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第一次去布魯克林的康尼島(Coney Island),我雖然不是道地的紐約客,卻是懷抱著懷舊的心情去的。 康尼島曾經是一座小島,後來填海與布魯克林相連,早在十九世紀末便是紐約人逐浪之地,時光移轉,蓬篷裙褪成了比基尼,充滿歡笑的遊樂場曾經風光一時,也曾經窮極沒落,看盡世間冷暖這句話用在康尼島身上,貼切的很。 閃著Wonder Wheel字樣的摩天輪總是有點不太安全地晃啊晃的,那些染成三層顏色的棉花糖、小林尊連續六年吞掉了吃熱狗大賽金牌的國慶日、夏日週末夜的煙火、五音不全的卡拉OK、木製雲霄飛車和美人魚遊行……康尼島無非是個顏色鮮豔有如馬戲團般的奇幻之地,散發著染壞髮色或藍色眼影的廉價感,而這種唐突有如賣弄風情老婦的模樣,整個紐約只有這裡表現得最淋漓盡致。 康尼島的氣氛有點類似當年的台北圓山兒童樂園或香港荔園,雖然到處放置裝可愛想討人歡心的遊樂設施,卻瀰漫著只有大人才能理解的風塵味,那些漫無目的繞著圈圈的小車小船小馬,喀喀撞撞醉酒一樣,從一個人的童年一直兜走到世界末日,彷彿怎麼也走不出魔障。多年來,圓山兒童樂園一直是淡水捷運線旁一段閃現的詭異風景,而康尼島則是布魯克林地鐵線末端的孽子──一個屬於紐約市卻時髦不起來也長不大的奇境。 西方有許多城市夏天時興一種暫時駐紮的遊樂場,暑假一過即拔營而去,把一切都搞得很海市蜃樓,康尼島的樂園雖然永不拔營,但是浮光掠影的氣氛一點都不少,彷彿古董市場裡面堆疊的舊貨,擺在不一樣的時代,透出一種近乎畸形的趣味。 1885 到1896之間,所有從歐洲搭傳來紐約的新移民在看到自由女神之前,都會先看到康尼島上一棟約十層樓高的大象〔旅館兼商場〕。我不確定前來尋求美國夢的人怎麼想,但是原本以為會先看到舉著火把的女神,卻先看見一隻高聳入天的花俏大象浮出海平面,這到底有多詭異呢?大概會覺得自己在做夢吧。 做夢是康尼島的專業。康尼島永遠是時空錯置的,夢境那樣的場合,無論在現實或想像中皆是異域。 這種強烈的特質已經讓康尼島變成了神話般的美國文化符碼,廣泛運用在各種創作之中。嗓音滄桑的路‧瑞德(Lou Reed)和湯姆‧威茨(Tom Waits)都曾唱過名為〈康尼島寶貝〉(Coney Island Baby)的歌曲,前者唱道:「記住,這個城市是個滑稽的地方,類似馬戲團或下水道那樣……」〔試聽〕,後者則唱:「她每夜都來,帶我去夢土。當我和她在一起的時候,我是城裡最富有的人……」〔試聽〕,不無憂鬱地描繪一種失去了童真的、成人世界的混沌。 成長於布魯克林的美國小說家亨利‧米勒(Henry Miller)亦曾在不少故事中描繪某種「康尼島心境」(A Coney Island of the mind)[1],那種破敗又帶點罪惡感的虛幻與癲狂,天然的戲劇張力讓康尼島變成了文學與電影中經常出現的舞台背景。 1959年,大膽探討種族問題的《春風秋雨》(Imitation of Life)一開場就是康尼島的海灘〔影片連結〕,兩個單親媽媽的孩子當時都還年紀小,還沒有體驗到現實社會中的種種階級問題,偶然地相遇了,天真地玩在一起,我特別喜歡這個故事的原點,它暗示了風雨前的寧靜,此時此刻眾生平等,也間接刻劃出康尼島特殊的地理與歷史位置──從文化意義上來說,康尼島向來就不只是康尼島,一心想打入百老匯當明星的白人母親,最後終於脫離了布魯克林的廉價公寓,從象徵俗眾又位處紐約最邊緣的康尼島,一步步爬到了曼哈頓的中心位置〔豪華公寓和百老匯〕,從邊緣人變成了聚光燈底下的人。 康尼島雖然隱藏惡之華,但也比主流社會更能展現兼容並蓄的美德,猶太人、南美人、義大利人、俄羅斯人等許多新移民和經濟弱勢圍繞康尼島而居,萬花筒般的人口組成,跨越種族、膚色和不同階層的遊客,使得康尼島和經濟相對強勢的紐約長島(Long Island)那些潔淨海灘大異其趣,象徵著某種美國民主共和國的理想。很不幸,《春風秋雨》中的黑人母親,終究只能在康尼島海灘和別人無所分別地享受一樣的陽光,此後,她只能持續在美國社會陰影中當個隱身的人。 《春風秋雨》上映二十年後,著名邪典(cult)電影《殺神輓歌》(The Warriors, 1979)出現了,講的是一個非常誇張的康尼島幫派出遠門火拼的幻想故事,裸著上身穿著皮背心的「戰士」們,搭乘地鐵千里迢迢穿越曼哈頓來到曼哈頓上方的布朗克斯(the Bronx)區和另一幫人火拼,整個故事非常天馬行空,剛好符合康尼島一貫無厘頭的岀格精神。《殺神輓歌》出現的年代,正是康尼島沒落的年代,此時的紐約犯罪率特高,一南一北位處邊陲的布魯克林和布朗克斯區域更因為是社會底層聚居之處,在現實與一般民眾的認知中是龍蛇混雜之地,危險而不可親近,《殺神輓歌》不過是借題發揮而已。 以上都是康尼島留給世人的普遍印象。然而,如果要說康尼島的經典代表作,除了《小逃犯》(The Little Fugitive, 1953)別無他選。這部宛如清流般的電影 ,徹徹底底清除了大人世界的塵穢,將童真和夢境般的本質還給了康尼島。 《小逃犯》是一部獨立製作的地下電影,當年拍攝完成後,雖然得到一些獎項[2],也獲得小眾的擁戴,但無緣上院播放。儘管如此,它獨特的拍攝手法,卻啟蒙了法國的新浪潮。如果沒有《小逃犯》獨立製片的示範,就沒有新浪潮──這是楚浮說的;《四百擊》也拍攝過逃避現實的少年跑到海邊遊晃的過程,只是《小逃犯》的「逃犯」年紀更小,距離青春年少的苦悶還有點遠。 《小逃犯》的導演包括攝影師莫里斯‧英格爾(Morris Engel)和作家雷曼‧亞伯拉希金(Raymond Abrashkin),他們從小在布魯克林長大,和許多其他的紐約客一樣,對康尼島都有分特殊的情懷,這份情懷正是《小逃犯》發想的起點。《小逃犯》的另一位導演則是知名攝影師露絲‧歐金(Ruth Orkin)[3],她從小在好萊塢長大,稔熟電影製作與剪接技巧。三人合作無間,還自製了一款可綁在腰間的35釐米手提攝影機,一方面可以拍攝出小男孩的低視角,一方面也可以拍攝康尼島現場而不驚擾遊客,讓群眾變成不知情的臨演,創造出最自然的風格。英格爾和歐金的攝影專業,使得《小逃犯》的畫面構圖、光線對比極其精準,幾乎每一個畫面都能定格成獨立的攝影作品。更難能可貴的是,《小逃犯》捕捉了此地不為人所熟知、洗盡鉛華的寧靜樣貌,包括無人的晨暮與傾盆大雨的時刻。其中的雨景〔片段連結〕,讓我們看到了遊樂場以外的街景與人,那樣的詩意與音樂性,很難不聯想到1929年荷蘭的「城市交響曲」風格紀錄片《雨》(Regen)[4],使得城市即景也出現了一種脫俗而抒情的美。 對於大人來說,除了遊樂,康尼島經常是一個滿足偷窺怪奇慾望的場所,在他處毫無品味可言的劣根性,在康尼島可以正大光明釋放,是以這一百年來,康尼島吸引了無數馬戲團、怪物展等畸零鬼怪的娛樂──我曾經在遊樂場周邊看到了一個低俗的「挫屎」人像,伏在一個水箱內,屁眼裡真的「挫」出假屎尿來,大家噁心地怪笑著,對這挫屎人指指點點,不敢相信居然有人會花時間設計出這麼噁爛的娛樂展覽。 但是在《小逃犯》裡面,所有康尼島乖張的原素,只出現在小男孩剛抵達遊樂園的那個剎那。導演模仿小男孩的視線,以仰角晃動拍攝了各種鬼假鬼怪的看板搭配鬼屋音效,非常短暫,然後就沒了。這些完全不是小男孩關心的重點。小男孩比較關心如何成功變成一個厲害的美國牛仔,或者順利獲得獎品,關心到他都忘了自己是來逃亡的。〔片段連結〕 因為這個精緻的安排,《小逃犯》非常乾淨地還原了康尼島作為一方夢土的初衷〔這個夢,甚至是美國夢,幼稚剛發芽的那種牛仔英雄主義〕,人人都能像個孩子,在康尼島拼湊而成的娛樂刺激中忘情逃避與假裝,在經過漫長的旅途後,也能成就想像中偉大的岀航或潛逃,這個過程,和看電影的初衷是一致的。 《小逃犯》的珍貴,就在於它在一個極其扭曲的地點和世道,呈現出一個寫實的純真年代,理想的樂園,儘管人總會慢慢長大。因此,不曉得為何,《小逃犯》總讓我想起《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的最後一句話:「於是我們繼續奮力前進,卻如逆水行舟,註定要不停地回到過去」。 註釋: [1] 「A Coney Island of the […]
↧
【電影、城市與歷史】康尼島的小逃犯:A Coney Island of the Mind
↧
【你不知道的嬉皮七部曲】(二)如何用音樂抵抗戰爭
記得以前還住在紐約時,有一陣子,只要每天步入地鐵站,幾乎每個月台都可以看到配槍的警察在月台上走動。偶爾打開新聞,你會聽說在時代廣場或是哪個人潮密集的地方又發現好幾顆未爆彈。每個地鐵車廂都有著 “If you see something, say something.” 的標語,提醒人們若是看到可疑人士要立刻向警方回報。美國的每個主要機場都設置了full-body scanner,讓你穿著衣服也覺得赤裸,若是你選擇不通過,就是搜身。 也記得有一次去工作的路上,在時代廣場的地鐵月台轉車時,看到好幾位FBI的探員、NYPD,還有一些身穿西裝的人在討論事情,而每個站在月台上的路人眼神裡都充滿着狐疑及恐懼。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耳聞過越戰,這雖然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但其實從戰爭爆發至今也才快要滿五十年。越戰影響了每一個美國人,而在當時,如果你沒有被徵召,一定也有認識的人被徵召。有超過兩百萬位美國人參與這場戰爭,有將近六萬個人沒有活著回來。 “Tell the Vietnamese they’ve got to draw in their horns or we’re going to bomb them back into the Stone Age.”- Gen. Curtis LeMay, May 1964 “告訴越南,他們最好小心點,要不然我們會把他們炸回石器時代。” 將軍柯蒂斯勒梅,1964年五月 當美國把幾位「顧問」送去幫助南越軍隊和奉行共產主義的北越鬥爭時,戰爭就開始了。在1965年,美國人民還不知情以前,美國政府就派遣了數千名地面部隊士兵(G.I.)到東南亞。雖然一開始,美國在這個戰爭所扮演的角色看似是有限的,但坐在五角大廈(The Pentagon, 美國國防部)的官員可是另有計劃,而且很快地就就讓美國深陷這場無法贏得勝利的戰爭。 “The draft is white people sending black people to fight yellow people to […]
↧
↧
【深夜食堂】高雄黑輪伯傳奇
雖然住過繁華熱鬧的大蘋果紐約,在那也見識過不少噱頭十足的下午茶點心,但每當午後飢腸轆轆之際,還是想起故鄉高雄的黑輪伯還有他那輛不鏽鋼打造的黑輪車,散發著黑輪香腸的味道,穿梭在前金區的大街小巷。黑輪這樣的台灣小吃,或許可以算是台灣式的下午茶,它的飲食方式從何而來呢? 如果用北京話念起來可能不知所以然。以台語發音的話和日文的關東煮おでん(O-den)有點類似,日本的關東煮應該就是台灣黑輪的起源。江戶時代發展出來的關東煮也隨著日本殖民台灣,將相關的飲食方式帶進台灣。跨海而來的飲食方式在台灣生根,不僅加進了台灣島內的食材,也讓黑輪的香氣、味道沾染了個人的記憶和台灣的生活與歷史。 台灣島內不同地區或多或少均有各自特色的黑輪食物,大致上黑輪食材以旗魚或者鯊魚魚漿再加上地瓜粉、鹽、糖以及其他香料製成,之後再衍生出相關的黑輪食品,例如魚丸、魚板、竹輪、蘿蔔、豆腐、米血與高麗菜卷等,炎熱夏季時出現在街頭巷尾的黑輪攤,寒冷冬季時在熱湯滾滾的火鍋內也可看見。當然,城市內三五步可見的便利商店也販售黑輪食品,已經慢慢收編了台灣百姓的季節食俗,一年四季隨時隨地可以吃到黑輪,但可以吃到貨真價實旗魚製成的黑輪機會反倒減少了! 相信不少讀者心中多少有自己理想的黑輪店家,他們可能在坐落故鄉廟埕的角落,可能在位居傳統市場內,或者可能跟我認識的黑輪伯一樣,曾經騎著他引以為傲的黑輪攤車四處訪尋顧客討生活。更重要的是,這些黑輪店家曾經跟著我們在某一段生命歲月中特別緊密,例如還是填鴨式時代的補習班生活,或者剛剛踏出社會的加班夜裡,幾隻口感扎實的黑輪下肚,再配上雞骨或者昆布熬成的熱湯,確實溫暖紓解了不少人緊張惶恐的生活壓力。 年少時居住在高雄的日子,確實也造訪不少黑輪攤,駐足香氣裊裊的黑輪熱湯前,隨意挑選幾隻黑輪,或者烤上幾片黑輪,或者一組大腸香腸,幾個朋友找一張板凳,翹上二郎腿,大口大口地咬下黑輪,補充南台灣熾熱天氣迅速流失的體力。在吃過的幾家熟識的黑輪攤,最投緣的還是經常在故鄉高雄前金與新興兩區經常出現的黑輪伯。 讀前金國小就見過黑輪伯和他太太,那時侯好像生意草創初期,用一台簡易的腳踏車架上臨時組成的木製黑輪攤,腳踏車旁放置一桶小瓦斯爐,經常在炎炎夏日午後出現在前金廟附近,有時候在前金國小國中附近,有時候在已經拆掉的市立游泳池附近。 黑輪伯出現時,攤位周遭總是擠滿顧客,有的喜歡傳統的水煮黑輪,有的偏愛味道特殊的烤黑輪片,更多聞香而來的勞工朋友喜歡一組「大腸香腸」,再配上特別醃製的小黃瓜醬菜,著實是一幅台灣味道甚濃的高雄下午茶組合。比起紐約經典英式下午茶的菁英氣氛與精緻點心,高雄黑輪伯的台式下午茶經常可以凝聚高雄前金區的社區意識,而且呈現藍領階級濃濃的男子氣概。 台灣的黑輪與江戶時代的關東煮有點類似,都是屬於庶民的飲食,江戶時代的關東煮以路台(路邊攤)的形式於路邊販賣,供給當時從遠地至江戶工作的男性立即、快速的食物。 我和黑輪伯的熟識其實頗為意外。九零年代初期高中考大學落榜,繼續到七賢路的高四重考班深造,但教室黑板上的密密麻麻的考題仍然無法吸引我的注意。在朋友介紹下,我把補習班重考重擔擱置一旁,跑去幫忙某一位D 黨候選人競選立委,實際體驗草根民主如何進行。那年競選期間,幾乎每個晚上均有小型政見發表會,三四天則有重量級的政治人物南下高雄幫忙候選人宣傳造勢,而我就是在競選晚會遇到黑輪伯,彼此話機相投,一下變成好友。 每晚的造勢晚會選在不同國中小舉辦,我負責拿競選旗幟、排列座位、有時候還要掌聲鼓勵大聲吆喝。至於黑輪伯大多忙於招呼客人,一直要等到賣完黑輪之後,我們才有時間臧匹時事、月旦人物,話題小至今晚造勢人數的多寡,或者黑輪伯的生意好壞,大至當年全國縣市長,或者民意代表的選情走向。黑輪伯說很難得找到我這種年輕人,可以放下重考課業不顧,竟然跑來幫忙候選人選舉。我也回答說:讀書確實重要,但是幫忙候選人可以直接且深刻地觀察到台灣的草根民主,這種機會相當難得! 幾個月下來和黑輪伯逐漸熟識,我經常向他分析選情,例如候選人的特質與競選方式,以及當年高雄與台灣其他地方選舉情勢。有趣的是,我的分析與選舉結果經常不謀而合,出入甚小。黑輪伯很訝異我對選舉怎麼如此了解,我通常笑笑回答:就是多看、多聽、多學而已! 選舉結束後,我們幫忙的候選人順利當選,競選人員也在一片鞭炮聲與歡呼聲中解散,此時我又回到七賢路補習班繼續苦讀,黑輪伯也繼續張羅他的黑輪生意,我們見面的次數變少了,但關心台灣的熱忱依舊不變。大學時代寒暑假回到高雄,偶而在街頭巷尾巧遇黑輪伯,我一定會跟他閒聊兩句,叫兩串考黑輪片來吃,重溫過去年少輕狂的青春歲月。 再過幾年到中北部讀書,吃到黑輪的機會減少許多,而且大部分的黑輪食品只能在便利商店買到,面對這些水煮黑輪,通常很難引出消費慾望。再過幾年到美國讀書,工作到下午飢餓時,通常是咖啡伴隨餅乾之類的食物,已經沒有機會再吃到香噴噴的現烤黑輪片了! 今年暑假回到高雄,看到黑輪伯已經租下一個騎樓繼續經營生意,也有許多新的朋友繼續消費捧場,看到顧客們大口大口地咬下黑輪的神情,彷彿把我帶回二十幾年前第一次吃到黑輪伯烤的黑輪片。 更多故事: 風雨前的寧靜: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 2014-06-27 00:13:04 1 中國、日本,以及圍繞著琉球的爭議 2015-04-05 15:52:41 1 如何面對歷史傷口──在德國,一場追尋正義的漫長之旅 2015-03-03 22:44:29 1 【冷知識週刊】第六號:一場甜蜜的災難──波士頓糖漿大爆炸 2015-03-14 09:00:55 1 色情、哲學、與十八世紀法國的出版業──哈佛大學圖書館館長Robert Darnton訪談(二) 2015-03-05 14:02:35 1 【國父「們」的故事】─同盟會篇:被遺忘的智者,宋教仁 2014-11-27 09:36:54 1 【你不知道的嬉皮七部曲】(二)如何用音樂抵抗戰爭 2015-07-11 09:00:37 1 【歷史知識考掘學】猶太人起義留下的千年寶藏 2015-04-16 10:41:18 1 【冷知識週刊】第二號:Godiva傳奇 2015-02-14 01:05:13 1 【電影、城市與歷史】岸上風雲:紐約碼頭的暗黑生活與政治角力 2015-06-18 […]
↧
【冷知識週刊】第二十二號:被開除的冥王星
你可能知道,在 2006年的8月24日,國際天文聯合年會正式決議將冥王星從太陽系的行星中除名;從此不再是「九大行星」,而只有八大行星。 不過你知道嗎?由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Gustav Theodore Holst.)所作,著名的行星組曲,裡面其實只有七個樂章,也就是只有「七大行星」,其中少了地球和冥王星。 其實霍爾斯特創作的行星組曲,其裡面並沒有與天文學有太大關係,倒比較像是基於占星學而作,也就是說這七個樂章背後的七顆行星,其實應該是發想自它們各自代表的占星術意涵。這也是為什麼「七大行星」中沒有地球的原因。 另一方面,霍爾斯特在1914到1916年間完成行星組曲,而冥王星則遲至1930年才被美國天文學家湯博(Clyde William Tombaugh)發現,不但晚於行星組曲的發表,也是原先的「九大行星」中最晚被發現的。 說完了冥王星為什麼沒有被列在行星組曲之中,讓我們先來岔題一下。 你可能知道,天文學中的距離往往都是「天文數字」,所以不適合用我們生活中習慣的公制單位來表示;而表示星球間的距離常用的單位有以光速行進一年的距離「光年」,還有地球跟太陽的平均距離,稱為一「天文單位」 (1 au),等同於 149,597,871 公里。而剛才我們談到的冥王星,與太陽的距離約在 30 au 到 49 au 之間。 我們知道無論是光或能量,強度都會隨著傳播的距離增加而衰退。事實上,從光源(太陽)出發後,每多行進一倍的距離,亮度就會只剩下原本的四分之一;由此推算,以目前冥王星距離太陽約 32 au 的距離來說,即使是在正中午,冥王星上所接收到的陽光,也只有地球的千分之一而已。 你可以想像在冥王星的中午,是怎麼樣的光景嗎?其實千分之一的亮度,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暗。 為了慶祝新視野號即將接近冥王星,美國航太總署 NASA 推出了有趣的冥王星時刻活動,只要利用網頁上的指示,就可以推算出你所在的地區的下一次冥王星時刻是在幾點幾分。 在筆者撰稿的今天此刻,下一次的冥王星時刻將會發生在明天早上5:07;當然如果你不想這麼早起,也可以等到明天下午的六點五十分左右,同樣會有冥王星時刻。到時候,各位讀者不妨走出家裡、走出冷氣房,體會一下冥王星的中午的氛圍吧! 最後,你可能會想要欣賞,行星組曲中大家最耳熟能詳的「木星」 更多故事: 「想像人們對著我看,讓我感覺沒那麼寂寞。」──情婦的歷史之瑪麗蓮夢露篇 2015-01-12 12:33:37 1 東京的玄關:百年車站與街道的歷史記憶 2014-12-09 16:42:25 1 八本書,重新認識世界史中的內亞與東亞 2014-10-16 09:50:02 1 【冷知識週刊】第二十一號:啦啦隊的由來 2015-06-27 23:14:34 1 忍者也是會失業的──江戶幕府末年的忍術百科全書《萬川集海》 2014-08-26 07:43:05 1 穿越到唐代千萬不要做的五種人(4):醫師 2015-03-27 20:31:58 […]
↧
【三國蜘蛛網】無用謀主與狗頭軍師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此句原典出自《漢書.高帝紀下》,漢高祖劉邦用以讚賞張良的才幹,成為我們對於「軍師」的最佳詮釋。 《三國志》所提到的「軍師」,隨著不同的情況,會有不一樣的定位。諸葛亮被劉備任命為「軍師中郎將」,但他的工作是「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明顯是後勤補給相關的職務。 同樣身為軍師中郎將的龐統,就比較像是我們大眾所認知的軍師,對於攻略蜀地一事,向劉備提出建言。但龐統卻因「進圍雒縣,統率衆攻城,為流矢所中」而死,還身兼軍隊統領,整個被拗很大。 除此之外,軍師也有督軍的色彩,甚至也可能僅是一個閒職,像是曹魏的大將軍軍師辛毗,跟蜀漢的中軍師楊儀。 從以上所知,軍師職責未必就是出謀劃策。就像立法委員未必要常常出席質詢官員,偶爾也會滑進Motel活絡民間經濟一樣。單指為主公提供策略、擬定作戰方針的人,《三國志》多以「謀主」來稱呼。 本篇要講述的,是「四世三公」的袁紹麾下軍師集團的故事。 袁紹的軍師大致上可分為兩派,一派是以郭圖為代表的「穎川黨」,皆出身自穎川郡,與袁紹的出身地汝南郡相鄰,因此跟袁紹也比較親近。 另一派則是以沮授為代表的「冀州黨」,也就是地頭蛇,對於袁紹經營冀州有很大的維穩作用。潁川黨和冀州黨是處於一個對立的狀態,誰也不服誰。 《三國志》引注《獻帝傳》記載沮授「少有大志,多權略」,表示他天生就是個當軍師的人才。當時董卓火燒洛陽,將獻帝劉協帶到長安,以袁紹為首的討董義軍解散。袁紹回到冀州,取代韓馥成為冀州牧。 在冀州首府鄴城,袁紹召集眾臣,諮詢現在應該要做些什麼。身為在地菁英的沮授,立即向袁紹提出了一個未來戰略方針。 「主公您年紀輕輕便在朝廷任官、聲名遠播,又勇於反抗董卓這個逆賊,來到冀州與其對峙。冀州資源充沛,我軍現在可說是氣勢如虹。」沮授首先客觀點出了袁紹的優勢,增強他的信心。 「依照目前的局面,在下認為應該先攻打東面的黃巾餘孽、再消滅西邊的黑山賊張燕;之後集中火力,征服北方的公孫瓚。一旦取得了勝利,塞外的匈奴也不敢輕舉妄動。」沮授再來說到具體行動,便是消除我方周遭的不安定因素,壯大實力。 「統一河北後,我們就有足夠本錢,招徠人才、募集軍隊、伐董勤王、收復洛陽。主公討賊有功,又掌握了大義,天下豪傑誰敢不聽您的?達成以上目標,在下判斷,只需幾年時間。」沮授自信滿滿地道。 袁紹聽完,開心到無法自拔,直說:「對對對!沮卿家說的,就是我想的!」 是是是,你都有想到,那你問屁啊?(翻白眼) 沮授不僅清楚說明現況,擬出了短期和長期目標,還不忘鼓勵袁紹。這個神奇的戰略姑且稱為「鄴下對」,可媲美諸葛亮主張三分天下的「隆中對」、以及魯肅向孫權提出二分天下的「榻上對」,三者合稱上中下癡心絕對。 沮授的短期目標倒還不難達成,東面的黃巾餘黨被公孫瓚殺得震天響(見《趙雲獨家專訪—卸下銀甲也從容》),這些黃巾餘黨往南逃,被曹操打敗,收編成為自己的部隊,稱為「青州兵」。這支青州兵後來交給了臧霸和于禁統領(見《友情歲月之臧霸故事》)。 西邊的黑山賊張燕則與公孫瓚結盟,在袁紹與公孫瓚交戰之際,趁機偷襲鄴城。不過袁紹先是擊敗公孫瓚,又回援鄴城,大殺黑山賊達數萬人。自此黑山賊的實力大不如前,已不足為懼。 公孫瓚被袁紹打敗之後退回老巢,築了一座巨城名曰「易京」。《三國志》記載易京: 「圍塹十重,於塹裏築京,皆高五六丈,為樓其上;中塹為京,特高十丈,自居焉,積穀三百萬斛。」 「塹」是壕溝、「京」是土堆,公孫瓚挖了十道壕溝,又在壕溝內堆起土堆,並在土堆上蓋防禦工事,自己住在最內圍、最高聳的城樓裡,隔絕於世,不再參與逐鹿中原的遊戲。 黃巾賊、黑山賊、公孫瓚,三個敵人的警報解除,匈奴也被老友曹操給牽制住—「太祖(曹操)要擊眭固,又擊匈奴於夫羅於內黃,皆大破之」。到目前為止,事情順利地照著沮授的劇本進行。 袁紹初步平定了河北,鄴下對進入第二階段。此時董卓已亡,獻帝劉協被董卓的部屬—李傕、郭汜兩人給把持。 沮授一直在等待。終於,一件極為關鍵的消息,傳到了鄴城。 獻帝劉協離開了長安,回到舊都洛陽。 「時機到了!」沮授欣喜若狂,急忙前去稟報袁紹。 「主公!剛剛收到情報,皇帝現在已到洛陽。我軍現在兵強馬壯、錢糧殷實,得趁其他勢力顧著相互爭戰之際,將皇帝迎來鄴城。如此一來,復興漢室有望!」沮授道。 這時,另一人的聲音打斷了沮授。 「主公且慢!迎天子入鄴城一事,萬萬不可。」說話的人便是潁川派代表,郭圖。 「噢?公則(郭圖字)有不一樣的見解?」袁紹問道。 「等這麼久,終於有我的戲份了!現在漢室衰弱已久,要再復興是不可能了,而且天下群雄並起,誰強誰就是老大。」郭圖說話時,帶著輕蔑的眼神盯著沮授。 「把皇帝帶來鄴城,做事綁手綁腳的。聽他的話,等於把我們的權力讓給他;不聽他的話,又搞得我們像叛臣賊子,這不是自己找麻煩嗎?」郭圖道。 「公則這麼說,也是有道理喔~」袁紹頻頻點頭。 「不可聽信郭圖之言!迎奉天子就代表我們是正義之師,而現在就是最好時機,若是錯過,肯定會有人捷足先登啊!」沮授激動道。 「嗯……」袁紹沉吟著。 明明袁紹很清楚,要達成沮授的鄴下對戰略,必須要有皇帝在手。為什麼到了這個節骨眼上,卻猶豫了起來呢? 因為袁紹心中,根本不承認這個由董卓所立的獻帝劉協,是正統皇帝。 袁紹脫離董卓掌控,來到冀州時,就曾打算另立幽州牧劉虞為帝,自己搞一個新朝廷,不過因為劉虞的堅決反對而作罷。 更重要的是,袁紹根本沒打算要復興漢室。 《三國志》引注《典略》記載,之後袁紹暗自派人放謠言,說: 「赤德衰盡,袁為黃胤,宜順天意。」 在陰陽家的五德終始論中,漢朝屬於火德(赤德),五行火生土,也就是說能取代火德的,就是袁紹所代表的土德(黃胤)。那為什麼袁紹是土德?因為袁姓起源可以追溯到帝舜,帝舜屬土德。 自古以來搞政治的都要這樣。想做皇帝,又不能直接要,就得搞些光怪陸離的藉口,要讓大家覺得我也不想,但這是天意,我只好義不容辭了。 總之袁紹聽從了郭圖的建議,拒絕將獻帝劉協迎來鄴城。果然不出沮授所料,不久曹操便派人到洛陽迎接獻帝劉協,並將國都遷至許縣。 「超爽der,撿到皇帝咧~」曹操歡呼。 很快地,曹操就享受到了奉迎天子的利多。先是與關中一帶的割據諸侯聯合,除掉李傕,關中諸侯形式上也歸順了曹操所把持的「朝廷」。 再者,曹操可以藉皇帝名義,下詔書給各地諸侯,諸侯也不得不給皇帝面子。這也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袁紹的弟弟袁術,就不想甩這個漢朝皇帝,搶先他老哥用「土德代火德」的理由稱帝,下場就是給了曹操一個正大光明的理由剿滅,最後吐血身亡。 郭圖只看到表面,忽略了「餓死的駱駝比馬大」的道理。漢朝雖已經衰弱,但如果有人不信邪想挑戰權威,就等著被其他人圍爐。 要是袁紹能夠貫徹沮授的鄴下對,說不定漢末亂世能夠提早結束,但世事又豈能盡如人意呢? 袁紹看到昔日老友曹操意氣風發、實力逐漸壯大,又老是收到寫作皇帝唸做曹操的聖旨,心中很不是滋味,開始後悔沒有聽從沮授的建議,試圖想撈點尾彩。 「一開始我不就警告了,為什麼就是不聽我的話啊啊啊!」沮授雙手抱頭大喊。 袁紹派人傳訊息給曹操,說道:「孟德,許縣天氣潮濕,對皇上身體恐有不良的影響,舊都洛陽又被董卓燒得殘破不堪。不如孟德你把皇上安排到北方的甄城,那邊風水好氣氛佳,皇上住那是最適合不過了。我的觀察啦!」 甄城位在曹操版圖的北境,離鄴城很近。白癡都猜得出來袁紹安的是什麼心,更何況是亂世奸雄的曹操? […]
↧
↧
三千煩惱絲:古埃及人的頭髮與假髮
練習人溫馨提醒:下有少許木乃伊圖,雖已盡量選面容慈祥安寧的,還是請小心閱讀~ 古埃及人到底是什麼造型呢?很多人可能會想到他。 電影《神鬼傳奇》系列裡的兩度復活的祭司印和闐形象可以說是深植人心。如此的話古埃及人可以說是沒有造型可言,雖然有一些裝飾配件,但幾乎沒穿衣服(埃及很熱的~),頭上也沒有半根毛,再厲害的造型師也沒轍吧! 那到底電影為何會將印和闐塑造成這樣呢?這可能是受到希羅多德的《歷史》影響; 他們(埃及人)注重清潔過於打扮得漂亮。祭司每三天剃一次全身的毛髮,為了不讓蝨子和其他髒東西在他們侍奉神時出現在身上。(2.37.2) 這是祭司,那其他人呢? 針對古埃及人頭髮造型的文字紀錄實在不多,好佳在埃及的乾熱的氣候不僅有利於貴族和有錢人以人工製作的木乃伊保存,一般民眾的大體(衛福部表示會嚇到小朋友,所以不可以說屍──啊,我還是說了!)埋入沙地也會被自然乾燥,包含皮膚、頭髮、指甲等軟組織也都能保存下來。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埃及人在西元三千多年前就已開始以利刃斷髮,所以他們絕對沒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的問題。 從考古或藝術、文學紀錄看都很清楚,埃及人的頭髮並不一定都是自己的,假髮(wig,一整頂的那種)和接髮(hair extension,可以接長本身的頭髮)是日常生活和喪葬都會穿戴的物件,可以做出各種華麗造型,還可以增加自己看起來的份量(就跟英國體系法官、律師戴假髮的功能差不多),另外還有衛生清潔的實用性。由此可見希羅多德的說法只對了一半:埃及人注重清潔,但其實也愛漂亮。 在埃及極端的氣候下,要兼具美觀和衛生,假髮是最好的選項!因為蝨子和其他寄生蟲不只會在祭司身上搗亂,上自天皇老子,下至平民動物都是牠們得寄宿對象。尤其頭蝨有能力傳播像是斑疹傷寒(typhus)和回歸熱(relapsing fever)等疾病,雖然在研究疾病傳染時非常有用,但對任誰也不想被咬甚至得病吧!所以埃及人通常剃光或剪短頭髮(雖然跟大家想像相反,乾淨短髮其實更適合蝨子牠們生存,因為這樣容易取得頭皮上的血液供應,不過至少涼快也易於清理。 蝨子因此還有助於考古學加分辨出土的頭髮是假髮還是真髮,因為假髮可以隨時移除,完全不適合蝨子存活其中)。面對豔陽,帶上假髮還可以阻隔陽光防止曬傷,雖然簡單的亞麻布頭巾也不錯,因為體溫可以透過網狀的纖維排出,而又同時可以保護頭部。 說是「假髮」,但倒也不全然是假,因為古埃及的假髮或接髮雖然也可能運用亞麻或皮條,通常還是以人髮製做,來源可能是自己的,也可能是買來的。頭髮本身作為有價值的商品,與黃金、香料同列在拉罕(Kahun,或稱El-Lahun)城的帳目單上。取得足夠的髮量之後第一要務就是除去跳蚤和它的卵,方法倒沒有太特別,就是使用密齒梳,出土的梳子上有時還可以找到蟲卵的痕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埃及假髮工匠也有一組令人驚豔的理髮工具,可以將準備好的頭髮製做成辮子和捲髮。但還沒結束,最後還要把每一件分別裹上加熱的蜂蠟和樹脂混合的固定劑,因為蜂蠟的溶點大約是60°C上下,等到冷卻變堅固就可以使頭髮即使在埃及的大熱天裡仍穩如泰山。 完成的各式髮束就可以用來製造一頂頂的假髮,或直接當做接髮使用。儘管一直有人懷疑他們的假髮會重到導致頭顱頂葉變薄(是覺得他們愛美到不要命就對了@@),但其實古埃及工匠的假髮製作技術水準完全足以和現代媲美,假髮輕巧而易穿戴。 假髮和接髮的使用在王朝時期初期便已存在,在鷹隼城(Hierakonpolis,王朝前重要城市)手工藝者墓地發現早在西元前3400年就有使用接髮。而最在阿拜多斯的烏姆卡伯(Umm el-Qa’ab)墓地有相當大量的假髮被發現,儘管破碎,仍呈現初高度複雜的製造技術,包含一些編織網底的髮緯線(hair weft)上附有各種不同的波浪捲髮、柱型捲髮(ringlet)以及髮辮。 在古王國相對較少「頭髮發現」,但在 Deir el-Bahari的第十一王朝墓地找到不少Mentuhotep二世(c. 2061-2010 BCE)時期的有趣樣本。這位法老的幾位妻子被發現時仍保存良好,包含他年約二十的王后Ashayet,她個人剪短的頭髮被辮成髮辮,尾端都以一滴樹脂固定劑定型,除此之外她頭髮本來的深褐色也被用天然蔬菜染劑(例如指甲花)加強。不過,最有趣的例子應該是在這位法老的士兵集體墓中找到,其中一人替自己的頭髮又接了短捲髮。由於他的喪葬看起來是在戰後倉促執行,所以不太可能是死後的加工,也就是說這是他原本的打扮,支持了頭髮在頭盔引進之前是士兵頭部唯一防護的理論。 最古老的完整假髮則在中王國一位女祭司Amunet墓中找到。在利什特(el-Lisht)墓地左近的一些第十二王朝墓中的木儲藏箱裡也都有找到假髮,儘管保存情況惡劣,但都是以人類毛髮裹上樹脂固定劑製成。 到了新王國就更精采了。來自底比斯,現存於大英博物館的男性複式風格假髮便是很好的例子,完全以人髮製造,分成兩個不同的層次:上層的淺褐色捲髮覆蓋在底層數百原本長達38公分的深褐色髮辮上。這種複式風格假髮深受當時男性官員和貴族喜愛。 葬在王家之谷,被成為「努比亞持扇人」(努比亞是族裔,持扇人一種是職稱)的Maherpra的假髮相對於前述的高度人工風格,他在理過的頭上戴著一頂用自己的黑人髮製成的捲捲短假髮,完全走自然風。 雖然很多人會以刻板印象把複雜的假髮標示為「女性貴族的假髮」,事實卻是相反,較不花俏而自然的才是。新王國女性偏愛的長髮風格保存最好的例子在位於Deir el-Medina的Meryt墓的找到,由稍長於50公分的深褐色捲曲髮束以複雜的結固定在構成中分髮型的細辮周圍製成。 完整的假髮之外,獨立的髮辮不只拿來接長,還可以增加厚度,Meryet-Amun王后的褐色波浪髮在頂部和鬢角部分被加了上粗下窄的辮子,製造出當時流行的「大頭」(top-heavy)效果。許多深褐色人髮製成的上粗下窄髮辮接在古埃及著名女法老哈謝普蘇的大臣Senenmut的母親Hatnefer灰色短捲髮上,並在頭部兩側分為兩大束,尾端整理成兩個圓,製造出藝術呈現裡可見的蓬鬆髮型,即所謂的「哈托爾捲」(“Hathor” curled)。假髮辮有時也可以穿戴來表示宗教連結,女神哈托爾的崇拜者有時候就在腦後接上三股髮辮。 當然,古埃及人的假髮還有一個跟現代人一樣的功能,想不到的話問問邱毅吧! 但古埃及人的做法更好,絕對不會沙塵暴一吹或旁人一把抓就現出原形。被辨識為Tetisheri王后的木乃伊就被發現有可觀的褐色髮辮辮入她自己稀疏的白髮裡,同樣的技巧也被王后Ahmose-Nofretari和Hontimihou的髮型師們應用。 假髮在新王國之後的第三中間期仍維持很高的地位,在1881年發掘的Deir el-Bahri祭司木乃伊藏匿地中一個有大祭司Menkheperre標記的箱子裡找到一頂假髮。儘管它有巨大的捲髮和髮辮兩部分結構,本來卻被認為是祭司的妻子Istemkheb的。不過後來經過辨識,屬於她的假髮小許多,是簡單的捲髮以及當時典型的女性風格短髮。 從同一個藏匿地還找到另外七個以人髮製成的捲髮與辮子雙層結構的男性複式風格假髮,但一些小束的棗樹纖維被用來做為內襯,好以最經濟的髮量製造出壯觀的豐厚感。 同時期許多婦女假髮也有同樣的趨勢,假髮中非人髮的材料運用增加。Nodjmet王后的深褐色辮子假髮被描述為「繫於線」(tied to strings);亞麻也被應用為阿蒙─拉歌伶(Chantress of Amun-Ra)Nany的假髮基底,而一頂完全以黑線(black string)造型為細螺絲捲的假髮則在Hentawy王后頭上找到。 雖然在晚期退流行,假髮的時尚風潮在羅馬時期復甦。最精緻的樣本雖是完全以棗樹纖維或草製成,頭髮仍然使用於其他假髮或小型髮件的製作。在Gurob居住地就找到一部分的辮髮固定成堅挺的新月形,並以62根青銅針支撐,被稱為「orbis」(圓弧),被稱為「可能是圖拉真(Trajan)時期著名髮妝的唯一存留樣本。」 看完這麼多,可別再認為古埃及人人都是像電影中的印和闐一樣的大光頭了。雖然為了衛生因素會剃頭戴假髮,但也有人選擇接髮,若要接還是至少要有頭髮才能接的。 另外,即使許多木乃伊頭頂光溜溜,但這也不表示他生前就頭上沒有半根毛,因為經歷數千年的時光頭髮總是會掉落(我們平常天天都在掉了說,只是我們還會長出來,木乃伊不會),所以考古挖掘中於墓室撿到頭髮也是還要先檢驗一番才知是真髮還是假髮的。 ※※※ 參考資料: Joann Fletcher, “Ancient Egyptian Hair and Wigs,” The Ostracon, […]
↧
一杯紅茶的代價(3):落荒而逃的英國竊賊
上一篇:〈一杯紅茶的代價:馬戞爾尼使節團的科學調查〉 英國茶業委員會的茶樹調查 在上一節提到十九世紀初,英國派遣了馬戛爾尼使節團,到大清帝國要求開放通商口岸,回國時順道攜帶了茶樹種子與樹苗到印度。他們成功移植茶樹了嗎?很可能都死光了,有些即便活下來,也沒有經濟價值,只作為科學研究之用。 既然沒成功,茶葉暫時也還買得到,原本這件事就暫時先擱著了。然而在使節團回國後數年,英屬印度方面卻陸陸續續傳來發現原生茶樹的消息。 最早據說是在一八一五年派至印度的列特上校(Colonel Latter)報告中提及此事。列特上校指出在印度阿魯納恰爾邦(Arunachal Pradesh)附近的原住民景頗族(Singpho)會收集野生茶葉,並且照著緬甸人的方法,摻油和大蒜一起吃,也會製成飲料,基本上不是一般人喝茶的概念。 一八一六年,尼泊爾一位名叫戛登樂(Edward Gardner)的英國官員,在首都加德滿都(Kathmandu)皇家花園裡,發現疑似茶樹的植物。可是他把茶葉標本寄到加爾各答植物園,給當地的植物學者瓦利慈 (Nathaniel Wallich, 1786-1854)之後,瓦利慈卻認為那應該是山茶,跟中國茶樹不同。 還有,查爾頓中尉(Andrew Charlton)在一八三一年回報,他獲知在阿薩姆靠近比薩(Beesa)的地方有野生茶樹,而且已經採集了三、四株茶苗寄給泰特勒博士(John Tytler),打算種植在加爾各答的植物園內。 當時到處都有發現茶樹的傳聞,很多都被確認是假消息。但是無論是真是假,發現茶樹的傳聞已影響到倫敦,有許多人就說,我們為什麼不自己製茶呢?一八二五年,英國技術學會甚至提供賞金,獎勵在印度或英國其他殖民地種茶最多且品質最優良的人。 英國東印度公司原本壟斷了茶葉貿易,不希望其他人在印度建茶園,跟他搶生意。然而英國議會在一八一三年決定,讓政府可干預公司在商業與行政上的活動,還廢除了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權力,再加上東印度公司對中國的貿易壟斷權僅延續到一八三三年。這些事件都讓東印度公司感到緊張,害怕自己無法繼續維持茶葉利益。 為了掌握利益,印度總督班提克遂於隔年設置印度茶業委員會(India Tea Committee),開始對中國茶葉與適宜種茶的印度地區進行一連串調查。只是當時的一份印度稅務會議報告指出,除非有中國茶樹與土壤樣本,否則無法分析並掌握確定的資料。換句話說,英國人得派人深入中國調查,可是派遣專人去中國內地考察,哪有這麼容易。 派人去中國偷偷調查,東印度公司老早幹過了。一八三二年,他們派了公司職員林賽(Hugh Hamilton Lindsay, 1802-1881),協同傳教士郭士立(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 1803-1851),一塊兒到中國沿海調查。兩個人還匿名前往,林賽取了個漢名叫胡夏米,郭士立則匿名為甲利。他們的目的是找尋廣州以北其他可進行交易的港口,並且調查沿海地形與清廷軍事配置。 林賽在一八三二年二月離開澳門,分別到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地,還觀察了福州的茶葉產銷狀況。他當時調查的港口,之後都成為南京條約中的通商口岸。林賽在調查時發現,如果沒有倚靠在當地活動已久的商人,他很難在海上與中國人交易,因為這是法律所禁止的。他為此還被某個商人念了一頓: 但是我之前不是問過您,為何貴船不去未管制的海面呢?我已經跟您說過,我只能在那兒等啊。我會用自己的船裝載好茶葉,然後不受任何干擾地運出來。至於茶,目前是有點短缺啦,可是如果您對我有信心,想要秘密地進行交易,就事先寫信給我。我不但能夠輕易地提供一萬斤茶葉,只要您開口,要多少都可以。 不過總不能為了困難就不做,印度茶業委員會最後還是說服了英屬印度政府,支持他們派遣委員會秘書戈登(George James Gordon),到中國研究茶樹栽培與茶葉製造方法,還打算購買茶籽,以及雇用中國茶葉工人到印度。這項調查計畫預估的初步預算,得花兩萬至兩萬五英鎊。 一八三四年六月,戈登從加爾各答出發,七月時抵達澳門,與通曉中文與福建方言的傳教士郭士立會合,並參觀了當地茶區,取得了一些武夷茶的種子。十一月十日,那天氣候溫和,白天平均氣溫約攝氏十八度,他們決定在泉州府水頭鎮(Hwuy-Taou)上岸。[1]據說這裡的官員最少,才不會破壞他們的計畫,離盛產茶的安溪縣也比較近。 翌日,戈登一行人在附近找了3個當地人,一個充作嚮導,其他兩位負責挑行李。雖然他們已經盡量避免張揚,找了一個較少官員的地區,可是他們人數也不少啊,除了戈登、郭士立與上述提及的中國人以外,另外還有一名英國助理、僕從與三名攜帶彎刀的印度水手,共有十人。一行人浩浩蕩蕩走在路上,加上奇裝異服,實在令人矚目,只差沒敲鑼打鼓了。也因如此,他們很快就被好奇的居民包圍。過沒多久他們就遇上一位身材矮小的老頭,自稱是地方領袖,詢問他們何時來到水頭鎮,想往哪裡去。在詢問的同時,老頭還派了身旁幾個人往不同的地方去,似乎是要通風報信。 雖然戈登是茶業委員會指派的調查專員,可是在行動過程中,靈魂人物卻是精通中文的傳教士郭士立,他們必須依靠他才能與嚮導溝通,向當地人攀談詢問。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位翻譯員,戈登恐怕寸步難行。例如戈登走了老半天,雙腳都起了水泡,才發現附近有扛著竹轎的轎夫。他們透過郭士立與他們交涉,以每人半英鎊的價格聘請。 坐上轎子,才過了幾小時的路程後,這些轎夫開始坐地起價,要求加錢,否則就不走了。轎夫大聲吵鬧,又引來一群圍觀民眾,幸好郭士立懂當地語言,竟然說服當地民眾向這些轎夫抗議。最後轎夫屈服了,只好帶著他們繼續上路。有趣的是,當他們走到其中一個村莊時,圍觀村民還要求轎夫把他們放下來,好讓他們可以看看這些洋人,不過轎夫則要求付費觀賞,每人收費一百錢。嗯,這算是一種天性嗎?很愛看熱鬧的天性。 這趟旅程並沒有維持多久,當他們在一個村莊調查茶樹種植時,得知有官員已經知道有洋人來了,還在他們離開後調查行蹤(肯定是那老頭報馬仔啊!)。當地嚮導快嚇死了,中國百姓是不許跟洋人接觸的,弄個不好得掉腦袋,因此催促他們快點回去。戈登在十一月十四日下午回到水頭鎮,搭乘小船回到母船上。他們回去後才知道,原來當他們前往茶區不久,官員就來到船上帶走所有貨物,檢查一番後才還給他們。 茶業委員會的秘書戈登在這次活動中,很幸運地找到販售武夷茶樹種子的商人,然而參訪武夷茶區可能才是他所渴望的。戈登在十一月二十三日寫信給植物學者瓦利慈,解釋為何挑選安溪茶區來調查。他認為雖然大家覺得安溪茶品質不佳,然而應該是不良的耕作與製茶方式所致,與茶種無關。他總共花了一千西班牙銀元,委託其他人幫他購買茶籽。這些茶籽將隨著信件送給瓦利慈博士。 雖然戈登完成任務,但是另一方面,委員會已經在一八三四年底確定在阿薩姆發現原生茶樹,於是考慮叫戈登返回印度。他們認為即使是在中國最好茶區的茶樹,都可能因為移植到新土壤而品質變差,那何必浪費錢呢? 不過戈登尚未返回印度,很快地又接到指示,繼續購買中國茶籽。為何委員會又改變心意,這點還不清楚,但是此次戈登的成果還不錯。他在三月時前往綠茶區尋找販售茶籽的商人。同時他也花了四萬五千英鎊(超支了,難怪人家想叫你回來),委託兩名傳教士到武夷茶區調查茶葉製程與耕作方式。 戈登帶回的種子培育成四萬兩千株茶樹。分送至馬德拉斯(Madras) [2]、阿薩姆與喜馬拉雅山區西北部。可惜的是,這批植物有許多在運送過程中死去,或者不適應當地環境。例如原本送至阿薩姆的有兩萬株,最後只剩下八千株。這還算好的,在馬德拉斯的茶樹幾乎都死去了。 一八三五年五月,戈登又再度前往中國調查,是最後一次,也是最驚險的一次。這次他打算到福建武夷山茶區,五月八日,他們在閩江口靠岸,翌日沿著閩江前往福州府。穿著奇裝異服的他們,不知為何不改穿漢服,沿途依舊引來許多民眾圍觀。 最後戈登等人終於引起了清兵注意,沒多久後有一艘軍船駛來,要求他們解釋行蹤去向。郭士立向清軍解釋,他們打算傳遞一份文件給官員,還會向當地官員溝通,希望能夠允許船隻在岸邊停靠。戈登也真的擬了一份申請書,欲提交給福建與浙江政府,希望能夠允許他們運送米至港口。當然,根本沒有運送米這回事。 就在戈登一夥人在岸上逗留時,不久後有個官員遣人送來一份紅色文件,詢問他們是哪一國人,要到哪裡去,有什麼目的。他們老實地說自己是英國人,來這裡的目的只是旅遊,想看看閩江的風景,以及欣賞有名的茶樹,沒其他目的,過幾天就會離開。 當我閱讀這份史料時,很難讓人相信這種藉口他居然說得出來。我都不相信了,駐紮在福建的清軍更不相信,一路上都派人在後頭跟著。五月十一日,戈登等人打算往下個地方前進時,突然有個小孩子跑過來遞給他們一張紙條,他們翻譯了內容,意思是「前頭有九千名官兵等著你們,即使你們穿過,還有一萬多名官兵」。戈登等人不以為意,上船打算繼續前進(在想什麼啊!)。 過了約十五分鐘後,前頭岸上的官兵開槍了。只見一群清軍手持火繩槍連番射擊,一旁還有數座砲台,轟隆轟隆地射出砲彈。清軍的目的是阻止他們前進,然而卻也有好幾發子彈射中船隻,待他們調頭後,清軍便停止攻擊。不幸中的大幸是,船上並沒有人因此喪命,只有兩人受到槍傷。他們感到再繼續前進可能不妥,只好決定回頭,終止這段旅程。 這起砲擊事件也有中文的記載。原任兩江總督兼兩淮鹽政的梁章鉅(1775-1849),在一八四二年七月寫信給當時福建巡撫劉鴻翱(1778-1849),針對英國人要求開福州為通商口岸一事,提出自己的看法: 此間早傳該夷有欲買武夷山之說,誠非無因。若果福州已設馬頭,則延建一帶必至往來無忌。某記得道光乙未年(1835)年春夏之交,該夷曾有兩大船停泊臺江,別駕一小船,由洪山橋直上水口。時鄭夢白方伯以乞假卸事回籍,在竹崎江中與之相遇,令所過塘汛各兵開礮擊回。則彼時已有到崇安相度茶山之意,其垂涎於武夷可知。 印度茶業委員會的調查活動就這麼告一段落,無論他們再怎麼努力,都很難突破中國的封鎖,進入產茶的內陸進行勘查。另一方面,阿薩姆茶樹的發現也讓英國人游移不定,無法決定到底要採取阿薩姆原生茶樹比較好,還是要繼續設法購買中國茶籽。 可憐的戈登,雖然我覺得他很活該,不過耗費這麼多精神,從中國送回來的茶籽,大部分都死光光了。當時的植物學者普遍認為,福建氣候與喜馬拉雅山有點不太相同,當地的茶樹品種是Thea Bohea,品質不好,可能也是移植失敗的原因。 許多學者依舊堅持一定要從中國移植茶樹,在喜馬拉雅山工作的植物學者詹姆森(William Jameson, […]
↧
【歷史知識考掘學】不知道肖像畫裡畫的是什麼人?電腦或許能告訴我們
根據英國《衛報》等媒體於今年2月的報導,美國加州大學的學者把人臉識別的電腦技術運用於藝術史研究,試圖識別藝術作品中身份不明的肖像,現已取得初步成果。這個跨學科的研究專案由加州大學河濱(Riverside)分校藝術史學者魯道夫(Conrad Rudolph)和同校的圖像電腦專家羅伊-喬杜里(Amit Roy-Chowdhury)合作進行,至今已有三年。 歷史人物的肖像與歷史文獻一樣,包含許多重要的社會資訊,所以識別畫裡的肖像可以讓學者更好地理解過去的社會和藝術,也有利於文物的保護工作。19世紀以前,富有的藝術贊助者往往希望畫家通過畫筆將自己、家庭或朋友放到畫作中。利用人臉識別技術,有望將這類人從已知作品中識別出來,由此研究當時的社會情況。 據瞭解,此項名為FACES(Faces, Art, and Computerized Evaluation Systems人臉、藝術品和電子評估系統)的研究靈感來自電視新聞和電視劇。在這些節目中,員警和法醫利用高級電腦技術從無名面孔中識別出謀殺案受害者或是罪犯。經過三年的開發,學者只要把人物的臉部資料登錄評估系統,系統通過測量畫中人臉的各種特徵和資料,就可以評估身份吻合的幾率。目前,該研究專案已經處理了一部分文藝復興肖像畫的人臉資料,建立模型以便進行識別。另外,經過初步測試,識別系統已經識別出一幅畫像極有可能是天文學家伽利略(1564-1642)現存最早的畫像。 不過,要識別藝術作品裡的人臉,仍有不少難題需要克服。對藝術作品使用此種技術,比在員警查案中對真實人物的檢測要困難許多。因為畫家的描摹不一定準確,往往會為了藝術效果或討好畫中人物而加以美化。此外,古代留存的畫像數量並不多,所以電腦可據以微調並提升識別系統判斷能力的材料通常不充分。 (原載北京《光明日報》2015年5月23日「世界史」版) 更多故事: 埃及法老圖坦卡門的身世之謎 2015-06-19 19:04:03 1 舊物的故事:英國慈善店源流 2014-10-16 10:31:47 1 【臺灣吧EP1】鬼島現代化!劉銘傳與蔣經國,的中間。 2014-11-02 08:49:36 1 【臺灣吧EP3】 日治時期臺灣吧——美臺團 2015-01-11 18:58:46 1 【歷史關鍵詞】革命:一個來自天上的詞彙,如何改變了人間的歷史 2015-03-28 22:02:50 1 【歷史知識考掘學】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新發現的早期羅馬華麗建築群 2014-10-27 08:01:14 1 市民熱線的先驅 ──馬上辦中心 2014-10-07 01:20:10 1 道歉啟事──【冷知識週刊】第五號:台北城的風水之謎 2015-03-06 23:10:15 1 「模仿遊戲」以及幾個關於戰爭和密碼學的歷史 2015-04-07 12:16:13 1 閱讀如何拯救一座衰落的小鎮?海伊書鎮,一個文化創意產業的真實傳奇(2/3) 2015-05-11 […]
↧
【冷知識週刊】第二十三號:食物的靈魂在哪裡?
“While all soul food is southern food, not all southern food is soul.” 食物的靈魂在哪裡?今天的冷知識週刊可不是要上演小當家成為特級廚師的戲碼,而是真的要和大家介紹被稱之為「靈魂食物」(soul food)的非洲裔美國人料理方式。 以大量的蔬菜及豆類燉煮內臟、豬腳與鹹肉,蔬菜天然的甜味在燉煮的過程逐漸釋放出來,使得湯頭顯得濃香卻不稠膩。有時候也可以選擇先將這些配料裹上玉米粉後炸過,豆子在煮得軟爛之後甚至可以成為主食或是拌在馬鈴薯泥裏頭。雞肉、魚肉塊當然是不可或缺的主食來源…… 過去這是一種盛行於美國南方的料理方式,而現在不用風塵僕僕特地到南方,在該國各大黑人聚居的社區都能夠見到販賣這種靈魂食物的地方。其實在最開始的時候,人們並不把它稱做為靈魂食物,而是很直白的把這些黑人做的料理叫做Southern Negro Food。 想當然爾,這是白人給安上的名字,因為Negro就是他們對黑人的輕蔑稱呼。一直到廢除黑奴制度,又再經過了漫長的時間,靈魂食物這個稱呼終於在黑人民權運動風起雲湧的六零年代逐漸普及起來,成為非洲裔美國人在南方的飲食特色。 為什麼會有這種料理方式出現呢?這就要追溯到十七世紀逐漸於新大陸出現的黑奴制度開始說起。維吉尼亞是英國在北美大陸設立的第一個殖民地,他們在十七世紀初引入了菸草栽種而逐漸繁榮發達,同時大多數的黑奴就被送往這些種植園做工。 黑奴多半來自不同的地方,雖然主要是從現在西非的塞內加爾、獅子山共和國、黃金海岸、邦尼灣、貝南以及中非共和國等地抓來的奴隸,但也有過去被送往拉丁美洲、加勒比海等地的黑奴再被運送至此。種植園莊主利用這樣的機會,以方便管理、控制為由,將不同原鄉、語言的人都混雜在一起。可想而知,每個種植園內部的族群語言來源複雜而異質,各種文化知識的交流就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出現。 考古學家Maria Franklin運用當時其中一個種植園New Neck的莊主留下來的遺產清單、歷史文獻,以及實際上透過考古發掘出來的動物骨骸遺留等材料,嘗試重建過去種植園黑奴的飲食習慣與料理方式。她發現當時的黑奴們主要的烹飪方式其實是西非傳統的燉煮、烘烤,而且習慣將肉剁成小塊狀來烹煮。既然方才提到他們來自那麼多不同的地方,為什麼最後是選擇以這種烹飪方式呢? 原來他們的煮食方式是跟種植園的管理制度、他們的經濟狀況及所屬環境有些關係。 咦?吃東西跟管理制度有什麼關係呢?首先在種植園裡的所有黑奴不論男女都必須要下去工作,而工時又是從早到晚相當長,為了讓自己能夠準時在肚子餓的時候有東西吃,於是他們選用了較適合這種工作型態的烹飪方式。 這時候燉煮跟烘烤就可以讓他們直接把食物一股腦的丟進一個鍋子裡一邊煮,而他們也可以暫時先一邊專心的工作。肉類切成小塊狀也是因為經過長時間的燉煮會比較軟、也會比較營養,讓這種料理方式就因此被保留下來。也就是說,傳統與文化固然是影響烹飪方式的重要因素,但在這裏我們也必須考量到種植園的工作型態與其連帶的生活作息,更是直接促成這種料理方式的原因。 除了種植園的管理制度影響烹飪方式外,他們還要面對的難題就是食材的選擇。 那個時候大多數的人遠渡重洋從西非渡海到北美,面對的還是一個全新的自然環境。除了隨著船隻一同抵達新天地的珠雞、蕃薯、紅豆等西非原生種外,他們必須學著開發新食材與新煮法。 雖然黑人與白人當時同樣住在種植園裡,他們居住的空間卻有明顯的界線劃定,甚至在文獻紀錄上備料、煮食、用餐與廚餘的地方也都是有所區隔。下表是Franklin在New Neck種植園發掘到黑奴居住區的生物遺留清單;同時雖然沒有正式的發掘出來,文獻中還記載了黑奴們實際上有自己一小塊種植蔬菜的地方。於是基於上述黑人、白人居住、生活區域的不同,我們較可以藉此推斷他們過去都吃些什麼。 我們由一般人主張「靈魂食物」的幾項特色來檢視: 1.運用動物內臟與耳、皮、舌頭、蹄或尾巴入菜。 2.運用多種綠葉蔬菜,尤其根莖類的綠葉部分(比如蘿蔔葉、蕃薯葉、甜菜梗等)入菜。 3.以大量豆類、番薯與玉米製品為主食。 首先從被處理成小塊狀的動物骨骸來看,家畜是該種植園最主要的食用肉類來源,而這些家畜的數量通常還明確地被種植園主登錄在他的遺產清單名下。必須要打破的迷思是,一般人在介紹靈魂食物的特色時,多半認為黑人們取用的都是白人無法接受、不知道如何料理的部分。實際上從考古發掘出土的這些材料,卻可以發現他們吃的動物部位其實沒有這樣的限制。 在清單上很難被忽略的還有魚類的食用。黑人們時常利用短暫的閒暇時光到鄰近的溪邊捕魚,以補足平日供應量不足的食材。對白人們來說,這些易於取得的食材反而廉價且沒有想吃的慾望。久而久之,吃魚的習慣就漸漸跟黑人的形象掛勾在一起,當時的白人因此不太有魚相關的料理。 至於主食的部分,過去黑人們在西非的時候多半以稻米、小米為主食,然而這些在北美都不太有機會再取得。這也是為什麼後來他們會改以豆類與番薯,甚至是當地盛產的玉米作為主食原料。這種因地制宜的適應從種植園主的遺產清單也可以見到,他將園內儲存的玉米視作是財產的一部分,顯然黑人們的料理在這種限制的情況下也是不得不與當地的產物做適度的結合。 有人說靈魂食物既然是靈魂與食物的複合概念,隱含著黑人深刻的心靈創傷歷程,以及如何透過食物取得慰藉。或許對當時的他們來說,千里迢迢來到異鄉工作的苦悶心緒,真的正是藉由這些氣味與味覺來找回屬於自己的靈魂。但也不要忘記,在這個幾乎完全是新環境的北美大陸,他們又是如何創新、實驗與發展出屬於種植園特色的飲食特色唷! 我們下週見! ※※※ 參考資料: 黑就是美——靈魂食物 http://ryoritaiwan.fcdc.org.tw/article.aspx?websn=6&id=1126 Soul Food from wikipedia https://www.wikiwand.com/en/Soul_food Franklin, Maria “The Archaeological Dimensions […]
↧
↧
【柔藍食單.紀念版】那些中國名菜的故事(一)
這是苦蓮在「故事」發表的最後一篇作品。他在寫作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準備入院接受手術,言談之間時常透露出悲觀。但喜愛美食、也熱愛寫作的他,還是打起了精神,如同往常一般,寫出了令人讚賞的文字。 苦蓮加入故事,不過這是幾個月的事。還記得收到他的投稿時,編輯部感到無比驚艷。苦蓮的文字流暢,對於飲食歷史的掌握在在躍然紙上,每一篇文章刊出後,都收到極大的關注和迴響。其實苦蓮已經經營「柔藍食單」良久,早是成名的網路寫手,能有如此水準,毫不讓人意外。我們後來才知道,他不但是歷史系本科出身,在大學時候,也早已接受過文學獎的肯定,無怪乎筆下文章能夠兼具知識與文采。 在那之後,我們曾敦促他將文章集結出版──這幾年來,他已經累積的大量的作品。他也有意願,只是對於出書一事抱持謹慎,不想匆促完成。這大概也反應了苦蓮對自己作品的力求完美的態度。 「中國名菜的故事」是他另一個新的寫作主題,這裡不過是個開端,從文章的結語不難看出,他早有後續計畫。我們原本期待,等他手術歸來,將其餘文章完成,陸續發表。沒有想到,本月的16日晚間,我們竟然接到消息,苦蓮因不敵病魔,已然離我們遠去。這讓我們大為震驚,又深深感到遺憾與難過。 苦蓮很年輕,不過二十九歲,但他為了我們留下了豐富的作品。我們謹以這一篇文章,紀念才華洋溢的他,願他在另一個世界,也能過的幸福。(編輯部) 中國菜系主要可依地區分為八大菜系,各別是魯菜、粵菜、川菜、閩菜、浙菜、蘇菜、徽菜與湘菜。其中具有比較重要影響力的則是川、魯、粵、蘇,又被稱作四大菜系。各種菜系的食材用料、調味口味、烹調方式雖然是從古代開始慢慢發展而來,但直至近代,隨著交通越趨便利,人員的流動,造成不同菜系的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同時也區分出菜系之間的不同,於是有了所謂的四大菜系、八大菜系甚至十大菜系的說法,各個菜系之中又有支流。 例如我們今天要談的川菜,儘管在台灣,川菜並無分野,但實際上在四川,川菜可分為上河幫、下河幫與小河幫。這三個川菜流派顧名思義與河流有關,上河幫是位於長江上游成都風味的川菜,又稱「蓉派川菜」(苦蓮按:成都又名蓉城),是川菜中的官府菜;下河幫則是在成都長江下游的重慶菜,又稱「渝派川菜」,重慶菜起源於碼頭船夫的粗礦飲食。 抗戰期間,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政府官員與難民,又帶入了江浙菜等其他菜系,融合出獨特的風味。因為菜餚大多來自於民間百姓或家常菜,翻新花樣相當快,因此又稱江湖菜。小河幫則是沱江流域的自貢、內江一帶流行的菜系,自貢自古產鹽,這一菜系又被稱作鹽幫菜。販鹽在古代是個極賺錢的事業,養就了許多富商,如揚州的鹽商府中發展出來的淮楊菜一般,自貢的鹽幫菜也講究精緻、奢華或怪異。(苦蓮按:有錢就是任性) 川菜其實是近代才大發盛行與劇烈發展的一支菜系,著名國畫大師也是美食家的張大千先生說: 「三江流域形成了三大菜系。一是長江上游的川菜、二是黄河流域的北方菜、三是珠江流域的粤菜和閩菜。北方菜取味於陸,閩粤菜取味於海,四川菜則兼得其盛,融匯了全國各地多種菜系的優點,這就是為什麼說川菜適合南北食客口味的原因。」 特別是抗戰期間,許多來自沿海省份的江浙人士逃難至四川,本來不吃辣的也逐漸習慣了川菜的麻辣,同時帶進了其他菜系的作法。抗戰結束之後,這些習慣了川菜口味的人回到家鄉,也隨之帶回了川菜風味,慢慢地,川菜便逐漸流行於全中國,加以名廚輩出,後來更是登上了中共的國宴。(苦蓮按:兩岸的國宴菜系、菜色其實也可以拿來分析兩岸國情、文化的不同,是個很有趣的題目。) 我們對川菜的傳統印象以麻、辣兩味為主,以大量的辣椒與花椒調味。然而在明代以前,中國並無辣椒只有花椒,當時菜餚的辛味主要來自於花椒,傳統川菜則是以麻味為主。直到明代之後,西洋人地理大發現,透過貿易把產自於美州的辣椒帶進中國。 最初辣椒被當做觀賞用植物,在沿海省份傳開來,但並不太被拿來吃,大概也與當地人口味有關。後來漸漸地有人開始食用,主要在湖南、貴州一帶等內陸省份。大約在清代,辣椒才進入四川人的菜餚裡,與花椒一拍即合,形成了今日我們所知道的川菜樣貌。儘管如此,其實傳統川菜還是有許多名菜不麻不辣,大部分有名的麻辣川菜都是近代才被發明的。 除了上述的川菜三大支系,其實台灣的川菜也可說是自成一系。台灣的川菜館子也不少,除了傳統館子之外,近年來也開了不少新派川菜。台灣川菜相較於四川川菜而言,可以說是清淡化又融入南方口味的川菜,在調味上來說,一般比較少油、少麻辣或是辣多於麻,多使用辣椒而少用或不用花椒,甚至也不用川菜的靈魂「郫縣豆瓣醬」;味道方面,四川口味偏鹹,台灣口味不少還帶點甜味。 這次的主題,即是想介紹一些中國名菜的故事。每次我們上中菜館子總能在菜單上看到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習以為常的菜餚,有些菜名古怪,或許你知道他的由來也或許不知道,只知道那是怎樣的一道菜。其實大多數的中國菜都有一段故事,本文就先以川菜為主題,講講幾道著名川菜的故事。 第一道要說的就是鄉民耳熟能詳,小當家的經典之作「麻婆豆腐」。麻婆豆腐可說是川菜中最具知名度的菜餚之一,但其實他的歷史非常短。大約在1862年左右,成都北門外府河一座名為萬福橋的橋頭,來了一對年輕夫婦。這對夫婦在橋頭開了家小舖營生,名為「陳興盛飯鋪」。男主人叫陳春富,其妻有人說是陳劉氏,也有一說是叫溫巧巧的漂亮少婦。 兩人在橋邊小本經營飯店,每天挑油擔肉經過萬福橋的腳夫時常在此休息坐等買主,肚子餓時,便幾個腳夫合伙,出一點油、切一些肉,再去附近的王姓豆腐鋪買幾塊豆腐,拿到陳興盛飯鋪,請陳家老闆娘代工燒道菜。老闆娘蕙質蘭心,知道這些做體力活的腳夫喜歡吃重口味、麻辣油香。於是她將客人帶來的豬肉切片,加上辣椒粉、花椒粉燒成麻辣鮮香的豆腐,讓腳夫們吃得大呼過癮,她的好手藝也逐漸流傳開來。 關於麻婆豆腐的菜名由來有兩種說法,常見的一說,是因為陳春富的妻子臉上有麻子,因此被稱作陳麻婆,而她燒出來的豆腐也就被人戲稱陳麻婆豆腐;另一說比較少見,是《川菜江湖百年傳奇》作者向東所說,陳春富臉上長麻子,其妻子溫巧巧卻是漂亮少婦,但因為丈夫的關係,陳麻子的婆娘自然就叫陳麻婆。(苦蓮按:我看這是嘴裡吃的是豆腐,心裡想的是嫂子吧…) 正當陳興盛飯鋪的生意越發興盛時,不幸的事情發生了,陳春富因病而逝,留下了陳麻婆一人帶著女兒支撐店鋪。不久之後,她請來了一位叫做薛祥順的廚師幫忙,依舊還是由客人自己帶料來店裡,請廚師代工烹飪。這位薛祥順師傅改良了陳麻婆的豆腐,將本來的肉片改為牛肉臊子,添加了川菜的靈魂「郫縣豆瓣醬」,增加了鮮鹹醬味。此後,麻婆豆腐的作法便以此為基礎。 麻婆豆腐的風味特色有所謂的八字訣:「麻、辣、鮮、香、酥、嫩、燙、渾」,想必鄉民們看完小當家之後,對這八字訣應該是心領神會。但本文還是簡單解釋一下八字訣的意思,麻代表花椒,需用漢源紅袍貢椒;辣則是成都龍潭寺二荊條辣椒,鮮指的是材料新鮮,鮮湯燒煮,成菜鮮美,香則是煮好的豆腐沒有異味,只有食材烹煮過的馨香。酥則來自於牛肉臊子,要煸至酥香。嫩自不待說,就是豆腐的滑嫩;燙則是上桌時仍然紅油亮麗滾燙。最後的渾則是豆腐保持完整外觀不破碎。 陳麻婆在五十四歲時逝世,將店鋪傳給女兒及他的丈夫魯希智打理,陳姓夫婦兩人沒有兒子,家業都是傳給女兒,以致於後代改姓魯,與招牌上的陳麻婆豆腐已經不同姓了。萬福橋頭的陳興盛飯鋪從陳麻婆一直傳到了她的曾孫女魯俊卿,但在1947年時,一場成都大水沖毀了萬福橋,迫使魯俊卿遷移店址,最後搬到了成都上河壩街,店名改為「陳麻婆飯鋪」。可惜沒多久,丈夫劉柏茂因病去世。(苦蓮按:陳麻婆一家的男人都短命….) 1956年,中共實行公私合營,陳麻婆飯鋪自然也逃不過,加入公私合營後,遷移至現址西玉龍街。文革期間被迫改名為「文勝豆腐」,意為「文化大革命勝利」,直到1970年代才恢復店名,後以「陳麻婆豆腐」為店名,如今去成都旅遊時,仍然可以吃得到這家百年老鋪,只是其麻辣口味或許不是台灣人習慣了溫和的台灣川菜可以吃得消的。 早年在台灣似乎比較少見夫妻肺片這道川菜,但是近年來的川菜館裡幾乎都有了這道川味名菜,許多不明所以的人看到了「夫妻肺片」這道菜,常常會問這是什麼菜,難道是夫妻倆人的肺做的菜嗎?中國菜名的有趣之處就在於此,許多名菜的菜名都是有歷史典故由來,夫妻肺片也是如此。 夫妻肺片源自於街頭小吃,據說是在1920年代左右,成都街頭出現了「盆盆肉」、「盆盆肺片」這類小吃,以紅油泡著一些邊角料,如牛頭皮、牛肺等切片,麻辣鮮香,是一般下層階級喜愛的小吃,但也吸引了不少上流人士的注意,但又怕買這種街頭小吃有失身分,每吃一口就要左右觀望看有沒有認識的人,這種「邀鬼溝假歲哩」的作相,被當時的人戲稱為「兩頭望」。 大約在1930至40年代間,成都街頭出現了一對夫妻叫賣肺片,丈夫叫郭朝華,妻子叫張田正。兩人結婚之後,為了維持生計,見到當時街頭盛行的小吃盆盆肺片,兩人商量過後,決定也來賣盆盆肺片。於是郭朝華早上去市場挑選一些牛肉,再從人家不要的內臟堆中挑選一些牛心、牛肝、牛頭皮、牛肚之類的邊角料,帶回家中仔細清洗後,放入滷水鍋中滷製。而妻子張田正則去購買辣椒、花椒等香料,回家後調製成調味料,將滷製好的牛肉、牛雜加入調味料與滷汁後,上街沿街叫賣。 經過不斷的改良配方,夫妻倆人作的肺片越來越好,慢慢地也在成都街頭闖出名氣來。這時候「夫妻肺片」的招牌還沒打出來,他們說自己是賣「牛肉肺片」的。有了名氣之後,郭朝華認為他們家的肺片比其他人的好吃,在名字上應該做出區隔,於是一度把「牛肉肺片」改為「牛肉廢片」,反正他用的食材也是人家廢棄不用的牛雜、邊角料,這樣也名符其實。但一些念過書的顧客認為「廢片」兩字不雅,而且容易讓人誤會,郭朝華說:「我念書少,你別騙我!」(誤),但最後還是改回了「肺片」兩字。 真正以「夫妻肺片」為招牌的契機發生在1946年,夫妻倆人開始在金河街定點販售,不再沿街走賣。這裡有幾所中、小學,每當學生放學之時,總會跑來夫妻倆人的攤子買些肺片吃。因為總是兩夫妻一起顧攤子,慢慢地學生便以「夫妻肺片」來稱呼他們。據說還有些調皮的孩子會在紙條上寫夫妻肺片,趁著兩人忙碌之時,偷偷貼在他們背上當做笑料。兩人雖然無奈,但也不以為意。 之後他們乾脆就以「夫妻肺片」為招牌,用張紅紙寫上夫妻肺片四字貼在攤子上當做招牌。夫妻肺片的名聲由此傳開,後來一位匾額店的老闆因為愛吃他們夫妻倆作的肺片,特別打造了一個描金邊的「夫妻肺片」匾額送給他們,有了這塊金字招牌後,夫妻倆便租了個小店面,從街頭走動的小攤販變成了店鋪。 可惜,賣肺片發了家的郭朝華染上了賭博的惡習,而且逢賭必輸,輸了之後再靠賣肺片賺錢,賺了錢再去賭,輸個精光。直到中共建政之後,50年代初期中共打擊嫖賭,讓郭朝華沒得賭了,但這時候以前靠賣肺片賺來的家產也輸得精光,只剩下夫妻肺片這家小舖。但是就與電影《活著》裡的主人翁福貴一樣,在中共之後劃分家庭成分調查時,因郭朝華窮到只剩一家小有名氣的店鋪,反而讓他逃過了被劃分成地主或是奸商的命運。所以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也反應出在中共政治運動底下的小老百姓生活與命運的荒謬,因賭敗光家產反而救了自己一命。 夫妻肺片依然是逃離不了公私合營的命運,1956年,郭朝華夫妻倆以技術跟品牌加入,1958年轉為國營企業,兩人成為成都市飲食公司的員工,直到八十年代兩人退休。如今夫妻肺片仍然在成都總府路上營業著,但已經不是當年那小小的路邊小舖,而是金碧輝煌如Buffet的大餐館,除了招牌的夫妻肺片之外,也販售其他成都川菜小吃。 最早的夫妻肺片是用一些牛雜內臟等人家不要的邊角料製作,成本極低。現代的夫妻肺片則大多以牛肚、牛肉、豬心為主,也有豬頭皮、牛頭皮、牛心等其他食材,端看各家餐館如何調配。食材滷製好後,拌上紅油、花椒、辣椒粉等調味料,以冷菜的形式呈現。其滋味麻辣鮮香:口感彈嫩有勁,開胃、下飯也下酒,是上川菜館子最該點的冷盤之一。 傷心涼粉也是台灣比較少見的川菜小吃,用米或綠豆製作的白色長條涼粉或是豌豆做成的黃色豌豆粉,拌入微甜微辣的紅油、花生、花椒粉、辣椒粉等佐料。滋味麻辣酸甜,清爽不膩,讓人吃得好不開心,那為何要叫做傷心涼粉呢? 明末清初,滿人入關加上明朝的內亂,四川天府之國幾成廢墟,人煙稀少。於是滿清政府建立之後,實行湖廣填四川的政策,將湖北、湖南及廣東北部及其他省份的居民遷入四川,這些來自外省的移民在四川定居,也帶來了家鄉的飲食習慣。 位於成都市區東郊的洛帶古鎮是一處移民城鎮,在湖廣填四川的政策之下,許多外省人來到了四川,其中以最常搬家移民的客家人為多,客家人大約佔了小鎮人口85%。現在的洛帶古鎮已經成了觀光古鎮,裡頭還以福建客家土樓的外觀興建了一座「客家土樓博物館」,無獨有偶,我們台灣苗栗這幾年也仿造客家土樓建了一座「客家圓樓」。然而,客家土樓的特殊外觀與建築形式,其實是配合福建山區以及當時從中原逃難南下的客家族群所面對的特殊時空環境、背景而發展出來的特色建築。可是四川成都、台灣苗栗的客家族群根本就沒蓋土樓的文化風俗也沒那種環境背景啊! 傷心涼粉這項川味小吃,據說就出自於客家移民為主的洛帶古鎮。傳說是一位從廣東移民至此的客家移民,因為思念家鄉的涼粉,煮好了涼粉一吃想起故鄉,因而傷心流淚。而另一種說法則比較形象,即是指傷心涼粉的香麻辣味,讓吃的人嗆辣得忍不住流淚流涕,宛如傷心流淚的模樣,因此而得名。 不過不管是哪種說法,都沒有很確實的根據,個人認為這大概只是商家為了行銷而創作的故事吧!畢竟涼粉、涼皮這類食物在台灣雖然比較少見(苦蓮按:台灣比較類似的食物是拉皮),但在中國大陸卻是隨處可見的街頭小吃,並不稀罕。川味的傷心涼粉應該也是在涼粉、涼皮這類小吃的基礎上,加入川菜的調味而成的小食。 傷心涼粉的涼粉吃起來其實有點像台灣的粉條,就是挫冰常見的一種料,吃起來彈滑軟嫩,本身沒有什麼味道,風味主要來自於拌醬的香、麻、辣、甜並且帶點微酸,是炎炎夏日消暑開胃的最佳小吃。 礙於篇幅,本次深夜食堂就先說說這三道菜的故事,等作者骨髓移植完,身體狀況穩定了再來向大家說故事。 年少遊天下,廿載都成好吃史。 而立病一隅,九泉可待枯血人。 參考資料: 二毛,《民國吃家:一個時代的吃相》(台北,二魚文化,2014。) 向東,《川菜江湖百年傳奇》(台北,賽尚圖文,2013。 更多故事: 如果你熱愛美食,那就到宋朝去吧! 2015-02-01 17:57:36 1 乾隆與他的母親──哈佛教授筆下的乾隆.世界史中的滿洲皇帝(1/4) 2015-02-17 21:27:29 1 荷蘭王國憲法200週年(上):從共和國走向君主國的崎嶇旅程 2015-03-10 21:39:03 […]
↧
【韓國人入門】建國神話:壇君開國
「檀君朝鮮」是一個有關於韓民族起源的一個神話傳說,也是後代朝鮮半島對傳說中檀君所建立的國家的一種稱呼。 這一傳說首次出現於南宋(1127年—1279年)滅亡後不久,高麗僧侶一然所著《三國遺事》(約成書於1280年代)中的《魏書》引用部分。但是,就我們可以閱覽到的其他文獻中,在現存陳壽所著《三國志》中記錄曹魏的《魏志》,以及記錄元魏的《北魏書》兩書中都沒有提及到其相關連的內容。換句話說,除了將檀君神話當做民族主義史觀基礎的韓國,和北朝鮮以外,沒有學者承認,產生年代先於《三國遺事》文字記載,有關檀君的古書或古代紀錄存在。再則,最近晚近出現的《桓檀古記》、《揆園史話》等書,與《三國遺事》中對於壇君的敘述也有有差異。 但是在這裡,我們先擺脫這些擾人的神話版本考究問題,首先就來依據《三國遺事》中引用《魏書》敘述來陳述此韓民族起源神話大綱。 即很久以前,因為天神──桓因(佛教中帝釋天的別名)的庶子桓雄(환웅)對地上人世間產生了興趣,向其父要求下人界,而桓因則授予桓雄三個「天符印」(천부인),作為天上神仙的標誌。桓雄與部下三千人一起在太白山的「神檀樹」(신단수)下降臨人間,在那裡創立名為「神市」的國家來治理人間,同時也設置了風伯、雨師、雲師主管農事、疾病、刑罰、善惡等三百六十事,來管理人間事務。 這時候,有一頭老虎和一頭熊原本同住在一個洞穴內,一日前來神壇樹下,祈求桓雄把牠們變成為人,而桓雄給了他們一根神奇的艾草和二十個蒜,並告訴牠們吃完這些東西之後,躲藏入洞穴一百日,若一百天之內若不見陽光,即可功德圓滿,化身為人類。 在這一百日的等待,因老虎忍受不住,最終放棄而跑出洞外,化身人類一事,終究無疾而終。而熊在忍受一百天的修練,終於變成了女人樣子的「熊女」。但是,因熊女身邊沒有配偶,可以一起生下孩子,所以熊女再次前來到神壇樹下,請求桓雄,而桓雄受其熊女感動,暫時變化成人的姿態,並同熊女生下一個孩子,他就是後來的檀君王儉。 王儉是唐高堯帝的稱呼(中國三皇五帝中堯帝的稱呼,當時高麗的第三代王定宗的名字為堯,所以避諱,採用意思相近的「高」字),檀君在堯即位五十年後即位,以平壤為首都,以朝鮮為號,並以「弘益人間」(홍익인간)為建國理念,管理人間1500年。由此,朝鮮半島建立了第一個國家,人們稱為「古朝鮮」,也稱為「檀君朝鮮」。後來,周武王封商朝遺民箕子於朝鮮,檀君隱居阿斯達山中成為山神,在1908歲時去世。 直到今天,韓民族仍然一直把檀君看成是韓民族的始祖,在國內建立起,供奉桓因、桓雄以及檀君靈魂的祠堂,除此之外,也有把檀君作為宗教首領而創辦出來的本土宗教,而現在韓國則是將每年的10月3日訂為國家起源日。 本文選自陳慶德著《韓國人入門》 你知道韓國的雞哪一天最倒楣、被宰殺最多? 韓國人家裡必備的家庭用品居然是一罐罐的清香劑? 韓國的筷子被製成扁平狀的,到底是為什麼啊? 你知道每個月的十四號都可以被韓國視為「情人節」嗎? 在韓國用餐,每十到十五分鐘就可以解決一餐? 以一曲江南Style創下全球10億的點閱率,K-Pop風潮不斷發燒。不可思議嗎?但這就是韓國,一個離我們如此近的國家。 韓國的大眾文化行銷有方,政府大力推銷韓國觀光產業,近幾年來外國旅客越來越多,首爾市中心的旅館房間數供不應求。但是韓國仍有許多令人瞠目結舌的行為,例如許多不友善的阿珠媽搶位、推擠,以及隨地吐痰的可怕習慣,不論老少,奇怪的馬路現象。 升學在韓國也是競爭激烈,平均每戶人家的所得有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三十三是花在孩子的補習費上。每週補八科,簡直是家常便飯。出社會後壓力持續攀升,於是乎,「介紹團」和「相親」成為盛行社會現象,參加完相親後,不出一兩年就結婚的人可不少呢。 韓國到底有什麼魅力?這個深受中國和日本影響的國家,兩千多年的歷史到底造就出什麼民族特性和文化社會?這是一本充滿韓流的書,一本讓你愛不釋手的書。 更多故事: 【文學.故事】世界初體驗:台灣歷史上的第一篇小說,寫的竟是英國和法國? 2015-05-04 18:47:07 1 【麻瓜的語言故事】什麼是「支那」? 2015-02-11 08:36:44 1 屬於反抗者的故事──《鏡子:一部被隱藏的世界史》 2014-07-26 12:08:57 1 【柘榴君創作集】浴事人生 2015-05-28 18:51:10 1 伊斯蘭墓地與華人油紙傘──墳墓裡的東南亞故事之馬來西亞篇 2015-01-28 10:21:20 1 【神北克漫畫工作室】國奴──第一話 2014-11-20 16:03:20 1 湖南人的獨立制憲: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由省頒發的憲法 2015-05-29 17:14:09 1 民主如何在土耳其開花? 2014-10-04 21:29:16 1 臺灣人是什麼人?──1897與1952,決定島嶼命運的關鍵時刻 2015-05-08 08:00:52 […]
↧
【吃的文化史】居酒屋的前世:江戶時代的外食文化
下班何處去? 下班了,簡單的吃完晚餐,或者還沒吃飯的朋友,辛苦了一天,今晚要不要到居酒屋小酌一番。 現在台北的大街小巷中,充斥著日式的居酒屋,是下班之後放鬆心情的地方、朋友們歡聚的場所、粉領族聚會的所在。居酒屋是枯燥上班日子的綠洲、生活的調劑。在小酌一番之後,讓明日還有心情面對工作。 東京是居酒屋的故鄉,居酒屋的數量比起台北更是不遑多讓,根據平成18年(2006)的《外食產業統計資料集》,東京總共有超過兩萬三千家以上的居酒屋和啤酒屋,除以東京的人口數,平均546人有一間。 居酒屋是甚麼時候開始的呢? 我們得回到兩百年前的江戶,當時的江戶約有一百萬人,堪稱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根據幕府的報告,有近兩千家的居酒屋,除以江戶的人口數,約553人有一間居酒屋。 553(兩百年前的江戶):546(現在的東京),比例上十分類似,由此可見居酒屋是超越時空的存在、是東京人生活的重要場所。 江戶時代的居酒屋所反映的是日本近代社會文化的轉變:外食的興起與庶民生活的燦爛。從飲食文化來看,很多影響仍具體地展現在當代的日本。 居酒屋的前世:煮賣茶屋 慶長八年(1603),德川家康結束日本的戰國時代,開啟了以江戶為首的新時代,江戶作為一個新興的城市,很多參勤交代的武士必須到江戶述職。 除此之外,當時各階層的人也聚集至此。由於是新興的城市,聚集在此的人都是招募而來的男性,江戶是一座非常陽剛的城市。男性下班之後會去哪呢?不是到紅燈區吉原遊玩狎妓,就是找買酒的地方。 單身男性會自己煮嗎?除了吉米‧奧利佛(Jamie Oliver)或是型男大主廚以外,一般都在外用餐吧!在江戶販賣飲食的稱為「煮賣茶屋」,提供簡單的飯菜和湯品、茶類等飲料。 然而,從德川家康定都江戶之後到十七世紀中期的五十年間,江戶大小火災不斷,主要是因為木造的房子,加上經營的餐廳相當多,以往都是使用炭火,風勢一大就容易燒起來,木造的房子還容易引起連環的大火。 連環的大火對於江戶的居民而言比戰爭還可怕,最有名的「明曆大火」發生在十七世紀中期,寒冬的一月連續燒了三天,江戶城的一半都燒毀,據說燒死的人「十萬兩千百餘人」(想起最近八仙的塵爆,真是可怕啊),比起後來的關東大地震和美軍空襲死亡人數還多。 大火之後,幕府重建江戶,除了擴大道路與加強防火演練之外,還頒布了夜間營業的禁止令,規定茶屋、餐廳晚上六點以後禁止使用燈火和販賣飲食。 然而,幕府的宵禁沒有阻止茶屋的生意,因為晚上還是得吃飯,除非這些人都回家自己煮,不然營業禁令也只是枉然。 為什麼幕府的禁令無法執行? 當時的人那麼喜歡外食嗎? 為什麼他們不回家煮飯呢? 男女比例極度不平均的江戶,外來人口大部分都租房子住,現在東京的租房率約略50%,江戶時代中期高達70%,租來的房子本來就不方便自己煮,加之當時缺乏冰箱,也沒有現代的水龍頭、瓦斯,所以江戶人的飲食多賴外食,這也是近代以前最大一批外食的族群。 幕府連續幾年開出了禁令,不但沒有打壓到茶屋的生意,江戶的夜間生活似乎越來越熱鬧。井原西鶴的《好色一代女》(1686)就是這個時候的作品,其中一段描寫日落時,男女兩人一同至數寄屋橋河岸邊的「煮賣茶屋」。 德川幕府最後不得不認可夜間營業,在元祿12年(1699)規定風大容易引起火勢的日子,戶外禁止路邊攤的營業,但是允許店鋪內的營業。 煮賣茶屋不僅晚上營業,中午也營業,提供幾樣小菜或是飲料供外食的人食用。晚上營業的茶屋也提供酒,漸漸就出現「煮賣酒屋」、「煮賣居酒屋」等店鋪,也出現了「居酒屋」的名稱。 兩百年前的江戶時代,離鄉背井找工作的人們,吃飯的問題老是在外,「老外」、「老外」、「老外」(老梗),居酒屋就是大批到江戶工作的人順應外食所產生的店家。 下一集之中,〈吃的文化史〉將會寫居酒屋的「酒」從何處來?也會穿越時空回到江戶時代,看看當時出入居酒屋的是甚麼樣的人?還有居酒屋的菜單中有甚麼菜可以點。 p.s. 本篇的料理圖片由流水帳格主提供,特此致謝。 ※※※ 參考文獻: 飯野亮一,《居酒屋の誕生》東京:筑摩書房,2014。 吉田元,《江戸の酒》東京:朝日新聞社,1997。 松下幸子,《江戸料理事典》東京:柏書房,1996。 ※※※ 延伸閱讀: 涂豐恩,《大人的日本史》,台北:平安文化,2014。 從古至今,地震、海嘯就是日本的常態,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在過去一百多年內的一舉一動,卻牽動著整個亞洲的命運。在教科書中,日本往往被簡化成兩種截然不同的形象,一種是成功地推動明治維新,晉身強國之林的正面形象;另一種則是殖民者、侵略者,是軍國主義的負面代表,但歷史的複雜與偶然,並無法藉由這種簡單的「二分法」來理解。 本書從臺灣的觀點出發,透過三十個關鍵詞,簡潔明快、深入淺出地重新解讀「日本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日本」的過程,發掘日本真實而多樣的面貌,不但提供歷史的反思,更足以做為未來的借鏡。 更多故事: 犯罪記者如何變成一名歷史學家──哈佛大學圖書館館長Robert Darnton訪談(一) 2015-03-05 13:55:52 1 【臺灣吧EP0】賣台?後藤桑の如意算盤 2014-09-02 07:44:58 1 海洋之子鄭成功(四) 2014-08-29 21:28:09 1 乾隆下江南──哈佛教授筆下的乾隆.世界史中的滿洲皇帝(4/4) […]
↧
【台語原來是這樣】「小富婆」的台語怎麼講?
現代人常掛在嘴邊的:「某某某真是小富婆。」這裡句話裡面的「小富婆」,台語該怎麼說呢?如果有算命習慣的朋友,或許可以仔細回想看看,是否曾經聽過算命師說過這句話:「孵金婆。」 「孵金婆」(˙ㄅㄨ ㄍㄧㄣ ㄅㄜˊ pū-kim-pô),這個「孵金」是很有意思的。台語的「孵」(pū),有孵化的意思,譬如「孵卵」(pū-nn̄g)就是生蛋的意思,而將這個詞說出口的聲調也很有臨場感,就像是發出pu、pu、pu的聲音一樣,好像可以有畫面浮現、卡通片段會出現動物孵蛋的配音。其實台語有許多詞彙都是如此,仿佛就像是過去人們仔細觀察大自然萬物、深入揣摩而歸納出的語言,甚至可以這樣說,台語是一種很接近大自然的語言啊! 就好比「鴨」(ah),這音節根本就是鴨子發出的叫聲啊!還有,「雞」(ke)更不用說了,從小大家都懂得模仿「ㄍㄡˇ ㄍㄡˇ ㄍㄟ」的叫聲,另外「鵝」(gô)更像是鵝發出咯咯咯的聲音;而「虎」(hóo)像不像是猛獸發出嘶吼的聲音?以及「貓」(niau)其實若發音快速,也很像貓咪的喵喵叫聲,還有「狗」(káu)其實也很像狗狗狂吠時的聲音啊!另外還有「牛」(gû)一般可能都覺得應該是發「牟」的叫聲,但其實如果仔細聆聽牛發出的聲音,還滿接近gû的聲音呢!另外大家不仿快速發出「馬」(bé)的聲音,是不是也很像馬發出的叫聲呢? 回到「孵金婆」,當時聽到這種說法,其實是某次和母親聊天偶然聽到的詞彙,母親年輕時和同窗姐妹淘去算命,那位算命師言談中便說母親的姐妹淘是名符其實的「孵金婆」,意思是很有財運。姑且不論算命一事是否準確,單就母親的同窗姐妹淘這個案來講,倒是有幾分準確,因為當時她們家在過去好幾代都是開米行、住在所謂的米街附近,而過去開米店的,多半都是有錢人家。 台南府城的米街從1807年開始,是台南古早的老街之一,當時可謂米行林立,是名符其實是百年老街,也就是現在的「新美街」。是的,一連看了好幾篇〈台語原來是這樣〉、敏銳的朋友應該察覺了,「新美街」就是取自於「承米」(sîn-bí)的台語諧音,有接受、承接米的意思。 這條過去沿著台江內海的海岸線形成的街道,除了米街以外又有帆寮街、抽籤巷,單是從其名稱就不難在腦海中想像出當時街上的商業風貌,可以說是最早的商業區也不為過。位於米街旁也發展出獨樹一格的「石舂臼」小吃,一直到今天若到赤崁樓一遊,仍可在旁邊的「石舂臼」享受美食,「石舂臼」(tsio̍h-tsing-khū)三字為台語,也有寫作「石精臼」或「石鍾臼」,是用來舂米的石臼,過去在米街旁、烹飪小吃點心攤,有石臼這樣的器具可以說是基本款,於是乎「石舂臼」便漸漸成為了代名詞。 那帆寮街呢?府城有許多地方,漫步在其中總是可以微微感受到一種歷史氣氛,帆寮街這個區塊更是有這樣的時空感。 「帆寮街」(phâng-liâu-ke)又稱蓬寮街,三字同樣也是台語,帆寮是帆布之意,這裡在過去可是五條港最上游的舊港帆寮港,五條港由北到南分別是新港墘港、佛頭港、南勢港、南河港與安海港,雖然今天五條港已深藏於地下,但現在亦規劃為五條港文化園區,讓人民漫步在上端時,也能夠遙想過去盛極一時的商業景象及通商文化。 就以帆寮港來說,便是位於過去安海港,從該地點及命名不難猜想,當時船帆遍佈於視線的壯觀景象。這些海港溪流隨著時間的推移,雖然已經消失了,但每當走在錯綜複雜的台南小巷弄時,也不仿思考,其實這些巷弄底下或許就是當時綿延的水路呢! 最後該說到的是米街旁的抽籤巷了,其實回過頭想,當時母親與姐妹淘該不會就是去抽籤巷找算命師吧?這也難怪,如果都是住在同街巷附近的鄰里,當然能夠鐵口直斷那一句「孵金婆」囉! 更多故事: 風雨前的寧靜: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 2014-06-27 00:13:04 1 八本書,重新認識世界史中的內亞與東亞 2014-10-16 09:50:02 1 【三國蜘蛛網】人妻殺手曹孟德 2015-05-04 10:17:37 1 【每週一畫】對美追求,為愛執著:畢卡索的十八次「告白」之《穿新娘禮服的賈桂琳》 2014-11-28 11:30:06 1 空降東山──看見中華民國傘兵作戰史的最後樂章 2015-02-24 01:17:01 1 是日本帝國的野心,還是亞洲人的覺醒?──「大東亞共榮圈」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上) 2015-06-19 09:00:17 1 【吃的文化史】居酒屋的前世:江戶時代的外食文化 2015-07-20 19:33:54 1 「噢,我的天啊,我乾脆住在妳的褲子或什麼類似的衣物裡面好了。」──情婦的歷史之卡蜜拉篇 2015-01-11 11:31:53 1 四百年前的輝煌大城.世界遺產之都──泰國大城府 Krung Sri Ayutthaya 2015-02-10 12:48:51 1 […]
↧
↧
【歷史知識考掘學】死於內戰與瘟疫蔓延時:牛津大學新發現的17世紀女性墓葬
英國不少高校擁有悠久的歷史,尤其是牛津和劍橋等中世紀時期成立的學校,其大學所在地從中古以來就有城市和聚落,人類活動和歷史記載也從未間斷。因此,每當大學興建新樓或進行修葺時,往往先進行考古發掘,搶救當地的文物。根據英國媒體5月份的報導,牛津大學聖十字學院(St. Cross College)在今年3月的建築工程中便發掘出一座17世紀英國內戰時期年輕女子的墓葬,其死因引起了考古學者和歷史學家的猜測。 聖十字學院是英國牛津大學30多個學院中學生人數最少、也是最新的學院之一,只招收研究生。該學院1965年創立,1981年搬入牛津城裡的現址。在此次的考古發現中,年輕女子的死因目前尚未確定,不過可從各種蛛絲馬跡中進行一些推斷。 從骨骼可以推測出,她是18-23歲去世的。從墓葬的狀況(三維重構圖可從這裡下載)來看,屍體不是草草入土的,而是被小心地包裹起來。女子身形扭曲,可能意味著她在病床上死去。當時傳染病流行,所以她有可能因患上疫病去世。彼時英國正處於內戰時期,從倫敦逃亡出來的查理一世(Charles I, 1600-1649)國王把牛津作為其臨時王宮所在地,達3年之久。議會軍為了討伐王黨,3次包圍牛津城,使得城裡生活環境非常惡劣,曾發生斑疹傷寒暴發的現象。該教區教堂曾有記載,傷寒的暴發中有200人在教堂的墓地裡下葬。 該女子的遺骸旁邊還有兩枚銀幣,反映出其經濟狀況並不差。根據牛津大學教會史教授德默·麥可洛克(Diarmaid MacCulloch)的說法,其中一枚銀幣是查理一世時期鑄造的,據此可以確定這位女子具體的下葬時間是在議會派於1646年攻下牛津之前。這兩枚銀幣本應放在女子的眼簾上,當時人認為這樣做可以防止屍體肌肉僵硬攣縮,也避免了人們被死者「看到」所帶來的噩運。 該墓葬所在地在17世紀還不是聖十字學院的院址,而是與12世紀英王亨利一世(Henry I, c. 1068-1135)的行宮舊址毗鄰。根據現存的1675年牛津城地圖,墓葬當時是一座大住宅的後院。這也讓學者非常好奇,因為當時一般人都在教堂下葬,該女子卻被埋葬在一個後院裡。為了查證其究竟是怎麼去世的,研究人員計畫對屍體骨骼進行分析,查找其中是否帶有疾病病原。除了這位女子的墓葬以外,此次聖十字學院的發掘還找到了18、19 世紀的建築、水井和花園的遺存。 (原載北京《光明日報》2015年6月11日「世界史」版) 更多故事: 【臺灣吧EP7】榖物換肥料,造福了誰?──二次大戰後的台灣農民 2015-05-09 13:42:07 1 資生堂銷售術─20世紀初的化妝品廣告與設計(四):戰時的奢華與簡約 2014-11-09 18:32:49 1 【歷史小說連載】鄭森:大明命脈的危局──小舟品茗(一) 2015-02-16 06:07:55 1 密室逃脫:「圓山動物園」的動物脫逃史 2014-12-16 07:46:51 1 民主如何在土耳其開花? 2014-10-04 21:29:16 1 【冷知識週刊】第十號:誰創作了「兩隻老虎」? 2015-04-11 03:54:58 1 湖南人的獨立制憲: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由省頒發的憲法 2015-05-29 17:14:09 1 乾隆與他的母親──哈佛教授筆下的乾隆.世界史中的滿洲皇帝(1/4) 2015-02-17 21:27:29 1 戀愛之都──長安城(下) […]
↧
當個傻瓜,才能讓世界變得更好
作者:許全義(台中一中歷史教師) 按:本文為蘋果樹公民論壇之發言稿 各位傻瓜們,大家好。為什麼我很粗魯的稱大家是傻瓜呢? 因為我以大家為榮,以傻瓜為榮。因為傻瓜才會看到不一樣的世界,也才會挑戰平日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更有人性。 我先介紹一個傻瓜,Josephine Butler ( 1828-1906 ),才再跟各位傻瓜致意。Josephine Butler是十九世紀的人,她發明了一個人權法則,預先告知同意(prior informed consent,簡稱PIC)。這法則迄今在台灣實作上,還是很陌生,如這次課綱微調,影響最大的是高中生,可是沒有人預先告知高中生,為什麼要這樣的大中華課綱,沒有人徵詢你們的建議,更不用說形式上徵求大家的同意了。 人權是普世價值。所以,Josephine Butler 或多或少,還是值得我們知道她的傻瓜事蹟。 Josephine 出生於Northumberland。她家田連阡陌。Josphine 和她的妹妹Hatty 就在父親的莊園裡,騎乘小馬嬉戲。Josephine 身世富裕尊貴。她的世界跟大多數平常人的生活截然不同。她屬於上層或中上階層,優勢的少數。 Josephine 和她五個姐妹、兩個兄弟都受過優良教育。父親聘請家教,教他們語言、文學、經典和史學。小孩子們彼此討論爭辯。女人能受如此教養,真是非比尋常。當 Josephine 長大後,她愈來愈覺困惑。她不知道其生活重心為何?她尊敬父親,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一樣。 她說她的父親「竭盡己能為眾人謀福祉」。他辛勤工作,試圖找出公平管理田園和工人的新方式。Josephine 也想幫助他人,但是她不知道如何使自己成為有用的人。她覺得空虛。她自己說她的靈魂「深度不滿」。 她可以過著富貴榮華的生活,卻在靈魂上深度不滿? 那不是傻瓜嗎? 就像朱震和建勳一般,家境富裕優渥,卻志願到街頭來風吹日曬雨淋。 在 1852 年,Josephine 嫁給George Butler,牛津大學的講師。George 能分享Josephine想成為對他人有用的深度關懷。他們住在牛津。他們共同擬定致力於教育他人的未來計畫。他們想獻身於教育改革。Josephine 婚姻美滿。在婚姻前五年,她忙著教養子女和管理僕人。 然而,Josephine 發現在牛津生活困難。跟George 一起在牛津工作的同事,一點也無法理解Josephine。每當她丈夫的朋友在 George 家一起喝下午茶時,Josephine 要做大多數中上階級家庭主婦所做的事情,準備茶點等等。但是她也會做些大部分家庭主婦不會做的事。當男人的聊天轉到政治或女人處境時,Josephine 就會加入討論。這真是令人震驚。一般認為此階級的婦女不能談論有關性和政治的事情。這些議題對女人「不適合」。George的朋友和同事都不知道如何面對Josephine。他們覺得很尷尬。 他們所受的驚嚇還不僅止於此。當Josephine 聽到,一個女人因謀殺自己的嬰兒入監時,她非常震怒。每個人都知道嬰兒的父親是牛津Balliol 學院的講師。那個女人非常貧窮。每個人都知道這個男人拒絕贍養那女孩和小嬰孩。Josephine 跑去找Balliol 學院院長。她要求,院長出面挑戰,要求那孩子的爸爸負起責任。Balliol 院長拒絕做任何事。Josephine 不放棄。她和George 讓那個女孩子在家裡幫傭。這更是令大家嚇一跳。Balliol 院長深表不贊同。他寫道: Josephine 卻不這麼認為。她認為像這樣的女孩子,剛開始一點都不是「罪犯」Josephine 開始認為這樣的女孩是「受害者」。 […]
↧
《遊戲王》與古埃及神話
《遊戲王》可能是不少人的童年記憶,這部卡通還捧紅了一種新遊戲──「遊戲王卡」。《遊戲王》雖然是日本卡通,但其中化用了一些古埃及的元素,而且故事設定主角武藤遊戲組裝了一個神祕千年積木之後獲得的「另外一個我」就是一個失去記憶的埃及法老。而正在發生的種種,正與法老的過去有著連結。 故事內容請大家自己去回味吧~ 回歸正題,今天的主題是《遊戲王》裡關於埃及神話的化用。讓我們從稱為三幻卡的三張神之卡說起──首先是「歐西里斯的天龍」。 歐西里斯是古埃及最重要的神之一,但他的故事很悲劇,但其實算是他自己造成的悲劇。 根據太陽城(Heliopolis)的神話,蒼穹女神努特和地之神蓋布生下歐西里斯與伊西絲、賽特與奈芙蒂斯兩對夫妻兼兄弟姊妹。大概是因為有這樣的神話,所以埃及法老也常常是兄弟姊妹結婚,爸爸娶女兒也不罕見。那兩對神仙夫妻到底會有什麼問題呢? 原來是某天歐西里斯竟然分不清自己的兩個姊妹,和奈芙蒂斯睡了一晚。然後就跟連續劇一樣,正常夫妻恩愛無法懷孕,一時意亂情迷卻會一次命中,於是就有了負責製作木乃伊的豺頭神阿努比斯。為什麼他要負責做木乃伊?原因請繼續看下去... 被戴綠帽的賽特非常不爽,於是私下為歐西里斯量身打造一個精美石棺,並在宴會上聲稱誰合適就送誰。就是一個古代仙履奇緣的概念,但不是跟王子回家過幸福快樂的生活,而是一個致命陷阱。大家輪流躺進去試石棺,輪到歐西里斯時,埋伏在旁的賽特手下蜂擁而上,蓋起石棺再五花大綁的進河裡去放水流。 喔,所以歐西里斯死了。 才怪,這是神話,神怎麼可能就這樣死了! 正宮妻子伊西絲費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丈夫,這時賽特已經登上王位,所以伊西絲並沒有回宮殿去,而是躲在生長莎草的沼澤區,但還是被賽特找到,所以歐西里斯被大卸十五塊丟到各地,伊西絲於是又開始尋找丈夫之旅。(真的好苦命啊~) 話說《遊戲王》裡面也有一個角色叫伊西絲呢,就是千年神器之一千年首飾的持有者。不過不論是神話還是卡通裡的形象,都跟現在電視上比較常聽到的ISIS(伊斯蘭國的英文縮寫剛好就是伊西絲)天差地別啊! 伊西絲找啊找,最終只找到其中十四塊,因為他的生殖器已經被魚吃掉了,所以阿努比斯只好把其他部分拚好塗上香料裹起來,製做成木乃伊,於是阿努比斯成為木乃伊製做之神,歐西里斯成為冥間之王。如果在古埃及藝術中看到一個面色青綠(綠色象徵生命,不是因為他面色鐵青喔!),全身以白色包裹的人(木乃伊通常包裹白色亞麻布),大概就是歐西里斯了。 歐西里斯的故事說完了,那天空龍呢?抱歉,埃及神話雖然也有一些現實中不存在的神獸,但沒有龍,不論是歐洲那種負責看守高塔中公主的龍,還是中華文化認為是祥瑞的那種龍,都沒有。所以「太陽神的翼神龍」也只有辦法講太陽神的故事。 太陽神是指「拉」,日文標示的很清楚,ラ-的讀音就是拉。太陽神拉這個名字大概在埃及早期王朝時期(大約在西元前三千年前後)的太陽城出現(雖然是希臘人取的地名,但就這點來看稱之為太陽城一點也不為過),這時的埃及正經歷一次信仰與思想上的改變,漸漸成為一個崇拜太陽的國度,法老也以太陽神為王權的來源,所以大力支持,拉於是很快的成為全國性的信仰主神。重要程度之大,不僅法老稱自己為「拉之子」,日後即使因政權更迭而有其他大神崛起(是的,不同地方的人稱王,真的會讓一些地方守護神躍升為全國性大神),常常遭受到名字與拉結合的命運,例如阿蒙─拉。 太陽神拉的誕生故事在愛馬仕城(Hermopolis)的神話有記載。當地認為世界之初有四對男女共八位神祇,象徵四種世界初始的狀態:水(Nu和Naunet)、無限(Huh和Hauhet)、空氣/看不見(Amun和Amaunet)、黑暗(Kuk和Kauket)。其中男性都是蛙頭,而女性都是蛇首。這八位元神的互動最終無法達到平衡,於是一個新物體產生,有的版本說是蛋,有的則說是蓮花,從中誕生了太陽神拉,之後拉又創造了萬物。 跟歐西里斯的八點檔劇情比起來,拉的故事簡單得多。而剛剛說過古埃及沒有翼神龍的故事,但太陽神的翼神龍可以變身為「黃金不死鳥」,而在埃及也有不死鳥,牠叫作奔努(Bennu)。奔努鳥被認為是太陽神拉的靈魂,平常棲息在生命之樹,而另一項古埃及崇拜的聖物──奔奔石則是引導奔努鳥的燈塔。 奔奔石又是什麼呢?傳說中原始水淵中升起了原始土丘,而太陽城神話譜系最頂端、最古老的阿圖姆神就住在這上面,而奔奔石被認為就是象徵原始土丘。另一說奔奔石是太陽神拉的住所,但後世拉與阿圖姆兩者混在一起,所以差別不大。它的形狀就是一個金字塔的形狀,應該說金字塔可能就是模仿它的形狀,之後在方尖碑和金字塔頂端也還是會放上奔奔石,可以說是奔奔石崇拜的升級版。 看到奔奔石的形狀,有沒有聯想到《遊戲王》裡另一樣東西呢? 就是武藤遊戲身上掛的千年積木! 看到千年積木大家的第一印象應該是金字塔,但如果代表的是奔奔石可能更合理,因為這位失憶法老最終想起自己的名字是「亞圖姆」,這只是語音翻譯的差異,他的名字其實就是住在原始土丘上的神──阿圖姆。 最後再來說說千年神器上幾乎都有的眼睛符號(唯一沒有眼睛的是千年鑰匙,其形狀 ☥ 「安卡」本身就是一個古埃及文字,代表生命)。這就要再接續歐西里斯的故事了。 話說伊西絲第一次找到丈夫之後(還沒被剁塊之前)在丈夫身上睡了一覺,並且懷孕了,生下的小孩名叫何魯斯。何魯斯長大之後上演王子復仇記,與叔叔賽特展開大戰,最後何魯斯雖然失去一隻眼睛,但成功奪回王位並且讓父親復活。何魯斯之眼因此成為古埃及常見的護身符。 結束前,有發現前面的介紹中三幻卡少了「歐貝利斯克的巨神兵」嗎? 只能很遺憾地說,埃及不只沒有巨神兵,而且也沒有歐貝利斯克這個神,因為歐貝利斯克其實來自英文的obelisk,意思就是方尖碑。 更完整古埃及神話可參考練習人的〈古埃及主要神話體系簡介〉或自行上網搜尋囉~ 更多故事: 資生堂銷售術─20世紀初的化妝品廣告與設計(二):多元文化的魅力 2014-10-05 14:36:12 1 資生堂銷售術─20世紀初的化妝品廣告與設計(四):戰時的奢華與簡約 2014-11-09 18:32:49 1 為什麼Russia會變成「俄羅斯」? 2015-07-07 11:29:46 1 好想認識的100種日本,不可不知的7個日本近代史 2014-11-15 10:55:05 1 雍正:感覺自己萌萌der 2014-11-06 10:54:32 1 【時間軸】一次看完台灣罷免歷史 2015-02-04 17:35:28 1 法蘭西斯.福山:說歷史終結確實太早 2014-10-04 23:52:28 […]
↧
【才女的故事】上官婉兒:女主政治下的女官
2013年,陝西發現了上官婉兒的墓葬。這位活躍於盛唐前期的女性,以傳奇性的一生和華麗敏捷的文才,成為千年來屢被提起的話題。這位引領一代文學的女性,既是女皇的心腹、又是新君的妃子,人們以為她的墓葬規格肯定直追王侯,事實卻非如此。 上官婉兒與她的『老闆』武則天一樣,既被視為女權先鋒、也被指作惡女妖婦,不論是肯定或否定,多數人都認為她是中國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特殊人物。跳脫女權或父權的觀點,我們應當如何看待她的崛起與影響? 上官婉兒的出生充滿傳奇,傳說她母親懷胎時夢見天人遞給她一個秤,並預言這個胎兒將要秤量天下文士。她的祖父是當時的宰相,聽說了此事,歡喜不已, 但是,當她呱呱墜地時,上官一家不禁懷疑,因為能夠秤量天下文士的人,不該是個女兒。 隨著祖父因為得罪皇后武則天被殺、上官婉兒與母親被送入皇宮為婢,一 連串的變故,使得天人的預言聽來越顯諷刺。 武則天的地位卻越顯穩固,她與丈夫唐高宗帝后並尊,稱天皇與天后,夫婦二人一同執掌唐帝國。就在 高宗因病休養之時,武則天並不甘於隨夫退居幕後,她與親生兒子們展開了激烈的鬥爭,相繼除去了兩位成年並有賢德之名的太子,將才智平凡的三子、後來的唐中 宗送入東宮。於是,天后取代了理當接班的太子,理當天無二日的帝國中,出現了第二個太陽。 就在此時,命運將上官婉兒送到了武則天面前。沒有人知道這對君臣如何相遇,只知道當婉兒登上政治舞台之時,武則天將剩下的兩個兒子一逐一囚,她不只取代了兒子們、她的武周帝國也代唐而起,與北方的突厥第二汗國並稱為東亞世界的強權。 武則天的時代成就了上官婉兒,但是,她真正成為「上官婉兒」卻是在武則天去世之後,她投靠了中宗,並成為中宗之妻韋后的心腹。 中宗並不像他的父母兄弟那樣喜好文學,因此,曾被武則天重用過的婉兒被封為『昭容』,在名義上是中宗的妃嬪,實際上卻是他的秘書。中宗對政事既無能力也無興趣,使得大權落到韋后手中,諳於政事的婉兒,透過中宗夫婦擁有了幾乎與外朝宰相相等的權力,一言一語,就能使人飛黃騰達,於是文人們無不希求婉兒的評價,她真正地成了秤量天下文士的人。 然而,中宗的時代並不平靜,在以其弟睿宗為首的李唐宗室和武三思等人為首的武周家族之間,中宗左右為難,最後在韋后和婉兒的推動下,中宗將愛女安樂公主嫁入武氏家族,使得整個宮廷傾向了武周的舊勢力。 這也引起了李唐宗室的不滿,在中宗突然身亡之後,睿宗與其妹太平公主發動政變。睿宗之子、即後來的唐玄宗,帶兵入宮,斬殺了韋后與安樂公主,婉兒試圖迎接玄宗以延續自己在新時代的地位,但是玄宗仍將婉兒處死,結束了這位盛世女相的一生。 生前輝煌、身後冷落 一千三百年來,婉兒葬於何處,無人知曉。直到今年,考古人員在咸陽的一處建設工地挖到了一座唐代磚室墓,全長36.5米,有五個天井、四個壁龕,墓室中沒有木棺石槨、也沒有遺骸,只有一小塊碎骨渣,墓室塌陷、連地磚也被揭起,沒有任何壁畫。 但是在甬道兩邊的壁龕卻基本上沒有受到盜擾,但是陪葬品多為陶俑,沒有唐三彩。在甬道前方發現了一方青石墓誌,透過墓誌,才發現這裡就是上官婉兒埋骨之處。但是,盛唐時期的人講究厚葬,為什麼婉兒的墓葬卻如此淒涼? 由於中國各地的墓葬常有盜擾,因此婉兒墓的狀況不禁使人懷疑是不是被盜墓賊造訪過。不過考古人員首先注意到墓葬被破壞的地方僅在墓室與甬道後方的天井,甬道前端與壁龕卻保存完好,並不像是盜墓賊所為。 從墓葬中的狀況推測,這個墓室可能在唐代時就被刻意地破壞,目的是為了懲戒墓主。考古人員的推測不是沒有道理,這是因為唐玄宗曾經有幾次破壞墓葬以示報復的行動。 首先是他在政爭中,將政敵太平公主逼死,將公主的屍身棄於野外,並將其夫的墓葬剷平。唐玄宗的母親是被武則天所害,他的成長過程中也遭受到武氏家族的壓迫,此外,他也對韋后母女頗有敵意,因此,在他掌權之後,就曾經破壞武韋兩族的墓葬。 但是,這些記錄都是文字史料,還沒有確切的證據,倘若此說是真,那麼婉兒的墓葬可能是第一個被確認了「官方破壞行為」的唐代墓葬,而史料上玄宗惋惜婉兒才華而收集其作品的記載,可能只是玄宗的政治表演,或者是出於旁人之意而為。 這個旁人會是誰呢?從目前已經公布的墓誌錄文中可以發現,上官婉兒在死後是由太平公主出資辦理喪事,公主甚至派遣使者至婉兒墓前弔祭致哀。 如 此看來,此時權勢熏天的太平公主顯然對婉兒的死感到惋惜,那麼以公主主導收集婉兒文章的事也就不奇怪了。由墓誌的記載也可以猜出,毀墓行為應當發生在太平 公主垮台之後。而婉兒墓所在的位置鄰近底張灣,太平公主的子女有兩人葬於此處,這一帶可能是武氏家族的墓地,或許是公主有意將曾替母親、兄長效力的婉兒庇 護於此吧? 佞臣?忠臣?女主政治下的女官 在上官婉兒的墓誌中,其家世大致與史書吻合。比較特別的地方,是墓誌中提及,她在十三歲時受封才人,由於才人是品階較低的妃嬪,一些學者認為,這顯示婉兒可能與武則天一樣,先做了先皇高宗的妃嬪、又在新君中宗登基時爬上高位。這個說法雖然符合一般的推斷,但是細思下來,有些地方並不確實。 首先,唐宮分作內官(妃嬪)、宮官(女官)與官婢(罪犯、國家的奴僕)三層,內官與宮官需是良家子(家世清白的平民)或官宦之女,婉兒身為官婢,並不可能以正常的管道推選為妃嬪,武則天曾因嫉妒而害死外甥女,婉兒的祖父曾是武則天的政敵,倘若高宗與婉兒有私,武則天豈有善罷甘休之理?反過來看,武則天不拘一格提拔人才的性格,在外朝官員中屢見不鮮,她也曾經信賴一個官婢而險些在官婢的讒言下殺害睿宗,如此看來,破格提拔婉兒,似乎更像是武則天的風格。 《新唐書》在婉兒的本傳中說她「年十四,武后召見,有所制作,若素構。」,年歲上與誌文相去不遠,誌文中提到婉兒受封才人的段落,並未提及其美貌,而著重於她的文采,如此看來,婉兒是以文采得到信任、而不是一般以美色侍君的妃嬪。 與其說婉兒先後為高宗中宗父子之妃,不如換個角度來思考,有沒有可能是武則天從結構上把內官調整成了為她效力的女官?換言之,當時已為『天后』的武則天將原該做為皇帝姬妾的妃嬪之位,變成她提拔親信的空缺,而這個內官『官僚化』的過程,似乎持續到了中宗時代,女官們甚至不需住在宮中,而可以像一般的男性官僚一樣在宮外立宅另居,直到玄宗在政變中除去了這批宮人,再一次重整宮中制度。 武則天去世之後,婉兒一直被認為是韋后母女的黨羽。不過在誌文中,婉兒的形象截然不同,誌文中提及中宗欲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不成,公主遂結黨營私,婉兒因此幾度力爭,希望中宗除去公主的黨羽,中宗不從,婉兒不惜服毒、險些喪命,被救活之後,辭去昭容一職,退為婕妤,塑造出她公忠體國的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安樂公主立皇太女一事,在過去的史料中,僅說是安樂公主對父親撒嬌的行為。但是,婉兒的誌文是第一次在唐代的史料中看見中宗本人的意向,如果誌文的敘述無誤,那麼中宗可能是中國史上第一個考慮立女性繼承人的皇帝,而安樂公主也差一點就能成為中國史上的第二位女皇。 在陳弱水教授的研究中,安樂公主的這項作為,顯示了她已經跳脫了她祖母與母親先為帝妻、為帝母的思維,在祖母以女性君臨天下的歷史中,企圖使自己以帝女的身分成為皇位的合法繼承人。[1] 誌文中的婉兒顯然不支持公主的行動,不管這是真實或是太平公主授意的虛假,都有其意義。當我們審視婉兒的一生,她從效忠武則天、中宗再到太平公主,可謂傳奇。但是把她的一生放在東漢以來的女主政治來看,就會發現從輔佐竇太后的班昭開始,到北朝宮廷中屢屢出現的女尚書們,所有必須以妻子或母親身分走到幕前的女主們,都需要有擅文詞知進退的女官來輔佐。 婉兒與她的『老闆』武則天也不例外,在武則天稱帝之前,她致力塑造自己的形象,她是孝順的女兒,是賢明又多產的妻子,也是既嚴厲又慈愛的母親。最終,她發現自己在儒家的禮法上無法突破女兒、妻子與母親的限制,於是捏造了彌勒下生為天女的佛教傳說,使自己得以代唐而起。 在這位女皇的光芒下,婉兒代表的是那些支持著女主們的宮人集團,這些宮女是貫穿著女主政治的伏流,她們的向背代表著宮廷中某一勢力的崛起與崩毀。她們擁戴起一代女皇,也在她年邁之時,無情地捨棄了她,成為李唐復辟的無聲功臣。因此,中宗與韋后其實是一體,他們不能不順流而行,以免自己如武則天那樣傾覆。 也是因為這種擁戴之功,才使得婉兒認為自己可以靠著太平公主成為新朝的功臣。但是她沒有想到的是,年輕氣盛的玄宗拒絕妥協,玄宗透過除去婉兒與太平公主,拔除了女主政治的影響,而後在他有生之年,沒有一個后妃能代替他成為唐帝國之主。 透過這樣的脈絡來看,婉兒的華美文采,恐怕也只是順應著時代的潮流,在男性與女性君主、李唐與武周勢力之間搖擺的無根飄萍而已,真正影響著時代的人,從來不是上官婉兒。 原載於《典藏讀天下》雜誌2014年一月號 ※※※ 參考文獻 陳弱水,《隱蔽的光景──唐代的婦女文化與家庭生活》,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鄭雅如,〈重探上官婉兒的死亡、平反與當代評價〉,《早期中國史研究》第四卷第一期。 更多故事: 《被出賣的臺灣》和它的作者葛超智 […]
↧
↧
【才女的故事】薛濤:妓女、女道士與傳說中的女官
清代小說《鏡花緣》中,塑造了一個才女如百花齊放一般的唐朝,事實上,《鏡花緣》中循規蹈矩卻又才華洋溢的女性,乃是明清江南的才女文化的投射。 真實的唐代,只有極少數的女性能公開顯示自己的才華,她們若不是上層的后妃女官,就是下層的妓女或女道士,而後面的兩種身分,往往是相通的。 在許多著名的唐代才女中,先是官妓、後為女道士的薛濤雖然身在蜀中,卻才氣過人、名動公卿,甚至被中唐的詩人們稱為『薛濤校書』,甚至傳說她曾經擔任過「校書郎」一職。她的崛起、與詩人們之間的情愫和最後的歸隱,也充滿傳奇色彩。但是,當我們仔細查考薛濤的生平時,發現她的故事在後代的渲染中雖然更加豐富,卻有太多脫離唐代社會的說法,究竟真實的薛濤是什麼樣的女子呢? 薛濤在史料中第一次出現,已是及笄少女,她的身分是官妓,在唐代社會中是最底層的賤民階級,與從事勞力工作的官婢、官奴一樣,通常是罪犯的後代,因此成為國家的奴隸。 薛濤的身世在唐代史料中並不明確,但是她少女時代即能作詩,應當是在年幼時就有相當的文學基礎,不過目前無從查考,只知她原先可能是隴西人,至於所謂其父死後與母親無以為生而淪落風塵的說法,是宋代才出現的記錄,可能只是好事者的穿䥣附會。 然而,薛濤除了天賦的才華之外,也恰好生在唐代文學最多采多姿的時代,也生在一個遠離兵禍、經濟繁盛的地方──四川,在這個繁花燦爛的舞台上,薛濤作為中唐女詩人中的代表人物,閃亮登場。 韋令孔雀 安史之亂中,唐帝國的腹心地帶遭到重創,士族四散、百姓流離,但是在遠離中心的江南、兩湖與四川,卻在大戰之後成為承擔帝國財政的重要地區。其中,四川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物產,從盛唐就開始積極經營,中唐之後更是西部經濟的重鎮。 不過富饒的四川也不是沒有戰爭,由於鄰近吐蕃與南詔,四川也是唐帝國西南防線的重要軍事據點,盛唐時就設了節度使以便防禦,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就遣心腹經營四川多年,以此來掌控唐帝國的外交、軍事與財政。 安史亂後,玄宗、肅宗相繼去世,經過代宗朝的休養,德宗登基時曾經試圖收復河北,但是任人失當、不知軍心,一支經過京城、欲往河北平亂的軍隊嘩變,德宗不得已逃出長安。 在這場『奉天之難』中,出身名門韋氏的青年官員韋皋由於助朝廷平叛有功,得到德宗的青睞,一路青雲直上,在四十歲時,成為掌控四川西部的西川節度使,直到他去世為止,整整在四川待了二十一年。 韋皋在中央的眼中是個不可或缺卻又跋扈的人物,他盤據於四川多年,以致於朝廷幾乎無法干涉四川的內政,在他晚年,積極地想從中央手中將整個四川的藩鎮都納為己有,因此涉入了長安的政爭。雖然如此,在四川人的眼中,韋皋卻是豪爽愛民的大將,他對待將士極為慷慨,又高薪禮聘許多人才為己所用,一時之間,使得四川成為長安之外的文化中心。 韋皋的慧眼不只能提拔男人,也看中了薛濤的才華,在他的宴會上,薛濤以其卓越的才思與敏捷的反應得到韋皋的欣賞。現代的愛情故事中,男女之間的傾慕欣賞,總是走到非君不嫁、非卿莫娶的結局,但是在唐代,這段大將軍與小女子的情愫,卻是韋皋提供了薛濤一個展示自己的舞台,薛濤得以在他的庇護之下,於觥籌交會中展現她的才華。 此時,南越國為了巴結韋皋,特地送來孔雀,藩鎮卻不知如何安置這毛羽璀璨的珍禽,薛濤便倡議替孔雀開闢了一方園地,韋皋從之。 由此,孔雀就成為韋皋治理西南的重要象徵,而這位大將對於這個靈秀機敏的小女子,與其說是男女之情,不如說是他展示帳下人才濟濟的重要門面。 韋皋帳下擁有許多年輕的官員,大多經過科舉取得功名,薛濤在這些年輕人中也毫不遜色。在唐代,科舉出身的官員通常第一任官會是『校書郎』,是唐代官制中一個極小卻象徵著擁有科舉功名的官職,女兒身的薛濤雖然無緣於科舉,卻在韋皋帳下被稱為『校書』,雖然不是真實的官職,卻也表示她的才學卓越,但若要由此說她可以擔任官員,就完全是對唐代官制的誤解了。 薛濤有著少年人的高傲與莽撞,有一回,朝廷派來一名刺史,在宴會行酒令時,這位刺史顯然不懂規矩,於是被薛濤狠狠地奚落了一番。這位年輕的才女在節度使的保護下,顯然擁有許多特權,此後,甚至朝廷的使節都必須先賄賂薛濤才能夠見到韋皋,鋒芒畢露的薛濤,毫不客氣地收下了這些金帛。 人們捧著她,致使薛濤以為這些名利都是她應得的、也確信韋皋不會過問,但是,當她收下朝廷的賄賂時,就已經跨過了韋皋的界線。 那一年,薛濤不過十七八歲,她年少得志,侍從於韋皋身邊、名利雙收。但是,當韋皋知悉她受賄的消息時,一怒之下將她貶往松州、一個吐蕃與羌人雜居的邊疆州郡。薛濤這才明白,她不是翱翔於天地之間的鳳凰、而是韋皋園中的孔雀。 萬里橋邊女校書 「聞道邊城苦,而今到始知,卻將門下曲,唱與隴頭兒。」 這是薛濤在松州的心情,在這座邊城裡,沒有人明白她的文才,她只是個普通的官妓。 為了脫離松州,她不得不再三寫詩懇求韋皋讓她回到成都: 「螢在荒蕪月在天,螢飛豈到月輪邊。重光萬里應相照,目斷雲霄信不傳。」 顯然韋皋一開始並沒有回應,她的姿態也越來越低: 「按轡嶺頭寒復寒,微風細雨徹心肝。但得放兒歸舍去,山水屏風永不看。」 屏風是區隔內外之物,薛濤為了回返成都,向韋皋表示再也不涉足政事。 韋皋並沒有這麼簡單就回心轉意,薛濤不得不寫了十首詩,以十種東西離開主人的心情,表達自己離開韋皋的依戀之意,詩題的犬離主、鸚鵡離籠、珠離掌…….等,都顯出了高傲的薛濤在現實下不能不低頭的惶恐與卑微。 薛濤在松州的時間不到兩年,韋皋似乎覺得她受的教訓夠多了,於是讓她回到成都,並讓她脫離了官妓的身分。薛濤搬到了萬里橋邊,但仍然應邀前往各種酒宴,並與四川的官員們持續來往,只是這一去一返,讓薛濤看盡了人情冷暖,從此,她漸漸地低調行事。 與她同時代的詩人王建,就曾有詩贈她: 「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下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 二十年過去,韋皋去世之後,新任西川節度使因為不服朝廷的命令而被勦滅,西川迎來了新的節度使們,他們大多是曾在韋皋帳下的人。歲月流年,帶走了薛濤的青春年華,帶來一首又一首錦心繡語,就在薛濤年屆四十時,另一個男人闖入她的生命。 別後相思隔煙水 韋皋去世的時間,正是王叔文、柳宗元等人主導的永貞革新失敗的時候,德宗的孫子憲宗登基,這位躊躇滿志的年輕皇帝是唐代的中興之主,他在位的十餘年是唐帝國力圖振作的時代。 此時,與白居易並稱『元、白』的元稹以監察御史的身分前往四川徹查藩鎮的不法情事,元稹一生辜負了許多女人,這個風流才子自然也久聞薛濤大名,亟欲一見。 傳說,當時的劍南節度使特遣薛濤去見元稹,希望以美人計消磨元稹的銳氣,卻沒想到,元稹此行與節度使正面衝突,也沒想到最後會是薛濤動了真情。 在薛濤的詩作中,有首詩寫於元稹離川之際,卻沒有署名給誰: 「芙蓉新落蜀山秋,錦字開緘到是愁。閨閣不知戎馬事,月高還上望夫樓。」 這首贈別詩中,薛濤自言為妻,卻不曾寫明對方是誰,從已知的人際網中,以元稹較有可能。薛濤當時已然是美人遲暮,元稹卻只三十出頭,正是躊躇滿志之時,其才情風流自有迷人之處,但是這一切只是元稹逢場作戲罷了。 薛濤的等待最終沒有結果,這段姊弟戀無疾而終,元稹終究是個薄倖之人,直到多年以後顯達了,他才敢寫詩回贈薛濤: 「錦江滑膩蛾眉秀,幻出文君與薛濤。言語巧偷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紛紛辭客多停筆,個個公卿欲夢刀。別後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雲高。」 詩中雖然多有稱讚,卻不過是一紙空言。當然,近代也有學者考證認為薛濤與元稹並未真正相戀,但這些說法亦多揣測,莫衷一是。 薛濤晚年傳說成為女道士,除了隱居學道之外,也開始製作各種花箋自娛,由於她喜歡深紅色,因此製作了許多色澤濃豔的花箋,後來也稱為四川的名產『薛濤箋』。 薛濤約在文宗太和年間去世,當消息傳到長安時,她的舊識們紛紛以詩悼之,這位與李季蘭、魚玄機等並稱為唐代女冠詩人翹楚的才女,一生未嫁、亦無傳人,只剩下一紙薛濤箋,襯著她那清麗如山嵐一般的詩,流傳至今。 ※※※ 延伸閱讀: 謝金魚,〈【深夜食堂】元稹的酒〉 更多故事: 看得見的城市:廣州、長崎、巴達維亞,以及一段全球貿易的發展史 2015-04-04 00:45:48 1 麵食的文化交流:拉麵與泡麵的歷史 […]
↧
【冷知識週刊】第二十四號:被隱藏的探戈歷史
嗨,又到了每週冷知識週刊的時間!繼上週介紹了具黑人文化性格的靈魂食物之後,吐司碟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聊聊探戈過去被隱藏的一段歷史,和彼岸非洲大陸有所關連的牽絆。 講到探戈,大家的腦海中會立刻聯想到些什麼呢?是想到飄逸、灑脫、優雅的狐步如何流暢地演繹音樂節奏,還是在色彩豔麗的布宜諾斯艾利斯街道見到舞者在路邊的翩翩起舞? 說到探戈的歷史,我們便不得不提及阿根廷作曲家皮耶佐拉的《探戈的歷史》(Histoire Du Tango),這是他以探戈歷史為創作題材的作品。該組曲共有四個樂章,探究探戈從1900年到1960年代的歷史淵源與音樂風格。直接從各樂章名稱:〈妓院1900〉、〈咖啡廳1930〉、〈夜總會1960〉、〈現代音樂廳〉來看,便能夠清楚地體認到皮耶佐拉嘗試以「空間的移轉」讓大家認識到探戈是如何演進。 在第一樂章中,該曲描述一個充滿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藉妓女的妓院,和警察、小偷、水手、三教九流的人們互相嘻弄的畫面。這正是他所要帶出的歷史背景:自十九世紀初以來大量外來移民湧入布宜諾斯艾利斯。在這個同時滿懷著希望與絕望的城市裡,碼頭附近的妓院、酒吧成了他們縱情聲色、借酒澆愁的主要場所,而類似探戈這般的歌舞形式便逐漸成為一股風潮。 咦?話說回來,怎麼好像到現在都還沒有切入吐司碟一開始所說的重點?跟非洲大陸的關聯性到底是在哪裡呢?(敲碗) 現在看起來幾乎沒有黑人存在的阿根廷,原來從十六世紀開始便陸續有黑人透過奴隸貿易從中、西非遠渡重洋到這片新天地。他們主要停留在包含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拉布拉他河流域(Rio de la Plata),而主要從事家僕或是農業勞動的工作。十九世紀初又是外來移民潮的另一個高峰。當時被送往阿根廷的黑奴有將近75%來自現今剛果南部與安哥拉北部,也就是那時的剛果帝國。這些黑奴的人口比例佔當時阿根廷總人口34%,也就是總人口數187,000裏頭的67,000人。 這些黑奴其實影響當時阿根廷的文化與社會型態甚深。以時下風靡於該地區的舞蹈類型malambo、milonga、canyengue為例,不管是詞源或是舞蹈的核心概念都能夠從剛果帝國使用的文字以及部族的舞蹈找到關聯性。 自剛果帝國創立以來,舞蹈一直是他們文化中相當重要的要素。舞蹈除了為祖先、國王、貴族與治癒疾病的神靈而跳,更在他們出生、結婚、死亡等生命階段有舉足輕重的角色。 Canyengue屬於探戈較早期發展出來的舞步,在其方言中有「融入音樂」、「隨著節奏移動」、「開始狂歡」等意思。在耆老們意識到跳舞的年輕人不太有勁、氣氛還沒炒起來的時候,便會大叫「Twisa ndungu!」這句話的意思是要他們快放入熱胡椒進去,熱的胡椒才更容易融化在其中。 Milonga同樣也是較早期就盛行於探戈的舞步,而它則有「爭辯」、「直線」等意思,與Lukongolo(圓圈)是相對的概念。耆老們堅持這種舞步是男女必須分兩邊,以避免性相關的問題。它可以是單獨一直線,或是男女相對成一個圈,和當代的Milonga有些相似之處。 至於Malambo,它屬於剛果的一種剁步舞。象徵將槌頭朝地面打去,將藥物打到地底以解決嚴重的社會問題。在演變成阿根廷鄉間傳頌的舞蹈形式後,也有類似的舞步與節奏。 除此之外,直至今日仍於阿根廷以及烏拉圭流行的甜點Alfajor,也同樣與探戈有些關係。Alfajor是西元八世紀由摩爾人從北非向北攻打伊比利半島而引入西班牙的食物,而十九世紀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生活的非洲裔居民,不少人皆在路邊以販售Alfajor為生。於是特別在黑人主要聚居地之一的蒙德維的亞(Montevideo),人們會稱其中一種古早的探戈舞步為「los alfajores」。 讀到這邊或許大家會感到疑惑,為什麼今天我們卻在談探戈的時候,反而很少提到關於非洲那麼多的影響元素呢?2013年一位安哥拉導演Dom Pedro拍攝了Tango Negro: The African Roots of Tango這部紀錄片。他在片中便指出,現在要談探戈深受非洲的影響是相當具爭議性的事情。阿根廷現在有高達97%的白人,走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街道上想遇見一個黑人都很難了,更何況是要說服大眾它們是有關係的。這就必須要從黑人為什麼逐漸在阿根廷消失的原因開始說起。 十九世紀初,當時布宜諾斯艾利斯的Monserrat和San Telmo街區有非常多的黑奴聚居。而1813年該國的黑奴制度廢除之後,黑人的數量不增反減,而且是大幅度地降低。歷史學家針對這個現象所歸納出的原因可能有二:首先是阿根廷政府在1865到1870年對巴拉圭的戰爭派遣大量黑人赴前線作戰,同時在1871年布宜諾斯艾利斯爆發嚴重的黃熱病,造成他們大量死亡。 有些人指稱1868到1874年擔任總統的Domingo Faustino Sarmiento推波助瀾加速了這個趨勢。認為他是有意識的想將黑人都驅離阿根廷,所以派遣上戰場的黑人比例較高,在黃熱病爆發的時候提供黑人社群較少的醫療資源。於是不少人最後決定搬到鄰近對黑人較友善的烏拉圭和巴西等國家,剩下的人又因為戰爭因素造成女多於男性,女性在與其他族群通婚後,其後代逐漸不被視為黑人。從1887年的人口普查來看,黑人僅佔全國人數的2%;1895年以降,則因黑人人數比例過少,政府正式在人口普查取消黑人這個欄目。 或許大家這樣就比較可以理解,為何被稱做是探戈起源重要的區域San Telmo會少有黑人存在。著名的探戈表演場所Taconeando過去是黑人們交際、歌舞的重要據點,卻在一連串的衝擊之後為白人所接手。事實上也不只是Taconeando而已,整個區域在黃熱病肆虐之後整個房價、地價慘跌,才有現在眾多藝術家進駐該區。 由此看來,皮耶佐拉的《探戈的歷史》不完全錯誤,也不全然正確。有人說探戈跟愛情一樣,它可以或高昂或頹喪,或激越或憂傷,或優雅或放蕩。或許這正如探戈的歷史一般,有著光鮮亮麗的一面,也有著不為人知、幽微的非洲歷史記憶那個面向。 我們下週見! 參考資料: Thompson, Robert (2005) 《Tango: The Art History of Love.》 Dom Pedro (2013) 《Tango Negro:The African Roots of Tango.》 […]
↧
【深夜食堂】沾染關西風的關東煮
上次「深夜食堂」,忠豪兄分享了黑輪的故事,這周我們來看看黑輪的故鄉:東京的關東煮從何而來? 今年春日的東京,我走過隅田川旁的河岸。 春日的夜晚微涼,天氣晴朗,適逢櫻花盛開,風雅的日本人也坐在隅田川旁賞夜櫻。由於晚上只吃蕎麥麵,走著走著便覺得飢餓了起來,微涼的春日不想吃得太油膩,只想來碗熱湯和關東煮。 於是,從隅田川堤離開之後,沿著淺草寺旁慢慢地走向不遠的大多福。 1915年開業的大多福是東京關東煮的老店,歷經關東大地震、二次大戰,仍安然地在淺草開業著。走進大多福的店內宛如穿越時光隧道,店內關東煮的高湯熬煮超過半個世紀,以北海道的日高昆布、鰹節和淡口醬油的湯頭甘甜而不膩。 與老闆聊天的過程,我驚訝的發現大多福的的高湯是關西風的關東煮,明明是關東煮,為什麼帶著關西風呢(關東指的是以東京為主的東日本;而關西則是以京都、大阪為主的西日本)? 關東煮,日文寫作「関東煮(かんとうだき)」,也稱為おでん,但不只有關東才吃得到喔。 豆腐與醬油 關東煮的起源和幾樣東西脫離不了關係:豆腐、醬油和以鰹截或是昆布熬煮的高湯,其中最重要的則是豆腐,也是關東煮得名的由來。 關東煮的日文發音O-den(おでん),日文的漢字也可以寫作「御田」,由此可以看到關東煮的起源來自田樂燒。「田楽」是甚麼呢?指的是烤豆腐。 在江戶時代,日本有幾個地方的豆腐最為出色,特別是在京都的寺廟周邊,特別是南禪寺周邊。為什麼呢?從中國東傳的豆腐一開始是寺院中僧人的食物,本來在寺廟中的飲食,後來附近的居民也對這種飲食產生興趣,而逐漸地往一般民眾傳播。 從中國傳入的豆腐,在日本不僅於寺院之中流行,也廣為民眾所接受,或許豆腐的淡味,頗符合日式料理的精神。江戶時代的《豆腐百珍》就記載各式各樣的豆腐做法,其中將豆腐料理分成六個等級,寫下作法並且加以品評。 根據《豆腐百珍》,田樂就是將豆腐以竹籤串過之後,抹上味噌簡單地燒烤,也有加入砂糖或是白味噌、紅味噌燒烤,或是刷上醬油調味。田樂可以說是豆腐料理最基本的調味方式,做法簡單,也最能吃出豆腐的原味。 關東煮很明顯源自於豆腐的普及。除此之外,讓關東煮普及的原因還在於醬油的普及化。 形塑日本料理最重要的味覺來源就是醬油,而日本料理的東、西差異也在於醬油。關東人喜歡以濃口醬油調味、而關西人則是薄口醬油。 關東醬油的原料,大豆與小麥是1:1,做出來的醬油較黑,關西人覺得這樣的醬油太濃、太嗆。 由於江戶是新興的都市,除了將軍與武士階層之外,一開始在這裡討生活的芸芸眾生大多是勞動階層,又以男性居多。濃口醬油的味道較重,提供勞動階級所需的鹽分和口味。 江戶料理就是以濃口醬油為基底的料理。 江戶時代中期的寶永年間(1704-1711),庶民生活相當燦爛,出現很多餐廳,街道上也出現田樂屋。 田樂屋除了用竹籤串烤豆腐,也考蒟蒻、高麗菜捲和章魚,這些都成為後來關東煮的食材。蒟蒻從平安時代以來,由於日本人不吃獸肉的關係,引進素食的食材,也成為江戶時代田樂屋的食材來源。 關東煮的誕生 從田樂甚麼時候變成關東煮呢?其實是等到江戶後期,快要明治維新時才開始有關東煮或是おでん的出現。有人說關東煮最早來源於關西,或許是因為以昆布熬煮的高湯在大阪較多的關係。 幕府時代,大阪做為當時最大的商業城市,開啟了與北海道的交易,當時北海道採摘的昆布大量的運往大阪,大阪的昆布多到成為孩子們的零嘴,也成為熬湯、入菜的選擇,昆布高湯、醋浸昆布絲……等料理成為關西味的重點。 區別おでん關東與關西的差別,重點就在於湯頭,關東是以鰹魚、濃口醬油所熬煮;關西則是以昆布和薄口醬油,前者顏色較深;後者味道較淺。 關東煮沾染關西風的原因還跟關東大地震有關係,當時東京很多的田樂燒店倒閉,關西的商人此時趁機進入東京開店,將大阪的味覺帶進東京,像是以薄口醬油所煮成的昆布高湯,就成為後來關東煮高湯的來源。 由於關東煮一直到幕府時代晚期和明治維新初期才成為東京流行的食物,目前在東京仍能找到一些「老舖」,透過這些老店也可以看到關東煮飲食風俗的改變。像是大正14年(1925)於銀座所創立的「お多幸」,本來是關東風的老舖,關東大地震之後,也採用了關西風的醬油。 或許是因為時代的演進,以往濃口醬油的味道太鹹,適合勞動階級,而薄口醬油比較適合現代人喜歡清淡口味的飲食方式。 關東煮得名於關東的田樂,卻沾染了關西風的醬油與昆布味的高湯,日本東、西的差異與文化交流,透過關東煮可以略知一二。 更多故事: 土耳其、維也納、與卡布奇諾的誕生──咖啡裡的世界史(上) 2015-03-04 17:28:33 1 【電影、城市與歷史】維也納的地底世界 2015-04-15 23:25:47 1 【歷史知識考掘學】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新發現的早期羅馬華麗建築群 2014-10-27 08:01:14 1 戒指的歷史──藏在古董店裡的情愛與永恆 2015-03-25 18:47:46 1 無用的詩:一千年前,一場關於考試、教育與政治的大論戰 2015-05-24 09:00:50 1 台灣崎嶇民主路:一個追尋理想的故事(三) 2014-07-19 00:16:57 1 回到1904:一個日本士兵的台南日記(一) 2015-03-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