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苑舉正(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一、前言 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是一位具有多重面貌的創作者。從他作品的多樣性中,可以發現他是一位音樂家、文學家、語言學家、憲法學家、政治哲學家、教育家、植物學家,甚至「夢想家」。雖然盧梭在他的作品中展現了這麼多樣的風貌,但讀者往往在閱讀的過程中發現,盧梭令人感受最深的地方,還不是他所論述的主題,而是文字本身。 的確,就連以提倡理性著稱的康德(I. Kant)都曾說:「當我閱讀盧梭時,必須等到那優美的表達不再煽動我時,我才能理性地檢視他。」托爾斯泰(L. Tolstoy)對於盧梭亦極為肯定,不但表示每次閱讀盧梭都讓他感覺到精神的提升,並且宣稱:「盧梭與《福音》是影響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兩股力量。」 從他們的評語中,我們可以看到,盧梭的文字不單展現出一種極為強烈的情感,也讓人感覺出他所代表的永恆意義。這令我們不禁好奇,是什麼因素使得盧梭能夠獲得這些偉大人物毫不保留的推崇呢? 二、苦命天才的文字啟蒙 這麼多種作品中,「真情流露」是一個比較具有代表意義的答案。在這一段長達近三十年的創作生涯中,盧梭以他豐富的文字,不斷地向讀者傾訴,直言道出一般人平常不敢說出來的真心話。希臘字「敢言」(parrhesia)最能表現出盧梭作品的精神;它意謂:擁有道德特質的人,敢言真理,無懼於強權威脅,也無視於所言內容與當代主流意見背道而馳。 盧梭這一種表達個人特質的寫作風格,很自然地流露出他對於道德以及政治的看法。這不僅僅在他有關道德與政治著作中一覽無遺,就連在音樂與園藝方面的著作,也能夠顯示出他對於自然、真實的愛好與執著。從閱讀盧梭的政治作品中,處處可見他不趨炎附勢,不與富人學者一同故作風雅,不盲目地追隨「啟蒙運動」(le siècle des lumières),不跟著別人詆毀傳統的價值。 在盧梭所處的18世紀法國,這是極其難能可貴的,因為單單為社會的底層發聲,批判上流社會是不足夠的。最重要的是,這些批判要能夠引發被批判者的重視。 然而,原則上,這是很難發生的事情,因為上流社會都是講求精緻與風雅的特權人士,是當時社會中唯一有機會受教育的人。他們自命風雅的結果,使他們唯一攻擊他人與防禦自我的「戰場」,都是文字上的攻防。因為,只有打「筆戰」才是讓「上流人士」感覺必須做出回應的批判方式。 遺憾的是,在民主教育不發達的18世紀,受教育是貴族、教士與中產階級的特權,與一般普羅大眾無緣。處於社會底層的普羅階級,除了自嘆自怨之外,對於生活中的困頓與不滿,完全沒有任何抒發內心痛苦的機會。盧梭是這個情況中,最特殊的例子,原因正在於他是少有的寫作天才。 盧梭是一個畢生以抄寫樂章為生,並且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的「落魄人」。他憑什麼能與貴族富人在文字上辯論,能夠受到那些王公貴侯的重視,遭到教授、院士的圍剿,受到社會菁英的青睞呢? 答案就是他的寫作能力與風格。 盧梭能夠將他在駕馭文字上的才華,與他個人處處遭逢打擊與欺凌的親身經歷結為一體,創造出政治思想歷史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沒有優美的文辭表達能力,盧梭的文章將不值得上流社會一瞥,自然也無影響力可言。 同時,若不是親身經歷過生活的困頓,若不是必須作他人的僕役,若不曾趨附在貴族婦人之下,若不曾受過尊貴人士之羞辱,盧梭又怎能感受社會不平等所導致的不公不義。這使得盧梭在批判社會中形形色色的欺凌時,卻又展現出他能寫出精彩的文章,創作出令人激賞的歌劇,擁有豐沛的知識,展現外交的長才等等這些屬於「上流社會」的才能。 這種矛盾,不但發生在盧梭身上,而他所處的啟蒙時代,也正是那種企圖運用科學知識,追求開明與解放的時代,正好也突顯了這些矛盾。盧梭在這些矛盾中,透過與最足以代表「啟蒙運動」的「百科全書派」(les Encyclopédistes)的交情,充分掌握布爾喬亞階級(les bourgeoisies)與普羅大眾階級(les proletariats)之間的對立,為「真正」的社會大眾發聲,以情感向所有人訴求他文字中充斥的不滿,詆毀富人的虛偽與矯情,讚美自然人的天真與勇猛。 我們可以說,因為個人的處境、精湛的文辭表達,以及對人的關懷這三點,使得盧梭文字所創造的成就永垂不朽。面對這麼一位思想家,我們不禁要問,盧梭創作的言論與觀點,是怎麼出現的?它們的起源為何?為什麼會對後人締造出這麼大的影響呢?為求更圓融地理解盧梭的政治關懷,我們將他在出版「兩篇論文」之前的經歷,提出三段相關的生活實例作說明。 三、三段人生遭遇 盧梭是出生於日內瓦的公民。他雖然對日內瓦的教育制度頗為讚揚,但他並未曾受過正式的教育。在父親以撒(Isaac Rousseau)的引導下,盧梭閱讀大量書籍。盧梭不但不因為未曾受過正式教育而感到慚愧,反而對於父親以撒的教育頗為自豪。 以撒對於盧梭的教導非常特殊,往往多以一些極為崇高的理想為主。盧梭自幼即受到父親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在政治理想方面。以撒經常以古羅馬共和來比喻他們的祖國―日內瓦共和國,所以盧梭還將他父親視為一位古羅馬時期的有德公民(事實上,以撒曾拋棄過盧梭,後來還為了爭奪遺產一事,造假資料,為盧梭發覺)。盧梭這種對父親的讚美,應當是盧梭對祖國肯定的結果,因為盧梭終其一生,一直想讓所有人相信,他出生以及成長的日內瓦,不但保存了所有善良的事物,也必然是孕育有德之人的地方。 在《懺悔錄》中,盧梭甜美地回憶,這位「充滿德行」的父親,在辦公桌旁,如何溫柔地教導他閱讀,講解名人傳記,傳授天文知識,並啟發他對於古羅馬的情緒:熱愛祖國以及對於自由的熱情。最重要的,是以撒將日內瓦以一種幾乎是完美的方式,呈現在他的小兒子面前。盧梭日後在法國出版兩篇論文,處處以「日內瓦公民」題名,或是公開讚美日內瓦的政治制度。從這些對家鄉祖國的認同裡,足以說明盧梭一直以日內瓦的「小國寡民」與「共和民主」為榮,並排斥法國這種大型的專制帝國。 其次,在盧梭生命中另外一段重要的經歷,卻諷刺地與他先前的美好回憶正好相反。這都肇因於父親以撒與人發生爭執,必須逃離日內瓦。頓成孤兒的盧梭,被送往郎貝西牧師(Pasteur Lambercier)家裡寄養。兩年之後,他回到日內瓦,先作書記學徒,次年,又作雕刻學徒。命運的坎坷,使得盧梭不但寄人籬下,還要面對各種嚴厲的要求。 1728年3月14日,盧梭散步回家,發現日內瓦城門已關,他索性離開他所熱戀的祖國,展開流浪的生涯。幸或是不幸,鄰日內瓦的法國境內,滿佈勸導新教徒改奉的舊教機構(日內瓦境內卻都是勸導舊教徒改奉新教的機構),使得盧梭沒有餓死的危險,但卻讓他必須為麵包放棄祖國及自由,這兩樣在父親懷中所習得的理想。 盧梭於1728年遇見影響他一生至鉅的華倫夫人(Madame de Warens),一位負責新教徒青年改宗的貴夫人。她將盧梭安排至位於杜林(Turin)的教會收容所,進行改宗的準備與儀式。儘管盧梭自述在收容所時,他如何與神父進行辯論,但他僅到達收容所九天之後,就同意改宗,兩日後受洗,還獲得二十法郎的「改宗金」。盧梭坦承,在改宗的過程裡,他並沒有意願。但是,因為許多現實的因素,以及在生活中的困頓,迫使他放棄自由意志,也放棄他熱愛的祖國日內瓦。 然而,物質上的缺乏,不但沒有讓盧梭為貧窮感到難過,反而為追逐金錢的人感到悲哀。盧梭一生譴責金錢的虛假價值,因為它代表慾望的展現,假設一種存在於人與欲求事物之間的行動。 真正的價值在於人本身,人所生產的事物,人所做的事情,人意念的純粹性,人的道德、德行,還有,最重要的,就是人對於祖國所展現的愛國心。金錢來自於一個錯誤的經濟系統,它發展出工商業、科學、藝術、豪華之外,還帶來導致人類陷入悲慘世界的根本問題,也就是不平等的問題。 盧梭甚至認為,一個好的經濟系統,應該建立在農業及人口數量之上,生活於其中的人,只需要最少的開銷,並會蔑視過度的金錢。若不摧毀累積金錢的制度,我們的慾望就一直會將我們帶向奴役之路。盧梭在〈論科學與藝術〉中即表明這一點,認為財富的累積,必然導致德行的敗壞。他說:「當可以無論用什麼代價來變富的時候,德行將會變成什麼呢?」 盧梭在此即表明他一貫對於人類自然本性的期待,認為所有的惡行並非單純來自於人,而是被壞制度所治理的人。因此,若求人類德行之改善,那就必須從政治制度著手,也就是必須實際參與政治,以求能夠理解因為政治制度所導致的問題。 盧梭在1743-1744年,確實實際從事政治工作,也為他日後寫作有關政治方面的書籍,奠下實際的經驗基礎。這就是他擔任法國駐威尼斯共和國大使,蒙泰巨先生(M. de Montaigu)秘書的一段經歷。 1742年,盧梭帶著他的〈樂符簡記法〉來到巴黎,未獲重視,卻結識杜潘夫人(Madame Dupin)。根據Gourevitch的說法,盧梭在這段期間,大量閱讀重要的經典,也包含當代重要的政治著作。盧梭曾經針對柏拉圖、布丹(J. Bodin)、霍布斯、洛克的經典做過摘要。孟德斯鳩的《法意》出版不久,盧梭即加以閱讀,並提出心得。普芬道夫(Pufendorf)的《自然法與人為法》的法文翻譯(Du droit de la nature et des gens),曾是盧梭在有關政治哲學最重要的引證泉源。 […]
↧
苦命天才的前半生:論盧梭(一)
↧
【台語原來是這樣】柯p說「生理囝歹生」,到底難生在哪裡?
有句話說:「花食露水,人食喙媠。」又說:「魚食溪水,人食喙媠。」什麼是「食喙媠」呢?意思便是,花靠露水滋潤,顯得美麗、魚靠溪水流動而生,顯得充滿生機,相較之下,人則得靠嘴巴漂亮會說好話,也就是突顯出有好口才、廣結善緣的重要。 「食喙媠」(tsia̍h tshuì-suí),應該也是開起門來作生意的生意人基本功,要懂得在顧客面前察言觀色、適時地說上得宜的話語,而且每個顧客的喜好皆不盡相同,何謂「喙媠」?恐怕就很因人而異了,對於有些不喜被打擾的顧客,恐怕要適時地給予空間,無話勝有話,才是「喙媠」的最高境界呢!也難怪過去有句諺語會說:「生理囝歹生。」要出一個懂得經營生意的人才,是很不簡單的,當然懂得經營生意,恐怕不僅只於懂得說一口漂亮話、有好口才,這恐怕只是其中一項基本功,還得要有商業頭腦才是重點。 日治時期,生意人當然也是「食喙媠」,且功力花招、商品促銷內容,恐怕跟今日相比一點也不遜色,或許更有過之而無比及。 《臺灣日日新報》就曾記載,1911年台灣正掀起「冰淇淋大戰」,規模之大,幾乎是街上攤販都賣起冰淇淋的盛況,製冰設備約在這個時期出現。而1916年,則以「愛玉子」的標題,記載了「台灣愛玉」,這款沁人心脾的「台灣風冰品」,如何吹起風潮、紅到了日本,成為日本人當時紅極一時的最佳伴手禮,可想而知,當時是台灣商場怎樣又有了「愛玉子大戰」了。1909年,曾任當時北台灣第一大詩社─瀛社副社長的謝雪漁曾作詩〈賣冰〉,其中就多少詮釋了當時台灣的賣冰風景;而1941年的詩人吳萱草則以〈仙草冰〉為名,載於《詩報》:「細細熬成貯玉缸,非同凡草品無双;醍醐漿與金莖露,一樣嘗時熱氣降。」 這個時期,冰品大戰在台灣,大致上已經跟今日我們所知的「傳統冰品」差不多了,例如詩中提到的仙草冰,其它還有愛玉冰、紅豆冰、米苔目冰、各式台灣水果佐冰食用的吃法都開始誕生,台灣諺語:「第一賣冰,第二做醫生。」就是在日治時期產生,便是因這冰品盛況而來。 這些盛況除了使人清涼爽口的冰品吃在嘴裡外,商家叫賣、「食喙媠」的作生意撇步,聽在顧客耳裡,或許也是甜在心裡吧? 附帶一提,「愛玉」的台語還有「薁蕘」(ò-giô)或「子仔」(tsí-á)的說法,是台灣特有亞種,「日本植物學之父」牧野富太郎在1904年,就曾發表愛玉子是新種;連橫也曾在《臺灣通史》卷二十七、農業志記錄:「愛玉子產於嘉義山中。舊志未載其名。道光初,有同安人某居於郡治之媽祖樓街,每往來嘉義,採辦土宜。一日,過後大埔,天熱渴甚,赴溪飲,見水面成凍,掬而飲之,涼沁心脾,自念此間暑,何得有冰?細視水上,樹子錯落,揉之有漿,以為此物化之也。拾而歸家,以水洗之,頃刻成凍,和以糖,風味殊佳,或合以兒茶少許,則色如瑪瑙。某有女曰愛玉,年十五,楚楚可人,長日無事,出凍以賣,飲者甘之,遂呼為愛玉凍。自是傳遍市上,採者日多,配售閩、粵。按愛玉子,即薜荔,性清涼,可解暑。」 其中除了前半段提到關於「愛玉」怎麼被意外發現的傳說之外,後半段更是提及了,因為這位商人名為「愛玉」的女兒將這種甜品販售並大受好評,索性將這道清涼解暑的聖品取名為「愛玉」囉! 從這不難看出來,生意頭腦怎樣轉得快、命名的學問,自古以來這些行銷撇步就不曾中斷過,仔細回顧,還能看見當時商業運作的趣味呢! 更多故事: 【臺灣吧EP7】榖物換肥料,造福了誰?──二次大戰後的台灣農民 2015-05-09 13:42:07 1 「抗戰勝利」七十週年,到底是誰的勝利? 2015-12-01 09:00:34 1 【冷知識週刊】第十七號:藏在菲律賓的寶藏,日本人和台灣人都在找?! 2015-05-30 16:47:34 1 【冷知識週刊】第二十一號:啦啦隊的由來 2015-06-27 23:14:34 1 疏散、空襲、終戰詔書:臺灣人記憶中的戰前日本 2015-08-22 12:49:53 1 香港人千年史(一):海洋華南社會與香港意識的發軔 2015-08-15 04:30:10 1 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七)1936年.國民精神總動員 2015-08-01 09:00:34 1 【沒有名字的人】五個平埔族年輕人的自我追尋:(2/5)外公與我,和那些屬於噶哈巫的種種 2015-05-26 10:45:38 1 推土機下的隋煬帝 2014-08-21 02:30:03 1 【說書】美國人如何看清朝──歐立德的《乾隆帝》 2014-08-25 13:28:28 1
↧
↧
【女人的科學史】來自美索不達米亞的化學之母
作者:瑪柔‧T‧努姆能(Marjo T. Nurminen,考古記者、電視節目製作人) 塔佩蒂─貝拉特─埃卡里(Tapputi-Belat-ekalli,約公元前1200) 世界已知最老的化學家是個女性。 雖然與她生活有關的書面資料並未保留下來,但根據已知的資訊,她活在公元前一二五○至前一二○○年之間。在亞述的寺廟廢墟中,有一塊寫著她名字和香水配方的泥板,和其他數千個破泥板片一起被發現。她的名字是塔佩蒂─貝拉特─埃卡里。 將這個配方的日期設定在圖庫爾蒂─尼努爾塔一世在位(公元前一二四三~前一二○七)期間,是有根據的。這是亞述最強盛的時代。圖庫爾蒂─尼努爾塔一世派遣遠征軍到達今日的敘利亞地區,以他的軍隊征服鄰國巴比倫,並暫時將它併入王國之內。 公元前十三世紀,在亞述最大城裏的王宮和寺廟,生活相當奢華,甚至連一般人也能享受由繁榮、強大的權力所提供的舒適。城鎮有厚實的城壁圍繞,可以讓居民免於遭受攻擊。在亞述,有公共郵政服務可供城鎮居民投遞寫在泥板上的書信,寄送時會將泥板封入具有信封功能的泥盒中。公元前十三世紀後期,亞述人開始用石頭鋪設城鎮的路面,城鎮居民從此不必再承受泥濘沾黏涼鞋之苦。宮廷裏,塔佩蒂─貝拉特─埃卡里所屬的上層階級,也可享受抽水馬桶的奢華。 在和平時期,美索不達米亞的城鎮和圍繞著它們的農村都很興旺。城鎮居民從附近鄉間取得食物,國際貿易也很繁忙。互動密切的貿易夥伴是埃及人和居住在今日敘利亞、伊朗的部落;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則像這些夥伴買進大象、駱駝、金子。最長的貿易通路伸展至地中海,並且從那裏的港口買入金屬、木頭、有價值的石頭,作為宮殿和寺廟建築材料。用來換取那些東西的是農產品,例如棗子、大麥,以及有價值的藝術品、玻璃器皿、織品、香、油類。 在戰爭期間,國內外貿易全部停擺,美索不達米亞的許多城鎮倒退數十年,或者一併被摧毀。 香夫人──化學之母 以往在美索不達米亞市場,不論內需或外銷,香的需求量極大。它們以香水和燻香的形式用於美容保養和各種宗教儀式,若在醫學上,則作為原料。 香的製造者受到社會的敬重,有時候還會上升至王宮和寺廟階級制度的高階位置。以塔佩蒂─貝拉特─埃卡里的名字來說,最後一部分的意思是,在香的製造上有成就的大師。 塔佩蒂─貝拉特─埃卡里的部屬在作坊施展技藝,強烈的玫瑰、迷迭香、檸檬、肉桂、丁香、大茴香等香味,也從作坊開始,沿著王宮走廊一路飄散而去。另一方面,取自羊、野禽、魚、堅果等的動植物油,則是香和乳液的原料。 需要知識和技巧的工藝,在亞述和美索不達米亞的其他地區都受到高度尊重。在古美索不達米亞,香的製劑專門由女人主導。很明顯地,西方化學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女性的廚房。 有數千多年的時間,她們在那裏開發各式各樣的化學技術,例如食物的萃取、蒸餾、織品染色,以及用各種方法防止食物腐敗。這些婦女在廚房工作的形象,被保留在淺浮雕的石頭上。身為化學家的婦女擁有高社會地位,早期的書面資料也支持這項說法。在亞述發現的楔形文字中,muraqquit這個字指的是女性製香者,比較不常出現的則是muraqqui,指的則是男性製香者。 雖然美索不達米亞人對化學現象在理論方面的意義沒有興趣,但他們的實用化學卻進步得令人驚訝。他們能夠在各種加熱設備上調節火的大小,因此被加熱的溶液可以保持在所希望的溫度上。他們了解液體如何氣化,如何將冷卻的蒸氣回復成液態,還發明一種方法,在蒸餾之後可以將它還原。他們也能夠從種子和腹足動物的殼,溶解並萃取出染料和芳香油。 染料的用量很大,尤其是彩色織品。美索不達米亞人採用羊毛製造衣服,後來也用麻和棉花。早在公元前四千年,蘇美人已有昌盛的羊毛工業。藍色是流行的顏色,取自藍草。珍貴的紫色,採自屬於穆里奇家族的軟體動物外殼。一萬兩千個殼才能產生一點五公克的染料,因此殼的用量龐大。除了那些源自植物和動物的染料以外,也有使用來自礦物的染料:黃赭色採自氧化鐵,黑色取自硫化鉛,綠色來自孔雀石。 美索不達米亞婦女也學習在家中的廚房,透過發酵作用製作形形色色的食物。起士經常以牛奶製造,而酒則用棗子和其他水果製作。在一片美索不達米亞的泥板上所發現的啤酒配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種。 以大麥釀造的啤酒,在美索不達米亞人之間是很普通的解渴飲料。人們認為,啤酒使肝臟和心臟快樂,所以必須經常儲備啤酒。當他們家裏沒酒時,口渴的城鎮居民會到當地的「酒館」喝上一杯。釀酒人和酒館老闆通常是女性,不過在「值得尊敬的」妻子們之中,她們的名聲並不好。 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家庭裏,各種油類像水一樣,是一種變得越來越重要的商品。芝麻油和橄欖油用於烹飪,除了植物油以外,也大量使用昂貴的動物性油脂。它們的原料是野禽、魚、羊、羚羊,甚至獅子的脂肪。油的用途很廣,除了製作食物之外,它也被用作香、醫藥、燻香的原料,或者用來點燈。當肥皂還未發明之前,有段時間,它們甚至像肥皂一樣,被用來去除污垢。 本文摘自暖暖書屋出版《蒙塵繆斯的微光:從古代到啟蒙時代,在思想及科學發展中發光的博學女性》。 更多故事: 【麻瓜的語言故事】英語不是用表音文字記的嗎? 2015-02-04 10:59:19 1 今天是228,你的歷史課本只教到227就結束了嗎? 2015-02-28 11:25:14 1 甲午戰爭與日俄戰爭:現代日本歷史的兩個關鍵時刻 2015-11-07 14:55:00 1 【照片裡的民國】一代名伶,廣告巨星:梅郎的魅力 2015-11-10 09:00:58 1 【臺灣吧EP5】 一張小小剪報,與二二八事件中的兩個生命 2015-03-04 16:06:00 1 【歷史小說連載】鄭森:大明命脈的危局──父子交心(二) 2015-02-12 20:00:46 1 商業化的鄉愁:為何日本觀光業這麼成功? 2015-12-22 12:52:21 1 【美的歷史】十八世紀的好母親是什麼模樣? 2015-06-30 16:14:26 […]
↧
【說書】電影裡的戰爭影像:日本人如何記憶當年的那場大戰?
作者:林彥瑜 很多人在問、在思考,今年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70週年,究竟人類社會是怎麼記憶那場戰爭的呢?與台灣有著糾結歷史淵源的鄰國日本,也許可以提供我們對「如何記憶戰爭」這件事情一些提示與理解。由日本戰爭社會學者福間良明所著的《「反戰」的媒體史──戰後日本大眾情感與公共意見的拉扯》(「反戦のメディア史:戦後日本における世論と輿論の拮抗」)講述日本在戰後50年內(1945至1995年)幾部重要的人氣戰爭主題電影中所提供的「戰爭記憶」訊息,如何在「大眾情感(popular sentiments,日文原文為「世論」)」及「公共意見(public opinion,日文原文為「輿論」)」之間權衡。 在作者的定義下,「世論(せろん・よろん)」是指一般大眾的私人情感,是一種「心情」;「輿論(よろん)」則是指依據事實而陳述的政治意見與意識,是一種「邏輯」、「道理」。在戰爭如此全面破壞日常生活、顛覆常態道德倫理的特殊社會狀態之下,人類社會存在的憐憫情緒,如何在「電影」這個面向中與電影導演所要傳達的、政治化的「公共意見」競爭又共存? 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從日本戰後50年內幾部最重要的反戰電影作品中,分析日本「反戰論述」垂直與水平的兩個面向:隨著時間的變化,反戰論述如何改變;以及同一時間中,不同人對同一主題的反戰論述有何差異。 這本書分成四章:前線與後方、學徒出陣、沖繩戰、原爆。在這邊簡單介紹、討論一下這幾章作者想要傳達的概念與分析。 前線與後方:『緬甸的豎琴』與『二十四隻眼睛』 戰爭年代的日本,在戰場前線、及在後方非戰鬥區域的家鄉,有著截然不同的故事。然而無論是拍攝前線或是後方的電影主題,都呈現了日本戰爭的樣貌,以及導演自身想傳達的戰爭觀。在1950年代,日本描寫戰爭前線與後方最具代表性的兩部電影,本書作者挑選了描寫戰場前線的『緬甸的豎琴(ビルマの竪琴、1956)』與描寫戰場後方『二十四隻眼睛(二十四の瞳、1954)』這兩部反戰電影。 本書作者對這兩部電影的分析,都是緊扣著1950年代的歷史發展在書寫。1950年韓戰爆發,鄰近朝鮮半島、作為美國圍堵政策最關鍵的棋子日本,惟恐韓戰成為第三次世界大戰,民間對二戰的痛苦記憶仍記憶猶新,因此民間反戰輿論強大,政治舞台上也一直爭論日本是否應該「再軍備」,稱為「再軍備問題」,即違背戰後日本憲法第九條「永久放棄戰爭權」的規定,重新武裝日本。 因此,『緬甸的豎琴』描寫的、在緬甸日本年輕士兵的故事,於1956年首次上映的時候評價並不好,就是因為當時時代背景,對戰爭的焦慮與不安,否定了這部電影中要傳達的一種「為前線士兵鎮魂」的正當性;反之,描寫瀨戶內海小島師生的故事『二十四隻眼睛』因為回應到社會對「再軍備問題」的不安,在50年代獲得了極高的評價。 但是,在1980年代,這兩部電影都分別被重新翻拍了一次,卻獲得截然不同的的評價結果。描寫前線的『緬甸的豎琴(1985)』受到歡迎,反之描寫後方的『二十四隻眼睛(1987)』票房成績不如預期。這是為什麼呢? 本書作者指出,在1980年代後期戰場後方的物語有「動畫化」的趨勢,轉變為以小孩為觀眾,例如風之谷(1984)、天空之城(1986)、螢火蟲之墓(1988)等超人氣電影,尤其是「螢火蟲之墓」點出的,戰敗前後戰爭對國民產生的內部暴力。可見,在1980年代,戰爭前線的故事轉變為「大人的故事」、戰爭後方則變成「小孩的故事」,體現在社會大眾對戰爭電影的反應上。 「學徒出陣」的故事與戰爭經驗:『聽啊,海神的聲音』 在二戰末期,日本戰況告急,於1943年實施「學徒出陣」政策,召集20歲以上的文科科系在學學生上戰場。『聽阿,海神的聲音(きけわだつみのこえ、1950)』就是在描寫這些學徒兵在殘忍的戰場上所遇到的故事。 電影名稱中的「わだつみ」是日本海神的名字,學徒兵的戰死場景也多在海邊。這部電影最早是蒐集戰死學生的遺稿與筆記所改編成的電影,因此在故事的情節編寫上,就有頗多困難與矛盾。有心蒐集戰死學生遺稿的人,也在1950年四月組成了「日本戰歿學生紀念會」,並以海神的名字取名,稱之「わだつみ会」。但這群人後來因為政府對共產黨的整肅,而解散改組。也因為與現實政治的糾結,第二代的「わだつみ会」在1960年代日本安保鬥爭時,主張與現實政治保持距離。 然而,在1960的日本學運浪潮中,常會看到學生們以戰爭的痛苦記憶主張反戰。但是「わだつみ会」的組織者安田武就批評,這些學生從未看過以自己國家在十多年前發生的戰爭為主題的作品(其中也包含「聽啊,海神的聲音」原書),但他們竟然對遠在越南的戰爭充滿如此大的興致。安田武主張,對戰爭經驗的理解,應當優於現實政治的主張。這就是大眾情感和政治意見有所矛盾的地方。 有趣的是,在1995年這部電影再次被重新翻拍,場景中出現了沖繩戰線的學徒兵、菲律賓戰線的屠殺與慰安婦的存在,處理到「戰爭責任」的問題。關於加害責任的問題,除了1980年代以來日本「歷史教科書問題」爭議白熱化的背景之外,在1993年政府官員首度為慰安婦歷史事實道歉的「河野談話」、1995年首相首度為戰爭道歉的「村山談話」等反省戰爭責任的趨勢下,所產生的電影內容。 但作者也說,這部電影使觀者將自己投影到聰明的學徒兵身上,而非對自身戰爭協力的反省。也就是說,這部壓抑戰爭經驗的情感(世論)、著重政治意見(輿論)的電影,對「戰爭責任」的反省仍然十分有限。 如何記憶「沖繩戰」:『姬百合之塔』 1945年6月23日,美軍進行「沖繩上陸作戰」,是二戰日本統治區域內最慘烈的上陸戰爭,有四分之一的平民死亡,平民家屋幾乎全毀,而且其中死亡的沖繩人(因為語言不通)有許多是被日本軍人懷疑是間諜而遭到屠殺,或者被強迫集體自殺。 這一章就是在討論慘烈的「沖繩戰」在反戰論述中的角色。電影『姬百合之塔(ひめゆりの塔、1953)』的原作是1951年由琉球大學教授仲宗根政善所寫的『沖繩的悲劇』,故事描述仲宗根教授自己在沖繩女子師範學校教書時,該校師生於二戰中(1945年3月)被編為「姬百合學徒隊」,就是學生軍隊的一種,他自己親身經歷了因為軍部的判斷錯誤而導致居民大量死亡、學生自殺的悲慘悲劇,所以他把這樣的故事寫出來。但,這部作品也不是他本人自身經驗的總和,而是重新編纂學徒隊存活者的筆記,因此,這部作品也並非從同到尾一致的單視角書寫觀點。 1953年『姬百合之塔』被首次翻拍成電影的時候,獲得了六百萬票房,是極佳的票房成績。本書作者分析這部反戰電影的賣座原因:首先是因為,在第一章曾提過的1950年代「再軍備問題」的時代背景,這部電影明確的反戰立場受到焦慮民眾的歡迎;其次則是因為這部電影描寫了「女性的戰爭」,不同與『聽啊,海神的聲音』中的「男──女」二元對立描寫,這部電影以幫助受傷士兵的女學生們為主角,表現出女學生純粹的人道主義,這不但批判了戰爭,也暴露了戰爭的真實,因此引起大眾的強烈共感。 有趣的是,1968年這部電影再度被重拍(あゝひめゆりの塔、1968),甚至在其中加入了愛情故事,比起50年代的作品更好理解,但在上映之後卻遭到了批評。本書作者分析,80年代,因著「歷史教科書問題」造成中日韓三國之間的民族主義對立,在80年代當時有兩大主流戰爭觀──「大東亞戰爭肯定論」與「戰爭犯罪者意識」,前者是在高度經濟成長期之下所產生的國民自信,因此當時的人們在意的不是國民尊嚴、就是反省加害與侵略責任的問題。 這部電影並沒有回應到這樣的戰爭觀潮流。在1982年、1995年『姬百合之塔』也再被重拍了兩次,但是這兩次重拍也受到了批評,指出電影中缺乏對亞洲諸國的加害意識,而這樣的加害意識正是當時8、90年代的輿論主流。 國家認同與「被爆」:『長崎之鐘』、『原爆之子』、『黑雨』 日本的原子彈經驗,使日本的反戰論述中「原爆/被爆」的經歷佔了很重要且特別的角色。本章討論的是「被爆者與非被爆者(原爆受害者與非原爆受害者)」的關係。1945年8月6號和9號,美國分別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戰後日本以「唯一的被爆國」自我認知著,但對「被爆者」而言,所謂「反戰、和平」 的國民性又是如何存在的呢?輿論和世論如何交錯?原爆的物語和戰爭的物語有何差異? 關於以上這些問題,1950年的『長崎之鐘(長崎の鐘、1950)』是日本最早碰觸原爆題材的電影。但是因為這部電影的原作是來自1948年的作品,在美國佔領期下(1945~1951),美軍在日本進行言論管制,任何批評美國的言論,包括對原子彈轟炸的批評,都會被禁止。因此這部電影並沒有任何批判意識,只把長崎原爆描寫成一種神聖的犧牲,一種「被爆=和平」的幻想,好像是原子彈造成的犧牲終結了戰爭的苦難一樣。因此這樣的作品才能夠出版、上映。 1951年的『原爆之子(原爆の子、1951)』則是改編自廣島被爆兒童與學生的筆記,比起大人的意見,這部作品更想訴諸「無害的小孩們」的情感。由此可見,佔領期的「被爆物語」與其他的「反戰物語」(例如『聽啊,海神的聲音』)有很大的不同,其中並沒有政治意見(反對意識)的表達,只能一面倒的敘述情感。 此外,1989年上映的『黑雨(黒い雨、1989)』是改編自1965年的小說,描述因為廣島可怕的原爆現場,以及人們淋了原爆造成的黑雨而受到後遺症與歧視之苦。本書作者指出,電影之中如果只表現了「戰爭很討厭、原爆很可怕」這樣的情感,沒有任何反戰和反核武的政治意見,那就是只有被害的sentiments、而沒有戰爭加害的opinion。這是在原爆反戰論述之中,世論與輿論的對立。 電影所能告訴我們的「戰爭記憶」 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理解,在不同的時間點,因為不同的時代背景,大眾對反戰電影的反應與評價會不同。例如對在韓戰背景下、對戰爭及軍備化不安的50年代;學運蜂起的60、70年代;歷史教科書爭議、強調加害問題的80、90年代,戰爭論述都有所不同。另外,也因為60年代以後電視的普及,從電影的票房賣不賣座(人們家裡有電視作為娛樂,為什麼特別要走去戲院看那些電影?)更可以看出日本社會所偏好的「戰爭論述」為何。除了本文提到的電影以外,還有許多其他人氣電影也展現出了不同的戰爭觀變化。 除了隨時間不同而有的不同變化以外,在同樣的時間點上,也會因為反戰要談的主題不同,而有不同的反應。例如「前線」與「後方」的主題,同樣在50或80年代就有不同的評價反應;又例如同樣是戰爭的故事,沖繩戰和原爆的主題,也有著不同的地位。 此外這本書所能提示的除了以上時間垂直與水平變化的面向以外,對「大眾情感」與「公共意見」的分類,也是本書最重要的重點。在不同的時間點,因為不同的歷史脈絡,日本社會對反戰電影所要求的也不一樣:在反戰情緒濃厚的50年代,比較著重情感的表達;在要求反省加害責任的80年代,電影則會被要求呈現日本的反省意識。 戰爭並非單一的史觀、視角所能描繪的,這也是為何各種戰爭電影每逢上映,一定無法滿足所有觀眾的原因。本書提供了一個「從電影看戰爭」的創意切入點,從電影的票房、影評、以及與原著的差異、甚至是現實政治的組織運動關係,來分析日本社會的戰爭觀變化。讀畢本書,除了不禁想了解如果接續這本書研究結束時間點──1995年──到現今2015/2016年的這二十年來,若要續寫這二十年的日本戰爭觀變化,究竟又會有什麼有趣的發現呢?全球化與網路普及的現今,遙遠的戰爭記憶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又有何意義?對現今的現實政治與反戰運動又有何啟發?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台灣屬於日本的殖民統治轄下,日本對「二戰」的記憶,其實也和台灣密切相關。也許,現今的日台關係,也反映出台灣人與日本人之間相互存在的戰時記憶。我們的祖父母輩的小時候,都曾經歷過短短那幾年的戰爭年代,所以,其實這本書所描述的戰爭記憶,並不是距離台灣人太遙遠的東西。雖然因為戰後戰爭局勢的變化,日本的事情好像變成非常遙遠的事情,但日本人的戰爭觀變化,可以給台灣人許多反思戰爭的機會,認知「具有台灣主體性的二戰記憶」究竟為何物?日本的殖民統治又有何評價?台灣作為殖民地,是否能夠扮演東亞地區在民族主義關係緊張的狀況下、某種特殊的角色?這在近年的台灣電影中也多有探討,不過目前還沒有一部完全以「那場戰爭」為主題的台灣電影。 我想,電影呈現的戰爭觀,不只與政治意識和大眾情感密切關連,更關係到台灣作為一個政治共同體,所想要維持的共同歷史記憶。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他者」對照,儘管並非我們熟悉的電影,卻可以從本書的日本戰爭觀分析中(儘管研究方法從社會科學或歷史學的角度而言,有可討論之處)獲得一些靈感,反思若是我們自己來研究的話,「具有台灣主體性的戰爭觀」在電影中究竟是如何被呈現、解讀、並繼續被後世記憶的。 作者: 林彥瑜 作者為台北人,一半閩南人、一半客家人,現就讀於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大學時期曾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期間,結識一群好友共組「拿山瑪谷東京讀書會」,也因為這個讀書會而對「東亞作為一個命運共同體」這句話很有感受。 更多故事: 【男人的戀愛史】愛是甚麼? 2015-10-13 16:00:04 1 【人文現場】「幾乎沒人能寫書評的書」──談近藤正己《總力戰與臺灣》 2015-09-15 11:11:37 1 【鬼的歷史】女鬼不回家──姑娘廟傳奇 2015-08-16 01:47:48 1 一個詩人眼中的臺灣:陳肇興與他的作品(三) […]
↧
【歷史小說連載】淺田次郎《一路》之前往鵜沼宿
前情提要: 小野寺一路生長於江戶,直到十九歲才第一次踏上故鄉的土地──位於西美濃的田名部,然而等待著他的卻是燒成灰燼的破敗房舍,和視他如過街老鼠、避之為恐不及的鄉里鄰人。尊敬的父親在一場離奇大火中喪生,也燒燬了主公代代恩賜的家屋,按理本該沒收俸祿、斷絕家門的小野寺一路,意外換來將功贖罪的機會,但這機會卻是十九歲少年肩頭擔不起的重荷──率領名田部家臣們參謁江戶。 隔年一度,行經中山道前往江戶的十三天參謁之旅是幕府以來的規定,也是小野寺家代代相傳的職責,然而一路卻不曾從亡父那裡得過半點傳授。縱然學問、劍術師出名門,一介菜鳥長官又怎能服眾?兩把豐臣秀吉御賜的朱槍、一對壯碩威武的持槍家奴、一名勇猛果敢的前鋒勇士、一百兩餉銀和五十名徒士,時間短短三天不到,該如何備齊?一路別無所依,憑藉著唯一的線索──家傳《行軍錄》,硬著頭皮指揮前往江戶的參勤隊伍,踏上征途。 十二月的中山道,路途崎嶇險峻、風雪交加,難關一波接著一波襲捲而來,顛覆主家的陰謀又緊隨在後,無法如期抵達的危機節節逼近,一行人究竟能不能突破重重難關,成功踏入江戶城? 鵜沼宿還沒到嗎? 主公幾乎想這麼大喊。隊伍加緊腳步,前前後後已經過了一刻鐘,抓著吊環的雙手麻痺,腰和背也僵硬如石。與其像這樣繼續顛簸下去,他情願用走的要更輕鬆得多。 伴隨在轎子兩側的燈籠,一定是供頭小野寺一路和輔佐栗山真吾,所以只要出聲埋怨,肯定能讓他們聽到,但那樣的話是不能說出口的。愉悅或悲傷、歡喜或難過,關乎己身的喜怒哀樂都不能在臉上透露出分毫,這是主公該有的儀態。 如果明白地說了什麼,無論事態大小,必然會為家臣帶來褒貶毀譽。 簡單地說,主公愈像一尊木偶人,便愈是名君。絕不能插口干預政事,批評家臣更不必說,甚至連對正室、側室也不能表達好惡。 而主公這種尊嚴,更在臨終之時表現至極致。由於連痛苦都不得說出口,愈是被譽為名君的主公,愈會在某天突然一命嗚呼。像是臥病在床後,也夢囈似地不停說著「辛苦了」、「很好」,等小姓發現時早已嚥氣的父親,就是名君的絕佳例證。 鵜沼宿還沒到嗎?雖說路途平坦,但要一天從田名部走到鵜沼,整整十二里路,還是太過勉強。 不妙!手腳嚴重麻木,讓主公幾乎就要失神。萬一就這麼倒斃在轎子裡,自己的名君聲譽也必能流芳萬世吧! 「主公,請再忍耐一會兒,鵜沼宿就在眼前了。」 真是個麻煩的供頭。一會兒是多久?眼前是多遠?想問但不能問。主公沒有發問,而是說: 「辛苦了。」 世上主公最常說的話裡頭,「辛苦了」與另一句「很好」意思略為不同。「辛苦了」並非描述自身情緒,而是用來慰勞他人的勞苦。因此這時若說「很好」,不是矇騙,就是窮忍耐,而說「辛苦了」卻十分恰當。 簡而言之,主公心裡暗暗祈禱供頭能體會出裡頭的弦外之音──「你們很辛苦,但我也累壞了。」 話說回來,鵜沼宿還沒到嗎? ※※※ 起駕後依據往例,先前往蒔坂家祖神田名部八幡神社參拜,祈求路途平安。 然而這次也不同於往常。 主公與主要官吏升殿,一般徒士站在社殿下,其他雜役小廝則站在樓梯下的境內,接受神官淨身。到這裡都一如既往。 祈禱之後,每個人都配得一只素燒酒杯,注入神酒。 「請主公飲盡神酒後,率領眾臣吶喊勝利。」 「好,辛苦了。」 儘管這麼應聲,主公卻煩惱起來,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這應該是「遵循古禮行事」,所以不能說不曉得、不會。 聽到「吶喊勝利」,主公想到的是《忠臣藏》的最後一幕。雪天放晴的早晨,殺入仇家,為主公報仇的四十七名義士發出「誒、誒、噢──」的勝利歡呼。場面壯觀,作為從大序到第十一段的漫長戲劇結尾,恰如其分。 駐留江戶時,主公經常微服外出看戲。有時興趣也頗能兼具實益,但萬萬沒料到自己也有帶領眾人吶喊勝利的一天,因此遲遲回想不出戲中的具體作法。究竟是由良之助高喊「誒、誒」,再由眾家臣唱和「噢」,還是眾人齊聲呼喊「誒、誒、噢—」? 更何況,說到《忠臣藏》最大的看頭,不是殺入仇家的壯舉,而是來到那第十一段之前的眾人的苦惱,令觀眾如痴如醉。因此最後一幕的勝利吶喊,並非漫長故事的結局,而是四十七壯士的苦惱化為的結果,所謂「歡喜大團圓」的具體表現。阿輕與勘平的每一句台詞,甚至是山科閑居一幕那扣人心弦的淨琉璃旋律,主公都記得一清二楚,卻不記得「誒、誒、噢──」的細節,想必就是這個緣故吧!主公心想。 不,現在不是管戲怎麼樣的時候。難以置信的是,主公得親自主持這年頭應該只有在戲裡頭看得到的勝利吶喊。太平盛世持續了兩百多年,戰爭捷報的吶喊會被封印在戲劇舞台上,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該怎麼辦?主公面不改色地慌了手腳。結果供頭一邊斟酒,一邊自言自語似地向他低聲說: 「乾杯之後,請立即將酒杯擲碎於地。」 「好,很好。」 雖然似懂非懂,但似乎明白了。是要碎盞出擊,隨著酒液飲下天佑神助,並發誓視死如歸吧! 主公在供頭帶領下,站在神殿階梯。眼下多達八十名的臣僕,就連雜役小廝都人手一盞。默默看著眾人時,主公有種並非率領家臣踏上參勤旅途,而是出陣殺向關原或大坂的心情。 主公心中湧出身為武將的鬥志。雖然不明白具體作法,但沉睡在心底深處、蒔坂左京大夫的狂暴靈魂驟然復甦。 主公將酒杯一飲而盡,隨即擲碎在地。家臣也跟著照做。碎盞聲整齊劃一。 這時小姓捧來家傳寶刀,將刀柄轉向主公手邊。那是據傳為大猷院恩賜的古青江大刀,雖然主公所在之處刀不離身,但他一次也沒見過刀身出鞘。 主公毫不猶豫,直接抽出刀來,彷彿體內的祖先靈魂正命令他這麼做。 「誒、誒!」 令人驚訝的是,當主公這麼呼喊的瞬間,眾家臣無不拔出刀來,就連雜役小廝都抽出了小刀。 「噢──」 勝利的歡呼化成了齊一的吶喊。 ※※※ 鵜沼宿還沒到嗎? 主公按著幾乎要翻過來的胃,忽然想起來了。 記得那叫小野寺一路的供頭第一次來陣屋來謁見,是短短十天前的事。據側用人伊東喜惣次說,他在北辰一刀流出師,不僅如此,還在東條學塾擔任塾長,是個英才。 即便是才子,畢竟還是個不滿二十的年輕武士,更何況主公從來沒有在領國見過他。一個土生土長的江戶人,在這短短的十天之內,究竟如何籌備好這「遵循古禮行事」的種種呢? 不過看小野寺彌九郎如此忠心義膽,也許駐在江戶時曾傳授兒子許多事。他覺得這十分值得嘉許,然而區區的父子相授,能讓家臣如此萬眾一心嗎? 主公耳裡還殘留著眾人齊聲擲碎酒杯的聲音。勝利的吶喊也猶在耳際,難以忘懷,一切都宛如排演再三似地整齊劃一。 只能說不可思議。因為起駕日臨近,眾人忙於自身工作,不可能抽出時間演練。當然,那名年輕武士也不可能擁有率領家臣的人望。 不,即使撇開在田名部八幡神社的勝利吶喊,這趟異於往常的旅程第一天便已經驚奇連連。 離開田名部陣屋後,第一天向來下榻岐阜的加納宿。平地八里路程雖然稍短,但途中必須經過揖斐川的呂久,以及長良川的河渡這兩處渡口,所以也只能趕這麼遠的路。 然而在這兩處渡口也前進得莫名順暢,渡船似乎已經雇好了幾艘,平時得花上一刻的渡河工作,眨眼間便結束了。 過了長良川一里十八町,便是加納城下。太陽仍然高懸著,但主公沒想到隊伍竟會直接通過,也不停下來打聲招呼。 […]
↧
↧
【說書】人與動物共譜的組曲:讀《大象先生:勇闖緬甸叢林》
作者:鄭麗榕(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在我們所身處的世界中,人與動物的關係是呈現何種景況?人類「馴服」(domesticate)動物以為己用,看起來人類是動物的主宰。然而,在什麼樣的情況底下,動物會成為人類的「伙伴」(company),便是《大象先生:勇闖緬甸叢林》一書所要譜寫的重點。本書的亮點是人與動物的情感,令人感動的不是偉大英雄事蹟,而是主角因為動物──尤其是大象──而豐富起來的生命,幾乎在他一生的每個階段,動物都扮演相當的角色;正如英文書名Elephant Company: The Inspiring Story of an Unlikely Hero and the Animals Who Helped Him Save Lives in World War II所展現的一樣,大象是書中主角的伙伴(company)。所以本書不是個人獨奏的樂章,除了大象先生威廉斯,還另有要角──神象一般的班杜拉,被形容為:聰明、善良、堅強,就算沒有騎士引導,也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的一頭象。象群更是非凡的英雄,不但人象之間創造傳奇,象的本身也有動人的親情、友誼與勇敢的故事,包括精準地預知地震的神秘能力。此外,其他的象夫,如以愛心訓練班杜拉的普竇,也是值得注意的關鍵人物。事實上從英文書名副標題──不可能的英雄與幫他拯救性命的動物,可知這本書是由人與動物共譜的組曲,而人與自然不可切割的聯結,正是本書一以貫之的主軸。 本書作者薇琪‧柯羅珂(Vicki Constantine Croke)是一位擅長運用密集的口訪與詳盡的文獻,書寫動物題材的記者,官方網頁上自我定位為「作家、記者、靈長類」,她長年在報刊撰寫動物專欄,主持相關電臺節目,著作有關新動物園、美國人Ruth Harkness與貓熊的歷史、救護車裡的流浪犬等。她說大象先生這個故事值得訴說,因為「威廉斯的故事告訴我們,每隻大象都是美妙的存在,他們不僅擁有高智能,還有深邃的感情」、「地球上若沒有這些壯麗的生物悠然其中,我們的生命將困乏至極。」(請見延伸閱讀中范震華對薇琪‧柯羅珂的訪談)。 因此首章是從談「巨象的肩膀」開始,那是1927年,在伐木公司工作、病重的威廉斯,被好朋友大象班杜拉馱負過河就醫──人是虛弱無力的,象是勇敢強健的。班杜拉也因傷病重過,威廉斯曾照顧牠一年,他們是相互需要的。末章則是二次大戰末期,大象軍團經過長途跋涉,由班杜拉神奇地帶領五十二頭象,通過山坡絕壁上的人造階梯,順利離開險境,抵達英國控制的阿薩姆。當事人認為這次的行動是「人類與動物的關係發展到極致」,雙方都展現了充分的信任、自信與領導能力。 人象的交流、自然的力量在書中被大量的描寫。威廉斯與班杜拉同年同月出生,雙方相見時,情感如神秘的電流般傳送。書中有一章談威廉斯在叢林內組成一個沒有女主人的家庭,成員是動物與人,他們互相依賴生活。象也成為威廉斯的導師,在大象母子身上,威廉斯見證到感人肺腑的親情與友情,例如有一頭小象時刻為盲母引導,母子相依為命,但子象意外身故,母象悲痛哭泣,最後心碎死亡。剛進入叢林時,威廉斯曾殺了兩頭象,「一頭是為了進行科學研究,另一頭是發狂的象」。但一年多之後,他學會敬畏叢林的一切,明白人們「狩獵大型獵物是出於恐懼,不是勇氣」,不再對殺戳有興趣,並想改採較人道的方式對待大象。他把人類需要的教育、醫療施行於象,說服主管讓幼象在大象學校中受訓,並且為大象設立醫院,收容病況嚴重的工作象。 從某個角度來看,這是一本人物傳記,有關1920 年代至 1950 年代末,主角英國人威廉斯(James Howard Williams,1897-1958)與大象遭遇,他的工作、婚姻與他參與的戰爭。但全書各章的主題都是人象交織的故事,並穿插描寫扮演如同家人、朋友般角色的動物。第一部分是威廉斯成為象夫與在叢林生活的過程。他在1920年進入英國人的孟買緬甸貿易公司,公司專營柚木、茶葉、棉花、石油,他在這段期間充分觀察、認識大象,並在沒有任何獸醫訓練下,透過密切的觀察學習成為適任的動物醫師。第二部分描寫威廉斯與同樣喜愛動物的妻子戀愛結婚的經過,第三部分則是在他二次大戰中為英國皇家組織大象軍團,讓大象造橋、運送軍用物資。 如果沒有對動物的愛與熱情,威廉斯的傳奇就會完全落空。他從小花很多時間觀察動物,感知動物的衝動與行為,能從動物的角度思考,和動物有良好的溝通。他童年的好友是驢子「王子」,一次大戰時他加入英軍,在埃及沙漠中參與駱駝軍團,愛上駱駝「煎鍋」,對好幾隻狗也有感情。他強調自己積極瞭解動物並不是要成為自然學家,而只是要「尋找共同點,想從動物的角度看世界,而不是從我自己的角度」。 班杜拉早年的成長也代表新的工象訓練法,牠是人工豢養象生下的象,象夫普竇對牠有永不放棄的耐心,成功地用通過愛的教育訓練,也可說基於深厚的情感來訓練牠,不破壞幼象與母象的親密聯結,因為明白母象是幼象最好的膀樣,這是符合自然生態法則的訓練。之前幼象通常來自野外,因為人工豢養的母象常需工作,生下的幼象獨自生活而常夭折。而馴服野生象則是用圍樁法,被捕獲的象困入圍樁中,數星期裡腳上殘酷地被勒進粗鏈,捕象人用火把戳牠們並在附近發射空包彈恐嚇,曝曬在烈日下,多日無水可喝,接著馴象人用矛刺象臉,造成潰爛,最後幼象絕望而讓人騎坐,接受終身被囚的事實。這種以恐懼與威嚇為主的捕象方式,在1920年代極為流行,甚至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的教科書也曾引介。而在東南亞叢林工作的馴養象,並非與野生象毫無互動,牠們可以在夜間擁有自由,能外出與野生象交流,這時也是威廉斯觀察大象的習性的良機。 雖然人與動物的和諧是本書的理想,但現實也有殘酷的一面。大象因為能協助運輸、建築工作,而被運用在戰爭中,被迫參戰的大象工作大增,因自由時間縮短而焦躁易怒,有的被轟炸出開放性傷口,也有因揹運電池被漏出的酸液灼傷,流膿起泡,甚至踩踏地雷而死。威廉斯幻想戰象在戰後的美景──雖然數百頭象死了,但有更多的戰象能順利逃跑,牠們將重獲自由,回到野地,自在地生活。矛盾的是,在幻想的同時,威廉斯依然控制著身旁他的好朋友班杜拉。本書後記更指出,戰爭末期更多大象被捲入戰局,而戰爭結束前後,軍隊日益加強利用大象,讓牠們協助搭橋、運送物資、拖運造船用的柚木到鋸木廠,大象的辛苦與日俱增。 人類的愛可以讓大象得到安全的確保嗎?故事的結尾證明並不是,班杜拉沒有活到戰爭結束就死了。威廉斯事後推測,照顧班杜拉的象夫普竇太疼愛這頭象,竟在知道自己工作即將告終,擔心別人要接管班杜拉,也不認為班杜拉可以野放,就偷偷地一槍打死這頭還在盛年時期的象。 威廉斯以戰爭英雄的形象來紀念班杜拉,他在印緬邊境為這頭象立了一塊大柚木,柚木上寫著「班杜拉,1897年出生,1944年戰死」。這頭人類豢養的象,生命無辜被飼養人(象夫)結束,在木牌上卻是作為軍用象被記憶下來。事實上班杜拉的命名,也是早年由緬甸象夫取自一位緬甸抗英民族英雄(Maha Bandula,1782-1825),寄寓象夫對這頭象的敬重與祖國獨立的期望。而戰後回到英國的威廉斯,除了撰寫回憶錄,也只能藉偶爾照料馬戲團的大象,或協助柚木公司購買工作大象,來取得與往日人象生活的一絲連結。 延伸閱讀: 1. 范震華,〈[秘讀自然]尋找動物與人的和諧新世界〉,《環境資訊中心》,http://e-info.org.tw/node/110184(除閱讀心得外,並有薇琪‧柯羅珂訪談) 2. 阿潑,〈為大象流的淚〉,《博客來Okapi閱讀生活誌》,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3929 更多故事: 【歷史知識考掘學】死於內戰與瘟疫蔓延時:牛津大學新發現的17世紀女性墓葬 2015-07-21 20:48:07 1 電影裡的歷史角落:新說聶隱娘(上) 2015-09-30 09:00:02 1 日本江戶時代最暢銷的養生指南:貝原益軒的《養生訓》 […]
↧
科學與藝術能否淨化風俗:論盧梭(二)
作者:苑舉正(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上集:苦命天才的前半生:論盧梭(一) 四、兩篇論文的起源 1749年到1754年這五年,是盧梭在非常偶然的情況下,寫出〈論科學與藝術〉以及〈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這兩篇論文的時間。 從1749年7月,盧梭走路前往范錫恩堡,探視在那兒坐牢的「百科全書派」主要人物狄德羅。在炎熱的夏天,盧梭無意間看到《法國信使》徵文比賽的題目,「科學與藝術的重建是否有助於風俗的淨化」。從那一剎那開始,音樂家盧梭生平所遭受的一切不公平的待遇,均湧上心頭,促使他日後的文思泉湧,走上一條不歸路,成為政治哲學家盧梭。 轉變的關鍵,在於盧梭寫〈論科學與藝術〉時,他選擇了一個出人意料的「否定命題」:「科學與藝術無助於風俗的淨化」。 這一個等同於否定18世紀「啟蒙時代」的答案,卻獲得所有評審一致青睞,將頭獎頒發給這一位日內瓦人;二獎頒給了另一位提出否定答案的作者。這個獎項,對於盧梭具有極大的鼓勵作用,讓他一生皆以「與眾不同」肯定了自己。當然,這些不同的遭遇,促使了盧梭將長期的情緒,轉換成為對道德政治的反省上。 從1750年盧梭以〈論科學與藝術〉贏得第戎學院論文獎以來,到1755年,他出版第二篇論文〈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五年內,盧梭先以「批判社會」的方式,然後以「歷史溯源」的方式,對於人類自詡的文明成就,提出最深沉的否定。 「兩篇論文」的題目都來自第戎學院,但是盧梭在回答時,將題目所隱含的意義都改了。「第一篇論文」的題目是,「科學與藝術的重建,是否有助於道德習性的淨化?」盧梭在劇本《自戀》的〈序言〉中卻表示,如果依照題目作答,那麼只有一句話,就是「沒有幫助」。但是,這個題目卻隱含一個更值得探討的問題:「對於我們的道德習性,追求科學將會出現什麼必然的影響?」 同時,盧梭也刻意忽略「重建」二字。原先題目設計的目的,在於歌頌法國國王在歷經中世紀「黑暗時代」之後,提倡科學與藝術的豐功偉業。但是,盧梭不但無視於當代國王的政績,反而在「第一篇論文」中,大肆讚揚希臘羅馬時期的國王。不但如此,盧梭還將問題的焦點,從18世紀追求科學知識的「啟蒙」背景,帶回古典時代,重新開啟有關「科學」與「德行」的爭論。 對於「第二篇論文」的題目,盧梭也做了修正。原先的題目是「人類的不平等起源為何,它是自然法所授權的嗎?」盧梭針對這個題目做了兩方面的修正。首先,盧梭所論的「不平等」與原題目中的「不平等」不同,也與一般人所理解的「不平等」不同。 對於盧梭而言,原題目所指的「不平等」,只能算是「生理的不平等」,這是沒有分析價值的,因為這是所有人與生俱來的本質。盧梭認為,重點應該放在「人類統治關係上的不平等」,所以題目也就從「不平等的起源」變成「人類統治關係的起源」。 其次,對於盧梭而言,原題目中所謂的「自然法」,根本「不自然」,而是「道德法」,是用來規範人倫關係的「道德律法」。真正的「自然法」,是規範所有生物的自然約束,人只是受約束對象中的一部分。為求釐清問題,盧梭改用「基礎」來說明,原題目中所隱含「不平等是自然法所授權」的錯誤觀念。 從對題目詮釋的更動,可以看出盧梭確實有異於常人的思路。別人視題目方向為當然,他卻發現題目是如此謬誤。但是,「兩篇論文」的系統,並不是一開始就很明確的。事實上,〈論科學與藝術〉一文,並不算是很有系統,有很多觀念甚至還會出現矛盾,尤其是有關如何看待科學發展這一件事。 五、〈論科學與藝術〉的結構 盧梭在啟蒙時代反對科學的發展,認為她無助於德行的發揚。這個立場,使得人們很容易認為,〈論科學與藝術〉的主要目的,就是反對科學,反對文明的進步,鼓勵原始,鼓勵人們回到蠻荒時代。 這是普遍的想法,但卻是錯誤的。 這一點,再一次證明盧梭與眾不同的獨特性。他甚至對於容易被別人誤解的情形感到悲觀,在〈論科學與藝術〉一開始,就引用詩人奧維德的話:「我在這裡就像是一個野蠻人,因為沒有人理解我。」 其實,盧梭並不推崇野蠻人。 科學與德行之間的爭議早已存在,而盧梭企圖做的,表面上很像是勸人反璞歸真,放棄這個因為科學所建構的文明世界。實際上,盧梭並無意直接面對科學與德行之間的爭議,也不反對科學的存在。盧梭反對將科學視為全民教育的對象,但他並不透過理性論證,說明他的觀點;他以文字煽動讀者情緒性的認同,以隱喻闡揚他的警語。 普羅米修斯(Prométhée)神話中的寓言,隱喻式地在〈論科學與藝術〉第二部分的一開始就說,為什麼他反對全體人類,因為好奇心的驅使,不約而同地學習科學。書前插畫的那句警語:「森林之神,你會為你下巴的鬍鬚哭泣,因為無論誰觸摸火,它都會灼燒。」指責的就是那些因為好奇,而不是因為才能,為科學知識所著迷的人。 科學不是每個人都有必要學習的,因為她只屬於一小群大師級的人物,就像培根、牛頓、笛卡兒這種天才。沒有這種才能的人,卻硬要學科學的結果,就會導致社會德行的敗壞。 那麼,盧梭對於科學與德行之間的關係,採取的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度呢?這需要從另外兩個重要的概念,即藝術與德行說起。 雖然〈論科學與藝術〉得到第戎學院的論文獎,但盧梭承認,這是一篇「熱情之作」,缺乏邏輯與秩序,還有論證不圓融的地方。這份論文確實出現了不易理解的地方。 我們在此先舉二例,作為說明〈論科學與藝術〉的方向。首先,盧梭在論文中有些關鍵字,其用法特別。以「藝術」(arts)為例,盧梭在此將「藝術」的含意,擴大解釋為包含「世俗禮儀」、「豪華精緻」、「柔軟舒適」,以及「追求超越的美術」。其詮釋範圍之廣,其實已經包含文明發展中的一切人為成果。 另外一個至為關鍵的字,「德行」(virtue)的用法也很特別。盧梭所謂的德行,指的是公民(或個人)完全融合在祖國(或群體)之中;簡言之,就是個人德行只展現在與國家(或群體)結合為一的情況中。其他的各種道德特質,不是這種德行定義的條件,就是它的結果。 盧梭在論文一開始,就說:「我告訴我自己,我並不責難科學。我所做的,只是在有德行的人面前捍衛德行。正直對於善良的人,比博學對於有學問的人,更加可貴。」 盧梭遍舉歷史例證,說明知識成長導致道德敗壞。他舉出五個因為文明發達而道德敗壞的帝國(埃及、希臘、羅馬、君士坦丁以及中國),並將它們對比於五個尚未啟蒙但具有德性的民族(波斯人、斯基泰人(les Scythes)、日耳曼人、羅馬共和時期以及瑞士人)。盧梭在此建立一個「歷史規則」(文明越發達,道德越敗壞)的企圖很明顯,但是這些例子本身能代表多少證據,則是一個值得懷疑的問題。 然而,缺乏證據,並不真正影響盧梭所欲傳遞的訊息。盧梭提這些例證,只是想說明,德行的維持比文明(或知識)的發展重要。在此,他成功地應用了基督教傳統中的概念,卻並沒有因此而提供一個訴諸上帝的答案。他在強調德行,否定科學的同時,讓人聯想存在於西方傳統中有關基督教德行(例如安貧篤信)與異教文明(例如希臘科學)之間融合的問題。雖然在〈論科學與藝術〉中,盧梭並沒有清楚地說出這個關連性,但他卻巧妙地將西方傳統中有關德行與科學之間的辯論,帶回到18世紀的法國。至少,盧梭在基督教傳統中,以提升德行為由,反對當時方興未艾「啟蒙思想」所代表的科學與藝術,感覺還有被理解的可能。 毫無疑問的,盧梭在第一篇論文中的主要目的,在於告訴世人,伴隨「啟蒙時代」而來的,是道德習性的敗壞。由於促成啟蒙思想的是科學的發揚,所以盧梭必須先說明,為什麼這個由科學所主導的啟蒙思維,其實無助於德行的發揚,反而破壞了社會風氣。盧梭在〈論科學與藝術〉中,對於科學的分析,一直到最後才顯現出來。他認為,科學與藝術的發展,適合於私人領域的個人範圍,卻不適合作為每一個人都應當追求的對象。如果鼓勵每一個人都不顧一切地追求科學與藝術,盧梭說: 然而應該期待的是,所有這些不能在文學的道路上前進很遠的人,他們早該在學術殿堂的入口處就遭到拒絕,並轉而投身於對社會有利的匠藝中。某人盡其一生將為蹩腳詩人或次級的幾何學家,但他可能變成一個偉大的織布製造者。 如果說,科學與藝術只適合於少數的人,那麼,什麼樣的能力,才是適合大多數人的呢? 對於這個問題,盧梭展現他自幼受到父親的影響,認為適合於所有人的,就是那來自本性的自然德行與愛國情操。 換言之,科學與藝術只屬於少數有特別才華的人,實在不必強求,但是公眾道德與風俗的維持,因為涉及個人自由與社會正義的緣故,必須加以保護。然而,盧梭的「保護」,絕不是「倒退」,回到那質樸的蠻荒時代。盧梭反對視科學與藝術為「全民運動」的理念,其目的不在於反對科學與藝術,而在於喚醒眾人,注意這兩件事物的極端發展,將對於公眾道德帶來多麼嚴重的傷害。 事實上,盧梭對於這個問題是悲觀的,認為一旦科學與藝術開始發展,大多數人們將趨之若鶩地追求這兩種知識,而所有「有識之士」能做的,至多也只是遲緩這個過程的發展罷了。 因此,盧梭必須論述,為什麼科學與藝術的發展必然導致道德習性的敗壞。對於這個問題,盧梭給了一個「循環的答案」。他說:「科學與藝術來自於我們的缺點(遊手好閒[l’oisiveté]),卻在她的發展中,反而滋潤了遊手好閒。」 嚴格來說,盧梭在這裡是自相矛盾的,因為他一方面強調「原初生活的儉樸印象」,其中「天真與善良的人」,「共同居住在簡陋的茅屋中」。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卻說,有學識的人,這些來自各地「但是,這些虛妄與無用說教者,來自四面八方,武裝他們致命的悖論;顛覆信仰的根基,也消滅了德行。」 就科學有害於德行的保持這一點而言,我們不禁要問,究竟是原初善良人的本質中即已經包含「注定墮落」的因素呢?還是科學與藝術的發展,污染了人的心靈呢? 對於這兩個問題,盧梭在〈論科學與藝術〉中,一開始就論及科學與藝術對德行的傷害,卻沒有詳細分析這些知識的原由。至於說,為什麼科學與藝術會快速發展,為什麼人類會發展這些形同「自我墮落」的知識,為什麼科學與藝術受到如此廣泛的支持等等這些問題,則是盧梭認為,這是人的軟弱以及好奇心所導致的結果。 當政府與法律提供人群的安全與福祉時,科學、文學與藝術則比較不專制,但可能更為有力地在圈禁人們的鐵鍊上鋪上花圈。它們壓制人們原有自由的情操,而人們似乎是為這自由而生,卻使他們喜歡他們的奴役狀態,而成為我們所謂的文明民族。 他稱呼這種「奴役狀態」為「虛假的同一性」;它將所有的心靈,「丟入同一個模子」,「我們再也不敢以原有的面貌出現,並且在這持續的限制之中,……組成這個叫做社會群體的人們。」在此,我們可以說,盧梭雖然尚未發展出完整的政治理論,但是基本的方向已經大致確立,都是從天真善良的原始人開始,分析他們德行沉淪的過程,結果是人類必須面對社會的出現。 對盧梭而言,社會代表一種負面的價值,因為許多原先不存在的慾望,都是有了社會這個組織之後,才發展起來的。這些慾望也會因為每一個人天生才能或後天機緣,分別有不等的滿足情形,而社會就是為了維持這些不平等而存在的。對我們而言,社會原本是不需要存在的,現在它變成維持不平等的機制。 盧梭解釋:「如果不是因為才能不同與德行墮落在人與人之間所導致的致命不平等的話,所有這些謬誤會是從哪裡誕生的呢?」這不但是盧梭在〈論科學與藝術〉中唯一次提到「不平等」的問題,也形成他政治思想發展的銜接。 「不平等」的問題,漸漸在盧梭心目中浮現,成為政治社會發展問題之起源。 當然,這個觀點也說明,幾年之後當盧梭看到第戎學院針對〈第二篇論文〉所出的題目時,他再一次感到震驚之外,也已經知道如何用這個題目,補足從出版〈第一篇論文〉以來,所有因為系統性不足所引發的問題。自從〈論科學與藝術〉出版之後,盧梭曾經與一群文人、貴族,就這篇論文的內容展開一系列的「筆戰」(polemics)。其中,在回應波蘭遜王對他論文批判時,盧梭將「不平等」的問題,提升到一個核心位置。他說: 壞的第一個源頭就是不平等,從不平等那兒又來了財富。這個「貧窮」的字與那個「富裕」的字,兩者之間有一個相對關係,而且無論何處,只要是人與人之間處於平等的關係,就沒有貧窮與富裕。從財富那兒又生成出奢華與遊手好閒;從奢華那兒,來了藝術;而從遊手好閒那兒,來了科學。 很明顯的,在這一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第一篇論文」出版甫屆一年,盧梭已經著手處理關鍵問題:為什麼德行會敗壞呢?為什麼人會墮落呢?為什麼人會用社會制度這樣的枷鎖,將人限制在交相爭利的情境之中呢?是什麼因素,使得原先不懂欺騙的人,成為渴望博得稱讚的人呢? 他在這兒所提的答案是「不平等」,但他並沒有告訴我們「不平等」的起源,只是把科學與藝術的發展歸為不平等的結果。在此時,盧梭只是寫出他的感覺,致力於批判這個讓他感到失望的社會。縱使如此,在〈論科學與藝術〉之中,核心的觀念(如「自然」與「不平等」)已經浮現,針對這個觀念進行詳細的系譜分析,則是盧梭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中所做的。 下一回: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論盧梭(三) 本文收錄於聯經出版,盧梭著《德行墮落與不平等的起源》譯者序。 更多故事: 為什麼Russia會變成「俄羅斯」? 2015-07-07 11:29:46 […]
↧
從神社初詣到101煙火──臺灣人的跨年簡史
又一個三百六十五天過去了,又一個跨年夜即將來臨。每年這個時候,關於跨年夜的節目訊息,便逐一浮現於我們的生活周遭,這包括了蕭敬騰或蔡依林會在哪個場子出現,誰提議要在哪個人的家裡吃披薩打麻將,101的煙火今年會炸出什麼新的花樣……種種這類的事情。 然後到了31日的下班時間,人潮、車潮開始在街頭湧動,大家趕著前往各自計劃好的演唱會、桌遊團、夜店趴或者各種約會,整個城市迅速浸泡在末日前夕的狂歡氣氛裡。然後是十二點前的齊聲讀秒、最後一刻的高潮來臨、幾分鐘安靜的煙火爆炸、此起彼落的賀年訊息鈴響。然後,散場的各自回家,還沒結束的繼續縱放,直到元旦中午,所有人睡死在新年伊始的第一個夢境裡──物理時間上一場送舊迎新的儀式,也就差不多這麼完成了。 這是現代臺灣的跨年一景。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這一切都是怎麼開始的?古早時代的人們,又是怎麼度過每年終末的最後一日呢? 一、也是「跨年」:傳統社會的舊曆春節 先隨意抓個數字,就說兩百年前好了──1815年,清嘉慶時候的「跨年」,肯定跟現在是很不一樣的。 實際上,兩百年前的12月31日,在臺灣也壓根兒不是什麼特別的節日,因為那時,從西方世界發展起來的公曆(國曆、西曆、格里曆),根本還沒有普及於這座島嶼。臺灣社會奉行的時間標準,仍是傳統的農曆,於是西元1815年的最後一天,換算起來也就只是乙亥年12月初的一個尋常日子。對當時的臺灣人來說,真正意義的「跨年」,也就是除夕的圍爐加守歲,還得等上好一陣子。 相對於今天轉瞬即逝的跨年夜,古早時候的「新年前夕」,其實是一段頗為漫長的連續性慶典。上個世紀的中國作家老舍,曾寫過一篇散文叫〈北京的春節〉,在他的年代,春節可是從吃臘八粥(舊曆12月8日)開始起算的。臺灣人傳統上沒有那麼重視臘八,不過年節的前奏也是起頭得挺早,從迪化街年貨開賣那會兒,多少就可以感受到新年的氣氛了。 舊社會重視春節,大概與勞動時間表有點關係。歲末,大片的農地已沒事兒好忙活,人們也就在這時候集中放假。外地幹活的長工,多半也是在整年度無休無止的勞動以後,才能在除夕來臨前結算工錢,好回鄉跟家人團圓。許多人一年就回家這麼一次,春節對他們而言,自然是再重要不過的節日。 同樣是揮別舊歲,現代人傾向在跨年夜和大批群眾擠在一起倒數歡呼,舊曆春節則重視整個家庭的成員團聚。好久不見的大夥聚在飯桌前面,道盡一整年來的世事變化,感情緊密的、興緻熱烈的,就移到茶几、火爐或麻將桌邊,繼續守歲到天明。一樣是「跨年」,聚起的人群不同,意義自也相異。舊時的春節為的是「回家」,而現在的我們,在跨年夜的狂歡裡頭,又打算找尋一些什麼東西呢? 二、新年快樂 x 2:日治臺灣時間觀念的改易 舊曆春節,和我們要談的、以西曆為基礎的「跨年」,當然是兩碼子事。若要討論這種「跨年」,自然也得從現代時間觀念的輸入,開始說起。 歷史課本都有講到:西方人來到臺灣,是幾百年前就有的事。不過,主要目的是來做生意或傳教的這些洋人們,並不曾讓他們所使用的曆法,在這座島上普及開來。一直要等到日治時期,與全球同步的公曆與標準時間,才隨著總督府的大力宣傳,真正開始在臺灣人的社會生活當中扎根。 與此同時,機械鐘錶也才漸漸要成為一種普及的商品。根據學者呂紹理的考察:西元1896年到1933年的臺灣,至少進口了超過二十七萬件掛鐘,這些時鐘並且不是富有階級的專利,而確實可能成為一般家庭的擺設──換句話說,古早時代的臺灣人,若要不約而同地看著牆上時鐘,在西曆的新年前夕倒數六十秒,那樣的情境,最早最早,大約會發生在日治時代的中期吧。 明治維新的時代,日本為本國引入了西曆,全面代換舊有的曆法。而當他們統治了臺灣以後,殖民政府也曾打算把這種「改曆」的經驗給照搬過來,新曆的新年,也因此跟著輸入了臺灣。元旦這天,政府會帶頭舉行各種各樣的祝賀活動,學校則高唱國歌,舉行新年宴會。漸漸的,許多臺灣人開始學著日人的習慣,在門口擺上了「門松」與「注連繩」,互相寄送新年賀卡,街上的商店也選在這天休業。因著帝國的推波助瀾,西曆新年作為一種節日,遂慢慢地在這座島嶼上擴散、蔓延開來了。 推廣新曆新年的同時,殖民政府也曾試著貶斥有關舊曆春節的各種習俗。皇民化運動的時代,總督府更是越發強硬地要「廢舊正月」,好讓臺灣百姓能夠離脫舊俗,在文化上成為真正的日本人。但是,舊曆春節並不因此而被統治者剪除,日子一到,許多地方的小老百姓還是張燈結綵、殺豬宰羊。畢竟,是根深柢固的傳統呀。 大致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臺灣人逐漸習慣了一年要說兩次「新年快樂」。雖然按照學者林玉茹的考察,在日治時代,新曆新年的慶祝,仍然比較多的發生在城市裡面,而不見得是全島普及的現象。但無論如何,有越來越多的臺灣人在這段時間接受了新曆元旦為一種節慶,可說是確鑿無疑的事情。 三、臺灣曾經這麼「跨年」:日治時代的神社初詣 新曆新年既然仿自日本,那麼相關的「跨年」活動自也如是──如果你曾看過現代日本人齊聚神社「初詣」的盛況,那樣的景象,其實也能得見於日治時候的臺灣。 我們看1919年1月2日《臺灣日日新報》:在當年元旦來臨的前一刻,「臺灣神社」(原址在今天的圓山飯店)外頭,已經有兩百多人等著要進去參拜了,其中包括了五十名「大龍峒公學校生徒」──而如眾所皆知,這群就讀「公學校」的學生,自然最有可能是臺灣人囉! 神社的初詣,雖然是屬於日本人的文化傳統,但隨著殖民統治的深化,臺灣人參與在這個活動裡面的人數,看起來也不斷地向上攀升。1917年的元旦,在臺灣神社四千多名參詣者當中,「本島人」的比例還不到十分之一,但兩年過後的元旦午前,約莫每六個參拜群眾裡面,就可以見到一個臺灣人的面孔了。 這些參加「初詣」的臺灣民眾,一開始可能以地方仕紳或知識菁英為多,不過,到了1920年代中期,在元旦參詣臺灣神社的「本島人」裡面,也已經能見到許多的「中流階級」或「婦人」。這樣看來,在一定程度上,神社的初詣就是日治時候的新曆年末,許多臺灣人都會考慮參加的一種「跨年」活動。而無論在當時或者現在,若我們要談論日治臺灣的「跨年夜」,會發生什麼具有代表性的新聞事件,大抵也就是神社初詣了吧! 日治中葉以後,臺灣各地參與神社「初詣の善男善女」,數字年年都在成長,以臺北為例,1931年的元旦,市政府已必須調度巴士「終夜運轉」,才能應付前往臺灣神社參拜的人潮──就跟今天的捷運系統會在跨年夜行駛整晚一樣,那些由新年慶祝活動衍生的交通問題,以及相應的政府措施,早在日治時代便已出現過啦。 在臺北,臺灣神社的初詣景況,常常得見於《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每逢跨年夜,臺北的敕使街道(即今日的中山北路)上,往來的人群與車輛總是不斷。儘管是凜冽的寒冬,許多人還是願意為了參與這場新年的參拜,走上遠遠的一段路。越過了明治橋(即今日的中山橋)後,神社已近在咫尺。在道旁篝火與石燈籠的映照之下,人們穿過外頭的鳥居,沿著坂道走上了小山丘,聚集在神社的玉垣外,等待新年來臨。 而當除夜之鐘敲響到最後一回,神社的大門開啟,群眾安靜地陸續登上拜殿,扯響鈴噹,拍擊雙掌,完成參拜儀式,然後滿足地踏上歸途。這樣寧靜的「跨年」,是不是與今天的徹夜狂歡或煙花燦爛,很不一樣呢? 不過,就像前文所談到的那樣,神社與神道是日本人的宗教傳統,它畢竟不可能輕易地融入臺灣人的文化生活。在日治後期,神道教作為日本帝國重要的精神象徵,更曾經被總督府用作精神動員的手段,企圖藉由強制的參拜與供奉,來涵養殖民地人民對於帝國與天皇的「致誠奉仕」。一些基督教學校也曾經因為拒絕參詣神社,而受到了殖民政府的威壓。換句話說,那些曾有許多臺灣人遊覽、舉行「神前結婚」、參加「跨年」初詣的神社,其實反過來,也牽連到殖民地時代,種種關於苦難與逼迫的記憶。 臺灣文學家王昶雄先生在他的代表作《奔流》當中,曾經寫到神社的初詣。那部小說的主角,在剛剛結識了極力追求「內地化」的臺灣人「伊東春生」時,表露出他對伊東所代表的日本文化的向慕。當時恰逢新曆年末,主角於是到了市郊的神社進行參拜。他在暗夜裡啟程,抵達神社、完成了新年初詣以後,心情「就像從日常的煩瑣中解放出來的人似的」。那一刻,小說主角的內心,還沒有發生故事後半段那些關於身份與認同的思緒糾纏,對他而言,藉由參詣神社來求取心靈平靜,可說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而若回到歷史,當時在跨年夜裡參加初詣的臺灣民眾,又有多少人會求得一樣的寧靜?或者只是因著遊覽、熱鬧的心情,來到神社搖鈴、拍掌?又或者如同今天的我們一般,更多的是在異文化的信仰殿堂裡,感受另一種宗教的氛圍?每個活過日本時代的臺灣人,面對神社裡的「日本」,究竟抱持著什麼樣的心情,那樣的心情又曾經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恐怕也如同《奔流》所欲呈現的心理纏結那般,難以三言兩語輕易道盡吧! 四、新的政權,新的節日及其意義 無論如何,子夜時分聚集在神社門前的那種跨年活動,還是與我們印象中有著唱歌、倒數和煙火的「跨年」很不一樣。類似那樣在大廣場上舉行的一場party,在日治時代的臺灣,似乎也還不容易想像。但同一時間,遠在海洋另一端的西方國家,倒是已經開風氣之先,辦起了跨年晚會。 每年我們都會在電視機上,看到美國紐約的時代廣場在為新年倒數。而這個地方,早在1904年末便已舉辦了第一次的跨年活動。據說當時擠到廣場上觀看新年煙火的人數,已經高達十幾二十萬人。隔年元旦,紐約時報還以「猛瑪象一般巨大的人潮」為報紙標題,來形容當日的盛況。 這之後,歐美許多地方都還有各式各樣的跨年盛會,而由於西方文化在20世紀的強勢影響力,這種派對形式的狂歡節,也開始向海外擴散,並且逐漸演變成我們現在所熟悉的那種跨年晚會。不過,跨年狂歡要發生在臺灣,還得再等上一些時日。 1945年,蔣介石政府接掌了臺灣的政權,日治時候跨年夜的神社「初詣」,自然也就此消失在臺灣的歷史當中。而當戒嚴體制與白色恐怖籠罩人們的生活,不要說是半夜三更,就算是光天化日底下,也很難找到一大群人敢以狂歡為名,聚在外頭又叫又跳吧。 我們看1949年5月頒布的《臺灣省戒嚴令》,第3條第5款就明白寫著「嚴禁聚眾集會、罷工、罷課及遊行請願等行動」。第4條第2款則說,只要在戒嚴期間「聚眾暴動」,那就是沒得商量的唯一死刑。在那樣一個人人自危的年代裡面,光是參加一場普通朋友的聚會,都可能引來政府耳目的關切,甚至是不可想像的災禍(其中之一,可參考白色恐怖受難者陳新吉的故事),遑論要在市政府前集會喧鬧、敲鑼打鼓放煙火啦。 一件不常為人們注意的事情是:1949年以後的每一個1月1日,對於生活在臺灣的人們而言,其意義不僅僅是新年元旦,同時還得是「開國紀念日」──1912年的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的歷史正式向下開展。也由於元旦這天象徵著民國的肇建與新年的起始,在國民政府還深陷於各種憂患的年頭,這個對他們而言別具嚴肅意義的日子,便成了凝聚國家認同、激勵民心士氣的重要政治節日。 同樣從報紙來觀察:1950與1960年代的元旦,三大報最重要的新聞,不外是蔣中正要對全國軍民同胞反覆宣示他反攻大陸的決心,或者是政府對所謂「國軍英雄政士」的歡迎與表揚大會。有別於日治時期殖民政府對臺灣人提出和他們同風同俗「過新年」的文化要求,蔣政府的元旦意在呼喚人民對於國家、領袖的擁護愛戴,並提醒社會大眾要和政府攜手同心、同舟共濟。 1970年代末,中美斷交使得蔣政府的處境更為艱困。為了在風雨飄搖的時局當中,讓老百姓重拾對國家的信心,得創造出新的儀式。於是,從1978年的元旦早晨開始,每年的新曆元旦,都有大批群眾因著關於愛國的滿腔熱血或心理動員,被召喚到總統府前參加升旗典禮。試著問問你的父親母親,或許在我們都還能沒出生的那個時代,他們便已經在今天的凱達格蘭大道上,攜手迎接過好幾次新曆新年的旭日了呢。 五、狂歡的理由:1980年代中期以後的跨年晚會 轉眼又是數個十年過去,元旦的國旗仍然在總統府前冉冉升起,只是廣場上的人群不再因著時局危殆而那樣的激情昂揚。世事不斷變化,人們迎接新曆元旦的心情也有所不同。經濟的快速起飛,使得臺灣人開始擁有追求享樂的餘裕。而隨著政治氣氛的逐漸緩和,夜生活的禁忌色彩逐漸卸除,夜間的大型娛樂活動跟著鬆綁,「跨年」也就成了一場狂歡的正當理由。 1986年末,在臺北市的中華體育館(今天的小巨蛋附近),流行音樂界的龍頭「滾石唱片」召集了旗下歌手,以他們當年推出的話題歌曲「快樂天堂」為名,舉辦了臺灣歷史上第一場跨年演唱會。而在那場演唱會裡所發生的新年倒數,或許就是後來我們多半參與過的那種跨年讀秒儀式,在臺灣的開端。而,大致也是從這個時間點開始,「跨年」正式被標舉為一個值得慶祝的事件,電視臺開始競相投入跨年現場節目的製播,話題一次比一次熱鬧,臺灣人的新曆跨年夜晚,也因此逐漸變得繽紛燦爛。 1987年,滾石唱片繼續舉辦了跨年演唱會(搖滾區票價只要七百元,真是回不去的年代)。1988年,三家電視臺為了如何在跨年節目當中精準讀秒而傷透腦筋。1990年,中國時報舉辦的跨年舞會請來了當紅港星劉德華,同時還邀請讀者以電話票選他的「開舞女伴」。1994年,大叔陳昇踏上了他連續22個跨年演唱的旅途開端,新科臺北市長陳水扁則開啟了地方政府帶頭舉辦跨年晚會的風氣。1999年,別具意義的千禧年前夕,空前巨大的人潮聚集在跨年晚會裡齊聲倒數。2004年,臺北101正式落成,臺灣人從此了擁有一支年年燃燒的巨型仙女棒…… 然後是2014年末,人們似乎厭倦了年年重複、了無新意的演唱會。大家開始在媒體上檢討著各種跨年活動的鋪張浪費,以至於2015年的這一刻,各地方縣市舉辦的跨年晚會,已有了顯著的退潮。不過。這並不表示臺灣人已然厭倦了跨年夜的狂歡氣氛──實際上可能正好相反。2014年末,臺北捷運的流量達到296萬人次的空前紀錄。去年的同一個時刻,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是否也屬於這項統計數字的一部分?那個夜晚,將近三百萬個由列車所載送的靈魂,都到了哪裡去尋求他們各自的安頓呢? 人們為了什麼理由要慶祝新曆新年的終末與起始,回顧過往的臺灣歷史,每個時代的臺灣人,或許都會給你不一樣的答案。不過,對於古往今來的人類而言,有些情緒與感懷仍是相通的:我們總盼望一個嶄新的開始,以及更美好的未來。「新年快樂」,那樣的祝福與期待,或許就是現在的我們仍然「跨年」的理由吧! 新年快樂!新的一年,也請多多指教囉!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呂紹理,《水螺響起 : […]
↧
【國父「們」的故事】武昌起義篇(12):中場複習,那些開國元勳
「民國建設造端,百凡待治,世凱深願竭其能力,發揚共和之精神,滌蕩專制之瑕穢,謹守憲法,依國民之願望,達國家於安全彊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樂利。凡茲志願,率履弗渝。俟召集國會,選定第一期大總統,世凱即行解職。謹掬誠悃,誓告同胞。 大中華民國元年三月初十日。」 隨著誓詞宣讀完畢 袁世凱笑了 他登上了臨時總統寶座 成為中國的的最高領導 與此同時 6歲的小皇帝溥儀,對現況仍然懵懂 在他看來 他仍生活在這大的過份的宮殿之中 明黃色仍是他隨時可見的專屬色彩 相比之下 44歲的隆裕太后則充滿了自責及委屈 「大清祖宗的家業,為何要丟在我的手上?」 她將在一年後去世,結束從來不幸福的人生 (圖片為:隆裕太后) 而前攝政王載灃 只能窩居家中,不斷重複那句沒有意義的牢騷 「我早告訴你們!袁世凱此人不可信啊!」 (圖片為:攝政王載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哭就有人笑 舊王朝的傾倒,為新時代掀起浪濤 民國建立後 孫文、黃興、汪精衛、宋教仁……等革命黨 從本來的叛逆革匪,成為受人景仰的先知先覺者 而在辛亥革命中 居功至偉的湖北軍政府眾人 也形成威望極高的「武昌首義集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讓我們來回顧「武昌首義集團」,其中的成員及事蹟吧 蔣翊武,文學社領導人 雖然因為在起義前夕,因總部位置曝光而被通緝,所以未能實際參與武昌起義,但他所成立的文學社對武昌起義有不可抹滅的貢獻。蔣翊武更在黃興離開武昌後,接任戰時總司令穩定民心。民國成立後授予陸軍上將銜,但他並未接受,之後在宋教仁的邀請下加入國民黨。 (圖片為:蔣翊武) 孫武,共進會領導人 雖然因為在起義前夕,因製作炸彈不慎而自爆受傷,未能實際參與武昌起義,但他所成立的共進會對武昌起義有不可抹滅的貢獻。湖北軍政府時期,擔任軍務處處長。說來很搞笑的一點,很多民眾從名字來看,竟以為他是「孫文的弟弟」!於是很多人說:「孫文的兄弟都來現場了,革命黨很有心啊!」於是激勵了士氣。 (圖片為:孫武) 張振武,同盟會成員 在陽夏之戰期間,負責湖北軍政府的財政,也曾多次增員前線參與戰事。民國成立後,被時人尊稱「共和元勳」。 (圖片為:張振武) 以上三位在民國成立後知名度頗高,被時人稱為「首義三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別忘了其他哥們 吳兆麟,湖北新軍成員 此人在武昌起義時,擔任革命軍臨時總指揮最終率領起義新軍攻下武昌,居功甚偉!之後擔任湖北軍政府的參謀,並在眾人間起到居中協調的功效。民國成立後授予上將銜。 (圖片為:吳兆麟) 蔡濟民,共進會成員 於武昌起義期間力挺臨時起義的決定,並在之後的湖北軍政府擔任參謀,於陽夏之戰中,頗有謀劃之功。民國成立後授予中將銜。 (圖片為:蔡濟民) 鄧玉麟,共進會成員 在他的聯繫下,文學社、共進會得以協力合作。民國成立後授予中將銜。 (圖片為:鄧玉麟) 熊秉坤,共進會成員 武昌起義就是由他率領的工程第8營率先發動,由於當時人都以為她是率先開啟起義第一槍的人,因此時人多稱他為「熊一槍」。民國成立後授予陸軍少將銜。 (圖片為:熊秉坤) […]
↧
↧
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論盧梭(三)
作者:苑舉正(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前情題要: 苦命天才的前半生:論盧梭(一) 科學與藝術能否淨化風俗:論盧梭(二) 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 在「筆戰」中,盧梭「借題發揮」,一邊敘述著科學與藝術在社會中應當受到限制,另一邊卻控訴著他在成長環境中所體驗的貧富差距與不公不義。他大膽自述所有缺點之餘,卻反而嘲弄那些自以為高高在上的王公、貴族、院士、學者,有時候卻連面對自己的勇氣都沒有。他說出,上流社會裝腔作勢的虛偽,訴說著窮人面對富人貪婪剝削的悲哀。人們對於古代單純社會的懷念,以及大眾對鄰里之間能夠相親相愛的渴望,都是經由盧梭的筆寫出來的。 當大多數人都在啟蒙風潮前臣服,朝向代表進步的「現代社會」前進時,盧梭「敢言」出人們內心中最深層的感受,質疑大家以為無須再懷疑的事物。但是,這些「筆戰」的內容都容易讓人誤解,以為盧梭還在捍衛自己的論文,以「見招拆招」的方式,回應他人的攻擊。其實,在整個「筆戰」的過程中,在盧梭心中,說明不平等的起源,隱然已經成為他必須做的重點。 不知是巧合,還是有心的安排,1753年11月的《法國信使》又舉辦徵文比賽,題目:「人類的不平等起源為何,它是自然法所授權的嗎?」早就準備寫一篇有關這個題目文章的盧梭,在《懺悔錄》中回憶:「這個偉大的題目震驚了我,第戎學院怎麼敢提出這樣的題目。」 為了撰寫這篇論文,盧梭在「聖日耳曼森林」(la forêt de Saint-Germain)中待了一週,找尋「原初社會」的印象。這個孤獨存在森林中的印象,充斥於整篇論文。代表自然的森林,是自由、德行與幸福的地方,是逃離社會與人的地方。對於盧梭而言,自然與城市是對立的。在自然中,存在著健康的身體,以及心靈的自由;在那兒,他能夠聽到自己內心中最深層與最自然的回應;在那兒,盧梭能夠在原始的天真無邪中,感受到內心的震動。 為什麼一定要回到自然呢?因為盧梭認為,不平等顯現出人性中的「惡」,並具體地展現在社會制度中,尤其是在富人與窮人之間。 但是,現代社會的「惡」,來自何處呢?雖然「原罪」的解釋最為普遍,但它不足以作為一個答案,因為神不曾出現在接受這個解釋的人之面前(「這確實也是一個令人感到困惑和辯護的矛盾,卻也是一個完全不可能證明的矛盾」)。 如果人並沒有背負這個原始的「惡」,那麼「惡」來自何處呢?盧梭認為,「惡」來自被壞制度所治理的人(l’homme mal gouverné)。那麼,什麼時候開始,無辜的人(l’homme innocent)變成被壞制度所治理的人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拒絕「神啟論」(La Révélation)的盧梭,必須重建人類過去的歷史。 他應用「假設推理的方法」(la Méthode hypothético-déductive),將現存的事實當成結果,透過假設與推理,回溯原先人類最原初的狀態。在重建人類的過去的同時,盧梭卻強調,這是「假設的」,並非「歷史事實的」(「這個問題完全不觸及事實,我們所採用的研究方式,其目的不在於獲得歷史真相,而在於獲得假設與條件式的推理。」) 為什麼他要這麼說呢?因為對盧梭而言,懂得用文字語言作記載的人,已經是脫離自然狀態的人。用隱喻的話來說,歷史就是建立在壓制自然的「善」之上。即便如此,盧梭也強調,歷史卻從不曾真正地消滅過我們的「善」。這個長年受到壞制度統治的「善」,一直退居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卻從來也不滿意於污染它的人類「惡」史。 盧梭要強調,人因自然而獲得的「善」,一直存在於我們的內心之中,不在歷史的演變之下,完全消弭在「惡」中。這是一場「善」與「惡」之間的對立;「惡」的發展是歷史,但這個歷史與自然的「善」無關。「惡」的歷史不斷地在拒絕、覆蓋,甚至穿越「善」,但卻不能改變與摧毀「善」。這是為什麼,盧梭認為歷史真相的探討,將無助於理解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而應當回歸到最原初的自然狀態。 盧梭坦承,這是一個實用的考量,因為「自然狀態」「在一個不再存在的狀態、一個過去也許從來沒有存在過的狀態,一個或許在未來永遠不會存在的狀態之中」,但是「為了對現狀做出正確判斷,擁有這個狀態的正確概念無論如何是必要的。」盧梭認為,若要作「自然狀態」的探討,就必須用理性來作判斷,因為「最偉大哲學家不會指導這種實驗。」盧梭指的,是霍布斯(T. Hobbes),這位論自然狀態最著名的政治哲學家。 盧梭說:「所有曾經檢視社會基礎的哲學家都覺得必須追溯到自然狀態,但是卻沒有哪一個人真正成功地做到這點。」霍布斯錯誤地認為,自然狀態中的人,「天生就是壞的。」盧梭認為,霍布斯用啟蒙與政治社會發展以後的思考方式描述自然狀態的作法,是錯誤的。這錯誤使得霍布斯的結論,即自然狀態就是一個人人相互攻擊的戰爭狀態,不合常理。 如果人在一開始就面對生死存亡的戰爭狀態,那麼他們必須立即放棄那可怕的狀態,否則只有面對滅絕的下場。果真如此,那麼霍布斯根本就無法解釋,在「地理大發現」後,歐洲在世界各地所目睹的各種「前政治社會」。霍布斯的錯誤,在於他宣稱描述自然人,然而在實際上描述的,卻是那已經「啟蒙」的社會人。 自然人沒有道德嗎?對於盧梭而言,「他」根本就不知道「道德」為何。自然人因為無知,「所以不知道如何運用理性」,但因為同樣的理由,「所以也不知道如何濫用他的能力。」我們可以因此說,自然人不壞的原因,正是因為他不知道什麼是好。自然人並不是因為啟蒙的發展,也不是因為法律的限制,「而是因為情感中的安寧,以及對於壞因的無知,使他們不做壞事。」 盧梭認為,在理性發展前,情感中包含兩項自然天性,「自保之愛」(l’amour de soi)與「憐憫」(pitié);它們使得自然狀態維持在一個相對均衡與穩定的狀態之中。為求「自保」,自然人必須以力相爭維持生存所需要的東西,但需求也僅限於最低階層,容易滿足。因此,雖然在我們眼中,自然人的行為處處顯得粗魯,但他們之間不會有真正的衝突。即使他們發生衝突,也是隨著眼前的爭奪分出勝負而結束,沒有記恨與報復。 加上所有人(也包含動物)天生即具備的憐憫心,使得人不會因為見到別人痛苦而感到快樂。這也使得處於弱勢的人,不用擔心強者,因為自然提供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強者」與「弱者」也一樣活在「自保」與「憐憫」交雜的狀態中。 所以,活在這個「前政治狀態」中的自然人處在「好的狀態」中,原因在於他們是「自足的」。他們與外在環境維持了一個均衡,使得人與人之間,享受了自由與平等。他們是自由的,因為他們在物質的、心理的以及人際的需求上,都能夠獨立地被滿足。他們是平等的,因為他們自然的不平等,不具有任何道德的意義。 這是一個無知於自己好壞的人所組成的狀態,於其中,沒有人的內心與外表是分離的;如果他粗暴,那是因為他不知道什麼叫精緻,如果他誠實,那是因為他不知道什麼叫欺騙。盧梭想要提升自然人,貶抑文明人的企圖已經很明顯了;自然人不但自由平等,還因此而比文明人幸福。 人的天性中,包含一種「求好」(perfectibilité)的特性,會使人在自然環境中,追求比較好的生活空間。若是自然環境維持滿足「自保」條件時,自然人不會主動「求好」。但是,當自然環境改變了,當人口增加了,物質缺乏了,氣候改變了的時候,人會隨著外在環境的改變而隨之調整生存方式。這代表原先「自足」條件的破壞,接踵而至的就是依賴、分工、比較、獎懲的狀態。 結果是:類似於虛榮的「自重之愛」(l’amour propre)從自然人所有的原始性格中脫穎而出,成為主導社會發展的動力。原先人與人之間那種不具有價值意義的「不平等」,現在開始展現他們在競爭環境下的優勢。那些比較強壯、比較聰明、比較敏捷、比較美麗、比較大膽的人,就會注意到他們的才能,並會想盡辦法,讓這些長處能夠在競爭環境中,發揮最大的價值。原先那種不具道德意義的不平等,變成有社會價值的不平等。人的行為與內心,也不再合而為一;行動的目的,是為了受別人的肯定與讚揚。 盧梭說: 人們習慣於聚集在茅屋前,或是大樹邊;唱歌與跳舞,是愛情與閒暇的結果,但現在卻成為休閒群聚的男女之愉樂,或者更恰當地說,日常生活的事項。每個人開始看別人,也開始想要被看,於是獲得公開讚揚,成為一項獎賞。唱得與跳得最好的人,就是最美與最強的人,最靈巧與最流暢的人,也就變成最受矚目的人。這就是朝向不平等的第一步,同時也是朝向惡的第一步。從這初步的偏好,一方面發展出虛榮與蔑視,另一方面發展出羞恥與嫉妒。這些新的因素所發展出來的結果,最後生成那些對幸福與天真有害的組合。 人墮落的速度是非常快的。無須多久,這種不平等的現象,不但發生在財富與權力上,也發生在心智與外表上。總之,只要是能夠贏得眾人注目的品質與才能,都是大家趨之若鶩的對象。追求社會價值,成為所有人努力的方向。 至於個人本身變成完全不重要的東西。「真實與表面變成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在這個區別中,發展出驚嚇人的吹噓、迷惑人的計謀,以及所有附帶的惡行。」慢慢地,心智與生理上的不平等,逐漸轉換成為富人與窮人之間階級的不平等,然後是主人與奴僕之間的不平等,最後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不平等。總之,他們之間的結構都一樣,就是利用天生的不平等,博得最大的利益,並造成他人的損失。最嚴重的,是後天的人為不平等,它同時使得佔優勢者與居弱勢者,一起墮落。 盧梭說:「富人的霸佔,窮人的搶劫,各種無節制的熱情,使自然憐憫心偕同那微弱的正義之聲音一起窒息,並展現出人的吝嗇、野心與惡毒。」在「先佔為主」的權利與「強者為主」的權力之間,一直不停的發生爭端。只要看到對方還不是處在最悲慘的環境之中,我方就必須用盡心機,迫使其走投無路。爭端的結果就是無止境的戰爭與謀殺。「初始社會變成最可怕的戰爭狀態。」 盧梭在論及戰爭狀態時,表現出他對於當代社會最嚴厲的批判。當人人讚揚現代法治社會之穩定奠基於契約理論時,盧梭卻認為社會契約,是富人對窮人「不安好心」的建議。當富人發現,持續的戰爭,不但花費所有累積的財富,也讓自己處在永遠的不安之中。為數眾多的窮人雖然更慘,但卻處處與富人拼命,彼此相互威脅,終非長久之計。盧梭說:「富人因為在緊急情況的逼迫下,最後在腦中浮現出人類從來不曾想過的最周詳計畫。」這就是一種契約關係;它制訂原先自然權利所反對的機構與規則,轉換原先的敵人。它讓窮人反而變成防衛富人利益的配合者。 簡言之,盧梭說: 與其將我們自己的武力用來攻擊自己,讓我們一起聚集成一個最高權力組織,它依照明智的法律治理自己,保護以及防禦所有組織成員,驅逐共同敵人,並讓我們一起維持在一個永久的協同之中。 在這個協同關係中,傻乎乎的窮人還以為終於受到公平的待遇了。殊不知,法治社會的起源,永不回頭地破壞了自然自由,卻將財產的不平等固定成為法律。現在,為了少數人的野心,將多數人置於工作、奴役與悲慘的境地之中,原先非常精緻的掠奪,變成無可挽回的「權利」。 這不是「自然權利」,而是「公民權利」;它存在於「公民社會」中,不但用來約制「公民個人」,其實也還隱而不彰地合法化那原來因霸佔而出現的不平等。「合法化」來自一種使人與人對立的制度;它不但不鼓勵人與生具備的憐憫性情,反而加以壓制,將個人權利的基礎,建立在自私自利的制度之上。 這充分展現了盧梭在「第一篇論文」中即已揭示的一個重要觀念:人在變壞的同時,原始的善良卻不曾完全消失。這同時也說明了,為什麼人因自然而是善良的人,卻因為壞的制度而被治理成邪惡的人。這時候,盧梭已經成功地在「第二篇論文」中,解釋了他在「第一篇論文」中所留下的問題,也將「兩篇論文」的精神(「現代社會的批判」與「個人權利的起源」),用他那一貫能夠打動人心的文字,連結在一起,成為他政治著作中最具原創性的一部分。 最終回:人性、道德與政治:論盧梭(四) 本文收錄於聯經出版,盧梭著《德行墮落與不平等的起源》譯者序。 更多故事: 一杯紅茶的代價(3):落荒而逃的英國竊賊 2015-07-12 18:17:04 […]
↧
為何古人一到秋天就想哭? ──「悲秋」的文學傳統
作者:南極冰魚 「悲秋」這一文學傳統,對於中文系的學人們,自然是再熟悉不過的命題了。對於國高中學子而言,也許是畫上螢光筆的考試重點,等到學子們上大學,早已忘記「悲秋」究竟是怎麼回事兒。於是宋玉〈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便端出來了,講到樹葉不但被秋天搞成枯葉,還被秋風逼成落葉,然後大地為之蕭瑟,還沒解釋完,台下的同學也變衰了。 台灣地處亞熱帶,秋天並不長,而且溫差大,尤其中南部,早上出門時也許不到二十度,中午卻超過三十度,然後一個寒流來了,氣溫降到十度上下,冷得個要命。其實,大陸型氣候的秋天,氣溫大概只有攝氏五到十度,比想像中冷,全然就是台灣的冬天了。范沖淹〈蘇慕遮〉:「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湖面上所說的「寒煙」,它確確實實是一股寒氣,一吹到就會生氣的那種冷冽,於是電暖器、暖暖包、羽絨衣全都出動了,連狗狗也穿上時尚的潮衣。反觀古人,物質生活相對貧乏,秋天愈來愈冷,小物動躲起來了,蟋蟀從野外跑到窗邊,又跑到床下取暖;植物陸續換上枯黃的色調,然後枯枝愈來愈多。秋天尚且如此,真正嚴冬來臨時,連人也沒辦法到處亂跑,只好窩在湖心亭無聊地看著單調的雪景。 「由盛轉衰」通常會讓人「很有感」。假設萬年故事的主角「小明」,從小含著金湯匙出身,餐餐鮑魚龍蝦,出入開賓士還不滿足,突然有一天家道中落了,什麼都沒了,有蝦米吃就要偷笑了,小明的感覺,大概就像掉到井裡爬不出來一樣無助且無奈;又或是甜蜜的男女朋友,突然有一天簡訊傳來「我們分手吧」,於是失戀的期間內,不管是二個月或半個年頭,勢必日日愁雲慘淡、心如刀割的煎熬。這些由盛轉衰的轉變過程,總是令人痛苦且難忘。 秋天,不正是這樣嗎?所以漢代樂府〈長歌行〉中的「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道盡古人不但悲秋,更害怕秋天的到來。 人在難過的時候,特別會想寫些什麼或說些什麼,許多文學作品都對悲傷、對人生有所感悟才開始下筆,這也是人之常情。快樂的當下通常不會記錄於文字,就算寫了快樂的事,評價也不會太好(看看李煜的下場就知道了)。 但神奇的是鬱卒、憂頭角面、走衰運時,靈感的泉源卻不斷湧現,孟浩然〈秋登萬山寄張五〉的「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正是這個意思。如果自己本身就很悲情,又剛好遇上秋天,於是悵然之柴遇到悲傷之火,一發不可收拾,就像柳永在和愛人離別時的「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但如果生命旅程幾乎都像秋天一樣,在網路的鄉民世界裡大概就要貼上「魯蛇」的標籤了。人生失敗組的杜甫,其名句「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中的「悲秋」,正是「艱難苦恨」坎坷一生的悲傷催化劑。 就氣候而言,台灣涼爽舒適的秋天,實在不適合用來悲傷,唯一令人想哭的大概只有PM2.5動不動就紫爆。台灣秋天,不冷不熱,偶爾冷熱的氣候,不像夏天的燥熱和冬天的凍寒,要體會「悲秋」真的不容易。可是,人生中由盛轉衰的秋天,有時你無可避免,它就來了。秋來了,秋會走;人生的秋天,來了有時便走不了,誰也無法預知。所以古人將悲秋之苦寄於文學作品裡,一不小心就留下千古的憂愁,直到現代,剪不斷,理還亂。 作者介紹:南極冰魚 悠遊於天地之間/興之所至/便繪輿地小圖/或撰文銘記交通行旅二三事/引以自樂 更多故事: 【說書】屬於反抗者的故事──《鏡子:一部被隱藏的世界史》 2014-07-26 12:08:57 1 【說書】人與動物共譜的組曲:讀《大象先生:勇闖緬甸叢林》 2015-12-31 09:00:32 1 【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圖像化的結婚證書 2015-08-31 19:54:33 1 《遊戲王》與古埃及神話 2015-07-23 16:13:45 1 迷你平安時代:京都風俗博物館 2015-01-22 20:42:04 1 【深夜食堂】飲食的文化交流:漢堡的歷史 2015-04-10 16:09:30 1 突厥公主之死:遊牧汗國與中古中國衝突下的悲劇(上) 2014-11-20 00:00:55 1 【神聖羅馬帝國的王位爭奪戰】(二)東西羅馬的完美結合? 2015-06-30 16:42:32 1 雍正:感覺自己萌萌der 2014-11-06 10:54:32 1 她不是聖人,她是個女人:張戎新著《慈禧》發表記者會側寫 2014-09-27 00:09:24 1
↧
為何日本人如此迷戀夏威夷旅行?
作者:陳建源(中興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我們對於有阿羅哈州(Aloha state)與彩虹之州(Rainbow state)美稱的夏威夷,總是充滿陽光沙灘、比基尼、衝浪、蜜月聖地等浪漫想像。夏威夷對日本人的致命吸引力,讓人不禁懷疑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會吸引日本人一去再去夏威夷?是為了造訪超人氣早午餐店Eggs‘n Things,不惜大排長龍也要品嚐也在原宿與心齋橋有分店的熱門水果鬆餅?還是苦練一整年,每年五月一到就樓上招樓下去參加Honolulu Festival,只為了在威基基(Waikiki)街道展現呼拉舞特訓成果給夏威夷的當地人看?抑或在每年12月時參加將近一半參加者來自日本的Honolulu 馬拉松? 另一方面,台灣短暫的夏威夷熱也隨著夏威夷航空的停止直飛(2013.4-2014.7)告終,而國籍航空的長榮航空更早在2006年八月因油價高漲的關係停飛了這條航線,較諸日本人對夏威夷的迷戀,台灣人的夏威夷想像似乎只停留在追求島嶼的熱帶風情。 對日本人而言,儘管新的海島度假勝地不斷出現,但樂園夏威夷的地位仍無可撼動,到訪夏威夷的人數佔了日本年間1,700萬出國人次的10%,除了2008年因金融海嘯的緣故,日本的總到訪人數掉到117萬人外,日本人對夏威夷的熱愛從人數上可見一斑,從1990年泡沫經濟末期到2014年之間每年到訪人數總在150萬人上下波動。 相對於近年來台灣年間約千萬左右的出國人數,到訪夏威夷的人數從1990年的7.2萬人,排除受金融海嘯隔年的8,500人,這兩年台灣到夏威夷的訪客數約2萬人上下,僅佔了年間出國人數的0.2%,兩者呈現出很明顯的對比。(註一:夏威夷觀光局歷史統計資料,出國人口數參照台灣交通部觀光局、日本觀光局歷年統計)。 從旅客數來看,台灣人的夏威夷情懷總若有似無,而台灣人對熱帶島嶼的嚮往,似乎也適用在形容峇里島、宿霧、關島或馬爾地夫等其他島嶼度假勝地,可見台灣對夏威夷的海島樂園想像不似日本,且十分容易被取代。 那為什麼日本人對樂園的熱度持續不墜呢?今天筆者就來帶大家看看海島樂園想像的形成,以及透過台日兩國的夏威夷觀光,來看其中的樂園想像延續。夏威夷熱潮的持續,特別是日本人對於樂園夏威夷的愛戀的形成或許可從歷史、產業、媒體與流行文化塑造等要素來談起。 台灣人眼中的夏威夷 從流行文化裡,我們也許可以嗅出一些台灣的夏威夷想像。台灣過去有兩首有名的《來去夏威夷》,一聽到歌名,不知道大家腦海中浮現的是本土味濃厚的金門王與李炳輝版本(1999),還是八三夭的青春熱浪版(2008)?前者與後者相隔將近十年,或許可以視為代表台灣不同世代對於夏威夷的想像,然而不論前者後者,兩首歌的歌詞都反應出了到夏威夷的樂園旅行作為逃離現實的一個側面: 金門王、李炳輝歌詞裡的「海水鹹鹹、日頭炎炎、剃頭店、天公疼咱憨憨仔生活/雖然苦楚是歸大攤、鳥仔欲放出籠」等歌詞,流露出兩個走唱中年男子終於苦盡甘來「熬出頭」的心情,以及終於可以短暫逃離現實生活、走向海外的開心情緒,從去剃頭店打理門面這件事,可以發現出國這件事本身遠比目的地去哪裡要來的重要多了。 另一方面,八三夭的夏威夷裡有著「藍天白雲、海水氣息、衝浪板、比基尼迷你裙、冒險主題曲」,展現出年輕世代對於熱帶島嶼的想望,以及脫離現實生活展開冒險的期待。然而,我們可以發現兩者的歌詞中,夏威夷並不是那麼的獨一無二無法取代,在兩個版本的來去夏威夷中,夏威夷只是創作者及歌手用來寄託那個亟欲逃離令人煩悶現實的理想國度。 停留在熱帶島嶼而無法進一步深化的夏威夷想像,或許也就是台灣去到夏威夷旅行的人,在一時熱潮過後越來越少的重要原因。 日本的夏威夷愛戀 東京大學的矢口祐人教授在《夏威夷歷史與文化:悲劇與榮耀的鑲嵌畫中》(2002)一書中(註二:原書名為「ハワイの歴史と文化:悲劇と誇りのモザイクの中で」),講述了日本這段結合歷史、產業、媒體與流行文化等因素交錯的夏威夷樂園想像,以及此一想像如何形成、演變與維繫的過程。 這本書從一位東京少年密謀偷渡到夏威夷以達成宿願說起,來說明夏威夷對日本人的無窮吸引力。在日本海外旅行解禁後的1964年4月19日,該少年離開東京住家後,藉由躲在停泊於橫濱港的威爾遜號船艙內成功偷渡到夏威夷,但卻被夏威夷出入境管理局查出,因而面臨10天後被遣返回東京的命運,期間不斷有同情該少年的夏威夷住民呼籲在遣返前至少要讓這少年進行市區觀光,因為諸多考量,少年的夢想最終以檀香山機場觀光後結束。 1964年的「東京少年偷渡夏威夷事件」的背景,也與1960年上映並引起廣泛矚目的《夏威夷的小當家》(若大將)有關,小當家主角加山雄三出身名門慶應大學,以青春無敵、英俊瀟灑及能歌擅舞形象出道,並在之後以一系列的「小當家」電影走紅。當時電影中出現的夏威夷場景以藍天碧海、椰子樹、花環、鑽石山、呼拉舞等不斷營造出的南國形象正好是今日所熟悉的樂園夏威夷情景。 此外,媒體與流行文化影響,更早可見於1930、40年代流行於日本的夏威夷音樂。夏威夷出身的日裔音樂家白片力(バッキー白片)與灰田勝彥、晴彥兩兄弟合作,透過夏威夷吉他(steel guitar)及烏克麗麗的伴奏唱出富有異國情調的海灘情懷,即便是在美日兩國交戰之時,夏威夷音樂仍未受太大影響而依然廣受歡迎。 夏威夷的熱潮延續到戰後,戰後的夏威夷也因為廣受藝人喜愛而成為日本藝人的海外渡假最佳去處。以一般人為對象的夏威夷熱,還得等到現實條件成熟。夏威夷愛戀的平民化得歸功於日本在1960年代進行的海外旅行自由化、1970年大阪萬國博覽會的舉辦,以及1970年巨大客機波音747的採用,因為載客量大增帶來海外旅行成本大幅降低的效益。 海外旅行自由化初始,訪問夏威夷者多為公務旅行,除非機關或公司出資,鮮少有人能負擔得起堪稱天價的36萬日圓旅費(當時男大學畢業生月薪起薪約兩萬日圓)。日本觀光公社(JTB)在當時就順勢推出「三年儲蓄遊夏威夷」,雖然這儲金計畫在今天看起來,跟大一同學開始省吃儉用存畢旅基金沒兩樣,日本人的夏威夷癡迷,可以從此一計畫的達成困難度來理解:三年中必須每個月存下月收入一半的1萬圓、三年後就有旅遊基金36萬圓可供運用。即使有了儲金計畫,樂園旅行難易度的大幅降低,還得等到大型客機波音747的引進日本,為期一週的夏威夷行程才能控制在15萬日圓以下。 此外,1970年的大阪萬博也延續著日本的夏威夷熱,萬博的夏威夷館雖然只是美國其中一州的展覽館,卻創下一天四萬人到訪,總人數達五百萬人次的紀錄。 此時的夏威夷州政府,隨著日本觀光客的大量造訪,以及1980年代美國國內不景氣的影響,開始將日本人當成經濟停滯的解藥,包括威基基區域的日資大型百貨白木屋的進駐,以及在1970年代展開的一連串「買下夏威夷」的併購案,不僅買下了包含老牌的Moana Surf Rider飯店等高級飯店,日資更一條龍地引進旅行社、高爾夫球場、掌握不動產、運輸等企業,這些企業所帶來的大量日本工作人員,也是日後日本人在威基基地區,不必說英文也能到處走透透的重要原因。後期隨著五木ひろし等演藝界巨星在泡沫時期風行到夏威夷置產,不動產也成為展現日本人在夏威夷的巨大經濟影響力的證明之一。 在泡沫經濟之後,日本人的夏威夷狂熱也就透過到夏威夷渡假、短期留學以及體驗當地生活的不同形式延續下來。 誰的樂園? 比起台灣人,日本的夏威夷想像複雜許多,也遠有更多故事可以述說。夏威夷的樂園形象並非由誰單獨可以打造完成;社會學家山中速人(1992)認為「樂園夏威夷」的形象是政府、觀光產業與媒體合謀的結果,他們透過流行文化中的電影、照片及大量的廣告曝光打造夏威夷的樂園印象,以喚起人們前往夏威夷的欲望。 好萊塢在1920年代開始,就透過電影去打造當時仍以蔗糖、鳳梨種植為主的夏威夷作為「海角樂園」的意象,同時透過攝影機以及照相機的鏡頭語言,將夏威夷當地跳呼拉舞的女性身體塑造為充滿異國及異色的軀體,最後透過明信片、導覽手冊及旅遊書再把夏威夷轉化成「樂園」。這樣的樂園想像逐漸為日本人所接受,並且融入原先日本對於夏威夷的認識當中,夏威夷也從日本人的海外冒險地變成帶有浪漫情懷的觀光地。 與此同時,日本人的夏威夷體驗的「冒險」內涵也歷經了極大轉變,日本人的夏威夷之旅由首批日本人在1868年遠渡重洋到夏威夷擔任「移工」以賺取發達資金的冒險,跟隨著當代觀光活動進行以及觀光產業發展,也逐漸轉化成在1970年代後參加團體旅行到夏威夷去體驗「風險有限」的冒險。 此外,打造樂園想像的背後,我們也不能忘記,樂園形成的同時也是一個當地原住民逐漸失去土地與文化的過程。 原先以「湧泉之地」為名的威基基地區,本來是當地人養殖魚蝦與栽種芋頭的濕地,在經過美國旅遊業以及日本旅遊業的強迫「發展」下成為舉世知名的人工沙灘,再也無法回到過去;夏威夷也從自給自足的農業到以鳳梨、咖啡等經濟作物的體系,再到只能仰賴觀光業為主要收入來源。當地原住民懷抱著「再也回不去了」的失落,這種失落即使透過日後積極地推行文化復振運動,也只能在「樂園中」找到傳統所遺留下來的碎片(包括將呼拉舞重新置放回西方人來到夏威夷之前的傳統Hula Kahiko的脈絡中推行,而不單純只作為觀光體驗)。 夏威夷變身為樂園的過程中所遭遇的失落與痛苦的經驗,在我們努力迎合觀光客想像,並處心積慮將台灣打造成他人的寶島之時,或許很值得我們借鑒。 *參考文獻: 山中速人1992「イメージの楽園―観光ハワイの文化史」筑摩書房。 矢口祐人2002「ハワイの歴史と文化:悲劇と誇りのモザイクの中で」中公新書。 本文原刊登於「自由評論網─超A評論」 更多故事: 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岡山教會牧師蕭朝金 2015-02-28 12:59:56 1 日本最漫長的一天 2015-12-15 09:00:48 1 1592,壬辰之戰:一場中日韓三國之間的大戰 2015-09-18 09:58:33 1 […]
↧
【備課漢筆記】後宮團團轉:歷史劇裡的真真假假,到底有多重要?
雖有人戲稱真煩,但《後宮甄嬛傳》的確熱潮不退。曾經新春期間每日以七小時重播仍收視長紅,所向披靡之勢直讓人《步步驚心》。歷史系的同學們,不知道這些個年頭,是否幾度被當成免費的歷史顧問,好好被考問了一番?譬如,嬛嬛究竟與若曦之間有什麼關係?! 對於這種問題,我們大可輕鬆以對。就說,這是歷史劇,反正「播戲肖,看戲憨」。不過,各位是否曾經想過,這麼多人把「歷史系同學當顧問」這件事情,是不是有點意思? 雖然有點跳躍,但我直覺這首先代表大家對「歷史」還是感興趣的(這其實是歷史系的利基)。其次,我也覺得大家對「歷史系」還是有所信賴(這更是前輩努力所留給我們的無形資產)。不過,這樣的關係,對歷史系的我們來說,到底還可以怎麼思考?我認為,這樣的關係提醒了學術歷史,是應該花點心思面對公眾歷史的期待與挑戰了。當然,這種大問題無法在此申論。所以請允許我繼續偷懶跳躍。今天就先聊聊歷史真假與歷史思考吧~ 歷史是過去曾經發生過的事情。只是現實世界卻以各種文本呈現過去。有些文本是根據歷史學術研究方法所得的知識,有些則是夾雜想像與虛幻,有些更是反事實的歷史敘述,例如神話、傳說與謊言。歷史、神話、傳說與謊言有時難以絕對而普遍的方式加以區分。在不同文化中,標準也不盡相同。 以所謂歷史偉人或著名人物為例,或許我們可以先簡單知道真實、非真實、謊言之間的動態關係。我們可以想想科學史中的牛頓,他是科學革命集大成者的偉大科學家,但後來卻也搖身一變成為《最後一位煉金術師》;政治史中的政治人物,如鄭成功,也曾從反清的亂臣賊子變成後來反清復明的延平郡王。更誇張的當然還有。許多歷史小說中的假,傳遞久遠竟也變成了真!這種小說與歷史互相指涉的緊張關係,簡直就是文學批評裡的「互文」關係了。學者龔鵬程在《武藝:俠的武術功法叢談》一書中指出,《笑傲江湖》裡的華山派,居然出現在大陸,還教授華山九劍,密傳華山紫霞功呢!歷史成為小說養分,小說又回頭成為現實的「證據」,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歷史真假的考究在歷史學研究裡有大家都能接受的研究方法。但是,我們也知道每個人都無法成為所有主題的專家。特別是對大眾來說,如果獲得百科全書式的正確歷史知識是不可能之事,那麼學術歷史或歷史教學到底能提供大家什麼? 我以為,讓大家意識到歷史的動態至關重要。因為動態暗示著並沒有絕對正確不變的歷史描述。從過去到現在,許多社會都期待以定於一的正確歷史來教育大眾,這樣的傳遞歷史,長期來看,恐怕造成反效果。「沒有絕對正確不變」並非說我們願意接受毫無學術規範的詮釋。但是,我們至少應該養成辨別不同文本的能力。 前些日子,新聞報導說有些學校以《後宮甄嬛傳》出寒假作業,測驗題中有貴妃、嬪、貴人等的位階排序。學校認為觀看歷史劇有助史觀養成,但,測驗題卻仍偏重知識填空,無涉歷史思考。我知道光憑一個題目下這判斷有失公允,但總不免幻想,學校若能藉此歷史劇熱潮,引導學生(順便多少也能影響其家人吧)思考史書、史料、課本以及歷史劇(媒體)各種文本的特殊性。知道這是一種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文本。那麼,接觸並思考歷史或許才會有點趣味,歷史才不至於淪為學生口中乾燥無聊的「背科」。 更多故事: 看見百年前的臺灣山林 2014-02-16 01:38:44 1 【台語原來是這樣】「小富婆」的台語怎麼講? 2015-07-21 17:26:50 1 連結極左極右兩大獨裁者的惡魔條約 2014-09-18 08:49:58 1 【歷史知識考掘學】怎麼破解被火山爆發熏黑的羅馬古卷? 2015-05-16 15:42:43 1 Twin Oaks Estate:雙橡園的名人故事與外交風雲(1/2) 2015-05-10 16:58:12 1 【人文現場】超越時代的研究典範:近藤正己的《總力戰與臺灣》 2015-09-22 09:00:07 1 【國父「們」】 武昌起義篇(4):波折不斷的起義前夕 2015-09-04 18:52:28 1 馴鹿上戰場──二次大戰中的人與動物 2014-11-14 16:32:49 1 溝通世界的文化轉譯者:中研院院士張廣達訪談(2/3) 2015-05-19 23:27:33 1 【你不知道的嬉皮七部曲】(一)甘迺迪及人權運動 2015-06-28 09:48:06 1
↧
↧
【魔幻拉美】拉丁美洲在沉默中對抗剝削,寫下歷史
唯有傻子才會認為沉默是虛無,其實並非如此;有時,沉默是最好的溝通方式。面對拓殖與剝削,拉丁美洲在沉默中寫下崎嶇歷史,同時展現堅韌精神。 在哥倫布「發現」美洲之際,當地原住民也「發現」他們叫做印地安人,「發現」他們原來是野蠻人,「發現」他們竟然從主人身分降級為奴隸,不僅得雙手奉送自己的土地,還得任由拓殖者四處淘金挖礦、濫墾濫伐。雖然西班牙拓殖者找到的黃金有限,卻意外在墨西哥高原及安地斯山區挖出可觀的白銀,令西班牙帝國一夕間躍升為世界霸權。同時,葡萄牙征服者在巴西,發現一種樹幹內部呈現鮮紅色的硬木(註:巴西蘇木),可從中萃取出紅色染料,於是濫伐,從中獲得暴利,導致巴西蘇木在短短半世紀幾乎瀕臨絕種。 隨著更多物種與礦產被發現,再加上甘蔗、咖啡等舊大陸作物移植成功後,西葡美洲殖民地淪為原料與勞工供應地。西葡殖民在獨立建國後,並未走向康莊大道,卻因政爭而動盪不安,因此被以「拉丁美洲」稱之。 十九世紀中葉以降,跨國企業挾帶大量資金進駐,在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下,拉丁美洲依舊是原料供應地,只是剝削者從西葡宗主國變成歐美跨國企業。為了攫取更多利益,歐美國家甚至暗地鼓動戰爭,撕裂了拉美國家血濃於水的民族情愫,也導致戰敗國瀕臨破產邊緣,而被迫大開門戶,任由歐美企業予取予求。 拉丁美洲看似邁入經濟繁榮期,事實上,龐大經濟利益大多由歐美企業所攫取,提供勞力的拉美底層社會依然一貧如洗。地大物博,拉丁美洲竟然淪落到低度開發的地步,甚至是貧窮之地,旖旎風光千瘡百孔。面對剝削,拉丁美洲在沉默中度過五百餘年。 1971年,烏拉圭作家愛德華多.加萊亞諾(Eduardo Galeano),負起史學家的使命,以《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Las venas abiertas de América Latina)為題,從拓殖、霸權、資本、勞動、財富、分配等層面切入,寫下一頁頁拉美受難史,於是重重下了註解:「我們的財富哺育著帝國和當地首領的繁榮。」他也以十分無奈的語調表示:「我們甚至失去了被稱作美洲人的權利…… 今天對世界來說,美洲就是美國,我們充其量只是居住在一個身份模糊的美洲次大陸,一個二等美洲的居民。」 一本鋪寫拉丁美洲五百多年來的乖舛命運,《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縷述官方所隱瞞的歷史,字裡行間流洩出冷靜筆調和黑色幽默。自問世以來,曾經被烏拉圭、智利、阿根廷的親美獨裁政府列為禁書。四十餘年來,此書雖不斷再版,並陸續被迻譯為二十種語言,卻儼然孤寂先知,沉寂一陣子。2009年四月十八日,在第五屆的美洲國家高峰會議上,當時的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Hugo Chávez)一反挑釁美國總統的作風,刻意在媒體面前,贈送歐巴馬一本西文版的《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淡淡地向歐巴馬表達反帝國主義,此舉意外讓這本書再度竄紅,從亞馬遜網路書店銷售量排行榜六萬多名,一夕之間成為熱門書籍,尤其英文譯本更躍居亞馬遜網路書店暢銷書第二名。 加萊亞諾集記者、小說家、隨筆作家於一身,觀察力敏銳,除了以犀利筆觸解析拉丁美洲的崎嶇歷史之外,也善於簡潔文字,以最短的文句,為意義深遠的歷史重新註解,以最短的篇幅,為曲折漫長的人生留下眉批。加萊亞諾不幸於2015年四月十三日辭世,留下《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女人》(Mujeres)、《歲月的孩子》(Los hijos de los días)、《鏡子:一部被隱藏的世界史》(Espejos: una historia casi universal)等數十冊巨作,字字珠璣。 加萊亞諾曾說過: 唯有傻子才會認為沉默是虛無,其實並非如此;有時,沉默是最好的溝通方式。 的確,拉丁美洲在沉默中寫下崎嶇歷史,同時展現堅韌精神。 本文原刊登於「自由評論網─陳小雀專欄:魔幻拉美」 更多故事: 【說書】從牛津大學到南中國海:藏在一幅地圖中的歷史密碼 2015-12-04 10:00:48 1 每一個好故事,都有他的讀者 2015-12-15 13:21:49 1 獨立的理由──湖南民族精神是如何被發明的? 2015-06-02 09:00:08 1 木盒裡的哥哥:塵封七十年的臺灣戰爭記憶 2015-08-22 09:00:01 1 【才女的故事】上官婉兒:女主政治下的女官 2015-07-23 17:59:07 1 【考古學家的100種生活】考古學家愛鑽地洞 2015-12-23 09:00:55 1 【台語原來是這樣】有人說你「厚筋」是什麼意思? 2015-09-03 […]
↧
【讀者的眼睛】:「說書Speaking of Books」專欄介紹
【專欄介紹】 看我,在你眼裡映出我,書本渴求讀者的注目。 閱讀是私密的,充滿著書本與讀者間相互的佔有慾。 讀我,從讀者的目光投射對書本的深邃感情; 寫我,【讀者的眼睛】凝聚的是一封封給書本的情書。 台中主題式讀書會簡介: 起初只是兩個同月同日不同年的女子意圖擴充腦閱讀容量的主意。不經意之中,每六本一個循環的主題支撐一月一次的閱讀聚會,開始又結束一次次的主題如同征服百岳一座座,摸索中收穫的景色都不相同。主題式讀書會成為生活中最美好的意外風景。 【作者介紹】 ①甯緒 個人介紹:「台中主題式小說讀書會」主辦。筆名由來是中翻英再英翻中,不停翻轉。書本濃縮真實與虛幻的世界,貪懶的我總用閱讀旅行,行腳於文字間不必擔體力累。 主題與書單: 主題 月份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印度泰姬三部曲 2 第二十個妻子 櫻杜·桑妲蕾森Indu Sundaresan 書林出版社 3 玫瑰盛宴 4 影子公主 阿富汗卡勒德·胡赛尼 5 追風箏的孩子 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 木馬文化 6 燦爛千陽 7 遠山的回音 挪威尤·奈斯博 8 雪人 尤·奈斯博 Jo Nesbø 漫遊者文化 9 獵頭遊戲 9 項塔蘭-(上)(下) 葛雷哥里.羅伯茲Gregory David Roberts 野人出版社 台灣專題 10 私家偵探 紀蔚然 […]
↧
【煲小說.褒小說】:「說書Speaking of Books」專欄介紹
【專欄介紹】 各位讀者,當你因翻閱小說而發出沙沙聲響時,除了聽聞到內心轟隆作響的感動外,能否更精確而深入地去解讀出,藏於彷彿神秘楔形文字的各類小說裡,所要傳遞的波光訊息呢?2016年來讀讀「說書Speaking of Books」園地專欄【煲小說.褒小說】吧!讓你在光速間,秒窺小說之門與各式學門的堂奧,小說玉米田上的楔形文字,等你來破解!而破關的首要之鑰便是「集體潛意識」,亦即「原型」此一概念的存在。本意指「祖輩至孫,其活動方式與生活經驗等,常以莫名而不可知的管道,世世代代『沿襲』下去的特殊模式」,爾後則歸結出『原型』」。 然而這種本經人類學考察研究才綜結出的結論,如弗雷澤( Frazer J. G.)《金枝》與列維‧布留爾(Lucien Levy- Bruhl)《原始思維》,卻亦是神話學蒐羅材料後,成為「故事原型」的反映,如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神話學系列,或以此逆轉成小說寫作聖經的模版,如克里斯多夫.佛格勒(Christopher Vogler)《作家之路》(The Writer’s Journey)等。更不消說心理學上佛洛伊德或榮格等,於心理學剖析「意識」(潛意識與否/個人或群體)而聯結出人類行為與心理狀態的詮釋統整。由此望高望遠,延伸至現代心靈叢書,重新排列人類舉止與心理創傷的治療,而達寬恕療癒,如鄧惠文、洪仲清與蘇絢慧系列。(上述諸多亦是筆者明年將出版拙著《暢銷小說的原型公式》的發想概念。) 易言之,不限定以學院主義或艱澀理論來論小說,而是不拘學科(人類學/神話學/心理學/創作小說課/心靈療癒等),不限小說類別(奇幻/推理懸疑/青少年女/女性情慾/家庭關係類等),皆可於跨界/跨國/跨文本之中,顯而易見地浮出脈絡來,以詼諧易懂的輕鬆中,上至巍巍高聳不得其門而入的得獎小說或學科理論,下至市井小民愛不釋手的暢銷通俗類,甚至平行的動漫/電影等影視相關,皆可全數囊括,任意覷看小說所有面向。可曾想過寫作技巧的小說課亦可與神話/人類/心理學並行?理解小說主角癥結塑造的同時甚至順便自我觀照一兼二顧?害怕耽溺小說脫離現實氛圍的讀者更是有福(這不是在傳教),讓你不管是讀青少年女荷爾蒙羅曼史的不實際戀愛,或是讀來爆破處處的家庭痛苦崩毀劇,都可像是在看世間情或娘家一樣來去自如,不會被混亂,還順勢結合兩性經營/戀愛秘技/家庭關係療癒的「現實」講座,虛實交構,使得「小說即生活,生活即小說」。 是故,緣於如此的博雜廣納,我不特別提供書單,僅於專題內容以行文註的方式呈現,但也不建議讀者全數吞入,當然有興趣或行有餘力的讀者我也自不阻擋。一則月月上市出版之新小說不定,各類書單可能將隨之增擴延伸,二則慮及要如此「龐雜各門甚至兼蓄小說們」的消化,對一般讀者甚至大學修課者,僅針對幾本重點書目剖析討論的習慣也顯過於吃力。 本專欄的旨趣與存在意義,主要圍繞熱門暢銷小說為對象,雖另結合各式艱澀難讀厚頁的學科巨著或概念,卻以最搞笑幽默又淺白易懂的「分享」或生活相關,將之化做通俗可解的「蛋糕片片」,而使讀者能秒懂小說亟欲傳遞出的所有訊息,全讀書目與否並非重點所在,亦毋須在意。正如外星人於玉米田做上記號,或從外太空發射波光時,人民既不需要去向霍金習得艱澀的物理量子學的光波傳遞理論,不必親往火星探勘踏印(落難了真的會像《絕地救援》(The Martian)在上面種馬鈴薯嗎?),也不用像科學家一樣整日宅著,研究如何將都教授的摩斯密碼進行轉譯,順便上演父女情深與穿越時空的《星際效應》(Interstellar)。 人們只要知道「他們想傳遞的訊息內容到底是什麼」,這就夠了! 讀者只要知道「這些小說(磚頭)到底是在講什麼」,就可以了! 如《金枝》與《原始思維》加總超過千頁頁數呈顯考察論述,來解釋原始部族的觀念,其實任舉漫畫《犬夜叉》即可清晰詮釋之—「靈魂外附寄體」(魔髮女結羅將靈魂藏於梳子)、「生死曖昧共存」(死去卻仍行走的桔梗與轉世活人阿籬),及「萬物有靈論」(各類成精與滿佈巫術的世界)等,小說世界便是可以如此簡易地被觀看理解。故而請不要恐懼頁數的多寡或學科的艱難,甚至不必全看,當個沙發馬鈴薯般端坐,動動手指,翻閱時尚雜誌般閱讀即可。 如果你才遠遠地看著大部頭學科著作或長篇小說,就忍不住捧胸倒抽一口冷氣的退後,歡迎前進2016年「說書Speaking of Books」園地專欄【煲小說.褒小說】。敬請期待,屆時也請多加支持,謝謝。 【作者介紹】 紀昭君,成大中文所畢。文藝少女一枚,曾流浪於各大專院校擔當Z咖免洗筷(助理小姐)維生,現穴居於台中某處,於鑽木取火的微光中,寫稿過活,著有長篇推理小說《無臉之城》與寫作指南《暢銷小說的原型公式》,將於2016年出版。曾獲鳳凰樹文學獎(古典詩曲文與現代小說)、手機文學獎與明道文藝刊載小說等,個人部落格http://literaturer101.pixnet.net/blog。臉書帳號Amanda Chi,歡迎來訪坐坐。 更多故事: 【讀者的眼睛】:「說書Speaking of Books」專欄介紹 2016-01-04 21:44:53 10 【臺灣吧EP3】 日治時期臺灣吧——美臺團 2015-01-11 18:58:46 1 閱讀如何拯救一座衰落的小鎮?海伊書鎮,一個文化創意產業的真實傳奇(3/3) 2015-05-11 09:25:50 1 【眷眷明朝】朝鮮的「中國史難題」:他們如何撰寫自己的歷史? 2015-07-25 13:55:28 1 一杯紅茶的代價(2):馬戞爾尼使節團的科學調查 2015-07-04 15:10:58 1 博物館裡的「潮男」:私渡臺灣的移民與他們的海上歷險 2015-08-20 09:14:37 […]
↧
胡川安:什麼是日本料理的原點?
甚麼是日本料理的原點? 每個人的答案或許不同,有些人喜歡找餐廳、尋訪不同的美味店家;有些人翻閱美食雜誌,從米其林或是網路評鑑當中找資料;有些人則是尋訪各式各樣的山珍海味,從珍貴的食材中了解料理。 但是,我走得是一條不一樣的路。 或許因為我學得是歷史,也受過文化人類學的訓練,所以透過文化了解飲食,從歷史追尋料理的原點。 講到原點,大家想到的是甚麼呢? 我先提幾個概念,大家或許都耳熟能詳:簡單、自然、無添加、當令當季……等都可以成為美味的原點,這些想法背後隱含的是一種「真」滋味,是自然本來的味道、是食材原初的滋味、是有季節感的風味。 這些都可以稱為料理的原點,但我從神話當中找尋日本料理的原點。在《和食古早味》中,我認為日本料理的起點是一種宗教性的尊敬,從神話中理解日本天皇的權力來源,天皇因為掌握了稻米種作的秘密,而被賦予管理人間世界的權力。 因此,在日本料理中,稻米是神聖的,甚至是日本人建築自己文化與認同的起點,人類學家大貫惠美子就以Rice as Self說明日本人如何透過稻米建構自己的飲食文化與認同。 如果飲食的原點是具有宗教般的啟示、是人間世界的起點,那麼,飲食就不只是每天的三餐而已,而是具有尊敬自然,尊重萬事萬物所生養的一切。日本的傳統宗教神道當中相信所有事物背後都有靈性,所以自然所孕育的食材,海裡、山裡所滋養的一切都是上天給予人間世界的禮物,必須加以珍視。 精進料理與懷石料理 除了日本本來的宗教神道以外,從中國東傳的佛教也促成了日本料理當中對於食材的珍惜,強調食材的「真滋味」。 當代日本精緻料理的代表就是懷石料理,起源於禪宗的茶道,原本指的是寺院中僧人的修行。懷石料理中的概念後來成為日本料理重要的基礎,像是:「季節感的追求」和「地方特色的表現」。 書中我不僅從文獻當中理解懷石料理,也在不同的季節走訪日本的料理亭與旅館,因為懷石料理是最具備季節感與地方特色的料理。春天的時候賞櫻也搭配當季的野菜、在繁櫻似錦的庭園中享受櫻花的美感,也品味春季的美酒;秋季賞楓也品嘗駿河灣當季的金目鯛,在文豪芥川龍之介住過的百年之宿感受楓情。 美味不只在餐廳而已,日本人說的「五感」體驗,我們的感官:聲、色、香、味、觸五感,與之相應的就是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日本料理的旅行讓我感受到的不只是味覺的體驗而已,而是一種「五感」的理解飲食。 尊重各地的風土條件、在氣候最適宜時候品嘗當季的野菜,在料理中呈現季節感與地方特色,就是懷石料理的核心。而且,日本各地一泊二食的旅館,不僅讓你享用美味,感受當地的美食,也讓你住進文化中、用身體感受每個地方的溫泉、飲盡具有地方特色的清酒。 在新書中,我用四季呈現出懷石料理的真諦與風味。 雖然吃盡各地的美食,返璞歸真,懷石料理雖然美味,但似乎過於精緻、過於雕琢,我再度從文獻中理解懷石料理的原點,發現禪院中的精進料理才是食物的「真」滋味,展現食物與食材最原初的味道。 原初的禪院美味,用簡單的烹調方式讓每種食材都能完整的表現出自身的「真」味,這樣的滋味有如料理評論家北大路魯山人所說的: 料理食材不知有幾天幾萬種,每一種都有獨特的原味。無論任何食材,都有其他食材無法取代的味道,這是創造出天地的自然力量。若說料理是為了活用食材的原味,那麼善用所有能利用的部分,才值得稱做料理。 從米、野菜、懷石料理、精進料理;從山上到海邊、城市到鄉村,尋找美味的原點不在於金碧輝煌的餐廳,也不在於過分裝飾、調味厚重的餐點,而在於反璞歸真的原點。 胡川安的 Life Circus 更多故事: 龍的禮物在非洲:媒體沒告訴你的中國外交 2014-07-02 03:30:33 1 【魔幻拉美】窺探美洲古文明 2015-10-22 11:12:55 1 【三國蜘蛛網】他和他的風花雪月 2015-10-25 22:47:17 1 【歷史小說連載】鄭森:大明命脈的危局──小舟品茗(二) 2015-02-16 22:00:08 1 【鬼的歷史】牽亡:生者與亡魂的「重聚」 2015-10-01 09:00:51 1 《宮前町九十番地》 2013-07-06 12:21:03 1 閱讀如何拯救一座衰落的小鎮?海伊書鎮,一個文化創意產業的真實傳奇(3/3) 2015-05-11 09:25:50 1 連橫為何會被櫟社開除? […]
↧
↧
我與我的想像共同體:紀念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
作者:許菁芳(多倫多大學政治學博士生) 《想像的共同體》是我第一本念的政治學經典。2005年夏天,我們一群剛考完大學的高中生到台大社會系參加人文社會科學經典閱讀的讀書會,導師是吳叡人。老師剛回國,我們似乎是他第一批接觸的年輕台灣學生。 這本書不好讀。安德森百科全書式的寫作方式資料龐雜,我們囫圇吞棗,吸收有限。 幸好年輕的時候讀書,讀的不一定是書本身,是感受。而且愈年輕的心靈,感受能力愈強。這一本認同政治的經典,感召力穿透文字而來。我們一群年輕人不完全知道自己看到了什麼,每日每夜強記硬辯,課堂上馬蹄形桌邊奮力辯解,努力結合書本與現實。拙劣的表達裡,反省還是真誠的。幾週下來,書讀完了,讀得一知半解,只知眼前有一座山,仰之彌高,迷霧裡的輪廓模模糊糊。 讀書會結束後,我們寫了長長的卡片給吳叡人。他說,很感謝,我流下了一滴眼淚。我天真地問,才一滴?他說,我已經很久不流淚了。 大學畢業後幾年,我準備出國唸書。出國唸書打包是學問,能帶的中文書不多,《想像的共同體》是其中一本。它跨領域的性質,似乎也預言了我的智識發展路上的多重認同。高中時想讀政治系,大學唸了法律系,到美國還是三心二意,兩邊各拿一個碩士。最後關頭——真的是到要簽 acceptance letter 的最後關頭——喝掉一瓶紅酒,才狠下心簽下政治學博班的 offer。 我到底是法律人,還是政治人?在量化研究當道的北美政治學界,我關心法律扮演政治角色的取向似乎又裡外不是人。故流浪到加拿大。 我在多倫多開始念政治學博士班的時候,民族主義似乎已經過氣。比較政治課上,教課的老師是現時冉冉上升的明星 Lucan Way,他幾年前寫的 competitive authoritarianism 將台灣列入案例之一,分析架構也對我們了解台灣今日政治仍有幫助。但他教 nationalism 的那一堂課,我們許多同學都不滿意。坐在我旁邊的美國人同學做韓國研究;他在韓國待了幾年,立志要寫出Shelly Rigger 那本 Taiwan’s Rising Nationalism 的韓國版。 我們忿忿不平,國族主義怎麼教授得如此扁平。 民族主義真的撤退了嗎?我在加拿大四處觀望,民族、國家之間的競合關係還都歷歷在目,lively and kicking。加拿大總理 Harper 說,魁北克是加拿大裡的國家(a nation whithin Canada),只是它不是獨立於加拿大的國家。今年,自由黨上台,新任加拿大總理又說,原住民與加拿大政府是特殊國與國關係 (nation-to-nation relationship)。 出國這幾年,我拿著 ROC-Tawian 的護照四處遊歷玩耍,穿越國境不是問題,但說清楚自己是誰才是問題。所有台灣留學生都明白的苦處。申請系統裡沒有台灣的存在,發下來的身份文件裡用各種文字載明中國,而護照上明明白白燙金字寫著中國。我是誰? 我的曖昧之處不是我能決定的,這個世界不讓我們決定。而世界很瀟灑地擺擺手,邁向 international 甚至 transnational。人人都是地球公民,除了不被地球肯定存在的公民之外。《想像的共同體》裡,安德森對西歐中心史觀的駁斥,吳叡人在導讀裡對台灣的魂牽夢縈,我在留學之後,有了跨國、長期、深入的流浪經驗之後,越來越能體會。 安德森在他深愛的印尼離世。消息傳來,我在初雪裡再讀一次這本書。距離我第一次讀《想像的共同體》已經十年。在進入冷靜自持的知識生產工業之後,看得懂了。因為看得懂了,那原本隱藏在精準繁複語言之後的深厚強壯的情感,就更清楚了。 博士生讀書,是工作,工作必定有異化的性質。要獲得知識就要先異化(alienate)知識,把自己抽離開來,站在知識之外冷冷地打量它。因而很多學術產品裡是沒有靈魂的。很多學術產品只是書呆子們自吹自擂的近親繁殖。 但《想像的共同體》裡有溫暖的靈魂。是政治工作者細細穿透硬木版的意志,是知識工作者灌養信仰而成的靈魂。年輕的時候就摸到過的輪廓,不會錯認。從那之後的長長路途,祇是為了裝備好分析的眼光,一步步更接近,一筆筆描繪得更清晰。 臉書上朋友們紛紛上傳當年安德森訪台演講時的照片。我一張張瀏覽過去,不禁微笑。那時候我還不認識的好多人,後來在這幾年裡,在我們奪回國家的一場場行動裡,都認識了。 我的想像裡有一個共同體,我愛它愈深,它的呼息就更加清晰。年輕的時候它還很模糊,現在它的臉孔愈來愈清晰。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1936~2015)紀念會 時間:2016年1月6日19:00 地點:誠品信義店三樓Forum 主持:莊瑞琳 與談:“Peter”黃文雄、吳叡人、吳豪人、吳介民 特別來賓: […]
↧
被帶壞的羅馬人:二百年前的法國美食家談吃
作者:薩瓦蘭(Jean Anthelme Brillat-Savarin, 1755-1826) 奢華宴會:被希臘人帶壞的羅馬 羅馬人的宴會假如羅馬人是出於獨立的目的而打仗,或者為了享受征服周邊國家的快感,他們肯定會對美食一無所知。他們名義上的將軍,其實都是農民,平時僅吃蔬菜。那個時代對那些崇尚素食養生的學者來說,肯定是無可挑剔的。在那個時代裡,勤儉樸素是社會的風氣,是一種被弘揚的美德。不過當羅馬將勢力範圍延伸到了非洲、西西里島與希臘本土時,戰敗者盛情邀請了羅馬人。跟那些被占領的國家相比,羅馬的文明程度簡直不值一提。羅馬人把這些國家的美食帶回了自己的國家,受到了本地人民的青睞。 羅馬人安排代表團去雅典學習,於是有了梭倫(Solon)的法律;接著進一步去學習雅典的哲學與文學;他們甚至還去學習了宴會的藝術,而這只是為優雅的生活做準備。當他們學成歸來時,除了有演說家、哲學家、修辭家、詩人,更重要的是還有廚師。 伴隨著戰爭的勝利,羅馬成為了全世界的財富中心,而羅馬餐桌上的奢華更是出乎我們的意料。 鴕鳥、蟬、睡鼠、野豬,各種野味應有盡有,他們幾乎都品嘗過。他們嘗試著製作出各種提味的醬汁,而且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阿魏酸(ferulic acid)、芸香素(rutin)等的實用技術都被他們所掌握。 為羅馬所熟知的各個國家,都必須向羅馬進貢,羅馬軍隊和探險隊將松露與珍珠雞等從非洲引進到本土,也引入了西班牙的兔子、希臘的野雞,甚至從亞洲的最遠處帶回了孔雀。 羅馬有錢人最引以為豪的就是他們自家的花園, 花園裡不僅有梨、無花果、葡萄等人盡皆知的水果,還有許多從國外引進的新品種,像亞美尼亞杏、伊達山谷的草莓,甚至在羅馬的盧庫勒斯(Lucullus)戰勝本都王國後引入櫻桃。這些生長在不同地方的水果齊聚義大利, 這也意味著各地人民為了討好羅馬帝國, 毫不吝嗇地或者是出於義務地向羅馬提供貢品。 在那麼多的食物中,魚類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人們最鍾愛的魚類多是深海捕撈上來的。從遠海捕撈的魚類以蜜罐裝著養活,假如通過了抽樣檢驗的話,牠們就會被高價賣出,並且總是供不應求,所以有些人甚至比國王更有錢。 與食物相比,人們也渴求著飲品。羅馬人對希臘、西西里與義大利的葡萄酒更是情有獨鍾。因為儲藏的時間與原產地都不同,所以酒的價格也有差異,因此每一個酒瓶上都有酒的年份,以此來證明。 啊!高貴的酒罐呀,早在曼利烏斯執政的時候,你就與我同在了。──賀拉斯(Quintus Horatius Flaccus) 這還只是一部分。人們天性就愛追求完美,於是人們不停尋找更高品質的葡萄酒。香料、花香素和許多藥材因此成了試驗品。這些調製的方法都被一個名叫康狄塔(Condita)的作家團體給記錄下來,味覺與胃對這些方法調製出來的酒特別敏感。 高貴的擺飾與裝飾品可以與他們的飲食奢華程度相媲美。盤子、家具、碟子等在上等材料和精湛工藝的配合下應運而生。宴會中的菜漸漸地不少於二十道, 並且每上一道菜的時候都要換一套乾淨的餐具。 宴會上的每個活動都會有奴隸侍奉, 這些活動各有千秋。整個宴會廳中都瀰漫著名貴香料的香氣。通報者的主要任務就是向人們介紹比較重要的菜, 而且如果有比較有特色、值得讚揚的菜色, 他就會機械地用準備好的言辭來介紹。總而言之, 為了增進食欲、保持關注,人們可謂費盡心思,絞盡腦汁。 嚴格來說, 這種奢華已經偏離了正軌。有的宴會食用的鳥和魚類甚至有幾千隻;有些菜餚除了價格不菲外已經找不出其他的價值, 比如有些菜的主要食材就是五百個鴕鳥腦與五千多條鳥舌。 上述事實也可以看作是盧庫勒斯膳食昂貴的原因, 並且也是在阿波羅神廟赫赫有名且奢華的宴會中,人們絞盡腦汁尋覓各種方法來滿足客人需求的原因。 倘若盧庫勒斯復活 以前的奢華場景毫無疑問地可以再次重現在我們眼前, 唯一遺憾的就是沒有盧庫勒斯。我們可以這樣想,假如一個家財萬貫的人為了經濟或政治目的而舉辦奢華的宴會,我想錢是他最不在乎的東西了。 不難推想的是,他會竭盡所能地利用每一種藝術,使宴會場所看來更加高尚;他會囑咐廚師們一定要盡出絕活,還會命令酒窖管理員拿出上等的好酒供客人飲用。 在這個隆重的宴會上,必定請來最著名的演員來取悅客人。宴會中,赫赫有名的音樂藝人都在此表演聲樂或者演奏樂器。在正餐結束後,喝咖啡的時間尚未開始前,他會邀請歌劇中扮演小仙女的女士跳一支芭蕾。 舞蹈帶動了宴會的氣氛,達到了高潮,二百多名漂亮的女士與談吐不凡的紳士們任意地組合,等於有四百多名舞伴。餐具櫃裡有享之不盡的冷飲與熱飲。午夜時分,為了讓人們保持精力充沛,於是又呈上一次富有營養的小吃。侍者們的聰穎機靈恰到好處,室內開闊明亮。而最讓人無可挑剔的是:主人不僅會去客人家裡接他們到宴會會場,而且還會將他們從宴會會場送回去。 從宴會準備的有條不紊、服務無可挑剔的角度來看, 這樣的宴會絕對會令古今的美食家都讚不絕口,就算是特洛伊王子帕里斯(Paris)也不例外。盧庫勒斯的廚師如果知道了這一切,也會甘拜下風。 假若今日的宴會要與當年羅馬的奢華盛宴相比,首先就應符合上文的那些條件。 除此之外,我還得向讀者強調,宴會的裝飾與氛圍是不容小覷的,像小丑、歌手、默劇、弄臣等,都是讓客人開心的方式,而娛樂是客人參加宴會時永不改變的期待。 人的所有行為都源於本能,無論是希臘人、羅馬人還是我們中世紀的祖先,抑或是我們自己都是,從來不滿足於現今的生活,希望人生可以有所突破。 羅馬人有著與雅典人一樣的習慣,就是斜倚著身體吃飯。不過羅馬人養成這一習慣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最開始的時候,只有在祭祀的宴會上才有羅馬軟床,接著達官貴族先開始使用,慢慢地全羅馬人民都養成了這一習慣,一直到四世紀初基督教時代才漸漸消失。 最原始的軟床就是在凳子上簡易地鋪上一些乾草、墊上一些獸皮就成了。之後,在其他宴會設備的影響下,它們也變得精緻華貴了。這些高貴的軟床是用最珍貴的木材製作而成,上面點綴著黃金、象牙與寶石,墊子上也有精美的刺繡,舒適輕便。如此的長沙發可以容納三個人,並且他們可以側躺,用手肘支撐身體就行。 究竟是羅馬人的斜倚而臥舒服,還是現代用餐時的坐姿舒服?我的答案是後者。 從身體層面上來說,側臥對人體的體能要求較高,因為身體需要維持平衡;並且時間過長的話,胳膊就會因承受不住身體的重量而感到不適。 生理學家也說出了自己的觀點:在這種姿勢下,消化吸收的難度增加,食物會在腸胃中滯留,更甚者還會腸胃不適。 最難的莫過於喝酒,喝酒時要提高警覺,免得酒水從酒杯中灑出來,弄髒了名貴的餐桌,這也是為什麼側臥進餐的那個年代會有如此的俗語:「酒杯與嘴唇之間是存在距離的。」 側臥進餐也是不衛生的,眾所皆知,那個年代許多男士都有很長的鬍鬚。他們先用手,然後再用刀將食物送進嘴裡, 因為在那之後才發明了叉子。我們在赫庫蘭尼姆古城(Herculaneum)的遺址中找到了勺子,不過卻沒有找到任何叉子的蹤影。 除此之外,這種姿勢會使人們將自己的尊嚴拋諸腦後。特別是男女同在一張軟床上進食時往往難以克制情感,進而做出違背常理的事。實際上,也是出於道德的目的,人們才開始反對這種側臥進食的方式。 在之前的血腥戰爭中,天主教倖免於難,之後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影響也不斷擴大,於是該宗教的神父就提倡人們應放棄這種紙醉金迷、毫無節制的生活。首當其衝的就是用餐時間過久,畢竟人們的放蕩不羈、肆意享樂與他們的箴言相矛盾。因為他們主張無欲無求,所以他們認為美食也是罪惡的來源之一。 […]
↧
行車不搶快,安全跟著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車禍記錄
甲午日早晨,天氣清朗,商王武丁大概是帶了一支親隨車隊在王城郊外打獵,為了追逐一隻正在瘋狂亂竄的聖水牛,武丁命人駕著馬車高速奔馳,隨從小臣贊也旋即駕車緊跟在後。接著不知怎麼地,小臣贊的馬車失速撞上前方的商王座車,兩輛車交疊傾軋,而王車上的貴族子央,承受不住撞擊的力道,從車上飛了出去。石火電光之間,子央腦海裡浮現了許多念頭:這是他第一次與父王同車出外打獵吧?母親聽到這個消息還開心了好些日子,早晨特地捧著尊彝要他盥洗完再出門,原本還想著就要打一隻大兕回來,好好向母親與妻子們炫耀一番,但現在卻是怎麼了呢?他會死嗎?要是就這麼沒了,母親該有多傷心?對了,父王呢?他還好嗎?是否也受了傷呢…… 《甲骨文合集》第10405號甲骨中,有一段卜辭這麼說: 甲午,王往逐兕。小臣贊車馬硪迫王車,子央亦墜。 這是目前所見最早的一則車禍紀錄,甲骨上除了契刻這樁事件以外,前後還有一些不相干的占卜。但是令人好奇的是,車禍的結果只記錄了子央從車上摔下來,那麼商王武丁呢?他沒事嗎?那位闖了禍的小臣贊,也受傷了嗎?如果沒事,那他又將面臨什麼樣的下場呢? 首先我們來關心一下商王武丁的情形。這段刻辭裡面沒有記載遭遇車禍的商王到底怎麼了,是身亡呢?受傷了?還是根本沒事?表面上,我們沒有明確的證據可以進行判斷,但還是可以從一些用語的蛛絲馬跡看到事情真相。 這段刻辭有一處很不自然的句子,就是最後的「子央亦墜」,白話文講就是「子央也摔下來了」,這不是很奇怪嗎?明明刻辭紀錄裡,只有子央從車上摔下來,怎麼會講「也摔下來」呢?這絕對不是刻手中文能力太差而寫錯了,其實是表示除了子央,還有別人從車上摔下來,這個別人是誰?自然就是那不能說的「那個人」-高高在上的商王武丁。 商王從車上摔下來了,這麼嚴重的事情怎麼刻手反而沒有記錄在上頭呢?是武丁覺得實在太糗了,所以不讓寫嗎?當然不是,這是古代一種書寫常有的習慣,叫做「為尊者諱」。《春秋公羊傳》就有提到「為尊者諱恥,為賢者諱過,為親者諱疾」,意思就是說,一個富含同理心的歷史書寫者應該為上位者、賢能者以及雙親隱晦不好的事情。 這也是孔子撰寫《春秋》謹守的原則,他的學生子貢就曾經針對《春秋》裡的一句話感到困惑,這句話說「天王狩於河陽」,但子貢覺得很奇怪,明明當時的天下霸主晉文公重耳召見了周襄王,兩人在河陽之地會面,怎麼會說天王到河陽巡狩呢?孔子就說,晉文公以臣子身分召見君王,這是不對的,作為史家不能說出來,只能寫晉文公率領諸侯侍奉天子而已。雖然當時晉文公意氣風發,剛剛打敗楚國,又平定王城內亂,使得周襄王再不願意也只能乖乖被召喚,而重視君臣之分的孔老夫子自然是無法接受晉文公這種逾越的舉止,所以特地隱晦了這件讓周襄王非常沒有面子的會面。 過去我們總認為孔老夫子這種「為尊者諱」的寫作手法,是包含著他個人對時局的看法與價值判斷,不過若從「子央亦墜」的紀錄來看,就可以發現這大概是源自商代就有的一種紀錄習慣,而孔老夫子只是將它延續下來了。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在這場車禍中商王武丁顯然也是摔了車,那麼這位粗心大意的小臣贊恐怕是個死罪難逃了(淚),根據傳世文獻記載,古代有五種最令人驚恐的刑罰,分別是在臉上刺青的黥刑、割去鼻子的劓刑、砍掉一條腿的刖刑、割去生殖器的宮刑以及死刑,目前有四種刑罰的甲骨文已被學者考證出來,也就是說,小臣贊至少得面臨其中一種懲罰,那麼我們就來看看他有可能面臨什麼樣的命運呢? 第一種是割去鼻子的劓刑。劓,這個字在甲骨文中寫作从自从刀,「自」是鼻子的象形字,在商朝就是指鼻子的意思。刀與鼻子擺在一起,象徵用刀割下鼻子,也就是「劓」最原初的寫法,更證明商代已經存在這種刑罰。 第二種是砍掉一條腿的刖刑。這個字在甲骨文表現方式先寫一個缺了條腿的人,接著在下方畫一把裝柄的鋸子,而接近鋸子那方的腿都會比較短,毫無疑問是表現用鋸子把腿砍斷或鋸斷的意思。《漢書.刑法志》就提到「中刑用刀鋸」,顏師古在注解「鋸」字時就說這是「刖刑」,可見漢朝所施行的刖刑也是用刀鋸砍斷一條腿,而這個古老的刑罰也是前承商代而來。 第三種則是割去生殖器的宮刑。由於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先生受過這個刑罰,所以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而宮刑在甲骨文的表現也非常直接,就是畫了一個男性生殖器,旁邊再加上一把刀刃,很容易就讓人明白這是什麼殘酷的刑罰。但是什麼樣的人才會遭遇這種刑罰呢?在甲骨卜辭中,有一條卜問就是商王詢問被處以宮刑的羌人會不會死掉。為什麼要對羌人處以宮刑呢?學者推斷可能是要讓他們看守王宮,看來這些羌人就算沒被抓去當人牲,也難逃悲慘命運。 最後一種當然就是死刑了,商代的死刑用一個很常見的字表達,就是「伐」。「伐」這個字在甲骨文就是表示用戈把人頭砍下來,而砍頭也是商代最常見的死刑執行方式。甲骨文中有很多關於「伐」的卜辭,表示商王也經常砍殺俘虜或奴隸來祭祀鬼神,就是我們說過的「人牲」,而許多商代墓葬中也都能看到身首異處的骨架,那些都是被伐者的遺骸。當然,犯了罪的人,「伐」自然也是相當常用的刑罰之一。 這樣看來,小臣贊好像不管被處以什麼刑罰都是頗為慘烈的下場,我們也只能在心裡默默祝福他。這位三千年前的小臣贊,用自己的血跟淚告訴後人「這秒當阿飆,下秒當阿飄」啊!看來唯有小心駕駛,遵守交通規則,快快樂樂地出門,平平安安的回家才是王道。 參考文獻 中國社會科學院:《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1982年),頁1532。 【清】朱彬:《禮記訓纂》(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裘錫圭:〈甲骨文中所見的商代五刑〉,《裘錫圭學術文集.甲骨文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頁1-6。 雷煥彰:〈兕試釋〉,《中國文字》新八期(台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頁84-110。 更多故事: 芭比娃娃的三圍是多少? 2015-03-08 10:46:13 1 什麼是幸福?──科學家的答案 2015-12-09 09:00:41 1 【歷史知識考掘學】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新發現的早期羅馬華麗建築群 2014-10-27 08:01:14 1 【《物種起源》的起源】百感交集的六月 2015-06-11 14:00:28 1 文化大革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2015-05-14 20:29:40 1 【崩壞國文】光庭別鬼扯:〈虯髯客傳〉的虛構與真實 2015-10-09 09:00:08 1 「泣血告全球華人!」──果敢,一個被歷史遺忘的地方 2015-02-28 15:14:03 1 【說書】《從帝國廢墟中崛起》與《歷史的反叛》:亞洲的現代經驗 2014-09-19 01:23:27 1 【魔幻拉美】玉米:實踐資本主義的全球化夢想 2015-11-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