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眼井胡同源於乾隆年間,因這裡有一口三眼井而得名。這條胡同多有叉路,東起嵩祝院西巷,西至景山東街,南與大學夾道相通,北與吉安所左巷、橫柵欄胡同相通。這一帶是古時皇城區的範圍,在清末到民初的年代,屬皇城六區的管轄。 由於這裡離紫禁城不遠,所以遊畢紫禁城從神武門走出來後,可以參加三輪車遊胡同的行程,告訴車伕想到這裡參觀,應該都是樂意的。以我自己的經驗,行程大概是40分鐘到1小時不等。一車兩人大概是240人民幣左右。 隨著三輪車伕緩緩的前進,眼前的景色就從方才的高牆大院,轉而成為一條條灰色基調的胡同。首先來到的這一條大學夾道,曾經是清光緒24年(1898)「戊戌變法」時,成立的「京師大學堂」所在地,也就是今日北京大學的前身。 在民國初年,當年的光復會革命領袖蔡元培擔任北大校長,是民初「新文化運動」的重要發源地。而當時深受西方馬克思主義影響,日後是中國共產黨創黨元老之一的李大釗,還曾經在北大擔任過圖書館主任,毛澤東則擔任圖書館助理,經常在圖書館裡研究俄國1917年革命的資料。 至於離三眼井胡同與大學夾道不遠的吉安所左巷,早年稱作吉祥所,是殮葬宮女的地方。原來這一區四周是厚實的红牆,現在紅牆則不復見。吉安所左巷8號曾經是毛澤東舊居。是他在擔任北大圖書館助理時,與其它人合租的地點,現在已經是私人產業,但已經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這附近已被許多高幹及名人相中,其中不乏台灣來的。畢竟這年頭,能在胡同裡買下一座宅院,才算是真正的行家呀! ◎ 京師大學堂的歷史背景補充 清末的鴉片戰爭戰敗後,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開啟了一路受帝國主義侵略的悲劇。自詡為「天朝」的中國,面對這樣的情況,在英法聯軍戰敗後,開始了以器物革新為重點的「自強運動」。不過,雖有新式學堂的出現,以及派學生到海外留學,但沒有皇帝的支持,三十幾年的「自強運動」在甲午戰爭中,輸給了「明治維新」的日本。當時就開始出現效仿日本改為君主立憲制度的呼聲出現,並且認為中國的革新不能只在器物層面上,而要從制度上著手,所以由立憲派的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加上光緒皇帝領導的「戊戌變法」出現了,但沒有慈禧太后的守舊勢力支持,變法只維持了103天,不過很幸運的留下了新式教育的重要學校──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前身)。 義和團殺洋毛子的舉動,得到清廷的默許,卻也惹惱了列強。八國聯軍在光緒26年大舉入侵,攻破北京城,慈禧及光緒倉皇逃走,最後以天文數字的賠款──辛丑和約結束了戰爭。這次事件以後,慈禧開始實行「庚子後新政」,建立北洋新式陸軍,廢掉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這個時候受新式教育的人開始更蓬勃的社會各階層流動與發展。 一場20世紀初的「日俄戰爭」,沙皇輸給了天皇,立憲的聲浪更加激烈,清末展開最後一場變法-「立憲運動」,卻在成立了被大家視為沒有誠意的「皇族內閣」之後,立憲派失望透頂的轉而支持由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派。距離1911年的推翻滿清,建立民國更加靠近。 綜觀上述的歷史演變,可以看出新知識份子的崛起,與之息息相關,中國一路從器物面的革新,到制度上的革新,最後昇華為思想上的革新。而民初以後,「新文化運動」代表的就是思想上的革新,這段由胡適、陳獨秀、魯迅、李大釗等主要人物帶領的新文化運動,真正在中國的社會中起了漣漪,帶動了一個全新的局面…… 更多故事: 商代的「第三勢力」 2015-10-20 00:46:43 1 自由貿易帶來了什麼?──墨西哥的悲哀與毒品的正義 2015-10-26 09:00:55 1 【說書】一幅父子共構的歷史場景:閱讀小熊英二《活著回來的男人》 2015-10-05 04:00:43 1 我的狼人父親 2014-04-16 00:35:55 1 【柘榴君創作集】浴事人生 2015-05-28 18:51:10 1 【創新者們】愛達.拜倫:揭開電腦時代序幕的女人(二) 2015-10-15 09:00:47 1 【冷知識週刊】第二十八號:基隆的雞籠中元祭 2015-08-22 17:56:17 1 【鬼的歷史】從鬼節到鬼月──農曆七月的演變 2015-08-15 04:09:47 1 【說書】烈火與灰燼:一個哲學家的政治試煉 2015-11-29 07:09:25 1 觀光時代:日本鐵道旅行的誕生 2015-09-23 08:14:26 1
↧
北京歷史散步:三眼井胡同、大學夾道與吉安所左巷
↧
【冷知識週刊】第三十三號:奇異恩典與非洲奴隸的糾結
即便你不是基督徒,但你一定聽過一首著名的基督教聖詩《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這首歌自創作以來不斷有人重新翻唱,甚至2007年還有一部同名電影上映,講的是英國廢除黑奴法案的其中一段歷程。 那部電影以當時力排眾議、主張廢除黑奴法案的英國國會議員威廉威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為主角,講述他如何在統合並抗衡各方勢力的最後,成功使得英國政府於1807年禁止非洲奴隸買賣,為後來1833年英國宣布黑奴貿易非法的舉措奠下重要基礎。 如果你有看過電影,你可能還記得片中有個叫做約翰牛頓(John Newton)的牧師,他是激勵威廉威伯福斯的重要角色。事實上,約翰牛頓就是創作《奇異恩典》這首詩歌的人,而這首歌與他本人和當時的黑奴貿易著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約翰牛頓生於1725年的倫敦。由於母親早逝,他從11歲的時候便隨著做為船長的父親一同出海。1744年的時候,他在一艘軍艦擔任見習生,卻因為極度地不適應而嘗試逃走,不料卻還是被抓回來接受嚴厲的處罰,並從見習生降級為一般的水手。 後來他自行請調至一艘奴隸船工作,於是他便開始從事黑奴貿易,往返現今非洲的獅子山共和國以及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由於他一直處於惡劣的工作條件,也時常遭到虐待(當然船上的非洲奴隸們可能又是遭受更不人道的對待),他的父親在1748年出面解救了他,甚至在退休之後讓牛頓獨當一面成為船長。在那之後,他仍繼續從事黑奴貿易,一直到1755年他大病一場之後才不再回到海上。 回到陸地上的牛頓開始一邊做潮汐調查員,另一方面他開始學習神學,最後甚至在1764年成為一個牧師。這段學習的經歷對他來說相當重要,因為他開始反省過去的所作所為,而反省從事黑奴貿易的那段歷程甚至是後來他創作《奇異恩典》的主要靈感來源。1767年一位詩人William Cowper搬到了他所傳教的地區Olney,兩人除相互討教神學之外,也共同合作完成了數百首詩歌。根據統計,截至1779年為止Cowper創作了68首詩歌,而牛頓則完成了280首。在《詩歌》中便收錄了牛頓當時創作的幾首,包含66首的《耶穌這名甜美芬芳》、247首的《驚人恩典何等甘甜》以及396首《當我不見基督容華》。當然他最出名的還是我們今天的主題《奇異恩典》。 《奇異恩典》的旋律起源已不可考,但牛頓的靈感來自於他還在奴隸船工作的時候,曾聽過非洲奴隸哼過這樣的曲調。也因此有人認為它和早期美國社會的某些傳統歌謠有其相似性,後來從英國傳過去的時候也很快地於美國黑人教會流行起來。說來有些諷刺,牛頓創作這首詩歌的時候是為了懺悔過往的年少無知,是故在第一節中他使用了「無賴」(wretch)一詞來描述自己。他後來在接受其他人訪問的時候也表示,現在看到許多不明白這首歌背景的黑人唱著wretch,總覺得有些奇怪。 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 That sav’d a wretch like me! I once was lost, but now am found, Was blind, but now I see. 此外,前文提到這首詩歌曾經過多人的翻唱,現在我們比較常聽到的版本和當初牛頓在1779年的創作已經不太一樣。或者可以說,《奇異恩典》是個歷經多年、由許許多多的人所完成的集體創作。當然牛頓當時的版本至今仍被完整的保留下來,大家可以聽看看和自己熟悉的版本有什麼不同。 除了做為基督教的詩歌,《奇異恩典》也被視作是流行音樂般的傳頌著。第一位將這首歌拿到流行樂壇來唱的是英國女歌手Judy Collins。她發行這首歌的1971年碰巧是美國正在亞洲打越戰的時候,於是這首恍若得以救贖眾人的歌曲就從歐洲紅到美國,很長一段時間都停留在排行榜上。 而他在電影中激勵國會議員威廉威伯福斯的橋段確有此事。他雖然在成為牧師之後致力於推動廢除黑奴運動,卻因為自己過往的經歷而始終無法原諒自己。於是1787年在他脫離奴隸販子的身份34年後,他選擇出版了《論非洲奴隸貿易》(Thoughts upon the African Slave Trade)一書,向大眾坦承他曾經是奴隸船的船長。 「這是一個錯過時機太久的懺悔,這永遠會是我羞辱的提醒。我曾是個活躍的奴隸販子,至今讓我想來都還是會顫抖。」 這本書影響深遠,使得許多販賣奴隸的基督徒商人改行,而威廉威伯福斯也受到此書的啟發甚深,最後他們還成為了摯友。只是正如我所說,由於《奇異恩典》是牛頓懺悔自身的過往而成就的作品,所以雖然他與威廉威伯福斯在廢奴運動上做過這麼多的事情,他卻從未在運動中的任何場合使用《奇異恩典》。 最後,僅以約翰牛頓的墓誌銘,為《奇異恩典》與黑人糾纏不清的故事做個小結。 約翰牛頓,神職人員。 曾是個不信、放蕩者 是非洲奴隸的奴隸; 藉著救主耶穌基督豐盛憐憫的保守、赦免, 並被派定去傳揚他曾長期致力毀壞的信仰。 […]
↧
↧
迎王:東港的秋季宗教嘉年華
作者:木訒言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自古以來的文人雅士多賦予秋季傷悲、蕭瑟與肅殺的調性與氛圍,因為「秋」象徵著萬物逐漸的凋零,自然界的各物種都從夏天的旺盛中邁向衰敗之氣。 但是,「秋天」對於東港人來說,它不是傷悲,也不是蕭瑟,更不是肅殺的;它是熱鬧,也是歡樂,更是一種凝聚與傳承。 東港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文化,每三年的秋天一定會舉辦宗教嘉年華──王船祭。只要是生於斯,長於斯的東港子民,都會存留著有關嘉年華的記憶。對於孩童而言,嘉年華的記憶在於可以光明正大的放假;對於成年人而言,除了保留兒時的記憶之外,更多了一份文化傳承的使命感;對於耆老而言,更肩負著傳承歷史記憶的責任。 東港,位於國境西南端的濱海小鎮。清朝時期是一個「內地商船往來貿易,為舟艘輻輳之區」的海港,由於自然環境的關係,形成一種以海洋文化為主,又兼容傳統農村的生活型態。因此,當地居民不像其他海港文化以媽祖信仰為主,而是以溫王爺為鎮民的精神、信仰寄託。於是,三年一科的迎王盛會,代天巡狩的宗教嘉年華,就成為全鎮的大事了。 為什麼可以說成是全鎮的大事呢?首先,東港人的職業以漁業為主,不只是從事近海的捕撈或養殖漁業,更多是仰賴遠洋漁業維生,捕撈深海漁獲,如大家所熟知的黑鮪魚季,便是歸功於這些遠洋的討海兄弟。為了讓收支可以達平衡,甚至能獲利,他們橫跨五大洲,遠洋漁船出港一趟,可以長達三、四年不回家。但他們為了溫王爺,為了迎王這宗教嘉年華的盛典,不管身在世界哪一個地方,距離有多遠,絕對可以放下手邊的工作,買張機票立即回家。再來,旅居外地的遊子,也會因為兒時的情感記憶,選擇假日回鄉,一起共襄盛舉。 許多遊子會放下手邊的工作,為溫王爺、七角頭服務。因為,在地人認為代表七角頭或溫王爺參與迎王活動,是一項榮耀的職務。為什麼它是一種「榮耀」?因為它需要經過認證。相傳這些幫神明服務──抬轎的轎班,必須符合下列兩項條件中的一項:第一,必須世代居住在該角頭,且必須在該區域內出生者,當地人稱為「認血脈」;第二,如果「血脈不純正」者,但又熱心澎派,則需在溫王爺面前連續擲筊三次,經神明允准後才能獲得這份神聖的工作。這些轎班的成員,若外出謀生,在迎王時節就必須放下手邊工作,從外地趕回東港,投入迎王祭典。 整個王船祭的活動,可用「譬若北辰,眾星拱之」這句話說明溫王爺與七角頭的關係。北辰者,溫王爺;眾星者,七角頭。迎王時,七角頭各以角頭廟為中心,展現各角頭的實力與向心力。由當地的領導者(副總理)負責凝聚、統合整體的人力、物力,比拚各自的地方實力,讓這角頭可以在這次的迎王嶄露頭角,這過程充分的展現早期移民社會的族群心理。東港的七角頭分布,其實就是整個早期的東港發展組織型態。七角頭分別是1.崙仔頂,鎮海宮,主要以鎮海里為主。2.頂中街,進水宮,頂中里、頂新里部分。3.埔仔角,鎮靈宮,新勝里。4.頂頭角,東隆壇,東和里、頂新里部分。5.下中街,朝隆宮,中興里、興台里、朝安里部分。6. 下頭角,東福宮,豐漁里、盛漁里、興漁里。7.安海街,福安宮,東隆里、八德里、朝安里部分。 在中國傳統的社會裡,最基礎的組織型態就是「社」,也因應季節而有社的相關祭祀與饗宴。其後發展頗為複雜,又與地方祠廟等連結,因而形成各種性質的迎神賽會。這些的社祭、祠祀造就中國基層組織中的「社會」。東港的角頭組織亦是如此。(參考:李豐楙《東港王船祭》,頁69)以角頭廟作為整合、凝聚的核心,傳承王船祭的各項儀式或文化記憶。 然而,東港人對迎王祭典的記憶,不只是停留在儀式,更是從儀式當中學習做人的原則,承襲老一輩處世的經典智慧。 轎班,就是徒步抬著神轎,走遍東港的每一個角落,把神明的關懷帶到每個村落,希望每一位村民都能在神明的庇佑下,平安的度過每一天。 一位安海街的轎班(七角頭之一)成員,曾經這樣回憶到: 「十幾年前第一次開始當安海街轎班,第四天遶境農區時,從下廍出來已經晚上十一點了,大家已經整整抬了第四天,身體很疲累。突然有人說:現在這麼晚,又沒人再看,可以幫神轎裝上輪子嗎?這樣走比較快,也可以早點回去休息。 就在那時,有一位老一輩轎班說:『裝甚麼輪子!』於是大家又咬緊牙,抬到凌晨一點半才入廟,完成一整天的儀式。 當下,對那位老轎班的意見,頗不以為然,也不明所以。甚至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堅持甚麼?後來,慢慢體會到,雖然肩膀腫了,轎很重,腳底水泡也破了。但是,就像人生道路一樣,面對困難,還是要踏實地一步一步走下去。身體疲累,但身旁還有相互扶持的朋友,陪你走下去!」 他又說: 「這種腳踏實地的精神,就是轎班的精神,也就是老一輩轎班所要傳承給下一代的轎班!」 說這段話的人,是一家跨國公司的CEO,世代居住在安海街。每到迎王祭典必定排除萬難,返鄉恭迎聖駕,服務神明。他說這是他祖父、父親、轎班傳承給他的,而他也會將這精神傳承給他的下一代。 每次的嘉年華都盛大而又熱鬧,當熱鬧、繽紛的情緒褪去之後,人們到底留下了什麼?我想,安海街的這位CEO這番話,才是每一位東港子民的深刻體悟。 作者簡介:木韌言,墮入紅塵的狂生 更多故事: 【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人生的精準度 2015-09-01 03:28:08 1 電影裡的歷史角落:新說聶隱娘(下) 2015-10-07 12:17:58 1 如果你熱愛美食,那就到宋朝去吧! 2015-02-01 17:57:36 1 當俄羅斯人遇見臺灣原住民:一段友誼、兩個生命 2015-04-30 09:27:49 1 【認識古埃及系列之七】第三中間期與晚期王朝(1070-332 B.C.) 2015-05-29 10:58:20 1 慾望的文化:繩縛歷史探源(一) 2014-09-08 12:03:44 1 探索康熙的內心世界 2015-10-21 07:22:29 1 每個時代都是資訊時代──18世紀巴黎的新聞與媒體(一) 2015-04-11 09:47:28 […]
↧
【備課漢筆記】什麼是歷史系的基本能力,又該如何培養?
學術、學術,學術是什麼呢?是儒家的學與法家的術,是求學問的方法與評判標準,是系統知識的表現,是高等教育與研究的代名詞。 總之,古人說,不學無術,便無法審度大勢,辨明道理,謀定策略。無能謀定策略,便無法回應,無法行動;無法回應與行動,似乎就談不上什麼責任。畢竟,責任responsibility = 回應的能力ability to response。 歷史學者有什麼責任嗎?記得歐威爾在《1984》裡曾說過: 誰掌握了過去,誰就掌握了未來;誰掌握了現在,誰就掌握了過去。 所以,老大哥與歷史學者一樣精明,都懂得過去、時間與未來的重要性。只不過,老大哥只想「利用並掌握」過去現代與未來;而歷史學者卻必須對其負責。 歷史學者必須對過去負責,所以得回到過去脈絡理解人事地物,不能張飛打岳飛,也不能讓蔣幹與曹操講電話相互報名問候的情節發生。歷史學者必須對現在負責,所以得關注現實世界,從當代生活發現問題,別當個火星人。歷史學者必須對未來負責,所以得提供有信據的歷史知識,為未來提供導向,別以為歷史早已被決定,一切不由人。 如果對歷史負責那麼重要,那麼學院中的歷史學能提供什麼關鍵能力?歷史書寫負起責任?專業倫理的部分先不說的話,就是歷史學從十九世紀專業化開始所累積出的方法學了。 「提問─史料考證解讀─闡明」,這看起來簡單的程序,可以說是學院歷史學與其他有關過去書寫的差異所在了。這些方法,絕對不是step by step的操作指南,必須親手操作實踐,從理論與實務兩方面累積經驗,才能上手。至於「提問─史料考證解讀─闡明」這組程序下有哪些重點,值得大家盤點?底下簡單列舉一些,總之,既然在歷史系,就值得培養這些能力,如果各位想要負責的話。 好了,先說提問。想題好問題,得多讀書、多思考、多討論、多生活、多提問。老是擔心問出爛問題,那可能永遠就只有爛問題了。(其實,在課堂中沒有學生的爛問題,只有老師的爛答案。不好的問題也該借題發揮呀!) 其次是,史料考證解讀。我想起碼得學習查資料、讀資料、分類資料、辨別資料、評價資料。雖然,當代社會考證的功夫有些別人已經幫你忙了,譬如檔案館、圖書館、數位典藏計畫,但終究不是全部,有時還是會出錯,得隨時保持敏感度。 資料讀半天,接著當然就是從資料中「篩選」出重要段落,組織成系統性的文字。然後必須說明、闡釋文字中的要點與意義。完成一篇歷史文章不是簡單事,其中表現出作者的表達能力、描述能力、比較能力、分析能力、解釋能力、論述能力、敘事能力、溝通能力、邏輯思考能力、不太多廢話能力……,以及你的態度。 其實,上面這些能力的展現,就是「研究」的雛型。當透過「提問–史料考證解讀–闡明」程序,把材料以所謂「學術格式」編輯後出版,就成為我們所熟悉的,有信據的學術成果。(文獻回顧、註腳、參考文獻這些,都在提供證據支持論點) 這些說起來沒什麼,卻是學術歷史目前的共識,我們藉此過程提供相對堅實的歷史知識。所以啦,如果歷史系學生不在大學時期培養上述那些能力,那麼別說無法對歷史負責,連想對生活負責,也許都有點困難。 (奇怪,寫著寫著不僅小岔題,還讓歷史課變成人生指南;或者歷史課本來就是一種人生指南?!) 更多故事: 那些愛喝酒的蒙古大汗們(下) 2015-01-10 09:41:00 1 【每周一畫】追尋太陽的靈魂,梵谷與《向日葵》 2015-11-15 09:00:02 1 燭光晚餐、抹香鯨與美國的崛起 2015-12-01 09:00:12 1 新皇帝登基──哈佛教授筆下的乾隆.世界史中的滿洲皇帝(2/4) 2015-02-17 21:34:23 1 【國父「們」】 武昌起義篇(8):劉家廟之戰(上) 2015-11-06 13:21:05 1 文明的豐美,是由無用累積而成:告別功利主義的哲學宣言 2015-11-12 09:00:43 1 從模仿遊戲到U-571:圍繞著Enigma的各種電影與歷史故事 2015-04-07 06:02:00 1 公主、太后與婚外情──北魏皇室的家暴案 2015-04-09 19:32:15 1 來自西方的君主:馬雅歷史上的提卡爾與提奧帝華甘 […]
↧
俄羅斯的十月革命只是一則神話?
作者:馬丁.西克史密斯 Martin Sixsmith 在涅瓦河流經聖彼得堡市中心的地段,有一艘裝甲巡洋艦永久停泊在河畔。如今觀光客群集在甲板上,還有新婚夫妻站在艦旁拍攝婚紗照。當我參觀裝設橡木牆板的艙房和輪機室時,一個俄羅斯流行樂團正在船尾甲板大聲地演奏。 這艘「阿芙羅拉號」巡洋艦於一九○○年下水,五年後經歷了對馬海戰的敗績。它之所以躲過了報廢的命運,是因為它發射艦砲,引發布了爾什維克革命。 十月二十五日晚上,「阿芙羅拉號」的水兵用船上的六吋口徑大砲發了一連串的空包彈。波羅的海艦隊因其革命激情而惡名遠揚,從港區傳來的砲聲於是把躲藏在冬宮內的臨時政府部長們給嚇壞了。按照後來被布爾什維克廣為傳播的故事,「阿芙羅拉號」的砲聲是一個事先安排好的信號,以觸發群眾起義奪權,在整個彼得格勒市區進行激戰。 愛森斯坦的《十月》如此寫實地描繪突襲冬宮的場景,並且動用了成千上萬名臨時演員,以致他的黑白連續鏡頭往往被誤認為是真正的新聞紀錄片。昔日沙皇起居之處是舊政權最神聖的象徵,宛如法國大革命時期巴黎的「巴士底獄」般地受到憎恨,因此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布爾什維克的宣傳想要讓它被攻陷時充滿戲劇性、激情與血腥。 但真正的情況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冬宮幾乎沒有設防:除了一批由十幾歲的軍校學生和一批女兵組成的雜牌部隊之外,所有的軍隊皆已被抽調一空,或者叛逃到革命者那邊了。人們逕自晃蕩進去,迷失在無數個被遺棄的房間之中,並且在沙皇的酒窖裡大喝起來。 約翰.里德也在那裡: 冬宮正門兩旁的便門都敞開著,裡面傾瀉出燈光。從那座巍峨的建築物裡,聽不到一點輕微的聲音。 我們夾在那狂濤怒潮般的人群裡,湧進了右首的入口。這入口通向一個巨大而空蕩蕩的拱形房間,那是冬宮東廂的地下室……房間裡擺著許多裝東西的大箱子,那些赤衛隊和士兵們猛然撲過去,用槍托把那些大箱子打開,從裡面拿出地毯、窗簾、麻紗、瓷盤、玻璃器皿之類的東西。其中有一個人肩上扛著一架銅製的自鳴鐘,大搖大擺地走來走去;另外有一個人找到一支鴕鳥的羽毛,把它插在自己的帽子上。 搶劫剛剛開始,就聽到有人大聲喊道:「同志們!不要動任何東西!不要拿任何東西!這是人民的財產!」…… 在這當兒,我們沒有遇到什麼阻礙就走進了冬宮。還有許許多多的人湧進湧出,在這宏偉的建築物裡搜查那些剛剛被發現的房間,看有沒有士官生躲藏在裡面,然而實際上那裡面並沒有什麼士官生…… 最後,我們鑽進一間塗著金色和孔雀石色、掛著深紅色錦緞帷幔的房間,這就是那些臨時政府的部長們曾經日夜開會的地點;也就是在這裡,他們被宮廷僕役向赤衛隊告發了。那個鋪著綠色呢絨的長桌子,還絲毫未動地保留著他們被逮捕時的情況。 在每一個空座位前面都擺著鋼筆、墨水和紙;紙上面胡亂地寫著一些行動計畫、宣言和文告的草稿,然而都只有開頭幾句。那些草稿絕大部分都被塗抹掉了,因為執筆者自己也逐漸明白那些計畫是完全不能實現的。紙頭空白的地方有一些隨興畫出的幾何形圖案,那是執筆者心猿意馬地坐在那裡聽一個部長接著一個部長提出一些虛妄的計畫時信手亂畫的。我撿起一張這樣亂塗亂畫的紙頭,那是(副總理)柯諾瓦洛夫的手跡,上面寫道:「臨時政府呼籲一切階級都來擁護臨時政府……」 克倫斯基已經跑了,他答應會帶著新的部隊回來敉平革命。結果他卻逃之夭夭,終其一生流亡巴黎和紐約,留下他的部長們在冬宮裡等著被逮捕。他們被圍困在皇家早餐室,被不識字的革命分子逼迫寫下自己的逮捕令,然後沒有做出任何真正的抵抗就被押赴監獄。 事實上,在聖彼得堡的任何地點都沒有出現什麼英雄事蹟或流血事件。布爾什維克有關群眾奪取冬宮時遭遇激烈抵抗的故事,根本就是神話。愛森斯坦在拍攝那部電影時對冬宮造成的損壞,甚至比突襲事件本身還要來得更多。 最初的兩場俄羅斯革命──一九○五年以及一九一七年二月的革命──都真正源自民間,廣泛得到人民支持;「十月革命」卻與之相反,在很大程度上只不過是一場宮廷政變和一場政治騷亂。在彼得格勒──更別說是在俄羅斯的其餘部分了──大多數百姓幾乎都不曉得革命已經發生。那場政變在二十四小時之內即告結束,總共只有兩個人被登記死亡。遠遠少於二月革命、七月事變,或者一九○五年的革命。 當天晚上,列寧在「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的大會現身──地點是在斯莫爾尼宮,一座位於市中心邊緣的昔日貴族女子學院。他已經流亡了那麼多年,所以沒有多少位代表認得他的長相,但他們都知道他的名聲。亞歷山德拉.柯倫泰,布爾什維克領導階層當中最有權勢的女性,以「聖徒行傳」所使用的虔敬口吻描述列寧露面時的情景,此種表達方式很快便成為談論那位偉大領袖時的典型作風: 列寧就站在會議大廳的門口。 室內迴盪著一陣竊竊私語:「列寧!」 代表們熱烈萬分的掌聲使得他久久無法開口致詞。然後列寧發表一篇不同凡響且強而有力的演說,名副其實地振奮了蘇維埃代表們的意志…… 列寧那篇「名副其實地振奮了」蘇維埃代表們的演說既是勝利宣言,同時也做出承諾要快速採取行動來滿足人民的要求: 同志們!布爾什維克始終認為必要的工農革命,已經成功了。……這個革命的意義首先在於我們將擁有一個蘇維埃政府,一個絕無資產階級參加的我們自己的政權機關。……我們當前的任務之一,就是必須立刻結束戰爭。 可是大家都很清楚,要結束同現在的資本主義制度密切聯繫著的這場戰爭,就必須打倒資本本身。……我們只要頒布一項廢除地主所有制的法令,就可以贏得農民的信任。農民會懂得,只有同工人結成聯盟,他們才能得救。我們要對生產實行真正的工人監督。 ……我們擁有群眾組織的力量,它定能戰勝一切,並把無產階級引向世界革命。在俄國,我們現在應該著手建設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國家。 全世界社會主義革命萬歲! 在類似柯倫泰那樣的蘇聯官方版描述中,列寧被刻畫得既充滿自信又堅毅不拔,正指揮若定地從斯莫爾尼宮內的布爾什維克總部領導革命。他已開始脫胎換骨,成為日後史學著作當中那個永不犯錯的天才。 然而西方的現場目擊者卻講出了一個大不相同的故事──當時根本就沒有人出面為十月的那些混亂事件負責,而且列寧自己從來都不確定一切將會如何收場。摩根.菲利普斯.普萊斯,一位替《曼徹斯特衛報》撰寫報導的英國記者,曾經在布爾什維克政變結束之後,為BBC口頭錄下了他對那些日子的回憶: 那裡當然緊張得不得了。自從列寧躲藏起來之後,他是第一次在此露面。我相信他已經把八字鬍刮掉。但我再也記不得了:要不他已經把鬍子剃光,否則就是重新長出了鬍子,反正他看起來很不一樣。 他發表了一篇演說,讓我相當吃驚的是,他在演說時並沒有展現出很大的熱情。他採取這個奪權行動之後,必須面對來自黨內的反對派,而且我覺得他似乎對自己有一點沒把握。大約過了一個小時傳來消息,表示那些軍團已經包圍冬宮並拘捕臨時政府,克倫斯基則在變裝之後乘坐汽車逃跑。接著當然出現了極大的熱情,感覺事情正在取得進展…… 列寧在第二天向「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發表演說時,孟什維克與右派社會革命黨群起而攻之。他們抱怨說,布爾什維克強行阻擋反對派的代表──特別是在大城市之外的鄉間地區──藉此篡奪各級蘇維埃的控制權。列寧則利用他的黨新近獲得的優勢,成立了一個完全被布爾什維克把持的內閣,而那個所謂的「蘇維埃人民委員會」(Sovnarkom),其實是一個未經民選的政府。 孟什維克指控布爾什維克黨人非法奪取政權,紛紛離席以示抗議。當他們走開的時候,托洛茨基咆哮地說出了那段有名的話:「你們是些可憐蟲,你們已經徹底破產,你們的角色已經演完了。去你們現在該去的地方,滾進歷史的垃圾堆吧!」 孟什維克的擔憂很有道理。 大多數革命支持者多半以為,列寧的「一切權力歸蘇維埃」這句口號,意味著藉由某種形式的社會主義聯盟來組成政府;凡是願意給他們「和平、土地和工人掌權」的革命派系都將包括在內。 然而布爾什維克已開始緊緊抓住各級蘇維埃的領導權,一點也不打算鬆手。 「蘇維埃人民委員會」最先採取的行動之一,就是創建一個新的秘密警察組織,並取了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名稱「全俄肅清反革命和怠工非常委員會」(「全俄肅反委員會」)──很快地這個委員會就以其俄語的兩個開頭字母「契卡」(Cheka)為人所知。 秘密警察奉命追捕與囚禁布爾什維克的對手,其中也包括他們自己昔日在社會革命黨和孟什維克的盟友。壓制政治多元化的行動於焉展開。不過列寧的政府也推行了一些真正受歡迎的措施,諸如頒布《和平法案》,以及有關把土地交給農民的《土地法案》。該政府將銀行國有化、沒收教會財產,並且把工廠交給工人。布爾什維克同時用棍子和紅蘿蔔來鞏固他們對權力的壟斷,而且這種情況將持續七十年之久。 一九一七年發生的事件,長久以來一直被看成俄國歷史上的轉捩點。 就某種意義來說,的確如此──「二月革命」結束了沙皇統治,「十月革命」則開創了無產階級社會主義的紀元。不過我認為真正能夠帶來改變的機會,是在那兩次革命之間的短暫階段。列寧自己便曾經帶著一絲嘲諷,將二月至十月之間的俄羅斯稱作「世界上最自由的國家」。臨時政府致力於引進自由的議會民主政體、尊重法治的精神,以及對個人公民權利的保障:這些在俄國都是鮮為人知的東西。 列寧卻對那種「資產階級的」自由嗤之以鼻。 他喜歡表示,布爾什維克「不迷信」民主。無產階級專政應該由一小群革命家強加於社會,因為他們比無產階級本身更清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民主則除了有助於促進社會的社會主義轉型之外,根本不具備任何內在價值。按照馬克西姆.高爾基的講法,列寧對一般人民抱持著「老爺式的無情態度」,對他們的生命「絲毫不存顧惜之心」。英國戰地記者摩根.菲利普斯.普萊斯也報導說,列寧計畫在俄羅斯推行的新獨裁統治,甚至讓羅莎.盧森堡等革命領袖感到震驚: 她不喜歡俄羅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壟斷了蘇維埃的全部權力,並且驅除一切持反對意見者的做法。她擔心的是,列寧的政策不會帶來她所贊同的工人階級對資產階級專政,反而帶來共產黨對工人階級的專政。 從更廣泛的意義來看,一九一七年就不怎麼算是一個轉捩點了。俄羅斯的千年獨裁歷史將會繼續下去,只不過換了個名稱而已。 偉大的蘇聯作家瓦西里.格羅斯曼在史達林死後不久寫道,俄國曾經有過兩次獲得自由的短暫機會──一八六一年的解放農奴,以及一九一七年的「資產階級」革命。然而二者都慘遭踐踏。格羅斯曼人生末期的小說《一切都在流動》(1964),將「十月革命」判定為另外一個「命運交關的時刻」,而俄羅斯就在此際再度走了回頭路: 幾十種或者幾百種……學說、主義和方案,宛如求婚者般地找上了剛剛掙脫沙皇鎖鏈的年輕露西亞。當他們從她面前列隊通過時,鼓吹進步的人們含情脈脈地凝視她的臉龐。 ……看不見的絲縷,將這些人與西方議會政治和君主立憲的理念連接起來。……可是那個奴隸女孩的目光──那個偉大的奴隸女孩尋覓、懷疑、打量的目光──卻停留在列寧身上!那就是她所選擇的人…… 一九一七年二月,自由的道路已經為俄羅斯敞開,然而俄羅斯選擇了列寧。……支持俄羅斯獲得自由的人們所展開的辯論已告終結。俄羅斯所承受的奴役再一次證明是無法掙脫的…… 一九一七年的弔詭讓人感到可怕,因為爭取自由與自治的俄羅斯人民,將把自己交付給一個更新、更壓迫的專制獨裁政體。 作者簡介 馬丁.西克史密斯(Martin Sixsmith) 1954年出生於英國柴郡(Cheshire),曾在牛津大學、哈佛大學、巴黎索邦大學,以及列寧格勒大學就讀。西克史密斯在1980至1997年間,相繼擔任英國廣播公司(BBC)駐莫斯科、華盛頓、布魯塞爾和華沙的特派員;1997至2002年間先後在英國工黨政府擔任通訊處長和新聞秘書;目前的身分則是作家、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和新聞記者。著有《莫斯科政變:蘇維埃體制的末路》、《自旋》和《我聽見列寧在笑》兩部政治小說,《利特維年科檔案》和《普京的石油》等政治論述,以及報導文學作品《遲來的守護者》(麥田)。 本文摘自左岸文化出版《俄羅斯一千年》第二十一章 十月革命根本就是神話。 […]
↧
↧
【說書】時代的先行者:改變歷史觀念的十種視野
作者:鄭伊庭 我們之所以不斷重新書寫歷史,是因為每一代年輕人都會向過去提出截然不同的問題。我們之所以對許多事情仍一無所知,只是因為還沒有人提出適切的問題。 ──艾波比 曾經,我們對歷史的認識僅止於朝代更易、名人政要,也以為那才是重要且值得流傳給下一代的事。 然而曾幾何時,我們開始留意起過往出現過的各種面孔,以及各種真實可親的常民生活? 誠如書腰所問:「什麼時候,我們開始關注女人、奴隸、中產階級或者異教徒的人生?什麼時候,我們開始用說故事的方式呈現歷史?」這本書沒有給一個具體的答案,但是它介紹了十個人的一生:是他們在一樣的時代,看出不一樣的事;是他們讓我們發現,原來世界也可以這樣看。 ***** 《時代的先行者──改變歷史觀念的十種視野》收錄九位西方當代學者在哈斯金斯講座的演講稿,外加一篇學者介紹。講座主題是「the life of learning」,由每位學者自述生平背景與學思歷程,主辦單位ACLS的主席余寶琳明白表示,希望講者能從中「反省作為學者的人生,關於研究的動力、決心、所獲得的滿足(以及破滅)感」,以及他們在學術組織中的生活和學習經驗,「我們不希望講者只談論自己的學術成就,而是與其他學者分享他個人的學思歷程。」 講座每年邀請一位學者,其研究領域各有擅場,本書從中選錄影響當代史學發展的重要九家,分別是:勞倫斯‧史東(Lawrence Stone)、卡爾‧休斯克(Carl E. Schorske)、保羅‧奧斯卡‧克里斯特勒(Paul Oskar Kristeller)、娜塔莉‧澤蒙‧戴維斯(Natalie Zemon Davis)、克利弗德‧紀爾茲(Clifford Geertz)、彼得‧布朗(Peter Brown)、彼得‧蓋伊(Peter Gay)、葛爾達‧勒納(Gerda Lerner)、喬伊斯‧艾波比(Joyce Appleby),最後另收一篇關於社會學家查爾斯‧提利(Charles Tilly)的述介。 十位學者儘管領域各異(如社會學家提利、人類學家紀爾茲),但不論題材的開拓、方法的創新,或者跨域的整合,無一不影響現當代的史學研究: 史東在量化主流下,主張復興「說故事」的敘事傳統,不惜與學界當權的老友反目,重新滿足人們對歷史最純粹的渴望;休斯克突破當時學科分立、史學與其他學門互相隔絕的處境,毅然跨入文學藝術與音樂領域,以內在分析看待藝術本身的表現,從中交織出一整個時代的思想史;克里斯特勒對人文主義和文藝復興重新定義;戴維斯突破固有學術體制,透過電影將史學研究的成果面向大眾,呈現過往未曾被訴說的邊緣人的歷史。 人類學大師紀爾茲倡議的文化詮釋廣為當代史家吸收化用;布朗開闢了「晚期古典」此一嶄新的研究領域,引領無數後繼者跟進深化;蓋伊從事「觀念的社會史研究」,並大膽融合佛洛伊德心理分析,三十幾歲就公然挑戰過往對啟蒙運動的認知,引起名家與各界抨擊,勇於為大眾自以為熟知的領域揭示新貌;勒納將過往不被討論的女性重新放回歷史研究的視域,且付諸具體行動,創建婦女史研究課程,讓女性史正式成為一個學門。 艾波比的美國史研究啟發讀者反思國家力量灌輸的史觀是否片段,是否真實;一生究心於民族國家發展和社會進程的提利,在主流尚未肯認的情況下,甘冒教職受阻的風險,毅然倡議歷史社會學,將「時間的因果關係」導入向來訴諸當下時空的社會學研究,在史學和社會學都具有重大的開創性。 這樣的陣容,鎖定的目標讀者自然是歷史學界。 書前的三篇序文也著眼於此:李弘祺教授的萬言導論〈近代西洋史學200年〉不惜細說從頭,以精準的速寫勾勒出近代史學發展的輪廓,讓讀者迅速掌握這十位學者的意義;蔣竹山教授〈我的當代文化史大師的閱讀之旅〉具體列舉這些「夫子自道」對於中文世界的史學研究者而言,究竟提供了哪些新的理解脈絡。 主編陳建守的序文篇名更是毫無懸念的直指本書就是「致歷史學徒的十封信」,這些學者們的啟蒙過程、師友往還以及研究取向的轉折,甚至是某些研究撇步(例如克里斯特勒分享,尋找文獻不要只翻索引,還要盡可能瀏覽所有的印刷目錄和未出版清單),都是學徒們參考借鑑的典範。 那些填鴨式教育、課綱爭議、學術商品化,從來就不是現在才有的事 然而,閱讀的趣味總在意想不到之處蔓延開來。即使是沒聽過這十位主角的「非理想讀者」,也可以很簡單的看這本書,並從中得到啟發。這其實就是十個人的生命故事──好吧,再加一個共同點:十位人文學者的生命故事。你在書中看見他們如何面對每一個人生的重要考驗,看見他們回顧一生經歷時,如何揀選/指認那些「導致他們成為現在這個人」的轉捩點。 一位猶太女孩如何成為女性研究的先鋒?一名左翼學者如何走過冷戰時期美國社會的抵制,透過電影等大眾媒材,探討農民、奴隸、罪犯和其他邊緣人的一生?他們將自己的人生拿出來訴說、現示,讀著讀者,宛若一條河流就這麼從眼前流過。 這其中呈現出某些當時的歷史共相,像是二戰期間,納粹政府禁止猶太人從事教職,猶太身分迫使克里斯特勒二度移民、出身奧地利猶太家庭的勒納,也曾被納粹當作誘使父親出面的人質而遭到隔離入獄、蓋伊為了逃離納粹德國而淪為難民……;另一方面,更反映了不少跨越時空依舊存在的學術阻力。你能從本書看見他們置身理想與現實的天人交戰中,如何抉擇。而這些抉擇,很可能你我都正在面對。 好比開啟敘事史學的史東,原來也成長於填鴨式教育。他自況少年時期當了「為期八年的奴隸」:「我在八到十六歲這八年歲月裡,幾乎可以說唯一學到的,便是把《泰晤士報》的社論從英文散文翻譯成拉丁文散文;從拉丁文散文翻成拉丁文韻文;從拉丁文韻文譯成希臘文散文,然後又從希臘文散文再譯回英文散文。」 「我無法看出這到底對我的人生有何益處,現在仍是如此。」縱使來到牛津大學,學校一味固守於英國政治史和憲法史,學生對於英國和歐陸以外的歷史普遍一無所知,也不覺得必須知道的教學模式,也讓史東覺得「令人窒息」。 又如學術環境的消長變化,總是難料:休斯克曾親歷一段由史學主導各領域、甚至取代了哲學的黃金時期,晚年卻親見史學喪失領導地位,其他學科紛紛「去歷史化」的鉅變。成長於大蕭條的紀爾茲,青年時期受惠於戰後「退伍軍人安置法案」,遇上美國高教的榮景,唯今反觀當前的學術界,他直言學術淪為商品化,獎學金和終身教職越來越難取得,人文研究者的處境日益艱辛。 布朗則戳破體制現實的一面,躋身學界不代表進入天堂,往往是踏進去之後,才看見其中醜惡:「我們選擇相信,每一所大學都有兩種人:學者和弄權者。我們知道弄權者是誰,也知道他們的所作所為。有時他們能幫上忙,但更多時候他們危及了我們的崇高目的。我們常常認為,他們在休息室、辦公室和會議上耍弄的手段,是時不時考驗聖人耐性的種種折磨。但我現在吃驚地看到的,是非常不同的景象:有學問的學者自己在使政治手段。」 甚至是關於歷史與集體記憶、關於課綱這回事,遠在半個地球之外,專研美國史的艾波比早已發出這樣的喟歎:「我是後來才逐漸體會到,寫作並且教導自己國家的歷史,代表了一個特殊的知識事業。」 1995年,艾波比的同事蓋瑞‧納什的新課程標準草案,正式遭到美國眾議院的否決與譴責。她切身感受到國家/政治對於歷史論述的介入,並清醒的看出這是研究本國史必然面臨的問題。畢竟對於某些美國人來說,關於奴隸、女性、勞工、移民以及其他邊緣族群無情甚至殘酷的故事,都有可能破壞美利堅民族英雄般的傳說。 這些困局想必台灣的人文學界定不陌生。它們在不同時空中輪番上演固然令人沮喪,然而幸運的是,這十位學者也以自身貢獻證明了環境再壞,人還是能開出不一樣的路。或許,對於人文研究者來說,從來就不存在一個擁有所謂美好學術環境的時代,問題只在於我們如何突破重圍,回應並且開創屬於自己的時代。 面向學術,還是面向當下社會? 談到時代,終究要回歸到「學術研究是否應該與時代對話?又應該如何對話?」的古老命題。 本書介紹的學者,各有各的人生選擇。既有強烈主張「為學術而學術」、自認「終其一生從事研究從來不是出於個人或政治目的」的克里斯特勒,也有訴諸行動的勒納。十位學者分別座落於光譜之間,各有取捨定向。 其中,史東可謂以學術研究體現其現實關懷。他認為,「歷史是兼具道德與學術的事業,它既不應也不該與當代的世界觀和秩序毫無關聯。」對公眾事務的關心,更從兩種形式影響了他的學術。一是在形式上訴求更廣泛的讀者(包括論述方式以及書籍的裝禎設定),二是在選題上會因當下刺激,而導致探究過往類似的議題。 不過史東也高度自覺的反省了這種研究取向的風險與平衡之道:「這樣的歷史生產究竟是好是壞,我無從得知。但像這樣由現實關懷驅動的歷史探究,即便在進行之時並非有意為之,也會包藏嚴重的禍心,亦即過去是透過未來的觀點,而不是在它自身的條件下被省視。如果歷史學家心中最至高無上的主要問題,為我們如何用過去饜足現在,就會冒著很明顯的輝格式目的論的扭曲之風險。另一方面,正是這個對當下事件解釋的需要,才是人們會對歷史有興趣的主要理由。」 「遠離目的論式的扭曲的主要防衛措施,就是要在心裡牢記著過去的人們跟我們是不同的,而且彼此間的差異始終必須要被調查與闡明。更進一步的防衛措施,是一直要在心裡惦記著,在歷史裡會有偶發事件的因素,承認在任何時候,歷史都有朝另一個方向發展的可能性。」 休斯克則主張,政治特別重要,它不只是決定生活的主要力量,也是一種倫理責任。 他曾宣讀牛津誓言,矢志絕不支持政府任何戰爭行動,卻也親身見證了政治無孔不入,即便是向來抵抗政治力入侵的堅強學術保壘,哈佛大學面對1938年美國是否應該參戰亦曾激烈討論:「究竟要認同超脫世俗政治的文學共和國,還是要效忠自己的國家?」這樣的經歷,促使休斯克從中領悟到過往實證主義史家未曾思及之處:「吾人在研究歷史之時,其實也是身處歷史之中。」「這樣的理解使我們意識到,史家的現實社會立場,可能對歷史研究產生影響。」 相較之下,書中收錄的兩位女性學者對於社會改革更為積極。戴維斯在大學時代便積極參加社會運動,在一片肅殺的麥卡錫主義下,她鮮明的左派立場吃了許多虧,甚至因此護照遭到沒收,無法出國蒐羅研究的史料。 同時,戴維斯在學術上的選題,也始終將非主流群體甚至是邊緣人視為其研究的核心關注所在,這甚至是她的生命母題:「我把工人寫入歷史,然後是女性、猶太人,接著是美洲印地安人以及非洲人,就好像一次次從事解放的使命。歷史書寫本身究竟是不是就只是一種自我的書寫,不管我們如何尊重過去所賜予的文本,都無法改變這個事實?」 另一位成長於奧地利內戰硝煙下的學者勒納,早在十五歲時就參與反法西斯的地下活動,此後陸續投身各種爭取民權與女性平等的運動,學術上則極力爭取將婦女納入史學研究的視域中。她於1972年首創婦女史的碩士課程,正式奠定婦女史的地位。 […]
↧
記憶的政治:如何看懂日本歷史教科書爭議
作者:王文岳(中央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課綱微調在國內引發軒然大波,但歷史課綱的爭議不僅只在台灣,鄰近的日本、韓國亦然。歐陸和解的經驗,顯示歷史教育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國際情勢的影響、政治精英的組成與社會大眾的認知,均需透過長期蘊釀與推動,才能真實促成和解。在這點上,亞洲國家的戰後和解歷史,顯然還有一條很長的路。 在澀谷的地鐵出口街上,一個身著白衣的男子,站在一台宣傳車上,手上拿著日本國旗,身旁立著「自主憲法制定」、「帝國憲法復元」等口號,大聲發表政治主張。在車旁的一群男子,則著整齊的制服,舉著「國體護持」的關東旗,在旁警戒。在下班時間,這樣的場景很是引人注目。但身著時髦衣飾的行人,並沒有停下來一分鐘,聆聽這位白衣男子的主張。這樣的場景,恰好說明民族主義在日本的處境。極少數的人聲音很大,企圖讓這個社會瞭解他們的主張,但絕大多數的民眾,只專注在眼前的生活。 當年在東京進行訪問研究時,筆者曾向友人與受訪者詢問他們對於「民族主義」的看法,受訪者幾乎都認為日本的民族主義在政治上若不是不存在,就是不具有實質影響,「日本已是一個和平主義的國家」,日本人是這樣相信著。那我們如何瞭解近年來出現在上海、首爾的反日浪潮呢? 歷史在近年成為東亞國際政治上的核心議題。中日兩國之間就釣魚台主權爭議升高對立;日韓彼此之間亦因竹島/獨島主權與慰安婦問題而使兩國關係陷入國交恢復以後的低點;即使是中韓亦曾在2004年因高句麗歷史歸屬而影響兩國關係。 東亞地區的歷史爭議由來已久,但對國際政治造成實質影響則是晚近的現象。對於此一議題,坊間似乎仍然缺乏一致的解答。有人認為東亞文化慎終追遠,在歷史定位上錙銖必較。亦有人認為當今歷史爭議不過是政客的表面功夫,藉題發揮。以上論點均有其理,但相互為戰的歐陸國家,已可拋棄成見和衷共濟,東亞國家的歷史爭議,亦應有解套之道。 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發動者,今日,德國卻是歐洲的貿易與外交領袖。 主要的原因,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德國對於戰爭犯行的認錯、悔改與賠償。德國歷任的總理,不但在各式場合誠心表達悔改,提供德國罪行受害者的賠償,並且廣建記念館,提醒自己與世人勿重蹈覆轍。 德國的悔改經驗,並非幡然轉性,一蹴可幾。事實上,德國與歐陸國家的和解,乃是天時地利配合才能成功。在國際政治上,德國在戰後為美蘇英法四國佔領,同盟國在佔領期間對於德國實施了「去納粹化」與民主化的改革。在1949年的紐倫堡大審中,納粹的主要戰犯受到懲處,納粹組織也遭取締,使得德國政治上的納粹勢力一掃而空。戰後東西兩德執政的基督教民主聯盟、社會民主黨與共產黨均對納粹持強烈反對立場,執政以後,持續推動去納粹化,有數十萬的納粹分子遭到逮捕與審判。結果,德國行政與司法體系中的納粹勢力一掃而空,追訴納粹罪行沒有期限,完全撲滅了世人於納粹再起的疑慮。 除了國際政治以外,德國政治領袖對於納粹犯下的罪刑亦真誠進行道歉。戰後首任總理艾德諾提供全世界猶太大屠殺倖存者戰爭賠償;布蘭特總理於1970年訪波蘭時於猶太人紀念碑前下跪;梅克爾總理訪日仍勸導日本「正視歷史」。這樣真誠且持續的態度,不但使德國獲得鄰國諒解,也開啟德國的國際空間。1960年代, 法國即公開讚揚德國是重要的盟邦,這樣的巨大改變,距離戰爭結束僅20年。 除了政治結構的改變,德國的歷史教育更是歐洲和解的基石。在德國的歷史課綱中,不但明載納粹與種族大屠殺的講授比重,並且要求學生參觀集中營、紀念館, 與酷行倖存者對話。並且透過德、法、波蘭等國合編歷史教科書的過程,促成戰後歐洲世代歷史認知的和解,幫助了歐洲整合的進程。 歐陸和解的經驗,顯示歷史教育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國際情勢的影響、政治精英的組成與社會大眾的認知,均需透過長期蘊釀與推動,才能真實促成和解。在這點上,亞洲國家的戰後和解歷史,顯然還有一條很長的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美國對於日本實施佔領,在美國的日本重建計畫中, 透過政治民主化與去軍事化的措施來拆解日本的戰爭機器。然而,日本與鄰國的和解,則在一連串的政治算計與歷史事件的發展過程中被視為交易的籌碼,一再延遲。加上東亞安全局勢緊張,韓戰與冷戰的爆發,使得日本成為圍堵共產勢力前線,對於日本與中韓等國進行歷史對話,殊為不利。1972年「中」日兩國推動關係正常化之際,中國高層為了對抗蘇聯,甚至主張兩國歷史問題應該「向前看」,即使1978年鄧小平訪日前夕靖國神社正式入祀14名甲級戰犯,亦未影響中日兩國國交正常化。 東亞政治情勢對於歷史和解的漠視,對於日本的歷史教科書編彙亦有深遠影響,亦歷史教科書的編彙成為意識形態鬥爭的場域。最著名的案例為「家永教科書裁判」,此一歷史教科書作者為東京教育大學教授家永三郎,其所編彙之《新日本史》雖然對於日本殖民、侵略戰爭、南京大屠殺、滿州七三一部隊、沖繩登陸戰強迫住民自殺事件均有客觀記載,但在1962年的文部省教科書審查中,以書中所載之戰爭描述過於黑暗而予以否決。為此,家永教授針對教科書審查是否違憲問題於1965、1967與1984年提出三次訴訟,展開了一場長達32年之久的司法戰。這場橫跨到1997年的官司中,最高法院認為教科書審查並不構成違憲,但也部分支持政府濫用裁量權的觀點。 1980年代以後,東亞各國交流日熾,教科書編彙問題益形複雜。一方面,中韓兩國對於日本歷史教科書持續淡化日本的侵略與殖民的事實表達不滿。而日本國內的民族主義者認為主流的歷史教科書過於壓抑,在1996年組成「新歷史教科書編彙會」,對主流的歷史教科書提出批判。新歷史教科書主張主流的史觀為「自虐史觀」,西尾幹二、藤岡信勝與杉原誠四郎等學者提出相對的「自由主義史觀」,強調日本的文化與傳統,大幅淡化侵略犯行。 新歷史教科書編彙會之立場自然引起中韓等國的注目,但其於同年出版的《教科書沒教的歷史》竟造成百萬套以上的熱賣,顯示日本國內對於此一史觀亦有一定的支持。新歷史教科書編彙會在2001年以後開始推出 《新歷史教科書》及《新公民教科書》經審查後上市,雖然採用的學校不多,但招來中韓兩國的強烈批判。 2005年,扶桑社的《新歷史教科書》再版,正逢日本爭取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之際,中國大陸各地就《新歷史教科書》內容對於釣魚台主權描述發起了激烈的全國性街頭示威,間接反映了中國大陸官方態度。2010年以後,東亞領土問題升溫,中韓兩國持續批判日本官方在領土議題上的立場。在2014年,日本文部科學省在中學的歷史教科書編彙指南明定釣魚台、竹島為日本固有領土。此舉不僅在日本國內產生爭議,亦造成中日韓三國關係緊張,影響推動經年的東北亞經貿整合。 歷史的殘留已造成東亞向前邁進的障礙,而東亞要向前邁進,各國和平地共審歷史,恐怕是解開歷史之結的第一步。 據美國史丹佛大學的斯奈德教授(Daniel Sneider)對於中日韓等國歷史教科書的研究,發現日本的歷史教科書宛如無聊的編年史,而中國的教科書則強調愛國主義,強調中國共產黨在戰爭中的貢獻。缺乏共同理解的歷史教育,自是歷史和解的最大障礙。另一位學者林德(Jennifer Lind)則就國際的道歉與和解進行研究,著有《道歉國家》(Sorry States)一書。 她發現國際政治的和解,必須由侵略國對於侵害人權的歷史真誠道歉開始。然而,倘若只是侵略國單方面的悔過、道歉與賠償,亦可能造成國內民族主義者的反彈,使得和解益為困難。因此主張國家之間透過官方與民間雙邊暨多層次的交流,促進全面的溝通與互信,以達真實的和解。由這個角度而言,要建構東亞的和解世代,或許得經由更多的社會相互對話開始。 本文刊登於「自由評論網─超A評論」 更多故事: 【臺灣吧EP7】榖物換肥料,造福了誰?──二次大戰後的台灣農民 2015-05-09 13:42:07 1 【冷知識週刊】第二十號:來找茶吧!大航海時代與歐洲各國語言中的「茶」 2015-06-20 16:09:42 1 【歷史關鍵詞】啟蒙:理性與科學,真的讓我們更幸福了嗎? 2015-04-19 13:48:37 1 【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愛的大亂鬥 2015-09-01 02:53:55 1 【認識古埃及系列之五】第二中間期(1783-1540 B.C.) 2015-04-06 14:36:01 1 七十年前,戰爭結束那天:七位長輩談記憶中的8月15日 2015-08-14 13:06:23 1 穿越者注意!千萬不要當唐太宗的哥哥!(上) […]
↧
【臺灣地名真相】野柳跟野生的柳樹有關係嗎?
作者:曹銘宗、翁佳音 台灣北海岸的著名景點野柳(新北市萬里區野柳里),這裡是大屯山餘脈入海的岬角,以風化、海蝕形成的「女王頭」、「燭台石」等奇岩怪石聞名,附近還有近年來以「萬里蟹」著稱的野柳漁港。但是,在野柳並沒有看到「野生的柳樹」啊! 野柳是清代或更早就有的地名,如果命名與柳樹無關,那就可能源自原住民語,但是後來我們從台灣史研究找到了答案,原來野柳源自西班牙語! 荷蘭、西班牙的競賽 十七世紀初,歐洲最強大的兩個海權國家荷蘭、西班牙,為了對外殖民、貿易、傳教,把勢力擴展到了東亞。荷蘭人繞過南非洲往東,從印度洋而來,在印尼雅加達設立總部。十六世紀已跨過大西洋、在美洲建立殖民地的西班牙人,則從墨西哥往西,橫越太平洋而來,在菲律賓馬尼拉設立總部。 荷蘭、西班牙在歐洲相互爭戰,來到東亞後繼續競逐,先後在當時不屬任何國家管轄的台灣設立據點。荷蘭人一六二四年占領南台灣,在台南安平建「熱蘭遮城」(Zeelandia)。西班牙人一六二六年占領北台灣,先在基隆和平島建「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r),後在台北淡水建「聖多明哥城」(San Domingo)。 魔鬼角 當年西班牙人航行基隆和淡水之間,因在經過野柳岬角處常會觸礁擱淺,並遭當地原住民趁火打劫,所以在地圖上標示Punto Diablos。西班牙文的Punto 就是岬角,Diablo 即英文的Devil,就是魔鬼的意思,可見那時西班牙人把野柳視為可怕的魔鬼岬角。西班牙文Diablo,可以確定就是台語野柳(音iá liú)的來源。 荷蘭人在一六四二年把西班牙人逐出台灣後,對野柳的地名大都跟隨西班牙人的稱呼,荷蘭地圖對野柳標示Duijvel hoek,Caap Diable,都是魔鬼岬角的意思。 野柳的地名由來竟是魔鬼,雖然有點煞風景,卻展現了真實的地理和歷史! 四百年前橫越太平洋的西班牙船隊 從野柳的海難,不禁讓人想問:在十六、十七世紀,西班牙人的帆船如何橫渡太平洋,往返美洲和東亞呢?原來,西班牙人的動機是3G:God,Gold,Glory,航海則靠北赤道洋流。 西班牙船隊從美洲殖民地墨西哥的Acapulco 港出發,跟著北緯十五度的北赤道洋流,由東向西橫渡太平洋,三個月就可到達菲律賓。 在回程上,西班牙人則花了好幾年時間才找到航線:北赤道洋流到達菲律賓後,有一分支轉向北方(黑潮),經過台灣東海岸到達日本南方;在北緯四十五度分成兩支,有一支由西向東橫渡太平洋;到達北美洲後,再分成兩支,有一支往南的加利福尼亞洋流,最後回到Acapulco 港。回程時間較長,需要五、六個月。 對當年西班牙的軍人、商人、傳教士來說,這是既艱苦又危險的航程,兩人中只有一人歸來。他們傳播了福音,也掠奪了殖民地,至於國家和個人是否贏得了榮耀?則交由歷史和上帝評判。 曹銘宗 一九五六年生,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從事自由寫作,並任英語、華語導遊、台灣文創產業、休閒農業參訪團講師。長期關注台灣族群文化,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翁佳音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臺灣政治大學、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研究專長為十六至十八世紀臺灣史、東亞史,史學理論、歷史民俗學。曾主持「新港文書研究」,以及「荷蘭時代決議錄」譯註等計畫。精熟荷蘭語與荷蘭文獻,其編著的《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解讀十七世紀中葉北臺灣的荷蘭古地圖,是研究早期台灣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譯註及著作有《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的連續性問題》(稻鄉出版)、《荷蘭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1)》(南天書局)、《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等書。 本文收錄於貓頭鷹出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 更多故事: EP0.5 小單元:鴉片 2014-10-02 08:17:18 1 【有故事的旅行】馬來西亞:新舊文化混雜之美 2015-10-22 23:00:02 1 沉船中發現的啤酒,揭開兩百年前的釀造方式 2015-12-01 09:00:53 1 台灣崎嶇民主路:一個追尋理想的故事(一) 2014-07-16 23:47:36 1 【鬼的歷史】墨西哥亡靈節:穿梭西班牙與印第安文化的鬼 2015-08-15 04:15:31 1 國父的愛情:土耳其領袖凱末爾和他生命中的四個女人 […]
↧
【說書】橡皮推翻了滿清嗎?
作者:李瑞川 在開始前,先讓我們進行個活動: 孫中山 看到這三個字,你會想到甚麼字眼?「中華民國國父」?表現不錯!「推翻清朝的革命家」?歷史學得很好!「懷抱夢想的時代先行者」?你好像走錯棚了! 將孫中山連結到辛亥革命,再連結到清朝的滅亡,現今的歷史課本便是如此強調。目的是藉由強化孫中山的國父形象,以拉抬身為孫中山傳人蔣中正的歷史地位。但藍弋丰卻藉由這本《橡皮推翻了滿清》,告訴你孫中山並不一定是導致清朝滅亡的主因,辛亥革命也沒推翻清朝,讓清朝滅亡的另有其人。 藍弋丰畢業於台大醫科,但並未行醫而從事圖文創作,並在ppt擔任「架空歷史板板主」。這本書的寫法非常具有作者的個人特色,問題意識相當明確,首先提出一個問題,環繞著這個問題進行探討,再探討延伸而出的問題。 在閱讀時,讀者可以不受篇章和順序的限制,任意挑選其中章節開始,並不會妨礙對於內容的理解,閱讀的自由性是本書的一大特點。再加上作者並非畢業於歷史科系,行文時將史料藏在段落中,這樣的寫作風格更能貼近一般大眾,使本書能夠被樂於親近,值得向社會大眾推薦。 全書可以分為三個部份: 第一章是作者最集中火力的戰略要地,在一開頭先拋出個議題「是橡皮推翻滿清」,指出清末時美國T型車的量產化,導致輪胎原料的橡膠價格水漲船高,吸引上海橡膠股票的炒作走向高峰。美國反壟斷的雪曼反托拉斯法一出場,影響橡膠股票價格下跌,從147.5兩跌成4兩,先前參與炒作的無數清朝錢莊票號因此倒閉,炒股的鐵路建設公司也無法倖免。 等等,不是說橡膠推翻滿清,關鐵路建設公司什麼事? 橡膠只是丟出去的餌,你既然咬上了,只能一路被拖到清朝的滅亡,途中經過哪裡你要看對方怎麼收線,這點你無法決定。從橡膠炒作引起的民間金融系統崩潰,導致清朝較難自民間籌措資金,唯一解決通貨膨脹的可能,只有向外國借貸。但這個方法需要抵押,清朝早將能抵的能押的全都梭了,剩下的都是外國不要的。 在這樣不上不下的局面,盛宣懷提出先將原有的民營鐵路國有化,再以鐵路為抵押向外國借貸,或許可以安然度過這場災難。鐵路國有政策先後在兩湖和廣東順利推行,但在四川卻踢到鐵板。一句話,問題就在清朝錢不夠,四川的川漢鐵路公司共募集了1400萬兩,清朝只願意補償400萬兩,打了三折還不到,你要嗎?而且,當時的四川民營鐵路可說是川民炒路運動,四川人上上下下一起來,清朝這樣搞等於逼迫四川人造反,於是四川保路運動便正式在歷史嶄露頭角。為了鎮壓保路運動,清朝從湖北抽調新軍進入四川,直接促成辛亥革命的爆發。 辛亥革命這個以往被視為是中華民國建立的關鍵時刻,作者並沒有放過,首先還原辛亥革命當晚,新軍莫名其妙佔領武昌城的經過,當晚參與成員最大不過排長,你我當兵都可能做過,怎麼可能指揮革命?再加上武昌城外有清朝軍隊威脅,為安撫人心,便「抓」了新軍軍官黎元洪作為領導,這人還是日後的中華民國大總統。 辛亥革命只是隻蚊子叮了清朝,武昌城隨時有變成肉餅的可能,要說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實在是過譽了,當時連能維持多久都是個問題。真正促使清朝垮台的是辛亥革命後的各省響應,也就是各省諮議局宣布獨立,迫使清朝推出袁世凱鎮壓革命,袁反而和革命黨和談,迫使清朝皇帝退位,清朝正式完蛋。換句話說,清末在日俄戰爭後推動立憲運動,在各地設立諮議局,試圖將君主立憲制度引入中國,但卻間接導致辛亥革命成功。或許說,藍弋丰所要表達的是,滅亡了滿清的不是別人,正是滿清自己玩死自己! 就如同作者所說,促成清朝滅亡的不會只有橡皮單一因素,會有其他更多的因素相互作用。作者認為袁世凱據以脅迫清帝退位的北洋陸軍,以及發動辛亥革命的新軍,都是促成清朝滅亡的關鍵因素,於是放在第二章說明。 第二章可說是作者以往網路文章的匯集,作者或許曾在網路上討論過清末的通貨膨脹、人口過多、甲午戰爭失敗原因以及袁世凱的崛起等問題,因此將相關文章收納成為一章。便因網路文章的特性,隨著文章的討論,作者興之所致,筆尖隨意遊走,導致此章脈絡頗為混亂,梳理不易。但可觀察到一點,作者試圖擺脫傳統的歷史論述,建構形成自我的歷史論述。例如第二章分為四部分:「銀子從哪裡來?」、「人往哪裡去?」、「歷史轉捩點-甲午戰爭」、「大北洋的誕生」。 首先是「銀子從哪裡來?」,作者試圖擺脫傳統英國和清朝的貿易衝突,自全球體系的概念解釋鴉片戰爭為何爆發。西班牙在地理大發現後取得大量美洲銀礦,並且建立跨太平洋貿易航線,東亞成為以歐洲為主的世界貿易圈的一環。世界貿易體系導致各國間牽一髮而動全身,作者以中國茶作為例子,英國東印度公司原以美洲白銀與清朝交易茶葉,轉口至英國再販售至歐洲和美洲。 鑑於美洲茶葉走私嚴重,英國通過「茶葉法案」允許東印度公司直接向北美貿易,卻招致北美殖民地對英國傾銷的恐懼,促成美國的獨立。美國獨立使英國較難取得美洲白銀,再加上重商主義的薰陶,金銀等貴金屬等同於國力,英國人自然不願意動用本國的白銀和清朝交易,中國人對英國商品並無興趣,也無法自中國賺取足夠白銀。為了維持和清朝的茶葉貿易,英國人急需找到新的商品可以換取中國的白銀,鴉片因此成為英國人的首選。有別於鴉片導致銀漏的傳統論述,作者認為,拿破崙戰爭導致歐洲缺乏白銀,才是導致當時清朝白銀外流的主因。 接下來是「人往哪裡去?」,作者以馬爾薩斯的「人口論」解釋清朝衰弱,人口可以無限增長,但土地卻無法一直成長,導致乾隆後期人地比失衡,過多的人口成為社會的不定時炸彈,引發清朝中後期變亂不斷。鴉片戰爭迫使清朝五口通商,貿易路線因此遠離廣州,大批失業的船夫和縴夫加上廣西當地的閩客械鬥,人口又過度剩餘,最終炒出清朝最大的變亂-太平天國,依賴英法的協助,勉強平定變亂。 「歷史轉捩點-甲午戰爭」和「大北洋的誕生」,作者在這塊領域能取得的資料有限,可以直接跳過此段。甲午戰爭建議先找出戰爭經過,光比日清雙方炮多少或船多快,戰爭是戰爭,要打了才知道,不需要以一場戰爭的失敗代表整場改革的失敗。「大北洋的誕生」則可參看來新夏的《北洋軍閥史》。 最後部分是同場加映,作者試圖追尋清朝滅亡前「先烈」們歷次革命的足跡,內容自孫中山、黃興、徐錫麟及秋瑾等人的事蹟。簡單說,作者放入這篇附錄,主要目的是將這些建國先烈自神壇中一一請出,再好好檢視。畢竟在後人的追述之中,眾多先烈被塗滿後人的脂粉,早已面目全非。例如孫中山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並且在學成績滿分,第一名畢業,由教務長康德黎博士頒發畢業證書。但香港西醫書院當時有十三位學生入學,僅有兩位學生成績合格能夠畢業,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 看到這些「烈士」的實際面目後,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何這些先烈明知革命很危險,卻又一個個前仆後繼參與。我的答案是「因為潮」,會將自己的生命奉獻在革命只是少數中的少數,大多數的烈士跟一般人一樣都會怕死,只是因緣際會成為了義士。相關的內容,可以參考金哲毅的《國父「們」》,這本書能夠提供更詳盡的資訊。 這本書提到滿清滅亡的因素千絲萬縷,單單用橡皮並不足以完整解釋,作者為何還要提出「橡皮推翻了滿清」?或許說,作者的目的並不是要解釋滿清滅亡的原因,而是要反對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的說法,試圖將辛亥革命還原成較貼近史實的樣貌,一連串的巧合,導致新軍誤打誤撞成功革命,被尊為國父的孫中山當時甚至人在美國。 還原史實中的孫中山是作者的另一個目的,他小時的調皮程度,現代的你只會丟一句「小屁孩」。而且,他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醫師執照並不受承認,其實是個密醫。 歷史容易塑造偉人,流傳著許多偉大事蹟,但歷史中的人物也是人,有著優點也有著缺點,會哭也會笑。這本「橡皮推翻了滿清」,便是將歷史中的偉人請出,一一在你面前述說著他們的故事,故事中有笑有淚,更多的是他們自己的糗態。讀完了書,微完了笑,這些人物依然具有他們的歷史地位,你會不禁說著「原來他也會這樣」,和這些「偉人」的距離又拉近了幾分。 更多故事: 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八)1947年.二二八事件及其後 2015-08-01 09:00:26 1 龍的禮物在非洲:媒體沒告訴你的中國外交 2014-07-02 03:30:33 1 【臺灣吧EP3】空虛寂寞誰人知──林獻堂 2015-01-07 19:27:29 1 希特勒自傳七十年來首次再版,德國學者選擇用文字將它全面包圍 2015-12-07 09:00:25 1 【國父「們」】同盟會篇: 引刀成一快,熱血文青汪精衛(上) 2015-02-20 00:15:51 1 戰火中的日常:臺灣人如何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上) 2015-08-30 12:49:27 1 【國父「們」】武昌起義篇:楔子 2015-06-12 18:27:56 1 […]
↧
↧
【淘鯨記】從墾丁開始,台灣也有一段捕鯨魚的歷史
前言:我們在「燭光晚餐、抹香鯨與美國的崛起」中談到捕鯨業如何讓美國一躍擠身進入當代的強權之一。鯨魚,這海中的黃金,所給予人們的經濟利益大概沒有接觸過或經歷過的人很難想像(我自己也無法想像)。鯨魚在人們開始淘石油這「黑金」之前,可以說是全球經濟活動中極為重要的淘金活動的目標。我們將從台灣短命的淘「鯨」記開始,試著帶大家進入這引人入勝,並在歷史中影響人類活動深遠的全球淘「鯨」記! 隨著保育意識的抬頭,及對於人類和其他動植物等互相依存的認知逐漸深入人心,「捕鯨」在現今是個非常敏感的話題。我們在這裡,沒有要評斷絕對的對或錯,但是試著給予一個全面的全球捕鯨歷史,勾勒出捕鯨真實的面貌及所賦予的文化。 掌握了海洋的人就掌握了世界?! “Who controls the past controls the future; who controls the present controls the past.” “掌握了過去的人就可以掌握未來,而掌握了現在的人就掌握了過去” 我個人非常喜愛的【1984】這本書,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 1903 – 1950)在裡頭如是說。但我想,這是在「人」掌握了資源之後的事情,而要如何才能在這世界先掌握了「資源」呢?我想是: ”掌握了海洋的人就掌握了世界“ ”Who controls the ocean controls the world“ 因為我們生活在陸地上,不可避免的,很多觀點或想法常常都侷限在陸地,忘記了地球上有超過三分之二面積是被海洋給覆蓋的!也因此,可以掌握了海洋資源的人,很大的部分就可以掌握世界,因為他們的「國土」就不只在陸地上。 如同我們在「燭光晚餐、抹香鯨與美國的崛起」談到捕鯨業和美國的崛起有密切的關係,目前世界上所謂「強大」的國家,很多都有著輝煌的淘「鯨」史,像是英國或是日本等等。在這裡,我們希望可以試著從台灣出發,來一窺「掌握了海洋的人就掌握了世界」的秘辛。 是的,台灣也有嘗試過淘「鯨」! 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台灣從最早有商業捕鯨活動的紀錄到現在也已經超過一百年了! 在西元 1913 年(日治時期大正 2 年)的台灣,台灣海陸產業株式會社和當時的內地(也就是日本)合作,準備要好好的來淘在台灣的第一桶「鯨」。 在十九世紀七零年代(1870s)的時候,在挪威和美國已經將捕鯨的技術大致發展到成為現代化的工業模式,捕鯨再也不是一趟出了門之後、就不知道可不可以安全回家的工作了。 台灣在 1913 年準備要發展捕鯨的時候,當時選定的地點,是在現在的墾丁南灣(當時的地名為大坂埒)。當時的日本也才剛引進挪威所最新發展出來的捕鯨技術不久,或許如此,所以引進台灣的捕鯨技術並不是最先進的,設備也沒有很齊全(如捕到鯨魚後的加工設備等)。再加上這一兩年(1913 和 1914 年),在南灣那附近的海域沒有找到很多的鯨魚,導致整體的獲利,並沒有讓台灣海陸產業株式會社感到滿意,或許還造成了不小的虧損,所以台灣「淘鯨」的初體驗,就在大概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夭折了。 在世界第一次大戰(1914 – 1918 年)之後不久,因為種種原因,日本開始用不同的態度對待台灣;也大概就是從 1919 年開始所實施的「內地延長主義」,開始要「試著」將台灣真的當成日本的一部分,而派任了第一任的文人總督──田健治郎(1855 – 1930 […]
↧
【臺灣地名真相】為何貓空叫貓空,跟貓有關嗎?
作者:曹銘宗、翁佳音 台北市文山區指南里的貓空,自清代以來就是北台灣重要的產茶區,一九八○年後發展成為著名的貓空觀光茶園。貓空纜車在二○○七啟用,簡稱貓纜,二○一三年還由Hello Kitty 凱蒂貓代言。貓空的地名與貓有關係嗎? 貓空地名的由來,常見的說法是:此地因河流沖刷在河床上形成很多「壺穴」,即凹凸不平的孔洞,台語稱之「皺空」(Jiâu-khang 或Liâu-khang),後來被錯寫成發音相近的「貓空」(Niau-khang)。 《台灣堡圖》中的「猫空」 這種說法聽來有點勉強,卻已流傳多年。事實上,台灣的壺穴地形以基隆河流域的溪谷最多,在最密集的基隆市暖暖區,也沒聽說有「皺空」的地名或說法。因此,當我們查閱《台灣堡圖》,對貓空地名就有了新的發現。 在此先說明一下《台灣堡圖》。台灣在一八九五年被大清割讓給日本,日本統治下的台灣總督府完成台灣土地調查後,在一九○四年繪製完成《台灣堡圖》(共四百六十六張地圖),呈現清代遺留下來的地方行政區畫(堡里、街庄),根據此圖可以查出清代的台灣地名。 在《台灣堡圖》中,此地標示的漢字並不是「貓空」,而是「猫空」(注意是「猫」,不是「貓」),最重要的標音「バ―カン」(Bākang)。啊!原來此地以前的地名台語叫Bâ-khang,並不是Niau-khang,這就推翻了從「皺空」變「貓空」的說法。 在進一步討論前,先要釐清「貓」和「猫」這兩個字,因為多年來已經混淆了。 在台灣通行的正(繁)體中文,以教育部所編的國語辭典為準,只有「貓」而沒有「猫」。在中國通行的簡體中文,「猫」是「貓」的簡體字,「貓」已不再使用。在日文的漢字,不論新字體或舊字體,就只有「猫」(假名ネコ,羅馬拼音Neko)而沒有「貓」。以此來看,中文和日文的「貓」或「猫」,指的都是相同的貓科動物。 在台語的漢字,依教育部所編的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貓」是正字,「猫」是「貓」的異體字(異體可指古體、簡體、俗體、帖體等),所以「貓」、「猫」可以通用。 然而,在早年的台語漢字,「貓」(Niau)是貓科動物,「猫」(Bâ)卻是不一樣的靈貓科動物。台灣山區常見的果子狸(又稱白鼻心),台語叫「果子猫」(Kué-tsí-bâ)。台灣早年流行的戲劇「狸猫換太子」,「狸猫」(Lî-bâ)指的是猫而不是貓。 以此來看,台語漢字對「貓」、「猫」本來有所區分,可能後來受到日文、中文的影響,慢慢就混淆了。 因此,如果《台灣堡圖》標音正確,那麼現今「貓空」本來的名稱是「猫空」(Bâ-khang)。那「猫空」是什麼意思呢?可能音譯自原住民語,因為在清代文獻中,「猫」(Bâ)字也常取其音來音譯原住民語,例如苗栗舊地名「猫裡」音譯自原住民道卡斯族的社名Bali,嘉義民雄舊地名「打猫」音譯自原住民洪雅族的社名Dovaha。但因找不到相關資料比對,所以就從漢人以動物「猫」命名的方向來探討。 屏東縣恆春鎮的仁壽里,舊名「貓仔坑」,這個「貓」字,當地人的台語發音卻是「猫」(Bâ),念叫「猫仔坑」(Bâ–á-khenn)或「猫仔空」(Bâ–á-khang),這個地方早年就是「果子猫」(果子狸)出沒的坑谷。此外,南投縣埔里鎮溪南里的「生番空」聚落,以地形來看,早年應該是原住民居住的坑谷。 以此推論,「猫空」四面環山,早年可能是常見「猫出沒」的山谷,成為地名的由來。 順便一提,新北市三峽區有一個叫「熊空」的山區,看來很像日式地名,但此地名在清代已有。因此,「熊空」如果無法確定是泰雅族地名,也可能指有熊出沒的山谷。台灣只有一種熊,就是台灣黑熊,一般生活在海拔一千公尺以上。熊空海拔七百公尺,但或許早年也有熊出沒。 曹銘宗 一九五六年生,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從事自由寫作,並任英語、華語導遊、台灣文創產業、休閒農業參訪團講師。長期關注台灣族群文化,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翁佳音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臺灣政治大學、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研究專長為十六至十八世紀臺灣史、東亞史,史學理論、歷史民俗學。曾主持「新港文書研究」,以及「荷蘭時代決議錄」譯註等計畫。精熟荷蘭語與荷蘭文獻,其編著的《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解讀十七世紀中葉北臺灣的荷蘭古地圖,是研究早期台灣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譯註及著作有《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的連續性問題》(稻鄉出版)、《荷蘭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1)》(南天書局)、《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等書。 本文收錄於貓頭鷹出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 更多故事: 【每週一畫】人物群像寫實風格,李石樵《田家樂》 2014-12-05 20:58:44 1 【每周一畫】象徵主義的先驅,幻覺與現實的交融 ──《佈道後的幻象》 2015-12-13 09:00:53 1 關於乳頭的禁忌與解放,你也許不知道的歷史 2015-04-05 14:14:31 1 【台語原來是這樣】台灣的「歌劇 」─ 胡撇仔戲 2015-07-05 19:11:31 1 當皇太后成為影中人─慈禧攝影集1903-1904 (三) 2015-01-31 14:39:15 1 【魔幻拉美】是騙徒還是英雄?哥倫布誤打誤撞開啟的南美悲喜劇 2015-12-21 13:44:46 1 […]
↧
【三國蜘蛛網】麋竺與麋芳的奇貨可居大賭注
有段時間香港很流行拍六、七零年代香港警察與黑社會勾結為背景的傳記電影。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鄭則仕、呂良偉主演的《香港地下司令》(香港片名叫《四大家族之龍兄虎弟》)。 《香港地下司令》以香港《東方日報》創辦人馬惜如、馬惜珍兄弟生平為藍本,後來馬氏兄弟因涉嫌販毒而潛逃來台灣,今年六月也有報導弟弟馬惜珍先生逝世的新聞。 電影裏頭的馬氏兄弟,是一文一武的配搭,這讓我想到了蜀漢陣營裡算得上元老級的麋氏兄弟--麋竺、麋芳。稍微接觸過三國故事的朋友,應該對麋氏兄弟不陌生。《三國演義》裡他們是姓「糜」,這與《三國志》的記載不同,應該是後來說書人的傳抄錯誤所致。 麋氏兄弟在徐州東海郡是非常富有的巨商,《三國志.麋竺傳》記載他們「祖世貨殖,僮客萬人,貲產鉅億」,因此在陶謙剛擔任徐州刺史時,便很慎重地延攬麋竺為他的別駕從事,別駕從事相當於副刺史,陶謙的意圖非常明顯,身邊擺個財庫好辦事嘛! 本來徐州尚稱安穩富裕,但隨著時局的變化,曹操起兵攻打陶謙,內部又有叛變,使得徐州陷入了戰亂。不久後陶謙去世,臨死前還特別以麋竺為代表,延請劉備接手徐州,在這個過程也可以看出麋竺在徐州影響力之大。 劉備入主徐州這個安排,是有助於徐州安定的,至少曹操、袁紹兩個實力派都不反對,但突然跑出呂布這個恐怖份子毫無道義的偷襲,劉備瞬間把徐州賠個精光,連老婆孩子都被呂布抓走,政治生涯已經到底了。 此時與劉備相識不過三年的麋竺,竟願意出錢出人資助劉備;還不僅如此,劉備沒了老婆,麋竺甚至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他。麋竺何止是雪中送炭,簡直是雪中送電暖爐外加羽絨大衣,讓已經快要斷氣的劉備又谷底翻身。 麋竺究竟是想效法呂不韋對嬴異人那樣投資劉備,還是純粹報答劉備援救陶謙抵禦曹操的恩德呢?麋竺是個商人,他做的每一件決定,理論上都應該要有利益可圖的。當時劉備的處境,即便得以存活,但之後面對的環境還是非常險峻,因此麋竺這樣的決定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 後來劉備在與曹操聯手之下,總算是除掉呂布這個大患,徐州也落在了曹操的手裡,麋氏兄弟在這個時候,面臨了一個人生的交叉口。《三國志.麋竺傳》記載,當時曹操有意思要讓麋家留下來,他在徐州設立一個新的行政區「嬴郡」,並且上表獻帝劉協,要讓麋竺擔任嬴郡太守,弟弟麋芳則是擔任彭城相。 嬴郡與彭城國,正好就在麋家興起的東海郡周遭,這意味著如果麋氏兄弟願意轉而依附曹操,麋家在徐州將會得到前所未有的權勢與利益,況且當時曹操是朝廷代言人,有官方認證的公信力,用膝蓋想都知道要怎麼做。 可是麋氏兄弟竟然拒絕了曹操的安排,甚至離開了深耕數代的東海郡,選擇追隨劉備亡命走天涯。這是多大的賭注啊!他們可是拿全副身家,孤注一擲在這個還沒有穩定根據地的大耳長臂男身上了。 麋氏兄弟自始至終不離不棄,劉備依附袁紹,他們就跟著依附;劉備逃到汝南跟黃巾餘賊合流,他們也跟著合流;劉備被曹操追到要走投無路了,麋竺擔任使者去荊州遊說劉表庇護。 麋竺雖然善於經商,武藝也不俗,《三國志.麋竺傳》記載他「便弓馬,善射御」,不過這應該就是有錢人沒事做練練身體,麋竺在劉備陣營就只是一個大股東的角色,重要場合露個面剪剪綵,沒有掌握實質權力。麋芳就比較不同,之後他擔任荊州南郡太守,代表他之前在劉備陣營裡,無論在政務、軍事上都有一定的歷練。 後來劉備在堪稱奇蹟的打拼之下,總算與曹操、孫權三足鼎立,麋氏兄弟這筆賭注可真是賺得盆滿缽滿。劉備平定蜀地後,麋竺被封為安漢將軍,地位比諸葛亮還高,雖然沒有實質統兵,但名義上卻是當時群臣之首。 原本麋氏兄弟義助劉備興復漢室,可以成就一段歷史佳話,但命運是作弄人的,偏偏就在孫吳趁關羽北伐時奇襲荊州,鎮守南郡的麋芳投降孫吳,這段佳話瞬間被抹上了很大一塊汙點。 麋芳降吳無論在當時或是後世,都給了一個非常負面的評價,《三國演義》也將麋芳誇張地醜化,畢竟後來關羽被殺多少與其有關,麋竺也因此事而「慙恚發病」去世。 其實將心比心,關羽一直都瞧不起麋芳,兩人在荊州就有嫌隙,之後南郡失火,關羽又以此事怪罪麋芳。孫吳奇襲荊州,麋芳的立場是「進退失據」,即便僥倖死守逼退孫吳,難保關羽又會另找其他理由對付麋芳。我認為麋芳降吳實在是迫於無奈,無路可走了。 當然我們可以輕易地質疑麋芳為何不選擇自盡或是力戰殉國,但下這個決心又何其容易!沒有麋氏兄弟過去的幫助,就沒有未來的蜀漢帝國,是不是可以給予這對兄弟多一點的體諒呢? 更多故事: 歷史學者最新研究:盧溝橋事變是場意外,不是日本的陰謀 2015-11-07 16:38:45 1 被偷走的一代:丹麥的一場社會實驗,如何毀滅了一群孩子的自我 2015-06-18 06:44:05 1 法蘭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一) 2015-11-19 09:00:52 1 【每周一畫】追尋太陽的靈魂,梵谷與《向日葵》 2015-11-15 09:00:02 1 【每週一畫】浮世繪之最,巨浪與富嶽相互輝映──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 2015-01-02 10:55:56 1 【鬼的歷史】讓我們下地獄之三:陰間官府的潛規則 2015-09-09 17:46:13 1 愛肝‧軍艦‧行進曲—日本軍歌的臺灣遺產(下) 2015-09-26 13:00:58 1 什麼是正義? 2015-11-28 09:00:16 1 承平時期的革命:一九一五,臺南噍吧哖的武裝抗日 2015-09-23 12:18:31 1 […]
↧
把敵人妖魔化,然後孤立、羞辱,最後消滅:古拉格集中營的歷史(下)
作者:安‧艾普邦姆 Anne Applebaum(《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 前情提要:古拉格集中營的歷史(上)、古拉格集中營的歷史(中) 若說古拉格離不開蘇聯和俄國的歷史,那麼它同樣也是歐洲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蘇聯不是二十世紀歐洲唯一發展極權制度或建立集中營制度的國家。本書雖然無意拿蘇聯勞改營和納粹集中營相互比較,但也無法輕易忽略這個議題。兩個體系約於同時在同一塊大陸上建立。希特勒知道蘇聯勞改營的存在,史達林也知道大屠殺的事。兩邊都有受害者描述在營中的親身經歷。深入來看,兩個體系不無相關。 首先,德國納粹主義和蘇聯共產主義都是殘酷戰爭下的產物,這裡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及接踵而至的俄國內戰。兩邊戰場大量使用工業化的作戰方式,都對當時的知識界和藝術界產生強烈衝擊。 但除了數百萬的受害者之外,較少人注意到雙方也開始廣泛使用工業化的監禁方式。兩邊都從一九一四年開始在歐陸各地建立拘留營和戰俘營。一九一八年,俄國境內約有兩百二十萬戰俘,大量生產的槍枝、坦克,甚至帶刺鐵絲網等現代新科技,讓這些集中營和日後的集中營得以存在。有些蘇聯最早的勞改營的前身確實就是一次大戰的戰俘營。 再者,蘇聯勞改營和納粹集中營之所以互有相關,乃因兩者都涵蓋在更廣泛的集中營歷史底下。集中營的歷史始於十九世紀;我說的集中營是指因犯人身分,而非犯罪事實而將人監禁的集中營。跟罪犯營或戰俘營不同的是,這種集中營是為了無犯罪的平民囚犯而設,這些人若非敵對陣營的成員,就是因其種族或政治立場被視為社會異端或毒素的人。 根據這個定義,第一個現代集中營不在德國也不在俄國,而是在一八九五年的古巴。那一年,為了遏止殖民地古巴一連串的叛亂,西班牙帝國開始制訂「重新集中」政策(reconcentración),即將古巴農民「重新集中」到集中營內,藉此剝奪反叛者的食物、支援和庇護。到了一九○○年,reconcentración這個西班牙字已經譯成英文,用來描述英國人在南非波爾戰爭時用於類似目的計劃:英國人將波爾人「集中」到營內以切斷其庇護和支援。 這個概念從此越傳越遠。「集中營」第一次出現在俄文中(kontslager)似乎就是從英文(concentration camp)翻譯過來的,而且很可能是因為托洛斯基對波爾戰爭所知甚詳之故。一九○四年,德國在西南非的殖民地也採用了英國的方式,但做了一個變化。除了拘禁當地原住民(赫雷羅族),德國當局也強迫他們為殖民國從事勞動。 德國在非洲的第一座勞役營,跟三十年後在納粹德國建立的集中營有一些奇特且令人毛骨悚然的連結。例如,因為有南非殖民地供其勞役,德文才在一九○五年出現Konzentrationslager這個字。西南非的第一任總督是海里希‧戈林醫師,他的兒子赫爾曼‧戈林一九三三年建立第一座納粹集中營。 德國第一次人體醫學實驗也在這些非洲勞役營進行。約瑟夫‧門格勒的兩位老師狄奧多‧摩里森和奧根‧費雪把赫雷羅族人當作研究對象,後者的目的就是要證明白人優越論。但這種思想在當時並不少見。一九一二年的暢銷書《世界的德意志思想》就主張: 什麼都無法讓明理人相信,保存南非黑人的某個部族,會比擴張偉大的歐洲國家及白人種族對人類的未來更加重要……唯有當這些原住民學會生產有利高等種族的東西……他們才有資格存在於世。 很少人把這套理論說得如此露骨,但類似的心態經常藏在殖民統治的表面下。某些殖民方式在鞏固白人優越感之餘,無疑也將一個種族對另一個種族的暴力統治合法化。因此,可以說歐洲向外殖民強取豪奪的經驗間接也為二十世紀歐洲的極權主義鋪路。甚至不止歐洲。印尼脫離殖民之後,其統治者也學殖民國將異議分子關進集中營。 成功征服原住民且往東擴張的俄羅斯帝國也不例外。托爾斯泰的小說《安娜‧卡列妮娜》裡有一幕,安娜的丈夫(對「土著部落」有其責任的政府高官)在一場晚宴上大談高等文化併吞低等文化之必要。布爾什維克就跟俄國所有受過教育的人一樣,應該也對俄羅斯帝國對柯吉茲人、布里亞特人、通古斯人、楚科奇人等展開的征服行動有某程度的認知。他們如此關心受壓迫者的命運,卻不在意殖民問題,由此可見他們心照不宣的種族立場。 不過話說回來,歐洲集中營不一定要在南非或西伯利亞東部的歷史框架才得以發展。二十世紀初,歐洲就普遍存在某種人比另一種人優越的概念。蘇聯勞改營和納粹集中營就是因為這點而有了更深一層的連結:兩方多少都為了將自己的權力合法化而畫出「敵人」或「低等人」的分類,之後再大規模迫害並消滅這一類人。 納粹德國第一個鎖定的目標是殘障者和弱智者,後來又轉向吉普賽人、同性戀,還有最大的目標:猶太人。在蘇聯,一開始的目標是「前朝人」(舊政權的支持者),後來轉向「人民公敵」(定義模糊不清),不只包括政治上的反對分子,也包括可能威脅到蘇聯或史達林政權的特定團體和種族(理由同樣模糊不清)。史達林曾在不同時期下令大舉逮捕波蘭人、波羅的海人、車臣人、韃靼人,以及猶太人(在他死前一天)。 這些類別從來不是任意挑選的,但也並非總是固定不變。半個世紀前,漢娜‧鄂蘭寫道,納粹和布爾什維克政權都創造了「因時而異的對手」或「因時而異的敵人」,其「身分會根據當前局勢而改變;所以當某一類人被消滅,他們可能立即向另一類人宣戰。」她又說,基於同樣的理由,「極權體制下的警察,其任務不在打擊犯罪,而是在政府決定逮捕某一類人時隨時待命。」再強調一次:人之所以被補是因為身分,而非犯罪的事實。 在兩邊社會中,集中營的出現其實都是貶低一某類人的漫長過程的最後階段。這個過程一向從言語羞辱開始。希特勒在自傳《我的奮鬥》中就提到,他發現猶太人要為德國的問題負起責任的頓悟過程,而在公共場合中「任何見不得人、卑鄙齷齪的事」都跟猶太人有關:把手術刀伸向那樣的膿瘡中,你會馬上發現小猶太人就像腐屍上的小蛆,往往燈光一照就現出原形……」 列寧和史達林一開始也怪罪「人民公敵」拖垮了蘇聯的各種經濟發展,說他們是「滋事者」、「顛覆分子」,是外國派來的間諜。從一九三○年代晚期開始,逮捕行動開始擴大,史達林的言語羞辱也更加極端。他譴責「人民之敵」是社會害蟲,是污染源,是「毒素」。他甚至說對手是必須「清除乾淨」的「髒東西」,跟納粹把猶太人跟害蟲、寄生蟲、傳染病等意象連結如出一轍。 一旦完成妖魔化,就可以對敵人展開合法的孤立行動。 猶太人正式遭到圍捕並送往集中營之前,就已經被剝奪德國公民的身分,不得擔任律師、法官及公職,不得跟亞利安人結婚、進亞利安人學校、展示德國國旗,並被迫戴上象徵猶太人的六芒星標誌,在街上還會遭到鞭打和羞辱。另一方面,史達林政權實際逮捕「人民之敵」之前,這些人也常在公共集會上被羞辱、被公司開除或被逐出共產黨,甚至遭另一半解除婚約或受兒女痛批。 在集中營內,羞辱過程又變本加厲,一方面嚇阻受害者,一方面讓加害者更加堅信自己的所作所為有其正當性。吉塔‧瑟倫利對特雷布林卡集中營指揮官法蘭茲‧施坦格爾做過深入的訪談。她問他為什麼殺害營中囚犯之前還要鞭打、羞辱、脫去他們的衣服。施坦格爾回答:「好讓執行者進入狀況,讓他們達到能夠執行任務的狀態。」德國社會學家渥夫剛‧索夫斯基在《恐怖的秩序:集中營》中也指出,納粹集中營羞辱囚犯的過程如何有系統地融入所有生活層面,包括大家都穿一樣的破衣服、剝奪隱私、規矩繁複、隨時害怕死期將至等等。 在蘇聯的勞改營體制中,羞辱過程同樣從被捕那一刻就開始了。接下來我們會談到,犯人一旦被捕就被剝去衣服、剝奪身分、禁止對外聯繫,還會受到拷打和質問,如果送審還得面對有如鬧劇的審判。蘇聯勞改營跟納粹集中營的不同在於,當局會刻意切斷犯人與蘇聯社會的聯繫,禁止犯人互稱對方「同志」,從一九三七年起更進一步禁止犯人爭取「特優工人」(shock-worker)的榮耀頭銜,無論他們表現多好或工作多賣力。根據囚犯的敘述,蘇聯家家戶戶都會掛的史達林肖像幾乎從未出現在勞改營和監獄內。 以上並不表示,蘇聯勞改營和納粹集中營並無二致。對大屠殺有大致認知的讀者接下來會發現,蘇聯勞改營跟納粹集中營的生活在很多方面都不同,有的差異很細微,有些很明顯。兩邊的日常生活和勞動編制不同,看守和懲罰的方式不同,宣傳手法也不同。 古拉格延續較久,經歷過殘酷和人道程度不等的發展過程。納粹集中營的歷史較短,變化也較少,簡單說就是逐漸變本加厲,直到節節敗退的德軍將之清除,或是步步進逼的同盟國將之解放。此外,古拉格包含各式各樣的集中營,從科雷馬區的危險金礦營,到莫斯科外郊的「豪華」祕密研究所(遭囚的科學家在那裡替紅軍設計軍武)都有。納粹雖然也有不同的集中營,但種類還是少很多。 不過,我認為最根本的差異有兩個。第一,蘇聯定義的「敵人」永遠比納粹定義的「猶太人」寬鬆許多。除了屈指可數的例外,納粹德國下的猶太人永遠不得改變身分,集中營內的猶太人休想逃過死亡的命運,所有猶太人都有這樣的認知。 相反的,蘇聯集中營的數百萬囚犯雖然害怕性命不保(確實也有那麼多人喪命),但沒有哪一類犯人必死無疑。有時候,某些犯人可以藉由從事相對輕鬆的工作少吃點苦,例如工程師和地質學家。每個營內都有階級之分,有些囚犯可以踩在別人頭上或靠著他人的幫助往上爬。甚至當古拉格內的老弱婦孺人數過多或前線需要士兵時,就會有大批囚犯獲得特赦。 有時候也有一整類「敵人」因為身分改變而受惠的情況。例如,史達林在一九三九年二次大戰開打時逮捕了數十萬波蘭人,一九四一年波蘭跟蘇聯暫時結盟又突然將這批人釋放。反之亦然。加害者也可能一夕之間成為受害者。古拉格守衛、管理人,甚至資深祕密警察都有可能被捕,成為勞改營的囚犯。換句話說,不是所有「毒素」都一直有毒,也不是只有某一類囚犯擔心自己隨時會沒命。 第二個根本差異是,根據私人的敘述和公開的宣傳資料,古拉格主要的目標是經濟發展,這在下面章節就會逐漸清晰。但這不表示古拉格的管理很人道。營中囚犯被當成牲畜――或者應該說是鐵礦――一樣對待。守衛任意將他們運送來運送去,趕上或趕下運畜車,測量他們的身高體重,看他們還有用就給他們食物,沒用就讓他們挨餓。以馬克斯的用語來說,這些人都被剝削、被物化並商品化。除非有生產力,不然他們的生命在管理者眼中就毫無價值。 儘管如此,古拉格囚犯跟納粹送往特殊集中營的猶太人和其他犯人的經驗很不一樣。這種特殊集中營不叫Konzentrationslager,而是叫做Vernichtungslager,實際上根本不是所謂的「勞動營」,而是滅絕營。這類特殊集中營共有四座,分別是貝爾賽克、徹爾姆諾、索比堡和特雷布林卡。邁丹尼克和奧斯威辛有勞動營也有滅絕營。囚犯一進營中會先經過「篩選」,少數人會被送去從事幾週的強迫勞動,其他人則送進毒氣室處死並直接火化。 根據我查證到的資料,在納粹大屠殺顛峰時期實施的這種處決方式,在蘇聯找不到對應,雖然蘇聯確實也有其他屠殺百姓的方式。通常行刑者會趁夜把犯人押往林中,讓犯人排成一列,對準其頭部開槍再集體埋葬,免得有人爬回營區,其殘酷無情和工業化效率都跟納粹有得比。此外,坊間也有傳言,蘇聯祕密警察利用廢氣(早期的毒氣)毒殺犯人,跟早期納粹如出一轍。 古拉格內的犯人也會送命,但通常不是因為營方效率一流,而是因為效率太差或疏忽。在某些時期,難逃一死的幾乎都是冬天到森林裡伐木,或前往科雷馬最危險的金礦場挖礦的犯人。犯人也常被鎖在牢房裡活活冷死或餓死,或是被丟在無暖氣設備的醫院裡自生自滅,或因為「企圖逃亡」而被亂槍打死。然而,整體來說,蘇聯勞改營並沒有把屠殺人民當作既定目標,即使有時確實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這兩個差異雖小,卻很重要。古拉格和奧斯威辛雖然屬於同樣的知識和歷史傳統,卻是兩個獨立的體系,不僅彼此相異,也跟其他政權建立的集中營體系不同。集中營是個籠統的概念,可以用於不同的文化和脈絡,但只要粗淺地研究過集中營的跨文化歷史(包括集中營的生活方式、發展過程、管理有多嚴格或鬆散、對待囚犯有多殘酷或多開明),就會發現其中的細節會因特定的國家、文化和政權而有不同。對受困於鐵絲網內的人來說,這些細節攸關他們的生命、健康和存活。 事實上,讀過兩邊倖存者留下的紀錄之後,兩邊受害者在經驗上的差異比體制本身的差異更讓人驚訝。每個故事都有其獨特之處,每個集中營都對不同性格的人造成不同程度的恐懼。在納粹集中營你可能會受虐而死;在蘇聯勞改營你可能絕望而死。在奧斯威辛你會死在毒氣室;在科雷馬你會凍死在雪地中。你可能在德國森林或西伯利亞荒原中送命;可能在礦場中遇難或在運畜車上喪命。無論如何,這些遭遇都是個人獨有的生命經驗。 本文收錄於左岸文化出版的《古拉格的歷史(上)》 更多故事: 荷蘭王國憲法200週年(下):從君主統治走向議會民主 2015-03-11 19:31:42 1 每一個好故事,都有他的讀者 2015-12-15 13:21:49 1 【三國蜘蛛網】他和他的風花雪月 2015-10-25 22:47:17 1 什麼是幸福?──哲學家的答案 2015-12-09 09:00:31 1 戰火中的日常:臺灣人如何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下) […]
↧
↧
登基之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前半生(上)
作者:艾倫.狄契馬緒 Alan Titchmarsh(英國作家) 登基 「我要當著你們的面宣布,不論我此生壽命長短,終其一生都將奉獻於為你們服務,服務這個我們所有人都同屬其中的偉大帝國之家。然而,就像我現在向你們所提出的邀請,除非你們一起加入我的行列,否則單就我一個人,恐怕無法實現這項決心。我曉得,你們將永遠不斷給予我支持。上帝會協助我,好讓我實現自己許下的誓言,而所有願意助我一臂之力的你們,也將一併獲得上帝的祝福。」──伊麗莎白公主21歲生日廣播 約克公爵夫婦的女兒伊麗莎白公主(Princess Elizabeth)在11歲又8個月的大時候就已經曉得,如果父母膝下仍舊沒有子嗣,自己有朝一日將會成為英國女王。 她的伯父,也就是英王愛德華八世(Edwaed VIII,家族成員習慣喚他「大衛」),為了跟「我所心愛的女人」結婚——曾兩度離婚的美國人華里絲.辛普森(Wallis Warfield Simpson)——決定於1936年12月10日在莎麗郡(Surrey)的住家貝爾維德堡(Fort Belvedere)簽下遜位文告。政府內閣明確告知愛德華八世,必須在鍾愛憲法所無法接納的女人與熱愛自己的國家之間做出抉擇,結果他選擇了女人。他的統治在隔天立刻失效,成為英國史上在位時間第五短暫的國王,共326天。 按照原先的計畫,加冕典禮如期在隔年正式舉行。然而,王冠不是落在國王喬治五世(King George V)所擔憂的恐怕難以勝任王位的兒子(指愛德華八世)頭上,而是其弟亞伯特王子(Prince Albert,家人都叫他「伯蒂」)。為了鞏固王室的穩定性及延續性,亞伯特王子按其第四個教名(即喬治)被加冕為英王喬治六世(George VI)(譯注:國王喬治五世1936年1月駕崩,繼任國王的愛德華八世,原本排定要在1937年5月12日舉行加冕儀式,孰料他在1936年12月就提前遜位)。 愛德華一退位,旋即離開英國,並於1937年6月3日與「那個女人」(華里絲.辛普森)在法國共結連理。僅管夫妻倆後來被封為溫莎公爵與公爵夫人,但眾所皆知,「殿下」(Her Royal Highness)這項前綴稱謂,並未授予這位前任國王的妻子。這對她丈夫而言,成了憤恨懊悔的源頭,直到他1972年客死異鄉法國,愛德華都無法原諒王室家族的冷酷無情。 自愛德華遜位的那一刻起,由於王位繼承順位的緣故,愛德華的弟弟及其家屬的人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轉變。 亞伯特王子(約克公爵)1923年4月26日與史特拉摩爾暨金霍恩伯爵(Earl of Strathmore and Kinghorne)的女兒伊麗莎白.鮑斯–萊昂(Elizabeth Bowes-Lyon)走入婚姻。在這之前,這位未來的約克公爵夫人,曾經兩度拒絕他的求婚,直到第三次才默許答應。 1926年4月21日,夫妻倆的第一個孩子伊麗莎白.亞歷山德拉.瑪麗(Elizabeth Alexandra Mary)在倫敦出生,地點就在梅菲爾區(Mayfair)的布魯頓街17號(17 Bruton Street),這裡是她外祖父母的倫敦寓所。她的妹妹瑪格麗特.羅斯公主(Princess Margaret Rose)則在1930年8月21日出生於蘇格蘭史特拉摩爾的宅邸葛拉米城堡(Glamis Castle)。年幼的兩名公主,或多或少渴望過著一種相對「平凡」的生活,避免自己成為鎂光燈的焦點——而她們的大衛叔叔、亦即未來的國王,也懷抱著同樣的心願。 不過,一切的一切在1936年發生了改變。 「12月那段可怕的日子所帶來的震撼,著實令人震驚。」已故的王母太后(Queen Mother,女王的母親)如此說道。當她回想起後來的那幾個月,她說:「就好比頭部遭到重擊之後,恢復了意識。」 童年 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祖先,可追溯至西元827年至839年在位的英格蘭國王艾格伯特(Egbert)。伊麗莎白二世是維多利亞女王的玄孫女,也是自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以來的第40任英國君王。 她跟瑪格麗特.羅斯公主一起在比卡迪里街145號(145 Piccadilly,後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炸毀)長大;到了夏季,全家人會一同前往蘇格蘭的柏克館(Birkhall)度假,這裡與他們在亞伯丁郡(Aberdeenshire)的王室私人寓所巴爾莫勒爾堡相去不遠。 自1931年起,國王喬治五世就將溫莎大公園(Windsor Grear Park)的皇家小屋(Royal Lodge)挪給家人使用,作為他們的鄉間寓所。而兩位小公主,經常到兩邊祖父母的家中一同生活——國王與王后的山均漢姆堡與巴爾莫勒爾堡;史特拉摩爾伯爵與伯爵夫人的葛拉米城堡與聖保羅沃爾登貝立莊園(St Paul’s Walden Bury)。 由於伊麗莎白的童年有不少日子是在英國的鄉村地區度過,所以女王喜愛溫莎大公園更甚於林蔭大道(The Mall),一點也不令人感到訝異。而且女王終其一生都熱愛著馬匹與小狗。 還是小公主的伊麗莎白,沒有到學校讀書,而是由一名來自蘇格蘭的學校教師到家中授課。這名女教師名叫瑪麗安.克勞福德(Marion Crawford),暱稱「克勞菲」(Crawfie)。她深受王室器重,擔任17年的家庭教師,直到1950年因為出版披露王室生活祕辛的書籍《小公主們》(The […]
↧
幕府是什麼?為什麼天皇不直接統治日本?
作者:Kojima Wang 說到日本,我們總會想到紛紛散落的櫻花、視死如歸的武士、威風凜凜的將軍與高貴堅毅的夫人們。這些印象,總會令人聯想到日本大河劇常描繪的戰國時代,與結束戰國、開啟了江戶時代的德川幕府。 究竟,幕府是什麼?為什麼天皇不能直接號令日本、反而要由將軍來統治呢? 事實上,德川幕府並不是開創幕府的第一人,創立幕府制度的便是八百多年前的源賴朝,當時日本的身分制度相當嚴苛,由天皇與貴族組成的公卿們來統治日本。皇室與貴族互相通婚,生太多孩子的天皇,也把一些不能繼承皇位的孩子降為臣下、賜他們姓氏(天皇是神的後裔,沒有姓氏),讓他們替皇室效勞。 隨著時間演進,一些具有一點點皇室血脈的中下層貴族,拋棄舞文弄墨、風花雪月的公卿生涯,成為開始操持刀槍的軍閥,各有勢力、各自與掌權的高等貴族勾結,逐漸地,在貴族們的內鬥中,天皇大權旁落、威信也一落千丈。 十二世紀末,以軍事實力取得宰相資格、執掌朝政的平氏一族,在壇之浦之戰中,被源氏一族殲滅,天皇與貴族執政的時代正式結束。以武力起家的源賴朝另起爐灶,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執政班子。 形式比人強,天皇只好以「征夷大將軍」的名號賜給源賴朝,讓他的政權就地合法,讓天皇為首、位於京都的「朝廷」,和將軍為首、位於鎌倉的「幕府」維持表面上的和諧。 從此武士集團取得實質的政權,得以對領地發號施令,而「征夷大將軍」也由統領各地軍隊的最高稱號,變為日本的實質統治者,打個比方,大概就是名為國防部長、實際卻做著總統的工作。 在鎌倉時代之後是室町時代,到了十五世紀,幕府威信低落,天下大亂、各地群雄割據,誰還理會天皇跟將軍怎麼想?只有在打仗時要讓自己的征討看來師出有名時,才捧出這兩個神主牌來造勢。戰國的亂世造就武田信玄、上杉謙信、織田信長等名將,也讓出身卑微的豐臣秀吉有機會突破社會階級。 最終,在名將紛紛謝世後,厚積實力、善於隱忍的德川家康一統天下,1603年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將軍,再一次重建幕府、開啟江戶時代。此時,朝廷只是幕府的附屬品,而吸收了前面幕府失敗的前例、又經歷戰國亂世的德川幕府,開始思考如何強而有力地控制藩國。其中,「參勤交代」就是控制的手段之一。 參勤交代制度,其實就是讓各地的大名(諸侯)一年在江戶、一年在自家領地。這個制度的起源可追溯至鎌倉幕府,效忠將軍的武士前往鎌倉任職,當時被視作是權力、義務關係,以證明你屬於我、我屬於你(誤)。 到了戰國時代,豐臣秀吉在他常出沒的地方,建造宅邸讓大名的妻兒居住,充作人質,讓他們一年來一次藉以牽制他們。德川家康的時代仍然沿用,但是採自願制的,到了三代將軍時,融合過去的做法,並以軍役奉仕為目的,讓地方大名有義務為幕府分擔軍務,接受調派與指揮。 從此,參勤交代確立了將軍與大名之間的主從關係,是一種大名們必須執行的義務,主要有兩件事必須徹底執行,其一,大名們定期往返江戶及自己的領地,一年住在江戶為將軍工作、共商國是,當然,在江戶的各大名也不會閒著,需要拜訪將軍及將軍以下的官員,藉此也互相了解領地間這一年的變化。隔年,他們才又千里迢迢地回到自己的領地統領地方事務。其二,是大名們的妻子與繼承人長住於江戶,實為幕府的人質。 日本的參勤交代,經歷幾百年的演變後,各有不同的目的與意義,然而,若類比至台灣,或可比喻為臺灣民間信仰的「進香」,分靈的神像(大名)每隔一段時間回到祖廟(江戶-將軍)拜謁、參加祭典,同時增進兩廟甚至更多廟宇之間的交流,平時則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也努力經營各地方。 參勤交代,除了是將軍、大名或家臣之間的事務,過程中卻也造成意外的影響。最簡單的,就是這些從江戶通往各個領地的路上,都必須設有大名們可以休息的地方。大名也不可能單槍匹馬從領地殺到江戶,他們的行動都有許多家臣跟隨,這些家臣大多把妻小留在家鄉、單身赴任。這麼多的武士們齊聚江戶,在途中,他們都受到了不同風俗的刺激,在江戶,他們也帶入了本鄉的文化,這些都成為江戶時代文化蓬勃發展的沃土。 本文由《新經典文化》贊助製作,特此感謝 人生中,總有一條試煉之路,面對嘈雜反對聲,你卻必須踏上它...... ◎第3屆本屋時代小說賞得獎作 ◎2015 NHK時代劇《一路》原著,永山絢斗主演 作者:淺田次郎 ( 蒼穹之昴、憑神 ) 譯者:王華懋 幕府末年,黑船駛入江戶灣,掀起搖撼250餘年太平盛世的大震盪。在不安的時局中,仍有一群人堅持走崎嶇難行的苦路…… 小野寺一路被迫繼承父職,銜命完成參勤交代。毫無經驗的年輕武士,憑藉著唯一的線索家傳《行軍錄》,率眾踏上十二日參謁江戶的不可能之旅。 更多故事: 與日本帝國作戰的臺灣鄉民──1902年5月30日,後壁林慘案 2015-05-28 21:00:27 1 林業家的難題:日本時代的臺灣芭蕉、蕉農與抗爭 2015-11-15 09:00:07 1 四百年前的輝煌大城.世界遺產之都──泰國大城府 Krung Sri Ayutthaya 2015-02-10 12:48:51 1 真相乃時間之女:改寫歷史的推理小說 2015-10-26 09:00:23 1 當「扭曲歷史的民族」遇見「記住歷史的民族」──日本人與韓國人的鬥嘴(韓國篇) 2015-05-20 15:37:18 1 為愛而生的男人:俄國詩人普希金的文學與愛情 2015-12-24 09:00:38 […]
↧
護送主公上江戶:那些參勤交代的二三事
作者:Kojima Wang 上篇我們簡單介紹了,朝廷、幕府之間的對抗,最後由德川家康統一天下創立幕府,同時也將藉由參勤交代穩固將軍與大名們的關係,直到加倍奉還大政奉還結束幕府時代。 進香般的「參勤」與單身赴任的「參勤交代」 上篇我們以進香比喻參勤交代,若再更精確一點說,參勤交代是由參勤、交代兩詞結合而成,參勤指由領國至江戶;交代則是江戶到領國,因此僅能比喻參勤的過程。 日本人則認為參勤交代更近似於「單身赴任」,最大的原因,「參勤」的結果是家臣將家庭留在故鄉,自己到江戶工作,而「交代」則反過來,是大名將妻兒留在的江戶,自己回到與家臣到領地執行政務。 生長於江戶的大名們 從江戶回領國,為什麼會說妻兒留在江戶呢,不就是回自己家嗎?才不是這麼簡單呢!因為江戶時代的地方大名絕大多數出身江戶,回領國就像被拎回阿公阿嬤家一樣不習慣。那麼,地方大名為什麼都生長在江戶呢? 這是因為三代將軍正式將參勤交代制度化後,綜合了過去鎌倉幕府與後來戰國大名常因外交關係交換人質的做法,規定大名在一定的時間內 來往領地與江戶及大名之妻則需長住江戶。 其實,在更早之前的戰國時代各地大名締結盟約時也常將自己的子嗣送到他國當作人質,如果毀約,嘿嘿~那人質自是隨人料理了……不過,送去不受重視的子弟充作人質,就算被殺掉,可能沒有實質上的威脅意義。 於是,豐臣秀吉想到一舉兩得的好棒棒方法,首先,在大坂等地建造房屋供大名的夫人們居住。簡單說,與其把那些不得寵的孩子養在自己陣營,不如把出身名門的夫人們扣住,這樣一來,害老婆被殺、被威脅的大名,還會被岳父大舅子小舅子大姨子小姨子姑媽小叔……等老婆的親戚興師問罪。這樣一來,除了能監視大名外,也能牽制大名跟其岳家之間的關係。 當然,夫人們除了要被監視跟當人質之外,還得傳宗接代,她們的子嗣通常就是繼承人。這些生長在江戶又跟其他大名聯姻的繼承者,連結婚都非在江戶不可,簡直離不開這個城市啊!德川幕府透過這種方式,讓各地大名與江戶產生連結,而這些土生土長於江戶的大名們,把妻子兒女都丟在江戶,一個人回到不太熟悉、可能連方言都聽不懂的領國時,難免空虛寂寞覺得冷,更增添了那種「單身赴任」,到外地出差、工作的感覺。 參勤路上的二、三事 既是往返領地與江戶之間,為何一般小說、影視作品多是呈現參勤的單趟行程呢?這是因為去江戶有時效性,而回領地可以愛什麼時候到、沒有人管得著。 以進香的概念類比,到祖廟去當然需遵守規定的時間,什麼時候該出團、出陣,均需依照對方安排,幕府也規定時間,如果沒有按時抵達,誤了時辰可能惹來殺身之禍,因此,有時間限制的驚險多了,作品中自是各種陰險狡詐、各懷鬼胎,安插幾個有心人士製造狀況,誤了時辰到江戶,就可藉「參勤」殺人,乾淨不沾手,各位看官想想,過去可沒有氣象預報,沒辦法預測天氣,也沒有手機可以及時聯絡訊息,遇到狀況時,如沒辦法及時排除在時間壓力下,可都是會讓人嚇掉一身毛。 參勤交代與交通 參勤交代絕對需有客觀條件的配合,首要的關鍵就是交通,德川家康時代開始整備五街道,也就是以江戶日本橋為起點的東海道、中山道、甲州街道、日光街道與奥州街道,在道路上設一里 塚標示距離,一定距離間設置宿場町供來往旅人休息後繼續出發,宿場町內設置有問屋場、本陣、脇本陣 與旅籠等設施,及提供旅人需求的各式店家。 走過、路過打招呼 參勤途中會經過幕府設置的層層關卡、宿場、他國領地,路過他國領地僅需事前派遣使者知會,被知會後通常會派遣人員協助清理道路,使隊列能順利的行進,當然這類差事就落到尋常百姓頭上…… 至於送禮答謝這類的行儀,可以到江戶後再進行。當然,如果因為私交,想去好朋友或者親戚家訪問,只要趕得及幕府規定的時間,一般是被允許的。 走過、路過、土下座 如果你不幸穿越到江戶時代,又不幸只是一個路人甲、乙、丙,你一定要非常小心,當時階級制度嚴明,平民百姓遇到大名行列、參勤隊伍,就像菜鳥遇到學長一樣戰戰兢兢,行土下座的跪拜禮,眼神絕對不可以亂瞄,免得被找麻煩。 若是兩邊都是大名隊伍,這時就用家格、官位決定,較低的一方自然得禮讓高位者先行,路上旅人、附近村莊的農民若在街道上遇到參勤隊伍,免不了要跪拜一陣子,這時只能祈禱遇到隊列較短的隊伍,否則膝蓋就有得受了。 問屋場:旅行社與郵局的兩種要求一次滿足 問屋場在參勤交代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他們總管公用旅人的業務,也經營本陣、傳遞書信的業務,他們需根據預約狀況安排大名、武士在本陣或脇本陣休息,因此相關承辦人需事先預約,如果不小心撞在一起,那可不是道歉就可以了事。 此外,當時的行李可由各站的助鄉協助搬運至下一站,因此,問屋場也需要調配助鄉數量,除了常備的助鄉外,視情況需動員附近的農民協助,雖說仍支付一定的報酬,農民需拋下自己的工作,工作從早到晚(大名一般早上四點出發、晚上六、七點進到宿場,但仍需視情形更動),因此,常需要前一天抵達宿場準備,工作結束也不得不再休息一晚,因此造成農民很大的負擔,甚至曾因此發生暴動。 有錢能使鬼推磨,倒貼只好起暴動-派遣工的無奈 那麼助鄉都搬運些什麼呢?則必須回到大名究竟會帶著什麼樣的隊伍上路?除了是維繫與將軍家的關係外,遇到路上來往的旅人,大名們又如何展現自己的身分與威儀,又,古時的旅行不若現代方便,出門在外又需要攜帶什麼東西呢? 參勤行列其實也相當趕赴戰場的行軍,戰國時代在主君有難或要求時,需出兵救援或助陣,雖說如此,天下太平後,時間一久,行軍功能弱化反而淪為擺架子的功用,重視排場及派頭,硬要扯上邊的話,平時養尊處優的大名們須忍受幾天顛簸,眾家臣們也須長距離移動,也算是一種平和時代的演練方式,隊伍根據家格、地位準備武器、武士,此外,各站的助鄉則協助隊伍搬運雨具、替換衣物、日用品、糧食、攜帶用便器等,夜晚用的照明燈具、陣幕、休息用的床几甚至棋盤等。 參勤隊伍看似綿延不絕,但其中大約有一半是屬於負責搬運的派遣工,助鄉即是一例,因此出城、經過規模較大的宿場及進江戶城拜謁將軍時才有完整陣容,藉此展現威嚴,例如:大名們會先抵達江戶近郊的庭園或宅邸(下屋敷)更換行頭與雇來充作隊伍的派遣工會合,以華麗、完整的隊伍進城,完成這一趟累死人的旅程。 你一定會好奇,一趟參勤要花多少錢?以距離適中的加賀藩(是的,就是唐澤壽明跟菜菜子的加賀、就是那個泡溫泉很貴很貴的加賀)、一次約4000人的隊伍為例,1808年他們花費了該年度預算的3%以完成參勤,換算成現在幣值約1~1.6億臺幣,比較小的藩也在幾百萬之數,如遠在鹿兒島的隊伍花費則更加驚人(篤姬的養父要去看她一次好貴的)造成地方藩政不小的負擔。 一日大名 假如你不幸穿越到江戶時代,而你不幸穿越成一個年輕的大名,你好不容易走了一趟參勤回到江戶,你會怎樣過一天呢? 大名約在早上七點起床,洗臉、刷牙、更衣等,再到母親那邊請安,如果沒有則是轉往佛壇,拜謁祖先牌位,之後是早餐時間,接著處理政務,每天定時接受醫生的診療確保健康狀態,下午就是自由時間,這時候不管是要讀書、練習武藝;或是在賞玩江戶、近郊騎馬都在允許的範圍內,如有人排定拜訪,身為主人自然需在家接待,這個時間不是與人交際就是享受自己的自由時間,傍晚六點左右晚餐,晚間有些較為年輕的大名安排時間上課,精進學問,晚上10點左右就寢,在江戶的一天就這樣一天、一天輪替。 大名登城 除了日常生活外,規定時間內需進江戶城中,分別是每月的1日、15日、28日,逢年過節也不可少,日本稱為「五節句」,也就是傳統日本的節日,1月7日的人日、3月3日的上巳、5月5日的端午、7月7日的七夕、及9月9日的重陽。 這種進城的日子,需要在8點以前到達江戶城內指定的休息處,由於只需在指定時間內抵達,每家根據宅邸的位置,各有不同的起床時間,當然起床後洗臉、刷牙、更衣等順序都是一樣的。 10點左右,各大名會在城內的白書院拜見將軍,之後再回到休息室,正午左右就可以離開,回到宅邸的途中務必拜會老中(將軍之下的最高官職),及可能成為下任將軍的御三家、御三卿 等打完招呼才能回家。 從民眾的角度來看這些隊伍,就像觀看遊行一般別有一番趣味,但仍有許多麻煩的規矩需要遵守,在江戶城,如果只是一般隊伍經過,江戶人是可以不用行跪坐禮(江戶人表示:大名太多,我們才不希罕呢!),否則大家都不用工作了,但若是家格特高的御三家、御三卿(將軍家族的直系高等大名)就另當別論了。 結語 參勤交代不只是利於江戶幕府方,過程中同時促進各地文化透過交通衢道互相交流,途中的花費也有助於各地的經濟活動,這些金錢可能用做整備交通,確保各地來往不至中斷,同時嘉惠當地民眾、活絡經濟,回到江戶,大名與武士們可與不同領地的人物交流、直接觀察或參與朝政,確保各種情報的正確性,加賀藩甚至花費一半的預算支持江戶藩邸的生活,這也使各工商業得以持續發展。 這也是為什麼參勤交代曾一度改為三年一次,卻反而造成大量的失業人口,只得回復原狀,當時的江戶經濟可說是各地武士支撐起來的,經濟,商品、人員流入為江戶帶來各地風情,讓江戶文化更顯生動與活潑,影響可說是擴及各個層面與階層。 除了上述優點,以江戶幕府的立場來看,參勤制度是控制大名的有效方法,讓各地大名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大失血一次,沒有更多的力量與幕府對抗,但這種說法或許忽略了一開始的目的-行軍,又或者是說要各地大名在將軍主子有危難時,可以迅速帶兵前往,因此,反過來看,生於平和時代的大名們,每隔一段時間就需忍受行軍般的旅程,也算是一種鍛鍊吧! 本文由《新經典文化》贊助製作,特此感謝 人生中,總有一條試煉之路,面對嘈雜反對聲,你卻必須踏上它...... ◎第3屆本屋時代小說賞得獎作 ◎2015 NHK時代劇《一路》原著,永山絢斗主演 作者:淺田次郎 ( 蒼穹之昴、憑神 […]
↧
登基之路:英國伊麗莎白二世的前半生(下)
作者:艾倫.狄契馬緒 Alan Titchmarsh (英國作家) 菲立普親王 希臘的菲立普親王是在1939年第一次在達特茅斯(Dartmouth)遇見國王喬治六世的長女,此時女方13歲,男方18歲。菲立普親王當時是海軍軍校的學生,父親是希臘的安德魯王子(Prince Andrew of Greece,希臘國王喬治一世的第七個孩子、丹麥國王克里斯丁九世的孫子),母親則是巴登堡公主愛麗絲(Princess Alice of Battenburg)——即蒙巴頓爵士(Lord Louis Mountbatten)的姊姊。 跟伊麗莎白一樣,菲立普是維多利亞女王的玄孫,他跟女王是六等親的關係。無怪乎,國王與王后前往達特茅斯處理公務,登上皇家遊艇維多利亞與亞伯特號的時候,菲立普被派去照顧兩位公主。 據傳,伊麗莎白曾經說過,她對菲立普是「一見鍾情」——至少對她而言是如此。 菲立普1921年出生於希臘科孚島(Corfu)的蒙利普斯(Mon Repos),這棟別墅先前曾是希臘國王的夏日行宮。菲立普18個月大的時候,全家人流亡離開希臘,來到法國。他最早是在巴黎接受教育,在英文、德文、希臘文之外,另外又學了法文。 然而他的童年生活,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英國度過,先是就讀於奇姆預備學校(Cheam Preparatory School),接著又前往蘇格蘭,到柯特.哈恩(Kurt Hahn)創辦的高登斯頓學校(Gordonstoun)就讀。哈恩曾經在德國薩勒姆(Salem)興辦學校,後來因為納粹的興起而停止辦學,當時的菲立普大肆嘲笑向納粹敬禮的行為,他的脾氣與性情,在這一早期階段就已經可以瞧出端倪。 希臘王位的繼承順位,菲立普排行第六,但菲立普在1947年捨棄希臘與丹麥王子(Prince of Greece and Denmark)的頭銜,歸化為英國國民。與此同時,他將姓氏改為蒙巴頓(Mountbatten),這是經過英語化的母親娘家姓氏(即母親出嫁前的姓氏)。 伊麗莎白與菲立普的第二次碰面,發生在1943年。 當時菲立普前往溫莎堡,欣賞王室家族孩童每年都在那裡表演的其中一齣默劇,當年表演的是《阿拉丁》。當時他上岸放假,坐在最前排。沒多久,兩人開始通信,菲立普也發現自己愈來愈常受邀出席王室場合。1943年耶誕節,他在山均漢姆堡(Sandringham)與王室家族一起度過。此外,他也時常駕駛他的名爵(MG)跑車進出白金漢宮(眾人一致認為,他的開車速度過快)。 菲立普親王在1946年9月向伊麗莎白公主求婚,但顧慮到女兒只有19歲,所以國王遲遲無法做出決定。後來,女兒與家人一同出訪南非,國王認為這會是個「冷卻期」,可藉此考驗兩人是否情比金堅,若伊麗莎白歸國之後,仍渴盼著結婚,那麼他將會祝福女兒。 結果女兒依然想婚,而他也點頭答應了,1947年7月10日,菲立普與伊麗莎白訂下婚約;同年11月20日,兩人終於在倫敦的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步入禮堂。彼時,伊麗莎白公主21歲,而她的先生——結婚當晚國王喬治六世封他為愛丁堡公爵(Duke of Edinburgh)——則是26歲。 公主戴上祖母的頭冠,穿上哈特奈爾(Norman Hartnell)設計的禮服,身穿海軍元帥制服的父親坐在她身旁,一起搭乘愛爾蘭馬車抵達西敏寺。當天稍晚,國王曾告訴約克大主教(Archbishop of York)賈博(Cyril Garbett):「把女兒交給新郎,感動的程度遠遠勝過自己結婚。」 這場婚禮共有2,000人到場觀禮;部分民眾是在當天傍晚透過電視收看婚禮的菁華部分(1947年能看電視的只有極少數人);世界各地則有數百萬人是靠著收聽廣播的方式,聆聽坎特布里大主教(Archbishop of Canterbury)杰弗瑞.費雪(Geoffrey Fisher)主持兩人的終身大事。 八名伴娘、兩名侍從,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皇親國戚(有些仍在掌權,有些已經失勢)、國會兩院議員、朋友、達官顯要以及其他賓客一同會聚教堂,場面熱鬧繽紛。伊麗莎白身穿加長禮服,戴上頭冠,親王穿上鑲有穗帶的制服,在歷經耗時而疲憊的戰爭之後,這場婚禮的出現,似乎一掃先前的陰霾,迎來了曙光。 在白金漢宮與150位摯友用完喜宴後,這對新人便乘坐敞篷馬車,驅往滑鐵盧車站(Waterloo station)——此時公主身上穿著由哈特奈爾設計、被取名為「愛在朦朧迷霧中」的淡藍禮服,腿上覆蓋一條毛毯,底下放了一罐熱水瓶,好讓她能取暖,而跟在她身邊的,還有她最喜愛的柯基犬蘇珊(Susan)。他們準備在滑鐵盧車站搭車,前往溫徹斯特(Winchester)。 新婚蜜月的頭一個晚上,他們選在布羅德蘭莊園(Broadlands)過夜。該莊園就在罕普夏(Hampshire)羅姆西(Romsey)附近,是蒙巴頓家族的鄉村別墅,愛德溫娜(Edwina)與菲立普的「迪奇舅舅」(Uncle Dickie)蒙巴頓爵士就住在這裡。這對新婚夫妻來此過夜,讓蒙巴頓爵士(維多利亞女王的曾孫)感到十分開心。 這名爵士經常被人批評對王室家族的事務介入甚深,甚至被指控外甥的這場婚姻是他一手安排的結果,目的是讓外甥可以擠身進入王室家族的核心。但依照菲立普親王的個性,他不大可能做任何違背自身意願的事,更別說是為了攀登榮華富貴而踏入婚姻。 結婚後的愛丁堡爵士與爵士夫人,一開始的住處是位於桑寧德爾(Sunningdale)附近的溫德爾沙姆別墅(Windlesham Moor)。克萊倫斯宮(Clarence House,按建造者前克萊倫斯公爵威廉四世的名字來命名)整修期間,他倆就居住在此。克萊倫斯宮是由奈許(John Nash)所設計,興建於1825年至1827年,是國王提供給這對新婚夫妻的住處。它在林蔭大道東側,距離白金漢宮僅一箭之遙。能夠把心愛的女兒留在身邊附近作陪,國王心裡肯定十分得意。 國王寫給新婚的伊麗莎白的第一封信,想必每位嫁女兒的父親都會產生共鳴: 「在我們走入西敏寺的長路上,妳是如此緊靠著我,我真為妳感到非常驕傲且激動。然而,當我把妳的手交給大主教的時候,我感到自己失去了某個相當寶貝的東西。」 […]
↧
↧
花蓮縣長也不懂的事:蘇花改路線上的漢本遺址,如何改寫我們對臺灣歷史的認識?
作者:一路縱隊 蘇花改(正式名稱為「台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簡稱「蘇花改」)作為花蓮人衷心期盼的「一條安全回家的路」,其竣工指日可待,而築路過程中意外發現的漢本遺址也需鄭重以待,才是繼往開來之道。 漢本遺址是臺灣近年重大的考古發現,出土了頗為完整的古老聚落,除了房舍、田地與煉鐵遺跡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豐富多樣的外來物產,包括金箔、瑪瑙、玻璃飾品、青銅器、開元通寶等。 此外,當地歷經多次自然災害侵襲的遺跡也引發學者關注,為什麼一群又一群的人,前仆後繼地選擇居住在這個危險之地?這裡會不會是南島語族海上航線的重要據點?學者認為此處應作為「國定遺址」進行保存,但至今,它仍未具文資身份,就連「縣定遺址」都不是。 花蓮縣長傅崐萁在11月底在媒體抨擊中研院漢本遺址考古隊發掘的速度太慢,他說:「這已經變成國際的一個大笑話!」強烈譴責「考古霸權」拖延了蘇花改的通車時間。漢本遺址位於宜蘭縣南澳鄉澳花村的漢本聚落,在蘇花改開路的過程中,偶然迎來了臺灣近年來至為重大的考古發現。 起初只是坐在工地吃碗麵 2012年3月5日,蘇花改穿越漢本遺址這個路段已經在施工,一位負責其他工程段的考古隨行監看人員正巧過來,在工地附近吃麵,忽然發現眼前的土層有一排陶片,似乎曾經有人類在此活動,當下這位監看人員趕緊前往工地裡,發現早有一大塊遺址被挖掉,大量陶片與文物散落破碎。就這樣,一個不為人知的千年遺址重見天日。從此以後,提起漢本遺址的發現,總少不了這碗麵。 漢本遺址的出土跌破考古學家眼鏡,蘇花改環評時曾在鐵路東側海岸進行考古試掘,只發現一件史前陶片。沒有人想到在位於鐵路西側靠山這一側的緩坡竟埋藏了一個古老的聚落,年代可遠溯到距今1000至1800年前,而陸續露出的遺跡甚至可上推至距今2000年以上,也就是說當西方的羅馬帝國與中國的漢唐各自歷經興衰起伏之時,臺灣這塊土地的人們也有屬於自己的精采歷史。 榮耀:為什麼學者建議應訂為國定遺址進行保存 隨著發掘進度的推進,考古學家對漢本遺址愈來愈為重視,與其他遺址的出土狀況相較而言,這個遺址的完整度非常高,在臺灣近年的考古遺址中甚為罕見。這裡出土的並不只是一些陶片或一些人骨,而是一個完整的聚落,包括他們所住的房子、鋪上石板的地面,周邊山坡還有田地,田地以石頭區隔出條狀耕地,並且有精巧堆砌的駁坎階面,用以護坡擋土。 儘管如此,他們並不是單純倚靠農業維生,一輩子死守漢本的史前阿宅,這裡出土了金箔、瑪瑙、玻璃飾品、青銅器等外來物產,日前更出土了一枚開元通寶。從骨骼的某些特徵也顯示了他們經常划船,考古學家劉益昌因而認為,他們是在海上從事航行貿易的族群。 煉鐵爐與鐵器的發現,更是一大突破。之前十三行遺址發現了大量的鐵礦和鐵渣,卻沒有發現煉鐵爐,所以無法確定十三行遺址的人群是否具煉鐵技術。但漢本遺址卻出土了煉鐵爐與多件鐵器,而且歷經千年,鐵器卻仍有一定品質的保存狀況,顯示他們已經擁有成熟的高溫煉鐵技術。 更耐人尋味的是,在發掘過程中,考古學家發現這個聚落歷經多次自然災害侵襲,包括地震、土石流,發掘過程也出土了一具遭大石擊中壓住胸口的人骨(一種臺灣版龐貝城的即視感!!),顯示他是在災害中死亡。然而在那之後,卻又有人們到這裡建立家園,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不顧危險一次又一次選擇此地? 從文物的類型特色來看,漢本遺址的人與北部十三行遺址及花蓮海岸崇德遺址有密切的關係,而漢本遺址就位於北部海岸與花蓮海岸交通航線的中間,此地可能是南島語族貿易與交換相當重要的據點。因其出土文物豐富、多元而完整,倘若能夠深入、細緻、完整的發掘這個遺址,我們或許將能掌握它的內部社會組織、經濟活動、政治體制,甚至釐清臺灣史前時代北部、東部及東亞的交通網絡與互動關係。 事實上目前中研院考古隊在漢本遺址進行的並非全面性的聚落考古,而是疲於奔命的搶救性考古。舉例來說,當A橋墩要施工,那麼考古隊得趕快把A橋墩所處位置下的考古遺存搶救出來,B橋墩要施工了,就得趕忙飛奔搶救B橋墩位置的考古遺存。 從照片裡可以看到,考古坑四周有型鋼包圍,此處即是之後橋墩所在之地,考古學上的正規作法是劃定整個遺跡範圍進行完整發掘,只有配合工程搶救的考古坑才會有此配置。雖然現在只是配合工程進行點狀搶救,但單是這些點狀發掘的發現,已經足以讓考古學家認為這裡應該訂為國定遺址,以國家的規格進行保存。 隨著發掘工作進行,考古學家發現這ㄊㄨㄚ超大ㄊㄨㄚ的~~這裡的地底下還埋了好幾個世代的遺跡文物,整體規模比預期中更為驚人、數量更為可觀、年代更為久遠!在主管單位宜蘭縣文化局會勘後,決議考古團隊應繼續發掘,這實在是值得全臺灣為之歡慶的一件事! 考古團隊真的挖太慢嗎? 不過,宜蘭縣文化局叫考古團隊繼續挖,意味著發掘面積會擴大、時間會拉長,也必須修改發掘的合約,但漫長的等待,遲遲等不到工程單位對於修改合約的回復,沒想到媒體卻開始放送著考古團隊挖太慢的新聞。 如果只聽一方說,大家大概會真的以為考古團隊做事沒效率很愛拖(自行腦補考古學家蹲在地上慢動作刷土的畫面)。但實際上在合約簽訂後,考古團隊的發掘面積與工作份量還不斷在增加,做了許多合約以外的工作,以配合工程單位的作業與中央首長的指示,這都是工程單位在媒體嗆聲時,不會告訴大眾的事。 首先,考古團隊幾度接受工程單位的請求,希望先幫他們試掘某些合約未載的區域,好讓工程順利進行,試掘後,發現遺物又得隨即進行搶救發掘,這些「幫幫忙,先給一點方便」的發掘面積共計987平方公尺。其次,後來露出更豐富的考古遺跡後,宜蘭縣文化局決議繼續發掘,這部分的面積為857平方公尺。算起來,這新增的「857平方公尺」還少於之前為了給工程單位方便,先幫忙處理的「987平方公尺」,不過幫完忙後,工程單位卻拿著原本的契約跳出來責怪考古單位挖太慢,好衰。此外,2013年時任交通部長的毛治國先生到漢本遺址勘查,在瞭解到遺跡的重要性後,隨即指示考古團隊針對遺構之製模工作,共計剝取一座煉鐵爐、一座石棺墓葬、三座房屋駁坎,都是時間、都是錢。 「早知道是這樣,像夢一場~」,可惜考古團隊之前多做先做的那些不能吐回去,只能含淚唱那英了。 工程單位沒有自爆的事 當然工程單位更不可能自爆工程本身的延宕,以及工程如何拖延、干擾考古團隊的進度: (一)工程延宕 1. 環評太草率,後續程序補不完:當初在失控輿論壓力下,蘇花改的環評僅20天就通過,創下史上最短環評(一般大工程都要花上1-3年),許多問題根本尚未釐清。法令規定,一旦開發案通過環評後,若是工程內容要改變,就必須跑一個「環境差異分析」(簡稱環差)的流程。結果蘇花改一下路線調整、一下土方量超出預估,動工才4年已進行了5次環差,造成時程一拖再拖,工程單位都快瘋了,在在都是過去的超神速環評所導致的惡果。 2. 地形:蘇花改的嚴峻地形注定使得施工過程要痛苦不堪。果然如各界預言,有些路段挖到湧水,有些路段則嘗試了多種工法後才突破瓶頸繼續施工。而經過太魯閣國家公園的路段也快不了,一次只能開挖一個單向車道……以上這些都是施工前就知道的技術問題。 3. 招商不順利、包商倒閉:影響最大的,就是招商不順利、還有包商倒閉重新招標的事實,長隧道工程尤其難度高,隧道的線形要挖得準確並不容易,各個技術團隊之間的進度整合困難,施工人力也根本不足,一直在招工。為了承諾在幾年內通車,蘇花改已經陷入日間、夜間都趕工的窘境,一旦有包商倒閉,工作期程又要再改。 (二)工程對考古的干擾與拖延 漢本遺址出土的遺跡豐富複雜,的確是需要悉心處理的考古遺址,而這裡的考古搶救是工程團隊與考古團隊在同一個工作介面施作,許多個即將落墩的地點都會先架設型鋼防護,才能進行考古發掘,這些建物對考古工作其實是極為不利的干擾。再者,考古團隊需全面配合工程團隊時程,工程單位沒把工作介面交給考古團隊,考古團隊也動不了,例如103年1月至104年1月底期間,工程單位僅交付一個工作面(P2-S考古坑),一整年,考古團隊呈現枯等狀態,人力閒置,這些帳都要算在考古團隊頭上嗎? 哀愁:漢本遺址的命運,掌握在工程單位手中 看起來,工程單位已經對漢本遺址失去耐性。交通部公路總局蘇花公路改善工程處處長邵厚潔說:「不能說都不讓人家挖,這樣也不對啦……可是,挖,應該挖到它有一個代表性出來之後,其實就已經可以。畢竟沒有這個工程根本挖不出來,可是現在已經有了,就應該挖到一個程度,可以有代表性的時候,應該就還給工程界去處理。」意思大概是說,既然已經知道漢本遺址好重要,那我們的橋墩就可以壓上去了吧!(這到底是什麼邏輯?歪腰~) 工程單位一開始也對外宣示搶救文物的決心,結果現在需要交代蘇花改工程為何延宕時,考古遺址卻被推出來作為攻擊的標靶。考古遺址需要用「搶救」的方式來發掘已是萬分不得已,在工程單位的無情催促下,還以「挖快一點」為目標,無異是臺灣文化資產的浩劫。 如此重要的考古遺址、文化資產該如何處理,只因為土地所有權在公路總局手上,竟得由造路的工程人士掌握生殺大權,文化人、學術人、考古學家無從置喙,就算是學術成就享譽國際的中研院也只能聽其安排,究竟是一個大笑話或一個大悲劇?真正具支配力者,究竟是考古霸權,抑或是工程霸權?我們認為工程單位應尊重遺址搶救,給予考古團隊充分時間與空間,遵循考古規範詳細記錄,以免資料流失。 沒有身份——連縣定遺址都不是 漢本遺址位於宜蘭縣與花蓮縣交界的和平溪北面,有網友說:「幸好漢本遺址位於和平溪北邊,不是南邊。」因而慶幸著它的主管機關是宜蘭縣文化局,否則大概已是凶多吉少。但你知道嗎?漢本遺址現在還不具文化資產身份,連縣定遺址都不是。而目前的《文化資產保存法》只有「暫訂古蹟」的條文,沒有所謂的「暫訂遺址」,在缺乏保護機制的情況下,使得漢本遺址岌岌可危。 宜蘭縣文化局、中華民國文化部應即刻進行審議,讓漢本遺址成為「縣定遺址」、「國定遺址」。唯有如此,漢本遺址才能依循《遺址監管保護辦法》進行監管保護,倘若指定為「國定遺址」,由文化部直接管理,將有更豐富的資源與更多在國際亮相的機會,讓漢本遺址代表台灣揚名於世界。別再讓工程單位凌駕於文化資產之上。 邁向國定遺址 I 漢本前線 作者簡介: 這是由許多人共筆寫成的文章,2015年12月初,得知漢本遺址面臨危機,我們開始尋求各方協助,幸蒙故事網站願意提供刊登文章的空間,於是大家利用自己的下班時間、課餘時間、打工空檔……一起將文章完成。從漢本車站走到漢本遺址約10分鐘,路狹車快,不能併排而行,必須一路縱走,如同筆者們在繁忙的生活中,以「一路縱走」的接力方式寫出這篇文章。 更多故事: 【說書】大中國民族主義有什麼問題?──來自《湖南人與現代中國》的啟示 2015-05-22 11:12:05 1 【鬼的歷史】生者屬日,逝者屬夜:歐洲的活死人與地獄之門 2015-08-19 11:56:20 1 加速蘇格蘭喪失獨立地位的巴拿馬探險計畫 […]
↧
梅花與日本平安時代四大怨靈之首
距離福岡車程約半小時的太宰府,是冬季訪日必到之處。彼時以梅花聞名的天滿宮如果正逢滿開,庭園必是精彩無比,不過也人滿為患。 天滿宮之所以種滿梅花,主要是因為祭祀的「學問之神」菅原道真是梅花的愛好者,太宰府天滿宮最著名的一株「飛梅」就有個傳說,說是菅原道真一首和歌中所提到的京都家中那株梅花,因為感應到主人的思念,一夜從京都飛來九州的神奇故事。 這事聽起來當然很扯,但更扯的事也不是沒有。其實菅原道真的身份不只是「學問之神」,還是「平安時代四大怨靈」之首。話說他本來仕途順利,一路開綠燈陞遷,卻被政敵陷害,陰溝裡翻船貶到遙遠的九州來,從此鬱鬱寡歡,後來就病死了。 故事到這裡,除了梅花飛來飛去之外聽起來都還好。但恐怖的事情是他死後才出現的,在平安京的天皇,有一天召集包括陷害菅原道真的大臣在開會時,突然落雷,劈死了數位大臣,宮廷陷入混亂,天皇也被嚇走了半條命,沒多久就往生歸西。 這個落雷的故事,後來被畫成「北野天神緣起繪卷」,目前被收藏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內。這起「清涼殿落雷事件」,就是將菅原道真被推為怨靈之首的關鍵。京都的觀光大點北野天滿宮,也是為了安撫菅原鬼魂的情緒而興建。菅原成為天神的一員後,日本各地也陸續興建了兩千多座種滿梅花的天滿宮。 第一次看到梅花滿開,其實壯觀的場面讓我很驚訝,因為熱帶國家的國民我,雖然經常搭著屁股上有朵梅花的航空公司飛來飛去,但坦白講我根本沒看過真正的梅花。 梅花畢竟是溫帶的花,在台灣也只有上了高海拔區,才有機會「越冷越開花」,因此很多梅花,都只種在統治者的行館門口,一般人無緣得見。定為國花,也只是凸顯出土地和國家不太吻合的現實問題。 前陣子在學者顏杏如導讀大貫惠美子著作《被扭曲的櫻花》時,提到小時有關櫻花梅花的愛國教育制式說詞時,一時心有戚戚,勾起了我曾經模仿課本寫了「櫻花櫻花越冷越開花」的造句,被老師畫了叉的回憶。 老師說,梅花才會越冷越開花,櫻花不會,所以我概念錯誤。但對一個出生在四季不太分明的南方熱帶島國小學低年級孩童而言,既沒看過梅花,又總是在冷天看到櫻花,實在有點難想像到底自己寫錯了些什麼。直到前幾年去了太宰府,看到壯觀的梅花,而旁邊的櫻花樹光禿禿的,才對兩者季節的差異恍然大悟。 這樣講來,土地與人之間,果然應該要培養一點感情,如果沒有用心,只是用強制的手段宣傳愛國教育,結果卻讓國民到統治者所討厭的地方,才看得到統治者愛的花,那無疑就是整個愛國教育包裝最大的失敗與諷刺了。 本文原刊登於「自由評論網─李拓梓專欄:政治的日常」 更多故事: 納粹醫師心裡的惡魔:人體試驗的暗黑史(一) 「身為醫師,我將竭盡所能的幫助病人,不執行會傷害或致人於死的手術。」 -希波克拉底醫師誓約 2015-12-15 13:15:59 1 陽痿狂想曲:你不知道的暗黑醫療史(一) 2015-12-20 02:54:40 1 【台語原來是這樣】什麼是「壘錢」? 2015-04-15 23:11:20 1 【說書】閱讀「觀光時代」:在神保町遇見《旅の風俗史》 2015-09-03 23:34:05 1 完整回顧,臺灣禁歌史 2015-06-03 17:27:38 1 【有故事的旅行】巴黎:法式的生活美學與工藝饗宴 2015-08-10 09:00:32 1 如果1940年臺灣就有網路書店,什麼樣的書會衝上排行榜? 2015-02-13 07:16:21 1 【臺灣吧EP4—延伸閱讀】 小小年紀造飛機─海軍少年工的故事 2015-02-05 19:24:25 1 為何中國不提早收回香港?來自英國外交部最高機密報告的答案 2014-09-14 00:12:04 1 殺人未遂的小杜甫:彰化詩人陳肇興與他的作品(二) 2015-11-11 09:00:35 1
↧
致命的愉悅,女人的逆襲:莎樂美傳奇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叫莎樂美(Salome)的女人。莎樂美有著高貴的出生,她是大希律王的王儲希律與一名叫希羅底的女人所生的公主。 但是,高貴的出生並不能帶給莎樂美天真的童年。在莎樂美兒時,她的母親因為一場宮廷鬥爭,被迫改嫁給了莎樂美的叔叔,希律・安提帕斯,大希律王的另一位王子。這位淫亂無德的王子,使用了不法的手段向他的哥哥奪取了希羅底,更有的是取代了希律,莎樂美的親生父親,成為了王國的新王儲,舉國譁然。 然而,英勇的聖若翰洗者不畏希律・安提帕斯的淫威,他公然了檢舉了王子的暴行,並指責王子新婚的合法性。喪盡天良的新王儲下令逮捕了聖若翰洗者,將他壓於不見天日的黑牢中。雖然希律・安提帕斯成功地將他的政治勁敵下了封口令,但是礙于聖若翰洗者的威望,希律・安提帕斯一直不敢殺他。直到那場死亡的晚宴,又名「生命之舞」。 在一次的宮廷晚宴上,莎樂美向她的繼父舞了一段生命之舞,希律・安提帕斯龍心大悅,高興的要賞賜莎樂美所有要求。美若天仙的莎樂美卻向繼父要求了一項繼父一直想做、卻不敢做的事──處死聖若翰洗者,那位狗膽包天的誹謗者。 看似無奈的希律・安提帕斯由於君無戲言,終於派人處死了聖若翰洗者。在那場死亡的晚宴上,莎樂美撿起了聖若翰洗者墜地的首級,將其高舉,誓言奉獻給希律・安提帕斯,大希律王唯一的繼承者,母親合法的丈夫。 西元313年,有一位叫君士坦丁的皇帝在以他命名的城市頒布了米蘭詔書,從此基督宗教在羅馬境內有了信仰的自由,爾後奠立了西方人文史的發展方向。那些曾經被殺害的信徒成了烈士。至於莎樂美,那位謀殺聖若翰洗者的蛇蠍毒婦,就成為了基督宗教極度危險的象徵。 在日後歐洲的文化作品裡,只要是有涉及危險女性的話題,莎樂美的身影一定會出現,就像陰魂不散的怨婦般,提著聖若翰洗者的首級,陰森森地呈現在眾人面前。 這項惡名化的聯想並沒有因為文明的到來而終止,莎樂美的惡名穿越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時期,直到十九世紀末的歐洲,這個已經啓蒙的社會,莎樂美還是歐洲男人最致命的危險,而且她的曝光率恐怕還超越過以往。 自打工業革命與資產階級的興起後,歐洲鄉間的人口往都市遷移,所有的人都希望在這個充滿嚴重空氣污染與喪儘道德的環境下爭取金錢-當時社會中唯一有價值的衡量。男人們前往工廠,用他們的陽剛之氣撐起了蒸汽時代的來臨。女人們嘛⋯⋯她們也希望與男人們一樣,能有效率的用她們的身體來換取金錢。 十九世紀的歐洲都市,除了過度的環境及道德污染之外,還存在了一項棘手的醫療問題──性病漫無止境的蔓延。 其中以梅毒為榜首。在這個在現代抗生素還未被發明的年代,罹患了梅毒等於直接被判了漫長的死刑。 從初次染病到第三期發病可長達數十年之久,但是患者的身體只會每下愈況,先是初期的皮膚潰瘍,到腦部痲痹,出現癡呆及神經癱瘓,直至面目全非的死況。對於當時的人來說,梅毒可以說是惡魔撒旦在都市中下的種子。 愛德華・孟克(Edvard Munch),來自挪威的現代畫家在他的插畫中捕捉了當時人們對梅毒那種歇斯底里的恐懼。女人,很不幸地成為了梅毒在現代都會中傳遞的主要媒介。大多數的男性患者都受到了父權主義社會的保護,他們被視為這場疫情的受難者,就像基督宗教的那些烈士般,受到了危險女性的迫害。多數人瘋狂的深信,梅毒是透過撒旦與妓女性交後賜給凡人最大的禮物,女人不但會將梅毒傳染給她的男人,還會生出帶原的畸形兒。 孟克的畫明顯的表現了那種極度仇視女性的觀念,透過與死神的交歡,裸女成了傳遞梅毒的媒介,任何與她接觸的男人都難逃病情的侵入。除此之外,畫中右方亦有兩名畸形嬰兒,枯萎的身體強撐著異大的頭驢。 此期畫中的女人大多步入了莎樂美的後塵,成為了披著死神斗篷的蕩婦,用她假象的美豔勾引無辜的男人,背後卻暗藏著致命的危險。在朦朧的暗巷中,妓女嬌媚地向來彷的紳士伸出了魔爪,正直的紳士不敵妓女的魅顏巧語,拜倒在她的裙底之下,得到了撒旦的賞賜,成了道德與生理上的受害者。 如果莎樂美能活到十九世紀,她絕對想不到她會在那個處處瀰漫著蒸汽的時代爆紅。她更想不到,聖若翰洗者的死,會讓她成為日後所有男人心中的恐懼。 在離她殺害聖若翰洗者兩千年後,現代畫家又將她的壯舉重現在畫中,只不過莎樂美還被賦予了更高尚的頭銜──與撒旦交配的神聖妓女,梅毒的傳遞者。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性病的大流行,而女人就是這場災難的媒介,她們是撒旦的妻子,信徒的加害者。孟克,這位寫實的現代畫家,一次次地向觀眾強調女人的危險性,在他最俱有宗教意識下的畫中,孟克重現了現代版的「生命之舞」。 畫中央那與紅衣妓女共舞的紳士,不久後將會得到如同聖若翰洗者的下場,成為女人裙下的受害者。但是他會比聖若翰洗者更有面子,因為他並不會被斬首,他會死有全屍,只是他的屍體會千瘡百孔,而且那天的到來還會很漫長。 更多故事: 【台語原來是這樣】台灣的「歌劇 」─ 胡撇仔戲 2015-07-05 19:11:31 1 東京摩登──小泉癸巳男的帝都百景(一):地震及其後 2014-10-14 10:09:00 1 【歷史小說連載】鄭森:大明命脈的危局──小舟品茗(一) 2015-02-16 06:07:55 1 【每周一畫】《凍結的資產》,目擊經濟大恐慌年代 2015-10-25 12:32:26 1 【大人的世界史】為什麼聯合國總部在紐約? 2015-05-16 18:52:28 1 1964年9月20日,台灣人民自救宣言 2015-09-19 01:58:17 1 「湖南建國!」──連毛澤東也支持的湖南共和國是怎麼一回事 2015-05-29 17:01:55 1 【臺灣吧EP6】白色恐怖下的臺灣第一才子─呂赫若 2015-04-05 18:48:18 1 【香港故事】調景嶺與美國的中情局:台灣之外的「反共遊擊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