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247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在首爾,一場韓國歷史的穿越之旅

$
0
0
文化古蹟不僅是關於過去文化、歷史的保存,也常是人們用來建構、再建構、以及再現國家認同與情感的地方。在關於自我定位的追尋中,具特殊性的他者是不可或缺的,因為有關於他者的論述,才能因此建構出關於自我的定位與想像。昌德宮就是這樣一個提供具體想像的空間,到韓國別忘了一定要拜訪。 作者:何撒娜(東吳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這是一段穿越了三百年的淒美愛情故事。 李氏朝鮮王朝的癡情王世子李恪,為了追尋愛妻突然神秘死亡的原因,意外地和臣子們一起穿越了三百年時空,來到廿一世紀的首爾,遇到了收留他們、人美心地又善良的女子朴荷,以及貌美神似死去世子嬪,卻蛇蠍心腸的洪世娜(反正全天下的羅曼史一定都要包含這種三角關係),繼續了一段纏鬥(啊~不,是纏綿)了三百年的三角愛恨情仇。 這部韓國SBS電視台於2012年3月播出的水木連續劇《閣樓上的王世子》,是當年轟動一時的穿越劇,癡情的王世子不但打動了千千萬萬渴求愛的少女心,其中包括了自以為還青春的我本人,也帶動了一股前往首爾朝聖的風潮。 劇中王世子在三百年前居住的昌德宮,也因此成為韓迷必須前往朝拜的聖地。 無獨有偶地,韓國tvN有線電視台隨後另一部熱播的穿越劇《仁顯皇后的男人》,男主角也是通過時光隧道,從朝鮮時代穿越了300年來到現代,在昌德宮遇到女主角後,發生了一連串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看著這些穿越來穿越去、愛得死去又活來的韓劇,有韓粉說,看得婆婆媽媽們都又想談戀愛了。 首爾的韓語叫서울(Seoul),也就是「京城」的意思,是三國時期的百濟以及朝鮮王朝六百年的國都。因此,有很多古老的宮廷建築。其中,最著名的有五大宮殿,包括規模最大的景福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且被認為最具韓國宮廷建築特色的昌德宮、位於昌德宮附近擔任重要輔佐角色的昌慶宮、採用19世紀西洋式建築與設施的德壽宮,以及歷經多次歷史性災難而導致規模逐漸變小的慶熙宮。特別是景福宮和昌德宮,其規模與其歷史意義被認為最具有代表性。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癡情王世子用來穿越時空的昌德宮。 昌德宮(史蹟第122號)為1405年景福宮完工之後另外建造的別宮,位於正宮景福宮的東邊,所以亦有東宮之稱,作為朝鮮時代的法宮(國王居住且處理國家大事的地方)約有兩百七十年,是朝鮮時代宮殿中國王居住最久的宮殿。宮殿內主要的建築物仁政殿是昌德宮的正殿,建築屋頂用象徵皇室的李花做為裝飾,朝鮮王朝共有八個國王在這裡舉行登基儀式。昌德宮比其他宮殿相對保存較好,被認為最具有韓國宮廷建築的特色,尤其其後苑是韓國唯一的宮殿後院,被認為具有韓國庭院的代表性,因此於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如果昌德宮特別之處就只是其傳統韓國宮廷建築之美,那我們就不需要勞煩癡情朝鮮王世子特別穿越了三百年來到當代的首爾。昌德宮的特色,在於其特別的歷史背景、對他者(國)的詮釋,以及用來凝聚當代韓國人認同與情感的力量。 首先,昌德宮被認為是最具有「韓國」代表特色的宮廷建築,最具有韓國之美。例如2010年11月於首爾舉行「G20高峰會議」期間,各國領袖夫人當時就是受邀參觀這個被認為是「最具代表韓國之美」的宮殿。昌德宮的後苑又稱為秘苑,必須要參加團體導覽才得以進入,在導覽的過程以及各種官方的介紹文字裡,我們常可以看到或聽到類似這樣的說法: …低矮丘陵和山谷盡量保持原來的自然面貌,僅有在需要補修的地方才以人工修復,是韓國非常知名的宮中庭院。到處可見芙蓉亭和芙蓉池、宙合樓和魚水門、暎花堂、不老門、愛蓮亭、演慶堂等亭池造景,尤其每逢秋季楓葉轉紅、落葉紛飛時,絕美的景色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昌德宮保存狀態良好,被認為最具有韓國宮廷建築的特色,後苑是韓國唯一的宮殿後院,因此也被認為具有韓國庭院的代表性。也因此,昌德宮就與「韓國之美」連結在一起,成為一種傳統美的象徵,只不過,這種美是一種國家層級的美。 其次,昌德宮與韓日之間的歷史糾葛息息相關,也因此成為了見證日本侵韓歷史的空間。首先是壬辰之亂(又稱為壬辰倭亂),發生於1592至1598年間(大明萬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日本文祿元年至慶長三年)。壬辰之亂是日本豐臣政權與大明、李氏朝鮮之間所爆發的第一次戰爭。1591年(壬辰年),日本太閣(卸任關白)豐臣秀吉以「假道入唐」為名義,致函朝鮮國王宣祖李昖,要求於次年春天借道朝鮮進攻明朝;豐臣秀吉於1592年派兵入侵朝鮮,朝鮮節節潰敗,並向宗主國明朝求救,明朝隨即派兵支援。這場戰爭波及到朝鮮全境,最後因為豐臣秀吉的病逝,日本軍隊於1598年從朝鮮撤退。 這場戰爭是日本歷史上第一次意圖大規模侵略東亞大陸,此後一直到約300年後的19世紀末,以幕末明治維新為契機,日本再次侵略東亞大陸,並終於在1910年吞併李氏朝鮮的後繼者大韓帝國。 壬辰倭亂時,昌德宮遭遇祝融之災,而後於1611年光海君時期 (又是一個在韓劇、電影中常出現的重要歷史人物)重新整修,代替被燒毀的景福宮。國王居住於此處理國家大事,因此,昌德宮被稱為代表朝鮮時代的宮殿。日本統治時期,因為昌德宮具有此種特別意義,所以日本人也曾企圖摧毀,日治之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被棄之不顧,終於在1991年修復完成,重新開放參觀。在首爾市官方網站關於昌德宮的介紹中,就有這樣一段話:「其中的興福軒是達成韓日合併(韓國統治權被剝奪的事件)協議的地方,所以深具意義」。也因此,韓國人對於昌德宮的情感,除了韓國之美的代表外,更加上了過去國家曾被侵略的愛恨情仇與沉重歷史記憶。 從被侵略的歷史過去開始,不能免俗地,北韓也會被一併提起。 許多拜訪昌德宮的韓國人們,在回想被日本侵略統治的過去以後,也會談到南北韓的分裂。朝鮮王朝是韓國歷史中最興盛的時期,昌德宮代表的是過去一個統一國家時期的光榮輝煌歷史;南北韓的分裂是許多韓國人心中的痛,「單一民族」國家的教育深植人心,也因此,多數人們殷切期盼著未來的統一。不只對未來南北統一的期盼,昌德宮也往往被用來做為對照組,與快速現代化、西方化的首爾做比較。昌德宮象徵的是過去傳統歲月的幽靜與美好(雖然過去是貴族限定),韓國近年來快速的發展與建設,積極地向著全球化(或者說是西方化)大步邁進,在這樣快速變遷的過程中,人們不免覺得好似失落了甚麼。經歷了六百年歲月、浴火又重生、始終靜靜屹立、堅定如一的昌德宮,承載了人們對過去傳統美好的想像。 文化古蹟不僅是關於過去文化、歷史的保存,也常是人們用來建構、再建構,以及再現國家認同與情感的地方。在關於自我定位的追尋中,具特殊性的他者(significant other)是不可或缺的,因為有關於他者的論述,才能因此建構出關於自我的定位與想像,而昌德宮就是這樣一個提供具體想像的空間。下次如果你有機會去首爾,別忘了去拜訪一下昌德宮,雖然極有可能不會遇到從三百年前朝鮮王朝穿越回來的癡情多金王世子,但一定可以更深地體會到韓國人對於過去、對於未來、對於他者、對於自己的許多想像。 參考資料 1.首爾市官方網站 2.Park, Hyung Yu (2010)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Changdeok Palace: heritage tourism and symbolic representations of national identity. Jimoondang, Seoul. 3.Park, Hyung Yu (2009) Heritage, tourism and national identity: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Changdeok Palace, […]

為何我們都要說標準國語?──語言學習的淚痕斑斑

$
0
0
學慣標準語的人,往往會忘記語言是一個連續變體,包含各種方言,而強勢標準語往往會威脅少數語言的生存空間。我們或許都忽略了高地德語外還有低地德語,英國有好幾種凱爾特語;我們以為地圖一個顏色就講一種語言,其實不然。 我們或許都很迷信標準語,學日語要學東京腔,學韓語要首爾腔,要學就要學人家的「國語」。 但你或許應該記得,所有國語/標準語運動都是淚痕斑斑。 有一說是,標準語的迷信濫觴於法國。路易十三時法國內外交迫,當朝宰輔Richelieu為了鞏固中央集權政府,認為國家需要控制社會文化各個領域,加強人民對國家的認同,因此創建法蘭西學院,開始標準化法語。法國大革命後,一開始是雙語制,亦即保留地方語言的權利。但在雅各賓黨人上台後政策丕變。他們認為教育要平等,必須要有統一的語言方能達成。而地方語言的興盛只會讓地方封建主義復辟,人民心中只有地方而沒有國家。 後來歐洲各國都漸漸制定出自己的標準語,如以高地德語為基礎的書面德語,以摩拉維亞方言為基礎的書面捷克語等等。 時序演進到十九世紀,鴉片戰爭,黑船來航,一連串打擊讓東方各國開始效法西方自強。上田萬年是日本明治時代的留學德國的國語學者,或許是有感於德國標準語運動的成效,回國後大力鼓吹國語運動,寫了一堆書:「国語論」、「国語学叢話」、「国語学の十講」….等等,也發表若干演說,強調國語的神聖性。 後來日本漸漸以東京方言為基礎,發展了日本標準語。 將國語兩個漢字賦予現代意涵的,是日本人,之後中國韓國以及越南跟進,但這幾個地方都不是只有一種語言。事實上,世界上根本沒有地方只有一種語言,連拉脫維亞這樣不大的國家,境內也有波羅的海語族的小語種:拉特加萊語。 但在華人世界,早期國語這兩個字多半用在非漢族王朝時,統治民族的語言,比如 (章宗)入以國語謝,世宗喜,且為之感動,謂宰臣 曰:「朕嘗命諸王習本朝語,惟原王語甚習,朕甚嘉之。」(金史本紀章宗) 讀詔,先以國語宣讀,隨以漢語譯之。(元史 皇帝即位受朝儀) 騎射國語,乃滿州之根本,旗人之要務。(皇朝通典 兵十) 在歷史文獻中,國語常常和漢語相對,上面國語指的分別是是女真語、蒙古語、滿語。當時的「國語」不像台灣今天的國語是強勢語言,反而是弱勢語言,不敵漢語。 但推廣國語的第一人,可能是雍正皇帝。 雍正六年上諭有言: 朕每引見大小臣工,凡陳奏履歷之時,惟有閩廣兩省之人,仍系之音,不可通曉….赴任他省,又安能宣讀訓諭,審斷詞訟,皆歷歷清楚,使小民共曉乎…..但語言自幼習成,驟難更改,故必徐加訓導,庶幾歷久可通….. 也因此之後在「有問題的地區」設正音書院。台灣當時隸屬福建省,自然也有正音書院,設在今日的台南。 雍正六年,奉旨以福建、廣東人多不諳官話,著地方官訓導,廷臣議以八年為限。舉人生員貢監童生不諳官話者不準送試。(余正燮(1775-1840),癸巳存稿.官話) 但是正音書院收效甚微,真正的國語文運動要一直到晚清才真正萌芽開展。 國語運動和言文合一息息相關,而全中國最早自行研發的注音符號,竟是廈門人盧戇章的切音。那時漳泉一代傳教士推廣羅馬拼音,用來拚閩南語、翻譯聖經。盧戇章受到啟發,寫了本課本「一目了然初階」,教大家快速認字。 這麼做是為了啟迪民智,他在切音新字序裡面說: 竊謂國之富強,基於格致。格致之興,基於男婦老幼接好學識理。其所以能好學識理者,基於切音新字,則字母與切法習完,凡字無師能自讀。 但話鋒一轉,卻又提到國語問題: 又當以一腔為主腦,十九省當中,除廣福台而外,其餘十六省,大概屬官話。而官話之最通行者,莫如南腔。若以南京話為通行之正字,為各省之正音,則十九省語言文字既從一律,文化皆相通,中國雖大,猶如一家…  當時他絕對沒想到,自己所提倡的國語政策,到最後會讓閩南語這個在中國近代開言文一致第一槍的語言,面臨滅絕的危機。林輅存,號稱是中國史上第一個上書給皇帝建議拼音漢字的人,他在一定程度上還算是個台灣人。他1879年生於廈門,不久後隨父祖東渡臺灣,一家人定居淡水,甲午戰敗後再遷回福建。他雖然不過是福建的一個秀才,但因為維新期間剛好在北京工作,因此上書德宗(光緒皇帝)倡言推廣北京話,變法失敗後逃到東京。 他在上都察院書裡說: 倘以盧贛章所創閩音字學新書,正以京師官音,頒行海內,則皇靈所及之地,無論蒙古、西藏、青海、伊犁,以及南洋數十島,凡華民散居處所,不數年同書可同文,言可同音,而且婦孺皆能知書。 當然,不會只有廈門人盧贛章在乎這件事,但他是最早,所以許多人認為他是濫觴。1900年,王照出版「官話合聲字母」,獲得許多京官支持,如翰林院編修嚴修,京師大學堂總教席吳汝綸等人,又有勞乃宣的簡字全譜。但最早,大家還只是偏重言文一致,希望學子能夠快速上手,讓大家都能快速獲得閱讀能力。 一直到吳汝綸,才漸漸把重點從言文一致移向國語統一。 當時全中國知識分子都有一股救國的情緒,國語運動有很大一部分承擔這項任務。1902年,吳汝綸赴日本考察,對日本以東京方言為基礎的標準語運動大為感動,回國趕緊上書,建議以「京城聲口統一天下」。 據說那時他在日本見到伊澤修二。伊澤修二何許人也?他是日本第一屆留美學生,弟弟曾任台灣總督,他自己也曾是台灣總督府民政局學務部長,更重要的是,他極力推廣國語。 當時席間伊澤修二對吳汝綸說: 三十年前,我們對面(指一位薩摩人)不能通姓名,猶如貴國福建廣東人之見北京人也。然今日僕與阿多君說話已無一點差異。這不過是在薩摩地方設立師範學校,教師範生學習國語,歸而傳授,得此效果。 吳汝綸在東遊叢錄裡說: 今年春,僕曾遊薩摩,見學生之設立普通話研究會者,到處皆是。所謂普通話者,及東京語也! 伊澤修二在他的著作「視話応用国語発音指南」(1902)裡的序也曾說: 他日、モシ國語統一問題ガオコッテキテ、ソノ資料トモナルコトガアッタラバ、著者ノ望外ノ光榮ダトモウサネバナラヌトオモフ。(若是往後國語統一問題因本資料而成功的話,便是作者極大的光榮。) 可以估計成書當時,日本境內還沒有像現在一樣統一普及標準語。甲午戰敗後,大家紛紛向東看,吳汝綸自然也是。後來清廷要立憲,在分年籌備事宜清單裡,規定之後要在各級考試中加官話一科。1909年,清廷設立國語編審委員會,但沒多久後清廷就倒了。 改朝換代,人卻不會變太多,所以國民政府基本上繼承了晚清以來的國語運動。 民國元年,國府通過採用注音字母案。 民國二年,召開讀音統一會,會員必須滿足下列四項資格之一:精通音韻、深通小學、通外國文字、熟悉諸多方言者。是年議決國音推行方法,其中第五條為: 五、中學師範國文教員及小學教員,必以國音教授。 之後有許多音韻上的爭論,諸如京國之爭(按:北京音跟國音──兼顧南北音──的爭論),但我想重點已經結束。那就是國語要建置,音要統一,而且教育機構規定要用這種語言執教。 可以看到,標準語的建制,很大一部分是為了救亡圖存。因為中國沒有統一的語言,所以輸日本,而日本人也說,他們從歐洲學來的那套很管用,大家都講同樣的話,溝通很方便,教育也因此普及。這基本上和法國大革命以來的標準語構想沒有甚麼兩樣: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語言。 但是人家本來講自己的語言,突然要講你規定的,說是為了救國,不是每個人都心甘情願。因此各國都有相應措施: 法國給講布列塔尼亞語的同學掛狗牌,英國給威爾斯人掛Welsh Not,日本給講琉球語的學生掛方言札;美國讓印地安學生吃肥皂,以洗去不潔的語言;北歐諸國把薩米人的小孩從父母旁奪走,直接安置在國語家庭。 雖然法國現在不給學生掛狗牌了,但法國憲法還是說: “La langue de […]

陳芳明:黑色的淡水河──讀平路的小說《黑水》

$
0
0
作者:陳芳明(政大台文所教授) 平路擅長寫新聞小說,往往在尋常的報導中,可以讀出豐富的訊息。她的新作《黑水》,再次展現她擅長的後設技巧,把轟動社會的媽媽嘴咖啡店的兇殺案,演繹鋪陳出來。 小說不盡然都是在寫新聞事件,那只是故事的一個酵母而已。 平路所要顯現的是,許多看不見的情慾流動與權力干涉,總是以糾纏形式在人們的內心渲染暈開。以黑水來命名,似乎隱藏了多重的歧異性,既是隱喻咖啡,也在影射汙染的河水,更是象徵新聞報導像髒水那樣,潑向無辜的一般大眾。這是平路最拿手的絕活,往往在平面的文字紀錄裡,嗅出特殊的氣味,從而化為相當迷人的故事情節。 從一九九○年代出版《行道天涯》之後,她就展現了歷史閱讀的技巧。過去所有的歷史或新聞,往往出自男性的手。只要成為歷史紀錄或新聞報導,男性的世界觀與價值觀便決定了讀者的看法。或者精準一點來說,這個世界從來都是由男性來定義,而且也是由男性的道德標準來裁判。平路的小說,等於翻轉了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她藉由說故事的方法,重新解釋一成不變的觀念。也許她不是在建立女性史觀,而是在示範如何換一個角度,讓我們更接近事件或事實的本質。 她擅長對一個故事做多角經營,橫看成山側成嶺,容許讀者營造較為完整的判斷。所以她所寫的小說故事,往往都是抱持開放的態度。任何一個事件的發生,沒有必然的因素,她比較偏向偶然的客觀條件。就像她在《婆娑之島》所嘗試的那樣,把兩個故事並置在一起,一是荷蘭總督的下場,一是華府情報員的結局,前者屬於歷史,後者屬於當代,卻都指向台灣命運的不確定。這是平路的小說企圖,讓故事的多層結構呈現在讀者面前。 生命的過程,有太多的偶然與必然。偶然,意味著從未預期,卻驟然發生。必然,是已經知道即將發生,卻無法躲避。這樣的事實,我們稱之為緣分。平路構思小說時,常常循著這雙軌式的途徑,以迂迴曲折的方式建構她的故事。這個新聞事件其實很簡單,只是涉及到一對年老夫妻與一位年輕女性之間的牽扯。如果那位八十歲的老人未曾出現在咖啡室,整個故事也許就從未發生。而如果那位老人沒有任何情慾念頭,就沒有後來故事的發展。如果老人只是到店裡喝咖啡,完全沒有露出私人的金錢,也不會讓年輕女性動了私心。垂暮之際的男人,總是對過去青春時期有太多的眷戀。只要觸動隱藏許久的慾望,那彷彿是引爆了地雷,終於一發不可收拾。《黑水》的故事是從結局展開,老人的妻子已經被刺殺、躺在水裡,而命案主角則已身陷囹圄。 瀕臨死亡邊緣的妻子,是老人的第二次婚姻。在學校任教的妻,擁有龐大價值的珠寶,那是在夫妻情愛之外最重要的依恃。問題就出在老人對青春肉體有著強烈的渴望,一方面藉妻子的財富來引誘年輕女性,一方面又是一個無能為力的衰老男人。私心與慾望淹沒了這位男人的生命最後階段,妻子被欺騙,年輕女性被誘惑,似乎他的詭計即將得逞。女性被騙失身,反而刺激了埋藏已久的貪婪,如果不滅口,她的未婚夫即將發現祕密的內情。無法抗拒金錢誘惑的女性,終於把自己逼到絕境,從而導致殺人滅口。 平路偏愛耽溺於敘述的延宕效果,藉由兩位女性的內心思考,烘托出那位不良老年的工於心計。整個故事重心都放在已經被推入水裡的老妻,一息尚存時回顧自己的後半生,而殺人兇手的女性,在鐵窗後也展開整個思慮過程的回顧。兩個女性記憶交錯的地方,相當準確點出老男人裡外通吃的真相。 小說進行的速度相當緩慢,無非是為了呈現失敗者的命運。在權力與慾望的逼迫下,從來沒有人是贏家。在每個章節後面,不時附加新聞報導的文字,或旁觀者的語言,頗有話本小說點評的意味。無論是旁觀者的說三道四,或是事件主角的內心語言,似乎都堅持自己的觀點與立場是正確的。 平路二十餘年來的小說敘事,對於已經發生的歷史或新聞,從來都不是進行顛覆,而是投入所謂事實的重建。小說家常常站在一個制高點,可以觀察並窺探每個人物的內心世界。《黑水》又再一次揭穿男性權力的神話,即使整個社會已經走向開放,男性權力的傲慢與偏見,其實還是屹立不搖。男性的血脈裡所流動的,不是鮮血,而是黑水,而且是淤泥囤積的河流。老男人走到生命終點時,對於金錢、權力、青春肉體,仍然執迷不悟。他讓自己送上性命,仍然還是要兩個女人來陪葬。平路筆下所展現的批判,到今天還是如此強悍而有力。 本文收錄於聯經出版《黑水》 更多故事: 【電影、城市與歷史】香港繁華的另一面──新界西的日與夜 2015-05-15 10:23:38 1 Brunch:早午餐的小歷史 2015-03-14 09:41:08 1 「摧毀地球的最可怕瘟疫」──霍亂的歷史 2015-08-13 03:05:11 1 【國父「們」】 武昌起義篇(10):八指將軍黃克強 VS 清軍總統馮國璋 2015-12-04 10:55:15 1 【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故事X新經典 線上畫展 2015-09-01 00:45:10 1 拉丁文究竟有多難學?連邱吉爾也頭痛! 2015-05-10 09:00:13 1 在中國夢與本土夢之外:香港本土意識如何往前走 2015-12-06 21:51:14 1 【電影、城市與歷史】侯孝賢《風櫃來的人》:澎湖與高雄間的漂泊 2015-09-09 02:14:07 1 「傳統」與「現代」的對話:新年快樂與明治神宮的歷史 2015-01-06 15:30:40 1 戒指的歷史──藏在古董店裡的情愛與永恆 2015-03-25 […]

【三國蜘蛛網】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
0
0
這句俗諺沒意外應該大家都有聽過,這句話的意思大概可分成兩種解釋。 一般比較傳統的說法是,這句俗諺來自一本名叫《掃迷帚》的小說。《掃迷帚》的成書年代在清朝末年,故事內容跟三國毫無關係。 會提到廖化是因為小說中出現了一名老者,見到年輕的書生主角認真地編訂縣志,因此嘲笑他「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意思是說這麼個乳臭未乾的小子,竟裝得一副文學大家的模樣。 這老者想表達由於蜀漢後期的名將凋零,就連廖化這等貨色都可充當先鋒,用來比喻缺乏人才的窘境。不過拿廖化來開刀是滿奇怪的,真實歷史先不談,就拿民間盛行的小說《三國演義》來講,廖化還是滿活躍的啊! 另外一個比較新派的解釋,是說蜀漢疏忽人才的培育,搞得廖化都已經髮蒼齒搖,還得披甲上陣,同樣是說明無後起之秀的悲哀。 這樣的說詞倒是有些道理,在蜀漢滅亡前三年,蜀漢將領宗預曾和廖化感嘆兩人年過七十了,不需要拉下臉皮,去登門拜訪年紀輕輕就入主中央的諸葛瞻(諸葛亮之子)。然而到了蜀漢滅亡那年,廖化還得親自統兵去抵禦曹魏的侵略。 不過也不能因為這樣,就說蜀漢沒人才,三國時代七老八十還沒退休的戰將也不算少,只說廖化未免對他太不公平了。 歷史上的廖化在蜀漢建立開始,一直都算得上是一線將領。廖化首次在《三國志》裡頭出現,是在劉備稱漢中王時,封關羽為前將軍,廖化則是擔任關羽的主簿。 主簿屬於比較高階的行政祕書,因此可以判斷廖化的教育程度不差;後來關羽大意失荊州,廖化輾轉逃回蜀地,劉備東征孫吳時,廖化還自領一軍參與,表示他的軍事造詣也有一定程度。 諸葛亮主政時代,廖化轉任丞相府的參軍,也就是諸葛亮的軍事顧問,同樣身為丞相參軍的還有諸葛亮器重的馬謖。從這點也可以看出廖化的韜略也令諸葛亮肯定。 到了北伐時,廖化先是都督蜀漢境內的廣漢郡,後來又擔任從曹魏手中奪過來的陰平郡太守,這代表廖化也有地方執政的經歷,而且還是最為凶險的魏蜀邊境。 諸葛亮死後,廖化逐漸變成蜀漢軍事的中堅份子,後來更是當到了右車騎將軍,一直協助著姜維繼續北伐曹魏。《三國志》引裴注的《華陽國志》提到:「時人語曰:『前有王、句,後有張、廖。』」 「王、句」是王平和句扶,「張、廖」就是指張翼和廖化了。換句話說,他們就是蜀漢後期的四大天王。 資歷這麼完整,又跟魏、吳兩國打過交道,這樣的人才可是求之不得的耶!在廖化的身體狀況允許的前提下,蜀漢借重他的經驗與才幹也很合理吧? 不過話說回來,廖化在蜀漢滅亡前還生龍活虎的,卻在蜀漢滅亡的隔年,遷移到洛陽的途中去世。我想這除了國破家亡的打擊之外,大概也讓頓失奮鬥目標、讓身體鬆懈了有關吧!這故事告訴我們,要活就要動。 所以總結來說,廖化從來就不是備胎,平心而論,蜀漢時期他都稱得上是主流戰將。 至於為什麼會有「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諺語流傳,我猜想可能是因為《三國演義》,廖化出現的時間橫跨前中後期,在前期的他還只是副將的角色,但等到關張趙等前期A咖退場之後,讀者們無法接受在後期挑大樑的廖化。 這大概就跟年輕時喜愛5566的七年級生,看到Spexial會覺得是邪門歪道,是同樣的道理。 更多故事: 【國父「們」】─同盟會篇:被遺忘的智者,宋教仁 2014-11-27 09:36:54 1 【說書】美國人如何看清朝──歐立德的《乾隆帝》 2014-08-25 13:28:28 1 【絲路控】狼男與黎明少女:六世紀粟特移民的婚姻 2015-02-27 18:50:33 1 為何英國不早給香港民主?英國檔案提供的答案 2014-10-01 09:17:48 1 舊金山唐人街‏的歷史 2015-11-24 09:00:23 1 【歷史小說連載】鄭森:大明命脈的危局──父子交心(二) 2015-02-12 20:00:46 1 戒指的歷史──藏在古董店裡的情愛與永恆 2015-03-25 18:47:46 1 二二八過後,戰鬥才剛剛開始──歷史課本沒告訴你的,很多事 2015-03-07 11:17:34 1 【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人生的精準度 2015-09-01 03:28:08 1 […]

半個世紀的追尋:臺灣古蹟仙的童年憶往

$
0
0
圖片說明:林衡道先生。資料來源:http://ppt.cc/rhBQh 作者:林衡道   「我在學校念書時,接觸的都是學校的人、事、物,比較單純,不過,自學校畢 業以後,因為家世的關係,與臺灣的上層社會幾乎都有接觸與交往。」 ——節錄自國史館口述歷史《林衡道先生訪談錄》 圖片說明:林本源園邸。資料來源:http://ppt.cc/qVXhv 末代少爺,蛻變為古蹟仙 林衡道出身清代臺灣首富家族板橋林家,出生於東京、幼年成長於福州,即長則到臺北、日本東京、仙臺等地求學;出社會,則在大陸上海、南京及蘇、杭等地展開他的職業生涯;直到二次大戰結束,三十出頭回到臺北,從商界轉往學界,三十八歲之後,陸續擔任臺灣省文獻會委員、主委,以及臺北市文獻會主委,展開近半世紀的臺灣古蹟研究生涯,奠定了臺灣文化資產保存及古蹟分類的基礎。 一生超過五十本的中、日文著作當中,除了《前夜》及《絲綢的手帕》之外,其他皆為臺灣歷史及古蹟相關作品,因此有著「古蹟仙」及「臺灣史蹟百科」的美譽。 《前夜》雖為半自傳體小說,卻記錄了林衡道在一九四〇年代以前,生活及遊歷場景,包括日本、臺灣、大陸、朝鮮等地的寫實描述,都是他親身走過的路。     跟著林衡道的生命歷程和小說故事,一起探索古蹟仙與《前夜》走過的路。     圖片說明:今日神戶港樣貌。資料來源:http://ppt.cc/75j2A 《前夜》走過的路——日本神戶及東京近郊 「小學五年級時,我轉學到東京念書,那年我十二歲,恩田老師帶著我們兄弟姊妹六人從基隆搭船到日本,經由門司,行駛了四天三夜才到神戶,我們在後藤旅館稍事休息後,再從神戶搭夜車到東京。」 ——節錄自國史館口述歷史《林衡道先生訪談錄》   東京雜司谷是林衡道的出生地,《前夜》首先登場的就是開往東京方向的東海線特快車,小說中的臺灣首富丁炎剛從滿洲國搭船回到日本神戶港,坐在車上準備回到東京市區,途中改變行程,決定在東京近郊的溫泉勝地熱海下車,休息一晚再回東京。 日治時代,神戶是日本最大的港口。不管從臺灣、滿洲國及大陸各城市,坐輪船來到日本,都是從神戶港上岸,之後則搭乘東海線鐵路回到東京市區。因此,小說中的人物,不管是張志平的母親和表妹素琴,從臺灣來到日本,或者張志平從軍後,從上海回到東京,都是從神戶港進出。其中,張志平家人到東京的行進路線,就是林衡道兒時到東京時的旅程,小說人物路途中歇息的旅館,也是作者熟悉的地點。   圖片說明:東京車站。資料來源:http://ppt.cc/SlZCl 日本東京 「當年東京近郊生活水準很低,成城學園設立之前,其地連電燈都沒有。我每天從新宿車站出發,搭『小田原急行』電車上學,沿途看森林與原野(武藏野)的風光,也是人生一大樂事。我和同學一有空就成群結隊,或是單獨到森林裡欣賞風光。」 ——節錄自國史館口述歷史《林衡道先生訪談錄》   林衡道到日本最早轉入麻布區麻仲小學,後來才進入成城學園就讀,他從小學六年級到高等學校七年,有八年的時間,每天都搭著電車在東京市區和城郊之間通勤,對於東京的地景瞭若指掌,因此在《前夜》當中,多次出現包括東京車站、東京帝國飯店、自由之丘、澀谷,以及求學期間熟悉的成城學園,像是洋子的表姊就是住在成城學園一帶,以及林衡道少年通勤時,每日搭乘的小田急電車(小田原急行),也都是書中人物時常出現的場景。   圖片說明:鐮倉八幡宮,武家源氏、鐮倉武士之守護神。資料來源:http://ppt.cc/PJ5u4 日本鎌倉 「東京附近最重要的古蹟是距離東京不遠的鎌倉,也就是中古時代鎌倉幕府的所在地,一草一木都是古蹟。鎌倉幕府將軍最初為源氏,是歷代幕府中最簡樸的,不論是幕府本身的宅邸、衙門或是寺廟,規模都很小。」 ——節錄自國史館口述歷史《林衡道先生訪談錄》   一九四四年,小說主角張志平受大學前輩長島所託,將物資帶回北鎌倉給他的家眷,而鎌倉是東京附近最重要的古蹟區。如同小說中長島太太希望能帶著張志平走訪鎌倉古蹟。張志平的回答是:「請不必客氣了。鎌倉這地方,我在學生時代已來過多次了。我也曾在這兒住過一個夏天。」 這也反映了林衡道自小以來,喜歡看名勝古蹟的興趣,他從中學一年級開始,就常一個人走訪古蹟,他說過,從高等學校到大學為止,希望畢業後研究一百二十幾代的日本皇陵,同時也能帶著攝影師拍照記錄,此種想法在他擔任省文獻會主委時實現,只是研究目標從日本皇陵變成臺灣古蹟。   圖片說明:日本時代臺北新公園與博物館。資料來源:http://ppt.cc/XRo51 臺灣臺北城 「大正十年(一九二一),總督府、公賣局、臺北醫院(今臺大醫院)、臺北州廳(今監察院)、鐵道大飯店(位於今新光摩天大樓旁)都是以紅磚造的後期文藝復興形式的建築,還有希臘式博物館(今臺灣博物館),也有哥德式的國語禮拜堂,整個城市看起來非常美觀。日本人還將臺北城牆拆毀,建成了寬大的馬路,就是所謂的三線道路,而且媒體還不斷自誇:『臺北變成東方的小巴黎。』」 ——節錄自國史館口述歷史《林衡道先生訪談錄》   臺北也是小說的重要場景,主角走過的地點,如今對照臺北街景仍可找到往日足跡。林衡道常說:「看古蹟像看花要趁早」。小說中,主角來來去去的場景都是林衡道在臺北的生活記憶,許多故事裡記錄的場景,而今早不復見,可是對照小說時空的重要建築,若仍留存的,今日都成了亟須保存的文化資產。 可是,更多的精緻建築如臺北東門的海軍武官府(今長榮海事博物館),還有鐵道大飯店,早成了消逝的臺北地景。   圖片說明:日本時代臺北永樂町。 資料來源:http://ppt.cc/YdL8Z 臺灣臺北大稻埕 「臺灣人住的地方主要在大稻埕、艋舺,房子比較密集沒有樹木,日本人則住在城內、城北、城南、城東,每一棟住宅都有花園、樹木,所以從高處看下來,臺北是一個森林都市,非常涼快。我到了臺灣以後,就覺得福州實在太落後了,臺灣的馬路很直很平,洋房又很大,和福州比較起來,簡直是另一世界。」 ——節錄自國史館口述歷史《林衡道先生訪談錄》   丁炎的家在大稻埕,林衡道幼時回臺定居,就在大稻埕生活圈的永樂町(六館仔街),因此作者對此地的空間動線十分熟悉。故事中人物出入的場所,就是林衡道熟稔的區塊,無論靜修女中、建昌街、太平町,甚至往郊區延伸的臺灣神社(今圓山大飯店所在地),還有士林、北投、唭哩岸等地景,都能描寫得生動自然。   […]

日本最漫長的一天

$
0
0
半藤一利的作品《日本最漫長的一天》在終戰七十年的2015年,有了中文版面世。這本書其實不是新書,半藤在1965年,曾經藉編者「大宅壯一」之名出版,因為內容精彩刺激,引起話題,也曾被改拍為電影。最近,又因為有人將之重拍上市,卡司也算是一線明星眾星雲集,引起不少討論。 這「最漫長的一天」,指的是1945年的8月15日,也就是日本宣布投降的那一天。投降看似塵埃落定,但其實在宣布投降的前24小時,有過一場驚心動魄的流產政變。 當時,因為太平洋上連續的戰敗,戰爭已經延伸到沖繩,造成大量的平民死亡。美軍也已經多番空襲日本本土,並在廣島、長崎都投下了毀滅性的原子彈,日本其實已經無力再戰。內閣官員衡量情勢,環顧戰場,日本已在中國戰場陷入了泥沼;在滿洲戰場受到蘇聯撕毀協議的攻擊,陷入全面潰敗;太平洋戰場上,美軍已經打到家門口,正在評估登陸作戰的可行性。日本已經沒有繼續戰爭的條件,幾經考慮,閣揆鈴木貫太郎傾向接受《波茨坦宣言》投降。 但日本當時的政治體制與現在不同,內閣是一個軍人主導的體制,閣揆的決定必須要有陸相、海相的背書,才算生效。為了保險起見,避免干擾,鈴木貫太郎兩度要求召開御前會議,由天皇親自表達結束戰爭的主張,希望能壓下軍方的反抗。而當時的陸相阿南惟幾,與海相米內光政的態度,成為日本順利接受《波茨坦宣言》的關鍵。 半藤的《日本最漫長的一天》,談的就是御前會議前後,由不願意接受投降的陸軍少壯軍官所發動的一場流產政變。半藤是非常善於說故事的人,在他的筆下,每一位政變的參與者或者反對者都有著多面的性格。例如,在他的敘事中,拿槍指著決定接受投降官員的政變軍人,講話的口氣與其說是威脅,更不如說是哀求。又如在他筆下,投降與其說是懦弱,更不如說是責任與堅強意志的展現。 在半藤以小時為單位的寫作裡,故事條理分明,分鏡清楚,讀者很輕易的可以跟著場景東奔西跑。無論是寫作的流暢性,文字的展現與史實的推敲,都彰顯了他作為老牌記者的優越。可以說在《昭和史》完成以前,半藤就已經擁有優越的寫作能力與歷史認知,這些累積,也是他日後寫作大部頭《昭和史》的基礎。 除了故事之外,這場悲劇的政變之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每個角色最後出現的結局,經常是自殺。 以今天的角度看起來,自殺經常是因為膽怯、懦弱,無法面對未來而做的決定。也有許多人這樣詮釋戰爭結束時官員的自殺潮,但是到底切腹是責任還是畏懼,其實必須回到日本的特殊文化背景來解讀。 生與死一直是一門學問,也是日本文化中值得讓人更深一層思考的重要哲學議題。 閱讀李登輝的作品,也可以發現他早年對於生與死的反省與困擾。在李登輝年輕時代,也是戰爭結束的時候,無數的軍人、官員採取自殺,來面對自己的戰爭結局。固然唏噓,但更值得推敲的,是督促他們這樣做的文化脈絡與背景。 鈴木大拙的《禪與日本文化》是英語世界讀者理解日本的重要著作,其中一段提到「禪與武士道」,特別點出了這個生死問題。他認為日本人是一個沒有生命哲學,卻有死亡哲學的民族。在武士道之中,「不怕死」一直是被崇尚的目標,而在死之前拖泥帶水、扭扭捏捏,則是最被看不起的事情。面對死亡必須表現光榮、超脫,因為死其實是一種交代,也是一種「無我」世界觀的展現。 在半藤的書中,所有選擇切腹的人,無論是強烈反對政變的陸軍大臣、發動政變的少壯軍官,或者是鎮壓政變的指揮官。他們所自覺的任務完成後,都選擇了以切腹來做一生的交代。選擇死亡的同時,他們也認為自己在盡一個責任,就是以我的死,換取同僚活下去的可能,因此死亡的遺囑總是「萬事拜託了」。在這些選擇死亡的官員眼中,生死的距離沒有那麼遙遠,只像是刀的兩面而已。這些情況在現在的世界中,可能真的難以理解想像,但如果回到歷史的脈絡中,也許就有脈絡可循。 其實,八月十五日,不僅是日本漫長的一日,想必也是台灣漫長的一日。 在這一天,戰爭結束,台灣人陷入了不知道自己戰勝還是戰敗的處境,並且困擾了這個島嶼足足七十年,至今未解。歷史的脈絡往往需要理解,如果只是把自己的史觀強加於人身上,就失去了自由多元的立場。也希望未來有人,願意書寫1945年8月15日,面對戰爭結束的十字路口,不知自己到底戰勝,還是戰敗的台灣人心情。 本文原刊登於「自由評論網─李拓梓專欄:政治的日常」 更多故事: 大雪山中的神木爺爺,與臺灣山林的輝煌和血淚 2015-09-29 23:24:37 1 古印度文明入門 2015-12-09 06:56:21 1 【認識古埃及系列之四】中王國(2040-1783 B.C.) 2015-03-23 16:23:05 1 「時間」的歷史 2015-03-28 21:27:52 1 阿克馬與萊頓解放日:一段荷蘭對抗西班牙人的歷史 2014-11-08 15:08:51 1 【冷知識週刊】第二十八號:基隆的雞籠中元祭 2015-08-22 17:56:17 1 英國的末日審判書──征服者威廉的統治術 2015-10-04 09:00:45 1 【麻瓜的語言故事】什麼是「支那」? 2015-02-11 08:36:44 1 卡塔赫納圍城:少了一隻手、一條腿與一隻眼的西班牙軍官如何了打敗英國艦隊 2015-10-16 09:00:47 1 【台語原來是這樣】「小富婆」的台語怎麼講? 2015-07-21 […]

德國人鼓掌歡迎難民,然後呢?

$
0
0
11 月 29 日星期日,歐盟與土耳其就難民議題在布魯塞爾進行高峰會。歐盟答應提供土耳其三十億歐元的金額,以協助其控制難民入境。土耳其是敘利亞的鄰國,大部份敘利亞難民從土耳其進入歐洲。 2015 年夏日,大批難民湧入德國,在「難民歡迎會」開過後,其他的聲音開始浮上檯面,這些憂慮圍繞於潛在、可能的文化衝突:在教育、性別議題、以及法治文化的經驗不同。10 月 8 日出版的德國新聞週刋《星辰 Stern》,曾以此為專題報導。 (譯註:報導出版後,大批難民仍持續湧入歐洲,後續安置引發更多政治後座力。11 月 13 日巴黎發生恐怖攻擊,當日參與的恐怖份子中,證實有兩位裝扮難民進入歐洲。難民議題在歐洲已更加敏感複雜。) 10 月份的《星辰 Stern》報導指出:不論是逃離阿薩德的恐怖政權、伊斯蘭國的暴力統治、還是阿富汗的塔利班組織,9 月份難民在德國一度受到熱列的歡迎。社會、媒體營造出「歡迎來德國」的氣氛,希望難民在德國可以建立新的家園。10 月份,歡迎會已成為過去,不論對德國社會、或是這些冒著生命危險來尋求庇護的人而言,雙方之間的不了解、矛盾逐漸浮出,不少德國人覺得備受威脅:「他們如何對待女性、同性戀?他們怎麼看民主?這些難民中是否有恐怖份子?他們會不會尊重我們的基本價值?」這其中也牽涉到,雙方對「文化整合」的歧異,以及對於「尊重」的不同界定。 如社會實驗的難民收容所 由於難民大量湧入,警力、社工和義工的人力配置,已到了緊繃的狀況。難民所中的暴力事件——像是涉及百人的群架——層出不窮。來自阿富汗、巴基斯坦的難民,對抗說阿拉伯語的敘利亞、伊拉克人。因此,有一些政治人物建議以國家和宗教,作為難民收容配置的依據。 然而在現實中,國家和宗教很少是這些暴力衝突的主因。大打出手的原因,常常是為了食物和廁所的使用:食物分配要等上兩、三個小時,廁所使用也沒有快到哪裡去。譬如說,漢堡的一間收容所有 800 位難民,但僅有九間廁所可供使用。而另一間原先是體育館的收容所,350 位難民只有一間廁所可以使用,迫使許多難民只能在野外就地解決。 因此,難民收容所像是社會實驗室:在空間、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挑釁、暴力難以避免。在難民收容所的狹小空間裡,不論是洗澡、就寢都沒有私人空間。加上無事可做、無止境般的等待、聽不懂的語言、以及對於未來的不安。 考量到這些情況,就會了解難民收容所發生的事,未必是阿拉伯人、或是穆斯林的天性。或許,這就是人性。 文化衝突 人性只是一部份。橫亙在德國人和這些難民之間的,還有價值觀的不同。 回顧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歷史,土耳其移民——德國目前最大宗的外來移民——的融合,可以說是失敗的一頁。當年這些土耳其人是到德國謀生的外來勞工,爾後落地生根。然而幾個世代以來,土耳其社群是一個沒有融入德國主流社會中的平行社會。一部份的原因,可以歸咎於德國人否認德國已經是移民國家的現實;另一部份的原因,則是德國社會也不願看見這個平行社會。這又牽涉到更早之前納粹歷史在德國社會的影響:德國人不願激烈地批評外來移民,因為很容易會被扣上「仇外」的帽子,德國的現代歷史,基本上禁止批評其他文化;但另一方面,德國人的直言不誨也常常被外國人視為某種病態。 也許,這個現象會有些改善。九月時,德國人自發組織難民歡迎會,許多市民組織也嘗試介入,希望能讓這些難民遵守德國的法律和規範,包括對同性戀的尊重。 在教育方面,一所難民收容處的幼稚園園長阿歐(Swetlana Aoul)認為:適應德國規範,孩子很快就可以學會,家長反而比較困難。在一個阿富汗的家長之夜,阿歐對家長們解釋,在德國毆打兒童是被禁止的——當家長們透過翻譯了解阿歐在說什麼的時後,大家都笑了。阿歐也曾經歷,家長當著她的面刮孩童巴掌的事情。 「暴力」在德國是被嚴格禁止的——在兒童教育和暴力認知上,這個觀念清楚地劃分了德國和這些難民的祖國。這些難民來自戰亂,他們經歷了相當的暴力、或許覺得可以包容一些暴力——不論是在戰爭或是承平。而現在,要讓他們習慣「無暴力」的生活,反而是整合過程中,最艱難的任務之一。 另一項艱難的任務,則是要他們恪守德國法律、尊重國家公權力。大多數的難民對「國家」都沒有好印象。戰爭之前的敘利亞,本來就是個獨裁政府,官員和警察對這些難民都是威脅。而幾個世代以來,阿富汗人不識何謂「具功能性的國家」。要完成這個任務,絕不是把翻譯過的德國法律塞到他們的手中要他們好好研讀這麼簡單。這些難民必須要重建對「國家」和「政府組織」的信任。 然而,關於「暴力」、關於「社會信任」,這些議題目前甚少在公領域中被提到。關於「難民」,主要的關注還是「德國社會可以承受多少的伊斯蘭文化?」——這也牽涉到目前德國社會研究一個具爭議的討論:平行社會是「宗教」、還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在 60、70 年代,德國自土耳其引進的大量勞工,多為沒有受過教育的穆斯林。目前許多人傾向認為,導致德國社會中土耳其社群平行社會的,是教育差距,而不是宗教差異。 今日的這些難民不同於 50 年前的勞工,他們多受過教育,許多人相當西化。一部份人認為,基於這些人的背景,這方面的整合應該不是太大的問題。但是「性別」議題可能仍是問題。 即使是敘利亞的醫生、或工程師的妻子,還是常常戴著頭巾、以丈夫為尊。女醫師、或女律師極為稀少,如鳳毛麟角。從文化整合來看,私領域的家庭角色安排不是重點,重點是公領域:例如,他們會不會尊重可能遇到的女老師、女服務員、甚至未來的女性鄰居和女同事。 人民自發的力量 2015 年 8、9 月湧入德國的難民,很可能將在明年一月展開正式的「整合課程」。根據《星辰 Stern》雜誌 10 月份的報導,德國當時仍需要一萬名教外國人德語(Deutsch als Fremdsprache)的師資。可以預見的是,整合課程很快就會額滿,就像目前的收容所,一位難求。 自發性公民組織也許可以提供額外的幫助。事實上,如果沒有這些公民組織的投入,根本無法想像德國如何接納安置這麼多難民。這些公民組織所扮演的角色,已經從一開始的「愛心衣物分類」,轉變成有組織系統性的規劃——其中包括德語教學、以及安排認識德國社會。 原文參照:Wüllenweber, […]

納粹醫師心裡的惡魔:人體試驗的暗黑史(一)

$
0
0
「身為醫師,我將竭盡所能的幫助病人,不執行會傷害或致人於死的手術。」 -希波克拉底醫師誓約 「在這裡,為了打造亞利安人種,納粹醫師將化學物質注入兒童的 眼睛,希望創造出藍色的眼睛。」 -在奧斯威辛(Auschwitz)集中營 「人體試驗:徵求受試者……」,台大醫院的長廊裡,年輕的學生看著公告正思考著,他並不擔心實驗的安全性,心中只計算著那500元的營養金划不划算。他從來沒有想到,眼前的這些人體實驗,也有著自己的故事,故事裡有著用自己的肉身窺見真理的醫師,也有披著白袍的死亡天使,更有著堆積如山的屍體以及許多慘無人道的實驗。這個橫跨半個世紀多的漫長故事,就讓我們從二戰前的一名德國醫師,和他的導尿管開始說起吧…… 用肉身開啟真理之門-孤獨的心導管之父 1929年,經濟大蕭條的寒風正要吹向歐洲,此時希特勒還只是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一名年輕的德國醫師正執行著史無前例的人體實驗,25歲的沃納·佛斯曼(Werner Forßmann)醫師正將導尿管插入一名男子的左臂裡,他興奮地快速推進,看著導尿管沿著靜脈迅速地爬上肩膀、鎖骨,漸漸地靠近了男子的心臟,佛斯曼覺得血脈噴張、興奮不已… 數週前,佛斯曼深深地為一幅素描著迷,那是張動物實驗的素描,畫中的科學家用塑膠管深入馬的心臟,直接量測心臟的搏動與壓力變化。對佛斯曼而言,這幅畫散發出難以言喻的魔性,他日夜的想著-「這能用在活人身上嗎?」。毒癮般的求知慾折磨著這名年輕醫師,終於他下定決心,要找個活人來達成心中的慾望,趁著四下無人,他走向了診所裡的護士… 佛斯曼將護士綁好後,腎上腺素湧遍全身,他用力地割開靜脈,今晚,他一定要碰觸到活人的心臟。 只不過,佛斯曼的目標,是他自己的心臟! 「絕不可執行會讓受試者死亡的實驗!除非,受試者本人就是進行實驗的醫師」 -紐倫堡公約(The Nuremberg Code),1947年 多年後,佛斯曼回想時說道:「我認為,如果實驗可能會出問題時,那受試者就應該是我自己,絕不是其他人」。佛斯曼走進了X光室,由於還有條導尿管在左手裡,佛斯曼只得用右手調整螢光板,拍下了醫學史上第一張「心導管」的X光片。從那一刻開始,佛斯曼手裡的那根導尿管,逐漸發展成葉克膜、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等數不清的救命科技,全都源自於佛斯曼醫師那毒癮般的求知慾,和捨我其誰的自體實驗精神。 但不幸的是,當時的醫界無法接受如此新穎的概念,報告刊出後反倒引來排山倒海的抨擊,佛斯曼醫師被同儕嚴重排擠,他的所有實驗,都得不到支持。而在當時,雖然佛斯曼醫師擁有納粹黨黨籍,但他拒絕黨部提供活人受試者,堅持只用自己的肉體進行實驗:「我絕不會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將病人的身體當做天竺鼠般地使用!」 不久,二戰開打,佛斯曼醫師為了祖國而選擇參戰,他被派去冰冷的蘇聯戰場,迎向隨時會戰死的未來… 而佛斯曼醫師於戰場中求生的同時,德國境內也有一群醫師-一群被心中的惡魔所吞噬,化身為撒旦的死亡醫師,而他們所創造的地獄,我們稱之為-「納粹集中營」。 披著白袍的死亡天使-慘無人道的人體實驗 披著白袍的約瑟夫·門格勒(Josef Mengele)冷冷地看著一對對的雙胞胎送進奧斯威辛集中營,他是名醫生,但他的外號更響亮,人稱-「死亡天使」。病態的意識之下,門格勒堅信他能夠打造出金髮、碧眼又高壯的完美人種,他只需要一些材料,一些「活著的」材料而已…… 大屠殺倖存者蘇珊·薇戈禮托(Susan Vigorito)緩緩的說道:「我和雙胞胎妹妹被關在狹小的木籠裡,門格勒會反覆地從我的腿上割去一點組織,或是在我妹妹的脊柱裡注射液體,整整一年」。門格勒還會將化學物質注射進孩童的眼睛裡,試圖製造出藍色的瞳孔。各種意義不明的實驗殺死了許多人,大約1000對雙胞胎成了門格勒的實驗「材料」,約800對死在他的手裡。當年僅3歲的薇戈禮托活了下來,但他的妹妹卻再也沒有離開奧斯威辛集中營。 無意義的殺戮實驗當然令人髮指,但如果是用科學之名包裝成的虐殺呢? 1941年,希特勒對蘇聯開戰,包括佛斯曼醫師在內的數百萬名德軍,湧入冰天雪地的環境。而在德國境內的西格蒙德·拉舍爾(Sigmund Rascher),卻以科學之名,用活人測試寒冷對身體的影響,許多人被迫浸泡在冰水裡直到凍死為止,數百名囚犯因此死亡。而除了失溫的實驗外,拉舍爾也強迫囚犯連續喝12天的海水,模擬飛行員迫降於海面的情況。而更殘忍的實驗是將囚犯關在減壓艙中,讓活人經歷失壓的過程後,再鋸開大腦來觀察血管內氣泡的產生。在拉舍爾所控制的達豪(Dachau)集中營裡,死亡有時候反而是一種解脫…… 三名醫師,三種結局 二戰末期,納粹德國敗局已現,佛斯曼醫師、門格勒、拉舍爾三人的命運也隨著戰爭快速流轉。1945年時,拉舍爾因犯罪而被處死,和被他殺死的許多人一樣,葬身於達豪集中營裡。而門格勒假扮成一般士兵,躲過追緝後流亡到南美洲,直到1979年在巴西意外溺斃後才被確認身分。而始終堅持人性的佛斯曼醫師則在戰火中存活了下來,1945年時游過易北河後向美軍投降,戰後以泌尿科醫師的身份默默地生活著。在惡魔的年代結束之際,三名醫師分別擁來了他們各自的結局…… 用屍體換來的規範-紐倫堡守則 堆積如山的屍體、骨瘦如柴的幸存者,那些泯滅人性的實驗震撼了全世界。1948年在紐倫堡進行的醫師審判,被告的醫師之中,不乏知名的科學家,如施靈(Klaus Karl Schilling)曾是國際瘧疾研究聯盟的成員,戰時卻刻意讓一千多名囚犯感染瘧疾來進行科學研究。 科學家在戰爭期間荒唐的行徑,讓美國醫師里昂·亞歷山大(Leo Alexander)動筆起草人體實驗中應有的道德規範,也就是今日我們熟知的「紐倫堡公約」,寫明了醫師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不得傷害受試者(除非受試者就是醫師本人)。而1964年在芬蘭舉辦的全球醫師大會更提出「赫爾辛基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Helsinki)」,說明了受試者有絕對的權利了解實驗內容,保障了受試者「知情同意」的權益。 數十年的努力之下,美國和其他國家都誓言杜絕非人道的臨床實驗,全世界都認為這種惡魔般的人體實驗不會再出現了。 我們都錯了。 遲來的公道-1956年諾貝爾醫學獎 讓我們把時光退回到1956年的西德,51歲的佛斯曼醫師已在郊區執業六年,一生坎坷的他歷經了學界的排擠、戰爭的砲火,甚至在戰後,西德政府還禁止他從事醫療業務五年之久。而由他年少時所開啟的心導管領域,早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發揚光大,但這數十年來,佛斯曼醫師卻完全被學界捨棄,直到全世界都已經遺忘了佛斯曼醫師的姓名時,來自瑞典的斯德哥爾摩捎給了他一則訊息: 「我們決定將諾貝爾醫學獎授予沃納·佛斯曼先生,以表彰您對心導管的開發,以及應用於相關疾病上的貢獻」-1956年 [註1] 這個遲來的榮耀,代表著佛斯曼醫師年輕時的犧牲,終於獲得了肯定。獲得諾貝爾獎後,各界的榮譽先後湧向佛斯曼醫師,他的偉大不只是勇於用自己的身驅開啟真理之門,更值得敬佩的是,佛斯曼醫師活在道德模糊的納粹年代裡,戰勝了心中的惡魔。從那張自體實驗的心導管X光片算起,相隔了26年,諾貝爾和這個世界終於還給了佛斯曼醫師一個公道。1979年6月1日,心導管之父離世,享年74歲。 *待續:第二章-當國安凌駕於人權之上 註1:佛斯曼醫師和迪金森·理查茲(Dickinson W. Richards)、安德烈·弗雷德里克·考南德(André Frédéric Cournand)三人共享1956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後兩位是在美國執業的醫師,主要的貢獻在於延續並發揚心導管應用。 參考文獻 Victor Cohn […]

每一個好故事,都有他的讀者

$
0
0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成立了一年多,大概因為做出了一些成績,偶爾會遇到不同領域的朋友來信垂詢,希望我們就經營知識性的網路媒體一事,提供心得與建議。 心得當然是有的,可是每次說到什麼具體的建議,我總不禁會開始猶豫起來。這並不是因為我有什麼不可外洩的獨門秘技,想要藏私。正好相反,在這樣一個媒介快速演化的年代裡,我越來越難相信有什麼不變的方便法門。網路世界像是條河流,我們每踏進去一次,它就變成另一個模樣。在這樣的宇宙裡,昨天的真知灼見,明天可能已經過時。 我們能做的,是不斷地嘗試,在「我們想要說的」跟「讀者想要看的」之間,找到一個交叉點。我們想要說什麼?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可是讀者想要看什麼?那可就複雜了。 「寓教於樂」和「飲食文化」的歷史內容引人入勝 讀者喜歡有趣的內容,這點大概無庸置疑。在故事的作者群中,講唐代的謝金魚,說三國的普通人,都是箇中好手。他們擅長將歷史結合時事與流行文化元素,鄉民笑點信手拈來,不論吐槽還是搞笑,都能渾然天成。就算是對於中學歷史課本懷有恐懼的讀者,能輕鬆嚥下他們的文字,寓教於樂的效果十足,無怪乎受到廣泛歡迎。另一位圖文作者柘榴君,以一篇「清代科場作弊指南」,讓人捧腹大笑,同樣吸引了大量的點閱。不過幽默感有時需要一點天份,對於不擅長此道者,我們往往建議無需刻意說學逗唱,否則反而背負弄巧成拙之風險。 不少讀者一看到與「吃」相關的主題,顯然也會立刻眼睛一亮。本業是中國上古史的胡川安,在過去一年寫了許多關於日本飲食文化的文章,從豬排飯和鐵板燒,到握壽司與居酒屋,每一篇都受到矚目。(按:胡川安的作品剛剛集結成《和食古早味》一書。)另一位善於寫飲食文化的,是柔藍食單的主人苦蓮,他在年中時加入故事的寫作行列,深厚的寫作功力讓人大為驚艷,令人遺憾的是,幾個月後他因病辭世,只剩下美好的文字供人追憶。 「以古喻今」不是目的 「故事」的定位不是新聞與時事評論網站,但是社會的動向,往往也牽動著讀者的閱讀眼光和興趣所在。關於政治的主題,永遠會受到注意。金老ㄕ以「國父們」為題,寫民國初年的政治與人物,喚起許多人的歷史課記憶,但更重要的,或許是他提供了一套不同於威權體制教科書的敘事,帶讀者重新認識孫文、黃興、宋教仁、陳炯明……等看似耳熟能詳的人物。在獨裁的時代,我們的歷史課本是神話;在民主的時代,打破當年的神話,反而有了格外的吸引力。同樣地,臺灣歷史的各種課題,在被壓抑的幾十年後,重新釋放出來;關於殖民、戰爭與國民黨的討論,在在受到矚目。 除此之外,今年夏天,中學歷史課綱的爭議,自然也成為我們不能迴避的主題。當相較於政治上的爭執與表態,學歷史的人能做、想做的,或許是提供歷史上一些宛如鏡相的例子,拉出更多思考的空間。童永昌寫宋代中國關於考試、教育與政治的大論戰,吳政緯寫韓國朝鮮王朝時代的「中國史難題」,都是這樣的例子。從讀者的反響看來,許多人需要的未必是名嘴們虛張的正義、激情的爭辯,抑或是急切的論斷;他們更需要的是思考的素材,而是歷史在此正好可以扮演它的角色。 網路未必不利長文閱讀 網路上的閱讀偏好輕薄短小,這樣的說法由來已久,也不無道理。不過,長篇大論未必就不受歡迎。Emery一篇「明朝的劍到底能不能斬清朝的官?」,追索尚方寶劍在中國歷史上的來龍去脈,字數破萬,依舊榮登去年網站上最受歡迎的文章之一。另一位作者愛文,寫啟蒙、寫共和、寫自由,都不是輕鬆的題目,卻依舊有一群讀者願意投入時間,閱讀這樣的文章,顯然思想本身仍有魅力,不少人依舊渴望學習。 網路也讓跨境的閱讀成為可能。「故事」成立之始,原本是以臺灣的讀者為對象,這一年下來,我們也發現有越來越多來自港澳的讀者。這樣的現象讓人高興,也促使我們嘗試尋找更多來自港澳的作者與文章,促使雙方的認識與溝通。新的一年,我們希望有更多關於東南亞的故事,這或許不是最熱門的主題,但對臺灣而言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值得更多的努力。 相較於印刷媒體,數位媒體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能夠容納長短不同、性質各異的文章。既然如此,與其想像有一個同質的、固定不變的「讀者大眾」,不斷探問他們想要讀什麼;或許不如回過頭來思考,還有哪些讀者的需求沒有被滿足,還有哪些類型和主題的文章值得被寫出來。我們鼓勵更多人來寫作,而不是將點擊量作為最高指導原則。作者需要把讀者放在心上,但是每一個故事的價值,不應該只由閱讀人數的多少定義;每一個好故事,終究會找到他的讀者。 本文亦刊登於OKAPI閱讀生活誌的閱讀觀察。 閱讀行為反映出讀者各種不同需求,OKAPI閱讀生活誌特別將閱讀需求略分為科學、藝文、歷史、音樂、國際和閱讀本身等不同面向,邀請長期經營這些領域內容的優質網路平台總編輯和主編們,跟我們分享2015年度、他們對平台讀者的觀察報告。 更多故事: 【台語原來是這樣】米糕栫:一個快被遺忘的府城味道 2015-11-18 04:07:34 1 書中的時光:閱讀的記憶與技藝 2015-11-27 01:15:41 1 【閱讀的島】吳明益:要理解宇宙與靈魂,不夠的永遠是時間 2015-10-20 09:00:17 1 【考古大菩薩】義大利教堂中的謎樣少女骨骸 2015-05-21 11:21:45 1 兩萬五千年的毛髮之戰!西方女性除毛史(上) 2015-03-21 17:51:54 1 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二)1662年.鄭成功之死 2015-08-01 09:00:25 1 舊物的故事:從青花瓷到丹麥藍 2014-10-28 09:02:51 1 那些愛喝酒的蒙古大汗們(上) 2014-12-01 21:03:57 1 【深夜食堂】漢堡的前世今生 2015-05-09 08:00:47 1 私生子、畫家、發明家、醜聞主角? 天才藝術家達文西的人生起落(下) 2015-07-29 […]

古代人看得懂多少字?──秦漢時代平民的讀寫能力

$
0
0
識字有甚麼用呢? 嗯!這樣才可以每天閱讀〈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啊! 識字的重要性當然不只如此,從完全不懂自己的名字到能閱讀、書寫,人可是花了很長的時間才學會的。而且,在國民教育普及之前,大部分的人其實都是文盲,有些人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長期致力於人類掃盲的工作,其背後的假設在於:如果越多的人理解文字運用,將會促進個人、家庭、社會和整個世界彼此的和諧。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網頁上,對於識字的重要性敘述如下: 掃盲對於社會和人類發展極為重要,因為它能夠改變生活。對個人、家庭與社會來說,它可提高人的健康與收入水平,改善人與世界的關係,是增強自立能力的手段。 一個具備讀寫能力的社會,是一個充滿活力、能夠交流思想和辯論的社會。然而,文盲現象卻成為了提高生活質量的障礙,甚至能夠導致排斥及暴力行為。 識字好像滿有用的,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想法是否為一個放諸四海的標準呢?讀寫能力的傳播是否一開始就帶著教育的理想?能否改善人與世界的關係?若回到早期社會觀察這個問題,是否有不同的思考? 關於古代社會讀寫能力的經典作品是威廉‧哈里斯(William. V. Harris)的《古代識字能力》(Ancient Literacy),本書敘述希臘羅馬時代有多少人可以讀和寫。以往學者多被希臘時代哲人所留下的作品所吸引,或是受到拉丁文史料所記載的羅馬教育系統影響,並相信希臘城邦之中或是羅馬帝國下的居民具有一定的識字率。 然而,哈里斯根據由少部分菁英所留下的文字史料,透過跨學科的研究,系統性的分析古典時代的識字率。由於受到社會和技術性的條件限制,讀寫能力只掌握在少數的貴族之中。在希羅文明中,口述的傳播遠比文字來得重要。西方古典世界的讀寫能力如此缺乏,那古代中國的真實情形如何呢?一般人能夠看得懂而且寫故事嗎? 以往所留下來的材料,像是《史記》、《漢書》等古典文獻比較缺乏一般平民的書寫記錄。我們可以想像一下誰可以閱讀和寫字?上層的皇親國戚、知識分子應該都可以。 史丹佛大學的魯威儀(Mark Lewis)教授認為讀寫的能力是掌控在統治者身上,或者說讀寫能力就是為了掌控權力的工具(這和聯合國的理想剛好相反),也就是說平民無法獲得讀寫的能力。 但是,有一個問題在於:這些權力者的讀寫能力是誰教的?鄉公所、縣政府管戶籍的、收稅的下級官吏也要會寫字,平民為了閱讀一些政府的文書(貼在城門上的公告),是不是也要看得懂呢? 下級官吏 以往的歷史材料無法告訴我們的事情,幸好近幾年來透過考古發現大量的簡牘文書,大部分是政府的法律、檔案資料,讓我們對於平民社會有更多的認識。 從《墨子》和銀雀山的漢簡來看,在戰國時代與漢代,出入城門所要遵守的規定,都要公布在大街、高台和城門處,「令往來者皆視」,至少要讀得懂字才能瞭解規定吧! 按照加拿大麥基爾大學葉山(Robin D. S. Yates)教授的看法:「法令的頒布者沒有考慮那些識字的人。可以說,他們不認為文盲會不遵守法律,會有識字的人幫他們解釋那些告示上的命令。」 要使國家的法令貫徹到社會底層,告訴一般的庶民,至少在下層社會需有很大量的一批人識字。 在沒有國民教育之前,這批識字的人大部分是世襲的公務人員,在家裡受教育,他們在秦與西漢稱為史、卜、祝。他們能懂多少字呢?按照職掌任務的不同,三千字、五千字或是七千字,而且還要能夠背誦相關的文獻。 安徽阜陽的西漢墓葬之中就曾經發現過《倉頡篇》,是當時習字的字書,這些世襲的地方公職人員從三歲起接受讀寫能力的訓練,之後還要通過考試,如果考試之後無法履行相關的職責與任務,老師還會受罰(真可怕!如果這樣的話,中華民國很多公務員的老師都會被罰了)。 這批秦、漢的下級官吏很重要的任務在於準備戶籍和法律案件的資料,而每個地區的里正、或是伍長,還是當地較為年長的「父老」都要定時以文字的形式向政府報告社區之中的狀況。 從他們必須以文字書寫報告的狀況,可以知道這些最基層的里長、鄰長雖然無法長篇大論的寫文章,但至少都具備一定的工作語言應付行政系統的需求,也可以將政府的文書和法律規定傳播給不識字的平民。 但古代的平民是否都不識字呢?也不一定,從新出土的考古材料之中讓我們對於這個問題也有不同的思考。 士卒 在台灣的男性同胞們應該都當過兵吧!當兵時寫信表達思念之情通常都是寄給女朋友,只有出事了或需要錢的時候才會寄給媽媽。 2200年前秦國尚未統一天下之前,在秦和楚之間發生過很多次大戰,參與的士兵本來都是無名英雄,浴血沙場卻無人知曉。透過考古材料,我們竟然發現這些士兵的家書。 在湖北雲夢睡虎地所出土的墓葬裡,發現木牘形式的家書,是前線作戰的士兵寫給母親的信。寫給媽媽的信很明顯是要錢,大意是:媽,我要錢!還有趕快把夏天的衣服寄過來。如果家鄉的布價格比較便宜的話,在家鄉做好衣服寄過來;如果家鄉的價格貴的話,就寄錢過來,我在前線買布做衣服。 跟媽媽要錢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事,兩千年前到現在歷久不衰。不過,這篇文章的主題不僅僅是跟媽媽要錢喔!如果當兵的士兵會寫信,代表他們具有一定的讀寫能力。同時也代表收信的人具有閱讀能力,或是就近可以找到代為讀信的人。 目前不知道他們讀寫的能力是在哪裡學的,很有可能是當兵的時候,透過軍隊系統學的。 秦、西漢都是全民(男性)皆兵的時代,從漢代居延所發現的簡牘也可以發現,服役的士兵就算是無法寫信,也需要具備一些簡單的文字和數字能力,在固定的格式之中紀載下日常的勤務,像是倉庫的儲備狀況、勤務的賞罰和基本的法律常識。 程度較好的士兵可能會學到較多的書寫能力,看來當兵不只是男生的成年禮,在秦漢也是獲取讀寫能力的過程。 而且,不只男性,當時平民階層的女性也有人具備讀寫能力,而且還具備法律的知識,從張家山所出土的漢代木簡當中,其中有不少法律的判例。有一條紀載著一位女性奴隸,不僅逃跑到其他地方,落腳之後還向官府謊報自己的戶籍,而這都需要一定的讀寫能力才能辦到。 當時女性為了應付相關的行政需求,在某一程度上也必須學會書寫自己的名字和理解自身在法律系統的地位。除此之外,也發現過女性戶長的例子,這樣的技能使她們不只是服從國家的要求,也能利用法律體系爭取自身的利益。 我們無法透過精確的統計數據確認秦漢時代到底有多少比率的人可以讀和寫,但從近來的考古資料,相對於同時期的羅馬帝國,秦漢帝國有較多的人具備讀寫能力。 只是,與聯合國帶有教育大眾的啟蒙思想不同,下層的官吏、平民接觸文字的過程是為了應付國家統治的需求,在國家的要求下,進入了文字的世界。我們當然不否認從春秋、戰國到秦漢時代都有很多具有理想的教育家,像是孔子、墨子等,漢代也有很多私學的傳統,但是對於一般庶民而言,接觸文字的過程,同時也是進入了以文字控制、管理的行政系統之中,主要是應付服役、繳稅等義務,成為「編戶齊民」,而不是為了讀故事。 *延伸閱讀 胡川安,〈評Li Feng and David Branner, Writing and Literacy in Early China〉,《早期中國史研究》5:1(2013:6),頁175-186。 Li Feng […]

【崩壞國文】嫵媚與剛直:魏徵的兩張臉

$
0
0
一直以來,魏徵與唐太宗一直被認為是君臣相知的楷模,許多人認為這是「貞觀之治」可以成立的基石,不過,政治場域中的角力,真的只是明君賢臣這麼簡單嗎? 亂世:最好與最壞的時代 朝代的興替,對大部分的百姓而言,是一連串的戰爭與苦難,但是對不願意遵循既有規範的野心家來說,混亂破壞了秩序,所有的政治軍事集團都迫切需要人才,戰亂產生的機會,可以讓他們走上歷史的舞台。 在6-9世紀的隋唐帝國,人被分成三個等級:賤民、平民與士族,在最高層的士族中,還有不同的等級,魏徵出身的家族,大約在士族的中下層,他的父親在北齊當過縣令,在北周滅齊、隋又取代北周之後,魏徵的父親可能就失業了。我們不知道魏徵幾時失去父親,他很早就必須自立,就像那些有才華卻沒有背景的人們一樣,魏徵期待自己可以脫離現在的狀態、出人頭地。 在史書裡,關於魏徵青年以前的事,只有短短的兩行,說他做了道士、並醉心於縱橫家的學說,當然,道士只是幌子,簡單地說,他期待在亂世中作為參謀,貢獻一己之力。於是,他開始了輾轉天下的生涯,他先後換了幾個老闆,總是因為老闆不尊重他的意見導致失敗,最後,他投效了唐帝國的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淵的嫡長子,在後代的史書中,被描繪成一個心胸狹小的人。事實上,他從少年時代就獨當一面,當父親李淵前往北方的晉陽為官時,他帶著其他的家人住在河東,暗地收買人心,即使是李淵的姬妾與庶出兒女們,也對這位嫡長子心悅誠服。在李唐建國後,他成為無庸置疑的太子,並承擔了北面對抗外敵突厥的戰線。 大約在此時,魏徵投效了太子李建成,也得到了他的信賴,魏徵很快地注意到,李建成真正的敵人並非突厥或關東的豪強,而是他的親弟弟、戰功彪炳又野心勃勃的秦王李世民,長此以往,李建成穩定後方的功勳將會被李世民所掩蓋。 因此,魏徵與東宮的幕僚們,趁著李世民在中原戰線受挫之機,力勸太子東進,熟悉中原民情的魏徵,替太子規劃了一連串的舉措,樹立威信、收買人心,成功地建立了李建成寬宏大量的形象,暫時遏止了李世民藉由戰功收取人心的攻勢。 但是,在李建成兄弟雙雙回朝之後,東宮與秦王府的惡鬥才真正展開,在這長達數年的兄弟鬩牆中,李世民步步進逼,甚至誣陷李建成謀反。最後,在李淵的姬妾與其他兒子力保下,才使李建成逃過一劫,亦使李淵注意到李世民的野心已不可抑制。 東宮已是危在旦夕,魏徵力勸李建成應當狠下心,除掉李世民,但是李建成並未採納他的意見。或許是當了太久的長子,他仍期待在體制內處理問題,而情勢看起來,也慢慢倒向了東宮…… 唐高祖武德九年,老皇帝終於下定了決心,要將李世民送出權力中心的長安。眼看著即將失去一切的李世民,在六月四日的清晨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害了自己的親兄長與姪兒們,東宮的官僚與士兵一度試圖反抗,卻功敗垂成。李世民奪取了兄長的太子之位,不久就逼迫父親退位,成為唐帝國的第二任皇帝,也就是後世所稱的唐太宗。 李建成是魏徵所侍奉的第四個主子,武德九年,魏徵已經四十六歲了,半生顛沛流離,投靠東宮的這幾年,是他最受器重的一段時間,眼看著即將成為新君的重臣,但玄武門之變,改變了魏徵的命運。他不知道的是,他與李世民的相遇,也將改變李唐帝國的命運。 相關閱讀: 穿越者注意!千萬不要做唐太宗的哥哥!(上) 穿越者注意!千萬不要做唐太宗的哥哥!(下) 良臣?忠臣? 身為東宮的重要參謀,魏徵成為李世民最先問罪的對象之一。李世民是一個極其注意自己形象的君主,他並非完人卻想讓自己以完美的形象出現在世人眼前與史書之上,他試圖讓自己殺害兄長的行為合理化,所以他首先質疑魏徵等東宮群臣離間兄弟,然而,魏徵卻回答他「如果太子聽了我的話,怎麼會有今天的禍事呢?」 史書說,唐太宗素來尊敬他的才華,所以重用了他,成為這場君臣知遇的起點。 但是,當我們在觀察魏徵的話與他後續的工作時,必須注意一件事,那就是李建成雖死、東宮的勢力卻沒有完全消散。當時的朝廷裡,除了秦王府的班底之外,老皇帝李淵與東宮所提拔的官員仍然遍佈著唐帝國內外,倘若一舉根除,李世民將面對更大的動亂,因此,穩住局勢、收攏人心才是李世民最大的挑戰。 因此,魏徵在唐太宗登基後,奉命前往河北安撫,在路上,地方官逮捕了東宮的舊部送交給魏徵,而魏徵釋放了他們,以此昭示新君既往不咎。這個舉措,與他當年替李建成在關東籌劃的形象工程幾乎是一致的。 魏徵知道,他並不是李世民的親信,他與皇帝並沒有長久的信賴基礎,此時,他已經年近五十,對他而言,李世民的信任可能是他最後的機會。 因此,他十分賣力地提出各種建議來改進朝廷中的過失,在李世民登基的第一年,他奏報了兩百多件事,以幾乎每兩天一件的速度拼命地工作。 即便如此,他還是免不了遭人檢舉結黨營私,在調查之後,李世民知道魏徵只是與他的親戚們過於親近,決定不過問此事,只派人告誡魏徵應該要有分際、不可以隨意。 數日之後,魏徵告訴皇帝,他認為君臣之間應當只問公道、而不是遵循表面上的禮儀,李世民深以為然,隨後,魏徵鄭重地表達了他在這新政權當中的位置。 「我希望做一個良臣、不是忠臣。」魏徵如此說,當皇帝問他這兩者的差異時,魏徵回答:「良臣是自己能有美名、也能讓皇帝受到後世稱讚,子孫萬代都能夠享有福祿。至於忠臣,則是自身被害、君王也被認為是大惡之人,家庭與國家同樣淪喪,只是空有其名而已。」 這段話,顯示了魏徵對他自己與對皇帝的期待。在他的觀點裡,委婉地隱藏著「良臣」對應「明君」、「忠臣」對應「暴君」的分別,他希望皇帝能接納他的意見來調整施政的方向,讓國家走上好的道路,從現代的說法,這是一個正向循環。但是,當我們細究他的話時,不難發現「美名」、「惡名」其實是在這段話中有很重要的關鍵,這對君臣的好與壞,表現在他們的名聲上。 期待做一個良臣的魏徵,與希望自己是個明君的李世民,終於在此時找到了他們的共同點:好美名,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含著珠淚跳恰恰:君與臣的攻防戰 魏徵與李世民之間的故事有很多,大多不脫魏徵如何剛直不屈地勸諫皇帝,而皇帝一開始不願意接納、甚至回家跟老婆發脾氣抱怨,在冷靜之後或者其他人調解之後,皇帝才接受了魏徵的建議,有了圓滿的大結局。 這些故事都有一樣的脈絡,當我們仔細思考這些故事時,不得不替魏徵捏一把冷汗,如果皇帝沒有冷靜下來呢?如果皇后沒有調解成功呢?當一個理應被留在政治規範中處理的案件,必須以這些不確定的因素來解決時,其實顯示了這對君臣的關係並不穩固,至少,在其他一開始就追隨李世民的臣子身上,極少看到類似的情況。 有一天,李世民請群臣吃飯,他對自己的妻舅長孫無忌說:「這個魏徵,每次勸諫時,如果我不聽他話,他就不肯執行我的命令,你們說,這怎麼回事?」 魏徵其實就在旁邊,於是他回答:「我勸諫就是因為覺得這事不可行,如果我遵循了陛下的意思,怕這事就做下去了。」 「你是不會先答應下來,之後再慢慢說服朕嗎?」李世民說,這個有趣的皇帝,竟然公然教臣子怎樣陽奉陰違。 「舜告訴群臣說『你們不要表面服從、退下來之後才表達意見』,如果我表面答應了陛下,那就是『退下來才表達意見』了,這哪裡是上古的賢臣們侍奉聖君的道理呢?」魏徵這麼說。 李世民聽完,笑著對群臣說:「你們都說魏徵粗疏無禮,我卻覺得他嫵媚得很呢!」 在許多人看來,李世民的這段話實在很難理解,為什麼魏徵在他看來是「嫵媚」呢?其實這道理很簡單,就是魏徵把歷史學得很好,他並不用臣子應該如何剛直來說服皇帝,他說的是「這哪裡是賢臣侍奉聖君的道理」,那麼,說話的他自然是以賢臣自居,更表示了,他是以對待上古聖君們的標準侍奉皇帝。 這迂迴而婉轉的奉承,正是魏徵與李世民的相處之道,如果大家有讀過〈縱囚論〉,那麼這種微妙的心態,或許就是歐陽修抨擊的「上下交相賊」吧。 魏徵所面臨的挑戰,不是只有皇帝的信任問題,他是一個參謀型的人物,擅長分析,因此,在貞觀初年,他除了勸諫之外,另外負責的是典章制度與史書的校定與編寫,這些工作在其他臣子眼中,與實質的戰功、行政能力是不能比的。 因此,當皇帝決定讓魏徵成為宰相中負責審核政策的門下侍中時,魏徵自己也十分惶恐,甚至多次上表辭職,最後雖然讓他離開了侍中之位,卻仍讓他可以處理門下省的政務。 在這個尷尬的處境下,有了〈十思疏〉,魏徵必須在唐初這種崇尚實質功勳的環境下,以他的學養奠定他在政治理論上的地位。他成功了,在他的後半生,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在他人生的終點,皇帝承諾將公主嫁給他的兒子,替他舉辦了風光的葬禮,在他死後,皇帝哀傷地說:「用銅做鏡子,可以端正衣冠,以歷史做鏡子,可以知道朝代的興替,以人做鏡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現在魏徵死了,朕少了一面鏡子。」 這麼高的評價,對於這場君臣知遇的神話,看似個完美的結局。但是,就在魏徵死後不久,李世民發現他從前推薦過的人不是謀反就是貪汙,懷疑他在生前結黨營私,而魏徵習慣把自己的勸諫文章存檔留底、還把這些文章拿給史官看,在乎名聲的李世民更懷疑他是有意貶低皇帝、抬高自己,於是,收回了許嫁公主的承諾、並推倒了魏徵的墓碑作為懲戒。 直到後來征高麗失敗,又想起了魏徵的好處,於是再把墓碑樹起來,只是公主早已嫁了別人。 魏徵與李世民,都不完美,他們是兩個需要掌聲、需要被人肯定的男人,在政治場上你進我退地跳著權力的舞步、博取當代與後世的美名,或許這是一種虛偽,但是在貞觀時代,這種對於名聲的追求,促使他們往世人肯定的方向前進。 最終,成就了一個時代。 本文原載於三民書局,《國文快遞》第69期。刊頭圖片取材自固陽史氏家族墓葬的線刻畫,由《國文快遞》編輯部授權,特此感謝。 #國文快遞 #魏徵的兩張臉如果有人告訴你,剛直不阿的魏徵是「嫵媚」的,君臣相知的唐太宗與魏徵其實「你進我退地跳著權力的舞步」,你相信嗎? 本期國文快遞再度邀請到致力於歷史普及的「穿越」作家──謝金魚,為我們呈上一代賢臣──魏徵的兩張臉。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http://www.grandeast.com.tw/chinese/epaper/國文快遞69.pdf 由三民東大國文加油棒貼上了 2015年10月27日 更多故事: 一個詩人眼中的臺灣:陳肇興與他的作品(三) 2015-11-25 00:56:45 1 舊金山唐人街‏的歷史 2015-11-24 09:00:23 […]

聲色如夢:晚明的青樓與名妓(下)

$
0
0
上集:歡場繁華:晚明的青樓與名妓(上) 名妓與文士 士人與妓女的交往,至少在唐宋時期就已經存在風氣,明朝開國時也沒有忌諱。《國朝典故》提到明初不禁官妓,每日退朝後,官僚們便去妓樓聚會,日益浸淫放恣,以致荒廢公務。宣德初期,有明朝包青天之稱的都御史顧佐(?-1446)倡議禁妓,起初有了顯著的效果,《萬曆野獲編》稱京師(北京)縉紳自此沒有娛樂,竟然流行起男色。 在南方地區,太祖朱元璋(1328-1398)曾經在金陵(南京)設立十六座樓,安置官妓,接待四方賓旅,原本一片昇平歡樂之象也受殃及,謝肇淛形容道:「現在的法律愈來愈嚴厲了,妓女們幾乎沒辦法生存,已經看不到全盛時期那樣的榮景了。」 表面上看起來似乎禁絕有成,盛況不再,但在謝肇淛所處的明代中期,其實禁令早已廢弛,他說:「現在娼妓布滿天下,在大城市裡面有數以千計,就連小鄉鎮裡面也是有的。」對於顧佐禁妓的影響,他又補充道:「雖然公開的場合已經沒有了,可是在隱密的地方仍常常看到。」可見狎妓之風已轉趨私人化、地下化。 江南畢竟遠離京師,又是經濟發展最快速的地區,成為較早突破禁令的地方,娼妓業在嘉靖時期又重新興盛了起來。明代中期,社會風氣尚俠,並為「俠」賦予更廣泛的含意,「俠游」是一種不將科舉考試視為人生目標,或不被家業局限,轉而追求藝文成就,縱情於游樂、詩酒等活動,表現逸脫的生活觀。 而在城市中的交遊,勢必要雄厚的財力,於是輕財結客,視金錢為糞土,盡情揮霍的價值觀也成為俠的內涵之一,能夠具體展現豪俠之氣的地方便是妓院這類的聲色場所,因為該處提供一個逃避的空間,讓人暫時忘卻現實的困頓,寄身其間的文人也可藉由展現文藝才華,顯現個人的存在感。《板橋雜記》記載佚事的下卷便提到幾位豪俠之士,例如蕭伯梁喜歡在妓院揮灑金錢,身旁總有好多名姬作陪。又如張維有才華,不計較金錢,喜歡交朋友。與他們相伴的名妓,也不免沾染了幾分俠氣。 當時的選美比賽稱為「花案」,場面極為盛大,這可不是輕率的品頭論足,而是由幾位知名的文士擔任裁判對妓女進行品賞、排列名次,像是科舉一樣,擬作狀元、榜眼、探花,並配上相應的花卉,如曹大章等名士組成「鷲峰詩社」,是目前已知最早舉辦花案品評者,《蓮臺仙會品》記載其排選結果為:「女學士,王賽玉,小字儒卿,名玉兒,行六,花當紫微。……女狀元,蔣蘭玉,小字雙雙,名淑芳,行四,當杏花。」 至於品選的基準,《金陵妓品》透露道:「第一要看他們的氣質;第二要看他們的儀態;第三要看他們的才華;第四要看他們的容貌。」也有文人會將名妓湊數冠名,諸如「秦淮八艷」、「金陵十二釵」等,後來更依此出版了《金陵百媚》、《吳姬百媚》、《秦淮詩鈔》等歌詠妓女的詩文集,亦有人撰寫《嫖賭機關》、《嫖經》等風月指南,提供比較庸俗的內容給民眾作為尋芳的參考。 崇禎十二年(1639)的七夕,在方以智(字密之,1611-1671)僑居的居水閣聚集了許多妓女,各路的名士豪傑也都來了,車馬、舟船將周圍的街巷與水道擠得水洩不通,三班戲團同時在臺上競演。 原來閣內正在品選花案,共選出二十位,其中王月(字微波)被品為第一名,要登上特製的狀元階臺上,當他一上臺,樂班就開始奏樂,並進酒祝賀,宴會一直持續到天亮才結束,其他沒選上的妓女,只能落寞的離開。隔天,與會的來賓各賦詩記錄過程,余懷寫道:「月中仙子花中王,第一姮娥第一香。」王月將這兩句詩繡在手巾上,隨時攜帶在身邊。 《藝苑卮言》載述正德年間的文人們玩一個拋擲骰子的遊戲,一位不知名的妓女,拿到骰子後便以此為題,應答:「一片寒微骨,翻成面面心。自從遭點染,拋擲到如今。」小妓有如此文采,實屬難得,因此特別被記錄下來。 而部分名妓的文學造詣比起文士也毫不遜色,《列朝詩集》小傳中多有記載,如揚州名妓王微(號草衣道人,1600-1647)往來在蘇州,與他一起的都是名士。名妓參與文人藝文活動也成為一時風氣,甚至成為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嘉興有名妓周文(字綺生),其舉止言論皆儼然如文士,當地縉紳好文墨者,每次聚會必定邀周文出席共襄盛舉。更誇張者如精通文史、擅長寫詩的朱無暇(字泰玉),有一次在秦淮有一場集結天下名士的聚會,當他的詩一寫成,其他人都自嘆不如了。 然而無論是花案,或是各式文藝社團,當名妓置身其中,與文士交往唱和,其產生的作品往往會以文字的方式傳揚,無形中也有助妓女的聲名,亦是妓女成為名妓的途徑。 從青樓到蘭閨 美人遲暮,千古一轍,名妓的職業生涯是絢爛而短暫的,他們的後半生又要怎麼度過呢?妓女平時供養「白眉神」,也多信佛教,常到佛寺參拜許願,落籍從良後削髮為尼,或成為道姑是一種選擇。轉換身分的另一種途徑是為人妻妾,就男性而言,妻的責任是持家、生育,屬於家內的;名妓則能豐富感官,具有社交性質,因此兩者的角色具有互補性,恰能調劑男性在不同方面的需求。 美國性別史學者高彥頤(Dorothy Ko)曾經分析名妓流動至家庭面臨的衝擊,儘管妓女成為妾後,可能會受到妻的敵視,但兩者有著共同的目的,即服務丈夫,在「從」的倫理標準下,對男性保持忠誠,因此妻對於這位本不屬於家庭的妾也只能選擇接受。冒襄娶董白為妾時,便感謝元配有相成相許的雅量,且與之相處有如水乳般融洽。在明代中後期,當婦女以撒扇、時世妝為風尚時,妻子與藝人的界限也不再分明。 要落籍從良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影梅庵憶語》提到冒襄為了替董白贖身,費了一番功夫。事後接到錢謙益的來信,才知道動員了許多人士幫忙,錢謙益請其門生辦理落籍事宜,蘇州有些瑣碎的糾紛則由周鑣(周儀部)打理,曾任禮部官員的李宗憲也從中協助,前後費時十個月才完成。其金錢花費更是驚人,光是處理上至官吏,下及市井的各式借債就花了三天,將借據疊起來竟厚達一尺,還有聲稱是董白生父的人登門要錢。 小說家馮夢龍(1574-1646)在《醒世恆言》中有一則故事提到從良有「真從良」、「假從良」、「苦從良」、「樂從良」等等狀況,像冒襄與董白這樣相愛的便是樂從良,有的時候男有情女無意,勉強娶進門,便是假從良。若嫁入侯門,抬不起頭,變成半妾半婢,那便是苦從良。列舉這麼多情境,卻沒提到一種最淒慘的,沈德符曾有段親身見聞,他認識一個擁有田園、宅第的妓女劉二,卻被一個浙江人范仲子以甜言蜜語誘惑,兩人結婚後,因范仲子喜好賭博,以致劉二的簪珥、姬侍、田產都被變賣,最後投繯自盡。沈德符又聽人說:「這個人習慣誘騙妓女,這種技倆也不是第一次了。」 從良後的妓女有的還會在公眾場合與文人交往,甚至重操舊業,有的則是洗心自新,成化年間的金陵名妓林奴兒,風流姿色,冠於一時。從良後,有舊知欲求一見,林奴兒便以扇畫柳題詩拒之,詩云:「昔日章臺舞細腰,任君攀折舊枝條。如今寫入丹青裏,不許東風再動搖。」 天地正義見於婦女 唐人杜牧(803-852)有詩〈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指賣唱的歌妓不能體會王朝滅亡的痛苦,仍然逕自的唱著歌曲。此詩實為借商女諷刺主事者不以國事為念,沉浸於靡靡之音。 但是妓女真的是不關心天下興亡的嗎?與此相反,晚明的名妓不乏以抗節明志者。《板橋雜記》提到張獻忠(1606-1647)搜得名妓王月,留於營中押寨,王月卻忤逆不從,最後被張獻忠煮來以享群賊。鳳陽督師馬士英麾下士兵擄掠淮安,妓女悉被擒,唯獨燕順堅執不從,被士兵所殺。 這些名妓的抵抗可能僅是出於身體上受到侵害,表現出貞節的行為,然而有些名妓更體現出對王朝的責任感,有主動的抗拒行為。例如李香君勸侯方域不要接受南明奸臣阮大鋮的資助,後來南明淮陽巡撫田仰以三百金邀李香君一見,也被斷然拒絕,《桃花扇》便以此為創作原點,說李香君因此自盡未遂,血濺詩扇,被盟友楊龍友繪為桃花,桃花扇即成為李香君與侯方域的訂盟之物。 著名的歷史學家陳寅恪(1890-1969)晚年作《柳如是別傳》,雖然自稱「著書唯剩頌紅妝」,但他關注的面向不在男女情愛,而是借此表彰柳如是獨立的精神。陳寅恪說柳如是為曠代難逢之奇女子,並用了很多的史料說明錢謙益在柳如是的鼓勵下,參與了一系列反清復明的運動,相較之下,其氣節更甚錢謙益。 1645年,南京傾覆,柳如是勸錢謙益應該要有氣節,才不會辜負你的名聲。錢謙益面有難色,柳如是於是奮身跳入湖中,還是被人拉住才沒跳成。有人為這個故事杜撰了嘲諷的內容,說錢謙益原先答應殉國,後來探了湖水,說:「湖水怎麼這麼冰冷啊!」由於水太冷而改變殉國的心意。與錢謙益相反,出仕三朝的龔鼎孳(1615-1673)娶顧媚為妾,也曾投井自殺,但被人救起,遇到人問起,他總說:「我原欲死,奈小妾不肯何。」這也使得清人陸以湉(1801-1865)比較顧媚與柳如是時,認為顧不如柳。 清代初期,遺民將精神寄託在江南地區大量婦女殉節的記述,其具體的行為是透過修纂《明史‧列女傳》,將民族觀滲透到文字內,遂有「天地正義僅見於婦女」的論調。學者鄭培凱也注意到這樣的現象,認為婦女能在正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乃是因為事蹟符合統治階級主導的道德意識。也因如此,從節烈事蹟中看到的現象,往往只是道德家所想追尋的,並不能真實反映人們的主體生活意識。 高彥頤則有另一種見解,認為對女性貞節要求日益嚴苛,產生了另一種作用是使他們進而忠君愛國,故在鼎革時期成為反清忠明的積極參與者,浙江才女王端淑(1621-1706)詩文中流露對南明小朝廷的同情便可作為證明,部分名妓的殉國行為可能也是如此吧! 結語 有人問余懷,朝代的興衰,可歌可錄的事情那麼多,為什麼偏偏只記狭邪豔治之事?余懷則從初期的十六樓,至晚期的南市、珠市及舊院,細數妓院的變革。也許對明代晚期江南的騷人墨客來說,秦淮的盛衰就是王朝的象徵,多少風流韻事,男歡女愛都在此發生。怎料王朝崩解,繁華轉眼成空,一片歡場,如今只剩遍地野草,秦淮承載著無數士人的記憶,成了抒發懷古幽思的對象。 晚明名妓文化之盛,得利於許多因素,社會風氣的轉變,帶動情欲的解放,而俠游與城市文化結合,更讓妓院成為排解人生挫折、展現文學才華的場所。另一方面,妓女也學習詩文才藝,成為儼如文士的名妓,使文人與妓女的交往,超越了金錢與肉體的層次,而富有情感與內涵。晚明文人忘情追求聲色,恣情縱欲地享受生活,妓女則成為文人在禮教之外,情欲的歸依。 *主要徵引書目 古籍文獻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周暉,《金陵瑣事》,收入《筆記小說大觀》,第16編,第3冊(臺北:新興書局,1977)。 [明]姚旅,《露書》,天啟刻本。 [明]范濂,《雲間據目抄》,收入《筆記小說大觀》,第22編,第5冊(臺北:新興書局,1978)。 [明]張岱著;馬興榮點校,《陶庵夢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明]謝肇淛,《五雜俎》,萬曆四十四年潘膺祉如韋館刻本。 [明]張應俞著,孟昭連整理;魯德才審訂,《江湖奇聞杜騙新書》,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2。 [明]陸容,《菽園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馮夢龍;廖吉郎校訂;繆天華校閱,《醒世恆言》,臺北:三民書局,1988。 [明]鄧士龍輯;許大齡;王天有主點校,《國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明]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順治九年毛氏汲古閣刻本。 [清]冒襄,《影梅庵憶語》,清昭代叢書本。 期刊論文 王鴻泰,〈明清文人的女色品賞與美人意象的塑造〉,收入王璦玲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情、理、欲──文學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頁189-226。 王鴻泰,〈青樓:中國文化的後花園〉,《當代》,137 (臺北,1999),頁16-29。 王鴻泰,〈青樓名妓與情藝生活──明清間的妓女與文人〉,收入熊秉真、呂妙芬主編,《禮教與情慾──前近代中國文化中的後/現代性》(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頁73-123。 王鴻泰,〈俠少之游──明清士人的城市交游與尚俠風氣〉,收入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生活》(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5),頁101-147。 王鴻泰,〈美人相伴──明清文人的美色品賞與情藝生活的經營〉,《新史學》,24:2(臺北,2013),頁71-130。 汪榮祖,〈文筆與史筆──論秦准風月與南明興亡的書寫與記憶〉,《漢學研究》,29:1(臺北,2011),頁189-224。 林麗月,〈衣裳與風教:晚明的服飾風尚與「服妖」議論〉,《新史學》,10:3(臺北,1999),頁111-157。 邱仲麟,〈姚旅《露書》中的明代社會經濟史料〉,《明代研究通訊》,4(臺北,2001),頁21-46。 […]

哈特拉:來自第三世紀的波斯遺址

$
0
0
哈特拉(Hatra)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北部,在今日伊拉克巴格達的西北方。 由於地處美索不達米亞與小亞細亞的連接處,哈特拉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貿易據點。大約西元前1世紀,哈特拉發展成擁有堅固防禦系統的城市,是波斯安息王朝的附庸城邦。當時西邊的羅馬帝國數次想取得這個城邦,兩位羅馬皇帝圖拉真及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甚至帶兵親征,但都無功而返,更可顯示出哈特拉的強大防禦性,以及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之後,哈特拉成為一支阿拉伯王國的首都。西元240年,波斯薩珊王朝攻下哈特拉,居民被驅逐,城市也被永遠遺棄。 在安息王朝的遺址之中,哈特拉的防禦系統算是很獨特的。它擁有高厚的雙城牆,入侵者即使穿過了外城牆,還得再越過護城河及內城牆才能進入城內。城市的中心有一塊同樣以巨大磚牆圍起的長方形區域,其中的建築全部都是「伊萬」(iwan)形式的神殿,也就是一面敞開、三面圍起的拱頂大廳,是在安息王朝時期發展成熟的建築形式。除此之外,神殿也展現了亞述、希臘化及羅馬式的獨特混合風格。由此可見,哈特拉不僅是政治與經濟要城,也是周邊居民的宗教中心。 在伊斯蘭國破壞這個遺址之前,哈特拉無疑是保存最完整的安息王朝遺址,它幾乎保存了3世紀中期被遺棄時的原貌。1985年,這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訂定為世界遺產。伊拉克總統海珊曾為了突顯自己的名譽及阿拉伯民族的成就,花下了大筆經費重建遺址。無奈這將近兩千年的遺址,於2015年3月開始遭到伊斯蘭國以推土機破壞。 更多故事: 【眷眷明朝】為什麼韓國人會被稱為「高麗棒子」? 2015-02-03 15:29:39 1 【臺灣吧EP0】賣台?後藤桑の如意算盤 2014-09-02 07:44:58 1 阿克馬與萊頓解放日:一段荷蘭對抗西班牙人的歷史 2014-11-08 15:08:51 1 KANO:超越歷史的框架而和解? 2015-01-24 15:09:33 1 埃及法老圖坦卡門的身世之謎 2015-06-19 19:04:03 1 天外來客?──神祕的三星堆文化 2015-11-17 09:00:46 1 閱讀如何拯救一座衰落的小鎮?海伊書鎮,一個文化創意產業的真實傳奇(1/3) 2015-05-11 09:24:46 1 嘴上無毛,辦事不牢──歐洲歷史上的鬍子美學 2014-12-30 18:46:24 1 【歷史關鍵詞】民主:一個危險詞彙的前世與今生 2015-02-15 10:08:36 1 乾隆與他的母親──哈佛教授筆下的乾隆.世界史中的滿洲皇帝(1/4) 2015-02-17 21:27:29 1

「為了保衛國家!」:人體試驗的暗黑史(二)

$
0
0
把「國家安全」或「國家面子」置於人民的福祉之上,整個國家是多麼的醜惡啊…… 醜惡的疾病,醜惡的人心 梅毒對多數人來說,是個只聞其名、不知其貌的疾病,事實上,這難以啟齒的性病沒有想像的這麼稀罕,單在2014年,就有將近7000名台灣人染上梅毒而求診。而梅毒的病徵變化多端,長久以來讓許多醫學家、歷史學家著迷。難以確診的特性,讓它有了個響亮的外號-「偉大的模仿者(Great Imitator)」。梅毒初期會造成生殖器潰瘍、全身性紅疹,末期患者會長出梅毒肉瘤、摧毀患者的五官,侵入中樞神經,扭曲病人的心智,隨著病情加重,病人的尊嚴和靈魂也跟著消失殆盡…… 僅管梅毒和人類從數百年前就一路纏鬥至今,但最早發展出來的藥物是現代人聞之色變的劇毒重金屬-水銀,當時的醫師不僅會把水銀抹在潰瘍處,更會讓病人攝取水銀,希望內外夾攻之下,能夠治好梅毒,但可惜的是,這種以毒攻毒的療法,水銀的毒害通常比梅毒還要嚴重。 1932年的美國政府,為了觀察梅毒在人體上的惡化,啟動了「塔斯基吉梅毒試驗」,邀請非洲裔的梅毒患者加入科學研究,計畫內容要求病人定期回診、抽血,但不給予藥物。不給藥很殘忍嗎?其實在二戰之前,幾乎沒有藥物可以對付梅毒 [註1],面對惡疾,醫師也只有束手無策罷了。 時光流轉,世界陷入烽火,戰前由亞歷山大·弗萊明爵士(Sir Alexander Fleming)所發現的青黴素 [註2],其療效在戰爭的催化之下迅速擴大。醫師們挾著史上首支抗生素向微生物們宣戰,青黴素猶如魔術子彈般地,一個個撂倒那些知名的疾病。1943年,首篇用青黴素治療梅毒的動物實驗報告出現了,同年的冬天,美國紐約的約翰·馬奧尼(John F. Mahoney)醫師等人,發表了用青黴素治療梅毒病人的臨床報告。青黴素逐漸成為治療梅毒的標準療法。 全世界的梅毒標準療程正在改變,但詭異的是,美國的衛生機關完全漠視塔斯基吉梅毒試驗受試者的治療權益,任憑他們將梅毒傳染給配偶、子嗣,慢慢的因病痛而死亡。1945年,同盟國的軍隊攻入納粹集中營,揭開了慘無人道的恐怖實驗。震驚之餘,醫界展開了檢討,在1947年提出了「紐倫堡公約」的聲明,主張實驗主持人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不得傷害受試者。 剎那間,放任國民生死於不顧的「塔斯基吉梅毒試驗」成了官員們的燙手山芋,要選擇公開和道歉嗎?當時的官僚們選了他們最擅長的作法-「掩蓋」,數百位公民的生命,被政府官員掩埋在公文堆裡,隨著官員們的上班、下班,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受試者們逐漸的死去…… 在「國家安全」和「國家面子」之下,沒有人是安全的 二戰結束,揭開了鐵幕的年代。冷戰的威脅讓美國政府感到強烈的恐懼,強烈到政府決定拿國民當白老鼠,開始測試自家的生化武器…… 50年代,一艘神秘的小船緩緩地駛近舊金山海灣,船上放出像是燃煤的白煙,氣體和水氣結成薄霧,裊裊地朝著岸上的城市飄去,船隻上的海員從港邊釋放特殊的細菌,試圖讓城裡的居民受到感染。實驗非常成功,細菌擴散到灣岸的城裡,感染了許多人,數日後,多位民眾因罕見的細菌感染住進醫院,一位市民死亡。 60年代,黑衣男子潛入紐約市地鐵,將實驗室開發的特殊細菌,滴在車廂的燈泡上,再悄聲地離去。列車緩緩地駛出車站,炙熱的燈泡慢慢地將神秘的水珠蒸散,特殊的微生物隨著蒸氣而散布到擁擠的車廂。不知情的乘客一口口吸進了充滿細菌的空氣,上萬名過著跟你、我一樣生活的紐約客,帶著細菌離開了車站,通勤的旅客變成了數量龐大的活動感染載具,整個紐約市變成了巨大的細菌之城。 上述的情節並非來自科幻電影,主導者也非邪惡的保護傘公司,而是在冷戰期間,雙眼被「國安」意識蒙蔽的美國政府。 由於對新式的戰爭懷著巨大的恐懼,美國從二戰結束後開始進行許多特殊實驗,但實驗的受試者以及方式卻大有問題。器官移植領域的開拓者-法蘭西斯·摩爾(Francis D. Moore)醫師(請見【科學簡史】–器官移植(一))就曾在回憶錄裡言道: 「在擔任衛生署顧問期間,我目睹到了政府主導的有違倫理人體試驗。政府正在研究能夠讓人神經錯亂、陷入瘋狂的毒氣,他們找了一群年輕大兵來試驗。我大為震驚,但官員們振振有詞地說道:『國家安全需要防範於未然!』……後來那些志願的年輕人們,有些發生情感問題,有些開始催殘自己的身體……」。 冷血的官員們視「紐倫堡公約」和「赫爾辛基宣言」於無物,他們的眼中只剩下國家安全和面子,百姓的生命就只剩下了統計上的意義而已。 摩爾醫師的自傳裡寫了一段有意思的話:「政府會承認百億元的虧損或超支,但如果少數人因政府而受傷或死亡,它們通常會選擇-『掩蓋事實』。」 正義的叛徒 僅管美國政府努力掩蓋,仍有許多具有爭議性的人體試驗走漏風聲,包括上述的生化恐怖攻擊實驗、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的影響實驗等,社會輿論持續地對政府施壓,但最終撂倒美國政府的卻是一名來自官僚系統裡的叛徒,一名有良心的叛徒。 1972年以前,沒多少人聽過彼得·邦司頓(Peter Buxtun)這名律師的名字。60年代,邦司頓先生在公共衛生服務部工作時,意外地發現了塔斯基吉梅毒試驗的內容,他決定依從自己的良心向上舉報。從60年代起,邦司頓先生一再地循正常的管道向高層反應,但都被龐大的官僚系統敷衍、安撫。面對巨大的政府機器,邦司頓先生無力抵抗,他需要更強大的力量。 1972年7月,邦司頓先生走向了媒體,揭發試驗的內幕,隔日更登上紐約時報的頭版,全國為之譁然。美國國會召開公聽會,邦司頓先生在會上的證詞,證實了美國政府竟會允許如此非人道且充滿種族歧視的人體實驗進行,數百位國民在政府的默許之下痛苦地死去。一系列保護受試者的法案在數年內被通過,建全了人體試驗的整體環境,邦司頓先生這名遵從良心的叛徒,卻是人體試驗發展史上的聖騎士之一。 塔斯基吉梅毒試驗的終結 檢視這些在美國發生的非人道實驗,顯示了一個由來已久的問題,當實驗僅由科學家把關的時候,易受傷害的族群就有可能會遭受到有違倫理的對待。 讓我們回到1974年的美國。邦司頓先生揭發的新聞掀起了一連串的效應,政治壓力催生了國家研究法(National Research Act/ Public Law 93-348),規定所有的人體試驗,都必須經由試驗倫理委員會(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IRB,以下簡稱IRB)審查許可,而IRB的組成,將會包含法律、倫理道德和其他領域的專業人士,以多方面的觀點來保障受試者的權益。 那塔斯基吉梅毒試驗的受害者呢? 據評估,加入實驗的四百多人當中,約有100位患者死於梅毒,約40位妻子被丈夫傳染,而將近20名嬰兒一出生就罹患梅毒。1972年,這個長達40年的不人道的實驗,終於被中止了,但直到1997年,柯林頓總統才公開道歉,距離實驗開始的那一刻起,已經65年過去了,當年的倖存者,早就所剩無幾…… 易受傷害族群 爭議行為 案例 兒童 不當影響 2011年,一名國中老師在未徵得同意的情況之下,擅自量測學童腦波 社會階級較低 高壓強迫 納粹集中營的低溫人體實驗 經濟貧乏者 不當影響 塔斯基吉梅毒試驗 […]

【國父「們」的故事】 武昌起義篇(11):錯愕的轉折

$
0
0
1911年10月10日 湖北的武昌爆發起義 隨即在10月18日~11月27日,這41天期間 湖北革命軍與大清北洋軍展開激戰 當時在北洋之犬─馮國璋的領導下 北洋軍步步進逼,只差一點就能給予龜縮武昌成的革命軍致命一擊! 但是 12月1日 北洋總理大臣袁世凱竟派代表來找蔣翊武和吳兆麟,簽定停戰協議。 12月4日 袁世凱撤換連戰皆勝的馮國璋 改委任段祺瑞統率北洋軍,之後的北洋軍就甚少對武昌發動進攻。 與此同時 一個重要消息出現……「江浙聯軍攻下南京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晚清的軍事改革中,各省紛紛成立新軍部隊 先前老ㄕ就提過 不是每一個省都有能力馬上成立「鎮」級規模的新軍 往往先成立「混成協」 再擴增至「鎮」 這些擴增而來的鎮都只能算「暫編鎮」 若沒能通過清朝陸軍省的校閱,就不算正規的「鎮」級部隊 在如此標準下 晚清符合標準的「鎮」,只有8個 分別是 天下第一強軍,北洋6鎮 南方地一強軍,湖北第8鎮 有沒有注意到? 應該還有1個鎮沒被提到? 那就是……江蘇第9鎮! 江蘇、浙江 自東漢末年,就是南方最富庶的省分 其中的重要都市─南京 被諸葛亮評價為「龍盤虎踞」 更是六朝、明朝、太平天國的首都 是江浙地區的軍事、經濟、文化中心 如此重要的地區 當然需要強而有力的軍隊鎮守 而陸軍第9鎮能夠成為大清為數不多的「正規鎮」 足可證明他們的精銳程度能擔當鎮守重任 另外在自強運動時期 清朝在江浙一帶成立了 金陵機器製造局(位於南京)、江南製造總局(位於上海)兩大兵工廠 使得這地區的軍隊武器彈藥供應不絕 自太平天國以來 鎮守各地的部隊,都會招收當地人入伍,才好利用在地情誼保衛家園 所以陸軍第9鎮的士兵自然招募江浙子弟入伍 這就給予革命黨可趁之機! 因為革命組織─光復會,就是以浙江為主要根據地! 也就是說 許多革命黨人士被招募到清朝軍隊當中 尤其在陸軍第9鎮的發展歷史中 曾有一人加入其中─趙聲 (圖片為:趙聲) 趙聲表面的身分只是一個不起眼的清朝小軍官 […]

【備課漢筆記】小心冒牌人生導師的教誨!

$
0
0
喔,網路時代於公開場合如此宣稱,恐怕引來鄉民正義的支持或制裁。還好,這話出自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哲學家尼采,我要是有問題,頂多是程度不佳,引喻失當。不過,前些日子翻書讀到此處,一股親切感油然而生,這話像極了大學時代老師對我們常說的:「老師無用論!」 尼采究竟說了些什麼話令我戚戚?索性讓我偷個懶,直接抄下這段喚起記憶的話語。這段話抄錄自前一陣子流行的《超譯尼采》。 (對了,這本書是「超譯」喔,想讀尼采,可不能只超譯。) 尼采說:「世上多的是裝得一本正經的冒牌老師。他們敎會我們許多處世之道,像是這麼做能得到利益,這麼判斷才不會吃虧,要這麼經營人脈,拓展人際關係。可是仔細想想這些冒牌老師敎的,都是關於價值的判斷,而不是如何判斷人與事物本質的方法。難道我們要在尚未理解人生本質的情況下,糊裡糊塗地走完人生嗎?」 犀利尼采,讓我聯想起另一本談論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圖斯的書。該書作者模擬希臘哲人的語氣說:「如果別人要給你一個多汁的蘋果,卻先幫你嚼碎了才給你,你會喜歡嗎?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幫你找到意義。」 讀著,想著,不禁又覺得他們說話的味道,與康德〈何謂啟蒙〉裡的主張有些雷同。學歷史的人應該都曾熟背過「啟蒙運動」的特徵與代表人物吧?不知道各位是否曾好奇,歷史事件一籮筐,課綱改來改去,這段歷史憑什麼受青睞?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因為重要?還是因為可能會考,背了就好?或者,是否可能是前輩歷史學者眼光果然獨到,洞視人類從啟蒙時代開始,便不得不勇敢誠實面對自己的理性,無論其潛力與限制?又或許是因為康徳,人類從此明白自己已然踏上永遠的「啟蒙」之路! 有人告訴我,《白玫瑰1943》的封面上寫著:「每一個世代的勇氣,都重新決定我們的文明」。想起過去經常路過的白玫瑰紀念碑。突然有個聲音從心底告訴我,一定要更相信身邊這一代年輕人的勇氣與能力。因為,如果被尊稱為老師的長輩在年輕時,都能(或自認能)看穿《一九八四》老大哥的伎倆。那麼這一世代的年輕人不太可能就比我們差,他們不見得一定會把事情搞得像《蒼蠅王》裡的情節。 我想學者的真義,應該是一直保持學著。所以看起來,啟蒙不會是像畢業證書,學分夠了就自動發給的必然;而會是一旦開啟就無法停止的啟蒙ing。勇敢使用自己的理性,好好互相學著吧! 附記:話是這麼說啦,但是癡長幾歲的人總忍不住勸人多讀書!所以,好奇的朋友,不妨敲敲google,看看文章中的〈〉與《》,別忘了有空再到總圖翻翻書。 更多故事: 有故事的昭和時代建築(一):大原美術館分館 2015-02-03 10:16:33 1 死刑執行人的歷史:晚清民國時期劊子手的人生際遇 2014-10-01 09:06:18 1 我有一個夢:要讓自由之聲在每一座城市響起! 2014-08-28 11:02:10 1 在中國夢與本土夢之外:香港本土意識如何往前走 2015-12-06 21:51:14 1 【閱讀的島】全台獨立書店聯合推薦:這些書,帶你看見真實的台灣與世界 2015-05-03 10:22:26 1 1930年代臺灣的新年遊行 2014-08-22 02:28:02 1 純潔、貞操、生育力──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女性與美麗 2015-03-07 10:25:32 1 【台語原來是這樣】電話要用「打」的,還是用「叫」的? 2015-06-12 18:34:09 1 【冷知識週刊】第二十九號:屍屍有幾種? 2015-08-30 12:04:14 1 【鬼的歷史】殭屍史(六):殭屍餓了吃什麼? 2015-11-13 09:00:34 1

男人當王后:中國傳統文學中的「多元成家」

$
0
0
作者:手搖杯女孩 前一陣子台北街頭的同志遊行活動熱鬧登場,不禁讓人想起500-600年前的明朝,面對同性戀與「男色」議題包容的態度。萬曆年間王驥德的《男王后》雜劇,寫美男子陳子高周旋在君王與公主之間的感情糾葛,劇中不僅出現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的情節,更有忽男忽女的「易性」與「變裝」橋段,可說是中國文學作品中的奇葩。 被視為亞洲最盛大的同志活動,在2015年10月31號的台北街頭熱鬧登場,不少演藝人員、同志社團與民眾都組隊參加遊行。不少人都做了精心打扮,或者揮舞著彩虹的旗子,讓活動更加活潑、熱鬧。今年同志遊行的主題定調為「年齡不設限─解放暗櫃─青春自主No Age Limit」,希望擺脫社會對年齡、性別的既定印象,並且主張同志婚姻的合法化。這不禁讓我想起500-600年前的明朝文人,面對同性之間情感,以及對「男色」議題的態度。 「男色」又稱作「男風」,就是男人以同性作為親密對象的行為,是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的現象,明代確實有繁盛之情形。明代帝王多好男風,英宗有嬖(ㄅㄧˋ)臣馬良,武宗也有大量的男寵;所謂上行下效,這股風氣也延伸到民間,被視為一種風流韻事或習尚,而得到發展的空間。 明代士大夫群體有明顯的斷袖之風,從「翰林風月」一詞的產生可見其端倪。明代有兩位因斷袖之癖而丟官的文人,萬曆十二年(1584)屠隆與宋小侯夫婦因縱欲行樂,而遭到彈劾。臧晉叔在屠隆事件隔年,也因情色事件謫歸故里,湯顯祖在送行詩中,有「一官難道減風流」句,湯氏對朋友的情色事件絲毫沒有責怪之意,反而將此視為名士風流瀟灑的表現。晚明張岱在其〈自為墓誌銘〉中,曾提到早年的生活情況:「少為紈袴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孌童」以現代用語來說,就是指十五、六歲以下的小男生,張岱早年的生活錦衣玉食,他表明自己不只喜歡美少女,也喜歡美少年!而這種「好孌童」的行為在當時被視為一種普遍的風氣,也是文人享樂的內容之一。 事實上,先秦即有男色的記載,到了明代更為可觀,不論是現實生活、場上的舞台表演,或閱讀的想像空間裏,「男色」可說是極為流行的現象,不只是小說中有屢見不鮮的男男戀,戲曲中也有不少關於男色、同性情誼的作品,顯示明代社會對男色多抱持感興趣態度。 明朝自中期以後國力達到顛峰,隨著社會環境與經濟的高度發展,人的思維觀念隨之丕變,明中後期的學術思潮也慢慢正視了情感與欲望的正當性。 男色與同性戀之發展有一特定社會思潮作為基礎,中國古代對於男色雖有道德譴責,卻未採取嚴厲禁止的方式,明代人看待男色,一方面出於娛樂需求,另一方面也被視為是天性之「癖」。雖然也有不少人對這種「顛倒陰陽」、混淆秩序的行為提出批評,但中期以後出現一股「重情」思潮,如李贄、湯顯祖與馮夢龍等人皆提出重「情」的言論,重新思考「天理」、「人欲」對立的命題,並主張提昇「情」的地位以「發名教之偽藥」,這種社會思潮對男男戀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有助於男色情欲在現實社會中立腳。 說在這裡,我們不能不提萬曆年間王驥德所寫的劇本《男王后》,本劇取材自描寫君臣戀情的《陳書・韓子高傳》與小說〈陳子高傳〉。故事描述身為男子的陳子高周旋在臨川王與玉華公主之間,發展出一段錯綜複雜的感情糾葛,不只描寫了同志情、異性戀,甚至出現了雙性戀情節,在中國文學作品中可謂奇葩。 故事發生在梁末侯景之亂,十六歲的陳子高被臨川王陳蒨的手下捉拿,臨川王見他「身雖男子,貌似婦人,唇紅齒白,目秀眉清」,非常惹人憐愛,於是讓子高改扮女裝,進入後宮服侍自己,成為王后! 有趣的是,陳子高被臨川王立為皇后後,頭簪釵、吊玉環以女裝打扮,一心期盼著「婦隨夫唱」,對於命運的如此安排 ,陳子高頗為得意:「只有漢董賢他曾將斷袖驕卿相,卻也不曾正位椒房。我如今受封冊在嬪妃上,這裙釵職掌,千載姓名揚」,他自比為董賢,更得意於自己所獲的寵愛勝於董賢之上。 臨川王的妹妹玉華公主對新皇嫂的美色又驚又羨,在意外得知子高實為「正港男子漢」後,便動起了歪腦筋,軟硬兼施又加威脅利誘,硬逼陳子高與她私下苟合。這位忽男忽女的小鮮肉陳子高,先以美貌得到臨川王的寵幸,進入後宮成為「男王后」,後與玉華公主發展出曖昧情愫。更重要的是,公主毫不在意子高與兄長的關係,也不顧忌兩人的身分、地位,反而積極、大膽的向子高求歡,頗有橫刀奪愛的架式存在,這真的是比鄉土劇更鄉土劇啊! 天底下沒有永遠的秘密,子高與公主的姦情被好事的宮女揭發,臨川王本想將二人賜死,念及手足與舊情的情況下,乾脆成全他們的婚事,於是把美男子讓給了妹妹,促成一段由「皇后」到「駙馬」的佳話。 當陳子高被安排與玉華公主完婚時,仍是一身女妝打扮:「我做娘娘不見金蓮現,做駙馬還將繡帔穿。只恁的假裝喬真偽難分辨,就兩般姻眷,拚前後從人願」,此處暗示他既是臨川王的男王后,又是玉華公主駙馬的雙重身分,不難看出他對外貌的自信態度,從其言行舉止或心理特徵來看,他不僅具備雙性人格的特質傾向,這種忽男忽女的「性別轉換」與「變裝」的過程,撤換了原本社會加諸在個人身上的符號系統,以現代人眼光來看,陳子高可說是一等一的「變裝皇后」吧! 劇作家王驥德在最後安排皆大歡喜的結局,不僅反映明代社會對男色開放的態度,也肯定了情感相悅的價值。自古男色並非稀奇之事,明代文人卻能以理性的態度包容之,或許所謂的情愛不應只是男女之間的感情,從情欲自主的立場來看,同性、雙性之愛不應該視為異端,也可以被放在「情」的脈落中加以肯定吧。 作者介紹:手搖杯女孩,熱愛手搖杯、享受生活,且拒絕承認真實年齡的敗犬女子,因以為號焉。 更多故事: 《榮町少年走天下——羅福全回憶錄》 2013-12-12 12:25:16 1 藝術的歷史之眼:卡爾‧休斯克的思想旅程(三) 2015-10-13 09:50:09 1 日本江戶時代最暢銷的養生指南:貝原益軒的《養生訓》 2014-09-10 09:04:34 1 啤酒拯救了愛爾蘭──二次世界大戰的一段插曲 2014-10-05 16:05:14 1 《宮前町九十番地》 2013-07-06 12:21:03 1 為何英國不早給香港民主?英國檔案提供的答案 2014-10-01 09:17:48 1 為什麼我們會被稱為「黃種人」? 一段東亞人由白變黃的歷史 2015-03-23 18:05:31 1 東歐復古小時光:穿越共產時代的日常小物 2015-11-09 12:04:04 1 「臺灣獨立了!把槍交出來!」──1970年2月8日.被遺忘的泰源事件 2015-02-08 […]

【說書】究竟什麼是學校?──來自教育社會學的挑戰

$
0
0
作者:KOUZUI 我們可能會說自己不懂政治或不懂經濟,但談到「教育」,不管是大學教授、電視名嘴,甚至樓下賣鹽酥雞的老闆,無論是誰,想必都有著許許多多想法。 我們這個社會絕大多數的人,都有一段屬於自己的教育經驗以及理想,也因為如此,每每和人聊起和教育有關的話題,我們往往是講得口沫橫飛,有時甚至險些不歡而散。原因不外乎是你說你的「我覺得教育…」他說他的「但我覺得教育…」,看起來討論了很久,但話題最後卻結束在循環的跳針感之中。雖然意見相同的時候總是熱烈非凡,但相左時卻往往留下一股無以名狀的煩悶。 這樣的情境困擾了我許久,直到我遇見了《学校って何だろう(學校究竟是什麼?)》這本書後,我才慢慢地了解那股煩悶感從何而來,又該如何排解。 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教育社會學者苅谷剛彥,是一本試圖將學術知識以平易的詞彙介紹給日本中學生的書籍,同時也是一本教育社會學的入門書。雖然出版年份距今已有十多年以上,但至今仍讓很多年輕的學生,對教育社會學這門學問有了初步的興趣。 在進入這本書的內容之前,先簡單地介紹苅谷剛彥這名學者。東大教育學部畢業,於美國西北大學取得社會學博士學位後,有相當一段時間任教於東大教育學研究科的比較教育社會學課程,現為牛津大學社會學教授。對於教育議題,他曾挑戰了戰後日本長期視為禁忌的階層問題。他關注的焦點並不只是在成績或升學率的數字層面,更多是放在較深層的學習動機上。 但究竟這本書在講甚麼?難道這本書不會也是「我覺得教育是……」就結束了嗎? 本書書名是一句問句,我們可能以為,他要提供一些學者以專業知識背書的標準答案。但恰好相反,作者一開始便在序言裡宣告了,這本書裡面一個標準答案都沒有。 什麼?一個標準答案都沒有!?那我們為什麼還要繼續翻這本書? 換個角度想,也許作者正想說,我們都太急著找到一個答案了。 或是說,我們常常過於重視如何解決問題,而忘了問題是需要被「發現」的。這本書便是以這樣一種「發現」的角度,帶著我們回到記憶中的中小學,陪著我們一起重新回顧自己的教育經驗。 本書第一章開頭便探問:「為什麼要念書?」這看起來,實在是普通到不行的問題,我們從小到大被問這個問題,直到有一天,似乎再也不想問了。 但為什麼現在不問了?作者說,即使是看起來平凡的問題,只要能夠挖掘的夠深,選擇的角度夠獨特,一樣能夠帶給我們許多有意義的知識。──這其實同時也是教育社會學的特性之一,這門學問不太會有異想天開的問題,追問的內容,幾乎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偶爾有聽過、有些印象的,甚至看似有些幼稚的主題,譬如本書第二章是關於「考試」。但問法或許和我們所熟悉的「為甚麼要考試?因為要競爭?因為要確認學習成果?」有些不一樣。 作者說,考試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全部的學生都要坐在位子上;要在考卷上寫上自己的班級姓名;不可以竊竊私語左右觀望;沒說開始前不能隨便動筆;宣佈收考卷後就要立刻停筆等等,這一連串的動作—「我們究竟是什麼時候學會(這些事)的?」 當然,對於這個問題,作者似乎沒有要給我們標準答案的打算,但他留下線索好幫助我們尋找答案。這個線索是一份同為教育社會學者的研究,研究記錄了日本小朋友第一次在學校考試的場景,生動地描繪了小朋友學習「考試」的過程。當然有人學得快,有人學得慢,而這種適應學校的快慢之間,日後可能會造成甚麼影響,適應學校的快慢跟甚麼有關等等,至今也依然是教育社會學研究的王道主題。 總而言之,這些研究都提醒了我們,當然不可能有人天生就會考試。 各種包含考試在內的各種技術、習慣、知識、能力也並非如此的理所當然。這本書便是帶有些挑戰常識的精神,把我們對於學校的「理所當然」一個一個試圖拆解。也許這麼做,對於解決現在社會面臨到的各種教育問題,未必有直接的幫助,但如同作者最後在後記裡所言,有時這樣的「繞路」也是不可或缺的,藉由一個一個小而確實的討論,可以累積出些不一樣的解決方法,而這本書便是希望能夠替這樣的討論,提供些基本材料。回到最一開始提到的那份無以名狀的煩悶,似乎也在這本書提出的建議之下,找到了些踏實的感覺。 作者簡介:東京大學教育學研究科比較社會學課程,原則上雜食,希望能在死前吐出Es ist gut這句話後斷氣。 更多故事: 慾望的文化:繩縛歷史探源(一) 2014-09-08 12:03:44 1 大雪山中的神木爺爺,與臺灣山林的輝煌和血淚 2015-09-29 23:24:37 1 【說書】為什麼同在亞洲,有的國家富裕,有的國家貧窮?──比爾蓋茲推薦書,剖析經濟發展之謎 2015-04-25 01:15:36 1 【麻瓜的語言故事】記錄聲音的祕密武器 2015-02-27 19:59:48 1 【沒有名字的人】五個平埔族年輕人的自我追尋:(2/5)外公與我,和那些屬於噶哈巫的種種 2015-05-26 10:45:38 1 越來越厚的歷史課本,是件好事嗎?──來自美國的反省 2015-08-12 12:54:09 1 回到倫敦喝一頓:英國酒館的歷史(下) 2015-09-03 12:08:36 1 【日本最漫長的一日】1945年8月15日,「從現在開始,進行重要廣播……」 2015-08-14 16:00:07 1 【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航向你心的偉大航道 2015-08-31 […]

白先勇談《流離歲月:抗戰中的中國人民》

$
0
0
作者:白先勇 「抗戰造成的動盪,因此可以被看作是文化大革命的直系祖先。」 戴安娜(Diana Lary)教授是民國史專家,著作等身,近期的重要作品有《中國共和政體史》(The China’s Republic)、《社會史觀下的中國內戰》(China’s Civil War: A Social History, 1945-1949)等。戴安娜教授並且還是桂系研究權威。一九七五年出版的《中國政壇上的桂系》(Kwangsi Clique in Chinese Politics, 1925-1937)乃最早的一本研究桂系之英文著作。這些著作皆由劍橋大學出版。 2010年出版的《流離歲月:抗戰中的中國人民》(Chinese People at War: Human Suffering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1937-1945)係戴安娜教授的力作,這本書生動的刻劃出一幅中國人民抗戰八年苦難深重的流離圖。令人讀後,深深感動。戴安娜教授如此形容這場異族侵華的大災難:「八年抗日戰爭(一九三七至四五)是中國歷史上最動盪、混亂的時期之一。這是個勇氣與犧牲的年代,也是個受難和損失的時代。這場戰爭的規模,和它帶來的犧牲之慘烈,全都空前而巨大,幾乎難以用筆墨描述。」 的確,八年抗戰,這場二十世紀日本軍國主義侵華的戰爭,其規模之廣,從東北到西南兩廣,中國幾乎半壁江山盡落敵手;而時間之長,如果從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件」算起,則是十四年之久,造成中國社會、民眾的損失,根本難以用數字計算,估計有兩至三千萬人喪失生命,比整個台灣的人口還要多。國軍官兵的死亡達三百多萬人。人民財產的鉅大損失,已經無法列表,中國社會架構全面崩潰。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時,中國已經打得國困民貧,經濟上通貨膨脹失控,人民元氣大傷,這一場勝利可說是慘勝。 西方歷史學家書寫中國近代史,多側重在一九三七年抗戰以前,或者一九四九年中共崛起以後,中間抗戰八年,卻多所避諱。最近英國學者芮納.米德(Rana Mitter)的抗戰史《被遺忘的盟友》(Forgotten Ally: China’s World War II, 1937-1945)其命名可見一斑,中國如此慘烈的戰爭,西方學者卻選擇「遺忘」。即使如米德等人的著作,多從軍事、政治、外交方面來論述抗戰,至於當時中國人民的深重苦難,中國社會的分崩離析,則著墨不多。戴安娜教授的《流離歲月:抗戰中的中國人民》則是一個例外。作為一個歷史學者,戴安娜教授分析這場戰爭當然保持她應有的客觀冷靜態度,但這本書的重大意義,更在於她能撇開戰爭的表象,而直接切入戰時中國社會的深層,接觸到中國人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深重苦難。三千萬人的死亡,對她來說不只是一個冷冰冰的研究數字,而是中國歷史上一場血淋淋的大悲劇。戴安娜教授以同情憐憫之心,替飽受戰爭蹂躪的中國人民,記錄下他們的劫難如山的悲慘故事。 戴安娜教授這本著作的重要主題之一是由抗戰引發的社會變遷(social transformation),她參考大量的文獻資料,包括報導、回憶、文藝作品、電影、歌曲,其中有不少名人現身說法的回憶文章、小說詩歌,如學者費孝通、蔣夢麟、作家老舍的《四世同堂》、巴金的《寒夜》、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等。根據當事人的自述,當時文藝作品及報導的反映,拼湊出一幅中國人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戰亂流離圖,極富真實感及現場感。 中國歷史不乏戰亂遷徙,西晉東遷、北宋南渡,都是著名的動盪時代,但即使元朝蒙古人、清代滿洲人入主中原,也沒有像八年抗戰那樣觸發如此巨大的難民潮。戴安娜教授引述的各省逃難的民眾數據,相當驚人:全國總共九千五百多萬人,占總人口百分之二十六。重災區如河南、湖南、江蘇、山東,都有千萬人以上,占全省百分之四十多。日軍攻打中國,對中國人民採取殘暴恐怖政策,以達到鎮懾高壓、最後征服中國的目的。除了南京大屠殺,三十萬軍民喪命,其他各地的屠殺事件亦層出不窮,日軍姦淫擄掠,引起占領區的百姓極大恐慌,於是紛紛棄家出走,逃向西南後方,形成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逃亡潮。 以筆者家鄉廣西為例,日軍侵犯廣西兩次,一九三九年,日軍攻打桂南,時間尚短,並在崑崙關吃了一次大敗仗;第二次,一九四四年桂柳會戰,十一個月間,廣西軍民遭到重創,引起抗戰中最著名的一次逃難「湘桂大撤退」。廣西難民兩百五十多萬,占全省人口百分之二十多。八年抗戰,廣西人民死亡二百一十萬,廣西官兵五十多萬為國犧牲。廣西遭受戰爭破壞之慘烈,筆者身歷其境。 「湘桂大撤退」,筆者父母兩家八十餘人,由母親率領,倉皇登上最後一班火車,逃離桂林,火車頂上早已擠滿難民,桂林全城一片火海,國軍實施「焦土抗戰」,日軍進城前,所有建築、交通設施、物資,燬於一炬;五萬七千多家房屋只剩下四百七十餘家,我們家的兩處住宅,也片瓦無存。 桂林保衛戰,日軍猛烈進攻,守軍不敵潰敗,殘餘桂軍最後拼死保衛家鄉,防守司令部參謀長陳濟桓、第三十一軍參謀長呂旃蒙,均壯烈犧牲,第一三一師長闞維雍自殺。日軍使用毒氣,各據點成千上百的守軍被毒氣窒息,殺死在巖洞中。普陀山七星岩裡,退入八百多最後抵抗的守軍,日軍施放瓦斯毒氣,以及噴火,八百多名中國官兵全數殉難,這是廣西版的「八百壯士」。筆者在桂林小學遠足,參觀鐘乳石林立的七星岩奇觀,璀璨瑰麗,彷若仙境,未料抗戰時,卻變成愛國壯士葬身的屍窟。廣西省境有四分之三、七十五個縣淪陷,受日軍踐踏近一年。 八年抗戰引發了中國難民大規模的流離遷徙,戴安娜教授認為,這場兵禍,徹底動搖了中國社會的根基,顛覆了中國社會的傳統架構。農村的家族制度原為中國傳統社會的穩定力量,因大量青年人口外逃流失而解體。城市因日軍無情轟炸,家屋毀於一旦,菁英份子,紛紛逃離,物質的破壞與精神的挫傷,中產階級的弱化,城市的家庭結構也瀕臨崩潰。戰亂對人民的創傷,是情感上的,也是心理上的,其痛苦沮喪,難以形容,而對中國社會的打擊,更是致命的。戰後中國所謂的「舊社會」分崩瓦解,成為一片廢墟。戴安娜教授在此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戰後國民政府的虛弱及中國社會之動盪不安,正好給予中國共產黨崛起的機會。 「抗戰最具重要性的後果,就是導致共產黨人在社會主義革命當中取得勝利。」 「抗戰打得中國山窮水盡,為社會主義革命這個自信、強悍、冷酷無情的革命運動,搭好大展身手的舞台,最後接收整個國家。」 「社會所遭受的傷害,以及這場戰爭所帶來的流離失所,都是讓中共壯大的養分。」 八年抗戰結束,中國人民並沒有嚐到勝利的果實,旋即國共內戰又起,戰亂再延續四年。人民厭戰心理,通貨膨脹造成的生活艱苦,失業破產,造就大量失望幻滅的民眾:「他們的夢想與事業企圖心,都因為抗戰而遭到摧毀。他們正在找尋一個新社會、一個很可能是經由革命而造就的新社會。」 最後戴安娜教授引述夏志清教授在他的名著《中國現代小說史》中一段話,形容當時失望幻滅的中國人民:「他們很自然地把自己的苦惱,一股腦兒推到無能又貪汙的政府身上去。而且,有時他們明知這樣做會後悔莫及的,也甘心接受共產宣傳的欺騙。」 對於中國抵抗日軍侵略的八年抗戰,戴安娜教授抱持「同情的了解」之態度。她清楚國軍與日軍相比,軍備、訓練、各方面皆有天壤之別,日軍有備而來,國軍倉促上陣,客觀上這場戰爭似乎勝敗已定,難怪日軍口出狂言,三個月要解決中國的戰事。當時世界各國也不看好中國,可是戴安娜教授指出來,日本卻忽略了中國一股隱形的強大力量,這就是中華民族堅忍不拔的精神。她用英文endurance一詞,指明中國傳統的民族精神。如岳飛《滿江紅》「還我河山」的氣概,結合了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一股現代的愛國熱情,築成中華民族抵抗外侮的血肉長城,也正是當時響徹全國、《義勇軍進行曲》振奮人心的歌聲中傳達出來,中國人民抗戰到底的決心。 戴安娜教授稱讚抗戰頭幾年中國軍民抵死抗敵的勇氣與犧牲精神,如張自忠將軍壯烈成仁。但她也惋惜經過長期抗戰,中國軍民人困馬乏,軍心漸漸渙散,失去前期奮勇高昂的士氣。人民因為不知戰爭何時了結,看不到未來,也逐漸失望幻滅。她對於國民政府在抗戰期間一些造成災害的措施,亦提出公平嚴正的批評,如一九三八年的「長沙大火」,造成人民財產巨大損失,與河南花園口黃河決堤相提並論。抗戰最後一兩年,國軍幾乎支撐不住。不過這時日軍亦是強弩之末,太平洋戰爭,節節失利,最後本土吃了兩顆原子彈而結束戰爭。 戴安娜教授在結論中指出,無論從哪方面來說,八年抗戰對中國都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浩劫,國民黨政府失去江山,共產黨奪得政權,都是這場戰爭種下的惡果,而且影響深遠。她甚至發人深省的指出:「文化大革命與日本侵略密切相關。二者之間的連結,就在於抗戰嚴重的傷害了中國社會的結構。這場戰爭造成的騷亂動盪,在戰爭結束後仍舊持續。」 《流離歲月:抗戰中的中國人民》譯者廖彥博乃青年歷史學者,曾譯有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教授名著《大清帝國的衰亡》(The Fall […]

屋大維告訴你如何成就大事

$
0
0
作者:羅振宇   凱撒指定的繼承人屋大維,後來的奧古斯都大帝 圖片說明:19世紀畫家Carl Theodor von Piloty 筆下的凱撒遇刺圖。資料來源:http://goo.gl/cmvhGM 在凱撒的遺囑當中,除給百姓分錢這一條之外,還有一條讓大家都目瞪口呆。凱撒指定了一個繼承人,這個人叫屋大維。「讓屋大維繼任凱撒的職位?」沒有人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為屋大維當時還是個毛頭小子。我的同事李源先生總結了屋大維平生的六大恨: 第一大恨,年齡小。凱撒指定他為繼承人的時候,他才十九歲,誰會支持他? 第二大恨,沒有任何執政經驗。 第三大恨,長得矮,只有一百七十五公分,看起來就不像一個強權人物。他不像凱撒、龐培、蘇拉這些人,都是一百八十公分的大高個兒。 第四大恨,身體不好,一輩子都有腸胃病。他身體不好到什麼程度?在他執政的時候,元老院動不動就要到神那兒為他祈福,前後共祈福了五十五次。每次都是眼看著快不行了,但過幾天搖搖晃晃又活過來了。 第五大恨,出身不好。在古羅馬拉丁語當中,屋大維是「第八」的意思。那屋大維跟凱撒是什麼關係呢?他們倆在血緣上其實並不是很親,屋大維的母親是凱撒的侄女,所以屋大維算是凱撒的外甥孫。 第六大恨,沒有軍功,一生似乎只打過一次勝仗。 總而言之,屋大維這個黃口小兒,既沒有任何民意的支持,又得不到軍方巨頭的首肯,就搖搖晃晃的拿著這份遺囑,登上了凱撒留下的位子。在他的面前,前兩個問題仍然擺在那兒,一個是羅馬人和外省人的對立,一個是貧富分化。而且他的面前還多了一樣東西,就是凱撒的屍體。一個小孩子面對這個局面,該怎麼辦呢? 一個十九歲的黃口乳子,就這樣坐到了羅馬共和國最高執政官的位置上。但他的權力基礎是那樣的薄弱,他簡直就是個泥足巨人,這是他的起點。可是他的終點又是多麼輝煌 啊!屋大維不是別人,就是後來的奧古斯都大帝,是羅馬元首制的創始人,是事實上的第一任羅馬皇帝。 圖片說明:屋大維雕像。資料來源:http://bit.ly/1OceHvH 一次成功的政治體制改革 屋大維是怎麼完成這個轉化,推動這一次巨大的政治體制改革的?讓我們回到起點,看看屋大維到底做了些什麼。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掉極左和極右勢力── 否則這個國家將永遠不得安生。在這裡我要提到一本書,是中國當代知識份子秦暉寫的《共同的底線》。這本書裡講了一個概念:「中國其實缺好的左派和好的右派。」 圖片說明:秦暉《共同的底線》書影。資料來源:http://bit.ly/1Ocf1un 什麼叫好的左派和好的右派?就是雙方能夠按照共同認定的遊戲規則在一起博奕,別動不動就掀桌子,動不動就打翻狗食盆,讓大家都吃不成。唯有大家坐在一起,按照既定的遊戲規則商量好,是要更多的福利還是更多的自由?最後達成一個妥協,也叫「共同的底線」,這樣才會產生國家的長治久安。 屋大維當年也是這麼想的:「元老院和軍閥雙方殺來殺去,到哪年才能了結?這樣吧!我來操刀。」剁手行動就此開始。 他先是以「為凱撒報仇」為名,衝到元老院,將所有向凱撒動刀的人一個個誅殺。 元老院其他人就沒有嫌疑嗎?當然有,屋大維就陰森森的圍著元老院轉,看誰不順眼就剁誰。 據史料記載,屋大維看見一個法官腰裡別了個東西,覺得很可能是把劍,就把他宰了。後來證明這個法官其實什麼都沒有,當時屋大維在元老院製造了一點點對極右勢力的恐怖主義。 反過頭來,他又往極左這邊看。就是軍閥這一幫,他們總是替平民說話,跟元老院那幫貴族不是一夥的。領頭人是誰?安東尼,就是凱撒留下來輔佐屋大維的大將。但安東尼心裡不服:「我歲數大,輩分又高,卻要來輔佐你一個黃口乳子,扯什麼呢!你又不會打仗,又沒有軍功。」 屋大維確實不會打仗,前面我們說過,他一生就打過一次勝仗,而且據說有一次在打仗的時候,竟然因為睡著而忘記發命令了。後來安東尼一見到屋大維,就拿這件事來嘲笑他。 屋大維心裡暗暗憋了一股氣,透過十幾年的博奕,才終於把安東尼和埃及豔后克麗奧佩脫拉七世的聯軍滅於亞克興角海戰之中,從此左派也老實了。 但這還不算完,因為軍閥不是單指哪一個人,它是一派勢力,只要土壤還在,隨時會滋生出來。下一個滋生出來的會是誰呢?屋大維盯上了一個人,這個人叫阿格里帕,也是凱撒留下來輔佐屋大維的,是一位戰無不勝的名將。從史料上看,屋大維對這個人好得不得了,儼然是一輩子的好基友。可是從史料的蛛絲馬跡當中也能看得出來,屋大維一直在防著他。 比如說,羅馬軍隊將領經常會歡呼「戰友們」云云,但是屋大維就不許阿格里帕這麼喊,他只能喊「戰士們」。 再比如說,屋大維和阿格里帕是同年,可是我們如今看到的羅馬塑像裡面,阿格里帕被雕刻成一個五十歲以上的老人,而屋大維則被雕刻成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可見他想向羅馬公民傳達出這樣一個資訊:「跟我走吧!我年輕。」其實他的身體遠遠不如阿格里帕健康。 他還硬生生逼阿格里帕離了婚,然後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其實阿格里帕的前妻也是來自屋大維家族的,那他為什麼這麼做呢?屋大維的意思是:「我現在是你的老丈人,你若生下兒子,那就是咱倆共同的繼承人,你也就不會惦記我的位置了。」就這樣,屋大維死死的把阿格里帕綁在自己的戰車上,從此消滅了軍閥對於執政官以及羅馬現行體制的威脅。 屋大維上臺之後,先打了這套組合拳,對極左、極右勢力一個都不饒,先剁了再說。說白了,這一步就是告訴大家:「要玩,就把桌子支起來好好玩,別動不動就掀桌子。」 第二步,咱們玩什麼?過去都是大老二,誰有錢、誰有權、誰有拳頭誰就贏,贏家通吃。現在咱們不能那麼玩,咱們得玩麻將。我打一張,才能吃一張;我吃一張,得打一張。跟元老院之間,得有進有退,好商好量,大家都覺得合適了才能玩得下去,最後誰胡牌呢?咱們慢慢湊,不著急。這就是屋大維主張的遊戲法則。 安東尼死了之後,屋大維就跑到元老院去,跟大家商量一件事──「恢復共和」。屋大維可不想像凱撒那樣最後被捅死。 元老院說:「被你們一家子欺負了這麼多年,你還想共和?那我們歡迎。不過咱們也得給你個東西。」三天之後,元老院封了屋大維一個「奧古斯都」的稱號。奧古斯都後來變成了皇帝的代名詞,但這時候是什麼意思呢?在拉丁文當中,大概就是一個厲害的人、神聖的人的意思。 但是屋大維不能退讓的是什麼?是軍權,「槍桿子裡出政權」。軍權雖然在手,但是怎麼才能讓別人心服口服,這就要動心思了。屋大維就說:「現在國內已經很安定了,但邊疆還是有戰亂,所以我們軍人就得去打仗。這樣好不好?咱們把所有的行省分成兩類,富庶、安定的地方歸元老院,你們派總督去管;所有邊疆地區,戰亂頻繁、刁民又多,這些地方歸我,我去征戰四方,為你們提供安全保障。」元老院說:「那太好了。」屋大維說:「行,我來保障大家的安全。」 羅馬當時有幾十個軍團,都是皇帝在管。這一管,就管出了一個確定無疑的軍事權力。邊疆你們不要,那歸我好了,邊疆也沒別的事,徵不上稅,又沒什麼財富可貪汙,只剩下打仗了,打仗我負責,給我軍隊就行。所以這一招就等於是屋大維給元老院錢和安定,元老院給屋大維軍權。就這樣,元老院心甘情願的把軍權交給了屋大維── 這就是麻將的打法:我給你個東西,你也給我個東西。 其實屋大維在這裡面還做了很多事情,下面要說第三步,是麻將怎麼打的問題。既然是打麻將,就要定規矩,是按北京打法還是四川打法?是血戰到底還是帶混兒?這得事先講清楚。 屋大維就開始了定規矩的過程,這其中就包括很多內容了,講一個簡單的,就是遺產稅。徵遺產稅是最不得人心的,人家剛死,親戚還在痛哭呢!你就上門要錢,好意思嗎? 所以這種稅是很難徵上來的。 屋大維說:「這樣吧!我們讓富人把錢交在明處,你不是在交遺產稅,而是在養常備軍,這下錢不就歸我了?而且你們錢不夠的時候可以找我要。」因為打下來埃及之後,是屋大維的私有領地,還有很多人給他捐贈,他變得很有錢,於是率先做出表率。 在屋大維執政的過程當中,很多事解決不了的時候,屋大維就動用私人財產來解決,搞得貴族也沒辦法,只能跟著掏。 總而言之,他所有博奕算法的基礎,就是「明確」,包括他在各個行省設稅務官,其實就是為了治理貪汙腐敗,讓富人心甘情願的掏出錢去養活這個國家,去養活所謂的常備軍和邊關的將士們。 除了定規矩,屋大維還做了一件事情,就是營造好氛圍。既然是打麻將,就得把張太太、李太太、趙太太請到家裡來,打的時候雖然暗藏機鋒,都是實實在在的錢的輸贏,但是檯面上大家家長里短都聊得很高興,打得晚了主人還得端上一碗熱湯麵來。 前期的屋大維和後期的屋大維,對於元老院的態度截然相反。前期凶橫得很,可是等到他真正執政了,對元老院卻溫順得像小綿羊似的,經常在元老院發表演講。他這個人口才不怎麼樣,元老院的人經常就跟他吵嚷起來,說要一條一條的反駁他,有時候把屋大維氣得拂袖而去。 屋大維的繼任者叫提貝里烏斯,是他的繼子。提貝里烏斯有一次寫信給屋大維說:「您怎麼能容忍這幫王八蛋呢?他們對您太無禮了!」屋大維說:「這個氛圍已經不錯了,他們只要不掏出劍來對著我,跟我劍拔弩張,我就知足了。」總之,屋大維把牌局的氛圍營造得很好。 圖片說明:提貝里烏斯半身像。資料來源:http://is.gd/8c6T7S 等把這四條都湊齊,元老院突然發現,本來贈送給屋大維的那些自以為不值錢的東西突然升值了,什麼東西?就是那些虛名。元老院本來覺得:「你反正是一個獨裁者,你還一點兒權力回來,我給你一點兒虛名。」什麼奧古斯都、第一公民,最後連「國父」這頂大帽子都給他了。可是等屋大維先把實地占好之後,元老院這幫精英們突然發現,原本給的高帽子現在全用上了!因為在羅馬的政治生態當中,只有屋大維一個人擁有人民的擁護和元老院的尊重,這些高帽子疊起來就是一面旗幟,所有人能夠看到的羅馬第一人就是屋大維。屋大維是道德表率,是經過元老院所有人認可的利益平衡點,是解決所有紛爭的最終仲裁者。 為什麼元首制後來會演化成帝制?就是因為屋大維用這種非常柔和的方式和一種尊重共和的姿態,拿到了所有實際的權力,又拿到了皇帝應有的聲望。而這聲望是誰給的?就是元老院原來三文不值二文的給他的,所以他就成了皇帝。 […]
Viewing all 247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