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豪人(輔大法律系副教授) 什麼才是追思一位學術大師的正確態度? 我的指導教授K是一個心雄萬夫,卻有命無運的悲劇人物。他為了改革日本學術界的多年積弊,可說不擇手段到了極點。直到勝利將至的前夕,卻中風倒地,從此一蹶不振。他不是我心目中的學術大師,但是他對於大師的孺慕致意的方式,卻讓我印象深刻。 當學生偶爾造訪他琵琶湖畔的自宅,他總是一邊招呼我們入座,一邊嘮嘮叨叨:「某某君,你現在坐的這張椅子,去年哈伯瑪斯坐過。」「而某某君你這張靠窗的椅子呢,則是尼可拉斯.魯曼在日本最鍾意的位子。」「那一年卡爾.巴柏就是在這張原木桌用餐的。我們談了一整晚的bookish culture。」因此,「你們也要有大志,要以大師為你們學術生涯的標竿。」 我總覺得,K教授真正是一位對近代性桃太郎充滿孺慕之情的、力圖進取的亞洲鬼島模範生。然而我也常常懷疑,這些大師如果發現K教授是這樣子勉勵他的學生,不知道會做何反應?捻鬚微笑,曰:「孺子可教也」嗎(卡爾.巴柏)?或者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地說:「不敢不敢。有為者亦若是」(尼可拉斯.魯曼)?還是疾言厲色地大喝:「公民社會不該有偶像崇拜」(哈伯瑪斯)? 揣測大師們的反應固然有趣,但我可不是純粹為了樂趣而揣測。因為我想要從這些反應中去判別、並尋找我心目中真正的大師。反正這是極私密的個人遊戲,人畜無害。大師也不會因為吾等狂簡小子的判斷而不再是大師。 在這套遊戲的運作之中,確實有幾位大師讓我佩服不已,心嚮往焉。前南非憲法法院大法官奧比.薩克斯(Albie Sachs)當然是其中之一,但是我心目中永遠的第一名,則是二○一五年十二月十三日撒手塵寰的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教授。接下來,我將試著告訴各位理由何在。 說起來,我與安德森教授只有兩次近距離接觸,遠不如那位名字跟我很像、是他的入室弟子的吳叡人教授。第一次與他見面,在二○○五年二月。我以臺灣人權促進會會長身分前往曼谷,參加亞洲唯一的跨國人權組織Forum-Asia的年度大會。彼時印尼政府尚未解除他的黑名單,安德森教授只好寓居暹羅(他堅持不說「泰國」,因為「泰國」之稱乃一九三○年代泰族的軍事強人獨裁者所命名,只讓泰族代表整個國家,對其他五十餘種族群視而不見)。我在會議結束之後尚有數天逗留,於是,藉著名字與吳叡人教授甚為接近,有魚目混珠之利,因而賈勇求見。想像中,這麼一個聲名遠播的大師級學者,豈有說見面就見面之理?反正求見不成,更可以順理成章,立即切換到正宗暹羅古法按摩之旅。沒想到電話那一頭傳來的卻是:你來吧。我在朱拉隆功大學等你。我們去湄南河畔,那裡有一家好棒的餐廳。 結果,我們在河畔聊了將近四個小時。正確地說,大部分時間都是他講我聽。但這絕非因為他是大師,我是小師,而「所謂權力,就是毋須傾聽」的力學關係所致。重點在於他實在太有趣了。而話題也無所不包,民族主義、帝國主義、東南亞左翼源流、楊德昌與周星馳(你沒看錯,他超愛周星馳)的電影、強國(不只中國喔)上流社會的低等動物舉止、臺灣獨立、同志婚姻權,族繁不及備載。我的英語能力有限,常常跟不上安德森教授博物學家兼超級宅男式的處處機鋒(我唯一能夠「指導」他的領域,只有日本漫畫)。但即使如此,大半的時間都是我在爆笑,而他則閃爍著頑皮的目光。眼前的大師與我母親同年紀,當時已經邁入古稀之年,卻彷彿一個巨大的嬰兒。我突然覺得,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窮極演技,一輩子企求的原型就在這裡。 另一方面,我也注意到,大師居然是一位菸癮比我還嚴重的大菸槍,唯一的問題是,他好像並不隨身攜帶打火機。因此,從賓主兩方坐定之後,我還來不及正式自我介紹,大師的第一句話就是:「借個打火機用用。」隨著對話的進行,我逐漸看出一種行為模式:安德森教授「借個打火機用用」之後,會不自覺地把打火機放進「他自己」的口袋。過了一陣子,當他掏出下一根菸的時候,他已經完全忘記口袋裡的打火機,再度問我:「借個打火機用用?」剛開始,(因為我那位與大師同年紀的媽媽自小管教甚嚴,所以變得)很有教養的我也若無其事地遞給他另一只打火機。而他點了火之後,也再度不自覺地把打火機放進「他自己」的口袋。 那一天,是他的lucky day,我的背包裡居然藏了五個打火機,因此我扮演了五次「良家子弟」。直到第六次他又問我借火,我只好說:抱歉,我身上「已經」沒有打火機了,但「也許你的口袋裡面有」。沒想到大師竟然站起來,跟我說:你等一下,我馬上回來。過了一陣子,他得意洋洋地回到座位,拿出三個打火機,而且很慷慨地「分了一個給我」。「現在我們不必擔心打火機問題中斷談話了」,大師說。 四個小時天南地北的聊天時光,這齣戲碼至少重複了三次。當我向他告辭,回飯店參加另一個晚宴的時候,我身上當然「一個」打火機也沒有。 第二次與安德森教授相遇,是二○一○年《想像的共同體》中文新版出版之際,他受邀來臺灣演講,而我與吳叡人教授則在臺北場演講翌日駕車載他出遊。我還記得吳叡人問他想看臺灣什麼地方,而他的回答令我完全摸不著頭腦:「I’d like to visit the Dog’s Temple.」狗廟? 最後還是吳叡人私底下解釋,我才恍然。什麼狗廟?十八王公廟啊。 雖然我仍然不知道這位世界級的大師為什麼要造訪十八王公廟(而且二○○四年他已經去過一次。這次要去看搬遷後的新廟與「新狗」),總之我們這對「良家子弟」是不會拂逆大師心願的。不僅如此,在陪伴大師前往「狗廟」之前,也未能免俗地(或者說很親切地)加碼安排外國氣質人士必訪行程──九份。結果,大師對九份似乎沒什麼興趣。更糟糕的是,拾級走到九份山路最高處,才一轉眼工夫,大師不見了。我慌慌張張到處「尋嬰」,赫然發現安德森教授在後山某個廟宇廣場前一個酬神的布袋戲臺前,正擠在人叢中看得入神。 前往「狗廟」途中,我不免抱怨:「你不是很愛侯孝賢的《戀戀風塵》嗎?」 「對喔。但是九份已經不是九份了嘛」。 坦白說,當時我真的很震撼。大師果然法眼如炬,瞬間就看穿了假貨。直到現在,我從未再訪淪為惡俗「氣質觀光地」九份。雖然我並沒有追問:那,侯孝賢是否也已經不是侯孝賢了呢。 儘管如此,到達十八王公廟新址,看到那只新建不久、十幾層樓高、還安裝著電梯的巨大狗像的時候,我心裡覺得好羞愧。九份都不九份了,您還不放過臺灣人,硬是要戳破我們文化中最俗麗的一面。然而安德森教授一副非常滿意的模樣,不斷地嘖嘖稱奇。我說:大師,這隻鋼筋水泥狗,究竟有什麼值得您千里迢迢地來看一眼呢(更別說核一廠就在附近)。 他回問:「二○○八年北京奧運張藝謀搞的那場開幕式,你有什麼感想?」我能有什麼感想?感想就是:一個奴才的奴才耗盡民脂民膏,大拍秦始皇政權的馬屁。「那不就對了嗎,」Anderson教授說。這隻摩天巨狗「倯閣有力」,就是充滿生命力的臺灣人,對於花費千億,「庸俗卻直逼納粹的北京奧運開幕式想傳達給世界的訊息」一個最好的回答。 我們都爆笑了。笑聲中有著感激的哽咽。 這是我最後一次見到安德森教授。往後的幾年,除了帶領研究生精讀《想像的共同體》,唯一在精神上與他匯通的一件事,就是閱讀了他在二○○九年應日本友人的要求,特別為日本學術界(因此沒有英文版)──尤其是有志於追求知識的年輕學子──而寫的一本自傳體作品《逃出椰殼碗》(ヤシガラ椀の外へ)。 可想而知,這本書絕對不是一般坊間常見的「我是如何成功的」之類的「偉人自傳/口述回憶」。事實上他在序言裡再三提及,對寫這類的書,原先實在提不起勁。他的理由是:「第一,我所尊敬的師長們從來沒有一個人寫過這類書。第二,就我所知,英美學者也很少有人寫這類書。他們重視的是著作本身是否偉大,而不是寫書的人有多偉大。第三,我向來對這個廣闊的世界充滿好奇,但對我自己卻沒什麼興趣。」 這三點理由完全符合我對他的觀察(否則他就「應該」發現口袋裡滿滿的打火機!)。最終他之所以首肯,是他發現,或許可以藉著這本書進行「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流)。 閱讀本書,如同經歷一場精采無比的、智性的冒險之旅。但在此我無暇多做介紹(反正聯經已經取得版權,中文版何時問世,要看「入室弟子」的進度)。我只談書名。在印尼及暹羅等地,有句成語「椰殼碗裡的青蛙」,意思跟「井底之蛙」有點類似。但是井底之蛙還能觀天,而對於被椰殼碗整個罩住的青蛙而言,椰殼碗就是青蛙的天與地。 安德森教授認為,他的人生,就像一隻不斷嘗試逃離各式各樣椰殼碗的青蛙。固定觀念、權威崇拜、強烈的民族認同、過剩的文化優越感、畫地自限的學術取徑、扁平與過度簡化的歷史認識,以及隨之而來的、偏狹的帝國主義、民族主義與文化多樣性的殺手──資本的全球化等等,都是阻礙青蛙認識世界的椰殼碗金鐘罩。為了鼓勵(年輕)讀者共同逃離這些椰殼碗,他戲仿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結語,寫下了本書最後一段話: 青蛙們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椰殼碗。 全世界的青蛙們,聯合起來! 所以,什麼才是追思一位學術大師的正確態度? 我的答案是:給他一個可以總結(我個人所認識的他的)一生的墓誌銘。 明治時代的日本詩人正岡子規曾經諧謔地為自己預留墓誌銘,最後五個字是「月給(月薪)四十圓」。這個對自我人生簡潔有力的結論,一直令我心儀不已。一句話完整表達一生,而餘韻無窮,當真千難萬難。「全世界的青蛙們,聯合起來!」也許很適合用刻在安德森教授的墓碑上。但這是他的原創,不是我的原創。而他應該比較喜歡學生的原創,而非以他的話語向他致敬。 因而,我想像了幾幕「全世界青蛙恭送安老昇天」的場景。最後一幕是:聽著來自全世界各種蛙語的哀悼與讚辭,以及「還我打火機」的怒吼,冉冉上升天堂的安德森教授,仍舊一如往常地搖搖頭,又點點頭,嗯哼嗯哼,似乎漫不經心,厚厚的老花眼鏡片深處,卻明明流瀉出惡童般促狹的笑意。他左手笨拙地掏出一根菸,右手摸遍了全身上下的口袋,最後,才尷尬地說:「借個打火機用用。」 「借個打火機用用」。Ben,這是我偷偷幫你立下的墓誌銘。其實你還欠我五個打火機沒還……我原諒你了。一路好走,My Favorite Master。 *延伸閱讀: 許菁芳:我與我的想像共同體 吳叡人:“De courage, mon vieux, et encore […]
↧
「全世界的青蛙們,聯合起來」:紀念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
↧
民族主義作為對抗帝國的武器:紀念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
作者:吳介民(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 如果不是因為臺灣的政治處境,Ben在臺灣不會這麼受到關注;如果不是因為叡人的翻譯,《想像的共同體》也不會擁有這麼多讀者。 讀《想像的共同體》既是享受,也是挑戰。他的核心論題不難懂,但他帶領讀者進入的世界,有一大片陌生異境。深具原創性的安德森不媚俗,在自由左翼學界對民族主義一片撻伐聲中,他獨排眾議指出現代民族主義的一個重要起源是:弱小社群對抗帝國的「弱者武器」。光是這一點,就值得臺灣讀者好好思索本書的深意。 認識Ben在二○○三年底,那年協助舉辦一場研討會,主題是「重建想像共同體——國家、族群、敘述」,與他通信,邀請他擔任主題演講者,但Ben出發前護照遺失,只得錄影講話。 那次研討會有一場圓桌論壇,我擔任引言,為Ben特別準備了英文稿,談臺灣認同變遷與兩岸關係。發言稿以提問開場:「一個民主、進步、安全而繁榮的臺灣發展願景,是否能夠排除『中國因素』而獨自發展出來?」因為Ben沒來,就把講稿寄給他,並說:「你在錄影演講中提到,當時機成熟時,倫敦知識分子挺身支持愛爾蘭獨立。開展與中國公民社會交往的思維,也隱含這條思路。」 Ben很快回信:「……兩件事特別震動我。第一,臺灣人認同在十年之間急遽變動(按:一九九○—一九九八年,從一八%到五五%,根據聯合報民意調查)……這過程完全是常態的,只是速度讓人震驚。從民族意識興起的比較研究中,我總是被民族意識似可在一代人之間浮現的現象所震撼,因此我有時候會開玩笑,把民族意識的成長,與青少年早期突然萌發的性自覺做類比。第二,我確信你所主張的『社會交往』是正確的。中國社會大於共產黨與國家機器,而中國社會終將決定後者(之命運或面貌)。無論如何,我猜想,中國政府對臺灣的焦慮並非臺灣本身,而是臺灣在西藏人、香港人、維吾爾人眼中的榜樣作用。」 接著,Ben評論道:「臺灣的『受害者』心態有個危險性存在,可能會讓人忽略了其他國家人民也可能是臺灣人的受害者。我假定兩岸間通婚主要是臺灣男人娶大陸女性──果若如此,這種不平衡現象很讓人擔憂,尤其是加上許多人知道的,臺灣生意人有時候在大陸再婚;還有,臺灣生意人在大陸助長娼妓行為、剝削中國女性。恐怕臺灣生意人在東南亞和其他地區的形象也不好──人們經常讀到關於他們剝削勞工、規避反汙染法令、性騷擾女性工人、逃稅、行賄等新聞。此外,臺灣應該更努力與非華人社會交往,讓這些地方的人知道臺灣的正面故事;對這些社會,臺灣人除了商機之外也應該多關注其他方面的事務。很高興知道埃及藝術展的事,這是個絕佳的例子,可以幫助臺灣人逃脫乏味無聊的美日中三角關係。」 Ben對臺灣人、臺灣生意人的直率批評與忠告,至今仍然有效。臺灣深陷「美中日三角」的糾纏,而影響我們對世界其他地區的認識,這個觀點尤其發人深省。 隔年冬天,叡人再度安排Ben來訪,清大社會所趁便邀他演講。當天印象最深的是他對兩岸政治關係變化的見解,聽眾中不少人對中國的進逼憂心忡忡,Ben舉重若輕地回應:「我們並沒有列席中共政治局的會議,怎麼知道中南海這些傢伙在想什麼?說不定哪一天,因為某些讓我們意想不到的原因,他們決定讓臺灣走了算了。」確實,中共歷史上,對於周邊地區、少數民族的立場並非一成不變,而總是審時度勢做出調整。畢竟,毛澤東在延安年代,也曾遵從第三國際的路線主張臺灣獨立。 二○○八年秋,到康乃爾大學開會,Ben開車載我上山找餐廳,黃昏的綺色佳寧靜優美。這次相處我發現他身體和眼睛可能都不好,走路緩慢,但依然精神奕奕,幽默風趣。 二○一○年,《想像的共同體》中文譯本推出新版,Ben再度來訪。主辦單位在信義誠品舉行座談會,書迷塞爆,會後要他簽書者大排長龍,我們在樓上咖啡廳等他半小時才盼到他會合。他腳傷未癒,行動不便,但當他看到Peter(黃文雄)身影從遠方出現,竟雀躍起身,以輕快舞姿迎接Peter,逗得眾人大笑。當天,有人略帶挑釁地問他:新版的書封設計像不像日本國旗?Ben一聽莞爾,拿起來端詳一番便說:「看起來像是一塊CD。」 二○一二年初,寫信問Ben有關愛爾蘭社會運動與英國知識界的歷史關係,他介紹一本討論無政府主義與工團主義的書,其中有愛爾蘭專章。[1] Ben說:不要買,這本書貴得離譜,讓Cynical Institute買,他們有的是錢。[2] 當時臺灣剛舉辦總統選舉,馬英九第二次當選,公民團體氣氛低迷。記得幾位長輩朋友甚至擔心二○一六年是否還有總統可選。投票後數日,我在《蘋果日報》一篇評論上說:「中國對臺策略,從武嚇轉換到經濟收買,國民黨扮演了掮客角色。馬政府為了勝選,已經把自己套牢在自己參與製造的危機之中。臺灣社會所顯現的堅韌民主能量,很快將檢驗馬總統發下的宏願:『我會用生命來捍衛中華民國的主權,臺灣的安全和臺灣人民的尊嚴。』」我與Ben提到臺灣政治氛圍,Ben仍一派樂觀:「的確,馬是個相當荒謬的人物,但我很確定,他不想讓自己在歷史上成為臺灣最後一位總統。振奮起來吧!」 彷彿是為Ben的樂觀主義背書,二○一二年開始,公民運動對馬政府親中政策的抵制、對中國因素的反抗,改變了臺灣內部的政治結構,預示了國民黨的挫敗。人的能動性,不斷在改變世界。Ben的思想若說與臺灣社會的抵抗行動有契合之處,最重要的大概是對結構主義式命定論的批判了。 二○一五年七月底,收到一封Ben從馬尼拉寄來的信,他的錢包及證件都遺失了,沒錢付旅館費,旅館經理不讓他們離開,而Ben又趕著搭機回家,因此急需一千二百美元。不用說,一看就是詐騙郵件。 當下想,是否應該警告Ben他信箱被盜,但手邊沒他在綺色佳的電話(夏天他應該都是待在綺色佳吧),一念之間便作罷。之後,心裡一直掛念要寫信問候他,卻沒有動筆。豈料不過幾個月,這樣親近臺灣的愛爾蘭人,走了。 我們最後的通信,一封詐騙郵件,如此的玩笑,聽說他在爪哇睡夢中悄悄離去,倒也符合Ben詼諧的輕快風格。別了,這樣深刻而平易可親的愛爾蘭人。 [1] Steven Hirsch and Lucien Van Der Walt eds., Anarchism and Syndicalism in the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World, 1870-1940: the Praxis of National Liberation, Internationalism, and Social Revolution. Leiden: Brill, 2010. [2] Cynical Institute是雙關語,中央研究院的英文是Academia Sinica. *延伸閱讀: […]
↧
↧
【女人的科學史】博學的日耳曼公主
作者:瑪柔‧T‧努姆能(Marjo T. Nurminen,考古記者、電視節目製作人) 巴拉丁的伊麗莎白公主(Elisabeth of the Palatinate,1618-1680) 「致最安詳的伊麗莎白公主……從我業已出版的著作中所獲得的最大利益,已經顯現出來,因為透過它們,我為殿下所知。以此,我很榮幸偶爾和一位集稀有且難能可貴的特質於一身的人交談。此事讓我相信,我應該服務大眾,而作法是,把它們當作例子提供給後人……因為最初,您的自我學習是很明顯的,而且從一般情況看來,那既不是宮廷的消遣,也不是有教養的女士所習慣的模式,通常它們還被斥為無知,這一點足以阻止您花許多心思去研究所有在藝術和科學當中最好的東西。其實,我從來沒有遇見過任何人像您一樣,把包含在我著作裏的一切,了解得這麼全面、這樣透徹。此外,我還注意到,幾乎所有精通形而上學的人,他們全然不願理睬幾何學;另一方面,幾何學的修練者則沒有能力做《第一哲學沉思集》的探索。總之,平心而論,我只知道一個心靈,那就是您自己的,可以兩者皆得心應手。因此,我帶著敬意,指出你的無與倫比。」以上是法蘭西哲學家勒內.笛卡兒(一五九六~一六五○)寫在他的主要著作《哲學原理》前言裏的一段話。 伊麗莎白公主(一六一八~一六八○)和笛卡兒的初次見面可能是在一六四三年,地點是公主的母親伊麗莎白.斯圖爾特(一五九六~一六六二)座落在海牙的家。笛卡兒通常避開上流社會,寧可選擇家中壁爐的溫暖,並致力於形而上學或者幾何學的研究,而不是上流階級打牌、跳舞、聊是非的冰冷大廳。理所當然,笛卡兒也沒有加入學者圈子。在那個時候,這個圈子的多數人相當懷疑和嫉妒他的哲學。相反地,他積極找尋那些會賞識他的新哲學、受過教育的非專業人士。甚至在他們兩人相遇之前,笛卡兒從朋友處得知,在海牙有位日耳曼公主非常熟悉他的作品。第一封伊麗莎白公主寄給他的信,接獲於一六四三年五月,那是個意外的驚喜。這是哲學家和公主之間的友誼,以及長達七年直到他死於一六五○年為止的熱烈通信之始。儘管年齡差距超過二十歲,他們卻在彼此的身上發現類似的精神。笛卡兒非常欣賞這位年輕又博學的公主,於是在一六四四年將他最廣博的哲學論文《哲學原理》獻給了她。 十七世紀荷蘭城市的寬容氣氛,吸引來自歐洲其他地區的宗教及政治難民。三十年戰爭的動亂驅趕了無數人流亡數十年。當公主的父親,巴拉丁選侯、新教波希米亞國王腓特烈五世(一五九六~一六三二),在一六二○年遭到驅逐而流亡,他帶著部分家族來到海牙。大女兒伊麗莎白和她祖母則留在海德堡的城堡中七年,直到她也移居至尼德蘭與家族其他人住在一起為止。在祖母家,她在藝術和書簡方面接受了非常紮實的教育。她學習語言的速度很快,而且在數學與哲學方面還有驚人的天賦;因為這些特質,她的家族給她取了一個「希臘人」的綽號。在尼德蘭,後來她與安娜.瑪麗亞.范.舒爾曼(一六○七~一六七八)成為朋友,雖然年長她十歲,但智能上則不相上下。范.舒爾曼以驚人的語言天賦而名滿歐洲,人們羨慕地稱她為「烏特勒支之星」。安娜.瑪麗亞.范.舒爾曼和伊麗莎白公主可能在一六三○年代後期相遇於萊登。而後她們向畫家黑拉德.范.洪索斯特(一五九○~一六五九)學習藝術。兩人之中,范.舒爾曼尤其傾向於藝術,而且以才華橫溢的微雕家和銅雕家聞名於世。在一六三○年代及一六四○年代,唯有在尼德蘭聯邦共和國,才能讓具備才華和智力出眾的上流階級婦女,如此公開地學習科學和藝術。 伊麗莎白公主與笛卡兒之間的哲學通信 一六四三年,當伊麗莎白公主與笛卡兒開始通信時,這位法蘭西哲學家已經是學術圈中著名又富爭議性的人物了。由於強烈不同意窩耶契斯,笛卡兒害怕他的著作甚至會遭到學術界更強烈的反對。公主對這位緊張的哲學家表示同情,因為她自己的生命也經常處在狂風暴雨中。 一六一九年,波希米亞新教徒要求伊麗莎白的父親巴拉丁選侯斐特烈五世就任波希米亞國王。但新教徒無法保住他們的權力,翌年(白山戰役之後)天主教徒驅逐斐特烈和他的家族走向流亡。天主教徒調侃斐特烈五世僅執政一個冬天而戲稱他為「冬王」,而他的妻子伊麗莎白.斯圖亞特,亦即伊麗莎白公主的母親,被稱為「冬后」。然而這並非此一家族的最後不幸:伊麗莎白的弟弟在年幼時淹死,而父親斐特烈因為失去王位和兒子之死,陷入強烈的沮喪中,最後死於一六三一年。伊麗莎白的另一個弟弟,在他們遷居尼德蘭之後,捲入一宗謀殺案。儘管她們擁有貴族背景,但伊麗莎白和她妹妹的婚姻前景卻是黯淡的,因為這個家族失去了在海德堡的財產和土地。一六四九年一月,更悲哀的消息從英格蘭傳來:伊麗莎白公主的舅父英格蘭國王查理一世(一六○○~一六四九),在英格蘭內戰之後遭到斬首。 笛卡兒和伊麗莎白公主兩人都轉向書籍和理念,以逃避圍繞他們四周的風暴。兩者都忍受許多損失,這也影響了他們知性上的熱情;在一個不確定的世界裏,他們在哲學中尋找平靜的心靈。根據今日的哲學史教授麗莉.阿勒寧的看法,「笛卡兒是文藝復興的自然哲學家、中世紀經院形而上學者、現代數學物理的開創者。他把人設想為一種自主的存在,而且完全依賴自己的智力和意志。雖然起初是個有創造力的數學家,但他的抱負卻總在哲學上。他追求的不只是某種知識,而且也是智慧。」 笛卡兒之所以吸引伊麗莎白公主,因為他是新類型的獨立思想家,而且不服從學術權威。他為自己設定一個知性的任務,同時一心一意去達成它。某個知識的起源是什麼?人如何獲得它?雖然這些問題通常是以訴諸古代權威的方式來回答,但這不為笛卡兒所接受。他尋找對知識起源的更深刻的確定。他的問題對西方哲學和自然科學具有深遠的影響,也就是基於這些問題,引起伊麗莎白公主的興趣。 本文摘自暖暖書屋出版《蒙塵繆斯的微光:從古代到啟蒙時代,在思想及科學發展中發光的博學女性》。 更多故事: 回到1904:一個日本士兵的台南日記(三) 2015-03-25 16:27:24 1 海洋之子鄭成功(一) 2014-08-29 20:34:49 1 【三國蜘蛛網】孔明與死刑──生死光影之間(劉備篇) 2015-09-29 09:00:30 1 日本最漫長的一天 2015-12-15 09:00:48 1 匪徒、流氓還是運動人士?1970年代的臺灣與美國黑豹黨人 2014-09-10 10:45:55 1 原來臺灣也發展過核彈: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2015-06-20 16:41:37 1 【臺灣吧EP8】當住在這裡好久的我們遇上「國語」 2015-06-09 19:42:53 1 女人當家:凱薩琳大帝與俄羅斯的黃金時代 2015-08-27 04:34:52 1 半個世紀的追尋:臺灣古蹟仙的童年憶往 2015-12-14 15:21:14 1 […]
↧
【淘鯨記】鯨魚如何改變了日本的歷史
台灣在 1913 年的淘鯨初體驗,和 1920 年的重起爐灶,都是在日治時期底下的產物,淘到的「鯨」基本上都算是日本的,而台灣還不算是真正有從淘鯨中獲得直接的利益。 (這樣講好像也沒有很適合,以當時來說,從台灣的內地 – 日本的角度來看,大家都是一家人囉:你的東西就是我的,我的東西…嗯,還是我的!) 對於這種國家主權周邊海域的淘鯨主導權,或是其他漁業在經濟海域界線的區分,在早期大致是沒有任何限定,就看誰有能力可以到天涯海角淘「鯨」,或是在這似乎無窮無盡的海上礦場盡情淘金,或許因此有了所謂的大航海時代: 想要我的寶藏嗎? 想要的話可以全部給你,去找吧! 我把所有的財寶都放在那裡! 海賊王 哥爾.羅傑 隨著對於世界盡頭的冒險與探勘,現在的我們似乎可以將整個世界都掌握在手中,只要智慧型手機一拿出來定位,馬上知道我們處在世界上的那一個地理位置。而各個國家也開始對於自己在這世界中實際所掌控的國土大小,錙銖必較,尤其是像是那種遠在天邊、長期無人聞問的小島,本來沒有人要去理他們,但是現在,因為牽扯到國土的延伸,以及所帶來的資源,大家開始各說各話,闡述為何這是自己的地盤,甚至可能不惜一戰! 或許,這當日本還窩在自己的小宇宙的時候,對此就開始有了深刻的體會。 十九世紀中期,日本還在持續已經有兩百多年之久的鎖國時期(開始於 1633 年的第一次鎖國令),而他們的淘鯨領域只有在自己的沿海地區,並沒有追著鯨魚到天涯海角。 但沒想到,已經有其他人淘鯨淘到自己家門口了! 如我們在「燭光晚餐、抹香鯨與美國的崛起」中談到的,美國在當時可以說是主要的淘鯨霸主。而他們的觸手也已經伸到了天涯海角,不是只有侷限在美國周圍的海域淘鯨。在十九世紀中期的時候(1850 年代,也大概就是梅爾維爾 1851 年的【白鯨記】和大家見面的時候),大概有三百艘美國的捕鯨船在北太平洋西岸淘鯨!(也就是大概從台灣、日本一路往北延伸到白令海峽 Bering Sea 的範圍) 從北到南,美國的淘鯨大軍都有不同的主要目標:北太平洋較高緯度的地區,主要是針對露脊鯨,中緯度主要淘大翅鯨,而較低緯度的主要淘鯨對象為抹香鯨。 也因此,在這麼多的美國淘鯨船中,不免會有船難的問題需要救援,或是有食物的補給等需求,美國也因此前來日本,敲開那鎖了兩百多年的大門(日本當時雖然是鎖國時期,但並不是完全的對外封鎖,還是有和像是中國、朝鮮、荷蘭的東印度公司等有貿易的往來)。 而在長期前往天涯海角淘鯨的磨練下,美國的海上戰力當然是不同小覷。也因此,當時在 1853 年由 Matthew Perry(馬修.佩里)所帶領的船隊,要來日本打破他們的鎖國時期的時候,基本上有非常堅決的決心,日本不乖乖聽話的話,就準備開打! 這就是日本歷史中,著名的「黑船來航(くろふねらいこう)」事件。 日本持續了兩百多年(1633 年第一次的鎖國令 – 1854 年和美國簽訂了和親條約)的「鎖國」時期,就在這樣的淘鯨背景下,被解鎖了! 有歷史學家甚至因此半開玩笑地說,鯨魚是促進美日兩國友好的媒介。 “It may be said that the whale was instrumental in promoting friendship between these […]
↧
人性、道德與政治:論盧梭(四)
作者:苑舉正(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前情提要: 苦命天才的前半生:論盧梭(一) 科學與藝術能否淨化風俗:論盧梭(二) 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論盧梭(三) 七、以人為本的道德政治 盧梭的「兩篇論文」反映出一種「歷史悲觀論」。人脫離了自然狀態,並成為政治社會動物的過程,不但是人的「宿命」,也是人無法挽回的「事實」。 這個「歷史悲觀論」敘述了盧梭自己的故事,卻與當時追求「啟蒙」的樂觀主義完全相反。盧梭成功將社會大眾區分在上流社會之外,在原有以貴族、教士以及中產階級的三種階級之外,為普羅大眾的利益大聲疾呼。因此,我們可以說,對於「人」的關懷,是盧梭「兩篇論文」的基點。 盧梭所關心的人,不是一個抽象的「人」,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她有理想要實現,也有現實要面對。目前,人並不是處在幸福的狀態之中,因為他/她應當享有的一切,都已經被摧毀,不復存在。盧梭要做的,是向眾人提出警語,告訴他們,目前的狀態是人為的,所以是不平等的。原先的狀態是好的,因為它是自然的。人因自然而是好的,而那個建立在財產權與不平等之上的社會制度,是一切罪惡的淵藪,是使主人與奴隸相互依賴的制度。 在盧梭強烈的人性訴求下,他並沒有進一步解釋,為什麼自然中的一切都比社會中的好。事實上,這不但是一個沒有經過論證的觀點,也是與許多同時代人相左的觀點。盧梭並不在乎他所建構的概念之間,是不是能夠維持一致的推理,因為他非常清楚,人性在現實社會中有許多地方必須加以調和,否則衝突與對立勢不可免。這種兼顧理想與現實的融合,使得盧梭的作品出現許多前後不一致的地方。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盧梭在政治思想中,有關「個人自由」與「社群權利」之間的態度。盧梭的政治思想中呈現兩種相對立的思維。在盧梭的早期作品中(以〈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為主),他不但肯定了個人自由,而且這是一個與所有社群脫離的個人。但是,在後期的著作中(以《社會契約論》為主),盧梭完全轉變了原先的思維,反而肯定社群對於消弭個人利益與權利上的合法性。 對於盧梭自己而言,這並沒有什麼不一致的地方,因為「個人自由」與「集體掌控」兩者,都是必要的。政治的目的,就是要在現實的環境中,調和這兩種情況。但是,這兩種必要性,卻無法放在同一個理論架構之中。詮釋盧梭政治思想的傳統,是將這兩種條件發展成為兩種觀點。那種贊同個人自由的觀點,稱為「個人主義式的詮釋」,而另外那種贊同社群權力高於個人權利的觀點,則稱之為「社會主義式的詮釋」。 前者被引申為一種極端的個人主義,必須為法國大革命中的暴民政治負責,而後者卻被引申為一種「集權主義」。這兩種觀點確實存在於盧梭的政治思想中,只是如果因此而認定盧梭的觀點處於矛盾的想法,就過於偏執一方了。 對於盧梭而言,重點不在於選擇「個人」與「社群」何者優先,重點是這些都是「人」必須面對的情境。盧梭在乎的是,人如何改善他/她的環境,而不是如何設計出最完美的理論。若是想要全面而且一致地理解盧梭的政治思想,應當採用「以人為本」的詮釋途徑。 盧梭對於「人」做出三種基本假設:「我的自主性」、「你的不可侵犯性」、「他人的普遍共同性」。「我」作為一個主體,具有自主的能力。我的行為並非全然受到外在力量主宰。無論這個力量是神也好、是地理條件或歷史條件也好、是我自出生即已存在的外在條件也好,我作為一個主體,就享有選擇的自由,也因而必須為我自己的命運負責。 「你」在我身旁,就值得受到我的尊重與珍愛,並不是因為你對我有什麼特定的利益,所以我必須這麼做,而是因為「你」本身。最後,所有其他人,那些與「你」「我」相同的「他人」,都擁有被尊重的權利,就像我尊重與珍愛你那般。對於所有人都適用的普遍性,不但說明為什麼道德的基礎是普遍的,也說明為什麼道德的議題,整體地展現盧梭對於人性的關懷。 從這個「道德基礎」,開啟了所有盧梭論述的內容。對他而言,所有與人相關的事物,都與倫理道德相關,也因此都與政治相關。這說明了一個觀點,「對於盧梭而言,一切都是政治的,因為一切都是道德的。」當盧梭論及人類命運、不平等起源、教育的方法,甚至戲劇、音樂、植物學時,這一切都是為了道德/政治。 因此,雖然我們在一開始說盧梭有多重風貌,但這些差異僅止於表面,它們都是為了人類道德與政治所提出來的觀點。道德與政治是盧梭最根本的關注焦點。從最能代表道德/政治的著作來檢視盧梭,就是能夠全面展現盧梭思想的關鍵。 八、結語 我們透過生平與「兩篇論文」,重構了盧梭政治思想的前期觀點。展示這個觀點的意義,在於顯示如下三點有助於全面掌握盧梭政治思想的概念。 第一、是「自然完美論」。這一點幾乎在所有盧梭的著作中都很明顯,尤其是在「兩篇論文」中。盧梭明確地想要在讀者心目中留下如下的印象:「自足」原始人的習性,是人性的典範。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破壞自足的歷史」,充斥著人與人之間的交相爭利,直到不平等的結果,在公民社會中被制度化成為受法律保障的「公民權利」。 第二、是「歷史悲觀論」。或許有人會認為,盧梭企圖透過「自然」與「社會」的比較,邀約我們「回到自然」。這是錯誤的。所有盧梭所做的,只是表達他對過去的懷念,但他也非常清楚,原始人的純真,永遠不會再回來了。他不諱言,他對於人類歷史發展的軌跡,感到無限失望,但是這個墮落的歷程已經發生了。或許我們只能以〈創世紀〉中,人失去伊甸園的描述來比喻盧梭作品中,他對於人失去自然善良所抱持的遺憾。 第三、是「政治神權論」。盧梭的「第二篇論文」中,有一部分是〈對日內瓦共和國的獻辭〉。這部分的內容與論文本身並不一致,但是它具有一個很重要的連接意義;它是盧梭前期與後期政治思想的銜接作品。 「歷史悲觀論」指的是現實,但政治本身卻有其理想性。我們不必全然因為不能回到自然,就放棄規劃未來的理想。盧梭對於政治不但抱持理想,還有一個理想的模範,就是他的祖國:日內瓦共和國。在這篇獻詞中,盧梭均以日內瓦作為政治理想的代表,其中包含「小國寡民」、「萬民一心」、「法治社會」、「社會道德與個人自由的結合」,以及「全民主權」等等。 毫無疑問的,這些都是對於日內瓦的讚美,但是當時的日內瓦究竟有多好,是否真的足以作為「政治理想」典範,則是一個值得懷疑的問題。然而,這卻充分顯示盧梭的愛國心。對於盧梭而言,正如同我們在先前所述,政治不但與道德結合在一起,個人德行只能展示在與國家結合在一起時。 雖然盧梭從不用神學理論來論述政治,但他對祖國所表現的信仰,幾乎等同於一種「宗教信仰」。這並非偶然,因為他確實想將政治提升人民幸福的功能,與原先宗教在同一方面所發揮的功能,作一個具有現代精神的融合。盧梭「世俗化」了許多宗教信念,最後卻「宗教化」了人倫關係中最現實的一面,也就是政治。 九、譯後語 十多年來,我一直在教學與研究的忙碌生活中,擠出時間做這份由當時國家科學委員會(現科技部)人文處所補助的翻譯工作。我不斷嘗試用最貼切的用語,在將18世紀的法文轉換為21世紀的中文時,盡可能保留盧梭那令人激昂的優美文字。我知道,這很難,但為了這個目標,我翻閱許多參考資料,企圖透過註腳的補述,讓讀者更清楚地理解文本的內容。 在翻譯過程中,我徵詢過許多人的意見,但人數太多,無法在此一一致謝。之璇與清水兩位助理,幫助我整體地做了勘誤的工作,使得這份譯文避免了許多錯誤。尤其是旅居法國多年的清水,給我最多建議,特別感謝。最後,我要向當年的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處致上最誠摯的謝意,給我這個機會,讓我一償宿願,將這份重要的經典,以更為完整的方式,呈現在中文世界。 苑舉正 國立台灣大學水源校區 本文收錄於聯經出版,盧梭著《德行墮落與不平等的起源》譯者序。 更多故事: 【國父「們」】 武昌起義篇(6):雙十夜戰 2015-10-09 21:00:46 1 【歷史小說連載】鄭森:大明命脈的危局──父子交心(二) 2015-02-12 20:00:46 1 死刑執行人的歷史:晚清民國時期劊子手的人生際遇 2014-10-01 09:06:18 1 回到倫敦喝一頓:英國酒館的歷史(下) 2015-09-03 12:08:36 1 西域獻獅:明清時期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動物外交史 2015-02-24 05:44:11 1 大憲章與英國民主憲政傳統的誕生 […]
↧
↧
補充《故事‧臺灣》的故事:歷史教育與書寫的反思
《故事‧臺灣》的第一回,在《西發里亞條約》讓荷蘭、瑞士等國家興起(獨立)的段落後,將視野轉離歐洲,回到東亞。這一系列的補充,也隨著這一段後畫下休止。 這系列的補充故事,除了補充《故事》未能述及的部分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希望能透過這系列的補充,讓我們一同思考,歷史書寫的各種面相。 從前言的視角、第一回的取捨、第二回的解讀,到第三回的目的式書寫,這系列的故事,都希望能與大家一同反思歷史書寫的侷限。在這最後的結語,則想與大家一起討論,歷史學的內容。 * * * * 「過去」並不是「歷史」,而「歷史」也不是「歷史書寫」。 逝者已矣,歷史永遠無法完美無缺地,為現代人重建、再現過去。歷史學家所能做的,僅是透過過去遺留於現在世界的遺跡,嘗試摸索出過去的樣貌。歷史,因此永遠都存在著一絲屬於史家對過往的想像。 這份想像,讓史家有機會從零散的過往殘留中,拼湊出過往的圖像。然而,有時後,這份想像,也可能讓史家所拼湊的圖像,只是一廂情願地扭曲過去。 除了過去與歷史的差別外,各種形式的歷史書寫,都難免必須在呈現論述的同時,遺落一些與論述主旨關係較淡的歷史。 《故事》為了講述十七世紀尼德蘭與東亞的關係,遺落了十七世紀以前尼德蘭的歷史,正如同這系列的補充裡,為了講述宗教改革與尼德蘭和瑞士的關聯,而遺落「再洗禮派」(anabaptism)的重要影響一般。 過去與歷史的分野,以及歷史與歷史書寫間的隔閡,是歷史學的本質,也是歷史學家必然會面臨的困難。每當我們在閱讀一段歷史書寫時,或許我們可以問問,這段歷史書寫,體現了史家對歷史的何種關懷?在這些書寫裡,史家遺落了哪些歷史,為什麼遺落那些歷史?史家的書寫的歷史,又反映了史家對過去的何種想像? 此外,由於歷史永遠無法再現一個真正的過往,歷史的侷限,也成為歷史學的特色。歷史學者除了書寫自己的歷史研究外,也不斷地閱讀、反思、批判、考證其他學者的書寫。 歷史學因此是門必須仰賴史家不斷自我辯證、批判書寫,以及挖掘證據的知識。而歷史教育,則是培養這些能力的訓練過程。 * * * * 《故事‧臺灣》的出現,與反思臺灣的歷史教育有所關聯。作者群書寫這幾段歷史的目的,是希望能為臺灣人提供屬於臺灣的歷史,並希望藉由這幾段歷史,敲開臺灣人對臺灣歷史的興趣。 在這篇結語的最後,我們不妨從另一個角度來討論這個目的。 在現代國家體系裡,基礎教育中的歷史課程,往往是傳遞關於這個國家如何出現、如何擁有現有的版圖、以及如何擁有現代這般樣貌的知識。例如,美國如何從北美洲的印地安文明,歷經殖民與革命,逐漸成為今日的美國。 這樣的書寫,往往以現代國家的版圖為基礎,書寫這個地理區塊上的歷史。然而,人類文明在廿一世紀所存在的國家樣貌,在過去的時空裡,很多時候並不存在。更有甚者,現代國家所佔有的地理空間,在過去的時空裡,未必與臨近地區如此涇渭分明。 換句話說,現代國家版圖區塊上的歷史,並不總是等於現代國家形成的歷史,甚至不總是只是這個區塊的歷史。例如,尼德蘭地區在十六世紀的歷史,並不等於現代荷蘭形成的歷史,也不只是今日荷蘭版圖的歷史,而是更廣大的法蘭德斯地區的歷史。 以現代國家為基準回顧歷史的書寫,常將歷史呈現出一道線性的,或收束的軌跡。無論歷史如何複雜,終將回歸到現代國家形成的歷史上。 而後,在這樣的歷史書寫裡,扭曲了這塊地域的歷史,也在扭曲的過程中,遺落了不少這塊地域的歷史。 如果,歷史學的精神,真如這篇結語所說,體現在史家批判性地解讀歷史書寫,那麼,我們是否可以用同樣的精神,來檢視基礎教育中的歷史書寫? 或許,我們可用一個問題結束這系列的補充。問題不是「我們要什麼樣的基礎歷史教育?」,而是「我們可以把基礎教育中的歷史,轉化成歷史教育嗎?」 補充閱讀 關於再洗禮教派,可以參考這篇文章:Hsia R. Po-chia, “Münster and the anabaptists”, in Idem., ed., The German People and the Reformation (Cornell, 1988) 關於過去、歷史與歷史書寫,可參考下列幾篇文章: Reinhart Koselleck, “History, histories, and formal time structures”, in Idem., Future Past: On […]
↧
打造日本的知識人:福澤諭吉的堅持
作者:蘇穩中 福澤諭吉是日本明治時期的思想家,私立大學慶應大學的創立者,明治六大教育家之一,主張脫亞論。福澤諭吉早年學習蘭學,在他的自傳中曾提到苦讀蘭學就像是吃苦藥,即使不懂藥效如何、病狀如何,勇敢吞藥並苦中作樂,再辛苦也值得。 時值二十幾歲出頭的福澤,處在當時幕府閉關自守的社會風氣下,學習蘭學是通往學習新知的唯一管道,然而世界日新月異,尤其英國工業革命後,學習英文已經是世界潮流,日本卻依舊遵行舊思想,不過學者許介鱗認為日本蘭學是日本明治維新「開國」後洋學勃興的基礎,而日本西化會如此的迅速,除了大量吸收進步國家的新知識外,蘭學也曾奠下一定的基礎。 不管如何,福澤到了江戶後便大開眼界,江戶是許多外國人聚集的繁榮商業大城,自然吸引了福澤的目光,此時橫濱在安政六年剛對外開放,外國人並不多見,他實地與外國人接觸後卻意外激起了自己學習英文的決心,福澤認識到現在世界上最通行的語言是英語,在門戶開放之際,福澤決心成為一名精通英文的西洋學者,因此他進入了幕府洋學校「蕃書調所」並尋找學英文的夥伴,顯示破釜沉舟的毅力,在蘭學基礎上,福澤學習英語也可謂得心應手。筆者認為福澤諭吉的求知態度足為後人效法,如同前述,學習就像吃苦藥,再怎麼辛苦,苦中作樂並堅持做對的事,這也許也是福澤能成為當代日本啟蒙大師的原因之一。 話說回來,在蘭學基礎上學習英文也只能算是學習西方世界的表層皮毛而已,因為約在十五年後,岩倉使節團出使歐美各國,原本明治政權想藉此行修改各國對日不平等條約,因前功盡棄才訝異發覺到西方文明的高度成就,大久保利通就曾用著急的口吻形容日本的處境:「到西洋這麼一看,我們不適應這個世界。」 一八六○年左右,福澤諭吉訪問美國之際,發生一個趣事,當時福澤以為美國國父華盛頓應該就像是日本源賴朝,是位開國「英雄」也是位大氏族,可是當美國人對華盛頓的冷淡反應卻讓福澤感到不解,福澤心想華盛頓不是偉人嗎?福澤的疑惑看出日美兩國國情的差異,美國是民主制國家,日本則是「神國」國體的國家,萬世一系的「天皇」觀明顯與美國總統制相差甚遠,而美國的民主精神也讓福澤深刻認識到美國社會的殊異性。 這一年,日本爆發「櫻田門事變」,幕府逐步實行開國體制與公武合體,臨海各藩也進行全面改革。一八六二年初,幕府派出遣歐使節,福澤諭吉回國後寫成《西洋事情》,這本暢銷書描繪出不同於過去見解的全新啟蒙觀念的另類西洋見聞記。舉例而言,此趟歐洲行讓福澤對外國人的想法改觀,他體會到世界上其它國家仍有光明正大、處處為人著想的人士。這趟歐陸行,也使得福澤的開放日本理念更加確定。 「櫻田門事變」之後,幕府政權持續的弱化,幕府與雄藩持續的矛盾對立,此時以草莽志士為主的尊王攘夷運動開始蓬勃開展,藩閥政治順勢興起。而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如《日美友好通商條約》、《安政五國條約》等條約使日本淪為各個帝國主義勢力範圍的半殖民地狀態,不平等的貿易關係導致了日本物價飛漲,經濟混亂下滑,甚至也激化日本人對外國人的仇恨與不滿。一八六三年,幕府迫於壓力,開始進行攘夷。由於攘夷論者激進派勢力逐漸擴大,加上政府默許浪人與武士的激進行動,宛如中國義和團翻版。 福澤諭吉是名洋學者,在這波衝突中也受到波及。局勢越演越烈的長州下關攘夷事件導致幕府賠款三百萬圓、外交部長引咎辭職,整個社會秩序幾乎蕩然無存。福澤諭吉身為一名讀書人,為了安全起見,只能求得謹言慎行,並隱居在家置身事外,過著教書、翻譯的低調生活,攘夷事件也是日本社會對知識份子的無知與無情迫害。 福澤諭吉提到他對攘夷論者的看法,他認為洋學者要退縮到何種地步才能消除攘夷者的仇恨呢?也許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整個社會風氣使然,日人痛恨外國人入侵他們的家園,加上對世界認識不多,並把仇恨情緒轉嫁到西洋學者身上。最終攘夷運動還是失敗了,而攘夷勢力並迅速地轉向尊王派。薩英戰爭結束後,薩摩藩感受到反對幕府已是民心所向,大久保利通與西鄉隆盛等人積極轉向倒幕運動和開國進取,並挾天皇做為自己的政治工具,推翻幕府兩百五十多年的統治。 攘夷運動也反映到福澤諭吉對明治政府的否定態度上。福澤諭吉認為他之所以討厭政府,是因為他覺得明治政府是守舊的攘夷派政府,他三番兩次拒絕明治政府的邀請在政府工作也是因為攘夷派的保守作為,他並認為攘夷派如果執政,國家將無法維持下去,日本會走向分裂。然而,福澤諭吉萬萬沒想到,因為他的脫亞論,日本日後的政治前途卻走向了與其他亞洲國家不同的道路。 福澤不喜明治政府,不想進入政府當官,但他的思想卻深刻地改變了日本。這個歷史事件可以當成一個省思,筆者歸結為「福澤的堅持」,從中引申也可稱為知識分子的堅持,那就是在政治理念上堅定自己信念,不同流合污。因為福澤諭吉的信念與眾不同,使他能成為日本近代史中的偉大人物。 作者簡介:蘇穩中,大學念歷史系,碩士念政治所,時常思索歷史與政治的辯證結合。想當個有故事的人,所以寫字評論、所以旅行,從書寫過程中領略生命意義、也從旅行中獲取靈感。輔大歷史系畢業。 更多故事: 【冷知識週刊】第二十三號:食物的靈魂在哪裡? 2015-07-18 17:31:35 1 【深夜食堂】沙嗲、沙茶與Kebab:中東烤肉的散播史 2015-05-30 17:25:30 1 【煲小說.褒小說】:「說書Speaking of Books」專欄介紹 2016-01-04 21:58:20 1 【冷知識週刊】第九號:裙底風光之內褲的誕生 2015-04-04 12:45:53 1 【電影、城市與歷史】邊境/夢境:紐約康尼島的興衰與記憶 2015-07-16 09:00:55 1 【歷史知識考掘學】法國圖書館發現莎士比亞作品集首版,早期讀者或與天主教圈子有關 2015-02-03 06:16:09 1 加速蘇格蘭喪失獨立地位的巴拿馬探險計畫 2014-10-23 09:15:48 1 荷蘭歷史的多重糾葛:尼德蘭的起義與獨立 2015-11-23 09:02:24 1 【深夜食堂】母親節,英國人吃些什麼?──齋期,母會和讓人鼓足元氣的食物 2015-03-23 01:11:31 1 我的狼人父親 2014-04-16 […]
↧
英國殖民政權布洛克王朝:被忽略的馬來西亞歷史
砂勞越州的首府是古晉(Kuching)。這個「四季如夏,遇雨成秋」的貓城,在過去也是多次被評比為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來到這裡均不會錯過的就是河濱公園(Kuching Waterfront) 那一條頗具英殖民風情的步道,兩旁充滿著過去留下的碉堡、法院與郵局等百年建築。望向河對岸的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州元首府,建於1870年,是當年第二代白人拉惹查理士的結婚禮物(註1)。在這一段極具代表性的古晉風光裡,敘述了一段被許多人忽略的英殖民歷史 -布洛克王朝(Brooke Dynasty)。 ■ 布洛克王朝的建立: 在19世紀中期以前,砂勞越是屬於汶萊王國的版圖,當時汶萊蘇丹任命巴丁宜.阿里(Datu Patinggi Ali)開發古晉。由於此地資源豐富,汶萊王國可以藉此得到大量的稅收,但是也下令不准當地的百姓自由貿易。當時的砂勞越總督為慕達哈森(Muda Hassim),他是汶萊蘇丹的弟弟,可是作風不強勢,大權落到部屬馬可太之手,馬可太施行許多暴政及貪污中飽私囊,引起民怨。馬來人及土著開始在砂勞越河流域四處起事,對抗汶萊王國的統治。 此時原來為英國籍的詹姆士.布洛克(James Brooke 1803-1868)在英國皇家海軍服役,打過英緬戰爭之後,繼承父親大量遺產,開始購置重達142噸的船以及配置武器,並將船取名「勤王號」,踏上了前往婆羅州的探險旅程。當船於1839年航行到當時隸屬於英屬海峽殖民地(註2) 的新加坡時,受海峽殖民地總督蒙漢(Bonham) 之托,將禮物代為轉達給當時砂勞越的總督慕達哈森。就這樣令詹姆士與砂勞越結下了不解之緣。 詹姆士陸續在兩年間二度前往砂勞越探險,過程中也不乏遇到海盜襲擊,加上砂勞越河流域反抗馬可太暴政的內亂不斷,砂勞越總督慕達哈森請求具備作戰能力的詹姆士幫忙敉平內亂,並答應事成之後,給與詹姆士副王的身份,並冊封為拉惹(Raja)給予約三千平方英里的土地,地理位置在今天砂州的南部。 詹姆士勢如破竹,驅離馬可太等佞臣,總督慕達哈森也履行承諾,於是詹姆士於1841年開始成為三千平方英里土地的統治者,開始了白人拉惹在砂勞越政權的開端。詹姆士王在位期間,掃蕩海盜,也禁止土著獵人頭的習慣,發展商業,設置法庭、建造碉堡保護船隻往來…種種措施奠定砂勞越穩定發展的基礎。 ■ 布洛克王朝版圖的擴張 詹姆士王非常善於利用自己在砂勞越一方拉惹統治者的身份,一方面發展當地經濟開拓財源,二方面時值中英鴉片戰爭(1840-1842)結束,英國在得到中國五口通商的權利以後,對婆羅州的重視程度不同於以往,因為這裡是防堵荷蘭勢力從南面的印尼延伸上來的天然屏障,因此詹姆士王善於利用自己的身份,秘密取得許多英國的資源。1846年汶萊宮廷發生政變,詹姆士王便趁機向英國請求戰艦協助,軍隊大舉北上直入汶萊河,迫使汶萊蘇丹正式割讓砂勞越領土給詹姆士,他也從汶萊蘇丹冊封的白人拉惹,正式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國王。之後到第二任拉惹查理士.布洛克(Charles Brooke,1968-1917)執政期間,陸續獲得美國及英國承認砂勞越是一個獨立國家。 ■ 布洛克王朝的農經發展與政權轉移 1868年詹姆士王的姪子查理士.布洛克接下了王朝的使命,成為第二位白人拉惹。他在位期間砂勞越的外海發現石油,也開始種植大量的橡膠;除此之外胡椒與甘蜜也持續成為銷往新加坡的重要經濟作物,為布洛克王朝賺進了大量的財富。查理士王還制定了「墾殖條例」同意只要華人公司可以招募三百名以上的華人及其家屬成員入砂開墾,就給與土地及長期居留權等優惠措施,此政策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來自中國的閩、粵移民入砂開墾。最著名的便是福州墾場的黃乃裳(註3),爾後更有來自廣東及興化一帶的移民陸續進入砂勞越開墾,形成今日砂州豐富而多元的華人社會面貌。 查理士王於 1917 年去世。統治權交由其子 溫納.布洛克(Charles Vyner Brooke,1917-1946)接替。1941年9月,時值布洛克王朝建國一百週年,在紀念大會上,溫納宣布廢除王權專制並頒布憲法,把立法權與財政權交回立法議會去管理,向君主立憲政體邁進。不過好景不常,同年年底便爆發了太平洋戰爭,日軍在珍珠港事變後便開始大舉南侵,侵略東南亞多國,其中也包括砂勞越。一直到1945年8月才結束三年八個月的日本統治時代,布洛克王朝的領土也在這段期間被日本蠶食鯨吞。 二次大戰結束後,溫納為了追求砂勞越有更好的資源來恢復戰後的百業蕭條,選擇將統治權讓渡給英國政府。1946年,經砂拉越國會會議通過砂拉越讓渡議案,7月1日正式成為英國政府直轄殖民地(1946-1963)。 今天來到砂勞越,不論是到古晉、詩巫、美里等大城市都可以看到布洛克王朝時代留下的建築與歷史痕跡。甚至是到小鎮,也都可以感受到布洛克王朝斑斑血淚的一頁。最有名的莫過於古晉市郊外的石隆門華工事件(註4) 。這個在詹姆士王期間的大型華工叛亂,重創了布洛克王朝的政權,成為砂州華人社會史中,最為著名的華人歷史事件之一。今天提到古晉的歷史,當地耆老一定都會告訴你不要忘了到石隆門去看看(註5),的要想了解這個馬來西亞最大州的歷史,便不可忽略這個曾經輝煌百年的英國白人拉惹時代。 輕鬆延伸閱讀 1、 小說:情鎖南洋(作者:黃月亮 刊於晉江文學網 ) 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2426054 2、 書籍: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華成出版,2011) 註1:州元首府(ASTANA)建於1870 年,是一座非常漂亮的建築物。它由三棟別墅合成,中間以一條走廊將別墅連接在一起。以白色為基色的州元首的官邸,搭配著一片綠草如茵的庭院,十分的具有英殖民南洋的經典風味,氣派中不失貴族般的典雅,令人一眼難忘。目前並未開放觀光客進去參觀。 註2:英屬海峽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s 1826-1946)包括新加坡、檳城與馬六甲 註3:清末舉人黃乃裳於戊戌政變失敗後,帶著親友來到砂勞越開墾,落腳於今日砂州第二大城詩巫(Sibu)開啟了當地以福州人為主的華人社會,而當地甚至有華文獨立中學以他的名字命名,即為「黃乃裳中學」 。 註4:石隆門華工事件發生於1857年,當時有所謂的十二公司,是由華人劉善邦帶領開墾石隆門、帽山、燕窩山等地的金礦,在詹姆士王統治期間,十二公司從原來擁有這些地區的自治權,到後來詹姆士王拿走十二公司與外地直接經商獲利的權利,雙方關係破裂而掀起的一場大型華工抗爭事件。最後結果是由布洛克王朝勝出。 註5:石隆門是距離古晉約1小時車程的地方,因為早期這裡是產金礦的,所以也是整個砂勞越最早華人聚居之處。 更多故事: 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五)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 2015-08-01 09:00:11 […]
↧
圖說黃泉會母:春秋時代的母子戰爭
撰文:野蠻小邦周 繪圖:AiLin 未完待續…… ※本文由臺北歌劇劇場贊助製作,特此感謝 〈人物介紹〉臺北歌劇劇場藝術總監:國家文藝獎得主-曾道雄教授一生充滿傳奇故事性的曾老師,雖經歷政治迫害,仍舊在西班牙學成後選擇返國投身教育,為臺灣孕育音樂人才。畢生創作不輟,從音樂本質出發,融合文學、歷史、舞蹈等,期待讓更多人看見歌… 由臺北歌劇劇場Taipei Opera Theater 貼上了 2015年12月21日 更多故事: 胡川安:日式豬排飯的小歷史 2014-10-07 13:14:24 1 【鬼的歷史】讓我們下地獄之三:陰間官府的潛規則 2015-09-09 17:46:13 1 【歷史知識考掘學】死於瘟疫蔓延時:17世紀倫敦的「死亡筆記」 2015-12-11 09:00:20 1 遇見「皇民」──藏在墳墓中的臺灣史 2015-08-07 18:58:26 1 【三國蜘蛛網】朱桓將軍撞鬼實錄──落頭民傳奇 2015-08-25 10:07:05 1 有故事的昭和時代建築(二):坂出人工土地 2015-02-03 10:03:13 1 【三國蜘蛛網】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2015-12-14 13:00:47 1 乾隆下江南──哈佛教授筆下的乾隆.世界史中的滿洲皇帝(4/4) 2015-02-21 07:30:56 1 福爾摩沙大旅行:一名英國生物學家的基隆河之旅 2015-11-21 09:00:34 1 資生堂銷售術─20世紀初的化妝品廣告與設計(四):戰時的奢華與簡約 2014-11-09 18:32:49 1
↧
↧
【女人的科學史】來自法蘭克福的科學插畫家、昆蟲學開創者、探險家
作者:瑪柔‧T‧努姆能(Marjo T. Nurminen,考古記者、電視節目製作人) 瑪麗亞.西碧拉.梅里安(Maria Sibylla Merian,1647-1717) 瑪麗亞.西碧拉.梅里安(一六四七~一七一七)的父親大馬提歐斯.梅里安(一五九三~一六五○),是位受尊重的銅雕家和出版商。在以宗教寬容聞名的美因河畔自由市,他擁有一家成功的出版公司和印刷廠。該市座落於陶努斯山邊,是欣欣向榮的商業和文化城,在三十年戰爭期間保持中立,因此馬提歐斯.梅里安得以將他所繼承的出版公司轉變成一家繁榮的國際企業。 流行病和流浪的士兵有時在法蘭克福引起混亂,但比起日耳曼神聖羅馬帝國內許多受戰爭衝擊的地區,它還算平靜之地。因此,即使三十年戰爭期間,城市年度書展還能夠像往常一樣如期舉行。就出版商而言這是年中大事件,而馬提歐斯.梅里安的出版公司也非常活躍。它的主要出版計畫是《美洲歷史》(後來的版本改為《大航海》),由馬提歐斯.梅里安第一任妻子的祖父特奧多雷.德.布里畫插圖,並出版於十六世紀末的一本大作。《歐洲日誌》則是馬提歐斯.梅里安自己的出版系列,內容描述歐洲城市和鄉村,由於非常風行,印刷了好幾版。 在馬提歐斯.梅里安的家裡繪圖工具和材料隨時都有,他也鼓勵孩子們作畫和上色。印刷機的聲音和味道,在幼小的瑪麗亞.西碧拉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她如飢似渴地研讀由父親印刷和做插畫的書籍。《大航海》充滿了遙遠國度令人興奮的故事,而那些信天翁、飛魚、其他異國的動植物,以及外國人的圖片,強烈地影響她清新的想像力。成年以後,在成為當時最重要的昆蟲學者和科學插畫家之前的許多年,於南美洲所進行的、勇敢和獨特的科學探險,正是受到早年研讀父親所印刷的書籍之經驗的啟發。 瑪麗亞.西碧拉三歲時,父親意外死亡。她的母親約翰娜.海姆是馬提歐斯.梅里安的第二任妻子,很快便改嫁。她的繼父雅各布.馬雷(一六一三~一六八一)是一位成功的畫家和藝術經銷商。梅里安─馬雷家族非常國際化:馬提歐斯.梅里安出生於瑞士的巴賽爾;約翰娜.海姆係來自尼德蘭、操法語的瓦隆人;雅各布.馬雷生為日耳曼人,但與尼德蘭有緊密的關係,特別是烏特勒支,他曾在那裏居住過數年。 瑪麗亞.西碧拉成長於富裕的新教家庭,在梅里安和馬雷家族,手藝是父傳子、也傳給多才多藝的女兒的一項家庭傳統。她成年的同父異母哥哥小馬提歐斯.梅里安(一六二一~一六八七)、卡斯帕.梅里安(一六二七~一六八六),他們被送往歐洲美術學院學習,而且就像當時的其他年輕人一樣在王宮任職,然而瑪麗亞.西碧拉卻在家接受訓練。這個家族是工匠,很自然強調手藝在身,所以瑪麗亞.西碧拉沒有接受像老一輩日耳曼學者,例如瑪麗亞.庫尼茨和安娜.瑪麗亞.范.舒爾曼,那樣的人文教育。她的繼父雅各布.馬雷,一個帶著與前妻生下的三名十來歲孩子的父親,很快就發現瑪麗亞.西碧拉在藝術上的天份,因此很早就開始訓練她。 雖然瑪麗亞.西碧拉與父親馬提歐斯.梅里安一起生活僅有數年,但他的聲譽和生活點滴終其一生都清晰地留在她心中。然而身為藝術家,她受到雅各布.馬雷的影響更大,而且馬雷介紹給她由約格.福利格爾(一五六六~一六三八)所代表的法蘭克福靜物派傳統,以及日耳曼文藝復興大師的藝術,包括阿爾布雷希特.杜勒(一四七一~一五二八)。早年,瑪麗亞.西碧拉.梅里安除了學習繪圖和耗時的銅雕之外,也學習水彩和油畫的技巧。雕刻藝術家是受到高度尊敬的專業,而且十七世紀書籍市場的成長,更促進這項技術的需求。不過,雕刻和以油彩作畫,被認為只適合男人,而且許多藝術家公會完全禁止女性從事這項工作。這或許是瑪麗亞.西碧拉專注於水彩的一個原因,而且還成為水彩大師。 雖然以含有銅雕技術所印刷出來的插畫書依舊很貴,但是在十七世紀要求插畫的植物和昆蟲學作品仍逐漸成長。一六三三年,瑪麗亞.西碧拉.梅里安的同父異母兄長小馬提歐斯.梅里安出版楊.庸斯東(一六○三~一六七五)根據早期文藝復興的書籍而寫出來的三卷著名作品《昆蟲自然史》。早期的作者還不了解昆蟲的變態,而它在往後卻成為瑪麗亞.西碧拉.梅里安的研究主題。 就藝術生涯與昆蟲及植物的系統性研究來說,在法蘭克福的家提供給瑪麗亞.西碧拉.梅里安一個完美的墊腳石。一位工匠家庭的女兒躋身至中產階級上層,她做足了工作準備,而得以成為專業藝術家、銅雕家、科學插畫家、出版商、專教女孩的藝術老師。除了這些之外,她也在她的花園進行植物和昆蟲研究。看起來在日耳曼文化圈,她的性別並未將她從工匠專業中排除。 瑪麗亞.西碧拉.梅里安的職業獨立性,無疑地因為父親留給她相當豐厚的遺產,所以維持起來較為輕鬆,甚至在婚姻中也讓她保有些許的獨立性。她的未婚夫約翰.安德烈亞斯.格拉夫,也是位工匠,同情他未婚妻的藝術努力。一六六五年,瑪麗亞.西碧拉十八歲,兩人成婚。他們的第一個孩子約翰娜.海倫娜出生於三年後,他們的第二個孩子多羅蒂亞.瑪麗亞則出生在一六七八年。約翰.格拉夫在一六七五年至一六八○年之間,為他的妻子發行第一本著作《花卉之書》,共計三卷。技巧熟練的花卉圖片來自戶外的寫生,加上銅板雕刻的印刷,因此被作為藝術家和刺繡製作者的範本。 人們認為園藝、刺繡、畫花是有趣的,適合中產階級婦女。然而瑪麗亞.西碧拉.梅里安迷戀毛毛蟲,則引人側目。的確,她從年輕時起就對大自然進行實證的觀察和系統性的研究,而且能夠達到這種範圍與力度,在一六六○年代之時,實屬罕見。固然她沒有將有關昆蟲變態的研究介紹給在當時從不接受女性為其成員的科學界,但是在她花園裏進行的工作,卻是開拓性的。在這個主題上,她出版了兩本開創性的作品:三卷的《毛蟲:牠們奇妙的變態與來自花卉的特有營養》和《蘇利南昆蟲之變態》,兩本書都再刷了數次。 本文摘自暖暖書屋出版《蒙塵繆斯的微光:從古代到啟蒙時代,在思想及科學發展中發光的博學女性》。 更多故事: 【深夜食堂】柳宗元的檳榔 2015-06-27 03:55:51 1 土耳其、維也納、與卡布奇諾的誕生──咖啡裡的世界史(上) 2015-03-04 17:28:33 1 【台語原來是這樣】打納涼、話虎膦、練痟話 2015-11-04 13:58:19 1 【國父「們」】武昌起義篇(1):軍事改革,大清崩潰的開端 2015-06-26 07:18:58 1 補充《故事‧臺灣》的故事:歷史教育與書寫的反思 2016-01-07 09:15:24 1 藝術的歷史之眼:卡爾‧休斯克的思想旅程(二) 2015-10-13 09:25:04 1 殺人未遂的小杜甫:彰化詩人陳肇興與他的作品(二) 2015-11-11 09:00:35 1 戰時的臺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專訪《總力戰與臺灣》作者近藤正己 2015-09-03 09:00:06 1 【才女的故事】薛濤:妓女、女道士與傳說中的女官 2015-07-23 18:48:45 1 【認識古埃及系列之五】第二中間期(1783-1540 […]
↧
【三國蜘蛛網】活在大哥的陰影下:荀彧與荀諶的兄弟情節
去年發起的反高中課綱微調運動,在林冠華同學輕生的憾事發生後,有如怒火燎原般延燒,成為全台灣關注的焦點。 在這場運動中出現了一個插曲,便是「抗癌鬥士」周大觀的胞弟周天觀,在反課綱活動現場與父母有些衝突。周天觀同學在臉書上的發言,誘發了我一些想法。 「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不想活在我大哥的陰影下,我就是我。」除此之外,周同學也在後面補充道:「我是周天觀,不是周大觀。」 這讓我想到了荀諶。 荀諶在歷史上留下的事跡很少,《三國志.荀彧傳》說荀諶是荀彧的弟弟;但是裴注的《荀氏家傳》又說荀諶是荀彧的四哥,到底是哥哥還是弟弟都搞不清楚。 荀氏發跡於潁川郡,在東漢是歷史悠久的世家大族。荀彧、荀諶兄弟從小就生活在父祖輩耀眼的光環之下。不過他們也很爭氣,年少時就嶄露出不辱家名的才能。 同是出身潁川名門、日後為曹魏創定「九品官人法」的陳群是這樣評價荀氏兄弟的:「荀文若、公達、休若、友若、仲豫,當今並無對。」 「文若」就是荀彧、「友若」就是荀諶,陳群的意思是指這些荀氏子弟在這個時代無與倫比。這當然多少有一點名門互捧LP的成份在,但還是有一定的可信度。 荀彧是他們那一輩的佼佼者,更被與其祖父輩的名士何顒所激賞,他的評語變成了後世對於荀彧的最佳代名詞:「王佐才也。」 荀諶也絕對是一位優秀青年,但是他的兄弟荀彧更是光芒萬丈,甚至被期待擁有足以超越父祖的成就,或許荀諶心中會有些疙瘩。 後來發生了關東聯軍反董事件,在洛陽任官的荀彧認為天下將亂,位處四戰之地的潁川會是首當其衝。剛好此時河北的冀州牧韓馥有意要任用他,於是荀彧返回家鄉,說服族人北上冀州。 荀彧帶著族人來到冀州,此時冀州局勢也不穩定,袁紹對韓馥冀州牧的位子虎視眈眈,荀氏一族莫名被捲入了要選邊站的難題之中。 荀諶是屬意袁紹的,他甚至擔任袁紹的使者,前去冀州州治鄴城遊說韓馥,也成功讓韓馥將冀州拱手讓給袁紹;荀彧則有不同的見解,他認為袁紹不是個能成就大事的人,一番考慮後他決定重返河南,投奔當時事業正在起步中的曹操。潁川荀氏自此一分為二。 這一段歷史《三國志》提得極為簡略,許多細節空白都很值得琢磨。荀彧在做決定時,有沒有和荀諶商議過呢?荀諶為什麼不和荀彧一起南下投奔曹操呢?只是單純的理念不同嗎? 袁紹在河北所向披靡,成為了當時實力最強大的諸侯;曹操也在荀彧的輔佐之下一步步茁壯,曹袁雙方總算在官渡引發了戰火,要決定誰才是北方霸主。 此時的荀諶已經成為袁紹帳下重要的謀主之一,至於他實際上有哪些獻策、擘劃,歷史上完.全.沒.有.畫.面! 荀彧就不一樣了,在《三國志.荀彧傳》中的記載可以看出,曹操對於袁紹日益強大且跋扈,其實是心懷不安的。荀彧不厭其煩地為曹操安撫情緒,並且冷靜做出分析,給與曹操信心;在官渡之戰發生時,曹操一度為了糧草用盡而萌生退意,也是荀彧給予他鼓勵,要曹操再撐下去。 曹操在官渡之戰大勝,袁紹退回鄴城後,也是荀彧力勸曹操要趁勝追擊,不要給袁紹時間喘息,讓曹操在局勢有利的情況下拿下河北。 荀諶他在官渡之戰後就完全沒有事蹟記載,從此在人間蒸發。唯一的線索是他的兒子荀閎,後來成為曹丕的文學掾,大概是文書、教育一類的屬官。 荀閎是個性格很剛烈的人,因為在一些議題的討論上,與當時已經地位很高的鍾繇、王朗、袁渙有些爭論,荀閎是完全沒在客氣地重話砲轟,絲毫沒給這些大老面子。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或許對於認識荀諶,也有值得參考的地方。 身在這樣的家族環境之下,同輩之間的比較是無可避免。荀諶礙於史料有限,無法貿然斷定他當下的想法、心情,但在我的想像當中,他會是個自負於家世、才能,處心積慮要證明自己比同胞兄弟優秀,不惜與其對立較量,最終信心崩塌的悲情人物。 對於這樣的遺憾,我想日本偶像天團SMAP的經典歌曲《世界上唯一僅有的花》會是一個很好的解答。 更多故事: 【男人的戀愛史】男人歌,唱給誰來聽? 2014-08-22 17:52:25 1 「湖南建國!」──連毛澤東也支持的湖南共和國是怎麼一回事 2015-05-29 17:01:55 1 什麼是真理?什麼是科學?──實驗室的歷史與其他 2014-11-24 18:28:19 1 【歷史知識考掘學】不知道肖像畫裡畫的是什麼人?電腦或許能告訴我們 2015-07-16 09:00:31 1 「天國之床將治好你的不孕症!」──暗黑醫療史之誇大不實的廣告篇 2015-12-26 09:00:43 1 看得見的城市:廣州、長崎、巴達維亞,以及一段全球貿易的發展史 2015-04-04 00:45:48 1 【三國蜘蛛網】孫吳一族的死亡詛咒 2015-04-27 06:00:54 1 【台語原來是這樣】「台式馬卡龍」的台語怎麼說? 2015-10-14 09:00:59 1 […]
↧
圖說黃泉會母:挖洞專業人才
前情提要:圖說黃泉會母:春秋時代的母子戰爭 撰文:野蠻小邦周 繪圖:AiLin 完整故事請見:春秋時代的恐龍家長、媽寶與加倍奉還的腹黑哥哥 ※本文由臺北歌劇劇場贊助製作,特此感謝 〈人物介紹〉臺北歌劇劇場藝術總監:國家文藝獎得主-曾道雄教授一生充滿傳奇故事性的曾老師,雖經歷政治迫害,仍舊在西班牙學成後選擇返國投身教育,為臺灣孕育音樂人才。畢生創作不輟,從音樂本質出發,融合文學、歷史、舞蹈等,期待讓更多人看見歌… 由臺北歌劇劇場Taipei Opera Theater 貼上了 2015年12月21日 更多故事: 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十)1979年.臺灣關係法 2015-08-01 09:00:55 1 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一)1568年.荷蘭與八十年戰爭 2015-08-01 09:00:43 1 【深夜食堂】白居易的粽子 2015-06-13 02:55:25 1 國父的愛情:土耳其領袖凱末爾和他生命中的四個女人 2015-11-26 09:00:40 1 【說書】台灣人的牽絆 2015-11-07 15:00:07 1 販夫走卒賣貨郎,宮女太監守門兵:清代紫禁城裡各種無聲的生命際遇 2014-12-30 10:15:55 1 【歷史關鍵詞】自由:多少的幸福與罪惡,假汝之名? 2015-03-01 09:00:43 1 有故事的昭和時代建築(二):坂出人工土地 2015-02-03 10:03:13 1 【歷史關鍵詞】革命:一個來自天上的詞彙,如何改變了人間的歷史 2015-03-28 22:02:50 1 登基之路:英國伊麗莎白二世的前半生(下) 2015-12-29 09:00:01 1
↧
擱淺的天運號:越南難民潮帶給香港的道德兩難
敘利亞內戰引發的難民潮最近被廣泛報導,其中一張三歲敘利亞男童伏屍海灘上的照片更於全球引起極大迴響。 敘利亞內戰於2011年開始,難民潮於2012年末漸趨嚴重。無數難民坐船穿過地中海前往歐洲沿海各國,如希臘、意大利,繼而前往德國及法國等地展開新生活。 迄今,已經有超過四百萬難民逃至歐洲。各國政府仍然在商討妥善的難民政策。 除一般乘座小船到達歐洲的難民外,不少不法之徒借此機會大發難民財,偷運難民到歐洲牟利。2015年初兩艘貨輪藍天M號 (Blue Sky M.)和伊紮丁號 (Ezadeen) 被意大利救援隊截獲,船上有1200名難民。救援人員發現貨輪時,船員已將船調至自動導航模式,棄船而去。這是首次有人蛇集團以貨輪運載敘利亞難民到達歐洲。這種運載難民新方法引起極大爭議——接收無助的難民固然重要,但似乎間接鼓勵了人蛇集團偷運難民至歐洲這一行為。 人蛇集團偷運難民到外國藉以牟利並非新鮮事,早在1970年代越南赴港的難民潮中就已經出現了這樣的案例。 遲到的貨輪:難民從何處來? 1975年4月30日西貢失陷,宣告長達20年的越南戰爭正式結束。當時距離越南較近的新加坡、泰國等均對難民採取強硬態度,拒絕難民登岸。由越南到香港,船程不到10日,不難想像,香港成為難民尋求國外庇護的理想中轉站。 1979年5月,丹麥貨輪奇勒拉馬士基 (Clara Maersk)在來港途中救起3700多名越南難民,揭開香港越南難民潮的序幕。 長達25年的香港越南難民潮,隨著最後一個難民營於2000年關閉正式結束。 香港大部分的難民中心都由政府暫時出資營運,直到現在,聯合國難民公署仍然虧欠香港政府11.62億港元的債項,港府於2011年仍然在向難民公署追討欠款。難民公署於1979年在香港正式設立常駐辦事處以應對越南難民潮,聯合國難民公署與香港的關係有不少地方值得討論。由於篇幅所限,筆者在此略過不談。 香港政府在不同時期都採取不同的難民政策。總括而言,1970年代的難民政策比較寬容,自八十年代開始漸趨強硬,1982年的禁閉營政策以及1988年的甄別政策都極具爭議性,國際社會批評港府以不人道的方法處理難民問題。他們認為禁閉營政策令難民被困在營內不得任意外出嚴重侵犯難民自由,而甄別政策更令真正需要尋求庇護的難民被遣返。 可是,香港政府於1970年代沒有收到類似的批評,時任港督的麥理浩就曾表示: 「我在任其間沒有收到任何對港府難民政策的批評。」 一般來說,越南難民以兩種方法離開越南到外國。第一種,難民直接乘坐小船到河最近的國家,例如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這些坐小船的難民普遍都被收容允許上岸,等待美國、法國、澳洲等國家收容。可是,難民潮持續了兩三年後,難民依然沿沿不絕湧到東南亞各國,而主要收容國又減少收容難民的配額,無數難民滯留在難民營。東南亞各國開始收緊政策,只補給難民食水及燃料後,便要其離開。 第二種,難民乘坐小船離開越南,被途經的貨輪救起送往最近的港口。越南難民潮發生前,途經的貨輪救起遭受船難的人並送至附近港口一向都是國際慣例。但隨著難民潮日趨嚴重,甚至出現難民見到貨輪時自行鑿穿船身使船員不得不施予救援,各國政府其後達成共識,救起難民的貨輪必需駛往其預定的停泊港,不得將送難民送至其最近的港口。 有別於其他國家的強硬態度,1970年代的香港政府沒有將難民拒諸於門外,乘座小船或貨輪來港難民都被允許上岸安置,等待其他國家收容。但是1978年末出現的新一輪越南潮使香港政府陷入兩難的局面。 1978年7月3日,兩艘乘載了135名越南難民的台灣漁船到達香港。船上難民宣稱曾經向越南保安衛隊繳交黃金,因此才得以出境,但香港政府無法證實其真偽,同時,港府判定漁船的狀況不能繼續航行到台灣,故讓船上難民登岸及安置他們於難民營。 其後,隨著新一輪的難民潮不斷湧入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等接收難民的國家,政府陸續收到同樣的說法,他們不得不搞清楚事實究竟如何。調查結果證明,越南政府的確允許難民通過繳納贖款來換取離開越南的資格,而且不少亞洲船東甚至與越南政府合作偷運難民。 由於沒有先例可尋,越南政府有計劃地「出口」難民使各國政府不知如何應對。如果輕易地接收難民勢必鼓勵越南政府繼續「出口」難民牟利,沒有限制地隨意讓難民坐船離開是置難民的安危不顧,收容國及臨時收容港也不能對難民數量及背景作任何準備。 1979年2月7日,載了2700名難民的巴拿馬註冊貨輪天運號(Skyluck)毫無預警地抵達香港海域。船長宣稱天運號於1月12日由新加坡出發到港,其間於19及21日救起遭遇海難的難民。當時的香港總督麥理浩認為船長的故事不合情理,疑點重重。一般來說新加坡到香港的船程只需要8天,而天運號用了26天到香港。鑒於此,港府禁止天運號泊岸。 天運號並非第一艘涉及偷運難民到港的貨輪。同為巴拿馬註冊的滙豐號(Huey Fong)於1978年12月23日平安夜到港。滙豐號的預定停泊港為台灣,理應繼續航行,但船長宣稱船上難民不允許貨輪繼續航行,否則會將他殺死。 港府不願讓貨輪登岸,因為允許貨輪靠岸會確立一個非常壞的先例,以後救起難民的貨輪將不用理會其預定停泊港,直接駛到香港。港府曾計劃用拖船將貨輪拖至公海,讓船繼續航行到台灣,或派海軍上船控制滙豐號,然後將船駛到台灣。 但英國政府拒絕了港府的建議,為事件定下調子,港府不能以任何強硬的方法去阻止載有難民的貨輪進港。滙豐號於香港水域停留20多天後獲香港政府淮許泊岸。其後,警察於船上搜出約值150萬港幣的黃金,揭露船長及船員偷運難民的罪行。 與滙豐號相反,天運號在海上滯留近半年時間,香港政府最終迫於無奈才允許難民上岸。 天運號2月到港之後,船上一直有騷動。難民在船上滯留了一個月後,150名難民跳船下海游至岸邊。 四個多月後,眼見遲遲未能登岸,船上難民發起絕食抗議,甚至割斷船錨,輪船撞到附近的礁石擱淺。難民紛紛離船上岸,政府這才不得不允許船上難民登岸。 海事博物館的一幅油畫描繪了難民靠岸的情形。當時,畫作者Ken Howard正在香港籌備其個人展覽,天運號擱淺前,他曾上船探訪難民,之後他參考媒體發佈的照片完成此畫,重塑天運號擱淺後難民爭相上岸的一幕。 禁止登岸: 天運號擱淺如何發生? 香港政府為什麼不淮天運號泊岸,而將其扣留海上接近半年﹖ 港府當時在報章上的解釋是因為未能提供足夠的居住地方予2700名難民。這解釋明顯站不住腳,從天運號2月到港至6月擱淺期間仍然有超過6萬難民到香港,居住地方不足不能充分解釋港府的態度。 據英國政府的解密文件顯示,港府認為將天運號扣留海上可以對難民起到阻嚇作用,而且可以回應社會對難民政策的質疑。而且,英國政府不允許港府將載有難民的貨輪拖走,所以將天運號扣留海上也是港府沒辦法中的辦法。香港的政府新聞處每天都會搜集當日的中文報章以暸解民意,據政府新聞處每天出版的GIST顯示,當時港府已經注意到不少中文報章均不希望港府允許天運號上的難民上岸,擔憂這會鼓勵更多難民採用相同方法到港。 另外,也有中文報章比較對港府對待中國內地偷渡客以及越南難民的的政策進行比較。越南人與港人在地理以及文化上的差異都較大,只是因為他們向越南政府繳了錢就可以離開,輕輕鬆鬆地在香港上岸,等待海外其他國家收容。相較之下,在港有親屬的內地人,其文化與香港人較近,偷渡到港卻要被遣返大陸。 港府早於1975年時已經強調難民由於越南政治局勢不穩被迫離開,故需要提供人道支援,而中國其時沒有戰爭或不穩,每年又有大量內地人持官方通行證自由來往中港兩地,越南難民與中國偷渡客之間沒有可比性。可是香港市民仍然會難以理解這一種分別,他們所看到的是向越南政府繳款的難民得以輕鬆來港暫居,更被允許在香港工作,而偷渡來港的內地人一經被捕就會被遣返。 儘管香港政府打算以滯留天運號以阻嚇更多來港的越南難民,但最終還是允許其登岸尋求庇護。 正如當時的香港保安局局長戴宏志 (Lewis Mervyn Davies)認為,允許天運號上岸將會令更多偷運難民的貨輪到港,天運號難民登岸後的同年又有新安號(Sen On) 和夏龍號(Ha Lung)合共偷運4500名難民到香港。香港政府沒有任何方法可以停止難民到來。香港的英國駐軍司曾提出可以調用皇家空軍搜索難民時,海外發展部的官員對此建議嗤之以鼻:「當空軍留意到難民時可以怎樣,難道把他們的船炸掉嗎?」 天運號事件使香港政府陷於兩難的局面。一方面,港府認為基於人道立場允許難民登岸非常重要,這也是國際社會對人道主義的要求﹔另一方面,政府擔心接收越南難民會鼓勵更多難民來港,使香港不勝負擔。港府不希望為了完成對難民的人道責任而將社會對港府難民政策的信任作為代價。 人道主義的準則 國際社會對人道救援的要求往往與本地的民意相阻。這同樣體現在最近緬甸的羅興亞難民上。 羅興亞人是緬甸的穆斯林少數,常與信仰佛教的緬甸人發生衝突,緬甸政府甚至不承認羅興亞人為緬甸公民。由於長期遭受壓迫,數以千計的羅興亞人從水路逃至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地尋求庇護。 […]
↧
↧
【歷史小說連載】淺田次郎《一路》之翻越碓冰嶺
前情提要: 小野寺一路生長於江戶,直到十九歲才第一次踏上故鄉的土地──位於西美濃的田名部,然而等待著他的卻是燒成灰燼的破敗房舍,和視他如過街老鼠、避之為恐不及的鄉里鄰人。尊敬的父親在一場離奇大火中喪生,也燒燬了主公代代恩賜的家屋,按理本該沒收俸祿、斷絕家門的小野寺一路,意外換來將功贖罪的機會,但這機會卻是十九歲少年肩頭擔不起的重荷──率領名田部家臣們參謁江戶。 隔年一度,行經中山道前往江戶的十三天參謁之旅是幕府以來的規定,也是小野寺家代代相傳的職責,然而一路卻不曾從亡父那裡得過半點傳授。縱然學問、劍術師出名門,一介菜鳥長官又怎能服眾?兩把豐臣秀吉御賜的朱槍、一對壯碩威武的持槍家奴、一名勇猛果敢的前鋒勇士、一百兩餉銀和五十名徒士,時間短短三天不到,該如何備齊?一路別無所依,憑藉著唯一的線索──家傳《行軍錄》,硬著頭皮指揮前往江戶的參勤隊伍,踏上征途。 十二月的中山道,路途崎嶇險峻、風雪交加,難關一波接著一波襲捲而來,顛覆主家的陰謀又緊隨在後,無法如期抵達的危機節節逼近,一行人究竟能不能突破重重難關,成功踏入江戶城? 「暮六刻投宿,曉七刻出發」是旅行的原則。 換句話說,必須在日暮時分抵達下榻處,趁著天色未亮出發。漫長的一天結束後,如果又趁夜趕路,不僅危險,也會對身體造成負擔。既然如此,趁早出發更符合道理。 這天,曉七刻從信州岩村田出發的蒔坂左京大夫一行人,不畏信濃追分後的壅塞路段,翻越碓冰嶺,朝上州的松井田宿前進。 從佐久盆地到輕井澤,是繞過淺間山山腳一條又緩又長的上坡路,能在不知不覺間爬高,因此沒有翻山越嶺的辛苦。再加上天公作美,一路上只見山間日陰處稍有積雪。也就是說,被稱為中山道難關的碓冰嶺,因為上州與信州之間有段高度差的緣故,往京都方向的路程十分艱難,但往江戶方向則不那麼疲憊。 但隊伍已經精疲力竭。一想到只要爬過這山嶺,接下來就是平坦的關東平原,每個人心中都萌生一股安心,反而讓長途旅行的疲累一口氣壓了上來。可說是旅程還在半途,心卻早已飛過了終點。 「話說回來,這下坡也真漫長啊。膝蓋都發軟了,隨時會斷。」 矢島兵助一邊說著洩氣話,一邊走下曲折的夜間山路。杉林間本宿的燈火若隱若現,就像身在夢中似的,怎麼走也到不了。 「總覺得好像被狐狸給騙了,難不成我們一直在山裡頭原地打轉?」 中村仙藏無力地應聲,他的手中握著一根粗樹枝代替拐杖。大概是膝蓋發軟,使不上力吧! 「聽說松井田宿還得從坂本再走兩里十五町吶!光想就要頭昏了。」 兵助說完嘆出一口白色的氣息,仙藏板著臉罵他: 「你的牢騷話也太多了。每個人都一樣難受,適可而止一點,猴子。」 雖然因為動作靈巧而得到「猴子兵助」的綽號,但被人當著面喊猴子,兵助還是忍不住臉色一變。 「還敢說我?好好的一個年輕人,拄什麼拐杖!你也顧一下做武士的體面好嗎?」 「什麼!總比嘮嘮叨叨、洩氣話說個沒完的你還要好吧?你才要知恥一點!」 兩人邊走邊吵,連前後的同僚都開始口氣凶惡地埋怨起來。 「每個人都一樣累好嗎?」 「有空吵架,不如閉上嘴走路!」 「為什麼不在本留宿啊?」 「天曉得!你自己去問供頭。」 「啊,肚子好餓。」 「別說暮六刻入宿了,走到松井田都過五刻了吧!」 「我受不了了。」 「沒錯,受不了了。」 兵助俯視曲折的夜路。明明是不費力的下坡,每個人卻都像扛不住身上的行李似地,垂頭喪氣地走著。偶爾還有人「啊」地一喊,燈籠一掀,累得重心不穩,不小心絆跤或滑倒了。 漸漸地,連竊竊私語的埋怨聲也消失了。 究竟是怎麼回事?這真的是跋涉木曾路、翻越暴風雪中的和田嶺、一口氣通過佐久盆地的那支隊伍嗎? 難道真的是鬼怪作祟? ※※※ 「主公……?」 即使叫喚,轎中也沒有應答。一路一邊走著,屈身更進一步報告: 「就要越過碓冰嶺山腳,抵達坂本宿了。距離再過去的松井田宿,還有兩里十五町,主公是否下轎騎馬?」 主公睡著了嗎?隔了一段時間,才傳出一聲「不必」。 一路回望山路。蜿蜒曲折的下坡路,點點延伸出一條燈籠火光。步伐極為緩慢,就像《行軍錄》上記載的,一行人身心疲勞,幾乎到達了巔峰。 「隊伍靠攏!」 一路朝著暗夜命令。聲音確實被傳遞出去,但拉長的隊伍卻不見縮短。 「小野寺……」 來到道路大致平坦之處,主公叫了一路的名字。 「是!小野寺在此。主公您要騎馬嗎?」 「不……」 主公的聲音虛弱,一路不安了起來。 「好像有點發燒……」 一路覺得當頭被澆了一盆冷水。《行軍錄》上寫著:「萬一主公不豫臥床……」。 坂本宿的燈火近在咫尺,就在一路左右尋思時,主公以微弱的聲音說: 「不要驚擾坂本宿。應該經過的隊伍突然停下,會給眾人添麻煩,照預定行程往松井田去吧!」 從中山道的壅塞的程度來看,山腳下的坂本宿肯定住滿了旅人。如果這時有急病的主公停下轎子,肯定會鬧得雞飛狗跳。 坂本宿是上州安中三萬石板倉主計頭的領國,東依碓冰關所,西傍碓冰嶺,是處有四十間客棧的大宿場。主公沒有多說,大概是認為在這個時間和地點引發騷動,造成的麻煩也非同小可吧! 「距離碓冰關所只有半里路,請主公再忍耐一下。」 一路沒有停下隊伍,下命:「眾人快步前進!」 ※※※ 「哎呀呀呀,隊伍怎麼頭也不回地往前奔去?這是怎麼啦?」 […]
↧
【說書】人生這條路:讀淺田次郎《一路》
作者:盛浩偉(臺大臺文所碩士生,文學創作者) 江戶時代,德川家康統一天下後,遂開始以全日本的規模,整備各地通往江戶(今東京)的交通網絡。而至第四代將軍德川家綱,則奠定了日本五大主要幹道,通稱「五街道」,即指東海道、日光街道、奧州街道、中山道、甲州街道。這五條幹道原先非為庶民而建,而是為了加強掌握、支配各地的大名,並加強與京都、大阪的通信往來,政治、軍事性格十分強烈。而在這五條道路上,每隔一里(今三點九公里),便會設置「一里塚」,更會在適當的距離設置宿場,以供歇息。 這五條道路各自有各自的考量,如奧州街道乃連接江戶至奧州(約是今東北地方),面向上杉氏、伊達氏;日光街道乃奧州街道的旁道,通往會津(於今福島縣);甲州街道連接江戶與甲府(於今山梨縣),而甲府乃鎮守江戶以西的重鎮,更是江戶危急時將軍的逃難所。 最長的兩條,則是東海道與中山道。這兩條路,皆連接江戶與京畿,前者沿海西行,最終防備著豐臣氏、西國的毛利氏與島津氏等等;後者緣山前進,也是為了防備前田氏等。而與五街道成對的制度,則是各氏大名每隔一定時間,皆須踏上街道,往江戶晉見將軍,即所謂「參勤交代」。 到如今,這五街道行經之處,多化為日本的國道或鐵道。目前最常耳聞的,應是東海道。因為除了JR鐵道有「東海道線」以外,在文學方面,有滑稽本作品《東海道中膝栗毛》,當中主角彌次、喜多的幽默詼諧故事頗受歡迎,亦有電影改編如宮藤官九郎《午夜駭嗑浪人》;而在繪畫,最著名的則應是浮世繪師歌川廣重的《東海道五十三次》。 所謂「五十三次」,即是東海道上的五十三個宿場,此系列畫作即描繪各宿場之美景,現在也多印製成明信片、資料夾等,於淺草等觀光區販售,故但凡觀光客,就算不熟悉浮世繪、不知其名,也很有可能對其畫作有印象。 淺田次郎的小說《一路》,則試圖替另一條路——中山道,創造更多豐富的文化想像。中山道,或稱中仙道、木曾路、木曾街道等,橫跨現今之東京都、埼玉縣、群馬縣、長野縣、岐阜縣、滋賀縣,乃至京都,其行經山路,高低曲折,蜿蜒起伏,險峻之處所在多有;在江戶時代,則約有三十位左右的大名利用此道進行參勤交代,當中地位最高的,莫屬封地百萬石的加賀藩——順帶一提,加賀藩於江戶內的領地之一,即為如今的東京大學本鄉校區,其最有名的赤門即是面向中山道(今稱本鄉通)而建——不過《一路》則以地位特殊的「交代寄合」(按:即地位小於大名、但仍須參加參勤交代的旗本)西美濃田名部郡的領主,蒔坂左京大夫為中心,敘述其參勤交代的歷程。 參勤交代如前所述,說穿了只是「大名沿主要幹道入江戶」的簡單旅程,但身為地位非凡的大名,當中的禮俗、儀節、眉角,盡皆馬虎不得,非得有專業人員「供頭」的指揮前導不可。小說的取名,就是從這位供頭,小野寺一路的「一路」而來。 小野寺一家即出身西美濃田名部郡,自古代代擔任歷來蒔坂左京大夫的供頭。而小野寺一路虛歲十九,成長於江戶,年少才俊,但某日卻突然收到故鄉老家火災、父親葬身火窟的噩耗,加上蒔坂左京大夫的參勤交代上路在即,不可拖延,故一路只得硬著頭皮,回到故鄉田名部,拼著性命來指揮這一場馬虎不得的參勤交代。雖然他毫無經驗,也不曾受父親教授指導,但卻幸運獲得一本古書《元和辛酉歲 蒔坂左京大夫行軍錄》,也意外得到許多路上結識的人們相助,他遂想如法炮製,重現書中所記載那數百年前的古禮。 在這過程中,他也漸漸理解參勤交代與古禮的核心,並不單只是大名出遊,更具有行軍的意義。既是行軍,則時時刻刻遵守武士本分,發揮武士道精神,便是必須。於是,一路的這「一路」,便能夠開啟更深刻的內涵。就像是書中人物曾有一段對話提到: 「……就是因為怠忽古禮,武士才會權威盡失,每下愈況。既然如此,或許被我們遺忘的古禮當中,正隱藏著某些意義。」 藉由人物的奮鬥,側面刻畫出古禮、傳統所具有豐富意意義,在陳腐的儀式中重新發掘、找回儀式訂定之初的內涵核心,這可謂是整本小說最大的目的。更不用說,故事到了最後,早已不只是「參勤交代」,更關乎整個蒔坂家的未來之路、江戶幕府的未來之路,這些情節,在此就先按下不透露,留待讀者自行發掘。 小說自第一章以後,就開始不斷變換觀點,跳躍在各個人物之間,甚至借用動物的觀點來敘事,時而直寫,時而側寫,藉此豐富了故事。 當中,除了小野寺一路外,另一個深刻描繪的角色,便是蒔坂左京大夫。身為主君,地位崇高,卻也受著各種拘束,以及於公於私的人情牽扯。再加上此故事背景設定在文久元年(一八六一),是時已然江戶幕府末期,適逢日本國內開始風起雲湧、動蕩不安之期;面對如此環境、如此世道,蒔坂左京大夫選擇了壓抑自我、隱藏本心,甚至裝瘋賣傻,然而,其正直善良的本心、賢明正義的自我,卻又無法完全被這些外在俗世所湮滅掩蓋。於是,對於他的糾結、掙扎,例如書中提到: 「主公就算認為小野寺一路做得好,也不能輕易肯定家臣的表現。如果出聲表揚,家臣就會成為權威;要是隨意貶損,家臣則必會受罰。君無戲言,就是這麼回事」 都有相當精彩的描寫。小說同時,也藉此寫出了某種日本社會與文化中,對於待人處事的核心思考,諸如這一段: 要記住,武家是受農民供養的卑賤身份。 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顧慮自己的得失利益。 不許耀武揚威,要向人低頭。 隨時為他人的立場著想,不許為別人添麻煩。 還有,要知恥。 這種對武士道精神的重新詮釋,亦是一大可觀之處。 作者淺田次郎,對臺灣熟悉日本歷史小說的讀者來說必不陌生,除了改編成漫畫的《壬申義士傳》之外,其以中國清朝末期為題材的小說《蒼穹之昂》、《珍妃之井》等亦相當有名。《一路》也如他以往的歷史小說創作方式,在史實之內挖掘可以做文章的空間,填入架空的事件與人物,敷衍故事。 而其功力高強,去辨別哪些人物曾經真實存在、哪些根本是其想像(如前述的地名「田名部郡」、「小野寺一路」、「蒔坂左京大夫」等等,都堪稱小說中以假亂真的傑作),對於喜愛日本歷史的讀者來說,也是另一番樂趣。 在《一路》中,還暗藏許多作者獨特的幽默感。例如蒔坂左京大夫感冒時以蔥治病的段落,幾個人物互相說著「是蔥啊」的那種漫畫式描寫,又或者將前田家的公主設定取名為乙姬,讓人不禁聯想到童話〈浦島太郎〉的龍宮公主乙姬等等。 此外,還有些或許是臺灣讀者以中文難以理解的日文諧音趣味。小說開頭,便提到主角小野寺一路的「一路」,念法是ichiro而非ichirou,是單音節而非長音,在小說中也多次出現他人誤會一路名字的情節;故事到了最後,才揭曉原來這「一路」,除了字面上的「一路」之意——「一條路」,或者「一個勁地」——還隱含著「人生一路」——「人生這條路」,暗示要奮勇向前、用盡全副精力活著——的意涵,這也再次回扣到了小說的標題,更與這「一路」上的旅程,再次產生了共鳴。 本文由《新經典文化》贊助製作,特此感謝 人生中,總有一條試煉之路,面對嘈雜反對聲,你卻必須踏上它...... ◎第3屆本屋時代小說賞得獎作 ◎2015 NHK時代劇《一路》原著,永山絢斗主演 作者:淺田次郎 ( 蒼穹之昴、憑神 ) 譯者:王華懋 幕府末年,黑船駛入江戶灣,掀起搖撼250餘年太平盛世的大震盪。在不安的時局中,仍有一群人堅持走崎嶇難行的苦路…… 小野寺一路被迫繼承父職,銜命完成參勤交代。毫無經驗的年輕武士,憑藉著唯一的線索家傳《行軍錄》,率眾踏上十二日參謁江戶的不可能之旅。 更多故事: 【臺灣吧EP6】火燒島上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2015-04-09 12:09:59 1 【三國蜘蛛網】活在大哥的陰影下:荀彧與荀諶的兄弟情節 2016-01-11 12:54:43 1 【故事.與詩】這一天,不能說廣場 2015-06-04 17:22:24 1 海上舊夢:沙利文咖啡館裡的上海記憶 2015-10-17 15:00:54 […]
↧
【說書】臺灣大轟炸的歷史記憶:讀《空襲福爾摩沙》和《米機襲來》
作者:路向南(政大歷史碩士,現在是老台北、台灣史與民國史的探索者) 今年適逢台北大空襲七十週年,民間自發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讓台灣人在戰後長期失語的這段歷史記憶,再度浮上檯面,而前衛出版社於2015年出版的張維斌《空襲福爾摩沙:二戰盟軍飛機攻擊台灣紀實》與甘記豪《米機襲來:二戰台灣空襲寫真集》兩書,以大量的盟軍航空照片與詳實紀錄,讓我們重溫當時台灣人經歷大空襲的回憶。 發生於1945年5月31日的台北大空襲,可說是二次大戰期間,盟軍對台北最嚴重的一次轟炸,而當天的主要攻擊目標,是台北市中心的官署廳舍與軍事設施。 根據《空襲福爾摩沙》(頁294)的紀錄,美軍第九十轟炸大隊的4個轟炸中隊,各派出6架B-24,在上午11時40分左右,先以540磅集束破片殺傷彈,轟炸台北地區的日軍防空砲火陣地。接下來,第廿二、第四十三、第三八○等3個轟炸大隊,計80餘架B-24,以1000磅炸彈轟炸台北市,結果,便是《米機襲來》(頁22)空拍影像所見的景象: 圖片說明:台灣總督府中彈 。 在這張照片可見兩道明顯的濃煙,一道是台灣總督府遭到轟炸毀損而冒出的黑煙,另一道則出自當時豪華的「台北鐵道飯店」(位於現今台北車站對面),最後全毀。 有別於地方耆老口述相傳的記憶,細節可能已經模糊,或者有部分誇張,相對而言,以上這段盟軍視角的文字說明與航空照片,讓我們更加清楚認識,當時的大空襲究竟發生什麼事?對台灣造成什麼樣的損害?這兩本書的歷史價值便在於此。 特別的是,兩書作者張維斌、甘記豪皆非歷史學界人士,卻有極大熱忱利用閒暇時間,從事台灣大空襲資料的收集與研究,令人感佩。《空襲福爾摩沙》以文字為主,按日期排序,整理並考證不同來源的盟軍紀錄;《米機襲來》則以照片為主,以日治時期各州廳的空間範圍作為區分,呈現盟軍在各地的空拍影像。 如果把這兩本書互相對照參看,收穫更大。光是兩書中珍貴的航空照片,便足以拓展我們對二戰時期台灣歷史的認識,以及感受到駭人的戰爭氣氛。 例如,我們在網路上,能看到許多日治時期各地城市街景與政府機關的官方照片,卻比較少見到當時農村社會的真實影像,而在《米機襲來》(頁114-115)有一張攝於1945年6月鹿港的航空照片,讓我們看到傳統漢人聚落的情景,甚至連曬穀場以及農人飼養的家禽都清楚可見。 圖片說明:鹿港的傳統漢人聚落。 根據地方耆老的口述歷史,有當時製作假飛機,以誘騙盟軍掃射轟炸的說法(例如陳鏡泉「在水湳機場做假飛機騙美軍掃射」的回憶影片)。在《空襲福爾摩沙》(頁214-215)有一張美軍B-25於1945年4月轟炸「樹林口飛行場」(位於現今林口)所攝的照片,在照片背景的觀音山前,有轟炸機投下大量的23磅傘降破片殺傷彈,而在照片中央處,可見1架掩體內的欺敵用假飛機,印證了這些長輩們的記憶。 圖片說明:林口飛行場。 在盟軍空襲時,人們大多緊急疏散避難,所以在這些空拍影像,街道上或建築物附近幾乎看不到人影。但在《米機襲來》(頁218-219)的一張照片,盟軍於1945年4月轟炸「阿緱製糖所」(位於現今屏東)時,照片下方竟然看到兩位落單的小孩正在驚慌奔逃,尤其他們有如卡通般的大動作,時間就停格在緊張的生死瞬間,令人不禁為他們捏一把冷汗,不知是否幸運躲過這次空襲? 圖片說明:阿緱製糖所。 《米機襲來》(頁232)還有一張經典的空襲照片。美軍戰機於1945年2月飛越如今屏東上空時,拍攝的照片下方居然出現小小的生物陰影,被美軍稱為「好奇心殺了貓或台灣人」,換言之,可能已經命喪於無情的空襲行動,讓我們不勝唏噓。 圖片說明:好奇心殺了貓或台灣人。 沒錯,台灣大轟炸帶來慘重的傷亡與損害,而且有圖有真相,《米機襲來》(頁170-171)有一張攝於1945年5月嘉義火車站附近的航空照片,照片所見的房舍幾乎全數燒毀殆盡,不知造成多少人無家可歸,讓人聯想到大約三個月後,日本廣島與長崎在美軍投下原子彈後,建築物滿目瘡痍的慘狀,心情不禁為之沉重。 圖片說明:嘉義火車站附近。 此外,這兩本書的「前言」與「導論」,提供讀者對於台灣大空襲的初步認識,值得一讀。其中,張維斌在《空襲福爾摩沙》(頁7)提醒我們,當時空襲台灣的飛機不限於美軍,還包括澳洲皇家空軍、英國皇家海軍的飛機,都曾經零星參加任務,而編入第五航空隊的墨西哥空軍戰鬥機中隊,也曾派遣飛機到台灣執行任務。 塵封已久的台灣大空襲記憶,在今年被人們紀念與討論,而透過《空襲福爾摩沙》與《米機襲來》這兩本書,大量詳細的文字紀錄與珍貴的航空照片,將成為我們重新回憶、書寫與研究這段歷史的新起點。 更多故事: 為「祖國」而戰?──加拿大、魁北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2014-11-11 09:00:50 1 文化大革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2015-05-14 20:29:40 1 【絲路控】撒馬爾罕的金桃──影響世界的粟特人(上) 2014-12-07 14:53:11 1 【冷知識週刊】第十二號:神戶牛、鐵板燒與 Kobe Bryant 2015-04-25 16:41:55 1 三千年前的心醉心碎──《詩經》裡的男性愛情故事 2015-10-31 11:57:49 1 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九)1951年.舊金山和約簽訂 2015-08-01 09:00:08 1 記憶的政治:如何看懂日本歷史教科書爭議 2015-12-27 09:00:12 1 【國父「們」】同盟會篇:囧名之下─你還不認識的陳炯明 2015-05-29 […]
↧
【亞細安人物傳】酒家女的兒子、到處欠債的流氓:大越皇帝黎莊宗的復國奇聞
要認識一個國家民族,其中一個好方式是看他的民間故事,從民間故事中,可以窺見這個族群對萬物的看法,對事物的價值觀。今天就來說個越南的民間傳奇:「欠債的混混皇帝——莊宗中興」的故事。 話說,大概在中國明代中後期的越南,當時正值黎朝,顧名思義就是姓黎的當皇帝。這時候的越南王宮,也上演著皇帝大權旁落,奸臣弄權的戲碼。黎朝末年,就像東漢末年一樣,越南皇帝黎恭皇已經變成魁儡,在朝中權傾一時的大臣莫登庸,已經準備好要像曹操一樣篡奪政權。 恭皇當時已經被軟禁,在這個傳說中,恭皇有一次找到機會,逃出皇城,卻被追兵抓到,成為階下囚。在準備遣送回宮中軟禁時,一次在路邊的客棧,身為囚犯的恭皇遇到一個酒家女,酒家女跟恭皇墜入愛河,恭皇在一夜春宵後,告訴這酒家女:「其實我就是當今聖上,我為奸臣所擄,今日之後,你必懷有我子,此為玉璽,他日能證明我皇子身分,他必幫我報仇中興國家。」 之後恭皇就被莫氏所殺,所有姓黎的皇室成員都被殺盡。恭皇跟皇太后都被逼自盡,太后鄭氏死前喊到:「今日你莫氏殺盡我黎氏子孫,他日我黎家後裔,一定會復仇,讓你莫氏也嚐嚐斷絕血脈之痛!」 當時恭皇遇到的酒家女,知道自己懷了聖胎,到鄉間躲了起來。隔了一年,生下孩子,她給他取名「混混」,並告訴這孩子:「你父親姓黎,但是已經被老虎吃了。」這孩子就被當普通人一樣撫養長大。 當時窮苦孩子沒機會讀書,加上混混的母親出身酒家,也是低階社會的人。她為了讓孩子受教育學讀書寫字,就送到寺廟去當小沙彌。混混當了小沙彌以後仍調皮搗蛋,有一天,他看到佛堂內擺著香蕉,就放在護法金剛像前,他拿芭蕉扇擋住了金剛的眼睛,就拿起香蕉來吃,結果這一吃給住持師父看到,當場痛斥他。 混混心有不甘,寫了一個紙條塞到護法金剛像手上。上面寫:「虧你是個護法金剛,我們也相處這麼久,真不講義氣,師父出來也不忙掩護一下,這樣不如把妳給丟了!」結果當天晚上住持就做了夢,夢到護法金剛來說:「老方丈,你做什麼要為難皇上呢?他今天說我沒用處要把我給丟了,我才是冤枉啊!」住持看到神像跟他顯靈,嚇的醒了過來。 隔天,住持問小沙彌的父親是誰,混混說:「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爹姓黎,給老虎吃了!」老方丈當下知道混混就是真龍天子,因此更加用心的教導。 後來時局大亂,以前黎朝的將軍大臣們紛紛起兵造反,反抗篡位的莫氏。混混也在此時還俗回家,但整天無所事事,不過他為人俠義,交友廣闊,大家都喜歡跟他為伍。他常常為地方店家正義直言,與地方惡霸對抗。 混混平日就在酒家跟人喝酒聊天,常常跟店家賒帳,跟朋友借錢不還,那些酒肉朋友就說:「混混啊,你這樣到處欠錢不怕哪天被人打死嗎?看你這樣是要窮一輩子了!」想不到這時混混卻說:「這你們不懂了,咱等著看吧!我日後一定是成就功業的大丈夫!」人人聽到都當他在練瘋話,笑笑也就過了。 這時天下大亂,篡位的莫氏不得民心,舊黎朝的幾支軍隊已經勢如破竹,快要攻滅這個奸臣亂黨。其中最大勢力,叫做阮淦,阮淦是越南最後一個朝代阮朝的先祖。阮淦已經收復江山大半,這時卻有個問題,他必須找到黎朝的子孫,協助中興黎朝。可黎家人早被姓莫的殺的片甲不留了,上哪找皇子呢? 他因此向上蒼祈禱,求天帝能幫助他這個忠臣,中興黎朝。想不到,上天還真的顯靈,他聽到神仙跟他說:「明日你就去市場,看到在某個店鋪樑柱上的人就是聖裔。」 阮淦因此帶著大隊人馬上街巡視。這時候的混混也想湊熱鬧看看,但是包圍的群眾太多,他就爬上一個柱子,抱住了柱子看遊行的隊伍。 當時,阮淦回頭看到了混混,但覺得是個下里巴人的樣子,他直覺這種人不可能是皇子,轉頭繼續搜尋其他的人群。晚上,阮淦又夢到仙人跟他講:「你為什麼錯過了聖上?你今天已經找到他了!明天你再去漁港,那頭戴鐵帽的就是他!」阮淦才知道,那鄉下小子真的是皇上,隔天又帶著大隊人馬要去尋找。 當他們在漁港又看到那少年,阮淦就派人馬要去攔下,混混以為是官兵要抓自己,拔腿就跑。他被抓到以後,阮淦直接下跪說:「陛下,請您不要害怕,我們是來迎接您回宮繼位登基。」 聽到這句話的混混嚇死了,他大喊:「誰是你皇上,你在說什麼?我媽是個酒家女,我爸早就被老虎吃了!」 但阮淦循線找到了混混母親,混混母親看到大隊人馬,抓著自己兒子,說他是皇上,也知道時候到了。她拿出當年恭皇給她的玉璽,混混才知道自己原來是個命中注定靠爸族,就這樣莫名其妙給他當皇帝了。 阮淦請混混登上轎子,幾萬人簇擁下回到皇宮,這時混混的朋友才知道,原來當時混混說的鬼話是真的。 這個故事就這樣結束了,但這是基於真人真事的傳奇,講的是後黎莊宗中興的故事。黎莊宗本名叫寧,歷史上的記載,只有說他是阮淦將軍從民間找到的黎氏後人,其他傳奇內容,都是民間傳說後加入的。其實,莊宗曾經流亡到哀牢,就是今天的寮國,也向明嘉靖帝請求過救兵,而莊宗雖然號稱中興黎朝,但是實際的政權是掌握在阮氏手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管你出身多麼貧苦,就算你媽在酒家做事情,你爸爸被老虎吃掉,小時候沒錢讀書被送到寺廟當沙彌,最後只是街坊的流氓,只要做到一件事情,你就有機會成功。所以,不管遭遇多少困境,都不用害怕失望,因為這件事情做到了,沒有什麼困難可以攔阻你,非常的簡單,就是——「你爸本人就是皇帝」。 好,講正經的,而這個莫氏成為越南歷史千古的賣國賊跟笑話,因為他假稱黎朝無後,要登基為安南王,卻被明朝識破,欲討伐他,最後還是靠著賄賂邊境官員,才得以息事寧人。而莫登庸只做了兩年的皇帝夢就死了,他的莫朝只控制了越南北部一小塊,南方則由阮淦扶植莊宗,建立了後黎朝,形成南北對立。直到清初,阮主的後代才統一越南,建立阮朝。 這個故事在越南民間被津津樂道,主要在於飛上枝頭當鳳凰的寓意,還有邪不勝正的概念,有點像中國趙氏孤兒或哈姆雷特,流氓的情節又跟漢高祖的遭遇有點類似。故事也許暗示了越南民間對於小人物的期許:任何一個鄉間不起眼的流氓混混,有一天可能都會成為留名一方的大丈夫。 更多故事: 【深夜食堂】一次看懂,烤鴨的歷史 2015-05-23 08:00:10 1 【香港故事】調景嶺與美國的中情局:台灣之外的「反共遊擊隊」 2015-02-02 10:14:23 1 苦命天才的前半生:論盧梭(一) 2015-12-30 09:41:10 1 【備課漢筆記】什麼是歷史系的基本能力,又該如何培養? 2015-12-26 14:10:56 1 【說書】故鄉在何方:一位台灣少女的漂泊旅程 2015-11-28 09:00:00 1 從必死無疑開始說起:器官移植簡史(一) 2015-11-04 13:49:05 1 【冷知識週刊】第二十七號:飛行荷蘭人的無盡旅程 2015-08-15 23:23:42 1 【神北克漫畫工作室】國奴──第二話:初次見面 2014-12-04 04:18:00 1 […]
↧
↧
民意調查能夠拯救民主嗎?
在臺灣,選舉罷免法規定選前十天不得公布民調,以免影響選舉結果,所以這個時候,你應該看不到有機構發布最新民調了。 民調已經是現代選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至少在美國與臺灣都是如此),美國也將在今年進行總統大選。《紐約客》作者Jill Lepore去年十一月,撰寫了一篇文章〈政治與新機制:從民調到資訊科學的轉變對民主的意義〉(Politics and the New Machine: What the turn from polls to data sciences means for democracy),介紹了民調的發展史、以及民調對民主制度的影響。回顧這段歷史,也許會給今天的我們一點啟發。 讓我們回到一個世紀前的美國,從1908年說起吧。 如果1908年時,你是一名年滿21歲的美國男性,那麼你就會收到報章雜誌寄出的選票,圈選好之後,你得把選票寄回該媒體,之後才會轉給政府。 因為如此,全美發行量最大的雜誌《讀者文摘》在選舉結果正式公布前,就預測了大選的選舉人票票數[1],並率先推算出塔夫脫(William Howard Taft,1857-1930)會是新的白宮主人。這被一些人視為民意調查的濫觴。 在接下來幾年內,《讀者文摘》連續多次命中總統大選結果。但在當時究竟調查了多少人,才能獲得準確的民調結果呢?這裡有個可以當作參考的數字:1920年總統大選,《讀者文摘》一共寄出1100萬張選票。 不過,《讀者文摘》的神預測沒有一直延續下去,因為他們在1932年、電話還不夠普及的時候,就開始啟用電話民調,結果是低估了民主黨候選人──小羅斯福的得票。原因很簡單,因為共和黨的支持者比較有錢,家裡才能裝電話,電話民調的結果自然出現了差錯。 四年後,也就是1936年,西北大學新聞系教授喬治‧蓋洛普(George Gallup,1901-1984)看出了問題,成功預測《讀者文摘》的民調失準,而小羅斯福將再次勝選。 你可能有聽過「蓋洛普」這個名字,他後來創辦的同名研究所,將成為二十世紀全球最知名的民意調查機構。蓋洛普是統計學家,靠「抽樣調查」名留青史,他發明的抽樣方法,現在在國中生的課本裡就看得到。他早期使用配額抽樣的方法是這樣的:如果美國投票人口中有12%的黑人,抽樣調查中的黑人比例也必須是12%;投票人口中有24%的天主教徒,那麼調查中也必須有24%的天主教徒。以此發展成一套非常精密的抽樣、統計系統,以用少量的子群體推算真實的母群體。 在這套抽樣背後,蓋洛普還有他的一套政治理念。他說:「我想對每個重大議題做民調。」他認為,民調將是民主的必備要素,選舉兩年才一次(總統和國會議員選舉交錯),但「我們需要無時無刻都知道民眾的意志」。他認為民調能夠將政治還諸於民,宛如回到北美十三州、那個小國寡民的時代,而附和他的人更稱讚「民調是自秘密投票之後,對民主來說最偉大的發明」。 不過現實未必有如蓋洛普所想。比如,當時美國南方經常不讓黑人投票,蓋洛普因此在民調中下調黑人的比例。如此一來,按照蓋洛普構想所設計出的民調,雖然能夠預測選舉結果,而未必能反映真實「民意」。 1930和40年代,有些美國的民調單位,被外界懷疑是偏好特定政黨,美國國會因此經常調查民調機構,要求他們向大眾公布抽樣和統計方法,以昭公信(有如現在法國政府想要知道Google搜尋引擎的演算法)。 民意調查在二十世紀中葉的美國引來正反不同的意見。有議員跟蓋洛普一樣認為,認為民調屬於直接民主,只不過他們和蓋洛普的立場不同,認為直接民主,從本質上就違反美國代議民主的精神。政治學者Lindsay Rogers更認為「民調就是一種多數暴力」。不過另外一些社會科學學者,則是極力捍衛民調的重要性,原因是:民調的背後就是源源不絕的研究經費。 到1970年為止,民調大多還是由專業的學術機構執行,但是1975年《時代》雜誌和CBS電視臺發表了第一份媒體民調,成為現在民調亂象的濫觴。蓋洛普公司前副主編David Moore就曾經表示:「媒體民調給了我們扭曲的選舉氛圍,在政策議題上製造虛假的社會共識,同時侵害美國民主。」另一名學者、密西根大學教授Arthur Lupia甚至說,媒體民調都應該加上警語:「僅供娛樂用」,以免民眾當真。媒體民調的出現,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卻也讓學術圈和民調機構紛紛和他們劃清界線。 除了媒體的出現外,科技的進步,也為現代的民意調查帶來很大的問題。 根據美國法律規定,民調單位不可以自動撥號到手機做民調。但是,家中沒裝市話的美國人已經超過40%,如果只採用撥打市話,抽樣的對象,可能都是年齡可能較老、立場較保守的選民,當然無法正確反映民意。 那加入年輕人常接觸的網路調查呢?其實問題更大。因為,網路是受訪者主動接受訪查,政治傾向較激進的人比較願意表達自己的意願,受訪意願較高,結果仍然無法反應整體民意的趨向。綜合這兩項原因,美國民調多是綜合市話和網路民調,其中的比例該如何拿捏,就是一門學問了。 這些年,媒體民調公信力不佳,加上民眾日益重視個人隱私,造成現在美國民調受訪率只剩下個位數,和一開始《讀者文摘》得到1100萬選票、民調受訪率超過九成,可說是有天擾之別。結果,民調機構得花更多的錢、調查更多的人,才能讓子群體數具有可信度,但獲得的結果,卻不一定能反映真實情況。 儘管民調調查有這些紛紛擾擾,但有不少人主張,重大議題(例如同性婚姻)需要民意基礎當後盾,必須先做民調,再以此作為政策調整的基礎。不過,只靠民意調查其實無法解決問題,因為光是民調本身的角色,就可能充滿爭議。比如,關於重大議題的民調應不應該公布?還是只作為內部決策的參考?民調一旦公布,就可能會讓中間選民往支持率高的選項靠攏,反而坐實了蓋洛普公司前副主編David Moore的批評:「媒體民調在政策議題上製造虛假的社會共識。」 媒體民調引起爭議的另一個例子,是2015年共和黨的初選電視辯論。由於參選人數爆炸,Fox電視台決定以民調決定誰有資格參加辯論,民調數字太低的候選人就無法上臺。不過一開始民調低,就代表他一定沒機會嗎?當時距離選舉還有超過四百天,其實變數還很大。此外,民調落後的參選人,未嘗不能刺激選民和其他候選人思考的政見,如果民主是要讓不同聲音出現,那排除民調落後的參選人,未必就是最好的選擇。 這幾年因為網路科技的進展,提倡直接民主的風氣越來越興盛──想想台灣的i-Voting。英國首相卡麥隆的前幕僚Steve Hilton,也創立了一個民意監督網站,民眾只要登入網站,即可以檢視不同議員在特定議題的立場,進而決定要捐款給誰。按照這個方向發展,也許將來我們可以利用科技,落實直接民主,操控代議士?想像有一天,有個app可以連結你的銀行帳戶,只要你支持的議員在國會投票的結果,符合你的想法,系統就會自動扣款,成為他的選舉基金。這樣一來,不就是最民主、最能掌控議員的行為嗎?有趣的是,當Jill Lepore對Hilton提出這個想法時,他卻持著保留的態度,因為他說:「不能每件事情都交由多數決」。 從民調的起源到今天的科技與直接民主,Jill Lepore認為,民調在歷史的變化中,可信度不斷下降,影響力卻持續提升,十足是個弔詭的情形。今天的政治流行民調治國,「罔顧民意」也成為批評政府施政的常見話語。不過到底是什麼是民意?民調,尤其是媒體上公布的民調,真能反映民意嗎?民調在民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值得所有人靜下心來仔細思考。 *延伸閱讀 Lindsay Rogers. The Pollsters: Public Opinion, […]
↧
林業家的難題:日本時代的臺灣芭蕉、蕉農與抗爭
1924年到1925年間,一位住在霧峰的農民張質向大寶農林部承租了萬斗六一帶大概十多甲的林地,然後又將它租給了芭蕉業者讓他們去種芭蕉。此時,臺灣總督府派遣一名叫稻村時衛的技師,來大寶農林部承租的樟樹造林地進行例行檢查,發現這個地方的芭蕉太多,會妨礙到樟樹造林進度,要求大寶農林部給個交代,大寶農林部當下就同意把這些芭蕉砍掉。1927年1月大寶農林部通知張質快點砍掉芭蕉,只是種了這麼久的芭蕉,加上雙方有契約證明承租關係,說甚麼張質也不想執行這項命令。 結果大寶農林部不僅一狀告上法院,並從8月14日起,陸續派遣二十多名苦力,在警察護衛下,強行砍伐十餘甲共一萬數千棵的芭蕉,臨走時,還通知萬斗六其他65名芭蕉業者,最晚到九月底,要再砍掉一百五十多甲林地上大約十五萬棵的芭蕉。急得像熱鍋上螞蟻的蕉農,在8月29日派遣了五名代表到臺中芭蕉組合拜訪渡木副組長,希望透過他向臺中州知事佐藤續陳情,並且和大寶農林部交涉,希望能延期一年,等到芭蕉結實後再砍掉。交涉後,大寶農林部同意再寬限一年。 期間,怕農民反悔,還要求農民蓋印簽署,要他們同意絕不做出反對砍除芭蕉等行為,這聽起來似乎也未違反當初寬限一年的約定,只是農民組合大屯支部於此時跳了出來,說要為蕉農爭取權益。在他們的鼓動下,半數以上農民都不肯簽署,此時,大寶農林部急了,於是…… 1927年10月15日這天,大寶農林部偷偷派遣一百多名苦力,進入自己於萬斗六一帶向臺灣總督府承租的林地,準備砍掉林地上那一大片芭蕉,但早已聽到風聲且「傢私傳便便」在旁看在等的蕉農們,頓時蜂擁而上,死命要抓住苦力手上的鐮刀。混亂之中,雙方一陣拉扯,情勢一時無法控制,不得已,大寶農林部只好叫苦力撤退。 到了10月18日,這天剛好是臺中芭蕉檢查所檢查蕉農芭蕉的日子,很多來這邊繳交芭蕉的蕉農,有一部分種蕉的林地就是向大寶農林部承租。他們聽聞前些日子的抗爭,心情也都感到相當地焦慮不安,深怕自己的飯碗將不保。於是當天將近150名蕉農,在農民組合的帶領下,於下午一點左右來到了臺中州廳,並在外面喧囂鼓譟,希望向知事陳請。 當時知事剛好很巧地說他不在,於是委由地方課長松岡一衛出來摸頭,在聽取他們的要求後,松岡課長卻很委婉地拒絕,讓農民頗為光火。我猜測當時的回應應該是這樣的:「這件事我會稟告上級,待我們開會討論出一個合適的辦法之後,再跟各位作一個討論」。 古今中外,只要出現這種類似的回應,就會一句話惹毛抗議群眾,當然在場的農民也不例外。他們在廣場上吼得更大聲,造成圍觀的群眾越來越多,但經過大約兩小時半以後,因為臺中州廳的官員仍舊不肯出面,不得要領之下,只好自動解散離去,這個事件就這麼不了了之。 說到這邊,應該有人發現一些奇怪的地方,既然是向官方承租的樟樹造林地,為何又可以租給別人?而且租出去以後,種的還不是樟樹而是芭蕉?最重要的是,還不只這片,還有其他地方也是同樣情形,這感覺起來好像大寶農林部正事(種樟樹)不幹,反而淨種一堆芭蕉。同意租給別人,同意他人種芭蕉,結果一紙調查,又任意強行砍樹,這不是標準的萬惡財團會幹的事嗎?既然這樣,當初種芭蕉幹嘛?不種不就都沒這些麻煩事了嗎?但其實,不種會更麻煩。 大寶農林部是日治時期一家專門經營農林業的日本公司,1906年9月1日創立,一開始就在愛知縣、北海道種水果,後來又到朝鮮和臺灣發展農林業。1907年臺灣總督府鼓勵民眾參與樟樹造林事業後,大寶農林部也被「成林後土地就是你的」這項誘因給騙了進來,殊不知造林業是一條燒錢可以燒到湯可蘭的不歸路。之所以燒錢,是因為造林造到樹木長高,都是長達好幾十年的時間,這期間只能不斷投入資金,除了兼差以外無法有任何收入,要一直到樹木長到可以賣人之後利潤才開始回收。這著實是一件讓人困擾的事情,但臺灣總督府當時允許的某一項技術卻可以稍微解決這種困擾,那就是「間作制」。 1900年起,臺灣總督府已經開始種樟樹,也深知造林有這個問題,直到1904年一位叫伊藤貞次郎的技手,引進了一種叫「間作」的技術。所謂間作,就是在林間隙地種植一些無礙於樟樹生長的作物,例如蕃薯、生薑、落花生、大小豆、陸稻、蔬菜等等。這樣有個好處,由於樟樹是很傲嬌的樹種,一不小心就會死掉,所以一直到他長大以前,能為他做的事就是一直除草和剪掉多餘的樹枝。有時候一年要除到三次,否則要是被大量的雜草佔盡了養分,掩蓋了日光,那就GG了。 因為作業很麻煩,時常除完這邊,另一邊又長出來了(大家可以去看三浦紫苑的《哪阿哪阿神去村》,光這工作就快把剛到村庄,一心只想回家和把妹的小屁孩平野勇氣給搞死了),若不是自己的林地,難免會有一些惰性,加上巡守人員永遠不夠,要確實監督有一定的難度。但各位想想,如果今天在樟樹旁邊種一些自己要吃要賣的作物,你會不會每天去巡視?每天去除草?當然會,如此一來,不僅可以一邊爽種經濟作物,而且無形中也照顧到了樟樹,簡直是「一兼二顧,摸蛤仔兼洗褲」。 一直不知該如何解決此問題的新竹廳長里見義正馬上接受此建議,並將其呈給殖產局看,殖產局也很爽快地同意,還列了幾個間作制的注意事項給宜蘭廳、深坑廳、臺中廳、苗栗廳、南投廳、斗六廳等地方廳的廳長參考。1907年推動民間樟樹造林後,也將這個技術編入當時推廣樟樹造林的官方出版品《樟樹造林法》。乍聽之下,問題好像得到了完滿的解決,但是這樣的技術有個前提,就是要懂造林的人才能用得恰到好處。否則過度種植將會不小心種到真正要造林的林地,進而影響整體的造林進度,而芭蕉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1902年香蕉首度輸入日本後大受歡迎,結果帶動了臺灣香蕉產業的興起,不僅從平地種到了山地,甚至還改良成適合生存於山地的芭蕉。由於其分布於與樟樹生長區域重疊的中低海拔山地(約海拔1200公尺以下),加上具有容易種植、生產費低廉等特質,而且其葉片又可以幫助樟樹苗木遮蔽過於強烈的日照,因此迅速成為臺灣中部樟樹間作的主要經濟作物。當然,這也成為大寶農林部可以同時解決作業者生計,也可以額外增加收入的經濟作物,所以他出租了土地,也鼓勵幫他種樹的作業人員種芭蕉。1910年、1915年和1920年頭汴坑、萬斗六甚至成為臺中芭蕉的生產中心。 但是,代誌不是憨人想得這麼簡單,不是每個人都知道這項技術的限制在哪,既然可以爽種就一直給他衝下去。結果不僅影響到正常的樟樹作業進度,還很過分地種到應該造林的林地內。這種情況當然引起了檢查林地狀況的技師的注意,為了顧全大局,不得以之下,大寶農林部只好砍掉過度擴張的芭蕉園,結果引起了這次的抗爭。 說到這兒,我其實非常同情蕉農的遭遇,畢竟當初大寶農林部同意且鼓勵種植,但又不顧承諾恣意收回與砍除,使得蕉農不得不走上街頭。只是,本文同時想提醒的是,作為投資風險高、利潤回收期長,而且沒有任何公開說明書可以取閱,就算取了也不見得看得懂的造林事業,大寶農林部之所以出租林地讓人民種植芭蕉,或者鼓勵人民種植芭蕉並從中收取利潤,乃有經濟上的考量。此即是大寶農林部在造林時必須面臨的難題,他需要這些額外收入來維持一個小型的森林經濟,但有礙於造林之規定,又不得不適度地砍除一些過度擴張的收入。 所以未讀內文前,或許有讀者會從「難題」一詞誤以為大寶農林部是個顧及農民生計、有良心的日本企業,惟實情並非如此,作為一個以利益為優先,自己都顧不了的財團,適時地違背契約趕走農民,也是很合理的事。 更多故事: 【說書】電影裡的戰爭影像:日本人如何記憶當年的那場大戰? 2015-12-31 09:00:08 1 【每周一畫】追尋太陽的靈魂,梵谷與《向日葵》 2015-11-15 09:00:02 1 【大人的世界史】安保抗爭──日本戰後最大的一場社會運動 2015-03-15 18:41:27 1 台灣崎嶇民主路:一個追尋理想的故事(一) 2014-07-16 23:47:36 1 從日本到敦煌,從印度到希臘──風神圖畫串起的世界史 2015-08-15 04:21:20 1 【國父「們」】 武昌起義篇(6):雙十夜戰 2015-10-09 21:00:46 1 【柔藍食單.紀念版】那些中國名菜的故事(一) 2015-07-19 18:00:46 1 【神聖羅馬帝國的王位爭奪戰】(三)父子相殘、好友反目:選舉掀起的腥風血雨 2015-07-29 10:51:39 1 慾望的文化:繩縛歷史探源(一) 2014-09-08 12:03:44 1 【說書】臺灣大轟炸的歷史記憶:讀《空襲福爾摩沙》和《米機襲來》 […]
↧
再讀《大憲章》:一份八百年前的法律文件,對當代中國法制有何意義?
1215年6月15日,約翰國王在蘭尼美德為法案蓋上王室的印璽,貴族在4天後重申效忠約翰。 2015年6月,英國和全球一起慶祝了一份文件──《大憲章》(拉丁文magna carta)的800歲生日。 約800年前(1215年),英格蘭的約翰王面對來自王位合法性、教會認可與反叛貴族的多重壓力;6月10日,數十名貴族策馬來到泰晤士河畔的蘭尼美德(Runnymede)與約翰談判。 談判的結果產生了一項和平協定,約翰被迫贊成反叛貴族提出的《男爵法案》(Articles of the Barons)。6月15日,約翰王在蘭尼美德為法案蓋上王室印璽,反叛貴族們則在四天後重新效忠約翰。 這份協議就是後世所稱的《大憲章》。一直到今天,《大憲章》依然是英國現行憲法檔案之一。 《大憲章》中所引入的分權概念也影響了世界各地的司法體系、人權檔案和民主政體,甚至包括 1776年美國的獨立宣言。約翰王在簽約當時處於一場政治危機之中,因此《大憲章》可說是迫於無奈和妥協的產物,《大憲章》對現代社會能有這麼大的影響,恐怕是約翰王始料未及的。 憲法文本與實踐 《大憲章》最重要的意義首先在於文本。其中諸如「我們不得出賣、拒絕或延遲任何人的法律公道與正義」(To no one will We sell, to none will We deny or delay , right or justice)等句子,已成為膾炙人口的名言。在為聯合國宣傳《人權宣言》時,前美國總統小羅斯福的夫人埃莉諾·羅斯福曾說過,《人權宣言》的目標就是「建立一個屬於全人類的大憲章」。 儘管經過多次修改,甚至又發生新的衝突和戰爭,1215大憲章文本依然對現在的司法、政治和道德影響深遠。在制度上,《大憲章》也引入了議會的前身,它代表的是能與國王協商的議會精神。當約翰之子亨利三世繼位後,貴族又提出針對議會制度更為明確的《牛津條款》(The Provisions Of Oxford),規範了議會召開時間、與會成員、與會者的責任與權力,也記載1258年6月召開了在日後被稱作「模範議會」(Model Parliament)的「大議會」(Great Council)。 道成肉身 1215大憲章現存四頁,分別存於大英圖書館、林肯大教堂和索爾茲伯里大教堂(Salisbury Cathedral)。索爾茲伯里大教堂為此舉行特別展覽時,更說明原委:迫使約翰王接受大憲章的貴族之一正是他同父異母兄弟:第三任索爾茲伯里伯爵威廉隆斯貝(William Longespée),因此索爾茲伯里大教堂就成為了保存原件的地點之一。 展覽名為「大憲章:正義、權力與聖言之靈」(Magna Carta: Spirit of Justice, Power of Words)。這個題目是隱含了大憲章的文本( “text”)中話語( “words”)的另一層神學意涵:上帝之道即Word,聖言,語出《聖經新約·約翰福音》:「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