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247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抗戰勝利」七十週年,到底是誰的勝利?

$
0
0
為了七十年前的戰爭之中到底誰是誰,台灣社會最近陷入了巨大的爭議之中。說是巨大,其實也有點誇大其詞,因為大多數的人其實也不太關心這種白頭宮女話當年的事情。 當時的中國戰場,還是同時存在著好幾個政府,親日的政權方面,東北有長春的滿洲國、南京有汪精衛的中華民國(咦,名字重複了)、華北也有好幾個自治政府。這些政府的官員,各自有著不同的歷史情感。滿洲國的溥儀想要利用日本人來推翻民國、恢復滿清。南京這邊的故事也很精彩,《色.戒》當中的梁朝偉,辦公室後面掛著一張孫文像,令人印象特別深刻。當時汪精衛也自認是孫文的真正傳人,日本人是他把被竊取的政權從蔣介石手中奪回的利用工具。 這種與侵略者合作的邏輯不只發生在中國,在東南亞的印尼,蘇卡諾將軍與日本人合作,想趕走荷蘭殖民者。在印度,也有日軍和當地革命政權合作,對抗英國殖民者的情況。而抗日的,也有好幾個政府,最重要的就是受到國際承認的重慶中華民國政府,以及延安的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到延安去也是經歷了一段不堪的歷史,在抵達延安之前,中共中央經歷了一段「長征」。 說是「長征」,其實更淺白一點說,就是長距離的撤退與潰敗。 在和日本人打仗之前,蔣介石已經宣布要「安內攘外」,「剿匪」成為軍隊的主要任務,剿匪不僅僅是軍事圍剿,更是經濟封鎖、社會動員,對共產黨採取堅壁清野的戰法,而中共內部也因為政治鬥爭,而敗相漸露,1935年時,共產黨已經瀕臨崩潰。 眼見著蔣介石鐵了心要剿滅共產黨,不管天王老子怎麼勸都沒用。毛澤東想盡了辦法都沒法應付,只好鬧出了1936年底的西安事件。西安事件的事主張學良那時因為丟失了東北,暫時帶了部隊屯住在西北地區,伺機想要打回東北。問題老蔣堅決不讓他行動,考量有二:第一,蔣介石認為抗日還沒準備好;第二,還沒準備好的原因正是因為中共還沒剿滅。 中國內部到底要抗日還是要剿共,當時還爭議不休。當時的民族主義青年大多已經被日本欺負得受不了,要求「合作抗日」的聲音很大,但蔣介石始終不願意改變安內攘外的順序。現在如果以國民黨的角度回頭看,蔣介石的考量無疑是正確的,但因為西安事變終究發生了,歷史因此改寫,兩黨發表了「共赴國難宣言」,決定聯手抗日。 既然要合作,首要任務就是把共軍改番為國軍。今天的八路軍、新四軍兩個番號,都是當時國民政府給予共軍的番號。但是兩邊畢竟打了快十年的仗,關係很「矮油 」(編案,台語「礙虐」音,彆扭、尷尬的意思),也導致後來發生了兩軍激烈衝突的「新四軍事件」,共軍戰敗。事後,擅長政治公關的周恩來發表了一段「相煎何太急」的談話,希望能夠再一次挑起輿論的民族主義情緒,壓制蔣軍的行動。這個行動,也使得蔣介石被迫出面回應「精誠團結、共赴國難」,此時蔣介石心裡應該氣得七竅生煙。 新四軍事件證明了,即使大敵當前,國共兩黨仍然衝突不斷,合作抗日只是表面,是演給國人看的,雙方的關係仍然是競爭。國民黨不放棄任何剿滅共軍的機會,而共產黨也不放棄任何發展壯大的機會。 問題是,這樣的競爭關係之下,共軍到底有沒有在抗日? 其實無論是國民黨或共產黨,對日戰爭打的都不順利,但戰爭的時候為了鼓舞士氣,經常需要一些加油添醋的宣傳,來鼓舞士氣。這種狀況不只發生在中國,也同樣發生在日本。戰爭結束的玉音放送前不久,日軍的「大本營」還在播放空襲擊落敵機戰果,過沒幾個小時居然日本就宣布投降,很多人當然無法接受。 例如中共最愛拿來講的平型關大捷,其實是1937年太原會戰中的一場小戰鬥,林彪指揮的共軍共四千人,成功伏擊了日軍板桓師團的一支運輸部隊,日軍戰鬥部隊其實大概才一百多人,但這仗打了十幾個小時,共軍死傷達到四百多人,硬要說勝利,其實不太光彩。這場小型戰鬥,並沒有影響到太原會戰的結果,日軍還是成功的完成了會戰的戰術目標,越過長城,逼近太原。整個會戰中的一場小勝利,被講成天花亂墜的「平型關大捷」,其實也是一場不實宣傳。 不過這種吹牛戰績的工作,國民黨當然也幹了不少。 在戰爭中,為了鼓舞民心,這種不實宣傳情有可原,但是戰爭結束已經七十年,誰抗日已經可以算是歷史研究的議題,大家還要為了誰抗日而爭執不休,實在有點莫名其妙。事實上,國共兩黨在抗日的同時,也都花了很多心思在抗對方,戰爭甫一結束,共產黨部隊兼程趕往東北,而蔣介石則嚴令日軍沒有認明車輪牌,絕對不許對日軍佔領區內任何武裝勢力投降。 可以說國共內戰這一仗,從1930年代一直打到國民黨逃到台灣,從來都沒有停止過。但是到了2005年連戰第一次訪中,卻嘎然中止,2015年連戰甚至還跑到對岸去看閱兵。這點,應該是真的讓在台灣大肆慶祝「抗戰勝利七十週年」的國民黨政府都沒辦法接受的事情。 不過大多數的台灣人,對抗戰勝利或者誰領導抗戰,實在很難有感情。 畢竟當時的台灣,是「被抗戰」的一方,可是作為一個殖民地居民,又不被殖民母國所認同接受。戰時徘徊在到底要當什麼人之間掙扎,戰後又面臨了不知道自己戰勝還是戰敗的窘境,歷史之神開了台灣一個玩笑,讓台灣複雜糾結的認同問題,至今都解不開。 本文原刊登於「自由評論網─李拓梓專欄:政治的日常」 更多故事: 轉型正義:民主化的西班牙這麼做,臺灣可以如何借鏡?(一) 2014-10-20 08:16:28 1 【三國蜘蛛網】白痴與天才:孔融之死 2015-05-11 09:19:58 1 一位日本阿嬤的臺灣鄉愁──對阿里山的回憶 2014-11-22 16:10:31 1 【鬼的歷史】讓我們來下地獄之一:有眼不識泰山 2015-08-23 09:55:37 1 【臺灣吧EP7】榖物換肥料,造福了誰?──二次大戰後的台灣農民 2015-05-09 13:42:07 1 【冷知識週刊】第二十三號:食物的靈魂在哪裡? 2015-07-18 17:31:35 1 《宮前町九十番地》 2013-07-06 12:21:03 1 《刺客教條》的原型──讓皇帝與蘇丹顫慄的阿薩辛(Assassins) 2014-11-08 21:28:29 1 【鬼的歷史】殭屍史(二):殭屍=不插電的生化除濕機? 2015-08-16 19:07:02 1 […]

沉船中發現的啤酒,揭開兩百年前的釀造方式

$
0
0
芬蘭的VTT技術研究中心日前分析了四瓶從沉船打撈上來的啤酒。 運送這些啤酒的船,1840年代於波羅的海發生船難,推測當時正在前往俄羅斯或北歐的途中,而啤酒可能是在比利時釀造的。「這些細菌都還活著。」科學家吉卜森(Brian Gibson)說道:「這讓我們稍微了解當時啤酒的釀造方式,我們大致知道他們使用什麼樣的啤酒花,跟現代的不太一樣,這些啤酒花比較澀,不像現在的這麼溫和。令人驚訝的,是這個啤酒滿溫和的,原始的酒精成份是4.5%,沒什麼太刺激的。」 酒瓶在海中的這些年,海水從軟木塞滲入,因此內含物已有30%的鹽水。「這些啤酒的品質已降低了,」吉卜森說:「很難嚐出原本的味道。我們邀請了芬蘭一些最有經驗的品酒師,不過那已經不是原本啤酒的味道了。」於是科學家轉而分析其中的糖分和酒精成分。「我們分析帶有果香味或花香味的啤酒酯,結果大部分預期的成分都在。在果香味的部分,可能跟現代的啤酒差不多, 而高苯乙醇含量則帶來玫瑰香氣。」 與現代啤酒比較起來,吉卜森說這些啤酒有點像琥珀啤酒(淡味愛爾)或拉比克啤酒(自然發酵)。 (本文節譯自:New Recipe for 19th Century Shipwrecked Beer。原刊於:考古現在式。) 更多故事: 獨立的理由──湖南民族精神是如何被發明的? 2015-06-02 09:00:08 1 【國父「們」】武昌起義篇:楔子 2015-06-12 18:27:56 1 飲料的文化交流:日本的咖啡文化 2014-12-02 19:31:59 1 走過臺灣──一款以臺灣歷史為主題的桌上遊戲 2015-02-14 09:57:19 1 臺灣男人情傷史 2015-11-14 09:00:45 1 死亡推動的台灣器官捐贈:器官移植簡史(四) 2015-11-24 03:32:00 1 荷蘭歷史的多重糾葛:尼德蘭的起義與獨立 2015-11-23 09:02:24 1 【冷知識週刊】創刊號:可爾必斯是如何誕生的? 2015-02-07 11:05:12 1 殺人未遂的小杜甫:彰化詩人陳肇興與他的作品(二) 2015-11-11 09:00:35 1 【鬼的歷史】墨西哥亡靈節:穿梭西班牙與印第安文化的鬼 2015-08-15 04:15:31 1

突厥公主之死:遊牧汗國與中古中國衝突下的悲劇(中)

$
0
0
上一篇:突厥公主之死(上) 突厥的上界天神與下界神聖土、水之神采取了如下的行動: 為了不使突厥人毀滅,為了再建獨立的國家,他們簇擁著我的父親頡跌利施可汗,以及我的母親頡利毗伽可敦, 高踞天頂,向上抬起…… 當48歲的毗伽可汗(Bilga Qaghan)回憶著這段復國的往事時,他心中顯然充滿了對父親的憧憬,在他指示他的侄子寫下這段話時,正是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西元732年)、唐帝國的第二個盛世,同時,西邊的阿拉伯帝國也正在崛起,歐亞大陸的局勢正在面臨重大的變化。 毗伽可汗的父親、頡跌利施可汗(Ilterish Qaghan)是東突厥王族的旁系,卻在東西突厥滅亡之後,建立了突厥第二汗國。頡跌利施可汗去世後,汗位傳到他的弟弟默啜可汗(Qapaγan Qaghan)手上,在默啜死後,汗位的爭奪戰再次造成了突厥的分裂,這場遊牧汗國的宮廷鬥爭,就是這篇故事真正的背景,而毗伽可汗正是故事的男主角。 不過,當頡跌利施可汗立志掙脫唐帝國的枷鎖時,毗伽可汗還只是個放在籃子裡被載著走的幼兒,當他的父母糾眾逃出唐帝國、回到突厥人心目中的聖山于都斤山時,毗伽可汗驍勇善戰的弟弟闕特勤可能還在他母親腹中。 所以,讓我們從這個家族的崛起說起吧……   牧民與遊牧國家 在遊牧民族的歷史上,一位領導者的崛起,跟血緣並沒有特別明確的連結,「英雄不怕出身低」這話在蒙古帝國確立之前都是成立的(蒙古之後是另一回事了),通常,一個遊牧汗國的創立者都擁有相當強烈的英雄特質,這與遊牧民族的社會形態有關。 草原上的生活至少以一個核心家庭(父母與兒女)組成的牧戶為單位,接著是家族(父母與兒子們的家庭),接著是諸多家族組成的鬆散氏族或者牧團,不同的氏族與牧團有可能擁戴某一位聰明、勇敢的氏族首領為部落領袖,由此人來解決大家之間的糾紛,或者領著大家一起去戰鬥。 在首領之下的各個氏族,在理論上應是平等的,如同族長之下的家庭們也應當平等、家族中的牧戶亦然。(除非是打了敗仗的俘虜與奴隸部落,才有等級之差。) 這樣的組織並不嚴密,除了家庭中以父親為理所當然的領袖之外,其他都由能取得眾人擁戴之人為首,有智慧、能公平地調停糾紛之外,勇猛果敢,在必要之時可以打贏戰爭,當然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 遊牧從來就不是一件浪漫的事,或者說,遊牧是一種在艱苦環境下不得不選擇的生活方式。遊牧的方式也很多樣,但不管怎麼說,牧民的生活範圍相當遼闊,為了維持生活所需的工作非常繁重,要有效地控制他們並不容易。 或者說,維繫一個政權必須的控制力,與牧民的生活樣態本身就是兩個極端,能夠把握其中的分寸必不容易。 因此,擁有強烈英雄特質的領導者相當重要,但是這種英雄特質未必能夠遺傳,虎父若是養出了犬子,或者領導者突然去世、兒子又還太小,那麼依附於其下的部族也會很快地散去,投靠其他的領袖。 這種改換門牆的行為,在儒家的倫理中,常被指為不忠、無信。但是對於遊牧民族而言,一位不配領導眾人的領袖,就沒有效忠的必要,其中雖然也有感情的因素,但是錯誤的決定將帶來族群滅亡的危機。 尤其對遊牧民族而言,土地不是任何人「擁有」的,只是誰能夠「使用」而已,那麼,誰能夠保證這個部落的使用權不受侵擾、誰就是領導者,每一個小單位的聚合與分散,也都是基於「生存」這個現實的因素。 「活下去」對於遊牧民族來說,是最主要的課題。因為遊牧本身就是一種在惡劣環境下、迫不得已的生存方式,有太多因素可以在一夕之間摧毀所有的努力,擁有萬 匹牛羊的大富戶,可能在一次瘟疫掃過後,在數日之內一無所有。養大了許多兒子的族長,也有可能在戰爭或者衝突中失去所有的繼承人。這種極度不安定、沒有任 何保障的生活方式,使得遊牧民不得不現實。 除此之外,賢明的母親或妻子,也會是成敗的關鍵。這是遊牧的生活十分艱苦,不管男女老幼都必須互相幫助,尤其當男人外出放牧或者狩獵時,少則半日、長則三五日不回家(視放牧的牲畜不同而有不同的移動距離),留在帳中的女人和孩子就必須承擔所有的勞務。因此,一頂營帳的女主人理所當然要受到家人的尊重。一個部落或者氏族的領導者母妻,也會成為她兒子或丈夫的顧問,因此,一位賢明的母親或妻子,對於遊牧民族的領導者是很重要的。 這也是毗伽可汗在回憶著他父親復國的歷史時,再三提到了母親頡利毗伽可敦的原因,不過,這位被鐫在碑銘中尊為國母的可敦,在史料上其實並沒有太多的表現。 漫長的復國路 西元629年(唐貞觀三年)東突厥滅亡,王族被送入長安,百姓則安置在唐的北疆。然而,在東突厥被滅之前,北邊的部落就叛離了東突厥,擁立薛延陀部落的真珠毗伽可汗為共主,在唐的支持下,薛延陀先是擾亂了北境,在東突厥滅亡後,接收了東突厥的故土。 不久後,押送著東突厥頡利可汗與王公貴族的車隊也回到長安,在他們後面,是數以萬計的突厥百姓。於是,唐帝國馬上面臨了如何安置突厥人的問題,唐太宗連忙找來官員們一起開會討論。 首先,朝廷中總是會有些不懂假懂的笨蛋官員(我是在說唐代的官員!請不要來查我水表!),他們告訴唐太宗說:「剛好我們缺人,不如把這些突厥人通通打散,送到南邊的徐州(今江蘇北部)或兗州(今山東南部),叫他們男的種田、女的織布,就不會想作亂了。」 當然,這種笨蛋言論不會被採納,於是曾經被突厥抓走、因而熟悉突厥風俗的溫彥博首先被諮詢。溫彥博認為,應該仿效漢武帝安置匈奴的方法,將突厥人安置於五原一帶(今山西北部),保存他們的部落與生活方式,一來是充實這片人煙稀少的地區,二來表示對突厥人一視同仁的態度。 溫彥博:字大臨,他的哥哥溫大雅、弟弟溫大有隨唐高祖起兵,三人與唐皇室的關係 非常親近。溫彥博曾被突厥俘虜,因為拒絕透露唐的兵力與佈署,被突厥可汗囚於陰 山,直到貞觀三年放還。在往後的日子裡,他也一直擔任著外交顧問的角色。 不過,朝廷裡並不是每個人都跟溫彥博一樣,貞觀時代的名臣魏徵在這個議題上就跟溫彥博當庭吵了一架,魏徵的理論依據,在現代的眼光實在是超級種族歧視(是誰說唐代都很開放的呀?): 「從古到今,這些突厥人沒有那麼破敗,都是天要亡他們外加祖宗保佑,他們世世代代入侵中國、是百姓們的仇人,今天因為他們是主動投降,所以不能滅掉他們,但是他們人面獸心、不是我們這一國的,強了就來搶我們、弱了就來投降,忘恩負義是他們的天性。」 在罵完了突厥的祖宗八代之後,魏徵才終於說出他的方針,就是:最好把突厥人趕回去!不趕回去也不能留在黃河以南的地區,離中原腹地太近!弔詭的是,這個現代看起來種族歧視至極的說法,卻才真正地貼近突厥人的需求。 參與這場論爭的名臣包括了修訂南北朝史書的李百藥、《顏氏家訓》作者的孫子顏師古……等,但是他們沒有人像溫彥博那麼會說話……最後魏徵敗下陣來,唐太宗採用了溫彥博的方法,把將近十萬的突厥人送到今日山西到河北一帶的邊疆,把東突厥的嫡系王公與大臣們留在長安。 唐太宗為了顯示他的仁德,將東突厥的大小王公們按著唐的規制,一個蘿蔔一個坑地封了郡王、國公,命他們擔任皇宮的禁衛。 唐太宗也好、唐帝國的臣子們也好、甚至此時已經佔了突厥故土的薛延陀也好,他們都覺得唐太宗真是人超好、好棒棒!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個政策沒幾年就宣告破功。而且是用一種極端打唐太宗臉的方式破功。 貞觀十三年,突厥的一個失意王孫在唐太宗去九成宮避暑時,殺進離宮,意圖劫走一位具有繼承權的突厥王子,他們加起來還不到五十人,最後竟然還在禁軍眼皮子底下,搶走不少御馬後,殺出了九成宮,意圖北歸,結果在路上被攔截下來。 這簡直是打臉不能忍!唐太宗於是開始後悔當初不聽魏徵的話,他趕緊挑了個雖然出身高貴卻因為長得不像突厥人、從小就被王族排擠的王子,把這個王子封為可汗,讓這新可汗帶著突厥百姓趕緊滾到黃河以北去。 不過,當時的突厥故土已經被薛延陀佔了,雙方後來打打殺殺了好一陣子,讓唐太宗傷透了腦筋,而後,被唐扶立的突厥可汗不得人心,幾年後又灰溜溜地回到長安,最後被唐太宗帶去打高麗,在戰爭中死去。從東突厥滅亡後的五十年間,前前後後有過三四次突厥人自立為可汗的戰爭。 唐代的史書中,從來沒有檢討過對突厥的政策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只能看見唐帝國一直給突厥各種稱號,結果不久之後又有另一個人冒出來自稱可汗,於是唐人沒辦法了,只好說突厥就是人面獸心,結案! 我每次在看這些記錄時,感覺這好比談戀愛談到最後要分手,總是會有一方哭著說:「我對你不好嗎?我給你做牛做馬、給你住給你吃給你穿、我媽還晚上起來給你蓋被,為什麼你要離開我!」,然而問題向來就出在那個所謂的「好」對於另一方來說,不是「好」。 很奇怪的是,我們在唐代的史書或其他的史料中,完全沒有提到此時的突厥人如何生活,好像那些數以萬計的牧民完全蒸發了,他們完全沒有聲音,好像唐太宗在貞觀三年聽了溫彥博之言而定的政策,他們完全沒有任何意見。 但是我們不妨想想,這個政策為什麼沒能有效地讓突厥人變成唐人? 其實理由很簡單,唐太宗所採用的政策,是把部落中的遊牧民與他們的首領分開,徹底地把突厥的王族連根拔起,把部族的首領帶走,那麼剩下的牧民由誰去管理呢?他們是否能擁有足夠大的土地來放養牲畜?原有的居民會不會排斥這些外來的移民?(尤其突厥被安置的地區是唐的北疆,向來是唐與突厥交戰之地,有著無法輕易抹滅的族群仇恨) 這些涉及了牧民生計問題的現實問題,在史書中毫無記錄,卻恐怕是造成突厥人一再反抗的原因。 唐太宗所給予的種種優渥待遇,在突厥百姓眼中,是一種誘騙,當他們進入唐帝國後,才發現事情並不是他們想得那麼簡單,在突厥後代的回憶中,他們對唐的怨恨竟與唐代史書中那種恨其不知恩的態度恰為一體兩面。 唐人的話語甜蜜、寶物華麗。他們用甜蜜的話語、華麗的寶物誘惑,使得遠處的人民靠近,當近了以後,他們就心懷惡意。他們不讓真正英明的人、真正勇敢的人有所作為。一人有錯,連其族人、人民、後輩都不饒恕。由於受到他們甜蜜話語、華麗寶物的誘惑,突厥人民,你們死了許多人! 唐太宗的大半輩子裡,突厥的問題始終深深地困擾著他,在我們課本上,貞觀之治的重要政績之一就是平定突厥、唐太宗當了天可汗、萬國來朝。事實上,他一直沒能真正地收服突厥,反而是突厥文化隨著這些突厥人進入長安、進入宮廷,就連他自己的太子都成為突厥文化的熱情粉絲,甚至揚言在即位之後要出塞去當個突厥人(一整個波西米亞風的蠢文青發言),讓他非常崩潰。 東突厥的王族嫡系在入唐後逐漸式微,但是,東突厥並沒有死絕,很快地,他們即將再起。他們是這樣傳說的: 突厥的上界天神與下界神聖土、水之神采取了如下的行動:為了不使突厥人毀滅,為了再建獨立的國家,他們簇擁著我的父親頡跌利施可汗,以及我的母親頡利毗伽可敦, […]

殺人的空氣:工業污染如何毒死一座美麗小鎮

$
0
0
作者:瑪格麗特‧赫弗南 Margaret Heffernan (BBC節目製作人) 從任何地方去蒙大拿州的利比鎮(Libby)都非常遠。 利比鎮距離北邊的加拿大六十五英里,到首府海倫娜(Helena)要七個小時的車程,最近的大城市是華盛頓州的斯波坎(Spokane),開車要三個半小時。但是越過愛達荷州的邊界進入蒙大拿州後,鄉間的風景美得讓人屏息,凱比奈特山(Cabinet Mountains)從冰湖拔起聳入雲霄,密密麻麻的針葉林滿布,這是最典型的美國:浩瀚的天空、原始粗獷的景色。 利比鎮的人總是說,到這裡之後,你就不覺得遠了。這個鎮上只有兩千五百名左右的居民,但是他們將這裡打造成一個大家都嚮往的地方,他們引以為傲的利比式歡迎很溫暖,他們並不是因為人少所以看到你很高興,而是很高興你夠幸運可以跟他們一起享受這個鎮的美。飯店的遊客指南說,利比鎮的資產有「純淨的水、清新的空氣、美麗的景色,大自然的遊樂場近在咫尺。」但我認為它最大的資產是這裡的居民。 堅毅是大家最常用來形容利比鎮的詞,因為在這個美麗的小鎮生活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一直到一九二○年代以前,大部分的居民都是以伐木為生,這是個危險的工作,而且有季節性,要支撐起一個家庭非常辛苦。所以,當山裡發現蛭石這種礦產後,一切都改觀了,終年都有工作,有些還是室內的工作,蓋拉還記得她的父親派利在那裡找到工作的那一天,因為正好是她的生日。 「我的父親在一九五四年之前是沒有工作的,」蓋拉回憶,「那一年他很不順利,有一天,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七日,他突然回家說要給我一份生日禮物:他找到工作了!」 蓋拉看起來就像山中的人,淡金黃色頭髮和白皙的皮膚,挪威的血統非常明顯,但是她深知自己屬於這裡,她的父母在她兩歲時搬到利比鎮,在工作上一直不順利,直到有人發現了上天賜與的礦產。派利熱愛他的工作,熱愛這裡的人,喜歡那種自己的工作很重要的感覺,最重要的是,能夠有穩定的收入、社會福利以及退休金。他一開始是磨石廠的清潔工,並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去開大卡車,但是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他帶給這個家庭一個安全穩固的未來。 Universal Zonolite 公司製造房屋隔熱原料、水泥、牆板、屋頂,甚至土壤改良劑,全美國百分之九十的原料都來自利比鎮,雖然員工只有大概一百人,但是感覺上是很重要的工作,是美國成長的推手,而且在那裡工作可以享有一些特權:在一九五九年,派利對於公司每年免費提供的X光檢查就非常引以為傲。 「父親對於他的工作非常開心,」蓋拉記得,「所有的男人都熱愛礦場的工作,那裡就好像兄弟會一樣。父親很喜歡操作機器,一路開到山頂將路鏟平,冬天時,我們都會祈求下雪,這樣父親就可以領到雙倍的薪水。」 三年前便開始出現對於礦場安全的疑慮,那是國家健康部門的工程師班傑明.韋克(Benjamin Wake),在礦場中進行了一項測量空氣品質的衛生研究,結果發現空氣中充滿粉塵,真空泵浦的過濾器不斷地被阻塞,這不只是像公司對大家所宣稱的「討厭的灰塵」;但是派利並不知道,因為沒有人告訴他。 「空氣中的石棉已經達到有毒的程度,」他寫道,「吸入這些石棉粉塵,不久後應該會導致肺部纖維化。」 雖然石棉的毒性在一九六四年尚未完全確立,韋克已經知道石棉吸入性肺病「是一種會持續惡化,而且難以復元的疾病」。他在一九五八年、一九六○年和一九六二年三次回到礦場,每一次都建議要改善通風系統及工作環境,維護工人的健康,但是石棉的濃度卻不斷升高,而工人的數目也增加到一百五十人。沒有人告訴這些工人他們呼吸的是什麼東西,會有多危險,雖然國家當局已經在監控礦場,但是除了對公司的高層外,並沒有將發現公布給任何人。 公司的X光(派利引以為傲的免費大禮)印證了韋克的預測:一百三十名接受X光檢查的工人當中,有八十二名已經出現肺病的徵兆。但是,沒有人告訴工人和醫生任何事情。 一九六一年,蓋拉嫁給了蓋瑞(Gary Svenson),他當時在軍中服役,但是返家時也會到礦場工作,跟派利不同的是,蓋瑞痛恨這個工作。 「蓋拉的父親在我返家時在那裡找了個工作,我不喜歡,不喜歡那裡的灰塵。你把礦石裝袋,丟到地上時,灰塵就跑進鼻孔,我們有拿到口罩,但是沒有人戴,因為不到十五分鐘就完全堵塞了。」 蓋瑞只在礦場待了四個月,便轉行去賣車了。 同年,W. R. Grace這家在紐約證交所掛牌的大公司買了礦場,產量大幅提升,那時,醫療當局和公司都已經知道石棉是有毒的,而利比鎮的蛭石遍布全國,W. R. Grace公司所生產的Monokote 這種注射式防火凝劑無所不在,包括著名的世貿中心的鋼骨結構全都塗上了這種防火材。 當時(一九六九年)全球在石棉方面居領導地位的當局估計,從事這些防火材注射工作的人不會活超過二十年,但是利比鎮上沒有人知道這件事。一九六九年的一項測試顯示,磨石廠的一根煙囪每天大約排出兩萬四千磅的粉塵,其中石棉的含量高達百分之二十至四十。利比鎮有好多煙囪,而且數量不斷增加。 但是派利在工作上的喜悅並沒有增加。一九六四年,他去看醫生,發現心臟有問題,必須換一個輕鬆一點的工作,當時他才五十二歲,但是管理階層仍幫他在礦場找了一些較輕鬆的工作,每當他胸痛得很嚴重的時候,礦場的朋友都會過來幫忙。 蓋拉告訴我,「他說:『我好幸運,我的心臟出了毛病,他們還讓我繼續工作。』他真的很感謝公司。蓋拉會幫忙父親上樓梯,幫他拿工具,大家必須一直幫他,因為他已經無法走路,兩級樓梯也爬不上去。他最渴望的就是能夠工作滿二十年,領到退休金。但是從一九六八年開始,他的胸痛變得愈來愈嚴重,後來得到肺炎,開始請假。」 一九六九年,礦場經理艾爾.羅維克(Earl Lovick)針對他的員工進行了一項研究,透過精確的統計,他發現「年資一到五年的員工有百分之十七疑似有肺病,這個比例在年資十一年的員工則明顯高出許多(百分之四十五),二十一到二十五年的員工則攀升到百分之九十二。」 那時候,派利已經在礦場工作了十五年。一九七一年,羅維克戒菸,並進行了肺部手術清除肋膜斑,但是他的工人仍繼續在礦場中工作,不知道自己所面對的是什麼,有多危險。派利在五十九歲時過世,差五天就可以領到退休金,而蓋拉從此便開始懷疑事情不對勁。 「讓我起疑的是對於父親悲慘的死,公司連一張卡片都沒有寄來。我開始調查,並跟朋友談起父親和另一名四十九歲便過世的人。我想也許W. R. Grace公司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我並不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我不知道是石棉。」 當時蓋拉在電力公司擔任抄表的工作,白天時她挨家挨戶地拜訪,跟每一個人交談,令她驚訝的是,竟然有那麼多人都在家,坐在後院,戴著氧氣筒。她跟愈多的人談過之後,便愈了解W. R. Grace公司是如何付錢打發他們,私下和每個人簽訂不能揭露的協議。而這些人都曾經在礦場工作。 「後來,我母親生病了,她跟一名律師談到我父親的事,他聽到母親咳嗽,並要求看她的病歷。律師回電給母親告訴她,她得的是典型的石棉肺。她已經在這個醫院看病好幾年,那些幫她治療肺炎的醫生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告訴她。」 「我記得有一次,當時父親還在世,母親因為摔斷腿住院兩個禮拜,醫生幫她的腿照了兩次X光,還有九次的胸部X光!W. R. Grace祕密地在進行研究,透過這些胸部X光來了解這種病的發展。問題來了:她從未在礦場工作過!」 瑪格莉特從未在礦場工作過,但是這不重要,當派利每天從礦場下班回家擁抱他的太太時,帶著滿身的灰塵,家裡和車裡滿是他所帶回來的灰塵,根本不需要到充滿石棉的礦場工作,便會罹患疾病,每個人都有罹患的風險。 W. R. Grace在一九九○年關閉礦場,因為產品銷售下滑,加上愈來愈多的債務,生意已經做不下去了。但是,W. R. Grace與利比鎮的關係並未就此結束,公司知道(幾十年來一直都知道),他們對於前員工和前員工的家庭還有好幾十年的責任要負。 W. R. Grace公司以十萬美元跟蓋拉的母親達成庭外和解,但是她最後只收到六萬七千美元;然而,蓋拉將母親生前所有的醫藥費加起來,總金額超過一百萬美元。 […]

人要衣裝:漢代人穿什麼衣服?

$
0
0
作者:林盈君(台大歷史所碩士) 2009年暑假,臺北歷史博物館曾展出一批來自陝西漢陽陵博物館的文物,其中有不少沒穿衣服的西漢彩俑。這群光溜溜的「裸俑」,引起了不少目光。為什麼這些陶俑一絲不掛呢?相比之下,距離漢代不遠的秦朝兵馬俑,卻總是穿戴整齊、雄壯威武,沒聽說有「裸體」的阿兵哥。 事實上,這些陶俑們並非原本就赤身裸體。考古學家早已從部分陶俑的身上,找到殘存的鎧甲碎片與絲織品,證實他們的衣服是因為腐朽而消失。也就是說,這批光著身子的陶俑,就像裸體的芭比娃娃一樣,原本有穿戴真材實料的皮革鎧甲或絲綢。 這批陶俑的主人是誰呢?要在墓葬中為陶俑穿上華麗的衣服,可是所費不貲。這批陶俑的主人,正是中國歷史上促成「文景之治」的漢景帝。他的兒子漢武帝,則是將漢帝國帶向盛世頂端的推手。因此,景帝陵寢中的陪葬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漢帝國的光輝,陶俑們消失的衣服,也隱藏著寶貴訊息,讓我們可以一瞥漢代的穿衣文化。 消失的衣服長什麼樣子? 陶俑們消失的衣服,究竟長什麼模樣?他們光裸的身軀,其實留下不少線索,反映當時人的衣服樣式。仔細觀察這些一絲不掛的裸俑,他們的身形都相當瘦長,呈現了特定的體態。研究者指出,這樣的身形特徵,其實是為了穿下特定樣式的衣服,即當時流行的「深衣」。 「深衣」是一種衣服形式的名稱,它興起於春秋戰國時期,並成為兩漢時期通行的服裝樣式。如果看過林心如主演的《美人心計》,肯定會對劇中華麗的服飾留下深刻印象。林心如飾演的正是景帝的母親、著名的竇太后,劇中不論男角或女角,其服裝多多少少可以看出「深衣」的影子。 簡單來說,深衣是利用一大片布料,不斷纏繞身體的服裝樣式。乍聽之下,它與日本的和服似乎異曲同工,但其實不然。在春秋戰國以前,流行的服裝是上下兩截,也就是上面一件衣服,下面一件裳(裙子)。後來為了節省縫製衣服的時間與方便穿衣,有人開始將「上衣下裳」連在一起,中間開口,左半邊的衣料較長,以便向右纏繞。穿戴時領口相交,將衣服右半邊的布料壓在身體最底層,然後將左半邊一大片延伸的部分,向右反覆纏繞身體,使身體得以完全被覆蓋、包緊。這就是深衣。 穿上這種衣服所造成的視覺效果,會看到胸前有來自左邊一大片的布料,斜斜地蓋在右邊身體的上方,這就叫「右衽」。衣服開口向右,很可能是配合大多數人是右撇子的習慣,方便用右手拿取、藏匿物品在胸前。孔子曾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正說明這種右衽形式的穿衣文化有長遠的傳統,並被作為「華夏」與「夷狄」的區分標誌。另外,由於反覆纏繞,深衣襯托出的身形既嚴密又深長,因此「被體深邃」常被用來形容這種服裝。漢景帝的陶俑們的瘦長身軀,正是為了穿上這種緊密的深衣而設計的。 穿衣時尚,深衣的變化 深衣流行於漢代各個階層,無論是文人、武士,還是官吏、平民,都以它為日常服裝,甚至做為禮服。身份越高的人,利用衣衽彎曲纏繞身體的次數越多。由於他們的衣衽底邊是三角形,纏繞起來,特別能突顯彎曲的線條,因此他們所穿的深衣款式,又被稱為「曲裾袍」。但一般人為了節省布料與日常行動方便,還有一種不講究纏繞,且衣衽底端為直邊的「直裾袍」。這種「直裾袍」在西漢中後期逐漸取代「曲裾袍」成為主流,但上衣下裳相連的「深衣」形制並未改變。 但古人也愛美,在遵守包覆身體的原則下,深衣也發展出許多不盡相同的風格。深衣主要是利用衣身、衣袖、下襬等做變化,呈現不同的風采。戰國時期以來,深衣的主流形式是衣襬長到拂地、腳不露在外面,但北方特別喜歡細窄的衣袖,上衣較緊,下襬較寬,以呈現穿衣者飄逸的身段。南方則流行袖子肥大、下垂,但袖口收窄,可收納各種小東西在袖子裡面的深衣。也有人會將深衣的衣領穿得較鬆,打造俏麗感。 雖然漢代最流行的是衣身寬鬆、袖子上下一樣粗、下襬不拂地的「直裾袍」,但戰國以來流行的各種深衣樣式,仍可見於漢代社會。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帛畫中,象徵軑侯夫人的貴婦,就身穿一件衣身寬鬆、衣袖肥大、下襬拂地的深衣,顯示漢代上層貴族婦女穿著的衣服,有許多複雜的變化。 另外,馬王堆漢墓軑侯夫人的衣服上,還繡滿許多美麗繁複的花紋。這不僅呈現漢朝絲綢工藝技術的精湛,也透露當時人若要穿出時尚、穿出風格,還會利用刺繡技術織就各種明暗變化的幾何、花草、動物或雲霧圖形,並搭配絲、紗、綢、錦、綺或絹等不同質料,展現不同層次。 馬王堆漢墓的刺繡花紋     長壽繡絹:上面繡滿了翻卷的流雲,流雲的頂端可看到露出頭的、象徵長壽的龍圖案(左) 繡滿乘雲紋的綺(中) 由雲、花草、變形鳥紋組成循環圖案的綺(右) 穿深衣的生活哲學 衣服不只反映時尚觀,也與當時的日常生活有所關連。漢代人裹上層層包覆的深衣,就像日本人穿和服一樣,有許多相應的生活哲學。穿過和服的女性,大概很能體會和服束縛身軀,且處處要配合衣服來行動的不自由感。《禮記》在論述以深衣制為背景的生活習慣時,也提到許多與衣服有關的原則,例如不管天氣再怎麼炎熱,也不可以袒露胸膛,或者除非要涉水,不然不能隨意把下襬拉起來。 我們無法確定漢代人落實了幾分經典中的記載,但回到漢景帝的陶俑,我們可以看到深衣對坐姿禮儀的影響。漢景帝的陶俑裡,有一些原本就雕刻有穿衣服的陶俑,其中有幾個在臺北展出時,被稱為「正襟危坐」的「跽坐俑」。 「跽坐」就是「跪坐」。漢代人跪坐的習俗,固然與家具尚未發展出高腳椅有關。但當時人將「兩腿伸直的坐著」視為相當不禮貌的坐姿,實與深衣底下的風光有關。漢代人的褲子尚未發展成熟,當時的褲子,充其量就是左右腿各綁一條褲筒,就像套袖套一樣,然後再用一塊布遮住或纏繞腰部和大腿,僅此而已。當然,當時也不流行穿內褲。 因此,穿深衣時不僅起身走路要小心,即使是坐下來也要注意不能兩腿開開,以免走光。這種衣服形制帶來的限制與生活哲學,在和服上也看得到。二十世紀初,日本曾經檢討幾場在百貨公司所發生的大型火災,發現逃生不及的罹難者,常常是穿著和服的婦女。因為穿和服無法大步走路,危急時刻跑步也必須拉高裙襬,才能方便行動。加上當時不流行穿內褲,這些婦女在逃生時,為了顧及顏面,多半不願從高樓躍下或攀爬建築物。因此喪命的例子,不勝枚舉。 一般平民為了勞作,大多都是粗布麻衣。窮到無法負擔布的人,他們穿的深衣通常布料較少或非常短,「短褐穿結」就是用來形容無法擁有深衣華服的窮人。西漢末年王莽的妻子曾被形容「衣不曳地,布蔽膝」,以塑造王莽儉約的形象。王莽可說是善用「人要衣裝」的道理,來博得時人的好印象。另外,由於深衣的形式可以有許多變化,不同情況或身分者所穿的深衣,也透露不同訊息。貴族穿的深衣通常較為複雜。在參與國家事務時所穿的深衣,往往有特別的顏色規定。皇帝服裝基本上是黑色與紅色,官員們則都穿黑色。太后與皇后多穿藍色,各級貴婦則是淺藍色。 結語 漢代人和我們一樣,都愛美愛打扮。除了衣服,他們還有許許多多的服飾配件,如鞋子、腰帶、冠帽,以及不同樣式的髮型,都值得一一細究。漢代和今天一樣,人的衣裝、配件不僅是妝點外表的物品,也與身份、階級、權力、財富和生活方式息息相關。面對衣著,無論是錦袍綢緞、粗布麻衣,甚至是「國王的新衣」,不同的觀看方式,可以訴說不同的故事。 參考資料 中國國家博物館編,《文物秦漢史》,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上海:上海書店,2011。 尚秉和,歷代風俗事物考,北京:中國書店,2001。 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傅舉有、陳松長等編,《馬王堆漢墓文物》,長沙:湖南出版社,1992年。 漢陽陵博物苑編,《漢陽陵博物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趙超,《華夏衣冠五千年》,臺北:中華書局,1993年。 賴素鈴等編,《微笑彩俑俑──漢景帝的地下王國特展導覽手冊》,台北:聯合報系出版,2009年。 更多故事: 【歷史小說連載】鄭森:大明命脈的危局──海上砲陣(一) 2015-02-09 06:00:29 1 【魔幻拉美】攸關生死的球賽 2015-11-09 04:37:47 1 文明的豐美,是由無用累積而成:告別功利主義的哲學宣言 2015-11-12 09:00:43 1 【三國蜘蛛網】他和他的風花雪月 2015-10-25 22:47:17 1 回到倫敦喝一頓:英國酒館的歷史(上) […]

歡場繁華:晚明的青樓與名妓(上)

$
0
0
十七世紀初徽州歙縣的一位知縣在編纂地方志時,憧憬起百年前的美好時代,如果用四季輪迴來比喻,在他的心目中,明王朝是從一個靜謐的冬天開始的,當時的社會秩序分明,男耕女織,純樸的人們各盡其本分。 而在這位知縣身處的時代,王朝已從喧鬧的春季進入狂飆的夏季,商業活動日漸興盛,追求利益的人們變得貪婪狡詐,因此他在地方志的〈風土論〉感嘆社會階級分化嚴重,不知道何時才能回歸往日的樸素。 這位知縣名叫張濤(1561-?),他的憂慮也是當時知識分子的憂慮,不安的氛圍在江南地區的地方志中隨處可見。隨著商品經濟的發達,侈靡的風氣日甚一日,連帶的導致秩序崩壞,常常有僭禮踰分之事。 妓與妓院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曾確立一套禮制,凡舉樣式、質料、顏色,皆有詳細的規範,從衣著就可以知道一個人的身分貴賤。可是到了明代中後期,這些規定不再被嚴格遵守,人們標榜奇裝異服,甚至連奴婢都身穿華麗的絲織品,松江文人范濂(1541-?)感慨道:「女子的裝扮都模仿娼妓,實在沒有良家婦女的樣子。」 原來當時婦女的流行指標便是青樓女子,人們稱其為「時世妝」。帶動的風尚不止於衣著,蘇州文人陸容(1436-1494)曾具體地描述,他說起初南方的婦女都用團扇,只有妓女用可摺的撒扇,後來連良家婦女也開始用起撒扇了,可見良善的風俗愈來愈淡薄。 妓女的裝扮就是有如此的魔力,不只是婦女爭相仿效,連文人也樂於攜帶妓女遊樂宴會,福建文人謝肇淛(1567-1624)形容道:「現在的文人宴會中公然有女子在列,這不也是一件有辱法紀,而且羞恥的事情呀!」 其實不能簡單地以禮教廢弛、文人性情放蕩等道德觀來批判,因為當時文人與妓女交往的層次在於情感,而非止於肉體,例如「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字辟疆,1611-1693)娶了秦淮艷妓董白(字小宛,1623-1651)為妾,並在董白早逝後,將兩人的生活點滴形於筆墨,寫成《影梅庵憶語》,內容真切感人,據說曹霑(號雪芹,約1715-約1763)的小說《紅樓夢》便受到此書啟發。 又如另一位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1618-1654),他與歌妓李香君相戀的故事,則被孔尚任(1648-1718)譜入著名的傳奇《桃花扇》中,成為一齣透過兩人的愛情,講述南明興亡的歷史劇,連康熙皇帝(1654-1722)也非常喜愛。諸如此類與妓女邂逅的經歷,在晚明文士的生活中並非罕見或羞恥的事。 當然,不同於一般的土妓(或稱歪妓)、遊妓,能夠與文人交際者,本身皆具有一定的水準,當時的人稱其為名妓(或稱名姬)。紹興文人張岱(1597-1679)在遊歷揚州二十四橋時,曾提到:「名妓匿不見人,非嚮導莫得入。」說明了名妓與一般妓女的一大差別是擁有個人空間,不必拋頭露面,也可不接待俗人。妓院即是一個提供私空間的場所,雖然名妓未必出身自妓院,其活動範圍也不侷限於妓院,但大體上,妓院是名妓重要的養成所。 歷經明清鼎革的文人余懷(1616-1698)追憶起歡場昔日的繁華,遂將所見所聞寫成了一本名為《板橋雜記》的書,內容盡是妓院韻事。從他的筆下的描述,可知妓院是一個高雅的消費場所,環境布置的典雅清潔,像是仙境一般。名酒佳茶、簫管琴瑟、餳糖小菜,飲食與各式設備都是上品。部分名妓的居所裝潢更是別出心裁,奇石幽竹,香煙繚繞,富有園林情調。名妓顧媚(字眉生)的居所名為「眉樓」,余懷覺得太過夢幻,於是戲稱說:「此非眉樓,乃迷樓也。」 在不少明清時代的白話小說裡,故事中的人物若要進妓院,總需要花上不少銀兩,這是真實情況的反映,名妓文化是依靠城市的富裕支撐,市井小民很難消費得起,士大夫與商人才是主要的客層,秦淮舊院(妓院)與科舉考試的貢院遙對,僅隔一河,地緣關係之微妙,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夏季的南京酷熱難耐,因此在妓院之外,於秦淮河「畫舫」遊船泛舟,以及兩岸河畔設置的「河房」也都是玩樂的場所。張岱說秦淮河房有畫舫來去穿梭,在河房外側設有露臺,女客們手持團扇,嫵媚動人,在夏天的夜晚,彷彿在風中都可以感受到香氣。曾任復社(一個號召恢復古樸文學風氣,而且關心政治的團體)領袖之一的吳應箕(1594-1645)在《留都見聞錄》說華麗的河房建築與水色相映,人們盡情玩樂直到通宵達旦,真是非常壯觀的場景。遇到科舉考試的年分,河房的業主會刻意地裝潢塗飾,高價轉租給考生。 宛如文人的名妓 除了外在空間的不同,內在文化涵養才是名妓之所以為名的原因,無論奏樂、舞蹈、作詩、繪畫等各式才藝,名妓們均有涉獵,且各有專精。明清史學者王鴻泰認為名妓即是文人文化衍生出的產物,妓女們除提升琴、棋等自身的藝能外,也致力於詩、畫的學習,並仿效文士的行為舉止,使之在文藝場合的角色從磨墨、奏樂等陪襯性質,轉變成共同參與者。妓女的「文人化」,其突破不在於禮法規範,就身分而言,名妓仍舊是賤民,可是她們提供文人經營情感世界的可能性。 《板橋雜記》的中卷專記秦淮群艷,余懷詳盡地介紹名妓的姿態、色藝、性格與逸事。在技藝方面,尹春(字子春)擅長戲劇排場,演起戲來,就連經驗老道的演員都自嘆不如。當與顯赫的人士聚會的時候,李大娘(字宛君)會合彈琶琶、古箏。李十娘(名湘真,字雪衣)「能鼓琴清歌,略涉文墨」。顧媚則「通文史,善畫蘭」,甚至有人慕名而來,想向她索取詩文與繪畫。卞賽(號玉京道人)專精小楷,且同樣善於畫蘭,縱橫枝葉,每次落筆都要畫上十餘紙,卞賽的妹妹卞敏畫起蘭花不像卞賽繽紛,喜歡簡單的描畫兩、三朵,名妓中善於畫蘭花者不勝枚舉,各有其特色。 妓女們是如何學習這些才藝的呢?其一是彼此傳習,卞賽的侍兒柔柔因在側承奉硯席,因此獲得文人的注意,而李十娘年老時,以教女娃歌舞為活。萬曆三十年(1602)旅居秦淮河畔的福建人姚旅(字園客)在《露書》中提到名妓趙彩姬常常教授女子技藝。 其次是妓院的培訓,余懷特別點出董白七、八歲時,鴇母就開始教她寫字,因此長成後,通曉女紅、品茶等多項技藝。江北的揚州有一種類似的行業,稱為「廣陵姬」,他們畜養女子至豪門為妾,從小就訓練各項技藝及進退坐立之節。但浙江人沈德符(1578-1642)發現其水準參差不齊,他在《萬曆野獲編》中說有的女子只會彈一段琴、唱幾種調,只識得幾個大字,畫起蘭竹也就僅能畫幾枝,妓院也有這樣的狀況,天分不高的妓女就無法晉升名妓之流。 妓女學習的第三種途徑是與文人交流,《金陵瑣事》記載名妓林奴兒學畫於史廷直、王元父二人,因此筆風清潤。《曲中志》則記載名妓王曼容「學字於周公瑕、學詩於佘宗漢、學琴於許太初」,都是當時的名望之士。而有了基礎後,妓女在與文人相處時,也會耳濡目染,備受薰陶,使文學素養更為提升,清初江蘇人王昶(1724-1806)輯錄的《明詞綜》中,所載的女詩人就有二十六位出身青樓。 在容貌方面,自然不必多言了,余懷筆下的名妓,縱然不是貌美如仙,舉止風韻也是一時之選。如李十娘娉婷娟好,肌膚玉雪,眼裡帶著感情,笑起來又好看。顧媚風度超群,桃花滿面,身材弓彎纖小,腰肢輕柔纖細。卞敏樣貌白如玉肪,風情綽約,像是個「水晶屏」。沙才美而豔,豐而柔,骨體皆媚,是個天生尤物。 至於名妓的性格,倒不一定溫和婉約,不乏豪邁爽直者,明代中期以後士人崇尚俠義,喜好在聲色場所展現豪俠氣概,名妓們可能也受到了這種風氣影響,例如李大娘個性豪侈,有鬚眉丈人之氣,而得「俠妓」之稱。寇湄(字白門)十八、九歲時被朱國弼(保國公)購入,後來朱國弼降清,家口被沒入,寇湄則花費千金替他贖身,因此被稱為「女俠」。可知在名妓的生活中,賺取金錢並不是首要之事,明末名臣錢謙益(號牧齋,1582-1664)編訂《列朝詩集》時一併作了小傳品評,也提到馬湘蘭(字守真)輕財重義,「時時揮金,以贈少年」。 余懷作《板橋雜記》,想是秦淮常客,但他的雅遊的時間約在崇禎末年,難免有生不逢時之感,他說:「曲中名妓,如朱斗兒、徐翩翩、馬湘蘭者,皆不得而見之矣。」事實上,就算余懷能夠早一點造訪,也未必能如願見到這些名妓,如他提及的名妓朱斗兒(號素娥)曾與「金陵三俊」之一的陳沂(字魯南,1469-1539)聯詩,有一個鳳陽人劉望岑有意拜訪,她卻不出見,劉望岑只好留下了一首詩,朱斗兒看了之後,知道來者非附庸風雅之人,才欣然相見。 又如曾經有一個姓徐的人(可能是嘉靖晚期內閣首輔徐階的同族)求見名妓柳如是(1618-1664),給了鴇母三十金,一見到柳如是便說:「久慕芳姿,幸得一見。」接著又說「一笑傾城」、「再笑傾國」等沒有學識的話,柳如是怒而入問鴇母:「你是拿了多少錢?居然讓我接待這麼低俗的人。」知道鴇母已把錢都用盡了,於是剪了一縷頭髮給鴇母作為償金。 (未完待續) 原文出處:陳一中,〈青衫淚滿江南客:晚明的名妓〉,《典藏‧古美術》,272(臺北,2015),頁116-125。原文篇幅較長,此處略有刪節。 更多故事: 穿越者注意!千萬不要當唐太宗的哥哥!(上) 2015-02-04 19:00:40 1 承平時期的革命:一九一五,臺南噍吧哖的武裝抗日 2015-09-23 12:18:31 1 【深夜食堂】天婦羅、甜不辣與日本炸物的由來 2015-05-13 19:07:19 1 【每周一畫】日治時期的農家寫照 《有香蕉樹的庭院》 2015-11-22 02:47:42 1 乾隆下江南──哈佛教授筆下的乾隆.世界史中的滿洲皇帝(4/4) 2015-02-21 07:30:56 1 【創新者們】愛達.拜倫:揭開電腦時代序幕的女人(一) 2015-10-10 09:00:02 1 歷史學家說荷蘭人船堅砲利,那打敗它的鄭成功艦隊又有多厲害? 2015-01-19 18:36:38 1 […]

已知用火:十九世紀法國美食家談烹飪的起源

$
0
0
作者:薩瓦蘭(Jean Anthelme Brillat-Savarin, 1755-1826) 烹飪這個行業有著悠久的歷史。亞當是餓著肚子出生的;新生的嬰兒,只要母親給他們餵奶,他們就會停止哭泣。 烹飪的發展早於人類文明發展,因為烹飪的需要,我們掌握了火的運用,從而讓人類征服了大自然。假如我們將自己的視野再拓寬一點,就會發現有三大領域得益於烹飪: 第一,專業食品加工,它依舊被稱為「烹飪」; 第二,專業食品成分研究分析,這個工作也被稱為「化學」; 第三,此工作名為「康復烹飪」,也是大家熟知的「藥劑學」。 儘管這些工作的內容差異很大,但並不代表它們沒有共同點:火、火爐都是這三者必不可少的東西,它們挑選的容器很多都是一樣的。 對於同一塊牛肉,廚師的任務是把它烹調成肉湯;化學家的任務是分析其中的成分;而藥劑師的主要任務是當肉使我們消化不良,他要想方設法讓我們消化它。 史前時代:肉──進化的營養源 人可歸類於雜食性動物,啃水果時就用門牙,咀嚼糧食時就用臼齒,吃肉類時用犬齒。有人說,人的犬齒與他身上殘留的獸性是成正比的,即犬齒越強壯,獸性就越強。 早期人類食果,這一點與靈長類動物無異,並且幾乎都是依賴果實來延續生命。因為在靈長類動物中,人是最遲鈍的,赤手空拳使他們的攻擊力不強。 但追求完美的天性讓人類有了長足的進步。他們能夠意識到自己的缺陷,激發自我保護的決心;除此之外,人類體內肉食動物的本性也發揮了作用,犬齒就是人類具有肉食動物特徵的證明。自從人類懂得武裝自己後,就開始不斷地捕殺周邊的動物,從牠們的身上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營養。 人一直都存在著破壞的天性:小孩子會玩弄那些他們發現的小動物,假如饑餓感強烈的話,還會把牠們當作食物吃掉。 人類從肉食中汲取營養也是司空見慣的事:人的胃很小,而且植物果實中的營養不夠充足,因此人類消耗的體力無法迅速恢復,人類食用蔬菜以來,營養情況大有改觀,不過這種食物從欠缺走向完善卻歷經了幾個世紀。 人類剛開始是用樹枝作為武器,後來不斷改良,於是產生了弓箭。 值得強調的是,人類並沒有因為生存環境的不同而改變使用弓箭這一傳統。我們很難對此進行闡述。儘管大家不知道為何身處不同環境想法卻一致,不過歷史疑惑的背後自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生肉除了有黏牙這一缺陷以外,味道還是很美味的。在生肉上撒上一點鹽,它就更好消化了,並且營養價值絕對比那些加工過的肉要高。 一八一五年,一位克羅埃西亞騎兵團的上尉跟我一同用餐時說:「我們大可不必弄這些複雜的菜餚,享受美味其實是很簡單的。我們打仗時,只要饑餓就會捕殺野獸,在生肉上撒鹽(鹽都放在我們的馬刀掛套裡),接著就把肉放在馬鞍與馬背中間的空隙,騎馬跑一會兒,就能盡情地享受這道美味了。」他歷歷如繪地說著。 每年的九月,都是多菲內(Dauphine)人外出打獵的時間,鹽與胡椒粉是每個人的必備之物。當他們獵到鷸後,便將牠去毛,用佐料將牠們醃製好,放進帽子裡,戴在頭上,過一會兒就可以吃了。他們說用這種方法製作的鳥肉,與烤鳥肉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除此之外,如今,我們依舊保留著祖先傳承下來吃生肉的傳統。用生肉製作的美食,最赫赫有名的非阿爾(Arles)與波隆(Bologna)的香腸、漢堡燻牛肉、鳳尾魚乾、鹹鯡魚莫屬了。儘管這些食物是生的,但是它鮮美的味道卻是眾所周知。 火的發現 人類在發現火之前,一直都像克羅埃西亞人那樣,滿足於吃生肉的狀況。火的發現純屬偶然,因為自然界中很少能看見火自燃。打個比方,馬里亞納群島(Mariana Islands)的原住民從來不知道火為何物。 烘烤 從人們運用火的方式來看,可以證明人類追求完美的天性。他們用火將肉烤乾,並且用燒過的木炭將肉烤熟,這是烹飪最初的形式。 人們覺得烤過的肉比生肉好吃多了。跟生肉相比,它們更易咀嚼,而且烤焦的肉香質使熟肉散發出一股香味,這種香味直到現在人們都還是很喜歡。 不過,過了一段時間後,因為無法將沾在肉上的木炭粉處理掉,人們發現直接將肉放在炭火的灰燼中燒烤,會使肉變得很髒。為了彌補這個缺陷,人們想出了應對措施,用棍子穿過肉後,再將它放到炭火上烤,並用石頭撐住棍子的兩端。於是一種方便卻相當別致的烹飪方法─燒烤就出現了。因為這樣獨特的方法,所以烤肉的香味也非同凡響。 從荷馬(Homer)時代到現在,燒烤沒有太大的變化。在那個時代或者更早之前,沒有詩歌與音樂, 就沒有宴會之樂一詞。人們愛戴的吟唱詩人扮演的就是日後傳教士的角色,他們詠唱大自然的奇蹟、眾神的呵護、英雄的成就。當你遇到了一位談吐優雅、土生土長的荷馬人, 極有可能他家中就有人是從事這一神聖的工作的, 因為只有他在年幼的時候受過這種詩歌的薰陶,才能在日後創作出優美的作品。 達西耶夫人(Madame Dacier) 說,《荷馬史詩》 中見不到「煮」這個字。那時的希伯來人因為在埃及待過一段時間,他們有專門可以放在火上的鍋子,這算是技高一籌了。雅各的哥哥從他們那裡以昂貴價格買來的湯,就是用那種鍋烹煮而成的。 想知道前人是依靠什麼才有辦法加工金屬? 這是一件很難的事, 傳聞創辦這個行業的是土八該隱。 根據現在的技術, 當我們加工金屬時,也不能少了其他的金屬工具。鐵鉗可以將金屬夾住, 鐵錘可以製作出它的形狀,鐵銼可以增加它的鋒利度。不過到目前為止,沒有誰知道第一把鐵鉗與第一把錘子的製造方法。 本文選自時報出版《美食的饗宴:法國美食家談吃》。 更多故事: 八十五歲、繼續熱血:中研院院士張廣達訪談(3/3) 2015-05-19 23:44:33 1 【台語原來是這樣】如何用台語形容一個人很窮? 2015-08-03 19:00:54 1 第一次世界大戰一百週年,爆發地餘恨猶存 […]

【說書】從牛津大學到南中國海:藏在一幅中國地圖中的密碼

$
0
0
還記得今年夏天前往京都旅遊時,行前聽從好友的建議,租了一台Wi-Fi分享器,一路上就靠著 Google Map 四處踏訪。我們這一家雖然初次到關西旅遊,卻覺得毫不陌生,因為 APP 即時通知下個路口右轉,前方五百公尺就是下個景點。 這一切是如此「理所當然」,只要連上網路以及衛星定位,人們能夠快速地知道自己在哪裡,以及如何抵達目的地。在某種意義上,今日手中大不過四、五吋的螢幕裡,掌握了全世界。 2015年的今天,我們似乎沒有過這樣的困惑:如果地圖不準確,怎麼辦? 古代人也有這樣的困擾吧?即使在科學知識、技術不如今日先進的400年前,古人也渴望描繪世界的樣子,也想知道自己在哪裡。因此他們想盡辦法,計算道路的長短遠近,試圖排除各種可能的干擾因素。他們運用了各式各樣的辦法,例如以某地為中心,一個個詳細地記錄之間的距離,旅人藉此可以有大致的地理概念。明朝隆慶七年(1570)的黃汴就有一本《一統路程圖記》,書中附上幾幅簡略的地圖,輔以詳細的文字說明,指引讀者方向: 憑藉著《一統路程圖記》這種指南書,明朝那些趕赴北京參加全國公職人員考試的學生、在外面打拼的商人、整天旅遊賺取小確幸的人們,得以在沒有 APP 的時代,較無差錯地奔波來往。 當然,這種文字指南的形式,畢竟只是「相對距離」的呈現,拿著這本書沿途問幾次路,甚或方向走錯都是可能發生的狀況。各位看官如果嘗試將老家作為中心點,按照距離寫出往西十公里內的重要地景,除非是在地人,否則僅靠這個還真是摸不著頭緒。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更細緻、更具體地呈現地理景貌,於是有了越來越精密的「地圖」。 出於不同的用途,古代遺存的地圖的種類已經非常豐富,有的囊括中國全境,頗有顯示統治權威的意思,例如明朝末年出版的《今古輿地圖》就收有一幅〈大明萬世一統圖〉: 這種地圖通常旨在標明行政區的分界,至於地理景貌僅著墨幾個特別顯眼的的大山、大河。另外一種是兩國劃定界線的地圖,例如清朝跟俄羅斯關於伊犁歸屬的〈伊犁中俄定界圖〉: 圖中的紅線就是兩國的「國界」,以東屬清朝,以西屬俄羅斯。 如此看來,不論是輔以文字說明的地圖像是《一統路程圖記》,或者是力求精準呈現遠近概念的疆域圖、分界圖,繪圖者的企圖都是畫下「正確無誤」地圖。我們甚至可以說,地圖反映了人們大腦中的世界,他們認識的世界有多大,這張地圖就有多大。也就是說,地圖的邊界就是人們所理解的「世界盡頭」,圖像中各種關於高山、河流、族群的標示,就是古人知識理性能夠觸及的範圍。 所以地圖不只是地圖,同時也是人們思想活動的紀錄。在這樣的意義下,像是朝鮮人繪畫的〈天下圖〉指出了一種與上述不同的地圖類型,這裡頭包含了理性的地理認識,也充斥著略帶想像的地理知識: 單以這張〈天下圖〉為例,熟悉《山海經》的朋友可以發現一些有趣的國家,例如「大人國」、「女人國」、「一目國」,這其實是古人對陌生遠地的想像,當然不會有一個國家的人都只有「一隻眼睛」,或者都是「女人」,如果有那就太棒了。此外,仔細看一下地圖的「輪廓」,圖中的布局符合古代「天圓地方」的空間知識,可以說當時的讀書人嘗試在一個想像出來的空間中,儘量安排世界的位置。 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把這種地圖想得高深莫測,如果用今天的角度來理解,完全可以畫成這個樣子(笑): 簡單地說,地圖在理性之外,也包含若干想像的成分。各式各樣的地圖,其實濃縮了當時的社會氛圍、與外國的關係、認識,且出於各種用途,繪製的重點也不盡相同。 400年前,相當於明朝末期,當時國際商貿興盛,各國朝貢的使節、商人跋山涉水,來到遙遠的中國,可以說是全球化的開端從此開始。不論是出於經商、旅行的用途,或是展示疆域的野心,遺存不少地圖。而近年來最受歷史學者矚目的,莫過於一張「奇怪的地圖」,它的名字是「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The Selden Map of China)。 著名的歷史學家卜正民(Timothy James Brook)為了解釋這張地圖的來龍去脈,揭開它的各種「秘密」,於是有了《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香料貿易、佚失的海圖與南中國海》(Mr. Selden’s Map of China: The Spice Trade, a Lost Chart and the South China Sea)一書。在深入這幅明朝末期的地圖之前,卜正民已針對十七世紀的全球貿易,出版《維梅爾的帽子:從一幅畫看十七世紀全球貿易》(Vermeer’s Hat: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and the Dawn of the Global […]

【國父「們」】 武昌起義篇(10):八指將軍黃克強 VS 清軍總統馮國璋

$
0
0
讓我們先把時間倒回10月11日 也就是武昌起義成功後的隔天 「什麼?武昌新軍起義成功了?」 上海的同盟會中部總會 宋教仁驚訝地聽著急報 (圖片為:宋教仁) 「是啊!聽說湖廣總督出逃,起義部隊已經攻占整個武昌了!」 「太快了、太快了……」 宋教仁忍不住的喃喃自語 起義成功固然是好事 可原本的計畫不是訂在16日才起義? 現下,同盟會沒有任何一個重要幹部待在武昌城 讓宋教仁原先的安排全都落到了空處 接下來的消息,更讓宋教仁感到局勢的混亂 蔣翊武、孫武竟也不在起義現場! 非革命黨的黎元洪組織了湖北軍政府! 清廷重新啟用袁世凱鎮壓革命! 「立即和武昌的居正、譚人鳳聯繫,我們趕往武昌參與大局!」 宋教仁剛下完命令 立即想到: 「此去武昌,必有一番激戰 包括我在內,身旁沒有一個人有軍事才能 一定要聯繫克強!這種場合無他不可!」 武昌革命的消息 很快就衝出中國,傳遍海外 尤其是距離中國廣東極近的香港 一個胖子正激動地看著眼前的電報 「……望兄早日赴鄂,主持大局。」 黃興仰天大吼: 「遯初(宋教仁的字)!你我等待的時機,終於來到了!」 隨即轉身說: 「馬上收拾行李,訂好前往上海的船票!我要與遯初同赴武昌!」 時間來到10月28日 黃興、宋教仁 同盟會的兩大領袖已經身處武昌城畔的長江之上 聽到時有時無的炮火聲 黃興突然開始討論起眼前戰局的形勢 「據消息指出 武昌革命軍在前線似乎無人指揮 面對北洋軍,恐怕不是對手。」 想起一連串的意外 宋教仁不由得感慨 「可惜蔣翊武、孫武沒能即時掌控軍隊,不然就可以由他們指揮前線。」 黃興說: 「好在遯初你已經成功的勸阻列強 使他們保持中立 不然,聽說他們本來要跟韃子合作 若真是如此,這場起義恐怕根本撐不到我們參與。」 宋教仁笑著說: 「我只是在上海發了幾篇文章,製造輿論而已 聽說讓列強保持中立的這件事上,黎元洪跟湯化龍出了不少力氣 尤其是湯化龍 他本來就在憲政體制上有卓越的見解 這次去,定要跟他好好商議討教一番。」 看著目的地越發接近 […]

流放西伯利亞:古拉格集中營的歷史(中)

$
0
0
作者:安‧艾普邦姆 Anne Applebaum(《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 上集:古拉格集中營的歷史(上) 古拉格是在特定的地域和時代下,與其他事件一同發展的制度,尤其離不開三個脈絡。確切來說,古拉格離不開蘇聯的歷史,也離不開國際和蘇聯的監禁史和流放史,更離不開二十世紀中葉的歐陸思潮,後者也孕育了德國的納粹集中營。 古拉格「離不開蘇聯的歷史」這句話要表達的意思很明確。 那就是:古拉格不是憑空冒出來的,它在在反映了周圍社會的普遍準則。 如果營中髒亂不堪、守衛殘暴蠻橫、工隊做事馬虎,多少也是因為髒亂、殘暴、馬虎是蘇聯社會不同階層常見的現象。如果營中生活悽慘、難以忍受、慘無人道、死亡率超高,通常從社會中就能看出端倪。在某些時期,蘇聯人民過的生活同樣悽慘、難以忍受、慘無人道,死亡率也跟集中營裡一樣高。 蘇聯的第一個集中營在血腥殘暴的俄國革命之後不久成立,當然也非巧合。 革命期間和之後的恐怖統治以及繼之而來的內戰,對很多俄國人來說,就好像文明本身遭到永難修復的重創。 「死刑亂判一通,」史學家理察‧派普斯寫道,「人無緣無故被槍決,也無緣無故被釋放。」 從一九一七年開始,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徹底翻轉:畢生累積的財富和經驗成了罪狀;搶劫美其名為「收歸國有」;殺人成了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可行方法。在這樣的社會氣氛下,列寧第一次只因個人財富和貴族頭銜就把數千人打入大牢,也就不足為奇了。 同理,集中營某些年的死亡率特別高,同樣多少反映全國各地發生的事件。 一九三○年代早期勞改營死亡率飆高時,全國各地正在鬧飢荒。二次大戰期間死亡率再次升高,因為德軍入侵蘇聯不只讓百萬人戰死沙場,也讓痢疾和斑疹傷寒開始流行,並再次造成飢荒,營內營外無不受害。 一九四一到四二年的冬天,古拉格有四分之一人餓死的同時,遭德軍圍困的列寧格勒人可能有多達一百萬活活餓死。寫下圍城經過的史學家莉蒂亞‧金茲堡形容,飢餓在當時「是一種常態……一直都在,無時不讓人感覺到它的存在……吃飯時最痛苦、最絕望的就是,食物一轉眼就沒了,而你一點飽足感都沒有。」往下讀你就會發現,她的描寫跟勞改營囚犯的描寫離奇地相似。 列寧格勒人至少是死在家中,而古拉格卻拆散一家人,毀了無數家庭,害得數百萬人遠離家園,流落荒原。 儘管如此,把古拉格的慘痛經驗拿來跟蘇聯「自由人」的悲慘記憶相比也不為過,艾蓮娜‧庫其娜就是一個例子。一九四二年二月她從列寧格勒撤離,途中看著兄弟姊妹和祖母活活餓死。當德軍逼近時,她和母親徒步越過大草原,偶然看見「混亂失控、潰敗四散的場面……世界飛散成千萬碎片。周圍一切瀰漫著煙霧和可怕的燒焦味;草原上又擠又悶,逼著人喘不過氣,好像被緊緊掐在黑麻麻的炙熱拳頭中。」 庫其娜雖沒進過勞改營,但十歲以前就嘗過飢寒交迫、恐懼不安的滋味,這段記憶跟著她一輩子。她在回憶錄中寫道,什麼都「抹不去那些記憶:法第克的屍體蓋上毛毯被帶走;譚雅痛苦得喘不過氣;剩下我跟媽媽在濃煙和轟隆巨響中涉過熊熊燃燒的草原。」 除了悲慘的生活,古拉格人和其他蘇聯人還有其他共同點。無論營內營外,都看得到同樣馬虎的工作方式,同樣愚蠢到極點的官僚政治,同樣的貪贓枉法,同樣的罔顧人命。 寫這本書時,我跟一個波蘭友人談到古拉格發展出一種名為tufta的混水摸魚方法(後文會提到)。他聽了之後說:「哈,你以為這是犯人發明的?全蘇聯都在混水摸魚!」在史達林統治下的蘇聯,鐵絲網裡面和外面的生活沒有根本上的差異,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或許就因為這個原因,常有人形容古拉格是蘇聯體制的縮影。即使是集中營裡流傳的俚語,也沒把鐵絲網外的世界稱為「自由」世界,而是「大監獄」,比營中的「小監獄」大,沒那麼致命,但一樣悲慘――當然也沒人道多少。 然而,如果古拉格無法完全脫離蘇聯的常民生活而存在,古拉格的故事也無法跟罪犯、流放、監禁和集中營的跨國、跨文化的漫長歷史分開。把罪犯放逐到偏遠之地報效國家,「向社會贖罪」,免得污染其他人,這種作法就跟文明本身一樣古老。 古希臘羅馬的統治者會將反對者送去遙遠的殖民地。蘇格拉底在死刑和放逐雅典之間,選擇了死刑。詩人奧維德被放逐到黑海上某個臭氣沖天的港口。喬治王朝時代的英國會把扒手和小偷送到澳洲。十九世紀的法國把犯人送往蓋亞那。葡萄牙則是把社會的不良分子送往莫三比克。 一九一七年崛起的蘇聯新政權用不著遠至格陵蘭尋找先例。早在十七世紀,俄國就有自己的流放制度。俄國法律首次出現「流放」一詞是在一六四九年。 當時,流放被視為一種新的、較為人道的刑罰方式,遠比死刑、烙印或肉刑好,也適用於各種大小罪行,小至抽鼻煙、算命,大至謀害人命都有。很多俄國知識分子和作家都有過被流放的經驗,普希金就是其中之一,而擔心被流放的恐懼也對很多人造成折磨。 一八九○年,文學聲望如日中天的契可夫(編按:又譯為契訶夫)前往俄國太平洋沿岸的庫頁島,考察當地罪犯的流放生活,讓眾人大吃一驚。臨行前他寫信給困惑的出版商,解釋他這麼做的動機: 我們任由數百萬人在牢中自生自滅,沒有目的,沒有原因,像野蠻人一樣自生自滅。我們逼這些人戴上鐐銬冒著冰雪跋涉千山萬水,染上梅毒,任其墮落,讓罪犯人數倍數增加……但這些都與我們無關,引不起我們的興趣…… 回顧歷史,不難發現沙俄時代的監禁制度很多都跟後來蘇聯古拉格的制度遙相呼應。例如,流放西伯利亞跟古拉格勞改營一樣,從來就不僅限於罪犯。一七三六年有條法律明訂,一村若判定村中某人對他人造成不良影響,村中長老有權將這名不幸之人的財產瓜分,命他遷往別處。若他找不到別的住處,當局可以將他流放。一九四八年赫魯雪夫就曾引用這條法律,作為依據,成功將不夠積極勤奮的集體農場成員流放。 將不容於社會的不良分子流放的作法一直延續到十九世紀。喬治‧凱南(與美國同名政治家有親戚關係)在《西伯利亞與流放制度》這本書中,如此形容他一八九一年在俄國觀察到的流放制度的「行政程序」: 這個不良分子可能根本沒犯罪……但若在地方當局眼中,此人的存在「有害公共秩序」或「與公共和諧相衝突」,他或許會無端被捕,或許會被拘留兩週到兩年不等,然後被強制遷往帝國境內的其他地方,受警方監視一年到十年不等。 行政流放(不需審判也不需判刑)不只很適合用來對付這類麻煩分子,也適合用來整治政治異端。早期這些人很多都是反對土地和財產遭俄國強占的波蘭貴族。後來,宗教異端也包括進來,還有「革命」團體和祕密社團成員,例如布爾什維克。 十九世紀西伯利亞最惡名昭彰的「強迫移民」雖然不算行政流放(因為他們既有受審也有判刑),但這批人也是政治犯――即十二月黨人,一八二五年這群高官貴族發動起義,推翻沙皇尼古拉一世。後來這場起義以失敗告終,沙皇判處五名十二月黨人死刑,震撼全歐。其他人丟了頭銜,戴上鐐銬押往西伯利亞,少數勇氣過人的犯人之妻也加入流放隊伍。能夠撐過三十年,等到尼古拉一世的繼任者亞歷山大一世上任、頒布特赦的人寥寥可數。但回到故鄉聖彼得堡的人也成了滄桑老人。 一八四九年被判四年勞刑的杜斯妥也夫斯基是另一個著名的政治犯。從西伯利亞流放歸來之後,他寫下《死屋手記》,至今仍是描寫沙俄監禁制度流傳最廣的一本書。 沙俄時代的流放制度跟古拉格勞改營一樣,都不只是一種懲罰方式。 俄國統治者也希望流放者(無論是政治犯或罪犯)能解決幾世紀來的經濟沉痾:俄國最東和最北人口稀少,導致帝國未能成功開採本國的天然資源。有鑑於此,俄國早從十八世紀就把服勞刑當作一種刑罰;一般稱此種刑罰為katorga(苦役),源自希臘文,意指「強迫」。這種強迫勞動在俄國由來已久。十八世紀早期,彼得大帝就派遣囚犯和農奴去建造道路、堡壘、船艦及聖彼得堡城。一七二二年,他下了一道更明確的命令,要罪犯攜家帶眷到西伯利亞東邊的達爾亞銀礦場流放。 當時,彼得大帝這種強迫勞動的作法被視為經濟和政治的一大成就。 確實,幾十萬奉獻生命建立聖彼得堡的農奴留下的故事,對後世造成極大震撼。很多人在興建過程中喪命,但聖彼得堡卻成了進步和歐化的象徵。方法是很殘酷,但國家卻因此受益。彼得大帝的例子或許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其繼位很快就採納了苦役制度。史達林無疑也對彼得的建設方法十分讚嘆。 不過,「服勞刑」在十九世紀仍然是相對少見的一種懲罰方式。一九○六年,實際在服勞刑的罪犯只有六千人;一九一六年革命前夕也才兩萬八千六百人。更具經濟重要性的是另一種囚犯:強迫移民,即前往具經濟發展潛力的偏遠之地流放的罪犯。光一八二四到一八八九年間,就有約七十二萬強迫移民被送往西伯利亞,很多人都與家人同行。所以說,逐漸讓俄國礦藏豐富的荒原不再杳無人跡的是這些人,而不是戴著鐐銬服勞刑的罪犯。 這些人受到的刑罰不一定比較輕微,有些甚至覺得自己的命運比服勞刑的人還悲慘。 偏遠地區土地貧瘠,人口稀少,很多人都在漫長的冬天活活餓死,或者無聊到成天喝酒,最後酒精中毒死亡。而且那裡女性很少(從未超過百分之十五),書更少,娛樂則是零。 橫越西伯利亞前往庫頁島途中,契可夫遇到一些被流放的移民。據他描述,「大多數人都很窮,體力又差,很少受過實際的訓練,除了寫字以外一竅不通,而會寫字對任何人來說往往都毫無用處。一開始有人一點一點賣掉亞麻襯衫、被單、圍巾和手帕,過了兩三年還是走上窮途末路……」 但也不是所有流放者都那麼悲慘潦倒。西伯利亞離俄國的歐洲區域很遠,而亞洲區域的官員比較寬容,貴族也沒那麼多。比較有錢的流放者和獲釋的犯人有時會在那裡累積龐大產業。教育程度較高的成了醫生或律師,甚至開起學校。瑪麗亞‧弗康斯基公主,即十二月黨人謝爾蓋‧弗康斯基之妻,就出資興建伊爾庫茨克的劇院和音樂廳;即使夫妻兩人都丟了頭銜,她的宴會和私人晚宴的邀請函仍然詢問度很高,連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都引起討論。 二十世紀早期,流放制度已不像過去如此嚴酷。十九世紀蔓延全歐洲的監獄改革潮,終於吹向了俄國。這時期的制度更寬容,管理也更寬鬆。確實,跟後來的狀況相比,前往西伯利亞之路即使算不上愉快,但對日後即將帶領俄國革命的那一小群人來說,也絕對稱不上苦刑。 布爾什維克黨人在獄中是政治犯,受到有別於刑事犯的禮遇,可以持有書、紙張和書寫工具。奧爾忠尼啟則是布爾什維克的領袖之一,他記得拘留聖彼得堡的什利謝利堡期間他讀了很多書,包括亞當‧史密斯、李嘉圖、普列漢諾夫、威廉‧詹姆斯、菲德烈‧泰勒、杜斯妥也夫斯基、易卜生等等。 以後來的標準來看,布爾什維克黨人不但吃得好、穿得好,連髮型都照顧到。托洛斯基一九○六年在彼得保羅要塞坐牢時照的一張照片,就穿西裝戴眼鏡,打了領帶,襯衫的領子白得耀眼。只有從他身後門上的窺視孔,才猜得出他身在何方。另一張是他一九○○年流放西伯利亞東部時拍的照片,他身穿厚大衣,頭戴毛帽,圍繞著他的男男女女也穿著靴子和毛皮大衣。這些在半世紀後的古拉格都是少見的奢侈品。 沙俄時代的流放生活如果痛苦到不堪忍受,永遠有逃亡一途。史達林自己就曾被捕及流放四次,三次逃脫,一次從伊爾庫茨克省,兩次從沃洛格達省,後者後來遍布集中營。因此他才對沙皇政權的「軟弱無能」百般嘲弄。 為他立傳的俄國作家沃爾科戈諾夫如此詮釋他的看法:「你不需要工作,可以隨心所欲讀書,甚至可以逃亡,只要你有決心。」 因此,流放西伯利亞的經驗早期確實給了布爾什維克黨人磨練及借鏡的機會,也讓他們知道建立嚴格懲治制度的必要。 本文收錄於左岸文化出版的《古拉格的歷史(上)》 更多故事: 【神聖羅馬帝國的王位爭奪戰】(四)起於混亂,終於混亂 2015-10-08 07:18:48 1 連結極左極右兩大獨裁者的惡魔條約 2014-09-18 08:49:58 […]

【鬼的歷史】哀其魂孤,為結幽契:唐代的冥婚

$
0
0
在臺灣,我想許多人的成長過程都有過類似的經驗。 長輩們總會諄諄告誡,路上的紅包不能撿,因為那是「女鬼要找老公」。這件事在臺灣幾乎是一個全民都知道的基本知識,只是我們很少質疑,那為什麼男鬼不找老婆呢? 這件事的理論其實很簡單,就是男性在他們的本生家庭是無可質疑的成員,而女性必須透過結婚成為丈夫家族的成員、成為丈夫的兒子們的母親,她的人生才算圓滿。 在故事網站裡少數提及亡魂的文章中,〈木盒裡的哥哥〉一文裡,就提過台籍日本兵林清春的家人將侄子過繼給他。而〈牽亡:生者與亡魂的「重聚」 〉 中,也有一位女魂強力要求冥婚的狀況。 換言之,為人女並不等於找到定位,為人妻、為人母,而且必須作為一個男子的母親,在死亡的世界裡,這才算功德圓滿。在現代人看來,這理論實在是荒謬可笑,但是,「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的三從理論,至今仍束縛著萬千未嫁而亡的女鬼們,這實在是鬼權上的極度不平等。 許多人說,冥婚彌補的是生者的遺憾,死者未必有感,這話或許對、或許不對,但是在臺灣、中國、香港或者馬來西亞、新加坡,都還存留著冥婚的風俗,只是各地作法不同,在臺灣的冥婚通常是女鬼要求,雙方捧牌位成婚即可,而單身的男鬼只需要過繼家族的男性後裔即可。 在中國,由於共產黨主張無神論,冥婚被認為是一種落伍迷信的風俗,因此能見到的報導並不多,可是進入21世紀後,仍出現過數起牽涉犯罪的冥婚,而且大多是因為男鬼的家人要辦冥婚而導致的,這是由於中國西北的民間傳說裡,單身的男鬼會影響家族的運勢,而當地的冥婚風俗是男屍必須找到另一個女屍同葬,因此,「冥婚媒人」應運而生,或許是為了取悅死者,剛死的、年輕的女屍價碼較高,年長些的或者去世已久的就比較便宜。 有買就有賣,於是,中國曾經偵破多起盜屍轉賣的案件,甚至有人在沿海的城市拐賣婦女後殺害,以數萬人民幣的代價賣到西北。 新聞連結:延安榆林賣屍配陰婚,牽出驚天殺人案(2007.03.07 新華網) 如果說臺灣的冥婚風俗彰顯了古代中國對於女性「三從」的想像,那麼中國西北的風俗,也彰顯了「男有室、女有歸」的另一種家族理論,不管如何,活人死人都必須有配偶的這件事,深深地束縛了華人世界的鬼魂們。 有許多喜歡主張臺灣保留有完整「中華文化」以主張臺灣具有某種文化正統的朋友們,或許在冥婚這件事上會感到有點失落,因為當我們細考冥婚在中國史上的發展時,不難發現今日中國西北以屍體合葬的風俗才是所謂的「古禮」(至於為了取得新鮮女屍而殺人的事,就是千年傳統、全新犯罪了)。 這件事最早可以追溯到《周禮》的時代,也就是至少兩千年前,只是當時的冥婚分成兩種,一種是遷葬,男女雙方都是成人的死者,死後放在一起,結為夫妻。另一種是嫁殤,死者是十九歲以下的少女,但這位少女鬼新娘是嫁給活人還是嫁給死人?我想兩種都有可能。 雖然冥婚被《周禮》給記錄下來,但《周禮》其實是禁止這事的,制定這套禮制的上古中國人認為,冥婚實在是莫名其妙,生前沒有用正式的禮儀來結婚,死後才來搞這套,你想過死者的感受嗎?沒有!你只想到你自己! 這是一種「亂人倫」的行為。 等等,既然《周禮》禁止,為什麼冥婚還能流傳下來呢? 是說,《周禮》也說只可以一夫一妻多妾啊,但是古往今來的中國男性有因為《周禮》規定就不去嫖妓、搞外遇、偷情、勾搭嫂子或者隔壁賣燒餅的老婆嗎?當然不會,因為人性是禮法禁不住的。 中國史上最有名的冥婚,恐怕要屬曹操的兒子曹沖,就是大家在小時候讀的《中國民間故事》一類書籍中,那個七歲會秤大象的聰明小孩。這個天才兒童在十三歲時因病去世,他老爹曹操哭得要死要活,長子曹丕安慰曹操,卻反而被嗆:「拎北的不幸,是你們的萬幸!(潛台詞:少在那邊假好心了,你們巴不得這個聰明小弟死了呢!)」。 十三歲的曹沖沒有結婚,老爹曹操想著就覺得心疼,於是他找到了自己相當尊重的名士邴原,希望邴原願意把死去的亡女嫁給曹沖。但邴原遵從《周禮》的說法,認為冥婚是「非禮」的行為,所以拒絕了。而後,曹操又找了一位甄氏亡女嫁給死去的曹沖,算是了結了這個悲傷老爹的心願。而魏晉南北朝的皇室中,冥婚也從沒斷絕。 韋后一族的冥婚始末 從皇室家族開始帶頭冥婚,所謂《周禮》中「嫁殤非禮」的認知當然也就慢慢淡薄,到了唐代,冥婚的例子屢見不鮮,不能一一盡數,在這裡,我想舉最具代表性的皇室冥婚作為例子。 就像曹操給兒子主持婚禮一樣,唐代夭亡的公主皇子不少,但是我們似乎沒有看到這些死去的皇族主動要求嫁娶,反而是他們的親人出於一種彌補的心態主持了冥婚。 其中,經歷過可怕政變的唐中宗之妻韋后,曾經主持了數次冥婚。韋后在歷史上的評價很低,她確實弄權、確實貪婪也確實不具備武則天那樣的政治氣度,但是我們觀察這個女人的一生時,卻不能不理解她在政治之路中的犧牲有多大。 韋后出身於長安名門城南韋氏,以絕色姿容被選為太子妃,又很快地生下了嫡子,她的兒子甚至一度被立為太孫。但是,當高宗過世、中宗首次即位時,她的家庭頓時成為武則天打擊的對象,當中宗拒絕成為母親武則天的傀儡時,武則天毫不留情地流放了中宗一家,並將韋氏的家族放逐到遙遠的廣西。 韋氏的父親在廣西病死,而她年輕貌美、來自長安的妹妹們成為當地土豪覬覦的目標,當韋家出於名門士族的自豪、拒絕土豪的求親之後,韋氏的母親與四個兄弟被土豪所殺,妹妹們則被土豪強奪。 等到中宗與韋氏好不容易熬過了武則天的監視,在李唐舊臣的扶保下,中宗回鍋當太子,韋氏的兒女們也都長成。卻因為這些年輕的皇族議論武則天的私生活被告發,於是,韋氏唯一的兒子李重潤、身懷有孕的女兒李仙蕙與李仙蕙的丈夫三人,被武則天賜死。 為了這個染血的玉座,韋氏失去了她的父母手足與親生兒女,這些她所深愛的人,大多沒有成年。於是,在韋后重獲權力後,她能做的,也就只能是遣人追殺那些土豪替父母兄弟報仇,而她也收回他們的骨骸、重新改葬,並以各種隆重的喪葬禮儀來安慰亡魂。 韋氏替沒有結婚的弟妹與長子都安排了冥婚,她的大弟娶的是宰相的亡女,而三弟四弟的岳父們雖然沒那麼尊貴,但都是五姓家族出身的一流士族,至於長子李重潤追封了太子,並選了一位名門出身的學者之女來合葬。 至於她的一個妹妹,雖然不是死在流放途中,但因為家人都被放逐、無人惦記,孤伶伶地與家族葬地分開,在韋后當政後,這個妹妹就嫁給了一位年輕時死去的官員,也算是撿到了一位如意郎君。 韋后主持的冥婚,都是打開墓葬、放入婚配對象的屍體,在唐代的喪葬禮俗中,應該是把兩具棺木放進同一個石製的槨裡,但這是因為他們都是有錢的皇親國戚,一般人不一定有這麼豪華的做法。事情做到這程度,看來這些韋家的亡魂也該安息了,但是事情卻沒完…….因為冥婚不是不能離婚的……. 韋后的政治資本就是丈夫中宗,在中宗去世後,韋后的小叔子睿宗、小姑太平公主兩家發動了兵變,殺進皇宮把韋后母女通通抓起來殺了,睿宗之子玄宗隨後命人圍住韋氏家族聚居的「韋曲」,捕殺韋后的宗族。這波殺戮非常失控,就連住在隔壁的杜氏一族都掃到颱風尾,莫名其妙被當成韋家人殺掉。 就在這種反韋的政治清算中,之前把亡女嫁給韋家大弟的宰相,也是個牆頭草兩邊倒,趕快衝去把韋大弟的墓挖開,把女兒的棺木刨出來帶回去重新安葬。簡單說,這樣就算離婚了!都不用問死人怎麼想的。 當然,在這事之後,唐代皇室的冥婚並沒有斷絕,比如後來的代宗,他想到自己的弟弟因為被後母陷害而死,十分悲傷,就把弟弟追封為承天皇帝,以準皇帝的規格安葬,並選了姑媽興信公主的亡女張氏冥婚。 這些唐代皇室的案例裡,其實並未記載死者托夢或者其他的徵兆,我們基本上可以看出這是活人對死者的彌補。但是,即使是哀痛早夭,也並不是人人都會選擇冥婚,比如唐太宗心愛的女兒晉陽公主去世,唐太宗傷心得一整個月都食不下嚥、每天都要哭泣,而晉陽公主與後來的皇帝唐高宗一母同胞,在母親長孫皇后死後相依為命、捨不得分離,但是在晉陽公主十二歲夭折後,不管是太宗或者高宗,都沒有幫她主持冥婚。由於未嫁的公主無法陪葬在皇帝陵寢邊,所以她被葬在另一處,太宗在她墓旁修建了寺廟來紀念她。 換言之,即使同樣的是皇族、同樣被父親兄長所追念,冥婚卻不一定是絕對的選項,或者,在唐代的未婚女性並不一定需要完成冥婚。 冥婚的儀式 關於唐代冥婚的記載還有不少,要說起來大概有一匹布那麼長,但我想大家更有興趣的是,唐代的冥婚要怎麼進行呢?其實,實際執行起來就是讓兩具屍體可以放一起而已,除了新郎新娘都沒氣跟不能走動之外,前置作業都是差不多的,從敦煌文書留下來的紀錄裡,我總覺得這些唐代的家長其實還滿開放的。 首先,唐代人定義裡的冥婚是這樣的: 男女早逝,未有躬娶,男則單栖地室,女則獨寢泉宮。生人為立良媒,遣通兩姓,兩家和許,以骨同棺,共就墳陵。 敦煌文書的狀況反映的是平民百姓的生活,所以這裡是「以骨同棺」,而不像前面的宰相之女是用棺木包好放進去石槨裡,但簡單來說,都是要男女同葬才算數。 在決定要冥婚後,男方的父親要寫個信給兒子,信是這麼寫的: 汝既早逝,大義未通,獨寢幽泉,每移風月。但生者好偶,死亦嫌單,不悟某氏有女,復同霜葉,為汝禮聘,以會幽靈……. 這封信寫得其實有點害羞,簡單翻譯一下,就是:兒子啊~你這麼早去世都還沒有性經驗,一個人在地下實在是太寂寞了,活著的人都要把個妹,死掉之後當然也不想單身,沒想到那某某人家有個女兒也去世了,那就替你聘娶了,讓你們可以一起過吧。 在這封信後,會告知死者結婚的日期,並同時準備好祭品要他趕快來吃。 大概父親對兒子說話可以比較直白,但父親對女兒可就不能這樣說了,但是又不能不說,所以冥婚的女方爸爸的信就比較含蓄一點: 爾既早逝,未有良仇。只寢泉宮,載離男女。未經聘納,禍鍾德門,奄同辭世。二姓和合好□,以結冥婚。 女方爸爸給女兒的話,還是要說:女兒啊~你這麼早去世還沒有找到好的另一半,一個人在墓裡,不知道男女之事也沒有誰聘娶,真是我們家門不幸,既然如此,那就兩家結為一家,結個冥婚吧。 在雙方各自告知兒女之後,男方的爸爸要寫個信向女方的爸爸表達迎娶的意願,而女方同意之後,也寫個信回覆意願,接著才安排雙方合葬的事宜。 為什麼要兩具屍體合葬呢?這跟古代中國對於死亡世界的想像有關,墳墓就是死者的宅第,結婚是兩個人一起生活,那麼結冥婚也一樣,活著的人,總想像著兩縷幽魂要在同一個屋簷下展開他們的新生活。 而冥婚留下來的記載中,也往往寄託了生者對於死者的祝福,比如韋后之弟的墓誌裡就說:「結芳神於厚夜,同穴知安」,墓誌的撰者很浪漫地希望這場冥婚能替韋弟弟牽來芳魂一縷,讓兩個失落的靈魂在不見天日的永夜中相逢,尋求墓室這小小天地中的安穩。 「哀其魂孤,為結幽契」幾乎是唐代冥婚中最常見的理由,年輕生命的早逝,帶給生者的傷痛或許能有平息的一天,但是活著的人,卻總忍不住把他們原先對於死者生命的想像強加於上。 至於死者本人的意願如何彰顯,那恐怕要到近現代的紀錄與考察中才能比較明確地看見,在唐代雖然也有過幾次女鬼擇夫的案例,但通常都會造成男人暴卒,鬼新娘與她們那些為愛而死的男人,或許在唐代之後成為另一種根源,逐漸累積成我們今日看見的女鬼求嫁風俗的源流,但是這些東西需要更明確的考證才能說明了。 《御前孤娘》,經典重述〈千里送京娘〉 […]

【備課漢筆記】如果歷史不會重演,那學歷史要幹嘛?

$
0
0
「歷史不重演,各時代情境不同,選擇不同,那歷史對現代人有什麼意義?」 據說這是高中生經常的提問,這裡就試著回答。 「過去─現在─未來」這組與時間相關的概念本來就有點模糊。當我們說現在,現在變成過去;當我們說未來,未來已成現在。人類的生活就在這無法釐清區分的「過去─現在─未來」逐漸累積。 這個時間累積,以當代人感知方式來說,大概就是具有起始點並有方向的「時間之矢」概念。 時光似箭,所以遲暮英雄只能想當年,往事只能回味、乾杯。 各位別忘了,就是這一去不復返的固有意象,才能讓編劇不斷穿越,穿越唐朝、穿越明朝、穿越清朝…… 好了,回來重演吧! 歷史的確不重演,那麼歷史學者選擇事件,按時序編輯成故事,意義何在? 我想,簡單的答案是:提供「過程」給大家做為時間性座標! 歷史學者指認出過程(progress),雖然這個過程不能「預測」未來,但卻可以一方面提供資料讓我們解釋事物,更有機會讓我們藉此「預期」未來。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考古題是什麼?各種考試的出題「趨勢」是什麼?新聞為什麼經常在大考前訪問補習班名師? 你覺得呢? 當忙著聽大考趨勢分析,也忙著請教過去學長姐如何準備甄試,卻同時問歷史既不重演,古人都已逝去,為何要讀歷史時,會不會覺得有點分裂?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斷運用著歷史思維的能力,調查歷史資料的能力,編輯歷史過程的能力。甚至,我們都能自己編輯成自己的生活智慧,並成功藉此行動。但,為什麼還是有人不斷問為什麼要讀歷史? 我想,高中生提問背後的問題或許是指:學這些主題幹嘛? 想回答這問題,也許可以從歷史化課本主題開始。過去非常強調what,現在多一點why,先問問為什麼我們要學這個主題。至於基本知識,若已進入思考狀態,進入渴求狀態,學生自己會補回來。 更多故事: 什麼是正義? 2015-11-28 09:00:16 1 胡川安:日式咖哩飯的誕生(上) 2015-09-01 05:33:26 1 【深夜食堂】沾染關西風的關東煮 2015-07-25 07:44:19 1 征服人心的辦法──英格蘭國王的政治宣傳術 2015-09-23 08:26:19 1 被偷走的一代:丹麥的一場社會實驗,如何毀滅了一群孩子的自我 2015-06-18 06:44:05 1 【冷知識週刊】第九號:裙底風光之內褲的誕生 2015-04-04 12:45:53 1 【麻瓜的語言故事】「龜茲」怎麼念? 2015-01-19 19:15:27 1 已不再是戰後了!1964年的東京奧運及其時代 2014-12-16 09:19:29 1 如果你熱愛美食,那就到宋朝去吧! 2015-02-01 17:57:36 1 【鬼的歷史】日本鬼怪的小歷史 2015-08-18 […]

瑞士人的共和國:一個歐洲小國的複雜身世

$
0
0
上一回補充了尼德蘭七省聯合共和國的「獨立」問題,在這一回則要補充兩點。首先是瑞士在近代早期歐洲史的角色,其次則是為什麼尼德蘭想建立「共和國」。 這回要檢視的,是《故事‧臺灣》的這段話: 《西發里亞條約》讓荷蘭、瑞士等國家得以獨立,也讓原先的海上霸主西班牙沒落,讓「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的神聖羅馬帝國變得名存實亡,可說深深地影響了現代世界的樣貌。 這段話告訴我們,一個條約,讓兩個國家獨立,讓一個國家沒落,且影響了我們今日世界的樣貌。 姑且不論這裡的「樣貌」是什麼意思(從文意看來,或許是指國家疆界?),按照往例,在開始這次的補充前,要先有段小小說明。 *   *   *   * 歷史書寫的視野是回顧式的,史家無可避免地站在當代,試圖重建歷史。 重建歷史的方式有許多種,一種常見的方式,是解釋過往事件發生的原因。解釋,為當代提供了理解歷史的方便之門。藉由解釋,我們似乎更容易理解甚至串連,與我們時空相異的世界裡所發生的種種。 《故事‧臺灣》敘述裡,有許多解釋的段落。它解釋了尼德蘭為什麼要「獨立」,也解釋了「讓」荷蘭與瑞士「獨立」的原因。這系列補充的第一回,也針對尼德蘭地區的起義,提供了與《故事》原文不同的解釋(在此也感謝《故事‧臺灣》修改原文)。 然而這種解釋,也會有些問題。 歷史學家多數相信,大部分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無法簡單歸納,甚至,許多歷史事件之所以發生,只是偶然。試圖為事件找出原因,有時反而是在扭曲歷史,逼迫歷史以成就自己對歷史的想像。 我們在閱讀一段歷史解釋時,也因此必須注意,我們正在閱讀的解釋,是否過分簡化了歷史,更甚者,是否曲解了歷史。 *   *   *   * 這次的故事,從1799年開始。 這一年,歐洲各國的政治,仍舊隨著法蘭西的革命動盪。這一年的年底,拿破崙開始臨時執政。 這一年,愛丁堡出版了一本《瑞士史概觀》(A General View of the History of Switzerland)。《瑞士史》的作者說,他想為英國人提供一部瑞士歷史的導論,並由此解釋一樁發人深省的歷史事件──1798年的瑞士革命。 1798年,《瑞士史》作者所說的瑞士革命,瓦解了瑞士原有的聯邦制度,試圖在瑞士地區建立一套有中央政府的政治體制,其名為赫爾為蒂共和國(Helvetic Republic,赫爾為蒂是瑞士地區的別名)。 《瑞士史》的作者說,透過瑞士的歷史,我們或許更能明白,為何瑞士會推翻其既有的,讓瑞士人感到幸福的聯邦政體。作者也說,他將懷抱著另一位十八世紀著名史學家的精神,解釋瑞士聯邦政體衰亡的原因。 對十八世紀的歐洲人而言,瑞士聯邦政體的瓦解,是件震撼人心新聞,畢竟,自十六世紀開始,瑞士的聯邦政體便是不少歐洲自治市鎮嚮往的體制。十六世紀的歐洲,甚至有著這樣的片語「轉向瑞士」(turn to Swiss)。 歷史學家說,這個片語有兩種涵義,第一是直接加入聯邦,成為瑞士聯邦中諸多省份的一員,第二則是效法瑞士,成立一個以自治市鎮與省份組成的聯邦,以抵禦不同帝國的威脅。 在近代早期歐洲,瑞士的「興起」(如果可以理解為瑞士令歐洲市鎮嚮往的過程)和「獨立」(如果可以理解為瑞士地區擁用有自治權),與瑞士聯邦的歷史更有關聯。而1648年的《西發里亞條約》,並不會「讓」瑞士興起(獨立)。 值得一題的是,瑞士聯邦的瓦解,不只是歷史上又一次的政體衰亡,它表示當下的現實環境,不再適合曾經的政治理想。瑞士聯邦的瓦解,也因此象徵歐洲政治想像的轉折。正如近年來學者所強調的,十八世紀末瑞士地區的歷史,足以為我們理解現代歐洲的國家與政治想像,提供重要線索。 *   *   *   * 常見的瑞士史論述,往往將瑞士聯邦的起源,回溯到十三世紀末十四世紀初,由阿爾卑斯山中部三個省份共同組成,以對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聯盟。這種論述的基礎,是建立在1291年,由烏里(Uri)、史維茨(Schwyz)和恩特瓦爾登(Unterwalden)三省簽議的《聯邦憲章》(Federal Charter)。 當時阿爾卑斯山上的省份,多歸屬於日耳曼地區諸侯的統治下,這個地區在十三、十四世紀的發展,也因此是日耳曼地區政治問題的一環。而阿爾卑斯山的省份之所以組成聯邦,則與十三世紀後半,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者息息相關。 魯道夫一世參與了幾場戰事,並成功地拓建了哈布斯堡家族的領土,擴張的同時,他也樂見某些原本就屬於哈布斯堡治下的省份與城鎮,組成以守衛地方和平為目的的聯盟,其中最具成效的同盟,即出現於阿爾卑斯山北部的省份。 魯道夫一世在1291年逝世,接續他成為日耳曼國王的,是拿騷的伯爵阿道夫(Adolf, Count of Nassau)。 阿道夫在1298年辭世,即位的,是魯道夫的長子,艾爾布雷特一世(Albrecht I)。與父親相反,艾爾布雷特並不樂見家族在阿爾卑斯山區的領地,自己組成地方防衛聯盟,也因此多次嘗試要以武力解散盟邦。 艾爾布雷特的舉止,對當時阿爾卑斯山省份的居民而言,無疑是試圖要破壞地方安定、重興戰火。阿爾卑斯山區的省份與哈布斯堡家族矛盾漸升,而阿爾布雷特也因其行為,於1308年遇刺身亡。 傳統瑞士史的敘事認為,1291年的《憲章》,是哈布斯堡治下的阿爾卑斯山省份,為了抵禦非哈布斯堡家族出生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而創立。然而,正如這段故事所展現的,阿爾卑斯山的地方自衛聯盟,在此之前便已存在。近年來史家也認為,瑞士聯邦的雛形,是自十四世紀開始,一連串的盟邦交錯而成。 *   *   *   * 阿爾卑斯山上的省份,為了維持區域和平安定,往往彼此結成盟邦,一個城鎮可能同時加入數個聯盟。這樣的現象,隨著十四世紀,日耳曼地區諸侯的相互爭伐,阿爾卑斯山區成為諸侯競奪權力的關建地域,而更加強化。 其中一個著名的例子,發生在1314年。當時,哈布斯堡家族於選舉中失勢,日耳曼地區的治權歸於維特斯巴赫家族的路易(也就是後來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路易四世)。 敗選的哈布斯堡家族,於1315年,由奧地利伯爵里奧帕德領軍,以鞏固哈布斯堡家族於阿爾卑斯山的統治為名,進入阿爾卑斯山區。 1315年的戰事過後,阿爾卑斯山區的省份重新締造盟約,也確立以烏里、史維茨和恩特瓦爾登三省為核心的自衛聯盟(Eidgenossenschaft,字義為聯邦,這也是史家以這三省的聯盟,做為瑞士聯邦原型的原因)。 戰事過後,皇帝路易也正式確立三個省份的自治權(Reichsfreiheit,其主要意義為神聖羅馬帝國治下的城鎮或個人,享有法律特權,直屬於皇帝,不受在地貴族治理)。 除了這三個省份以外,阿爾卑斯山上的其他市鎮,如蘇黎世(Zurich)、勃恩(Berne,編按:又譯為伯恩)、盧森(Lucerne)等市鎮與省份,也都各自組成聯盟。儘管到了十五世紀,多數城鎮都加入了以烏里等三省為核心的聯盟,但這些城鎮彼此也都保持著各自大大小小的聯盟關係。 *   *   *   * 那時候,史學家所謂的瑞士聯邦,是指以烏里三省為核心的Eidenossenschaft(或舊瑞士聯邦,Old Swiss […]

國家公園如何成為了墾丁三害:國境之南的前世今生

$
0
0
作者:鄭力軒(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恆春有三寶,也有三害 造訪墾丁是多數台灣人共同的旅遊經驗,墾丁不僅吸引眾多人潮,也容納了各種不同的觀光型態,包括追尋候鳥的生態旅遊,家庭式的海濱度假,或是搖滾樂與狂歡。很多遊客也都聽過恆春三寶,也就是港口茶、瓊麻和洋蔥三個在地特產。然而比較少外人知道,卻在地方上廣為流傳的是恆春三害的說法,指的是三軍聯訓中心、核三廠以及國家公園。 其中三軍聯訓中心演習造成不便甚至生命危險,核三廠帶來廢水汙染以及威脅,都比較容易理解。走進墾丁可以很輕易看見恆春居民訴求畫出國家公園甚至廢除國家公園的抗議布條。 為何為地方帶來龐大觀光收益的國家公園,也被歸類為三害之一? 要理解這個問題,就要從墾丁觀光空間的外來性格談起。墾丁以國家公園為中心多樣的觀光型態,與在地國家公園作為三害之一的說法,反應出全球化世界中,在地社區與外來力量的緊張的關係。各種不同的外來思維與想像,不斷加諸在墾丁這個台灣地理邊緣的「國境之南」,促成了墾丁觀光空間的形成與流變,對思考台灣觀光空間的演變具有重要的啟發。 在台灣發現大溪地—墾丁森林遊樂區的由來 墾丁最早形成的大型觀光景點,是林務局在台灣林業失去國際競爭力,於1969年設立的墾丁森林遊樂區。然而這個墾丁自然觀光的代表性景點,其實起源一點都不自然。 墾丁森林遊樂區的前身是由植物及人類學家田代安定在1905年所創立的恆春熱帶植物殖育場。這個機構的設立的構想主要來自於模仿其他帝國的熱帶殖民經驗。當時包括英國在阿薩姆與斐濟,以及法國在大溪地等殖民地都設立了以收集熱帶地區植物,還有提供殖民母國發展熱帶栽培業為目的的大型熱帶植物園,而在熱帶植物和熱帶栽培上取得相當的成果。作為後進帝國的植物學家,田代安定的計畫便是仿照其他帝國的經驗,在氣候與前述植物園相似的恆春設置熱帶植物園,發展經濟作物進而擴充殖民地的財源,並扮演了日本帝國南進農業試驗場的角色。 海濱度假 vs. 生態保育 國家公園成為恆春三害,與1970年代兩個互相矛盾的規劃有很大的關係。如同文化社會學家John Urry所指出,海濱度假的觀光型態的出現,是西方觀光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在台灣最重要的體現就是墾丁水上活動以及海濱度假的發展。 1972年墾丁海水浴場啟用,開始吸引大批國內觀光客,觀光主管單位更進一步計畫利用墾丁吸引外國人觀光以賺取外匯,一方面將墾丁規劃為台灣第一個國家風景特定區,另一方面也委託國外機構進行國際的規畫。在原始計畫包括在海濱地區建立大型旅館,以及規劃建立具中國民族風的人工設施,包括故宮分院以及古典風中式庭園等以吸引外國觀光客。雖然多數計畫都無疾而終,卻留下幾個重要遺產,包括位在小灣的凱薩、福華等大型觀光旅館,以及外在青蛙石邊由漢寶德設計,傳統閩南風格建築的救國團墾丁青年活動中心。 然而,在觀光主管機構積極吸引外國人觀光的同時,內政部也基於生態保育的潮流,在1982年成立墾丁國家公園,將恆春半島大部分地區劃入禁建與限制開發範圍,使得自然活動、而非大型中國風建設成為觀光規劃的基調。然而由於海濱大型度假旅館在國家公園設立前就已確立,導致人潮湧向墾丁街上,與國家公園所揭櫫的生態保育目標背道而馳,形成了自相矛盾的規劃,在地恆春三害的說法也因此而起。 在墾丁發現波西米亞 2008年以墾丁為背景的電影《海角七號》,不僅將墾丁的觀光推向新的高峰,也突出了墾丁的新意象—國境之南的音樂聖地,這與春天吶喊(以下簡稱春吶)的發展有很密切的關係。春吶起源自兩個一起玩樂團的外國人,由於喜愛墾丁的自然環境,將墾丁和樂團所嚮往不受拘束的波希米亞生活方式連結在一起,而在墾丁舉辦春吶。一開始春吶參加成員多半是創辦人所熟識的地下樂團,舞台也相當簡陋。隨著年輕獨立音樂樂迷的流傳與討論,春吶開始被視為同好聚集的朝聖活動,並在地下樂團圈內颳起一陣旋風,在2000年前後參與的團數增加到近百團,而一些已在流行樂界建立名聲的樂團也開始參與春吶,使得春吶在樂迷間地位更為確立,甚至也吸引國外樂手共襄盛舉,墾丁透過與音樂的連結產生新的觀光模式。 隨著參與人數的增加以及傳媒的報導,以春吶為名的活動越來越多,脫離早期地下樂團波西米亞式的追求,加入了大量流行音樂以及歐美3s(Sun、Sea、Sex)海灘文化的元素,使得異國情調餐廳、地中海風格民宿以及販售異國飾品的「墾丁大街」成為觀光發展主力,改變了墾丁的觀光型態也產生重大改變。 台26線的國界 墾丁觀光發展看似多樣豐富,但卻隱然形成一條台26線的國界,一邊是國家、資本、音樂工作者與觀光客所形成的觀光空間,充斥著觀光設施、大型觀光旅館、各種party與水上活動,不斷受到各種世界潮流的牽引,產生新的觀光型態。另一邊則是傳統恆春居民的生活空間,雖然也受到一定經濟利益,但在空間形成過程中卻不太有發言權,同時面對各種國家管制以及觀光客所帶來噪音交通問題的困擾。近年來隨著開放中國觀光客以及其他措施,觀光產業在台灣的發展重新浮上檯面。各種觀光規劃的合理性備受質疑,觀光客行動與在地居民的衝突屢見不鮮。從台灣最早發展、觀光客數量也最多的墾丁經驗來看,這些問題都不陌生。 墾丁長期「一邊一國」的發展模式,不僅居民與政府常形成尖銳的敵對關係,在地豐富的族群組成、歷史,以及文化活動也都被排除在觀光發展之外。台灣觀光的永續發展,得從打破台26線的國界開始,重建跨國觀光想像與在地社區的關係。 (附註:這裡所指的是以廣義的墾丁地區,而不侷限在屏東縣恆春鎮墾丁里的行政區範圍。) 本文原刊登於「自由評論網─超A評論」 更多故事: 穿越者注意!千萬不要當唐太宗的哥哥!(下) 2015-02-05 17:00:24 1 【台語原來是這樣】電話要用「打」的,還是用「叫」的? 2015-06-12 18:34:09 1 鬼剃頭、「髪切り」、剪辮案:關於頭髮的政治、醫學與超自然事件 2014-10-25 09:28:23 1 【故事‧臺北EP2】標本化的剝皮寮歷史街區 2015-10-06 12:23:11 1 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六)1908年.鐵路縱貫線開通 2015-08-01 09:00:34 1 【歷史小說連載】鄭森:大明命脈的危局──小舟品茗(二) 2015-02-16 22:00:08 1 KANO:超越歷史的框架而和解? 2015-01-24 15:09:33 1 被遺忘的年代──1960 年代的阿富汗照片 […]

擱淺的天運號:越南難民潮帶給香港的道德兩難

$
0
0
敘利亞內戰引發的難民潮最近被廣泛報導,其中一張三歲敘利亞男童伏屍海灘上的照片更於全球引起極大迴響。 敘利亞內戰於2011年開始,難民潮於2012年末漸趨嚴重。無數難民坐船穿過地中海前往歐洲沿海各國,如希臘、意大利,繼而前往德國及法國等地展開新生活。 迄今,已經有超過四百萬難民逃至歐洲。各國政府仍然在商討妥善的難民政策。 除一般乘座小船到達歐洲的難民外,不少不法之徒借此機會大發難民財,偷運難民到歐洲牟利。2015年初兩艘貨輪藍天M號 (Blue Sky M.)和伊紮丁號 (Ezadeen) 被意大利救援隊截獲,船上有1200名難民。救援人員發現貨輪時,船員已將船調至自動導航模式,棄船而去。這是首次有人蛇集團以貨輪運載敘利亞難民到達歐洲。這種運載難民新方法引起極大爭議——接收無助的難民固然重要,但似乎間接鼓勵了人蛇集團偷運難民至歐洲這一行為。 人蛇集團偷運難民到外國藉以牟利並非新鮮事,早在1970年代越南赴港的難民潮中就已經出現了這樣的案例。 遲到的貨輪:難民從何處來? 1975年4月30日西貢失陷,宣告長達20年的越南戰爭正式結束。當時距離越南較近的新加坡、泰國等均對難民採取強硬態度,拒絕難民登岸。由越南到香港,船程不到10日,不難想像,香港成為難民尋求國外庇護的理想中轉站。 1979年5月,丹麥貨輪奇勒拉馬士基 (Clara Maersk)在來港途中救起3700多名越南難民,揭開香港越南難民潮的序幕。 長達25年的香港越南難民潮,隨著最後一個難民營於2000年關閉正式結束。 香港大部分的難民中心都由政府暫時出資營運,直到現在,聯合國難民公署仍然虧欠香港政府11.62億港元的債項,港府於2011年仍然在向難民公署追討欠款。難民公署於1979年在香港正式設立常駐辦事處以應對越南難民潮,聯合國難民公署與香港的關係有不少地方值得討論。由於篇幅所限,筆者在此略過不談。 香港政府在不同時期都採取不同的難民政策。總括而言,1970年代的難民政策比較寬容,自八十年代開始漸趨強硬,1982年的禁閉營政策以及1988年的甄別政策都極具爭議性,國際社會批評港府以不人道的方法處理難民問題。他們認為禁閉營政策令難民被困在營內不得任意外出嚴重侵犯難民自由,而甄別政策更令真正需要尋求庇護的難民被遣返。 可是,香港政府於1970年代沒有收到類似的批評,時任港督的麥理浩就曾表示: 「我在任其間沒有收到任何對港府難民政策的批評。」 一般來說,越南難民以兩種方法離開越南到外國。第一種,難民直接乘坐小船到河最近的國家,例如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這些坐小船的難民普遍都被收容允許上岸,等待美國、法國、澳洲等國家收容。可是,難民潮持續了兩三年後,難民依然沿沿不絕湧到東南亞各國,而主要收容國又減少收容難民的配額,無數難民滯留在難民營。東南亞各國開始收緊政策,只補給難民食水及燃料後,便要其離開。 第二種,難民乘坐小船離開越南,被途經的貨輪救起送往最近的港口。越南難民潮發生前,途經的貨輪救起遭受船難的人並送至附近港口一向都是國際慣例。但隨著難民潮日趨嚴重,甚至出現難民見到貨輪時自行鑿穿船身使船員不得不施予救援,各國政府其後達成共識,救起難民的貨輪必需駛往其預定的停泊港,不得將送難民送至其最近的港口。 有別於其他國家的強硬態度,1970年代的香港政府沒有將難民拒諸於門外,乘座小船或貨輪來港難民都被允許上岸安置,等待其他國家收容。但是1978年末出現的新一輪越南潮使香港政府陷入兩難的局面。 1978年7月3日,兩艘乘載了135名越南難民的台灣漁船到達香港。船上難民宣稱曾經向越南保安衛隊繳交黃金,因此才得以出境,但香港政府無法證實其真偽,同時,港府判定漁船的狀況不能繼續航行到台灣,故讓船上難民登岸及安置他們於難民營。 其後,隨著新一輪的難民潮不斷湧入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等接收難民的國家,政府陸續收到同樣的說法,他們不得不搞清楚事實究竟如何。調查結果證明,越南政府的確允許難民通過繳納贖款來換取離開越南的資格,而且不少亞洲船東甚至與越南政府合作偷運難民。 由於沒有先例可尋,越南政府有計劃地「出口」難民使各國政府不知如何應對。如果輕易地接收難民勢必鼓勵越南政府繼續「出口」難民牟利,沒有限制地隨意讓難民坐船離開是置難民的安危不顧,收容國及臨時收容港也不能對難民數量及背景作任何準備。 1979年2月7日,載了2700名難民的巴拿馬註冊貨輪天運號(Skyluck)毫無預警地抵達香港海域。船長宣稱天運號於1月12日由新加坡出發到港,其間於19及21日救起遭遇海難的難民。當時的香港總督麥理浩認為船長的故事不合情理,疑點重重。一般來說新加坡到香港的船程只需要8天,而天運號用了26天到香港。鑒於此,港府禁止天運號泊岸。 天運號並非第一艘涉及偷運難民到港的貨輪。同為巴拿馬註冊的滙豐號(Huey Fong)於1978年12月23日平安夜到港。滙豐號的預定停泊港為台灣,理應繼續航行,但船長宣稱船上難民不允許貨輪繼續航行,否則會將他殺死。 港府不願讓貨輪登岸,因為允許貨輪靠岸會確立一個非常壞的先例,以後救起難民的貨輪將不用理會其預定停泊港,直接駛到香港。港府曾計劃用拖船將貨輪拖至公海,讓船繼續航行到台灣,或派海軍上船控制滙豐號,然後將船駛到台灣。 但英國政府拒絕了港府的建議,為事件定下調子,港府不能以任何強硬的方法去阻止載有難民的貨輪進港。滙豐號於香港水域停留20多天後獲香港政府淮許泊岸。其後,警察於船上搜出約值150萬港幣的黃金,揭露船長及船員偷運難民的罪行。 與滙豐號相反,天運號在海上滯留近半年時間,香港政府最終迫於無奈才允許難民上岸。 天運號2月到港之後,船上一直有騷動。難民在船上滯留了一個月後,150名難民跳船下海游至岸邊。 四個多月後,眼見遲遲未能登岸,船上難民發起絕食抗議,甚至割斷船錨,輪船撞到附近的礁石擱淺。難民紛紛離船上岸,政府這才不得不允許船上難民登岸。 海事博物館的一幅油畫描繪了難民靠岸的情形。當時,畫作者Ken Howard正在香港籌備其個人展覽,天運號擱淺前,他曾上船探訪難民,之後他參考媒體發佈的照片完成此畫,重塑天運號擱淺後難民爭相上岸的一幕。 禁止登岸: 天運號擱淺如何發生? 香港政府為什麼不淮天運號泊岸,而將其扣留海上接近半年﹖ 港府當時在報章上的解釋是因為未能提供足夠的居住地方予2700名難民。這解釋明顯站不住腳,從天運號2月到港至6月擱淺期間仍然有超過6萬難民到香港,居住地方不足不能充分解釋港府的態度。 據英國政府的解密文件顯示,港府認為將天運號扣留海上可以對難民起到阻嚇作用,而且可以回應社會對難民政策的質疑。而且,英國政府不允許港府將載有難民的貨輪拖走,所以將天運號扣留海上也是港府沒辦法中的辦法。香港的政府新聞處每天都會搜集當日的中文報章以暸解民意,據政府新聞處每天出版的GIST顯示,當時港府已經注意到不少中文報章均不希望港府允許天運號上的難民上岸,擔憂這會鼓勵更多難民採用相同方法到港。 另外,也有中文報章比較對港府對待中國內地偷渡客以及越南難民的的政策進行比較。越南人與港人在地理以及文化上的差異都較大,只是因為他們向越南政府繳了錢就可以離開,輕輕鬆鬆地在香港上岸,等待海外其他國家收容。相較之下,在港有親屬的內地人,其文化與香港人較近,偷渡到港卻要被遣返大陸。 港府早於1975年時已經強調難民由於越南政治局勢不穩被迫離開,故需要提供人道支援,而中國其時沒有戰爭或不穩,每年又有大量內地人持官方通行證自由來往中港兩地,越南難民與中國偷渡客之間沒有可比性。可是香港市民仍然會難以理解這一種分別,他們所看到的是向越南政府繳款的難民得以輕鬆來港暫居,更被允許在香港工作,而偷渡來港的內地人一經被捕就會被遣返。 儘管香港政府打算以滯留天運號以阻嚇更多來港的越南難民,但最終還是允許其登岸尋求庇護。 正如當時的香港保安局局長戴宏志 (Lewis Mervyn Davies)認為,允許天運號上岸將會令更多偷運難民的貨輪到港,天運號難民登岸後的同年又有新安號(Sen On) 和夏龍號(Ha Lung)合共偷運4500名難民到香港。香港政府沒有任何方法可以停止難民到來。香港的英國駐軍司曾提出可以調用皇家空軍搜索難民時,海外發展部的官員對此建議嗤之以鼻:「當空軍留意到難民時可以怎樣,難道把他們的船炸掉嗎?」 天運號事件使香港政府陷於兩難的局面。一方面,港府認為基於人道立場允許難民登岸非常重要,這也是國際社會對人道主義的要求﹔另一方面,政府擔心接收越南難民會鼓勵更多難民來港,使香港不勝負擔。港府不希望為了完成對難民的人道責任而將社會對港府難民政策的信任作為代價。 人道主義的準則 國際社會對人道救援的要求往往與本地的民意相阻。這同樣體現在最近緬甸的羅興亞難民上。 羅興亞人是緬甸的穆斯林少數,常與信仰佛教的緬甸人發生衝突,緬甸政府甚至不承認羅興亞人為緬甸公民。由於長期遭受壓迫,數以千計的羅興亞人從水路逃至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地尋求庇護。 […]

在中國夢與本土夢之外:香港本土意識如何往前走

$
0
0
在當下的國際討論,「世界主義」並非自明。例如今年七月剛出版、探討現今政治哲學裏各種具爭議性議題的新書Current Controversies in Political Philosophy,第一章問的,就是在現今世界脈絡下,我們需否全是世界主義者。 2013年,劍橋大學出版、從法律與政治角度思考世界主義的專書Cosmopolitanism in Context:Perspectives from International Law and Political Theory,其中一個章節就是專門思考移民是否人權一種,而該論文作者的觀點,是外來移民情理上沒有凌駕性權利,原因是本地人的意願亦同樣重要、需要重視。 即使比利時學者Marco Martiniello在其著作《多元文化與民主:公民身份、多樣性與社會公正》(中譯本)主張較寬容的人口政策,但其立論重點亦非抱持香港某些論者常說的「本土等於狹隘排外」這種過於簡化的立場。Martiniello這樣寫道:「民主型多元文化主義承認不同文化、族群/種族和宗教群體之間互動、交流對話的重要性,但在此之上,它也為承認和發展族群/種族、文化或宗教群體內部集體生活留了一個空間。」 這些外地哲學討論議程,與香港頗不一樣───香港論者往往論斷前,少有以此較全面的視野看待「本土身份認同」。 要妥善回應香港如今的本土意識崛起、處理「本土身份認同」的存在意義,以及其衍生的道德與政策議題,首先要理解的,是為何此時此刻,「本土身份認同」會成為一個政治議題。關於這點,學者沈旭暉最近在文章《香港人進聯合國工作的夢》提了一個很引人思考的問題:「香港人本來就是最適合在國際社會生存的人之一,是什麼時候變得沉溺在『中國夢』與『本土夢』這兩極夢囈中不能自拔?」 一國之中的多元認同 這涉及國家如何構成、構成之間衍生何種內部矛盾的大問題。世界之中,少有國家是真正的單一民族國家,於此中央政府有兩個對策選項:或則是自上而下推行單一同化政策,繼而激起反抗、衍生在地不同族群為保護自身原有文化而有的「反抗性民族主義」(reactive nationalism),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英國的北愛爾蘭、菲律賓的莫洛等都屬可參考案例;又或者,公開承認國內不同族群的「亞國家民族主義」(sub-state nationalism),給予他們平等的地位,推動一國之中的多元認同(multiple national identities)。 政治哲學家Will Kymlicka關心的一大議題,就是如何合乎道德地處理一國之內這類「亞國家民族主義」。在這方面,加拿大是具代表性案例。這個國家由幾大族群組成,法語地帶魁北克曾兩次進行獨立公投,但加拿大亦曾通過一個動議,指「Québécois form a nation within a united Canada」。兩位研究如何在加拿大保存魁北克獨特性的學者Alain-G Gagnon與Raffaele Iacovino,他們在著作Federalism, Citizenship and Quebec: Debating Multinationalism主張,英裔主導的聯邦政府,必須承認魁北克人是擁有主權與自決能力的族群(sovereign people)、而非單純的少數族群(ethnic minority)與利益團體。 有兩點可以見到,中國並非孤例:其一,中國亦非單一民族國家。官方說法,是中國屬「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國內有56個「民族」。回望歷史,中國亦曾有過很具聯邦制味道的「聯省自治」主張,甚至有過比現今香港更鮮明的地方意識;美國學者Stephen R. Platt所著的《湖南人與現代中國》是這方面很好的參考讀物。當中提到,20世紀初護國大將軍蔡鍔,曾認為湖南並非中國,因為「中國」的邊界與人口皆可變,而湖南只是純粹的內陸文化圈。後來的毛澤東,用今天的話語說,也曾是「本土派」,甚至寫過:「湖南人沒有把湖南自建為國的決心和勇氣,湖南終究是沒辦法」。 中國第二個可與世界案例可比擬的地方,是她處理國內「亞國家民族主義」的手法。中國所選的方式,是以中央政府強勢與自上而下的「大一統」方式,同化全國各地、不如加拿大般包容多元身份。著有China’s Forgotten People: Xinjiang, Terror and the Chinese State、研究新疆恐襲的Nick Holdstock,今年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這樣講述中國政府如何進一步「政治化」新疆人身份:「我在想,是否存在針對新疆的20年或30年戰略。官方可能希望,如果繼續讓漢人在新疆定居,同時邊緣化維吾爾人身份,那麼異議就會消失……我不確定他們是否有意和心懷不滿的維吾爾群體展開對話。」 […]

夜半鐘聲到客船:寒山寺為何在三更半夜敲鐘?

$
0
0
張繼〈楓橋夜泊〉說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難道住在寒山寺周圍的民眾不會抗議嗎?張繼聽到的真的是三更半夜的鐘聲嗎? 作者:天台 說到唐代詩歌,張繼的〈楓橋夜泊〉可以說頗富盛名(他也只有這首有名吧?)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其實《全唐詩》收錄張繼的詩歌將近五十首,但是夜半敲鐘的寒山寺透過〈楓橋夜泊〉聲名大噪,也讓張繼成為寒山寺的最佳旅遊代言人。 不過〈楓橋夜泊〉說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事確實讓很多人覺得奇怪,宋代最小心眼、最愛懷疑古人的歐陽修(他真的什麼都愛懷疑!)認為「三更不是打鐘時」,就笑話張繼只是為了湊個優美的詩句才這樣寫,哪有寺廟三更半夜打鐘的?應該會被鄰居投訴抗議吧! 要知道寒山寺到底有沒有在半夜敲鐘,那去問問住在附近的人不就知道了?祖籍在蘇州的葉夢得大概是看不慣歐陽修不懂還要裝懂,所以嗆聲說歐陽先生根本沒有到過蘇州,其實在蘇州吳地的寺廟都是夜半打鐘。(啊是有影沒?)更有人附會那是因為唐代佛寺有半夜敲鐘的習慣…… 解鈴還須繫鈴人,要弄清楚是唐代佛寺半夜敲鐘,還是蘇州寺廟的特色,最直接的就是問問聽到寒山寺鐘聲的張繼本人。(從墳裡挖出來問?) 其實這個問題的根本是:張繼聽到鐘聲的時間,他自己以為是夜半! (注意:是夜半,不是半夜!這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唐代寺院根本不會在半夜打鐘,出自唐代禪宗寺院規範的《百丈清規》很明確說,寺廟打鐘的時間是「五更」(不是歐陽修說的「三更半夜」),其實是凌晨三點到五點。(簡錦松教授根據《百丈清規》推算是「四更結束,五更之初」)張繼自己也提到「月落烏啼……」,一般來說,三更(晚上十一點到一點)仍是月亮高掛的「半夜」,不是張繼說的「夜半」。(這也是簡錦松教授提出的說法之一,深表認同) 那是張繼搞錯?歐陽修懷疑有理?還是葉夢得嗆聲有根據?其實他們都沒有錯,但是也都沒有說清楚。 雖然有人以為《百丈清規》的制定比〈楓橋夜泊〉詩寫成還晚,堅持張繼聽到的是寒山寺半夜敲鐘的聲音。事實上,不只是《百丈清規》這麼說,佛經裡本來就將一個晚上分為三個時段,分別稱為「初、中、後」,其中「中夜」(約為晚上十點到凌晨三點左右)是睡眠時間,「初夜後夜」要努力精勤的修行,而「後夜」的時間大約就是接近於「五更」的凌晨三點以後,所以寺廟會敲鐘警醒眾人要準備起床作早課。 這樣看來,張繼聽到的寒山寺鐘聲跟一般寺院敲鐘的時間並沒有不一樣,是在「月落」的「夜半」時分,也就是佛經裡所規定的「後夜」要起身修行。歐陽修的笑點在他把「夜半鐘聲」說是「半夜鐘聲」,當然不會有寺院在睡覺時間打鐘擾人清夢。葉夢得說蘇州寺院有在夜半打鐘的習慣,應該也是指「五更」而絕對不會是在「三更半夜」。 附帶一提,我們常聽到「晨鐘暮鼓」就以為佛寺只有早晨打鐘,其實是在「中夜」的前後都會叩鐘,除了有警醒努力修行的意思,據說鐘聲還可以超渡眾生。(所以學校每天都打鐘是為了超渡……)而「晨鐘暮鼓」是指早上先叩鐘、晚上先擊鼓,因此早晚都會打鐘跟鼓。 作者簡介: 天台,愛胡思亂想的中年大叔,認為生活中最美麗的隱居在自家天台,因以為號焉。 更多故事: 【說書】大中國民族主義有什麼問題?──來自《湖南人與現代中國》的啟示 2015-05-22 11:12:05 1 香港人千年史(四):戰後香港之普羅本土意識 2015-09-08 23:47:27 1 東歐復古小時光:穿越共產時代的日常小物 2015-11-09 12:04:04 1 笑甚麼,你也是中國人!──「中華民族」的歷史與港人的身分認同 2015-09-04 23:56:50 1 德國人如何教歷史?一份來自德國漢堡邦的中學課綱 2015-08-13 21:00:26 1 【歷史知識考掘學】死於內戰與瘟疫蔓延時:牛津大學新發現的17世紀女性墓葬 2015-07-21 20:48:07 1 穿越到唐代千萬不要做的五種人(3):胡姬 2015-02-26 03:10:54 1 嘴上無毛,辦事不牢──歐洲歷史上的鬍子美學 2014-12-30 18:46:24 1 中國為何沉默? 2015-11-16 09:00:28 1 […]

【魔幻拉美】帝國的繩結:印加文明如何管理龐大的領土?

$
0
0
印加(Inca)文明有許多令人匪夷所思之處,但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應屬管理系統!若阿茲特克(Azteca)人工於戰事,馬雅(Maya)人精於天文曆法,那印加人則善於管理,透過「基鋪」(quipu),帝國的點點滴滴編織在繩結之間! 西元十二世紀,印加人(Inca)崛起於安地斯山區,由十二個氏族公社(Ayllu)所組成,以庫斯科(Cuzco)為首都,經過多年的征戰,終於建立強大帝國,名為「大萬廷蘇優」(Tahuantinsuyo),天地四方之意。龐大帝國含括叢林、山脈、沿海、沙漠等地形,融合了山海之間的迥異族群。西班牙人抵達時,「大萬廷蘇優」疆域寬五百公里,長五千公里,人口約一千二百萬人。 「印加」即君王,亦作「薩帕.印加」(Sapa Inca),乃惟我獨尊、至高無上的帝王,是太陽神之子,被賦予半人半神的形象。然而,西班牙人卻誤以為「印加」是族群名稱,以致謬誤延續至今。 印加文明有許多令人匪夷所思之處,例如:帝王實施一夫多妻制,皇后為自己的姐妹,稱之「科雅」(coya)。但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應屬管理系統。若阿茲特克(Azteca)人工於戰事,馬雅(Maya)人精於天文曆法,那印加人則善於管理。 帝國境內設有四個行政區,因而以庫斯科為中心,修築了數條大道通向各個行政區。這些大道名為「印加之路」(caminos incas),即「皇家官道」,供信差傳遞敕令、運輸貢品、軍隊移防及君王出巡,非一般百姓可以使用。每一條道路並以步行日程為基準,沿途設置驛站。 為了管理繁複的臣屬部落,印加帝國以克丘亞語(quechua)為官話。印加人只有語言,並無文字。龐大的帝國歲收豐足,各地稅務官員必須盤點各項物資,再由信差沿著「印加之路」,將盤存清單層層上報至帝王手中。但是沒有文字,如何製作盤存清單?為了紀錄之便,也為了傳遞訊息,於是發明結繩紀事,稱為「基鋪」(quipu)或「格鋪」(quepu),也譯為「奇普」。 「基鋪」源於克丘亞語,即「結」之意,乃一個複雜的紀錄系統,不具計算功能。印加人使用十進位,但無零的概念。其運算工具為石製的「優巴納」(yupana),先透過「算盤」運算,再將結果編結於「基鋪」上。印加帝國的各行政區均設有負責編結「基鋪」的官吏,他們以一雙巧手將帝國的點點滴滴編織在繩結之間。舉凡帝國的人口普查、軍隊數目、賦稅徵收、歲入盈餘、國王世系等,均可記載並儲存於繩結之間;換言之,「基鋪」既是報表,亦是史書。因此,繩線長度、粗細、顏色,以及繩結式樣、多寡和位置,皆代表不同意義。 隨著印加帝國的滅亡,「基鋪」的編結技術也隨之失傳。據統計,散落在歐美各博物館或由私人收藏的「基鋪」約六百件,均出自秘魯、智利一帶,大部分因盜墓者而曝光,進而引起研究熱潮。考古學家已破解「基鋪」的結構和繩結編法,但是,即便推算出整串繩結所代表的數目,仍無法完全了解該數目係蘊含何種意義,更遑論破解繩結背後所要敘述的歷史紀要。 「基鋪」的結構為:一條主繩上綁上一條條的垂直線,然後在垂直線上打結。距主繩最遠的結為個位數,依十進位往上推,分別為十位數、百位數、千位數;亦即,離主繩越近的結數目越大。繩線材質為棉紗之類的植物纖維或駱馬等動物毛髮,並以天然染料染色,可藉由材質及顏色窺知所紀錄的物品,例如:駱馬毛編織的結,即紀錄駱馬的數量;人類毛髮編織的結,則清點公社人口。至於繩線的顏色,黃色代表黃金,白色為白銀,紅色為戰士,胭脂紅象徵印加國王,黑色代表時間,綠色則象徵亡者。 一個沒有文字的強大帝國,竟然以一繩一結編織歷史! 本文原刊登於「自由評論網─陳小雀專欄:魔幻拉美」 更多故事: 果真有屁用:「菊花」的醫學史 2014-09-08 12:36:41 1 二二八過後,戰鬥才剛剛開始──歷史課本沒告訴你的,很多事 2015-03-07 11:17:34 1 「星形堡」到「五棱郭」:西方軍事築城技術在江戶日本、明末中國、北美世界的流變 2014-11-26 22:02:12 1 真相乃時間之女:改寫歷史的推理小說 2015-10-26 09:00:23 1 「萬民傘」:傳統中國民眾如何送別地方官 2014-10-10 17:09:56 1 是懦夫還是勇者?──英國約翰王與大憲章的八百年傳奇 2015-08-05 09:00:16 1 【故事.臺北】 第零話-年貨大街 2015-02-10 22:00:31 1 【深夜食堂】漢堡的前世今生 2015-05-09 08:00:47 1 空降東山──看見中華民國傘兵作戰史的最後樂章 2015-02-24 01:17:01 1 【認識古埃及系列之一】早期王朝時期(約3000-2575 B.C.前) 2015-03-02 15:10:07 […]

希特勒自傳七十年來首次再版,德國學者選擇用文字將它全面包圍

$
0
0
阿道夫‧希特勒的反猶宣言《我的奮鬥》下個月將在德國出版,這不但是二次大戰以來的第一次,新的版本也會加入學者的註釋,以「包圍」他惡毒的言論。 猶太大屠殺的藍圖《我的奮鬥 Mein Kampf》,英文翻譯為 「My Struggle」,首先在 1925 年、1926 年分成兩冊出版,書中記述希特勒對猶太人、斯拉夫人的憎恨,還有他心目中德國應該向東擴張的計畫。 此本書之所以可能再刷,是因為巴伐利亞邦擁有的七十年禁止再版權利,在下個月到期。 新版書將附有許多註釋,負責人是慕尼黑現代史研究所四位學者所組成的團隊,他們花費三年、耗資五十萬歐元,寫出了三千五百條註解,讓新版書篇幅長達 1948 頁。 慕尼黑現代史研究所表示:明年一月一日以後,任何人都可以再版希特勒的書,若有學術性版本針對書裡的謊言進行反駁,比較理想。 學術小組領導人哈特曼(Christian Hartmann)表示:「我們希望許多讀者可以讀到我們的書,所以我們希望創造出一個對讀者友善的版本。」新書一本定價 59 歐元,賣書所得將全數捐給慈善團體。 他表示:「希特勒的文本跟我們的評論牢牢地結合在一起,所以兩者會一起呈現。若使用武術的語言來形容,我會說這是殲滅戰——我們以我們的註解全面包圍希特勒。」 「在右邊頁面的上方,是第一版的文字,其右邊我們加上不同版本的差異,然而每一頁絕大部份的空間,都是我們的註釋。我們把這本書變成原來的兩倍厚,以反駁他的說法。」 「我們的原則是,希特勒原文的每一頁都含有我們批判性的註釋。希特勒被我們打斷、被我們批評、若有必要還被我們全面反駁。」 這本充滿註釋的新書,初版為四千本。然而希特勒掌權時,德國政府免費送每一對新婚夫婦一本,許多德國家庭因此都擁此書。 巴伐利亞邦政府本來支持新書出版,但在猶太團體抗議後,撤回支持。德國猶太中央會議的主席葛勞曼(Dieter Graumann)去年表示:「這本書過去是一本反猶、不理性的仇恨之作,未來也不會改變,應該永遠禁止再版。它是一本罪大惡極的刊物,嚴重傷害倖存者的感情。」 慕尼黑現代史所所長威爾辛(Andreas Wirsching)表示:「有人贊同我們的作法,也有人反對,特別是猶太大屠殺的倖存者,他們堅決反對。我們理解同情他們的看法,因為這本書具有重大的象徵性意義。」 參考連結: http://www.ft.com/cms/s/0/7103fcec-984a-11e5-9228-87e603d47bdc.html#axzz3tCtgQokp http://www.thetimes.co.uk/tto/news/world/europe/article4629235.ece 更多故事: 卡塔赫納圍城:少了一隻手、一條腿與一隻眼的西班牙軍官如何了打敗英國艦隊 2015-10-16 09:00:47 1 征服人心的辦法──英格蘭國王的政治宣傳術 2015-09-23 08:26:19 1 一幅十五世紀的地圖,訴說朝鮮時代韓國人眼中的世界 2015-04-12 21:09:28 1 【鬼的歷史】牽亡:生者與亡魂的「重聚」 2015-10-01 09:00:51 1 從被遺忘的紀念碑談起:近來俄羅斯如何紀念世界大戰 2014-12-07 15:54:33 1 【柘榴君創作集】浴事人生 2015-05-28 18:51:10 1 【認識古埃及系列之六】新王國(1540-1070 […]

肉慾橫流:被遺忘的建築史(三)

$
0
0
聖殿即肉身:被遺忘的建築史(二) 公元1524年,文藝復興時期邁向了它的最高峰,此時古典主義已經將羅馬從廢墟轉換成眾人的朝聖地。前往羅馬的不光只有信徒,還有對古典「美」的朝聖者。在教廷與古典主義的聖地,培養出了許多傑出的藝術家,米開朗基羅、拉菲爾等人都在教廷的守護下,在羅馬工作過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其中留下了諸多傳世的作品。 而在此時,羅馬以北的地區也漸漸受到了古典主義的渲染,許多當地的公爵或富豪都想聘請來自羅馬的藝術家們來為他們工作,築一個古典夢。 曼切瓦(Mantua),一座義大義北方的城市,自十四世紀末來就被岡薩加(Gonzaga)家族統治三個世紀之久。在文藝復興鼎盛時期,家族的第五代傳人費德里克二世(Federico II)發了一個古典夢:他想要在該城的近郊內建造一座頤養沖和的宮殿,這座宮殿稱為「得特宮」(Palazzo del Te)。“Te”是現代義大利文「茶」的意思,顧名思義,家族的第五代傳人費德里克二世想讓城市的訪客貴賓與皇室貴族,都能在宮殿裡品茶享樂,瞭望義大利鄉間的壯闊風景。 然而,費德里克二世跟當時義大利北方的貴族相同,他知道如果他要現實化自己的古典夢,他就必然要用重金聘請來自榮耀羅馬的藝術家,並提供其完善的人身保護,讓藝術家可以在不被外界的干擾下替他圓夢。 在此同時,羅馬的榮耀似乎在風化及教廷影響力方面,都受到的教廷重返以來最嚴重的動盪。 這場風暴在公元1524年文藝復興鼎盛時期逐漸成形,當時羅馬內流傳了一本挑戰教規的印刷書。一名叫朱利奧.羅馬諾(Giulio Romano),羅馬土生土長的畫家/建築師,繪畫出了一本名叫《模式》(I MODI)的書。書中的文字內容不多,主要是有十六張在當時社會會引起極高「新聞性」的繪畫(對於現在台灣的媒體業來說),朱利奧繪畫了十六種男女性交的姿勢,書中的文字則是主要形容這些姿勢帶給人的快感。 在完成這本書不久後,朱利奧大方地將它贈給即將要接受費德里克二世聘用建造「得特宮」的印刷師/建築師-馬千托尼奧·雷夢狄(Marcantonio Raimondi)。也許是想讓朋友在異鄉也能有像性交快感般的美妙生活,朱利奧並不知道這次的踐行禮,將會成為羅馬社會動亂的起頭。 性交其實是被教廷大力支持的,但教廷的支持還是有它的條件:第一,性交只能發生在結婚的夫婦之間,而能結婚的當然只能是異性伴侶;第二,性交唯一的目的是傳宗接代,這使性交的合法性只在傳教士姿勢上。 但朱利奧所繪的圖已經遠遠超過教廷可以接受的模式,《模式》裡的繪畫對性愛的快感非常的鉅細靡遺,在當時那個教規沖天年代,此般繪畫是完全不被允許的,何況它又主張性交是為了快感,而不是傳宗接代! 雷夢狄不知道是不了解教廷的勢力 (此時他已動身前往曼切瓦,離開了羅馬),還是出於想賺大錢的心態,他竟然將《模式》大量的印刷。在短短幾天的時間裡,《模式》很快的就傳回了羅馬的大街小巷,成為一般民眾炙手可熱的刊物。 對於市井間的風流刊物,教廷一向是嚴格禁止的,《模式》尤其是。教廷在這本印刷書事件上做了嚴厲的規範,簡直達到了焚書坑儒的地步。教廷挨家挨戶地收出每一本流世的《模式》,在梵蒂岡內大量燒燬。 熊熊烈火也暗示了《模式》作者的命運。雷夢狄在前往曼切瓦的路上,被教廷派出的騎兵給捉住,他被押回了羅馬,成了監獄中等待死神招喚的受刑人。至於繪畫《模式》的朱利奧,因為他與教廷的特殊關係,加上他並不是將《模式》傳遍大街小巷的媒介,他僥倖地逃過了教廷的審判。 羅馬的風暴並沒有在這場事件上平淡下來。自從教皇利奧十世(Leo X)在公元1521年去世之後,教廷就不斷地受到法國的騷擾。這關係到公元1527年後有了重大的結果:法軍南下,進軍義大利地區。 對於此,羅馬皇帝的軍隊全力抗法,在法軍還沒來的及進攻羅馬前,就擊退了來攻勢洶洶的法軍。可悲的是,奮勇殺敵的皇家軍隊,並沒有受到自家主人應補貼的供應與金錢。在擊敗法軍之後,剩餘的皇家軍隊已是精疲力盡,自家主人對自己付出的精神與體力,根本完全不放在心上。皇家軍隊的心冷,造成了「1517羅馬之劫」:大約有三萬四千的皇家軍隊強行押著他們的軍隊統領,要求返回羅馬向忘恩負義的主人叛變。 在軍隊橫掃羅馬三個月後,馬丁五世當初重返羅馬的基石,開始被自家軍隊的反叛給掃平。教廷和羅馬皇帝因管不動自家的軍隊,開始失去在義大利地區的勢力。原先教廷庇護的那些藝術家們,在此時慢慢察覺到羅馬的不穩定性,開始走出羅馬,尋求新的僱主。 同時間的曼切瓦,在自打雷夢狄入獄後,費德里克二世(Federico II)的逐夢大業就此中斷,三年以來,「得特宮」還是一塊沒有建設的工地,費德里克二世望著這塊工地三年了,直到他聽聞「1517羅馬之劫」的消息,才再度燃起他心中的雄心大志。 獲得費德里克二世聘請的不是別人,而是雷夢狄之友,那位送給他《模式》原稿的朱利奧。朱利奧接受這項挑戰有許多的原因:有人說他是為了躲避教廷的事後定罪;有人說他是為了逃離羅馬不穩定的政局;還有人說他是想替雷夢狄完成他的作品。總而言之,朱利奧來到了曼切瓦,建築了一座極充滿扭曲病態的「古典建築物」。 乍看之下,沒有讀過阿爾伯蒂大作的人,一定會認為這座城堡跟所謂的古典建築毫無差別:一樣都是有有古典大柱支撐,一樣都有類似帕拉第奧式(Palladian Architecture)建築樣貌的正面(當時古典建築物的典型),一樣都是在兩大柱中有拱門。但是如果細心的人仔細端詳,不難發現,朱利奧建造出來的城堡,很快就會被嚴格的古典主義行家唾棄。 首先,「得特宮」大柱的距離比例不一,與建築大師伯拉孟特在羅馬建設的「新」聖彼得大殿與「小寺廟」(Tempietto)中的大柱距離比例完全不符合。「得特宮」的大柱沒有「完整秩序」的支撐著帕拉第奧式建築的正面,更何況它們並不是真的大柱,只是從牆面在延生出來的建築物體,像性交中的伴侶一樣,彼此纏綿,大柱與城牆,肉體與建築,也唯有繪畫《模式》的朱利奧能設計得出來。 再來,「得特宮」的正面雖說有貌似帕拉第奧式建築樣貌的正面,但建築面上的磚石完全沒有造黃金比例的覆蓋著城堡。朱利奧似乎想表達一棟想脫困的古典建築物,第一眼看難以與古典建築物區分,直到細心的觀察下,才覺得這棟貌似帕拉第奧式建築的正面上,爬著醜陋的磚石,不整齊覆蓋著磚石下的古典建築物。在帕拉第奧式建築的正面上方,還按著一片瓦礫屋頂,使得她成為古典主義下的囚徒,永遠的被禁錮著。 最後,大柱中的拱門並不是真正的拱門,它們跟大柱一樣,只是從牆面在延生出來的建築物體。朱利奧並不想讓人真正的穿越它們──朱利奧受過傷的內心。這些假拱門就是朱利奧內心的形象。這位經歷的教廷歧視,又親眼見證家鄉被軍團踐踏的藝術家,他在眾多苦難下封閉了自己的內心,成為決定不再向任何人透露心聲的逃難者。「得特宮」在他的設記下,就成了一座扭曲病態的「古典建築物」。她貌似古典但又充滿了秘密,等待學者們一一的解析。 讓妳熟知一些「模式」。用最符合妳物理特徵的「模式」。一項姿勢並不能通用在全部的女人身上。如果妳的臉是妳最好的物理特徵,妳要趴著 。如果妳的屁股是賞心悅目的,妳應該以背對人。米蘭尼歐曾將亞特蘭大的腿放在他的肩上,如果妳有雙美腿,用這種方式。一個身材嬌小的女人善於騎馬,安德羅馬奇,因為她身材高大,從來沒有坐上赫克托的馬。輪廓姣好的女人可以被按在沙發上,她需跪地,但她的脖子要像轉向你。如果妳有一雙年輕的大腿和有吸引力的乳房,妳的男人可能會受不了,你可以躺在沙發上,而妳半仰臥位。不要被抑制得放鬆你的頭髮,作為費利安的母親,妳的頭髮垂下來,把妳的脖子轉向後方。而對於肚皮鬆弛的妳來說,要像一個迅速的安息國人,面向後地騎妳的馬。性愛姿勢千奇萬種。-奧維德,《愛的藝術》 如果說阿爾伯蒂說古典美是黃金比例的秩序,伯拉孟特說古典美是黃金比例的肉身,朱利奧便會說古典美是性愛帶來的快感。 也許就像古典詩人奧維德的詩集一樣,朱利奧將詩中所言建築化了,就如同他的「模式」一樣,古典文學在朱利奧的設計下,以不同的形式面對後世之人,向他們提醒那個被遺忘的古典建築夢,同時也激起了原本復興它的人強烈討論。總而言之,建築物發展至此,已經不單單代表著建築物本體了,而是一股危險的暗流,如果一旦被嚴格的機構察覺,將會面臨火光之災。 更多故事: 【台語原來是這樣】「台式馬卡龍」的台語怎麼說? 2015-10-14 09:00:59 1 【臺灣吧EP1.5】小單元:摩登原住民 2014-11-20 07:34:19 1 【歷史知識考掘學】猶太人起義留下的千年寶藏 2015-04-16 10:41:18 1 我們都叫「史達林」:一段獨裁者的愛(?)與地名的故事 2015-06-18 23:27:46 1 【柔藍食單.紀念版】那些中國名菜的故事(一) 2015-07-19 […]
Viewing all 247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