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一百年前的文青流行什麼?──讀《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

$
0
0
作者:Vanessa(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學生)

翻開《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一齣好戲正開始上演。

一百年前的文青流行什麼?愛聽什麼歌,穿什麼樣的服裝,喜歡到哪裡閒晃?

這本書首先用了二十餘頁懷舊風格的設計,穿插書內各篇章的摘要、舊照片與手繪人物,引領讀者快速瀏覽百年前的台北文青生活,並把當時備受關注的文青──蔡瑞月、張文環、謝雪紅、林獻堂、呂赫若與賴和,一一介紹出場。

當一九二〇年代,政治運動逐漸從武裝抗日轉為「文裝抗日」時,是否代表抗爭能量的消減,或夾在傳統與現代價值之間矛盾的心情下,轉而迎合殖民政權的文化?

這個問題或許放在百年後的課綱微調抗爭行動,也值得再三思索。

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的書名超長,但拆解開來,完全可以體會作者的理念與企圖心。

首先,「案內帖」源自日語「案內」有引導、陪同遊覽之意,而這種漢字在某方面呼應了當時日本對於「漢學」素養的推崇,對於傳統日本知識份子而言,「漢字」是高級的文化品味,歷任總督喜愛邀請文人到官邸吟詩作對,在殖民統治者與台灣傳統舊文人之間,詭異地搭起一座文化交流的橋樑。

0010687583

《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

在另一面,更是反映著百年前文藝的蓬勃發展,如何與台灣的主體性聯繫在一起。

開篇介紹的是〈雨夜花〉走紅的歷史背景,原先第一首台語歌曲是為了宣傳新上映的中國電影,沒想到效果意外地好,真誠且熱情的聲音深深吸引著台灣大眾,很快地打開了「台灣味」的商機,甚至使唱片公司「古倫美亞」決定改變策略,轉而向民間廣泛徵求作詞人,因此在歌詞字裡行間,不難見到年輕男女對自由戀愛的嚮往。

我們在今天能夠想像在一條日本人群聚的摩登商店街上,播送的是當時最受大眾歡迎的台語歌曲嗎?其實,三〇年代的流行歌,不只是透露台灣大眾對於自由風氣的渴望,還寄予文人啟迪民智的厚望,期望透過作詞、作曲與演唱等層面深入啟蒙的精神。

然而處在戰爭時期,音樂的創作空間多少遭到壓制、摧毀,〈雨夜花〉就曾經被改成軍歌的〈雨夜花〉,許多年後我們才能聽到原來的模樣,而許多台語流行歌的唱片,轉眼間也在美軍轟炸台北時化為灰燼。

f_12467338_1

雨夜花唱片。(Source: 浮生天地)

台語流行歌之對於台灣人的意義是什麼?

作者在結尾如此回答:

後來,困惑於『什麼是我們的歌」的台灣人,便悠悠唱起〈望春風〉和〈雨夜花〉,一九三〇年代尚未完成的『台灣人的精神』,終於實現。

因此,也可以說這是「百年不退流行」的一層涵意。

生活在台北城內,文青除了讀書,也要會享樂、談戀愛呀!本書透過豐富史料,特別是以小說描繪的場景重現,自現代空間與殖民權力展演的向度,討論了日治時期的公園、書店、咖啡屋、酒館、舞廳……等,如何既成為文青的熱門約會地點,也是文人爭取自由理想的關鍵戰場。

時至今日,我們仍能看見經歷時代的演變後,留存在建築上的記憶,如重慶南路書店街的盡頭處,也就是目前的金石堂書店,前身是販售攝影器材的西尾商店。而金石堂的正對面,被商家佔據的兩棟高樓大廈,曾經在上個世紀末因書本而繁榮,它們是東方出版社與隨國民政府遷台的正中書局。

50 年代的東方出版社。 (Source: thinkread.asdc.tw)

50 年代的東方出版社。
(Source: thinkread.asdc.tw)

流行尚未消退,如今文青們熟悉的星巴克重慶門市,有三層樓,保留日治時期晚期的巴洛克風格,前身是辻利茶舖,戰後回日本發展成名店「祇園辻利」。

此書吸引人的魅力之處在於,透過非虛構寫作方式來重演歷史。近年來,非虛構寫作在台灣被運用在文史研究轉化成文學的方法,作為一種面向公眾的創作技巧,非虛構寫作的表達方式有別於新聞報導與小說,但取其部分特質──它必須本於真實,但利用更多場景的呈現。

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作者即源自台灣大學台灣文學所的課堂討論,經過嚴密的調查、訪談、文獻探討等研究,選取幾個具戲劇潛力的情節序列化,並投注觀點,進而發展成一系列有意義的故事。

與小說不太一樣的是,非虛構寫作無法讓人物藉由內心戲呈現其性格,但可以靠「演」的,甚至可以靠作者適時介入的聲音,或揣測,或代問,讓讀者聯想主角可能的心境,如第二章〈台北變裝秀〉的其中一小段,以服裝樣式對應角色的心境或身分,有著精準且簡練的描寫:

日治末期的台灣,除了殘留傳統布衣的台灣衫,一般人的穿著以洋服居多,夾雜少數象徵著階級身分的和式服裝,以及上海紅透透的新式旗袍。如此多元的服裝樣式,新潮的黑狗黑貓要上街,心中難免自問,今晚要穿什麼才能逛得自在自由隨心所欲?

至於怎麼在過去史料的重現過程中埋藏當代的重要議題,就更考驗作者的功力了。

為了搭建故事的舞台,展現「台北文青生活」當時的多樣生活型態,在各篇章安排不同的地景,環環相扣成一幅「三市街地圖」(以大稻埕、艋舺與台北城內為三核心),這些地景與生活在其中的人們交互作用,並受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驅動力,而持續形塑其面貌。

像是第三章〈公園生活〉,作者不主動定位公園本身的功能或價值,反而從受歡迎的修學旅行景點──台北新公園與圓山公園談起,引領今日讀者想像百年前公園裡有趣且迷人的風景。

228_ma

台北新公園 (Source: twmemory.org)

但置入現代國家的治理體系來看,公園可能聚集了當時台灣人對庶民休閒生活空間的焦急渴望,然而,不同階層的人們在此交會,卻也排擠了非主流的情慾或底層勞動者,經由描寫小說的人物心境帶出「隱藏的歷史」,作者選擇不直接加入對議題的批判,不僅突顯欲表達的內容,也指引了讀者開闊的反思旅程。

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中,難能可貴的是,將「台灣新女性」的觀點置入日治時期的歷史敘事其中,翻轉了父權社會對歷史的主流詮釋方式,像是〈摩登時代,大家來跳舞〉、〈嚇!滿街都是女人啊〉、〈藝旦〉及〈台灣第一個文學少女〉等,都是不同於過往以男性為主體的視角的篇章。

我們便能見到:女人擺脫了裹腳布,開心地跳舞,自由地跑跳;女人的活動空間也擴及咖啡廳、百貨店等新興場所,而當女性從業人口大幅增加時,更顯現「摩登」一詞所涵蓋女性多維度的力量。然而,今日我們看待女性的時尚打扮,或評價「職業婦女」時,卻仍承載過多的社會批判,「玻璃天花板」的效應也還存在於社會中。

如今,「台北城」已確立為全國首都,也持續上演著美麗與哀愁。

自去年延燒至今的三井拆遷爭議,遙遙與八十年前,西門寶成門遭拆除引發文人的強烈反彈相呼應。今日的台北市政府,為了做西區門戶,計畫遷移北門旁的三井倉庫,且多次強推「拆移共識」,也引來文資團體與文史工作者的不滿。

或許將是這本書可以續寫的文青論戰吧!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47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