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Art Stephanie ▎翻譯:曾少千
本期我們採訪加州聖地牙哥亞洲藝術研究員 Diana Chou(周永昭),請她分享在美國策劃亞洲藝術展覽的經驗與心得。周博士是堪薩斯大學中國藝術史博士,主修中國繪畫,北伊利諾大學藝術史碩士,主修西洋與日本美術史。周博士研究專長為 13 和 14 世紀中國和日本的藝術交流、繪畫品味、收藏文化,以及絲路地區的文化影響,她對印度藝術與絲路文化的研究獲美國國家人文獎金,目前兼任克貝-諾德人文中心博物館學教學人員。(SS:撰文者;DC:策展人周永昭)
SS:能介紹一下聖地牙哥美術館亞洲藝術收藏的特色與未來發展方向嗎?
DC:聖地牙哥美術館的典藏之中,亞洲藝術佔有 36-40 %,從 1926 年美術館建立時,就開始著手收藏了。我們有幾項重要的亞洲藝術捐贈,如 Alice Ellen Kluber (1871-1951) 和 Cora Timken Burnett (1871-1956) 的收藏,他們也有捐贈給大都會美術館。大約 50 件中國繪畫藏品來自 Everett F. Drumright (1906-1993) 大使【圖 1】,1200 餘件舉世知名的印度繪畫來自 Edwin Binney 三世 (1925-1986) 【圖 2】。
2017-2018 年,Nan 與 Gerry Hardison 博士甫捐贈 220 幅現代和當代日本版畫【圖 3】。聖地牙哥有獨特的文化和地理位置,美國最大的海軍基地聚集在這裡,而且鄰近亞洲,許多軍人和海軍家庭,以及亞洲移民居住在這城市。這些家庭後裔也願意捐贈亞洲相關的文物給美術館。
我的第一個五年計畫重心是研究典藏品、辦展、增購藏品。研究館藏的中國繪畫是當前首要工作,因為 2020-2021 年預定舉辦研究型特展「永恆之旅:聖地牙哥美術館的中國繪畫典藏」(A Timeless Journey: Chinese Painting from the San Diego Museum of Art),屆時將有展覽圖錄出版,所以這是亞洲藝術部門的重頭計畫之一。
未來一些中國藝術(傢俱、陶瓷、玉器)預計會委託藝術品拍賣中心出售,因此相關研究正在進行中。為了強化日本藝術藏品,新購案也在執行中。此外,2018 年日本藝廊會稍作整修,以便凸顯藏品的精彩之處,紙上作品和織品展示的條件也可獲改善。
SS:目前聖地牙哥美術館對應用數位科技有什麼樣的規劃?數位科技與亞洲藝術展示或收藏有什麼樣的可能性?
DC:聖地牙哥美術館和 GURU 公司合作(它和其他美術館也有合作),創造一款應用軟體,讓參觀者下載到手機和平板電腦使用。這款應用軟體能使觀眾瀏覽和了解典藏品。此外,GURU 也為幾件鎮館之寶,製作擴增實境,這是目前博物館界的趨勢。我在 2016 年 7 月到館工作,目前我僅使用過中國青花瓷的擴增實境(請看下方連結)。身為一名策展館員,我也對亞洲媒體藝術的展示和收藏有興趣,這是吸引年輕世代的媒介。
【AR on Chinese blue-and-white ceramics】
SS:能請您分享如何吸引一般美國民眾到美術館看亞洲藝術的策略嗎?
DC:這需要去了解來美術館的訪客是誰,他們的社經、種族、教育背景和年紀族群。我們在 2017 年辦的「現代日本:大正時期以來的版畫展」(Modern Japan: Prints from the Taisho and Beyond)很叫座,這歸功於幾個因素【圖 4-5】。
首先,聖地牙哥美術館已有一群喜歡日本動漫和平面設計的觀眾,所以他們對於日本藝術也感興趣。開幕安排的音樂會節目和日本動畫影片,也有助於展覽受到歡迎。在永久展廳中,常變換作品能給固定訪客一些新鮮趣味。雖然本館研究顯示,主打歐美藝術家的展覽能吸引較多觀眾,但是這策略並不適用於亞洲藝術。了解觀眾的類型是很重要的,要維持內容品質和大眾品味之間的平衡,往往是一大挑戰。
最後,行銷和社交媒體也是辦展成功的關鍵。我們會運用影片推廣,有些影片內建在應用軟體裡面,比如我介紹日本「根付」藏品的短片:
SS:在您的策展經驗中,您遇過什麼樣的挑戰,學習到的經驗能跟我們分享嗎?
DC:辦一檔成功的展覽,從發想、籌備到完成,需要很多層面。對於策展人來說,最核心的要素是:
一、展覽標題/主題:在智識上,它能滿足研究員(就是在下),又能在內容上讓大眾感覺淺顯易懂嗎?
二、革新與原創:在本館或其他館,過去 5 到 7 年中,曾經舉辦過這類主題的展覽嗎?如果主題太熟悉普遍,則難以激發觀眾興趣。
三、執行能力:人力和資金能夠支持展覽計畫嗎?展覽需要團隊的分工合作,包括布展人員和設計師在內,充分的討論溝通才能產生滿意的成果,同時,策展人也要有毅力與好品味。整體來說,我和設計及布展團隊的工作關係良好。
對我和其他美術館的策展人來說,主要的挑戰其實是內部資金不足。為了達到展覽預算成本,寫補助申請案和結識潛在的捐贈者是必經的過程。這必須花上策展人大量的心力和時間,尤其是面對潛在捐贈者時,特別需要耐心寬容去應對。
對於聖地牙哥美術館的亞洲藝術策展人而言,還有一項挑戰:亞洲藝術不是大眾容易了解和熟悉的領域,因此必須認知到這個問題,足智多謀地將你對於文物的理解和熱愛,轉化為一般觀眾能輕易入門的程度。
SS:能談談您為什麼想當策展人嗎?策展工作為什麼吸引您?
DC:在大學教書多年之後,我發現自己很想念碰觸和細察文物的興奮感。研究典藏品也有助於學識分析和組織上的練習。身為美術館策展人,我可以運用學術訓練在實際物品上,並能夠實驗如何聰明地將物品作視覺上的呈現。有時候,展覽的類型和物件會挑戰我已經習慣的觀點,所以我必須去學習不同的方法。這樣改變思考的過程,給予我一種生龍活虎的感覺。我也喜歡一檔展覽從開始到完成的過程,得到知識上和實際運作上的經驗。擔任策展人的趣味在於和展覽團隊共事,一起決定牆壁顏色、平面設計、陳列、燈光等,一場展覽就像我在巨大的 3D 畫布上,創造一幅最終的繪畫。
SS:能與我們分享您平日的工作常態嗎?您認為大家對策展人工作有什麼樣的迷思?
DC:我畫了一個圖表來回答這個問題 【圖 6】。雖然有些風光的時刻(例如盛大聚會和獨特機會),策展人就像其他任何工作一樣,必須辛勞工作、長時間的專注、團隊合作、具備溝通討論的技巧。這份工作適合個性有點外向和能夠公開演說的人。社交能力和寬容心態是兩大要素,因為策展人必須面對各種不同的人,特別是館長、董事會、捐贈者、收藏家、經銷商、社會大眾。
SS:您覺得臺灣與美國體制對於培養策展人有什麼樣的差別?各自優缺點是什麼?
DC:臺灣和美國的美術館系統和策展人角色,有兩個根本又關鍵的差異。第一,臺灣美術館體制中的政府組織架構凌駕了學術上的專長、能力、表現和經歷。舉例來說,今天的館員仍必須通過普考、高考、特考,才能得到美術館的全職工作。館長和策展人有官僚體制的歷練是有益的,但是這樣一來就可能不夠了解展覽和美術館運作,或不夠熟悉藝術和設計事務。
在美國,館長和策展人(研究員)被視為藝術的大使和倡議人,他們必須熱情地為藝術代言。此外,要當一位策展人的資格,必須有藝術史碩博士學位(博士佔大多數),專精於美術館典藏的領域,或是具備博物館研究的碩博士學位。其他諸如展覽、教學、寫作出版的專業經驗,也有利於應徵策展人(研究員)一職。然而,在臺灣的美術館界,這些經驗卻不是絕對必要的。
第二,美術館策展人(研究員)的角色。在啟蒙時代智識浪潮的影響下,第一座博物館在 18 世紀的英國誕生了。博物館的宗旨(不限定在文物或典藏)是建立百科全書式的知識資訊。這樣的想法影響了許多歐洲博物館的屬性和典藏取向,所以我們會看到動物標本和美術作品並列一室。在此階段,博物館策展人(研究員)的角色定義為「研究、維護、展示文物的人員」。
這般觀念還有一部分存在於今日美國博物館架構之中。然而,美國博物館的屬性已趨專業化,分類成藝術(以傳統、當代、文明來區分)、自然史、科學、媒介和材質。今天在美國,儘管策展人的角色和職責歷經多番演變,根本的責任依舊是一樣的。簡言之,策展人需要研究所掌管的典藏品,隨時跟上藏品相關的學術研究和市場價格資訊,經常變換展品,維護修復藏品,透過購藏、募資、結交潛在收藏者和捐贈者、策展,去強化典藏。在臺灣,美術館策展人(研究員)的角色可能比較單純,主要職責是策劃展覽。
SS:對於將來也想進入美術館工作的臺灣青年,您有什麼建議嗎?
DC:想在美術館求職的年輕人,除了完成課業和取得學位之外,還要帶著熱忱花時間參觀美術館。這至少有兩個目的,第一是學習,多知道藝術家的姓名和作品,了解他們有什麼重要性,再進一步培養自身的藝術品味。就像聽音樂一樣,你多聽之後便能有成熟的品味。第二是訓練自己觀察展覽的整體架構,例如布展的細節、說明牌的位置、色彩搭配、溫度等。所以,每當你旅行時,務必將參觀美術館排進行程當中。
本文轉載自【漫遊藝術史】,原文為:〈展覽就像在巨大的立體畫布上,創造繪畫──專訪聖地牙哥美術館亞洲藝術副研究員Diana C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