都不太穩定。甚至,在此期間,1905年臺灣遭受洪水侵襲,加上蕃害等因素,臺灣樟腦製造情況整個一落千丈,大大地影響樟腦輸出情況。 不過,根據市場法則,產品供應量減少,消費量不減甚至增加時,價格就會提高,因此1906年、1907年腦價反倒爆騰上漲。見此情況,臺灣總督府立即又再編列造林經費,以擴增造林規模,同時也頒布造林的作業標準,統一作業規格。結果在1907年後,樟樹造林的情況漸有起色,但整體而言,仍舊不穩定。 不過,在1912年以後,情況為之改變,一場堪稱造林之盛世即將來臨。 1909年臺灣海外樟腦市場復甦,樟腦需求增加,1908年庫存的樟腦完全銷售一空,到了1910年,樟腦甚至供不應求,臺灣天然樟腦的行情不斷看漲。為了不讓樟腦價格過高,影響消費者購買價格較低的中國樟腦和合成樟腦,臺灣總督府刻意控制價格。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樟樹的需求隨之增加。 過去成效不佳的造林狀況已經無法應付眼前的需求,於是臺灣總督府針對樟樹造林,採取一連串的改革。 首先是在專賣局下建立一個專職樟樹造林的行政組織,於是從1911年到1917年之間,依序在新社、羅東、坪林、集集、新城等五處設立樟林作業所,結果全台除了東部和南部以外,都有專賣局附屬的樟樹造林單位。其次,1913年起,專賣局挹注大量經費,推動十二年造林計畫,結果從1913年到1917年五年間,造林約48平方公里,遠超過1900年到1910年十二年間的41平方公里。 1918年起,臺灣樟腦面臨另一項考驗。這個考驗始終影響臺灣樟腦的貿易,甚至最後將臺灣樟腦的龍頭地位拉了下來,那就是優良的合成樟腦,已被德國人成功研發。 原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海外貿易被協約國封鎖,他們幾乎無法進口天然樟腦,只能趁此機會加緊研究合成樟腦,經不斷改良後,終於成功製造出品質優良的合成樟腦。一戰結束後,開始擴張海外市場,臺灣樟腦又再次如臨大敵,不過,此時臺灣還普遍認為合成樟腦應一如往常那樣,無法敵過天然樟腦,殊不知,改良過後的合成樟腦已今非昔比,正如洶湧的浪濤般席捲而來。 在這樣的背景下,原本的計畫已不合用,專賣局以十二年計畫為根本又研擬出新的計畫,同時挹注更多資金提高造林面積。接著,將造林區域擴張到深山和南部地區,依序於甲仙、恆春、南庄、大湖設立樟林作業所。此外,還進行樟樹調查、培育新樟樹品種等等舉措,這一切都是為了提高樟樹蘊藏量,以作為天然樟腦的資源庫,俾與合成樟腦進行對抗。 1920年1月13日專賣局新設「造林課」,以統一樟林作業所與地方廳的樟樹造林事業,至此,臺灣樟樹造林事業可說已經到達巔峰的狀態,造林課的設置乃代表此黃金時期的標誌。 不過,所謂的巔峰,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那是即將衰落的暗示。 由於合成樟腦在海外不斷擴張,臺灣海外輸出腦量不斷減少,1919年1037.07公噸,1920年644.4公噸,1921年時已減少到589.62公噸,不僅如此,1920年代戰後日本的經濟恐慌也影響了臺灣。而正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1923年日本又爆發關東大地震,日本陷入了經濟危機。 在此情況下,臺灣總督府就算想振興臺灣樟腦產業,也欲振乏力。於是開始削減樟樹造林的經費,1922年種植面積從計畫的50平方公里減少到20平方公里,到1923年又減少到只剩5平方公里。樟樹造林的黃金盛況一去不復返。 1922年(大正十一年)這年,我想對於專賣局來說,可能對造林還是充滿著許多希望吧,甚至想再回去過去那段榮光,於是它擴張林地,想努力種樹來力抗合成樟腦。只是,他卻選擇一塊碧草如茵,完全不適合樟樹生存的擎天崗造林,或許說明這年樟樹造林已經到了強弩之末,如果不是調查人員有失專業,就是專賣局已經無計可施。 這十幾年來,它挹注大筆資金,努力擴張林地,提高樟樹種植數量,但最後仍無法抵擋時代的浪潮。科學的進步一日千里,在實驗室頂多一些時日就可用合成化學技術製造的樟腦,遠遠勝過需要造林至少三十年才能提煉的天然樟腦,這在效率上實在差太多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國家也沒那個閒錢投資一個風險極高的事業。 爾後的日子,合成樟腦逐漸擁有市場,雖然市場佔有量還是無法超越台灣樟腦,但臺灣總督府也不得不開始檢討樟腦的製造問題。那些經濟上的打擊,或許也是上天的好意,藉此告訴專賣局:你該另尋出路了。 1924年12月專賣局局長宇賀四郎意識到了這點,開始整併裁撤專賣局中有關造林的業務,最後廢除了那個黃金年代的標誌:造林課。 參考著作: 楊騏駿,〈日治前期臺灣樟腦業的發展:以產銷為中心的觀察(1895-1918)〉,臺北:國立台北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2。 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委員會,《臺灣樟腦專賣志》,台北:編者,1924。 陳國棟,〈臺灣的非拓墾性伐林,約1600-1976〉,收入劉翠溶、伊懋可主編,《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95,頁1017-1062。 更多故事: 【麻瓜的語言故事】「國語」真的是北京話嗎? 2015-01-13 14:11:38 1 馴鹿上戰場──二次大戰中的人與動物 2014-11-14 16:32:49 1 到底是誰在歌頌大地? 你所不知道的《大地之歌》 2015-05-03 20:35:10 1 【神聖羅馬帝國的王位爭奪戰】(二)東西羅馬的完美結合? 2015-06-30 16:42:32 1 比賽與認同:香港民族的足球「運動」 2015-09-16 09:00:59 1 「時間」的歷史 2015-03-28 21:27:52 […]
↧
【鬼的歷史】殭屍史(四):各種死而不化的屍體
上一篇:殭屍史(三):殭屍的冤屈 以上說到的幾個殭屍故事,你可能覺得都難以當真。但故事的真假,許多時候並不是我們讀文獻的重點。真正的重點是:我們可以藉著這些故事,窺見古時候的人們對於殭屍現象的一些看法或想像。 其實殭屍的形成原因,大概並不真的那麼玄妙。我們看近代中國的考古發現裡面,也有許多頗為著名的千年古屍,其中有些還是文獻可考的人物,看起來人家當年也都走的挺安詳的,並不一定就有什麼冤枉。 對於不同時代的不同人群來說,所有這些殭屍,其實也都體現了不同的意義。比方說吧,漢代時候有個士人,名字叫做京房,他的墳墓保存到了東晉,被一些軍人給挖開了。算算京房大概已死了三百餘年,但他的遺體被發掘出來的時候,保存得相當完好,儼然一具殭屍。 那時代,不知是打哪兒來的奇怪觀念,人們認為「僵屍人肉堪為藥」。也就是說,死而未腐的人類屍體,可以是一味藥材。於是呢,這些個掘人墳墓的渾蛋,竟把京房的屍體給卸成了好幾塊,全給分食掉了──你瞧,這會兒不是殭屍吃人,而是人吃殭屍,夠詭異了吧。 再看宋朝初年的另一個案例:有個叫盧多遜的大官,死後其靈柩暫厝在襄陽城的一處佛寺裡,他的屍體過了好些日子,竟一點都沒有腐化的跡象,「儼然如生」。於是,盧多遜的兒子便把他當成還在世一般,每天按時替他更衣,這樣的習慣一直保持了二十餘年。顯然盧多遜的親人,對於其遺體的溫情與敬意,還要遠勝過我們普遍對於殭屍的恐懼。 清代的另一個例子,也可以說明那時候的人怎麼看待殭屍。鐵齒銅牙紀曉嵐的好朋友、才名頗著的詩人董元度,曾分析過殭屍這檔事。他認為啊,要是有人生前犯的罪孽理當被鞭屍、「戮屍」,卻逃過了恢恢法網,那麼這人死掉以後,屍體也必然不會腐朽。 董元度說,雍正時代震動天下的呂留良案爆發時,那呂留良雖然早已死了四十餘年,但他的屍體被官府拖出來「戮屍」的時候,整個人的容貌仍像是活著一樣,刀子割它還會有血滲出來──在董元度看來,這種現象就是「鬼神留使伏誅也」。也就是說呢,呂留良之所以會變成一具殭屍,其實是老天爺刻意要把它的待罪之身給留在人世,等著有朝一日讓「正義的力量」得以伸張,把這傢伙的屍體給挖出來鞭撻。 五世紀到十八世紀這三個有關殭屍的故事,雖然說的同樣都是死而不化的屍體,但你看看,有人會拿它來當藥吃,有人把它看作在生的親人細心侍奉,還有人認為這種現象是死後仍然欠揍的表徵……而在我們所談到的其他故事裡,殭屍的意義也全都如此不同──用現在的話來說,這大概就是所謂的「一具殭屍,各自表述」吧! 文獻紀錄裡面,還有一種殭屍是被刻意製造出來的,不過人們對於這種死屍倒是頗為敬慕,而相對不會那麼樣害怕。這種案例,在現代世界也仍舊存在,甚至在今天的臺灣、中國、日本等地,仍有相當的影響力,那就是佛教的肉身菩薩。 漢傳佛教信仰的部分宗派裡面,僧人相信修行的成果能讓死後的肉身不壞,得出「全身舍 利」。這樣的想法,其實可以追溯到很遠的歷史故事。我們看南北朝時代很重要的佛教文獻《高僧傳》,就說到一個叫訶羅竭的僧人,死後被火化的時候: 「焚燎累日,而屍猶坐火中,水不灰燼」 後來訶羅竭的弟子把大體移到了他生前坐禪的石室當中,三十年後有人來看他,仍是「儼然平坐」,如同在生的樣子。 類似訶羅竭這樣的神異故事,能夠證明一個得道僧人的超凡脫俗,同時也是一種宗教奇蹟力量的展現。而在訶羅竭之後,歷史上也陸續還有許多的著名僧侶,都有肉身成佛的事蹟,一直到最近幾年,東亞佛教界都還有一些老和尚,會在死前交代以「坐缸」的方式保存其遺體,也就是讓屍體呈坐姿存放在密封的大缸裡頭,數年後再開缸,驗證其肉身無損。 其實,用純科學的角度來看,坐缸的辦法,本來便有助於遺體的完整保存。雖然所有的肉身菩薩,一定都圍繞著各種神奇的傳說,但事實上,這些聖蹟仍舊有很大一部份,是藉著人為的輔助力量而成就的。 我們看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一具肉身菩薩,也就是赫赫有名的禪宗六祖慧能,他的肉身像保存到現在,已歷時一千餘年了。但現代學者的研究指出:這尊肉身像其實是以慧能的遺體為基礎所塑造的陶瓷造像,而裡頭也仍需要以鐵架等人工方法幫忙做支撐。 當然,我們這裡將肉身菩薩比做「殭屍」,並沒有任何詆毀的意思。如同前述,「殭屍」一詞的原意,也就只是在描述死後肉身不壞的狀態罷了。有趣的對比是:同樣是死而不腐的超自然力量,對人們來說,高僧與百姓的遺體,所傳述出來的意義卻是這般大不相同。社會學的老祖宗馬克斯‧韋伯(Max Weber)有句名言說的好: 我們是懸掛在自己所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man is an animal suspended in webs of significance he himself has spun.) 人們對從同一種事物裡面得出的看法是如此相異,說起來這也真的是很奇妙的事情,你覺得呢? 我想你還是會覺得管他意義什麼的,只要是屍體都嘛超級恐怖,老實說我也怕得要命。六、七年級的朋友,小時候可能會聽過一本書,叫《瀛寰蒐奇》,這類書籍在二十年前好像頗為流行,其內容大概就是介紹世界上稀奇古怪的東西,包括一堆超自然奇蹟跟神怪故事。 我記得我家那本《寰宇搜奇》裡頭,有一個部分就在講不可思議的屍體,內容包括了肉身菩薩,還有日本的河童等等。我小時候非~常~地怕那本書,特別怕講屍體的那一小節,可是又忍不住手賤會想去翻,然後嚇到晚上都不敢起床尿尿,蠢到不行。 其實我們對屍體、死亡、鬼魂等事物的害怕,大概也都是從小開始的,這種恐懼心理或許與生俱來,也或許是在文化環境裡面耳濡目染。總之,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註定就是要被恐怖片裡的這些東西給嚇一輩子,直到我們終於也成了這些東西為止。 不過,在所有那些嚇死人的鬼怪電影當中,會走動的屍體,是很特立獨行的一種壞蛋。現代東亞世界的恐怖片,大多喜歡在鏡頭裡營造虛無飄渺的驚悚氛圍,前文提到的清水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這種類型電影當中的鬼,很多都是所謂的「阿飄」,多數時候它們就只是悠閒地飄來飄去,故意把主角跟觀眾嚇得疙瘩滿地,一直拖到關鍵時刻,這些阿飄才會現出完全體,厲害個幾分鐘。 殭屍的恐怖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比起貞子、富江、伽椰子這些總是從奇怪地方探出頭來的死相壞蛋,多數時候,殭屍可都是明刀明槍衝著你來的,才不跟你在那邊鬼影幢幢躲貓貓。殭屍之所以可怕,本質上是因為它就是一具屍體,而且還違反常理。dead卻walking,甚至還jumping,完全不知道在幹嘛。而且這些死屍通常都是拖著要爛不爛的軀骸到處亂跑,有事沒事眼珠子就會掉出來那種感覺。反常加上噁爛,根本是另一類的恐怖風格。 中國殭屍同樣屬於這一類「恐怖份子」,而中國人的屍體半夜會起來亂跑亂跳的這些鬼怪情事,也不是電影憑空創造出來的。底下,我們繼續來看古典文獻裡的殭屍都是些什麼玩意兒,包括他們的形體容貌、行為模式、以及人類對付他們的辦法。最後,我們會再繞回現代電影裡頭的中國殭屍,看看這些民國時候的妖魔鬼怪,跟他們的老祖宗之間究竟存在著什麼樣有趣的差異。(待續) 更多故事: 死刑執行人的歷史:晚清民國時期劊子手的人生際遇 2014-10-01 09:06:18 1 《宮前町九十番地》 2013-07-06 12:21:03 1 台北鐵道工廠與日治臺灣的學生生活 2015-05-03 21:54:28 1 1930年代臺灣的新年遊行 2014-08-22 02:28:02 […]
↧
↧
別讓祖先不開心──甲骨文與「拜拜」這回事
拜過祖先嗎? 奉上鮮果或三牲,跟著家族裡的其它人,一齊對著象徵祖先靈魂存在的神主牌,虔誠的祭拜,或許還夾雜著呼喚某位先人回來用餐的禱告辭。這些事情,都是從久遠的過去流傳而來。當我們在拜拜時,可曾想過歷史上記載最早的拜拜是什麼樣的情況嗎?也和現在一樣,子子孫孫齊聚一堂向先人獻上牲果,虔誠敬拜嗎?除了追思先人外,「拜拜」還能為祭祀者帶來什麼呢? 祖先神靈何處尋? 故事得從神桌上那塊木牌子說起。 距今三千年前,在周武王伐紂時,神主牌便已經出現了。《史記‧周本紀》記載:「為文王木主,載以車」,這個木主就是駕崩沒多久的文王的神位。 對!沒錯!就是神主牌。幸好當時武王只帶父親的神位出征,若要把列祖列宗帶出場,從傳說中的后稷一直到被商王害死的爺爺季歷,要多帶十四個木牌子。(文王表示:好擠。) 但是,神主牌不是擺在那裡好看而已,重要的是有人去祭祀,不然也不過就是長灰塵。讓我們想像一下,從唐山渡海來台,也經過十數代,每代的神位都好好保存起來,數量肯定頗為驚人。假如每年都要從開台祖一路拜到曾祖父、阿公或是爸爸,不僅拜得頭痛,子孫財富恐怕也為之山窮水盡。幸好聰明的周人懂得將較久遠的神位合併,統一祭祀,避免了這個麻煩。然而,更早的商王(武丁以後)與之不同,他們會不嫌麻煩的遍祀先人。 保佑子孫大豐收 前陣子臺灣鬧了乾旱,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對於以農業為主體的中國上古社會,乾旱當然是更為嚴重,甚至危及穩定政權的大事。但商朝沒有氣象臺、大氣學,也沒有碘化銀跟飛機。因此他們只能拜拜,看看哪路鬼神不爽,獻上一些土產讓他們吐點雨水出來。有一片甲骨文記載: 「己未卜,禱雨自上甲、大乙、大丁、大甲、大庚、大戊、中丁、祖乙、祖辛、祖丁十示(主),率(羊+土)。」 大意是說:商王在己未這天鑽燒了龜殼卜問,到底是。從上甲以降十個祖先神位,都用公羊為祭品來求好不好? 對於農業社會來說,除了風調雨順,也要求五穀豐收。例如:「貞禱年于大甲十牢,祖乙十牢。」是商王卜問求豐年於祖先大甲、阿乙各十套牲品好不好?又如「于高祖亥禱年」,這是向最古老的高祖阿亥祈求豐年。祖先真是不論年代久遠與否,都與商人同在啊! 疑難雜症找祖先 對於商人而言,鬼神並不好惹,降福看心情,降禍是家常。除了上述那些國家大事要拜個祖先之外,也有追求個人的福祉(此處個人指的是商王),如:「王其侑匃于祖丁」,商王詢問是否要向祖父「丁」舉行「侑」祭來祈求某些事物。同樣是求,也有求疾病遠離的,正如同過去臺灣人會在親屬生病時,到廟裡求神拜佛,使疾病消失。以鬼神之力驅病,可說是再常見也不過的事。 三千年前的商代人也會生病,他們的疾病有「疾身」、「疾齒」、「疾趾」、「疾目」等等。 有些關於驅病的有趣記錄,像「貞疾耳,唯有害」,這在卜問商王耳朵不爽快,是不是鬼神在搞怪?有些時候商王已經確定是某位祖先在不開心,因此卜問「己未卜,唯父庚害耳」,這就更直接的點名「父親阿庚」害他耳朵痛。 那麼,該如何讓祖先開心,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甲骨文有「庚戌卜,朕耳鳴,有御于祖庚羊百有用」,這片是條有趣的例子,庚戌這天商王卜問他耳鳴的問題,可能經過與巫師的討論後,詢問為祖先阿庚**舉辦「御祭」(即目的為清除不祥的祭禮),用一百頭羊好不好?在巫醫不分、醫藥水平未發達的上古時代,便已經可以辨別不同的耳朵疾病。然而,當時也只能使用巫術與祭祀來試圖解除身體病痛。 相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如: 「貞疾口,御于妣甲。」問口腔有病,該向女性祖先阿甲舉辦御祭嗎? 「貞疾舌,求(咎)于妣庚。」問舌頭有病,是女性祖先阿庚不開心嗎? 「貞疾齒,唯父乙害。」問牙齒痛,是因為觸怒了父親阿乙嗎? 「貞毋御齲。」問「不要」為蛀牙舉辦禦祭可以嗎?(不要問我商代有沒有刷牙這事……) 「貞子漁疾目,祼告于父乙。」問貴族阿漁眼睛有毛病,是否該為父親阿乙舉辦祼祭來安撫他呢?(商王的寵愛!) 「丁酉卜賓貞:疾身于南庚御。」問全身不舒服,該為旁系的叔公南庚舉辦御祭嗎?(連已故「旁系」王族都有能力搞東搞西的,祖先果然個個都惹不起!)相關的商代疾病記錄在甲骨文出現頗多,族繁不及備載。 惡夢連連問祖先 除了疾病外,甚至連夢也算得上是困擾人的麻煩。人會作夢,有時還會夢到鬼,從古至今都是如此。在商代,夢到很多鬼,是很可怕的事,要拜拜來處理。 「丙申夕卜,子有鬼夢,祼告于妣庚。」 這是一個商代大貴族「子」的卜問,即使是養尊處優的上層階級,一樣受到夢到鬼的困擾,因此詢問是否要為女性祖先阿庚舉辦祼祭。 此外,對商朝人來說,夢見祖先是一種警告,有時候還是件壞事。商王武丁的王后,亦即大名鼎鼎的「婦好」某天夢見了過世的公公。 「貞:婦好夢,不惟父乙?」 不知是不是武丁的父親「小乙」對她的媳婦感到不滿,出現在婦好夢中,因此商王派巫師占卜,如果確認,就會舉行祭祀平息已故父親的不悅。 夢的問題尚屬小事,嚴重如生育,更是需要商王急切的卜問。以免不知得罪哪路先人或神明,讓宮中嬪妃小產或死亡,那就太冤枉了。因此,許多甲骨有著商王詢問后妃生育是否能平安的記錄。最常見的是商王命巫師卜問某位后妃是否能「娩嘉」?如果不嘉,即生產將會不利,會詢問是哪位先王對媳婦不滿,舉行祭祀以平息之。 時時取悅老祖宗 俗語說:「平日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祖先不開心,如果只是臨時舉行祭祀敷衍一番,似乎不是什麼可靠的方法。為了別讓祖先不開心,商人會定期舉行祭祀,時時取悅他們的先祖。他們創立了規秩浩繁,隆重非常的祭祀制度──「周祭」。 「周祭」其實並非商人的稱呼,若你穿越到商代,逢人便講周祭,恐怕不會有人聽得懂你在說些什麼。過去,甲骨文學者董作賓已發現第五期甲骨文(紂王與他爸爸那一個年代的甲骨文),用五種不同儀式祭祀先王先妣的記錄,並且極有規律,依照世次與日干(甲乙丙丁)排入祀典,一一致祭,其秩序井然,有條不紊。其後學者認為這種「周遍祭祀」先祖的行為,井然有序,故稱之為「周祭」。 除了定期祭祀讓祖先開心之外,也有出於某些目的而辦的祭祀。商王會將祖先分類排好,一次祭祀特定群體的祖先。甲骨文會記錄祭祀「五示」(五個神主)、「六示」、「十示」、「三介父」(介指旁系,即三位叔父)、「七介」、「十介」,最多可達「二十又三示」。因為商朝有妻有妾的婚配制度,也有兄終弟及的繼承方式,因此這種分類方式有些以嫡庶區別,有些以直系旁系區別。在祭祀的順序上也有講究,從離自己時代較近的祖先(如父親與祖父)呢?還是從遠祖開始祭起呢?都需要好好的卜問先祖的心意才能確定。 「乙丑卜,貞王賓武乙歲,延至于上甲,卯,無吝。」 這句甲骨文的記錄,正是當時的商王卜問從武乙(紂王的曾祖)一路向上拜到上甲是否不會出差錯。以上可以看到商王為了趨吉避凶,是如何小心翼翼的祀奉先祖,避免觸怒了他們,造成不好的結果。 祖先名號有奧秘 上面說的「武乙」、「上甲」與文章一開始就頻繁出現的商代先王名號,什麼甲、什麼乙的,是否也讓讀者感覺莫名呢?在周人發明什麼文、什麼武的「謚號」之前,商人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來代稱先公先王。其涵義為何,仍眾說紛紜,傳統說法是忌日,也有認為是生日,大抵與今日為過世長輩作忌、冥誕等相近。 神主牌位上的稱呼是很重要的,在甲骨文裡有一片記載: 「甲戌翌上甲、乙亥翌報乙、丙子翌報丙、丁丑翌報丁、壬午翌示壬、癸未翌示癸、乙酉翌大乙、丁亥翌大丁、甲午翌大甲、丙申翌外丙、庚子翌大庚……」(合集35406) 想必讀者看到上引這段,應該頭也暈了不少,但這揭示了商人對日干名與祭祀日的嚴格規則與謹慎態度。可以看到商王朝有著繁複嚴密的祭祀制度,周而復始的按照日干名排序祭祀。 各式各樣的祭品 除此之外,還有制度之外,為了消災解厄而特別的臨時祭祀。這些祭祀多半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是恐怖的以俘虜為犧牲。例如: 「甲戌卜,貞:畢獻百牛,皆用自上示?」 這是將貴族「畢」獻上的一百頭牛提供於祭祀中。 「辛亥卜,犬延以羌一用于大甲。」 這裡的「羌」不是什麼山羌,而且商王朝的異族──「羌族」。當時的地方行政官帶來捕獲的羌族人,「用」於大甲的祭祀。至於如何「用」,就請讀者自行想像。 這種以人獻祭的作法,在古書上也有,如《左傳》就記載,邾國把捉到的鄫國國君殺掉來祭祀。由於此事是宋國指使的,因此宋國大臣指責這件殘忍無道之事:「事不用大牲,而況敢用人乎?」經過三百年後,雖然還有殺人為祭品的遺風存在,但已不見容於當時的禮俗了。 祭祀的權力遊戲 商王把自己的行事曆排得這麼滿、這麼累,耗費民脂民膏,屠殺異族俘虜,到底是為了什麼?其實不外乎「權力」二字。 在甲骨文中,可以經常看到商王召喚某位大貴族舉辦祭祀某位先祖的記錄。雖然商王擁有對王室祖先的主祭權,商朝貴族族長也有單獨舉行祭祀的權力。祭祀,終究能使人追思先人。對商王來說,即便是古老的舊臣──伊尹,商王仍然掛念著。下面有片甲骨文揭露了這個訊息。 「貞:呼黃多子出牛侑于黃尹。」 黃尹是伊尹的別稱,黃多子就是伊尹的後代,侑是祭名。 […]
↧
觀光時代:日本鐵道旅行的誕生
作者:富田昭次 汽笛一響, 汽車駛離新橋, 進入愛宕山鞍部, 明月伴旅途…… 這是一九○○年(明治三十三年)問世的〈鐵道唱歌〉中第一小節的歌詞。現在的年輕人應該幾乎沒聽過,但是在當時,這首歌曲的流行程度可謂空前絕後。究竟,其流行的原因何在? 〈鐵道唱歌〉原先的出發點,是大阪的某出版社經營者,希望能在享受歌曲樂趣的同時,還能讓人理解日本的地理知識。在這之前也有〈火車之旅〉(汽車の旅)一曲,雖為世人所知,但部分歌詞粗俗不雅,因此重寫曲調,摸索、創作出新的歌曲。 作詞者為抒情詩人大和田建樹,作曲者為大阪師範學校的音樂教師多梅稚。大和田氏至全國各地踏查採訪,寫成東海道篇及九州篇等,最後完成到第五集,共三百四十一首歌曲。據說歌集的總發行量達二千萬部,可說是全國各地、大街小巷,人人朗朗上口的程度。 甚至,還有樂隊列車行駛於日本各地進行宣傳活動。雖然這算是大流行的原因之一,但在當時,鐵道與日本經濟及軍事息息相關,也因此造成大眾對於鐵路事務的矚目與關心。 一八七二年(明治五年),日本首條鐵道誕生。新橋─橫濱路線的行駛時間為五十三分,途中設有品川、川崎、鶴見、神奈川車站。過去,在這段距離搭乘人力車需要七小時,徒步則要花費十小時,因此,只要五十三分鐘便能抵達的速度,想必驚為天人。 然而,由於當時的車資高昂,乘客多以外國人、官員、特權階級的人們為主。其後,隨著鐵路軌道迅速延長,大眾化也跟著向前推進。即便有著一等、二等、三等車廂的差別,或許應該說,也正因為存在著這種差別,才增加了乘客的數目。 一九○一年(明治三十四年),赤松麟作的名畫「夜火車」(夜汽車)誕生,描繪三等庶民的旅行樣貌,時至今日,我們仍可從畫中一窺當時三等車廂內的面貌。 一八八九年(明治二十二年),日本交通大動脈的東海道線(新橋─神戶,六百零五公里)全線通車;兩年後,東北本線(上野─青森,七百三十二公里)全線通車。一九○一年(明治三十四年), 鐵路延伸至馬關( 現今的下關),日本本州可以搭乘的火車縱斷南北,迎接真正鐵路時代的到來。 鐵道的發端 探索鐵道的歷史,或許也等同於描述日本的近代史。其中,包含建設的歷史、車輛製造技術的歷史、運行服務的歷史,毋庸贅言,也有旅行文化的歷史。今日有眾多的鐵道迷,或許正因為鐵道擁有與我們生活緊密連結、息息相關的歷史。 就讓我們來看看日本鐵道的發端。最初,火車司機皆是英國人,一八七九年(明治十二年)才誕生第一批日本籍的火車司機。三名優秀的司機助手(當時稱為「火伕」 ),也順利地晉升為司機。此事大大助長了孩子們對未來的夢想:長大後要成為一位火車司機。 十年後,首次在東海道線的車廂內設置洗手間。過去曾有內急而從窗戶向外小便的乘客,被課取高額罰金。洗手間的設置,想必也讓乘客們鬆了一口氣吧。 一八九三年(明治二十六年),神戶的工廠首次成功地製造了國產火車,證明日本技術能力之高超。 翌年,時刻表首次以定期出版品的形式公開發行——庚寅新誌社的《火車輪船旅行導覽》(請參照〈旅行雜誌〉)。 一八九六年(明治二十九年),負責搬運行李的「紅帽子」(赤帽)登場,是從私鐵之雄——山陽鐵道——在主要車站設的行李搬運伕發展而來。順道一提,「紅帽子」是取自美國同種職稱「red cap」。 或許仿效了私鐵的做法,翌年,官鐵也允許隨身物品搬運伕的營業。最初「行李搬運伕」的形象是穿著印有商號的短外衣,不久後便改為紅帽。 後來,「紅帽子」一職順勢發展。東京車站於一九一四年(大正三年)開業之時,其人數之多,甚至可以數出乘車處有三十一位、下車處有四十七位紅帽子在賣力工作。也可以看見富裕階級的乘客,即便只有一頂帽子,還是會雇請紅帽子在旁幫忙拿取。許多紅帽子在車站內外忙進忙出,也算是當時旅行風情的一大景緻。 東京車站開業時, 才被正式命名為「東京駅」。開業之前,被稱呼為「東京停車場」 或「中央停車場」。 最初鐵路開通時,「新橋駅」被稱為「新橋ステーション」(shinbashi suteshon)、「新橋ステンショ」(shinbashi sutensho)或「新橋停車場」。ステンショ亦即英文的station,是庶民之間帶有口音的發音,為普及使用的稱呼。無論如何,當時將駅(車站)稱呼為停車場、ステンショ(站)的說法十分普遍。 日文中的「駅」一詞,是由江戶時代的宿駅制度發展而來。明治時代後,「駅」的稱呼讓人聯想到過去的舊時代。因此,「ステンショ」(站)和「停車場」的稱呼,成為象徵新時代文明的名詞,逐漸普及。石川啄木曾歌詠道:「懷念故鄉的方言,前往人來人往的停車場一解鄉愁。」 然而,現今卻可見到「駅」一詞的復活與扎根,「停車場」的用詞反倒讓現代人感受到濃厚的鄉愁。真是有趣的逆轉現象。 打出新企畫的山陽鐵道 一八九八年(明治三十一年),火車客車開始裝上電燈提供照明。最早這麼做的是關西鐵道,在那之前,都是使用煤油燈。 接著,食堂列車登場。附帶一提,火車便當出現的時間,其實較食堂列車早。至今仍流傳著許多種說法,有紀錄顯示,一八七七年(明治十年)在神戶車站就有販售火車便當。不過,在食堂列車上用餐,與在火車上吃火車便當體驗到的,又是不同的旅遊情緻,十分新奇有趣。 一八九九年(明治二十二年),首次將食堂列車與火車客車連結在一起的,便是山陽鐵道。當時山陽鐵道曾派遣年輕職員至歐洲進行各種考察與研究,食堂列車或許也是這趟考察的成果之一。 翌年,山陽鐵道也引入了臥鋪列車第一號。臥鋪列車只供一級列車乘客使用,臥鋪分上下兩層,共可容納四十人。車廂的天花板有雕刻等裝潢,窗簾則使用華麗高級的布料製作而成。 包含前文提及的「紅帽子」,山陽鐵道的創舉十分驚人。除了有山陽鐵道行駛於神戶至下關之間,與軌道並行的,還有輪船航行於瀨戶內海。或許可以這麼說,正因為有山陽鐵道這個競爭對手,同業者才更致力於提高服務的品質。除此之外,在導入列車服務員與快車的運行上,山陽鐵道也走在最前鋒。 以山陽鐵道為首,全國各家私鐵在服務品質上相互競爭,但不久後,私鐵則走向統合的道路。 大陸的另一邊是歐洲 一九○六年(明治三十九年),鐵道國有法案在帝國議會上被提出,引起議會中在野黨的反對,會場一陣譁然。然而,法案仍舊強行通過,日本國有鐵道因而誕生。在此之前,鐵道總長度的約七成是私鐵所有,軍方強烈感受到私鐵的發展,在物資及兵力等軍事方面十分不便,因此對於推動鐵道國有化十分熱心,也終告實現。 如此一來,國鐵的誕生,爲鐵道旅行帶來了何種影響呢?最大的變化,便是路線的延長能夠不計盈虧。雖說由政治主導,但對部分的旅客而言,卻提升了不少便利性。 另一方面,由於組織變得龐大,且採中央集權的管理模式,過去如私鐵一般改善服務品質的行動力也變得駑鈍遲滯。 大正時代後的國鐵以及一九○八年(明治四十一年)成立的鐵道院(後來的鐵道省),在招攬旅客的活動上有了覺醒,例如開始致力於滑雪的宣傳活動。某位皇族曾表示:「像滑雪這般萬人都能享受的運動,必須進行全國性的獎勵推廣,其中,鐵道省是否應該盡份心力?」或許因為這項發言的影響甚大,到了一九三五年(昭和十年),週末滑雪列車的擁擠程度,竟然如通勤時間的電車一般,擠得水洩不通。 與國鐵誕生的同一年,另一個重要的鐵道公司也正式成立——南滿州鐵道(滿鐵)。 滿鐵,是以日俄戰爭後簽訂的波茲坦條約為契機成立的國策公司,支配著中國的東北地區,照管的事業範圍廣大。光看鐵道部分的事業:一九○七年(明治四十年)的乘客人數雖只有一百五十萬人,但二十六年後的一九三三年(昭和八年),乘客數竟超過一千萬人,可見其發展之成果。 此外,翌年登場的是有流線外型的特快列車「亞細亞號」,其運行於大連與新京之間,七百公里的距離只需八小時半的時間。想必搭乘「亞細亞號」前往熊岳城、五龍背及湯崗子等著名溫泉地的日本人,應該不在少數。 「亞細亞號」通車的前三年,有位年輕的女性作家——著有《三等旅行記》的林芙美子,經由滿州搭乘西伯利亞鐵道,前往歐洲大陸。對當時的日本人而言,滿州本身雖也是魅力無限的新天地,不過滿州另一邊連結的是廣大的歐陸,更使之成為一條「夢之路線」。 實際上,國鐵成立時,恰巧是重視與國際列車接軌,進而改正列車時間表的時刻。當時確立了兩條路線:下關—釜山的聯絡船接上朝鮮鐵道,經由京城(現今的首爾)與平壤進入滿州;搭乘鐵道由新橋至敦賀後,改搭船經由海參威,再轉搭西伯利亞鐵道。和歌詩人與謝野晶子便利用後者的路線前往歐洲。 疾駛的超級特快列車「燕」 一九二九年(昭和四年)某日,國鐵全線總指揮的運行課長結城弘毅說:「計算一下,從東京至大阪,沿途不停站的話需要多少時間?」這個問句,成為日本首輛超級特快列車誕生的契機。 當時,受到汽車的出現以及關東大地震、世界性恐慌等影響,國鐵正煩惱著如何提高業績。因此,結城氏便想要推出讓世人驚嘆不已的列車。 由於上述發言的結果,超級特快列車「燕」就此誕生。與過去的特快列車「富士」及「櫻」相比,東京—神戶的運行時間縮短了二小時二十分鐘,只需九小時便能抵達。最高時速為九十五公里,對當時的人們而言,可說是作夢也想不到的速度,因此稱之為「超特快」列車。 […]
↧
征服人心的辦法──英格蘭國王的政治宣傳術
西元1066年1月6日這天,是盎格魯-撒克遜君主愛德華(Edward the Confessor,r.1042-1066)的喪禮,也是哈洛德(Harold Godwinson,r. 1066)登基為王之日,舉國為新王的登基而歡呼慶祝,但海峽彼岸的氣氛卻不大尋常,一場席捲英格蘭的暴風雨即將來臨,未知的厄運已被哈雷彗星悄然地帶到英格蘭的土地上。 在得知哈洛德登基消息後,諾曼第的威廉公爵(William the Conqueror, r. 1066-1087)相當憤怒,認為哈洛德背信棄義,是個可惡的背叛者。威廉宣稱,哈洛德曾經對威廉行過封建效忠禮,此舉已表明威廉乃哈洛德的領主,如今哈洛德卻自立為王! 諾曼與盎格魯-撒克遜之間的王位爭奪戰,隨著威廉領軍登陸英格蘭而越演越烈。威廉帶領的諾曼貴族英明神勇,軍隊驍勇善戰,在黑斯廷斯這場戰役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叛徒哈洛德敗亡,威廉順利繼承英格蘭的王位,開創諾曼王朝,是為「征服者威廉」。 以上的故事來自威廉的官方敘述,情節安排中,理所當然地強調了威廉作為正統繼承人的地位,角色上二元對立,將哈洛德視為背叛者,威廉視為英雄,編織成一個傳統王位爭奪的戲碼──一位英勇的國王打敗了覬覦王位的邪惡背叛者,最後在一場生死之戰中,順利討回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 英格蘭的王位繼承發生了什麼問題,讓身為諾曼貴族(也就是法國人)的威廉公爵,能夠順利取得海峽彼岸的王位? 一切問題都要從於身無後嗣的「懺悔者愛德華」說起。在他死後,英格蘭宮廷因缺乏正統繼承人而陷入一片混亂,最後盎格魯貴族用部落傳統選舉的方式選任繼承者,王后的兄長哈洛德‧戈德溫森成為繼任國王,是為哈洛德二世。 但哈洛德的弟弟托斯蒂(Tostig Godwinson, Earl of Northumbria, r. 1055-1065)對於兄長登基為王深感不滿,在英格蘭北部舉兵造反,卻不敵哈洛德軍隊的攻勢。托斯蒂決定與外國勢力合作,挪威國王哈拉爾三世(Harald Sigurdsson,r. 1015-1066)在托斯蒂的邀請下領兵從約克登陸,迅速擊退駐守北方的軍隊。 這支聯軍在西元1066年9月25日來到史丹福橋(今英格蘭約克東瑞丁地區)附近時,碰到了在四天內急行185英哩的哈洛德軍隊。在英軍的奇襲下,聯軍潰敗,哈拉爾三世與托斯蒂雙雙陣亡,史丹福橋戰役就此結束,哈洛德暫時保住英格蘭北部的安全。 但就在三天之後,諾曼第威廉公爵的軍隊登陸英格蘭,一場更慘烈的戰役正等著他。疲於安內攘外的哈洛德,最終不敵諾曼軍隊的攻擊,亡於黑斯廷斯戰役(Battle of Hastings),英格蘭也拱手讓給了諾曼第的威廉。 哈洛德這個疲於安內攘外的末代君主,為何有著背信棄義的叛徒形象?這就得從「貝葉掛毯」來找尋答案了。 貝葉掛毯,長70公尺寬50公分,掛毯中圖像共出現626個人物、35隻狗、190隻戰馬、37棵樹、37艘船,及超過500隻的鳥及其他動物,不但融合了當時盎格魯─撒克遜藝術與北歐維京藝術,展現中世紀英格蘭的生活圖像,對於了解中古英格蘭和歐洲的軍事武器、船、文化、服裝、儀式以及各民族間的差異,亦有相當大的幫助。 雖然貝葉掛毯是件極具藝術價值的中世紀藝術作品,但事實上,當時掛毯是為了非常實際的政治考量而製作。 威廉與諾曼貴族雖然征服了英格蘭,但征服並不代表統治,再加上當時英格蘭內仍存在許多反叛的勢力,為了收攏人心,他們需要以合適的手法向大眾訴說自身的統治正當性,強調威廉王身為「合法」繼承者的事實,並極力塑造哈洛德的負面形象,灌輸有利於諾曼人的政治思想。 因此,集美觀、豐富故事性與可讀性於一體的掛毯,便成為諾曼人的最佳政治宣傳品。 但這件流傳千古的政治圖像是威廉自己下令完成的嗎?根據推測,威廉同母異父的兄弟厄德(Odo, Bishop of Bayeux, c. 1036-1097)很有可能是貝葉掛毯的監製者,並由他雇用多位英格蘭婦女織成。 厄德是威廉掌政時重要的輔佐者,幫助他掌控教會力量,在英格蘭一度是權力僅次於國王之人,但二人的關係卻有逐漸惡化之嫌。在掛毯的許多場景中強調厄德對於威廉的重要性,和他在黑斯廷斯戰役中的地位,透露出厄德希望藉由獻出掛毯取悅威廉、撫平兩人間的嫌隙的意味。 即便貝葉掛毯頗具濃厚的政治宣傳意味,但其作為一件藝術作品在藝術史上亦具有相當特殊的地位, 主要是因為它不同於當時主流藝術的敘事形式。十一、十二世紀的歐洲藝術作品,如:手抄本、壁畫、彩繪玻璃等,都傾向於擷取一個畫面來描寫一個事件。而典型盎格魯-撒克遜海島藝術(Insular Art)敘述的故事內容,則是以單一基督教聖人圖像為主,但貝葉掛毯卻是以歷史事件為基礎,從左至右展現出一連串的場景,描寫一個完整的故事,並以樹作為故事的停頓點和分割場景之符號。 貝葉掛毯有著獨樹一幟的敘述風格,畫面中富含各種諾曼式圖像,形成盎格魯—諾曼式的表現方式,不僅融合當時盎格魯-撒克遜藝術,也加入許多諾曼人祖先的北歐維京藝術,由此可見諾曼人欲建立有別於盎格魯-撒克遜傳統的藝術風格。 雖然貝葉掛毯是研究11世紀諾曼征服及黑斯廷斯戰役的重要史料,但因為年代久遠且曾被修補,許多圖像已失去原貌,其所表達的意涵也可能失真。 大家或許會有疑問,長達70公尺的掛毯大概只能在博物館展示吧?但事實上,掛毯容易收捲、方便攜帶,再加上掛毯運用大量圖像,搭配簡潔直述的標題,使得觀眾易於接受眼前所見,不去質疑畫面所呈現的事件和歷史事實之間是否相符。所以,也有研究文獻指出,掛毯在當時可能被帶往各地巡迴展出,它的作用就像是現在台灣隨處可見的蔣公銅像或是選舉看板一樣。 征服者威廉流傳後世的英勇形象,就是從這塊掛毯開始代代流傳下去,看來千餘年後人們對於政治宣傳品的操作模式,仍然與威廉時代相去不遠呀。 更多故事: 【故事‧臺北】第零話:年貨大街在哪裡?既熟悉又陌生的迪化街 2015-02-15 19:30:41 1 舊物的故事:從青花瓷到丹麥藍 2014-10-28 09:02:51 1 […]
↧
費滋傑羅、大亨小傳與奢華的美國爵士時代
上次介紹了費滋傑羅的生平,今天來看看作品。 我是中年來美國之後才讀《大亨小傳》,喬志高的譯本。小說篇幅不長,一個晚上便可看完。光是開頭那句:「你每次想開口批評別人的時候,只要記住,世界上的人不是個個都像你這樣,從小就佔了這麼多便宜」,就點出我對美國的第一印象。同時我也找到書裡提到那首又甜又苦、90多年前流行的爵士名曲〈凌晨三點鐘〉(Three O’clock In The Morning),邊聽邊看雙管齊下。 隨著書中情節開展,我進入推理小說的謎團:大亨以前有無當過德軍間諜?到底是不是牛津畢業?真的用地下管子從加拿大運私酒進來?費滋傑羅不愧是時代的先行者、長島的金粉頭,即使1925距今已90年,一字一句我們讀起來還是那麼鮮活不老。他曾說,「在每一篇故事裡,都有一滴我在內──不是血、不是淚、不是精華,而是更親密的自己,真正擠出來的。」 看到結尾時,午夜寂靜加上幻滅難平,懷上了無以言說的悲憫。悲憫是後天的,它需要一些相對應的人生經歷作為土壤,可家世良好的費滋傑羅不到30歲就能寫出如此深刻的作品,足見其功力,而文學可貴之處也在於此。 費滋傑羅曾這麼形容,「這部小說的重心放在『幻象的消滅』之上,正是這種幻象才使得這個世界那麼鮮豔。你根本無須理會事情的真跟假,只要它們沾上了那份魔術般的光彩就行了。」《大亨小傳》以一種既華麗又殘忍的方式描繪時代與人性,加上許多懷舊的爵士樂可供搭配,無怪乎被拍成電影好多次。 從鍍金時代、第一強國到爵士時代 據歷史記載,1870年美國經濟規模躍升為全球第一,馬克吐溫筆下的鍍金時代(Gilded Age)正式展開,直到1930年,美國人的好日子整整持續了一甲子。1913年,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平民可以擁有汽車的神話就發生在美國。 一戰期間,美國人充滿理想與熱血想要參與國際事務,年輕人崇拜英雄,英雄在戰場,戰場在歐陸。1917年美國正式參戰,費滋傑羅也渴望上戰場,但如願的是他的同行,18歲的海明威被派到義大利幫紅十字會開車因腿傷得到勳章,這或許是費滋傑羅始終覺得比不上海明威的原因之一吧! 1918年一戰結束,美國正式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這股能量在美國找不到出口又無法消退,新一波的浪潮於是湧起,歷時12年的爵士時代(Jazz Age)正式展開,直到1930年美國經濟大蕭條才結束。 那是一個自由、叛逆的年代,金錢四處流竄,股市瘋狂投機,在薩克斯風的嗚咽下,女性的髮型也像薩克斯風般,金黃捲翹,青春正盛的男女開著拉風的轎車,一面聽著收音機裡的爵士樂與戀人擁吻,一面調低椅背解決臨時衝動的性需求,總之,那是一個美國人過的太好的年代。 當多數人沉醉在爵士時代樂觀的氛圍中,人們對於財富的來源是否光明正大不在意,一切的重點在於錢錢錢,有錢之後才能決定一切、判人生死。因此想要致富的人往往遊走法律邊緣,非法行業更具挑戰與傳奇,書中大亨就是依循這個模式。一個貧窮的中西部農夫之子,在17歲一個機緣下認識富豪柯迪先生(Mr. Dan Cody),而後柯迪讓他經營私酒販賣與幫派掛鉤,所以他短短幾年內就發了一大筆橫財: 「每逢周末他的英國勞斯萊斯轎車好像變成公共汽車一樣,從早上九點到深更半夜往來城裡接送客人,同時他的另一部旅行車也像隻黃硬殼蟲,蹦蹦跳跳,到火車站去接所有紐約來的班車。到了星期一,八個傭人,外加一個臨時雇的園丁,用抹布、板刷、釘錘、剪刀等等工具忙著修補前一晚被客人糟蹋的地方。每星期五,紐約一家水果行照例送來五箱橘子和檸檬,星期一,橘子皮檸檬皮變成一大堆稀爛的垃圾又從他的後門運出去。他廚房裡有一架榨果汁的機器,僕人只要用大拇指把機扭按兩百下,半小時之內就可以榨出兩百隻橘子的汁。」 Gatsby=God’s Boy=USA 年輕多金又神秘的大亨引來人們好奇的眼光,因此他需要塑造一個傳奇的形象來掩蓋自己鄉下人的出身,而他真實的身世是: 「他父母是窮困潦倒的種田人家,他從小在幻想中就未曾真正認他們為親生父母。……他是『天之驕子』,這句話不折不扣地形容了他,因此他必須『替天行道』,專心一志去致力於一種廣大、庸俗而虛偽的美。」 這裡暗喻著美國:有錢後也得講究來歷。在世界版圖上,美國是個年輕、龐大、優渥的國家,其他國家羨慕忌妒之餘就揶揄它粗俗缺少文化,因此美國希望找出(或創造出)一段稱頭的歷史,來解釋自己的強大並非只靠幸運。這或許是當年費滋傑羅與海明威為何會在巴黎相遇的原因,年輕的他們顯然都找尋某種美國所沒有的東西。 大亨蓋次璧,原名James Gatz,對一切太有信心的他替自己改名為Jay Gatsby,Gatsby其實是God’s Boy的變音,意思是天之驕子。除了改變名字,他還改變穿著,改變口音(到牛津五個月學得英國腔),而他最想改變的,就是昔日戀人黛西已嫁做人婦的結局。他以為他一定可以,像萬能的神一樣。 美國夢的崩潰 從貧農變大亨的過程中,蓋次璧口袋裡叮噹作響的錢幣聲取代了神,取代了傳統價值,他每晚近乎虔誠地看著黛西家碼頭尾端的那盞綠燈。綠燈象徵很多事情,可以是資本主義也可以是蠅頭小利,而綠燈最後告訴我們,如果追求某種東西成為人生最大的目標,如果為達目標不擇手段而掩蓋該有的疚責時,我們註定要失敗,一是因為目標本身的庸俗(黛西重錢)導致追求手段的低劣,二是因為耍手段的過程(蓋次璧暴利)已摧毀了目標的價值。這裡面有雙向批判與因果思考的存在。 到底是先有虛榮的人才有奢華的時代?還是先有奢華的時代才導致人的虛榮?費滋傑羅恐慌性的尋歡作樂和強迫性酗酒,是自己的問題?還是時代的錯? 無論如何,1930年的大蕭條約200億股票市值蒸發,工廠倒閉,銀行破產,近1700萬人失業,才開始逼得美國人正視爵士時代的種種過往,但費滋傑羅卻早在5年前就預言了這場崩潰,即使他曾那麼用力擁抱這個時代。 美國文化或許因地理因素,地廣人稀移民者不停搬遷向西開拓的過程,很容易產生孤寂感與無根感,因此人們一方面瘋狂地追求跳舞飲酒等表象的熱鬧場合,實際上卻只存在彼此不知對方姓名的假性寒暄,另一方面遇到事情又躲回自己的小木屋內,無法互相關懷。書中最後蓋次壁的葬禮只有寥寥三部車的人參加,當年想方設法參加宴會、行事誇張夜夜笙歌的人跑哪去了?最讓人不平吶喊的是,蓋次璧深愛的黛西跑哪去了? 「湯姆和黛西,他們這班人都是粗心的──他們砸碎了東西、撞死了人,然後縮回到他們自己的錢堆或者他們臭味相投的朋友當中,彼此漫不經心,丟下來的爛污讓別人去收拾……」 自五月花號以來第一個美國悲劇 在《大亨小傳》問世前的美國,白人世界裡幾乎沒有悲劇這件事,從祖先趕走英國人(獨立),拓荒者征服印地安人(西征),北方佬解放南方黑奴(內戰),白人無往不利,直到這本小說,美國白人樹立起自己的神話悲歌,被譽為是美國自1620年五月花號抵達樸利茅茨港(Plymouth)後產生的第一個悲劇性哲學思考,說明了費滋傑羅為什麼能在美國文壇中備受推崇的原因了。美國存在心理學家羅洛梅說的很感性: 「中西部,來自那裏的人想逃離它,它卻是當代美國道德與文學的誕生地。中西部人共同的問題是對東部生活微妙得無法調適,因為東部是靡爛的巴比倫,人們只能坐在河邊為它哭泣。這個國家真正的靈魂在紐約以外:漫漫長夜,一望無際的新大陸田野。」 村上春樹自謙要到60歲才有資格翻譯《大亨小傳》。如果你還年輕,聽我勸,不要讀它(雖然這本書現已成為美國中學生的指定教材),把它留到中年,留到某個你覺得人生開始蒼茫的向晚,或者把它留到你來美國吃了一點苦頭之後。然後,你就會真正懂得,費滋傑羅墓碑上的那排字、也是書中最後那句經典名言: 「於是我們繼續往前掙扎,像逆流中的扁舟,被浪頭不斷地向後推。」 更多故事: 土耳其人永遠的偶像──凱末爾 2014-12-01 01:49:31 1 飲料的文化交流:日本的咖啡文化 2014-12-02 19:31:59 1 【台語原來是這樣】「洋娃娃」的台語怎麼說? 2015-04-11 12:01:10 1 他鄉是故鄉:高麗堡,朝鮮時代韓國人在中國的移民村 […]
↧
↧
【說書】戰爭留下了什麼?三位日本知識人的跨世代對談
作者:陳榮聲(國立武陵高中歷史科教師) 如果你對糾纏著東亞局勢的日本戰爭責任問題感興趣的話,你應該要認識這個人──鶴見俊輔(1922-2015);除了認識這個人,還想感受日本戰後時代氣氛的話,你可以讀這本書。在鶴見甫過世的現在(鶴見於2015年7月過世),此書讀來更饒具意義。 鶴見俊輔是日本戰後一流的思想人物,哈佛大學畢業,出身名門。父親鶴見佑輔是政治家,也許你不認識,但他的外祖父後藤新平,你應該就認識了。 他們一家都頗有成就:姐姐和子是社會學家,堂弟良行是亞洲研究學者。台灣曾翻譯他的《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1931-45)》,對戰爭時期日本知識分子特別是左派人士,放棄自己原有理念,反過頭來支持戰爭的「轉向」行為,有精闢的見解。 這本訪談錄是一本獨特的訪談錄。此為鶴見晚年八十餘歲時(2004)進行的訪談工作,有種現在不說以後就沒機會的氛圍;鶴見本身就是反思、批判聞名的人物,頗具自省能力;出身名門又有各種人生遍歷,被捕入獄、被徵召從軍、創辦雜誌、在大學任教、參與社會運動,見多識廣,與許多同時代日本第一流的知識人、政治家皆有往來或是獨到的認識。 在他眼中,強行通過美日安保條約首相岸信介則是「專演壞人的明星」,就是因為他才有1960年那麼大規模的反安保示威運動;戰後日本思想界的第一人丸山真男是個看似慎重,但其實是克制內心狂氣之人;覺得三島由紀夫是個不錯的傢伙:「他以自殺證明了自己並不只是個想要出風頭的人」。在書中看到的是一群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被一些頭銜光環環繞的人。 與談者上野千鶴子、小熊英二,也是目前日本相當活躍的知識分子,上野是性別研究、小熊則是近代日本思想的一流學者,批判力強。上野著作的中文翻譯《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於今年(2015)7月出版,小熊的《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後生命史》則於9月出版。 上野小鶴見二十餘歲(上野1948年生),小熊又小上野十餘歲(小熊1962年生),有性別、世代的差異,有不同與共同的思考模式。三人對談,宛如武俠小說中的高手交鋒,讀來相當痛快。有了他們,這本書才能成為真正意義的訪談錄,有訪也有談,而且最重要的是談,談話。而且可能是出自曾擔任編輯小熊英二的巧思,正式訪談後聚餐的雜談也被收錄進來,相當符合日本人真正的心靈交流是在會後聚餐上的交流模式,而且給人一種無拘無束的自在感。 讀完便發現鶴見思想的原點是他的父母,一種矛盾,一方面反抗、一方面卻又接受。母親過於嚴厲近乎病態的管教模式,使他一生一直在反抗主流世界的價值觀,但又接受「我是個壞人」的自我否定態度。父親戰前曾是日本自由主義的代表性人物,卻又在戰爭時期支持戰爭的行為,便是他「轉向」研究的起點。 一流的學者並不是天生就與眾不同,他與我們一樣,也許有著同樣的困惑與痛苦,只是他還是有著某些獨特的機緣、才能或足夠的努力,而能去分析或探究這些困惑與痛苦的根底緣由。這本書充滿了「人」的味道,是真誠的人,是認真反省、探索的人,這也是這本書吸引人的地方。 故事.說書 書摘 「是的。要是東京帝大第一名畢業,基本上就能當上次官或者大臣。不過我父親這個人氣量小,他會講自己是一高(按:第一高等學校,今東大教養學部。高等學校是舊制日本教育的特殊產物,可以理解為大一二不分系的程度,而且是菁英學校,一高是高等學校中最好的一個,是菁英中的菁英)第一名畢業的,但「高文」(按:高等文官考試)是第二名他就不說。 我父親原本就是靠學習上去的。他家境貧寒,拼命學習,一直拿到了一高的第一名。後來就跟後藤新平的女兒結了婚。因為是這樣靠學習去拿第一名的人,所以除了拿第一之外就沒有其他的追求了。就是這種有「第一病」的知識份子當了政治家、官僚,運作著日本。 如果說明治時代是日本近代的開始,所謂知識分子就是在那以後得到了特權地位。在我看來,同一時期在英國、美國、俄國、德國等都沒有向近代日本那樣的知識分子特權地位。那些國家的知識分子都不是能掌控權力的人,而是像契訶夫的《櫻桃園》裡寫的永不畢業的大學生一樣的存在。 但在明治以後的日本,知識分子就是那些習得歐美知識體系的人們,他們要擔任指導者實現國家的現代化,他們都畢業於一高和東京帝大,這就是當時形成的模式。基於這種認同而著意大量培養人才,就形成了這樣的結構:通過考試進入那些學校、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把歐美知識講的頭頭是道、然後登堂入室掌握權力。 這樣一來,大家都想著去當知識分子吧、考試的時候寫上標準答案吧。所以在自由主義流行的時候就寫上自由主義的標準答案、軍國主義流行的時候就寫上軍國主義的標準答案,都是這樣的人們成了領導者。我從戰爭中學到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種知識分子有多麼的卑劣。(頁5)」 「《共同幻想論》(按:吉本隆明的代表作,強調國家的虛構性;吉本隆明,日本1960年代的代表性思想家,作家吉本芭娜娜的父親)在全共鬥(按:全學共鬥會議,1968年學運的主角;1968年學運,也就是村上春樹小說《挪威的森林》的背景時代)中很有人氣,我覺得很可以理解,但也覺得有點頭疼。 比如,全共鬥運動的時候我在同志社大學,他們在學校裡加了個很大的佈告版,寫著「拋棄幻想的大學讓金子般的我們把握真正的學問」什麼的。在我看來,這完全是不知所謂的幻想。是覺得「真正的學問」在大學裡嗎?首先你們這些學生有那麼用功學習嗎?(頁215)」 「……他(按:丸山真男)一寫東西就會非常慎重,會很克制。但是就像昨天所說的,他內心裡是個克制狂逸之氣的人。所以對藤田呀、橋川呀(按:藤田省三、橋川文三,兩人皆為丸山弟子,思想史家)這樣有瘋子氣質的傢伙就會有意保持距離。 丸山也覺得我是瘋子。就是因為我恰巧不是他的學生,所以才不會落得被逐出師門的下場(笑)。當然他沒直接跟我說過「你真的是個瘋子」什麼的。但我在「60年安保」之後結婚的時候,他對我的妻子說:「這下他也就不會再說因為寫不出稿要放火燒我家了吧」(笑)。……(頁218)」 中譯本:鶴見俊輔、上野千鶴子、小熊英二著‧邱靜譯,《戰爭留下了什麼──戰後一代的鶴見俊輔訪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更多故事: 「時間」的歷史 2015-03-28 21:27:52 1 從大逮捕到軍法大審:美麗島事件的珍貴影像記錄(二) 2015-03-13 13:50:31 1 男人歌,唱給誰來聽? 2014-08-22 17:52:25 1 美國總統大選辯論史上的幾個經典時刻 2014-11-09 15:14:42 1 每個時代都是資訊時代──18世紀巴黎的新聞與媒體(一) 2015-04-11 09:47:28 1 【台語原來是這樣】什麼是「壘錢」? 2015-04-15 23:11:20 1 《被出賣的臺灣》和它的作者葛超智 2014-10-02 19:43:20 1 【歷史知識考掘學】消失的波斯軍隊下落何處?萊頓大學教授破解歷史謎團 2014-09-07 09:00:21 1 […]
↧
承平時期的革命:一九一五,臺南噍吧哖的武裝抗日
一九一五年夏天,噍吧哖地方爆發了日本統治台灣以來規模最大的武裝抗日事件,有數百人在事件當中戰死,數千人遇難,因牽涉這次事件而遭到逮捕、判刑的人,遍布臺北、臺中、南投、嘉義、臺南、阿緱各廳,總共有九百零三人被判處死刑,真正遭到處刑者一百三十二人,七百七十一人改判無期徒刑,四百六十五人被判處有期徒刑。人們將這次事件稱為噍吧哖事件,也稱西來庵事件或余清芳事件。 作者:蕭景文 繪圖者:邱若龍 一場承平時期的革命 一九一五年,自一八九五年臺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以來,已經過了二十年,儘管臺灣社會還處於新舊習性交替的階段,但是整體來看,是穩定地朝著現代化道路前進中。 衛生條件的改善是明顯的轉變。為了避免頭虱的傳染,臺灣總督府命令男人剪去辮子;而女子則不准再纏足,並嚴格要求臺灣人養成勤於灑掃、洗澡的習慣。施打預防針使得以往導致高死亡率的瘧疾、霍亂、天花等傳染病漸漸受到控制,而自來水及下水道系統逐漸普及與完善,也發揮重要的影響。 各地普遍設立公學校,愈來愈多接受基礎教育的臺灣人進入臺灣總督府編制內,擔任基層的巡查補、教師跟公職人員。 交通系統也日益完備。在臺灣島內,西部縱貫鐵路於一九○八年全線通車,一九一三年聯通了屏東,各地區的鐵道、公路也陸續完成;對外交通除了強化臺灣與日本本土的經貿聯結外,也發展臺灣與中國華南、華北,甚至擴及南洋的海外交通,臺灣與中國之間,有固定的輪船通航。噍吧哖事件的聯繫動員,就相當程度地依賴臺灣總督府建立的這套交通系統——在事件中負責聯絡的羅俊,其南來北往,以及後來逃避搜捕的過程中,都利用了火車、臺車等交通工具,而且他也數度搭乘大仁丸來往於基隆、廈門之間,甚至從中國福建漳州招募同志來臺。 啤酒、汽水這些新式飲料也已經普遍出現在臺灣人的生活中,噍吧哖事件民兵進攻派出所的火攻行動中,飲料空瓶就扮演了重要角色。 如果能跟統治者和平共處,誰願意拋頭顱、灑熱血去拚命?況且事件的領導者余清芳、羅俊,都曾在日本領臺的最初幾年參加過抗日軍行列,見識過日本的精銳武器跟戰鬥能力。因此,在一九一五年這樣的承平時期,噍吧哖事件的發生就格外令人費解。到底是什麼原因觸發這些曾經嘗試妥協於新統治者下任職、經商的事件領導者們,矢志推翻日本殖民政府 ?或許是出於非要脫離被殖民的地位處境,當家作主的信念吧! 殖民政府的地方治理,是透過四處林立的派出所中那腰間佩刀、虎虎生風、無所不管的警察「大人」,再結合自清代沿用的保甲制度,於基層社會建立嚴密的控制系統,而為了發展經濟所進行的土地山林政策,也為地方居民的生活帶來衝擊性的轉變。在噍吧哖這樣的山林邊區,庄民對於兇悍警察大人平日的呼來喝去,以及日本政府實施稅制、法制、林野調查後所產生的被剝奪感,積怨日深,於是,「如果能趕走日本人,至少能恢復以前的生活,日子一定會比較好過吧!」這樣的說法,便很容易打動庄民的心,成為被說服入黨的原因。 很難說余清芳等人沒有受到一九一二年中國發生革命,連大清帝國都能被推倒的啟發。事實上,到一九一○年代初期,臺灣人的武裝抗日行動並沒有完全停止。從採用藍底黃虎旗來看,他們似乎在意識上連結了一八九五年短暫成立卻早夭的臺灣民主國。但是,對於未曾瞭解何謂革命、如何建立國家的他們來說,想「攻滅倭賊,恢復臺灣」,就只能以真主將出而稱帝,率領群眾揭竿起義,建立大明慈悲國為想像藍圖。 噍吧哖事件似乎就是在領導者們對於國家的模糊信念,以及追隨者們的各自表述下展開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革命之路。 社會改革帶來的衝突 日本政府來了以後,真的多了很多規定,又是查土地,又是查戶口的,但是,這個新的規定,卻讓居民無所適從,深感威脅。 臺灣總督府從一九一○年開始進行的林野調查,一九一三年來到了臺南、阿緱等地,官方要求居民提出擁有山上土地的證明,提不出證明文件的,總督府就將其土地視為無主地,收歸公有,編為官有地,然後不准人民使用。 林野之中,除了居民開墾種作的土地之外,可以取用跟交易的資源,從植物、藥材,到飛禽走獸,種類多得讓人驚訝!早期漢人「抽藤弔鹿」,捕鹿以取得鹿皮,並且將藤當作藥材與編織生活日用品的材料,還有種類多樣的竹子、木材、薪柴、木炭、藍染、樟腦,可供食用、藥用的椰子、檨仔(芒果)、番石榴、波羅蜜、龍眼、木瓜、薑、竹筍、天門冬、穿山甲、熊膽、熊掌、鹿角膠、紫蘇、山苦瓜、通草、薄荷、蜂蜜、菖蒲……。 這些世居噍吧哖山區的人們,仰賴祖先傳下來的土地為生。對於原本就沒有文字的原住民來說,屬於他們世代相傳的土地,有其自然的界線,並沒有能證明其所有權的文字契約,而在原漢交界的山林地區,不論是跟原住民也好,或者彼此之間也好,漢人對於土地的租借買賣,向來依賴口頭的約定承諾。因此,對於這個突如其來的要求,多提不出證明,等於被沒收了土地。以實際的數字來看,臺南玉井、楠西、新化這三區調查出的林野地,總計約有二千九百五十甲,其中二千九百零五甲被收歸國有,人民只剩下四十三甲的土地。 事實上,日本總督府強行收編林野地,並不是完全沒有引發人民反彈。一九一二年三月,在今天南投竹山的林圯埔,因為總督府把一萬五千甲的竹林劃為「模範竹林」,強行收歸國有,並全數交由日本三菱造紙株式會社使用經營,導致原本依靠山林生活的二萬餘戶居民陷入困境,引發了以劉乾、林啟禎等人為首的林圯埔事件,有八人被判死刑。 從一九一一年到一九一四年,南部地區連續幾年遭到罕有的強烈颱風侵襲,甘蔗的種植受到嚴重影響,收穫量銳減,而禍不單行的是,一九一五年又發生了甘蔗病蟲害。臺灣民間流傳的〈憨歌詩〉中說:「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噍吧哖地區作為臺南製糖株式會社的甘蔗原料供應地,收購價完全由會社片面決定,蔗農無權過問,而天災及蟲害造成的甘蔗歉收及品質不盡優良,又給了製糖會社壓低收購價的藉口。災害之後,米糧價格暴漲,但總督府並沒有對受災地進行任何的減稅或補償,於是該繳的稅還是逃不了,對於收入遽減的居民來說,負擔更加沉重,土地又被強行徵收,形同遭受天災人禍的雙重打擊,噍吧哖居民的日子真的不好過。 當民怨沒有適切的溝通或宣洩管道,造反或許是不得不然的結果。 點燃戰火 羅俊被捕後,臺南、阿緱兩廳出動了大批警察進入羅俊先前藏身的後堀仔山搜查,而民兵在起義大典後也蓄勢待發。風聲鶴唳中,雙方的戰事在一個突發的事件上引爆了。 當時,民兵四處切斷日警所使用的電話線,以斷絕各派出所間的聯絡。為了進行修復,七月六日上午十一點,噍吧哖支廳負責架設電話線的福岡警察隊,派兩名日警前往北寮庄牛港嶺山中修復電話線,與十五名民兵狹路相逢。其中,江定的兒子江憐,見到正在電桿上工作的日警,便開槍射擊,而在一旁護衛的警察也隨即舉槍擊斃江憐。眼見兒子江憐被槍殺,江定立刻向對方開槍,擊斃臺南廳的巡查柄屋末吉,而江憐則成為噍吧哖事件中第一個陣亡的人。 經過這一波小規模的駁火之後,民兵自北寮庄及興化庄退入甲仙埔支廳管轄的大坵園庄山區,而甲仙埔支廳則出動全體警力,支援阿緱廳搜索隊前往山區搜查,卻造成衙署內部警備薄弱的空窗。 余清芳發現這個進攻警察支廳的大好機會,於是在葡萄田集合所有同志,宣布發動襲擊甲仙埔支廳及其管內派出所的計畫。 七月八日晚間八點多,各路民兵開始分頭出擊。七月九日清晨四點,由余清芳親自率領二百名同志發動對甲仙埔支廳的攻擊。到七月十一日為止,各路民兵先後攻佔了十張犁派出所、大坵園派出所、阿里關派出所、蚊仔只駐在所、河表湖駐在所、小林駐在所;他們在各處斬殺警察,連他們在宿舍的妻子、兒女也不放過,甚至對脫逃而出的女性、兒童、嬰兒,全都加以追殺殘害,同時將槍枝、彈藥、刀劍等武器搶劫一空。 民兵也不只見日本人就殺,對於支持日本政府的臺灣人,也殘忍地加以殺害,一個臺灣人密探的妻子、兒女都被民兵殺死;協助日警的保甲跟壯丁團成員也有多人遇害。 許多日本警民跟僱員在甲仙埔支廳事變中遭到殺害的消息傳出之後,街內的日本人都逃到當地的學校、俱樂部等地方躲藏避難。民兵這一波的血腥屠殺,引發了許多日本人的恐懼及憤怒,「給我記住阿里關之仇!」的吶喊,預示了加倍奉還的報復行動即將展開。 警方的反擊,從七月十日清晨的雷電豪雨中展開,由今澤警部指揮的阿緱廳警察隊,從山杉林派出所出發,攻擊佔領十張犁、大坵園等派出所及甲仙埔支廳各據點的民兵。而由歧部警部率領前來支援的臺北廳警察隊,則在七月十二日抵達甲仙埔,十三日抵達阿里關,與今澤隊兵分兩路,攻擊民兵。 最初,由於民兵擁有熟悉地形的優勢,也做了據天險構築防禦工事的準備,使得兩隊日警均陷入苦戰,不過,隨著彈藥消耗殆盡,火力無法延續,民兵很快就轉居劣勢。七月十四日,防禦陣地及阿里關先後被日警攻陷;十五日,在警方架設的山砲轟擊下,小林也被攻陷;十六日,那瑪夏山區的河表湖等駐在所先後被日警收復。處於全面劣勢的民兵,後在地方居民的協助掩護下,才終於突破日本警察隊的封鎖線,退回後堀仔山的根據地。 本文選自玉山社出版《噍吧哖一九一五》 一本寫給所有國人看的歷史故事書。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讓廣大的國人朋友瞭解噍吧哖事件的整體過程,補修你我尚待充實的「臺灣史」學分。 噍吧哖事件的最新詮釋。結合知名漫畫家邱若龍史詩電影般的繪圖風格,以及臺灣史研究者蕭景文根據晚近研究成果完成的文字書寫,邀請讀者隨著圖文進入事件發生的時空,看見先民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堅韌精神。 繪圖者簡介 邱若龍 苗栗通宵人,復興美工畢業,臺灣第一位以原住民故事創作的漫畫家。主要作品有《霧社事件》(漫畫)、《二十圓硬幣上英雄——莫那魯道》(繪圖)、《Sediq Kari pnsltudan rudan 賽德克故事》(繪本,玉山社出版)、《dndilan utux:kari pnsltudan Sediq 奇異世界:賽德克傳說》(繪本,玉山社出版)、《Gaya:1930年霧社事件與賽德克族》紀錄片(導演)、《泰雅千年》雪霸地區泰雅族生態文化影片(美術指導)、《原汁原味:原住民族十族神話故事》動畫(導演)、《魔蹤傳奇》動畫(故事、造型、文化顧問)、臺灣造幣廠「賽德克紀念徽章設計圖」、《賽德克.巴萊》電影(美術顧問)。 撰文者簡介 蕭景文 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畢業、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現任職於財團法人蕭珍記文化藝術基金會。編輯有《凱達格蘭族文化資產保存―—搶救核四廠遺址與番仔山古蹟研討會專刊》、《臺灣歷史辭典》、《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等書,參與「臺灣地名、古道及其歷史發展數位資料庫示範合作計畫——以『台北盆地』地區地名、古道及其歷史發展數位資料庫計畫」、「關渡北投『三溪』計畫——貴子坑溪、水磨坑溪、磺港溪圳道及人文資源調查」計畫。著有《黃金之島——福爾摩沙追金記》(玉山社出版)一書。 更多故事: 【冷知識週刊】第二十三號:食物的靈魂在哪裡? […]
↧
彰化不止有八卦山肉圓和那些年:詩人陳肇興與他的作品(一)
你對台灣清領時期的古典文學認知有多少呢?在台灣清領時期的古典詩人當中,你認識並記得幾位? 第二個問題,我在問了33名台灣人和2名曾到台灣留學的新馬華人後,有24人回答「完全不知」。其他答案包括中國現代詩人朱自清、徐志摩、連橫(連雅堂)和林癡仙,但連雅堂和林癡仙詩作大多出現在日本統治台灣後,因此不能算是清領時期的古典詩人。其他在可接受範圍內的答案包括郁永河、黃叔璥、鄭用錫、蔡廷蘭(澎湖詩人)、陳肇興、林占梅、陳維英、許南英、丘逢甲、林癡仙、高拱乾和陳夢林。 被問及「請問你聽說過台灣清領詩人陳肇興嗎?」35位中就有30位沒聽過。研究陳肇興的學者顧敏耀也指出,台灣出版的書籍,如廣為流傳的文史著作《台灣一百位名人傳》,以及號稱「國內最完整的一套台灣歷史與人物圖誌」,由李懷撰寫的《文學台灣人》中,也不見陳肇興的詩作。 這其中的原因我想你也應該知道,那就是因為從1895年台灣日治時代開始,到上世紀80年代末解嚴,很多台灣本土的文化因政治因素,遭執政者壓抑。 台灣清領時期的古典詩 1661年鄭成功征服台灣後,有一批大陸詩人包括徐孚遠、高拱乾、范咸等因為對滿清朝廷有所不滿,跟著去了台灣。這些詩人與先前在明朝時期漂流到台灣的詩人,如沈光文等,成為了台灣文壇的「拓荒者和開山人」(出自古繼堂主編《簡明台灣文學史》)。 清朝時期,除了有大批移民文人繼續湧入台灣,還有一批生力軍,也就是第一批移民的後代,在此稱之為「本省文人」。他們之中有不少詩人,包括竹塹地區的鄭用錫(1788~1858)、台南地區的施瓊芳(1815~1868)、以及彰化地區的陳肇興(1831~?)等。他們雖然是科舉士子,卻能深入台灣社會底層,摒除先前「宦台文人」將自己比作被貶的韓愈或蘇軾等的書寫模式。 他們主要書寫的不是遙遠的中原,而是台灣本島,將與他們息息相關的灣的氣候、物產、動物、山川、城鄉、居民、風俗、天災、人禍等當成主要題材。 彰化也有古典詩人? 《陶村詩稿》是陳肇興唯一留下來的作品,也是目前人們所知彰化最早的詩人別集。他字伯康,號陶村,是清朝彰化縣治(今彰化市)人。道光末年(1848年)進入白沙書院,無論詩、賦、文都表現優異,跟曾惟精、蔡德芳、廖景瀛並列為「白沙書院四傑」。他於咸豐八年(1858年)舉於鄉,名為「古香樓」的住所,是他藏書詠歌的地方。 同治元年(1862年)戴潮春作亂,陳肇興投筆從戎失敗,在彰化城淪陷之際,攜帶家眷避亂於武西堡(今集集)的牛牯嶺,並訓練鄉兵以援助官軍,除掉叛亂者。連雅堂《台灣通史·文苑列傳》記載,他在這段期間將時事和經歷寫成詩作: 肇興竄身期間,激以義,聞者感動。夜則秉燭賦詩,追悼陣歿,語多淒愴,題曰:《咄咄吟》。 大亂平定後,他重返彰化,開館授徒,培育英才。吳德功、楊馨蘭、林宗衡、許尚賢等,都是他的得意學生。 《陶村詩稿》八卷在光緒四年由林宗衡等四人校刊。陳肇興前期的詩作(1852年到1861年),在《陶村詩稿》中有六卷作品,從詩中我們可以了解清代中葉台灣中部的農民勞作、鄉城風俗、族群變遷、文人活動、各地景色和人民生活。詩稿中的最後兩卷《咄咄吟》則對1862到1863年清領時期台灣三大民變之一「戴潮春事件」有許多的記載。 陳肇興的號及其詩稿的名稱為何稱為「陶村」?我們又可以從頭的詩作中,窺探到當時台灣的哪些面貌呢?接下來的幾篇文章中,和你一同分享! 陶淵明頭號粉絲 陳肇興的號,以及他的詩作,為什麼都要叫作「陶村」?根據學者顧敏耀推測,原因是出自於他對陶淵明的崇拜與愛好。至於「村」字,顧敏耀認為,有自謙「鄉野村夫」的意思,或是與他對農村生活的關懷,愛好,及自得其樂有關。 《陶村詩稿》中的田園詩總計約150首,占《陶村詩稿》約32%左右。多首田園詩的主題或風格在一定程度上都和陶淵明非常相似。 要了解陳肇興的田園詩,得先了解他的居住地,才能較好論述他詩中所寫的社會面貌。根據林翠鳳教授所規劃的地理位置,陳肇興當時的主要居住地在彰化縣地區。 周璽的《彰化縣志·封域志》: 雍正元年,乃分諸羅中間百余里之地,南截虎尾,北抵大甲,設彰化縣治。 以現代地理而言,彰化縣治轄區包括了今日的彰化縣、台中縣、南投縣,以及雲林北邊的部分。當地除了大多是平原地形,氣溫、土壤、雨量等自然條件也都很適當,因此從清領時期開始,彰化的農業發展便非常繁榮。另外,彰化的移民人數不斷增加,水利建設也逐漸完備,到了咸豐、同治年間,當地農業穩定之外,地方也越來越發達,經濟、文化也隨之上升。 台灣明鄭或清領時期對農耕都十分注重和依賴,士子大多除了讀書或從事教學,也會進行農業勞動,對土地十分親近,認同這樣踏實的生活,陳肇興也不例外。田園詩也應當包括天災,因為它破壞了田園生活,在陶淵明和陳肇興的詩都有深刻描寫。 值得注意的是,陶淵明的田園詩是寫在他從官場隱退,返回田園之後,而陳肇興從還沒考上秀才,社會歷練未深時,就已經開始寫田園詩,因此在人生的時間點上,是有相當大的差異的。 寫悠哉生活 《陶村詩稿》第一卷第一首詩《春日早起》: 春寒戀重衾,貪眠不覺曉。何來喚人聲,花間立一鳥。盥手熱爐香,空齋靜悄悄。此時平旦心,一毫原不擾。 春日的早晨雖然寒涼,但寧靜的氣氛讓詩人心靈十分平靜。 這首詩寫於1852年,當時陳肇興21歲,只是個書生,還沒考上秀才,因此對社會的責任心還沒那麽濃重,生活面貌也最真切自然。 詩人引用王維詩作,用樸素的語言描繪出一種清幽靜穆的生活環境, 「山水田園詩」淡而有味的風格在此表露。 《閒居》四首寫於咸豐11年(1861年);「呼馬呼牛任毀譽,拋殘世事自閒居」(其一)。當時陳肇興原本是一名幕賓(俗稱「師爺」),但對官場腐敗的風氣和繁瑣的事物感到不耐煩,辭職返家,成日以書琴娛樂自己,悠閒度日。無論是辭官的舉動,或是書寫平淡恬靜的田園風光,都與「少無世俗韻,性本愛丘山」的陶淵明非常相似。 寫躬耕經驗 陳肇興寫躬耕的詩作雖然較少,但都頗為經典。 談陳肇興的田園詩不可不提《春田四詠》和《秋田四詠》兩組詩,分別寫台灣中部春天和秋天農民躬耕時的四個主要工作過程。春天和秋天雖然大致都在做同樣的工作,但農田景色卻不一樣,才可讓陳肇興寫成不一樣的八首詩。 《春》的第一首「播種」: 誰將秔秫糝東皋,乘屋才閒播穀勞。隻手拋來天雨粟,一犁翻起地生毛。 詩人寫道房子才剛剛建成,終於空閒下來,馬上又得開始忙著播種稻穀。不久前才在秋天用雙手接獲被雨水淋濕的稻穀,想不到那麽快又要用犁翻動生滿雜草的農田,準備播種。詩人在這首詩中表露出自己的真性情,不以辭采取勝,而以充實飽滿的內容吸引讀者的目光。 詠菊與檳榔 陳肇興約有14首詠植物之詩,其中就包括4首《紅菊》和四首《白菊》組詩,從這些詩中可清楚看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的影子。 但更值得一提的是,陳肇興也寫富有台灣本土特色的《檳榔》: 蒲衣劍佩綠紛披,直幹亭亭出短籬。拔地數弓纔展葉,擎天一柱不分枝。虛心似竹還多節,瘦骨如椶卻少絲。日暮蠻兒競猱採,山風吹下子離離。 詩的前三句寫檳榔樹的外觀,尾聯則寫平埔族孩童在傍晚采摘檳榔的情景,行動如同風一樣快速,摘了許多返家。詩人從靜態描寫到動態,從植物描寫到孩子,生動活潑。 寫大水天災 陶淵明44歲的時候,他在上京的住處被火燒毀,《戊申歲六月中遇火》記載了這段經歷。「正夏長風急,林室頓燒燔。一宅無遺宇,舫舟蔭門前。」 陳肇興也曾受過天災的重大影響,作於咸豐四年(1855)的《大水行》,寫一名叫董文的木匠,在1854年香園腳(今竹山鎮下坪里內)附近發生水災時,救人的事跡。詩文第一句「黑風吹海使倒立,百川水從內山入」,描寫迎面而來的台風卷起了滔滔巨浪,仿佛把整個海洋的水倒立了,匯集了百川的水灌入山林。「頃刻民廬看不見,百裏哀呼叫水變」,大水襲擊才不過一陣子,一堆房子就被沖得不見蹤影了,周圍都是人民哀嚎的聲音。當時,董文砍伐藤條和竹子來制作船只到災區,讓許多人都安然無恙。「世間詎乏千金子,目擊嫂溺甘不援」,詩人引用《孟子·離婁》「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的典故,批評事發時周圍的有錢人家,都不肯出來救援。 這首詩仔細描繪水災的恐怖,讓人身臨其境。為了要達到要達到歌頌和批評的目的,運用典故之外,也用寫實的手法描寫農家受災害之苦,以悲情帶出董文的樂善好施,更顯得張力非凡。 寫困苦生活 陶淵明歸田的後期,物質生活越來越匱乏。他感到自己的體力日漸衰退,開始懷疑上天是否在捉弄他,慷慨悲歌。《乞食》就是他當時的經典作品之一。 陳肇興在考上秀才之前,經濟狀況非常不佳。且看寫於咸豐二年(1852)的《冬日漫興》: 野館歸來百事乖,攻愁唯仗酒千杯。詩當得意逢人誦,家到無錢怕客來。亂葉隨風飄不定,野花著雨落猶開。庭前此日蕭條甚,好去軍山探早梅。 「百事乖」指「不順利」,家境貧寒,生活非常拮據。詩人對自己的作品信心滿滿,但對於家境可不是那麽一回事。他因為沒錢,所以很害怕客人光臨他家。「亂葉隨風飄不定」和「庭前此日蕭條甚」寫悲苦的場景,但是從兩句詩的後半段「野花著雨落猶開」、「好去軍山探早梅」中可看出詩人已振作起來,用在寒冷中才能開花的梅花激勵自己。 這是與《乞食》所呈現出來的主題是截然不同的,性格豁然的陶淵明當時已到晚年,因此對於窮困的生活非常感慨。但寫《冬日漫興》的陳肇興當時還是一個對未來充滿理想和魄力的年輕人,因此詩中帶出了他不畏平困,努力奮發向上的精神。 結語 千年來敬仰陶淵明以及模仿他風格的人不少,陳肇興身為一名土生漢人,書寫在一塊中原以外的島嶼生活的點滴,展現出台灣士子的特有情懷。這些詩作表現出他在不同人生階段,包括經歷動亂的同時,仍用心關懷努力躬耕,為台灣這片土地提供糧食的百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