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裡的故事總是那樣的迷人,而京城中小人物的日常生活情節,不只反映著政治世界之外豐富多元的庶民人生,有時竟然也像是鄉野傳奇般,在白紙黑字的檔案間,化成一則則動人的故事。 如同《聊齋》的情節,狐仙並不是老住在深山裡,過著不食人間煙火的日子。仙人們為了找工作糊口,也得時常得學著凡人來京城尋著差事,混口飯吃。而這一則動人的狐仙故事,也就自然的發生在嘉慶年間的北京城裡,一個托言狐仙附體為人燒香看病的三十四歲婦人「邢大」的身上。 單單從其姓名中,我們便能得知「邢大」出身清代庶民社會的最底層,根據朝鮮使節撰寫的《燕行錄》記載,清代京城中凡是操持賤業的庶民百姓,多以習以「大」字為名,往往拉車車夫,便取名陳大、李大、張大等名。即更是一個人的名字,往往也在字裡行間,道盡了一個人的出身背景。 史語所明清內閣大庫檔案典藏中,有一份檔件記錄下一則奇異的狐仙故事,邢大為人燒香請神醫病的案例。若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待她的生活,邢大就跟許多在火車站前幫人占卜的算命仙很類似,守在通州家鄉附近為人燒香看病,托言神靈感應為人指點迷津。而在其假借托言狐仙感應的同時,邢大婦人的身份性別,其實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扮妝偽掩飾。 邢大並非自小就是女兒身,透過檔案中透露的故事,我們看到了一個小人物的生活縮影。邢大從男子到婦人,社會上性別與身份的轉換,充滿了生活中的無奈與不得已。 這一份檔案編號109625的「移會」原件現藏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清檔案館中,詳細記載著其中的故事緣由。經由「移會」,此類清代官署衙門間的平行文書,我們得以一窺「邢大」的生命世界。 邢大自從八歲時父親身故,就與母親一同由家鄉河北任邱縣,來到京城謀生。十一歲時,因為母親病故,無親無故的邢大便在長輩洪氏的介紹下,到東直門靴鋪工作。學徒的生活不只是清苦與困難,也充滿各種危機。這一年,邢大被同是學徒的李四雞姦,之後,他的生命便開始流轉許多男人間,邢大的性別與身份的顛倒錯置也自此時開始。 根據檔案,邢大後來被洪某領回家中姦宿,給予日常花用,並且允諾終身膳養。到邢大十八歲這年,洪某見其容貌俊俏,便讓他留了長髮,扮作女子。洪某覺得如此便可將邢大納為妻室,以便過夫妻生活,不用擔心旁人看破。此後,邢氏便在洪某家中學作女紅,改作婦人衣飾。直到洪某在嘉慶七年患病吐血後,難以養活邢氏,便托張二將邢大作媒嫁人。 洪某謊稱邢大為其寡妹,將她嫁給劉六,換得銀錢二十五吊。新婚時,因為邢大久扮婦人,日久身形聲音皆同婦女一般。加上邢大多方掩飾,因此新郎劉六並未發覺。然而日子一久,劉六還是發現邢氏並非女兒身。這顛倒陰陽的故事,並沒有梁祝般的美麗夢幻,有的只是生活中的無奈與心酸。邢大為了生存,百般向劉六哀求,願意服侍劉六終身,並稱自己會看香治病,補貼日常家用。步軍統領衙門的官員在檔案中這樣寫著:「邢大哄誘劉六日後與其夜夜姦好,並無一日分離。」於是邢大與劉六開始了一段不平凡的夫妻生活。 邢大為了討劉六的歡喜,聲稱自己可以被狐仙附身,為人看香治病。四周的鄉人聞名而至。然而邢大的公婆老劉與張氏,看到媳婦邢大托人繪圖、供奉狐仙在家,還以狐仙的名義為人治病,心理感到十分不安,並不贊同。但是邢大故意開始瘋言瘋語,最終嚇跑了自己的公婆。 此後,邢大就與劉六二人自行居住在「孫河居」。邢氏用香在病人頭上轉三圈,同時閉目鼓腮,扮作仙人附體之狀。退神甦醒後,給病人些「姜藕」、「燈草」、「白糖」、「茶葉」、「黃酒」充當藥物,以此謀生賺錢。直到被當地的吏役訪問拿獲,才真正結束了邢大這十多年來男扮女裝的生活。 如果這裡面一點也沒有愛情的因素,那為何會有這樣長期的家庭生活? 如果這其中只是一種社會低層的無奈生活,但卻又讓人在其中為之嘆息再三? 邢大的一生在眾多男人之間求生,從她/他開始扮作婦人,直到扮作狐仙下凡附體。邢氏一身可以說是一系列的角色扮演,從男兒身到女兒身,由凡人到仙狐神怪,串連成一則檔案中的奇異故事。邢大並非是個單純的男性,也絕非是個平凡的女子。邢大與劉六之間算不算是古代的同性之愛呢?這樣的情欲算不算是同性間的愛情,還是只是一則人世間中許多悲歡離合的故事之ㄧ。 我願意想像,邢大曾經努力經營著屬於自己的家庭與生活,這樣的人生是真誠而熱烈的存在。真正可笑的是,問刑之時,步軍統領衙門提到「男扮女粧,依律無罪可治」條例,清朝的律例也無法就事作出處理,邢大最後是依「師巫假降邪神煽惑人民為首例」,處以絞刑。 但事件的主人翁並未被世人遺忘。邢大最終被記載在清人祝慶祺所編的《刑案匯覽》一書中,成為〈禁止師巫邪術律.男扮女粧符咒治病與人雞奸〉條目下引用的重要案例。邢大一案,日後成為彭自仁男扮女裝與王盧氏、陳賈氏、王士觀四人奸好案中的援引判例。同樣的論罪原則,也呈現在該案中男扮女妝的彭自仁身上,彭氏被援引邢大一案判刑,擬以絞刑,並請旨即行處死。 古老帝國的禮教,如同殺人的無形利刃,向背禮違禁的小人物砍去。邢大狐仙案的故事是那樣的真實,卻又帶著異域般的想像。這是檔案文字中記錄的歷史場景,也是這古老京城裡發生過的平凡故事,亦是泛黃書頁上的仙狐魅影。 更多故事: 為何英國不早給香港民主?英國檔案提供的答案 2014-10-01 09:17:48 1 誰與魔鬼打交道:十七世紀美洲大陸,一起女巫審判引發的風暴(2/3) 2015-03-05 16:29:08 1 《宮前町九十番地》 2013-07-06 12:21:03 1 【台語原來是這樣】台灣的「歌劇 」─ 胡撇仔戲 2015-07-05 19:11:31 1 當皇太后成為影中人─慈禧攝影集1903-1904 (三) 2015-01-31 14:39:15 1 海洋之子鄭成功(二) 2014-08-29 20:56:06 1 【說書】為什麼同在亞洲,有的國家富裕,有的國家貧窮?──比爾蓋茲推薦書,剖析經濟發展之謎 2015-04-25 01:15:36 1 舊物的故事:從青花瓷到丹麥藍 2014-10-28 09:02:51 1 【台語原來是這樣】「明信片」的台語怎麼說? 2015-09-27 […]
↧
北京城裡的狐仙:檔案中的庶民愛情
↧
【鬼的歷史】吸血鬼的由來
吸血鬼,作為活死人/不死者種族中最迷人的成員,也是各種創作的寵兒。 吸血鬼文學的始祖應該是19世紀初由John William Polidori寫的《The Vampyre》,書中的吸血鬼是位完美迷人的紳士,本書一開始是以名詩人拜倫的名義出版的,在當時大受歡迎,是典型的歌德式文學。然而,在現代更有名的卻是19世紀晚期的《卡蜜拉》與《德古拉》。 THE VAMPYRE可在GOOGLE書籍免費閱讀 其中由Joseph Sheridan Le Fanu寫的《卡蜜拉》比《德古拉》早出現十年,描述一位女吸血鬼,化身成無辜又體弱的貴族少女卡蜜拉,藉由一個馬車意外,寄居在家有妙齡少女的貴族家中,並在夜晚襲擊該戶的女孩,本書常被視為有蕾絲邊傾向。 或許因為這個典故,在《吸血鬼獵人D 》電影版(改編自小說 妖殺行)中,那位連吸血鬼都聞風喪膽、被吸血鬼之王封印的吸血鬼女妖就叫做卡蜜拉。(雖然似乎沒有明確說出名字,但從各種線索推斷,那位吸血鬼之王應該就是德古拉) Bram Stoker的德古拉則取材自歷史上的著名人物──羅馬尼亞的瓦拉幾亞大公弗拉德三世(Vlad III. Drăculea)。在2014年的電影『德古拉‧永咒傳奇』中難得的講得是德古拉還是人類時的故事(但當然並不完全符合史實,而還是以Bram Stoker的德古拉故事為中心發想的),劇中親切的告訴大家Drăculea其實原本是「龍之子」或是「惡魔之子」的意思。 弗拉德三世的老爸弗拉德二世就叫做Vlad II. Dracul (Dracul有龍也有惡魔之意),他會得到這個暱稱,是因為他加入了由匈牙利國王希格斯蒙德 (Sigismund von Luxemburg,後來成為神聖羅馬的皇帝)組織的「龍騎士團」(Societas Draconistarum)。總而言之,德古拉之所以叫德古拉,是因為他是他老爸的兒子,跟他後來的行為其實並無關係。真正跟他把戰俘當人肉串燒的殘暴行為有關的別名,反而是Ţepeş (打樁/穿刺)。 歷史上還有一位女性也時常被當成吸血鬼,那就是匈牙利的伯爵夫人伊莉莎白‧巴托里(Erzsébet Báthory) 。傳說她為了保持年輕美麗,走火入魔,殘殺了許多少女榨乾她們的血,她不但飲用鮮血還用鮮血沐浴,最後東窗事發,被國王定罪幽閉致死。 然而,德古拉與伊莉莎白原本都是活人,只是因為本身的爭議行為而被妖魔化,是活生生的妖魔,跟後來吸血鬼文學中的不死者還是有很大的差異。 許許多多的吸血鬼創作就不再贅述,在大多數的文學作品中,除了少數『日行者』如 吸血鬼獵人D跟刀鋒戰士之外(其實兩人算是半吸血鬼而已,暮光之城完全不在本文章的討論範圍中),絕大多數的吸血鬼都是害怕陽光的『夜行者』。 安‧萊斯(夜訪吸血鬼的作者,著有一系列吸血鬼作品)筆下的吸血鬼們,不怕十字架也不怕大蒜,幾乎什麼都不怕,就只怕陽光。比對前一篇文章提到的『生者屬日,逝者屬夜』,似乎可以感受到一些關連性。吸血鬼在民俗傳說中就是活死人,只能在夜晚行動,這點也被大多作品所繼承,所以,要變成吸血鬼幾乎都要先死上了一次,先讓人類的身分死去,才能以黑夜之子的身分重生。 話又說回來,到底吸血鬼的典故是什麼呢? 拉丁文的吸血鬼叫Lamia。誰是Lamia呢?她是希臘神話中的半人半蛇女妖,是波賽頓的女兒,也是宙斯的情婦之一。因為受到赫拉忌妒,不但所有的孩子都被抓走殺害,赫拉還把拉米亞的下半身變成蛇。因為太過悲痛而發狂的拉米亞,從此變成會吃小孩的恐怖怪物。 拉米亞跟吸血鬼有甚麼關係呢,這又要牽涉到莉莉絲了。 拉丁教父耶柔米(Hieronymus) 在翻譯聖經成拉丁文時,將莉莉絲翻為拉米亞。說到莉莉絲,或許不少人都耳聞過這位傳說中亞當的第一個老婆,但是翻遍聖經確找不到她的名字。其實呢,中文聖經的確是沒有的。聖經中唯一一次出現莉莉絲是在以賽亞書34章14節: 曠野的走獸要和豺狼相遇;野山羊要與伴偶對叫。夜間的怪物必在那裡棲身,自找安歇之處。 可以對照一下其他語言的版本 耶柔米翻譯的武加大譯本 (拉丁通俗譯本) 34:14 Et occurrent dæmonia onocentauris, et pilosus clamabit alter ad alterum […]
↧
↧
敵人就在你身邊?──加拿大的集中營與被囚禁的義大利移民
一提到集中營,大家可能會立刻想到納粹與猶太人大屠殺。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與加拿大境內也設立了集中營,專門安置有「通敵」嫌疑的軸心國人民,包括義大利人、德國人與日本人,即便這些人早就是美、加公民,或者甚至是第二代的移民。 羅漢腳過大西洋 以義大利裔加拿大人為例,他們的移民史可以追溯至19世紀末期。當時的北義雖然富裕,但以農業為主的南義,像是西西里等地,維生不易,相對窮困,因此,部分年輕人甘願離鄉背井,前往新大陸跟命運一搏。而彼時的加拿大如美國一般,急需人手修築鐵路與開採煤礦,於是加拿大太平洋鐵路等公司免費提供旅票,以吸引大量的勞工,其中就包括了為數6萬左右的義大利人。 起初到加拿大的義大利人都是「羅漢腳」,他們在新大陸做的都是季節性的工作。一旦工作結束,他們就會返回義大利,跟家人團聚。不過,到了20世紀初期,義大利移民逐漸在加拿大的幾個主要城市定居,並形成「小義大利」社區。特別是位於加拿大東部的蒙特婁 (Montreal),擁有最多的義大利移民。一來是因為蒙特婁當時是加拿大第一大城,工作機會多;二來,蒙特婁是北美第一法語大城,而義大利文跟法文同源,義大利人比較沒有溝通上的問題;第三,蒙特婁的宗教以天主教為主,與義大利相同的這點也讓新移民倍感親切。直到今天,蒙特婁市所在的魁北克(Quebec)省中,義大利後裔人數約占30萬,據稱是省內最大的單一文化族群。 墨索里尼與加拿大 1920到30年代,從義大利來的移民銳減。這一方面是受到加拿大輿論對南歐移民的歧視與排外政策的影響;另一方面是義大利墨索里尼政府視大規模的人口外移是一種國恥,於是,自1924年起,立法限制義大利人的移民。 但墨索里尼並未因此疏忽海外僑民,相反地,他極力支持僑民的活動,諸如贊助加拿大學校教授義大利文、派遣文化志工到蒙特婁等等,以加強僑民對母國的認同。而許多在加拿大的義大利移民,既高興母國政府的關注,又期待墨索里尼的政府能為家鄉帶來安定與繁榮,所以他們紛紛加入法西斯團體、參加愛國活動。 這一股狂熱的風潮也顯現在蒙特婁的建築當中,比方說,在本地義大利社群的要求下,落成於1936年的蒙特婁「義大利之家」(Casa d’Italia) 在建築中便融匯了現代風格與法西斯的符號。墨索里尼本人也發了電報祝賀蒙特婁「義大利之家」的成立。 另外,位於小義大利區的The Church of the Madonna della Difesa 儘管落成於1919 年,但據說在神父的要求下,於1933年時,追加完成一幅有墨索里尼形象在內的天花板壁畫,以紀念並慶祝1929年墨索里尼簽訂拉特蘭條約 (Lateran Treaty),梵蒂岡自此成為由羅馬教廷管轄的獨立國家此一重要時刻。 加拿大的集中營 墨索里尼的政府剛成立時,英國與加拿大的政府、輿論等都相當看好他。但1935年義大利入侵衣索匹亞的軍事行動,震驚英、美、加三地,改變了輿論的趨向。加拿大政府也警覺到境內法西斯活動的盛行,因此禁止各類在蒙特婁「義大利之家」舉行的法西斯聚會。 1940年,由於義、加兩國的對立,加拿大當局下令扣押在「義大利之家」的所有文件,並關閉建築本身。加拿大軍隊不久也進駐「義大利之家」。至於The Church of the Madonna della Difesa 裡的那幅天花板壁畫由於繪有獨裁者的肖像,加拿大當局原本也打算移除,不過最終只用黑色布幔遮起來,直到戰爭結束。 建築遭了殃,人當然也難逃一劫。大戰期間,義裔加拿大人被視為法西斯的同情者及潛在的恐怖份子,他們的忠誠度遭受強烈的質疑。加拿大當局利用「義大利之家」的會員清單,將約六百名的義大利男性移民和四名女性移民,分別拘禁於安大略省的佩塔瓦瓦 (Petawawa)等三個集中營,包括The Church of the Madonna della Difesa該幅天花板壁畫的作者在內。 另有三萬多人,不分男女老少,被貼上「敵國人民」(enemy aliens) 的標籤,其中將近兩萬人來自蒙特婁。這些人不僅要定期去警局報到,回答一連串關於地址、工作地點、家庭成員等問題,也要隨身攜帶身分證明文件。其他義大利人,則是在日常生活中必須面對周遭歧視的巨大壓力,許多人失去工作,或是開的店鋪被破壞,導致不少義大利移民或其後裔想盡辦法掩蓋自己的過去,甚至改名換姓。 一名義大利移民的兒子日後回想起父親被抓進集中營的隔天早上,他說:「我母親在後院挖了一個洞,把我父親在一次大戰所穿過的軍服與來福槍埋起來。她說:『我不想留下任何會讓我想到義大利的東西。』」 還缺一個正式的道歉 二次大戰結束後,加拿大與義大利致力修補兩國的關係。1947年,加拿大正式廢除「敵國人民」的身份標記。隔年,加拿大重開駐義大利的大使館,再次允許義大利人移民到加拿大。不過,和台灣一樣,加拿大的轉型正義之路也很漫長。義裔加拿大人全國議會(the National Congress of Italian Canadians)多年來要求加拿大政府正式道歉與賠償,但遲至1990年,加拿大總理馬爾羅尼(Brian Mulroney) 才在一個午宴場合承認二戰期間政府設置集中營的事實,並對當時的受害者表示道歉。 2008年,保守黨政府設立社區歷史承認項目(Community Historical Recognition Program),其中特別提撥五百萬加元給義裔加拿大人從事文化活動。而2013年3月,蒙特婁市正式宣布6月10日為二次大戰蒙特婁義裔加拿大人集中營紀念日,他們希望此舉將會鼓勵加拿大聯邦政府承認自己的錯誤。然而,遲至寫稿的當下,加拿大國會尚未就此問題給予正式的道歉。 在人類的歷史上,義裔加拿大人的遭遇絕非特例,卻能讓我們思考所謂認同的問題,如同一名義大利移民的女兒對於父親參加法西斯組織的行為是這麼解釋的:「我父親是一個民族主義者。他並非反對加拿大政府。擁有複數認同的他,同時效忠加拿大與義大利。」 […]
↧
【國父「們」的故事】 武昌起義篇(7):黎元洪登場
10月11日的早晨 起義的湖北新軍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 「好ㄟ!我們勝利了!」 然後過沒多久 大家又都安靜下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心中出現同樣的問題 「誰來領導我們繼續革命啊?」 在10月10日負責統領革命軍的吳兆麟 說到底也只是管150人的隊官(連長) 現在起義軍人數超過3000 就一個連長實在無法讓軍隊心安接受領導啊! 其實革命黨不是沒想過領導人的問題 早在策畫起義時 革命黨人就推舉 蔣翊武為革命軍總指揮、孫武為總參謀長 但…… 蔣翊武在起義前為逃避追緝,此時還在裝傻落跑,不知啥時才回來? 孫武則因製作炸藥而造成臉跟雙手嚴重灼傷,現在正躺在床上蓋白布 所以也就別指望這兩位仁兄領導大局了 更不要跟我提參與幕後策畫的宋教仁 他老兄完全沒料到武昌起義竟然提前爆發 所以此時遠在上海 何況就算他當時在武昌城 宋教仁也不是統領三軍、馳騁戰場的將才 而是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謀略者 面對一群丘八 他也是無能為力啊! 那到底有誰能領導起義軍啊? 那人必須深得湖北新軍熟悉及信賴 在軍中也要有崇高地位能鎮住場面 而且現在就必須在武昌城內…… 「有了!就是他」 眾人心中無不出現一個共同人選 而這人也將從歷史舞台中不起眼的路人甲 成為民初許多重大事件的重要男配角! 眾人心中的人選就是 時任湖北新軍第二十一混成協協統─黎元洪! (圖片為:新軍時期的黎元洪 呃……到底有誰能告訴我,新軍將士怎麼打扮得像印度人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黎元洪,字宋卿 生於湖北省黃陂縣,人稱「黎黃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這裡要打岔一下 說起老ㄕ我在翻閱史料時 總會遇到一個麻煩的問題 人名 古代人的稱呼極其繁瑣 以袁世凱為例吧 史料上他的稱謂有: 袁世凱、袁慰廷、袁宮保、袁項城、袁王八(這是光緒幫他取的) 哇賽! 一個人怎麼有那麼多稱呼啊? 容我解釋一番吧 袁世凱,字慰廷 […]
↧
重回真主的時代:芝加哥發現最早的阿拉伯書信
根據斯坦福大學的學術信息發布平台,美國一位伊斯蘭史專家近日重新發現了一份書信,是現存最早的阿拉伯書信之一。信中提到幾位與穆罕默德息息相關的人物,具有較大的歷史價值。 這位伊斯蘭教專家叫弗雷德·唐納(Fred Donner),是芝加哥大學近東語言和文明系的教授,亦曾到斯坦福大學進行訪學研究。他最近的一本學術著作《穆罕默德和信仰者》(Muhammad and the Believers: At the Origins of Islam)探討伊斯蘭教的起源,尤其是伊斯蘭教信仰者於7世紀發展成一個獨立的、有自己身份意識的宗教團體的過程。 唐納最新的學術發現和芝加哥大學東方研究所自1947年起收藏的一件紙草紙文稿有關。過去這份編號為E17861的手稿沒有受到重視,主要是因為其在東方研究所的館藏著錄的文件描述不準確,學者往往忽略了它和早期伊斯蘭教團的相關性。唐納在備課時注意到這份藏於芝加哥的文稿,重新發現了其重要性。 經過檢閱其電子圖像,唐納重新解讀了內容,發現它是現存最早的阿拉伯書信之一,而且保存狀況相當不錯。信裡沒有提到穆罕默德本人,不過提到幾個跟他關係密切的人物,包括第二任哈里發歐麥爾(Umar Ibn Al Khattaab)和穆罕默德其中一位女兒烏姆·庫勒蘇姆(Umm Kulthum)。信件開頭先寫「奉真主之名」,然後提到寫信者的身份和收信人。歐麥爾就是其中一位收信人。 由於該信件並非專門為討論教義而撰寫的,因此其中宗教內容並不多。它是為了處理一些實物而寫的,內容主要關於如何處理一筆遺產。雖然說不上是一份宗教文件,但據唐納考證,這份文件撰寫日期大概是穆罕默德在世期間,證據之一是其中阿拉伯文字母的筆法在公元700年以後便很少使用。這種古老的筆法是很難偽造的,所以唐納把信件定為一份7世紀的手稿。E17861手稿的碳-14 檢測定年的結果顯示紙草紙來自9世紀,不過這可能僅僅因為紙草裡混雜了後來的物料,確切原因還需要進行更深研究。 (原載北京《光明日報》2015年6月27日「世界史」版、《中國郵政報》2015年8月26日第5版) 更多故事: 【電影、城市與歷史】貓王的神秘列車:明星與城市 2015-10-18 09:00:47 1 【深夜食堂】試吃、贈禮與救荒大明神:馬鈴薯在江戶的故事 2015-08-02 18:44:37 1 馬雅超級聯賽:傳統馬雅球賽與創世神話 2015-08-10 09:00:14 1 【鬼的歷史】牽亡:生者與亡魂的「重聚」 2015-10-01 09:00:51 1 斷頭臺的理性與瘋狂:法國大革命的流行 2014-11-03 23:24:21 1 日本江戶時代最暢銷的養生指南:貝原益軒的《養生訓》 2014-09-10 09:04:34 1 瑪令切:一個穿梭在西班牙、馬雅與阿茲特克帝國之間的女子 2015-03-08 16:51:53 1 【說書】為什麼同在亞洲,有的國家富裕,有的國家貧窮?──比爾蓋茲推薦書,剖析經濟發展之謎 2015-04-25 01:15:36 1 寫給年輕人的香港公民參與運動簡史 2014-09-26 19:01:56 […]
↧
↧
【每周一畫】《凍結的資產》,目擊經濟大恐慌年代
文/施鈺婕 今年適逢二戰結束七十周年,許多相關的紀念活動於不少地方陸續展開。提到二戰,探討其導火線和原因時,很難不連結到「經濟大恐慌」。而史家周刊本次要介紹的,正是由迪亞哥‧里維拉所創作的《凍結的資產》,一幅以當時的紐約為背景的畫作。 畫家迪亞哥‧里維拉為墨西哥人,生於1886年,卒於1957年,熱衷於壁畫,對西班牙的壁畫復興運動有顯著的貢獻。他的妻子是芙烈達‧卡蘿,一位以繪製許多不同風格自畫像聞名於世的藝術家。 里維拉除了是位享有盛名的壁畫家外,亦是著名的共產主義者。1931年時,里維拉的第二次回顧展在紐約現代藝術館展出,不少民間機構邀請他做畫,其中他為洛克斐勒中心所創作的《十字路口的人》,展館方面因該畫有列寧號召革命內容,要求里維拉更改,而身為忠實的共產主義者,他拒絕此項要求,導致日後展館銷毀這幅畫。 他曾在1922年到1953年間周遊於世界各地作畫,行經的地方包含了舊金山、底特律、紐約等,而《凍結的資產》正是他在1932年停留於紐約時,以遭逢經濟大恐慌的紐約為背景,為時代留下的深刻見證。 此畫中,可由上往下地分三部份觀賞,最上方的區塊可見一座未完成的摩天大樓,因資金未能挹注而停工,將經濟的「蕭條」無聲的表達出來。中間則是因經濟危機導致財產的喪失,使不少人流離失所,只能暫居於簡陋的收容所之景,經濟恐慌對人民造成的衝擊由此顯現。最下方則以銀行為背景。當時的經濟泡沫化,造成民眾大量前往擠兌,行內的現金不斷流失。而畫中的行員緊張的計算金額,深怕他們又將再度面臨跳票,凸顯經濟的「恐慌」是多麼的嚴重。 在《凍結的資產》中,藉由幾個簡單的背景,便可窺知當時大環境的困窘。全球經濟因過度 膨脹造成泡沫化,導致世界性的經濟大恐慌,使的人民慌亂無比,連帶使經濟發展停滯。里維拉運用他自己的視角,呈現了這段具時代意義的歷史,讓我們對於這段歷史有了另一種認識,也加深了對經濟大恐慌的印象。 本文原刊登於「史家周刊」 更多故事: 【沒有名字的人】五個平埔族年輕人的自我追尋:(5/5)我來自恆春,馬卡道族 2015-05-29 10:54:42 1 【說書】屬於反抗者的故事──《鏡子:一部被隱藏的世界史》 2014-07-26 12:08:57 1 【深夜食堂】唇齒間的鄉愁與幸福──紐約法拉盛的味道地圖 2015-02-28 11:05:21 1 二二八過後,戰鬥才剛剛開始──歷史課本沒告訴你的,很多事 2015-03-07 11:17:34 1 湖南人的獨立制憲: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由省頒發的憲法 2015-05-29 17:14:09 1 【大人的世界史】閱讀日本的方法 2015-05-24 07:00:49 1 一次世界大戰下,女性社會地位的改變 2014-07-28 03:24:06 1 機器人史前史──江戶時代的機關人偶與機械設計書 2015-09-16 02:35:10 1 【麻瓜的語音故事】當日本人遇見漢字──「萬葉假名」的誕生 2015-05-04 18:17:12 1 第一次世界大戰一百週年,爆發地餘恨猶存 2014-08-02 01:42:40 1
↧
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何爆發?劍橋歷史學者:因為一群強權的集體夢遊
作者:林博文 一九一四年夏天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近代史上稱之為「大戰」(Great War);由於戰場在歐洲,中國人稱之為「歐戰」。英國史家威爾斯(H. G. Wells)創造了「以戰止戰」(The war that will end war)的口號,但沒有人想到,一戰卻成為世界史上(甚至是人類史上)災難最慘重的戰事之一。從一九一四年到一九一八年的四年間,交戰國動員六千五百萬軍隊,二千萬軍民死亡(其中八百五十萬是軍人),二千萬一百萬人負傷。奧匈帝國、鄂圖曼帝國、日耳曼帝國等三個帝國土崩瓦解,東歐、中東和巴爾幹半島出現一批新興國家。 一戰結束近一百年來,西方出版界至少已出現了二萬五千種有關一戰的著作。在一戰英文論述中,被史家和書評家公認為最深入、最夠水準和最具可讀性的是美國女通俗史家芭芭拉.塔克曼(Barbara W. Tuchman,一九一二∼一九八九年)於一九六二年出版的《八月的槍炮》(The Guns of August ),以及現任教英國劍橋大學的澳洲裔史學家克里斯朵夫.克拉克(Christopher Clark,一九六○年生)於二○一二年推出的《夢遊者:一九一四年歐洲如何邁向戰爭之路》(The Sleepwalkers: How Europe Went to War in 1914 )。 《八月的槍炮》面世時,適值約翰.甘迺迪被古巴飛彈危機弄得焦頭爛額之際。年輕的總統很感慨的說,當年德國人、奧地利人、法國人和英國人都是因愚蠢、自大、自卑和誤判情勢而一起絆倒,跌進戰爭的漩渦裡。甘迺迪又說,此次古巴飛彈危機如果處理不妥不慎,未來史家也許會寫一本《十月的飛彈》來諷刺我們。幸好飛彈危機在美蘇兩國領導人的自我抑制和相互各讓一步的明智處理下化險為夷,和平落幕,而成為日後世界各國處理危機的典範。著述不輟的塔克曼於一九七一年又推出以二戰期間駐華美軍指揮官兼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Joseph W. Stilwell)與蔣介石關係的巨著。這本書和《八月的槍炮》都獲得普立茲獎。 克拉克的《夢遊者》出版後,頓時洛陽紙貴,壓倒了其他為紀念一戰百年而推出的著作(不乏應景之作) 。許多史家和書評家認為《夢遊者》乃是繼《八月的槍炮》之後,寫得最有力度的一戰源起之作。克拉克指出,一戰前歐洲諸強太過迷信軍事力量,他們強調有了強大的軍力,即可為所欲為而無往不利。就如同二戰前夕的希特勒,亦同樣迷信武力可以征服一切。但在一戰前,歐洲民族主義大行其道,帝國進行擴張,歐陸諸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均衡。 泛日耳曼主義、泛斯拉夫主義和大塞爾維亞主義旗幟飄揚,德、英、法、俄各懷鬼胎,一戰也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不能不發,非發不可。英、法、俄、意、美、澳洲、塞爾維亞和加拿大等組成協約國(Entente,又稱Allied Powers,二戰時這個名詞譯為同盟國),對抗奧匈帝國、德國、鄂圖曼帝國和保加利亞等同盟國(Central Powers) 。經過四年三個月的鏖戰,協約國獲勝。中國與日本皆屬協約國。 一戰導火線是一九一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奧匈帝國五十歲皇儲斐迪南大公(ArchdukeFranz Ferdinand)和他的四十歲有孕在身的妻子蘇菲(Suphie,已生三個孩子),在波斯尼亞首都塞拉耶佛(Sarajevo,又譯薩拉熱窩)遭一個十九歲的波斯尼亞塞爾維亞族激進學生普林西普(Gavrilo Princip)開槍打死。普林西普被判二十年徒刑,一九一八年因肺病死於匈牙利監獄。斐迪南夫婦遇刺後,奧匈帝國(成立於一八六七年)於一九一四年七月二十八日向塞爾維亞宣戰,點燃了一戰戰火。 《八月的槍炮》作者塔克曼表示,早在一九一四年一戰爆發前十年,德、英、法、俄四國參謀本部都知道對方在做什麼,對方的作戰計畫、部隊人數、如何部署、運輸路線、武器種類和騎兵刺刀形狀,甚至連對方步兵制服上有幾顆鈕扣都一清二楚。克拉克在《夢遊者》中指出,當時歐洲諸強的領導人似乎都患有夢遊病,看不清事實,只會在虛境中幻想,疑幻疑真。他們高估自己、錯估形勢、低估對手。但克拉克並未苛責德國(被一般史家罵得最慘),他認為一戰「不是犯罪,而是悲劇」,是集體夢遊的大悲劇。 克拉克在雪梨、柏林和英國受過教育,獲劍橋博士學位。他的專業領域是普魯士歷史,他在二○○六年出版的《鋼鐵王國:普魯士的興亡,一六○○至一九四七年》,不僅是暢銷書,且被視為經典。《夢遊者》是一本史才洋溢、史識突出、史筆出眾的一流著作,他把史著寫到登峰造極之境。一戰重塑了世界地圖,改變了地球的政治面貌。一戰後歐洲年輕的一代被稱為「失落的一代」(或稱「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 但一戰亦為人類的戰爭行為開啟了永恆的噩夢,其中包括:德國首次使用毒氣戰(化學武器),英國首先使用坦克(戰車);戰場上首次出現飛機轟炸;戰場上到處是戰壕;德國潛艇橫行公海;炮火集中,製造慘重死亡率。英軍曾於一九一六年七月一日當天陣亡二萬多人,四萬餘人受傷,為戰史上所僅見。 一戰主要戰場在西綫(即比利時、盧森堡、法國一帶),德國作家雷馬克(E.M. Remarque,一九七○年去世)於一九二九年出版名著《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Western Front ),即以西戰場為背景。美國作家海明威於一九一八年跑到意大利當救護車司機,身受重傷。他亦在一九二九年出版描述一戰的小說《戰地春夢》(A Farewell to Arms,又譯《告別武器》)。 主戰場以西綫為主的原因是,一九一七年十一月,俄國發生革命(列寧領導的布爾雪維克革命)而退出戰爭,德軍把主力放在西戰場,希望在美軍參戰前打垮英法。一戰開打後,由於美國孤立主義盛行,民主黨總統威爾遜未敢參戰。德國潛艇在公海猖狂肆虐,殃及無數商船,包括美國在內。 一九一五年五月七日,英輪「路西塔尼亞號」(Lusitania)從紐約開往英國利物浦途中遭德國潛艇擊沉,一千一百人溺斃,其中一百二十人為美國人,舉世震撼,但美國仍未參戰。直至美國駐英大使截獲德國外長齊默曼發給墨西哥的電報,內容宣稱如墨西哥對美宣戰,則德國將設法迫使美國把德克薩斯州還給墨西哥。華府震怒,美國於一九一七年四月六日對德宣戰。老將潘興(John […]
↧
【三國蜘蛛網】他和他的風花雪月
在2015年6月27日,美國最高法院認定憲法保障同志婚姻,於是美國成為了全世界第二十一個全面承認同性戀婚姻的國家。這個劃世代的決定,也引起台灣社會諸多的討論。 有部分反對同志婚姻的人主張,同性戀是違反「中國傳統價值」。綜觀中華歷史,對於同性愛並未有強烈的批判或否定,就是有些特別、卻也不至於大驚小怪的現象。 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當中的《國風.鄭風》,收錄的不少詩篇很有可能就是男男之間的思慕之情;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上流社會開始興起一股愛慕男寵的風潮,比如衛靈公與彌子瑕的「分桃之愛」、魏王與龍陽君的「龍陽之好」,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 到了西漢,那更是火力全開,西漢皇帝幾乎人人有男寵,多到班固的《漢書》都還要為這些男寵另開一部《佞幸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漢哀帝劉欣與董賢的「斷袖之情」。 此外西漢的女女之戀亦有所提及,《漢書》記載漢哀帝劉欣時期,宮中女官道房與曹宮有「對食」的情形,也就是這兩人在深宮中寂寞難耐,因此發展出來的戀情,後來也適用於太監與宮女之間,只能洗牌跟砌牌、而不能胡牌的類夫妻關係。 而「對食」原意是指一同用餐,絕對不是你們想像中 (14+9)×3= ? 的那種行為。 與其說這些君王們是同性戀,倒不如說他們只是把男色當成一種興趣,他們自己也好女色、置後宮,而男寵本身也不是完全的同性戀者,像董賢也有自己的妻室。 因此我會說他們是君臣之間的「特殊性關係」。 君臣之間的「特殊性關係」。(再次強調) 東漢時期,同性之愛的記載比起西漢銳減許多,比較著名的便是大將軍梁冀與他的小白臉秦宮,秦宮帥到連梁冀的妻子孫壽都垂涎,於是孫壽也跟秦宮有一腿,三人行好開心。這段歷史太勁爆了,適合拍成一部情慾電影,片名就叫: 《DOUBLE LOVE:空虛被它填滿的同時、也填滿了她的空虛》 到了三國,有關同性戀的記載變得極少;直到晉朝開始以至南北朝,同性戀的事蹟才又開始百花齊放。《晉書》記載:「自咸寧、太康之後,男寵大興,甚於女色,士大夫莫不尚之,天下相仿傚,或至夫婦離絕,多生怨曠,故男女之氣亂而妖形作也。」 「咸寧」、「太康」是晉武帝司馬炎在位時的年號,已是三國時代的尾聲、晉吳兩國對峙的時候。從晉朝開始一直到南北朝,男男之間的情愛又成為了一種風尚。 會造成這樣的現象,主要是因為晉朝皇室的司馬家,是東漢、曹魏兩朝的世族,結果為了篡位,不知殺了多少人、雙手染了多少鮮血。這樣的政治動盪,讓當時的知識份子對於以往所深信的儒家「三綱五常」,產生了混亂與質疑。 他們想要逃避這些爭權奪利的骯髒世界,轉去擁抱崇尚自然的老莊思想,以往這些禮法規範再也無法信任,不如做自己、好自在,這也是之後「魏晉玄學」發展的濫觴。 而魏晉玄學的代表團體,非「竹林七賢」莫屬了。《三國志》裴注引《魏氏春秋》記載:「(嵇)康寓居河內之山陽縣,與之遊者,未嘗見其喜慍之色。與陳留阮籍、河內山濤、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劉伶相與友善,遊於竹林,號為七賢。」 「竹林七賢」當中的嵇康、阮籍,自組一個子團體為「嵇阮」,他們兩人的感情特別的好,好到有點異常。 嵇康字叔夜,《晉書》說他「有奇才,遠邁不群。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是個身材高大挺拔、有氣質又有文采的風流才子;阮籍字嗣宗,《晉書》則說他「容貌瑰傑,志氣宏放,傲然獨得,任性不羈」,也是有個性、有理想的花樣美男。 《世說新語》中有這麼一段故事:同樣也是「竹林七賢」成員的山濤,與阮籍、嵇康兩人剛認識便惺惺相惜、情不自禁,而這樣的「友誼」卻讓山濤的妻子韓氏起了疑心。 「老公,你給我說清楚講明白,你跟阮嗣宗還有嵇叔夜除了是好朋友之外,還有沒有更深入的關係?」韓氏問道。 此時的山濤,眼睛飄向了窗外,擺出了便秘般的文青臉,徐徐道:「我山巨源此生,只認為嗣宗和叔夜才是親密無間的好兄弟。」 韓氏見山濤答非所問、打迷糊仗,進一步追問:「你不說清楚,那下次他們來家裡作客,我可要親自證實。從前僖負羈的老婆也曾經觀察過狐偃和趙衰,所以不要阻止我。」 韓氏所提到的「僖負羈」,是指《春秋左氏傳》所載:「僖負羈之妻曰,吾觀晉公子之從者,皆足以相國」一事。晉文公重耳在四處流亡、寄寓曹國的時候,曹國大夫僖負羈的妻子看出跟隨晉文公的狐偃與趙衰,能夠成為晉文公的棟樑。果然狐偃與趙衰在後來晉文公統治晉國時,助力良多。 等到阮籍和嵇康來家中作客了,韓氏早有預謀,準備了一堆豐盛的大餐還有美酒,在他們酒足飯飽時,又勸他們留下來到客房過夜。 深夜時分,眼見時機到來,韓氏躡手躡腳地走到客房邊,在牆壁上挖穿了一個洞,想偷看阮籍和嵇康在房間裡有沒有做什麼壞壞的事。 好一個女中豪傑!韓氏除了能引經據典說服丈夫之外,竟然還會一陽指!牆壁都能給她挖穿,實在深感敬佩。 認真講,《晉書》記載山濤「布衣家貧」,可以推測山濤的住屋類似今日中國農村尚存的「土坯房」,質地沒有那麼堅硬,只須用手指或是簡單器具,便能在不動聲響的情況下,將牆挖穿。 總之韓氏終於可以滿足她的好奇心了,她湊眼往牆洞內一看…… 這一看就看到天亮。 山濤一早起床,走進客廳,發現韓氏愣在那兒,雙眼佈滿血絲,還流著鼻血。 「老婆怎麼樣,很精彩吧?」山濤胸有成竹地問道。 「太讚了!」韓氏豎起了大拇指。 等韓氏激動的心情平息下來後,語重心長地跟山濤說道:「阮嗣宗跟嵇叔夜比你這死鬼還有才!」 「哪方面?」山濤問。 「很多方面,你只有兩樣比他們好。」韓氏回。 「哪兩樣?」山濤又問。 「閱歷跟風度。」韓氏回。 「喔……這樣啊,他們也是這麼說啦。」山濤有些失落。 阮籍跟嵇康在那晚究竟做了些什麼,《世說新語》並沒有多提,也許他們只是在房裡溫習功課而已。 不過很多事情都是從溫習功課開始的。 除了嵇阮兩人的「美少年之戀」外,大家一般所熟知的三國英雄中,也有一號人物,在《三國志》中,洩漏出一些「斷背」的信號。 此人便是一代爽哥,集瓜哥與克群於一身的吳大帝孫權。 孫權的妻妾不少,光是有紀錄的后妃就有十人,理所當然的他也有很多子女,多到太子可以一直換,搞到子女之間殺來殺去的(見前文《孫吳一族的死亡詛咒》)。雖然孫權看似是個「直男」,但在他的心中,也挪出一塊位子,給了某個特別的男孩。 當時孫權還是一個十八歲的少年,當時的他隨著兄長孫策,進軍江夏討伐殺父仇人黃祖,並大獲全勝,軍隊正準備回到大本營會稽。 「二弟,在回程途中,軍隊在豫章稍作休息,我想順道去祭拜劉正禮大人。」孫策向孫權道。 劉正禮指的是劉繇,曾經擔任過揚州牧,後來被孫策擊敗,逃到豫章一帶後病逝。 「大哥,劉繇是敗軍之將,而且他都死了快三年了,怎麼你還要特地去祭拜呢?」孫權不解地問道。 「雖然我為了成就孫家的霸業,不得已才與劉正禮大人交戰,但劉正禮大人剛正不阿、有智識涵養,在江東名聲頗佳,也是一代名士。如今斯人已逝,作為晚輩前去致意也是應該的。」孫策回道。 來到豫章後,孫策便帶著孫權前往劉繇的墓。孫權見到正在守喪的劉繇長子劉基,不由得痴了。 […]
↧
【創新者們】愛達.拜倫:揭開電腦時代序幕的女人(三)
作者: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知名記者、傳記作家,著有《賈伯斯傳》) 前情提要: 【創新者們】愛達‧拜倫:揭開電腦時代序幕的女人(一) 【創新者們】愛達‧拜倫:揭開電腦時代序幕的女人(二) 對潛藏事物的直覺 愛達為了安頓身心,重新研習數學,並說服巴貝奇教導她。她寫信給巴貝奇:「我的學習方式比較奇特,我認為也必須找個特別的人,才能教導我。」不管是因為服用的鴉片或因為她的血統,或者兩者皆是,她對自己的才華產生過度評價,稱自己為天才。她在給巴貝奇的信中寫道: 「不要認為我太過自大……但我相信在進行這類探索時,我的確有能力隨心所欲,我在這方面顯然頗有品味,幾乎可說是熱情,我想甚至可以說,我一直都有一些這樣的天分。」 巴貝奇沒有答應愛達的要求,這或許是明智之舉,他們的友誼因此才得以延續,為未來更重要的合作關係鋪路。愛達另外找到一位一流的數學老師:笛摩根(Augustus De Morgan),這位耐性十足的紳士是符號邏輯學的先驅。他曾經提出一個觀念:代數方程式能應用於數字以外的事物上;而愛達日後也把這個觀念發揚光大。換句話說,符號之間的關係(例如a + b = b + a)可能代表某種邏輯關係,可以應用在非數字的事物上。 愛達從來不是崇拜者所宣稱的那種偉大數學家,但她是渴望學習的好學生,有能力理解微積分的主要基本概念。由於擁有藝術美感,她喜歡想像方程式描繪的曲線波動軌跡。笛摩根鼓勵她專心研究破解方程式的規則,但她更渴望探討方程式背後的觀念。同樣的,在學習幾何學的時候,愛達常常要求以圖解方式觀看問題,例如:球體中相交的各個圓,如何把球體切割為不同形狀。 愛達懂得欣賞數學之美,這是許多自認是知識份子的人都沒有的天分。愛達明白數學是一種美好的語言,能描述宇宙的諧和,有時還蘊含一種詩意的美感。儘管母親費盡心思,想要擺脫父親對她的影響,但愛達依然是拜倫的女兒,生來就擁有詩意的感性與浪漫,正如她能想像「幽暗如酒的大海」或「她舉步果然美麗,像夜」。 在她眼中,方程式也是描繪大自然宏偉壯麗的筆觸。數學的吸引力更能觸動她心靈深處。 「透過數學的語言,我們能充分表達自然界的偉大真相,」她說,而且我們因此得以描繪在創世過程中展開的「相互關係的變化」。 把豐富的想像力用於科學研究,是工業革命和電腦革命共同擁有的特色,而愛達日後也成為電腦革命的先驅。正如她對巴貝奇所說,她擁有父親所沒有的天分,能夠理解詩與分析的關聯性。 「我不認為父親對詩的造詣能勝過我的分析能力。對我而言,兩者密不可分。 」 愛達告訴母親,重新研習數學激發她的創造力,並帶來「想像力的巨大發展,以致於我覺得只要我繼續研究,毫無疑問,我將在適當的時候成為詩人。」 她對於把想像力運用於科技的觀念十分感興趣。 「什麼是想像力?」她在1841 年的文章中問道:「想像力是一種綜合能力,能把各種事情、事實、想法、觀念,做各種原創、且不斷變動的新組合……貫穿我們周遭潛藏未現的世界,也就是科學的世界。」 這時候,愛達已經自認擁有特殊、甚至超自然的能力,她稱之為「對於潛藏事物的直覺」。愛達對自己的天分有高度評價,就一位維多利亞時代貴族階層的婦女及母親而言,她的抱負極不尋常。 「我相信我擁有獨特的綜合特質,恰好適合成為卓越的發現者,挖掘大自然潛藏的真相。」1841年,她在給母親的信中寫道:「我可以把來自宇宙各個區域的光線匯聚於一個巨大的焦點上。」 基於這樣的心態,她決定再度和巴貝奇聯絡,這時距離她首度參加巴貝奇家的週末夜沙龍,已有八年之久。 巴貝奇從小就對替人類工作的機器深感興趣。十九世紀初,許多展覽廳和博物館在倫敦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巴貝奇孩提時期常隨母親去參觀。有一回,漢諾瓦廣場的博物館經營者梅林(跟魔法師同名,相當名符其實)邀請巴貝奇到他的閣樓工作室,參觀名為「自動機」的各種機器娃娃。其中的銀色舞孃,大約30 公分高,會優雅的舞動手臂,手中的小鳥則拍翅擺尾,張開鳥喙。銀色女郎表露的感覺和個性,令小男孩十分著迷。巴貝奇還記得,「她的眼眸充滿了想像。」多年後,他在一次破產拍賣會中發現這個銀色舞孃,趕忙買下,當作在夜晚沙龍中頌揚神奇科技時的一大娛樂。 巴貝奇在劍橋結交的眾多好友,包括劍橋大學教授赫歇耳(John Herschel)和皮柯克(George Peacock),他們都不滿意劍橋大學的數學教學方式,於是組成一個名為「分析學會」的社團,希望促使劍橋大學放棄之前由校友牛頓設計的微積分記法(仰賴點的標示),改採萊布尼茲記法,這個方法用dx和dy來代表無限小的增量,因此稱為「d」記法。巴貝奇幽默地為他們的宣言下了標題:「有別於劍橋大學老邁點標示法的純粹D記法。」 有一天,巴貝奇在分析學會研究一個誤差連連的對數表。赫歇耳問他在想什麼。「我真希望這些計算都由蒸汽機來執行,」巴貝奇回答。對於用機器來製作對數表的想法,赫歇耳的回答是:「頗有可能。」1821年,巴貝奇把注意力都放在打造這類機器上。 多年來,許多人都曾經嘗試打造計算機。1640年代,法國數學家及哲學家巴斯卡(Blaise Pascal,又意為帕斯卡,1623-1662)創造了一部機械式計算機,為擔任稅務官的父親分勞。這種計算機的金屬幅輪周邊有0到9的數字。進行數字加減時,操作人員會用筆尖先撥第一個數字,就好像操作舊式轉盤電話一樣,接著撥第二個數字;需要的時候,電樞會進1或借1。這是史上第一部申請專利且在市場上販賣的計算機。 三十年後,德國數學家和哲學家萊布尼茲改良了巴斯卡的計算機,造出能乘除的「步進計算器」(stepped reckoner)。手搖步進計算器時,計算器周邊的小齒輪會與圓柱體表面的齒逐一嚙合。當時萊布尼茲碰到的困難也是後來數位時代常見的問題。 巴斯卡是熟練的工程師,能運用自己的機械天分來實踐科學理論。萊布尼茲則不然,他不太懂工程技術,周遭也沒有懂機械的朋友。所以,萊布尼茲就和許多偉大的理論家一樣,因為缺乏具實務經驗的合作伙伴,沒辦法為自己的設計打造出能穩定運作的原型。儘管如此,他的核心概念(稱為「萊布尼茲輪」)將影響巴貝奇時代的計算機設計。 巴貝奇知道巴斯卡和萊布尼茲的設計,但他想打造出更複雜的機器,來計算對數、正弦、餘弦、正切(後面三個就是三角函數的sin、cos、tan)。於是,他設法改進法國數學家戴普羅尼(Gaspard de Prony)在1790年代提出的構想。戴普羅尼為了製作對數表和三角函數表,把計算過程分解為只包含加減運算的簡單步驟,再提出簡單指令,讓許多數學不太靈光的勞工也能執行簡單的計算,然後提供答案給下一組人。 換句話說,他創造了裝配線。亞當.史密斯在描述大頭針工廠的勞務分配時,曾精闢分析這個工業時代的偉大創新。 巴貝奇在巴黎聽人提起戴普羅尼採用的方式,他寫道: 「突然之間,我想到可以用同樣的方法,解決我負擔的龐大工作量,也就是用生產大頭針的方法來生產對數。」 巴貝奇明白,即使非常複雜的數學計算,都可以分解為許多步驟,透過簡單的加減來計算「有限差分」。比方說要把平方數12、22、32、42等等列表,你可以把一開始的數值照下列順序排列:1、4、9、16……,這就是A欄。然後,你可以在右邊的B欄寫出這些數字之間的差數,也就是3、5、7……。C欄則列出B欄各數字之間的差數,也就是2、2、2……。 整個計算過程經過如此這般簡化之後,就可以倒轉回去,把計算工作分包給未受過訓練的勞工。可能有人負責把B欄最後一個數字加2,然後把計算結果交給同事,這個人再把答案與A欄的最後一個數字相加,就產生平方數序列的下一個數字。 巴貝奇設計的方法把這樣的過程機械化,他為機器取名為「差分機」。任何多項式函數,差分機都能製成表格,以數位方式算出微分方程的近似解。 差分機如何運作呢?它是由直軸和上面有數值的圓盤組成,並連接齒輪。轉動齒輪,就能把某個數值與鄰軸圓盤上的數值相加或相減。差分機甚至能把計算過程中的暫時結果「儲存」在另外一個軸上。最複雜的部分是在必要時如何「進位」或「借位」,就好像我們用鉛筆在紙上計算36 + 19 或42 […]
↧
↧
麵包配咖啡:京都的西洋風味
要選最有日本味的地方,京都無疑是首選。不過身為一位日本旅遊的愛好者,我倒是覺得,京都是個很有洋味的地方。 京都的洋味首先在吃食,比如麵包店特別多。我曾經在某個電視節目上看到,京都人很愛吃麵包,連和尚的下午茶都是包餡的紅豆麵包。一般遊客到日本必吃的和式早餐,「那是外地人在旅館裡吃的」受訪的京都人說。 麵包是葡萄牙人傳入日本的,最早看見這種稱作pan食品的日本人,無疑是長崎人,而第一家紅豆麵包店則開在東京。但不知道為什麼,京都人對麵包卻特別情有獨鍾。在京都街上,麵包店多得不可思議,轉角遇到麵包店,比遇到愛容易很多。 京都人的早餐,很優雅的在老式咖啡店Inoda,或者進進堂,吃麵包配咖啡,倒是很勾起我對維也納早餐的回憶。當然,這些咖啡店中現在觀光客多了,老京都人可能另外尋覓適合地點,不過這種洋食早餐的回憶,在日本旅遊經驗中倒是很特異。 京都的另外一個洋味特色,是英文很通。像剛剛說到的那幾家觀光客主要光顧的咖啡店,經常都有老外出沒,服務生也多半能夠通英文。不僅如此,京都的店家通英文的比率,比起其他的城市確實是高許多,很多店家也都備有英文菜單。當然對使用華文的人,尤其是對日本料理特別熟悉的台灣人來說,英文菜單還不如日文菜單好用,但京都人英語比較好也是不爭的事實。 這種情形並不難解釋,如果你是住在遙遠歐美的外國人,一生只能來一次日本,東京和京都必是首選。外國人多,店家的英文就遇強則強,也是合理推斷。就像在台灣人、韓國人特別常出沒的北海道或者九州,中文、韓文的使用都比英文暢通,就是一個例子。 第三個京都洋味的證據,是爵士樂。日本的爵士樂在全球自成一格,許多樂手都有很出色的表現,但我在京都經常隨意走進一家店,就遇到爵士樂播放,甚至現場演奏,倒是很令人驚豔。 有一日晚上,我在伏見稻荷大社附近,腳走得很酸,想找個地方坐坐。當時大多數的店家已經關了,馬路上只剩下一家小酒吧,我隨意進入,竟是我在台北片尋不著的家庭式現場爵士演奏酒吧。歌手和觀眾、吧台融為一片,嘻嘻哈哈,不像台北的live house那般刻意、盛裝出席。意外拾得,驚喜萬分。 又一日中午,在寺丁美術街遊蕩,看到一家越南菜,隨意踏入,竟又趕上了下午一點半的現場爵士演唱,也是顧客七八人,隨意散坐,樂手唱到一個段落自行找順眼的觀眾聊天。其實兩場演唱的音樂風格差不多,樂手都演唱了Ella Fitzgerald的Cheek to Cheek,很大眾、流行的風格,鮮見此處的爵士也非為標新立異,而是為了娛悅生活。 許多人都以為東西文化之間難以相容,尤其許多儒家信徒,講起東西差異就張牙舞爪,認為西方人不尊重東方文化。但談及文化,本非千年不變。織田信長喝葡萄酒、pan不僅僅葡萄牙人吃,也在地化的如饅頭那樣加入餡料,變成日本人的包餡麵包,甚至影響到台灣來。明治以來,西力東漸,京都新建的仿歐建築如市役所,於今也變成古典象徵。 東西之間文化的衝突,許多已經是上個世紀的事情。如果還是以執念為先,沒有注意到兩種文化早已在生活之中的相互滲透,就會把自己變成捍衛名為古典,實為極端保守價值的守護者,自然就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了。 我記得一個中國故事,毛澤東有次看到一個熱水瓶,他說這個好,一百年都不要改變它。這種不變的想法,其實很可怕。技術本應依照環境不斷精進,如果永遠保持不變,一百年後這種熱水瓶大概就只能在古董店找到了。如果只想保守價值,而不願面對改變,其實也是一種沒信心的表現。 當然,如果剛好相反,像1970年代的台灣,或者現在的中國,急著要全球接軌,而把過去的、自己的、土地的東西全部拋棄,這又是另一種沒信心的表現。東西丟了,往往撿不回來,回頭想起,也是空留遺恨。 京都今昔的樣貌,恰恰在古典與洋化之間相互滲透、平衡,這中間自然可能經歷過一些摩擦,比如火車站與京都塔興建之時,都引發了古蹟守護者的抗爭,有些寺廟還貼上公告,表示不歡迎住宿京都塔飯店的旅客到此一遊。但時間一年一年的過,車站和京都塔,於今也已經成為京都的入口意象。 於是,被認為最古典的京都,比起同有古都美名的金澤、高山等城市,其實已經蛻變成非常洋化的城市,吃洋食、通外文、生活也跟著洋化起來。但這樣的洋化,並未減低這個城市對古典的堅持。今日即使問日本人最能代表日本精神的城市,京都仍然會是首選。 明治以來的洋化,本身也已經成為日本文化的一部份。文化融合的過程中有許多摩擦,也引起了許多文化保守主義者的不快,但摩擦也往往會引起火花,飛濺的火花偶然也會是創新的根源。從大歷史的角度觀看,待時光流過,這些衝突也終將回歸平靜,正如同生活中的文化,最終將以自然的面貌示人,不讓人感覺突兀衝突,而生歲月靜好之感。 本文原刊登於「自由評論網─李拓梓專欄」 更多故事: 【麻瓜的語言故事】為了爭取說母語的權利,有群人付出了鮮血與生命 2015-03-24 08:07:16 1 色情、哲學、與十八世紀法國的出版業──哈佛大學圖書館館長Robert Darnton訪談(二) 2015-03-05 14:02:35 1 【鬼的歷史】十八世紀的「吸血鬼風暴」 ──那些令鬼喪膽的人們 2015-09-08 14:45:40 1 【臺灣吧 EP4】整個城市,都是我的皇民化工廠。 2015-02-01 22:43:52 1 什麼是魔鬼?──獵巫狂熱中的小科學 2014-11-17 16:26:29 1 【大人的世界史】不能結婚的男人和女人 2014-10-04 23:47:34 1 一個普通日本兵的生命史,能夠告訴我們什麼? 2015-09-17 10:05:44 1 【文學.故事】都市迷宮中的愛情與麵包──1930年代的台灣文明男女如何亂/戀愛? 2015-04-28 […]
↧
真相乃時間之女:改寫歷史的推理小說
作者:唐諾 我認得一位聰明驕傲的朋友,偏愛所有動腦鬥智的遊戲,包括電腦踩地雷遊戲最快紀錄87秒,卻始終不看推理小說,有回,他聽我們眾人高談闊論推理小說煩了,撂下一句狠話,「我這輩子所知道最好的推理小說,是陳寅恪先生的《方以智晚節考》。」[i] 好傢伙,拿一代歷史大家的著作來修理人,這當然是極沉重的一擊。 還好,我並沒有忘掉一個名字:約瑟芬.鐵伊。 我的回答是,「那你應該看一本英國的推理小說,叫《時間的女兒》,這部小說講的是一名對人的長相有特別感受的蘇格蘭場探長,他因為摔斷腿住院,哪裡也不能去,只能老實躺在病床上,卻因此偵破了一樁四百年的的謀殺案:英王理查三世,究竟有沒有派人暗殺掉據說被他禁在倫敦塔的兩名小姪兒,好保住他的王位――」 時間的女兒,The Daughter of Time這個書名出自一句英國古諺:Truth is the daughter of time.意思是時間終究會把真相給「生」出來,水落石出,報應不爽。 推理史上第一奇書 約瑟芬.鐵伊,是古典推理最高峰的第二黃金期三大女傑之一,但走的路子和與她齊名的阿嘉莎.克莉絲蒂、桃樂絲.榭爾絲大大不同,鐵伊毫不掩飾他對那種不斷複製、下筆如流水的討好讀者作品的厭惡,克莉絲蒂一生出書近百種,榭爾絲也達五十。但鐵伊一輩子只寫八本推理小說,本本俱在水準之上――否則她如何能以一敵十,和大產量的克莉絲蒂和榭爾絲並駕齊驅? 其中最特別的是這本《時間的女兒》。 老實說,在推理閱讀尚未成氣候的此時台灣出版這本書,只能說是作為編輯人的宿命和任性。 宿命是說,你很難不出版它,否則你會像哪件該做的事沒做好一樣,睡覺都睡不好――《時間的女兒》在推理小說史上是一部絕對空前也極可能絕後的奇書,不只因為它到今天為止仍被美國偵探作家協會集體票選為歷史推理的第一名作品(第二名是安伯托‧艾可的響噹噹名著《玫瑰的名字》),而是因為它雄大無匹的企圖、寫作方式及其成果。一般而言,歷史推理所做的仍是虛擬的演義方式,借用歷史的某一個時段、人物、傳說或事件材料,作家丟進一則犯罪故事,試圖由此產生化學變化,好碰撞出不同趣味的火花,但《時間的女兒》不是這樣,它不躲不閃不援引「小說家可以虛構」的特權,正面攻打一則幾乎不可撼動達四百年的歷史定論,比絕大多數的正統歷史著作還嚴謹還磊落。 這需要膽識,膽子+學識──有造反的膽子不夠,還要有足夠支撐的豐碩學識。 而出版此書所以說基於編輯人的任性,原因在於,我個人實在不相信台灣的推理迷準備好了讀這樣一本書──讓我學習鐵伊的膽量,有話直說,這些年來,台灣的推理迷泰半習於也安於清楚模式化、輕飄飄表達方式的日本推理小說,《時間的女兒》無疑是密度太高、太嚴重的作品,它不像坊間日式推理,只要求讀者幾小時無所事事的時間而已,還包括謙遜的閱讀態度、細膩的思維、高度的文學鑑賞力以及基本的英國歷史認識。鐵伊不是會討好讀者、侍候讀者的寫作者,《時間的女兒》尤其箇中之最。 這部奇書比較像推理大海中的瓶中書,寫給茫茫人世中的有緣之人。 歷史交代 好,《時間的女兒》到底挑起了怎麼樣的烽火?簡單說,它挑戰了英王理查三世在英國歷史上永恆邪惡象徵的四百年定論,如果鐵伊是對的,那數百年來所有英國人求學生涯所唸的歷史教科書裡的記敘將完全是胡說八道:被英人譽為聖人、撰寫過不朽名著《烏托邦》、至今仍被認定是英史第一良相的湯瑪斯‧摩爾,在此事件中將成為是非不明的老糊塗蛋,或更嚴重,成為為諂媚君王亨利七世而不惜歪曲歷史的小人;而曠世大文豪莎士比亞依據摩爾《理查三世史》所書寫的名劇《理查三世》,則是一齣廉價可笑的大鬧劇。 事情大了。 往下,我們交代一下歷史背景,這滿困難的,因為一來這段歷史糾結盤纏,其次英國這些王公貴族為小孩取名字又沒什麼想像力,永遠在亨利、理查、愛德華、伊莉莎白、瑪格莉特這幾個有限名字打轉,亂上加亂,我們試試看有沒有辦法講來簡明扼要,如果不能,那就抱歉請大家自行翻閱一下史書了。 時間大約在十五世紀中,由於在位的英王亨利六世一直有精神上的疾病,無法續任國王職位,大權握於王后瑪格莉特(原法國公主)手中,遂爆發王位的爭奪大戰,交戰雙方分別是南方偏向平民大眾的約克黨,和北方以諸侯貴族為主的蘭開斯特黨,這場征戰持續約三十年,由於約克軍以白玫瑰為記,蘭開斯特軍以紅玫瑰為記,所以歷史上稱之為「玫瑰戰爭」。 一四六一年三月,在脫頓一地發生一場決定性的會戰,是役約克軍大勝,英國王位遂正式落入約克家愛德華四世手中,是為約克王朝的開端。 愛德華四世登基時年僅十九歲,是原約克公爵的次子,他的父親和長兄在征戰中敗死,並被蘭開斯特軍梟首高懸城牆之上,底下還有兩位弟弟,老三是耳根奇軟、後來叛亂被監禁而死的喬治,最小的理查就是日後鼎鼎大名的理查三世。 相傳愛德華四世高大英挺但頭腦簡單,極好女色,他登基後不顧皇家的娶妻慣例,瘋狂愛上一位原蘭開斯特黨爵士約翰‧葛瑞的寡婦伊莉莎白,伊莉莎白是英史上有數的絕色美女,在和愛德華四世結婚成為王后前已生有二子,婚後,他替愛德華四世又生了兩個男孩(即相傳被理查三世害死的塔中王子)和五名女兒。 愛德華四世在位二十二年,但玫瑰戰爭並未真正落幕,蘭開斯特餘黨結合法國的力量仍不時作亂,朝中亦不乏原蘭開斯特黨徒蠢蠢欲動。其中最嚴重的一回起於愛德華四世的親舅舅沃瑞克公爵,沃瑞克公爵是幫約克家打天下的功臣,他本欲將女兒嫁予愛德華四世好為王后,一計不成後轉而將女兒依莎貝爾嫁給喬治,並說動喬治結合蘭開斯特黨奪取他哥哥王位,一度成功的將愛德華四世逼出倫敦,後來靠著理查潛入敵營,說動他三哥反正,同時也是靠著這位當時年僅十八歲的理查領軍,在倫敦近郊的巴納特大會戰中再次擊潰沃瑞克公爵、蘭開斯特黨和法蘭西聯軍,這場亂軍才化險為夷。 一四八三年酒色不斷的愛德華四世病逝,此時長子愛德華五世才十三歲,次子李察十一歲,因此遺命由弟弟理查(這個理查是理查三世)為護國公。然後,依英國傳統歷史的記載,大權在握的理查忽然變身了,由戰功彪炳且敬愛兄長的國之棟樑,露出猙獰的面目,搖身成為往後四百年英國人人耳熟能詳的「駝子」「血腥者」「凶手」「怪物」……等等英文辭典中所有髒名詞的總匯,他的罪狀大致可歸納為: 1.指控哥哥愛德華四世和王后伊莉莎白的婚姻不合法,以剝奪姪子愛德華五世的繼承權,竊占王位。 2.拔除保皇的海斯汀勳爵等三位重臣,並下令將愛德華四世晚年的寵妃珍‧雪爾裸體遊街示眾。 3.為去除愛德華四世一脈的合法性,公開指稱二哥愛德華四世和三哥喬治兩人並非他父親約克公爵的親生子,破壞自己母親的名節。 4.最罪大惡極的,他派人謀殺了倫敦塔的兩名小王子。 這個罪大惡極的理查三世在位只兩年。一四八五年,後來成為都鐸王朝開創者亨利七世的亨利‧都鐸,糾集蘭開斯特軍,並在法蘭西王傾力支持下,和理查三世會戰於博斯沃斯,在這場著名的大戰役中,理查三世的大將史坦利倒戈,約克軍大敗,理查三世死於沙場,正式結束了約克王朝,也正式結束了玫瑰戰爭。莎士比亞的《理查三世》一劇的高潮戲便是這場約克家最後一役,他描寫會戰前一夜理查三世夜不成眠,為幻覺(或他害死人的鬼魂)折磨幾近瘋狂,戰敗後又懦夫般高喊要用王位換一匹馬逃走,極盡肥皂劇之能事把理查三世徹底打入萬劫不復的惡人地獄。 所謂的東尼潘帝 這裡,我們可能有個疑問,如果疑點真如鐵伊所言之多,即使這段歷史的記敘,相傳出自後來都鐸王朝的聖人摩爾手中,一般人信之不疑,難道就沒有某些個「不因人舉言」的清醒史家發現不對勁嗎?就沒有人訝異過理查三世遽然且近乎不合理的轉變?沒有人注意到理查對敵手的寬宏?沒有人察覺他治下的英國政績斐然?四百年來的千千萬萬英國人全瞎了眼不成? 這點鐵伊非常光棍,她沒在小說中假稱葛蘭特探長是驚天動地的世紀新發現者(小說有權如此也不難做到),相反的,她讓葛蘭特和協助他的年輕美國人布藍特在追案過程中清楚找出來,原來每一個世紀都曾有不同的學者跳出來質疑此事。由此,遂令《時間的女兒》一書除了驚悚尋找真正的歷史凶手而外,轉入另一層更沉重更感傷的陰黯歷史死角。 書中,葛蘭特(鐵伊)提出一個名詞叫「東尼潘帝」。葛蘭特解釋,這原是南威爾斯的一處地名,傳說一九一○年溫斯頓‧邱吉爾擔任英國內政部長時,曾派遣軍隊血腥鎮壓當地罷工抗議的礦工,並開槍掃射,這個地名遂成為南威爾斯人的永恆仇恨象徵。然而,事實的真相是,當時派去維持秩序的是首都紀律嚴明的警察,除了雨衣什麼武器也沒帶,所謂的流血事件也只是在場有一兩個人流了鼻血而已。葛蘭特說,「重點是當時每一個在場的人都知道那個故事是胡說八道,但從來沒有任何人反駁。現在已經沒辦法翻案了。一個完全不實的故事變成了傳說,知道實情的人只沉默不語。」 鐵伊並沒只抓著東尼潘帝這單一事件無限上綱,試圖以一個荒謬特例來指控歷史整體;相反的,她通過葛蘭特和布藍特的交談,或與表妹蘿拉的通信,不斷發掘出更多的東尼潘帝來。其中,布蘭特提出美國獨立戰爭前的波士頓大屠殺,說歷史真相不過是一群暴民向英軍崗哨扔石頭,總計死了四個人而已;蘿拉提供的蘇格蘭殉教事件甚至更精采,該地有一方大紀念碑,鐫刻著一則動人的聖潔傳說,紀念兩位殉教投水而死的偉大女性,然而當時在地的人誰都曉得,文件紀錄也清楚登載,這兩位了不起的女士既不是殉教者,也根本沒淹死,她們因通敵叛國被起訴,而且獲緩刑安然無恙。 同樣的,知道實情的人一致閉口不言,聽任虛假的傳說流傳,直到當時活著的人全部死去,留下堅強的傳說和更堅強的石碑,成為該地的驕傲和觀光賣點,至此,結論簡單的打上了句號。 如此,鐵伊讓我們進一步曉得,東尼潘帝不是歷史的偶然特例,它更可能是歷史傳聞鑄造過程某種遍在的方式。 如果我們以為鐵伊所說東尼潘帝的概念,指的是古遠淹渺,甚至無文字無歷史記載的時代,如古希臘荷馬神話或如中國的堯舜禹三代,遂教真相考無可考的歷史慨歎和無奈,那我們可能就徹底錯解了鐵伊的不平和憤怒了,鐵伊在《時間的女兒》書中指出的種種東尼潘帝,悉數是中世紀以降、甚至近在手邊的當代史例子。換句話說,不是因種種外在限制讓人們無緣看到或找到真相,而是目睹真相的人因奇奇怪怪的心思閉口不談,有機會後來聽到或找到真相的人選擇避開或掩耳不信。書中,蘿拉在那封貢獻了蘇格蘭女殉教者東尼潘帝的信函附言中,講了一段關愛也深沉的話,「你跟別人說某個傳說不是真的,告訴他們事實的時候,他們通常都會生你的氣,而不是怪造謠的人。真是奇怪。他們不想破壞自己的成見。我覺得不知怎地這會讓他們不安,他們討厭這樣。所以拒絕聽實話,而且不願意去想。要是他們只是覺得無所謂的話,那還可以理解。但他們的感覺卻強烈得多,明顯得很。他們是惱羞成怒了。很奇怪吧,對不對?」 「起向高樓撞曉鐘,不信人間耳盡聾。」這兩句豪勇的詩句,仔細想來其實憂傷無比。如果我沒意會錯誤的話,不信世人皆聾只是一份不服輸的信念,是起身搏命一擊,這兩句詩透露的客觀事實是,我雖然不信,但長久以來他們都聾了。 時間為萬物之母 從鐵伊的東尼潘帝,我們會想到,時間,其實是個麻煩的母親,她會不孕,她會難產,當她生產時,所生的並不只有一個名叫「真相」的獨生千金而已,她還生出更多各式各樣奇奇怪怪的女兒來。 所以事情清楚了,鐵伊取這個書名,又在扉頁引述那句古諺,絕不是歡欣的發現更不是堅實的證言,這是反諷。 了解鐵伊是反諷,大家哽在喉嚨裡、急欲追問的這個問題其實也就可以不必要問了:《時間的女兒》一書,從一九五一年擲地如金石出現至今,是否幫理查三世平反了惡名?改寫了教科書上這段歷史記載? 答案當然是沒有。今天,英國的小學生仍得戰慄的聽塔中王子的舊版本,這兩個可憐的男孩如何被壞叔叔害死:這個壞叔叔是駝子,是凶手,是血腥者,是怪物,是喪心病狂……我們外國人旅遊太晤士河畔的倫敦塔,導遊書上提醒你看的仍是這個陰森森的謀殺現場──我們說過,改變理查三世這則大東尼潘帝代價太昂貴了,要翻掉整整四百年,還要命地包括兩名歷史上的不朽巨人:湯瑪士‧摩爾和威廉‧莎士比亞。 從一幅畫像開始 然而,《時間的女兒》也不是完全徒勞的一件事,鐵伊至少勇敢且大聲的把她相信的結論再說了一遍,再一次催生歷史的真相。說來好玩,也由於《時間的女兒》一書在推理史的不朽地位,倒使得歐美的老推理迷成為這星球上站理查三世這邊密度最高的一組人──是,時間不會自動生出真相來,她只提供機會,讓人不絕望而已,你得努力幫她催生。 腦袋清晰縝密但也文筆漂亮的鐵伊,在這部宛如一流歷史學術著作的小說中,唯一使用到小說家特權的部分是,她讓整個探案開始於葛蘭特不小心看到這幅畫像副本,他對人長相的奇特感覺,令他無法相信畫像中人是冷血變態的凶手,他把畫像拿給出入病房的醫生、護士、管家、部屬、女友等每一個人看,每一個人都提出一己不同的有趣感受,只除了一點,沒有人認為其中有任何一絲邪惡的氣息。 […]
↧
自由貿易帶來了什麼?──墨西哥的悲哀與毒品的正義
作者:蔡東杰(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 在墨西哥,一句在人民中流傳甚廣的悲歎是:「為什麼我們這麼可憐?離上帝那麼遠,卻離美國這麼近!」 的確,墨西哥獨立建國雖晚於美國近半個世紀,最初領土面積遠比美國來得大,但在後者蠶食鯨吞(尤其是一八四六到一八四八年的戰爭,美國從墨西哥處獲得今日包括德克薩斯、加利福尼亞、內華達、猶他、科羅拉多、亞利桑納、懷俄明、新墨西哥等州所包括的土地)之下,最終有半數領土成為美國一部分,甚至明明是墨西哥維護主權下的合理舉動,一八二六年阿拉莫戰役卻成為美國以寡擊眾、抵抗墨西哥邪惡入侵勢力的國家主義經典教材。 長期以來,墨西哥雖長期處在美國的擴張與霸權陰影下,美國卻還經常得理不饒人;例如有關美籍墨裔人民便經常成為社會俚語的調侃對象,參與二○一六年美國共和黨初選的川普(Donald J. Trump)也直接將攻擊墨西哥移民當成其公開政見之一。 有關美墨關係中糾葛不清的恩怨情仇,暫且不表。在此,我還是先把焦點移往近十年來,對墨西哥負面影響不斷擴大的毒品問題上。 自從卡德隆(Felipe Calderón)在二○○六年上任墨西哥總統後,立即公開向以販毒為主的組織犯罪宣戰,並稱其為「毒品戰爭」,但情況始終不樂觀。大體來說,近年來該國治安不斷惡化的因素,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觀察: 首先是前總統福克斯(Vicente Fox)弱化政府角色,放任犯罪組織挑戰公權力的結果;其次,由於軍方薪資偏低,大量職業軍人在毒販誘惑下離職(所得估計増加五到八倍之多),讓彼此實力出現此消彼長態勢;第三,美墨長達三千公里的邊界估計有超過一萬兩千個交易據點,加上美國在查緝軍火走私方面成效有限,緝捕工作十分困難;第四,由於政府維持治安不力出現的「寒蟬效應」,多數媒體對於相關訊息刻意淡化處理,也讓整體情勢無法被全面突出;最後,受到金融海嘯衝擊與國際經濟不景氣影響,失業率大增與出口銳減等困境,同樣成為墨西哥社會動盪不安的根源之一。 其結果是,儘管墨西哥政府自認相當努力,但官方承認的數據是,自二○○六年十二月發動毒品戰爭乃至二○一一年九月之間(其後當局便不再更新和發布官方數字),至少有四萬七千五百一十五人死於相關衝突;根據保守估計,自二○一一年十月到二○一二年十二月卡德隆下台之前,後續死亡人數約莫也有一萬人上下,因此總數大概為六萬人上下。 無論如何,這絕非單單是個數字問題。尤其二○一四年四十三名墨西哥學生遭無辜殺害的事件,不但引發整個墨西哥社會震撼與全球關注,也成為本書作者波露薩(Carmen Boullosa)和華萊士(Mike Wallace)寫作的源起。 在本書當中,作者首先從前述造成廣泛關注的事件談起,高聲疾呼「四十三具屍體?自二○○○年以來,死者人數早已超過十萬人!無名的亂葬崗?數以萬計的人失蹤了,他們可能就消逝在枯骨交疊的土坑內。可怕的處決?十萬人中大約有兩千人死於斬首。」相較一般媒體報導將這起悲劇僅僅視為墨西哥國內的一個社會事件,兩名作者一方面試圖追尋整個悲劇的真正源頭,亦即長期無法被控制的販毒問題,尤有甚者,他們還進一步認定所謂「墨西哥毒品戰爭這個詞彙其實嚴重誤導了大眾視聽,在創造這個名詞同時,大眾的視線因此從美國人身上挪開了,這讓美國人得以看著格蘭德河另一邊發生的血腥事件,彷彿那是另一個世界,…只有墨西哥該為此負責」,相反地,正如本書副標題所明示的一般,他們想探討的是「美國與墨西哥如何共同製造了這場戰爭」。 事實上,這觸及美國與拉丁美洲國家之間的長期爭議。 根據研究顯示,全球共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國家存在毒品貿易問題,年交易額近一兆美元,濫用毒品最嚴重的國家是美國,估計每年消費非法毒品總額近兩千億美元,一方面「廣義吸毒者」(包括少量吸食與長期上癮者)約占全國總人口兩成左右,至於美國人所吸食的毒品有九成來自拉丁美洲。那麼,誰該為這個問題負責呢?美國人認為這是「生產者」的問題,正是拉丁美洲出口的毒品傷害的美國的社會,但拉丁美洲則認為是「消費者」的問題,「如果沒人消費,生產者又要賣給誰呢?」 弔詭的是,墨西哥既非主要消費者(是美國),亦非主要生產者(是哥倫比亞、秘魯、玻利維亞),不過是由於美國對毒品的龐大需求加上「地利之便」,因此成為毒品的天然銷售通道。更何況還有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正式生效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表面上,這個協定似乎回應了全球簽署貿易協定的浪潮,實則是美國為了自身國家利益,裹脅墨西哥成為它對抗歐盟整合的工作,甚至由於雙方發展實際差距甚大,這個貿易協定還建立了一個極度不平等的貿易夥伴,一方面讓生活在貧困中的墨西哥農民人數增加了三分之一,以「自由」為名所解除的管制更為毒品在美墨邊境的流動開啟康莊大道。如果僅僅聚焦毒品氾濫問題,美國何嘗不是自食惡果? 最後,談到毒品,科特萊特(David Courtwright)早在《上癮五百年》(Forces of Habits)書中詳細論及人類深陷麻醉性藥物與食品中的前因後果;關鍵是,我們究竟該如何去面對它? 二○一三年,拉丁美洲的烏拉圭成為全球第一個讓大麻合法化的國家,由於其革命性的政策作為,總統穆希卡(Jose Mujica)因此被提名參加諾貝爾和平獎的競爭,烏拉圭也成為《經濟學人》雜誌第一次選出的「年度代表國家」。事實上,穆希卡總統決不認為此舉可以打擊或壓制大麻濫用,他的理由只有兩個,首先是「如果禁止根本沒用,何不想想其他辦法?」更重要的是,「我的國家有十五萬人有吸食大麻習慣,我絕不能讓他們成為販毒者綁架的對象!」 或許,除了一昧地將毒品視為萬惡根源,如果真想解決這個問題,人類還是應該負責任地面對問題並找到真正有意義的政策創意。 本文收錄於好優文化出版之《毒梟之國》 更多故事: 當皇太后成為影中人─慈禧攝影集1903-1904 (一) 2014-12-11 00:07:13 1 飲料的文化交流:日本的咖啡文化 2014-12-02 19:31:59 1 他鄉是故鄉:高麗堡,朝鮮時代韓國人在中國的移民村 2015-06-12 18:16:04 1 我有一個夢:要讓自由之聲在每一座城市響起! 2014-08-28 11:02:10 1 大歷史中的小人物:一位朝鮮愛國者眼中的壬辰之戰 2015-09-20 18:50:13 1 【三國蜘蛛網】王子們的異鄉生活 2015-05-25 09:16:25 1 國寶是誰的?大英博物館將希臘古雕像借展俄國,希臘重砲抨擊 2015-01-04 […]
↧
【吃的文化史】紅豆麵包的誕生
今天要講的故事是紅豆麵包,不是麵包超人的故事!紅豆麵包的故事是一個失業武士在新時代中創業成功的故事、是日本人透過自己的味覺習慣改變麵包的故事、也是一個文化交流的故事。 失業的武士 經濟不景氣的時代,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或者所學與社會的需求不同,這樣的時代在歷史上經常見到,明治維新前後的日本就是如此。 明治維新引進西方的船堅炮利,採用西方的制度,但是在此同時有無數的人得放棄以往的職業,重新學習新的事物。以往的武士一夕間都失業了,如何在茫茫然的新時代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謀生工具,成為很多失業武士所需要考慮的。這批人如果沒有辦法融入新時代,很容易成為時代前進的絆腳石。 出生紀州家,任職江戶市中警備的木村家,傳到明治維新時,木村安兵衛以往世襲的職位沒有了。好險安兵衛的叔父木村重義任職新政府的「授產所」。「授產所」是甚麼?簡單的說就是職業介紹和訓練所,輔導失業的武士轉職。 新的時代讓很多人失業,但危機就是轉機,同時也提供很多機會。經濟史學者東畑精一在《日本資本主義的形成者》(日本資本主義の形成者)這本書中就提到了明治維新時的下級武士成為開創日本資本主義的重要推手,他們所具備的「冒險心」和「敢行力」為日本開創了新的時代。 木村屋 從木村屋的《木村屋總本店百二十年史》記錄著:「作為日本最早的麵包店開業。」其實日本人接觸麵包比這還早,而且以東京的麵包店來說的話,還有比木村屋更早的店家,但這篇文章不是來質疑木村屋的,而是討論其在飲食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木村屋的前身是「文英堂」,開在日本橋附近,雇用長崎出生的梅吉作為麵包師傅,出生長崎的梅吉,曾經跟荷蘭人學習過麵包的做法。 明治時代初期的麵包店主要在橫濱的外國人居留地,其中學習到麵包製作技巧的日本人也加入日本最早製作麵包的行列。 製作麵包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發酵,因為橫濱在明治時代開始釀酒(請看拙文:飲料的文化交流:麒麟啤酒與日本啤酒的誕生),木村屋的師傅採用啤酒酵母發酵。雖然可以發酵,但啤酒一開始在日本製造,花費相當高,取得不易。 明治七年,木村屋在銀座開店,新店舖完成時,店主人木村英三郎(木村安兵衛的兒子)接任社長,也得到職人勝藏的幫助,開展木村屋的事業,也創造出了紅豆麵包。 飲食的文化交流 紅豆麵包是和、洋交流的文化產品,是日本人符合自己口味覺習慣所創造出來的新產品。怎麼說呢? 以米食為主的日本人,一開始不知道如何做麵包,他們知道麵包需要發酵,於是從傳統和菓子的酒饅頭中找到發酵的方法。 酒饅頭使用的是日本酒釀製過程中所留下的發酵種,稱為酒種,然而,酒種需要使用硬水,木村屋還到茨城的筑波山尋找適合的水。酒種發酵所花得時間較長,但是帶有特殊的香氣,這就是酒種紅豆麵包與其他麵包不同之處。 木村屋在製作麵包時,其實還是把麵包當作甜點,而非主食。從我自己的生活經驗而言,以往在台北生活的時候,經常到山崎麵包選購,後來到巴黎生活一陣子,也經常上麵包店挑選各式的麵包。 我發現台灣吃麵包的習慣多少受到日本人的影響,日本人的麵包是有味道的,像是紅豆麵包;但是外國人的麵包是主食,就像我們的白米飯,沒有調味,一般沾上奶油或者醬汁加以食用。 我曾經與一些外國朋友聊過,他們也很驚訝台灣和日本的麵包裏頭竟然包有甜的餡,在國外把這都當作甜點。 紅豆麵包的紅豆餡,其實是一種在和菓子中常用的餡料。江戶時代常見的甜點:柏餅、米饅頭和大福都是紅豆餡。 在文化交流的時代中,日本人雖然開始吃起麵包,但是從發酵的方法、餡料都是日本人原有的「和菓子」文化,飲食的文化交流中展現和洋的折衷。 紅豆麵包的「和菓子」傳統還可以從櫻花紅豆麵包看到。「和菓子」十分強調季節感,按照不同時令在菓子的樣式、配色、擺盤都隨著季節而有所差異。春天時,日本人常將櫻花摘下,加上鹽或是梅醋製成醃漬品。醃漬完成後會把鹽分去除,可用以泡茶、煮湯、做成飯糰或加入菓子中。 春日除了賞櫻,也能感受櫻花的香氣和味道,櫻花除了可以看、也可以吃。木村屋的紅豆麵包將櫻花的香氣也加入了紅豆麵包,他們所使用的八重櫻是在富士山河口湖附近所收集到的櫻花,由神奈川的關口商店加以醃製。 西方來的麵包配上日本的和菓子,可以說是飲食文化上最好的結合,也能符合日本人的口味。 大為流行的紅豆麵包 木村屋的麵包在明治時期的日本大為流行,從天皇傳播到日本帝國的不同地方。由於木村家與天皇侍從山岡鐵舟的交情,得以獻上紅豆麵包給天皇。根據木村屋的《百二十年史》紀載,明治八年(1875)四月四日首次向天皇獻上櫻花紅豆麵包。 四月正好是櫻花盛開的季節,從奈良吉野山上所醃漬的八重櫻,搭配上好的紅豆餡,向天皇奉上紅豆麵包。木村屋後來得到宮內省的「御用達」,即皇室指定的御用聖品。 木村屋除了鎖定金字塔最頂端的客群,也拓展到一般民眾,開始在市街當中宣傳,明治時期除了報紙的廣告成為商業宣傳的手法外,在市街當中的鑼鼓隊(日文稱為チンドン屋,中文有時翻成東西屋)也開始流行,木村屋用鑼鼓隊在大街小巷宣傳,也推出一些廣告歌曲。 木村屋的紅豆麵包雖然採取和洋折衷,但只是為了讓日本人習慣麵包的味道,在廣告的策略上還是強調他們是西洋傳入的正宗麵包、是文明開化的味道,甚至還說是延長壽命的食物。 從當時留下的《東京流行細見記》中記載:「麵包屋的大將就是木村屋、其次是文明軒;西洋料理的大將是精養軒……」木村屋的行銷策略相當成功,明治中期的東京居民一想到麵包就聯想到木村屋。 東京宣傳與展店成功的木村屋,明治十七年由四代目的儀四郎接任,此時他們的目標是制霸全國的麵包業,剛開始從靜岡這個地方都市開始實驗,逐漸向名古屋、大阪等地開拓,全盛時期從基隆到北海道都有木村屋的店鋪。 木村屋的麵包霸業一直持續到二次大戰,戰後才有大型的麵包公司與其競爭,像山崎麵包,逐漸地削弱木村屋在日本的市占率。 透過紅豆麵包的歷史可以看到一個時代的轉變、一個失業武士成功的故事,也可以看到一個麵包中所蘊含著西方的麵包與日式的和菓子文化。 胡川安的 Life Circus 更多故事: 【冷知識週刊】第四號:16世紀的臺灣與非洲 2015-02-28 13:43:53 1 KANO:超越歷史的框架而和解? 2015-01-24 15:09:33 1 【鬼的歷史】牽亡:生者與亡魂的「重聚」 2015-10-01 09:00:51 1 臺灣研究的每一個角落,都有他的身影──伊能嘉矩 2014-11-24 14:30:24 1 【說書】八本書,重新認識世界史中的內亞與東亞 […]
↧
↧
毛澤東為何要加入國民黨?
作者:亞歷山大‧潘佐夫 Alexander V. Pantsov(美國俄亥俄州首都大學歷史學教授)、梁思文 Steven I. Levine(美國蒙大拿大學高級研究員) 一九二二年九月四日,國民黨中央及省級領導人在上海開會,討論黨的改組問題。共產黨人也參與這項會議。孫逸仙指派陳獨秀在內的一個九人小組起草國民黨黨綱和黨章草案。同時,孫逸仙與八月間率領蘇聯外交代表團來到北京的重要布爾什維克黨人越飛〈Adolf Joffe〉頻頻函電往來。 共產國際也努力軟化共產黨人對國民黨的負面態度。一九二二年秋天,陳獨秀在熱情洋溢的左翼人士劉仁靜陪同下,奉召前往莫斯科。他們出席十一月和十二月舉行的共產國際第四屆世界代表大會。陳獨秀、劉仁靜會見共產國際執委會領導人,討論反帝統一戰線的戰術。為了改變陳獨秀的想法,共產國際甚至推舉他為大會東方問題委員會委員。結果是陳獨秀、劉仁靜回到中國後不久,中國共產黨人即拿掉「民主陣線」的口號,換上號召組建「反帝民族革命陣線」。 一九二三年一月一日,孫逸仙發表國民黨改組宣言。次日,在上海召開黨務會議,並發表黨綱和黨章。孫逸仙著名的三民主義被賦與更激進的新說法。孫逸仙強調反帝國主義、保衛勞工權利,以及民主改造中國。他邀請陳獨秀、張太雷、林伯渠和曾經加入同盟會的廣東籍共產黨人譚平山,進入國民黨的中央及區域機構工作。 一月二十六日,孫逸仙與越飛發表聯合宣言。這位蘇聯代表向孫逸仙保證,「中國最重要最急迫之問題,乃在民國的統一之成功,與完全國家的獨立之獲得。關於此項大事業……中國當得俄國國民最炙熱之同情,且可以俄國援助為依賴」。雙方表示對中俄關係「完全同感」,並強調由於缺乏必要條件,「目前共產組織,甚至蘇維埃制度,事實上均不能引用於中國」。孫逸仙和中共及蘇聯交情日益上升之同時,支持他的地方軍閥也把背叛他的陳炯明趕出廣州,逼陳炯明退到粵東。二月,孫逸仙回到廣州,領導南方政府。 雖然這些事件打造他日後崛起掌權的脈絡,毛澤東完全沒參與其事。他在湖南持續工作到一九二三年四月,籌劃長沙及鄰近地區的罷工和工人示威活動。一九二二年十月二十四日,楊開慧生下他們第一個小孩,他們將他取名毛岸英。楊開慧帶著新生嬰兒回家,毛澤東親自選了這個名字。他高興地看著太太,問說:「我們該給他取什麼名字呢?」然後,沒等她說話,他逕自就說:「就叫岸英吧。到達社會主義彼岸的英雄。妳說怎麼樣?」楊開慧開心地同意了。 然而,毛澤東沒有時間照顧他兒子。黨的工作佔據他全部時間。中國的局勢出現重大變化,偽裝為「勞工之友」的軍閥吳佩孚在二月七日針對鐵路罷工工人展開血腥報復。三十二人被殺,兩百多人受傷。「白色恐怖」吞沒河南省和河北省。許多工會和工人俱樂部被取締。毛澤東必須有所反應。二月八日,他策劃湘漢鐵路〈長沙至武漢〉總罷工,要求懲罰負責官員。同一天舉行的追悼會吸引兩萬多名工人和學生出席。許多城市的工會都召開集會,安源煤礦爆發大型示威活動。 三月二十九日,毛澤東領導的湘區執行委員會和長沙的民眾團體籌劃一項大規模反日示威活動,當天有六萬多人走上街頭遊行。名義上這是慶祝日本租借旅順、大連港口租期屆滿。中國輿論再度要求廢除過分敲詐的二十一條要求。 毛澤東的行動讓湖南省長趙恆惕忍無可忍。四月,趙恆惕開始捉拿工會領導人,並另外發布一道命令,要緝拿毛澤東到案。毛澤東必須逃命。 一九二三年一月,中共中央執委會已經決定徵召毛澤東離開長沙。陳獨秀邀他到上海黨中央工作。馬林和陳獨秀都非常滿意毛澤東在湖南的活動,安排他此一升遷。一九二二年十一月馬林有封信給齊諾維也夫、越飛、維廷斯基,誇獎湖南黨組織為全國第一名。現在,毛澤東的任務是把湖南經驗散布到全國去。 毛澤東自新民學會時期的好友李維漢,奉命接任他的職位。毛澤東收拾簡單的行李,搭船前往上海。他非常不捨必須離開妻子、兒子。此時楊開慧又有身孕,沒人知道他倆何時會再相會。 毛澤東一星期之後抵達上海時,陳獨秀不在那裡。他已在三月間前往廣州,與孫逸仙建立直接關係。毛澤東前往閘北—上海市嘈雜、髒亂的工人區—的中共中央執委會。執委會也在準備搬遷。共產國際已經決定,黨中央應該跟隨其主席遷往廣州。六月初,毛澤東、馬林等出發到南方去。 中共到了廣州,得到孫逸仙的庇護,首次可以公開活動。毛澤東感到,似乎秘密開會、事事需通關密語,已經成為過去。他現在忙著從事和建立統一戰線相關的合法工作。他在長沙因為受到中央執委會函電的影響,已經開始改變對國民黨的負面態度。實際經驗也有決定性的作用。毛澤東已經為吳佩孚血腥屠殺漢口鐵路工人,以及湖北、河南和河北工會遭取締而震撼。他更因趙恆惕的反動政策使湖南工人運動崩潰而受重大影響。現在他不能不注意到孫逸仙及其三民主義對工人運動的同情。一九二二年一月,孫逸仙的廣州政府對香港的華人工人及海員罷工提供相當大的援助。這場海員大罷工具有反帝國主義性質,它依賴廣東全省人民〈包含民族資本家〉的支援,獲致部分成功。受到中共策勵的漢口鐵路工人卻得不到其他社會勢力的支持,因而失敗。 一九二三年四月十日,也就是離開長沙之前幾天,毛澤東首次公開表示支持反帝同盟。他在自修大學出版的刊物《新時代》上發表: 把國內各派勢力分析起來,不外三派:革命的民主派、非革命的民主派、反動派。革命的民主派主體當然是國民黨,新興的共產派是和國民黨合作的……共產黨暫放棄他們最急進的主張,和較急進的國民黨合作一樣……這是和平統一的來源,是革命的生母,是民主獨立的聖藥,大家不可不知道。 然而,毛澤東不像馬林和共產國際執委會那樣強烈支持統一戰線。現在他對共產黨人加入國民黨一事暫時不說話。但是共產黨及工人的孤立,以及工會運動的深刻危機,使他陷入憂鬱;他認為與國民黨結盟雖不理想,但不失為一條出路。 和馬林在上海會面時,毛澤東抑制不住他的悲觀看法。馬林報告說,毛澤東很沮喪,整個湖南人口三千萬,參加工會組織的工人卻不到三萬人。馬林寫下,毛澤東已對「勞工組織不抱希望,他悲觀到認為拯救中國唯一之路是俄國介入」,提議蘇俄應在中國東北建立「軍事基地」。甚且他認為,「在中國的狀況下,家長制社會的舊傳統依然強勁……我們無法發展現代的群眾政黨,共產主義的或民族主義的,都不行」。 可是,到了廣州,毛澤東精神大振。轉折點是一九二三年六月十二日至二十日在廣州東郊合法召集的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陳獨秀主持大會,馬林則扮演積極角色。四十名代表在像是空屋的會場集會,他們代表四百二十名黨員與會,此時四分之一黨員〈一百一十人〉還在坐牢。中共二大以來,黨員倍增,增加二百二十五人。 中共黨員絕大多數為男性—女性只有十九人—且由知識分子主導。工人黨員只有一百六十四人。黨小組遍及廣東、上海、北京、長沙、安源、唐山、濟南、杭州、漢口,以及北京附近的長辛店鐵路車站、南京附近的浦口鐵路車站;海外的莫斯科也有支部〈莫斯科支部由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中國學生組成,這是共產國際一九二一年成立的特別教育機構〉。毛澤東領導的小組最活躍、也最大,佔全體黨員過半數以上。它是唯一受到陳獨秀表揚的單位。陳獨秀在報告中點名說:「我們可以說,唯有湖南同志做得最好。」 會中對統一戰線的戰術及形式辯論特別激烈。毛澤東尤其要追根究柢問明白。他不瞭解,湖南的國民黨員人數遠遠不及共產黨,也沒有人在搞統一戰線。以中國整體而言,大部分中共活躍的地區,國民黨的影響力都微不足道。孫逸仙的黨以廣州為基地,在上海的組織也相當大,但其他地區的黨員就不多。有些代表說,孫逸仙是「孫大砲」,聲音大之外,也沒有什麼。為什麼大家必須加入國民黨?國民黨的支部一隻手的手指頭就數得出來,他們要參加的是什麼樣的組織?共產黨去替國民黨建立組織,然後加入它,豈不是愚不可及? 黨內重要人物,如張國燾、蔡和森都持這個論點。他們原則上不再反對加入國民黨的戰術,但誠如蔡和森日後說的,他們不想「朝那個方向走得太過頭」。跟他們意見完全相反的是馬林,他得到陳獨秀、李大釗、張太雷及幾個服從莫斯科的代表之支持。他們認為必須「批評國民黨的封建戰術」,但同時應該「推動、引導﹝國民﹞黨走上革命宣傳的道路,從它內部組成工農左翼」。因此,有必要「在全國發展國民黨」。馬林和陳獨秀提出「一切工作歸國民黨」的口號。 在這個議題上,毛澤東支持張國燾和蔡和森。他和蔡和森相交多年,相當程度受蔡和森的影響。甚且,在大會開始時,他仍無法擺脫掉對在中國發展群眾政黨及工人運動前景的悲觀看法。 可是他的立場並沒有像張國燾、蔡和森那麼堅定不移,這時候他顯然還猶疑未決。討論過程中,他表示:「國民黨由小資產階級控制……小資產階級目前可以領導﹝革命﹞。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應該加入國民黨……我們應該不用怕加入。」 可是,到了表決的關鍵時刻,他投票反對陳獨秀的決議案。等到要求共產黨員在全國協助國民黨發展組織的決議案,以二十一票贊成、十七票反對獲得通過時,他又「若無其事地宣布他接受多數派的決定」。而且這項決議還強調需要「建立強大集權的黨作為國民革命運動的總部」,並承認唯有國民黨能扮演此一角色。這項決議宣稱,共產黨在近期內無法轉化為群眾黨,「因為勞工階級還不夠強大」。 毛澤東在最後關頭不再反對,這份功勞沒有被忘記。明顯是在馬林和陳獨秀的倡議下,毛澤東首度進入中央執行委員會〈有九名委員、五名候補委員〉。在選舉執委時,毛澤東得到三十四票。除了陳獨秀獲得全體一致推舉之外,只有蔡和森和李大釗得票比他多。甚且,毛澤東還進入只有五個人、以陳獨秀為首的類似政治局的中央局。最重要的是,毛澤東還被推選為組織部部長,又兼中央執委會秘書。中央執委會秘書原本由張國燾擔任,因為激烈反對共產國際執委會的路線被拉下來。換句話說,毛澤東成了黨內第二號人物。 他這輩子第一次和老師平起平坐。現在他不僅是雜誌作家,還是全國級的共產黨工作人員。蘇聯在上海的一個特務所羅門.韋爾迪〈Solomon Vil’de〉〈化名佛拉狄米爾〉寫信向維廷斯基報告,形容他「毫無疑問,是個能幹的人」。〔……〕 * * * * * 孫逸仙準備在一九二四年一月底舉行「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之際,改組國民黨的工作也慢慢有了進展。這時候,由於毛澤東的努力,國民黨終於在湖南成立支部,下轄三個小組:長沙、寧鄉和安源各一個。到了十二月底,國民黨在湖南已有約五百個黨員,但其中兼具共產黨員身分者最為活躍。他們在省黨部執委會中佔了絕對多數—九席之中佔了七席。因此,國民黨湖南省黨部在年底時推選毛澤東為黨代表,出席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一點也不意外。 他再次必須留下家人,告別妻兒。但是這次離情特別強烈。離別前夕,他和楊開慧發生不愉快,我們不知其詳情。他坐上前往上海的郵船,望著長沙漸漸從眼簾消失。他不禁吟了一首詩: 揮手從玆去, 更那堪淒然相向, 苦情重訴。 眼角眉梢都似恨, 熱淚欲零還住。 知誤會前番書語, […]
↧
三千年前的心醉心碎──《詩經》裡的男性愛情故事
提起《詩經》,你會想到什麼? 我以前曾經拿這個問題問過一些朋友,絕大多數人的回答,跑不掉都是「關關雎鳩」。偶爾還有些人會提起「蒹葭蒼蒼」或「靜女其殊」之類的零散篇章,但也回想得頗為吃力──離開學校以後,我們腦海裡頭殘存的詩經印象,大抵就是這麼回事。 〈關雎〉是高中國文的不朽名篇,〈蒹葭〉跟〈靜女〉也很常見於教材上頭,那些年我們背的死去活來,現在會留下一點記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過,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這三首詩歌,其實都以愛情為創作主題。實際上,詩經所收錄的305件作品,有超過四分之一(甚至可能是三分之一,端視我們採信那些學者的判斷)的篇目,也都跟愛情有關。 ──這怎麼回事呢?其實你想想現在的流行音樂,也就明白了。隨便打開一張五月天或蔡依林的專輯,那裡頭是不是也有很大一部份,都是以愛情為題材? 說穿了,詩經就是上古時候的流行歌,那裡頭自然也會有許多作品的靈感,是得自於戀愛的經驗與感懷。古往今來都是一樣的,一旦為愛痴狂,心情怎會無恙。你半夜會睡不著覺,古人也會把心情哼成歌啊。 這篇文章打算講述詩經裡面談情說愛的那些篇章,特別是男性因為愛情而抒發的各種感懷。而你或許會驀然發現:那些看似晦澀的語句,其實都是你所熟悉的曾經──愛如潮水、心醉心碎、終於看開愛回不來……愛情的模樣,一直如此相仿,你說對嗎? 一、單戀的回憶 先來談談愛情的發生。我們都知道:一個剛剛患上戀愛症候群的病人,會有各種奇怪的臨床表現。常見的症狀,可能包括癡呆、傻笑、茶飯不思、自言自語等等。臺語裡面有個動詞,把這種狀態描述得非常之好,叫做「煞到」。其實撞到鬼也是用同一個詞──換句話說,墜入愛河跟卡到陰,基本上就是同一件事。 且不說戀愛跟中邪到底有哪裡不同,男生煞到一個妹子的情緒反應,三千年來都是差不多的。詩經裡頭許多篇目,都描寫了某男子迷上某正妹以後,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的心情。 別的不說,咱們普遍熟悉的古文名篇〈關雎〉裡頭就有兩句話,叫「寤寐思服」、「輾轉反側」──啊這八個大字說穿了,不就是一個單身阿宅半夜思念著暗戀對象,夾著棉被在床上亂滾而已嗎?是的,不要被國文課本嚇到,詩經真的沒有很難懂,古人會幹的事你也會幹,就這麼回事。 如果你還有印象的話,課本裡的〈蒹葭〉,講的其實也是阿宅的單相思。整首詩「伊人」、「伊人」唸個沒完,整整重複了三遍(可能真的很重要吧)。但唸來唸去,不就是說他的暗戀對象在河的對岸,想得卻不可得,然後中間阻礙重重、好煩好煩──這麼想追人家,是不會游過去逆?我從高中時代就開始疑惑這個問題,到現在還沒求得合理解釋。 「伊人」翻譯成現代白話文,其實就是「那個正妹」。整部詩經裡頭,描寫美人容貌的詞彙俯拾即是。你現在怎麼跟人家描述暗戀對象的迷人風采?比如說「令人窒息的微笑」,比如說「千年一遇的美少女」。詩經講的比較雅一點,他們用的詞是 「佼」(美好) 「窈糾」(體態婀娜) 「膚如凝脂」(肌膚細嫩潔白) 讀起來很難嗎?其實也就是「正翻了」的一百種說法而已,跟「清新氣質白皙可愛」等等一類的形容詞,差不到哪裡去。不過,每個時代的審美觀念,還是有些不一樣的地方,對正咩的評價標準,也多少有些出入。比方說:現代社會普遍覺得女生就是要小鳥依人,但兩千多年前是反過來的。在古人眼裡,生得很大欉的女生,也是超正。 詩經盛讚理想女性的身材高大,通常用「碩」這個字,比方說是「碩女」、「碩人其頎」、「碩大無朋」。不僅詩經以女性的壯碩為美,稍晚的一些文學作品描寫美人,也說是「豐肉微骨」,身材豐滿但骨架小小。或者說是「㜝」,意思是兩頰肉肉的──這樣看來,泫雅或潤娥要是生錯了時代,可能都不吃香。今天的韓系骨感正妹在上古時候可得多吃幾口飯,才能趕上那時的表特標準啊。 說是這麼說,其實無論高矮胖瘦,男生只要煞到妳,什麼鬼話都有可能講得出來。情人眼裡出西施,這個道理在西施出生以前,就已經是這麼回事了。我們看詩經裡面收錄了一篇〈有女同車〉,這個篇名的意思十分直白,你可能也在好麻吉的FB上看過差不多的句子──「想追的女生坐上了我的Mazda 3,好開心啊!」 〈有女同車〉的兩個段落,作者從頭到尾把妹子稱讚了一遍,說人家美的如花似玉(顏如舜華),美的婀娜多姿(將翱將翔),美進了心坎裡面(德音不忘)。這首詩不知道是不是當面唱給人家聽的,讀了都覺得害羞。兩千多年前的周代男性,談情說愛,好像是挺直接的。 能夠駕車帶著女生開心出遊,兩人的關係顯然已經進展到一定程度。但如果是痴痴望著人家的單相思,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詩經〈宛丘〉,講的正是那種「愛你是孤單心事」的苦澀心情。這首詩說男生看到暗戀對象在遠遠的地方跳舞,心中頓時湧起了熱烈的愛慕,實在是很喜歡她,但一想到要跟人家告白,自己實在是沒啥希望啊~ ──哼哼,有沒有從兩千多年前的古人身上看見自己的影子?I Love You 嘸望,好想大聲說愛你,這種鬱悶的心情你懂、我懂,上古時候的廣大男性同胞,顯然也都很懂啊! 二,戀愛ing 戀愛故事當然是有苦有樂,告白被女生打槍的案例很多,但情投意合、逐漸走在一起的也不少見。詩經〈東門之池〉說的就是一個把咩成功的故事,詩人在東門的池畔對某位少女一見傾心,女生當時正忙著在池水裡浸泡織布用的麻草,而詩人很大膽地跑上前去唱起了情歌。這種奇怪的搭訕辦法,效果似乎不錯,於是後面幾次,詩人便與少女聊了起來,總之是郎有情、妹有意,一個十分不錯的圓滿結局。 我輩魯蛇雖說帥氣不比金城武,家產不如李嘉誠,但幸運的話,心目中的女神還是可能看到你身上的各種優點,進而答應你的追求。追求一旦成功了,從此告別單身的狂喜,是一生很難忘懷的甜蜜滋味。而那樣的心情,在詩經裡面,也是很常見的。 比方說吧,第一次談戀愛的時候,你是不是超過一天沒跟人家約會或講電話,就覺得心亂如麻?古人也是這個樣子的。詩經〈采葛〉說姑娘出門去採摘野草,詩人見不到她,覺得時間忽然變得超級漫長,於是哀嘆道「一日不見,如三秋兮」──才一天見不到面,就好像過了三個秋天一樣,很難熬啊! 初戀時候的約會,感覺就更甜膩了。詩經〈靜女〉說一對男女約在城牆角落,但女生卻故意躲起來,讓男生在城邊「搔首踟躕」,摸著腦袋焦急地走來走去。這種捉迷藏的小遊戲,一定也有很多人玩過。從背後輕拍他一邊的肩膀,再悄悄躲到另一邊去,最後露出惡作劇的笑容──喔~真是日劇一般的美好回憶哪~ 詩經裡的〈桑中〉同樣以約會為主題,但情感表達更為熱烈。女子邀約詩人到樹林裡、城樓上、河水邊,在各種地方幽會。兩個人手牽著手,在這些僻靜的角落度過美好的時光。也難怪詩人要整天想著對方的美麗倩影。心儀的美女主動示愛,當然是開心到一個不行啊! 第一次約會,不管男生女生一定都是精心打扮(雖然半年以後領子鬆掉的系服、起毛球的棉褲、捅出來的鼻毛就會取代這一切)。而當你在約會地點遠遠看見對方身影的時候,一定也曾有怦然心動的感覺。詩經〈月出〉寫一場約會,皎潔的月光映著女子緩緩走來的綽約風姿。而站在樹下等待的詩人,見到這樣夢幻的場景,頓時感到「勞心慘兮」──美麗得讓人心痛,簡直是愛慘啦~ 不過吼,約會這種事情,偶爾也是有悲劇的時候。好不容易約了人家出來,訂好餐廳、買好門票、想好去哪玩,最後卻被對方放了鴿子,這種慘事,也是時有所聞的。詩經〈東門之楊〉說的是詩人與女生約定,黃昏時候在東門外的楊樹下見面。詩人看了整夜的星星閃亮,一晚上風吹枝葉颯颯作響,但那人卻始終不曾現身──簡單來說,這就是一個人醜吃草被正妹唬弄的故事,真是讓人不禁要掬一把同情的眼淚,嗚嗚。 三、愛到才知痛 就像上面那個被拋棄的故事一樣,戀愛自然也不都是讓人回味無窮的美好記憶。愛錯時間,愛嗯丟郎,我愛他他偏偏愛你……所有這些事情與美好愛情的發生比例,恐怕也是不相上下。 兩千多年前的古人,會不會因為一場錯愛而難過?如果愛情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共同語言,那麼,恐怕連兩萬多年前的山頂洞人,也會有同樣的經驗與感覺。 來看看常見的一種情況:他不愛我──說起來這實在是很單純也很沒辦法的事情,啊就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嘛。遇上這種事情,咱們通常只能大哭一場,然後重新出發,努力讓自己進化成更好的人。 古人也會哭哭嗎?古人又不是鮟鱇魚,當然也是有淚腺的。詩經〈江有汜〉說到一個可憐男子的心情,喜歡的女生嫁了別人,我的請帖是你的喜帖,這種難過當然很是深刻。詩人於是跑到岸邊,對著滔滔江水大聲唱歌: 你不愛我,你不愛我──你以後一定會後悔的啦!(不我以,不我以──其後也悔!) 沒有人知道這名男子後來去了哪裡,但千年以前他在江水邊的吶喊,已經在詩經裡面被傳唱了無數歲月,堪稱人類歷史上最為蕩氣迴腸的一次失戀。你看吧,失戀也是可以很值得的,它會留下一些東西,持續地影響我們的生命。(這首詩的爭議比較大一點,詩人的身分是男生、女生、媵妾,仍待考,當然也可能永遠考不出來) 再來看看常見的第二種情況:外力阻撓。許多時候人生是很無奈的,種種原因都可能讓最親密的情侶,變成不能相愛的一對。詩經〈柏舟〉說一個女生對情郎死心塌地,甚至決絕地說她「之死矢靡」,就算失去生命也不可惜。而在詩中兩個段落的最後,她都發出了令人震動的呼告: 母也天只!不諒人只!(母親!上蒼!你們為何這般不體諒我的心情啊!) 很顯然的,這段感情並不受到家人的祝福。但女子已經認定了對方,並且堅決守護她的愛情。如此熱烈的愛戀,也難怪她要激動地呼號了。 不過,在某些情況底下,家人的反對似乎也不見得全無道理。詩經〈將仲子〉說的是女生要求男生不要一直翻過她家的牆、折壞她家的樹木,只為了跑來與她幽會。女生說啊: 我不是要愛惜我們家的樹,但我害怕遭到父母、哥哥的責罵,也害怕街坊鄰居說閒話。我的心思,其實也與你一樣,但你知道,人言可畏啊!(豈敢愛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說實在話,爬樹翻牆溜進人家家裡,你老兄是猴子不成?哪個老爸不會抄起掃帚,把你給攆出去呢?年少輕狂可以理解,但有些基本規矩,還是不要給人家亂來啊! 還有一種戀愛不能圓滿的情況,雖然不太常見,可是一旦發生,同類案例就會大量出現──為國出征。以數十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例,整個二戰戰場的死亡人數超過千萬,假設這當中只有十分之一的士兵曾與他的愛人情定終生,那麼這場戰爭,也至少造成了上百萬女性的徹底心碎。 互相殘殺自古就是人類行為裡的一個環節,而上古時代的戰爭,也不比現在少見。詩經〈擊鼓〉說的是出征軍人的心情。在軍隊出發之前,詩人曾對妻子鄭重發誓,一定會活著回來。但在詩的末段,詩人卻哀嘆著他沒能夠實現這個承諾。這個故事,同樣沒有人能知道最後的結局,但其中的一個段落,到現在都還活躍在我們的語言當中: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兩千多年了,這四個句子像咒語一般,不斷被後來的人們所重述。其實人生能有一次如此的賭咒,多值得。至於有多少人幸運相守到了最後,也別追究,曾經有那樣美好的信仰,就值了。 四、愛在西元前 為了讓這篇文章結束的開心一點,最後來看看詩經的〈出其東門〉。這首詩要講述的事情很簡單:詩人在東門(為什麼那麼多有的沒的故事都發生在東門?據說是因為鄭國的東門在水邊,比較浪漫)外,見到了很多很多的漂亮女生,正妹如雲,但詩人說他全都看不上眼,因為自己的心裡,已經有了最美的那個人。 […]
↧
日本為何選擇了戰爭?
作者:加藤陽子(東京大學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教授) 探究日本為政者和國民如何看待世界局勢、為何經常選擇戰爭,不可避免地要觸及日本這個國家和日本人的安全感。美國歷史學家馬克‧皮蒂(Mark R. Peattie)這樣評價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日本:「在近代殖民帝國中,像日本這樣,當局者有清晰的戰略思想指導、對島國的安全保障上始終審慎研究、並獲得從政者和國民一致的共識,可謂絕無僅有。」[1] 皮蒂把這點視為日本的特徵之一。 那麼,在近代日本,追求島國在安全保障上的利益這一目標,為何在為政者和國民之間獲得廣泛的支持?還有,日本快速發展成近代化國家,勢必重劃東亞格局,但是,為何把武力瞄準朝鮮半島和中國大陸呢? 在討論中日關係時,不能漏掉朝鮮問題。因為,僅看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的開端,很明顯,這兩場戰爭都以日本入侵朝鮮半島開始。事實上,對於日本或日本人來說,「朝鮮觀」和「中國觀」時常被看作是一個整體。 對於這點,中國古代史學者西嶋定生所提出的觀點值得參考。古代日本國自從在隋唐帝國時代誕生起,文化上就處於落後地位。西嶋認為,古代天皇制的日本,為了維繫其自身的向心力,向國內顯示其統治地位的權威性,有必要製造一個假像:日本國對朝鮮半島諸王朝(新羅等)具有支配地位,而與中國歷代王朝則是處於對等關係。[2] 西元720年的日本首部史書《日本書紀》,就把朝鮮半島諸國描述為效忠天皇的國家(神功皇后征討新羅、三韓朝貢)。朝鮮史專家吉野誠指出,類似這樣虛構和創作的假象對於維繫國內統治不可或缺。[3] 古代日本在天皇統治開始,就藉著對朝鮮·中國和日本的定位,來彰顯天皇對國內統治的權威性。 這裡為什麼用近代的觀點去審視古代日本的對外意識?這裡有一個史實可以說明。1946年8月14日,昭和天皇決定接受《波茨坦宣言》無條件投降的一週年,天皇邀請前任首相鈴木貫太郎、現任首相吉田茂等人召開茶話會,會後,天皇侍從長稻田周一記錄了昭和天皇的發言: 輸掉了戰爭實在抱歉。但是,這並不是日本第一次戰敗。過去向朝鮮派兵,在白村江戰役中一敗塗地,最後從朝鮮半島撤兵。之後推行新政,成了日本文化發展的重大轉機。(諸君)考量到這點,自然會領悟這次戰敗後,日本應走的道路吧![4] 所謂「白村江之戰」,是663年倭國(日本)軍大敗於唐帝國和新羅聯軍的一次戰役。昭和天皇就戰敗的責任向身邊有關人員致歉的同時,卻提出一千三百年前的白村江之戰,這點很值得關注。 追根溯源,「日本」這個國號是702年日本恢復派遣自669年以來長期陷入中斷的「遣唐使」(朝貢使)時,不再自稱「倭」而使用「日本」這一說法後確立的。日本的《日本書紀》等史書,煞有介事地將日本和唐朝之間的關係描述為對等關係,當然這是虛構的。 如此可見,儘管日本與唐朝的關係實際上並非對等,但天皇和他的官員卻一直以「唐為鄰、新羅為藩」這樣的對外意識為前提進行統治。[5] 不僅如此,日本長期向唐朝派遣朝貢使(遣唐使),卻不願進入唐朝的冊封體制,它所持的理由也值得注意。[6] 這是因為,一旦日本進入了唐朝冊封體制,就不得不與同樣受中國冊封的朝鮮(新羅)處於同等地位,如此一來,日本支配新羅這個虛構的故事就會土崩瓦解。 研究日本古代史的石母田正認為,從根本上講,日本製造出「天皇」這個稱號的動機,就是為了要模仿中華帝國,製造出一個「東夷的小帝國」。[7] 既然仿照唐朝的皇帝號稱「天皇」,就必須有朝貢的國家才對,如果要在周邊諸國裡面找到這樣的國家,只能是朝鮮半島的新羅。所謂「天皇」,「這一稱號本質上只有在支配他國的前提下才能成立,天皇之所以為天皇,朝鮮的從屬是不可或缺的」。[8] 從上述觀點出發,就不難理解,1868年明治新政府指導者之一的木戶孝允提倡「征韓論」的原因了。木戶寫道:「派使節去朝鮮,責問他們(朝鮮)的無禮,若拒不認錯,則懲罰他們的罪責,攻擊他們的領土,大展我神州(日本)之威力。」[9] 令人訝異的是,5年後,木戶卻是反對征韓的主要人物。木戶恰恰是主張避免無謀的外征、專心治理內政的「內治派」代表。那麼,他為何在明治初年提倡征韓呢? 1868年12月,對馬藩的使節持日本「王政復古」的通告書前往朝鮮後不久,木戶認為朝鮮無禮的原因,恰恰是朝鮮和德川幕府建有外交關係這一點。朝鮮與武家政權締結「私交」,而非與天皇政府進行外交,朝鮮的外交態度因此被木戶視為「無禮」。木戶認為,明治維新後,天皇親政的理念得到確立,朝鮮理應像對待古代天皇制國家一樣,對王政復古後的日本俯首稱臣(當然這一切不過是在虛構的基礎上編造的故事而已),這個意識是日本征韓問題的前提。 不論木戶是否意識到《日本書紀》所載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他需要的僅僅是這樣一個邏輯,來提高明治初年政局陷入的困難的新政府。當時的政府受到主張將歐美列強逐出日本的「攘夷論」的猛烈攻擊。可以認為,為了避免來自國內反對派的猛烈批判,同時又能夠通過「王政復古」團結國內輿論,政府需要朝鮮稱臣這個虛構故事。也就是說,為了穩定新國家的認同感,有必要以古代神話來團結國民。 所以,日本的朝鮮觀和中國觀所體現出的特徵,最初並非是為了攫取通商利益、也不是領土等對外關係上的問題,而是內部政局穩定上的需要。為了獲得對內統治所需要的權威,或者說,為了獲得將國民集結到新生國家腳下所需要的民族認同感,朝鮮和中國的形象被拿來用於國內施政之便。 外征論的意義 明治維新政府推翻了德川幕府,在形式上擁立年輕、尚不成熟的明治天皇,實質上卻是一個由薩(鹿兒島藩)、長(山口藩)、土(高知藩)、肥(佐賀藩)等舊雄藩勢力所組成的聯合政權;直到1885年,明治政府實施內閣制,依1868年《政體書》所設置的太政官一直是政府最高決策機構。薩摩出身的西鄉隆盛和大久保利通、長州出身的木戶孝允和伊藤博文、土佐出身的板垣退助、肥前出身的大隈重信等人,都是以參議官身分參加這個機構的。 明治政府在1871年決定施行廢藩置縣,成功地讓舊藩體制下的身分等級制軍隊繳械,全拜薩摩、長州、土佐三藩的御親兵(特別是西鄉隆盛所率領的舊薩摩藩兵)強大的軍事實力所賜。但在這支軍隊中,西鄉隆盛個人的影響力過於強大,作為中央集權國家的軍隊,這支靠鄉黨關係集結、以薩摩士族為中心的近衛兵勢力過於危險。木戶孝允與山縣有朋等長州系政治家對此深感憂慮,才會在1873年1月10日頒布徵兵令,明確以國民皆兵作為中心。 這段時間裡,在政府內部,木戶所提倡的內治優先路線,和西鄉隆盛、板垣退助所主張的外征(出兵台灣、征韓論)路線產生對立。1873年在朝議中落敗的西鄉、板垣下野,外征論派占上風。(編按:應為內治派佔上風)根據大島明子的最新研究,以「琉球人殺害問罪」為契機興起的征台論,以及以「侮日」為理由興起的征韓論的根本目的,其實並不在於對外出兵。[10]外征論興起的目的之一是,以薩摩和土佐出身者為主要成員的鄉黨派為了對抗以長州系為中心的內地派,試圖通過對外出兵這個機會獲得作為對抗籌碼的兵權。另外一個目的則是,1874年爆發的「佐賀之亂」等不滿新政的士族所發動的叛亂,獲得了鹿兒島出身的士族的回應。為了防止動亂波及全國,住在東京身居太政官正院的舊薩摩藩出身者(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的弟弟西鄉從道等人)因此強行向台灣派兵。 最終,征韓論落敗,以征台為契機險些爆發的日清開戰也成功避免,1874年11月,以鹿兒島士族為中心編制的台灣駐留部隊接到了歸國的命令。外征派對政府的抵抗最終在1877年的西南戰爭中終結。新政府成立後,長達10年的內部鬥爭畫上了句號。〔……〕 * * * * * 明治維新後的兩次對外戰爭(1894年與清朝的甲午戰爭及1904年的日俄戰爭),可以單純概括為一點,那就是為政者一致認為,為了保障日本的國家安全,必須防止朝鮮半島落入他國控制。那段時期,日本的國策制定均由伊藤博文和山縣有朋等元老主導,其中山縣有朋的影響力最大。山縣在1890年出任首相,在日本政府和軍隊中勢力龐大,是日本陸軍之父。1909年伊藤博文逝世,山縣更成為日本最有權勢的元老。1890年山縣在第一次帝國議會上,提出《外交政略論》意見書,其中的東亞觀與中國觀,影響了日本執政者數十年的思維,多少導致後來中日戰爭的爆發。 《外交政略論》意見書最著名的是《主權線與利益線論》。山縣指出,俄羅斯動工興建西伯利亞鐵路(1891年開工,1904年全線開通),表示沙俄南下遠東的風險日益增加,勢必與日本利益衝突。為了日本的獨立自衛,有必要在守衛主權線的同時,對利益線進行保護。所謂「主權線」就是日本本土;「利益線」則是與日本國家安全密切相關的鄰接地域,具體來說,指的就是朝鮮半島。山縣強調《主權線與利益線論》對日本安全的重要性,要求議會通過政府提出的陸海軍預算。 「主權線」和「利益線」這兩個概念,來自德國著名的社會經濟學家斯坦因(Lorenz von Stein)。山縣在1888年赴歐時曾求教於斯坦因。斯坦因曾將憲法理論教給伊藤博文,這次則將日本的安保政策授予山縣。[11] 斯坦因認為,一旦俄國尋求海軍基地、考慮占領朝鮮的時候,西伯利亞鐵路將左右日本的生死存亡。 斯坦因從未說過日本應采侵略朝鮮的政策。他建議日本,只要能夠使俄羅斯不在朝鮮建設海軍基地,把朝鮮置於日俄之間,並要求英俄承認朝鮮的中立,就無須對朝鮮進行武力干涉。山縣根據斯坦因的建議,在「主權線與利益線論」中描繪了這樣一條道路:只要通過英德中任何一方仲介,由日清兩國共同保證朝鮮的中立即可。[12] 對於中國,山縣在甲午戰爭開戰前一年(1893年)提出的《軍備意見書》,代表了日本的中國觀。他指出:「十年之內,東洋將有禍端;而日本的敵人既非中國也非朝鮮,而是英國、法國、俄國。」[13] 山縣的理由是:列強紛紛湧入中國,英國已布局長江權益,法國覬覦雲南,俄國意在蒙古,而中國則在1885年後「陷入衰退的狀況」。[14] 在西伯利亞鐵路即將全線開通之際,中國卻處於如此衰敗狀況,對日本非常不利。中國無力自保,因此,日本應一方面保證日本不受其害,另方面「如果有機可乘,要主動收穫(在中國的)利益。」[15] 在山縣的安全感中,中國是帝國主義瓜分的對象,日本除了要小心不被捲入列強和中國的紛爭外,還要留心如何與列強抗衡,從中伺機漁利。不過,山縣要警惕的對象是英、法、俄,而不是中國。(待續) *註釋: [1] 馬克‧皮蒂著,淺野豐美譯,《殖民地》(東京:讀賣新聞社,1996),頁26。 [2] 西嶋定生,《日本歷史的國際環境》(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5),頁105。 […]
↧
【人文現場】漂泊與跨境:1930-1940年代的臺灣、中國與日本
作者:翟翱(臺大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生) 召喚天才少女作家 陳蕙貞這個名字對許多人來說前所未聞,但在颱風將屆的風雨盆地中,有一群人悄悄記住了這個名字──超過一甲子前的天才少女作家陳蕙貞。 臺大出版中心舉辦的「漂泊與跨境:1930-1940年代的臺灣、中國與日本」系列講座,第一場次為「大分裂時代兩岸文化人的漂泊:許壽裳、陶晶孫與天才少女作家陳蕙貞」,主講人為任教於日本愛知大學的黃英哲教授,主講人為臺大新百家學堂執行長柯慶明教授。 許、陶、陳三位都是穿梭大陸、日本、臺灣三地的文化人,他們在分裂動盪的時代,或為求學之故,或因政局因素,漂泊異鄉,卻也促使固著的文化產生流動,他們的際遇誠為離散敘事的東亞情境代表。此中尤以陳蕙貞最獨特,卻也最為人所淡忘,而黃英哲教授的演講重心即置於此。 黃英哲教授表示,1930年代是大劇烈、大變動的時期,同時也是文化洗牌的時代,從語言的多樣性、文化的混雜性,乃至翻譯著作的多版本均可見一斑,可以說「從文化傳播的路徑來看,打破了過去地域上的劃分」。而東亞城市如上海、北京、重慶、延安、臺北、東京,甚至延伸至南洋諸地,無不因為人的遷徙而串起了一個交混又密集的文化網絡。黃英哲教授提醒,我們在觀察此一現象時,仍須回歸文本,從紙上找尋蛛絲馬跡,因此他就陳蕙貞的少作《漂浪的小羊》談起。 陳蕙貞於1932年出生在日本東京,其父是知名的語言學家陳文彬,在日完成小學學業後於1946年返臺,同年出版日文自傳小說《漂浪の小羊》,以年僅十四歲之姿入選當時中華日報徵獎。沒多久因父親受到政治迫害而逃至大陸,她本人曾經歷文革,後頻繁往來於中日之間,成為日本知名的漢語講座主講人,晚年出版日文回憶錄《柳絮降る北京より―マイクとともに歩んだ半世紀》,記述她在中國廣播界的經驗與文革經歷。 而她的成名作《漂浪の小羊》敘述1936至45年間的旅日生活,場景多為求學地點東京或為疏散而往的山梨縣。陳蕙貞在小說中描寫到日本同學蔑稱敘述者為「支那人」、「清國奴」,在小學年紀便已經嚐盡國家仇恨種下的苦果。黃英哲教授認為,小說敘述者不同於彼時留學生文學常見的徬徨或認同困擾,反而因為同儕的霸凌而激起愛國心志。小說融真實與虛構、小我與大我於一爐,既是大分裂時代的「大敘事」也是「小敘事」,因而值得我們在一甲子之後拿出來討論。黃英哲教授提醒大家,南天書局已於2005年重出《漂浪の小羊》,有興趣的讀者不妨買來細讀。 講座中黃英哲教授引述蕭伯納的名言:「歷史除了人名以外,都是假的;小說除了人名以外,都是真的。」可作為《漂浪の小羊》一書的註解。天才少女作家或許已遠,但關於那個時代的記憶仍舊環繞在字裡行間。 被迫成為他者的表情──何非光的影人生涯 臺大出版中心舉辦的「漂泊與跨境:1930-1940年代的臺灣、中國與日本」系列講座,第二場次為「前往上海,前往重慶:被遺忘的電影人──何非光」,由任教於日本大學文理學部中國語中國文化學科的三澤真美惠教授主講,臺大臺灣文學研究所梅家玲教授主持。主角何非光是出生於臺灣的抗戰時期影人,拍攝過十餘部抗日電影,如今卻默默無名,不見於兩岸影史。三澤教授試圖從此現象切入:何非光為何消失於兩岸影史記憶?並以何非光為例,說明國家主義、軍國主義與國家論述如何入侵個人領域。 三澤教授有感於近年日本右翼勢力復辟,回顧二戰時期的中日歷史,因此特別有所感觸。她表示:「如果我們不跟歷史學習,不多認識政治,東亞恐怕難以維持和平。」何非光的生平提供了我們回望歷史的一種角度。 三澤教授分析,何非光之所以不見於兩岸,是因為他在大陸被視為國民黨間諜、反革命者、親日分子;在國府統治下的故鄉臺灣,又被視為投共分子,因而失落於歷史的夾縫間。三澤教授認為,何非光的生命軌跡正是受到他者與我者的分界使然。她以心理學認知測驗中既是兔又是鴨的圖案為例,說明我們區別他者與自我的標準並非固定的,乃出於人為意志,端看自身/政治需要。 何非光自臺灣臺中一中休學後,負笈東京,深受現代藝術吸引,之後偷渡上海展開他的演員生涯。在當時臺人普遍被視為日人走狗,何非光不得不隱藏臺籍身分。此時,何非光多扮演兩種反派角色:好色的洋化資產階級與殘酷的日本軍人──這兩種人物都是當時中國的「敵人」。何的留日與臺籍經驗,讓他能夠游刃於這兩種人物之間,他的銀幕形象是中國觀眾認識「敵人/他者的面貌」的方式,他的身體成為他者與我者的分野與標誌。 之後他一度回到東京學習有聲電影技術,1937年再度到中國,旋即前往大後方重慶拍攝抗日電影,他的第一部電影是《保家鄉》,內容是向農村人民宣傳抗日,部分也銘刻了他出生自殖民地的(反)日本記憶。之後十年的導演生涯中,他交出了十二部作品,生產力不可不謂旺盛。 儘管受制於國策需求,作品清一色是抗日主題,但三澤教授認為何非光仍在有限的空間內展現了他的導演特色。較之於其他抗日電影中抽象、刻板的日人形象,何非光的日人角色無疑生動許多,更富血肉。他的《東亞之光》描述日人目睹自身罪行而幡然悔悟,決定與中國人攜手結束戰爭,是敵我分明的抗日片中的異數。何非光不過度強調他者與「我」在本質上的差異,而是賦予他者與我者共存的可能。三澤教授以為,這與他從小乃至在銀幕上始終被人「視為」他者有關。 三澤教授總結何非光的影人角色與獨特之處,在於他賦予他者「面孔」,「我」與他者之間有機會產生紐帶──如果彼此都處於被壓迫地位的話。誠然,何非光的某些電影(如《花蓮港》)仍不脫為官方喉舌的嫌疑。但他以個人經驗出發,確實交出了不流於俗的影像作品。 三澤教授最後表示,何非光晚年一直想回到故鄉,直至1997年臺灣將為他舉辦回顧展時終有機會,無奈在行前兩個月逝世。直到最後,何非光的一生仍在異鄉人的角色中結束。 更多故事: 【深夜食堂】聖經裡的食物:逾越節、最後的晚餐與吃肉的宗教傳統 2015-04-25 11:56:31 1 商代第一夫人──婦好傳奇 2015-10-06 12:20:03 1 【國父「們」的故事】同盟會篇: 三二九,昨日黃花(四) 2015-05-01 13:05:55 1 【吃的文化史】居酒屋的前世:江戶時代的外食文化 2015-07-20 19:33:54 1 1592,壬辰之戰:一場中日韓三國之間的大戰 2015-09-18 09:58:33 1 民主是自己爭取來的──點燃世界真普選風潮的澳洲尤利卡革命 2014-12-17 10:10:15 1 帝國是如何毀滅的──《日本最長的一天》與《帝國毀滅》 2015-09-27 21:33:28 1 為什麼韓國人會被稱為「高麗棒子」? 2015-02-03 15:29:39 1 八卦殺死了法國王后──瑪麗‧安托內特與《杜謝內老爸》 2015-01-12 18:05:06 […]
↧
↧
糧食主宰的世界史
作者:張安平(雲朗觀光公司執行長) 食物可說是人類文明的基礎,人類對食物的追求塑造了今日的社會,因為早期人類社會的結構,完全是建立在糧食生產和分配的方法上。而祈求農作物豐收的儀式,則可能是最早的宗教原型。十八世紀法國美食家薩瓦蘭(Jean Anthelme Brillat-Savarin)曾說過:「告訴我你吃什麼,我就告訴你,你是誰。」這句話有深遠寓意,值得我們玩味。 無論東方或西方,宗教的源起,其實和我們現在所了解的倫理或道德無關,甚至也與對錯或善惡無關。宗教充其量只是早期人類一種心理上的寄託,因為當時人們相信,四季、陽光、雨水和自然界的秩序,是可以靠祈求神明而得到的。遇到心存善念的神,如果我們膜拜祂,可讓糧食盛產;不幸遇到凶神惡煞,則可能導致歉收、天災或瘟疫。 在古代,食物是生命,也是財富,誰掌控食物,誰就掌握了權力。食物不僅促使商業誕生,也強化了不同文化和宗教的交流。 此外,食物也一直是戰爭中最有效的武器,從亞歷山大到拿破崙,乃至於二十世紀中期美國與蘇聯之間的冷戰,軍事戰役要成功,就必須仰賴充分的糧食補給。1945年美國著名的「馬歇爾計畫」(Marshall Plan),即是利用空運來打破蘇聯對柏林的封鎖。十八、十九世紀,英國擁有超強的軍隊和海軍,卻輸掉美國「獨立戰爭」,敗給了幾乎毫無訓練的美洲殖民地農夫,其可能原因之一,就是英國無法提供有效的糧食運補。有名的軍事家威靈頓公爵(Duke of Wellington)曾說:「要達成你的目標,你得先吃飽。」 在二十世紀之前,糧食是各國政府施政的大事,因為糧食的多寡,可以興邦,也可以亡國。即使二十世紀開始後,糧食的重要性已經相對降低,但許多政治學家仍然把蘇聯在1991年的瓦解,歸咎於糧食短缺和1989至90年全球穀物歉收。 雖然十八世紀馬爾薩斯理論所主張的人口成長陷阱(Malthusian Trap)強調,只能直線成長的農業生產力無法趕上呈幾何倍數成長的人口並沒有發生,但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世界上仍然有許多人飽受饑荒與營養不良之苦。尤其是近幾年來,很多經濟學家預測,二十年後世界上的食物可能會再度短缺。食物的演變,在過去、現在及未來都影響著人類發展的方向。 大約在一萬兩千年前,人類狩獵與覓食社會開始試圖掌控自然生態系統,以獲取更多的食物,人從此就有意識地栽種糧食。雖然早期的農夫不見得吃得比覓食和狩獵時期的人更好,但最早的農夫,可算是歷史上第一批「摩登文明人」。 西元前一萬兩千年到西元前4000年,是現代文明孕育的期間,當時人類農耕能力的進步,是造成科學技術大躍進的主因,因為人類所耕種的農作物,都是已經經過品種改良的植物。 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曾說,工業革命是農業的後裔(the offspring of agriculture)。實際上,人類在有歷史記載之前,已有相當能力栽種植物和飼養動物。歐亞民族興起之後,約在西元前8500年栽植小麥,中國在西元前7500年種植水稻,南美洲人在西元前3500年栽種玉米,西元前8000年近東的伊拉克也畜養綿羊和山羊,再隔了約兩千年,又開始養豬。西元前6100至5800年,土耳其和馬其頓有人養牛,西元前6000年東南亞開始養雞,西元前4000至3000年歐洲出現種植橄欖、無花果、棗子、葡萄和石榴。 現代我們所吃的大部分食物,其實早在西元前2000年,人類就開始栽植或豢養,而且多數動、植物的品種,也早已完全改良過了。考古學家告訴我們,希臘在西元前7000年已經成為農業社會,義大利、西班牙、德國在西元前6000年,而英國人則要到西元前5000年才開始農耕。 時至今日,在幾千年前就改良過的小麥、水稻和玉米,仍是我們每天主要的熱量來源。現在很多的食物,品種經過幾千年來不斷改良,甚至幾乎可以說是人類所創造的。例如,胡蘿蔔原本是白色和紫色的,今天大家吃到的橙色(orange)胡蘿蔔,是十六世紀時荷蘭人為了討好英國國王威廉(William of Orange),特別創新育種成功在進貢時用的。事實上,今天沒有任何一種經過栽種的植物或飼養的動物,可以不經人工照料而野生存活,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紀被基因改良(GMO)後的品種。 小麥、水稻和玉米為人類文明奠定了基礎,連今日所使用的語言也是早期的農夫流傳下來的。世界上90%的人所說的語言,可區分為七個語系,分別來自歷史上七大農業發源地。到西元前2000年,大部分人類都已經從事農耕了。人類改造了食物的基因,人類的基因也受食物影響而改變。馴養、栽培和育種是一條人與食物交互影響的雙向道。 事實上,農業完全是人為的,它對世界造成的改變遠遠超過人類其他的任何行為。一萬年前,農耕讓人類有能力定居生活並從事生產,但農業發展也導致社會階層化的發展。狩獵覓食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比較平等,物品和食物大多為集體所共有,並公平分享。進入農業時代後,私人所有權和財產的觀念漸漸出現,社會分工及階級思想也才產生。 十九世紀馬克思和恩格斯發表了共產主義宣言,或許一部分就是受到摩根(Lewis H、 Morgan)狩獵覓食社會中「原始共產主義」(primitive communism)的描述所啟發。不管摩根的想法是否正確,但是從農耕獲得的糧食盈餘使人類可以朝向專業化發展,如具有不同手工技藝的工人、士兵和抄寫員便應運而生,而後兩者尤其會讓統治者如虎添翼。 考古學的證據顯示,大約在西元前6000年,大型的中央建築物開始出現。它們也許是糧倉、宗教聚會所或是領導人的住宅,但都必定有貯存糧食的功能。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約在西元前5500年出現了許多精緻的墳墓陪葬文物,但不是所有的墳墓都有,有無之間,差異極大,這表示當時的社會已經有很清楚的階層結構。 考古學的證據並無法清楚地呈現社會階層化的機制,但似乎愈複雜的社會愈有生產力,也愈有韌性對抗大自然中的苦難而存活下去。部落如果出現強有力的領袖,就更可以和別的部落一爭高下。就在最初的城市出現時,人類所打造的不朽建築也出現了,例如美索不達米亞的金字塔廟(ziggurats)和埃及的金字塔群。 在早期的文明中,食物可用來支付勞務和稅金。儲藏食物的多寡代表了價值、貨幣和財富。當然,當時社會也接受用提供勞務的方式來抵繳稅金。就在農耕出現後,菁英分子和神祇也同時出現了。農民向統治菁英繳稅,統治階層接著向神明進貢,並獻上犧牲祭品,神明再回過頭來保佑農民豐收。 舉例而言,哥倫布之前,早期的中美洲人(Mesoamericans)相信玉米是神明的肉體,這股神力會藉由吃玉米而進入人的血液中。人的活體祭祀見血後,可以償還世人對神的債,因而用活人的鮮血獻禮,就可維繫住宇宙的大循環。 在這制度中,統治階級便得以在神明和農民大眾間取得關鍵性的角色,並因此讓財富與權力的不平等分配,變成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制度,當然相對地統治者也就有照顧百姓的責任。其結果是,人民用土地種出的農產品向統治者繳稅,並用活人當祭品做為心靈的食物向神明進貢。這種新的因宗教而建立起來的關係,讓一切統治都得到合理化。似乎放棄先前比較平等的生活方式,成為農業降臨後文明要延續下去無可避免的結果。 隨著文明演進,食物繼續影響著人類的歷史。西元一世紀前後,釀酒的技術從近東傳到東方,而麵食的知識則從中國傳回近東。古時候,香料是東西方之間最重要的貿易商品之一。大約西元一世紀,歷史上記載一年中有多達120艘羅馬船舶航行到印度去買香料,香料也透過陸路進行貿易。古絲路由於跨越了不同的洲際陸路,把中國與地中海地區的羅馬連接起來,雖然稱做「絲路」,但香料卻始終是所有載運商品中最重要的物品之一。 你可以想像所有美味的食物都是跨越千山萬水才到達西方的嗎?根據記載,當時羅馬和東方因香料產生的貿易逆差每年高達一億羅馬幣(sesterces),約與現在十噸重的黃金等值。西元641年,穆斯林占領埃及的亞力山卓後,香料貿易便落入穆斯林之手,而他們在歐洲的「經銷商」威尼斯人也趁勢興起。但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鄂圖曼土耳其人攻陷後,海路和陸路的香料貿易就完全被鄂圖曼人所掌控,而且也不再分一杯羹給其他歐洲國家了。於是有很多歷史學家說,因為歐洲人要開發新香料貿易的途徑,因而啟動了大探險時代的來臨。 其實早在大探險時代前,很多早期的文明都想了解地球及探索世界。西元二世紀,希臘人如托勒密(Ptolemy)就曾經嘗試著估算地球的圓周長,可是他沒有算對。但另一位早他四百年的希臘數學家埃拉托斯特尼(Eratosthenes)卻已算出幾近精確的答案。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Herodotus)也記錄過腓尼基人曾經在西元前600年划船繞行非洲一圈。 不過在歐洲歷史中的黑暗時期,某一些西方人還認為地球是平的。事實上,哥倫布在1492年9月6日從加那利島(Canary Islands)啟程到美洲前,葡萄牙的大航海家亨利(Henry the Navigator)早已展開到非洲西海岸的探險。1488年結束前,狄亞士船長(Captain Bartholomeu Dias)已經繞行過非洲南端,而1497年底達伽馬船長(Captain Vasco da Gama)則航行至非洲東岸,並雇用一位穆斯林領航員航向印度,於1498年5月20日抵達印度,在接近卡利卡特城(Calicut)靠岸,正式開啟了歐洲殖民時代,也開始了香料全球化的時代。 歐洲人一意孤行地瓜分了全世界,把全世界的土地拿來爭戰、占領和買賣,完全不考慮其他民族,就像是把世界當作版圖來玩大富翁遊戲一樣。 舉一個有意思的例子,在1667年的布列達條約(Treaty of Breda)中,荷蘭人只是為了壟斷肉荳蔻的貿易,就拿北美洲一個叫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的小島和英國交換一個叫嵐嶼(Run)的小島。嵐嶼只不過是印尼班達群島(Banda Islands)的一部分,新阿姆斯特丹卻是現在紐約市的曼哈頓島。由此雖可見香料在當時的重要性,只不過現在荷蘭人應該是後悔莫及了! 哥倫布終其一生並不知道他從來沒有到達亞洲,但是他所發現的美洲,卻為全世界帶來了許多新的食物。實際上有一說是,如果沒有玉米和馬鈴薯,世界人口無法成長到今天的水準。歐洲人口在1650年是一億三百萬,1850年到達兩億七千四百萬。在中國,1650年有一億四千萬人,1850年增加到四億人。蕞爾小島愛爾蘭的變化則居全球之冠,它的人口從1660年的五十萬增加到1860年的九百萬,主要關鍵就是馬鈴薯,因為就連在愛爾蘭這樣的不毛土地上,馬鈴薯都可以生長。(編按:話雖如此,愛爾蘭還是在1845年遇到了大饑荒,連馬鈴薯都種不出來。) 歷史學家艾弗瑞.克羅斯比(Alfred […]
↧
【男人的戀愛史】戀歌:歐洲中世紀的愛情文學
說到中世紀,最常被想到幾個元素不外乎「騎士、公主、龍、魔法」等充滿浪漫幻想色彩的名詞。尤其是騎士與公主或貴婦的(不倫的)愛情故事,更時常被當成創作的題材。但究竟,騎士與仕女的浪漫愛情故事在中世紀真的存在的嗎?又或者只是人們的美好想像? 首先就必須打破許多人的幻想,騎士浪漫愛情故事都是虛構的,完全沒有反應到中世紀的現實社會狀況。但也不用太難過,因為騎士文學的確是存在的,這些文學存在的目的是為了表揚理想中的統治者、騎士的榮耀與忠誠與對仕女的敬愛。而在其中以愛情為主題的,就是所謂的「戀歌」(Minnesang),流行於12~13世紀的西歐。 西歐/德國中世紀戀歌:Minnesang Minne是中高地德語,意思是『愛』,可以是對人或是對神,可以精神上的,也可以是肉體上的 。戀歌可能發源於12世紀的南歐至法國之間,說古奧克語的吟遊詩人們(Trobador)最先發明了戀歌的基本架構:男性出於自由意志,願意『服事』仕女。詩人們化身為故事主角,對仕女歌唱情歌,愛情對他(主角)來說,比一切都重要,他是為愛而生、為愛而活。但這個愛情是不見容於社會的,因為這位仕女是別人的妻子,所以這樣的愛情,大多毫無回報。 這種模式在貴族社會中大受觀迎,因而發展出「上級戀歌」(Hohe Minne)。因為這樣的模式,反映了分封制度中騎士(封臣)與主人(封建主)的關係,因此這類戀歌中的仕女形象都很模糊,很難找到具體的特徵。求愛的詩人扮演騎士,而他熱烈追求的仕女則是封建主的化身。封臣對主人的忠誠,是種不求回報的義務,透過這樣的轉化,來教育與歌頌騎士的美德。 然而另一方面,將這樣的主題轉化為愛情之後,被鍾愛仕女拒絕的詩人,卻也能不斷地藉此訴苦。『痛苦』是戀歌的必要條件,因為愛情而受到的心靈折磨與苦痛,被視為是「美好的痛」,這樣淒美哀傷的愛情故事,最能夠打動讀者們的心。上級戀歌創作中很大的部分,都是在傾訴心中為不可能實現的愛傷神的苦痛。因此也有人說:若是有人真的過著戀歌中的生活的話,一定活不過兩年,因為誰能承受這樣的心痛這麼久呢? 言下之意,也就是道出戀歌的超乎現實。 與「上級戀歌」相對,就有所謂的「下級戀歌」(Niedere Minne)或稱平民戀歌(Ebene Minne),當然上下高低並沒有好壞之分,只是當時價值觀的區別。 「下級戀歌」就沒有這麼苦了,相反的不只時常充滿喜悅,也有關於魚水之歡的暗示。值得注意的是,「下級戀歌」的女主角經常是年輕貌美,但未必是出自貴族之家的女孩(當然也有例外),反之男主角則多是貴族,很可能還已婚。這樣的結合,就像是逃避宮廷與政治婚姻的貴族,到鄉間遇到天真純樸少女的一夜情愛情故事。如前所說,這只是一種模式,不代表所有「下級戀歌」都是這種劇情。同樣的,上級戀歌的女主角也並非一定要是有夫之婦。 另外還有一種題材也被劃分在戀歌之內,那就是十八相送──晨歌(Tagelied)。 晨歌的題材也是禁忌之戀,只是是在偷情過後的早晨,女性的丈夫就要回來了,情人必須趕快離開,以免被抓姦在床,兩人卻還是難分難捨,泣訴不能終成眷屬。 雖然看似不登大雅之堂,但晨歌確實也作為宮廷文學的一部分被創作著。 事出必有因。中世紀的戀歌詩人們是怎麼學習寫情歌的呢?他們有沒有什麼借鏡或靈感來源呢?當然是有的。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古羅馬的詩人奧維德(Ovid),他的作品《愛》(Amores)與《愛的藝術》(Ars Amatoria)可說是所有中世紀愛情文學的典範。其中,《愛》是以第一人寫的情詩,而書寫的對象Corinna很可能是一位虛構的女性,中世紀戀歌採用的形式與之十分類似。而奧維德情詩的內容,在許多戀歌中也可以看到痕跡,像是晨歌的題材也是出自奧維德。 他另一個作品《愛的藝術》更是愛情教程,教導男子如何追求心儀的女性,也教導女性如何贏得追求。奧維德的作品不只是情歌與神話流傳千年,更是從中古世紀及至現代學習拉丁文的教材之一,對於作家們的影響是不難想像的。 通篇談情詩卻沒有看到一首詩就太可惜了,所以接著要介紹一首最有名的中高地德文情詩:Dû bist mîn (你是我的)這首作者不詳的詩相當簡短,也沒有上述提到各種戀歌的特徵,因此它的定位一直有爭議。但有許多戀歌明顯取材自這篇作品,它平鋪直述卻生動的比喻也非常好理解。 Dû bist mîn, ich bin dîn: des solt dû gewis sîn; dû bist beslozzen in mînem herzen, verlorn ist daz slüzzelîn: dû muost och immer darinne sîn. (MF 3.1) 你是我的,我的你的, 你可以完全信任我。 你被鎖在我心中, […]
↧
【創新者們】愛達‧拜倫:揭開電腦時代序幕的女人(四)
作者: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知名記者、傳記作家,著有《賈伯斯傳》) 前情提要: 【創新者們】愛達‧拜倫:揭開電腦時代序幕的女人(一) 【創新者們】愛達‧拜倫:揭開電腦時代序幕的女人(二) 【創新者們】愛達‧拜倫:揭開電腦時代序幕的女人(三) 愛達的分析機〈譯者評注〉上 巴貝奇為分析機尋求金援時,曾應邀到都靈市,在義大利科學家大會中演講。年輕軍官兼軍事工程師米那比亞(Luigi Menabrea)也在場做筆記,他後來成為義大利首相。在巴貝奇協助下,米那比亞在1842年10月,於法國發表了一篇詳細描述分析機的論文。愛達的朋友建議她替《科學實錄》期刊(Scientific Memoirs)翻譯米那比亞的論文。這是她既能為巴貝奇效勞,又能一展身手的大好機會。論文翻譯完成後,愛達才告知巴貝奇,巴貝奇又驚又喜。 「我問她,既然她對這個題目這麼熟悉,何不自己寫一篇原創論文呢?」巴貝奇說。愛達回答,她從沒有這種念頭。一般而言,當時的女人鮮少發表科學論文。 於是,巴貝奇提議愛達為米那比亞的論文補充一些評注,愛達欣然接受,並熱情展開工作。結果,這篇愛達題為〈譯者評注〉的文章總共有19,136個字,是米那比亞原文的兩倍長。文章署名「A. A. L. 」,代表愛達的全名「Augusta Ada Lovelace」的英文縮寫。 後來這篇〈譯者評注〉變得比米那比亞的論文還有名,愛達注定成為電腦發展史上的指標人物。1843年夏天,愛達在薩里郡鄉間撰寫〈譯者評注〉時,和巴貝奇通了幾十封信,愛達在秋天搬回倫敦後,他們又討論了無數次。 究竟〈譯者評注〉中有多少是愛達自己的觀點,有多少是巴貝奇的想法,曾在某些學術討論和性別相關的辯論中,引發小小的爭議。但巴貝奇在回憶錄中把大部分功勞歸於愛達。 「我們一起討論應該附哪些圖表:我提議了幾個,但完全由她自己挑選。她也完成了針對不同問題的代數計算,只有與伯努利數相關的計算除外,我向勒夫雷思夫人提議,這部分由我代勞。但她檢查時發現我在計算過程中犯了一個嚴重錯誤,因此把數字寄回來給我修正。」 愛達在〈譯者評注〉中探討了四個觀念,這些觀念在百年後電腦終於誕生時,獲得歷史性迴響。首先是通用機器的觀念。通用機器不但能執行預先設定的工作,還能透過程式化和重新編程,執行可更動的無數工作。換句話說,她已經預見現代電腦的本質。這是她在「譯者評注A」中提出的核心觀念,強調巴貝奇最初的差分機和後來倡議的新分析機之間的差異。 「這部差分機計算的是函數Δ7ux = 0 的積分。」愛達開頭先解釋差分機的功能是計算航海表。「分析機則恰好相反,不是單單為了計算某個特殊函數而設計,而是用來發展和計算任何函數。」愛達接著寫道,分析機之所以具備這樣的功能,是因為巴貝奇「引進雅卡爾設計的新方法—─在織布過程中,透過打孔卡來調節設定複雜的花樣」。愛達甚至比巴貝奇更清楚這件事代表的意義。 換句話說,巴貝奇的機器很可能像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電腦一樣:是一部通用機器,而並非只能執行一種特定的計算功能。 愛達解釋:一旦萌生利用卡片的念頭,就跨越了算術的界限。分析機並非只是一般的「計算機」,而是有自己的獨特定位,它的運算機制能結合一連串各式各樣、毫無止境的通用符號,在實體機械操作和抽象心智運作之間,建立起統一的連結。 句子雖然有點累贅,卻值得仔細研讀。因為這些句子勾勒出現代電腦的本質,而愛達以帶詩意的華麗筆觸,生動描繪了其中的核心概念。她寫道:「正如同雅卡爾織布機編織出花與葉,分析機也編織出代數的型態。」巴貝奇讀了「譯者評注A」後,非常高興,不做任何修改。他說:「希望不要改動它。」 愛達第二個值得注意的觀念,來自她對通用機器的描述。愛達充分了解,毋須把通用機器的作業局限於處理數學和數字。沿用從前數學老師笛摩根把代數延伸到邏輯關係的觀念,她指出,像分析機這樣的機器可以儲存、操作、處理任何可用符號代表的事物:包括文字、邏輯、音樂,以及其他任何我們可能透過符號來傳達的事物。 為了解釋這個想法,愛達審慎定義「電腦作業」的意義: 「也許可以說,『作業』一詞,是指會改變兩個以上事物間相互關係的流程,無論兩者之間的關係是哪一種。」 她指出,電腦作業不只會改變數字之間的關係,也會改變符號之間的關係,只要這些符號有邏輯上的關聯性。「只要事物之間的相互基本關係能以作業的抽象科學來表達,那麼除了數字之外,也能對其他事物產生作用。」理論上,分析機甚至能處理音樂符號:「比方說,假如在和聲學和作曲學中不同音高之間的基本關係,也適用於這樣的表現方式和改編方式,那麼這部機器或許就能以科學方式,精心製作出複雜程度不一的樂曲。」 這樣的洞見後來成為數位時代的核心概念:任何內容、數據或資訊(包括音樂、文字、圖像、數字、符號、聲音、影像)都能透過數位化的表達方式,利用機器來操控。即便巴貝奇自己,都沒能充分洞察箇中涵義,他只專注於處理數字。但愛達領悟到齒輪上的數字不只代表數值,也代表其他東西。因此她在觀念上有了大躍進,從原本只是計算機的機器中,看到今天所謂的「電腦」。 研究巴貝奇機器的電腦史學家史韋德(Doron Swade)宣稱: 「這是愛達留給後世的重要遺產,如果我們檢視歷史,研究這段轉變過程,那麼很明顯,轉變是由愛達1843年的論文所帶動的。」 愛達的第三個貢獻是,她在最後的「譯者評注G」中一步步詳細說明了我們今天所謂「電腦程式」或「演算法」的運作。她提出的例子是用來計算伯努利數的程式,伯努利數是極複雜的無限數列,以不同的形式在數論中扮演重要角色。 為了說明分析機如何產生伯努利數,愛達先描述作業程序,然後再以圖表說明如何編寫程式碼、輸入機器。她提出「次常式」(執行特定工作〔例如計算餘弦或複利〕的指令序列,需要時可以把它插入更大的程式中)和「遞迴圈」(recursive loop,會自我重複的指令序列)的概念。這些方式都因為採用打孔卡而變得可行。愛達解釋,產生每個數字都需要用到七十五張卡片,接著把產生的數字再輸入機器,產生下一個數字,整個程序反覆進行。 她寫道:「顯然在計算一個接一個數字時,可以反覆使用相同的七十五張變數卡。」她想像以後會有程式庫儲存各種常用的次常式,而愛達在智識上的傳人,包括哈佛大學的霍普(G. Hopper,後來參與馬克一號的設計)、賓州大學的麥克納提(K. McNulty)和詹寧斯(J.Jennings)等人,在一個世紀後的確開發了許多次常式。此外,由於巴貝奇的機器可以根據已計算出來的中間結果,在一連串指令卡片中反覆「跳越」(jump),因此為今天所謂的「條件分支」(在符合特定條件時,改變指令路徑)奠定基礎。 巴貝奇協助愛達計算伯努利數,但往來信函顯示愛達深陷細節裡。「我為了推演伯努利數,一直鍥而不捨,抽絲剝繭。」她在七月寫道,而此時離譯文和評注付梓,只剩幾星期的時間。「我因為這些數字而深陷泥沼,苦惱萬分,眼看今天是不可能完成了,真是令人沮喪……我正處於混亂狀態。」 最後終於推演成功時,愛達加上了自己獨特的貢獻:用圖表說明如何一步步把演算法(包括兩個遞迴圈)輸入電腦。這是一張編了號的編碼指令清單,上面包含目的暫存器、操作和注解──今天任何使用C++ 語言編碼的人對此都很熟悉。 「我整天努力不懈,進行得很順利,」她寫信給巴貝奇,「你會大大讚賞這份圖表,我製作時可是小心翼翼。」從所有的信函中都可看出,表格是由愛達自行繪製的,唯一的助力來自她的丈夫,他雖然不懂數學,但願意把愛達以鉛筆繪製的表格用墨水筆重新描一遍。「L爵士正好心的幫我把它全部描上墨水,」她寫信給巴貝奇,「我起先必須用鉛筆製表。」 由於這份圖表,加上產生伯努利數的複雜流程,愛達受粉絲譽為「全世界第一位電腦程式設計師」。這個說法有一點牽強。因為至少在理論上,關於機器執行工作的可能流程,巴貝奇已經設計了二十多種說明。然而巴貝奇都沒有公開發表,而且也沒有清楚描述如何安排運算程序。因此持平而論,愛達對於產生伯努利數的演算法和程式的詳細描述,可說是公開發表的第一個電腦程式,而且講到底,那幾個英文縮寫終究是代表愛達.勒夫雷思。 愛達在〈譯者評注〉中還提出另一個重要觀念(起源則要回溯到瑪麗.雪萊在與拜倫勛爵共度的週末中創作的科學怪人故事),這個觀念引發了有關電腦和人工智慧最有趣的哲學議題: 機器能思考嗎? 愛達認為不能。 巴貝奇打造的這類機器可以依照指令執行工作,卻無法自行產生想法或意圖,「分析機完全沒有創造任何東西的意圖。」她在〈譯者評注〉中寫道:「只要我們知道如何對它發號施令,它就會一一執行。分析機能夠遵循分析結果,但沒有能力預測任何分析關係或真相。」 一個世紀以後,電腦先驅圖靈(Alan Turing)稱她的主張為「勒夫雷思夫人的反對意見」。 最終回:未盡的偉大理想 〈譯者評注〉是愛達生命中最燦爛的煙火。此作發表後,她的人生就開始走下坡,沒有成為夢想中的偉大科學家。但愛達以領先時代的思維,播下電腦的種子,並在百年後開花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