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深的夜,下過雨的街
是日,夜晚十一時,政治大學,球場旁的渡賢橋。
「糟糕,在山下待太晚,校車都停開了,早知道就把機車停來前門……」一位男同學雖然百般不願意,但也只能乖乖扛著筆電往上走。他把機車停在後門停車場,現在這時間只能走上山牽車了。
傍晚剛下過雨的楓香步道太濕滑,只能走左邊的風雨走廊。這時早就四下無人,一步一步,越往山上走,山下的探照燈光就越來越微弱。差不多過了百年樓後,就只剩下昆蟲的鳴叫聲,以及暗橘得有些詭異的天色。
這時一陣冷風吹過,男同學抖了一下,不自覺加快了腳步,暗自嘀咕:「奇怪,晚上的後山有這麼暗嗎?」
一路行經季陶樓、藝文中心,再往前走就快到蔣公銅像了,他終於受不了眼前的漆黑,於是停下步伐,想掏出手機開手電筒照路,但心一急,居然把口袋的硬幣也一併掏出來了。硬幣嘩啦啦散了一地,有些還滾到銅像前的臺座旁,他只能憑印象蹲下四處摸拾。
突然間,「卡噠」一聲,不尋常的聲音在他的頭頂響起,他停下動作屏氣凝聽,竟然微微傳出動物嘶嘶的呼吸聲。
「不會吧……」男同學緩緩抬起頭。
那人跨坐馬上、身穿軍服,一張臉似笑非笑的,直直地看著他看。
前途茫茫,但銅像不朽
銅像是一種具像化的權力,讓人民看得見、感受到「它」的存在;銅像不會朽壞,宣示了統治者永垂不朽的影響力,因此,塑造銅像,就成了統治者重要的權力展示手法。以蔣介石先生為例,1975 年 4 月 5 日他在風雨交加的夜裡「崩殂」(當時的官方用語)後,全國便興起為蔣公塑像的熱潮。
在那個中共逐漸取得國際承認、臺灣地位不斷流逝的年代,即便生前曾說要打回祖國的偉人不在了,但銅像的存在,似乎隱含著他反攻大陸的承諾,仍存有一絲盼望;既然如此穩固而不朽,那麼多蓋一些讓人民看了安心,也不會是什麼壞事吧?
有鑑於此,全臺各地廣場、路口、學校,一座一座蔣公銅像就這樣被塑造、建立起來。1975 年 8 月 5 日,內政部還公布了「塑建總統蔣公銅像注意事項」,詳細規定銅像建造的尺寸與規格,包括銅像臺座不得低於兩公尺,半身像的上裝鈕扣要做到第三顆等等。此條例施行了整整四十二年,直至 2017 年 3 月正式廢止。
蔣介石先生是政大首任名譽校長,為校長塑像名正言順,政大自然不會置身事外。蔣公逝世後兩日,政治大學學生代表聯合會(學生會前身)便發起捐款籌建銅像。1977 年 5 月 20 日,政治大學 50 週年校慶時中正圖書館落成,蔣公銅像便安置在圖書館正廳,並邀請嚴家淦總統主持揭幕式。嚴總統的致詞是這樣說的,興建蔣公銅像的意義,在於:
朝夕瞻仰 蔣公德儀之際,追思其一生對國家民族之豐功偉業,更當發揚 蔣公革命精神,使薪火相傳,不斷為復興中華、建設三民主義的國家而努力奮鬥。
至此我們可以發現,在 1970 年代這波興建銅像的熱潮裡,政大圖書館的這尊蔣公坐像,是乘著時代的浪尖,順勢而生的產物。當時的臺灣社會及時代氛圍需要銅像,這尊銅像就因應而生。
時代在前進,銅像又該何去何從?
十年過去,八〇年代的社會氛圍又是另一股風景。解嚴前約有萬餘座的銅像矗立在全臺各地,有半身像、立像、戎馬像、牽小孩的銅像,但在解嚴風潮正熾、威權遭受挑戰之際,銅像不再是穩定動盪人心的樑柱,而是準備被歷史解構的舊時代象徵。
此時的政治大學也受到這股解放氣氛影響。1986 年底,公開主張學生自治、教授治校的《政大青年》,遭到停刊處分;到了 1987 年,另一強力批判校方的學生刊物《野火》接棒且廣為流傳。
然而,政治大學卻在此氛圍下,於創校 60 週年時在後山興建一座「蔣公騎馬像」。配合後山新校區的興建時程,1986 年 5 月20 日銅像落成,校慶當天邀請副總統李登輝先生蒞臨,在滂沱大雨中主持揭幕式。
從揭幕式的致詞中可看出,這時的蔣公銅像已不再被賦予「復興中華」大義,李副總統的致詞強調蔣介石的校長身分,期許全校師生承繼蔣公創校精神,以培育高等教育、國家建設人才為目標。在外交持續受挫、蔣經國總統專心內政發展的情況下,經濟建設成為當時政治的主流面貌;但在拚經濟、創造高度成長的背後,是臺灣社會風起雲湧的黨外及解嚴運動。
因此,蔣公騎馬像與七〇年代興建的、圖書館正廳那座順應時代人心而生的蔣公坐像完全不同;對急欲打破舊體制、挑戰權威的八〇年代新社會及校園來說,這尊銅像的塑立,變成了一種守舊、企圖穩固舊時代秩序的象徵。
進入 1980 年代,臺灣社會對銅像的想像與渴望,已經不像七〇年代那樣的迫切。銅像成為了有待「破除」的權力象徵。因此,相較於七〇年代對銅像至高無上的崇敬態度,八〇年代的校園也開始出現許多銅像「傳說」,開始淡化銅像的權威色彩。這篇文章要講的故事也是其中之一。
褪下銅像權威的校園傳說
只要是設有銅像的所在,幾乎都會出現「銅像會動」的故事。例如陸軍軍官學校的蔣公騎馬銅像曾出現「有人親眼看到馬太累偷換腳」、「半夜聽到蔣公騎馬繞校園」的傳言,政大後山的這尊蔣公騎馬像,在八○年代出現「向蔣公投十塊,馬會換腳」、「投五十塊,蔣公下來換你騎馬」、「投一百塊,蔣公跟馬交換位置讓馬騎」等荒誕不經、引人發噱的傳說。
試想在思想嚴格箝制的年代,不太可能出現這些褻瀆偉人的玩笑,然而,隨著政治與社會環境的變遷,我們可以說,這類校園傳說的出現,是一種統治神話解構的象徵,同時,這類傳說亦會隨著學校性質的轉變而有所變形,並藉由這些傳說,削弱原先賦予銅像的權威與不可侵犯性,以回應當時的社會氛圍。
就這樣,蔣公銅像逐漸被掃入時代的灰燼中,各地被淘汰的銅像,有些落腳於桃園兩蔣文化園區,成為匯集那個時代記憶的聚落。政大銅像存廢問題經過細緻的討論,最終根據校務會議決議,於 2018 年 8 月 8日將中正圖書館的蔣公坐像拆除,遷移至蔣宋美齡創辦的華興育幼院。
但或許就像這篇文章強調的,銅像的意義會隨著時代變遷而改變;再下一個十年,我們對銅像的看法或許又會有所變化。
參考資料
- 國立政治大學祕書室印行,〈李副總統登輝在本校首任校長 蔣公銅像揭幕典禮講詞〉,《政大校刊》,175(臺北,1987.07)。
- 國立政治大學祕書室印行,〈嚴總統主持本校首任校長總統 蔣公銅像揭幕暨中正圖書館落成典禮訓詞〉,《政大校刊》,122(臺北,1977.10)。
- 陳牧謙,〈權力的藝術史:書寫國立政治大學的蔣公銅像與水岸電梯〉,《史薈》,48(臺北,2015.05),6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