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故事和靈異事件人人都愛聽,但要是鬼魂是著名的古人,那就更吸引人了,今天就來說一則在上個世紀初很轟動的凡爾賽宮鬼故事好了。先提醒一下,故事還蠻長的! 時間是1901年8月10日,地點是凡爾賽宮(Château de Versailles)後花園的大特里安農宮(Le Grand Trianon)到小特里安農宮(Petit Trianon)之間的道路上。前者興建於1687年,是路易十四(Louis XIV)送給情婦曼特儂夫人(Françoise d’Aubigné, marquise de Maintenon;1635-1719)的禮物。後者興建於1762年至1768年之間,是路易十五(Louis XV;1710-1774)送給情婦龐巴度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1721-1764)的禮物,路易十六(Louis XVI;1754-1793)登基後,就把這座位於凡爾賽宮後花園叢林深處的宮殿連同花園送給王后瑪莉.安東尼特(Marie Antoinette;1755-1793)。 故事主角是兩名英國女教師,她們分別是夏洛特.安妮.莫伯利(Charlotte Anne Moberly;1846–1937)和埃莉諾.喬丹(Eleanor F. Jourdain;1863–1924),以下皆簡稱為莫伯利和喬丹。 先說這兩位女老師的背景,安妮莫伯利是英國聖公宗牧師喬治莫伯利(George Moberly)的女兒,喬治曾擔任溫徹斯特學院(Winchester Training College)的校長以及索爾茲伯里(Salisbury)的主教。而安妮莫伯利日後在教育界貢獻,一路當到牛津大學聖休女學院(St Hugh’s College)的首任院長,另一位主角埃莉諾喬丹當時也是學院教師,日後還在1915年至1924年間擔任聖休女學院的院長。 按照當時輿論以及調查此事的學者的說法來看,兩人身世清白,社會地位也不低,並沒有詐欺前科,就動機而言,實在沒必要偽造一個假的鬼故事,從而沽名釣譽,獲得媒體的焦點。 喬丹從曼徹斯特(Manchester)求學時期就出版過一系列的教科書,因此被莫伯利邀請來管理聖休女學院,她本人在巴黎擁有一所公寓,於是兩位聖休女學院的主管便一同計劃在1901年的夏天至巴黎旅行,而參觀凡爾賽宮自然成為她們的口袋景點。 當她們參觀完凡爾賽宮殿內部後,決定用步行的方式走到小特里亞農宮。起初,她們並沒有觀察到偌大的凡爾賽宮後花園有什麼異樣,只是當路經大特里亞農宮時,他們發現此館當日關閉不對外開放,當她們再走一段路後,就覺得手上的貝德克旅遊指南(Baedeker guidebook)似乎失靈,兩人便在大特里亞農宮附近迷路,接著還看到有一條地圖上沒標註的小道,不知通往何處,大膽之下硬是走下去。 可是越走下去,怪事越是不斷發生,而且兩個人各看到完全不一樣的靈異場景。先是莫伯利看到一位女人在窗邊揮動著一條白色小毛巾,同一時間,喬丹則看到一間無人居住的廢棄農舍,舍前還放置一座老犁。 兩人對這個突如其來的場景感到不安,油然升起壓迫感和陰森感,於是加快腳步離去。 她們盲目地走著,突然一位像是宮廷園丁的男人出現在她們眼前,那個男人主動叫她們往前面直走。日後,莫伯利描述這個男人是一名外貌嚴肅凝重,並身著灰綠色長袖大衣以及小頂三角帽(three cornered hat)的官員。 兩人再走下去,喬丹的眼前出現一棟別墅,門口站著一位婦女和小孩,那名婦女正遞水壺給女孩,兩人都穿著18世紀末的服裝。離奇的是,喬丹形容這兩個人的姿態尤如畫像般靜止不動,活生生的停止在眼前,說是杜莎夫人的蠟像一點也不為過。 莫伯利倒是沒看到這棟別墅,只是覺得週圍的氣氛越形詭譎,事後她提到:「一切事物突然顯得不自然,而且不和諧,甚至樹木看起來顯得扁平且了無生氣,有點像是掛毯畫上的木頭,周遭似乎沒了光影,也沒有風吹搖曳樹木的場景。」 兩人來到接近湖邊愛之殿堂(Temple de l’Amour)時,她們遇見了一個男士走了過來,此人身披斗篷,頭戴黑色大禮帽(原文:shady hat,像拿破崙戴得那種)。 莫伯利和喬丹都有看到他,莫伯利稱此人的外表:「令人厭惡,……其膚色又黑又粗糙。」;喬丹則說:「他慢慢的把臉轉過來,其臉上留著長過天花的疤痕,而膚色還非常的黑。他的臉龐表現的非常邪惡且以奇怪的目光看著我們,使我感到不快,因此倉促離去。」 接下來,又有一位高大、擁有一雙深邃黑色大眼睛以及戴著寬邊帽(sombrero hat),並留有一頭盤曲弄捲黑色長髮的男人靠了過來,並指引她們一條通往小特里安農宮的方向。穿過一條小橋後,她們到達了宮殿前的花園。 這時候,莫伯利看到一位正在草地上畫素描的女士,日後莫伯利詳細地敘述道:「這位女士穿著輕便的夏季洋裝,她的頭上戴著一頂遮陽的白色帽子,留有許多金色的頭髮。」 莫伯利起初以為她只是名遊客,然而再仔細地端詳下去,只見到她的洋裝是18世紀貴族穿的老式服飾,直到這時候,莫伯利才相信她看到的可能是路易十六的瑪莉.安東尼特王后。然而喬丹事後卻聲稱沒有見到這位女士。 莫伯利提到,因為王后一直看著她們,使她必須趕快帶著喬丹離開現場。隨後,當她們進入小特里安農宮時,並混進正在參觀的遊客,一切才恢復正常。離開小特里安農宮後,她們不得不在回到喬丹的公寓前,並於飯店裡喝一杯茶壓壓驚。 離開巴黎後,整整一周,兩人似有默契般,皆不去談論此事。等到彼此心情平靜以後,莫伯利寫了一封信告訴姐姐此事,並詢問喬丹,那天下午在小特里安農宮的遭遇是不是鬧鬼,喬丹也回答有同樣的感覺。 三個月後,她們在牛津比對各自寫下來的筆記,也開始為此事分別寫下當天的見聞,還決定更深入去研究小特里安農宮的歷史。她們發現,1792年8月10日,巴黎的杜樂麗宮(Tuileries)遭到革命人士圍困,國王的瑞士衛隊遭到屠殺,君主制度也在六個星期後遭到廢除。 日後,為了搞清楚真相,兩人又數次探訪凡爾賽宮,卻再也沒有看到當時經過的路徑,連具有標誌性的建築,如涼亭和小橋都不見了,而附近的場地如今充斥著遊客。莫伯利與喬丹試圖為此事找到合理的解釋,以為可能是不小心闖進一個私人派對,而當時剛好有人預訂其場地,但她們也查證,當日下午根本沒人預訂那塊地方。 同時,兩人還在史書上調查到,當天她們在涼亭看到的那名皮膚泛黑的可怕男人,其實是王后的好友:德.沃德勒伊伯爵(Comte […]
↧
【鬼的歷史】凡爾賽宮遇到鬼
↧
「親日台灣」是理所當然的嗎?日本學者若林正丈看台灣的兩個「戰後七十年」
作者:若林正丈(早稻田大學政治経済学術院教授) 本文原文刊載在日本外務省發行的《外交》雜誌第32號,2015年7月發行,標題為〈異なる歴史観が混在する「親日」台湾の諸相〉(有著迥異史觀的「親日」台灣)。本文的中文版刊載與翻譯已徵得原文作者若林正丈老師、與《外交》雜誌總編輯中村起一郎先生的同意。譯者為台大政治所碩士生林彥瑜。日文版原稿請參考https://goo.gl/FZ0nHl,本文亦刊登於想想論壇。 「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與「台北大空襲70週年」 2015年的台灣,進行著兩種「70週年」的紀念活動。 一種是由政府(現在的執政黨中國國民黨)盛大進行的一連串「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活動,密集舉辦了軍力展示、發行紀念郵票、攝影展、大規模國際研討會等等活動。7月4日在新竹軍事基地所舉辦的軍力展示演習中,可以看見參加抗日戰爭的老兵穿著當年軍服的樣子,也展示了抗日戰爭期間,有著勇猛名字的「飛虎隊」圖案被彩繪在空軍F16戰機上,等等的表演。 原本,在戰鬥機上面也畫了被擊落的日本軍戰鬥機數量的日本國旗,但因為日本政府對此表達關切,而被擦掉了[註一]。同時,國民黨內定的總統候選人(7月19日於國民黨黨代表大會決定)洪秀柱的激進中國政策發言受到極大關注,所以對於此事(戰鬥機彩繪)民間的反應並沒有非常大。 另一種是由民間團體「台灣教授協會」主辦的「台北大空襲資料特別展」(會場為台北二二八紀念館)以及系列座談會活動。這是為了喚起1945年5月31日被美軍轟炸的台北空襲[註二]記憶,也是該協會從去年就開始舉辦的「太平洋戰爭in台灣 終戰七十週年紀念」的系列活動之一。展示資料是以台灣學者從美國國家檔案局入手的、一千張左右的照片為主。關於美軍的台灣空襲,去年10月也舉辦了「岡山大空襲紀念祭」活動[註三]。這個活動不能說是被盛大舉辦,在媒體上的能見度也很低。但是,因為台灣教授協會是台灣民族主義者系統裡有力的意見團體之一,在社群網站上有獲得一定的注意。 「抗戰」和「終戰」這兩個「70週年」的紀念活動背後,有著兩種迥異的對待日本的戰爭態度、迥異的日本經驗、以及奠基在該日本經驗之上的日本觀,這些紀念活動的舉行,顯示出在現代台灣,存在著這兩種日本觀既共存、又相互競爭與對抗的狀況。在理解台灣的「日本觀」與「歷史問題」的時候,這又顯現出日台關係具有著怎樣的結構?雖然筆者準備不足、學界的積累也稱不上豐富,仍試圖藉由本文,處理這個問題。 回顧七十年前,被日本殖民統治半世紀到1945年的台灣社會,被對日戰勝國中華民國政府統治,戰後台灣,就是從這樣的結構開始的。台灣社會的大多數是,在日本統治下被稱呼為「本島人」的漢人居民、與被稱為「高砂族」的山地原住民族,並依據中華民國戶籍法給予這些人台灣省籍,被稱為「本省人」(人口約六百萬)。 另一方面,與中國共產黨的內戰導致1949年前後有一百萬餘人的「外省人」來到台灣,從中國國民黨的重要人物開始,新的統治菁英階級有一大半都是這些大陸出身者。若就與日本的關係而言,這樣的結構乃是:剛脫離日本殖民統治的、具有被日本殖民經驗的大多數人,被剛與敵國日本戰鬥結束、具有被日本侵略經驗的外省人菁英階級所統治。 這兩種日本經驗以及因此而生的日本觀,並非對等的存在。以1947年二二八事件的鎮壓以及40年代末期以降的「白色恐怖」為人所知的、國民黨一黨獨大的政治威權體制下,後者的日本觀具有霸權地位,前者則被禁止在公共場合發言。依據台灣的人類學者黃智慧的調查,到1980年代為止,在台灣的著作、雜誌報導等刊登的日本論,多為外省人文化菁英所寫[註四]。另一方面,在戰後出生的本省人子女,被擴大中的學校教育體系、以及媒體力量灌輸了以中國國民黨官定中國民族主義為基礎的「中國性」。 但是,儘管如此,我們並不能認為,以「被殖民經驗為基礎的本省人日本觀」在「國民黨的『抗戰八年』口號下被正統化的日本觀」裡面有順利地被整合進去(引號與粗體為譯者所加)。為什麼?台灣的歷史學者周婉窈指出,可能是因為本省人的「絕對多數的力量(sheer number)」。 戰後1940、50年代的台灣社會中堅份子是「戰中世代」以上(1930年代初期以前出生)的本省人。這些人多為曾經因為脫離日本統治並「光復」(回歸祖國)而一度歡天喜地,卻面臨了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因而對「中華民國」產生違和感。「正經地說日語是在終戰後(日本語を本気で話す終戦後)」────是這個世代某些台灣人所創的話語,同樣的,他們被迫具有比較日本殖民統治與戰後中華民國統治的視角,甚至可以擁有一個可能具有霸權地位的、與被侵略者的日本經驗相對的視點[註五]。 但是,他們經歷了二二八事件等與政治相關的強烈恐懼感,上述所說的「比較統治者學」的觀點,只能在非中華民國「國語」的母語(福佬話、客家話等等)的各種小親密圈裡私密談論而已,而且他們也會因為考慮這些話萬一被小孩聽到,小孩可能會在學校講出來而招致政治災難,所以即便是在小孩面前,也不敢說這些話。周婉窈敘述,在小學時期,偶然在爸爸和鄰居的對話裡聽到「反攻大陸是不可能的」時非常震撼[註六]。 但是,與這種國民黨政權官定中國民族主義不同的看法[註七],在人口上佔「絕對多數」的本省人家庭中,透過「小孩看著父母的背影而長大」式的溝通,也傳給了受「中國化」教育的子女。依據周婉窈所言,「在小孩之間常常吵到『誰打敗了日本』這個問題。一派認為是美國原子彈造成的,另一派主張是中國八年抗戰的成果」。顯然,前者是周婉窈父親世代的看法,後者是國民黨教育的結果。 在這樣的狀況下,即便是在國民黨一黨獨大體制下的台灣社會裡,也有著可謂相反的日本觀,「一個在檯面上、一個在檯面下,在時光流轉之中相互較量著」[註八]。在親密圈談話中被壓抑的被殖民者日本經驗,可以說是作為本省人的「絕對多數力量」,而把官定的中國民族主義日本觀相對化。 為何「歷史問題」很難在日台關係中被「檯面化」? 與現今的日中關係與日韓關係相比,日台關係之中,較少出現被政治化的、過去的殖民地支配以及與戰爭相關的各種問題、也不常登上政治和輿論的舞台,這樣的狀況。也就是說,台灣存在著「歷史問題」很難被「檯面化(日文原文為「前景化」)」的問題。 這很奇妙。如同前述,因為戰後台灣是「有被殖民經驗的社會」與「有被侵略經驗的國家」二者的組合,東西冷戰體制的崩解,解除了對日歷史問題的禁忌,若產生許多問題,其實也不奇怪。但是,後來的發展並非如此。雖然日台之間並非不存在「歷史問題」、也不是因為日本方面沒有應對上的問題[註九],卻不像日中和日韓那樣的「檯面化」。為什麼呢?大致可以歸納出三個原因: 第一,是安保因素。 對在1970年代退出聯合國並與大國斷交、成為「非承認國」之一的台灣安全保障來說,最大的外部依靠就是美國國內法《台灣關係法》所訂的安保承諾,以及日美安保體制中對中國的牽制力。在這樣的狀況下,對台灣而言,只要不指望放棄事實上的獨立,對日關係的過度惡化,是對自己而言也好、對美國的顧慮也好,都必須避免的選項。 第二,是台灣民族主義的性格。 台灣政治的意識形態構造中,日本問題是台灣民族主義與中國民族主義對抗下,次要的對立結構。這樣的對抗結構中,如同前節所述,就算是國民黨一黨獨裁時代,被殖民與被侵略的日本觀的相互較量也默默存在著。在建構民族主義團體的認同時,與「他者」的對峙是對該團體而言很重要的。對殖民時期的本島人民族主義來說,「日本」毫無疑問的是這樣的重要「他者」。 但是,對現在的台灣民族主義而言,重要的「他者」無疑是「中國」。在戰後史之中,這個「中國」首先是「中華民國」,然後在近年漸漸轉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十]。對台灣民族主義而言,台灣政治上存在著的一個脈絡是,新「他者」的登場,在政治意識形態上壓抑了「被侵略」日本觀的進一步激烈化。而且,日本這個已經從「他者」這個位置離開的國家,作為一個面臨著發達經濟中各種課題的「課題先進國」,日本也成為了面臨同樣問題的台灣社會在反思自身時的一個參考標準。 第三個因素是選舉──尤其是總統選舉。 「台灣民族主義vs中國民族主義」這樣的、兩種民族主義的對立/對抗,當然具有分裂政治共同體的力量,但是台灣的「中華民國」保持實質獨立作為一個最底限的共識,這兩種民族主義雖然競爭著、也共存著。總統選舉為全國單一選區,兩種民族主義的對抗很容易把「中國政策」檯面化成一個光譜(日文原文為「軸」)的對立。 但是,因為中間選民很多,如果不把中間選民的選票向光譜兩側延伸,當選就有危險。現任總統馬英九就是呈現出這樣想法的候選人。雖然馬英九被認為是國民黨教育下的優等生外省人,過去的發言也是「八年抗戰」式的典型日本觀持有者,但是在2008年的選舉中,被認為是「反日」的東西被理解成不利於選舉,發言(或表演)稱許了在過去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所建設的嘉南大圳設計者、在南部農村被尊敬的日本人技師八田與一,表示自己也是「知日派」、「友日派」[註十一]。 「親日台灣」是理所當然的嗎? 常有人說「台灣親日」。的確有民調數字顯示日台國民相互抱有好感[註十二],在災害時的互相援助的密度(1999年台灣中部大地震、2011年東日本大震災、2015年台灣新北市大量燒傷事件等)上也看得出來。 但是,「親日台灣」的印象和「反日中國」「反日韓國」並列,這樣的言論在日本被流傳、消費,這個面向也難以忽視。可以說是在近年的日台關係之中,由於「歷史問題」沒有被檯面化,也助長了這樣的言論。 可是,如同目前我們所看到的,關於日台之間的「歷史問題」很難被檯面化這件事,從台灣所處的國際政治地理位置所導致的台灣的「脆弱」、及台灣內部的政治意識型態的相互牽制狀況來看,也存在著日本正在「間接受益」的事實。 但是,此種狀況的條件也可能變化。中國在近年利用對台灣經濟界與執政黨的滲透,不只領土問題,在「歷史問題」也希望台灣與中國同調,這樣的動向日益強化,依據2016年的總統競選活動的進行方式,可能增加對日本的嚴厲言論,並不排除依場合擴大與中國同調的勢力這樣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在日本,「台灣是親日的」這樣的言論,常與過去日本殖民地統治肯定論連結在一起,在此狀況下很容易有著「日本在過去做了好事,所以現在的台灣親日是理所當然的」的含意。即便是在日台關係的「歷史問題」檯面化一事上態度消極、甚至反對的台灣民族主義者,也不見得和這樣的看法持相同論調。 事實上,在前述的「台灣教授協會」之中,也有認為日本教科書中關於台灣殖民統治的敘述必須更豐富才對的意見[註十三]。另外,今年是台灣南部玉井發生居民反抗、對此日本政府過度鎮壓的事件(「噍吧哖事件」)的一百週年,在八月台南市也預計舉行紀念活動[註十四]。過去的殖民地統治與戰爭連帶發生的國家暴行,在「親日的」台灣,也並不會自動被遺忘的。 即使是在個人的朋友關係裡,若把朋友對自己的好意當作理所當然,朋友早晚都會離開的吧。在日台關係之中,政治上也好、日常交流也好,都不應該把台灣對日本的好感當作理所當然。朋友關係要長久,就得謹慎守護、培養之。現在良好的日台關係,亦是如此。 [註一] 〈台湾:戦勝70年パレード〉,《毎日新聞》2015年7月5日、第7面。 [註二] 美軍的台灣空襲從1944年10月與「菲律賓奪還作戰」的開始同時白熱化。45年5月31日的台北空襲時,台灣總督府建築也被轟炸破壞。根據台灣總督府的統計,44年10月開始到45年8月為止的十個月中,全台灣有6100人死亡。關於台灣空襲,參照張建俅〈二次炸彈台灣遭受戰害之研究〉,《台灣史研究》(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第4卷第1期、1999年。 [註三] 台灣教授協會網站 (link is external)、2015年7月5日閲覧 (link is external)、2015年7月5日閲覧。 [註四] 參照黄智慧〈台湾における『日本文化論』に見られる対日観〉、《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語文化研究》(東京外国語大学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語文化研究所)第71号。 [註五] 黄智慧〈ポストコロニアルの都市の悲情————台北の日本語文芸活動について〉、大阪市立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アジア都市文化研究室編《アジア都市文化学の可能性》清文堂、2003年、129-130頁。 [註六] […]
↧
↧
愛肝.軍艦.行進曲──日本軍歌的臺灣遺產(上)
談起日本軍歌,對青壯年這兩代的臺灣人來講,多數應該是可以平靜的面對,不過對阿公阿嬤那一代而言,卻特別容易讓人「抓狂」。同樣是抓狂,卻又分兩種,一種是興奮狂熱、滿腔熱血、隨之起舞的抓狂,一種是鄙視不屑、恨之入骨、不能兩立的抓狂。這道理說來簡單,分析起來很複雜。 作者:黃裕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日本軍歌」基本上是在戰爭時期日本方面高唱的歌曲,然而,八年戰火間認同這些歌曲的友軍——日本部隊的臺灣軍,與抵抗厭惡這些歌曲的敵軍——中國部隊,敵我雙方,以及他們的後代,在戰火平息後的七十年來,擁擠、交錯地生活在臺灣這片土地上。於是,日本軍歌對臺灣人而言,便形成了愛恨兩極的意義。 累了嗎?聽首歌好嗎?這首戰爭時期歌曲〈支那街〉,在戰後被改為紅遍大街小巷的廣告歌〈愛肝〉。 什麼是日本軍歌 在戒嚴時期,關於日本軍歌的臺灣遺產問題,基本上是不容討論的,要說也都是「負面的遺產」才可以。不過持平來講,「日本軍歌」對臺灣社會確實發生深刻而廣泛多方影響。要討論這個問題,讓我們先實務地分析:什麼是「日本軍歌」? 本文所說的「日本軍歌」,基本上是指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間,戰爭時期在臺灣傳唱流行、普遍為人所知的,具有動員社會、發揚戰鬥意識、提振士氣與精神的歌曲。 把握這樣的概念,我們從當時的歌曲內容,聽聽看那時有哪些歌?以下我就其他論著的分法,再參考臺灣的實際歷史經驗,從歌曲傳唱的場合分類如下五種: 1.軍樂歌:部隊或官方機構於正式場合演唱的部隊歌、儀式歌。比如日本國歌〈君が代〉(沿用至今的日本國歌),〈臺灣軍之歌〉、〈臺灣警察歌〉等特殊部隊機構歌曲。 2.儀典歌:一般民眾在紀念會、慶祝會上會聽到唱到,並列入學校唱歌教材中。比如〈紀元二千六百年〉(指天皇紀元,等同西元1940年)、〈天長節〉(天皇生日)、〈始政紀念日〉(紀念臺灣總督在1895年6月17日正式上任那天)。戰況播報專用的〈海行かば〉(海行兮,有第二國歌之稱)、〈軍艦マーチ〉(即著名的〈軍艦行進曲〉)等等。 3.少國民之歌:列入唱歌教材中,並且在學校、廣播頻繁播送的精神動員歌曲,如〈敕語奉答〉、〈廣瀨中佐〉等等。 4.報國動員歌:由政府或新聞機構公開徵選,響應軍國主義報國運動的歌曲。如〈愛國行進曲〉(日本內閣情報部1937年末徵選)、〈臺灣行進曲〉(1938年由總督府國民精神總動員部徵選),日本全國性的有「國民歌謠」,內容像德山璉所唱鼓勵走路健身歌曲〈行く歌〉(行路歌)、推廣鄰里互助組織的〈鄰組〉,以臺灣為範疇徵選的「島民歌謠」10首歌曲等。 1938年〈臺灣行進曲〉兒童合唱版:http://audio.nmth.gov.tw/VoiceDetail.aspx?Cond=e537c49b-6310-47f5-9b86-6118e3cc3856 [歌詞] ♫ 亜細亜は光る いまぞ朝 住めら尊の 治しめす 大和島根の 伸ぶる処 湧く白雲や 靖臺の 宮鎮まれり いや高く 仰げ護国の 御柱を 皇國日本 わが臺灣 5.愛國流行歌:同樣具有鼓勵報國從軍的內容,基本上純粹是流行歌界的作品。如〈望春風〉、〈雨夜花〉翻唱的〈大地は招れ〉(大地招喚,歌詞鼓勵眾人去滿州開墾)、〈誉れの軍夫〉(榮譽的軍夫),大流行歌曲〈サヨンの鐘〉(沙韻之鐘,紀念一名為送老師從軍而跌落山谷的原住民女孩),〈支那之夜〉、〈蘇州夜曲〉等…… 上述中的前三類,分屬前線與大後方的正式場合演唱歌曲,在公學校、中學校裡都會教唱,也可說是軍國主義精神的最核心歌曲。而第四類在廣播、各類社會聚會中頻繁播放,別具有官方色彩,算是新的官訂歌謠,有的也相當活潑、生活化。至於第五類,基本上是市場活動而產生的流行歌,發行唱片販售,有的更與電影合作推出,算是整個軍國動員體系的邊緣,卻也是戰爭時期娛樂活動的主幹。 由〈雨夜花〉改編的〈誉れの軍夫〉(榮譽的軍夫)http://audio.nmth.gov.tw/VoiceDetail.aspx?Cond=77566c8e-2955-4ee7-bd26-0218e8ff7a77 愛國歌曲的內容 前述的第五類歌曲,雖然是市場所生,由於流傳廣泛,仍可算是軍歌的範疇。其歌曲內容五花八門,反映了戰爭時期社會上的七情六慾。主要又有四大宗: 1.大和撫子歌:傳達日本女性的美感、堅強與勇敢,如〈サヨンの鐘〉、〈愛國の花〉、〈九段の母〉等,臺語流行歌中也有〈送君曲〉、〈慰問袋〉響應。 由日本時代著名詞人李臨秋作詞、紅歌星純純演唱的臺語流行歌〈送君曲〉,沿用南管的〈送君譜〉,也是至今仍在傳唱的歌仔戲七字仔曲調。大家可以聽看看1938年發行的版本:http://audio.nmth.gov.tw/VoiceDetail.aspx?Cond=51fd5a84-7d34-4d77-8b46-97bc991f7c0a 2.鎮魂歌:撫慰為日本奉獻生命的英靈,如〈同期の櫻〉、〈爆彈三勇士〉等。 3.大陸之歌:與中國戰場有關的歌曲,反映對新領土的好奇與依戀,如〈支那の夜〉、〈蘇州夜曲〉、〈何日君再來〉日文版、〈滿州行進曲〉等,臺語流行歌也有〈南京夜曲〉(也就是後來翻唱的〈南都夜曲〉)、〈上海哀愁〉等。 4.戰線通信:以戰地士兵寫給故鄉家族的信件改編成歌詞的作品,代表作如〈上海だより〉、〈鄉土部隊の勇士から〉(鄉土部隊勇士的來信,鄧雨賢作曲)等。 除這四大宗之外,望鄉歌、搖籃曲、學徒出陣歌等等,也都是戰時歌謠的特定格調,別樹一格。普遍來說,日本軍歌基本上是以日文演唱的。不過,臺語流行歌也與當時的日本歌壇一樣,有響應時局、呼唱愛國的歌曲,且臺灣本島人也多少參與了歌曲創作、傳唱的工作。另一方面,這些歌在教科書、廣播、街頭活動、商品市場中相當活躍,對臺灣社會的滲透影響極為深刻。 編輯部:下集!將揭露多首戰後臺灣仍傳唱不歇的戰時歌曲,「有沒有連國民黨候選人愛用日本軍歌的八卦?」 ※ 本文原載於《Watch Taiwan觀‧臺灣》第26期,頁40-46。http://www.nmth.gov.tw/publicationhtml_153_89.htm 三民 http://www.m.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5239305 讀冊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756613 博客來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84345 更多故事: 國寶是誰的?大英博物館將希臘古雕像借展俄國,希臘重砲抨擊 2015-01-04 10:49:50 1 【冷知識週刊】第三十一號:少林功夫加唱歌跳舞?中國風的音樂是從哪來的 2015-09-19 23:12:04 1 【歷史知識考掘學】死於內戰與瘟疫蔓延時:牛津大學新發現的17世紀女性墓葬 2015-07-21 […]
↧
是美人魚,還是落水鬼?──俄羅斯的鄉野奇談
說到美人魚,相信安徒生的著名童話《美人魚》,與迪士尼根據此童話改編的經典動畫長片《小美人魚》裡的人物形象馬上躍然眼前。這些故事裡的人魚,有著與人類相似的外貌,卻沒有雙腳,而是「魚尾」。而在斯拉夫文化裡,如果提到「人魚」,可能和你既有的印象大不相同。「她們」與人魚相近,卻也有許多差異。如果你們想像「她們」會如艾莉兒般純真善良、善解人意,那恐怕你也會成為她們的手下亡靈,特別是俊俏的年輕男子,要當心吶...... 延續鬼月的氛圍,讓我們來說說俄羅斯的鄉野奇談─Русалка(音譯魯薩爾卡) 的故事吧! 俄文Русалка,音譯魯薩爾卡,是指斯拉夫鄉野民間傳說中常見的女鬼或是水怪。他們有著蒼白的小臉、半透明的肌膚,披散的長髮成褐色或是水草綠,常出沒在河邊或是湖邊,偶爾也會出現在井裡。在果戈里的短篇小說集《迪坎卡近鄉夜話》(Вечера на хуторе близ Диканьки)的《五月之夜》(Майская ночь, или Утопленница)中,就曾如此描述魯薩爾卡: “列夫柯望望那岸上:在銀白色的薄霧裡,閃動著像影子一般輕盈的姑娘們的身影,她們穿著猶如開滿鈴蘭花的草地一般潔白的襯衫;金黃色的項練、項圈、錢串掛在她們的脖頸上閃著亮光;可是,她們的臉全都蒼白失色;她們的玉體宛如是由透明的雲彩裁剪而成的,在月亮的銀輝下顯得通明透亮。” 也許是因為魯薩爾卡與水的關係密切,棲息地與人魚相似,其英文相對應的翻譯為「Mermaid」,中文翻譯就是「人魚」了。然而魯薩爾卡並非半人半魚型態,而是有雙腳可以在路上行走。如果用人魚來稱呼,難免會與人魚既定的形象有所混淆,因此還是建議採用音譯「魯薩爾卡」來稱呼比較恰當。 雖然住在水裡,但有雙腳的魯薩爾卡也可自由地上岸。他們會坐在草叢裡或是樹上梳頭。有時單獨出現,有時成群在草地上嬉戲,圍著圈跳舞。看起來,她們的行為就和普通農村裡的女孩沒兩樣,也許這就和他們的由來有關係了。 在民間傳說中,魯薩爾卡的由來有幾種說法:她們可能是未婚生下的嬰孩,在還未受洗前就被帶到河或湖裡淹死。或是在河或湖邊自殺、非自然死亡的女子。這些死者的背後都會有一些隱情,如未婚生子、被戀人拋棄、受族人欺負等等原因,可說是含冤或含恨而死。由於魯薩爾卡多為年輕的女死者,因此死後的行為模式也如同生前般,喜愛嬉戲、跳舞。 既然是含冤或含恨而死,那麼生前的怨就會轉換成死後報復的動力了。傳說中,他們會用歌聲或美色誘惑年輕男子或仇家,若是對方就這麼誤入魯薩爾卡的手裡,他們可能會被搔癢致死(好像很歡樂的死法?),或是引誘到水中淹死。有一說法是,魯薩爾卡非常不喜愛艾草,若是被問及:「你選艾草或是香菜?」,只要回答:「艾草」,魯薩爾卡便會放一條生路。若回答「香菜」,那就等著被拖入水中了…。 講到這,是否覺得與其說是美人魚,不如說魯薩爾卡是女落水鬼來的恰當呢?(笑) 關於魯薩爾卡還有更多的傳說與形象,以上提到的大抵是南俄、白俄羅斯、烏克蘭一帶的傳說故事中常見的說法。有一說是在俄羅斯北部(伏爾加河地區、烏拉爾和新西伯利亞)的魯薩爾卡,雖然由來類似,但是外貌醜惡如老太婆,稱呼也與南俄不大相同。 筆者以為,魯薩爾卡的存在,就像是遺留在這世界上,一個個未完成的宿願。美,也許是美在外貌,也許是故事背後的淒美。可怕,就怕在對那無情人的無盡怨念轉換成的報復了! 更多故事: 【鬼的歷史】殭屍史(二):殭屍=不插電的生化除濕機? 2015-08-16 19:07:02 1 鬼剃頭、「髪切り」、剪辮案:關於頭髮的政治、醫學與超自然事件 2014-10-25 09:28:23 1 【三國蜘蛛網】做人這麼辛苦,就是為了吃飯──臧霸的友情歲月 2015-05-31 21:40:38 1 阿克馬與萊頓解放日:一段荷蘭對抗西班牙人的歷史 2014-11-08 15:08:51 1 臺灣人是什麼人?──1897與1952,決定島嶼命運的關鍵時刻 2015-05-08 08:00:52 1 《風起》:宮崎駿與崛越二郎的飛機夢 2015-01-08 19:04:19 1 【大人的世界史】閱讀日本的方法 2015-05-24 07:00:49 1 【《物種起源》的起源】誰是達爾文? 2015-05-31 09:00:18 1 【台語原來是這樣】如何用台語形容一個人很窮? 2015-08-03 19:00:54 […]
↧
愛肝‧軍艦‧行進曲—日本軍歌的臺灣遺產(下)
作者:黃裕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上集的文章中,列出這樣一大堆的歌名,我想大多數人只知其名,不聞其調。有興趣的讀者大可一一查詢,你會發現其中有不少是耳熟能詳的曲調。你大概會覺得奇怪,日本軍國體系早已遠離臺灣七十年,為何這些歌竟一直都在?這正是日本軍歌作為臺灣精神遺產的第一個切面——曲調傳唱。 軍歌遺產之一:翻唱、禁唱、傳唱 基本上,日本軍歌在戰後是一律被查禁的,當然,前提是要被警政單位發現。最著名的例子,是文夏唱的〈媽媽我也真勇健〉(曲調來自〈鄉土部隊勇士的來信〉),這首歌在1961年發表在唱片裡,歌詞改成在外島當兵的義務役阿兵哥,發行後便受歡迎,同一時間〈沙韻之鐘〉則更名為「紗蓉」,由張淑美灌唱〈殉情花!紗蓉〉,改編成為愛情犧牲的女性故事,還拍成電影大發利市。 〈殉情花!紗蓉〉 不知是宿命還是巧合,警政單位這時正全面檢討國臺語歌曲唱片。1961年6月正式發令,禁止日本軍歌翻唱的任何歌曲。禁令一出反倒引起眾人興趣,〈媽媽我也真勇健〉成為年度風雲歌曲,蔚為經典。〈殉情花!紗蓉〉的唱片銷量也相當驚人,不久經由的周藍萍手筆,改成為國語歌曲〈月光小夜曲〉,從香港紅回臺灣,至今仍傳唱不斷。 蒙混過關躲查禁 〈媽媽我也真勇健〉基本上是保留了歌曲中振奮軍心的精神,改以新一代臺灣人的外島從軍經驗,〈殉情花!紗蓉〉和〈月光小夜曲〉則是把軍國宣傳的故事轉型為典型的愛情浪漫調,賦予全新的意義,不過這些老調新唱的做法,仍然讓警政機關刺耳,均遭查禁。 浪漫調之外,一些比較不為人知的國民歌謠,由於曲調輕鬆、生活化,也無意間重現在我們生活周遭,〈鄰組〉便被洪德成改編成詼諧歌曲〈獎券若著你落知〉,〈行路歌〉到1965年被呂金守改編成搞笑歌〈無頭路〉。戰爭時期廣泛的大陸歌謠更大量被偷偷翻唱成本土新版,文夏的賣花姑娘系列歌曲,很多就是以上海、廣東的中國賣花小姐為原型的日本調,布袋戲歌曲〈廣東花〉採調自〈支那むすめ〉(中國小姐)。上集文章一開頭貼的、你絕對會唱的廣告歌「愛肝」,是1940年發表的時局歌曲〈支那街〉…… 按照警政單位設定的標準,這些戰時具有軍國宣傳意味的歌曲,應該都要查禁才對,不過翻唱者多半不列作曲、原曲名,或甚至連翻唱的人都不知道原曲為何,就這樣蒙混過關,便能躲過禁令。沾染日本軍國風味的調子,也就這樣成為臺灣人豐富音樂生活的一部分。 遺產之二:本土精神的召喚 前述這樣的狀況算是經過衍生創作、閃閃躲躲而遺留的曲調遺產,從精神面來看,日本軍歌的遺留品說來更為複雜。且從軍歌界的「頭號戰犯」、戰時風靡東亞的〈軍艦行進曲〉說起。 快來振奮一下精神,這首1935年灌錄的〈軍艦行進曲〉催下去http://audio.nmth.gov.tw/VoiceDetail.aspx?Cond=0693f0cb-f8ea-4f11-966f-951a92197745 〈軍艦行進曲〉的歌與音樂在臺灣社會留下的深刻記憶,至今仍無法抹滅,也不時發生議論,最有名的就是作為郭國基的戰車出場曲。郭國基為省議會黨外五龍一鳳之一,人稱「大砲議員」,他的宣傳車前頭有一支大砲,震撼市街。從1960年他在臺北競選省議員,到1969年他在高雄當選立法委員之間,他的砲艇型宣傳車一律播放〈軍艦行進曲〉。他播這首歌很快就引起「有辱國體」的疑。那時報紙上詳細記錄了這起事件:當時郭國基遭到檢舉被傳喚到地檢署說明,他不情願地帶著錄音帶應訊,與檢察官從歌曲創作原由,到歌曲播放方式,激辯一場。檢察官要收押錄音帶,郭國基仍堅持要索回,揚言如果被扣押要告到美國去。 檢察官問他何以一定要用這支曲子?郭國基說:「只有這支曲子最有勇氣,我一定要用這支曲子競選到底。」檢察官也回答得很妙:「你不要忘記你是在競選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省議員,而不是競選日本國的省議員。」後來這錄音帶被查扣了,郭國基仍堅持在選舉時在街頭放送〈軍艦進行曲〉,歷任省議會、進軍立法院。 老歌不死 老實說,這時日本國的省議員恐怕也不用這首歌宣傳了,因為在戰後的日本,這首歌基本上已不時興,後來〈軍艦〉成為柏青哥的代表性配樂歌曲,對新一代日本人來說,〈軍艦〉已經有更新的意義。但對郭國基而言,〈軍艦〉仍是「勇氣」的象徵,這是走過戰爭時代的臺灣人們共同的歷史記憶,那是一種「召喚」。 由於郭國基不懼戒嚴體制的法律規條,堅持使用這首歌,從其個人到整體社會,讓這首歌發揮了新的、且社會普遍性的新意義。由此,做為軍國對外侵略戰爭精神召喚曲的〈軍艦〉,也成了體制外政治力量—也就是黨外運動的「新本土軍歌」,持續在街頭響亮傳播。 國民黨也用日本軍歌 日本軍歌成為本土政治勇氣召喚調的這點意義,到1990年代仍持續發酵。1996年起,羅大佑為國民黨創作過幾首競選歌曲,最代表性的有李連配競選歌〈臺灣進行曲〉,還有馬英九1998年臺北市長競選歌〈風神的歌詩〉,這兩首歌都帶著日本軍歌的特殊格律與調性,甚至還引發一些同黨人士的不滿與批評。 1996年李登輝與連戰參與臺灣第一次民總統選舉的歌曲,是由羅大佑創作的〈臺灣進行曲〉 這首歌曲和日本軍歌的關係,用聽的就知道: 1945年〈ラバウル小唄 〉 1998年馬英九參選臺北市長時,亦選用具有日本軍歌風格的作品,同樣是羅大佑創作的〈風神的歌詩〉。 這兩場選戰可說是國民黨本土化的關鍵戰役,特別採用具有日本軍歌風格的選戰歌曲,表面上是羅大佑個人的創作構思,內底透露的精神思維,卻相當值得探討深究。就我個人分析,顯然這時的國民黨企圖藉著本土的戰歌,來「召喚」臺灣人,而本土化的戰歌元素是什麼?天縱英才的羅大佑想到的,正是黨國體制詆毀已久、視如寇仇的日本軍歌。這可說中國國民黨與臺灣的對唱,也是跟歷史、跟土地聆聽的對唱過程中,迸發的音樂火花。 和軍歌和解的文化 「日本軍歌」記憶的特殊價值,一方面作為雙方戰爭經驗的對話,一方面更是不同世代間歷史經驗的串聯。在多元歷史經驗的臺灣島上,聆聽敵我雙方的歌聲,從中理解不同的需求與渴望。於是發現,烽火時代的鍛鍊,不是要我們去仇恨什麼人,而是讓我們理解人性中最光明卻也最陰暗的部分。作為歷史記憶中無法割捨的一環,「日本軍歌」的激情漸漸淡去,然作為臺灣重要音樂記憶,如何去轉化、去詮釋,找尋其中的正面意義,也成為新世代臺灣人應該共同面對、一同探討的重大課題。 ※ 本文原載於《Watch Taiwan觀‧臺灣》第26期,頁40-46。http://www.nmth.gov.tw/publicationhtml_153_89.htm 三民 http://www.m.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5239305 讀冊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756613 博客來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84345 更多故事: 二二八過後,戰鬥才剛剛開始──歷史課本沒告訴你的,很多事 2015-03-07 11:17:34 1 【才女的故事】牡丹亭上三生路:三位才女與她們的男人(2/4) 2015-03-06 05:26:46 1 樟腦王國的黃金年代:日本時代臺灣的山林與貿易 2015-09-23 19:01:26 1 轉型正義:民主化的西班牙這麼做,臺灣可以如何借鏡?(二) 2015-03-02 12:13:24 1 【說書】屬於反抗者的故事──《鏡子:一部被隱藏的世界史》 […]
↧
↧
空襲福爾摩沙:二戰盟軍飛機攻擊台灣紀實
作者:張維斌 本書所記載的空襲,是美國為首的同盟國飛機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對日本統治下的台灣與澎湖發動的空中攻擊行動。除了由轟炸機群或掛載炸彈的戰鬥機所執行的轟炸(Bombing)任務之外,各型飛機在掃蕩(Sweep)、打擊(Strike)、目標區空中戰鬥巡邏(Target Combat Air Patrol)、夜間騷擾(Heckling)、佈雷 (Mine-laying)、武裝氣象觀測(Armed Weather Reconnaissance)、武裝偵巡(Armed Search and Reconnaissance)等任務中攻擊台澎地區陸上目標與港口船隻的行動,皆屬於本書涵蓋的範圍。美軍飛機在海上搜索截擊日本航運的任務原則上不在此列,在空襲任務中與日軍飛機交戰的細節也不多作著墨。 雖然援助中華民國的蘇聯空軍志願隊(俄員隊)曾於1938(昭和13)年2月23日跨海轟炸位於松山的台北飛行場及新竹州竹東街,但是這次空襲行動與後來同盟國的空襲有不同的時空背景,且彼此並無關連,故從本書略去。 空襲台灣 從美國陸軍第14航空隊(14th Air Force)於1943(昭和18)年11月25日首次轟炸新竹飛行場開始,到1944(昭和19)年8月底為止,美軍對台灣的空襲相當零星。1944年10月的台灣沖航空戰期間,美國海軍第38特遣艦隊(Task Force 38)雖然出動大批艦載機密集攻擊台灣各地,第20航空隊(20th Air Force)的B-29轟炸機也配合實施轟炸,但是在10月17日之後,美軍的對台空襲行動又再度停頓。對於前述兩個階段,本書僅針對空襲發生的日期作記述。 不過從1945(昭和20)年1月3日第38特遣艦隊再度以艦載機大舉攻擊台灣開始,美軍飛機就幾乎天天空襲台灣。其間第5航空隊(5th Air Force)從1月中旬開始逐步成為空襲台灣的主力,另有美國海軍的陸基型飛機在經常性的武裝偵巡任務中,對沿途發現的目標發動攻擊。第5航空隊在7月下旬從菲律賓移防到沖繩,因此暫停空襲台灣。第13航空隊(13th Air Force)於8月初接手空襲任務,直到日本在8月15日宣布投降為止。〔……〕 比較不為人所知的是,當時空襲台灣的飛機不限於美軍,澳洲皇家空軍、英國皇家海軍的飛機都曾零星的參與,編入第5航空隊的墨西哥空軍戰鬥機中隊亦曾出動飛機到台灣執行任務。因此本書也取得澳洲、英國的相關戰爭檔案,還原這一頁鮮為人知的歷史。 以往有關台灣空襲的記載或回憶,甚少提及在夜間進行的部分。事實上,第5航空隊是以夜間騷擾轟炸展開空襲台灣的序幕,即使後來都集中在日間攻擊台灣,夜間轟炸任務依然持續進行。甚至在日間空襲受天候影響而取消的當天夜裡,執行夜間騷擾轟炸的飛機有時仍會出動,讓日軍與台灣民眾整夜不得安眠。台灣總督府統計各地空襲受災狀況的《台灣空襲狀況集記》在昭和20年1月及2月尚有晝、夜分開記載的空襲統計,從3月起即無夜間空襲的記錄。〔……〕 空襲目標及使用武器 美軍在空襲台灣前通常會事先規劃當次任務預定要攻擊的主要目標(Primary Target),但由於任務中可能受到天候、故障、敵軍反擊等因素的影響而無法攻擊主要目標,所以往往還會指定第二順位的次要目標(Secondary Target),有時候甚至連第三順位或第四順位目標都會事先規劃好。部分任務僅指定主要目標,並未規劃第二順位及其後的預備目標,而是由執行任務的機員伺機選擇攻擊所謂的機會目標(Target of Opportunity)。特別的是,有少數台灣空襲任務的目的就是攻擊機會目標,所以連主要目標都沒有指定。 在台灣沖航空戰之前,第14航空隊對台灣的零星空襲以騷擾的性質居多,目標以飛行場與港口為主,但是對日軍造成的損害不大。 第38特遣艦隊在1944年10月及1945年1月兩度以艦載機大舉攻台,目的在阻斷日軍從台灣增援菲律賓,因此以飛行場、飛機、港口、船舶為主要攻擊目標。不過由於台灣在1月間的天氣不佳,所以常見改炸機會目標、甚至取消任務返航的情況。第20航空隊的B-29在這兩段期間的對台轟炸任務跟第38特遣艦隊的目的相同,主要也是轟炸飛行場與港口。雖然B-29經常在耆老的回憶口述中出現,事實上B-29用於轟炸台灣的時期非常短暫,次數也不多,但可能是因為投彈量大、破壞力驚人,而讓長輩們印象深刻。 第5航空隊負責空襲台灣的期間長達六個多月,出動的飛機最多、投彈量最大。所以第5航空隊在戰爭結束後,對於在台灣地區出擊的飛機機型與架次、投下的炸彈型式與數量,根據空襲目標的類型按月作了非常詳盡的統計分析。 飛行場在前面四個月內都是第5航空隊最主要的空襲目標,不論是以出擊的飛機架次或以投下的炸彈噸位統計都是最高。這是因為美軍計畫於4月1日登陸沖繩,必須在登陸行動前先摧毀日後可能用來增援的日機和出動的基地。待登陸作戰發起後,又因日軍自殺飛機屢次攻擊美軍艦隊,所以再加強轟炸可能佈署這些飛機的台灣飛行場。 美軍在初期多以通用(General Purpose)炸彈轟炸飛行場,目的在摧毀棚廠與維修設施。但這些設施很快就遭破壞殆盡,所以後來破片殺傷彈(Fragmentation Bomb)成為最普遍用來對付飛行場的彈藥,透過密集的彈幕提高擊中日軍於周圍藏匿之飛機的機率。 房屋建築在1945年3月躍升為僅次於飛行場的主要空襲目標,到5月和6月更成為第5航空隊出動飛機架次最多、投彈噸位最高的空襲對象。美軍轟炸一般房屋建築的目的除了摧毀深入各地的小型軍事或工業目標,同時藉此削弱台灣從事生產的人力,並瓦解民眾的信心與意志。因為當時台灣有許多房屋為木造,第5航空隊在台灣所投下的燒夷彈(Incendiary Bomb)與汽油彈(Napalm Bomb)中,有半數以上用於轟炸房屋建築。但如以絕對數量來計算,用於轟炸房屋建築的彈種仍以通用炸彈為最多。 以第5航空隊出動的飛機架次或投彈噸位來論,台灣的工業生產設施是僅次於飛行場和房屋建築的第三位。美國海軍艦載機於台灣沖航空戰期間即曾轟炸工業設施,但僅限於規模較大者。在各種工業生產設施中,製糖所由於可利用製程的副產品糖蜜生產酒精,作為燃料之用,因此製糖所及其附屬的酒精工場遂成為第5航空隊負責空襲台灣期間持續轟炸的工業目標,並發展出獨特的B-25雙機打擊戰術。以數量而言,用於轟炸工業生產設施的彈藥主要為通用炸彈及傘降破壞彈(Parachute Demolition Bomb,或Parademo)兩種。 第5航空隊對港口設施的攻擊強度僅略低於工業生產設施。第38特遣艦隊在1945年1月攻擊台灣的行動中,多次聯合數艘航艦的艦載機密集轟炸高雄港,基隆港則因北部的天候持續不佳而倖免。第5航空隊開始空襲台灣之初,仍不時以高雄港為轟炸目標。 而由於高雄港位於美軍轟炸機返回菲律賓的必經之路,因故障而提前折返或完成任務後仍有炸彈卡在彈架上的轟炸機,經常在返航途中在此投下炸彈。估計在4月下旬左右,高雄港已失去大部分的船運功能。及至6月中旬,美軍研判基隆港已取代高雄港的運輸功能,因此連續數日猛烈轟炸基隆港。用於轟炸港口設施的彈藥中,以通用炸彈的數量最多。 第5航空隊在台灣的其他空襲目標包括鐵路運輸、防空陣地、煉油設施、補給設施等,但是攻擊的強度在整體上不如其他類型的目標。 在第5航空隊用於空襲台灣的各型飛機中,不管以出動的架次或投彈的總重來統計,B-24重型轟炸機都名列第一。在台灣戰場上,B-24主要是從高空轟炸大面積的目標,例如港口、飛行場、城市等。由於少數的B-24上加裝了H2X雷達,所以B-24也負責執行夜間騷擾轟炸。 B-25中型轟炸機出動空襲台灣的架次僅次於B-24,主要任務是在超低空對城鎮的房屋建築、工業生產設施、飛行場的飛機掩體、鐵路運輸設施進行轟炸及掃射。不過因為B-25的載彈量較小,所以對台灣投下炸彈的總重還不如只短暫出現在台灣戰場的B-29。 P-38、P-47、P-51等戰鬥機除了為轟炸機護航和執行掃蕩任務,有時也會掛載炸彈轟炸地面目標。如果與後期才加入台灣戰場的P-61夜間戰鬥機合併計算,這些戰鬥機執行轟炸任務的架次略少於B-25,主要轟炸的目標是房屋建築與飛行場。不過由於戰鬥機的載彈量很小,所以投彈的總重量不到B-25的三分之一。 第5航空隊在台灣還使用過A-20輕型轟炸攻擊機,負責在超低空轟炸與掃射獨立的工業設施。A-20的後續機種A-26在戰爭結束前也加入台灣戰場,但出擊次數極少。 值得注意的是,第5航空隊在後期已經取得完全空優之後,也利用台灣作為測試新武器的場所。當時最新銳的B-32極重型轟炸機,即利用台灣進行大部分的實戰測試。造成羅東地區死傷最慘重的一次空襲,就是B-32實戰測試的最後一次任務。由於B-32的載彈量可媲美B-29,在台灣出動的架次雖然不到A-20的十分之一,投下的炸彈噸位卻直逼A-20。 第13航空隊的B-24在8月初接下空襲台灣的任務後,飛行場再度成為主要轟炸的對象。然而在短短兩周內,日本即宣告投降。 […]
↧
【台語原來是這樣】「明信片」的台語怎麼說?
明信片的台語該怎麼說?現代人或許多半會以「明信片」三字直翻,但其實明信片的台語還有一種說法,叫做「光批」(kng-phue)。 正如同現在我們對於不需要特別包裝的商品,用「裸裝」的「裸」來形容。「光批」的「光」是指無遮掩,而「批」則是信件、書信之意,顧名思義就是指外露的信件,也就是明信片的外貌。 受日治時期的影響,部份台灣老一輩也會用日語「絵葉書」(エハガキ)、也就是繪葉書來稱呼明信片。日治時期,像明信片這樣的「光批」形式,為「葉書」,那是單純空白單格式;但若在其中一面放在繪畫或攝影圖片,日語漢字寫作「絵葉書」,在當時也逐漸成為通用普及的郵件形式,這樣一份將資訊外露的郵件之所以令人著迷,那是因為其中一面會擅加利用做為攝影或圖畫描繪創作,結合各個地區的美景、風土民情,成為一份紀念或傳遞在地人思念祝賀的濃縮情感。而這樣的表現手法,在日治時期,除了忠實呈現台灣山河風貌的美景,一來是為了具體呈現這塊土地的面目,二來是透過圖像攝影記錄人文、以用為後續學術調查研究之便;另外一種表現,則是透過記錄重大具體建設,譬如建築、商圈、鐵道車站或交通設施等影像畫面,用攝影或描繪的方式,做為當時建設的一種宣傳或紀念。 上敘種種,都透過了「絵葉書」這樣的「光批」形式,巧妙地被記錄、流傳了下來,某些日治時期的建築,或許今天已經不存在了,但確也因此被封存在圖像之中。 其中不得不提到的「絵葉書」,就得提到活躍在大正至昭和之間的鳥瞰圖繪師、有「大正廣重」之稱的 ─ 吉田初三郎。「大正廣重」的「大正」是指大正年間,而「廣重」則是指出身於江戶的浮世繪大師 ─ 歌川廣重,這樣說或許大家很陌生吧?不過這位浮世繪大師 ─ 歌川廣重的作品,相信一說、各位一查,或許會勾起曾經見過這些美景繪圖的印象,《東海道五十三次》、《金澤八景》、《近江八景》、《名所江戶百景》都是他的大作。說到這裡,那麼多少會令人好奇,有著可媲美「大正廣重」之稱的 ─ 吉田初三郎,究竟筆下作品跟上敘提到的美景是否一致呢? 吉田初三郎以鳥瞰圖著稱,大正至昭和年間,日本觀光熱潮升起,搭配觀光風景圖像的需求,於是他的鳥瞰圖人氣也節節升高。當時屬於日治時期的台灣,當然也就成為他筆下的創作題材之一,許多台灣風景名勝也就因此成為這位有著「大正廣重」之稱的吉田初三郎繪畫作品,後來也成為了「絵葉書」這樣的「光批」。 譬如 1927 年台灣日日新報舉辦「台灣八景」的全民票選活動,投票結束由審查委員實地勘景後公告「八景」為:鵝鑾鼻、八仙山、阿里山、基隆旭岡、日月潭、太魯閣峽、淡水與壽山。以及又推舉出「別格」:台灣神社、新高山(玉山),除了反應了當時台灣景點熱潮的風氣外,也象徵了一種對於家園認同的情感,特別是透過繪師吉田初三郎筆下再次詮釋《台灣八景》的風貌,不得不佩服他「大正廣重」之稱是當之無愧,而《台灣八景》也因他的描繪而跟歌川廣重或其它日本浮世繪大師筆下所描繪的景物圖,不相上下、各勝擅場,讓人欣賞這些圖畫也不自覺會由衷讚嘆台灣的風景壯麗優美。 吉田初三郎筆下的台灣風光,充滿了浮世繪及他自成一格的鳥瞰圖筆法,台灣風光在這樣的構圖中,除了因為濃濃日本味而顯得別具特色外,也傳達出過去時代背景的歷史意義。 更多故事: 一杯紅茶的代價(2):馬戞爾尼使節團的科學調查 2015-07-04 15:10:58 1 【每週一畫】粗曠下的溫柔 《嘉義街外》 2014-12-12 07:22:44 1 為何中國不提早收回香港?來自英國外交部最高機密報告的答案 2014-09-14 00:12:04 1 土耳其、維也納、與卡布其諾的誕生──咖啡裡的世界史(下) 2015-03-04 17:30:54 1 【《物種起源》的起源】誰是達爾文? 2015-05-31 09:00:18 1 民族主義危險,要從文化交流建立全球共同體──哈佛歷史系榮譽教授入江昭訪談 2014-09-21 23:38:11 1 資生堂銷售術─20世紀初的化妝品廣告與設計(四):戰時的奢華與簡約 2014-11-09 18:32:49 1 機器人史前史──江戶時代的機關人偶與機械設計書 2015-09-16 02:35:10 1 臺灣新文學的搖籃:臺中師範學校 2014-11-19 01:18:39 […]
↧
一杯紅茶的代價(5):植物獵人的華麗冒險
前集:一杯紅茶的代價(4):令人頭痛的茶樹之謎 喬裝打扮的異鄉人 福瓊回到英國後,受派至倫敦雀兒喜藥用植物園(Chelsea Physic Garden)擔任館長。他的生活改善許多,照顧植物的日子,也頗為平靜。原本以為冒險告一段落了,沒想到還有後續。 1848年5月7日,植物學者羅爾到植物園拜訪福瓊。兩人談了話,十天後,福瓊收到東印度公司的來信。董事會希望福瓊在6月20日出發,初秋時就可到達中國,主要任務很簡單,就是先將茶樹送至印度的加爾各答植物園,最後送至喜馬拉雅山的茶區。 比起園藝學會,東印度公司顯然相當慷慨。園藝學會之前付給福瓊年薪一百英鎊(相當於現在的一萬美元),公司則給他一年五百英鎊,足足多了五倍,還負擔他一路上的旅費與生活費。基本上,福瓊只需要幫東印度公司採集茶樹種子,他自行蒐集的園藝花卉或其他觀賞植物,都屬於他個人所有。 福瓊在1848年9月抵達上海。盛產綠茶的安徽省是福瓊的首選,該省的徽州、池州、廣德州、寧國、太平、六安州等地都是產茶區,尤其是安徽南部大量產茶,因此徽州成為福瓊首要採集地點。另外一個地點是福建武夷山,這裡出產的烏茶(black tea)遠近馳名。 福瓊想到松蘿山與武夷山考察,可是外國人未經許可到中國內陸是違法的。根據1845年的〈上海租地章程〉:「外人行走之地以一日往還為斷,不得在外過夜」。福瓊若要潛入當地,除了要面對陌生的環境,也得小心不被發現才是。 身為一個碧眼白膚的洋人,隻身潛入中國內地相當危險,當然福瓊也可以找人幫他購買茶樹與種子,不過依照過去的經驗,他對中國人不太放心,而且親自走一趟,也能得到土壤及其他耕種方式的資訊。 福瓊很幸運地遇到兩名中國人,一位叫小王,主要擔任嚮導、翻譯等工作。另一位年紀較大,不會講英文,負責搬運貨物,屬於苦力的角色。他們承諾願意陪福瓊到徽州一趟,只要福瓊願意打扮成他們的樣子。他們要求福瓊喬裝易容的原因是,若中國人帶著外國人到內陸會遭受嚴厲的刑罰。此外,喬裝也能避免好奇的群眾圍觀,不至於讓官員驅逐他出境。 這名來自遙遠國度的異鄉人,肯定還記得之前在泉州的經驗。當時福瓊所搭乘的船隻在泉州附近的港口避風,於是他決定下船採集野生植物,順便想去附近的寶塔看看。結果沿途一直有數百名中國人跟著他,好像一群望著梅花鹿的野狼,最後竟然一擁而上搶他的財物。福瓊自然也是落荒而逃,留下四處飛散的植物標本。 於是福瓊這次決定喬裝打扮,換上中國服飾,戴上辮子,化名為興華。苦力自告奮勇幫他剃頭,他自我解嘲地說,自己可能是他第一名「顧客」,也由衷希望是最後一個。因為苦力根本不是在剃頭,而是在刮他可憐的頭皮,讓他痛得叫出聲來,眼淚不禁滾落臉頰。船夫則不時回頭偷看,似乎很享受這幅情景。 福瓊並非唯一喬裝打扮混入中國人群的外國人,至少英國傳教士麥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 1796-1857)也這麼幹過。麥都思在1845年3月抵上海,打算在浙江附近調查蠶絲與茶葉製作方式。他表示如果外國人要在中國內陸旅行,就必須穿上中國服飾,剃掉前額頭髮,並具備流利的中文能力,以及盡可能別在旅途中使用肥皂,畢竟中國人只用熱水梳洗身體。 麥都思還說,由於歐洲人的眼珠色澤多半較淡,為了避免別人直接凝視,建議配戴以墨晶製作的墨鏡(好時髦捏)。最好是留個鬍子,因為中國人通常在四十歲後會蓄鬍,而眼鏡多半是老年人在戴的,蓄鬍有助於外國旅行者偽裝。 然而,剃掉半邊頭,戴上辮子的白人,真的能夠偽裝成中國人嗎? 危機四伏的國度 1848年,上海。 上海周遭佈滿了河流與運河,有些運河通往大城市,如松江府、蘇州府、南京城等,在西南方則是廣大的平原。 福瓊在上海附近,都是搭乘運河上的船隻,在10月時就抵達杭州附近的郊區。杭州是徽州茶的集散地,所有的綠茶與烏茶都順著錢塘江運到杭州,再轉換船隻走京杭大運河到上海。 福瓊自然清楚他的容貌與中國漢人不同,然而中國有許民族,他大可自稱來自關外。他的裝扮相當成功,在外頭行走沒人認出他是外國人。可是他的僕人雖然要求福瓊必須打扮成中國人,最後居然洩底,讓福瓊沿途心驚膽跳地。有一次福瓊在杭州附近的一間客棧歇息,等待僕役為他雇用轎子,沒想到苦力主動跟客棧老闆說他是外國人。 僕人多嘴的行為,終於惹來危機。福瓊一行人將船停靠在小鎮上,船夫告訴他這裡盜匪四起,晚上一定要有人看守,要不然錢財丟了也就罷了,弄個不好連小命都沒了。 雖然有點毛毛地,福瓊仍然躺下入睡。只是到了半夜,卻響起吵雜的呼喊聲。 「快起床!快!」 福瓊睡眼惺忪,睜開眼,原來是小王。福瓊不高興地問他到底想幹嘛。 「他們來了!」小王叫道! 福瓊趕忙跳起來,來了?誰來了?小王告訴福瓊,他懷疑這些船工要暗中幹掉他們,搶奪他們的財物。現在船工都跑掉了,肯定是去與同夥會合。福瓊頓時之間不知如何是好,只好跟他兩個僕人害怕地縮在一起。 一陣搖晃,有人輕巧地跳上船,提著一盞燈籠,望著船艙裡的肥羊,臉上一股詭異的笑容。 「喂!你到底要幹嘛!」兩個僕人同聲叫道。 陌生男子笑了一笑「沒事兒,我不會對你們怎樣。」又跳到另外一艘船上,走了。 咦,沒事了。福瓊心想,該不會是小王大驚小怪吧?大呼小叫地,整條船上的人都醒了。可是小王堅決地表示,要不是他們提早醒來準備,不然現在很可能沉到水裡淹死了。 福瓊後來回憶,這起事件應該真的只是小王多心了。船工過沒多久也出現了,還大聲嘲笑小王。可是福瓊也承認,依照他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如果真的出事了,也沒有任何一位乘客會主動幫他們。 科學帝國的發明:行動溫室 1849年8月,福瓊蒐集了從寧波、松蘿山、武夷山、珠山群島中的金塘島等地的茶籽與幼苗,寄存在上海友人的花園裡。他把所有的茶籽與幼苗裝在行動溫室裡,先運送到香港,再分別放置在往印度的四艘船上,以免發生意外。 福瓊所使用的行動溫室,又稱沃德箱(Wardian case),為十九世紀的重大發明,替植物學者提供了更有效率的運送植物方式。因為植物若沒經過特殊處理,受到航行時拍打在船身的浪花,以及飄盪在空氣中的霧氣,都可能會讓植物死去。例如海水的鹽分會在植物的葉面上結晶,沒有盡快清除易使植物枯萎。 在大航海時代,植物很難撐得過長時間的運輸。在長途航海中,要叫船員捨棄乾淨的水,拿來澆灌在植物上,恐怕也沒人願意。這也是早期有這麼多博物學畫作的緣故,因為無法運送,只好畫圖表示,再附上乾燥標本。 植物運輸的困難,由住在倫敦東區的外科醫生沃德(Nathaniel Bagshaw Ward, 1791-1868)解決。在一次因緣巧合之下,沃德發現在密封的玻璃箱裡,水氣會自然循環,使得土壤一直保持同樣的濕度。 1834年2月,沃德託友人在密封的玻璃箱中裝滿植物送回到英格蘭。出發時當地溫度大約攝氏32至38度。回程時途經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溫度僅零下7度。這批植物歷經八個月的旅程,忍受極高的溫差,順利地抵達了倫敦港。1842年,沃德把長途運輸植物的技術公諸於世,且在皇家學會進行演講。 福瓊一般來說都是用行動溫室來裝運植物幼苗,大部分都很成功,不過若是運送種子就頗困難。1848年秋天,福瓊送了一批茶籽至印度,這次的結果失敗了,許多茶籽都無法發芽。 後來福瓊才知道,茶籽如果沒有放在溼泥土中,很容易喪失活力。問題出在於生命週期,種子就算能逃過蛀蟲與老鼠的啃咬,也不一定都能夠撐過漫長的航行。 福瓊不是唯一困擾種子無法發芽的人,當時許多植物獵人都面臨同樣問題。有人說可能是因為運送的距離過長,也有人甚至懷疑中國人為了避免利益受損,會將種子在賣出去前先煮過一次,來破壞種子的活力。 1849年年初,福瓊去了廣州花棣一趟,想要知道中國人打包種子的方法。他找一位當地賣種子的老人阿欽(Aching),並要求檢查打包流程。福瓊查看包好的種子,裡頭有一粒粒的白灰狀的物體。此物體原先在英國收到時就看到了,他們還以為那是烤過的骨頭咧,有些人猜是做為肥料用,他便問阿欽那是什麼。 「烤虱子(burnt lice)」阿欽用英文回答,口音有些重,福瓊聽得有些辛苦。 福瓊笑著問,「烤什麼?」他無法相信自己聽到的。怎麼會有人把烤虱子跟種子放在一起,更何況那也看起來不像虱子。 問了幾次,福瓊又笑了。原來這位老先生,不會發R的音,把R唸成L。所以其實這是burnt rice,烤米。 […]
↧
戰爭紀實:二次大戰台灣空襲影像特輯
作者:張維斌 美軍飛機首次大規模空襲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地區,發生於1943(昭和18)年11月25日,當天美國陸軍第14航空隊(14th Air Force)出動B-25中型轟炸機,在P-38及P-51戰鬥機的掩護下轟炸新竹飛行場。此後直到1944(昭和19)年8月底為止,第14航空隊對台灣僅發動過幾次零星的空襲,這些由B-24重型轟炸機執行的任務多在夜間進行。 1944年10月中,美軍為了登陸菲律賓的雷伊泰島(Leyte),所以由海軍第38特遣艦隊(Task Force 38)的航空母艦出動大批艦載機攻擊台灣各地的飛行場、飛機、港口、船舶,陸軍第20航空隊(20th Air Force)也在這段時間配合海軍的攻勢,出動B-29極重型轟炸機空襲台灣,以阻絕日軍從台灣增援菲律賓。美軍這一波的對台空襲行動為期大約一週,之後又暫時恢復平靜。 到了1945(昭和20)年1月3日,美國海軍第38特遣艦隊為了支援數日後美軍登陸菲律賓仁牙因灣(Lingayen Gulf)的行動,再次派出大批艦載機空襲台灣。在這段期間內,陸軍第20航空隊也再度出動B-29,轟炸台灣的港口與飛行場。除此之外,美國陸軍第5航空隊(5th Air Force)從1月中旬開始在夜間對台灣進行騷擾轟炸,並在下旬展開大規模日間轟炸。從此之後,第5航空隊成為空襲台灣的主力,幾乎每天都從菲律賓的基地派出飛機空襲台灣,直到7月下旬移防到沖繩,才暫停對台空襲行動。 在第5航空隊用於空襲台灣的飛機之中,以B-24出擊的架次最多、投下炸彈的總噸位最高,主要是從高空轟炸港口、飛行場、城市等面積較大的目標。第22轟炸大隊、第43轟炸大隊、第90轟炸大隊、第380轟炸大隊都曾經出動旗下的B-24轟炸台灣。 B-25出動空襲台灣的架次在第5航空隊曾使用過的飛機中居次,負責在超低空轟炸及掃射城鎮、工場、飛行場掩體區、交通運輸設施等類型的目標。第38轟炸大隊與第345轟炸大隊是主要負責台灣任務的兩個B-25單位,此外,第71戰術偵察大隊也數度派遣旗下第17偵察中隊的B-25空襲台灣。 第5航空隊另外多次出動第3轟炸大隊及第312轟炸大隊的A-20攻擊機到台灣,在超低空轟炸與掃射獨立的工場目標。第3轟炸大隊在戰爭的後期換裝了A-20的後續機種A-26,這些A-26也曾經用於空襲台灣。第312轟炸大隊在接收載彈量可媲美B-29的B-32極重型轟炸機後,曾經利用台灣地區的目標進行數次實戰測試。 除了轟炸機之外,第5航空隊旗下的P-38、P-47、P-51、P-61等戰鬥機有時也會掛載炸彈轟炸台灣的地面目標,但是次數相對較少,這些戰鬥機的主要任務還是為轟炸機護航和執行掃蕩。 美國陸軍第13航空隊(13th Air Force)在1945年8月初接下空襲台灣的任務,由第5轟炸大隊出動B-24轟炸殘存的飛行場與交通設施,直到日本在8月15日宣布投降為止。 戰爭的影像 本書選輯的照片絕大多數是在前述的空襲任務中拍攝。美國海軍第38特遣艦隊出動艦載機空襲台灣時,間或會同時派出特別改裝照相機的F6F戰鬥機,在其他F6F的掩護下執行偵察照相任務。陸軍航空隊的轟炸機進行日間轟炸時,幾乎都會有加裝相機的同型轟炸機在投彈的同時拍攝照片,用以評估空襲對目標所造成的損壞狀況。但是陸軍航空隊戰鬥機執行的空襲任務則極少有飛機隨行拍照,所以此類照片非常罕見。由於第5航空隊出動飛機空襲台灣的架次最多,所拍攝的照片在本書占的比例也是最高,第13航空隊次之。 這些在空襲任務中拍攝的原版照片本來在下方都有關於該次任務的文字註記,以便軍方人員歸檔與判讀。這些註記包括任務編號、執行單位番號、日期與時間、鏡頭焦距、高度、目標名稱等,不僅對軍方來說是重要的資訊,對後人的研究也是珍貴的參考資料。不過各單位註記日期的體例不一,有的月在前、日在後,有的剛好反過來,必須特別注意。照片上的時間是以軍用時區系統中的I時區為準,所以有些註記會在代表時間的數字後面加上I,這個時區的時間比所謂的格林威治標準時間快九小時,即日本當地時間。 可惜的是許多原版照片在流入市面時,下方的註記已被剪去,僅在背面書寫拍攝日期與地點。這可能單純只是因為原持有人怕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卻為後來研究這些照片的人增加不少困難。本書中的超低空照片基本上都是從B-25、A-20、A-26上拍攝,這些飛機在執行超低空轟炸任務時通常掛載傘降炸彈(Parachute Bomb),以免炸彈太早爆炸而傷及投彈的飛機,所以在相關照片中常常可以看見掛在白色降落傘之下的炸彈。不過利用這個原則只能大致判斷執行單位的特性,若要完全確定,就必須根據背面書寫的日期與目標名稱,從美軍的轟炸記錄中尋找。 即使不對個別的照片深入考據,單純從了解美軍空襲台灣歷史的角度來看,本書就是一本「有圖有真相」的證言。美軍在1943年11月25日的首次空襲台灣任務,與1945年8月12日最後一次大規模轟炸台灣的歷史性照片,都收錄在本書之中。今年適逢1945年5月31日台北大空襲七十週年,相關的紀念活動引起不少討論,但是透過本書的寫真,讀者更可以發現高雄與基隆這兩座港市接在台北之後連續幾天遭受更大規模的轟炸,炸彈爆炸、濃煙蔽天的影像都在本書重現。另一張極為震撼的照片是由B-25低飛拍攝,遭到炸彈與燒夷彈轟炸過的嘉義驛前市區滿目瘡痍,房屋建築幾乎全被燒毀,忠實呈現了戰爭的恐怖。 美軍飛機在台灣空襲的目標遍及飛行場、港口、房屋建築、工場、交通設施等,雖然當初拍攝照片的目的是為了評估空襲造成的破壞,這些檔案照片卻也意外的為許多地點當時的樣貌留下影像。七十年來物換星移,不少照片中的建築與設施已經從地表上消失,或是被改建得失去原貌。讀者可以從本書的老照片憑弔昔日景物,了解多年來景觀的變化。其實本書仍有不少照片的拍攝地點尚未完全確認,也許讀者會驚訝的發現某一頁照片上的民屋、街道,就是自己幼時成長的地方。 延伸閱讀: 空襲福爾摩沙:二戰盟軍飛機攻擊台灣紀實 <pre>本文收錄於前衛出版《美軍襲來:二次台灣空襲紀實》,圖片由前衛出版提供</pre> 更多故事: 教育部沒說的,投奔新中國的臺灣人 2014-05-15 01:19:57 1 生命與信念間的抉擇:一段絕食抗議的動人故事 2015-04-18 11:39:59 1 從「死刑專家」到「救命醫生」:一個十六世紀歐洲劊子手的人生故事 2014-11-05 14:23:34 1 豈止反黒箱:台港洗腦歷史教育、政治宰制及中國史觀 2015-06-10 00:16:42 1 穿越到唐代絕對不要做的五種人(2):太子妃 2015-02-12 22:09:49 1 【冷知識週刊】第八號:琥珀色警戒──不要再有下一個失蹤的小女孩 2015-03-28 00:33:04 1 […]
↧
↧
帝國是如何毀滅的──《日本最長的一天》與《帝國毀滅》
《帝國毀滅》(Der Untergang,按:香港譯「希特拉的最後12夜」)及《日本最長的一天》(日本のいちばん長い日或The Emperor in August)乃近年頗受矚目的歷史電影之一。二齣電影描述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Axis Powers)兩大台柱——德國及日本——在1945年敗局已定時的情景︰前者描述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在納粹政權崩潰前的最後歲月,後者則講述日本在戰爭最後歲月的決定投降的過程。 《帝國毀滅》於2004年公映,由亞歷山德拉‧瑪麗亞‧拉那(Alexandra Maria Lara)飾演瓊格(Traudl Junge,希特勒的私人秘書)及布魯諾‧岡茨(Bruno Ganz)飾演希特勒。故事描述以瓊格角度見證希特勒在納粹政權崩潰前的最後歲月(按︰惜影片對波曼﹙Martin Bormann,希特勒的機要秘書﹚著墨不多,且似有美化蒙克﹙Wilhelm Mohnke,親衞隊軍官﹚及申克﹙Ernst-Günther Schenck,親衞隊醫官﹚之嫌)! 《日本最長的一天》於2015年公映,故事根據作家半藤一利著作《日本最長的一天 決定版》(日本のいちばん長い日 決定版)改編。由役所廣司飾演阿南惟幾(陸軍大臣),本木雅弘飾演昭和天皇,山崎努飾演鈴木貫太郎、松坂桃李飾演畑中健二(少壯派軍官,「宮城事件」主謀之一)及堤真一飾演迫水久常(內閣書記官長)。講述日本在戰爭最後歲月的決定投降的過程(註︰可惜片中沒有提及近衞文麿——他在戰時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二齣電影之亮點(及共通處)在於以戰敗國的角度看他們的領導人所發動的戰爭︰在日本,已非首次有影視作品探討日本的投降決策過程。其中《日本最長的一天》更是翻拍1967年的同名作品,但因於戰後70週年公映而備受矚目(註︰飾演「阿南惟幾」的役所廣司曾於2011年公映的《山本五十六》﹙聯合艦隊司令長官 山本五十六 -太平洋戦争70年目の真実-﹚一片中飾演「山本五十六」一角——二片皆反思日本的軍國主義及其盲目發動的戰爭如何為日本帶來苦果);而《帝國毀滅》更是戰後德國首次以希特勒及其納粹政權為重心的影視作品而舉世關注。 二齣電影勇敢地面對自己國家的歷史責任,反思戰爭的荒謬。不單是被侵略國深受戰禍之苦,連自己的國民也是其領導人在瘋狂野心下所發動的戰爭的受害者——他們飽受獨夫政權的暴政暴虐,且要承受那「忍所不能忍,受所不能受」的代價! 德、日兩國在戰時的政權在性質上有若干相異處。前者乃一一黨專政的極權體制,國家——尤其是領導人——擁有絕對的權力以改造社會符合其意識形態(共產國家與其有異典同工處),後者為軍人建立的法西斯式的軍人獨裁體系。 納粹黨透過群眾運動及利用(並肆意歪曲)憲法賦予的空間,於1933年取得權力;而日本激進派的軍人在「清君側」的名義下,利用暗殺、恐怖及政變等手段,自1931年始在幕後逐步操控政府,而最終在1940年建立軍人獨裁政府。二者皆利用國家緊急狀態使其極權體系合法化,同樣對外採好戰的擴張政策。 在德國,有識之士不忍看見國家遲早因領導人希特勒的瘋狂野心而陷入深淵,組成反納粹份子(the German Resistance)——當中包括學者、政治家及部份高級軍官,他們甚至不惜發動政變(註:即「7月20日事件」﹙July Plot﹚),結果功敗垂成……至於日本,同樣有不少有識之士認為戰爭——不論是侵略中國或對英美開戰——是何等的荒謬,但因他們勢孤力弱,而未能有所作為。在上者固然或因驕橫霸道、或因態度輕率、或因不負責任,無視戰爭的嚴重後果。 然而,另一方面,同盟國於1943年盲目地堅持軸心國必須無條件投降(unconditional surrender),亦為世界帶來更多的災難。蓋因此政策令軸心國感到投降不單等同面對「加太基式和平」(Carthagian peace)——戰勝國單方面對戰敗國苛責的條件,甚至可能殘酷的報復,唯有拼死一戰。結果亦簡接令希特勒及日本軍人得以繼續操控政權。 然而,亦因領導人的冥頑不靈,德、日兩國附出沉重代價。在《帝國毀滅》一片中,德國敗局已定,連首都柏林亦一片蒼涼。而一眾納粹高層——如戈林(Hermann Göring)及希姆萊(Heinrich Himmler)等,大部份皆抱「樹倒猢猻散」的心態,甚至公開準備「大難臨頭各自飛」! 希特勒一方面不理戰敗現實,繼續自欺欺人,另一方面面對親信「鳥獸散」之窘境,既可恨亦可憐……而希特勒最後選擇自裁,固然未能德國擺脫苦難,但至少令德國避免蒙受更進一步的痛苦(除了少數軍人外,大部份將領及官員在希特勒自殺後,視「誓死效忠元首」誓言效力不再,蓋因是「希特勒自己拋棄國家而去」。) 而在《日本最長的一天》一片中,日本面對大勢而去,不少有識之士奔走努力,希望能令國家臨崖勒馬,避免注成更進一步大錯。然而,若干軍人硬是鐵石心腸,不恤民命,妄想舉國「一億玉碎」,圖與敵人玉石俱焚。然而,他們(除了激進的少壯派軍人外)亦有其迫不得已的苦衷︰在同盟國的「無條件投降」的政策下,他們關注天皇(昭和天皇)在戰後的安危及地位問題,這除了是受「忠君愛國」的思想影響外,還關乎國體問題;莫說強硬派如阿南惟幾、梅津美治郎等不甘就範,連溫和的鈴木貫太郎、米內光政及東鄉茂德等也感躊躇。而少壯派軍人企圖假藉政變以阻止投降,並非昧於現實,實乃冥頑不靈,一錯再錯! 而昭和天皇感局勢不能再拖,毅然建議政府非舉國投降不可,而在「聖斷」下,內閣閣員——包括軍方高層——勉強一致決定投降,早日結束戰爭。(註︰整個投降的決策過程反映日本的政治特色——自古至今,整個日本政治架構根本沒有決策者,一切決定大都取決於漫長的妥協﹙及角力﹚過程。而昭和天皇在大戰的角色,史學界迄今仍爭論不已;平情而論,他雖無實權但個人畢竟與軍國主義的冒起及戰爭的爆發脫不了干係,理應遜位予其族人﹙如其皇儲明仁早於1933年已出生——或兄弟﹚)。 戰後70年,德國社會一方面已走出歷史創傷,而《帝國毀滅》的製作更表示德國不會再視納粹時期的歷史為禁忌;另一方面,卻並不表示德國人會忘記或迴避他們的歷史責任(按:這亦是筆者在德國時觀察所得)。 至於日本,平情而論,日本社會似亦並非如外人所想那樣沒有以史為鑑;相反,日本人亦不願重蹈覆轍:正因此,不少影視探討軍國主義如何為國家帶來災難,甚至有直斥當時之當國者處;而近來的「反安保法」運動見證了日本社會的良心,他們——尤其是年青一代——豈容那些「小學雞」鷹派(chicken-hawks)之流如安倍晉三視國事如兒嬉。固然,當政者可以「默殺」民間批評聲音;但在全球化後,一來國民不是呆子,二來海外留學生自有「過牆梯」將反思的聲音帶回國家! 補充︰ 相對德國及日本,軸心國另一成員國意大利之投降過可謂程充滿屈辱、尷尬!墨索里尼於1943年在遭其法西斯黨的高層——包括他的女婿齊亞諾伯爵﹙Count Galeazzo Ciano﹚——背棄,意王藉機將他拘捕。但新政府雖投向同盟國陣營,卻無力抵抗德國的侵佔;而墨索里尼本人雖能重拾權力,但不過是充當德國的傀儡而已,最終落得被游擊隊槍決的下場。欲知意大利投降及墨索里尼下台之經過,可參看美國電視劇《墨索里尼秘傳》﹙Mussolini:The Untold Story﹚﹙於1985年播放﹚ 更多故事: 【每週一畫】無名英雄的超凡入聖 《1808年5月3日》 2015-01-30 02:55:50 1 1930年代臺灣的新年遊行 2014-08-22 02:28:02 1 【說書】從我們的過去,找尋我們的未來:《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筆記 2014-09-14 11:53:58 1 【冷知識週刊】第二十九號:屍屍有幾種? 2015-08-30 […]
↧
香港人千年史(五):民主回歸的期望與哀愁
七、八十年代之交,曾投身社會派學運的大學生畢業後,不少選擇參與和社會福利相關的行業。麥理浩時代的社會改革,產生了不少與社會福利有關的工作機會。這些前學運人士在他們的工作崗位上繼續推動社會運動,動員服務區域的市民為自己的權益發聲。他們關注的議題很快便不限於民生福利,轉向要求政府施政更有透明度,這很自然便會演化為政制民主化的訴求。而在傳媒工作的前學運人士亦互相配合,營造爭取民主的社會輿論。 八十年代初,政府成立區議會,當中部份議席由直接選舉產生,這群社運人士便運用學運時代建立的網絡,走上從政之路(So 1999)。他們植根於本土的社會運動,終於帶來了心繫本土權益的本土政治運動。 可是他們的本土認同,很大程度建基於對殖民地體系的否定。縱然麥理浩時代的改革令他們的社會運動得以發展,他們卻無法高呼支持保留英國管治的現狀。學運期間與國粹派爭論的經驗,加上自小就接受大中華文化主義的教育,使他們縱然不願意受到中共政權的牽制,卻始終對中國抱有微妙的感情。 當時英國與中國將要就香港的前途問題展開談判,中共便針對此弱點統戰社運、學運及政界人士。根據當年的學運人士羅永生教授之口述歷史,當時中共的統戰人員曾經接觸他們,建立了一定程度的互信。如此令學運人士相信若由中國管治香港,香港會得到民主自治的機會。大學生其實對統戰人員的口頭承諾有所顧慮,卻未有揚聲。當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路經香港到北京談判時,學運人士囿於大中華情意結,向她抗議不平等條約(馬嶽 2011)。 當時大部份香港市民都希望英國能延續在香港的管治,根據革新會1982年的一項民意調查,超過八成受訪者希望英國能繼續管治香港,只有4%受訪者希望將香港主權移交予中國(林鴻達 2014,原文附民調報告之連結)。社運及政界人士相信中共讓香港民主自治的承諾,加上認為殖民地體系背負着原罪,便在社區組織及傳媒宣揚民主回歸的願景。 我們不應過份誇大這群社運人士的作用,畢竟他們並未在談判過程中擔當任何角色(貝加爾 2014)。不過社運人士卻能把民情略為逆轉。1983年的一項調查中,只有四成受訪者堅持維持現狀,亦有24%的受訪者支持將香港主權交予中國(So 1999)。雖然香港主流民意仍是抗拒中國統治,卻已有所動搖,這樣英國再難以在談判中打民意牌,社會亦缺乏足夠民氣發起爭取維持現狀的運動。 不論如何,英中聯合聲明簽訂前,開明派的中國總理趙紫陽公開承諾主權移交後的民主發展,令社運人士一度以為自己已經取得勝利。 但事實上聯合聲明中,只列明立法會由選舉產生,行政長官由選舉或協商產生,並指出行政長官要向立法會問責,何謂協商、選舉及問責,則落入灰色地帶。香港政府及英國當局將之稱為談判的成果,並藉此爭取香港市民及英國國會支持。社運人士以為香港的代議政制將會順利發展,但中國方面似乎另有打算。 聯合聲明簽訂前,香港政府發表政制發展綠皮書,當中建議立法局引入功能組別間接選舉,亦不排除引入直選的可能。支持民主發展的社運人士之後發起爭取1988年直選立法局議席的運動。這群社運人士於1986年成立民主政制促進聯會,並於同年11月2日召開高山大會。香港的民主派就此成形。 可是中共政權卻認為香港政府推行政制改革之嘗試,乃企圖架空中國1997年後在港主權之陰謀。他們對聯合聲明的灰色地帶另有詮釋:聲明所應許的選舉,並不必然是西方那種普及而平等的選舉。原先立場親英的華人精英,既想討好未來的宗主國,又顧慮民主政制會損害其政治特權,便與中共組成反民主的不神聖同盟。 1987年香港政府重啟政制改革諮詢,中共動員中資企業及親共工會的成員提交反民主的意見,華人精英則發動抹黑民主政制的宣傳,片面地將民主描述為動蕩之源。香港政府面對中共的壓力下屈服,於諮詢過程中出術,一方面將支持八八直選的廿二萬聯署歸類為單一意見,另一方面以誘導性的民調蓄意減低八八直選的支持度。事件令香港政府陷入認受性危機,港府淪為市民眼中的跛腳鴨政府(So 1999, Scott 1989)。 中共亦操控了基本法的起草過程。負責起草基本法的委員會中,中國代表佔三份之二,香港代表只佔三份之一。香港代表又以保守親共的商人及工商專業人員為主,只有司徒華及李柱銘兩位民主派。在草委之下則另設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縱然該委員會並無實權,中共仍然盡力排除諮委中的反對聲音。在勞工界諮委的推選過程中,親共工會工聯會的譚耀宗向民主派工會基督教工業委員會(後發展為職工會聯盟)的劉千石施壓,要求後者退出競逐。二十餘間獨立工會憤而杯葛是次選舉,令親共勢力盡攬勞工界諮委席位(So 1999, 潘文瀚等 2012)。 香港的主權尚未移交,英國殖民體系尚未完結,中國殖民主義卻早已一改八十年代的開放姿態,斷然否定1997年後香港人的民主權利。 就在香港民主運動陷入低谷之際,開明派的中國前總理胡耀邦於1989年4月病逝。北京的大學生自發悼念,之後留守天安門廣場,要求中國實行民主改革。香港市民受到感動,自覺香港的命運已經和未來宗主國的民主運動連結起來。北京民運成為香港市民最關注的事件,香港的民主派亦作出聲援,數以百萬計的市民上街集會支持民運。這種由下而上,遍及全港各界的政治動員,乃香港歷史上首次。 可惜事與願違,趙紫陽等開明派於權力鬥爭中失敗,鄧小平大權在握,決定鐵腕鎮壓。6月3日晚中國解放軍在北京開始血腥鎮壓,到4日凌晨血洗天安門廣場,香港市民徹夜觀看新聞直播。那一夜,香港成了亞細亞的孤兒。他們被英國遺棄,即將要接受那慘無人道的屠夫政權所統治(So 1999, Tsang 2007)。 六四血案後,民主回歸論早已破產,市民普遍抗拒中共政權。他們已不能夠指望中國會自行民主化,只望能守住香港,令香港的自由不會為中共所毀。他們的香港身份認同再次得到穩固,期待能夠民主抗共:即是透過本土的民主化,抵抗中共對香港的侵略。因應六四慘案後人心虛怯,中共不得已讓步,容許1991年直選十八個立法局議席。提出民主抗共論的民主派組織香港民主同盟,並在1991年直選大獲全勝。 在那幾年不論是以本土為先的政治行動,還是非牟利組織在各本土社區的擴展,民主派均取得一定成果。1992年彭定康就任港督後,對中共採取強硬政策,用盡基本法的灰色地帶推行民主化改革,民主派亦趁勢得以壯大。在九十年代,香港的身份政治日趨成熟,香港市民越來越強調他們獨特的香港身份,希望能透過民主化,保障本土權益免受中國干預(So 1999)。 香港的民主派陷入了一種自相矛盾的境地。他們一方面受益於市民本土身份認同之壯大,市民相信民主派敢於與中共對抗,因此才投票予他們守護本土。民主派在那幾年對本土公民社會的建立亦建設良多。可是,民主派目睹在北京抗爭的同胞慘遭毒手,自己卻因身處英國屬地而倖免於難,使他們產生倖存者的罪疚感(Tsang 2007)。縱然他們的政治根基都在香港,但他們始終堅持要參與建設民主中國。這種堅持起初並未引起太多問題,卻為近年民主派內部的本土論爭留下伏筆。 此外,八十年代之後香港大眾的本土意識,有一部份為因經濟繁榮而有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或能促進本土意識,但能否帶來本土政治運動,卻頗成疑問。主權移交前的一項民調,發現本土意識越強烈的受訪者,越傾向選擇移民他方(Lau 2000)。這反映了香港人當時的身份意識,可能只是一種消費者的選擇(Matthews et al 2007)。若果港中兩地的經濟發展此消彼長,那麼香港人再不能以經濟成就自恃,屆時他們會比較難以保持與中國有異的獨特國族身份。 除此之外,當時香港的本土認同亦有其保守的一面。八十年代中的一項民調,有55.1%自視為香港人的受訪者認為諮詢就是民主,只有22.2%認為有選舉才算是民主。而自視為中國人的,其比率分別為44.6%及35.7%(Lau and Kuan 1998)。這顯示了有着本土意識的,很多都是政治立場保守的人。縱然在八九民運之後,香港本土的公民社會有一定的發展,但仍有為數不少的香港人不願意為其本土身份與政府對着幹。即使他們支持民主抗共,骨子裏卻只是希望維持現狀。過渡期的種種安排,都只求保守地維持現狀,「五十年不變」。但這種「雪藏香港」的做法令香港無法面對主權移交後的變局(呂大樂 2007a)。 主權移交後,中國未有高調干預香港事務,香港人最擔心的場面暫時未有出現。中國經濟持續起飛,令受亞太金融風暴影響的香港自慚形愧。縱使特區政府的民望一直未如理想,但香港人一直都未有遷怒於中共政權。北京成功申辦2008年奧運,亦促進了香港人對中國的認同。 倘若我們觀察由香港大學民意調查計劃的香港人身份調查,於1997年下半年至2008年上半年之間自認是純粹香港人或廣義香港人的受訪者比率持續下降,而自認是廣義中國人的受訪者比率,則由不足四成升至逾半(表一)。如果2008年是歷史的終結,那我們或會說香港認同最終會由中國認同所取代。 只是歷史還未終結。 (待續) 作者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knationalhistory 鬱躁的城邦:香港民族源流史 國際書號:9789881438867 出版社:紅出版 (圓桌文化) 出版社專頁:http://www.red-publish.com/big5/book/2292 […]
↧
【鬼的歷史】古埃及的可憐鬼
關於古埃及的鬼,在大家腦海中出現的應該是差不多的東西,就是長得像用捲筒衛生紙(其實是亞麻布)包裹的木乃伊。如果說到埃及的鬼故事,大家可能會想到一些奇幻冒險小說或電影裡,木乃伊復活後展開「鬼抓人」的情節,但這些都是我們後世的幻想,古埃及人對於鬼到底有什麼想像呢? 我們很幸運,雖然殘破,而且沒頭沒尾,但確實有一則古埃及的「鬼故事」(Ghost Story)留存下來。故事內容大致在描述一個鬼魂和一位阿蒙神祭司Khonsemhab的談話。鬼和祭司怎麼遇在一起我們並不太清楚,似乎是被召喚而來。祭司首先問清楚來者的名字(名字對於古埃及人來說是「存在」的重要組成因素之一,所以破壞雕刻在墓葬或建築上的名字對一個人是嚴厲的懲罰與報復)。 可憐鬼表示:他名叫Nebusemekh,Ankhmen是他的父親,母親叫作Tamshas,他本來是法老Rahotpe的國庫總管,也是軍隊中的重要將領,算是個達官顯要。死於法老Mentuhotpe十四年的收穫季節,這位法老幫他風光大葬。不過時至今日墓中地板已然塌陷,寒風刺骨,簡直飢寒交迫。(是說…埃及能有多冷啦= =”) 不過,聽了Nebusemekh(他的名字意思就是對居所不滿意的)的身世和願望之後,專侍鬼神的祭司當然答應了這個可憐鬼的要求,說他會為他找一個新墓穴,並且幫他用黃金和棗樹(Ziziphus)打造一口棺木,給予他襯其身分的所有應得待遇。 故事看起來似乎可以結束了,但沒想到可憐鬼繼續說下去:「你已經是第五個這麼說的人了,我憑什麼相信你?!」(連鬼都敢騙,古埃及人也真是大膽啊@@) 最後祭司表示願意提供五男五女,共十人每日為他祭奠,至少先滿足可憐鬼的一部分需求,不讓他餓著。 雖然這個故事的結尾已經遺失,但看來應該有好的結局。因為在我們所知的故事最後部分,祭司派出去的三個手下歸來,異口同聲的回報找到適合為可憐鬼造墓的完美地點。 故事英譯文請參閱:Pharohic Egypt 這個故事中雖然有提到法老的名字,但確切指的是哪一位法老,由於資料不足無法確定。有人推測Rahotpe就是第十七王朝的首位法老,另有人認為Mentuhotpe是再次統一埃及,開啟中王國的第十一王朝法老,但這兩個人的年代可相差了大約五百年,應該沒有人可以活這麼久吧! 關於這個故事,據研究,寫成的年代是新王國的拉美西斯時代,距今已經有三千多年,因此這則故事被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鬼故事」。 不過,說是「鬼故事」,卻一點也不可怕、不驚悚,只是一個有鬼的故事,唯一覺得陰風陣陣的應該只有故事裡墓穴崩塌的可憐鬼吧! 在找到證據之前,我們無法知道古代埃及有沒有其他駭人的鬼故事,但是在這則故事中,祭司面對這個可憐鬼根本就像遇到一個前來求助的普通人,還跟可憐鬼吐苦水,甚至一度痛哭流涕。這跟我們遇到鬼的反應完全不一樣,這可能是受古埃及人對於鬼或靈魂的觀念影響。 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後會復活,並過著永遠幸福快樂的第二人生,而身體是人的重要部分,失去身體也就無法復活,所以無所不用其極的保存屍身,於是就有了木乃伊。此外,靈魂是生命的另一個重要成分,既然相信人死後總有一天會復生,那麼靈魂當然不會在死後消亡,所以即使遇到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啦! ※※※※※※ 除了這則被保存下來的古埃及鬼故事,被稱為偵探小說始祖的十九世紀美國文學家愛倫坡也寫過一篇與木乃伊有關的短篇小說,題為”Some Words with a Mummy“。 其實這則故事可以說是一篇「開箱文」,描述一群人在家中打開木乃伊的層層棺槨,並對裡面的木乃伊進行檢測。聽起來不可思議,但事實上真的有可能發生。1798年拿破崙出征埃及後引發「木乃伊熱」,尤其在美國和英國,於公開場合「開封」古代遺物是很熱門的下午茶活動,有時候想一窺究竟口袋可要夠深才行。因此也出現不少假木乃伊,連教廷都是受害者(延伸閱讀:梵諦岡真假木乃伊)。 在這篇愛倫坡的文章中,一群三五好友對木乃伊做了一些基礎檢查之後,竟然突發奇想對木乃伊通電,於是,木乃伊復活了! 清醒之後第一件是,木乃伊先教訓了他們一頓(對死人通電,把人家吵醒被罵被揍活該啦!),之後雙方竟然開始爭辯哪個時代的人比較厲害(這是…)。 畢竟這是將近兩百年前的作品,那時商博良也才剛藉由羅賽塔石碑破解埃及象形文字,埃及學也方興未艾,所以中間討論的內容不太科學,這裡就不一一詳細檢討。至於爭論的結果到底如何,就請有興趣的人自己去閱讀本文,順便欣賞一下大師的文采吧! 是說,故事結尾處敘述者表示已厭倦十九世紀,所以也想變成木乃伊,兩百年之後再醒來看看2045年的總統會是誰,到時候如果有聽說死人復活的新聞,千萬別被嚇到喔! 更多故事: 臺灣塔?101?城市需要巨大的象徵性建築嗎?──來自建築史的啟示 2015-03-30 12:41:32 1 如何面對歷史傷口──在德國,一場追尋正義的漫長之旅 2015-03-03 22:44:29 1 【說書】寫實、詭譎與美感的交織──《病玫瑰:354幀影響現代醫療的疾病繪畫》 2015-09-15 11:53:01 1 【《物種起源》的起源】誰是達爾文? 2015-05-31 09:00:18 1 湖南人的獨立制憲: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由省頒發的憲法 2015-05-29 17:14:09 1 【鬼的歷史】破解騙鬼的鬼月由來 2015-08-14 12:18:05 1 只要有婚姻,就會有小三!──不可不知的情婦歷史 2015-01-09 16:55:54 […]
↧
【三國蜘蛛網】孔明與死刑──生死光影之間(劉備篇)
死刑的存廢,在現代社會一直都是熱門的議題,而最近台灣發生了不少重大治安事件,大家又開始激烈地討論著。 死刑的歷史,可以說深長久遠,可以大膽猜測自人類有了集體生活之後,死刑這檔事就理所當然地被發明。而泱泱中華的死刑發展更是創意無限,怎麼個死法是五花八門、令人歎為觀止。 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漢末三國時期,死刑的種類還沒那麼多,大致上承繼秦朝的制度,但是比秦朝再精簡一些,常見的可分為幾種: 自裁(施主你自盡吧) 鴆殺、飲藥(毒死你) 絞殺(勒死你) 斬、殺(砍死你) 棄市(當街砍死你) 車裂(把你扯成幾塊) 以及最嚴厲的死刑:砍死你全家(夷三族)。當然也有純粹屬於個人惡趣味的死刑,如董卓的烹煮及拷打致死。 在《天才與白痴》一文有提過,玻璃心孔融的最終下場,就是被曹操給夷三族。至於是夷哪三族,有幾種不同的說法,我們大概可以概括,就是當事者的父系、母系、妻系的親族,還有兒孫輩,都得一起組團去蘇州賣鹹鴨蛋。 不過我們也不能以今非古,對漢末三國的人來說,上述這些死法已經是人權一大進步了;早在殷商時期,死刑可是把人當成料理,「沾炒煮拌烤、樣樣難不倒」,弄成肉醬(醢刑)、肉乾(脯刑)、BBQ(炮烙),只差沒有做成叉燒包。 在這樣的背景底下,蜀漢政權對於死刑的態度,可說是當世表率。蜀漢在三國當中,是最少動用到死刑的。而能有這樣劃時代的成就,絕大部份要歸功於總舵手諸葛亮。 這次想討論的,是諸葛亮在蜀漢政權基本建立(公元214年)開始,到他去世(公元234年)的這二十年時間,對於死刑執法的態度變化。我覺得這過程滿有意思的,也能給大家一些不同的思考角度。 這二十年當中,每一個被處以死刑的人物,我希望都能提到,所以這次的主題會分成「劉備篇」和「劉禪篇」,對於諸葛亮而言,這也是他人生的分水嶺。 歷史上的諸葛亮,政治家形象遠大過於《三國演義》的軍師形象,而政治這塊領域中,諸葛亮又是少見的重度法律控。《三國志》有關於諸葛亮的記載,也時常會看到他不停repeat法治的重要性,在劉備入蜀後,也非常支持諸葛亮在法治上的改革。 「行了行了!孔明你不要再碎念了!有關立法的一切事務,我全權交給你處理好不好?」劉備摀著收音效果媲美杜比環繞音響的大耳朵,向諸葛亮求饒。 「All around you~」諸葛亮道。 《三國志》記載,劉備入主蜀地後,諸葛亮召集了荊州時期的伊籍,以及劉璋的舊部劉巴、法正、李嚴,五人共同研擬了「蜀科」,也就是蜀地基本法。蜀科的建立,對於劉備入主蜀地後的迅速穩定,有一定的幫助。 不過這套蜀科,頒佈之初也發生了一些反彈聲浪。《三國志》引《蜀記》記載:「亮刑法峻急,刻剝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懷怨嘆。」犯罪從重量刑、悠遊卡八折優惠取消、停車位全面收費,蜀地的官僚百姓都幹在心內。 對此,蜀科擬定的其中一個參與者法正,就向諸葛亮勸說道: 「以前漢高祖劉邦攻下咸陽時,只和百姓約法三章,百姓感念載德;今天主公(指劉備)剛剛統治蜀地,對百姓而言還只是外來者,法律就訂得這麼嚴苛,還沒來得及讓百姓施政有感呢!希望諸葛大人可以傚法漢高祖,執法上儘量寬鬆些。」 「孝直(法正字),我想是這樣啦,你的立意是對的,但是卻忽略了實際的狀況。」諸葛亮從容地駁斥法正的勸說。 「漢高祖會訂立寬鬆的約法三章,是因為秦朝暴虐無道,所以人民需要喘口氣;蜀地在前朝劉焉、劉璋父子因循苟且、得過且過的施政下,一堆官商勾結、政治酬庸,政令無法推行、執法無法確實,君臣分際都亂了套。」諸葛亮侃侃而談。 「OK,我也不是說要清算前朝,我只是在解決問題。今天給那些人更多的利益,總有一天會給到沒東西可給;當他們再也得不到好處的時候,還會理你嗎?這個國 家就是因為這樣才淪落至此。所以現在我們要嚴格執法,酬庸行為也要加以限制,該怎麼辦就怎麼辦。」諸葛亮搔了搔頭,做出結論。 以上諸葛亮與法正的對話,並未被《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所採用,認為是道聽塗說;而幫《三國志》作注的裴松之,還特地反駁此一史料,強化它的不可信程度。 雖然陳壽和裴松之兩位大師都覺得此段史料不可信,但我認為這多少能反映當時的氛圍。 諸葛亮批判前朝的施政,不是沒有道理。《三國志》注引《英雄記》記載:「璋性寬柔,無威略,東州人侵暴舊民,璋不能禁,政令多闕,益州頗怨。」裡頭的「東州人」,指的是劉焉劉璋父子執政時期,逃避戰亂、流入蜀地的移民。 那麼本土的蜀地人的情形呢?《三國志》記載:「蜀土富實,時俗奢侈,貨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傾家竭產。」 基於以上敘述,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蜀地人「過太爽」,尤其是那些有錢的商人。所以新政府走馬上任,知道諸葛亮要跟他們玩真的,就開始譭謗他「刻剝百姓」了。 天啊!越寫越心驚,我只是在講三國故事啊!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好嗎? 除此之外,勸說諸葛亮執法寬容的法正,自己就是一個不法份子。這一段對話也不無可能是法正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提的。 就在劉備入主蜀地的隔年,由於荊州問題,劉備與孫權的矛盾激化,於是劉備趕緊前往荊州公安,與孫權對峙。臨走前劉備特別命法正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蜀郡是益州首府,也就相當於首都市長;而法正又是劉備陣營的新任謀主。 此時諸葛亮任軍師將軍,也是劉備的職務代理人(署左將軍府事),掌握軍權,論地位可能比法正略勝一籌;但是法正卻是劉備眼前當紅炸子雞,光芒畢露,不可與之爭鋒。 三國志記載法正「一飡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己者數人。」換句話說,法正是一個恩怨分明的男人,可以想像法正會擺出酸梅嘴,狠道: 「人若犯我,我必加倍奉還!」 好不容易有權有勢了,法正就開始私自處死那些跟他有過節的人,這明顯違反了諸葛亮確實執法的目標。 很快有人跟諸葛亮舉報,但對此諸葛亮回應:「現在主公(劉備)正在荊州,忙於應付孫權,沒有心思照應蜀地情況;孝直又是主公如此器重賞識的人,我沒有辦法阻止孝直的作為。」諸葛亮看似消極的態度,遭到了不少的批評。 不過在我的理解,諸葛亮當下也非常無奈。蜀地才剛剛平定、荊州又出現紛爭、而法正是劉備極為重視的謀臣,他也很有兩把刷子,若真的要辦他,恐怕會引起一連串動盪。諸葛亮決定睜隻眼閉隻眼,恐怕他自己比誰都掙扎。 幸好《三國志》又記載諸葛亮與法正兩人「雖好尚不同,以公義相取。」也就是說,雖然諸葛亮與法正也許在性格、施政理念上各有各的看法,不過在大方向他們還是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想必就算法正私下想搞什麼事情,看在諸葛亮面子上也不會太過份。 法正是犯了法卻不能辦,還有一個案例是罪不致死卻被殺。 苦主名叫張裕,當時任劉備麾下的州後部司馬(幕僚性質的軍職),他還懂得觀星占卜,算得之精準,都可以上命理節目了。 當時劉璋迎劉備入蜀,共同抵抗漢中的諸侯張魯。劉璋不少幕僚反對劉備入蜀,張裕也很可能是其中之一。在招待劉備的宴席中,劉備見到也席宴會的張裕鬍子很多,可能看起來有點滑稽、也很有禮貌,於是就跟他開了很無聊的玩笑。 「以前我在老家涿縣的時候,週遭住了很多姓毛的人家,所以叫做『諸毛繞涿』。」劉備講完,還噗呲笑了一下。 「涿」音通「啄」,意思就是取笑張裕的鬍子很多,多到在嘴巴周圍繞了一圈(另有一說「涿」的意思是陰部,但我覺得劉備應該沒這麼低級)。 「北風~又傳來熟悉的身影,霎那間讓我突然覺得好冷~」 有夠難笑的!劉玄德請你給我去外面罰站。 張裕對劉備印象已經不是太好,又聽到劉備調侃了他很有自信的鬍子,於是也不甘示弱地回: 「以前有個人當了潞縣長,後來又調職當了涿縣令。他退休回鄉後,有人想寫信給他,不知道該寫哪個職稱才好,乾脆摻在一起寫成『潞涿君』。」 「潞涿」就是「露啄」,張裕反取笑劉備的鬍子很稀疏,嘴巴都露出來了。 唉,古人的幽默感實在很難理解,大家多擔待些。 劉備聽了超不爽,看來他很在意自己沒什麼鬍子這件事。即便後來張裕也跟著其他人投降了劉備,但也讓劉備對張裕一直沒什麼好感。 […]
↧
↧
【吃的文化史】《天皇の料理番》與日本法式料理的誕生
天皇の料理番 2015年的春季日劇,TBS六十周年的紀念大戲:《天皇の料理番》描繪大正、昭和時期天皇的御廚秋山德藏的故事。 《天皇の料理番》不僅是一個人的故事,也是一個時代的故事,透過個人的情感瞭解料理與時代,也可以認識飲食與東、西文化的交流。 日劇是以杉森久英的小說為藍本,杉森久英是我很喜歡的傳記小說家,除了《天皇的料理番》以外,他也寫過《美酒一代》,故事的主人翁是三得利的創辦人鳥居信治郎,杉森久英在1962年更以《天才と狂人の間》──描寫天才作家島田清次郎的傳記,獲得直木賞。 由於秋山德藏本人的故事相當精彩,小說只要貼近真實的人生,可讀性就會很高。如果想要知道小說和真實人生的差異,可以閱讀秋山德藏本人所寫的《味》。 高森德藏 小說中的秋山篤藏,本名高森德藏,出生於日本東北的福井縣,高森一家在當地開料理店,也是地主。年少的德藏難以教養,所以父母將他送到寺廟,在寺廟中修行了一年也沒有改變他火爆且躁進的脾氣。 改變德藏人生的際遇是在軍隊中,高森家供應福井當地陸軍的食材。德藏在送貨到廚房時,聞到以往不曾嗅過的香味,那也是他第一次吃到吉列豬排和咖哩飯。本來不吃四隻腳動物的日本人,明治維新之後為了強國保種,也開始吃牛和豬等以往敬謝不敏的肉類,而軍隊是明治時代推行西洋料理很重要的場所。 德藏品嚐了西洋料理之後,萌生成為主廚的志願。在因緣際會下,16歲時到了東京,透過親友的推薦,進了華族會館修行了3年。德藏雖然有志於廚藝,但是火爆的個性、積極進取的特質,讓他無法接受按部就班的師徒制,十多歲的他腦袋中老是想要擔任主廚。那些洗碗、切菜等備料、打雜的工作他一學就會,但學完以後就覺得無聊,想要更上一層。講究輩分的廚房無法接受他這樣的個性,所以在廚房中老是與前輩衝突,甚至還曾經偷過主廚的秘密食譜,為的就只是早日當上主廚。 德藏在廚房中雖然老是闖禍,但一心想精進廚藝的他總是在困難的關頭得到貴人的幫助,後來也在築地精養軒和駐日本的巴西大使館廚房工作,師從東京各大飯店的廚師。 明治維新雖然引進西方的船堅炮利,在科技與社會制度上改革。但是,日本人的飲食文化還是沒有根本性的改變,當時熟悉西方料理的廚師大部分是在通商口岸,像是橫濱、神戶等地方,他們雖然在外國使節的廚房工作過,熟悉一些西洋料理的作法,但是,真正能夠到法國學習原汁原味法式廚藝的人少之又少。。 當德藏的技藝到了一定程度時,知道只有前往巴黎才能更上一層。 當學徒之餘,透過菜名學習法文。1909年,年僅二十一歲的德藏得到家裡的資助,先前往德國,之後再輾轉到巴黎。透過駐法日本使館的幫忙,一開始到法國餐廳中打雜。 從杉森久英的小說和德藏的回憶裡,都可以看到德藏在巴黎習藝的辛苦。當時法國人對於日本人還有很深的種族歧見,廚房又是一個講求輩分的保守體系,身材矮小的德藏經常被當成一隻亞洲來的「猴子」,有時不被當成人看,各種言語侮辱使習藝的過程倍增辛苦。 日本人學習事物的方式重基礎、基本功的培養,在東京學習法國料理的那幾年,德藏認真的將法式料理的基本功都學好了,在巴黎的習藝彷彿是打通任督二脈,學習到法式料理的精神與內涵。 透過自己的努力和天份,德藏在巴黎逐漸得到法國人的認可,也在當時最好的法式餐廳學習,像是Café de Paris和麗池酒店,而且得以進入法國的廚藝工會(Chambre Syndicale de la Haute Cuisine Francaise)。法國人除了認可德藏的廚藝,更讓他進入工會,有固定的薪水和勞動條件的保障,這是一個亞洲人在巴黎料理界難能的重要成就。 天皇的大膳頭 1914年,剛即位的大正天皇,即位大典打算邀請各國使節。大正天皇是日本西化之後即位的第一任天皇,為了向世界展示日本對於西方文明的接受,在京都二条城的即位大典決定以法式料理招待全世界的使節和嘉賓。 法式料理除了器具、排場,相關的禮節、擺盤、菜式都是學問,宮內省為了這個問題,向日本的駐法使館諮詢。時代造就英雄,英雄也要能把握時代,當駐法大使諮詢德藏回日服務意願時,他在麗池酒店的工作已經得心應手了。 到底是該留在法國的料理界?還是回國服務?讓他徬徨了一陣子。 德藏選擇了對的時機回國,時代正在改變,時年26歲的他擔任了宮內省大膳司的大膳頭,破格進入皇宮這個封建且陳舊的體系,而且委以重任,一上任就得準備兩千人的法式國宴。 當時與德藏工作的同事年紀都比他大上許多,初生之犢不畏虎,靠著過人的能力與勇氣,德藏勝任了這個工作,也讓日本人在國際的使節和嘉賓中得到了讚賞。 德藏不僅是天皇的大膳頭,對於法國料理在日本的普及也有相當大的貢獻。1923年出版1600頁的《法國料理全書》(仏蘭西料理全書),後來再版了幾次,堪稱日本法式料理的聖經,為日本法式料理奠下基礎。秋山德藏可以說將日本的法式料理加以體系化,並且呈現出自身特色。 現在全世界獲得米其林三星最多的城市不是巴黎,而是東京。雖然東京米其林三星餐廳也有不少日本料理,但日本的法式料理是獲得法國人的肯定與讚賞,奠下基礎的德藏功不可沒。 鶼鰈情深 日劇與真實人生差異最大的地方,應該就是德藏的伴侶俊子的故事。俊子是秋山家的長女,初識人生伴侶是因為德藏從法國回來後暫居秋山家,德藏與俊子相遇而結婚,由於德藏是次子,無須繼承家業,入贅沒有男丁的秋山家,將原姓的高森改為秋山。 日劇中的俊子似乎是一個新時代的女性,為愛從原本的家中離家出走,在東京獨立生活。雖然真實的俊子是比較傳統的女性,但是德藏與俊子之間鶼鰈情深的情節則是真實。當俊子染上結核病,德藏暫時離開工作崗位,回家專心照顧妻子。而且,當俊子往生之後,德藏隨時帶著俊子送給他的鈴鐺。因為德藏的脾氣火爆,俊子希望他一聽到鈴聲時,有如俊子就在身旁,進而能夠冷靜下來。 甚麼是料理? 如果你問我日本的法式料理與法國的差異何在?每個廚師所用的食材、烹調方式都有各自的師承。但是,從核心與內涵而言,秋山德藏學習法式料理,而且晉升到法式料理的頂峰,他們是還是強調自己的「和魂」,內在的精神還是純粹的「日本」。 在德藏的料理中,他是以自己的「誠心」精進自己的技藝,以職人之心面對料理。「職人」以往是指具有專業技能的傳統手工藝者,後來各行各業的技術專才都可以稱之為職人,職人所具有的精神必須透過長時間的鍛鍊,需要帶著追求完美的態度,一生一世、無止盡地磨練自己的技能。 職人不是工匠,不只要有熟練的手藝,還必須具有嚴肅且認真的態度,充滿強烈的自尊心,和過於常人的堅持,即使一點小細節也不放過。日文當中有一個字「こだわり」,指的就是對於特定事物細節的追求,但是,這樣還不足以成就一個職人,職人的「態度」也很重要,是對於一件事的執念與心態,需要把「心」融入於其中。 「完美」雖然無法達到,但是需要有一顆追求完美的心以及對待每一個細節的要求。 料理人 或許是我見識淺薄,在台灣的料理界或是華人的料理界,有人能達到秋山德藏的高度嗎? 秋山德藏在明治維新前後,從東北的鄉村出身,在東京感受了新式的西洋料理。由於家人的資助和貴人的提攜,得以到法國習藝,而且進入了法式料理的核心麗池酒店,也是第一個進入巴黎廚藝工會的亞洲人。德藏晚年,還被法國料理界頂峰的法蘭西廚藝學院(Académie Culinaire de France)推薦成為名譽會員,這是法式料理的最高權威機構,名譽會員僅有十名。這樣的成就在今日都很少有人能夠達到,何況是明治維新前後的日本呢? 秋山德藏的人生故事是一個傳奇、也是一個飲食與文化交流的故事,他以日本人的精神學習法式廚藝,獲得了至高的成就,使得法式料理也能融入日本人的「職人之技」。 胡川安的 Life Circus 參考文獻 秋山徳蔵,《仏蘭西料理全書》 東京:秋山編纂所出版部, 1923。 秋山徳蔵,《味 […]
↧
大雪山中的神木爺爺,與臺灣山林的輝煌和血淚
大雪山森林遊樂區的道路,止於雪山神木的入口,也就是大雪山200林道50k的地方。在49k左右有一個觀景台,可以盡覽對面的山壁與小雪溪山谷。山谷中有幾位扁柏爺爺,千年以來於此神閒安居,靜靜守護著小雪溪谷。 從相隔一個山谷的觀景台一眼望去,能清楚地看見躲過伐木時代劫難的他們,雪白的身軀在一片不及他們膝蓋高的紅檜──二葉松人造林裡,是多麽的多麽的擎天拔地、俊俏儼然。他們是不為人知的大雪山神木們,不像大雪山招牌大神木,有朝聖群眾日日仰望,也不像藏身230林道深處的大安溪神木,有「台灣第一」的名氣,更沒有任何道路或者小徑能到達。 最接近他們的所謂「道路」,那便是大雪山200林道深處了。只可惜就算從50k的地方出發,也要經過好幾公里的極度顛簸後,再憑著絕對的方向感,在沒有任何路標與方位導航的林地中,陡下數百餘公尺才得以抵達。正因如此,他們才能遺世獨立至今,讓人們只能從遠方瞻仰讚嘆了。 默默無聞的他們,與大雪山同壽,和大雪山大神木、小神木、台灣第一的大安溪神木一樣,靜靜見證了,這座山林是如何在天險般陡峭的山脈上,免於採伐,躲過了斤斧飛騰的50年代,能夠在人類終於開始反省的現在,漸漸復萌。 國民政府來台後,日治時期三大林場(阿里山、八仙山、太平山)逐漸砍伐殆盡。那個年代人口爆增、嚴重入超外匯枯竭、物價經濟難穩定,當時的政府只能以山林作為重要收入來源,穩固國本。遂開始開發日治時期未開發的眾多山區,接收日人小規模的私營林場,並加倍規模,只求迅速在戰火連天後的片刻喘息中,重建起昔日抵禦外侮與共匪的那個中華民國。 民國40年,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農復會)邀請美國森林專家協同考查台灣森林,撰成「台灣林業情形」報告,從此開啟台灣林業史輝煌的一頁,也是台灣山林史最血腥的一頁:大伐木時代。而此策略果真奏效,在民國43年,林產管理局的盈餘竟佔了政府公有事業總盈餘的44.2%,說台灣是靠這片山林才得以翻身的,一點也不為過。 大雪山,就是在這波山林掏金熱中、在美國人的幫助下,開始了為期僅15年的流星般短暫大開發。 民國48年「大雪山林業公司」透過美國冷戰時期的《480號公法》援外計畫成立,預定每年砍伐5萬立方公尺木材計畫,總共要砍伐75年。並建立林道系統導入卡車運材方式,揮別日治時代森林鐵路運材,築起自己的製材廠,規劃木材生產、製造與銷售一手包辦的一條龍模式,成為後繼台灣林業開發的樣板與模範。 民國46年至59年底,大雪山共開闢了214公里長的林道,擁有自己的築路大隊,規模曾超過200多人。目前的小雪山旅遊服務資訊站與對面的販賣部,皆是當年路工隊的大工寮與重型築路機械養護房。民國48年至62年間,大雪山一共砍伐了142餘萬立方公尺的木材,造林4817.47公頃(大雪山林業史話,2003)。 大雪山區是雪山山脈的西方稜脊末端,在日治時期只有零星的地方居民伐木,43k遊客中心至41k鞍馬山工作站間上方山腰之際的「木馬道」便是最好的見證。 大雪山真正的大規模林業開發,始於民國48年,是一個完完全全由國民政府與美國合作所一手創建的「林業模範」。 這裏的林道是全台灣最標準的林道,最窄4公尺、最寬7公尺,馳走期間的美製超重型卡車能直接將「整根」30公尺長的原木載運下山,這樣的規格至今仍是歎為觀止,也是台灣林道之母。 這裏的伐木方式是選定林地進行小規模砍伐,把能砍的樹砍得一棵不剩後,再去選下一塊,於是留下了滿山整齊人造林與小規模原始巨木林並陳的獨特林相,也讓大雪山逃過一劫的神木們過了一段十足孤獨的日子:十幾年間整個伐木區只有獨自一人,問蒼天、天不語,問大地、地不應,時至今日依然是鶴立雞群的挺天拔地,如同小雪溪山谷中的老扁柏一般,蒼蒼鬱鬱睥睨群樹。 遊人來到大雪山總會問:為什麼神木只有一棵? 如果在49k觀景台將這個問題往對面一喊,小雪溪谷裡的扁柏神木會悠悠然的回答你,這片山林曾經的輝煌,或稱血淚,端看你從什麼角度來看待。他會告訴你當年他跟大雪山神木一樣孤零零的站在荒野之中、陪伴自己千年的手足都離自己而去,人們又在他腳邊,種下了多少彌補不了當年巨木嵾天絕景的小樹苗,就算比大雪山神木還要巨大,也難逃斧斤之難,人們開闢林道到、深到不能再深的山裡的故事。 當大雪山成為台灣新時代林業模式的先驅,演出輝煌短暫的林業史,繁榮了東勢這個小山城,最終化為中部野生動物天堂的森林遊樂區後,大雪山的神木們依然在人們無法企及的山谷中佇立著,靜靜的、老老的、和藹的守護著這個千百年來一直美麗、曾經殞落,而今黑熊、帝雉、山羊們又再度歸來的雄偉山脊,雪山西稜之末:大雪山。 更多雪山的圖片,請上:雪羊視界 更多故事: 【冷知識週刊】第十九號:迪士尼卡通與旅鼠被自殺的真相 2015-06-14 17:45:03 1 大歷史中的小人物:一位朝鮮愛國者眼中的壬辰之戰 2015-09-20 18:50:13 1 從日本到敦煌,從印度到希臘──風神圖畫串起的世界史 2015-08-15 04:21:20 1 面對課綱「微調」,這幾間學校的高中生決定要說出學生的想法 2015-05-29 13:28:42 1 文化大革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2015-05-14 20:29:40 1 【歷史小說連載】鄭森:大明命脈的危局──小舟品茗(二) 2015-02-16 22:00:08 1 歷史學家應該成為警方線人嗎? 2014-05-04 00:25:49 1 【絲路控】撒馬爾罕的金桃──影響世界的粟特人(下) 2014-12-07 14:47:53 1 【冷知識週刊】第十七號:藏在菲律賓的寶藏,日本人和台灣人都在找?! 2015-05-30 16:47:34 1 英國人如何學歷史?──英格蘭地區的中學課綱 […]
↧
電影裡的歷史角落:新說聶隱娘(上)
《刺客聶隱娘》是下半年很熱鬧的電影話題,從五月坎城影展的獲獎,到近來的奧斯卡代表角逐戰,關於這部作品的討論,一直不曾間斷。不過,在看電影的同時,你或許也會對原來的小說有些興趣。我們都知道《刺客聶隱娘》改編自一部唐代傳奇,而原本的故事,究竟都說了些什麼呢? 這篇文章打算帶你閱讀經典版本的聶隱娘──喔,完全不用擔心劇透或暴雷之類的問題。這部改編電影與原著小說之間,情節的歧異相當巨大,要傳述的意念也截然不同,它們基本上是各自獨立的兩部作品。另一方面,侯孝賢的電影,一向不是那樣的通俗好懂,閱讀故事的原型,或許也能夠幫助你從另一個側面,更好的理解《刺客聶隱娘》的世界。 本文改寫自唐代的傳奇故事〈聶隱娘〉,我將使用自己的歷史理解與故事想像,填補原文留下的諸多空隙(儘管那樣的留白也應當被視為一種文學筆法)。同一個文本,九十九個讀者可能讀到一百種故事,這個版本的聶隱娘故事,也完全是從我的詮釋角度出發。每篇文章的最後,我將附上相對應的原文段落,供讀者參照。 一、密室失蹤案 先來交代一點背景故事:聶隱娘是唐朝時候一個將領的女兒,這位軍官的名字叫聶鋒,歷史上沒這個人,但他任職的魏博,倒是確實存在的一個地方。 我們知道公元8世紀中葉的安史之亂,給唐朝後期的政治帶來了嚴重後果,這是因為唐政府要平定亂事,就與一些叛軍將領談條件,說服他們投降,但又允許這些傢伙在地方上掌握大權、坐擁重兵──那也就是所謂的藩鎮問題了。黃河下游的魏博,就是安史之亂以後搞出來的藩鎮,而且特別的不受控制。中央政府幾乎管不動這個地方,很讓人頭疼。 魏博鎮一開始的當家土皇帝是田承嗣,這位仁兄原先在鼎鼎有名的大胖子安祿山手下效力,後來投降了唐政府,換到了魏博節度使的位子。古往今來都一樣的,人有了權力,就會想辦法鞏固權力。田承嗣於是在魏博搞起了世襲政治,把他節度使的位子,傳給了後代子孫。 魏博田家的第四任當家主,叫田季安,標準的敗家子。《舊唐書》說他自從老媽掛了以後便肆無忌憚地縱情聲色,成天就是打獵、打馬球、打馬賽克(……我是說他搞的最後這件事情,在電腦螢幕裡頭通常會打馬賽克)。有次,他看一個下屬不順眼,竟找人挖了坑,把這倒楣鬼給活埋起來。單從《舊唐書》的觀點來看,完全是個殘暴又低級的渾蛋。 我們幹嘛把田家的故事交代得這麼清楚,一直講到田季安身上去咧?因為這個性格惡劣的傢伙也出現在了電影當中,就是張震擔綱的那個角色。劇本說他是聶隱娘的表哥,但原版的故事,倒是沒有這個橋段。不管如何,你現在知道張震好像要演一個(在原作裡面很壞的)壞傢伙,我們可以繼續講故事了。 總而言之,田季安當家魏博的時候,聶鋒正是魏博鎮裡的一員大將,而聶隱娘則是個階級地位優秀的富家千金。如果沒有發生什麼意外,她應該會在不愁吃穿的快樂環境當中,度過爽爽的童年。然而,莫名其妙的一場意外,卻使得這所有錦繡般的美好盼望,轉瞬變色。 事情是這樣的:聶隱娘十歲那年的某一天,家裡突然跑來了一位比丘尼,想跟他們家化個緣,討點吃食。 唐代社會挺尊重僧人,出家人如果一個便當吃不夠,聶鋒肯定會給她買第二個,所以完全不用擔心。不過,壞就壞在這女尼一眼看中了聶隱娘,心裡非常喜歡,開口就向聶鋒問了:「能不能把你們家的姑娘,讓我帶回去調教一番呀?」 尊重僧人是一回事,讓女兒跟著出家則是另一回事──我好端端一個閨女,憑什麼要跟著你回廟裡去咧? 聶鋒氣到不行,當場幹譙出聲。沒想到僧人捱了罵,竟也囂張起來,臨走前還撂下狠話說:「隨便你啦!就算你把女兒給藏到鐵櫃裡頭去,我也還是會把她帶回家的,啦啦啦~」 女尼就這麼瀟灑的走出了聶家大門,聶鋒雖然生氣,倒也無可如何。至於女尼留下的綁架宣言,聶鋒也全沒在意,只當作是歹年冬、厚肖郎,任他說去吧! 故事進行到這裡,相信各位讀者已經猜到當晚會發生什麼事了──是的,不信邪的準倒楣,當天夜裡,聶隱娘果然就這麼不見了! 看起來應該是完美的密室,一個小女孩竟然憑空消失,這麼離奇而詭譎的事情,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呢? 為了查明真相,聶鋒只能請出通天神探狄……狄仁傑那時候早就死透了,不要亂演。總而言之,聶鋒就這麼莫名其妙地痛失愛女,派人四下找尋也全沒個線索蹤跡。遇到這種橫禍,他跟妻子二人自然是悲痛莫名。兩老每每想起隱娘,只能相對涕泣淚千行,怎一個慘字了得。 不過,故事的轉折,總不是我們這些俗人可以預料到的。五年以後,那擄走隱娘的女尼,竟忽然在聶家現身,不僅把隱娘送了回來,還丟下一句話,說是「調教完畢,請簽收取件」(教已成矣,子卻領取),然後咻一下就不見了。 這故事……好像沒什麼道理啊! 二、刺客特訓班 唐代的傳奇故事,距離今天畢竟有一千多年那麼遙遠。它的敘事手法、情節安排、文學目標,有很多很多環節,可能都與現代小說有些落差。之後,我們還將在這個故事裡面,讀到一些不那麼容易理解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能試著站在唐人的思考角度,來閱讀這些故事細節,或許也能得出不一樣的況味。 好啦,繼續講故事。咱們的主角聶隱娘,總之是在消失五年以後平安返家了,十歲的娃兒轉瞬長成了十五歲的丫頭,聶鋒夫婦免不了要好奇:這一千多個日子,他們的寶貝女兒都去學了些什麼東西。隱娘初始不肯透露,卻禁不住老爸老媽的再三逼問,只好娓娓道出這五年來的故事。 原來,隱娘被擄走的那天晚上,女尼帶著她走了非常遠的一段路。及至天明,她才發現自己置身一處隱密的山洞,那附近杳無人煙,倒是棲息了一大堆猿猴,十分幽靜的地方。 進了洞裡,隱娘遇見了女尼所收的兩個女徒兒,歲數都跟她一般大。這兩個女孩想是已經修練了一段時間,境界跟仙人一樣,成天不用吃東西,還能夠在峭壁上飛走自如,十分了得。 女尼顯然也打算對隱娘施予同樣的訓練。她給隱娘服了一粒藥丸,並且授予她一柄極為鋒利的短劍,而隱娘似乎並不怎麼抗拒這種種安排。於是,為期五年的殺手特訓班,也就這麼鳴槍起跑了。 聶隱娘吞下去的藥丸究竟是啥米碗糕,在這整個故事裡面,一點說明也見不到。但我們知道:唐代社會對於道教的崇奉風氣是很盛的,而聶隱娘的山中五年,實際上也是人們普遍想像當中,一個道術修行者理當經驗的歷練過程。這樣看來,那藥丸不必多作解釋,自然也是由道家祕法所燒煉的仙丹妙藥了。 似乎由於天生的骨骼精奇,加上神奇小藥丸的加持,隱娘的進步非常神速。一開始,女尼只要她追著兩位師姐在山裡面奔跑,跑著跑著,她竟慢慢感覺到自己「身輕如風」,短時間內就練成了一身好輕功。一年過去,隱娘已可輕易的擊殺山裡面的任何一隻猿猴。第二年,她甚至可以跟山裡的老虎、豹子打架,十分強悍。 修練到第三年,隱娘的身法已練到能夠凌空飛躍的地步。這時候,她拿來練靶的對象,也從地面轉移到了空中。一隻鷹隼飛過,隱娘縱身一躍,便能把牠給刺下來。由於砍殺太兇的緣故,她所持用的那把短劍,竟漸漸磨成了一柄五吋長的匕首──要是生在現代,聶隱娘應該會是動保團體的公敵吧。 無論如何,在無數飛禽走獸的犧牲當中,聶隱娘的武藝逐漸磨練起來,只欠實戰經驗了。等到第四年,聶隱娘終於接受了她的第一件刺客任務,準備成為一名真正的殺手。 這天,隱娘跟著女尼來到了一座不知名的城市。女尼向她細細數落了城裡面某個惡人的罪狀,並且交給她一把羊角匕首,要她悄悄前去取下壞蛋的人頭。為了安撫隱娘的緊張情緒,女尼特別囑咐她道:這事情哪,就像你在山上隨手刺殺那些飛鳥一樣簡單,免驚啦! 隱娘果真也沒有辜負師父的期待,光天化日底下,神不知鬼不覺,就把她的任務目標給一刀斃了。隱娘把那壞蛋的人頭給割下來,帶回到旅店,還用師父交給她的藥,把那頭顱給化成了一灘水──毀屍滅跡於無形,這一千多年前的化學藥劑,成分可真不知是什麼玩意兒。 第一次的殺人任務就這麼平安落幕,第二次、第三次也順利得手,逐漸的,隱娘的武藝與經驗都變得更為老練。但是,光有技術是不夠的,要成為一名稱職的殺手,還需要鍛鍊出鋼鐵般的意志,那也是考驗她的最後一道關卡了。 我強烈懷疑《刺客教條:編年史》的這位女俠也有跟聶隱娘偷學兩招…… 某日,隱娘又被女尼指派去暗殺一名作惡多端的大官,她很快帶著羊角匕首,潛入了這名官員的宅邸。進了屋內便匍匐在樑上,等待下手的時機。 然而這一次,當隱娘完成任務、帶著人頭來向女尼覆命的時候,時間已經相當晚了。女尼滿臉怒容地等著隱娘返回山洞,劈頭便怒問: 何太晚如是? 面對師父的突然責問,隱娘只好據實以答。原來,她的暗殺對象一直在屋裡頭跟小孩玩耍,隱娘見孩子天真可愛,不忍在他面前痛下殺手,只好繼續躲在屋樑上,等到小朋友離開房間,才悄然無聲地來到目標身旁,敲響他的喪鐘。 看來,聶隱娘的惻隱之心,並沒有因為四年來的殺戮而喪失殆盡。不過,在師父眼裡,這顯然不是一件好事。隱娘的一番說詞,未能讓女尼平息怒氣,她反而大聲地斥罵:以後遇到這種情況,你該直接把孩子殺掉,再回頭宰了目標! 後若遇此輩,先斷其所愛,然後決之。 女尼是這麼告訴隱娘的。她的用意,或許只是要訓練隱娘能不擇手段地完成任務,成為一部冷血的殺人機器。不過,後面的故事我們將會看到:隱娘並沒有因為這些斬絕情欲的修練,而失卻自己的靈魂。相反的,她有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刺客教條。這部小說的故事太短,文字太略,聶隱娘的一切行動究竟依循著什麼樣的主義與原則,一直是文學研究者的議論話題。但是,至少我們可以知道:她的思想與選擇始終是獨立的,她不是一個盲目服從於主人號令的殺手。 無論如何,聶隱娘的五年修行,總歸是要結束了。在回返人世以前,女尼施展了奇怪的道術,把一柄匕首藏進了隱娘的後腦勺,想來大概就跟孫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耳朵裡的辦法差不多,聶隱娘總之是多了一種奇怪的祕密武器。當她從腦袋瓜子裡頭把匕首給抽出來的時候,對手想必早早就嚇壞了吧。 就這樣,女尼帶著隱娘回到了聶鋒的家裡。她並且特意囑咐隱娘,說是「後二十年,方可一見」。很難知道師徒倆二十年內不能再見的理由究竟為何,大概有個算定的命數在那裡吧。 在這整個故事裡面,女尼的一切作為始終神秘。不過,這樣的神祕,對於崇奉道教的唐人而言從不奇怪。仙人參透了世界的原理原則,他們的話語是不證自明的。二十年或五十年,背後的道理是什麼,大概都不那麼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神祕本身──那就是一個仙人,理所當然的樣子。 三、不曾回家的女兒 聽完隱娘講述她神秘離奇的五年故事,聶鋒除了感到不可思議,也對她習得的殺人技術感到頗為恐懼。好好一個孩子,怎麼就成了刺客呢?聶鋒半生戎馬,也見過許多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場面,但所有這些經驗,都比不上這樣的事實來得驚悚與恐怖──自己的女兒,竟是能割人首級的冷面殺手! 聶鋒漸漸感覺到,隱娘已不再是從前他所熟悉的模樣了,往昔那張童稚純真的面孔,如今已然覆上了無重數的陰鬱。打從返家以後,隱娘的行跡更是神祕,她時常在夜裡失去蹤影,直到雞鳴時分才回到屋裡。聶鋒也不敢過問女兒去了哪裡、做些什麼,但他心下明白:隱娘與這個家,已是漸行漸遠了。 令人費解的事情還不止此一樁。某日,隱娘竟帶著一個少年來到聶鋒跟前,直截了當地說要與他結親──怎麼回事呢?聶鋒問了左右從人,才知道隱娘偶然在家門口碰見了這名以磨鏡為業的年輕工匠,便叫住了他,旋即把他帶來父親面前,談起了終身大事。 隱娘究竟看上了磨鏡少年的哪一點?這個故事什麼也也沒有交代。作者反倒費了一些筆墨,特意寫這少年「但能淬鏡,餘無他能」──除了磨鏡子以外,啥事也不會幹。這樣看來,隱娘根本是隨性地在路邊揀了個憨呆憨呆的夫婿回家,真是莫名其妙。 不過,小說裡面任何的情節鋪排,總是有它的道理存在。我們知道:古人的嫁娶,多半要由老爸老媽來做最後的決定。女性在婚姻當中的自主權,並且還要更弱一些。如果我們考慮到聶隱娘出身將門,紆尊降貴地與一個平凡工匠結為連理,更是違反常理的事情。 而聶隱娘兀自在路邊挑了個老公,就跑來跟老爸報備說要結婚了,哪管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或門當戶對。隱娘的自擇夫婿,說明了她不會受到禮教與常規的束縛。甚至也不管法律上的良賤分別、官民不婚。 山中五年,聶隱娘的思想早早離脫了凡俗,活在一個更超越的世界裡面。在常人眼裡平凡無奇的磨鏡少年,卻是隱娘萬中選一的夫君,這也說明隱娘在少年身上,見到了別人無法得見的優點。她看待人事物的眼光,早已不是我們這些笨蛋能夠理解的境界啦。 […]
↧
伊爾卡普──你不知道的聖誕老人原型,北極圈科密族的聊齋志異
在俄羅斯聯邦境內北極圈內,有個科密共和國(Респу́блика Ко́ми),裡面住著八千年前祖先就在此定居的科密族(Ко́ми),該族在俄羅斯屬於北方原住民,與芬蘭人有共同的祖先及傳說,兩者皆屬烏拉爾語系,其文化、語言、習俗都有相似性,只是後來向西發展的分支成為今日的芬蘭人,繼續留在東方發展的部分聚落則變成了科密人;兩者關係有如雲南傣族與泰國人。 許多人聽過「芬蘭是聖誕老人故鄉」的說法,其中一個關鍵就是「芬蘭拉普蘭地區盛產麋鹿」,數量多到如果有幾隻比較特別,例如可能會飛也不令人太意外的程度。但是期待聖誕節禮物的小朋友們大多都不曉得,飛天麋鹿的故事原型其實有點恐怖喔。這個故事的原型後來被芬蘭人的親戚科密人保存了下來,成為了該族的神怪傳說。沒錯,今天筆者就要來講一個童年崩壞的聊齋故事──伊爾卡普(Йиркап)。 伊爾卡普與飛天藍藍鹿 話說在幾千年前,在科密地區的辛朵兒湖鄰近村莊裡,住著一個叫伊爾卡普的獵人。 伊爾卡普所住的村莊主要依靠打獵維生,男人們常常為了三餐餬口,必須進入湖畔地區古木參天的黑森林,在極地冬天裡的森林更是暗無天日,人類為了生存,必須跟森林裡居住的魑魅魍魎打交道。 有一天,伊爾卡普打獵的途中,聽到鄰近森林裡發出了奇怪的聲音,既像人又像動物的吼叫聲,在好奇心驅使下,他偷偷地靠近音源,並撥開了樹叢,映入眼簾的景象他這輩子想都沒想過:一個在村子裡沒見過的陌生男人被困在漁網裡面,正要被一隻半人半魚的妖怪拖入湖中,男人口中一邊發出難以辨識的奇怪叫聲。 村子裡偶爾會發生村民入山後失蹤的情況,可能被什麼魍魎給抓去了,「不曉得跟這個有沒有關係……,唉,先救人再說吧!」伊爾卡普邊想著,緊張之餘,趕緊將手中的弓箭對準了那隻湖中的妖怪射了出去,妖怪怪叫一聲,放開了手中的網子;說也奇怪,那網子瞬間就消失在空氣中,被困在網子中的男人終於脫困。 更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那男人突然露出尖牙利齒,化身成為一隻巨大的熊,而半人半魚的怪物樣子也變得更猙獰,重點是因為那支箭的緣故,兩者都發現了藏身在樹叢後面的伊爾卡普,不禁讓他倒退三步。 「這下完蛋了,原來都是妖怪!」就在他這麼想的同時,「熊」擊退了「魚」,並且走向腿軟的伊爾卡普,這時「熊」開口說話了:「我是森之精靈『Вöрса』,感謝閣下出手相救,否則我就要被辛朵兒湖的水之精靈『Васа』 給拖到湖裡去了,為了報答你,我告訴你一個祕密,我把封印你另一個魂魄的那棵「Ас Пу」樹位置告訴你,去找到它吧!」 伊爾卡普雖然一頭霧水,旦半信半疑之下果真在森之精靈所說的位置找到了一顆樹,一顆讓他莫名感到親切的樹,此時樹又突然對他說話了(感覺那個時代的人類心臟真的要很大顆才行阿),樹告訴伊爾卡普關於製作「靈魂雪橇」的知識,於是他照著樹的指示,將這棵樹砍了下來,帶回村莊做成了兩腳上的滑雪雪橇。 自此之後,這神奇的「靈魂雪橇」不只快,還能夠飛翔於天際,無論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任何獵物都逃不過伊爾卡普的追捕。於是,伊爾卡普成了村子裡的大英雄,擁有許多戰利品之後身家也跟著暴漲,人人都曉得他有一對神奇雪橇,甚至許多人開始模仿他砍柴製作成長相類似的雪橇,只不過速度當然遠遠落後於伊爾卡普腳上那對自己靈魂相伴的神奇雪橇。 伊爾卡普的事蹟後來傳到了森林女巫的耳裡,她遂希望伊爾卡普能成為自己的女婿,於是便施法將自己的女兒變成一隻會飛的藍色麋鹿,來到這個村落,告訴伊爾卡普:「我是森林女巫,我需要你幫我辦一件事情,那就是獵取飛天藍鹿的心臟,因為那是牠靈魂所在,我需要牠的靈魂」;這時的伊爾卡普對於自己的自信滿滿,對於森林女巫的請求並沒有太多想法,「反正什麼獵物都逃不出我的掌心」,他這麼想的同時就答應了。 伊爾卡普花了一些時間,果真發現了這隻罕見的藍色麋鹿,因為會飛,所以除了伊爾卡普以外根本沒有其他獵人追得上。最後伊爾卡普成功地追到了這隻麋鹿,就在弓箭對準牠的同時,麋鹿突然變成了少女,伊爾卡普以為又是妖怪,所以最後還是殺了她,並且把心臟帶回到村裡給森林女巫。 森林女巫萬萬沒想到,這場戲會弄假成真,差點沒暈過去,憤怒之於就在伊爾卡普要喝的水中加入令人神智不清的酒精魔藥,並對他說:「來,你追這隻鹿一定很辛苦,口渴了吧,喝點東西吧」。伊爾卡普不疑有他,咕嚕咕嚕地喝完了所有的水,然後趁著還有點月色就出門繼續打獵去了。 在皎潔月光下,覺得自己頭暈的伊爾卡普恍惚之間,又回到了一切的起點—–辛朵兒湖。此時冬天的湖面結了層冰,他因為頭暈腦脹的關係也沒想太多就滑了上去。突然間,湖面的冰裂了開來,伊爾卡普掉入了冰冷的湖中,他一時情急,割斷了其中一隻雪橇,那隻雪橇就自己飛到湖邊變成了一棵樹。 只剩下一隻的靈魂雪橇頓時失去魔力,並且反而變成水中的阻礙,讓伊爾卡普無法游回湖面上,最後葬身在冰冷的湖底。 阿公阿嬤的話要聽 事實上,不只《伊爾卡普》傳說,科密族的傳說當中常常能見到森之精靈、水之精靈、飛天法寶、巫術、動物化身、熊與魚等元素,構成了當代社會很重要的風俗習慣,甚至該地區在整個俄羅斯社會的地位。 《伊爾卡普》傳說反映了幾個有趣的科密文化。 第一,水是另一個世界的入口;所以水是危險的,不要到自己不熟悉的水域去。這個概念繼續衍生下去,喝酒對人也是不好的,即使是大英雄喝了酒也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因此傳統科密族對於酒是敬而遠之的,這點在以伏特加而聞名、盛產酒國英雄的俄羅斯倒是十分特別。 第二,每顆樹裡都封印著一個活人的魂魄。這個類似道教「三魂七魄」的概念,其實具備了早期先民的環保概念。如果隨意砍伐森林,不但沒辦法製作出屬於自己的「靈魂雪橇」,還可能害自己的親人永遠無法找到自己的另一個靈魂,更可能惹怒森之精靈,因此森林是需要被敬畏跟保護的。如果失去了森林,水之精靈就可能奪走更多人類的靈魂;這個幾千年前就存在的科密族智慧,聽起來是否跟我們常常強調的水土保持很像呢? 第三,「人橇和一」;這個概念與日本武士道的「劍在人在,劍亡人亡」有異曲同工之妙。古代的雪橇是農村生產工具最重要的組成,灌注自己靈魂製作的雪橇,才是在森林裡遭遇到緊急狀況時,真正能相依為命的夥伴。雪橇就像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靈魂的延伸;技術再好的獵人,都不能失去他的雪橇。 第四,帶你上天堂的雪橇;「因為如果自己的雪橇也能像傳說中的大英雄伊爾卡一樣能飛的話,一定很讚吧」滑雪跳台大概就是這麼來的吧!也因此在科密或拉普蘭地區,大部分男孩兒們都覺得能踩著雪橇,拍出幾張在空中飛躍的照片是很酷炫的事情,而這後來也演變成類似滑板的滑學板特技比賽。 第五,飛天麋鹿;無論是在科密地區、芬蘭拉普蘭地區、甚至是其他烏芬語系民族的傳說裡,都能見到跟麋鹿有關的傳說,而飛天麋鹿的形象再加上緊追在後的靈魂雪橇,被某些人認為可能就是後來聖誕老人駕馭麋鹿的原型,讀者們覺得像嗎? 想當然而,滑雪就成了現代科密族後裔的拿手項目。在俄羅斯,一講到滑雪,人們直覺地會想到的選手八成都是科密族。世界冬季奧運冠軍滑雪項目,基本上也常常 是俄羅斯與北歐各國選手輪流奪得,而大多俄羅斯奧運滑雪冠軍就是來自科密地區,如該地最有名氣的選手,德拉伊莎‧瑟斯蜜塔寧娜(Раиса Сметанина),就是各種國際滑雪獎牌的經常得主。 最後,筆者個人覺得《伊爾卡普》還真有點佛家的意味,因為故事的最後,伊爾卡普葬身的地點,就是他所有地位、財富的起點,也是水之精靈受傷的地方,有種「怎麼來的就怎麼去」或是「福禍相伴」的隱喻,除了警告成功人士不要自滿之外,從男主角意外干預了「精靈戰爭」與他最後的下場看來,或許《伊爾卡普》也有警告人類不要過度干預自然的意思吧,各位看倌覺得呢? 2015年科密國立動畫展«伊爾卡普故事短篇» ,作者Алексей Попов 雖然是俄語發音,但故事情節是類似的,相信閱讀本文的讀者都會看得懂。這是今年一月才推出的動畫作品,由科密共和國政府資助,是亞洲地區少見的動畫風格,非常值得一看。 更多故事: 【走訪世界遺產】一座越南古城與大明皇朝的往事 2015-04-15 18:11:20 1 觀光時代:日本鐵道旅行的誕生 2015-09-23 08:14:26 1 大和之心,轉瞬之美──日本與櫻花的歷史(一) 2015-03-16 01:34:56 1 啤酒拯救了愛爾蘭──二次世界大戰的一段插曲 2014-10-05 16:05:14 1 老玩具背後的時代變遷 2014-09-27 […]
↧
↧
牽亡:生者與亡魂的「重聚」
我的碩士論文主要以早夭或未婚而亡女子芳魂在台灣漢人社會的奉祀情形(孤娘/姑娘廟)作為研究課題。 當時最常被問及:你覺得真的有鬼嗎?鬼真的存在嗎?是否曾遇到一些「靈異現象」等等。 當然,我無法、也沒有能力回答這世上是否有「鬼」的問題,自己也沒有碰過什麼「靈異」事件。不過,大家對「鬼」似乎特別感興趣,針對此事,我倒是有一些思考。 為了回應眾人的疑問,我在《臺灣民間信仰「孤娘」的奉祀—一個社會史的考察》一書的自序裡,曾寫過這樣一句話:「人實在很渺小,或許對鬼神懷有一種『虔誠』的敬意,也就是待人心存『誠意』的一種學習」。這句話基本上就是我的答案。 我雖然沒有所謂「靈異事件」的經驗,但是因為踏訪台灣各地進行田野調查,課業之外的收穫倒是不少,其中因緣際會意外造訪了一場「牽亡」(尪姨讓亡者的靈魂上身,和生人對談),令我感觸良多,印象也最為深刻。在此,我願意與讀者分享這份特殊的際遇。據說,日本的NHK電台也曾到訪並報導過,不過,我沒有看過那個報導。 當時,我原本預定要去拜訪冥婚的報導人,孰不知該位報導人正是一位「尪姨」,就這樣陰差陽錯,意外地進入了「生死會」的「牽亡」現場。 尪姨是一位年約六十多歲的婦人,主祀神為四王爺(也是尪姨入「地府」時的保護神)。來此欲找死去親人亡魂的人來自四面八方,他們已事先向尪姨「掛號」,不過,對尪姨而言,他們也只是一個數字代號而已。這就如同到醫院或診所就診時,要依掛號序號入診間,醫生才見到病人。 但差異還是有的,最明顯差異的是,醫生若要知道陪同前來看診的人與患者之間的關係,得經由詢問方能得知;而尪姨一旦讓亡魂「上身」,前來「牽亡」的親朋好友間之關係,便自然明瞭。即便您只是旁觀者,不一會兒也很容易得知此中的脈絡。 「牽亡」尋親過程中,待尪姨唱號,家屬只需告訴所要找之亡魂姓名(時有家屬想要提供更多亡者訊息,一概會被尪姨或其助理制止),然後尪姨就入「地府」,在亡魂調上來之前,尪姨會再讓家屬確認所調亡魂之身份,尪姨會向尋親家屬詢問諸如:要找的亡魂是第幾房、墳墓風水坐向、有幾個小孩,甚至去世的原因等問題,如是的話,才會將該魂「調」上來與家屬相聚。在此,將舉三個令筆者印象深刻的個案。 個案一:「女鬼」如願可二度冥婚 當筆者到尪姨家時,個案女魂已「調」上來。此一個案:已冥婚的女兒/女魂因鬼媒人未能將其冥婚辦妥,遂再度「討嫁」,但由於她的父親反對而未果。女魂父親反對的理由是「女人沒有披兩次婚紗的道理」。 此次「牽亡」,前來與女魂相會的有三位家人,分別是女魂的母親、姐姐(冥婚中的活妻)及姐夫(也是女魂的冥婚夫)。很顯然,冥婚已獲得父親的應允,女魂將如願二度冥婚。女魂的姐姐以調侃的口吻向女魂/尪姨說:之前「上來」(陽間)都是凶巴巴的,態度很凶,現在高興了吧!觀之被上身的尪姨所呈現的姿態正如同待嫁女兒心,喜悅及驕羞之情表露無遺。 就在尪姨家的神壇前,家人與女魂/尪姨就如同尋常人家,七嘴八舌的討論起冥婚的相關事宜。令筆者記憶深刻的是,此一家人/鬼討論及喜餅,女魂/尪姨說她父親喜歡吃鳳梨口味,所以鳳梨口味一定要訂製。此外,他們也想到早夭已逝的弟弟,於是隨即將弟弟「調」上來,告訴弟弟冥婚一事及詢問他對喜餅的意見。總之,一家人/鬼藉由「牽亡」沈浸在喜事將至的歡聚之中。 個案二:「陰間」的一個面相 一位中年婦女和一位年輕的女孩子前來「牽亡」,經由「牽亡調魂」的對話內容,很快即可清楚知道,該婦人與女孩是母女關係,婦人託尪姨欲找已去世的公婆──也就是那女孩的祖父母亡魂。 首先「調」上來的是婦人的公公,原來婦人想要知道自己所帶的孫子經常哭鬧不休和生病是不是被公媽「問到」的原因。婦人與女兒並坐在尪姨的對面,如話家常。 婦人問公公說:「阿爸!咱們家裡我帶的那個孫子經常毛病一大堆,是不是常被您「問到」啊!」 婦人公公回答:「自己的孫子是那麼可愛,摸一下、惜(疼)一下有啥關係啊!」 婦人急忙回說:「夭壽哦!阿爸千萬不可以這麼作啦!不然那孩子經常『甘苦』(生病),我會『嘸甘』(捨不得),也很難帶啊!阿爸您就(卡)好心一點哦!」 一旁婦人的女兒不時頑皮插口問,記得她說:「阿公!阿公!我常在夢裡見到你哦!啊,你是不是在跟我報『明牌』(簽賭彩票的號碼)啊!」婦人便要她女兒別插嘴搗亂。 婦人接續問一些她公公和婆婆在陰間的狀況,婦人問:「阿爸啊!你沒有去地府報到哦!」 她公公回說:「沒有啊。」 婦人又問:「阿爸!啊嘸(不然)你都去那裡呢?你的腳又不方便。」 婦人公公說:「啊就咱們隔壁那個阿昆仔經常載我四處走走。」 婦人繼續說到近日燒了不少的「庫錢」要給公婆花用,並問及婆婆是否還在賭博。原來婦人的婆婆生前好賭,婦人的公公說婆婆仍是賭性未改,於是婦人希望公公也能勸婆婆少賭,別把錢一下子花光。 沒多久,婦人的婆婆一「調」上來,被「上身」的尪姨就是一副賭徒模樣。婦人勸她婆婆別再賭了,說:「人家知道你現在有「錢」(指上述火化的「庫錢」),找你賭博,然後會把你的錢給騙光啦!」 婦人的婆婆/尪姨則擺出不以為然的姿態,庸懶地回說:「知啦!」賭博的人,在生前「顧人怨」(惹人厭),沒想到死後也一樣。 個案三:白髮人送黑髮人之悲傷 兩位婦人輪到自己的序號後,起身往尪姨走去,兩人年紀看上去有些差距,一位是年約七、八十歲的老婦,另一位則是五十多歲左右的中年婦女。老婦給了尪姨一位死去親人的名字,「牽亡調魂」程式如同上述,亡魂「調」上來後,立即被「上身」的尪姨告知向該位老婦跪泣喚媽,在此同時,老婦人眼淚直掉,彎下腰欲扶尪姨,與尪姨相擁而泣。 原來老婦人是來找她女兒,老婦人的女兒因在鄰居友人家自高處摔死,對此事件警方以意外結案,但老婦人心中一直存疑,無法接受,於是希望藉由「牽亡」來找尋答案。 老婦人悲傷流淚著詢問女兒(女魂/尪姨)事由,女魂/尪姨悲泣的回覆老媽媽說:的確是自己不小心意外摔死,還說自己讓媽媽白髮人送黑髮人已很不孝了,請媽媽不要再悲傷和流淚,否則自己不孝罪孽會更重,同時喊著與媽媽一同前來的婦人為「大嫂」,並央請大嫂代她好好孝順老母親。頓時間,一旁待在尪姨的神壇裡的眾人一片寂靜,有種感同深身受於悲傷的氛圍。 印象中那天下午大約二點左右,當我抵達尪姨家時,尪姨已進入「狀態」。她一直從事「調亡魂」的工作,直到五點方才結束。在一個不算寬敞的空間,擠了不少來自各方欲找已逝親人亡魂的人們。在那短短的三個小時裡,上演著人生悲歡離合、交織喜怒哀樂的場景,彷彿是人生的限時性的縮影版。此次的意外造訪,著實令我終身難忘。 綜觀上述個案,我們也不難發現,臺灣漢人父系社會對於女性角色的要求或刻板觀念(至於「鬼」新娘的問題,也就是冥婚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便不再贅述),例如父親無法苟同自己的女兒結兩次婚,即使她是女魂,其實這也反映了人們對於女人再婚或離婚的種種複雜觀念。 個案二關於婦人公公未到「地府」報到之說,就當時以一個初踏入民間信仰研究領域的初學者而言,倒是當頭棒喝,驚覺到自己再也熟悉不過的文化認知是如何潛移默化而不自覺,很多時候實際民間信仰的豐富和複雜,與學者所建構的論述可能有所差異。 再者,從個案三我們也探得臺灣漢人社會裡「白髮人送黑人之為不孝」的觀念。喪女的老媽媽在經歷此次「牽亡」,及情緒宣洩後,相信積壓在內心已久的傷痛及疑慮定釋懷不少。 行文至此,就個人來說是不是有「鬼」似乎不是重要的問題,但對很多一般民眾來說,類此的(信仰)民俗療法,與現代的心理諮商倒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延伸閱讀 阮昌銳,〈臺灣冥婚與過房之原始意義及社會功能〉,《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3期,1972年,頁15-38。 蔡佩如,《穿梭天人之際的女人:女童乩的性別特質與身體意涵》,臺北:唐山出版社,2001年。 黃萍瑛,《臺灣民間信仰「孤娘」的奉祀—一個社會史的考察》臺北:稻鄉出版社,2008年。 更多故事: 女人,畫家的繆斯──馬奈與「草地上的午餐」 2015-03-14 15:23:39 1 【國父「們」的故事】同盟會篇:消失的光復會(第二彈 很威的文人們) 2015-01-09 15:59:32 1 將軍之決心:德川吉宗的進口替代政策與「朝鮮人蔘國產化」的嘗試 2014-09-17 20:38:39 1 […]
↧
白天發新聞,晚上遞情報:潛伏在時代雜誌的完美間諜范春安
我剛去越南時,只要看到路邊有閒人或蹲或坐或抽菸,下意識都會覺得他們可能是越共正在監視我,沒辦法,誰叫越戰給人的印象那麼深呢。 台灣常舉辦春安專案、春安演習、春安工作等,沒想到越南真有叫春安的人,他是當年北越一萬四千名潛伏在南越的間諜中最完美的代表,不僅越南人推崇他,連後來得知他真實身分的美國《時代》雜誌同事,許多人仍喜歡他、體諒他。 當時就有人猜他是法國間諜?美國間諜?南越特務?或蔣介石情報網的一員?說來說去,就是沒人知道他是北越間諜,而他用春捲、生肉捲傳遞情報的手法,從此讓我對這些越南傳統美食另眼相看。 熱血青年一度不想做獵犬與鴿子的事 范春安(Pham Xuan An,1927-2006)出生於越南同奈省邊和市,由法國醫師接生的他有張法文出生證明,小時候住在西貢。在法屬時期他的家世算是非常高級的,祖父是順化學校的校長,父親畢業於河內大學,爸爸後來到南方擔任土地勘察員的工作,走遍偏遠鄉鎮,對於法國人欺壓越南人深惡痛絕。他從小隨著爸爸走過很多地方,對貧富差距體驗深刻,年少的他親眼目睹二戰後期日軍佔領越南後虐待法國戰俘的手段,雖然法國人可恨,但日軍的殘暴更提醒他,自己的國家唯有自己作主,否則永遠都被來來去去的外國人統治。 1945年,二戰結束後法國勢力重回越南,18歲的他離開芹苴學校投身軍旅,接受越共戰鬥訓練,回到西貢後,一邊照顧生病的父親一邊組織抗法抗美學運。1950年,23歲的他在西貢關稅處為法國人工作,暗中把法越之間往來的海運貨櫃藏有軍械裝備的情資通報給越共。兩年後,上級單位決定培養他為間諜,從河內派了兩個特務教他基本的情報工作,剛開始他對這個安排很失望,覺得那只是獵犬與鴿子做的事。 不做CIA,改去USA 1954年法國人撤離越南,但美國人緊接著來。范春安透過任職南越政府軍情主管的堂兄,認識了美國中情局上校蘭斯代爾(Edward Lansdale,小說《沉靜的美國人》男主角原型)。幽默風趣又博學的范春安,很快贏得蘭斯代爾及其他美軍代表團的賞識。蘭斯代爾一直希望他能為美方工作(中情局在越戰中至少兩度希望他成為美方情報員),范春安詢問上級意見,上級說這樣太危險,指示他去美國學習如何當一名記者,運用他的英文天分多了解敵國文化。 蘭斯代爾得知范春安有意赴美,於是安排他到加州橙郡海岸學院(Orange Coast College)就讀新聞系,而越共這頭也暗中幫他籌措經費,他是唯一一位被送到美國的北越情報員。出國前夕,不巧他父親過世,身為家中長子的他才跟母親透露他真實身分,媽媽諒解並支持他放下守喪傳統,赴美求學。由於他的簽證必須經過南越當局的審理,因此他結識了南越情報頭子陳金宣(Tran Kim Tuyen),從此開啟兩人雖屬不同陣營、但特殊深厚的私人交情。 1957年秋,30歲的范春安抵達加州展開留學生活。成績優異的他,除了新聞學外,還選修歷史、政治、經濟、心理與社會學等,他也選修西班牙文,萬一身分曝光回不了越南,可逃到古巴或南美洲。 他愛聽收音機裡的流行音樂,喜歡跳社交舞,熱衷游泳與海灘宴會,跟人談論美式足球,參加國際學生俱樂部,擅長說笑話,週三與週日固定看拳擊與保齡球節目,也會下廚煮菜招待同學,有次還救了因感情問題吞藥自殺的舍監。 他參與校刊編輯,曾向一位美國女孩告白,女孩婉拒後,他竟當起媒人搓合她與別人的婚事。他也暗戀過另一位美國女孩,直到2001年兩人都七老八十了,還會互通e-mail回味年輕往事。他說,留美兩年,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他永遠懷念。 1959年畢業後,他拿到美國中情局的獎學金,到《薩克拉門托蜂報》(Sacramento Bee)短期實習。之後,一個人,開著12年的中古車,花了七天跨越美國十幾州,從西岸到東岸的紐約聯合國實習。當時他大可待在美國,有好的工作、薪資、生活等著他,毋須理會風雨飄搖的故鄉,但弟弟用暗語寫信告訴他說很多同志被殺被捕,他的直屬長官也被抓走。站在金門大橋上徬徨的他,不斷思考未來,雖然上級並未指示他回國,最後,他仍決定回到西貢。 越南電視台專訪范春安英文版傳記作者Larry Berman。 長達15年,白天發新聞,晚上遞情報 1960年,33歲的范春安回到故鄉,重起間諜生涯。他的代號是X6,化名二徵(Hai Trung)或陳文重(Tran Van Trung),是古芝H63情報網中的一員。白天他為美國人工作,晚上偷偷地將情資彙報給北越當局。他先到路透社、《紐約先驅論壇報》、《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工作,最後在《時代》雜誌西貢辦事處待了十年。從1965年到1975年間,他是《時代》雜誌唯一正式雇用的越籍全職記者,他的名字被放在版權頁上,這是大部分越籍雇員無法享有的殊榮。 他說,我靠記者身分來掩護自己,因此我必須對記者工作非常內行,我從來不敢虛晃一招隨便唬人,否則我的身分很容易被識破。他也說,好記者要靠腳,他設定每天至少要見四個人,無論是南越官員或美國軍方。他又說,記者和間諜這兩個職業都需要收集和分析資訊,但前者要把東西公諸於世,後者則像小貓掩蓋排泄物一樣,絕對保密。 范春安常牽著一隻德國牧羊犬,到外國記者、各路間諜、南越官員最常出沒的Givral咖啡館,跟人高談闊論,收集情資,因此得到「Givral將軍」的封號。正因為他是難得一見、非常優秀的本土記者,美國人不僅主動提供他資訊,更希望得到他的觀點與分析,所以他根本無需去竊取機密,從蘭斯代爾到後來成為中情局局長的威廉科比(William Colby)都是他的密友,他也常有機會進出軍事基地或接觸南越高層。他是當時所有外國記者或美軍官員的老師、活字典甚至百科全書,他總是希望他們能真正了解越南的一切,文化,歷史,民情,而不光只有戰爭。 他說他從未提供錯誤或假的情資給美方,他提供給北越與美方的情報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他有本事用另一種方法引導美方走到有利於北越的位置而不致引起懷疑。他影響操縱了國際輿論對南越政府的看法,而他也一直秘密蒐集南越官員中,誰可能貪汙以及誰已經貪汙的資訊。據統計,從1960-1975的十五年間,他一共傳遞了498件情報給北越,平均一年33件,一個月近3件。 完美間諜背後的女人 1962年,35歲的范春安與秋嫻(Thu Nhan)結婚,婚後半年他跟太太坦承他是北越間諜,太太完全認同傾力支持,「夫妻同心東海也被舀乾」這句越南諺語就是他們的寫照。他晚上經常得在二盞燈泡下工作到天明,有時處理大量的膠卷,有時拿出一根湯匙,放點米粒與水在火上烤,然後用筆尖沾糜水寫密信,字寫完會消失不見。太太與家裡的那隻德國牧羊犬幫他把風,一有風吹草動立即通知他。 有一次早晨,他聽到女兒跟兒子說,昨晚半夜看到爸爸用一種神奇的隱形墨水寫字,字會不見,他心頭一驚,原來昨晚太太已睡,狗因女兒是家人所以沒吠,他自己也沒察覺,他深怕小孩到學校去說,於是利用光線強弱的視差原理跟小孩解釋為什麼字會不見的事,從此女兒就沒再提起。 范春安不像其他北越特務會把情資藏在涼鞋或小孩玩具裡,他都藏在肥皂、春捲或生肉卷(一種用芭蕉葉包起來的食物)中。外出遞送情報時,太太必須遠遠地尾隨,萬一他被捕能向取件的信使示警,當年負責傳遞情報的信使,45人中有27人被抓。范春安跟妻子交代,他隨身都攜帶一顆自殺藥丸,一旦他被捕,不要去四處求人幫忙。 范春安對西洋占星術非常熱衷,他是處女座,十二星座中唯一女性形象的星座,因此他認為女性可為他帶來好運,唯一跟他接頭的人也必須是女性。 代號B3的阮氏巴(Nguyen Thi Ba)是范春安親自挑選的人,一個總是嚼著檳榔沒受甚麼教育的尋常婦人。在阮氏巴之前他已拒絕九位上級安排的人。他們第一次見面,彼此要報出一個數字,兩人數字加起來必須等於十,藉此確認身分。 阮氏巴常常扮成小販、賣菜、走街串巷的人,約在寺廟、鳥店、菜市場碰頭,假裝討論米酒加蝙蝠血可以治肺結核的古老祕方來掩人耳目。他們合作整整十四年,堪稱最佳拍檔,平均每十天連絡一次,視狀況緊急隨時調整。阮氏巴及後續的信使們把密件送到古芝地道後,總部的人會撒上碘酒,所有隱形的字這時才現形。 范春安的情報不僅精確,還能驗證其他情報的真偽,因此武元甲將軍(Vo Nguyen Giap,人稱越南拿破崙)曾欣喜地說:「我們簡直就坐在美軍作戰指揮室裏。」 情報工作中的閱讀與動物 大量閱讀讓范春安成為第一流的情報員。他從法文書、英文書、越文書得到許多間諜工作的啟示,也從《孫子兵法》汲取古老的智慧,他邊做邊學,邊看邊想,最後發展出獨特的不敗風格。范春安不是那種行事低調、神出鬼沒、沒有家累的間諜,相反的,他從來都用熱情高調、呼朋引伴、上有高堂下有妻兒來掩飾真實身分,他說情報員要能維持冷靜,同時也要結交很多朋友。 范春安很會用寵物來做掩護。他是西貢有名的馴狗師與鬥雞師,也愛蒐集各種珍稀鳥類,所以有時他出遠門一趟,大家都以為他去買名鳥或名狗了,沒人懷疑他到底去幹甚麼。美國人愛養大型狗,他超會跟他們聊狗,例如哪種項圈或除蚤藥較好等。他也藉由這些動物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忘本:鳥象徵自由,魚象徵安靜,狗象徵忠誠。 幫助敵人逃跑,見證解放到來 隨著戰情吃緊,西貢解放的日子屈指可數。范春安回憶那段日子,氣溫飆到華式105度(攝氏40度),美軍電台反覆播放平克勞斯貝的〈白色聖誕〉,所有外國人開始撤離,他也讓太太與四個小孩隨著《時代》雜誌同事飛往關島。他跟美國同事開玩笑說,路邊賣蚱蜢的跟賣鳥的會好好照顧他,請大家不用擔心他的安危,他必須留在西貢照顧年事已高的母親。他評估西貢最安全的地方是法國大使館以及法國人經營的大陸飯店(Hotel Continental),因此帶著媽媽住進407號房,那曾他美國同事的住所。 1975年4月30日早上7點51分,范春安用盡他所有的管道,在最後一秒、千鈞一髮之際,協助南越情報頭子陳金宣搭上最末班的美軍直升機離去,總計約有12萬的越南人隨著美軍撤到美國。為什麼要幫陳金宣?他說陳金宣雖是敵方的情報頭子,但在越戰中幫了很多南越或北越的人,而且陳金宣是他的好友,他不忍看到他妻離子散的下場。後來陳金宣回憶說,范春安一直都是他最信任的人,當時他真的一點都看不出范是特務,一點蛛絲馬跡都沒有。中午12點10分左右,北越坦克車駛入西貢,衝破南越總統府的鐵門,48歲的范春安就在現場親眼目睹這一刻,奮鬥了30年的革命成果終於到來,越戰結束,國家統一。 幾周後,西貢局勢穩定了,他回到《時代》雜誌辦公室,透過辦公室的電報與遠在美國的太太聯絡,互報平安。1975年5月,他替《時代》雜誌寫下最後一篇報導,隔年《時代》雜誌西貢辦事處正式關閉。 身分解密與晚年沉潛 1976年3月,范春安召回在美國維吉尼亞州的太太與四個小孩(分別只有12、11、10、8歲),這段期間他太太在美國不僅心繫丈夫安危,也怕美國人發現身分,只得故作鎮定每天準時送小孩去學校念書,她一度懷疑召回是誘捕陷阱,甚至打算把其中兩個小孩留在海外,萬一有甚麼狀況至少留下兩個血脈。妻小五人千里迢迢,從華府飛巴黎,再飛莫斯科再飛河內,最後終於回到西貢,不過這趟橫越整個地球的返鄉之旅太不尋常了,當時越南爆發海上難民潮,大家逃都來不及,怎會有人千山萬水想回去?美國人這時才恍然大悟他的真實身分。該年底,范春安生平第一次公開穿軍服,越南官方首次承認他,授予勳章,官拜少將。 […]
↧
香港的殖民與去殖民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一番「『去中國化』及沒實行『去殖民化』令香港內耗」言論,無懸念地引起了不少回響。不過,陳佐洱的言論有其正面意義,原因是「去殖民化」、「去中國化」、「後殖」、「戀殖」等詞彙的意義,向來在香港語境之中含混不清,此時拋出這類言論,或可令更多人從歷史角度回顧九七的意義,以及香港當下處境。 換個角度看,陳氏言論當中的兩點,其實不無道理:其一,香港還未「去殖民化」;其二,在現時香港的政治氣候中,「去中國化」的危機確實存在。 新加坡學者關詩佩,在2010年的論文〈親近中國? 去中國化? 從晚清香港「總督」的翻譯到解殖民「特首」的使用〉裡,觀察細膩、見微知著地從香港首長稱號九七前後的變化,思索於香港脈絡之中,「去中國化」、「去殖民」與「再殖民」之間的關係。文中末段的總結,很具啟發性: 「總督這個職級本來就是明清以來中國官制裡地方最高官吏的職級,是地地道道中國的官位,當中根本不帶有半點殖民色彩或意味……而事實上,在1997年後以『行政長官』取代『港督』,其實才是西方的概念和術語,甚至就是一種商業運作的機構行政總裁(CEO, Chief Executive Officer)理念。我們不知道制訂《基本法》的過程中有沒有細察中國歷史及文化,但是,當我們明白『總督』一詞的由來時,我們實在不能確定:從港督變成特首,是真的能夠做到去殖的效果,還是進一步自我殖民呢?」 2013年,《蘋果日報》的一篇文章〈歷史在這裡沈思〉,對北京想像中的「去殖民化」,亦有相當精彩的批評──文章指中方渴望實現的「去殖民化」,客觀效果卻是「去中國化」。文中所舉的一個例子,是成立於1920年代、港督金文泰時期的香港大學中文學院。當時這所學院成立的目的,是以推崇舊學、建立香港自身的「文化中國」身份意識,「跟近代民族主義的中國分道揚鑣」。 這即是說,英人當年的治術精要,是透過保留某種古老「中國」,以抗衡中國大陸新興的「中國」想像、作為中港區隔方式。這與親中人士喜歡強調英人著意「同化」的殖民地時代印象,有著一定距離;英人時代留下的東西,也就成了有中國文化餘韻、如前政協主席李瑞環「紫砂茶壺論」所說不能去掉的茶垢。可是,中方著意實行的「去殖民化」,就是希望把英人時代留下的、不利權力集中的都清洗掉。 英人善用在地文化元素的陰柔管治手腕,背後一大動機,是為避免觸怒民眾,以節省鎮壓所需的成本;而事實上,英帝國的擴張過程,並非經「中央政府」仔細規劃、著力延伸權力的結果。 有關當時英國主事者對殖民地看法,由加拿大學者Stephanie Williams所寫、參考英國殖民地部大量殖民地總督的書信與各類文件、在2011年出版的Running the Show: Governors of the British Empire 1857-1912,是值得一讀的著作。書中很有意思的一點,是提到曾任英國首相的Benjamin Disraeli,早在1852年便聲言殖民地將會獨立,這多少反映建立與維繫殖民地,並非英人首要熱衷的事(Disraeli原話: “These wretched colonies will all be independent, too, in a few years, and are a millstone round our neck.”)。 前港大校長、歷史學家王賡武在近著The Eurasian Core and Its Edges: Dialogues with Wang Gungwu on the Histor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