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故事
Browsing all 247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七十年前,戰爭結束那天:七位長輩談記憶中的8月15日

作者:王美雯(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945年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透過廣播宣讀《終戰詔書》,受限於資訊流通的速度,有人前幾天就聽說;有人當天徬徨無措甚或痛哭流涕;有人渾然不知,仍企盼戰爭早日結束;有人刻意隱瞞、也有人欣喜若狂。在時代的巨輪下,我們無法選擇,就算小如臺灣,這一天對於不同國籍、地域、身分、年齡、鄉下或都市、家世背景的個體,都有不同的感受與意義。...

View Article


【日本最漫長的一日】1945年8月15日,「從現在開始,進行重要廣播……」

作者:半藤一利 中午,十七個男人來到地下室。御文庫大門斜對著望岳台,有一條鋪著葦墊子的台階,他們沿著這條路,排成一列往下走。就在二十四小時以前,二十三個男人也通過了這條狹窄、裸露著木頭的地下道。 從那時到現在,已經整整過去了一天。由二十三位男人拉開的終戰大戲,此刻,將由這十七位老人來閉幕。屠殺結束了。慷慨激昂、破口大駡、刀光...

View Article


德國人如何教歷史?一份來自德國漢堡邦的中學課綱

翻譯/解說:謝達文(臺大社會系學生) 說明:德國基本法規定教育權限在各邦,所以不可能有全國性的課綱(Lehrplan或Bildungsplan),各邦會各自研修發布。以漢堡邦而言,是在漢堡學校法(HmbSG)第四條的授權下做成並頒布;課綱依該條第二項,設定出學生應學得的能力(Kompetenzen),進而設定課程發展的各項「目標、內容與原則」。...

View Article

【鬼的歷史】從鬼節到鬼月──農曆七月的演變

作者:唐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創作碩士、歷史小說《深巷春秋》作者) 文史考究就是愈想釐清面目,反而會引起愈多不必要的誤會。 應景一點,就來聊鬼。 首先,「中國古代有無鬼月」這個命題,就有很大的討論空間。假使我們崇敬仁義禮智信,即把儒家孔孟以來之學說當做中國古代的源頭,那麼就必須確信「中國古代無鬼月」此一事實。因為孔老夫子他就不知何謂鬼月。禮記曰:...

View Article

【鬼的歷史】墨西哥亡靈節:穿梭西班牙與印第安文化的鬼

編輯部的話: 每年的農曆七月,社會上總是流傳著各種禁忌、各種繪聲繪影的傳說。高溫的白日中,燃燒的紙錢、紙衣與堆積如山的祭品,到底是對鬼魂的供養或者對無形世界的恐懼?熾熱的夏夜裡,浮動的是鬼魂的歡慶還是人類的不安?讓我們一起透過歷史學、人類學、民俗學......等不同學科的視角,理解鬼的歷史。...

View Article


從日本到敦煌,從印度到希臘──風神圖畫串起的世界史

是的,今天的主角就是圖中這個有點搞笑的傢伙。在七月中故事的新書分享會裡面,我們也曾經把這張由柘榴君手繪的明信片,分享給到場的讀者。啊如果你以為我們只會送你明信片,你就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嘖嘖嘖──送明信片當然是要講故事啊(泛舟哥上身)!下面的文章,我們就要來講講圖中這位老兄的身世來歷。...

View Article

香港人千年史(一):海洋華南社會與香港意識的發軔

近日臺灣教育部微調歷史課綱,其濃厚的大中華意識惹起爭議,亦臺灣民眾察覺到本土歷史一直都未有在課堂上忠實呈現。在海峽另一邊的香港,教育亦是政權向學生灌輸大中華價值的工具。香港當局企圖於2012年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其歌頌中共黨國體系的內容令民眾嘩然,學生、家長和市民於該年9月發起大規模抗爭,令當局不得不撤回課程。只是有關當局仍繼續暗渡陳倉,或是在範文引進歌頌中共的內容、或是在部分學校以北京話教授中文...

View Article

【冷知識週刊】第二十七號:飛行荷蘭人的無盡旅程

故事鬼月專輯第二彈! 相信各位讀者們一定都看過電視,講到鬼和電視的關係, 通常就會立刻聯想到從電視爬出來的日本恐怖女子——貞子。 但很可惜的,今天的冷知識週刊並不是要介紹這位傳奇女性, 而是要介紹另一位也常常在電視中出現的鬼——飛行荷蘭人。 如果是電視兒童的讀者們應該也會想到海綿寶寶這部卡通中的知名反派角色吧! 雖然這個動畫普遍來說很多讀者應該覺得沒什麼營養。 但是他的作者,Stephen...

View Article


【鬼的歷史】女鬼不回家──姑娘廟傳奇

編輯部的話: 每年的農曆七月,社會上總是流傳著各種禁忌、各種繪聲繪影的傳說。高溫的白日中,燃燒的紙錢、紙衣與堆積如山的祭品,到底是對鬼魂的供養或者對無形世界的恐懼?熾熱的夏夜裡,浮動的是鬼魂的歡慶還是人類的不安?讓我們一起透過歷史學、人類學、民俗學......等不同學科的視角,理解鬼的歷史。 作者:黃萍瑛(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View Article


【鬼的歷史】日本鬼怪的小歷史

編輯部的話: 每年的農曆七月,社會上總是流傳著各種禁忌、各種繪聲繪影的傳說。高溫的白日中,燃燒的紙錢、紙衣與堆積如山的祭品,到底是對鬼魂的供養或者對無形世界的恐懼?熾熱的夏夜裡,浮動的是鬼魂的歡慶還是人類的不安?讓我們一起透過歷史學、人類學、民俗學......等不同學科的視角,理解鬼的歷史。 妖怪學...

View Article

活著是為了傳遞戰爭的殘酷──沖繩人的太平洋戰爭與戰後

作者:阿潑 別於前兩日的綿綿陰雨,6月23日,沖繩天氣大晴,七點太陽就探出頭觀看各地慰靈碑前人們的低頭默禱,晨光灑在他們肩上,像是為他們打氣一樣。活著,就好。 活著,才能對70年前喪命的亡者證明生命的價值。住在系滿市這個南方漁港的的玉城千代,今年89歲,每當她往海邊看去,都有美軍艦隊在海上埋伏的錯覺。...

View Article

魂斷南洋:一張臺籍日本兵從馬尼拉寄回的明信片

作者:謝仕淵(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家書,是所有戰爭時期所留存的文物中,最溫暖的一種形式。這次我們要來聊聊一張從馬尼拉寄回臺灣的明信片,一個青年所留給家人的最後記憶。...

View Article

【台語原來是這樣】七夕除了過情人節之外,還可以做什麼?

現在所謂的「成年禮」,台語應該怎麼說呢?又「七夕」除了是現在普遍直覺聯想到的情人節外,又有什麼含義呢? 先說「成年禮」的台語,或許可以照字面這三個字直讀,不過或許是身為台南人,尤其從小又在府城長大,對於「成年禮」的台語,個人覺得「做十六歲」可以說是最傳神的說法呢! 「做十六歲」(ㄗㄜˋ ˙ㄗㄚ ˙ㄌㄚ ㄏㄨㄝˇ...

View Article


【鬼的歷史】生者屬日,逝者屬夜:歐洲的活死人與地獄之門

編輯部的話: 每年的農曆七月,社會上總是流傳著各種禁忌、各種繪聲繪影的傳說。高溫的白日中,燃燒的紙錢、紙衣與堆積如山的祭品,到底是對鬼魂的供養或者對無形世界的恐懼?熾熱的夏夜裡,浮動的是鬼魂的歡慶還是人類的不安?讓我們一起透過歷史學、人類學、民俗學......等不同學科的視角,理解鬼的歷史。 Ut dies vivis, sic nox est concessa defunctis....

View Article

博物館裡的「潮男」:私渡臺灣的移民與他們的海上歷險

情人節前夕,位於臺南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在Facebook上頭,為館內幾位來自古時候的「優質好男人」發布了徵婚廣告。 系列活動的第一彈,臺史博推出的是將近三百年前躲在帆船艙底、偷渡來到臺灣的潮州男兒(簡稱潮男):鄭阿興先生。...

View Article


【鬼的歷史】殭屍史(一):古典文獻中的殭屍

↑看文章請配音樂唷!!!喇叭要開大聲一點唷! 2013年末的港產恐怖片「殭屍」上映以後頗獲好評,不僅電影的劇情轉折與致敬手法令人玩味,一票資深演員的表現也相當亮眼。而在日本恐怖大師清水崇的加持之下,電影裡頭沉重陰鬱的故事氛圍與畫面美感更是經營得相當細緻,堪稱近年來港產恐怖電影的代表作品。...

View Article

疏散、空襲、終戰詔書:臺灣人記憶中的戰前日本

作者:本田善彥 太平洋戰爭因為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的珍珠港事件而拉開序幕,但因為日軍在一九四二年六月的中途島(Midway...

View Article


木盒裡的哥哥:塵封七十年的臺灣戰爭記憶

在臺史博擔任研究工作,相當重要的任務之一是「文物評估」。在接到有民眾要捐贈物件的通報後,研究人員會親赴收藏現場,實地記錄文物,也透過對收藏者的訪問,了解文物背後的故事。 在經過幾次評估工作後,我發現,文物多已繁華落定,但藏在它們背後的故事,卻常因為我們的介入,漸漸顯明,而我們知道得越多、收藏者想起更多,面對文物時,大家的心情也會越加複雜。 作者:黃裕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View Article

【冷知識週刊】第二十八號:基隆的雞籠中元祭

       下週五就是一年一度的中元節,各位信奉台灣漢人傳統信仰的讀者們,都準備好祭品要好好祭拜自己的五臟廟祖先和好兄弟了嗎?...

View Article

【鬼的歷史】讓我們來下地獄之一:有眼不識泰山

編輯部的話: 每年的農曆七月,社會上總是流傳著各種禁忌、各種繪聲繪影的傳說。高溫的白日中,燃燒的紙錢、紙衣與堆積如山的祭品,到底是對鬼魂的供養或者對無形世界的恐懼?熾熱的夏夜裡,浮動的是鬼魂的歡慶還是人類的不安?讓我們一起透過歷史學、人類學、民俗學......等不同學科的視角,理解鬼的歷史。...

View Article
Browsing all 247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