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澳洲新聞的角落出現了「諾福克島(Norfolk Island)自治政府2016年即將為澳洲政府接管」的消息,當然,這並不是什麼世界大事,甚至在澳洲也不聳動,卻引起了筆者的好奇。如果你跟我一樣喜歡挖掘大英帝國邊疆的故事,那麼相信你也應該不會放過一探究竟的機會。 先談談現狀吧!這是個令澳州政府頭疼的化外之地,大概跟康熙的「臺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的感覺相去無幾。 諾福克島位於雪梨東北方1600公里遠(約台北到曼谷距離),面積36平方公里,居民2,210人,主權屬於澳洲,但實際上擁有自己的政府,實際地位幾乎等同於一個獨立島國。 獨立!?是的,從澳州搭飛機要走國際線而非國內線、澳洲人未經申請不得任意移居該島,島上的官方語言是18世紀英語與波里尼西亞語的混合體,連澳洲人都不見得聽得懂。 諾福克島出現在澳洲媒體上出現時,除了觀光數字以外,總是與「抗議歧視」、「拒絕澳洲的殖民式統治」、「血腥的歷史」等標題掛勾,筆者以一個外國人的角度觀察,都不難感覺得出來澳洲對這個島上的「刁民」感冒的程度。 那麼,究竟事發生了什麼事情才變成今天這個樣子的呢? 這就要從電影《報告班長》說起了。 當過兵的讀者,你有多想揍你的長官呢?(咦) 比金門游到廈門更驚人的逃兵路線 1789年4月28日,正當大清乾隆帝派兵與安南阮朝於越南交鋒,企圖阻止越南獨立的同時,世上另一個角落、大英帝國的邊境發生了一宗海軍叛變事件。 看過海賊王漫畫的人都會知道世界政府海軍,想像一下,那個時代差不多就是漫畫裡那個樣子。 回到1787年,皇家海軍軍艦「慷慨號」(HMS Bounty)於英格蘭出發,奉命將太平洋大溪地群島的麵包樹移植到西印度群島上,並於五個月後抵達大溪地島;那時,法國人還沒開始對這個島動腦筋。 當時大溪地正處於部落相互爭戰階段,因為英國人的幫助,隔年酋長波馬雷一世就用槍砲統一了全島,並建立大溪地王國。(題外話:琉球王國也是在大明帝國火力支援下統一的,真是異曲同工之妙) 於是,這個英國海軍版的報告班長,自從軍艦抵達大溪地後就瘋狂上演了。 上尉船長威廉(William Bligh)是個非常強調「軍隊有軍紀,國家有綱常」的那種長官,當過兵的讀者應該能想像得出來,他常常對著屬下動輒處以軍法嚴刑以正軍紀,但偏偏就碰上了個性比較像輔導長的中尉大副佛萊契(Fletcher Christian),常常同情被處罰的官兵,認為不近人情;想當然而,兩個人在艦隊裡面的聲望很快地就天差地遠。 而這種「軍紀魔人VS地下輔導長」的矛盾很快地隨著「慷慨號」官兵與島上女性之間的愛恨糾葛、大溪地政治局勢的演變來到燃點,引爆大英帝國海軍史上有名的「慷慨號叛變事件」。 威廉船長大概不太懂「當兵當三年,母豬賽貂蟬」的道理(到底為什麼阿),以船長之姿對那些違反軍紀、與島上美女私通的官兵表示,他們將受到英國海軍軍法處置,回到英格蘭後要好好審判云云,指著大家瘋狂大罵「讓你們好看」的這種EQ失控的場景,想必當過役男讀者們也不難想像。 結果可想而知,這裡可是地球另一邊阿老大!這老兄連天高皇帝遠的道理都不懂,一時之間引起公憤,大家認為這船長根本是欺人太甚、官逼民反,而中尉佛萊契自然而然變成領導者,發動了叛變,判將們控制了「慷慨號」,並將船長威廉流放。 講到這裡,不得不說少年Pi裡面的情節可能是真的。 這個不近人情的船長執著於軍紀的程度大概超乎我們所想像,他居然想盡辦法划了一個多月、抵達6500公里外的印尼帝汶(體能測驗絕對分數破表),正式向英國海軍通報要緝拿叛變的「慷慨號」官兵!想當然而堂堂大英帝國海軍怎麼能忍受這種事,1790年就派了軍艦「潘朵拉號」(HMS Pandora)氣呼呼追過來了! 同時間,叛變的官兵有些直接就地掩蔽躲在大溪地,而我們的主角中尉佛萊契帶著他的夥伴們航向了偉大航路(喂)‧‧‧‧‧‧阿不,是躲到附近的「皮特凱恩群島」(Pitcairn Islands)上去了。 結果潘朵拉號在大溪地逮捕了14名躲藏的叛變海軍官兵,並開始搜索附近的「皮特凱恩群島」,企圖捉拿佛萊契一夥人等歸案,卻找不到是躲在哪個小島上而作罷,遂成為18世紀英國海軍歷史懸案。 佛萊契等人的藏身之處一直到1808年才被發現,當時參與叛變的人員只剩下約翰亞當(John Adams) 一人還在世,島上倒是多了很多他們與當地波里尼西亞女性共同繁衍的後代。亞當也未因此受到懲罰,在大溪地、皮特凱恩群島上這些人的混血後代,就這麼一直代代相傳到今天,口中說著時光凍結在18世紀的英語以及波里尼西亞混合語。 諾福克島,叛逆持續中 看到這邊一定有讀者問,等等,故事就這樣落幕了嗎,從頭到尾在說大溪地?那關澳洲什麼事情阿? 唉,這故事若要講ㄟ透,目屎就流不停,筆者絕對沒有亂下標或富奸的習慣。 諾福克島最早800年前有波里尼西亞人移居、1774年由赫赫有名的庫克船長(James Cook)發現。1788年,當第一批英國艦隊在雪梨設置早期殖民地後沒幾週,諾福克島就被大英帝國當作「流放邊疆」之用的監獄島,誰都不曉得被流放到那裏之後會被虐待成什麼樣子,遂成為帝國境內赫赫有名的、人人聽了都會抖抖的「太平洋地獄島」,一直到1885才把囚犯運到澳洲范迪門領地(Van Diemen’s Land, 今日的塔斯馬尼亞州Tasmania) 。 1885年,維多利亞女王希望能稍為「慷慨號叛變事件」的叛變官兵們平反,並憐惜其後代所居住的「皮特凱恩群島」人口已經超出土地負荷,就將諾福克島賜給慷慨號叛變者的後代,將他們全數移到諾福克島上來居住。 諾福克島對英語系國家的觀光客來說就像是龍宮,大概是世界上唯一還聽得到18世紀英語的地方了,而島上的居民也以祖先的傳奇故事、自己身上留著祖先為了人權抗命的叛逆因子感到驕傲,打從1900年澳洲成立聯邦、成為獨立國家以來,諾福克島民不管公投了幾次都不想實質成為澳洲的一部分,即便這個島的物資幾乎完全倚賴澳洲與紐西蘭。 從去年開始,作為諾福克島主要經濟來源的觀光業,收益大幅下降,諾福克島自治政府財政面臨困難,澳洲當局這次想乾脆一次解決這個延宕多年的政治議題,企圖強行推動2016年「兩岸統一」,引起島民一片憤慨。 這個故事有趣的地方在於,從1789年4月28日慷慨號叛變開始,到今天為止都還是個進行式,只不過反抗的對象從18世紀的大英帝國變成了21世紀的澳洲。 到底這場延續了兩百年以上的叛逆還能持續多久呢?各位讀者,就請跟著筆者一起看下去吧! ( 更多故事: 「傳統」與「現代」的對話:新年快樂與明治神宮的歷史 2015-01-06 15:30:40 1 傳統中國的善行:奉茶的歷史 2014-09-06 10:24:29 1 […]
↧
「慷慨號叛變事件」──在英國海軍上演的報告班長瘋狂版
↧
【冷知識週刊】第二十五號:碰觸自己心臟的男人
福斯曼(Werner Theodor Otto Forßmann),1929年時的他年僅25歲,在德國一間醫院擔任外科住院醫師。 以當時的科技,要探究人類心臟的生理作用,可以運用的工具只有觸診、聽診、X-光、心電圖等等,但福斯曼認為這些方法不是太主觀就是不精確。法國生理學家Chauveau和Marey在1879年出版的書籍中提到運用導管可以測量馬或其它動物心臟的壓力,福斯曼讀到之後深受啟發,認為既然這種方法在馬身上是安全的,那在人類身上沒理由不能實行。若經由導管協助,就可以直接採血,或者測量心臟內的生理數據,像是壓力、氧氣、二氧化碳等濃度,更可以經由導管注射急救藥物、顯影劑等等。 福斯曼所在的醫院禁止進行自體實驗,除非有動物實驗做為準備,但福斯曼膽子非常大,所以瞞著他的上司進行。第一次實驗由他的同事Peter Romeis幫忙,將細達4 Fr(1.33mm)的導尿管塗上橄欖油後從左手的肘靜脈(median cubital vein)穿刺進入。進入35公往上到左鎖骨附近時,引發了咳嗽,嚇得Romeis不敢再繼續實驗。 一周之後,福斯曼重複了實驗。為了拿到實驗所需的無菌器械,他把自己的夢想告訴刷手護士Gerda Ditzen以取信於她,在以她為受試者的條件下Ditzen同意了,讓福斯曼將她固定在手術台上,孰料福斯曼其實竟然是要以他自己為受試對象。 這次導管推進了65公分──大約可以到右心房的距離,這時福斯曼感到一種溫暖的感覺,而且由於刺激到迷走神經(vagus nerve)也引發了咳嗽。在護士的協助下,他下樓到X-光室拍了照片,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導管是怎麼從手臂、腋下、進到心臟。因為導管不夠長,所以無法如福斯曼所願再深入到右心室。 這次實驗發表後在柏林的報章雜誌上引發軒然大波。福斯曼在另一個學術單位的上司Ferdinand Sauerbruch得知這個實驗後立刻將他解雇了,並且說他這種行為「比較適合在馬戲團給人上課,但絕對不是在受人景仰的德國醫院」。 然而,福斯曼和兩位在他的成果上進行研究的後進André Frédéric Cournand及Dickinson W. Richards,「由於他們在心導管和人體循環系統病變上的探索」,獲得1956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心導管手術現在用來治療冠狀動脈阻塞。每年光是在美國,心導管手術就造福150萬人次以上。 參考資料 《圖像醫藥文化史》,Bernt Karger-Decker著,姚燕、周惠譯,邊城出版,2004 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1956/forssmann-facts.html 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1956/forssmann-photo.html https://de.wikipedia.org/wiki/Werner_For%C3%9Fmann http://www.surgeryencyclopedia.com/A-Ce/Cardiac-Catheterization.html http://www.mterasaki.us/etc/forssman.pdf http://medical-dictionary.thefreedictionary.com/cardiac+catheterization 更多故事: 【每週一畫】絕望掩目,盲從的悲哀 ──《盲人寓意畫》 2015-01-24 14:39:35 1 三千煩惱絲:古埃及人的頭髮與假髮 2015-07-13 17:16:32 1 【麻瓜的語言故事】為了爭取說母語的權利,有群人付出了鮮血與生命 2015-03-24 08:07:16 1 【考古大菩薩】義大利教堂中的謎樣少女骨骸 2015-05-21 11:21:45 1 一幅十五世紀的地圖,訴說朝鮮時代韓國人眼中的世界 2015-04-12 21:09:28 1 【台語原來是這樣】什麼是「海外散仙」? 2015-06-24 06:22:55 […]
↧
↧
【深夜食堂】試吃、贈禮與救荒大明神:馬鈴薯在江戶的故事
「馬鈴薯」在江戶的傳佈,也是飲食交流的歷史中相當有趣的一個故事。 馬鈴薯原產於美洲,現在一般可信的說法認為應該是荷蘭商船將它帶到了日本,但一開始它並沒有被日本人拿來食用,反而被當成了一種觀賞用的植物。 相關文獻記載上,馬鈴薯的初次食用記錄可以回溯到著名的江戶時代蘭學者:大槻玄沢(1757-1827)在天明五年、六年(1785-6)年間,留下了他與馬鈴薯間相遇的最早記錄。 當時,他寫道所食用的是一種混合著「ア-ルド.アップル」與魚一起煮食的特別料理。至於,究竟什麼是「ア-ルド.アップル」,根據後人的研究,應該是「aard apple」,也就是一種略呈圓型的蘋果。其實這種和魚一起煮食的食物,當然不是一種蘋果,其實就是後世所謂的「馬鈴薯」。 後來,好學且博聞的大槻玄沢在相關的記述中,仍然沒有弄清楚這種食物的名稱。當下的他,仍然是用「甘薯」、「香芋」的概念來理解,以傳統本草的概念來推理說明這種來自遠方的食物,或者以為這是文獻中提到的「地腎」、也有認為這是地方方言的轉音使然。還有一些說法,認為這其實是「瓜加太刺芋」,也有人是用仮名來稱呼馬鈴薯。 因此,江戶時期也有「ジャガタライモ」的名稱。「ジャガタライモ」據信是由荷蘭轄地「Jacatra」島轉音而來。綜合而論,此後的數十年間,相關的論爭依然存在,有的人主張是來自南蠻,有的則是主張這即是漢名「馬鈴薯」的植物。總而言之,由於江戶博物學、本草學的傳統,所以有關物類命名的爭議,時常是學問家之間書信往來中討論交流的重點之一。 但事物名實的爭論,最後還是得回歸到廚房與餐桌上來解決,馬鈴薯究竟能不能入菜食用,還有吃下去會不會有什麼不良的副作用上?畢竟人人都有顆好奇心,遠方來的食物怎麼能不先嚐鮮看看呢? 但最後關鍵的一點,則是在地方大名(藩主)的嘗試種植與試吃一事上。文政八年(1825)年,某位大名向大槻玄沢的主君仙台藩主,寄贈了馬鈴薯。當時仙台藩的監膳官員為了這種食用植物的品類特性,特別詢問大槻玄沢。前近代醫學技術有限下,食物中毒往往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嚴重後果。所以,地方大名的顧慮與慎重,不能說是一種過於神經質的表現。 總之,反覆詢問後的數日,仙台藩侍醫又再一次特別向原來寄贈「馬鈴著」的大名詢問這種看起來像「芋頭」的食物,所具有「性味」、「功用」,以及該如何進行廚房料理的相關問題。侍醫自然有其顧慮,萬一主公食用後出了問題,小小的侍醫自然是擔當不起這個責任。 為了能妥善處理這次的禮物交贈事件,大名為了答覆仙台藩侍醫的各種詢問,特別寄來了一份「馬鈴薯」的詳細使用說明書。書信上面說道: 「這種食物原來是在北條藩的園圃裡種植,它的漢名即是『馬鈴薯』」 這些為了如何食用的討論,詳細地分析了各種名稱的由來,成為了日後討論當時飲食文化與食用植物的重要文獻。 除了上述的討論外,由於江戶時代出現的糧食供應短缺問題,所以當時也有些地方官員推行獎勵種植馬鈴薯的政策,其中也有不少有趣的故事。 江戶時期的大飢饉發生於天明年間,一些有識之士在當時便認識到了「馬鈴薯」對於抗災救荒有特別的幫助,是一種極佳的補充糧食。例如著名蘭學家高野長英便在《勸農備荒二物考》中詳細的列出了馬鈴薯的植裁方式,並配上了詳細的圖說。 此外,甲州地方的官員則有直接在地方上實驗試種的推廣。當時,中井清大夫(十八世紀後期的幕府官員)於天明4年時向幕府建言,在多山地帶的甲斐國由九州引進「馬鈴薯」作為替代糧食。許多當地百姓感念清太夫的恩德,所以在當地又把「馬鈴薯」稱之為「清太夫芋」、「清太芋」等等。 現今的上野原町八米的龍泉寺,仍有感清大夫獎勵種芋,活人救荒的紀念,將「中井清大夫」稱之為「芋大明神」祭祀,而當地利用馬鈴薯(清太芋)製作的「燒酒」,也延續此名,取名為「芋大明神」,由植物俗名,進而演變為祭祀的一部分,最後成為燒酒名物的約色。這曲曲折折的變化,也是馬鈴薯在江戶流傳的一段佳話。 ※※※ 參考文獻: 宗田一,《渡来薬の文化誌 : オランダ船が運んだ洋薬》,東京:八坂書房,1993。 洋學史研究會編,《大槻玄沢の研究》,京都:思文閣,1991。 更多故事: 為什麼韓國人會被稱為「高麗棒子」? 2015-02-03 15:29:39 1 【國父「們」的故事】同盟會篇: 引刀成一快,熱血文青汪精衛(上) 2015-02-20 00:15:51 1 【《物種起源》的起源】誰是達爾文? 2015-05-31 09:00:18 1 【麻瓜的語音故事】當日本人遇見漢字──「萬葉假名」的誕生 2015-05-04 18:17:12 1 湖南人的獨立制憲: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由省頒發的憲法 2015-05-29 17:14:09 1 賞櫻的小歷史:日本與櫻花的故事 (二) 2015-03-31 07:46:13 1 【臺灣吧EP3】 日治時期臺灣吧——美臺團 2015-01-11 […]
↧
【吃的文化史】回到江戶吃一頓!居酒屋的誕生!
前情提要:居酒屋的前世:江戶時代的外食文化 上一集中,回到江戶時代的胡川安,跟讀者分享了居酒屋的前身:「煮賣茶屋」。 這一集從江戶時代傳真回來的消息,將告訴大家居酒屋的「酒」從何處來?江戶時代誰進出居酒屋,以及走進居酒屋要如何點菜。 居酒屋消費的客群 江戶時代的散文作家喜多村筠庭在有名的筆記小說《嬉遊笑覽》中對居酒屋進行描寫,其中消費的人大多是獨身的男性。 我們現在的居酒屋大多是上班族下班之後小酌、吃飯的地方。江戶時代到居酒屋消費的客群主要是哪些人呢?主要可以分為四類: 臨時工或是短工,也就是日文的「日用取」,每天透過勞力所得領取薪資的短期工人,在江戶時代,像是土木工人、搬米工人、碼頭工人、船上的臨時工……等勞動階級。 第二種是操「駕籠」的人,甚麼是「駕籠」?就是日本的轎子,上級武士、公卿階層、醫者、僧侶等身分地位較高的人所搭的為「乘物」,而「駕籠」是一般人可以搭乘的,操持「駕籠」的人,地位有點像是現在的計程車司機。 第三種則是在武士、公卿家中的雇用勞工,江戶的上級武士或是諸侯、大名們,家中所需要的勞工往往超過百人,雇傭性質雖然比臨時工有保障,但社會階層也不高。 第四種算是進出居酒屋社會階層最高的職業:下級武士,他們由於薪俸不高,所以無法過著太奢華的生活,居酒屋也是下級武士平常打發一餐的選擇。 居酒屋誕生的時代,進出消費的顧客大部分都是社會較低的階層,這些金字塔底層的人,在江戶的比例也最多。如果與現在相較,東京進出居酒屋的大部分是上班族,就是日文所說的サラリーマン(Salaryman),一般都有穩定的收入,也算得上是中產階級,或許這就是居酒屋在時代演進過程中的差異。 酒從何處來? 從茶屋獨立出來的「居酒屋」重點還是酒,上居酒屋的人不可能喝太貴的酒,他們的收入不高,一餐無法花太多錢,便宜、划算的酒也是居酒屋誕生的重要契機。 江戶的酒從何而來? 主要從近畿,也就是京都附近運送而來。日本近世釀酒業最大的改變就是發明了「諸白」的製作方式,麴米和掛米都使用精白處理的白米,而且「入火」方式的發明,使得清酒的保存期限較長(改天有機會再來詳述)。 保存方式的改良,加上使用大型的釀酒槽,使得清酒可以大量生產,替清酒工業打下基礎,開始製造品質好且便宜的清酒。 從近畿地區所製造的清酒要運送到江戶,以往採用陸運的方式,但是陸運的方式曠日廢時,加上江戶的需求量大增,採用海運速度快且運送量大,由關西神戶附近的「灘」(今日神戶東面的海灘)運送至江戶。 除了從關西運送大量的「灘酒」至江戶,由於江戶人實在太愛喝酒,也開始製造江戶當地的「地酒」。 十九世紀前半,江戶的市民每年喝掉約九十萬樽的酒,如果換算成公制的話,超過五萬六千七百公升,除以當時江戶的百萬人口,每人每天可以喝掉155毫升的酒。 現今的東京人每天只喝掉15毫升的清酒,如果加入啤酒、葡萄酒的話,每日300毫升左右,不管是啤酒或是葡萄酒,酒精濃度都比清酒來的低,可以想見江戶人多愛喝酒。 當時的大阪人賣酒賣到手軟,不僅關西人覺得關東人愛喝酒,連到日本傳教的傳教士都覺得江戶街上充滿了喝醉、嘔吐、倒地不醒的人。 江戶人愛喝酒到德川幕府發出禁令,五代將軍綱吉打算對酒類的製造課較重的稅,使得酒價較貴,然而受到強烈的反彈,令出不行,幾個月就廢止。 雖然無法從課稅抑制酒的消費,德川幕府加強取締所謂的「酒狂」(爛醉如泥的人),如果因為酒醉而殺人者死,傷人者嚴懲。 或許是因為男女比例相差太多的關係,江戶男兒只能在下班之後靠買醉度過煩悶的日子,江戶人的火爆在日本是出了名的,常常互看不順眼就大打出手。 或許江戶人消費如此大量的酒,還跟居酒屋的營業時間有關,現在很少看到早上營業的居酒屋,即使早上有營業,也很少賣酒。江戶時代的居酒屋不只晚上營業,一早就開始營業,而且也提供酒。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通宵營業的居酒屋,當時多開在「遊里」旁邊,甚麼是「遊里」?就是官方認可的吉原,有藝妓、娼妓等,是男人晚上遊玩的地方。 吉原是官方所認可的場所,但還有所謂的「岡場所」(私娼寮)。歷史紀錄中,有69處的私娼寮,雖然沒有得到官方的許可,也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居酒屋多開在遊里與岡場所旁邊,是提供上、下遊里尋芳客補充體力的所在。 居酒屋的菜單 到「居酒屋」消費,除了酒以外,也想要來幾盤小菜。本來「酒屋」只賣酒,而且不提供坐椅和小菜,單單純純地賣酒,居酒屋同時結合了飲食與喝酒的需求。 現在東京的居酒屋每家的菜單都有不同的特色,有些還有主題性,如果有機會的話,改天再跟讀者介紹我的東京居酒屋地圖。我們先回到江戶時代,居酒屋的菜單一般會有甚麼呢? 「吸物」和「取肴」為居酒屋當中最重要的菜式,現在日本料理的「吸物」指的是清澈透明的湯,但是江戶時代指的是「一汁三菜」,汁指的是味噌湯;三菜則是居酒屋所準備的三道特色小菜。除此之外,還附上飯。 「取肴」按字面的意思就是用手取來吃的菜餚,但是在居酒屋則有特別的意涵,指的是下酒菜,空腹喝酒傷胃,所以也提供小菜供客人取用。 除此之外,居酒屋所提供的肉類就是江戶前的魚類,江戶灣所捕撈的新鮮漁獲。現在生魚片中的「王樣」:鮪魚,其實在江戶時代是較為廉價的魚類。在《彙軌本紀》中提到: 「鯛魚是獻給諸侯的,鮪魚則是下賤的食物。」 庶民的居酒屋自然也無法提供太高級的魚,所以鮪魚生魚片也是居酒屋的料理。江戶的居酒屋也流行「蔥鮪」,將鮪魚比較邊邊角角的肉剁碎,混和蔥一起吃,由於日本上層階級比較不敢吃蔥這種味道較重的食物,所以蔥以往也是較低階層的人在吃。 現在常看到的關東煮,其實要到江戶時代晚期,或是明治時代才出現在居酒屋之中。如果想要一窺當時居酒屋的氣氛,筆者建議讀者可以走訪東京的鍵屋,仍維持著大眾酒場的感覺。 鍵屋創業於明治時代,原來的建築已經完整地移居到江戶東京建築園,木造的建築,擺放著塌塌米,斑駁的桌椅,造訪當地仍可感覺懷舊的古意氣氛。 居酒屋從江戶時代庶民階層(甚至有點低於庶民)消費的場所,到現在成為白領階級們下班之後的去處,不管是江戶時代或是現代,居酒屋給人的氣氛總是輕鬆、自在,食物不算太貴,也不會強調珍貴的食材,或是太花俏的菜式,讓人們在一日工作之後,得以放鬆心情,迎接明日的工作。 ※※※ 參考文獻: 飯野亮一,《居酒屋の誕生》東京:筑摩書房,2014。 吉田元,《江戸の酒》東京:朝日新聞社,1997。 松下幸子,《江戸料理事典》東京:柏書房,1996。 更多故事: 來自西方的君主:馬雅歷史上的提卡爾與提奧帝華甘 2014-11-10 00:59:29 1 「泣血告全球華人!」──果敢,一個被歷史遺忘的地方 2015-02-28 15:14:03 1 看見百年前的臺灣山林 […]
↧
民初中國的解放胸部運動──審美觀是文化造成還是天性?
※本文含有與性有關的議題,可能造成某些人的身心不適。 如有任何問題,請聯絡專業醫師。 以下僅限十八歲以上的讀者閱讀,十八歲以下的讀者,請由家長陪同,或....... 確保門窗鎖好,媽媽不會中途開門進來。 在開始談歷史前,先跟各位說個笑話。 從前從前,有位富翁打算娶老婆,消息一出,競爭者眾。富翁挑來挑去,最後剩下三個人選。他指著臥室,對三個女人說,「這樣吧,我各給你們一千元,你們去買任何東西,盡可能把房間裝滿。誰讓我滿意,我就娶誰。」 第一個女人花光一千元,買了蓬鬆的棉花,只裝了房間的二分之一。 第二個女人也花了所有錢,買了氣球,把房間塞滿了四分之三。 最後一個女孩,只花了五塊錢,還給富翁九百九十五元,買了一根蠟燭點著,燭光閃耀充盈整個房間。 最後,富翁娶了胸部最大的。 這則笑話在網路上流傳很久,有不同的版本,都是在諷刺男人只愛巨乳。可不是嗎?你們這些臭男生就只喜歡大胸部。近年來在臺灣,甚至將乳溝戲稱為事業線,意即女人有了乳溝就會有事業,不正也是男人的心理在作祟? 科學家證實了上述的說法,紐西蘭的威寧頓維多利亞大學(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的一個團隊研究指出,男性真的對於巨乳有偏好。他們給36名受試者裸女圖,並且在一旁偷偷用儀器偵測他們的眼球軌跡。有大約47.2%的男性會先注視乳房,卻只有5.6%先看臉部。 然而胸部也不是越大越好,研究者用繪圖軟體Photoshop將裸女的胸部放大與縮小各20%,雖然男性對於縮小20%的胸部顯得興趣缺缺,可是放大20%的胸部也沒有讓男人更為青睞。科學家指出真正影響男性喜好的關鍵,其實是女性的腰圍/臀圍比。後來他們除了用繪圖軟體修改胸部大小,也一併改了腰圍。在比例固定的情況下,男性對於胸部大小的喜好並不明顯。因此研究員推測,女性的腰圍/臀圍比是反映女性身體健康程度以及生育能力的指標,因此才會得到男性喜愛。 這麼說來,男人愛看女人蜂腰巨乳,原來只是希望女性健健康康啊,能夠生個好寶寶啊,跟膚淺沒什麼關係的。可是這是真的嗎?難道男人對於巨乳的偏好,沒有任何文化上的因素? 讓我們從中國民初時期的天乳運動說起吧。 民初的天乳運動 1927年的三八婦女節,中國武漢街頭有一群女子赤身裸體走在街上,她們大聲呼喊,「堅決反對束胸,束胸是最不人道主義的!束胸是一條毒蛇!它纏著我們婦女的肉體與靈魂!婦女同胞們,你們解了束胸沒有?解了吧,男人沒有束胸,我們為什麼要束胸?」 這是民國初年開始的一場天乳運動,就像是解放小腳的天足運動,以解放女性身體為號召。在當時的傳統保守的社會,可謂驚世駭俗的行為。 束胸是怎麼回事呢?以專門接待外國元首與貴賓著名的上海錦江飯店,其負責人董竹君(1900-1997)在她的自傳《我的一個世紀》裡提到,父母因為家貧,要把董竹君賣到妓院,妓院的工作人員拿著緊胸白布背心,將她的胸部捆得緊緊的。那年是1913年,天乳運動尚未開始。 束胸的辦法有數種,上述的董竹君穿的是白布背心,有些人則是在旗袍內穿著小馬甲,小馬甲前面有一排鈕釦,可以把胸部緊緊扣住。有錢人的小馬甲用絲織品,平常人家就用布,稱為束奶帕。 在上圖的第十項,背心,是在城市女學堂流行的「小半臂」緊身背心,用來束胸用。在李寓的《近二十五年來中國南北各大都會之裝飾》裡提到,這種背心一開始僅在中國上層婦女之間流行。在當時要區分城市女性與鄉村婦女,就是看她們有無束胸。可是到後來,這股風氣很快地又流傳到各個階級,變成人人都束胸了。 在1915年的《婦女雜誌》創刊號刊登了一篇痛斥束胸的文章,作者說: 「舊弊僅傷人之足,今弊更傷人之胸及肺。傷足為人身之害猶小,傷胸及肺為人身之害更大而深也」 在這裡提的舊弊,是指中國纏足文化,她認為纏足傷害還不算大,束胸影響人的胸肺,危害甚大。到了1920年代,則有學者開始提倡解放胸部。1921年胡適(1891-1962)在演講中提到: 「因為美觀起見,並不問衛生與否……假使個個女子都束胸,以後都不可以做人的母親了」 當然啦,在天乳運動過程裡,我們更不能忘記走在時代潮流前端的《性史》作者,留法的北大哲學系教授張競生(1888-1970)。他在1925年出版了《美的人生觀》,內文指出: 我在此應當提出一個極緊要事即是「束奶帕」及為此目的的各種束縛物,都是應該廢除……女子有大奶部,原本自然,何必害羞。況且奶頭聳於胸前,確是女子一種美象的表徵。 或許是因應了學界的呼籲吧,民間的確起了一些變化。1926年的《北洋畫報》的一篇文章裡,提到了女性胸前的解放: 今年上流婦女之內衣,均用西式而略事變通,即上方前後均袒露是也。今夏婦人胸部已略加放鬆,不若前此之緊縛,但膽小守舊之流,仍未敢顯然解放耳。 吾知北京有某夫人,實為主張解放最力者。夫人不論冬夏,家居與外出,玉峰常高聳,頗有西婦之風,堪稱真美。 民間各界的呼籲,終於讓官方動起來了,這群男人決定要管婦女怎麼處置她們的胸部。官方行動最早由廣東省政府代理民政廳廳長朱家驊(1893-1963)發起。 朱家驊曾留學德國柏林大學,回中國後曾任交通部長、教育部長等職務,後來跟隨國民黨來到台灣,在其奔走之下創建了南港的中央研究院。或許是受到西方文化影響,年僅三十四歲的朱家驊,在1927年7月初向國民黨廣東省政府委員會第33次會議,提交了《禁止婦女束胸的提案》,裡頭提到: 查吾國婦女界其摧殘身體之陋習有二,一曰纏足,二曰束胸…… 纏足痛苦只及於足部,若束胸則於心肺之舒展,胃部之消化,均有妨害…… 且乳房既被壓迫,及為母時乳汁缺乏,又不足以供哺育,母體愈贏,遺種愈弱,實由束胸陋習,有以致之。 天乳運動的主流想法,是認為束胸有礙健康,為了強國健種,故要求女性不得把胸部裹得緊緊的。朱家驊同時也認為中國婦女應當仿效歐美女子,以豐滿隆起為美觀。他甚至建議全國女子都該由政府下令禁止束胸。 廣東省議會很快地通過了朱家驊的建議,並且下令廣東省女子,三個月內禁止束胸,否則處以50元以上的罰金。如果束胸女子未滿二十歲,就罰家長。 此法案通過後,首先在廣東省女校施行。後來又成立了天乳運動執行委員會,並發表了《天乳運動執行委員會六言昭示》: 「婦女胸部解放,本奉命令始然」 廣東省的天乳運動一點燃,全中國各省紛紛響應,搞革命都沒那麼快啊!1928年,內政部發布了公函,說: 「婦女束胸實屬一種惡習,不但有害個人衛生,且與種族優勝有損。亟應查禁,以重衛生」 各位覺得天乳運動,社會上會如何看待呢?前陣子有幾位提倡解放乳頭的大學女生,讓一堆男人等著看乳頭,其實民初時也一樣。 在1927年7月23日的《民國日報》說當時的人,有的頗為贊同,卻只是想看女生解放胸部走光的畫面;當然也有人反對,認為女性時尚風潮的窄小衣裳從此退了流行,頗為可惜。 回顧整個天乳運動,它不僅只是解放了婦女的胸口,更強調了西方的曲線美審美觀念。在1927年8月12日的《廣州民國日報》有篇文章,寫道: 「人體真美,以曲線豐隆,色澤光潤,體態苗條,才算的是真美」 同份報紙,在隔年1月17日的另一篇文章說: 「乳部所以要充分發育者,因為兩乳能充分發育,胸部才豐隆可愛」 […]
↧
↧
【台語原來是這樣】到底有多窮?
形容窮有好多種講法,譬如其中一句耳熟能詳知的便是「窮到脫褲」,那麼為什麼窮要脫褲子呢?大意是指,窮到必須連身上最後一件捍衛尊嚴的褲子都得典當換錢,可見處境有多艱鉅。還有很誇張的「窮到快要被鬼抓去」、「窮到被鬼抓」,意思也是指身家處境困頓,生活都過不下去了、只能等鬼差來到,有瀕臨死亡邊緣的誇飾意味。 上面提到的,都是很直接了當的說法。不過台語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是相對比較委婉的,那就是「無錢剪布」。 「無錢剪布」(ㄅㄜˊ ㄐㄧˊ ㄐㄧㄢˋ ㄅㄛˇ bô-tsînn tsián-pòo),照字面解讀便是沒有錢可以剪布,「剪布」(tsián-pòo)是裁剪布料、買布的意思,通常表示買布料修改或製作衣物,以前人是買布裁縫製作衣服,而現在則多半是買了衣服待不合適再剪布修改,這句台語「無錢剪布」就如同「捉襟見肘」,意指生活困頓或是無法顧及整體的意思。所以到底有多窮?是快被鬼抓、快脫褲?還是少了那點錢可以剪布改衣?可以視情況做出最適合的形容。 除了「剪布」之外,也有「裁布」(tshâi-pòo)、「鉸布」(ka-pòo)的說法,「裁」是切割的意思,而「鉸」字則是將物品裁切、修剪的意思。 提到「剪布」,台南有個俗稱布街的所在,那就是位於台南中西區、在地人俗稱「大菜市」(tuā-tshài-tshī)的西市場。直到現在,「大菜市」內仍有許多布店持續經營著,只要有需要「剪布」改衣的需求,第一個念頭就是想到「大菜市」內的布店。 這個「大菜市」於1905年日治時期落成,位於當時的台南西門町,也當時南台灣最大的市場,也不難理解為何會被稱為「大菜市」了,落成時可以說是極華麗的建築,有老虎窗、馬薩式屋頂以及圓山牆等細節設計、甚至前方還有水池等如同庭院般的景緻。 值得一提的是,在1933年,為了促進有「台南銀座」之稱的末廣町商業,更是在西市場周圍建造了販售日常用品的商店,又稱為「淺草商場」;另外,在台南有「五層樓仔」(gōo-tsàn-lâu-á)之稱的林百貨,便是為於當時的「台南銀座」之稱的末廣町位置。由此多少可以想像,這些商店林立的範圍跟盛況,而「淺草商場」伴隨著「大菜市」又是怎樣帶動起當時的商機。 當時的「淺草商場」跟「大菜市」有許多時髦的布莊跟商家,或許也就是這樣,後來也有了布街之名。也不難想像,當時隨著這個區塊、一直延伸到末廣町的林百貨,這個地段分別稱之為台南西門町跟台南銀座,的確不為過。 戰後「大菜市」與日治時期樣貌有不同的景象,那有著華麗馬薩屋頂的出入口,據推測可能位於今日中正路與國華三段的交叉路口、朝東北方,可惜現今已經不復在,僅能靠想像的才能勾勒出她的樣貌。 而「淺草商場」也一直到了2007年才再度以「西門淺草青春新天地」之姿重新站立起來,但我們或許可以從現在的「大菜市」內部仍林立著的布店,再次想像著台灣早年婦人、仕女們逛完市場、又順道逛布店、剪裁洋裝的盛況,還有「淺草商場」充滿商機人氣的熱鬧氣氛。下次若有機會來到台南市的「大菜市」,看到寫著「淺草」二字的商圈,可不要以為那是在模仿現在日本東京的淺草囉! 更多故事: 【歷史關鍵詞】民主:一個危險詞彙的前世與今生 2015-02-15 10:08:36 1 【故事‧臺北】第零話:年貨大街在哪裡?既熟悉又陌生的迪化街 2015-02-15 19:30:41 1 西域、胡風、女扮男裝:唐代女人的美學時尚 2015-03-06 01:51:33 1 【台語原來是這樣】電話要用「打」的,還是用「叫」的? 2015-06-12 18:34:09 1 【文學.故事】一個從未踏上臺灣的作家,卻寫了一本關於臺灣的遊記,還騙倒了全歐洲的讀者──《福爾摩沙變形記》 2015-04-21 17:03:09 1 【韓國人入門】歐巴與大仁哥 2015-06-26 17:29:18 1 【冷知識週刊】第四號:16世紀的臺灣與非洲 2015-02-28 13:43:53 1 【認識古埃及系列之二】古王國時期(2575-2150 B.C.) 2015-03-08 15:59:03 1 台灣崎嶇民主路:一個追尋理想的故事(四) 2014-07-19 00:18:39 1 寒假最好的消遣方法──1926年北京大學教授的建議 2015-01-25 […]
↧
是懦夫還是勇者?──英國約翰王與大憲章的八百年傳奇
他是懦弱無能、領地盡失的懦夫,還是敢於對抗外國教皇、保衛英格蘭的勇者? 他是橫徵暴歛的一國之君,抑或是矢志恢復祖宗之地的繼承者? 他是真的壞到骨子裡,還是只是比較倒楣而已? 西元1215年6月15日,由於王權不斷的擴張,備受壓抑的貴族將國王挾持到倫敦近郊的蘭尼密德(Runnymede),國王勉為其難地簽署了貴族們所提出的文件。在往後的八百年裡,這份文件成為英格蘭的歷史傳統,深深影響日後我們民主法治的觀念。 約翰王與大憲章的故事,從這裡開始。 歷代對於約翰王(King John,r. 1199-1216)的形象是一個平庸、懦弱的君主,難以媲美他那具有傳奇性的王兄獅心王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r. 1189-1199)和身為歐陸霸主的英明父王亨利二世(HenryⅡ,r.1154-1189)。 約翰不但屢戰屢敗,喪失金雀花王室列祖列宗在歐陸獲取的領地,為了歐陸土地征戰所需開支,他不斷向貴族徵收稅金。並在宗教政策上與教宗英諾森三世鬧翻,甚至因此被逐出教會。種種惡行招致英格蘭貴族的不滿。貴族們藉由逼迫約翰簽署要求「回歸封建傳統」的文件──《大憲章》,希望能挫挫國王日益囂張的氣燄,也表達出貴族對長期以來王權不斷擴大的不滿。 但英格蘭的君主在歐陸的土地與征戰問題是從何開始?這些封建貴族又為什麼要反抗國王?他們是以什麼理由來反抗專制的國王?而倒楣的約翰王又為什麼會面臨這些危機呢?這一切必須從頭說起了。 西元1066年可說是英格蘭歷史至關重要的一年,來自諾曼第的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 r. 1066-1087)聲稱自己是盎格魯-撒克遜君主「懺悔者」愛德華(Edward the Confessor,r.1042-1066)的繼承人(按:威廉是英格蘭王后諾曼第的艾瑪的侄孫,且威廉宣稱愛德華生前曾表明要將王位傳給他),因此帶著遠征軍進軍英格蘭,與繼任愛德華王位的哈洛德(Harold Godwinson,r. 1066)展開一場激烈的戰役,企圖奪回屬於「自己」的王位。 在黑斯廷斯(Hastings)展開的戰役中,哈羅德戰敗身亡。威廉因此成功地坐上英格蘭的王位,開啟了英格蘭的諾曼王朝。 即便威廉再怎麼宣稱自己統治的正當性,畢竟他是一名來自異地的君主,戰爭過後英格蘭內部仍存有許多反抗的聲音。他要如何宣揚自己的統治、強化自己在英格蘭人民心中的良好形象?長年不在英格蘭的他又要如何掌握英格蘭? 除了《大憲章》以外,本系列連載將會同時為大家介紹另外兩份見證英格蘭王權發展的史料–《貝葉掛毯》(Bayeux Tapestry)以及《末日審判書》(Domesday Book)。想要了解這座海島上發生的古老歷史、上古英格蘭王權集中的過程以及王權所遇到的挑戰,一切且待下回分解。 更多故事: 英國《大憲章》八百年:一份傳奇文件的過去與未來 2015-02-08 09:54:29 1 【歷史小說連載】鄭森:大明命脈的危局──父子交心(二) 2015-02-12 20:00:46 1 【台語原來是這樣】摩拳擦掌的台語怎麼說? 2015-04-29 14:35:21 1 資生堂銷售術─20世紀初的化妝品廣告與設計(二):多元文化的魅力 2014-10-05 14:36:12 1 【絲路控】寧嫁豬狗、不為汝妻:四世紀敦煌移民的家書(上) 2014-10-29 01:18:50 1 【每週一畫】無名英雄的超凡入聖 《1808年5月3日》 2015-01-30 02:55:50 1 【歷史知識考掘學】癌症的史前史——三千年前的癌症病人 2014-09-20 […]
↧
【電影、城市與歷史】鹿兒島火山爆發:是枝裕和與向田邦子的青春印記
今年五月份日本鹿兒島南方的新岳火山爆發,濃煙直衝九千公尺,稍早,距離市區只有四公里的櫻島火山同樣也頻頻噴發驚人煙柱,雖然聽起來很讓人憂心,但是這些情景對鹿兒島人來說,就和小鳥飛過窗前一樣是司空見慣的事。 鹿兒島位於九州的西南隅,多山面海,擁有六十萬人口的市區緊靠尾端的海灣,活火山「櫻島」就在這個海灣內,像長年抽著煙斗又心事重重的老翁吐著厚重濃煙,也因此清掃堆積的火山灰成了市民日常的一部分,火山灰塵害最嚴重的時候,像灰色的暴風雪,市民必須打傘,路上會出動灑掃噴水的清潔車。 陌生的邊疆異民族 導演是枝裕和大學畢業那年,曾經長途跋涉到鹿兒島,只為了與一見鍾情的女孩子會面。他說: 「初見櫻島的印象非常強烈,我完全想像不到,火山竟然這麼靠近市區,就在車站大樓隔海的正對面,每天還會噴出好幾次的煙,但是大家都不以為意。『人類真的挺強的……』是我當下浮現心頭的感想」。[1] 擷取了青春年少對於鹿兒島的那份情愫,還有對人類心理與生活的細微觀察,2011年,以慶祝九州新幹線開通之名[2],是枝裕和為這個世界帶來了《奇跡》(I Wish)這部電影;故事以鹿兒島為核心,敘述兩位因父母離異而分居九州南北兩端〔鹿兒島與福岡〕的兄弟,偕同一票朋友搭乘火車到兩個城市中間的熊本市會合「許願」──只因為他們聽說兩列對向行駛的新幹線列車交會的剎那會發生奇蹟,許願就能實現。 是枝裕和透過了《奇跡》片中剛搬到鹿兒島的六年級小男孩,充分演繹了當年自己「對櫻島的驚奇和對輕羹[3]的錯愕」,這是他在《宛如走路的速度》散文集中的自白。對於生活在日本地理和文化中心的人來說,對鹿兒島所表現的驚異與陌生近乎理所當然,那不僅僅是方言口音、食物和環境的衝擊,尤其在九州新幹線還沒開通之前,鹿兒島簡直是天涯海角,自古便被視為邊疆的剽悍薩摩隼人之異民族所在地。 就算來到了近代,作家向田邦子憶及兒時從東京搬家到鹿兒島的過程,在二十世紀現代化的戰前昭和年間,「從東京搭乘東海道本線,轉乘山陽本線、鹿兒島本線,得花二十八小時才能到達」,對當時的人而言,鹿兒島「就像是遠方的國度」。[4]不僅如此,離開東京之前,還有人開玩笑嚇唬向田邦子的祖母:「聽說鹿兒島的警察夏天都打赤膊,身上只穿條丁字褲,還掛把劍。」[5] 百聞不如一見,後來他們當然發現了鹿兒島警察穿的不是丁字褲。 鹿兒島的妖魔與日常 如今,飛快的九州新幹線和媒體傳播或許解決了東京與鹿兒島之間的距離感,東京人恐怕再也不會像向田邦子兒時那樣,看到宛如被小叮噹放大燈照到的巨無霸櫻島蘿蔔便大吃一驚〔蘿蔔到底有多大,請見文末圖片〕[6],但將自身不瞭解的「非我族類」妖魔化,或賦予一廂情願的異國情調,其所牽涉到的心理〔排外與優越〕與社會〔權力結構〕問題,依然時時能在我們的生活與觀影經驗中具體映證。 從電影地誌的角度來看,只要籠統地檢視最受歡迎、最能展現個性的明星級拍攝景點,永遠還是重覆不斷的東京、巴黎、紐約等主流之城,因為他們最能迅速獲得認同,也因為他們所享用的資源最豐厚,重覆顯影的地景也更加強化了它們在文化上的地位。 第三世界國家與偏郊的地方性格在電影裡總是面目朦朧的,尤其在跨國取景拍攝的作品中,如果不是被形塑為畸零的混亂異世界,就是被完全脫離常軌的浪漫主義給綁架。甚至台灣近年來由台灣人親自操刀、打著地方特色旗幟的本土電影,經常過分放大強調地方之「異」,反而失真而浮誇,和現實脫節,本地人看這些電影的時候找不到連結,反而有種看怪物鬧劇之感。同樣的,在日本,鹿兒島除了時代劇,幾乎找不到更能呈現鹿兒島真實地方性格的電影,但是東寶在拍攝怪獸大戰這系列妖魔故事,比如和魔斯拉對抗哥吉拉這種事的時候,偏偏就會想到恍若「遠方國度」的鹿兒島,把它納入場景。(短片連結,0:46秒可以看見哥吉拉正在櫻島火山前的海灣內漫步,順便攻擊鹿兒島市) 幸好,以拍攝紀錄片起家的是枝裕和在《奇跡》中非常靈巧地捕捉到了鹿兒島的特質,更借用鹿兒島的特質,講了一個相當打動人心的故事。表面上這是部鐵路電影,但不如說這是一部關於「內心小火山爆發」的心路歷程,或者關於成長中種種〔像輕羹一樣〕帶有「朦朧」滋味的故事。《奇跡》內斂但極富渲染力的韻味,首先建立在是枝裕和相當有自覺的創作美學之上。 美學啟蒙:向田邦子與侯孝賢 與台灣頗有淵源的是枝裕和與向田邦子雖然是兩個不同世代的人,但兩個人都對鹿兒島懷有特殊的個人情感[7],並且把這份情感投射到作品之中。是枝裕和從不諱言向田邦子和侯孝賢帶給他的美學啟蒙:在他心中,向田邦子對他的影響力更勝小津安二郎、成瀨巳喜男等日本導演[8],至於侯孝賢則是他電影路上「如父親般的存在」,而《童年往事》是他愛上電影的起點。[9] 是枝裕和在向田邦子身上感受到了「日常」細節的重要[10],又從侯孝賢身上學習到了捕捉現場「氛圍」的重要[11],這些原則結合了他身為紀錄片拍攝者的社會自覺與敏銳度,使得他的作品有社會關懷,亦有散文的質地[12],重視「人」的日常氛圍勝過「劇情」,劇情會順著人物與臨場氛圍走,而非刻意捏造虛有的情調與對白配合劇本發展。從個人經驗出發,試圖找到普世性的感動與啟發,是是枝裕和的哲學與一貫手法。 於是,《奇跡》片中慷慨地置入大量和情節無直接關聯的畫面,比如孩子們路過波斯菊花田的片段、好幾次孩子獨自搭乘開著車窗的公車回家的片段等等,成功導入了人的氣味與情緒。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他的作品劇情大綱乍看之下都是一些非常老套的、可能會發展成大災難肥皂劇,但實際成果看了之後,卻絕對不是那麼一回事。 在這樣的前提下,是枝裕和表明了: 「我並不喜歡主角克服弱點、保護家庭及拯救世界這類的情節,反而很想描寫英雄不存在、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點髒污的世界突然展現的美麗瞬間。這種時刻需要的並非咬緊牙關的硬氣,而是可以得到他人協助的弱點不是嗎?欠缺並非只是弱點,還包含著可能性,能夠這樣想的話,這個不完美的世界,正會因為不完美而變得豐富起來,我們都應這樣想才對。」[13] 這個觀點,很明顯地貫串他的作品。他的電影並不沉溺於單一「成功主義」啦啦隊式的勵志目的,也不輕易區隔善惡,反而致力於呈現日常氛圍,留足空間讓觀眾想像、理解真實世界中不可解的複雜。 是以《奇跡》中由小田切讓扮演的父親會對兒子說:「世間也需要沒用的東西,如果一切事物都必須有其意義,會讓人喘不過氣。」相較於堅強獨立的孩子們,片中幾乎所有的「大人」們都比孩子還更孩子氣和任性,幾乎每一個都遭遇到平凡人生不得志的掙扎,年紀大了性格與思想上也有改不過來的缺陷。這些參差的、不那麼理所當然、甚而荒謬而寫實的意境,正是是枝裕和作品的迷人之處。 搭配谷川俊太郎那首詩〈活著〉,看著穿越世代總是從右肩飄出煙霧的櫻島,必須一天到晚爬坡上學、一天到晚清掃火山灰的鹿兒島在《奇跡》裡面立體了起來。然而在這平凡的日常氛圍裡面,是枝裕和沒有忘記賦予觀眾詮釋的機會,賦與平凡人在大時代裡活著的意義,他讓孩子的父親說出:「我們不能只在乎自己的生活啊,還有世界呢」,也讓原本希望讓世界成全自己的小孩,在最後的最後,選擇了世界。 「今天不會積灰了」,鹿兒島的小孩伸出手指測試風向,做了這麼個結論,那是多麼充滿期待感的一句話。誰沒有內心小火山爆發的時刻?但如果可以,在生活中奔跑的人們恐怕也會希望自己是那個小孩,努力追求過,事過境遷,伸出手指,偶爾感覺乾淨沒有塵埃。 註釋: [1] 是枝裕和。〈回味〉,《宛如走路的速度》。台北:遠足文化,2014年7月。 [2] 〈奇跡〉是日本鐵道公司(JR East)邀請拍攝慶賀九州新幹線全面通車的企劃。 [3] 輕羹,鹿兒島名產,只用山藥、砂糖和稻米粉製作的清淡甜食,有點像白色蒸糕。 [4] 向田邦子。〈鹿兒島感傷之旅〉,《女兒的道歉信》。張秋明譯。台北:麥田,2007年1月初版。 [5] 向田邦子。〈天婦羅〉,《父親的道歉信》。張秋明譯。台北:麥田,2005年10月初版。 [6]向田邦子。〈天婦羅〉,228頁。 [7]三到六年級的時候,向田邦子曾隨父親調任而從東京搬至鹿兒島,但是對此地的情感特別深刻,因而在晚年重病時,特意返回鹿兒島一遊,將鹿兒島視為她「虛擬故鄉」。見〈鹿兒島感傷之旅〉,《女兒的道歉信》。 [8] 是枝裕和。〈連續劇〉,《宛如走路的速度》。 [9] 陳惠心。〈人生是樂觀的悲劇〉〔是枝裕和的專題報導〕。《壹週刊》第445期,2009年12月3日。144、146、 148頁。 [10]谷擇永一評論《父親的道歉信》是「首度出現的『生活人的昭和史』」,向田邦子的散文生動描繪出二戰前的生活樣態與文化風情。見《父親的道歉信》澤木耕太郎的〈解說〉第252頁。是枝裕和在《宛如走路的速度》中數度闡述這種向田邦子式「日常」筆觸的嚮往。 [11] 關於侯孝賢對於「氛圍」的美學──以劇本配合現場氛圍,而不刻意捏造氛圍去依附劇本,可參考白睿文訪談侯孝賢的《煮海時光》一書,或詹正德686的〈時光的味道──從《煮海時光》談侯孝賢導演的創作方法〉,《看電影的人》。 [12]所謂的散文性,是枝裕和在《宛如走路的速度》序言中所強調的「人比劇情重要」的認知,以及「我的作品不是我創造的,作品和感情已內含在世界之中,我只不過是集中起來加以揀選,再展現給觀眾看而已」的論點可窺得一二。 [13]是枝裕和。〈欠缺〉,《宛如走路的速度》。第66頁。 本文原刊載於映畫手民 更多故事: 新年迎春與京都平安神宮:古都傳統的再創造 2015-02-17 […]
↧
【國父「們」的故事】武昌起義篇(3):文學社與共進會
上一篇:【國父「們」的故事】武昌起義篇(2):革命的契機─新軍 前文提及 由於日本距離中國近、物價低 成為了清末學子及新軍軍官的留學聖地 總部位於日本的革命黨就趁此良機,吸收或影響了這些留學生 而最賣力推廣留學的湖北新軍 許多中下層軍官及士兵就在軍中成立許多小團體 這些團體 有的是以「學習新知」為宗旨 還有的目的根本就是要鬧革命! 在眾多小團體中,有兩個組織在軍中的影響力最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個組織─湖南的文學社 會長:蔣翊武、副會長:劉復基 看名字,文學社好像是個讀書會;事實上,它真就是個讀書會! 不過文學社的成員,大多是新軍士兵 讀的不是軍事教材就是革命書刊 所以別以為文學社成員手無縛雞之力 相反的,這個讀書會成員都有「碉堡」級的戰鬥力 當時文學社已經滲透湖北新軍 除在各單位有400多位會員外,並積極在暗處活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個組織─湖北的共進會 主要領導人:孫武、劉公 共進會的成立 是由孫武在湖北統籌相關部門、劉公提供資金,然後招收會黨及新軍成員入會 不過最主要的組織份子 大多還是留日的軍校學生 而劉公為了團結同志,還設計了「鐵血十八星旗」作為組織的象徵 說起這「鐵血十八星旗」 是由紅底、黑九角、內外兩圈各九顆共十八顆黃星構成 紅與黑象徵「血」與「鐵」,即革命須抱鐵血主義 黑九角代表中國古代「九州」,十八星代表關內漢族的「十八行省」 (不含東三省、西藏、蒙古、新疆) (之所以特地介紹這面旗,是因為它在民國初年,將有相當重要的歷史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雖然文學社、共進會都致力於革命 可麻煩的是: 這兩個革命團體 一個嫌對方是「沒有涵養的湖北丘八」(丘八=兵) 一個嫌對方是「只唱高調的湖南憤青」 這省籍情結加上雙方社會背景的不同,使雙方互看對方不順眼! 這時宋教仁的重要性就出現了! 為了能跟兩湖新軍內部的革命組織聯繫 宋教仁在上海成立了「同盟會中部總會」 這個組織最大的目的:就是統合不同意見,並試圖參雜同盟會的勢力 (文學社是新軍士兵自行成立的同體 共進會在跟同盟會接觸以前,都要自行籌措資金 所以他們都是獨立的革命組織,不屬同盟會系統 注意! 我再強調:文學社與共進會是獨立的革命體系! 這對民初的政局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在1911年4月~10月的這一段時間 […]
↧
↧
【冷知識週刊】第二十六號:瘋狂理髮師與外科醫師
不知道各位讀者有沒有看過瘋狂理髮師這部電影呢?在裡面強尼戴普飾演的史威尼陶德為了復仇,假借理髮的名義殺了許多人,讓人覺得不寒而慄。 不過!你知道嗎? 其實理髮師這個職業在中世紀時的歐洲,和陶德給人血腥的印象其實相去並不遠! 「莫非是因為技術太差常常把顧客弄到流血?」 其實並不是如此,在中世紀的歐洲,因為在宗教上認為沾染到鮮血被認為是相當有損自己尊嚴的。再者,解剖屍體研究也是十分禁忌且違逆道德的行為;而當時的醫界,也因為受到這種限制,對人體的認識也十分有限。醫學基本上便是圍繞著從古希臘流傳下來希波克拉底的體液說而運作著的。 什麼是體液說呢? 也就是將人體內部的液體分為:血液(blood),黏液(phlegm),黃膽汁 (yellow bile),及黑膽汁 (blackbile);人體循環因為這四種液體平衡著而運作,如果一但其中一種液體過多或過少,就會因此生病。 在這個邏輯下,生病就……沒錯!就來放個血來平衡一下吧! 這對現在的我們來說十分難以想像,但是在中世紀時這可是相當普遍又方便的治療方法呢! 這時候可能會有讀者想問,為什麼是理髮師呢?放血這件事情不是誰都可以做嗎? 沒錯這麼說確實是,但是因為理髮師除了剪頭髮以外,還有個任務,就是幫忙刮鬍子;隨時拿著刀但又看起來不危險的人大概就是理髮師了,所以他們在幫忙剪頭髮的過程中,有時也會幫忙顧客(患者)在靜脈上開個小洞,來好好放血放血一番,甚至如果身體上有什麼腫瘤、也會幫忙修剪一番(好痛)。 如果回到中世紀的理髮廳,理髮師便可能會這樣跟你說: 「您今天想剪什麼髮型?待會要先洗頭還是要先放血? 這樣割的深度剛好嗎?血滴的速度還可以嗎?」 當然,也不是那時候的醫生不想往外科發展,而是因為解剖學的不發達,醫生對於人體不夠了解,想想你今天切開了病人,卻因為不夠了解人體,結果病人就死了,醫生壓力有多麼大!可能會因為鉅額的民事賠償金,賠到脫褲還不夠呢!而實際上成了外科醫生的理髮師在中世紀時便被稱為Barber surgeon(理髮外科醫師),剪頭髮以外,還要負責拔牙、割瘤、放血。 順帶一提,理髮業現在習慣用的紅白藍三色燈筒,可能會因為顏色立刻聯想到法國,誤以為法國是理髮業的發源地,但比較常見的說法便是源自於理髮外科醫師,紅色表示動脈、藍色表示靜脈、白色則代表止血用的紗布囉。 如果下一次剪頭髮的時候不小心被剃刀弄到流血,讀者不妨跟您的設計師說,哇!你真是個好外科醫生阿!(被揍死) 冷知識周刊,咱們下周見! 更多故事: 慾望的文化:繩縛歷史探源(二) 2014-10-02 09:08:50 1 【沒有名字的人】五個平埔族年輕人的自我追尋:(1/5)拒絕在歷史裡流浪 2015-05-24 10:00:59 1 穿越到唐代千萬不要做的五種人(1):皇太子 2015-01-29 20:42:49 1 歷史學家應該成為警方線人嗎? 2014-05-04 00:25:49 1 【故事‧臺北】第零話:波麗路與山水亭──日治時期的文青基地 2015-02-21 08:44:14 1 【電影、城市與歷史】維也納的地底世界 2015-04-15 23:25:47 1 革命家與詩人的葬身之地──墳墓裡的東南亞故事之新加坡篇 2015-01-27 23:13:55 1 【深夜食堂】韓愈的海鮮 2015-06-06 […]
↧
遇見「皇民」──藏在墳墓中的臺灣史
這幾年「皇民」熱門得很。喝茶時用日文聊天,可能會莫名被指「皇民」。參加選舉,因為有長輩生活在日治時期,可能也會莫名被指「皇民後裔」。「皇民」甚至也能成為一場cosplay主題活動,租日本兵服裝來穿,一邊唱著桃太郎、一邊快樂上街,這也是有的。不過,大家喊來喚去,對於「皇民」可能還是依舊陌生呢。 大家有遇見過真正的「皇民」嗎?讓我們到墓地裡,來拜訪一位「皇民」。 「皇民」之墓 在新北市,有著一座這樣的墳墓。 墓碑頂端的兩邊,就分別刻著「皇民」金底楷書兩大字。這深刻的筆勢,毫無掩飾地如此鑿刻在石面之上,似乎比現在到處喊著「皇民」的聲音,都還宣告得更加明顯、更有氣勢。 在這墓碑上最右邊,可以看到刻有「昭和壬午年旦」等字,這是年代的記載,它表示的是:這座墳墓一開始蓋好的時間,是在昭和17年(1942)。 該年前一年年底,日軍襲擊美軍珍珠港基地,美國隨後也投入戰局,該年可謂是正值二次大戰如火如荼、也是臺灣皇民化運動高漲之際。話是這麼說,但這「皇民」二字,卻也不是在那個時候因為皇民化運動而刻上去的,因為墓碑還刻了第二條年代,我們得再看一下。 就在創建年代的旁邊,還刻了另一條「民國乙未年修」等字。它表示的是,這座墳墓後來可能因為太破舊了、或者因為重新撿骨、或者因為其他原因,在民國44年(1955)的時候,有過一次整修。這次整修的規模或許滿大的,連墓碑也重做了,所以在上面留下了整修的年代文字。 墓碑文字的格式 雖然是這樣講,但我們可能還是無法理解,這個「皇民」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在墓碑上刻這兩個字?到這裡,我們得先離個題,來講一下關於墓碑文字的事情。 一般來說,臺灣常見的漢式墓碑,都會有一個固定的版面格式。該寫什麼字、該放在什麼位置,打石的匠師、家屬後代、甚至風水地理師,都會視情況加入安排。這種慣例或文化,在中國流傳了數百年,再隨著漢人移民帶到臺灣來用。 按照這格式,墓碑大致要安排四種文字上去。第一種,是墓主的姓名、身分、頭銜,它會被安排在整塊墓碑的正中央。第二種,是立碑者的姓名,通常是墓主的後代,它會被安排在碑的左下側。第三種,是立碑的時間,它會被安排在碑的右下側。這三種文字都被寫成直行,而且要符合特定的字數,以達到招福避諱的效果。 而第四種文字,則是會寫上兩個大字,分別排在墓碑左上、右上角。這兩個大字,大多是寫跟墓主祖籍有關的字,比如說「潁川」(郡望或堂號)、「安平」(祖籍地)等等。而在以前,它也常被寫成皇朝國名,這寫法,是先寫個「皇」字,再接一個國朝之字,比如說「皇明」,就是代表墓主是明帝國的人民。 皇朝國名不見得只會被安排成第四種文字。更多的案例顯示,它會被安排在第一種文字裡,也就是放在墓主名銜最上方開頭處。這種情況裡,左上、右上兩側,就變成寫祖籍了。 「皇明」與「皇清」 目前在臺灣最早的漢式墳墓,就是刻「皇明」的。那是位在現在臺南市南區南山公墓的「曾振暘墓」。 關於這位曾振暘先生的背景,我們可以從墓碑簡略得知:他來自中國漳州海澄,而他的兩名孩子曾若龍、曾若鳳當時也在臺灣,所以可以幫他處理後事、蓋了這座墳墓。除此之外,對於曾先生的相關生平,我們目前仍所知有限。 不過,我們可以看到這座墳墓的年代落款,是「崇禎十五年」(1642年)。那時的臺南地區,是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第6任臺灣長官Paulus Traudenius的統治之下,所以這位曾先生跟他的孩子們,很可能是當時在臺南附近生活的漢人移民。 他可能是位佃農、也有可能是位商人,甚至從這塊墓碑的製作來看,當時的臺南,可能已經有打石、木材、土水工匠,或是儀式專家這些百工職人住著。雖然不清楚曾先生是做什麼的,但一塊墓碑,可以約略顯現出早期臺灣漢人移民社會的一小角縮影。 必須指出的是,「皇明」雖然引用了明朝的概念,但它不見得是真正對應明朝。就像明朝沒有統治過臺灣,但曾振暘這一家人,還是在臺灣使用了「皇明」二字。而即便明朝正統已經在1644年就結束了,還是有很多人生活在被明遺反抗勢力所控制的地區。 臺灣的情況也是如此,鄭氏打著明朝的名號與清朝對峙,他們藩府成員的墳墓,也都會冠上「皇明」二字;而在鄭氏控制之下的人民,一部份也選擇繼續使用「皇明」。 對人們來說,使用「皇明」二字,與其說是在呼應國家、朝廷或皇帝,不如說是在呼應他們的傳統經驗與生活環境。如果環境改變了,他們想辦法選擇相應的方式處理與面對。所以,臺灣在1684年改由清帝國統治之後,住在這塊土地的人們,也開始順應時勢,慢慢把墓碑上的國朝文字改寫為「皇清」了,即便當時清朝早就已經入主紫禁城41年。 「皇日」 如同前面所說,這種冠上國朝名號的格式,是漢人的風俗慣例,像日本的墳墓,就沒在寫這個的。不過,當1895年臺灣改由日本帝國統治之後,原本墓碑上的「皇清」已經不適合再繼續使用了,那該怎麼辦呢? 人們在想,既然要寫國朝,而現在是換日本人在統治,那就取「日本」的「日」字,乾脆把「皇清」改寫成「皇日」好了!有個葉先生一家,就已經在日本帝國統治臺灣的第7年:明治34年(1901)的時候,在他的壽域(活人事先置墓穴以求吉祥延壽的風俗)、他妻子的墓碑上,大大地刻上了「皇日」兩個字。 「皇日」並不是當時唯一的變通寫法。有的是取用天皇年號,比如說「大正」時期,就會寫「皇正」;所以在「明治」時期,當然也會有寫「皇明」的,就像這塊落款於大正5年(1916)的墓碑,就把兩百多年前「皇明」重新在20世紀復活了。 雖然有這些大改變,但這其實是為了延續著適合自己生活的方式,所以,有改變的部分,也是有保留的部分。我們可以在葉家墓碑上看到,那位葉先生繼續使用清治時期「徵仕郎」的頭銜、也給他妻子冠上「太孺人」之號。 「徵仕郎」這個源自中國隋唐時代的職銜,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官職,而是沒有實職的「虛銜」。以往在民間,只要透過捐納(捐錢給官方),都可以獲得這類虛銜;而對於去世的親人,有些後代也會幫忙弄個虛銜,不管出殯、寫墓碑、寫神主牌,都氣派許多。 在這塊日治時期的墓碑上,有著前清時期的頭銜,從中我們看到,人們透過不同的辦法,既在順應環境的改變,也在延續自己的生活經驗。 理解「皇民」 最後,讓我們再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吧! 民國44年,中華民國政府接管臺灣已經超過十年了,怎麼還會有「皇民」的存在呢?我們此時可以了解,原本日治晚期的墓碑上,寫的可能是「皇日」;就在民國44年整修的時候,後代覺得,現在既然又變成中華民國政府來統治了,再寫「皇日」可能就不適合。於是,趁著整修機會,族人換了一塊全新的墓碑,然後就不寫「皇日」了,把「中華民國」的「民」取出來,改寫成了「皇民」! 雖然當時的國家已經不是帝王體制,但這對人們來說,並不是最主要的重點。皇明、皇清、皇日、皇民,不管哪種人,都曾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真實生活過,而重點就在於:這兩個字的變化,反映了人們怎麼走過各種時代,以及怎麼面對與處理他們生活的故事。 更寬廣地來理解歷史吧 「皇民」雖然曾經指涉日本天皇子民,但也曾經是中華民國的民,這應該是現在到處指著對方高喊「皇民」的人們所始料未及的吧。不管是哪一種「皇民」,他們確確實實就曾經這麼發生在這塊土地人民生活的歷史裡。 歷史真的可以一言以蔽之嗎?似乎沒這麼簡單。歷史需要我們放寬視野,學習與思考如何回到他們所身處的時代,真實地聽聽看這些人、這塊土地的有什麼樣的故事,而不是可以讓我們用現在的什麼愛國教育、用什麼單一文化傳統、用什麼符合憲法這些東西去修改、去套牢的。 這裡提到的「皇民」,只是一個小例子,事實上,其他皆是如此。如果我們把一個概念、一段歷史,自己縮限成一個狹隘侷限、甚至帶有偏見與主觀價值評斷的視角,我們可能就離真正的歷史、真正的人們越來越遠,表面上看了很多,實際上根本什麼都看不到。 (因筆者不便擅自公開墓主家族成員名號,照片凡有涉及人名之處,皆遮蔽處理,只留姓氏) 更多故事: 轉型正義:民主化的西班牙這麼做,臺灣可以如何借鏡?(二) 2015-03-02 12:13:24 1 【深夜食堂】沾染關西風的關東煮 2015-07-25 07:44:19 1 […]
↧
馬雅超級聯賽:傳統馬雅球賽與創世神話
馬雅球賽是馬雅文化的特徵之一,就連野比大雄也要在太陽王傳說中踢上一腳。但是球賽的進行方式就像動畫中就是足球比賽嘛?當然不是!就目前馬雅學者可以找到的資料來說,沒有一本所謂的「規則手冊」可以告訴我們古馬雅球賽的規則是什麼。不過,我們可以透過陶器、石刻等資料,一窺古馬雅人大概怎樣玩球賽。 首先,從下面這個陶器描繪的場景來看,馬雅人踢球時身上穿著具有美麗紋飾的披風,胸前有一圈護甲。由於球是用橡膠製作的,且可能是實心,故有一定的重量,護甲可能是為了保護比較脆弱的肋骨,也說明球賽有一定的危險性。 另外,每個球員都戴上了動物裝飾的帽子,可能展現球賽與他們泛靈信仰或是薩滿巫術有關。考古學家在奇琴伊扎(Chichen Itza)的大球場旁邊發現一片骷髏頭雕刻,故推論可能輸球的一方,要被血祭。但是這樣的說法有些爭論,也有學者認為被獻祭者既然在死後可以到上界(類似馬雅的天堂),不應該是失敗者被獻祭,應該是贏球的一方被獻祭才是。 其次,要怎樣進行球賽呢?下圖可以黑色的圓球,就是馬雅球賽的球。球前面可以看到一個倒地球員,試圖用腰部或是臀部碰球。這個動作不是馬雅人假摔,或是跟C羅一樣被空氣阻力推倒。馬雅學家認為球賽可能規定不可以用手或是腳碰球,所以球員才出現這種奇怪的姿勢。 至於要如何得分呢?考古學家在遺址中的球場,發現了一些石製圓環,推論可能就是將球「頂」進圓環就可以得分。圓環孔徑相當小,可能只比球大一點而已,所以考古學家也認為得分不太容易。現代墨西哥、瓜地馬拉利用馬雅推展觀光,在一些景點表演這種球賽,下面就是現代馬雅人踢古馬雅球賽的影片,大家一起來體會看看,這像運動有多困難。看到這麼奇怪的規則,我想應該是一種進球相當困難的球賽,所以或許常常都是雙方抱鴨蛋握手回家,皆大歡喜吧。 至於球賽在馬雅宗教中的意義,目前沒有學者可以百分百確定,有人認為象徵天體運行,有人認為跟戰士誇耀勇武有關。無論如何,球賽在創世神話扮演重要的角色。在馬雅人的創世神話中,有一對雙胞胎英雄,他們喜愛踢球。 一日,他們在人間踢球的聲音吵到了下界之王,下界之王邀請他們來到下界(也就是馬雅人的地獄)。下界之王給他們一連串的考驗,結果他們不小心被蝙蝠砍了頭。下界之王將其中一人的頭掛在木棉樹上,有個少女靠近了那顆樹。人頭忽然張開眼睛,對少女吐了一口口水。 是的!跟大家想的一樣! 少女懷孕了! 少女懷孕了! 少女懷孕了! 下界之王知道後,相當生氣,派了貓頭鷹追殺少女。少女逃到人間投靠雙胞胎兄弟的父母,結果又生下了一對雙胞胎。這對雙胞胎長大之後,不但殺死大鳥神全家(至於這個故事,就下次在說了),還熱愛踢球。熱愛踢球的雙胞胎兄弟Jr.果然不負眾望的又吵到了下界之神。 下界之神把他們招喚下來,一樣給他們許多考驗,帶他們到了一間叫黑暗之房的房間,要他們不能讓房間裡的火把熄滅,結果雙胞胎兄弟用鸚鵡羽毛跟螢火蟲騙過了下界之神。他們經過一系列的挑戰,在烈火之室被烈火燒灼也沒事。在美洲豹之房用骨頭收買了美洲豹。 最後在蝙蝠之房,他們躲在吹箭中(自由伸縮就是)要躲過蝙蝠神的攻擊,結果其中一個英雄為了看看是否日出,頭伸出吹箭,就被砍了頭。另外一位雙胞胎英雄就施了魔法,用南瓜接上了他的身體。 隔天,兩人到了球場與下界代表隊展開死亡賭注的友誼賽。雙胞胎英雄叫兔子假裝是橡膠球,然後大腳一踢,把兔子踢得老遠,地獄代表隊就追了過去,兔子開始狂奔。雙胞胎英雄趁機會搶回了頭顱,裝上了他的兄弟身上,於是神奇的事情發生了,被殺的英雄復活了! 「謝謝你!兄弟!」 下圖就呈現那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創世之戰! 所以,球場不但是馬雅城市中的獨特建築,球賽也是創世神話中的重要元素。至於馬雅人為何對於這種球賽這麼狂熱?又為何馬雅的球賽會是這樣的規則,就有待學者持續的研究。 今日馬雅小故事到此,下回待續啦! 更多故事: 穿越到唐代千萬不要做的五種人(3):胡姬 2015-02-26 03:10:54 1 「誰是納粹,由我們決定」──納粹成員在共產東德的經歷 2014-09-24 09:46:57 1 【深夜食堂】白居易的粽子 2015-06-13 02:55:25 1 「鴉片戰爭」中的軍艦海事技術革新:從江戶禁書《海外新話》來談英方「復仇女神號」的軍事科技史意義 2014-12-10 13:54:33 1 九張地圖,看懂臺北市一百年的變化 2014-08-31 09:17:13 1 【大人的世界史】抗議、革命、以及其他關於國慶日的故事 2014-10-09 22:26:46 1 為何中國不提早收回香港?來自英國外交部最高機密報告的答案 2014-09-14 00:12:04 1 閱讀如何拯救一座衰落的小鎮?海伊書鎮,一個文化創意產業的真實傳奇(3/3) 2015-05-11 09:25:50 1 資生堂銷售術─20世紀初的化妝品廣告與設計(四):戰時的奢華與簡約 […]
↧
【有故事的旅行】巴黎:法式的生活美學與工藝饗宴
作者:張淳絪、洪麗婷、賴怡秋、黃湘玲 美學和藝術是成就今日巴黎城市和人文景觀不可或缺的一環,「法式生活美學」更是法國人最引以為傲的文化之一。長久以來,在皇家工藝文化的歷史演進中,不僅造就輝煌的技術,人人從小在歷史物件、節日裝飾由來、餐桌禮儀等習俗中耳濡目染,漸漸養成法國人追求精緻美感和豐富生活的態度。 我們印象中的法國人「生活過得很浪漫」,要體會法式生活情趣,就一定要從法式待客文化的藝術開始。十五世紀以前的法國,盤子、刀子並不普遍,連叉子都還沒出現哩!當時的餐宴和我們現在「菜一道道上到天荒地老」的印象不太一樣,用餐方式像圍爐,所有菜餚盛在燉鍋或盤子裡,同時上桌,人們則圍繞在桌邊自行取用。固體食物通常直接放在切好的厚片麵包上,稱作「麵包板 」,方便大家用手抓取來吃!那些盛放食物而吸飽肉汁的麵包,最後會再分食掉,或丟棄給乞討者及動物。現代法國人享用完盤中美味後,用桌上的麵包將盤子「擦乾淨」的舉動,說不定跟這個歷史演進有關係呢。 這種將食物盛放在「麵包板」上的飲食方式,除了現代法國,在世界餐飲文化中也很常見。不過已經脫離舊名,以可愛的「塔丁」(Tartine)這個字(或英文Open Sandwich)成功轉型,成為時髦健康的餐點形式了。想嚐嚐道地的塔丁就一定不能錯過健康的Le Pain Quotidien。 讓我們繼續想像:中世紀時法國還沒有叉子,餐桌上的餐具只有刀子和湯匙,而刀子還是賓客身上配戴的匕首。當時肉類通常是整隻燒烤,由宴會主人持劍切分給眾人,或由主人指派這項重要的工作給某賓客執行,以示抬舉。如果一位手持刀劍的男人展現出高超的切肉分食技術,可以彰顯自己的武力與社會地位!聽起來或許有點粗獷,卻是中世紀封建社會中非常重要的用餐儀式噢。「餐桌就是政治社交的縮影」,這種文化至今流動在法國人的血液裡,不但餐飲禮儀很重要,更從餐具、餐桌裝飾、宴會布置發展出全面而多樣化的生活工藝。 度過拿著刀劍上桌、用手抓食的中世紀,時間慢慢來到文藝復興時期。西元1533年,「餐叉」終於隨著義大利貴族凱薩琳‧美第奇(Catherine de Médicis)與法國國王亨利二世聯姻的嫁妝,從威尼斯跟佛羅倫斯引進法國了。但讓叉子正式納入餐桌禮儀的關鍵,還是歸功於之後亨利三世時代草莓領,或稱大圓皺翻領的流行。因為貴族們發現,如果吃東西時不想弄髒美麗又誇張的草莓領,用叉子是最方便優雅的! 直到十九世紀初波旁王朝,法國人用餐還是維持各式菜餚同時擺上桌,每人繞在桌邊各自取用的「法式服務」,也就是現在我們常說的自助式用餐。想像一下,當時路易十四在凡爾賽宮舉辦的大型晚宴該有多澎湃啊! 這種大型晚宴總共有六道餐序,每道包括六至八種菜色:從湯品、前菜,主食的燒烤、沙拉,一直到最後的甜點和水果,就像時裝秀一樣,由侍從們依照餐序將各種菜色擺上桌。也因為上菜時間長,用來盛裝菜餚的金、銀容器,除了裝飾之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保溫。許多工匠畢生奮鬥的目標,就是設計出最能保溫的容器呢! 然而,現代的法式料理餐廳是在賓客坐定位後,才由服務生將每一盤的分量準備好,陸續上菜。這其實是十九世紀末才從俄國傳過來的「俄式服務」,在法國普及後被稱為「餐盤服務」,意指事先將菜餚在盤中美麗地佈置一番,才由服務生端上餐桌。 除了精緻的餐飲文化,宮廷與貴族對居家裝飾、儀表衣著的高度需求,也推動了各種工藝發展:油畫、雕刻、壁毯、燈飾、家具裝飾、禮服、髮型、扇子……各領域的藝術家、工匠不斷挑戰極致。其實所謂的「時裝時尚」只是這種精神的其中一環,法國人對工藝的重視絕對不只展現在衣著而已。 法國大革命以後,中產階級興起,過去僅限於貴族間的工藝追求,藉新富裕起來的資本家變得更廣泛。到了現在,一般人家對於居家布置的搭配、裝飾,都很有自己的主觀意見,特別是請客人來家裡吃飯,是展現主人品味的重要時刻,而其中餐桌布置更是全場聚焦的重點。 接下來讓我們帶大家走一趟特別的旅程,參加一場法式工藝盛宴吧! [1]凡爾賽宮(Château de Versailles) 來到巴黎近郊的凡爾賽宮,讓我們在鏡廳裡想像十七、十八世紀宴客文化的黃金時期,從太陽王路易十四到路易十六和瑪麗安東尼皇后,百年間所舉辦的宴會不勝枚舉,貴族、侍臣、賓客們絡繹不絕。當時,這華麗的鏡廳長廊,是賓客、貴族們等候皇室接見的地方。偏廳則是連結國王或皇后寢室旁的一個房間。由於當時還不存在「餐廳」的概念,因此公眾宴會都是在這一類「接待室」裡舉辦的噢 ! 宴會不只是皇家娛樂,也傳達著權力和威嚴,受邀的賓客必定經過篩選。這種高層次的場合,不但必須服裝,所使用的金、銀製餐具、燭臺、水晶和餐桌布置更屬於藝術品等級,由皇室御用的工匠們製作。正式的餐桌禮儀和符合格局的布置漸漸成為上流社會必須學習、遵守的基本規範。 路易十四親政之後,掌握國內工藝產業,宣示他的絕對君權。他命人建造了凡爾賽宮,讓工匠設計屬於他個人時代的圖騰和樣式,將之呈現在建築、裝飾品和家具的細節裡。之後的路易十五、路易十六也追隨太陽王的腳步,工藝品市場因而蓬勃發展,價值水漲船高,許多工匠更被冠上皇家御用的封號。有了王室光環的加持,這些工匠世家的作品成為眾人眼中的高級名品。 變成博物館之後的凡爾賽宮,即使已經精簡了許多內部布置和家具,親身蒞臨這充滿金銀裝飾、天花板彩繪、手織壁毯的雄偉宮殿,還是讓我們驚嘆聲連連啊 ! [2]百卡拉水晶博物館(Musée Baccarat) 結束了凡爾賽宮的行程,驚艷於每個鏡廳裡令人無法忘懷的巨大水晶吊燈嗎? RER – C線火車坐到艾瑪橋站(Pont de l’Alma)下車後步行十分鐘,就到了百卡拉位在巴黎的水晶博物館。百卡拉在路易十五欽准下,於1764年創立。經過兩百五十年傳承,成了世界頂尖的水晶工坊。 現在的百卡拉不但聚集二十六位通過國家認證的法國最佳工匠(包括口吹製作、水晶切割、雕刻技術),工匠們代代傳承的獨特工藝,展現在美麗的水晶燈、水晶杯具上。想要了解更多有關水晶工藝的故事,可別錯過這間國際知名的水晶展館囉! 說到這些大小高低胖瘦不一的杯具,其實存在著一個有趣的傳說 : 法文中,我們用一杯(un verre) 當量詞來形容杯子裝的東西,例如說一杯酒(un verre de vin)、一杯水(un verre d’eau)。但是香檳就不一樣囉!當我們要點一杯香檳時,必須說「une coupe à champagne」。 「Une coupe」 這個專屬於香檳的量詞,跟香檳杯的外型有關。杯口較寬敞,杯身較短,有點像個小碗,就叫做「coupe」。傳說第一個「coupe香檳杯」,是以瑪麗皇后的胸型當做模型打造出來的!雖然無法確認這個傳說的真實性,但香檳自古至今在法國所代表的優雅和奢華,的確讓人聯想當時富裕的宮廷生活。 現在在法國,我們說「une coupe à […]
↧
↧
從《大亨小傳》到身後小墓:費滋傑羅的傳奇一生
我在2011年搬進馬里蘭州的洛克維爾市(Rockville)。當初乍到,看到很多生化機構林立,遇到的華人也多在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工作,以為這裡只有科技沒有文藝,更懊惱的是,每次經過355道路都覺得跟台灣的省道沒兩樣。後來偶然知道寫下《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的費滋傑羅(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1940)就葬在這裡,這下,遂覺得來美國有了一束意義,只是沒想到我第一個拜訪的景點竟是墓! 第一次知道費滋傑羅這個發音聽起來帶有爵士節奏感的美國作家,可能在大學時代,彼時村上春樹才剛要流行。我雖不那麼喜歡《挪威的森林》,但書裡一句話,「如果是能讀《大亨小傳》三次以上的人,應該可以跟我做朋友」,頗合我這種孤僻人士調調。後來稍微瞭解寫下二十世紀百大英文小說第二名的費滋傑羅生平,感覺他跟徐志摩一樣,戲劇化的早逝,似乎都因愛上作風挑達、奢華度日、舞冠群英、出身上流的名媛美女。 費滋傑羅與雙橡園的關係 1896年費滋傑羅出生在美國北部的明尼蘇達州,他一生住過許多地方,就是沒住過洛克維爾,為何死後葬在這裡?原來他父系先祖當年從愛爾蘭跨海移民到此,家族的根在此,家族的墓就在洛克維爾。小時候費滋傑羅經常跟著父親拜訪馬里蘭的親戚,聽長輩們口述南北戰爭的歷史,童年的記憶始終沒有離開他的心,那些人、事、地、物日後都可以在他的作品或書信中找到。 費滋傑羅的名字,正是取自一位相隔三代的表親、也就是在1814年寫下美國國歌歌詞的 Francis Scott Key。而Francis Scott Key的叔叔Philip Barton Key也是美國歷史上的名人,更是早期擁有雙橡園(Twin Oaks Estate)土地所有權的人,換言之,費滋傑羅與我們的雙橡園還有點關係,所以台灣人更應該讀讀這本書呢! 家族裡出了這麼幾位值得驕傲的長輩,我想費滋傑羅終其一生都在證明自己是那光榮血統的後裔。 墓裡墓外 我是在一個深秋的週日上午拜訪費滋傑羅的墓,位於市區的聖瑪莉教堂(Saint Mary’s Church Cemetery)。白色小巧的教堂建於1817年,屬於喬治時期風格的磚造建築,是目前當地在役的最古老天主堂,列為國家古蹟,而旁邊的墓園,歷史也近兩百年,週日早上常車滿為患,很多人來禮拜。 我必須這樣說,他的墓與他現在享有的盛名落差很大。一般人想像文學家百年之後應該躺在有薔薇、有柏樹、有萋萋芳草的地方,很抱歉,這裡只有24小時閃爍的青紅燈、叭叭叭的大馬路與轟隆隆的地鐵站,還有對面Jefferson Plaza反光玻璃射出的刺眼光線。但換個角度想,或許這樣也蠻符合他生前酒神式的派對排場,畢竟怕寂寞吧。 村上春樹說,「如果一輩子只能選一本最愛的小說,無庸置疑的就是《大亨小傳》這一本。」村上或許到過他的墓前,還獻上《挪威的森林》向他致敬呢。不過喜歡《大亨小傳》的,還有比爾蓋茲,這位電腦大亨在他華盛頓州的世紀豪宅裡,就特別請人刻下書中的一句話作為室內設計。 一○年代,常春藤名校生 一次大戰時,費滋傑羅進入了當時只收男生的長春藤名校普林斯頓大學。大學時代他已顯露寫作天份,還曾男扮女裝粉墨登台,不過此時已有酗酒徵兆。1917年美國正式參戰,大三的他因數學和化學不及格遭到退學,在紐約喝得爛醉,與夜總會保鑣幹架,之後回校參加昔日兄弟會的聚會,不知怎麼又打了一架。掛著兩個黑眼圈的他,決心從軍展氣魄,當他隨軍隊駐紮在南方的阿拉巴馬州時,邂逅了一位小他四歲、芳齡17、抽菸喝酒跳舞樣樣不輸人、使他內在融化一切的法官之女:賽爾妲。結果他還未被派到前線,一次大戰就結束了。 二○年代,首次出書就大賣,巴黎結識海明威 1920年24歲的他,第一次出書就榮登暢銷作家,描寫他大學生活的《塵世樂園》(The Side of Paradise)確實許給他一個天堂般的未來。同年他與賽爾妲在紐約結婚。 這對金童玉女,趕上了美國最澎湃出帆的超級時代──彼時的美國走出掠殺印地安人與虐待黑奴的陰影,盡情享受工業革命帶來的新象──他們將創意發揮在享樂與舞會中,他們從未擁有自己的房子,也很少在一個地方住超過一年,每天過著金色香檳、閃亮銅管、豪華旅館或派對莊園的日子,他們也因這款生活方式被譽為「爵士時代」的王與后。 為應付生活開銷,費滋傑羅得賺錢,少年得志的後果卻是,「他發明了一種以流行雜誌為基礎的寫作事業,結果他卻悲傷地被自己的發明所毀滅」,有人這樣說。後來考量當時美元在歐洲強勢,生活相形容易,他決定帶著嬌妻與三歲獨生女舉家遷往法國蔚藍海岸,專心寫作,賽爾妲卻在這段期間紅杏出牆。1925年他們再度搬到巴黎,同時出版了他的第三本小說,《大亨小傳》。 書出版後兩星期,他在巴黎酒館遇見了當時尚未成名、小他三歲的海明威。海明威說第一次見到費滋傑羅就被問陰莖尺寸的問題,海明威為此還帶費滋傑羅去羅浮宮看裸體雕像。海明威曾形容費滋傑羅:金髮瘦弱、臉略浮腫、手指修長但腿短、很會開玩笑卻也神經兮兮、嘴很漂亮像女人、帶有愛爾蘭人特質等,但海明威對他的才情十分相挺:「不管他舉止如何乖戾,我必須弄明白,那只不過像生了一場病,我得儘量幫助他,做他的好朋友。……既然他能寫出這樣像《大亨小傳》那樣出色的作品,我相信他一定能寫出更好的書來」。 作為好友兼對手的海明威曾形容,「他的才氣是天賜之物,如同灰塵留在翅膀上的圖案一樣自然。有段時期,他卻像蝴蝶一樣對此全然不知,他更不知那圖案何時被拂去,何時被攪亂。」「他很懂得把作品改成適合雜誌刊登的樣子,這使我大為吃驚,我說我認為這和賣淫沒有兩樣。他贊同,但他說他不得不。只有手頭寬裕了才能寫有深度的作品。」而費滋傑羅萬沒料到,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他的手頭再也沒有寬裕過。 三○年代,每天要喝掉30瓶啤酒或大量琴酒 此時費滋傑羅進入最烏暗時期,他的小說因距離人們經濟大蕭條的現實生活太遠而滯銷,偏偏賽爾妲需要高額醫藥費,因她的精神狀況嚴重到需要住院療養。1937年,他到西岸的好萊塢另覓生路,投入黑白電影的劇本撰寫,還一度參與電影《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的製作。期間遇到了席拉(Sheilah Graham),終於,他也出軌。後來因劇本遭人竄改,工作受挫,又因酗酒對席拉動粗,甚至引發槍枝走火,險釀大禍。 海明威說,「費滋傑羅其實並不喜歡派對,也不喜歡那些人,但他不得不喝下超過自己酒量的酒。」費滋傑羅曾說,「要看一個人是否具有第一流的才能,最好的測驗莫過於看他是否能在同一時間內容納兩種相互矛盾的念頭但卻照樣能繼續其思想而不受影響。」我想,他勉強自己泡在永遠開不完的派對,或透支自己浸在永遠喝不完的酒池,其實代表了他並非無法自拔,而是他更自戀自溺於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劇。 四○年代,逝世於好萊塢 1940年12月21日,費滋傑羅因酗酒導致心臟病發,享年44歲。由於他生前的負面風雨,又死在情婦席拉家中,這些原因讓他不能葬於家族墓區。據說他生前收到的最後一張版稅單,《大亨小傳》只賣掉七本。去世後,這本書差點絕版。八年後,賽爾妲死於療養院的一場大火。 二次大戰後,他的文學地位逐漸受人推崇,加上許多人士的奔走,特別是他女兒的努力,1975年洛克維爾市的聖瑪莉教堂終於允許費滋傑羅與賽爾妲移葬至此。1986年他女兒也葬在這裡,如今費氏家族共有15人都安息在這座墓園。 「於是我們繼續往前掙扎,像逆流中的扁舟,被浪頭不斷地向後推。」常有人帶著酒瓶、鮮花、錢幣、蠟燭等,紀念著書中結尾這句墓誌銘。 (待續……) 更多故事: 四百年前的輝煌大城.世界遺產之都──泰國大城府 Krung Sri […]
↧
香港爭取民主的過程,走錯了方向嗎?──一個歷史的觀點
香港人自1987年爭取「八八直選」﹝註︰民主派——泛民前身——爭取在1988年的香港立法局——香港的立法機關,即今立法會——選舉中引入直接選舉議席﹞始,在爭取民主的過程中至今已有28年。然而,香港的民主發展非但未有寸進,甚至有倒退跡像。 有論者謂,蓋因殖民地時代,英國人本無意賦予香港人民主;加上97年後,奉行一黨專政之中共操控香港,視民主政治為「洪水猛獸」;無疑窒礙香港民主政治之發展。此固屬公允之論,然而,不少人——包括筆者——都忽略了,其實在香港人在爭取民主的過程中,根本走錯了方向。 事實上,當香港仍為英國殖民地時,並沒有仿傚加拿大、直布羅陀等地﹝或英國其他殖民地﹞之例子,爭取建立責任政府﹝responsible government﹞。也許,這是香港民主發展進程最失敗之處之一。 所謂「責任政府」者,即政府內閣向議會——而非君主﹝或國家元首﹞——負責。而在殖民地﹝或一些自治地區﹞,則指政府對當地議會負責,而非對宗主國負責。 「責任政府」之概念,源出於加拿大。英國於1763年從法國取得加拿大之控制權,當時的加拿大尚未統一,各省仍為單獨的殖民地,英國政府在各省置一總督以管治。與一般殖民地不同,加拿大乃歐洲人的「居留殖民地」﹝Colony of Settlement﹞——即白人定居地;英、法移民大量移居當地,並取代原住民成為當地的主流人口。 1837年,上、下加拿大——即今安大略及魁北克二省——發生叛亂;事後,有鑑於美國革命﹝1776-1783﹞的教訓,英國政府不敢掉以輕心,於1838年任命杜蘭勛爵﹝John George Lambton, Earl of Durham﹞為欽差大臣﹝Lord High Commissioner﹞,到加拿大安撫。杜蘭勛爵於1839年辭職,回英後發表「英屬北美事務報告」﹝Report on the Affairs of British North America﹞,除建議把上、下加拿大聯起來外,還倡議於當地建立「責任政府」。依照杜蘭勛爵的建議,英國國會於1840年通過「聯合條例」﹝Act of Union﹞,於1841年合上、下加拿大為一省。 1847年,額爾金勛爵﹝James Bruce, Earl of Elgin﹞——杜蘭勛爵之婿——出任加拿大總督﹝註︰額爾金勛爵於英法聯軍之役﹙1856-1860﹚期間,為英國談判代表,北京失守後,他下令焚燒圓明園。香港有一「伊利近街」﹙Elgin Street﹚以他的封號命名﹞,邀請議會多數黨領袖籌組政府,「責任政府」得以確立。 ﹝註︰後英國國會於1867年通過「英屬北美條例」﹙British North America Act﹚,聯合北美各省成立加拿大自治領﹙Dominion of Canada﹚——是為加拿大建國之始,而英王仍為加拿大之國家元首,其職權由總督代行﹞ 加拿大例之成功,促成英國政府將「責任政府」之概念擴至治下其他「居留殖民地」,如︰澳洲﹝1901﹞、紐西蘭﹝1907﹞及南非等﹝註︰南非白人——即波耳人﹙the Boers﹚——為荷蘭人之後裔。英國於1902年取得波耳人之聚居地特蘭斯瓦爾﹙Transvaal﹚及奧倫奇自由邦﹙Orange Free State﹚後,為安撫波耳人,乃於1910年合二地並好望角殖民地﹙Cape Colony﹚成立南非聯邦,賦予自治權﹞。 即使是英治時代的印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總督雖向倫敦負責,但仍享有極大自治權﹝如︰一次大戰後,英屬印度以獨立會員國身份加入國際聯盟﹙the League of Nations﹚。二次大戰期間,印度自行對軸心國宣戰,而非順理成章地追隨英國投入戰爭。此外,印度可自行派遣代表出席國際會議﹞ 至二次大戰後,若干前英屬殖民地在爭取獨立的過程中,皆以建立「責任政府」為起點,逐漸過渡至獨立!星加坡便是一例,該國於1963年脫離英國前,已於1959年成立自治政府,模式一如加拿大等國﹝註︰星加坡於1965年成為獨立國家﹞。 即使現在,英國僅存的殖民地﹝或海外屬土﹞中,不少已享有高度的自治權︰行政機關向當地立法機關負責,總督不過是英王代表而已!以直布羅陀及百慕達二地為例,二地雖仍為英國海屬地,總督代表英王行國家元首之職,惟二地之政府首長皆由民選產生,向議會負責,英國政府無從干涉。而直布羅陀人民雖以英國公自居,但卻有自己的國慶日及國歌。 然而,香港人在爭取民主的過程中,卻從未有此爭取。過去咸認為作為殖民地宗主國的英國政府因各種原因,自私地阻礙香港民主發展的步伐,這固是公允之論。然而,不少人似忽略了以華人人口為主的香港,在苟安心態及華人傳統奴性思想的影響下,根本幾乎未嘗有人提出此議。究其原因︰ 過去,由於不少的香港人為逃難而避居香港,視香港為「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根本少人為香港的長遠發展深思熟慮; 1970及1980年代,土生土長的新一代雖冒起,但社會在經歷1976年的「六七暴動」的創傷後,急需穩定,故提倡功利主義,在「賺錢至上」心態下,自無心思思及香港政治的長遠發展; 一向標榜為香港爭取民主的民主派﹝及今日的泛民﹞多年來只滿足於立法局﹝及今日的立法會﹞有多少直選議席!久之漸不思進取,從未深思香港民主發展的路向!雖然民主派提倡仿傚美國的「三權分立」精神,問題是在殖民地架構「行政主導」的原則下,立法機關監察政府的權力始終有侷限;更何況,1997年後,港共政權——港人對97年後的香港特區政府之蔑稱——在中共主導下,不單延續殖民地的行政架構,且進一步收緊立法機關之權限,自難監察政府﹝筆者感慨香港枉為英國殖民地150多年,卻幾乎沒有受到英國政治制度精神影響﹞; 民主派╱泛民雖號稱為香港爭取民主,但一味渴望與中共溝通、妥協——美其名透過協商達到「民主共識」。以2010年為例︰民主黨——泛民最大政黨——與中共達成秘密協議,民主黨承諾投票支持港共政權提出的「2012政改方案」,以換取中共承諾「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放寬提名門檻、2016年立法會選舉只增加直選議席並取消分組點票及2020年實行全面普選立法會及全面取消任何形式的功能組別選舉」。表面上,「2012政改方案」令立法會新增5席「區議會功能組別」議席﹝令全港選民一人有兩票﹞及負責選舉香港特首的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由800人增加至1200人;但「功能組別」議席選舉仍有不公處,且無助立法會增加監察政府之功能,而特首選舉仍非普選產生——不過是「小圈子」選舉而已。此外,中共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於2014年通過「八三一決議」——2017年特首選舉,透過提名委員會篩選「合資格」候選人,才讓香港人投票選舉。此舉清楚顯示中共從未認真看待港人之民主訴求,亦未信守任何承諾,更重要的,中共根本無意讓香港人享有真正民主選舉!但泛民表面上堅守立場,但暗裏仍只顧幻想與中共達成諒解!然而,在一個民主社會,那有反對派只思與當權者溝通而不務正業。﹝按︰由於港人反對「八三一決議」,加上港共默許警察使用武力對付爭取民主的大學生,令香港曾一度爆發「遮打革命」﹙Umbrella Revolution,又稱「雨傘革命」﹚,惜草草收場;而泛民在此事件的表現,予人有騎劫、扯後腿之嫌﹞; 1980年代期間,民主派及香港社會——包括年輕時的筆者——在反殖民主義思想及中國民族主義思想影響下,對統治中國大陸的中共政權曾心存幻想,一意相信「港人治港」的承諾,甚至天真地以為中共會像英國一樣不干預香港事務,結果一直不思爭取建立「責任政府」或「自治政府」。即使在90年代期間,香港社會因「六四事件」對中共幻想幻滅,不少人——包括年輕時的筆者——仍天真地以為中共需要香港作櫥窗,不會破壞香港「港人治港」; […]
↧
越來越厚的歷史課本,是件好事嗎?──來自美國的反省
作者:詹姆斯.洛溫(佛蒙特大學社會學榮譽教授) 多知多錯,不如少知少錯。/比林斯(Josh Billings) 美國歷史之漫長、浩大、多樣、美麗與可怕,歷來筆墨難以形容。/鮑德溫(James Baldwin) 隱瞞歷史真相是對人民施加之罪行。/蘇聯格裡戈連科(Petro G. Grigorenko)將軍,致歷史期刊之私人信函,約1975年 不記得過去之人注定要重念11年級。/詹姆斯.洛溫 高中生厭惡歷史,列舉最喜歡的科目時,歷史必定倒數第一。在他們的心目中,歷史是21門學科裡「最不相干」的科目,經常以「無聊」來形容。儘管大多數學生的歷史成績比數學、科學或英文都來得高,每每遇到歷史課,還是能逃就逃。即使被迫修習歷史,學習效果也會打折扣,所以每一、兩年都會有個研究跳出來,抨擊我們17歲的高中生竟然不知道某些事。 就連富裕白人家庭的男孩也認為高中歷史「太過簡潔、美好」。非裔美人、原住民和拉丁裔學生格外不喜歡歷史,學習成果也特別差。非白人學生的數學成績僅比白人學生差一點,英文成績再差一點,但歷史卻差最多。這結果很有趣:對少數民族來說,歷史顯然不會比三角函數或福克納(Faulkner)的小說難念。學生甚至不知道自己跟歷史格格不入,只知道自己「不喜歡社會科學」或「不擅長歷史」。 在大學,大多數的非白人學生都會遠遠避開歷史系。許多歷史老師都察覺到課堂上的低迷氣氛;若時間充裕,家庭責任輕鬆,資源充分,校長彈性施為,有些老師會棄用填鴨式的教科書,自行發展美國歷史課程。但更多老師是因為氣餒而漸漸妥協,他們隱約知道學生不像他們一樣對歷史充滿熱情,於是開始減少投入的心力,教學逐漸公式化,只確保自己比學生熟悉教科書的內容,教的也僅涵蓋下次考試會出現的部分。 在大學,大多數學科的老師都很滿意學生入學前就已具備重要的學科知識,但這在歷史系卻大不相同。大學歷史教授對高中歷史課程向來感到不滿,我有位同事說他的美國史概論是「破除迷信第一章與第二章」,因為他認為必須先糾正學生在高中所學的錯誤資訊,他們才有空間容納正確資訊。 這是歷史系特有的情形,比方說,數學教授知道高中很少教非歐幾何,但不會預設高中教的歐氏幾何是錯誤的,而英國文學教授也不會有高中會教錯《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想法。事實上,只有高中歷史是學生上越多課,變得越笨。 或許不用我說,人人都知道美國歷史的重要性。歷史與我們切身相關,勝過其他的主題,而無論我們現今的社會是美好、可怕、還是兩者兼有,歷史都記載著我們走到今日的過程。了解過去,才能了解自己與周遭的世界。我們必須了解歷史,而根據社會學家萊特.米爾斯(C. Wright Mills)的說法,其實我們對這一點也心知肚明。 在學校體系外,美國人對歷史展現莫大的興趣。從高爾.維達(Gore Vidal,著作包括《林肯》和《波爾》等)或黛娜.佛勒.羅絲(Dana Fuller Ross,著作《愛達荷!》、《猶他!》、《內布拉斯加!》、《奧勒岡!》、《密蘇里!》)所寫的歷史小說經常成為暢銷書,即可見一斑。 此外,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是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最受歡迎的三大博物館之一;「南北戰爭」系列為公共電視帶來新觀眾;根據歷史事件或主題拍攝的電影,例如《國家的誕生》、《亂世佳人》、《與狼共舞》、《誰殺了甘迺迪》和《搶救雷恩大兵》等,在在是令人讚嘆的泉源。 由此看來,令學生感到無趣的並不是歷史本身,而是傳統的美國歷史課程。 我們面對的情況是:美國歷史充滿精彩和重要的故事,不僅有迷住讀者的魅力,甚至能吸引難纏的七年級生。這些故事展現出美國的本質,並與我們現今的社會息息相關。美國讀者,甚至年輕讀者,都需要也想要了解國家的過往。然而他們卻一路睡過了原本應呈現歷史的課程。 究竟是哪裡出了錯? 我們發覺問題的癥結在於,美國歷史課程仰賴教科書的程度高於其他的學科。 我第一次在教育研究文獻中發現這情形時極度驚訝,因為再怎麼想也是其他學科(例如平面幾何學)比較需要研讀教科書。畢竟,如果學生要學習平面幾何學,很難透過訪談社區裡的年長居民,或從圖書館的書、舊報紙檔案,或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裡數以千計的照片和文件著手。 這些及更多相關的資源都與美國歷史息息相關,原本應是研讀的對象,但學生在歷史課上(而不是幾何學課上)研讀的卻是教科書,還得回答每個章節後列出的55個無聊問題或大聲讀出答案等等。 在美國歷史教科書光鮮的封面裡滿是資訊,或許該說資訊為患。這些教科書厚重龐大,我先前收集的12本最受歡迎的教科書,平均重量就有2公斤,厚888頁。令人驚異的是,在過去的12年間,這類教科書甚至變得更厚。在2006年,我調查了6本新書(由於出版商合併,所以不再有12本),其中3本是舊書新版,源自半世紀以前出版的書,另外3本則是全新出版。這6本新書平均1,150頁,重量將近3公斤! 我從沒想過它們還能變得更厚。我一直以為(或者該說希望?)在豐富的網路資源下,這些厚重的巨物肯定會過時而遭棄用。以前的教科書問世時,網際網路還沒誕生,歷史教科書的厚重有其道理:例如在密西西比州波圭契托(Bogue Chitto)或威斯康辛州比佛丹(Beaver Dam)的學生,除了教科書以外,拿不到多少與美國歷史有關的資源。 但現在的情況不同:今日每一所有電話線的學校都可以連網。學生能瀏覽數以十萬計的原始資料,包括新聞報導、國情普查、歷史照片和原始文件等,也可以看學者、市民、其他學生、流氓騙徒等等對這些原始資料的二手詮解。現在已經沒有必要要求學生花九個月時間,單單只讀一本由相同作者群撰寫或集錄的書。 這些新書異常厚重,幾乎到危害讀者的程度。《美國之旅》(The American Journey)多達1,104頁,頁面比我最早收集的那12本巨大的高中教科書都來得大,重量肯定有兩公斤半。《美國之旅》是美國教育史上重量最重的中學指定用書(定價超過84美元,所以可能也是最貴的一本。) 非營利性質的美國背包安全協會(Backpack Safety America)就是在整脊治療師和其他醫療照護專家的激勵下成立,宗旨在於「減輕教科書與書包的重量」。在這宗旨達成前,就由整脊治療師前往學校,教導正確的姿勢和舉物的技巧。 出版商也發覺這些書大得可怕,於是嘗試用有創意的頁數標法來掩蓋實際的總頁數。例如《美國之旅》共有1,104頁,但出版商對前面的42頁和最後的72頁採取不同的頁碼編法,設法把頁數降到了一千以下。但學生並沒有上當,仍然知道這是扛回家最重、放在腿上最沉、讀起來也最枯燥的書。 出版社編輯也明白,在可憐學生眼裡,這些書看起來有多駭人,於是他們精心製作引言和精美的內容,最先變動的就是目次表。 以《美國人》(The Americans)為例,這本書長達1,358頁,重量超過3公斤,目次長達22頁,書中有大量插圖,還有許多彩色橫幅小標,例如「地理焦點」(Geography Spotlight)、「日常生活」(Daily Life)和「歷史焦點」(Historical Spotlight)。其後是三頁長幅設計,分別列出「歷史主題」(Themes in History)和「地理主題」(Themes […]
↧
從聾盲典範到激進的社會份子──課本沒教的海倫凱勒
作者:詹姆斯.洛溫(佛蒙特大學社會學榮譽教授) 許多美國歷史教科書裡充斥著傳記式的小品文,用以敘述極富盛名的人物(例如《應許之地》裡介紹歷任美國總統的小品文),以及頗富盛名的人物。 這類的小品文本身是不錯的構想,它們介紹的人物能做為學習的榜樣,證明我們能以多種方式改變世界。它們也提供了介紹布萊克威爾和韓絲貝莉這類人物的空間,教科書裡才不至於通篇充斥著男性白人的政治人物。 傳記小品文也敦促我們反思歷史教學的目的:若把發明車棚和改變居家建築空間的法蘭克.洛伊.萊特(Frank Lloyd Wright),跟簽署了第一個《文官法》(Civil Service Act)的契斯特.亞瑟(Chester A. Arthur)進行比較,誰值得比較多的篇幅?誰對我們今日的影響比較大?又例如,是布萊克威爾的崛起比較戲劇化、還是生來即注定擔任參議員的老布希(George H. W. Bush)?無論選擇介紹哪些人物必定都有爭議之處,但是教科書除了介紹歷史人物的成就,也應呈現他們獲致成功的歷程。 我們可以對教科書列出的英雄名單一再提出批判,但我關注的倒不是該選擇誰的問題,而是教科書和課堂上是如何介紹這些英雄人物。二十世紀的兩位美國人物很適合作為英雄化個案研究的對象: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和海倫.凱勒(Helen Keller)。 威爾遜無疑是一位重要的總統,也獲得教科書的大篇幅介紹,相較之下,凱勒是沒有推動過任何立法、沒有改變過任何科學學科的歷程、也沒有宣戰過的「小人物」。 我調查的歷史教科書中,只有一本登出她的照片,大多數的教科書甚至連她的名字都沒提到,但是老師們卻喜歡談她,經常採用以她的生平為榜樣的視聽教材或傳記。這些都是為了確保學生記得這兩位歷史人物的事蹟,但學生卻不一定能從中獲益。 英雄化嚴重扭曲了凱勒和威爾遜(及許多其他人物)的生平,造成我們無法清晰地思考這些人物。 老師經常以盲聾的凱勒克服身體障礙為實例,鼓勵了許多世代的學童。每個念五年級的學童都知道安.蘇利文(Anne Sullivan)曾在凱勒小時候,把供水幫浦的「水」潑到凱勒的手上;至少有12部電影和教學影片是以凱勒的生平為主題,每部都是老題新拍。 麥格羅.希爾出版社(McGraw-Hill)在教學影片中所下的結語是:「海倫.凱倫和安.蘇利文帶給這世界的禮物,是不斷提醒我們周遭世界的奇蹟,以及我們應該感激那些教導我們生命意義的人,因為沒有人不值得被幫助或不能獲得協助,每一個人最大的貢獻就在於協助彼此發揮真正的潛力。」 為了從凱勒的生平汲取出枯燥乏味的座右銘,歷史學家和電影製作人忽視她實際的傳記,把她特別希望我們學習的教訓略去不看。凱勒勇敢地學習說話,但她的聲音卻在歷史中被迫消音,我們無法真正地了解她。 在過去20年間,我問過數百名大學生,看他們對凱勒的生平與事蹟了解多少。他們都知道她是又盲又聾的女孩,大多數記得她有個待她如友的老師蘇利文,以及她學會了讀書寫字,甚至說話。有些人回想起凱勒早期生活中的枝微細節,像是她住在阿拉巴馬州,在遇到蘇利文以前行為乖張、舉止無禮等等。有些學生知道她念到大學畢業,但沒有人知道其後發生的事,對她成年後的生活一無所知。 有些學生鼓起勇氣說,凱勒後來成為「公眾人物」或「人道主義者」,或許代表盲聾人士發聲。有的學生問:「她是不是有寫文章?」或是「她好像有演講?」但都只是臆猜,沒有實際的內容。凱勒出生於1880年,在1904年自拉德克利夫學院(Radcliffe)畢業,並於1968年過世。她的成年生活長達64年,忽略這過程或僅僅用「人道主義者」一個詞概括一切,就像是避過不談的說謊方式。 事實上,凱勒是一名激進社會主義者。她在1909年加入麻薩諸塞社會主義黨(Socialist Party of Massachusetts),甚至早在畢業前就已是社會激進分子,而且她本人特別強調這「並非」因為該學院的教導。俄羅斯革命之後,她歌頌新共產主義國家:「在東方,有一個新星正在興起!在舊秩序歷經苦難後,新秩序誕生,看啊,在東方,人之子已經誕生!前進,同志們,一起前進!向俄羅斯的營火前進!向將至的黎明前進!」 凱勒在書房的書桌上掛了一面紅旗。她朝社會主義前的左翼漸進,後來加入世界產業工人聯盟(Indu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簡稱IWW),也就是遭威爾遜迫害的工團主義工會。 凱勒基於自身的殘障經驗以及對其他殘障人士的關懷,而獻身社會主義。起初,她致力於簡化盲人使用的字母,但很快發覺單單解決眼盲的問題,只是治標不治本。她在研究後發現,盲人在人口裡並不是隨機分布,而是集中在低下階層。貧窮的男性比較可能因工業意外或醫療照護不足而失明;成為妓女的貧窮女性,因感染梅毒而失明的風險較高。 凱勒由此得知,社會階層制度控制著民眾在生活中的機會,有時甚至可以決定他們能否看得到。她研究的不僅止於書本上的學問:「我造訪壓榨勞力的工廠、製造廠和擁擠的貧民窟。我就算看不到,也聞得到。」 凱勒成為社會主義分子時,已經是世上最著名的女性之一。但她很快變得惡名昭彰,她改信社會主義的舉動也掀起新的媒體風暴,只不過這次是遭到大加撻伐。原本對她的勇氣與智慧大加頌揚的報紙,現在強調她的殘障。專欄作家批評她無法從獨立自主的感官獲得資訊,因而受到提供她資訊的人影響。《布魯克林鷹報》(Brooklyn Eagle)的編輯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在寫到凱勒時說,凱勒的「錯誤來自她在發展上受到明顯的限制。」 凱勒回憶起遇到這位編輯時說:「過去他對我的讚美多到令我羞於提起,如今我公開支持社會主義,他卻提醒我和大眾,我既盲又聾,因此特別容易犯錯。自我遇到他之後的這些年來,我的智慧肯定縮水了。」 她繼續說:「噢,荒謬的《布魯克林鷹報》!他們罹患了社會性視障和聽障,他們捍衛的是令人無法忍受的制度,一個造成許多實際盲聾的制度,而這些正是我們試圖防止的。」 凱勒的晚年大多致力於為美國視障基金會(American Foundation for the Blind)募款,對於社會需要激進變革的信念一直沒有動搖。由於她是在歷經辛苦的奮鬥後才學會說話,因此她協助成立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為他人的言論自由奮戰。 她捐贈100美元給國家有色人種促進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lored […]
↧
↧
「摧毀地球的最可怕瘟疫」──霍亂的歷史
作者:理查‧巴奈特(Richard Barnett),醫學史博士暨大學教授 噢玫瑰,你病了! 那無形的蛀蟲, 趁著黑夜,在怒號的 暴風雨中飛來, 已經找到了包裹著 豔紅歡樂的你的床; 而他祕密黑暗的愛 毀了你的生命。 ──〈病玫瑰〉,威廉‧布雷克(William Blake)作,陳黎 譯 在 19 世紀的歷史中,霍亂是全球的噩夢。光是英國就有 13 萬人死於霍亂,其他多數西方國家死於此病的人數加起來也接近這個數字。更可怕的是,印度死於霍亂的人數竟超過 2,000 萬人。 1817 年起,歐洲各國政府眼睜睜看著霍亂與不斷增長的恐懼,離開孟加拉這個起源地,緩慢又無情地向西移動。《每季評論》(Quarterly Review)的一篇社論曾經這麼形容霍亂: 「摧毀地球的最可怕瘟疫之一……萬一這個惡疾真正在英倫島上生根、發芽、蔓延開來,其造成的恐懼將非同小可,甚至財產損失都難以估算。」 在 19 世紀中期的政治和文化中,霍亂的角色是巨大又顯著的。在英國,它掀起了一場公共衛生、政治意識形態和醫療濟貧的革命,而且不斷成為當時《泰晤士報》(The Times)、《刺絡針》(The Lancet)期刊和狄更斯小說的主題,以及許多小牌雇傭文人或煽動性文宣的創意來源。霍亂理所當然地成為這段時期的代名詞,歷史學家至今仍將 19 世紀中葉稱為「霍亂年代」。 然而從人口統計學的角度來看,霍亂在歐洲的影響沒有明確的年代界線。它雖然是流行病,但蔓延的程度不如肺結核,而英國在超過 40 年的時間內也只遭逢四次流行(1831 至 1832 年、1848 至 1849 年、1853 至 1854 年,以及 1866 年);而 19世紀死於霍亂的人,其實也遠少於死於結核病或童年期夭折的人數。 即便在 1831 至1832 年的疫情高峰期,霍亂也僅是當時的第三大常見死因,和 300 年內重回數十次、第一次肆虐就帶走約三分之一歐洲人口的黑死病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那麼,在這「亞細亞霍亂」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特殊恐懼?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這個病名。「亞細亞霍亂」(asiatic cholera)反映了一般認知上這種疾病的來源,但更透露了帝國主義的傾頹。對多數歐洲大國來說,19 世紀無論是在戰爭、遷徙、探險與貿易等方面,都是不斷進步的時代。 […]
↧
【日本最漫長的一日】1945年8月14日,「聖斷已下,現在只能服從。」
作者:半藤一利 八月十四日正午,歷史翻開了充滿淚水的新頁。 日中戰爭自開戰以來,到這一天為止,陸軍陣亡一百四十八萬兩千人、海軍陣亡四十五萬八千人、平民死亡一百萬人,幾百萬間房屋在戰事中被摧毀。古老的歷史將以「日本帝國的覆滅」而告終。日本在人力、機械、軍備、資源等方面,從一開始就處於不利形勢,但在「我們要爭取勝利!」這種頑強不屈的鬥志的鼓舞下,讓戰爭走到了今天。這不是哪一個人的決心的問題,而是全體國民的意志的體現。 現在,這個意志被聚集在皇宮地下防空洞裡的二十四個男人否定了,一個新的國家意志將取而代之。四十四歲的天皇用白色的手帕擦拭著面頰。 「那些我視為依靠的軍人,他們的武器將被收繳,那些對我忠心耿耿的人們將被視為戰爭罪犯,有可能被處死……一想到這些,我心裡就充滿了痛苦。」 怎麼回事?難道天皇失去了最高統帥的威嚴和自制力了嗎?不,天皇仍然冷靜,然而吃力地繼續說著。在此期間,只見天皇不停地用白手帕擦拭兩頰。 以鈴木首相為首坐成一排的閣僚們,誰都無法接受眼前這個沉浸在悲慟之中的天皇的形象。他們低垂著頭,嗚咽著,不時摘掉眼鏡擦拭眼淚。天皇的講話時斷時續,講話的語氣令憔悴不堪的人們十分感動。 「此刻,我要竭盡所能做好我力所能及之事。國民現在尚未知情,如果突然聽到這個消息,想必都會失去內心的平靜。如果由我親自向國民呼籲比較妥當的話,那我隨時都可以站在麥克風前。特別是陸海軍的官兵們,他們想必會受到極大的震撼。如果陸海軍大臣認為有必要,我願到任何地方去親自開導他們。」 不用說,接受《波茨坦公告》並不是「休戰」而是意味著「投降」。這不僅僅是結束一場戰爭,盟軍甚至會在日本的國體、天皇的地位等問題上發難。現在就連天皇的性命能否保住都是未知數。當人們對前景不再做任何預測和樂觀的想像時,面對的卻是「投降」的現實。但是,如果要把國民從更多無謂的犧牲中拯救出來的話,眼下只有這一條路可走。不管自己的處境如何險惡,戰爭非終止不可。 看到天皇豁出命去的悲慟的模樣,閣僚們感到身心撕裂般的疼痛。悲慟的氣氛很快渲染開來,有的人不顧體面,像孩子一樣嗚嗚地哭了起來;有的人拼命忍耐著,緊握雙拳,幾乎要將它們捏碎;有的從狹小的椅子上哧溜滑了下來,跪在地毯上,最後癱倒在地板上放聲痛哭。房間裡那盞離地面十公尺的小電燈泡照亮了這一切。 天皇的話講完了。閣僚們仍然低著頭,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就像被綁在椅子上似的。過了一會兒,天皇命鈴木首相將《終戰詔書》草稿呈上。首相站了起來,對天皇操心聖斷一事反覆表示歉意,然後深深地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受此禮之後,天皇站了起來。侍從武官長蓮沼蕃靜靜地打開門,天皇的身影消失於門外。 大家留在房間裡。大事解決後的虛脫感和過度的痛哭導致在場的每個人心力交瘁,精神恍惚。不行,不能一直這樣下去,還有很多問題尚待解決,需要大家付出非凡的努力和犧牲。而且,即使大家解決了這些問題,也得不到任何榮譽,留不下任何功績。 不但如此,茫然不知所措的男人們現在沒人知道千頭萬緒該從何著手。大家穿過長長的地下通道,在御文庫的正面乘車,被送到宮內省。一路上大家仍然處於茫然自失的精神狀態之中,一想起剛才發生的一切就忍不住涕淚漣漣。 在五月二十五日的大空襲中,明治天皇時代建造的宮殿被飛濺的火星引燃的大火燒毀了。幸好戰爭剛開始不久,防空防火、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御文庫就完工,即使空襲來了也能確保平安無事,於是天皇的日常起居就搬到了那裡。 戰爭末期,在御文庫旁邊的望岳台下面,近衛第一師團和水戶工兵隊建造了一座非常堅固的地下室,最高戰爭指導會議經常在這裡召開。為方便警戒和保守秘密,外來者無論是誰一律不能直接接近御文庫。一般是先到宮內省,在那裡換乘宮內省的汽車然後前往。回程則剛好相反。 侍從戶田康英在御文庫的前門給搭乘宮內省汽車的人們送行。看到大家過於沉痛的表情,戶田不知該說什麼才好,只是默默地低下了頭。他想現在是應該冷靜地做出決斷的時候了,是應該勇敢地面對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的命運的時候了。此時此刻,時針正好指向正午十二點。 在首相官邸,手握《兵力部署第二方案》,越發焦躁不安的竹下中佐在等待阿南陸相的歸來。竹下中佐從陸軍發來的通知那裡得知,預定在下午召開的御前會議提前召開,陸相也參加了會議。刹那間,中佐像遭到毆打似的,臉色大變。如果再下一次聖斷的話,全盤計劃將化為泡影。「被人騙了,上了大當……」中佐痛苦地呻吟著。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他仍不氣餒。「我們的想法是正確的。要竭盡全力做最後的努力,以便讓所有的人都認識到這一點。」他內心深處的軍人精神是絕對容不下「投降」和「退卻」這種字眼的。國土被佔領,武裝被解除,戰犯一個接一個地受到懲處,在這種情況下,「國體」該怎樣來保護才好呢?就連主張無條件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東鄉外相和米內海相,在捍衛國體的問題上又有多少把握呢? 與其莫可奈何地接受過於屈辱的條件,不如「戰鬥到最後一個人」,以此給敵人重創,並爭取在更好的條件下「停戰」。這樣的信念在竹下中佐的心中越發堅定了。正因為如此,當他得知宮中御前會議提前召開的消息後,不禁感到愕然。 如果天皇做出了聖斷,得出了最終的結論,誰還能將其推翻呢?天皇即大元帥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天皇的命令是不允許違抗的,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麼辦才好呢?他認真地思考著對策。可是時間是寶貴的。竹下中佐一邊盡可能地控制住自己,一邊掙扎著繼續思考。如果全體陸軍官兵團結一致,戰鬥到最後一個士兵的話,我們一定能死裡求生,但是要做到這一點,陸軍大臣必須站在全軍的最前列,統領全軍將士──總之,現在到了分秒必爭的時候了。 從宮內省出來,閣僚們乘上各自的汽車陸續來到首相官邸。他們感到前所未有的疲倦。當大家情緒穩定下來後,才發現肚子有點餓了,並再次意識到連日來大家幾乎都處於不吃不睡的緊繃狀態中。[……] 閣僚們聚集在一個房間裡,只要了一點鯨魚肉和黑麵包。除了鈴木首相外,幾乎所有人都沒有胃口吃東西,味如嚼蠟。阿南陸相一個人在隔壁房間裡見到了竹下中佐。 陸相眼睛微微有些發紅,顯得十分鎮靜,或者說從容不迫更恰當。他氣色很好,看不到精神上的委頓。聖上再次決定投降,這意味著國家對陸軍的不信任,令人一籌莫展。而且結局來得太快了,帝國陸軍孤立無援。雖然已經結束了在戰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但是,身為支柱的陸相既沒有感到幻滅,也沒有陷入瘋狂,而是端正如昔。 竹下中佐站在陸相面前開始報告。在泰然自若的陸相面前,中佐恢復了冷靜,好不容易抑制住了激動之情。他按照計劃請求陸相行使陸軍大臣所擁有的「維持治安兵力使用權」,最後他說: 「請在內閣會議上行使該權力。總長已經改變了主意,同意了該計劃。」 陸相立即回答道: 「最後的聖斷已經下了。不要再拼命掙扎了。軍人必須服從聖斷。」 這個回答再清楚不過了。陸相拋棄了「死裡求生」、「最後一兵」等所有的幻想。意志非常堅定。他主動喝乾了屈辱之酒,放棄了過去的一切計劃。 內閣會議室的桌子上放著硯台盒。一看到它,竹下中佐就揣測到這是為詔書的副署所準備的。即使陸相不同意,無法調動兵力,全陸軍也還有最後一招──那就是陸相辭職。 中佐想到了這一招。投降一事並不會因為御前會議上天皇的一句話就塵埃落定。御前會議不是憲法上的正式機構,它僅僅是在天皇面前舉行的政府和統帥部的聯席會議,會上天皇要發表個人意見。作為法制原則,如果天皇的個人意見沒有得到內閣會議的一致同意,就不能視為國家的意志。如果有一位閣僚置天皇的旨意於不顧,堅持反對到底,並且以意見不一致為由提出辭職的話,內閣就會垮台,一切將回到出發點,終戰將成為不可能。 竹下中佐想以此作為最後的王牌。陸相要嘛辭職,即便不辭職,只要拒絕在《終戰詔書》上副署,詔書就不可能公諸於世。 「聽說軍令部次長大西閣下召集海軍作戰部的軍官開會,並對他們說:『如果天皇說要終戰,那我們即便是背負逆賊的污名,也必須為了更大的正義而戰鬥到底。』閣下,這個時候請您毅然辭職。」 竹下中佐站在那裡一動也不動,露出一副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誓死模樣。陸相略微困惑了一下,但很快微笑著說: 「我即便是辭職了,終戰也是確定的事實。而且辭了職,就再也見不到天皇了……」 說完自己莞爾一笑。 無論怎麼勸說,陸相已經不為所動。此刻,天皇既下最後的聖斷,投降已成定局。陸相心意已決,軍隊應該服從該決定,政變計劃被扔進了廢紙簍。在中佐欺騙自己和他人的時候,陸相以最高指揮官及內兄的身分,告訴自己的部下及親愛的內弟,一切都已成為過去。 竹下中佐徹底絕望了,他覺得最後一線希望都被陸相一手奪走了。他知道這位忠誠老將的決心是不可動搖的,說什麼也無濟於事了。踏著一串腳步聲,他走出了房間,沒有目的地,他不知道該去哪裡,一切都完了。 在此期間,閣僚們約定從下午一點舉行內閣會議,然後回到各自的部門去。在接近一點的時候,到場的大臣將御前會議的最終結論傳達給了各省的主要官員們。雖然九日已做出了聖斷,但對於是和還是戰,大家一直處於徬徨之中。直到今天,大臣們才說:「現在日本核心部門的意志已經堅定了。」 正因為如此,東鄉外相身為無條件和平派的首領大大地鬆了一口氣,他把次官松本俊一叫來做筆錄,自己口述御前會議的情況。東鄉外相完全恢復了以往的生機。[……] 此時,敗軍之將阿南陸相一個人悄然回到了陸軍省。這個站在市谷台上仰視著的,威風凜凜的建築物的價值遭到了損害,帝國陸軍七十年的歷史正在眼前一點點地崩潰坍塌。儘管陸相擁有堅強的意志,並且付出了巨大努力,可日本帝國還是同意無條件投降,將國家和軍隊的命運交付給盟軍,然後等待盟軍的指示。現在他必須勒緊韁繩,把那些鼓吹本土決戰,還想著衝鋒陷陣的全軍將士拉回到莊嚴肅穆的退卻──投降的方向上來。這也是陸軍大臣的使命。 陸相要用自己整個身心承擔起挽救陸軍六百萬人命運的重任。陸相身材並不高大,但肌肉緊繃的身體裡卻牢牢地銘記著「責任」兩個字。 如果現在陸軍發生了混亂,除了最後關頭的戰鬥之外,在國內還會引起新一輪的戰鬥,最終將導致國家的完全崩潰。「能夠從容不迫退場的人不失為名將」,陸相想起這個自古以來的戰訓,不禁啞然失笑。他想不論黑暗的時間是多麼的痛苦漫長,都要順其自然,不要採取任何行動,不要將國家引向崩潰的境地。 迎接陸相的是一群血氣方剛的青年軍官。陸相還沒有來得及坐下來休息,軍事課、軍務課中二十多位少佐就聞訊前來,擠滿了並不寬敞的大臣室。他們大部分人臉色蒼白、雙手顫抖。對他們來說,陸相就是希望之星。他們對陸相非常信賴,全陸軍必勝的信念就寄託在他的身上。他們要聽聽陸相的報告和想法。陸相摘下軍刀,靠在身後的牆上,開始淡淡地講述御前會議的情況。 「陛下說他對捍衛國體有自信,所以決定無條件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內容。事已至此,只有按照陛下的心意去做了。陛下之所以這樣說,完全是出於對全陸軍將士忠誠的信任。」 無論是左傾還是右傾,以阿南陸相為中心的全軍意志,從九日最初的御前會議以來,就牢牢鑲嵌在市谷台軍隊的戰鬥到底的意志,突然要踏上繳械投降的屈辱之路了。 但是,大部分青年軍官不想就這樣老老實實地接受失敗。一直以來大家團結一致,力戒輕舉妄動,不就是因為堅信以陸相為中心的領導們的最後決心嗎?最後的決心是什麼?陸相在十日面對緊急局勢發表的訓示中如實地講述了最後的決心。 「哪怕是吃草根,啃泥土,睡荒野,我也堅信在戰鬥中我們能死裡求生。」為此大家有一種不怕政變的精神。──忘掉這些,放棄一切吧,這難道就是今天要說的話嗎? 「我想請教大臣改變決心的理由。」軍事課員井田正孝中佐的詢問正是出於上述心態。 陸相回答道: 「陛下流著眼淚對我阿南說,你的心情我很理解,雖然很痛苦,但請務必忍耐。事到如今,我已經不能再表示反對了。」 他是忠誠的軍人,是忠於軍人天職的將軍。在他看來,對天皇的旨意再表示反對就是為不忠的行為了,這與他扎根骨髓的軍人精神水火不容。更何況推動政變計劃,只會在身後留下不忠不義的污名。 然而,他對那些與自己兒子同齡的青年軍官們意氣用事的心情是非常理解的。儘管自己從未同意政變計劃,但在過去是原諒他們的。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給了他們一個希望。當時的考慮是:清除君側的奸佞之後,情況不就可以朝有利的方向轉化了嗎?正因為如此,現在才更加明確了自己的想法,並意識到自己的重大責任:必須控制住青年軍官們的急躁情緒。 「聖斷已下,現在只能服從。不服從的就從我的屍體上跨過去。」 (待續) 本文選自八旗出版《日本最漫長的一天》 […]
↧
【鬼的歷史】破解騙鬼的鬼月由來
編輯部的話: 每年的農曆七月,社會上總是流傳著各種禁忌、各種繪聲繪影的傳說。高溫的白日中,燃燒的紙錢、紙衣與堆積如山的祭品,到底是對鬼魂的供養或者對無形世界的恐懼?熾熱的夏夜裡,浮動的是鬼魂的歡慶還是人類的不安?讓我們一起透過歷史學、人類學、民俗學......等不同學科的視角,理解鬼的歷史。 農曆七月鬼門開,民間常稱作鬼月,佛教團體習慣稱吉祥月或孝道月。 近年網路上流傳鬼月由來,其實是因為農曆七月為大吉月份,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霸佔農曆七月,故以謠言混淆視聽,而流傳七月為鬼月的說法,但實際上這是沒有根據的說法。 首先網路謠言引用民間堪輿術語「古來七月天子葬」,翻譯成天子都在農曆七月下葬,因此七月大吉。但此「七月」指的是七個月,而非農曆七月(詳細記載可見《禮記·王制篇》),其中提到天子七天之後出殯、七個月之後下葬。 另外,《左傳·隱公元年》、東漢《白虎通卷十·喪服篇》、《禮記·禮器篇》和東漢王充《論衡·譏日篇第七十》都有類似的記載,可以證明「七月而葬」並非指農曆七月。 至於為什麼遺體要放七個月?因為皇帝駕崩之後,其屍體需加工處理,連同太子與全國服喪哀悼期,前後總共陳放七個月,方才將棺槨入陵墓;當然也是讓遠在外地的親戚和外國使節能夠有充足時間前來弔唁。 既然解決農曆七月跟皇室喪葬沒關係後,明太祖的嫌疑就減輕一半以上,再來針對於「鬼月」名稱的由來。中國傳統文獻對於農曆七月又稱「巧月」或「瓜月」,並無所謂的「鬼月」說法。 東漢的《四民月令》、南北朝的《荊楚歲時記》一直到清代以前的《萬有曆書》等重要日(曆)書都沒記載,便知道中國並無此習俗;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韓國《東國歲時記》也不見相關紀錄,積極漢化的日本也是這樣的情形。由此可知中國文化中並無「鬼月」,而「鬼門開」這習俗很可能只有臺灣漢人社會才有。 臺灣的「鬼月」概念是因為臺灣移民社會的死傷多,例如:漳泉械鬥、原漢對立、抗荷、抗清、抗日等移民問題,造成很多「大眾爺」、「萬善公」、「有應公」、「百姓爺」、「義民廟」等無主祭祠。 為了慈善積德、安撫孤魂、化解仇恨,臺灣在清代晚期開始形成普渡死難者的大型祭祀活動。日治前期的臺灣舊慣調查中,將農曆七月稱為「鬼月」,也並不普遍。因此由歷史證據可知「鬼月」其實是現代產物,只有這幾十年來流行此說法。 傳統農曆七月只有兩個重要的節日,那便是「七夕」和「中元節」。「七夕」又稱「七巧節」、「乞巧節」,是婦女祈求針黹手藝靈巧的節日,故農曆七月又稱「巧月」,在此便不贅述。 而「中元節」源自於道教對天官「堯」、地官「舜」、水官「禹」的三官大帝信仰,其中地官「舜」的生日便是中元節。但有趣的是中元節在兩漢以前並無明確的節日概念,是在佛教傳入後,道教受佛教影響,將中元節也賦予了地官大帝生日的說法。 祭祀風氣也是受到佛教「盂蘭盆」概念的影響,因梁武帝崇佛,因此官方盛大舉辦「盂蘭盆」法會以救渡餓鬼飢苦倒懸。民間則上行下效,結合儒家孝親觀念,藉以迴向功德以報先人之恩。之後民間將佛、道教信仰結合,集中普渡於中元節的習慣,從宋代便大為流行,這跟明太祖一點關係都沒有。 況且明太祖信的是道教,對於佛教並不重視,只是民俗流行中元節的宗教活動,既隨順民意又避免動亂,沒有壓抑或是助長的必要。 明朝末年的張岱有篇散文名作〈西湖七月半〉,記錄了七月時節,富豪名妓、道僧騷人、清客文人……等各色人物,夜遊西湖的歡愉盛況。試想七月若真是恐怖的鬼月,古人怎麼還有夜遊西湖的雅興呢? 而清代乾隆年間的沈復,在其著作〈浮生六記〉提到: 「七月望,俗謂鬼節,芸備小酌,擬邀月暢飲……」 白話翻譯就是:七月十五日是俗稱的「鬼節」,芸娘(沈復之妻)準備了小酒菜,打算要開心的賞月飲酒。 根據這段話,「鬼節」只有七月十五這一天,也就是中元節,並不是整個月份都是鬼月。雖是如此,明清的江南人似乎不大害怕,是他們膽子特別大?或是在他們的觀念裡,七月並非一個恐懼月份? 中元節文化對於華人文化圈的影響深遠,尤其在香港與東南亞一帶,祭祀與相關的活動盛況並不亞於台灣,尤其新加坡更是幾乎每晚都有藝人秀場的「歌台」演出, 熱鬧程度有如春節新年,形成特殊的文化慶典;這關係到閩、粵一代移民文化,可能是各地移民的輻射發展,卻又有相互影響,因此由「鬼節」發展出幾乎一模一樣 的「鬼月」概念。 而「鬼月」的歷史發展上,由於中元節是「冥陽兩利」的重要節日,因此格外受到重視;宋代《東京夢華錄》曾經如此記載了北宋首都的中元節盛況: 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先數日, 市井賣冥器靴鞋、襆頭帽子、金犀假帶、五綵衣服……潘樓並州東西瓦子亦如七夕……構肆樂人,自過七夕,便搬〈目連救母〉雜劇,直至十五日止,觀者增倍。 中元前一日,即賣練葉,享祀時鋪襯桌面;又賣麻穀窠兒,亦是繫在桌子腳上,乃告祖先秋成之意……十五日供養祖先素食,才明即賣穄米 飯,巡門叫賣,亦告成意也…… 禁中亦出車馬詣道者院謁墳。本院官給祠部十道,設大會,焚錢山,祭軍陣亡歿,設孤魂道場。 由此記載,可以看出古代官方與民間對於中元節的重視,不僅是祭祀先祖,普度遊魂與軍殤,還有慶祝秋收的意思;因此節慶的熱鬧氣氛便由七夕一直延續,直到中元節當天才結束。後人將鬼節逐漸演變成三天、七天、十五天,時至今日的整個月規模,這也是可以想見的發展。 其實農曆七月稱作「鬼月」的正向影響,在於長養關懷他人,乃至救渡鬼道眾生的慈悲心,並且懂得慎終追遠的感恩之情,以及諸惡莫作的因果概念,有其深遠的教化意義;但是往往流於形式,競相淫祀,違背了「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美意,實在可惜啊。 刊頭圖片: 引自陳盈帆,《鬼門開》繪本(台北:聯經,2013),蒙聯經出版社應允使用,特此感謝。 更多故事: 迷你平安時代:京都風俗博物館 2015-01-22 20:42:04 1 【神聖羅馬帝國的王位爭奪戰】前導篇:從頭說起 2015-05-21 12:15:21 1 【三國蜘蛛網】做人這麼辛苦,就是為了吃飯──臧霸的友情歲月 2015-05-31 21:40:38 1 【麻瓜的語言故事】「國語」真的是北京話嗎? 2015-01-13 14:11:38 1 賽德克.巴萊之後,霧社事件遺族的真實故事──《餘生》電影預告 2014-09-17 14:48:53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