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追尋父親的旅程」——專訪 228 事件日籍受難者家屬:青山惠昭
作者:基隆市生活記憶保存協會(何昱泓) 大多數人認識的 228 事件,幾乎是圍繞著 1947.02.28 前後所發生的一連串事件,但比較少為人知道的是當年二月二十八日一週後的三月八日及九日這段期間(細節可見中研院陳儀深老師此篇文章),當軍隊逐步登陸基隆後,為了「平亂」後面幾日所發生的一連串鎮壓,而青山惠昭先生的父親青山惠先,很不幸地在此波鎮壓中遭牽連而受難。 基隆市生活記憶保存協會,在 2014...
View Article臺灣現代裝幀史的燦爛開端:西川滿與他的手工限定書
作者:黃震南 西川滿何許人也?隨便翻開一本臺灣文學史──隨便誰寫的都行──如果在評述日治時期臺灣文壇時居然沒有出現「西川滿」一段(請注意,不是出現「西川滿」三字就行,依重要性來講,怎麼也要騰出一段專論來談他),這本書就算盜名欺世之作。...
View Article蔣介石錯失「兩個中國」並存的機會嗎?(下)
前文:蔣介石錯失「兩個中國」並存的機會嗎?(上) 1961 年 5 月 26 日,魯斯克建議甘迺迪採行中國的「兩個繼承國」方案:一、由聯合國宣告中國有北京和臺北分治的現實;二、承諾中華民國繼續成為會員國;三、由聯合國發函證明兩國的聯合國代表都具有大使身分。但安理會常任理事該由那方擔任,留給安理會決定。 安理會 (source:wikipedia)...
View Article文白之爭、文體之辯、文化之別──從「文」學看臺灣
中研院演講精華 中央研究院王德威院士,於 2018 年第 33 次院士會議進行主題演講,以【臺灣:從『文』學看歷史】為題,從「文」字的靜態意義談起,並剖析「文」在諸多面向上的動態意義。王德威要將他對「文」的觀察,連結到臺灣本體、文學與歷史的關係,並以文白之爭、文體之辯、文化之別三個子題,看待過去百年臺灣文、史變遷的脈絡。...
View Article唸過政大也不一定知道的隱藏版社團:紅紙廊義工團
「同學,你聽過紅紙廊嗎?」 「啥!?」 課業、愛情與社團,向來並稱大學必修三學分,而政大除了系所各具特色以外,也有各式各樣的社團任君挑選(至於愛情嘛,就各憑本事了)。這些社團裡,有幾個是直屬學校的義工、志工團隊,比如新生訓練時,負責校園導覽的引水人,通常是大家會接觸到的第一個團隊。...
View Article阪神大地震後,日本民間如何肩負起重建的第一線重任
身處在太平洋上,日本就跟臺灣一樣經常遇上各種自然災害。 自今年夏季開始,日本接連遇到西日本豪雨、熱浪侵襲,颱風和地震等一連串災難。有些災害像是可以事先預防,但有些則無法,而那些難以預料的部分,往往凸顯人們對已知的不足,有的時候,災難也會開啟新的篇章,帶著這片土地的大家走上不一樣的路。 1995 年 1 月 17 日上午 5 點 46 分,淡路島北方的明石海峽海域,發生了規模 7.3...
View Article政大校歌你唱過,但你知道是誰寫的嗎?
政治大學的小大一入學時參與的第一個大型校級活動,就是文化盃合唱比賽,其中的指定曲就是政大校歌,所以校歌對每位政大人來說,都是一段美好的記憶,幾乎人人都琅琅上口,但有誰知道校歌是怎麼產生的嗎?而《你儂我儂》這首情歌大家多少都有聽過,但你可知道這首情歌的作曲人跟政大校歌的淵源嗎? 圖 1:大一新生的第一個大型校級活動──文化盃(來源:政大校園影像數位典藏) 政大校歌的作曲家李抱忱...
View Article一場讓紐約脫胎換骨的都市大改造──《偉大城市的二次誕生》
珍妮特・薩迪可罕(Janette Sadik-Khan)、賽斯・所羅門諾(Seth Solomonow)著,高子梅譯, 《偉大城市的二次誕生》,臺北:臉譜出版,2018。 作者:黃偉茹(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助理教授)...
View Article臺灣為何沒能成為文化輸出國?
作者:黃震南 近十多年來,「文創」這兩個字在如今的臺灣,似乎已經從一個新穎的概念,淪為俗不可耐的的廣告標語(畢竟連夜市都可以文創)。而無論是流行文化、音樂、影視⋯⋯臺灣的文化相關產業也都一面倒地被外國「傾銷」。但或許沒有太多人意識到:臺灣其實曾經有一個機會,有那麼一個時間點,可以成為文化輸出的寶地──那就是日治時代。 日本人在 1895...
View Article16世紀傳遍歐洲的世界地圖上,臺灣為什麼會被畫成了三座島?
作者:陸傳傑 1554 年的《羅伯・歐蒙世界圖》是值得細細玩味的一張地圖,從這張地圖上可以看出許多有趣、甚至不可思議的事,例如:這是福爾摩沙(I. Fremosa)第一次出現在歐洲地圖上;葡萄牙、西班牙在這張地圖上留下了他們瓜分世界的「分贓線」;日本以南有一長串島嶼,各有名稱,卻不知從何而來,而且有兩個琉球……...
View Article那些年,政大人一起高聲熱唱的文化盃
每逢年底的政大校園內,總是能聽見此起彼落的發聲練習與四部合唱的悠揚歌聲。這是大一新鮮人甫入學的第一個大型校級活動,已歷經半世紀,舉辦超過五十次。 近年來由於校歌歌詞爭議,部分政大人選擇在文化盃比賽時,以「略過」特定歌詞,或是「罷唱校歌」等方式表達訴求,引來「泛政治化」的批評。不過,最早文化盃之所以會舉辦,事實上就是一件充滿濃厚「政治」味的事情呢。 起源很「政治」的文化盃...
View Article江湖尋根:葉問的真實面貌與被遺忘的武林時代
作者:中大雞排博士 《一代宗師》海報(Source:網路資料) 滂沱大雨中,身著長袍、頭戴白色禮帽的一代宗師信手擊敗了十數名敵人;日本武館裡,一襲長衫的大師那一手詠春,打倒了十名日本武者,也深深打入觀眾心中,喚起了遺忘已久的江湖武林故事……...
View Article靠節儉成就霸業:日本戰國英雄北條早雲的創業哲學
在《日本戰國.織豐時代史》中,本人花了不少篇章介紹伊勢宗瑞(即北條早雲,以下同)如何在因緣際會下,展開了傲闖關東的旅途,並從此在混沌的關東平原轉戰一生,成就了畢世之偉業。 (Source:Wikimedia) 然而,礙於書的體裁及目的,《日本戰國.織豐時代史》中沒有多餘的空間細說早雲的個人生平。事實上,除卻後世寫成的軍記物外,我們對早雲的一生所知不多。...
View Article龍發堂的緣起、傳奇與爭議:臺灣精神醫療史上一頁難以分類的篇章
作者:陳信諭 醫師 從去年底(2017)龍發堂爆發結核病等群聚感染開始,龍發堂的存廢再度被提上檯面討論。 在堂眾被陸續移出,以及司法單位陸續展開調查堂眾「非自然死亡原因」之際,龍發堂突然於 2018 年 1 月 3 日宣布全面暫停精障照顧,希望政府加速安置 332 名堂眾(雖然 3 天後堂方就反悔改口)。這樣的「反撲」,也讓衛生主管機關戒慎恐懼,地方中央已展開緊急應變。...
View Article為什麼精神病院會被叫做「杜鵑窩」?
在英國「脫歐公投(Brexit)」前的口舌論戰裡,當時英國政府掌管環境部的大臣特魯斯(Liz Truss)在英國太陽報投書,表示那些支持脫歐,認為公投成功可以幫助英國經濟脫離低靡成長的人士,是住在「雲裡杜鵑地(cloud cuckoo land)」──意即這些人脫離現實,思維根本和真正的社會脫節。 特魯斯 (source: Flickr@Number 10)...
View Article無法被歸類的思想家布希亞,與他探討人與物品關係的《物體系》
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著,林志明譯,《物體系》,臺北:麥田出版,2018。 作者:林志明(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教授)...
View Article言叔夏的文字之魅,與她筆下介於「之間」的風景──《沒有的生活》
言叔夏,《沒有的生活》,臺北:九歌出版,2018。 作者:韓麗珠(香港作家) 記得在某個冬日的早晨,讀著《白馬走過天亮》,多風的上坡道、窄室裡的隱居、林投樹上的貓屍體、祖母嫩粉如嬰的遺體、失去所有玻璃窗的房子……雜沓的意象像雨灑落,翻攪著心裡沉澱了多時的事。翻著書頁,我感到自己坐在一輛車子上,窗外是作者布置的風景,車子穿越了黯黑的山洞,密雲的天空,多風的曠野,我從車窗上看到自己的倒影。...
View Article選擇日本,不如衝撞日本:三位臺灣人用書冊精神抗日的故事
作者:黃震南 數年前,臺北紀州庵辦了一場「古書鑑定團」活動,由藏書家傅月庵先生與舊香居舊書店主人吳卡密小姐主持,邀請民眾將家裡的舊書拿來「鑑定」。結果到場者分明都是藏書家,每個人都拿出珍本來「明知故問」一下,事實上就是愛書人的分享大會。...
View Article文字能夠讓人類更接近智慧嗎?
若是把古埃及的神話系譜鋪展開來,你會發現,圖特(Theuth)真是個相當忙碌的傢伙。 他是眾神的書記官,是數學與哲學的發明者,是天文、地理、工程、測量、醫藥、植物等各種學問的先驅,是世間一切智慧的代言人……嗯,如果萬神殿裡有大聯盟,圖特大概就是鈴木一朗那種等級的球員吧──從售票口到全壘打牆,都是他的守備範圍。...
View Article政大有座志希樓,你知道這是為了紀念誰嗎?
政治大學校園內有幾棟以人物命名的建築,例如山上校區的百年樓,是紀念政大在臺復校後的首任校長陳大齊(字百年);而從指南路上校碑旁的大門一走進來,就會看到噴水池左側的志希樓,那這個「志希」又是何方神聖呢?...
View Article