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247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肉的道德勸說

$
0
0
出身阿姆斯特丹的彼得.阿爾岑(Pieter Aertsen),是16世紀法蘭德斯派畫家,風俗畫的先驅。16世紀後半葉,他停止製作宗教畫,轉而描繪農民生活,尤以對市集和廚房景象的描繪聞名。這件作於1551年前後的畫作,似乎不單單只是描繪肉舖,還暗藏豐富的元素和意義。 把滑鼠移到畫上、點左鍵,接著,上下移動滑鼠的滾軸,可以任意調整放大的比例,移動滑鼠,可以移到想看的方向。拿起你的飲料、任意戳畫吧,不怕破、不用修,隨時還可以回來重看! 線索1. 佔滿畫面前方的是什麼?在當時的歐洲有什麼象徵意涵呢? 線索2. 右邊的中景畫著一位男子,他正在做什麼,可能是什麼身分? 線索3. 畫面右後方、男子身後的建築物裡是什麼樣的場景? 線索4. 畫面中間後方的戶外背景有那些人物?他們正在做些什麼? 線索5. 畫面左後方的窗外可以看到什麼樣的景色? 找到這些線索了嗎?來填一下你認為的解答,然後,我們一起看看宮下老師怎麼說? 線索1. 佔滿畫面前方的是什麼?在當時的歐洲有什麼象徵意涵呢? 答案1._____________________ 線索2. 右邊的中景畫著一位男子,他正在做什麼,可能是什麼身分? 答案2._____________________ 線索3. 畫面右後方、男子身後的建築物裡是什麼樣的場景? 答案3._____________________ 線索4. 畫面中間後方的戶外背景有那些人物?他們正在做些什麼? 答案4._____________________ 線索5. 畫面左後方的窗外可以看到什麼樣的景色? 答案5._____________________ 畫作基本資料 彼得.阿爾岑(Pieter Aertsen) 〈肉店〉(Butcher’s Stall) 1551年前後 美國北卡羅萊納美術館 宮下老師如此說: 在西方,肉雖然與水果同屬創作題材,但卻是代表物質欲望的負面母題。風俗畫的先驅者、十六世紀法蘭德斯派畫家彼得.阿爾岑就有一幅以肉店為題的畫作。 畫的前景是各式各樣的肉類與加工品,右邊有位農夫正在汲水,戶外背景則是聖母子騎驢離去的情景,一位孩子追了上去,騎在驢背上的聖母佈施了什麼給那位孩子。右後方畫著屠宰後吊起的牛隻與宴會場景,左側窗外則可看見一條通往教會的路,整幅畫帶有由右至左逐漸淨化的意義。 前方的肉品象徵人類的欲望及對物質生活的執著,背景的兩幅情景則分別代表善行與上帝的愛。因此,這幅畫可以如此解讀:奉勸世人不要被眼前的食物與肉蒙蔽心智,應追隨聖家族,找到信仰與精神價值,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本文圖片、解說由新經典文化提供 《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 作者:宮下規久朗 譯者:楊明綺 出版社: 新經典文化 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 龍在東方是祥瑞之徵,一到西方卻成了勇者屠惡龍?好吃的豬隻自古即代表懶散或貪得無厭?而兔子一胎能產下多隻,在歐洲竟也象徵淫欲?! 畫裡畫外,不需要硬背美術知識、西洋歷史背景,掌握看畫的關鍵物就能解讀名作 參觀畫展,常有無所適從的失落感? 現在你可以拋開焦慮,像解謎一樣愉快欣賞繪畫。 國內藝術史學者【專業審訂】.藝術工作者【共同推薦】 最有趣的美術鑑賞入門書 有沒有過走進美術館看場畫展,詳讀手上密密麻麻的簡介文字,勉力聽完語音導覽之後,仍一知半解的經驗?欣賞一幅繪畫,除了作者背景、畫面構圖、用色之 外,難道沒有其他途徑能快速瞭解畫作?若你曾因美術鑑賞的門檻太高而望之卻步,這本書將大大解惑,徹底翻轉你的審美體驗。 […]

【吃的文化史】日式咖哩飯的誕生(上)

$
0
0
大家看【鬼的歷史】時,是否覺得有點餓呢?來盤咖哩飯吧! 國民美食 咖哩飯在日本相當流行,流行的程度甚至超過握壽司和鰻魚飯。根據近幾年的調查,超過一億的日本人每個月至少吃四次咖哩飯,這只是上館子的次數,在家食用的咖哩包、咖哩粉還不算。 咖哩從印度而來,是大家都知道的歷史。今天不講咖哩的起源,而是透過咖哩看飲食的文化交流。從日式咖哩不僅可以看到日本與印度文化的交流,還可以看到美國與英國文化在亞洲的融合,共同譜出了一段雜揉的歷史關係。 咖哩起源於印度,經由英國人的傳播到了日本,在日本由於北海道的開拓,加上順應當地的飲食文化,成了「日式咖哩」。 日本的國產咖哩於明治晚期(20世紀初期)開發成功;昭和11年(1936)大阪阪急百貨一天可以賣出一萬三千份的咖哩,後來開發咖哩粉、咖哩包,成為國民美食。一百多年的時間,日本人從討厭到接受,不僅單純地接受,也改變咖哩、轉化咖哩的味道,變成印度、英國都吃不到的「日式咖哩」。 日本人的咖哩初體驗 如果到過日本的人,一定很熟悉一萬塊錢上的大頭像,他是重要的思想家福澤諭吉,其所形塑的「脫亞入歐」論為明治維新奠下重要的文化基礎。日本人對於咖哩最初的紀載也可以追溯到福澤諭吉。 福澤諭吉所編的《增訂華英通語》(福澤諭吉造訪美國時,在舊金山發現了這本由清人所編的字典)有著日本對咖哩最早的紀載。福澤諭吉本人應該是沒吃過咖哩,比較詳盡的咖哩體驗是來自山川健次郎(1854-1931)的日記。山川健次郎何許人也? 他是日本最初的物理學者,擔任過東京帝國大學和京都帝國大學的總長。出身東北會津藩的山川健次郎,入選為公費留學生,到美國留學。 明治政府選派東北的留學生赴美主要是為了北海道的開拓,因為東北與北海道的氣候類似,赴美留學的原因在於美國當時開拓西部,對於北海道的開荒有參考的價值。 山川健次郎的日記中除了有認真求學的紀錄,也將沿途的奇風異俗寫下來,對於咖哩的評價是帶有「奇怪臭味」的醬汁。 然而,有著臭味的咖哩,當政府開始提倡吃肉、吃西洋料理時,西洋等同於文明開化,日本人就漸漸習慣這種臭味。本來源於印度的咖哩,透過英國人的傳播,從印度紅回英國,不管是上層階級或是平民,都十分喜愛印度的咖哩。 日本人一開始接觸咖哩,把它當成西洋料理,從夏目漱石的留英日記或是明治時代的報紙當中都可以發現,咖哩不被當成印度料理,而是文明開化的西洋料理。 三種神器與配菜 被視為西洋料理的咖哩,一開始在日本上陸先在通商口岸橫濱,當時只有少數的餐廳賣這種具有奇怪臭味的醬汁,配上日本人本來不吃的家畜肉。 咖哩飯的食用在日本大規模的成長主要跟北海道的開拓有關。北海道的農業開拓並不是以日本本土的農業為藍本,而是以美國的農業技術為目標。出生美國的克拉克博士被日本政府高薪聘請至札幌農學校(後來的北海道大學)擔任校長。 札幌農學校的學生食堂中,咖哩飯就是其中一項常吃的食物。由於北海道的天氣和日本本州差異很大,札幌農學校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在此移植合適的蔬菜,引進西洋的野菜。 引進的野菜中,對於日式咖哩誕生最重要的三種是:洋蔥、胡蘿蔔和馬鈴薯。洋蔥雖然在江戶時代就引進,但是大規模的種植還是得等到北海道的開拓。札幌農學校於明治四年(1871)引進美國的洋蔥以配合北海道寒冷的天氣。 同樣也是江戶時代傳入的馬鈴薯,在日本的生產量並不高。日本本土主要以米食為主,搭配蕎麥麵和烏龍麵等麵食和雜穀。適合寒冷地方種作的馬鈴薯在江戶時代末期引進北海道,並且成為北海道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 馬鈴薯隨著西洋料理引進日本,產量逐漸增加,到大正時代初年(二十世紀早期),就已經超過一百八十萬噸。大正八年的米價高漲,政府也加強推廣馬鈴薯,日式咖哩飯中的馬鈴薯就是在這一個時代脈絡下逐漸滲入日本民間。 至於胡蘿蔔,本來日本人所食用的蘿蔔是從中國傳進的白蘿蔔,為了適應北海道的天氣,在明治時代大量種植西洋的紅蘿蔔,現在日本的紅蘿蔔產量也以北海道最高,占全國的三成以上。 日式咖哩與印度咖哩最大的不同就在這三種配菜,日本人稱作咖哩的「三種神器」,是別的地方看不到的煮法。日式咖哩加入三種配菜的原因在於推廣三種新引進的食物,使日本人熟悉他們。 除了三種配菜之外,日式咖哩還有一項很重要的特徵在於配菜:福神漬,也就是吃飯的醬菜。日本人吃飯一定要配醬菜,為了使咖哩飯吃起來像是一餐飯,日本人也加了這種熟悉的配菜。 日本人不僅把咖哩與醬菜一起配,也把常吃的食物加進咖哩,明治時代出現牡蠣咖哩、野菜咖哩和咖哩麵,將原有的食物都加入咖哩,以增加對於咖哩的熟悉感。 明治維新不僅是技術上的革新、觀念上的改變,也是味覺上的新體驗,這個時代的人每天得瞭解、體驗不同的事物。飲食的文化交流是漸進式的,為了熟悉咖哩的味道,日本人在其中加了一些熟悉的東西,讓咖哩不再那麼陌生。 下一集中我們將看到咖哩在日本社會的普及化,走進一般人的家庭,成為國民美食。而且,日本咖哩的傳播史,還意外的與印度獨立運動牽扯上關係。 (待續) *參考書目: Katarzyna J. Cwiertka 著、陳玉箴翻譯,《飲食、權力與國族認同:當代日本料理的形成》台北:韋伯文化,2009。 山本嘉次郎,《日本三大洋食考》東京:昭文社,1973。 小管桂子,《カレーライスの誕生》 東京:講談社學術文庫,2012。 江原惠,《カレーライスの話》東京:三一新書,1983。 更多故事: 什麼是真理?什麼是科學?──實驗室的歷史與其他 2014-11-24 18:28:19 1 【絲路控】狼男與黎明少女:六世紀粟特移民的婚姻 2015-02-27 18:50:33 1 龍的禮物在非洲:媒體沒告訴你的中國外交 2014-07-02 03:30:33 1 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六)1908年.鐵路縱貫線開通 2015-08-01 09:00:34 1 【韓國人入門】失落的高山 […]

【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那些女王也無能為力的事

$
0
0
這幅描繪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1533-1603)晚年的畫像,推測完成於17世紀初期,畫家已不可考。畫中的各種元素充滿寓意,你能推敲出畫家想透過這樣的女王形象告訴我們什麼嗎? 把滑鼠移到畫上、點左鍵,接著,上下移動滑鼠的滾軸,可以任意調整放大的比例,移動滑鼠,可以移到想看的方向。拿起你的飲料、任意戳畫吧,不怕破、不用修,隨時還可以回來重看! 線索1. 畫面右邊手中拿著沙漏的骷髏象徵什麼意義呢?沙漏裡的沙顯示了什麼? 線索2. 另一邊抱著鐮刀打瞌睡的歐吉桑可能是誰? 線索3. 畫面上方兩隻長翅膀的小傢伙搬走了什麼東西?暗示了什麼? 找到這些線索了嗎?來填一下你認為的解答,然後,我們一起看看宮下老師怎麼說? 線索1. 畫面右邊手中拿著沙漏的骷髏象徵什麼意義呢?沙漏裡的沙顯示了什麼? 答案1._____________________ 線索2. 另一邊抱著鐮刀打瞌睡的歐吉桑可能是誰? 答案2._____________________ 線索3. 畫面上方兩隻長翅膀的小傢伙搬走了什麼東西?暗示了什麼? 答案3._____________________ 畫作基本資料 作者不詳 〈伊莉莎白一世〉(Queen Elizabeth I) 17世紀初 英國威爾特郡科舍姆宮 宮下老師如此說: 這是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晚年的肖像畫。女王身後有拿著沙漏的骸骨,暗喻「死亡」,另一頭拿著大鐮刀正在打盹的老人,則是象徵時間的「時間老人」,前方還畫著一具倒放的沙漏。畫中的女王來日無多,離死亡愈來愈近,兩個天使拿走象徵權勢的王冠與權杖,暗示她失去了以往無上的權力。 沙漏是計時的工具,這幅畫以具體事物暗示時間的流逝與盡頭,無論時間老人或骸骨都屬於象徵物。這幅寓意深遠的肖像畫畫於女王駕崩之後,強烈暗喻再怎麼風光的權力者,終究無法抵擋死亡到來。 ※本文圖片、解說由新經典文化提供 《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 作者:宮下規久朗 譯者:楊明綺 出版社: 新經典文化 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 龍在東方是祥瑞之徵,一到西方卻成了勇者屠惡龍?好吃的豬隻自古即代表懶散或貪得無厭?而兔子一胎能產下多隻,在歐洲竟也象徵淫欲?! 畫裡畫外,不需要硬背美術知識、西洋歷史背景,掌握看畫的關鍵物就能解讀名作 參觀畫展,常有無所適從的失落感? 現在你可以拋開焦慮,像解謎一樣愉快欣賞繪畫。 國內藝術史學者【專業審訂】.藝術工作者【共同推薦】 最有趣的美術鑑賞入門書 有沒有過走進美術館看場畫展,詳讀手上密密麻麻的簡介文字,勉力聽完語音導覽之後,仍一知半解的經驗?欣賞一幅繪畫,除了作者背景、畫面構圖、用色之 外,難道沒有其他途徑能快速瞭解畫作?若你曾因美術鑑賞的門檻太高而望之卻步,這本書將大大解惑,徹底翻轉你的審美體驗。 ◎看懂繪畫的解謎關鍵就藏在細節中 誰說沒有美術背景的一般人,就只能外行看看熱鬧,煞有介事、不懂裝懂,繪畫鑑賞的程度僅停留在「知道」或「看過了」?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曾說:「上帝就在細節裡。」名畫背後的秘密也在細節裡。 無論東西古今,這些物件就像繪畫中的一句開門暗號、一道解謎線索,埋藏在不起眼的角落裡,只消解讀它,就能一窺全貌。 作者 宮下規久朗 1963 年生於名古屋。東京大學文學碩士,藝術史家,神戶大學人文學科教授。以《卡拉瓦喬:靈性與觀點》獲三得利文藝獎。另著有《飲食西洋美術史》、《安迪沃荷的 藝術》、《欲望的美術史》、《巡禮卡拉瓦喬》、《刺青與裸體的藝術史》、《維梅爾的光與拉圖爾的火焰》、《瞭解世界名畫》(以上皆暫譯)等多本著作。 審訂 謝佳娟 英國牛津大學藝術史博士,現任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副教授,專長為近現代歐洲藝術史、收藏與展示文化。 譯者 […]

戰時的臺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專訪《總力戰與臺灣》作者近藤正己

$
0
0
訪問記錄:翁稷安(臺大歷史所博士) 近藤正己教授的《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於去年十月在臺出版中譯本,是臺灣歷史學界的盛事。這部寫成近二十年的研究,如同吳密察教授所言,「仍是日本殖民時代後期臺灣史必讀的鉅著。」在中譯本問世之後,終於能跨越語言隔閡,呈現在華文讀者面前,必將激起學界更多的對話和討論,提供人們對於臺灣的過去與當下,更深入的理解。 臺大出版中心藉著近藤教授近期來臺參加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合辦「戰爭與臺灣社會」學術研討會的機會,安排了一次訪談,希望能讓讀者更認識《總力戰與臺灣》以及這本書的作者近藤正己教授。 《總力戰與臺灣》中譯本收錄於吳密察教授為臺大出版中心主編的「臺灣研究叢書」,在訪談的過程中,吳密察老師也同在現場。吳密察老師雖未直接加入對談,卻不忘提醒讀者,近藤教授此書最關鍵的創見,在於從日本帝國整體的架構,去理解其對臺灣的殖民統治,重新審視了既有的歷史解釋。近藤教授能提出那麼多深刻的問題和觀察,在吳密察老師看來,最重要的因素是他在史料上堅實的基本功夫,這往往是今日「資料庫世代」的研究者所缺乏的。 從近藤教授和吳教授兩位老師的互動,可以感受到兩人間深厚的情誼,更能得見作為同世代的學者,他們對於學術的熱情與堅持,這份強烈的情感或許才是推動學術研究不斷前進的最大動力。 以下是這次訪談的內容紀錄,盼望能透過這份文字的整理,傳達我們在訪問過程中所體會到的那份熱情與堅持。 問:想請近藤教授您談談當時為何會對《總力戰與臺灣》中的相關課題感到興趣?當時所面臨最大的困難和挑戰為何? 我開始思考這個議題,是因為當時在日本的臺灣研究中,對於1930年代後半到1940年代的歷史幾乎沒有先行的研究。戰前所出版的《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及井出季和太的《臺灣治績史》等臺灣總督府方面的書籍,都僅敘述到1930年代中期。對於「戰時的臺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成為需要填補的空白。 也正因為幾乎沒有可以參考的研究,不得不從摸索的狀態出發。在日本,我先看了日本政府、日本軍的內部資料,但是不太完整,在毫無頭緒的情況下,我先從閱讀新聞報紙開始。在日本國內,我可以閱覽到《解放日報》、《大公報》等報刊,但對於1940年代的臺灣新聞、雜誌,則沒有專門收藏在一處可供閱覽的圖書館。比如《臺灣日日新報》我還是在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即今日國立臺灣圖書館前身)讀到的。因此,在追索這個研究題目上,最大的問題是史料的發掘。也透過對史料搜尋和閱讀的過程,一步步建立起對戰時臺灣的理解。 問:《總力戰與臺灣》出版於1996年,經過將近二十年的時間後,學界在相關議題上有什麼後續的開展和變化,值得有興趣的讀者注意? 這段時間內,已有不少新的相關研究問世,比如說這幾年已陸續出現利用臺灣拓殖株式會社、臺灣銀行等檔案資料進行的專題研究;然而,從整體角度對臺灣總督府進行討論的研究則還沒未出現。同樣地,能夠概觀整個1930年代後半到1940年代前半的臺灣史作品,亦尚未出現有依據新史料而成的研究。 不過,我在《總力戰與臺灣》第二部所討論的問題,學界已有後續的成果,例如何義麟教授的《二・二八事件―「台湾人」形成のエスノポリティクス》(東京大学出版会,2003年)此一傑出的著作,書中描繪了所謂的「半山」們回到臺灣後,所面對的臺灣政治狀況,可以加深我們對「光復」後臺灣的理解。 問:您曾在1970年代末來臺灣求學,並和臺灣許多重要的臺灣史研究者交往,能請您談談您和臺灣和日本之間臺灣史研究者的互動? 現在在日本的臺灣研究者,幾乎都和戰前的臺灣統治或臺灣研究,沒有人際上的關聯,現在的日本臺灣學會在1990年代才成立,是從戰後長期研究上的空白所出發。對我們在第二次大戰後出生的日本人來說,戰前的日本近代史,尤其是殖民地統治的歷史,以自己的眼光去重新審視、重新看待,是不可欠缺的工作。 與臺灣的臺灣史研究者往來,也與戰前的大學研究者不一樣。現在歷史學界的臺日關係和1970年代時截然不同,當時臺灣在蔣家的威權統治下,一般日本學者不願意來臺灣,關心臺灣社會的學者非常少。但在1970年代以後,臺灣的民主化運動興起,日本的年輕人開始對臺灣產生興趣。就這樣,從1970年代到今天,我們戰後世代的研究者和臺灣人研究者間建立了「友好」的關係,這個「友」不是單線的,是有好幾個層次的,聯絡密度相當的濃厚。 問:想請問您現在所關注的研究方向? 這幾年我進行的研究,一是臺灣總督府官僚──內海忠司的研究。因為我們找到了他的日記,內容從大學時代到官僚時期,一直延續到戰後,十分龐大;此外,還發現了他出任官僚時的行政資料等等。現在已經出版了二本,內容自1929年到1945年。除了將日記完整的翻刻成活字外,還邀請幾位相關的學者,共同研究殖民地官僚當時的統治現場,嘗試由日本殖民地官僚的行動和想法,去看待殖民地統治。 另外,此次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和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共同召開「戰爭與臺灣社會」學術研討會。我將發表〈「殖民地戰爭」與在台日本軍隊」〉,論文中將帝國主義國家在執行殖民地統治時所用的武力手段,命名為「殖民地戰爭」,來和一般國家與國家間的「戰爭」作為區別,並討論了由臺灣總督指揮,與武裝抗日運動對決的軍隊。所以,抗日武裝運動以及配置在臺灣總督下的日本軍,是我目前最關心的研究課題。 明年四月起,我想將從事研究的地點從日本移到臺灣,進行以前所沒辦法做的田野調查。因為在1970年代,我當時無法進入原住民生活的地域,現在我很希望能和臺灣的年輕人一起去進行這項田野調查。 問:今年是中日戰爭結束七十週年,對今日的人們來說,您覺得對殖民地臺灣或太平洋戰爭的歷史,進行研究和思考,意義何在?可以帶來什麼啟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社會遭遇到的第二次總力戰,總力戰就如我在書中所表明的,殖民地宗主國要求殖民地人民協力作戰,而作為協力的代價,不得不給予殖民地人民在政治上的權利。就這點而言,對總力戰的勝利者,比如英國、法國亦是相同的。戰爭的結果,使得殖民地的形式從地球上消失,就這樣意義來說,也可以將此戰爭定義為帝國主義與殖民地的戰爭。因此,殖民地研究、戰爭研究以及後殖民主義研究等等,對二十世紀的歷史研究,尤其是對臺灣研究來說,都是基調的主題。 問:您在《總力戰與臺灣》一書中,以「同化」和「光復」構成了第一部與第二部兩個不同的世界,並在中文版的序言提及,這兩個不同的概念,是戰後「臺灣政治狀況的出發點」。想請問您採取將兩者並置,一同觀察的用意? 帝國主義諸國的殖民地統治類型,有以英國為代表的「自治」型,和以法國為代表的「同化」型。戰後的殖民地解放類型,大多數是「獨立」的形式,臺灣則是「光復」的形式,是回到殖民地化以前的狀態,情況較特殊。「同化」及「光復」皆非在日本殖民地下的臺灣人自己所能選擇的,就這意義來說是「他律的」。臺灣人在戰後需面對並處理日本殖民地統治時的「同化」,以及戰後新的中國的「光復」問題。 若說臺灣人有歷史包袱,那就該是「同化」和「光復」吧。也因為如此,我認為如使用「同化」及「光復」的概念來論述,就能將1945年臺灣人的處境表達出來。 問:您在書中觸及霧社事件後殖民地政府在理蕃政策上的改變,您對原住民的研究相關領域的後繼者有很大的啟發。作為該領域的先行者之一,您對現在思考這議題時有什麼建議? 我在臺灣留學的1970年代,臺灣大部分原住民的居住區域,除了少數觀光地外,不要說是外國人,就連漢人也很難進入臺灣的原住民社會。因此,我對原住民的理解,都是經由臺灣總督府的《理蕃之友》、《高砂族調查書》等龐大的史料,以及各村落所留下的須知簿、戶籍簿等官方記錄而來的。我們作為研究者要書寫或詮釋民族及地域的歷史,對於以往統治者所留下的記錄,一方面要面對它,將它當作歷史史料來看待;另一方面還要離開它,要擺脫統治者原有的意圖,進行重新解讀的作業。 問:您在《總力戰與臺灣》一書中,使用了吳新榮日記的資料,後來也參與內海忠司日記整理的工作,對於您來說,日記作為史料優勢和限制為何? 日記,能將所研究時代的人的心聲傳播給現代的人,尤其對外國的歷史研究者而言,那是理解構成當時社會的人們內心動向的第一級史料。 吳新榮的日記是透過一位地方上醫生的眼睛,傳達給我們當時臺灣地方社會的動向。對我來說,當吳新榮在面臨「改姓名」時,從他的日記裡,我可以讀到他那動搖心中的變化。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林獻堂、黃旺成等日記陸續公開,這些日記的出版成為臺灣史研究上不可缺少的史料。又或者像殖民地官僚內海忠司的日記,可以作為檢證(或檢視)身處殖民地統治最前線現場,對於臺灣史研究應該有一定的貢獻。 問:最後您有什麼想對臺灣讀者或年輕一輩研究者說的? 前面提到,明年起我就預定將研究的地點移到臺灣,除了看臺灣總督府檔案,也想到臺灣各地進行田野調查。有機會的話,我也想和臺灣的青年和年輕研究者們交流、談話,也想從這些年輕朋友處學習許多東西。 現在日本大學生最為關心的,是香港的民主化運動、臺灣的太陽花學生運動,以及現在臺灣高中生所關注的教科書問題等。我也對香港及臺灣的學生們對於將來抱有什麼樣的遠景非常關心。這些年輕人心底所抱持的新希望,以及這個社會到底將如何回應這些期待,我認為是今後東亞新世代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在每一個時代,開拓、創新的都是年輕人。不論是去年的太陽花運動也好,近期高中生所發起的反課綱微調運動也好,我相信臺灣的新世代、年輕人懷抱著對下一個時代的遠景,下一個時代的藍圖。 我很高興能和這些臺灣年輕世代的人一起看臺灣歷史。謝謝。 更多故事: 【鬼的歷史】從鬼節到鬼月──農曆七月的演變 2015-08-15 04:09:47 1 撥開迷霧,看見情婦──小三的歷史原來如此 2015-01-13 13:08:06 1 【神聖羅馬帝國的王位爭奪戰】(三)父子相殘、好友反目:選舉掀起的腥風血雨 2015-07-29 10:51:39 1 【三國蜘蛛網】人妻殺手曹孟德 2015-05-04 10:17:37 1 為什麼罷免這麼難?──情人節前的臺灣罷免小史 2015-02-12 20:38:11 1 […]

回到倫敦喝一頓:英國酒館的歷史(下)

$
0
0
上集:回到倫敦喝一頓:英國酒館的歷史(上) 早期的 Alehouse 十四世紀以後,很多家庭式間歇性經營的酒館開始走向專門化持續經營,標誌之一是釀酒與銷售明確分工了,也就是這些酒館不再銷售自家釀酒,而是改由專用的釀酒商(Brewer)供應酒品。 另一個重要轉變是,隨著酒館經營的專門化,十五世紀後,家庭主婦(alewife)經營酒館的比例日漸下降,男性比例逐步上昇,並於斯圖亞特及都鐸王朝後成為主流。與此同時,銷售餐食,提供住宿,以及在酒館內進行歌舞、賭博等活動的情況也日漸普及。另外,節日慶典的中心也由昔日的教堂日漸轉移到酒館內進行,教堂作為社區活動中心的地位開始被取代。 特別值得留意的是,用蛇麻子,也就是啤酒花(hop)釀製啤酒的技術在這個時期出現。用啤酒花釀制的啤酒,無論在產量、質量、口味、存期上均遠勝於麥酒(ale),利用該技術進行大規模啤酒生產的釀酒商,在十四世紀末相繼出現於北歐地區的漢堡、維斯馬(Wismar)、盧比克(Lubeck)等地。資料顯示,啤酒於1400年開始入口英國,數年後,啤酒花的應用技術也傳入。最早的啤酒生產商出現於倫敦,並逐步在英國境內普及。 經濟氣候的轉變,似乎有助於酒館業的發展。例如因為黑死病及瘟疫等原因導致人口減少,勞工短缺,勞工階層的實質工資有所增長。 十五世紀初,一個建築工人的日薪足以購買四加侖優質的麥酒,相比起十三紀有超過三倍的增長。 而且,因為水源日漸受到污染,麥酒及啤酒也成為乾淨食水的替代品。另外,傳統莊園經濟開始出現瓦解,莊園主開始傾向出租其土地予農民、甚或圈地以畜羊,自行生產農作物減少,也因此越來越少提供免費酒食給僕役勞工。 總括而言,十四及十五世紀為酒館的發展期,酒館作為專門提供餐宴及住宿場地的角色日漸明顯。但要完全取代教堂作為社區流行活動及節日慶典中心地位的角色,則要到十六世紀以後,因為約於1500年以後,地方陸續出現禁止在教堂主持的婚禮上飲酒的法例規定。 十六世紀以後的Alehouse 酒館於十六世紀以後大行其道,可謂成行成市。例如在1577年,單是有申領政府牌照登記的便有24000多家。至於那些沒有登記的家庭酒館更是不計其數,伴隨而來的,是來自統治階層的指責,把造成人口貧窮與社會治安惡化的原因,歸咎於日漸龐大的酒館業,拒絶承認那其實是過度進取的工業及農業政策所致,酒館經營者也因此換來「酒鬼(Tippler)」的惡名。 十七世紀以前,這些酒館常在自家門前竪一根樁柱,柱上綁一束灌木植物為記稱作「Ale-stakes」,以示有酒出售,這樣的傳統在十七世紀以前相當流行。這些家庭酒館陳設大多簡陋,基本上與普通住家無異。 酒館的其中一樣關鍵設施是其用作取暖的火爐,特別在冬天,遠行的人們到酒館一歇就是為了取暖,對於那些衣衫襤褸、無家可歸的窮人而言,有著火爐的酒館是他們暫時得以棲身的避難所。 直到伊利莎白時代,因為以銷售啤酒為主,由專門酒商供應酒品,更為固定、專業的酒館逐步取代了家庭式酒館,且仿效中上流的「INN」及「Tavern」的裝修,有了專門的招脾及更佳的陳設,「Ale-stakes」才完全消失。 另外,很多早期的家庭酒館都有外賣服務,因為顧客多為鄰里,也就是客人們不一定會在酒館內消負,但這種情況到十七世紀以後基本絕跡。當時,他們售賣的酒類也很有限,基本上到了斯圖亞特王朝及都鐸王朝,酒館里賣的也主要是麥酒和啤酒,輔以果酒和蜂蜜酒。烈酒在當時依然是只作藥用的,只有極少數酒館會售賣一種稱作「aqua vitae」的土制威士忌。 那麼這些家庭式酒館的經營者,都是甚麼人呢﹖ 研究發現,這些小酒館的經營者,往往都是社會最窮困的一群,失業的搬運工人、工匠,失去依靠寡婦等,沒有任何其他途徑可以謀生,就靠著賣酒的微薄收入以養家糊口。 十七世紀以前,麥酒(Ale)因其易於製作而成為酒館銷售的主流,直到斯圖亞特王朝早期才被啤酒日漸取代。也因此在十七世紀以後有麥酒館(Ale-house)改稱為啤酒館(Beer-house)的傾向。 然而到了十八世紀,「Ale」一詞又再被使用,但被賦予全新的意思,意指淡味、高質的鄉村風味啤酒。值得留意的是,大約在1615年以後,陸續出現瓶裝出售的啤酒的記錄,但因局限於玻璃工業的落後,當時仍未發展出足夠強度及廉價的啤酒瓶,因而並未成為潮流。 除了酒和食物,另一種對人類歷史影響同樣深遠的癮品──煙草,也在這個時期登場了。煙草最早於1580年代引入英國,最初是作為異國珍奇而成宮庭玩意,然後迅速在上層貴族間流行,之後便是上行下效,連中下層人士也紛紛模仿,蔚然成風。 到了1630年以後,酒館裡的酒客們基本上是人手一支煙斗,酒館也就順理成章地為為煙草最主要的零售商。這些煙草最初是從大新陸的殖民地入口的,但其後陸續出現本地種植,盡管當時是非法的,但禁而不絶。在1670年以後,己有超過20處鄉間出產自種的煙草。 煙草的大規模生產,使價格下跌至平民也可以接受的水平。對於相對富裕的中產而言,吸煙是一種時尚,一種模仿上流貴族的高雅行為。對勞工階層而言,那也是上佳的麻醉品,讓他們暫得以脫離工作的辛勞及日子困頓所帶來的煎熬。 成熟期的Alehouse 踏入十八世紀,是酒館的成熟期,簡陋的山寨酒館逐步式微。酒館的裝修陳設更佳,酒館的店東們也大多晉身富裕階層。一個新的稱謂「Public House」,也就是「PUB」的全稱,開始逐步取代「Alehouse」之名,只因「Public」有面向公眾開放之意,與山寨經營的非法地下酒館「Private Alehouse」作為對比。 這一時期的酒館,裝修布局更專門化,例如舊有的山寨酒館,酒客飲酒的地方往往設在住家的廚房,以火爐為中心,便於取暖。而十八世紀以後的專業酒館則是設計出付有火爐的「Drinking Room」。 另外,店東保存酒品與調酒的地方則稱為「Bar」或「Bar Room」,在十七世紀出現於大形的INN,並於十八世紀以後被酒館模仿。但符合現代意義的「Bar Counter」則要到1820年以後才出現。 另外,1630年以後,一種廉價、高強度、深色的啤酒瓶終於出現,使啤酒的携酒與運輸變得更方便。到了1683年以後,玻璃瓶裝的啤酒便已成為潮流。這也使得很多鄉村出產具特色風味的啤酒可以跨區銷售,例如當時在倫敦的酒館便最少能找到23種外省啤酒,而且相當受歡迎。 然後到了1730年以後,酒館裡的飲品選擇就更多了。借助於玻璃瓶技術,果酒(Cider)更大行其道,成為啤酒以外的一大選擇。另外,遇有琴酒、朗姆酒、白蘭地等烈酒。總之,對蒸餾烈酒的飲用開始跟隨歐洲大陸的潮流,變得越來越普遍。一如琴酒在荷蘭與德國,白蘭地在法國,伏特加在俄國及威士忌在蘇格蘭及愛爾蘭。 隨著酒館的裝修日漸體面,整體檔次提昇,在酒館內飲酒變得越發講究,相應的禮儀也變得複雜起來。「同桌而飲,卻不為他人的健康祝酒,特別是在中產人士之間,會被視作極為無禮的表現」時人如此記道。而被祝酒者則需要正襟危坐,待祝酒完後再起身躹躬致謝。在狄更斯的《雙城記》也有這樣的對話描述﹕ 「你既然吃了飯,」卡爾頓立即說,「你為甚麼不為健康乾杯呢,逹爾內先生」為甚麼不祝一祝酒呢﹖」 「為誰的健康乾杯﹖為誰祝酒﹖」 「怎麼啦,那人不就在你的舌尖上麼﹖應該在的,必然是在的,我發誓它一定在。」 「那就是曼內特小姐。」 Peter Clark指出,這種模仿上流社會的祝酒禮早於1640年前後出現,隨著酒館日漸變得高檔的潮流而變得普遍。 *參考資料 Peter Clark, The English Alehouse– a social history 1200-1830 老柴郡奶酪酒館﹕《雙城記》http://www.lifeweek.com.cn/2012/0220/36475.shtml 更多故事: 疏散、空襲、終戰詔書:臺灣人記憶中的戰前日本 […]

【台語原來是這樣】有人說你「厚筋」是什麼意思?

$
0
0
自從開始〈台語原來是這樣〉的詞彙蒐集旅程,一有機會便會跟長輩們聊天,希望可以從中學習到更多有趣或是漸被遺忘的詞。這些詞彙不一定要是歇後語,有可能是獨具特色的聲調、有其歷史意義的外來語,或是具有雙關語的詞彙,都足以吸引我們注意。 不過每次只要刻意詢問長輩們,尤其是越年長者越會不好意思、或是硬要他們回想,反而一個字都想不起來。像我的外嬤就是這種個性,每次只要刻意問她,她就會開始陷入沉思,最後苦笑:「外嬤無記遐濟…」(外嬤沒記這麼多)不過後來發現,只要自然處於聊天狀態,就會在對話中,不斷蹦出許多別具意義的詞彙。譬如像今天要分享的,就是某次聽到外嬤在對話中講到的:「真正是金仔蹄仔喔!」(真是金蹄子喔!) 金仔蹄仔?這又是什麼呢? 「金仔蹄仔」(ㄍㄧㄣ ㄚˋ ㄉㄝˊ ㄚˋ kim-á-tê-á),動物的腳就叫做蹄,譬如豬蹄或牛蹄,字面上便是指金蹄子、黃金打造的蹄。黃金打造的蹄?除了金光閃閃之外,也象徵質地異常堅硬,這個蹄的筋肯定也非常堅韌,所以這句話衍生意義就是「厚筋」的意思。 「厚筋」(kāu-kin ㄍㄠˇ ㄍㄧㄣ)除了字面意思外,其實是指一個人心思細膩、敏感之意,多半是用在較負面的語境,譬如我們會說:「厚筋,臭心想。」就是指一個人心思敏銳到很容易猜疑別人,可能對方一個眼神或表情,就會覺得很受傷、開始想太多,這個情況就是「厚筋」。 老人家口中所說的「金仔蹄仔」,範本不是豬蹄,而是牛蹄,畢竟台灣人過去農業社會的好朋友,肯定是非牛莫屬。上述肯定可以勾起大家對牛與農事的印象,或是腦海中多少可以譜出一幅畫面,不過不曉得大家是否聽過「牛墟」呢? 「牛墟」(ㄍㄨˊ ㄏㄧ gû-hi)是指買賣牛的市集,台灣有個最早的「牛墟」,就位於台南善化哦!善化位於台南,原為目加溜灣社的活動領域,目加溜灣社為為台灣西拉雅族四大社之一,其餘分別為新港社、蕭壟社、麻豆社。荷蘭人在台時期, 1636年在新港社開辦了第一所學校,透過羅馬拼音拼寫西拉雅語的方式,後又稱之為「新港文書」、「新港文」或「新港語」。「新港語」也成為當時目加溜灣社的語言書寫方式,例如土地租借、買賣與借貸等方面的契約文書,都是利用此「新港文書」進行。 東寧王國時期,此地設立為「善化里」;而後清兵入台,此地因位在曾文溪河道轉彎處內側,得名「灣裡社」 至於「善化牛墟」於1870年設立,早期買賣牛隻就是在牛墟進行,這些牛隻用途為耕種,而非宰殺食用。一直到近代則轉變為如同市集買賣的形式,也不是天天都有得逛,就如同先前我們介紹過「商展」與「夜市仔」的差異般,牛墟在特定日期才有得逛,而賣的東西也因時代變遷逐漸顯得五花八門、多彩多姿,有得吃有得買,似乎已經和原本該是買賣牛隻的「牛墟」有點難以聯想在一起,非得要說和「牛」有關聯的,就是現在可以在「善化牛墟」的活動裡,品嘗新鮮的牛肉湯。從為了耕種的牛隻交易、到一碗碗端上桌的牛肉湯,這算是從飲食習慣轉變見證工商業活動變遷的歷程吧? 話說回來,以前的人會聯想到「金仔蹄仔」這句話,是因為跟牛隻的密切夥伴關係而來。若時至今日,又有同樣的語言環境,不曉得「厚筋」又能以怎樣的雙關語結合?這也是語彙跟時空背景變化,值得想像的有趣之處呢! 更多故事: 歷史能帶來正義嗎?──義大利最重要的歷史學者卡洛.金茲伯格(Carlo Ginzburg)訪談(下) 2015-04-06 17:37:54 1 大中國民族主義有什麼問題?──來自《湖南人與現代中國》的啟示 2015-05-22 11:12:05 1 五分鐘帶你看完土耳其歷史 2014-10-16 10:34:42 1 【電影、城市與歷史】鹿兒島火山爆發:是枝裕和與向田邦子的青春印記 2015-08-06 16:27:19 1 【深夜食堂】唇齒間的鄉愁與幸福──紐約法拉盛的味道地圖 2015-02-28 11:05:21 1 無用的詩:一千年前,一場關於考試、教育與政治的大論戰 2015-05-24 09:00:50 1 【鬼的歷史】殭屍史(三):殭屍的冤屈 2015-08-27 04:37:46 1 犯罪記者如何變成一名歷史學家──哈佛大學圖書館館長Robert Darnton訪談(一) 2015-03-05 13:55:52 1 英國的,也是世界的:大英帝國與紅茶的全球史 […]

一杯紅茶的代價(4):令人頭痛的茶樹之謎

$
0
0
來自蘇格蘭的年輕人 1845年夏天,大清帝國,福州。 一位三十出頭的年輕人站在碼頭上,要求苦力務必小心搬運他蒐集來的各類牡丹與植物標本。他有著高聳的額頭,兩邊蓄著鬢角,眼瞳中閃爍的光芒,透露出他的異國身份。 這位年輕人來自蘇格蘭,名叫羅伯特‧福瓊(Robert Fortune, 1812-1880),他是一名植物獵人(plant hunter),受英國園藝學會委託,到清帝國蒐集觀賞用植物。 在十八、十九世紀,博物學(natural history)在歐洲是一種大眾科學與時尚活動,它泛指地理學、動物學、植物學、礦物學等學問。隨著全球貿易網路的開拓,派往異地的探險團都帶著地理學者、博物學者、畫家等技術人員,藉以探索未知世界。博物學者亦受到帝國政府或科學協會的資助,親自或委託專業的探險家前往世界各地探索與蒐集標本。 植物獵人就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產生的特殊職業,除了追求科學知識,背後更有極大的利益。英國園藝學會於1822年,在倫敦奇斯威克(Chiswick)設立了大型植物園,四處派出植物獵人,到大英帝國勢力所及之處收集有市場價值的植物。福瓊就是眾多派往中國的植物獵人之一。 等到所有貨物都裝載完畢,船長前來邀請福瓊準備上船。船長望著福瓊攜帶的配槍,問了一句話:「希望你的槍還不錯,你有沒有足夠的火藥和子彈?」 福瓊疑惑了,難道是要打獵嗎?他回道,「你問這幹嘛?在這趟航行中,海岸應該沒什麼可以射的吧?」 「哦,對啦,是沒有,不過我們很可能被躲在島嶼之間的Jan-dous襲擊啊。」船長說道。 福瓊轉頭過去問他的中國僕人,什麼叫做Jan-dous。清帝國幅員遼闊,各地方言口音都不同,他實在很難聽得明白。僕人告訴他,那就是指強盜、海盜的意思。 福瓊明白了,原來船長在擔心海盜襲擊,他信心滿滿地說,「亂講!不會有什麼海盜攻擊我們的啦,如果他們真的敢這麼做,他們一定會後悔的。」 幾天後,福瓊發了燒,病奄奄地躺在吊床上,隨著海浪擺動。船長來到他的房間,一臉驚恐地說,海盜真的出現了。話總是不能說太滿,無奈的福瓊只好摸摸鼻子下床,帶著上膛的獵槍跟著船長走到甲板。這把獵槍是園藝學會提供,讓福瓊保護自己。話說一開始學會還嫌槍太貴,只給他一根灌了鉛的鐵棒,美其名為「生命保衛者」(life preserver)。經福瓊大力抗議後,才改成獵槍。 福瓊拿起望遠鏡,發現前方有五艘船隻,甲板上站滿荷槍實彈的男人,真是來者不善。他看看四周,有船員正忙著把錢藏在船艙底下,有些船員恐懼地來回踱步。福瓊的中國僕人正在套上一襲破爛的衣服,告訴福瓊強盜可能會以為他是苦力,饒他一條小命。 海盜船在大約兩三百碼處開始轉身,將舷側面對他們,一根根砲管昂然挺立,隨時準備發射砲彈。船員嚇壞了,幾乎都躲到船艙裡。福瓊嘆了口氣,他原本就不指望這些船員,只是沒想到這麼不禁嚇。 福瓊雖然也怕海盜,此刻卻表現出蘇格蘭人剛毅強悍的性格。海盜船越靠越近,福瓊搶先開槍攻擊,順利地殺了幾個海盜。再回過頭把槍口指向自己的舵手,要求他們照指示掌舵,「如果離開船舵,我就一槍宰了你」。 以上的敘述,記載在福瓊旅華的第一本遊記《在中國北方諸省的三年漫遊》。[1]其實在數年來的中國旅行之間,福瓊也不是沒遇過攔路賊,但是就屬這次最為險惡且印象深刻,即便回到英國,每在午夜夢迴,都彷彿還能聽見海盜的叫聲。 羅伯特‧福瓊,歷史上著名的茶葉間諜。他是理解英國下午茶文化,最重要的一塊拼圖。講述福瓊的故事之前,我們暫且把視角拉到1830年代的英屬海外殖民地,印度。 阿薩姆原生茶樹 印度,英國女王皇冠上的寶石,它是英國得以強盛的基礎,尤其是在發現原生茶樹之後。 在上一篇說到,1815年有人發現印度原住民景頗族(Singpho)會收集野生茶葉,基本上是做成餐點,摻油和大蒜一起吃。說到這裡,其實早期歐洲人,也是把茶葉泡熱水後,倒掉茶湯,沾鹽巴跟奶油吃。 沒有太多人注意這則傳聞,然而十幾年後,有一天英國上尉貝丁菲爾德(Captain Bedingfield)於阿薩姆的薩地雅(Sadiya)自宅,接待了一名景頗族族長。貝丁菲爾德為族長倒了一杯中國茶,族長端起杯子喝了一口,透過翻譯表示,他們景頗族自己也種茶。 「什麼!茶樹不是只能長在中國嗎?」上尉頓時虎軀一震,立馬向印度總督班提克(Lord William Charles Cavendish Bentinck, 1774-1839)報告此事。1832年,班提克派人調查阿薩姆附近的資源,經植物學者瓦利慈(Nathaniel Wallich, 1786-1854)鑑定後,確定就是茶樹。[1] 太好了,科學家在阿薩姆發現茶樹,為什麼還得費心力去中國偷茶樹呢,直接用阿薩姆茶樹來做茶就好了,不是嗎?然而英國人就是龜毛,非得弄個明白不可。印度茶業委員會在1835年組了一個科學調查團,主要成員有兩位植物學者瓦利慈、格里菲斯(William Griffith, 1810-1845),以及一位地質學者麥可藍德(John McClelland, 1805-1875)。 調查團在8月29日從加爾各答出發,花了四個多月調查。調查團在阿薩姆茂密的叢林裡,發現阿薩姆茶樹沿著河流、湖泊或沼澤旁貧瘠的土地生長,這裡的氣候陰暗且潮濕。 注意到了嗎?阿薩姆茶樹,長在陰暗潮濕的叢林裡。各位還記得臺灣的茶樹長在哪?沒錯,在山坡上,種在山坡上是為了排水方便,甚至還有高山茶,栽種在海拔一千公尺以上。 調查團內部頓時起了爭議,阿薩姆茶樹,真的是跟中國茶樹一樣的嗎?就算它是中國傳來的,也能做出同樣的風味的茶嗎? 瓦利慈認為,即使這些茶樹是從中國傳來的變種,但是生長在海拔更高處的茶樹,才會具有經濟價值。可是格里菲斯卻認為既然茶樹也可生長在炎熱潮濕的地方,那麼某些學者支持在喜馬拉雅山種植茶樹只是一種幻想。地理學者麥可藍德則表示阿薩姆茶樹是一種當地原生植物,茶樹僅適合生長在山坡地上的觀念必須修正。 若我們以後見之明來看,阿薩姆茶樹其實真的是中國傳來的變種,生長環境跟中國茶樹略有不同,但是都能夠製茶。然而當時的植物學者因為難以進入中國內地,對於茶樹有許多誤解。他們普遍認為茶樹喜歡寒冷的天氣,並且建議印度政府開闢喜馬拉雅山地茶園。 在當時主張要從中國移植茶樹到喜馬拉雅山,最有名的是植物學者羅爾(John Forbes Royle, 1799-1858)。他早年是東印度公司的醫藥職員,由於自身對植物學的喜愛,受派至印度北方擔任賽哈瑞波(Saharanpur)植物園負責人。 羅爾對於阿薩姆茶樹大概相當頭痛吧,怎麼會出現這個東西呢?既然在阿薩姆這種炎熱地帶都有茶樹,許多學者開始質疑從建立喜馬拉雅茶園的必要性。例如植物學者懷特(Robert Wight, 1796-1872)毫不客氣地說,羅爾就是繼承過去學者的錯誤認知,才會下如此判斷。 此時,植物獵人福瓊已經回到英國,出版了第一本中國遊記,在英國社會成為名人。羅爾自然也看了這本書,書裡面除了驚魂動魄的海上喋血事件,亦記載了福瓊在中國茶區的經歷。羅爾心想,如果我能派這名年輕的植物獵人,再去中國一趟調查茶樹,移植茶樹幼苗到印度,或許就能知道喜馬拉雅山茶區計畫,到底值不值得。 染色綠茶 為什麼羅爾會想邀請福瓊到中國調查茶樹,主要是因為福瓊破解了茶葉製造過程之謎。 […]

【國父「們」的故事】 武昌起義篇(4):波折不斷的起義前夕

$
0
0
1911年9月 四川爆發保路運動 清政府於是派遣湖北省軍隊入川鎮壓 這導致湖北防務異常空虛 而駐守在武漢三鎮,尤其是政治中樞─武昌地區的新軍 則早充斥著文學會與共進會,這兩大新軍革命組織的成員 在與宋教仁取得聯繫後 文學社與共進會在1911年9月24日召開聯席會議 並決定在10月6日於湖南、湖北兩省同時發動起義! 但就在會議進行的同一天晚上,一場意外卻緊接著發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在聯席會議進行的同一天晚上 隸屬南湖炮隊的一群士兵 為了歡送同僚退伍 於是私底下聚在一起開小灶、划酒拳,鬧個不亦樂乎 眼看鬧得太厲害,有位排長過來說一句: 「ㄟ!不要太超過喔!」 結果這些已經喝茫的士兵中 有一個叫孟華臣的共進會成員,真的很超過 他當場頂了一句: 「爺們愛怎樣就怎樣!別多管!兄弟咱們繼續!」 竟然給長官難看?那長官就給你好看! 於是一群長官就衝過來吼道: 「混帳東西!給我拖下去重責軍棍!」 沒想到孟華臣等人完全喝瘋了 一聽到長官要扁人,當場翻桌叫囂: 「X的!我看今天誰打誰!」 並順手抄起了槍支、棍棒、酒瓶、雞腿……反正是有什麼就拿什麼!開打啦! 眼看情況一發不可收拾 營隊長官立刻好漢不吃眼前虧的落跑 而孟華臣等人則仗著酒膽一路追打、開砸 甚至還跑去軍械房拖出兩尊大炮準備開火! 「趕緊裝上炮彈,轟爛那群狗官!」 「ㄟ?怎麼沒炮彈?」 「沒炮彈……那頂啥子用?」 就在士兵們還兀自醉言醉語時 突然一個巡防馬隊趕到 「全都不准動!馬隊聽令:將鬧事人等一併拿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什麼?你有說有士兵暴動?」 湖廣總督瑞澂聽到這個彙報,當場皺起了眉頭說: 「那些鬧事的士兵都抓起來了嗎?」 「這……由於當時情況混亂 屬下已經盡可能拿下鬧事人等,但無法確定實際參與人數。」   瑞澂哼了一聲,厭惡的說: 「最近一直聽說革匪(革命黨)試圖鼓動新軍造反 今天看來真有此事,張提督!」 身為湖北新軍最高指揮的張彪 聽到叫喚,立刻精神一凜的應道: 「末將在!」 瑞澂下令: 「新軍原定八月十五的中秋休假現在提前一天舉行! 另外命全城戒嚴 官兵皆不能離營外出,嚴禁以各種名義聚集 […]

閱讀「觀光時代」:在神保町遇見《旅の風俗史》

$
0
0
作者:蔣竹山(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這幾年為了執行科技部專題計畫「十八世紀東亞的博物學交流」,常會往日本跑,最常去的城市就是京都、大阪及東京。除了固定正經八百地埋首在京都大學的農學部圖書館或東京大學的總合圖書館,查閱人參史資料外,最常待的地方就是書店。 不知從何時起養成的習慣,只要去一個新的城市,一定去看該地的書店。不論是新書店或古書店,在那消磨大半天,總是每次旅行最愉快的體驗。相較於京都及大阪,去東京的次數少了許多,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景點不是淺草寺、上野公園、東京鐵塔、明治神宮或皇居,而是神保町。 通常我一到神保町站,會從A7出口上去地面的白山通り,之後右轉,走不到兩分鐘,就會看見這條路和靖國通り的交叉口。再往右轉是我常去的路線,順著靖國通,光是這條街就夠你逛的。這附近有大大小小一百五十幾間古書店,我常光顧的店有:古書店叢文閣、大雲堂、明倫館、一誠堂、小宮山、一心堂,以及新書店三省堂、東方書店。 我習慣一去就找家店拿份最新的神保町書店指南地圖,這是一份「神保町古書店聯盟」所出的指南,裡頭有各家書店的位置,並以色塊做書店書籍特色的區隔。除了少數以藝術、生活、美學、自然科學為主題的書店外,大多數古書店都有人文類的書,尤其是歷史的書,所以幾乎每間書店都有我感興趣的主題可逛,差別只在數量多寡。 這裡頭,我最喜歡的古書店是一誠堂,學術書極多。這是一間有百年歷史的老店,創立於明治三十六年(1903),一九○六正式進駐東京,一九一三年才遷移至此。這書店主打人文的和書及西洋書,是我見過這附近歷史類,尤其是東洋史書籍最多的一間老店。大門左右兩側有櫥櫃,裡頭展示一些珍品書籍。一進裡頭,你肯定會被兩旁到頂的書架給吸引,由於空間夠大,分類明確,在裡頭逛起來相當舒適,絲毫沒有傳統逛擁擠、霉味撲鼻舊書店的壞印象。我最喜歡進門到底左側靠牆的那排書區,那有數量龐大的中國史、日本史、韓國史,及各種交通史、對外關係史。也有各種風俗、傳記、鄉土、地方志,或佛教、神道教的宗教類書籍。 去年的東京行,原本是要找看看有沒有東亞「味の素」的舊書可買。可惜這類書流通得太少,跑了好幾家,都沒見著,卻是在找書過程買到不少還不錯的物質文化及醫療史的書,像是宇賀田為吉的《煙草文化誌》。還買到一九三二年發行,廖溫仁的《支那中世醫學史》。當時這書售價只要八圓,現在可是要日幣八千圓。 當然,若非有特定書要找,多隨意逛逛,常會有意外收穫。這條街上很多書店,還是有許多平價書或特價書,文庫本當然不用講,一般書店都會堆在門口賣,一本一千或兩本一千的都有。去年九月那一次,在大雲堂門口就買到只要一千日幣的《旅の風俗史》,幾乎是原價一半,卻跟新書沒兩樣。 第一眼在神保町古書店見到富田昭次的《旅の風俗史》,就深深被這本書的封面給吸引,各種色彩鮮豔的城市地景、廣告招牌、世界地圖、旅遊景點及旅行案內的海報、明信片、書封照片將「旅の風俗史」這幾個黑體字包在封面中央,叫人不打開都不行。當然,會吸引我的絕不僅只有圖像,而是「旅」這個字眼。這些年我最積極蒐集的書除了日記之外,就屬旅行的歷史書籍了。打開目錄,映入眼簾的目錄有分似曾相識的熟識感,怎麼和我那本《島嶼浮世繪》有點像,我用三十六個關鍵詞寫日治臺灣的社會生活史,富田昭次則是以二十個條目寫出近代日本的旅行生活。 一九五四年出生在東京的富田昭次,曾擔任過旅館專門雜誌的總編輯,是日本相當活躍的旅行作家及旅館/飯店史達人,經常在雜誌發表旅行史散文。他的著作豐富,說他是旅館史專家一點也不為過,從一九九六年開始就著書不斷,至今已累積有近二十本的相關著作,幾乎每年都有新著。像是《東京希爾頓飯店物語》(1996)、《最高級的飯店所隱藏之秘密》(1997)、《日本的民俗文化:重要無形的民俗文化財的世界》(1999)、《鄉愁‧飯店物語》(2000)、《國會東急飯店的故事》(2000)、《「極致」的飯店》(2002)、《飯店與近代日本》(2003)、《東京的飯店》(2004)、《從美術明信片看近代日本》(2005)、《飯店的社會史》(2006)、《捕鯨男──天才飯店經理麥可‧近藤的生涯》(2006)、《旅行的風俗史》(2008)、《一個人的飯店的快樂》(2009)、《一本就懂的飯店服務學》(2011)、《旅館博物誌》(2012)、《一百個飯店故事》(2013)、《日航東京飯店的婚宴》(2013)、《追求理想的飯店:皇家公園飯店的和魂洋風的服務》(2014)。 《旅行的風俗史》(台版譯為《觀光時代:近代日本的旅行生活》)只是他諸多旅館著作中的一本,但卻不像其它著作只寫旅館,這本書基本上將近代日本的旅行生活史做了完整的描繪。二十個主題涵蓋了:待客之道、溫泉、度假村、神社、風景名勝、飯店、外國人看日本、登高、電車、鐵道旅行、飛機、客船、旅遊雜誌、海外旅行、上海、大東京。 作者雖然非歷史學家,卻「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地蒐羅了從明治到昭和年間的各種旅行史料,舉凡檔案、文人遊記、日記、圖像、明信片、宣傳單、廣告、旅行指南、旅遊雜誌、官方文書、博覽會誌,此外還參酌了當代的部分旅行史研究。這種功夫基本已經不輸給當代專業史家。 促使作家寫作的動機千百種,我是因為讀了吳新榮的日記才開始注意日治臺灣的生活史;而富田昭次本書則是因為一幅畫,一幅我們也熟悉的畫家吉田初三郎所繪的鳥瞰圖,他由原先旅館的歷史轉而踏上了近代日本旅行的歷史。那是寫出該書的十幾年前,他在某條古書街見到這位畫家的作品,他描繪道:「如同畫卷一般的橫長畫法,內含許多誇大的部分,充滿著虛擬的氣息,但另一方面,又討人喜歡。……還讓人覺得:『啊,我想去這個地方。』」這本書就是在這樣的機緣下,以富田昭次個人蒐羅的史料為基礎,藉以呈現出近代旅行的樣貌。他希望能夠讓讀者享受一趟歷史的時光旅行,鳥瞰近代的旅行風俗文化。 然而,日本近代的旅行生活,與此刻的我們究竟有何關聯。原本陌生的我,讀完此書,卻有著豁然開朗的感覺。沒錯,就是這種氛圍,這種當時整個東亞大致都有的氛圍,我們或許可以稱這個時代為「觀光時代」。 要理解「觀光時代」的特色,我們可能要有點全球史的視野,將眼光放在整個東亞的旅行史。閱讀旅行史幾乎就是閱讀整個二十世紀上半葉的城市生活史。 旅行的文化史是近來史家關注的焦點。看看二○一四年一場中研院近史所舉辦的「全球史視野下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中的場次就知,光是會議上討論有關旅遊的論文就有以下主題:「城市指南與二十世紀青島的空間變遷」、「城市、避暑與海濱休旅:晚清至一九二○年代的北戴河」、「民國時期蘇州旅遊業與旅館業的變遷」、「《中國旅客》:旅遊工業、印刷文化與近代中國」、「中國旅行寫作在前線:南京時期」、「旅客遊觀與市民城居的雙重變奏:近代華文上海指南書刊的編纂策略」、「中國指南在日本:一九三一前後」、「近代日本的城市指南與中國印象:北京、天津」、「重閱《臺灣鐵道旅行案內》:無場所性的城市觀景窗」、「清代北京的旅蒙商」、「從《都門紀略》到《北平旅行指南》:北京旅遊資訊的近代化歷程」。這些文章區域橫跨了近代中國到日治臺灣,課題囊括了旅行指南手冊、城市、旅館業、旅行業、旅遊雜誌等,之所以受當代史家青睞,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這些反映了當時的城市文化與現代性,不僅具有全球化現象也有在地特色。 甚至有歐美史家以旅行為題材,計畫編纂出一套大學的世界史教材。西雅圖大學歷史系的Tom Taylor就是代表人物,他打算編的通史每一章包括一個旅行的故事。受到這樣概念的影響,我也曾經在歷史系的課上設計了「行旅者的世界史」十二講,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透過行旅者的角度,以十二個故事,講述世界史的近代變化、人類歷史的網絡聯繫與文化相遇。這些主題分別是:(1)想像異域:朝鮮燕行使與燕行錄、(2)閱讀一四九三:白銀時代的明清中國、(3)塑造消費品味:晚明的旅遊文化、(4)中英禮儀衝突:馬嘎爾尼使華團、(5)人參與帝國:耶穌會士杜德美的人參書寫、(6)茶盜之旅:植物獵人福鈞、(7)近代中國最慘的內戰:太平天國、(8)外國人眼中的晚清飢荒:「丁戊奇荒」、(9)看見十九世紀台灣:李仙得的台灣紀行、(10)事件、經歷與神話:義和團運動、(11)邪惡的戰爭:一戰百年、(12)跟著林獻堂去旅行:始政四十年博覽會。誠如Taylor所說,正是這些故事塑造或闡明了我們的世界史,旅行的故事勾勒出人類歷史本質的彼此關聯和跨文化互動。 在此脈絡上去看富田昭次的《觀光時代:近代日本的旅行生活》,有助於我們去理解書中各種單篇故事的背後時代意義。富田昭次相當精確地掌握到近代日本旅行生活史的各種面貌。近代的旅行產業、文化、文明,是在廣大世界的支持下發展成形。近代旅行的多樣化,也是鐵道、輪船、公共汽車等交通工具,以及住宿、觀光設施的整備,加上風光明媚的自然景觀、風景名勝、名產料理等豐富的觀光資源,與各種搔弄旅情的媒體宣傳及背後辛苦勞動的工作者,一起構築起來的地景。 因此,透過富田昭次之眼,我們認識到:原來明治時代以前,一般民眾是禁止自由旅行的。由明治到大正時代,隨著時代的推進,旅行變得更為大眾化,較以前更為普及,對於飯店及飯店接待狀況的關心程度也逐漸升高。怎麼由早期令人苦惱的給服務生或女招待的茶水費,到一九二五年演變為「日本旅行協會」開發出使帳單名目透明化的優待券,得以讓客人無後顧之憂地享受飯店的服務,本身就是現代性的表徵。 而溫泉也非自古以來就觸手可及的地方,直到近代之前,溫泉都是特權階級的獨佔物。日本的海水浴場,最早並非以休閒為目的,而是第一代陸軍軍醫總監松本順發現了海水浴在醫療上的效能。神社參拜的便利性與鐵道開通及電車的出現有直接的關聯,名勝情報的流通則與美術明信片在大眾之間廣為流傳有關。此外,一九二七年日本新八景的票選原來票數遠遠少於同年在臺灣舉行的相同活動,而且沒被選上的景點當地居民,為此還表示不滿與抗議,審查委員因為這些舉動還特地前往落選地撫慰居民,報社更順應民意,另外選了日本二十五景及日本百景。 透過《觀光時代》,我們還知道了一些旅行史上的重要大事紀,像是第一個高爾夫球俱樂部誕生於神戶、一九○六年就公布鐵道國有法、一九一一年日本橋改建為石造拱橋、一九一二年日本旅行協會成立、一九一三年吉田初三郎完成鳥瞰圖處女作、一九一四年東京車站開始營運、一九一八年第一條纜車在奈良運行、一九二三年長崎至上海一週兩航班、一九二四年雜誌《旅》創刊、一九二九年太平洋女王淺間丸出航、一九三○年超級特快車「燕」通車、一九三一年東京航空運輸開始採用空中小姐、一九三四年瀨戶內海、雲仙等地成為日本最早的國家公園、一九三四年新宿已經有「日本第一人群聚集處」的稱號、一九三八年東洋最大商業飯店第一飯店開幕、一九四四年旅行證明制度開始實施,長距離旅行需要有證明書才能出發。 然而,這些日本旅行史的細節並非只是遙遠的日本史。其實,對近代日本的理解,就是對日治時期台灣的理解。看看日本,想想台灣,近來學者的研究也逐漸開啟我們對於日治台灣旅行文化的重新思考。 研究日治台灣觀光史著稱的日本學者曾山毅曾說:「觀光產業做為一種近代性的裝置被導入台灣的同時,亦反映出來自宗主國日本的文化影響。」換句話說,日本旅館或料理店的擴展、溫泉的開發、地名的日語讀法及變更、日語書寫的旅遊指南等,在在顯示出殖民地台灣的觀光產業實為內地延長的側面。至少在日本旅行者的視線中,台灣的旅遊實況是這樣呈現的。在台灣所能提供的藝妓表演、日式料理、溫泉浴等,與日本內地並無二致。 有意思的現象是,曾山毅還提到一九三○年代以來,日人與台人工資差距逐漸縮小,台人所得提高影響台灣社會甚大,有許多消費活動就是花在觀光與休閒娛樂,這從鐵道利用普及化可以看出。可見,即使在台位居統治階層的日本人在觀光產業領域握有主導權,但台灣在某些地方仍發展出足以與之抗衡的台灣式旅遊文化(寺廟觀光與「本島式」住宿設施),北投溫泉區的發展就是其中例證。這種全球化與在地化的彼此關係,頗值得繼續關注。 同樣地,台大歷史系教授呂紹理的《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麥田,2011二版)點出了日治台灣旅行文化發展的結構性因素。他認為旅遊「制度化」正是旅行活動最重要的發展方向與特質。就外在因素而言,生活作息型態改變、星期制時間系統的出現為旅遊活動提供了時間誘因;交通網路的細密化和交通工具的快速提高了旅行活動的效率;殖民政府希望藉由旅遊使人們觀看到殖民統治的進步,這股政治力則成為制度化的重要推力。而內在方面,旅遊機構的誕生、旅館系統的出現,以及旅遊手冊的發行,則為旅行提供更方便的條件。這些都是使得旅行朝向制度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當然,要瞭解作為現代性表徵之一的「觀光時代」,絕非僅靠旅行生活,可能還要多加理解當時的政治文化、城市、日常生活、消費、飲食、醫療、公共衛生,甚至博覽會才有可能。 然而,閱讀《觀光時代》也可以不用像我一樣,以歷史研究者的眼光,將此放在如此框架下理解,讀者隨意翻開任何一個篇章,都能從中找到許多有趣的旅行史片段。如同富田昭次在書中後記所說:「旅行的樂趣,當然因不同的人,而有不同的體會。」閱讀這本書就好似進行一場近代的歷史之旅。期待哪一天,有像他一樣的作者,能生動地寫出屬於我們自己台灣的旅行生活史。在此之前若看《觀光時代》還意猶未盡的話,讀者可以參考蘇碩斌教授編的《旅行的視線:近代中國與台灣的觀光文化》(群學,2012),或許可以從中讀到更多與「觀光時代」有關的故事與論述。 更多故事: 轉型正義:民主化的西班牙這麼做,臺灣可以如何借鏡?(二) 2015-03-02 12:13:24 1 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岡山教會牧師蕭朝金 2015-02-28 12:59:56 1 【沒有名字的人】五個平埔族年輕人的自我追尋:(5/5)我來自恆春,馬卡道族 2015-05-29 10:54:42 1 【認識古埃及系列之三】第一中間期(2150-2040 B.C.) 2015-03-16 12:36:27 1 將軍之決心:德川吉宗的進口替代政策與「朝鮮人蔘國產化」的嘗試   2014-09-17 20:38:39 1 「時間」的歷史 2015-03-28 21:27:52 1 […]

笑甚麼,你也是中國人!──「中華民族」的歷史與港人的身分認同

$
0
0
文/鍾偉健 民族建構的核心就是形塑身分認同。所謂主體性,說白了便是群體首要之身分認同。香港民族建構就是希望以歷史述事、公共事務、大眾文化建立以香港為界限的身分認同。在建立主體性的時候,多重的身分認同卻難以避免互相排擠。中華民族認同是建立香港人主體性的第一障礙。此文欲展示中華觀念由「多元」走向「一體」的歷史軌跡,指出中華民族的一體性並非必然和必要。藉之反思當下香港人的主體性該何去何從。 「笑甚麼,你也是中國人!」假如有天遇到這樣的指責,筆者首先想到「說甚麼?甚麼是中國人?」「中國」……「自古以來」……惟中國是自古以來都難以釐清的概念。在此先從較廣為人認同的定義起始,「中國」至少代表了自周朝以來的政治和文化共同體,「中國人」又意味著以此共同體下的族群意識。族群意識是人類社會共治共存的必然產物。《左傳.成公四年》有云:「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裏的「族」代表同一血統宗族。惟如今如何介定「族」為何族則難以一錘定音。 費孝通的《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重鑄了華文學界的主流意見,以「中華民族」來指現在中國疆域裏具有民族認同的十多億人民,並描述其格局為「多元一體」,就是指歷史進程中漢族吸收了許多的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也吸收了漢族的融和滾雪球理論。然而,值得檢視的是,這「一體」的民族認同,是從何而生?它真的是「一體」的民族認同嗎? 華夏之始 生活文化共同體 余英時指,在古時中國人對血緣種族區分的「非我族類」的看法並不常見,即是區別中國和非中國的重點並非種族或血統,而是在於文化和道德。所謂「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夷夏之分在於禮。禮行於社會上層階級,而於下層人民而言,「族」就是其生活習俗和生產模式。例如日間牧養牛羊,夜間構火圍居的稱為「狄」;挾帶長弓的漁獵族群則稱為「夷」;種植小米,備刀耕火種的便可能被稱作「烈山氏」、「神農」或「后稷之後」。經歷殷周兩代和春秋戰國,自國家觀念的出現,人群組合才由「屬人」的生活共同體轉變為「屬地」的地緣共同體。隨著儒家學說成為中原王朝的正統思想,文化夷夏觀便成為漢族普遍接受的民族觀。 華文學者一般用「天下觀」解釋中國古代的國族觀念。中國是世界的中心,其他民族分佈在中國的周圍,按道德教化的程度將分成「夷」和「藩」(外夷稽首稱「藩」),稱為華夏中心主義。這種華夏中心主義具備現代文化民族主義的意義,以群體的文化風俗和道德信仰劃分「我族」和「異族」。 華夏中心,實際上亦是漢族中心。二千年來都有不同民族進入中原後融入了漢族,接受漢人的衣服、語言、文字和生活方式。然而正如葛劍雄指出,這種漢族至上的華夏民族觀念在本質上是不平等,亦是以其他民族的消亡為前提。同時它使漢族長期保持著不切實際的優越感,直至歐洲列強到臨中國,戳破這種以中國文化制度的優越感作為民族認同的符號,知識份子便舉起種族民族主義來填補這民族認同的空洞。 善變的中國民族主義 事實上,正如孔誥烽所指,中國民族主義的意涵在一直在公民民族主義和種族民族主義中不停跳躍和變更。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提出的「夷夏之防」,以滿洲為對象,為極端旳種族民族主義佼佼者。後滿人入主中原,漢化日深,又漸漸成為中華文化的一份子。 在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民族思想有兩種發展,一是如自強運動中的高級官員及知識份子推動的自強運動,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他們視滿族為中國的一份子,而將中國與西方國家對立,亦唯有如此,這些漢藉清政府官員才能令避免他們仕途與民族思想的衝突。另一種則是繼承王夫之的漢滿對立的種族觀,如太平天國領導階層首先聲明滿族是異類,是妖魔,旦言要消滅之。 「中華民族」一詞最早當為梁啟超使用,梁取法於瑞士政法學家伯倫知理Johann Kaspar Bluntschli)之國家民族主義。梁啟超強調「國家理性」(reason of state)之最高權威,中國於帝國主義環視下,因應「中國」的生存危機而產生的一種國家至上的觀念,這是針對中國國人傳統上缺乏國家觀念而生的,梁認為「中國有部民而無國民」。梁啟超指明在中國既有於漢族而言「小民族主義」,更應提倡「大民族主義」,也就是合國內諸族的大民族。 而在革命初期,孫中山視滿族為異族,興中會宗旨明文曰:「驅除韃虜,恢愎中華」。然則孫於元旦就任臨時大總統之日竟宣言:「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驅除韃虜」之說如棄敝屣。1920年,孫中山又公開放棄五族共和的主張,指欲仿效美國之民族大熔爐,結合中國以內的所有民族成為一個「中華民族」,其後更闡明這民族主義實際是「漢族底民族主義」。 中國共產黨曾師法蘇聯的民族自決理論,既支持滿漢蒙回藏各族人民平等自由地聯合起來,對抗帝國主義及封建壓迫。1934年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第十四點就列明「中華蘇維埃政權承認中國境內少數民族的民族自決權,一直承認到各弱小民族有同中國脫離,自己成立獨立的國家的權利。」直到1945年毛澤東在中共七大所做的報告《論聯合政府》便指出要組織聯邦基礎的中央政府,「改善國內少數民族的待遇,允許各少數民族有民族自決權及在自願原則下和漢族聯合建立聯邦國家的權利。」 中共在建政後卻立刻淡化少數民族的自決權問題,1949年10月5日中共中央給二野前委的一份電報便聲明「關於各少數民族的『自決權』問題,今天不應再去強調,過去在內戰時期,我黨為了爭取少數民族,以反對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它對各少數民族特別表現為大漢族主義)曾強調過這一口號,這在當時是完全正確的。但今天的情況,已有了根本的變化。」可見中共因應政治局勢需要而宣揚不同的民族理論,為了聯合邊陲民族反抗國民政府,而提倡民主自決,到真正建政掌權後,便轉吹民族融和之理論。【註】 反思中華民族 尋找身分認同 Michael Billig在《平凡的民族主義》一書說,民族主義像一面旗子,不用的時候捲起來,想用時拿出來搖兩下。「中華民族」經由孫中山到中共政權手上反反覆覆的揮舞,時而提倡種族主義,時而主張民族共融,「中華民族」只是國家政權的特別打造的旗子。「中國人」的意涵經歷了二千年的華夏中心主義,同時亦是漢族中心主義,延續至今日的「中華民族」,衍生出「多元一體」、「漢族同樣充實了其他民族」的論調。 漢族於中國政體內的經濟和人口優勢,加之漢族主導的一黨專政,何以談得上中華民族大團結。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就是以模糊不清的民族大義舞弄人心的時候。即使中共官方對「炎黃子孫」、「龍的傳人」的用法愈來愈謹慎,改為籠統宣揚大民族主義的「中華民族」,不少華人卻未能擺脫種族民族主義的認知。清末以來形成的歐亞對立,強化了中國人等於黃皮膚,黑頭髮的形象特徵,同時又混和漢族沙文主義,造成擁有自身語言民俗的邊陲民族與中華民族扞格不入的困窘。 在香港當下的政治語境,認同以種族文化定義的中國人又被稱曰「大中華膠」。筆者認為漢族中心的大中華思想的確是充滿矛盾,同時亦理解在中華文化下產生的中華情結。文化連結歷史,歷史連結共同的身分想像。尤其是二千年積澱下來的中國語文,例如歐美語系雖然亦有諺語,惟沒有中文成語之至直指同一體系的歷史。破釜沉舟、指鹿為馬、背水一戰……每每是朝代更替歷史的一部分。中華知識分子有謂「文史不分家」,也就是文學中有歷史,歷史中有文學。中文背後就是承載着中國歷史。而中國的歷史是一部分分合合,最終以大一統為目標的皇朝更替史。是故世界許多華人都隱約有種唐君毅口中的「花果飄零」之感。 最後回歸一個很基本的問題:「我是誰?」就97年以來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劃顯示,在「香港人」、「中國人」、「香港的中國人」、「中國的香港人」四個選項中,08年上半年只有18.1%受訪者選擇「香港人」,在97年下半年和15年上半年分別有35.9%及36.5%受訪者選擇「香港人」。 換言之,自97以來普遍也有6成以上的香港人認同擁有「中國人」的身分。惟以上數字只能反映香港人對模糊定義的「中國人」的認同,未能反映香港人究竟是認同文化上的中國還是政體上的中國。根據早前一項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計劃進行的調查(正進行一項學術研究中、暫時未有對外公布),巿民對「中華民族」、「中國作為祖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祖國」的認同度仍然非常高;數據亦顯示市民普遍認同香港人和大陸人的血緣和歷史聯繫,但亦同時普遍強調香港人擁有不同於大陸人的價值觀。 方志恒認為,以上數據印證了香港人實際擁有一種「混合型」的國族意識,也就是陳智傑稱作的「港式國族主義」。這是以「公民價值論」為主軸、而兼具「種族血綠論」元素的國族意識。按陳智傑的理解,「港式國族主義」本來就不排斥港陸之間的共同血緣、文化及歷史淵源。陳歸咎香港人以前的不滿是源於北京的強硬對政策,侵蝕香港自治空間和核心價值。然而在佔領運動以後,更可確定北京還原香港自主的機會小之又小。要消解這種抗拒「中國」又親近「中國」的心理衝突,以及避免北京被吞噬香港的核心價值,便要走出「共同種族,共同文化,共同命運」的迷思,重塑香港人的公民性和主體性。 筆者希望通過了解「中國人」身分的歷史脈絡,思考己身的身分認同。第一,是明白「中華民族」並非自古以來便始終如一,乃因應政體王朝生存而生的官方民族主義。第二,是明暸「中華民族」的種族和公民含義之別,若認同中華民族或中國人等同黃皮膚黑頭髮,是以漢族為中心的種族民族主義,便同時否定中國為多民族國家之下實踐民族平等的可能性;若認同「中華民族」是公民民族意義上的大民族主義,便應同時專重民族自決的權利。 筆者認為若有人打從心裏以血緣種族為民族身分的最後歸屬,又不侵害他人的權利和自由,種族民族主義也算是個人信仰的自由。然則,若因強調種族的歸屬感,而忽視自身的公民性及其福祉,並非可取之道。第三,身分認同有不同層次,包括家族、地域、文化、國家等。香港人不必避諱中華文化,也不必糾結於中華文化與國體認同,應當思考香港本身的韌性與多元,香港足球、香港電視、香港……都在支撐著香港人的身分。 香港的歷史背景是一個移民社會,落地卻未必能生根。本身是從大陸移民來港的徐訏,曾勾勒出香港人無根的心態,來解釋香港沒有自己的文學文化的原因,「一個地區如果有文化,起碼要有『屬民』才行。住在香港的人,大家都是暫住性質,流動性很大,沒有人當他是永久居留地,做生意的人,眼睛只看五年,年輕學生畢了業有地方的都走了,這種情況之下,很難產生文化。」 事實上,借之來說明香港一直以來缺乏主體意識也相當合適。時光流轉,生於斯,長於斯,欲一走了之的人固然有之,然則願意承擔共同義務的更大有人在。筆者非欲主張「去中國化」,而是如龍應台所言的「去沙文化」。中華文化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實踐,無容置疑。然而,我們在名曰「香港」的地方共同生活,除了詰責「笑甚麼,你也是中國人」……  想一想,我是香港人。 【註】關於中共於民族理論的善變,可參考孔誥烽:〈中共是最大的自決派〉(載《明報,2015年2月2日》,以及孔誥烽:〈殘缺的國族 自決的城邦 二十世紀中國民族國家建構困境下的香港問題〉(載《香港民族論》,2014年) 本文刊登於香港大學學生會學《學苑》2015年八月號〈香港新民族運動〉 更多故事: 美國人如何看清朝──歐立德的《乾隆帝》 2014-08-25 13:28:28 1 【歷史小說連載】鄭森:大明命脈的危局──海上砲陣(二) 2015-02-09 07:58:58 1 嚕嚕米的魔幻世界:二次大戰與芬蘭藝術家朵貝.楊笙的藝術創作 2014-08-30 17:07:26 1 閱讀如何拯救一座衰落的小鎮?海伊書鎮,一個文化創意產業的真實傳奇(1/3) 2015-05-11 09:24:46 1 政治作為一種志業 2014-08-28 11:09:07 1 […]

英國人如何學歷史?──英格蘭地區的中學課綱

$
0
0
翻譯/說明:曾怡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學生) 近日我國課綱微調一事引發激烈討論,甚至連筆者今年暑修上課時,美國客座教授也對此頗為關注。由於筆者的研究興趣為西洋史,加上去年夏天至英國遊學之經歷,使筆者想要翻譯英國教育部公佈之國家統一課程綱要,提供對歷史有興趣的朋友們參考。 這份綱要出版於2013年9月,於2014-2015年開始使用。筆者無意於此進行一篇完整的英國歷史教育研究,故僅針對此課綱與翻譯過程進行扼要說明。首先,英國的教育體制採用二條平行的學校系統:公立學校系統(State System)與私立學校系統(Independent System)。義務教育(五至十六歲)分為二階段:幼兒/小學教育、中學教育;義務教育結束後,也就是法定年滿十六歲的學生有擴充教育及高等教育二途可以選擇,前者著重各項資格的取得,後者則提供學士至博士之課程。 國家課綱明定學生於各個階段學習的「最低標準」,並要求公立學校遵守,私立學校不在此限,不過大多數私校也會採用。歷史課綱而言分為三階段(Key Stage 1-3),前二階段為初等教育(適用於初級學校,即Primary School),第三階段為中等教育(適用於中學,即Secondary School),若對應臺灣的體制,整份課綱大約橫跨我們的小學到高中結束。另外要說明的是,英國教育部公佈的課綱僅適用於英格蘭地區,威爾斯、蘇格蘭與北愛爾蘭並不使用。 由課綱之中,我們能觀察出英國歷史教育的一些特徵。他們的歷史教育進程始於本國史、終於世界史,大致的建構策略為:認識世界歷史之全貌→理解史學概念→掌握史學方法→形成自身史觀。第一至二階段之中,他們將本國史放在世界史的脈絡中看待,而第三階段透過學習世界史最終又讓學生反思英國於世界上處於什麼位置。以筆者之見,英國學生學習歷史的整體過程其實是在練習「觀察」歷史,這點我們能由課程中大量的對比、辨析史料等內容發現。 由這份課綱能發現三項特徵:
(一)重視歷史與現世生活之連結:如重要的史家卡爾(E.H. Carr,1892-1982)於《What is History?》一書所言,史家、史學與時代的關係若以一言蔽之,即史家為其所處時代之產物、歷史是現在和過去不斷的對話。又法國年鑑學派始祖布洛克(Marc Bloch, 1886-1944)於《The Historian’s Craft》之主張,史家必須由過去瞭解現在。
(二)重視「變化」的過程:第一至三階段中,時常以特定區域/部分反映整體國家/時代之發展。這項策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親身體驗判讀史料、辨析真偽等,符合布洛克「歷史考證」之概念,體現其所主張以「人」為追索對象、研究主體,是為歷史學的基本信條。
(三)以歷史書寫之練習建立史觀 筆者認為,英國歷史課綱重視思辨過程是臺灣可以學習之處,在教學安排上,讓學生先掌握史學語彙,並針對一些抽象名詞與概念進行思考,之後真正航行於歷史事件的大海上才不致一時迷失方向。歷史學並非古玩學,歷史學家也並非食屍鬼,我們研究的人物或事件縱使已逝,其實不然,否則何以克羅齊說:「所有歷史都是當代史」[Every true history is contemporary history.(1917)],我們或許能理解為「所有歷史都是鮮活即時的」。以當下最流行的「一句話惹毛某某人」來說,時常有人問:「讀歷史系以後能做什麼?」,筆者總是回答:「學習歷史是全人格的訓練!」如果有一天,臺灣的歷史教育能夠做到思考與博聞等量齊觀,希望能見到不僅是歷史系學生、乃至於所有學過歷史的人們,都能理直氣壯地說出這個答案。 關於英國國家課綱,所有科目都能在此找到:https://www.gov.uk/government/collections/national-curriculum 全文PDF下載 英格蘭國家課綱[1] 歷史課程第一至二階段 學習目的 優質的歷史教育將有助於學生對不列顛乃至於廣大世界之過去具備連貫的認知。歷史教育應當啟發學生進一步探究過去之興趣。教學應使學生具備以下能力:提出知識性問題、批判思考、評估史料、檢驗論證、鑑往知來。歷史能幫助學生理解人類生活的複雜性、社會變遷的過程、社會多樣性、不同社群之關係以及其所屬時代的認同與變化。 目標 國家課綱旨在保障學生得以: 瞭解不列顛群島完整連貫、編年敘事、從上古至現代的歷史:人們的生活如何形塑這個國家,以及我國與世界的相互影響關系 瞭解世界史的重要層面:古文明之本質、帝國的擴張與消解、舊時非歐洲社會之特質、人類的成就與過錯 習得並應用抽象概念之詞彙,如:帝國、文明、議會、農民 理解史學概念,如:連續性與變遷、因果關係、相似性、差異性、重要性,進而闡述其關聯、進行對比、分析趨勢、提出有歷史根據之問題,並且從是敘述與分析兼具之歷史書寫 掌握史學方法,包含如何嚴謹的運用史料提出歷史解釋,並說明史家何以建構出相左之論證與解釋 透過將所學置入個別時代脈絡—地方、區域、國家與全球,文化、經濟、政治、宗教與社會,長時段與短時段—進而建立其史觀 預期成效 每一個學習階段結束時,學生應認識、理解並能夠應用相關課程中已講述之事件、技能與歷史進程。 ※ 法律並未要求各校講授方框中(見下文中括號與方框內)範例之內容,或其他被認定為非法定強制範圍之內容。 授課內容 第一階段 學生應發展對過往之意識,並能使用與該時代語境相關之共同語彙。他們應知道所學之人物與事件如何服膺於時代框架之下,並且能辨識各時代生活方式之異同。他們應有能力使用豐富之史學語彙。他們應提問以及回應問題,並能從故事與其他史料中提取部分資料,以此顯示他們瞭解該歷史事件的關鍵之處。他們應瞭解一些史家探究過去之方法,並辨別出相異的呈現方式。 為確保上述進程能於教學時詳述,上列關於人群、事件與變遷之綱要於教師授課時,經常需要事先介紹第二、三階段方能完整習得之歷史時期。 此階段學生應習得: 現存歷史記憶之變遷。此項適合用於展示國民生活各層面之變化 現存歷史記憶之外,對國家與世界而言重要的事件[例如:1666年倫敦大火,人類史上第一次飛行,或人們以節慶、紀念日所緬懷之事件] 過去對國家與世界有重大貢獻的重要人物。其中特定人物可用於比較相異時代之生活層面[例如:伊麗莎白一世與維多莉亞女王、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與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卡克斯頓(William Caxton)與伯納李(Tim Berners-Lee)、老布勒哲爾(Pieter […]

【冷知識週刊】第三十號:嗅覺──被遺忘的感官

$
0
0
如果惡魔讓你選擇一種必須拋棄的官能: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與觸覺,大概很多人都會想:「相對於看不見、聽不到與嚐不出酸甜,聞不到香臭應該也無傷大雅吧?」而做出拋棄嗅覺的決定。嗅覺似乎在生死交關的瞬間不太給力,但你知道嗎?許多時候我們的感官與行為都受到了嗅覺影響。 先來做個小實驗吧。 手邊有彩虹糖(Skittles)、口香糖或小熊軟糖的讀者可以捏住鼻子,再拿一顆糖果放入口中嚼一嚼。我想你會驚訝地發現:除了酸與甜,幾乎嚐不出來這糖果是蘋果、檸檬、香橙還是葡萄口味。造就這種感受的主要原因是:人類有80%的味覺經驗都來自於嗅覺。當舌頭嚐出了酸與甜之後,判斷味覺的工作就交給了由口腔擴散至鼻腔的氣味分子;這也就是為什麼鼻塞時我們常覺得吃什麼都沒有味道的原因。 題外話:彩虹糖為什麼叫做skittles呢?冷知識#884 人類對於五官的研究一直都保持高度興趣,唯獨嗅覺常被遺忘。歷史紀錄上第一個對嗅覺進行分類的人就是生物分類王分類學之父林奈(Carl Linnaeus, 1707-1778),他將氣味分成了樟腦、泥土、花、薄荷、輕盈、刺激以及惡臭七大類。往後的科學家也持續地為各種氣味進行分析與分類,希望像理解光的三原色紅綠藍可以組合成各種顏色一般,將味覺拆組成幾種基本氣味的不同組合。部分科學家則認為每種嗅覺分子都有其特殊的感應受器,而這個理論一直到了1991年才由芭柯(Linda Buck)與艾克賽爾(Richard Axel)證實:他們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進行基因解碼,藉由比對視覺細胞的基因找出了嗅覺細胞的基因,並用氣味分子證實了嗅覺受器的存在。這項發現日後更獲頒2004年的生理醫學諾貝爾獎。 目前多數人認同的理論是:人類的鼻腔黏膜上有數百萬個嗅覺細胞,而每個嗅覺細胞僅負責偵測氣味分子的一部分結構;但一種氣味分子卻可以引發數個不同的嗅覺神經反應。氣味分子就像是一串由數把鑰匙組成的鑰匙串,其中每把鑰匙只能開啟一個特定的門鎖(嗅覺細胞),但這串鑰匙卻可以引發好幾個不同的嗅覺反應;這些反應綜合起來、送到大腦分析整合的結果,就是我們對於氣味的感受。根據研究,嗅覺細胞基因約有一千多組,佔人類總基因的千分之三,但人類並沒有完全表現這些基因,僅有約350-400種嗅覺細胞基因被表現。不同的人與不同性別所表現出的嗅覺基因也不同,例如約10%的人無法聞到氫氰酸的味道(柯南漫畫裡常出現帶杏仁味的氫酸鉀即是其中一種);而某些人對於特定味道則會特別敏感,例如香菜。 研究也發現:女性的嗅覺比男性更好,尤其是在排卵期間;嬰兒則可以藉由嗅覺分辨出自己的 親生父母,但對於繼父母則沒有這種分辨能力;反之亦然。由於嗅覺是一種組合反應(一種氣味分子可能引發數種嗅覺細胞反應),據推估:人類能夠分辨的氣味分子可能高達8000萬到一兆之多,但也有科學家認為,實際上人類分辨這些氣味分子有所不同的能力相當有限。人類表現的嗅覺細胞基因相對其他靈長類及哺乳類動物而言是很少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常覺得動物的嗅覺比人類靈敏而需要其他動物(如狗)來協助搜尋與救災。 延伸閱讀:快告訴我媽之討厭香菜也是基因決定的?! #冷知識950                  我們還可以利用地圖與資訊系統來救災 #冷知識799 #冷知識875 由於嗅覺是唯一不須經過脊椎、可以直接與大腦進行溝通的知覺;加上嗅覺與大腦中負責情緒、記憶與行為的邊緣系統有部分連結,當我們聞到某種氣味的同時也會觸動特定的記憶與情緒,例如聞到咖啡就會覺得清醒,而聞到青草就會覺得舒爽。嗅覺不只在演化上扮演了分辨有毒物質的角色,現代對於嗅覺的認知更開啟了對過往無法解釋的許多神經反應的研究。 看完了冷知識週刊,你還會想放棄你的嗅覺能力嗎?要不要考慮換個選項:例如視覺、或是聽覺、或是觸覺…..Bazinga! 參考資料: The Journal of Laryngology & Otology, 2008,122:657-662 Nobel Prize Wikipedia: Olfaction How smell works? 諾貝爾的榮耀1901-2004,科學月刊著,天下文化出版 味覺獵人,芭柏.史塔基著,漫遊者文化出版 更多故事: 魂斷南洋:一張臺籍日本兵從馬尼拉寄回的明信片 2015-08-19 09:00:32 1 【故事 x 台灣吧】「是誰在賣台?」吳密察老師開講 2014-12-22 14:54:53 1 […]

日本人如何學習世界史:來自日本的高校歷史課綱

$
0
0
翻譯/解說:陳志剛(臺大歷史系學生) 翻譯緣起: 「世界史B並非為了詳細而專門的學習世界歷史而存在。導引學生對於世界歷史的興趣與關心⋯⋯進行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歷史思考力,這才是世界史B這門科目的意義。」—日本歷史課程綱要 科目的性格 相信大家都還記得先前「故事」曾刊登一篇關於德國漢堡邦的歷史科課程綱要。該文曾提到,面對台灣內部的議題時,他國的經驗或許值得借鏡。於台灣人的普遍認知當中,德國與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起者;戰後兩國面對歷史的態度卻截然不同:德國願意正視歷史的「錯誤」,日本規避自己的戰爭「責任」。 站在台灣的立場,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國民黨統治之下的台灣再度喪失認識自己的歷史的機會,對於日本的印象也趨於兩極。《大人的日本史》一書的作者涂豐恩曾指出,台灣的日本形象,一為明治維新後文明開化的正面姿態,一則為侵略亞洲的軍國主義負面形象。 對於以上兩種普遍認知,筆者認為,先入為主的既定印象是釐清事實的最大障礙。而過度的將複雜的事物分類,將迷失該事物與生俱來的複雜本質。透過直接地閱讀日本現行的歷史學習指導要領,相信將更為貼近日本歷史教育的現況與本質。同時,各家皆可對該份課程指導做出不同詮釋,各種觀點可能南轅北轍,但想必與當下的主流/官方想法大有異趣。由此,筆者利用暑假閒暇且完整的時間,試圖翻譯該份歷史課程學習指導要領的「世界史B」部分,希望提供大家初步而直接地認識日本歷史教育的途徑,進而檢視自身的「日本觀」如何被塑造,甚至想想日本與德國的歷史教育,對台灣的現況有何啟發。 內容與翻譯簡介: 本次翻譯的「高等學校學習指導要領解說 地理歷史篇」之中的「世界史B」為日本高等學校必修社會科的一環,與「日本史A」、「日本史B」、「世界史A」、「地理A」、「地理B」共同組成「地理歷史教科」。根據日本的高等學校學習指導要領,「世界史B」的授課時數為四標準單位(註:一單位時間為五十分鐘,三十五單位時間即為一標準單位。大家可將之理解為台灣的「學分」之意)。 所謂「學習指導要領解說」是文部科學省針對俱有課程綱要性質「學習指導要領」所編輯的詳細規定,帶有台灣課程綱要的性質。這份學習指導要領解說之中有幾個特色。首先,其強調切勿侷限於政治史的框架,而應以環境、互動、文化、經濟、社會、宗教等多角視點觀察歷史。舉例而言,於台灣歷史教育中被完全漠視的中亞遊牧民族對於亞洲歷史的背景與影響,異言之,即不同人們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即被清楚說明。其次,在日本教育改革的浪潮之下,其特別強調應進行「以學生為主體進行主題式的探究」活動,並注重教學與學生、地域的聯結,且注目於學校與博物館、資料館的合作教育。此外,這份學習指導要領解說也針對俱有爭議性的「如何教授近代史」的部分於文末以專章作出說明,應可視為日本教育當局的立場。 筆者希望各位讀者閱讀時,別直接滑到近代史的部分,而應從最初的目標、古代世界開始閱讀,方能理解其整體脈絡,並推論其可能蘊含的意義。此外,也可以特別注意於這份俱有「通史」性質的文本之中,哪些歷史事實被選擇,又有哪些歷史事實沒有被納入。注意到這點,或許將對日本官方的歷史思維模式產生更深的認識。 必須說明的是,筆者於翻譯時保留了一些原文中的特名詞,例如「遊牧民」、「元寇」、「進出」等,以利讀者理解日本思考歷史的脈絡,並透過前後文理解所謂「爭議」部分的來源。 當然,這份學習指導要領解說只是日本歷史教育的其中一部份,關於教科書的內容、教科書的審定程序、教育現場對於學習指導要領的反應皆無法自本文中得知。然而「學習指導要領解說」代表日本政府對於歷史教育的觀點與精神,倒也是事實。從此觀之,或許本文仍俱有一些參考價值。文長至此,希望大家會喜歡。 於文末附上一些翻譯文件與參考資料的來源: 1、高等学校学習指導要領解説 地理歴史編:http://www.mext.go.jp/component/a_menu/education/micro_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14/10/01/1282000_3.pdf 2、高等学校学習指導要領:http://www.mext.go.jp/component/a_menu/education/micro_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11/03/30/1304427_002.pdf 3、高等学校の各学科に共通する教科・科目等及び標準単位数:http://www.mext.go.jp/component/a_menu/education/micro_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11/03/30/1304427_004.pdf 全文PDF下載 世界史B 1    科目的性格與目標 (1)科目的性格 世界史B是一門展開世界歷史的複雜本質(枠組み),以各時代、各地域的歷史之重要事項為中心的科目。相較於「世界史A」以兩標準單位數以學習近現代史,「世界史B」則旨於學習自古以來的世界歷史之基本事物。中小學校為止的歷史學習是以中學校社會科為中心,學習日本歷史的背景。從學生的角度而言,「世界史B」與「世界史A」同樣,兩者都是學生初次而完整地接受世界歷史的科目。 關於世界史B的內容,為使學生得以容易地瞭解複雜而多樣的世界史,自「(1)通往世界史的門戶」至「(5)地球世界的到來」為止有以下幾個大項目。「(1)通往世界史的門戶」引領學生進入本學科,包含接續先前的中學校社會科、考慮世界歷史與地理條件和日本歷史的關聯、自然環境與人類的關聯性、日本歷史與世界歷史的聯繫、從日常生活出發的世界史觀看角度等數方面,設定適切主題的考察活動,提高學生對地理與歷史的關心程度,藉此達到瞭解學習世界史的意義的目標。 次之,「(2)諸地域世界的形成」到「(5)地球世界的到來」為止,以各項資料為基礎,闡釋各時代、地域與地理條件和日本歷史的關聯性。如此一來,以時代區分與地域區分為基礎,學生將掌握世界歷史大視野的複雜本質。我們將關注古代至近代的世界之中數個地域世界的自律性與體系性,「(2)諸地域世界的形成」,「(3)諸地域世界的交流與再編」,「(4)諸地域世界的結合與變化」等各大項目,將把握諸地域世界的形成、交流與再編、結合與變化的過程。承繼近代的歷史,現代歷史的部分將關注以全球規模為主體的一體化世界之出現。「(5)地球世界的到來」將強調諸國家、諸民族強烈的相互依存,並使學生理解地球規模的諸多課題。 其中,十六世紀以降的世界歷史與「世界史A」有許多相似的部分。諸地域世界的人們因移動與交易而增加彼此間的聯繫;身處逐漸邁向一體化的世界,擁有自地球視野出發觀察一體化的世界運作的能力將至為重要。同時,了解於世界一體化的過程中,各地域引起的社會與文化之變化亦相當重要。總體而言,「世界史B」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宗教、生活等領域的觀點,以構成綜合視角的世界歷史。 再者,本次修訂著眼於透過各大學習項目下的主題設定,進行階段的、指導的學習,深化觀察歷史的方法與思維模式,並培養歷史的思考方法。首先「(1)通往世界的門戶」將進行設定主題的活動考察,而自「(2)諸地域世界的形成」到「(4)諸地域世界的結合與變化」將以與時間軸、空間軸、資料閱讀與解釋相關的主題設置研究活動。「(5)地球世界的到來」作為世界歷史的總結,將使學生自己設計主題,進行研究活動,並展望永續發展的社會。本次的研究將由學生發想、設計,運用目前為止已學習的世界歷史知識、技能,從歷史的觀點活用諸項資料,進行以學生為主體的考察活動。我們期待學生能透過本活動培養歷史思考能力,並充實的活用語言。 「世界史B」並非為了詳細而專門的學習世界歷史而存在。導引學生對於世界歷史的興趣與關心、以此為基礎理解世界歷史的基本事項,並從各大項目的資訊中找出主題,進行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歷史思考力,這才是「世界史B」這門科目的意義。 (2)目標 以下將分項解釋本目標各部分的構成。 第一部分為「展開世界歷史的複雜本質」。本部分明確地闡釋「世界史B的學習內容」。易言之,「世界史B」縱覽由古至今的世界歷史,並關注諸地域世界的動向,包括其形成、交流與再編、結合與變化,與地球世界的形成。本次修訂將主題由從前的「複雜本質與其流變」,更改為「展開世界歷史的複雜本質」,明確表達出「結構的理解世界歷史」這個旨趣。 第二部分為「基於諸項資料理解世界歷史與地理條件和日本歷史之間的關連。以廣闊的視野考察文化的多樣性・複合性和現代世界的特質」。本部分揭示學習的展開與方法。與「世界史A」同樣,「基於諸項資料」意指透過活用年表、地圖與其他資料理解世界歷史,並育成於所謂「知識基盤社會」的今日社會構造之中,面對變化所需的思考力、判斷力與表現力。其前半部將接續中小學校對日本史與地理的學習與世界史、地理歷史科等共同必修科目,瞭解世界歷史與地理條件與日本歷史的關聯。其後半部則分別考察世界歷史之中的文化・文明多樣性・複合性、諸地域世界的接觸與交流與現在世界的種種特質與要素。 第三部分為,「以此為基礎培養歷史的思考力,培養身處國際社會中自主的日本國民的自覺與資質。」表現出與「世界史A」相同的目標。縱使「世界史A」與「世界史B」的構成與學習內容皆有差異,彼此互為獨立的科目,然其希冀透過學習世界史所達成的目標則為相同。透過理解他國或他地域的歷史、學習其與自國與世界的關係,將培養客觀地觀察事物的觀點。此外,根據學習世界形成的歷史過程,文化的多樣性・複合性與現代世界的特質,栽培歷史的思考力。如此一來,培養身處國際社會中民主與和平的國家,與自主的日本國民的自覺與資質,為本科目最重要的目標。 2    內容與其使用(取扱い) (1)通往世界史的門戶 本大項目著眼於自然環境與人類的關係、日本的歷史與世界的歷史的關係、以日常生活的視角觀察世界的歷史等學習世界史時必須注意的視點,期藉此提升學生對地理與歷史的關心,並深入瞭解學習世界史的意義。 欲提升對於學習世界史的興味與關心,建立持續的學習動機,必須將過去中小學校的學習經驗與之結合。此外,世界史身為地理歷史科的必修科目之一,在學習導入期間,應將地理與歷史、日本的歷史與世界的歷史之間緊密連結。由此,世界史與地理、日本史的關係將相當明確。而為提升學生的興趣、關心與學習意願,從前的「ア   世界史的時間與空間」將被「ア   自然環境與人類之間的關係」取代。本次修訂亦承繼從前「イ 從日常生活觀察世界史」、「ウ   世界史與日本的關係」的內容,設立「イ 日本的歷史與世界的歷史的關係」、「ウ   以日 常生活的視角觀察世界的歷史」兩個章節。 本部分將世界各地的人們的生活與環境多樣性、以日本的歷史為背景的世界歷史等與中學校社會科的內容相連,設定相關的主題。此外,從前僅需自三的主題中選擇兩個進行,本次修訂中,為了銜接中學校的課程,所有的項目都必須選擇。在這個過程中,「ア   自然環境與人類之間的關係」屬於學科導入的性質。「イ 世界史與日本的關係」、「ウ   […]

【鬼的歷史】十八世紀的「吸血鬼風暴」 ──那些令鬼喪膽的人們

$
0
0
看到Emery大的神作〈殭屍 = 不插電的生化除濕機?〉,我愣住了── 我看著手邊的資料,發現我們根本就是在說同一個故事啊!十八世紀的歐洲大家也都在流行挖墳掘墓啊!挖開之後也都發現屍體沒有腐爛啊!於是大家就開始傳言妖魔作祟所以對屍體千刀萬剮阿!之後大家又開始指認自己看不爽的人是吸血族然後把人活活釘上木舂啊!根本一模一樣啊! 那誰來告訴我三百年後這造成的是什麼樣的差異啊啊啊~~~~~?!!! 不過大體說來,18世紀所描述吸血鬼的樣子和左圖其實是比較相近的。讓我訝異的是當西方的吸血鬼形象已經從左圖到披著披風外加M型禿的德古拉伯爵,最後進化到這個讓女主角愛個半死全球狂銷8500萬冊的吸血貴族時,東方的殭屍形象仍然相當忠實的保持原本的樣子。 綜合當時各事件的目擊者所述,18世紀的歐洲吸血鬼有著下列的特點: 穿著入殮時的衣服(大部分是裹屍布);因為血喝的太多導致臉部呈現深紅色或黑色;屍體高度浮腫、如同左圖那精美的眼袋;生前的牙齒、指甲、頭髮會脫落,之後長出的會比原本更長;最後吸血鬼在夜晚出來攻擊人時,身上都會帶有淡淡的腐臭味。 唯一的差別是在東方人們恐懼的是乾旱,而西方恐懼的是:瘟疫。 18世紀前期發生的類似事件不勝枚舉而且大同小異,在這裡我就單舉其中一個描述最完整也最具代表性的吸血鬼事件。奧地利軍醫葛拉瑟(Glaser),於1731年在北塞爾維亞Medwegwa村調查一起村民接連死亡的案件並寫成報告,並於文件最末記下給奧地利駐軍司令的「醫學」建議: 吸血鬼存在,請盡速處決一具被指認為吸血鬼的女性死者。 一切都起源於18世紀初的土耳其戰爭── 18世紀的東歐處於非常不平靜的時期。長久控制該地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漸漸地衰弱,應付不了來自普魯士和奧地利的大舉進攻。一時之間歐亞兩大勢力在東歐交火,匈牙利、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等地的人們倉皇逃離。 這些逃到西歐的難民並沒有直接跑到大城市裡。相反的,他們在邊境上建立大大小小的防衛型村鎮。奧地利政府提供給當地人武器和糧食等軍援,而當地人則替奧地利防衛邊境。所以很自然的,這些前線村莊的生活習性、傳統民俗甚至宗教信仰都與西歐大不相同。而傳統的東歐信仰也悄悄進入了西歐。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東西也進入了西歐…… 西元1731年冬季,奧地利北塞爾維亞防區駐軍忽然收到來自一個名叫Medwegwa防衛村的緊急戰報。報告上表明一起不明原因的群眾連續死亡事件,請求盡速派人支援。防區司令官許內澤(Schnezzer)中校評估後推測,該地很有可能是發生了瘟疫,於是派出駐軍醫生葛拉瑟(Glaser)前往當地探查。 葛拉瑟很快前往了該村,在12月12日的報告中記下所有患者都有胸腔化膿及側腹刺痛的症狀,並且都是因為在齋戒期開始前大量的暴飲暴食導致的。 本來葛拉瑟認為這件事情應該可以很快結束,但是村民並不滿意葛拉瑟的解釋。村民反駁,這些人除了這些症狀外,還有不斷持續的高燒和風濕症狀,而且在染上這些症狀後的患者都在幾天內接連死亡。這些都和暴飲暴食沒有關係。 葛拉瑟表明,這些可能是附加的症狀或其他的併發症,並且將六週前接連死亡的13起病例都一一給予了醫學上的解釋。但是村民依舊拒絕相信,他們甚至埋怨葛拉瑟的醫生身分:我們要調查的是魔鬼作祟,你們派給我們一個醫生幹嘛? ……作祟? 一名當地農夫建議葛拉瑟轉換調查方向,他們認為這一連串的村民死亡事件與一位名叫米麗莎(Miliza)村婦的死亡有直接的關係。米麗莎是在七週前以50歲的年紀死亡,然而早在她生前人們就不斷傳言,她在土耳其佔領時代吃過由吸血鬼化身的羔羊肉,從此之後便轉化為一種不死生物── Vampyr! 這是六年前,也就是1725年才被創造出來的新詞彙。早在1718年就發生過疑似吸血鬼攻擊事件,但是當時的人們還沒有一個準確的詞來形容這種死後不腐的屍變狀態。一直到1725年北波士尼亞再度發生類似情形,當時的患者指證歷歷,他們都是在睡夢中被屍變後的死者攻擊。彌留之際他們喃喃著囈語,一邊說著疑似吸血鬼屍變的死者名字,一邊說著……「Vampyr」(斯拉夫語,本意為吸、飲)。 這便是當年所有死者病歷上的共同死因。後來這個字被轉化為德語,接著又進入英語世界,變成眾所周知的Vampire(吸血鬼)。隔年1726年發生的類似事件,從一開始便以吸血鬼來敘述這種屍變狀態。 村民推測,米麗莎已經自我轉化成為吸血鬼,並且在死後從墳墓裡爬出將村民「吸血鬼化」,這直接導致了被攻擊者的死亡。 葛拉瑟一剛開始自然是認為荒謬。身為啟蒙時代的醫生,他受過的是完整的科學教育,並不認同這類鄉野傳聞般的蒙昧迷信。但是村民的反抗聲越來越大,甚至威脅要廢村遷居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村民的堅持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五年前,1726年轟動全歐的吸血鬼事件也發生在這裡。那時候退役的民兵阿諾德‧保羅從國家領到一塊土地做為退休金,卻不斷有人提到當他之前駐防在一個叫Gossowa的據點(據了解可能位於現今的科索沃)時,為了躲避瘟疫於是和吸血鬼達成協議。透過吃下吸血鬼墳墓的泥土和將牠的血塗在身上的儀式,他正式成為了吸血鬼的一員。從他過世之後,便不斷有村民因無法解釋的原因死亡。 為了平息大眾,葛拉瑟選擇了最簡單的方法:打開米麗莎的棺木,一探究竟! 但是一打開棺木,連葛拉瑟都愣住了。 七週前下葬的米麗莎嘴巴張大,葛拉瑟看見屍體嘴巴和鼻子旁留著「鮮紅、成液態狀的血液」。照道理說已經下葬七個星期的死屍,怎麼可能在嘴邊還殘留著液態狀而不是已經凝固的血液?而死屍的狀態也不像一般下葬七週屍體的腐化狀態,葛拉瑟在報告中記下屍體的狀態: 「高度腫脹。被擴張到只剩一層薄薄的皮膚下,可以看見血液在其下流動。」 連身為醫生的葛拉瑟都震驚於屍體保持的完好。他所受的教育並不允許他相信,但是在萬般掙扎下,他最後在報告上寫下米麗莎的的死後狀態「可疑」。他又打開四週前另一位死亡的20歲年輕女性絲丹諾(Stanno)的棺木,因為她曾在生前亦被謠傳與吸血鬼達成協議,將吸血鬼的血塗在身上以求保護。 葛拉瑟記下絲丹諾的死屍狀態:「可疑」。 葛拉瑟急忙打開另外七個棺木,現在排成一排陳列在他的面前。我們幾乎可以想像他緊皺眉頭的樣子: 三具屍體「正常腐化」、四具屍體「可疑」。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數學問題:一具屍體死亡成為吸血鬼,一個吸血鬼直接導致了七位村民死亡,其中有四具屍體有吸血鬼化的症狀….. 那麼小小的村莊多久會被滅村? 葛拉瑟無計可施,他在報告的最後建議奧地利軍隊可以按照村民的願望「處決屍體」。姑且不論吸血鬼是不是真的存在,屍體死後不腐的狀態屬實,那至少代表有某些我們不知道的事情正在發生。而且最直接的影響是,村民的怒氣也會直接消弭。 此後吸血鬼風暴越演越烈。隔年也就是1732年,情況相似、但數據更為驚人的事件發生。另一名軍醫報告受害村民接連在經歷顫抖、癲癇、胸部劇烈疼痛之後數天死亡。他打開共16個棺木驗屍,只有五具屬於「正常腐蝕」。 奧地利官方強力壓下兩名軍醫的報告數月之久,卻抵擋不住四處瀰漫的恐慌。維也納方面一方面未能給出合理的科學解釋,卻一味將東歐人民以宣揚迷信罪關進牢裡的行為激起當地人民的憤怒。在匈牙利,人們聯繫當地反奧地利王室的貴族準備宣布獨立,這種恐慌在1734年達到最高峰。 不只奧地利與普魯士,一時之間全歐各地似乎到處在挖墓園,把屍體釘上木釘、撒上大蒜等辛辣香料,德國一帶偏好斬首,東歐則喜歡挖出心臟。更有較極端的例子是挖出屍體公開處決,甚至直接因為被指控為吸血族處決活人。平原上遍地立著高聳木樁,每個木樁上都插著從墳墓裡挖出的屍體…… 那真是一個連鬼都顫慄的世紀啊。 所幸最後奧地利女大公的私人醫生范‧施威登(Van Swieten)最終找到了科學的合理解釋:屍體死後會因化學分解作用產生腫脹,裡面的氣體可以停留在屍體數月、數年甚至十年之久。而膨脹的壓力會導致身上的孔洞比方說嘴、鼻子、牙齦開始出血,看起來就好像剛喝過血的樣子。 同一時間,教皇本篤14世也發布關於吸血鬼的飭令,宣告吸血鬼從神學上的觀點來看並不存在。喧鬧一時的吸血鬼風暴也才終於消彌,挖開的墳墓灑下了新土,從小小的墳洞仰望漸漸縮小的藍天,神鬼與人間的通道終於永遠的被關上。 ……鬼,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 不過墳墓外仍時不時傳出令人恐懼的鏟土聲。吸血鬼傳說在東歐不滅,最近的一起事件是三月份的一個午夜,一位名叫Gheorghe Marinescu的村民帶著五名親戚拿著鐵鍬、稻草叉還有各式器具在墓園裡搜尋。不久,他們便找到了要找的墓地。 這個墓地幾天前被人發現打開,而死者橫躺在墓園裡,看起來像自己走到墓園中間似的。官方宣稱這只是一起非常惡劣的惡作劇,但當地農民認為:這是死者吸血鬼化的徵兆,必須立刻採取行動。 每個人靜靜地開始挖掘,不久鏟子碰觸到棺材,大家合力打開蓋子看見裡面的屍體。 村民一聲不吭拿起稻草叉,用力的往屍體左胸插下去,接著一鉤便把心臟拉扯出來。(!) 他們把心臟燒掉,將灰燼摻入水中拿回家,給自己的小姪女喝掉。(!!!) 地點:Marotinu de Sus村,羅馬尼亞…… […]

香港人千年史(四):戰後香港之普羅本土意識

$
0
0
有異於定居香港的華人精英,開埠初期的華人勞動階層不少都只視香港為暫居之地,大多希望賺夠一定積蓄後返回在中國的故鄉。不過隨着香港經濟日趨工業化,臨時的外判工種逐漸為長期僱用的工作所取代,勞動階層居港的年期亦越來越長。他們不再只視香港為旅居之地,不再認為香港社會的種種問題與己無關,漸漸學會為此時此刻的社會議題勇敢抗爭。 早於1887年中法戰爭爆發時,華人勞工已經懂得在發起反法運動時,順道提出勞工權益的訴求。1920年的機器工人罷工以及1922年的海員大罷工,華人勞工階層亦為本土的權益團結一致。這兩次工潮的論述,均與中國國族主義無關,訴求亦只限於香港內部的社會公益(Chan 1991)。 戰前華人勞工階層之所以仍未有本土意識,主要原因在於他們仍然留有退路、在於他們仍然有衣錦還鄉的盼望。即或如此,觀乎他們為本土議題而進行的一連串抗爭,他們已經習慣香港特有的生活方式,至少會視香港為第二家鄉。而他們集體抗爭時,亦容易產生命運共同體的意識。這與完全的本土意識其實只有一步之遙。 1949年中共奪權後,港中邊界已不再如昔日般開放。中共政權按照社會主義理想,從上而下改造中國社會,共產黨的科層架構取代了昔日的士紳及宗族體系,維繫中國社會的傳統文化及宗教都遭到否定。華人勞工階層的家鄉,已經不是那曾經令他們朝思暮想的家鄉。他們回鄉的路斷了,自此只有眼前路、沒有身後身,只剩下唯一一個選擇:成為一個完完全全的香港人。 中國赤化前後,不少研究國學的知識分子既抗拒中共對傳統文化的摧殘,又不願接受國民黨政權的高壓統治,決定遷居至相對自由的香港。這群南來文人視中國赤化為中華文明的淪喪,而受到英國保護的香港則是中華文化的最後堡壘。他們寄望能在香港靈根自植,在中共那墮落的「新中國」以外,重新建立華夏文明。如此則成為一種大中華文化主義,即是一種熱愛中華文化卻抗拒中共的國族主義(羅永生 2012)。 這種中華遺民心態,或能與日本學者林春勝、林信篤1732年撰寫的《華夷變態》之意識形態相比。林氏父子認為清兵入關後,中原只剩下蠻夷,令日本成為獨一華夏正統。南來文人則寄望華夏文化能在殖民地的庇蔭下,免受中國的文化浩劫,於香港傳承下去。 在冷戰的氛圍下,香港政府擔心親共勢力滲入香港的教育體系,煽動青年人衝擊政府管治。政府於是像戰前與學海書樓的前清御史合作那般,拉攏南來文人加入香港的教育體系,期望他們反共的文化保守主義能令莘莘學子免受激進思潮影響。新儒家學人創辦的新亞書院之所以能壯大,並且日後成為香港中文大學的創始成員,乃是這種冷戰思維教育政策的結果(周愛靈 2010)。南來文人那套熱愛文化中國卻抗拒政治中國的大中華文化意識,成為了香港學校中的主流論述。 戰後嬰兒潮出生的那一代香港人,自小就成長在一個與中國相對隔絕的城邦,既不像上一代那般有衣錦還鄉的選項,對中國的歸屬感亦不如上一代那般自然而有。他們接受的教育主張大中華文化主義,這令他們易於認同中華文化,卻又使他們同時視政治中國為陌生的他者。到六十年代,這群本土一代長大成人,開始思考身份認同的問題。 1966年因天星小輪加價而誘發的九龍暴動,正好標誌着青年本土運動的開始。他們對香港的殖民地體系感到不滿,不再願意成為被殖民的二等公民。青年團體在六、七十年代之交的中文運動中積極發聲,着重本土文化的身份政治成為香港社會運動的主要議題。 嬰兒潮一代對中國國族主義有着自相矛盾的表現。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認同,令他們難以對中國國族主義說不。在六十年代末的火紅年代,西方社會的大學生對左翼思潮趨之若鶩,對文化大革命期間反美抗蘇的中共政權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西化的香港大學生亦受此風潮影響。與此同時他們亦目賭中共國力日漸強大,部份大學生因此投入親共中國國族主義的行列,主張唯有中共能使中國現代化成功,被後人稱為國粹派。 1971年美國決定將釣魚台連同琉球群島撥歸日本,掀起全球華人大學生的反日國族主義風潮。香港的大學生亦有響應,發起多場示威集會。1972年7月5日,保釣學生在維多利亞公園和平集會時遭武力鎮壓,威利警司瘋狂棍打示威者的畫面被傳媒廣泛刊載。是次集會使市民對學生起了憐憫之心,開始認同市民應當享有和平示威的權利,長遠而言令香港社會運動的氣氛熾熱起來(Lam 2004)。 不過,我們絕對不應該過份高估當年大學生對中國國族主義的支持。這群大學生所謂的愛國熱情,不過建基於左翼思潮在頭腦上的認知,以及對中共宣傳一廂情願的盲信。他們與同期的中國人有着不一樣的生命歷程,即使部份人曾經造訪中國,見聞亦不過是預先安排好的樣版。1976年四人幫被捕,這群學生的中國想像不攻自破,國粹派的學生運動無以為繼,迅速崩潰。 此外,國粹派學生對中國國族主義的追求,並未能代表所有大學生的想法。1969年一篇刊登在香港大學學生刊物《學苑》的文章,即批評國粹派「自己生於斯、長於斯,在香港大學念書,用香港納稅人的錢,卻只空談愛國。對於香港的不平等、不合理的現象,孰視無睹;(對)香港四百萬同胞,漠不關心,其實又談什麼愛國?」不少大學生的焦點,亦放在本土的社會公義問題,羅湖橋以北之事反而比較次要。他們同樣受左翼思潮影響,批判香港政府的殖民統治,卻堅持反殖必須由本土開始(羅永生 2012)。 於全香港的層次,這群學生參與了反貪污、捉葛柏的運動。此運動催生了廉政公署,自此香港政府逐漸由壓在港人頭上的殖民者,演化為替市民服務的公僕(Lam 2004)。而在地區的層次,一群被稱為社會派的學運人士則走到各基層社區做社會服務,並組織基層市民為種種社會問題發起抗爭。這些遍地開花的本土抗爭日趨政治化,演變為八十年代的民主運動(So 1999)。 對於無緣參與學運的一般市民,六七暴動乃他們本土意識的轉捩點。由於當時親共勢力的恐怖主義行為,街上遍佈土製炸彈、電台名嘴慘遭殘酷燒死、連街上嬉戲的兒童亦遭炸彈炸死。香港人雖然不滿殖民統治,但更不能容忍中共及其在港黨羽的暴行。在中共與香港政府之間,香港人大多選擇後者(張家偉 2012)。 此後香港政府痛定思痛,擴展了對社會基層的行政吸納政治制度,令政府回應民意能更有效率(King 1975)。英國方面亦察覺主權前途談判在即,需要以經濟發展及社會改革大幅改善市民的生活,提高政治認受性作為談判籌碼。港督麥理浩便在英國支援下推出一連串改革(李彭廣 2012)。社會派等社運人士於各社區的抗爭,反倒為改革中的政府提供表現機會,弔詭地令市民產生政府聆聽民意的假象。香港普羅大眾開始將殖民地政府視為服務自己的公僕,北方那政治中國與他們的距離越來越遠。 與此同時,香港亦已發展成一個以粵語為主的社會。粵語的潮流文化於七十年代興起,為香港人帶來不少文化自豪感。到七、八十年代之交,香港人在政治上、文化上,都確立了一種有異於中國的本土國族身份(Matthews et al 2007)。只可惜香港國族方才正式成形,早已變得陌生的中國已經決定要將香港併入版圖。 (待續) 作者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knationalhistory 鬱躁的城邦:香港民族源流史 國際書號:9789881438867 出版社:紅出版 (圓桌文化) 出版社專頁:http://www.red-publish.com/big5/book/2292 更多故事: 【國父「們」的故事】同盟會篇:消失的光復會(第二彈 很威的文人們) 2015-01-09 15:59:32 1 【認識古埃及系列之完結篇】希臘羅馬時代(332 BC – 396 AD)  2015-06-03 17:43:18 1 兩萬五千年的毛髮之戰!西方女性除毛史(下) 2015-05-17 19:14:17 1 […]

【電影、城市與歷史】侯孝賢《風櫃來的人》:澎湖與高雄間的漂泊

$
0
0
世人喜歡比較楊德昌與侯孝賢的創作風格,前者精準、富批判性與現代感,後者沉緩、側重難以名狀的幽微詩意,但因為承襲了新浪潮電影的特質,擁有共通的底蘊,特別擅長刻畫時代氛圍,描繪青春的失落與社會的躁動。 侯孝賢和楊德昌分別在高雄、台北度過年少歲月,兩人在獨立創作的初始,便各自透過《風櫃來的人》(1983)和《青梅竹馬》(1985)詮釋了養育他們的南北兩城;我們已經可以從這兩部片初步看出他們手法的不同,一冷一熱的調性,凸顯出台北與高雄兩大城因為歷史情境、地緣空間導致的都市性格差異,也暗示了導演本身〔無論是作者特質或美學〕的微妙分別。 楊德昌向來是「非常台北」的創作者[1],作品離不開台北,但處理的議題,無論是社會、經濟或心理等面貌,卻力圖從真實生活中汲取超越台北的、更廣角的普世性和危機感,比起寫意的侯孝賢,楊德昌在這方面的企圖更加強烈,也更一以貫之。台北作為楊德昌最熟悉的城市,在他的電影生涯中,一直是他最方便的思想載具與助力,以台北為骨幹,以時代變遷中的人情世故為靈肉,楊德昌的故事精彩展示了台北城世紀末二十年間的華麗與哀愁。 在所有楊德昌以台北為背景的電影中,《青梅竹馬》是唯一堂而皇之冠以Taipei Story英文片名的故事;確實,比起他的第一部片《海灘的一天》(1983),《青梅竹馬》更精粹也更「台北」,把現代台北交代得充滿層次感,時空背景雖然是老80,但它所呈現出來的城市特質,社會經濟轉型的張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放在今日仍然毫不過時。從這個角度來看,在格局上能夠和「非常台北」的《青梅竹馬》分庭抗禮的「高雄」故事,恐怕也只有侯孝賢的《風櫃來的人》了。 時間倒回1983年,侯孝賢因和許多國外學電影回來的新銳電影人交遊,又在編劇朱天心的建議下閱讀了《沈從文自傳》[2],開始自覺地思索電影形式與拍攝手法的突破,最後交出了第一部有清楚個人印記、攝影方式「很遠很遠」[3]的《風櫃來的人》,以「旁觀者」的遠距姿態拍攝帶有「個人經驗與情感」〔包括導演與演員〕的作品,將《風櫃來的人》推離了傳統影業的軌道,正式與60、70年代的類型片分道揚鑣,這一年,是台灣電影轉型的分水嶺。 在那個時間點,冷戰尚未結束,台灣退出聯合國又與美斷交,台灣的產業結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農業式微,工商業社會成形,經濟建設、工業出口貿易的衝刺仍如火如荼,中小企業崛起,不久的將來台灣就要解嚴,變動中,一切都隱約「和以前不一樣了」,好像「有事就要發生」。這個變動的氣氛便是《風櫃來的人》與《青梅竹馬》的基調,此時的台灣南北兩大都會台北和高雄,不僅僅是社會經濟的標竿與風向球,更是島內社經階級流動與拉鋸的試煉場。 侯孝賢曾經解釋《風櫃來的人》許多場景皆拼湊自第一手的私人印象[4],因為「那邊有個記憶」,「那味道對我來講很過癮」[5],比如第一幕撞球間的畫面,取材於他拜訪澎湖風櫃時,看到現場一群無所事事的年輕人,看見「青春生命不可預測的哀傷」,「這麼不安定,而隨時會出事」。[6] 這樣的不安,與其說純粹是一群少年因為無所寄託的結果,或者少年犯罪的預兆〔片中的少年雖然結黨滋事,卻連殺雞都下不了手〕,還不如說,是澎湖人口外移前的序曲,地方經濟萎靡的顯現。工作無著落,村舍蕭條荒敗,人口老化,血氣方剛的澎湖年輕只能瞎混,在某個節點勢必尋找個出路,在那渾渾噩噩中冀望著真正能「混出個名堂」,就像當年在高雄廝混的侯孝賢必須北上尋求出路那樣──侯孝賢最後上了台北,而那群年輕人出發去了高雄,或許將來還要去更遠的地方。 澎湖與高雄的牽連,不只是高雄有很多強打「澎湖海鮮」、內售「金瓜米粉」的海產餐廳;《風櫃來的人》之所以非常「高雄」,也不僅僅只是因為這是一部來自高雄的導演在高雄取景的片子,而是因為侯孝賢所敏銳捕捉到的「味道」,除了個人的記憶,還有高雄人的集體歷史,以生活況味記錄高雄移民史與工業現代化,這是《風櫃來的人》經常被忽視的意義。大部分的電影評論者在看待《風櫃來的人》的時候,多半聚焦於它在敘事手法的突破性,並且將之簡單歸類為《悲情城市》(1989)等「歷史」電影系列之前的「鄉土」作品,而忽略了《風櫃來的人》同樣具備了罕見的港都歷史結構,而這個關鍵在於侯孝賢選擇了鹽埕與旗津兩個老城區作為銜接澎湖與高雄的場域。 2004年高雄電影節結束後,侯孝賢對獲邀至高雄拍攝電影紀錄片的黃銘正說: 「到高雄住下吧!哈瑪星、鹽埕都好。住下,才能掌握人的生活節奏,什麼人在什麼時刻出沒,才知道住的是那些人,工作的又是那些人,他們在做什麼,想什麼。外地的導演走馬看花,拍不出高雄真正的精神和節奏,只是拿高雄做場景,拍不出。」[7] 由此可見,高雄臨海的鹽埕這一帶老城區對侯孝賢來說,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是他心目中最能釋放「高雄」味道的城區之一。 謝一麟在《港都人生鹽埕市井》書序中說的沒錯,幾乎每個高雄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鹽埕」回憶。鹽埕就是電影裡的少年阿清離開澎湖後率先在高雄落腳之處,他姐姐住的地方。鹽埕的澎湖人特別多,其來有自,阿清的跨海之旅,是眾多澎湖青年宿命的縮影。 鹽埕見證了高雄最繁華的過去,亦見證了高雄的澎湖人移民史:1908年日治時期,基隆至打狗的縱貫鐵路通車,並且興建高雄港,此後,田町〔今鼓山區內〕的淺野水泥會社打狗工場〔1917年興建〕、 打狗漁市場〔今鼓山漁市場,1919〕、打狗漁港〔今鼓山漁港,1927〕分批建設,使得旗後〔旗津〕、鼓山、鹽埕成為水陸輸紐,繁華盛極一時,提供了大量工、商、漁業的就業機會,因此吸引了大量澎湖與台南的季節性移工與外移人口,高雄成為高雄幫、澎湖幫與台南幫三強鼎立的移民城市〔1924年高雄市僅四萬兩千多人,至1999年已達一百四十七萬以上,僅次於台北市〕。 1953年,政府實施第一期經濟建設計劃,高雄被列為工業經濟發展及建設中心,1967年成立的高雄前鎮加工出口區及1969年興建的楠梓加工區更使得高雄的都市規模擴大,發揮吸引大量外縣市移民的牽引效應, 1972年的時候,澎湖人口移居高雄謀生者已經大量超過澎湖本島的現住人口[8],也因此衍生出澎湖小島廢村,旅居高雄的澎湖人每逢佳節包船回澎湖祭祖的特殊文化現象。 風櫃少年在澎湖的結黨,或許只是一種百無聊賴、無處發洩的原欲(libido)驅動的結果[9],但是渡海抵達異鄉高雄,「靠關係」打點生活以及與同鄉人結盟「抗外」〔片中阿清投靠姐姐,工作與住所的打點、阿清與在地人的衝突等〕,就成了一種不得不為的求生原則,電影所交待的這個過程顯露的不只是少年的社會啟蒙,亦勾勒出了高雄作為移民城市成熟後政治鬥爭的原形:高雄所謂的「澎湖派」凝聚的過程,最早是因為爭奪碼頭工作,澎湖、台南的移民經常與在地人發生衝突,產生械鬥,因而被迫籌組同鄉會尋求人際間的幫助,凝聚勢力與樁腳,許多澎湖人更將故鄉廟宇所拜的神遷往〔分靈〕高雄,而使得鼓山、鹽埕區有高密度的「澎湖廟」〔比如:文武聖殿〕,是為澎湖人群體意識在外地生根的文化顯現。在高雄民主化的過程中,這些原本只是地域與社群的鬥爭也升級成為政治角力,高雄早期三大派系中,人口占四分之一強的澎湖派勢力最為突出,高雄第一屆的民選市長就是澎湖人。 《風櫃來的人》片中有個有趣的片段,阿清那夥人想要「見世面」,被一個他們在河西路碰到三七仔騙去看「歐洲彩色大螢幕」的小電影,結果他們走進了空曠的閒置大廈高樓,卻只發現未竣工、沒有遮蔽的大窗口,一眼可見愛河風景,還真的是「大螢幕」。 這棟閒置大樓叫「七賢大樓」〔又稱七星大樓〕,是政商合作的產物,類似台灣許多為人詬病的新市場建案,原意是要讓附近的餐飲業搬入新大樓,樓上規劃大量零售的套房,但1979年動工,沒想到建商還沒蓋完就跑路了,整棟樓就這樣連窗戶都沒有、赤裸裸地風吹雨淋,閒置了至少五、六年才重新補修落成[10],落成後也不受好評,未完成七賢大樓閒置的空檔正巧讓侯孝賢把它變成了《風櫃來的人》經典的一幕,在某種程度上,觀眾也能把那說話不算數的三七仔想像成欺騙老百姓感情去投資建案的政商吧! 80年代,隨著中島商港區等更多的港區開發,高雄已經是世界航運的重要轉運港埠,在台灣經濟尚未大財團化之前[11],此時台灣中小企業的活力也極為旺盛,白手起家創業仍前景樂觀的[12]。阿清一行人徘徊的路口有一顯眼的房地產廣告寫著:「鹽埕名流世界/每坪總價三萬五起」,好像賣的是名流世界的入場卷,而在那個房價所得比尚未畸形的時代,這個浮華的願望看起來還不是那麼不切實際的事。 《風櫃來的人》捕捉到了當時的吉光片羽,賣卡帶也好、去跑船也好,離開無業或機械式的生活,做自己的頭家,一切感覺很有向上的動能,或許正是這部片為少數刻劃了勞工階層又不那麼苦情的高雄片的原故──就連阿清打開信紙要寫封信給母親,很衰的發現一隻壓扁的蟑螂,阿清什麼也沒說,默默在風乾蟑螂旁邊劃了很多漣漪,就像蟑螂起死回生游起泳來,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很歡樂的。 作為港都之子,侯孝賢那種「漂丿」的、海的氣味在《風櫃來的人》找到安置的地方,和楊德昌那憂鬱的台北、工整的手法如此不同,有很多瀟灑、失控的趣味,有一部分是高雄的功勞。此後,侯孝賢再拍台灣其他地區的青年,就再也沒有那樣陽光的、海的氣味。或許,這是因為那樣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回,又或許是他已經從那個在爛樓上俯瞰高雄的阿清,漸漸變成了《青梅竹馬》裡在空蕩蕩的辦公大樓倚窗沉思的台北人。   註釋: [1]「楊德昌表示,之所以選擇拍攝台北,因為在台北拍片,符合經濟效益,成本較低,也因為這是他最了解的地方。」滕淑芬,〈走一條自己的路 ──楊德昌電影人生的《一一》告白〉。《光華雜誌》,2000年7月號。頁73-80。 [2] 這段往事很多訪談紀錄都談過,但要讀侯孝賢對這段時光的自我回顧以及美學闡述,可見他親自撰寫的〈從「風櫃」到「冬冬」〉一文。《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第八版,1984年11月19日。或見蕭榮慧的整理報導〈侯孝賢的心路歷程〉。《光華雜誌》,1985年9月。頁90-97。 [3] 白睿文在《煮海時光》中的《風櫃來的人》一章請侯孝賢談談《風櫃來的人》在剪接和攝影上的突破,侯孝賢答:攝影就是「很很很遠」;因為我看那本書〔《沈從文自傳》〕,所以擺了一堆遠鏡頭。……譬如電影裡,幾個男生到了高雄等公車,上錯車又跑下來再上的那場,我們拍了好幾個take,剪時從不管鏡位的……因位能量夠,根本不必管鏡頭的邏輯,這觀念就更新了……。頁111。 朱天文在《煮海時光》中詳述了《沈從文自傳》如何賦予了侯孝賢「天的眼光」,《風櫃來的人》拍攝過程中侯孝賢要求攝影師陳坤厚「遠,遠,遠」。369頁。 關於侯孝賢美學的啟蒙與影響,亦可參考《煮海時光》中的〈電影家族〉一章。 [4] 聞天祥與侯孝賢於2010年盛夏台灣藝術大學的「侯孝賢電影回顧展」對談紀錄。 亦可參考《煮海時光》中談《風櫃來的人》的章節開場敘述。頁105。 [5] 《煮海時光》之《風櫃來的人》一章。頁105。對侯孝賢來說,場景的選擇或許是全憑直覺,因為他「不慣於把一個主題意識提出來,然後選擇很多素材去配合搭購這個主題」,而且他在接受訪問的時候總是拒絕討論他的電影的指涉「意涵」,總是含糊其辭表示一切都是因為他直覺如此,他拍戲只求「過癮」。侯導的口頭禪「過癮」或許解釋了一部分他的創作哲學,但也經常替他擋下了不少他無意說破的電影指涉〔他頻頻透露那不是他該負責的事〕,比如最近鋪天蓋地宣傳得很厲害的《聶隱娘》訪談中,他照例用了「過癮」說,有人問他「拍這電影想傳達什麼?」,他回答:「我沒有想到傳達什麼……拍這片子我感覺很過癮」。 [6] 侯孝賢。〈從「風櫃」到「冬冬」〉,《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第八版,1984年11月19日。 [7] 藍色電影夢的電影節後記:部落格連結。 [8] 劉頂順。《高雄市地方派系之研究──以澎湖派、台南派為例1895-1999》。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第二章,第一節。 [9]謝世宗。〈再探侯孝賢《風櫃來的人》:一個互文關係的研究〉,《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十七期。2013年10 月。頁16。 [10] 這段七賢大樓的暗黑史可以參考鄭文吉1997年7月4日刊登於《南方電子報》的〈十八年惡夢初醒‧北斗街重見天日〉一文。 [11]1993年創業率達到高峰後就急轉直下,變成大財團主導的時代。見林宗宏等合著的《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台北:台灣勞工陣線,1911年11月。頁1-32。 [12] 1979年至1987年間,約有「35%的人找到現職的方法是創業」。見謝國雄所著〈黑手變頭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卷2期。頁12。 本文原刊載於映畫手民 更多故事: 【每週一畫】浮世繪之最,巨浪與富嶽相互輝映──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 2015-01-02 […]

【鬼的歷史】讓我們下地獄之三:陰間官府的潛規則

$
0
0
在城隍廟中,往往可見巨型的「算盤」高懸前樑之上,象徵陰間之神對於死後審判的詳細清楚,無所遺算。例如台南的著名古蹟「台灣府城隍廟」,正殿高懸的大算盤,兩側刻寫「善惡權由人自作,是非算定法難容」。而城隍尊像的頭頂上,一幅筆力蒼健、氣勢恢宏的「爾來了」匾額,正昭示誰人都難免一死,陰間等著你來報到,罪業等著你來償銷!但是陰間的神靈鬼吏真的都如此公正無私、嚴厲冷酷且毫不容情嗎? 著名的戲曲〈鍘判官〉,女主角柳金蟬遇上惡賊李保,李保想要非禮污辱她,但金蟬頑強抵抗,結果被李保害死送命。金蟬的表哥正巧路過發現,急忙報官緝凶,卻被誤認為是兇手而遭到逮捕,並在嚴刑拷打之下認罪。 幸好包龍星的曾好幾代祖──包公發現這件案情充滿疑點,便親自到地府查訪案件始末。正巧判官張洪是惡賊李保的舅舅,於是判官為了包庇外甥李保,便私自竄改生死薄,為李保脫罪保命。 在判官的欺瞞隱匿下,包公查無案情的線索,正要回返陽間時,遇見冤魂柳金蟬!金蟬便向青天大老爺哭訴她被李保殺害的過程,並揭露判官徇私包庇的情形,包公才知道判官張洪徇私舞弊,立刻上報閻羅王,關門放狗,用刀鍘殺失職判官,並捉拿罪犯李保,讓金蟬還陽重生。 另一則也是判官瀆職枉法的故事,主角是《三寶太監西洋記》中的崔珏判官。某日鬼差抓錯了魂,多勾回了一位劉氏婦女到地府。閻羅王要放她還魂,但崔判官見劉氏天姿國色,美麗非凡,便瞞著閻羅王,偷偷把鬼魂扣留下來,再仗著自己在陰間的權勢地位,將劉氏強佔為妻妾。 (根據故事原文,『錯抓』也很有可能只是崔判官想『暗砍』劉氏的說詞(臺語:私藏之意),但無論如何,崔判官確實欺騙了劉氏和閻羅王。) 崔珏在後來的章回中,還疑似接受賄賂,誤判五條陰魂的罪責。更在《西遊記》裡軋戲,幫唐太宗竄改生死簿,為太宗加了二十年陽壽。不只是為了信守和好友魏徵之間的承諾,也可以用來和太宗攀親帶故拍馬屁。 除了判官自己收紅包外,《聊齋誌異》還有個地府集體收賄的「共犯」案件。有位名叫席方平的的孝子,他的父親曾經和姓羊的財主結怨。那位姓羊的財主過世幾年後,席方平的爸爸也病倒了。就在席爸爸在臨死時突然大聲驚呼:「那個姓羊的買通陰間差役來打我了!」接著席爸爸便全身紅腫,慘叫幾聲後斷氣。 席方平看到父親慘死的狀況,便試著到陰間替父親申冤。他無師自通觀落陰,到地獄看見父親被折磨得不成「鬼樣」,席爸爸看見寶貝兒子來便哀號地哭訴:「恁爸歹命啊!地獄的鬼差全都收羊財主的錢,沒日沒夜地毒打我,把我的腿都打廢了!」 席方平憤怒斥罵獄吏:「我父親就算有罪,也有王法審判,豈能讓你們這些死鬼任意擺佈!」 於是他便向城隍爺告狀去。但城隍爺也早就被賄賂了,不但不接受席方平告狀,還用刑處罰他誣告!(咦~為什麼有種在看「花田囍事」和「九品芝麻官」的錯覺……) 忿忿不平的席方平便再告到閻王府,控告城隍貪贓枉法,卻想不到閻王也被錢財買通,還將席方平架上火床炙烤BBQ,再壓在刀台上鋸割成美味「人小排」。 席方平受盡鬼吏磨難,死去活來無數次,後來意外遇到天界的二郎神出巡,並在二郎神的幫助下,平反父親與自己的冤情,告發地府官員收賄徇私的黑幕。閻王因此被判處火刑,城隍爺則受死刑後投胎做畜生! 元代鍾嗣成《錄鬼簿》說:「雖然人之生斯世也,但以已死者為鬼,而不知未死者亦為鬼」 意思是活人都以為死人才是鬼,卻不知道很多人也像鬼一樣活著。古代人民的生活不如現代人的自由,當思想與言論有所不平,想要抒發鳴放時,往往透過文學作品的形式,表達對社會時局的諷刺與不滿。 過去電影在劇終時,都會有一段「情節內容,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的文字。而這些數百年前的戲曲、小說故事,因為通俗且精彩的內容,刻劃鮮明而生動的人物,除了傳達勸善警惡的理念之外,竟然與數百年後的今日時局,有著妙不可言的「雷同巧合」!難怪常常有人戲謔的稱呼「鬼島」!雖然我很厭惡「鬼島」這個名字,但打開電視新聞還真是天天都「活見鬼」了! 古代文人雖然藉著地府的黑箱作業,影射社會現象,但我相信神靈就是我們的道德良心,秉持著公正與公平!人生在世,難免都有些虧心事。而當你位高權重之時,是否會如同那些判官一樣,以為能一手遮天?又或者既得利益的團體共犯架構,是否能夠長久蓋上黑布,不見天光呢? 「地獄無私焉可赦,藏冥有律豈能逃」,當鬼魂過了「奈何橋」,站在「孽鏡台」前,一生的昏昧行為與詭詐心機被照得一覽無遺,如何在公正無私、嚴厲冷酷的陰間神靈面前獲得「緩刑」、「輕判」甚至「不起訴」處分? 不論在佛教或是道教的信仰中,亡者要離開地獄受罰的主要方式,不外是靠個人生前的義舉功德,用善心善行來為自己加分。如果昧著良心,只想著傷天害理以獲得利益,這種人活著時就準備「身敗名裂」,還沒死,就已經身在自己建構的地獄世界中了! 更多故事: 亞洲崛起:以1904-1905年日俄戰爭為主題的日本明信片 2014-12-20 10:24:53 1 【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肖像畫之未來昔日 2015-08-31 04:24:40 1 藝術 v.s. 商業:十五世紀佛羅倫斯的平價時尚 2015-08-30 12:22:19 1 【《物種起源》的起源】改變達爾文命運的一封信 2015-06-01 09:00:46 1 【深夜食堂】母親節,英國人吃些什麼?──齋期,母會和讓人鼓足元氣的食物 2015-03-23 01:11:31 1 【歷史小說連載】鄭森:大明命脈的危局──海上砲陣(一) 2015-02-09 06:00:29 1 【大人的世界史】安保抗爭──日本戰後最大的一場社會運動 2015-03-15 18:41:27 1 【台語原來是這樣】台灣的「歌劇 」─ 胡撇仔戲 2015-07-05 19:11:31 […]

【鬼的歷史】Wayab:馬雅鬼門開

$
0
0
編輯部的話: 萬眾期待之中,馬雅人的粉絲頁「馬雅國駐臺辦事處」終於開張! 歡迎舊雨新知前去捧場! 農曆七月是台灣民間的鬼月,人們相信許多超自然力量會從陰間到人間遊蕩。因此,長輩總會告誡小孩不要靠近水邊、盡量不要出門等。但是,你知道我們馬雅人也有類似鬼月的時節嗎? 馬雅文化有好幾種不同的曆法,例如累加天數計算時間的長紀年曆(Long Count)、宗教祭祀用途的卓爾金曆(Tzolkin)等等。 不過,今天的主角是哈布曆(Haab),哈布曆有365天,共有18個月,一個月20天,古代馬雅人將哈布曆與卓爾金曆合併使用,形成約52年一輪的曆輪,有點類似中國天干地支的邏輯。 但是,各位讀者發現盲點了嗎?! 等等!18*20不是只有360天嗎? 是的,就是少了五天。身為天文宗教控的馬雅人當然不會忽視這個問題,馬雅人將這五天稱為Wayeb(如左圖)。從文字結構來看下半部份的圓圈符號為Tun,馬雅語是石頭的意思,可能借代岩洞。上半部份的U形符號象徵下界的神靈,整體的意思就是從下界出來的神靈。 岩洞在馬雅宗教裡是人間與下界的通道,古代馬雅人也會在岩洞中殺人祭神。 有些學者認為Wayeb是哈布曆的第19個月。馬雅人認為這五天人間與下界的界線將會消失,超自然力量與神靈會到人間活動。 有些不懷好意的神靈就會在人間製造災難,他們會散播疾病、死亡等,宇宙秩序在五天崩潰,必須用宗教儀式穩定宇宙秩序。這樣的想法,是不是有點類似台灣的鬼月呢? 不過,在馬雅人的世界觀中,毀滅與重生是一體兩面的事情。在Wayeb這五天,馬雅人會進行新年儀式。西班牙征服馬雅地區後,一些傳教士進入馬雅村莊傳教。 其中,以蘭達主教(Bishop Diego de Landa, 1524-1579)最為知名,這位蘭達主教最威猛的事蹟是認為馬雅的古抄本為魔鬼天書,所以一把火把收集到的古抄本全燒了,順便把祭司也綁在火刑柱燒了。這種媲美秦始皇焚書坑儒的事蹟,令現代馬雅學者髮指。 不過,好像呼應馬雅人思想一樣,毀滅同時也是重生的開始。蘭達主教紀錄了許多馬雅村莊的宗教、生活、風俗,成為現代馬雅學家民族考古學的重要資料來源。 根據蘭達的記載,在Wayeb這幾天,馬雅人也會舉行新年儀式。他們將一尊稱為Uayeyab的神像放在城鎮南邊的祭台上,且將另一尊稱為Bolon Dzacab的神像放在儀式主持者的家中(可能是祭司)。 接著,村民從主持者的家中出發,遊行到城南擺放Uayeyab神像的祭壇處,獻上穀物與無頭雞當作祭品。從現存的德勒斯登古抄本中,也印證蘭達的說法是有根據的。如下面這張古抄本的片段就顯示Wayeb的新年儀式中,儀式主持者手持無頭雞,並且在祭壇上放著一條魚。 Uayeyeb神像被恭迎到儀式主持者的家中,與Bolon Dzacab神像相對置放,儀式參與者刺破耳朵的鮮血獻給兩位神祇。 儀式結束後,Bolon Dzacab的神像被放到神廟中,Uayeyeb則放到城鎮東邊的祭台上,等到明年的Wayeb,進行相同儀式逆時鐘移到北方的祭台。最後,祭司在神廟上進行活人獻祭,並將屍體丟下神廟。 所以,古馬雅並非真的有鬼月,而是他們相信在曆法結束的那五天,天地的秩序將會崩解,神靈將會在人間製造災禍,有點類似台灣鬼月的說法,因此就用馬雅鬼月來比喻,讓大家比較容易理解。 從 整則故事來看,蘭達主教由於宗教狂熱,焚毀了許多馬雅古抄本,讓我們現在只能從有限的史料、民族誌中追尋這些過去。許多馬雅簡介書籍批判蘭達這種行為,認 為蘭達破壞了馬雅文化。但是,我認為該回到那個時代,換成別的主教,也可能會做類似的事情。我們應該從歷史中記取這個教訓,隨時提醒自己保存、尊重多元文 化的重要性,才能避免這種悲劇重演。 更多故事: 她不是聖人,她是個女人:張戎新著《慈禧》發表記者會側寫 2014-09-27 00:09:24 1 【電影、城市與歷史】維也納的地底世界 2015-04-15 23:25:47 1 有故事的昭和時代建築(二):坂出人工土地 2015-02-03 10:03:13 1 歷史上的今天:1914年8月15日,巴拿馬運河開通 2014-08-17 00:42:21 1 惡男的日本現代史:「說教強盜」和他的時代 2015-07-07 11:42:47 1 阿克馬與萊頓解放日:一段荷蘭對抗西班牙人的歷史 2014-11-08 […]

【鬼的歷史】美麗的誘惑:宋代女鬼的形象

$
0
0
作者:徐欣宇(政大歷史所碩士) 說到女鬼,讓人印象最深的大約是蒲松齡《聊齋誌異》的小倩吧。但實際上女鬼的形象千變萬化,不同時代也有其各色形象,像唐代的女鬼,大多是靈魂出竅的美少女,都已經變成植物人了,靈魂還會死心蹋地跟著情人,甚至跟情人結婚生子,最後成就美好良緣。但是宋代的女鬼呢?嗯,一般來說,比較淒厲。可能……長這樣: 但是要勾引主角,尤其是書生的時候,突然會長得比較正: 當然故事裡的女鬼形象比較多樣,她們的原型並非只是單純的鬼魂,也可能是精怪或是器物化身。反正什麼都可以,什麼都不奇怪。那麼女鬼大致上會出現的原因分成以下數種: 報復仇人。 報復虐待女鬼致死的大婦(男主角的正室)。 報復負心漢→負心漢死(或沒死,但嚇破膽或發瘋)。 沒事,談個戀愛。→可能有好結局。 談戀愛,但是沒有好結局。→報復情人 因為情人節剛過不久的關係,所以報復正室這個女性相殺的問題先不談,討論一下,男性們最感興趣的話題:為何女鬼都要來人間找帥哥?難道陰間沒有帥哥嗎?怎麼多數女鬼都是來報復社會的?還有,大部分的女鬼好像主要報復男性居多???為什麼不報復第三者?難道不能想辦法放下仇怨升天嗎? 要知道答案的話,我們必須先從故事本身來看,宋代的女鬼故事一般是這樣開場的,洪邁先生的《夷堅志》這樣寫著: 錢炎者,廣州書生也。居城南薦福寺,好學苦志,每夜分始就寢。一夕,有美女絳裙翠袖,自外秉燭而入,笑揖曰:「我本生於貴戚,不幸流落風塵中,慕君久矣, 故作意相就。」炎窮單獨處,乍睹佳麗,以為無授神與,即留共宿,且有伉儷之約。…… 額……,在這個國文需要搶救的時代,大家可能需要下翻譯米糕: 話說宋代廣州有個書生,名叫錢炎。據說他超級用功,每天在寺廟讀到深夜(當然他實際上在讀什麼,我們不太清楚,也有可能是在閱讀類似波多野結衣春宮圖之類的東西……),然而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正當這位妹子懷了書生的孩子,兩人每天卿卿我我。此時的書生變成了這樣: 就在書生即將被吸乾精氣的同時,每個鬼故事裡,總會有正義人士出現,棒打鴛鴦。神秘人士的身分可能是道士,或是和尚或是任何路邊來打醬油的路人。總之,神秘人士算命師周先生(好長的頭銜)對主人翁說:「以理度之,必妖祟耳。」這句話的意思是: 「你這個魯蛇阿宅怎麼可能有正妹看上你!一定是假的啦!鬼才會看上你!」 書生果然跟所有的廢人男主角一樣,超級驚恐,立刻就出賣女主角。他跟打醬油的周先生馬上去找一位劉法師,劉法師拿鏡子一照,得知美女是個蛇妖,叫書生拿符紙回家給蛇妖看。錢生毫無反應,跟電玩遊戲的NPC一樣說著常見的台詞:「我知道妳是蛇妖了。」給她看符,正妹就變為兩條蛇,一大一小跑出去了。 ……這故事好熟悉,啊這不是好像白蛇傳嗎?!(翻桌)不要以為改寫了部分劇情讀者就認不出來!但是大家要知道,這個故事比白蛇傳早很多,甚至在唐代的《太平廣記》中,有個故事叫〈李黃〉,講李黃其人與蛇精交歡,最後化為一攤水的故事,被認為是白蛇傳的原型之一。 不管如何,女鬼是不是蛇或精怪不是重點,在此類鬼故事中,女鬼殘害男性、吸取其精氣,導致男性會感到非常疲憊的觀點在唐代就有了,可是在宋代,這類故事變多了,而且故事男主都是和女鬼上床之後,因為精氣被吸走,生病或精神恍惚而死。 這似乎有某種暗示,引誘的女鬼會讓男生遭遇致命的危機。即使在某些故事裡兩人(鬼)真摯的感情,仍然無濟於事,無法感動天地給一個美好的結局。這象徵什麼意思呢? 先來看另一個故事,〈無足婦人〉是這樣說的: 某大官在做什麼事的路上,偶遇一位慘遭不幸的美麗婦人,主角對婦人的遭遇深表同情,表示願意帶她回家(先生啊,怎麼是女的就帶回家了?為何不見諸位帶路上孤苦無依的遊民回家哩?)。回家以後,兩個人過著只羨鴛鴦不羨仙的日子。後來他倆同居一年後,路上又遇到一位道士,總之道士很自來熟的表示:「你身上有妖氣!」官員:「……(這是金光黨吧)。」於是官員不理他走了。 過幾天,書生又遇到道士了,道士表示:「先生!先生!我真的沒有別的意思,你有沒有聽過安麗?啊不對,你家是不是有什麼怪東西啊。」官員表示沒有,道士堅定的表示:「一~定~有!」在道士各種逼問之下,官員才表示自己家有位小妾,道士立馬說:「就~是~她~」(你隨便猜的吧?) 後來經道士勸說,官員決定逃走,到一個旅店投宿,遭遇危機,原來那婦人長出青色翅膀追來了!正當危急的時刻,有位神人出來拯救書生,把婦人趕走,並自爆身分說自己是書生的守護神。(等等,為何不是前面的道士?怎麼守護神莫名其妙的亂入!) 啊,這套路不是更熟悉了?倩女幽魂? 可是為什麼這些宋代的男生隨便就和女鬼走了或是毫不懷疑地收容女性?不覺得危險嗎?還是因為女鬼迷惑無可抗拒? 其實,宋代男性沒什麼機會談戀愛,他們的婚娶對象,都是媒妁之言結合而成的。因為宋代對婚姻對象的要求,主要是在持家跟家庭利益的考量,所以一名男子該娶的對象是能守道德的女子,並且能和男方家長輩和諧相處,照顧長幼,女子的容貌或是與丈夫相處的和諧關係,就不是長輩在決定晚輩婚姻時的考量因素,甚至可能不喜歡容姿艷麗型的女子,因此男子們娶到的太太容貌可能……長得比較平安。 所以對正常男子而言,沒什麼談戀愛的機會,這時若是有個路邊撿來的正妹,真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大好機會怎可放過! 但是對男子的長輩而言,這太可怕了! 好好的一個兒子,被壞女鬼勾引了!會不會兒子耽溺於美色就此不念書了!會不會最後就考不上進士了!會不會最後因為兒子沒上,後面的孫子也……整個家族就沒落了! 大家一定覺得好像想太多了,可是在宋代,這是很有可能會發生的,因為所謂富不過三代。宋代的蔭任出仕雖然可以保障子孫幾代,但如果子孫不夠力的話,的確家族的興衰會比想像中的更劇烈。 另外,宋代對女性的品格要求嚴格,女鬼對男性的追求,很明顯是倒追的模式,甚至是色誘,這是不守婦德,男女之間關係的顛倒。在宋代的文人來說,女人主動追男人,真是嚇死老子了! 反映到女鬼傳說,鬼故事裡的女鬼象徵外面的壞女人,宋代社會流動較大,士人在科舉考試上的表現,影響家族升降勝過唐代。以家族的觀點來說,男性應該要專心念書考科舉、女性則應該顧家。 這些鬼故事都表明人鬼殊途,實際上是在說:「查甫郎厝內愛顧,別被外面的怪女人給騙了,成天卿卿我我的,整天忙著談戀愛不念書不行的歐。」如此這般,寫故事或是說故事的作者們當然要在故事裡警告後人:「珍惜生命,遠離女鬼!」所以宋代的女鬼故事,多半是讀書人與這些來路不明的女子糾纏,多半鬧得家破人亡的慘況。 轉換到其他朝代各種故事來比較,即使不是女鬼故事,而是放在人間的主角糾葛,唐代虯髯客傳,紅拂女可以夜奔李靖,讓李靖成就功業。李娃跟滎陽生則因為李娃督促滎陽生考士中第,而能有美好的結局,但是到了明代的杜十娘,因為杜十娘追求純粹的愛情,只想跟李甲相守一生,並未關注李甲前途,最後結局就只能沉江明志,其差別不可謂不大。 女鬼,是文人對女性形象的反映,甚至是某種焦慮的投射。宋代男性在愛情上並不自由,被家族或是社會的期待所拘束,可是仍然嚮往愛情,於是有了各種特別的鬼故事流傳,但是由於儒家觀念的束縛,於是女鬼的形象便被父權(寫作者)妖魔化,於是女鬼就變得讓人既喜歡又恐懼了。 ※※※ 本文是在劉祥光老師的《宋代日常生活中的卜算與鬼怪》一書的基礎上,改寫而成。關於宋代鬼怪的問題,在書中有詳盡的說明,另外還有關於宋代算命及風水文化的解析,大家可以參閱。 劉祥光,《宋代日常生活中的卜算與鬼怪》(台北:政大出版社,2014) 更多故事: 「湖南建國!」──連毛澤東也支持的湖南共和國是怎麼一回事 2015-05-29 17:01:55 1 雙橡園的內部陳設與絕代風華 (2/2):Hello Twin Oaks Ambassadors 2015-05-19 15:36:47 1 1997年主權移交的前夕,香港是個怎麼樣的地方? 2015-07-01 […]

【吃的文化史】日式咖哩飯的誕生(下)

$
0
0
上一篇中我們談到了咖哩因為北海道開拓的關係,加入了「三種神器」(馬鈴薯、胡蘿蔔和洋蔥),而且日本人吃咖哩還配醬菜,盡量讓咖哩的味道變得熟悉。 這一週我們來看看咖哩如何在日本社會普及開來,主要透過食品工業的技術和軍隊的伙食,讓日式咖哩成為國民美食。 速食咖哩 明治維新也促成了食品工業的發展,將咖哩做成咖哩粉,變成速食咖哩,讓咖哩得以進入一般民眾的飯桌。 明治三十九年(1906),東京的一貫堂製造出日本的速食咖哩,當時的廣告宣傳: 本咖哩粉採用極上生肉製成,無須擔心腐敗的問題,由熟練的大廚精心製造,味美且芳香,適合旅行攜帶…… 一貫堂的咖哩用熱水沖泡即食,使得咖哩得以大眾化,速食咖哩也是日本人對於咖哩文化的改變。從明治晚期作家的隨筆和日記中就可以看到咖哩飯已經成為當時一般人餐桌上常見的食物。所謂的「三大洋食」:豬排飯、可樂餅和咖哩飯在日本的大城市中也逐漸成為城市一般民眾的美食。 咖哩飯在日本不同地方有所差異,一般而言,關東人較喜歡豬肉咖哩、而關西人則喜歡牛肉咖哩,會造成關西、關東肉類食用差異的原因或許是因為關西人控制了主要的牛肉產地。 阪急百貨店與咖哩 關西咖哩飯的普及和阪急百貨店的展店有著密切的關係。 阪急百貨的創辦人小林一三出身山梨縣的豪商,在創辦阪急百貨前做了各式各樣不同的生意,他抓準了時代的脈動與社會的變化,隨著大阪城區的大規模擴張、阪急鐵道的鋪設,阪急百貨店也跟著在大阪、神戶等地開設。 現在台灣的百貨大部分都設有美食街,都是沿襲日式百貨的設計。在昭和四年(1929)年開業的阪急百貨,是日本第一間、也是世界第一間車站與百貨公司共構的設計,即是所謂的「ターミナルデパート」(Terminal department store)。 為了迎接來百貨店購物和通勤的人潮,阪急百貨不斷地擴充百貨店的商場和美食街,其中主要以洋食為主,而最受歡迎的餐廳就是咖哩飯,當時一天可以賣出一萬三千盤,大受歡迎。 軍隊中的咖哩飯 相較於洋食餐廳主要是在大城市裡,使得咖哩飯普及的原因還在於軍隊的推廣。最近TBS電視台的日劇《天皇的料理番》,描繪大正、昭和天皇的御廚秋山德藏的精采人生故事。 出生日本東北鄉下的秋山德藏,無法進出城市中的洋食餐廳,也不知道甚麼是咖哩飯,唯一有機會接觸到咖哩飯的機會就是在軍隊裡。 日本人學習西方文化不只是表面的層次,連外國人吃甚麼也一起學。明治維新確認了以英國海軍作為日本帝國海軍的編制,英國海軍吃咖哩,日本人也一起學。 從1910年所出版的《軍隊料理法》所羅列的146道食譜裡,可以看到豬排飯、咖哩飯、馬鈴薯燉菜、牛肉丸等這些日本人以往不吃的肉類食物烹煮方法。 對於大多數的士兵而言,從軍之後的飲食是他們人生的初體驗,也是洋食、咖哩飯和豬排飯的第一次嚐試。當時日本每人每年的牛肉消費量才一公斤左右,但是服役的士兵一年可以吃到十三公斤。 而且,服役的士兵可以吃到以往不容易吃到的白米飯,對他們而言,咖哩飯、洋食可以讓他們吃得飽,飲食文化的和、洋交流也比較容易展開。 中村屋的印度咖哩 由於日式咖哩一開始是從英國進入日本,再加上北海道的開拓,移植美國的三種神器(馬鈴薯、胡蘿蔔和洋蔥)進入日本的咖哩飯。因此,日本人一開始將咖哩飯視為西洋的食物,是文明開化國家所傳播進來的食物。 當日式咖哩逐漸在明治晚期、大正時代傳播開來之後,日本人才開始瞭解到咖哩飯的來源是印度。追本溯源,當時也吹起了一股印度風咖哩的熱潮,而印度咖哩在日本的傳播還跟印度獨立運動有關,也譜出了一段異國姻緣。 現在造訪過東京新宿的朋友,應該對三丁目上的中村屋不陌生,是東京少數強調自己是印度咖哩的店家。 當日本人習慣了咖哩的味道之後,中村屋推出「純正印度咖哩」和市場的其他咖哩飯做出區隔,而且中村屋不走平民美食的路線,一盤當時賣80錢,相較於當時一盤10錢到12錢的咖哩飯,足足貴了八倍,鎖定金字塔頂端的客群。 中村屋的創辦人相馬愛藏和黑光夫妻,本來在東京本鄉開麵包店,1909年輾轉到今日的新宿開店,會販賣純正印度式咖哩的原因是因為當時印度獨立運動領袖Rash Behari Bose流亡日本。 Rash Bihari Bose因為策畫印度獨立運動,被英國政府通緝,流亡到日本,與當時泛亞細亞主義(Pan-asiaism)的領袖互通聲氣。中村屋的相馬愛藏和黑光夫妻收留了Bose,Bose不僅寄人籬下,還看上了別人家的女兒俊子(革命領袖好像很容易發生這樣的事啊!)。 Bose和俊子結婚了之後,為了報答相馬夫妻,給了他們純正印度咖哩的祕方。為了與其他咖哩飯的市場做出區隔,中村屋的米使用了「白目米」(江戶時代最美味的米)。而且,一般印度咖哩所使用的雞肉,中村屋則是在山梨縣買下土地做為飼養土雞的場所。 中村屋的純正印度式咖哩推出之後,在市場頗受到歡迎,而且廣告上說是「印度貴族的純正咖哩」。 咖哩飯在明治時代本來被當成是西洋料理引進日本,到了中村屋推出印度咖哩的昭和年間,時代氣氛已經不大相同。印度獨立的領袖、泛亞細亞主義和大東亞共榮圈等想法的影響下,印度的純正咖哩反而在日本成為高級料理。 食物的歷史不只是食物本身而已,還有社會、文化賦予的想法、概念,都會使食物在社會的流傳產生不同的結果。 胡川安的 Life Circus 參考書目: Katarzyna J. Cwiertka 著、陳玉箴翻譯,《飲食、權力與國族認同:當代日本料理的形成》台北:韋伯文化,2009。 中島岳志,《中村屋のボース―インド独立運動と近代日本のアジア主義》東京:白水社,2005。 山本嘉次郎,《日本三大洋食考》東京:昭文社,1973。 小管桂子,《カレーライスの誕生》 東京:講談社學術文庫,2012。 江原惠,《カレーライスの話》東京:三一新書,1983。   更多故事: 【深夜食堂】韓愈的海鮮 2015-06-06 04:31:12 […]
Viewing all 247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